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2024-06-14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精选十篇)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篇1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开设目的是为了放松高中生的心理压力以及给予高中生音乐上的享受。国家教育体系中开设音乐欣赏课是为了让更多的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能够听到一些舒心的音乐得到放松,缓解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将音乐欣赏课作为高中课程的必开课,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教育计划,也是高中院校应该注重的课程教育。高中院校的课程体系安排在每一个学期都设立音乐欣赏课,帮助学生在每日紧张的语数外学习中得到放松。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轻松的氛围带给学生感官和心灵上的体验,不仅仅可以放松学生的心理,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品位。

二、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目的

高中院校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了音乐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音乐教学释放了学生的高考压力,带给学生放松的学习。音乐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有音乐欣赏、教唱学习、听唱结合、示范教学、自我练习等学习形式,不同的教学形式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是不同的。国内外的音乐名人有很多,其音乐风格迥然不同,外国音乐豪迈奔放,热情洋溢;中国音乐有其古典之美,优雅动听。每一种音乐都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上,老师可以将不同的风格的音乐欣赏分课时进行教学。尽量让各种类型的音乐都能给学生欣赏一次,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熟知和认识,丰富高中生的视野面和知识面,让其能在三年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一些心情的愉悦。

三、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高中课程设计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在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就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帮助了音乐欣赏课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欣赏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一)许多高中院校对音乐欣赏课设置的不重视,大部分的院校注重的是语数外及其他重要考试课程的教学,对音乐体育等课程却持置之不理的态度。这类院校不仅不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甚至在高中三个年级都不设置这类课程。不仅没有音乐欣赏课的上课设备,更加缺乏音乐类教师,在这类院校的看法中,他们认为音乐欣赏课是一种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的体现。

(二)部分院校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虽然部分院校设置了音乐欣赏课程,但是其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是非常落后的,教学的方式不注重多样化教学,只是单一的放音乐给学生听,这种不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应该被社会淘汰。

(三)学生的学习热情不积极严重影响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和老师的教学热情,因为学生的压力和注意力不在音乐上面,导致很多学校的学生对音乐体育等课程的热情度很低,上课很容易不集中,分散注意力,甚至在音乐欣赏课上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者看其他课程的书籍,一门心思只在做题和学习上,完全不在乎音乐欣赏课给他们带来的感受。

四、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

音乐欣赏课的课程设计精妙之处在于课程不仅仅在做教学任务,还可以使得学生受益颇多,培养学生的情操和思维。因此,在院校中应大力倡导推行设立音乐欣赏课程,并提高其教学质量,实施正确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学校应大力度投入音乐教学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注重音乐教学课程,将每周设置一到二节音乐欣赏课,作为学生的基本学习课程。改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进入课堂氛围,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全面的重视音乐欣赏课的发展。

(二)学校应该选拔优秀的音乐教师教学,优秀的音乐教师能够带给学生美好的课堂体验,让学生自觉的认为在上音乐欣赏课的感觉是美好放松的。

(三)学校老师应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应教导学生劳逸结合,不能一味的追求做作业得到分,这样的学习生涯是枯燥无味的,也是很多人不应该去追寻的学习状态。学习应该在快乐中寻找,在快乐中学习,一个放松的方式,可以给学生带了更大的学习动力,进步的也更快。

五、结语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篇2

摘要:职业高中作为专业化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于职业高中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现代教育理念要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全面性,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要从德智体美多个角度共同加强培养,对学生音乐兴趣与音乐素养的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职业高中 音乐欣赏课 教学方法

职业高中学生在思维与心理上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大多数职业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都不理想,或在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这些学生又处于青春期阶段,因此,在其心理上往往要面对多方面的困扰和压力,这也使得对于职业高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开展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必须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改善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课堂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许多职业高中对于音乐欣赏课整体重视的不足,常常导致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课堂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则始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主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对于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得到激发,音乐兴趣的培养效果也相对不理想,这也限制着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和策略不当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职业高中学生普遍较为“难管”,许多教师为了保证课堂纪律,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硬性约束的方法策略进行学生的管理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个性与活力受到压制,在“不自由”的环境氛围下,不仅对音乐的兴趣得不到激发,甚至对于课堂教学也会产生抵触心理。也有部分教师片面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含义,在教学中过度放任学生,导致学生思维意识不能集中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也造成了课堂教学活动难以有效进行,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师资建设存在不足

一方面,部分职业高中由于不开设音乐相关的专业在音乐教师的选用上相对较为随意,不注重对教师音乐专业素质的考核,甚至存在有其他教师经短期培训后代教音乐欣赏课的情况,由于专业素质的不足,导致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更难以实现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素质,陶冶情操的目标。另一方面,部分职业高中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设施配置上存在不足,或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配置,仍使用录音机作为教学基本工具,或虽然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对于教学设备的利用率较低,教学设施的大部分功能被闲置,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二、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重新定位,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职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新定位师生角色,以平等的视角对待学生,和学生成为亲密的伙伴,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这一环境中,学生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也可以就教学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对于音乐素材的真实想法,并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对音乐素材的讨论当中,配合教师的及时鼓励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使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与音乐享受。

(二)张弛有度,科学选择课堂教学的方式策略

在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与策略,如对于学生的课堂管理必须要做到张弛有度,即不能够盲目硬性约束,也要避免过度的放任。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的主题设计开放式的讨论、自由发言等活动,给与学生充分表达的空间,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的真实感受与审美能力水平等,并更多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上的音乐实践中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为了避免学生思维脱离课堂,还需要在开放式活动后及时进行课堂秩序的调节,做好课堂的组织,对于学生的音乐欣赏与学习给与有效的指导,并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学生的音乐学习与音乐欣赏打好基础。只有张弛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水平。

(三)强化师资,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要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音乐教师应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多方面的知识修养,职业高中除要通过外聘专业音乐教师和对现有音乐教师进行专业化的系统培训来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与艺术修养外,还应为音乐教师创造一定的条件,帮助其增强文学、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通过多方面知识的互相促进,使教师能够从多角度着手开展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并将音乐的美更加准确的传递给学生。

其次,要加强对现代化电教多媒体设施的建设与应用,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也是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富有活力。

三、结语

本文首先对当前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之后针对所发现的问题从不同渠道对做好职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展开了探讨,职业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拓宽思路,并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发挥音乐欣赏课对于职业高中学生的积极影响与作用。

参考文献:

优化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方法 篇3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94-02

高中生的情绪波动比较大,而舒缓、优美的音乐能使他们放松心情、活跃身心。好的音乐作品能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一、音乐欣赏课在高中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调节作用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都十分紧张。学生不仅仅在学习上有压力,他们的精神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少学生整天都显得很烦躁。在学习之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舒缓的音乐来调节紧张的情绪。在音乐的熏陶中,他们可以忘掉许多烦恼,可以消除心里的浮躁,缓解压力。

(二)教育作用

优美而高尚的音乐,能对学生高尚品质的形成起一定的促进作用;积极向上的音乐能激励、鼓舞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教育。

音乐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什么也不想,尽情地放松自己的心情。同时,它还能影响学生的身心,陶冶他们的情操。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必须上好每一节音乐欣赏课,让音乐欣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优化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方法

(一)还学生主动欣赏的权利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常常是教师讲得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唱着主角,学生充当着配角。更有甚者,有的教师干脆把音乐欣赏课改成唱歌课,让学生跟着音响器材学唱歌,使音乐欣赏课丧失了它的魅力。高中生实际上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有对音乐作品的独特理解。因此,音乐教师不能一手包办,要还学生学习的自由,还学生主动欣赏音乐的权利。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音乐欣赏中。

例如,在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时,刚上课我就对学生说:“今天这节欣赏课是欣赏——《草原放牧》,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你们了。”刚开始时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但很快,他们读懂了我的心声。接下来,有学生联系自己的旅游经历向其他学生介绍草原风景;有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向大家介绍歌曲作者;有学生试唱出歌曲的主题旋律……之后,我再对学生所说加以补充,这时,学生们听得很入神,兴趣也很浓。在学生了解了这个作品之后,我弹奏歌曲的第一主题,让学生用“啊”跟着哼唱这一主旋律,并从中体会草原宽阔的美景和放牧人的喜悦心情。就这样,学生们在自己的分析、理解中了解了音乐作品,体验到主动欣赏的快乐。

(二)以听代讲感悟音乐

学生听音乐应该贯穿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高中音乐鉴赏的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特别注意让学生多听,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听音乐,只有让学生听得懂,让他们想听、乐听,才能培养学生听音乐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水平。

比如,让学生带着问题听音乐。在了解音乐作品之前,教师让学生先听音乐作品。教师不要帮学生分析乐曲、讲解作者的作曲背景,而是先提出和作品相关的问题,如这部作品的节奏是什么?强弱有什么规律?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情绪?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这样学生就会全神贯注,思维也会随着音乐变得活跃起来。

(三)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

不少高中生对音乐欣赏不太感兴趣,在他们眼里,音乐欣赏课是可有可无的。高中音乐欣赏课要欣赏的作品基本上是一些世界经典作品或是民族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1.故事引领。高中音乐欣赏的作品,有距离学生的实际比较遥远的京剧、黄梅戏等,学生没有相应的学习经验,往往对这样的音乐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可以在上课伊始,先结合音乐内容,告诉学生作者创作时代的故事或是把音乐改编成故事,将音乐学习内容融入到故事情节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充分激发学生欣赏的积极性。

2.合作互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欣赏曲目的特点,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要求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合作、互动,并完成教师设计的相关问题。通过他们互相合作和表演,将他们的学习热情拧在一起,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巧用多媒体。在音乐欣赏课中,如果光是让学生单纯地欣赏,学生会感到枯燥、无趣,所以,在教学时我们不妨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歌曲的相关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把学生的听觉、视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总之,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教师应该努力组织好自己的课堂教学,让音乐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探讨 篇4

一、充分启发学生自由想象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启发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帮助他们初步掌握音乐想象的技巧与方法。如通过对音乐旋律的快慢、强弱、起伏和节奏了解和感受,充分发挥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相融合,然后展开自由想象。再如情感体验法,教师引导学生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发生共鸣,自己与音乐作品融为一体,体验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情感表达。同时,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绘画与音乐有机结合,不少音乐作品能够表现色彩,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想象出五彩缤纷的画面,使绘画和音乐相融合。这种想象几乎不受音乐作品定位的限制与束缚,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自由想象,并且随机灵活。另外,由于音乐没有具体的形状,人们的感受也有所异同,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与思考,提升音乐欣赏水平。

二、音乐欣赏应该精讲多听

音乐属于一种听觉艺术,因此,高中音乐欣赏课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倾听音乐,这也是最基本的教学策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音乐教师应该遵循精讲多听的原则。首先通过言语来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者信息等,虽然言语引导与介绍不可或缺,但是始终无法替代音乐,为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音乐作品,需要学生拥有灵敏的感知力,通过欣赏大量的音乐作品来实现。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能过多的讲述,应该注重精讲,讲解一些精要部分,如果讲述过多的话统一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分散,同时也不利于其独立思考,在精讲之后,通过多听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因此,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倾听十分重要,几乎每个环节都不能脱离,包括初听、复听、边分析边评论听和有目的性的分段听等。教师对于必要的知识介绍与作品分析,应该尽量精讲,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欣赏等,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深入体会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

三、需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欣赏音乐的原则上来讲,是无法通过讲授来实现,由于讲授和自身的体验容易产生冲突,通过被人的感受来代替自己。音乐学科比较特殊,其自身的不确定性与非语义性,决定了音乐的学习方式主要为体验。体验是学生在通过自身的实践之后,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情感的感受与体会。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样一首音乐作品,不同学生倾听之后产生的感受不同,教师不能使用自己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倾听和感受,同时鼓励学生所引用作品产生不同的看法。另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体验音乐的过程,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音乐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和体会音乐。例如,在欣赏《辽阔的草原》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部分一些关于草原的图片或视频,营造情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科学合理使用流行音乐

在高中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仍然比较喜欢或热爱流行音乐,所以,在高中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可以科学合理的使用部分流行音乐,不过有些教师却是否定的态度。对于流行音乐辅助音乐欣赏课,教师应该保持客观、中肯的态度,不能轻易否定学生所喜欢或赞赏的音乐,不能因为流行音乐中含有不利于学生学习的歌词,就对其完全禁止。目前,不少高中生都比较喜欢看电影或电视剧,教师可以把这些影视音乐穿插到音乐鉴赏课中,辅助音乐欣赏教学,并且发现其中对音乐欣赏有益的知识,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在进行《祖国颂》欣赏教学时,教师可以引用电视剧《隋唐英雄系列》中的主题曲——《真英雄》,这两首音乐作品所渲染的主题一致,都是爱国,因此,教师可以合理的引用到音乐欣赏课堂上,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与动力,并且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篇5

一、教学反思: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喜爱流行音乐,崇拜偶像,追求时尚。同时,处在青春期的他们心理又异常的敏感、怕羞。如何让时尚的他们对少数民族歌舞艺术产生兴趣,并能积极的参与表现,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该课上过后,我个人认为做的比较成功的是:

一、课堂语言的组织和运用

音乐老师课堂语言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上课的风格。教师幽默、生动、富有艺术性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

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体,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舞蹈。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让教学过程变成了一种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创新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 篇6

关键词:高中 音乐欣赏课 创新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特别重视优化各科教学。高中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天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其中,音乐欣赏课是音乐课程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创新音乐欣赏课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并使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真谛及生命力。鉴于此,结合多年的从教经验,笔者提出了创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质量。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要想增强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欣赏课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陈旧、呆板,难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已不适用于现代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课中。如在古筝曲《渔舟唱晚》的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图像和视频展示,感受江南水乡傍晚、夕阳西下以及打鱼人的渔舟满载而归的景象。这种情境的创设,能够使学生快速融入音乐欣赏课中,为进一步优化音乐欣赏课教学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设置疑问,使学生在思考中欣赏音乐

设置疑问是学科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较少,为了创新音乐欣赏课教学,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适当设疑,一方面,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欣赏音乐作品《摇篮曲》时,笔者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外《摇篮曲》有什么不同吗?”提出问题后,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欣赏舒伯特的《摇篮曲》和东北民歌的《摇篮曲》。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就能认真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效提高了学生欣赏不同音乐种别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设疑这一策略,创新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

三、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作品,从而感知音乐作品的真谛及意义等。以《保卫黄河》欣赏教学为例,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课教学开展前,教师可以先介绍作者创造这首歌曲的背景,进而通过播放《保卫黄河》的原声带,让学生了解到这首音乐作品在演唱力度上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磅礴之势。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演唱曲目《保卫黄河》。在带有感情的演唱中,加深了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的理解,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因此,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必须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有感情地欣赏,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真谛及生命力。

四、结语

综上可知,创新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非常重要。一方面,教师可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采取设疑方法,促使学生在思考中欣赏音乐作品。此外,教师必须增强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总而言之,笔者相信,如果从以上几个方面完善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教师必能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进而实现创新教学,为音乐课程的优化及完善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少伟.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新思考[J].求知导刊,2015,(17).

[2]单吉平.立足对话 感悟音乐魅力——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对话式教学之我见[J].黄河之声,2011,(20).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篇7

一、实现快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什么样的教学才被称为快乐教学

我认为, 音乐欣赏课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所接触课程中最具快乐本质的学科, 学生应该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另外, 快乐教学同样是音乐教学本质要求的体现, 所以我对于快乐教学的理解是, 只有从学生兴趣出发、课堂氛围愉悦、教法多样、师生互动良好的教学才算是真正的快乐教学。

(二) 快乐教学的意义

私以为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经历的大小改革不少, 而现今快乐教学顺应了教育的主流方向, 是学生们的共同需求。而高中生不能全身心投入音乐欣赏课, 有部分原因是高考压力带来的影响, 但轻松、欢乐的音乐欣赏课其实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缓解各种压力, 从而实现身心的放松以及压力的减轻。

除此以外, 快乐教学同样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拙。因此, 高中音乐欣赏课应探求科学教法, 实施有效的快乐教学, 以便打造受学生喜爱的高效音乐课堂。

二、探索快乐教学的实践方法

(一) 着重课堂导入环节

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营造课堂氛围的基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现在许多教师采取各种各样新颖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 例如:动画短片、笑话、故事情节、讨论互动、抢答、表演等, 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去引导学生深人了解音乐作品,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这也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打下了基础。

(二) 从兴趣培养出发

众所周知, 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需要则分为有精神方面和物质方面的需要, 如果人们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产生需要, 那么他将会乐于接触、勤于观察这件事物, 同时也更加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并勇于探索其中的奥妙。所以, 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音乐学习的心理。因此,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深刻参透教材与新课改要求, 引起学生音乐体验的美感, 比如:利用能够展现音乐作品背景的图片, 配上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将画面传达给学生;又或是从学生角度出发, 播放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流行乐, 促进师生间密切合作, 缩小师生间距离, 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这些看似小方面的细节其实往往能够为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三) 巧用多媒体

巧用多媒体重在“巧”, 网络的发达带给我们的影响是双面的, 有人认为网络上资源很多, 节省了我们查阅图书、寻找影像资料的时间和精力, 但网络往往也代替了我们思考, 节省了我们思考的时间, 对此, 教师自身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巧用现代化网络技术, 为课堂教学和学生服务, 例如:在学习古典音乐时, 可以试着让学生了解当时欧洲主流文化的创作背景, 知晓古典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以及贝多芬, 讲述他们的创作经历与人生阅历。多媒体可以使教学更加润色, 弥补传统教学中讲乐理、听音乐、反复唱等教法的不足, 为高中音乐欣赏课注人新的活力, 从视觉、听觉多方面感官刺激学生, 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拓展特长, 有效实现快乐教学。

在课下, 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外任务。让学生在网络上寻找与教材相关的音乐并试听, 写一百字左右的感受和体验, 这对于学生语文写作方面也是一种提升, 通过自由欣赏的方式潜移默化中促使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快乐教学的目的无非是希望学生能够将情感投入作品、投入课堂中, 让他们可以有自主学习的兴趣。所以, 快乐教学也是将教学活动中单方面以老师为主的情感释放转为学生自身的情感释放, 有利于学生对音乐的自我解读与赏析。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应充分做到以生为本, 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与教师的引导地位, 这与新课改对于音乐的要求相得益彰, 快乐教学既能满足高中生全方位发展的需求, 且可行性强, 对于教育者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同样有帮助。所以,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如何将这种良好的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带领学生在音律中寻找快乐, 促进学生的音乐能力与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茜.浅谈对高中音乐教学快乐教学的认识与体验[J].音乐时空, 2015, 03.

[2]赵洁.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 2014, 17.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 篇8

一、高中生学会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是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对推动和发展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调节高中生的学习生活。高中学习任务繁重, 精神压力很大。学习之余,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来舒缓紧张节奏, 调节疲劳神经, 减缓心理压力, 给校园生活增添一丝活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课间音乐的效能, 精心设计、安排好课间音乐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身学习活动, 激发音乐学习情感, 提高音乐教学成效。二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富含生活哲理、催人奋进的美妙歌词, 激越昂扬、震撼人心的优美旋律, 悦耳动听的歌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教学活动, 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成长、体会成功, 这对正处于各种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高中生来说, 不仅能通过获得音乐表现的思想意境陶冶情操, 帮助并促进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培养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还有着潜移默化的塑造功能和激励、净化作用。三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音乐欣赏能使学生在提高音乐素养的基础之上, 逐步增强理解、观察、记忆和想象能力。通过训练学生的“音乐耳朵”, 能促使他们在听懂音乐、感受乐美的同时, 开阔视野, 追求美好事物, 从而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推波助澜, 通过欣赏音乐, 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学习音乐, 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人文素养、认知水平。

二、对高中生实行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环节

1. 聆听音乐。

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没有什么音乐细胞, 五音不全, 不会唱歌, 对乐器也一窍不通, 只是听听音乐还可以。”其实, 这是对音乐才能的片面理解和错误看法, 它只是把掌握和表演音乐作品能力视为音乐才能的唯一标准, 而忽视了感受、体验和悟解也是音乐才能的重要方面。这正是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所在, 主要就是从听赏的角度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湘教版高中音乐共分六大模块, 只有音乐鉴赏是高考必考的, 而在这三年所用的音乐鉴赏综合课本中, 第一单元讲的就是“学会聆听”。对音乐才能实行粗线条划分, 它包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和音乐作品创作能力三个方面。按照逻辑推理, 如果把鉴赏说成是音乐才能的基础, 那么学会听赏则是音乐才能的起步之作。典型如《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中, 才能卓绝的司马仲达就是从诸葛亮的渺渺琴声中“听”出了其中隐藏的腾腾杀气被迫退兵而走。这是说明“乐为心声”的道理。再说, 艺术评论家不一定就是演唱高手, 生活中只会“听”歌享受而不会表演唱歌的人比比皆是。

2. 文化欣赏。

高中音乐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 更是一种情感艺术文化。要注重把与音乐相关的艺术文化贯穿到音乐教学之中, 既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又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把握和感悟。如湘教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四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写道:“能够阐述中国古代、近代音乐作品所处的不同的时代背景, 能够说出西方各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 以及有关音乐家的生平简历。”这就是音乐文化的学习与欣赏。还有,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 应当把它与有关学科知识综合起来, 如历史、地理、文学、美术和政治等学科, 促进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紧密渗透、相互衬托、融会贯通, 从而促进他们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 加强情感艺术的塑造功能。历史上许多革命歌曲都是应政治时代而生, 《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 《延安颂》号召了多少热血青年前赴后继地涌向革命圣地延安, 投身到洪流滚滚的人民战争之中。著名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流传史册的经典作品, 以抗日战争为背景, 黄河象征伟大的中华民族, 热烈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英勇斗争精神。诸如此类的音乐作品, 对我们来说, 又是一部部政治历史文化。

3. 激情感悟。

靡靡之音能让人“玩物丧志”, 如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在即, 却还整天沉湎在弄词作曲之中, 实在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而妙词美乐却能激荡人心, 顿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从琵琶女的魅力演奏中, 深切地感受到琵琶女所弹音乐是在倾诉“平生不得志”, 述说“心中无限事”。这音乐缩短了两个身份的不同但境遇相似的人的心理距离, 不但使得白居易“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而且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流传千古的肺腑之言。所以,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多多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 让学生经常在聆听中细细欣赏, 在欣赏中认真感悟, 在感悟中逐步提高审美敏感性, 从而以增强他们的审美感知和体悟达到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教育目的。如果能让学生形成音乐欣赏的常规意识和行为习惯, 让学生能够利用音乐稳定情绪、释放情怀、表现情感的话, 我们的音乐欣赏教学也就大有斩获了。

摘要:“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 而首先是培养人。”音乐是其它任何学科都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开启之位, 这就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奠定了标志性基础, 指明了努力方向。本文的“欣赏之说”, 不单指音乐欣赏, 确切地说, 应是音乐中心欣赏。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创新探究 篇9

(一) 教学过程过于单一

根据笔者长期以来对其他音乐老师的欣赏课课堂教学公开课的观摩发现,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通常为“五段式”教学为主, 即:教师简介作曲家的生平逸事与乐 (歌) 曲的创作——曲式结构上给作品分段, 并对乐曲各段所表现的内涵进行详细地分析与讲解——对乐曲进行完整聆听 (这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回答一些关于作品的简单问题, 如:听了这段音乐你能感受到什么、产生什么想象, 这些感受和想象也无非来自课前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些关于作品乐曲相关的简介) 。笔者认为, 这种教学方式其实是教师一个人在课堂上进行“表演”, 没有从更深层次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不能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也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有一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学生对该音乐作品的理解多数是来自课前老师发给他们的对该段作品介绍的文字性资料, 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抹杀了学生主动性、探索欲, 在音乐欣赏中形成一种“依赖”思想。

(二) 学生缺少主体参与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必须充分激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 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来, 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但根据笔者的观察, 当今的不少音乐课堂缺乏学生热烈参与的氛围, 教师被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 造成了现今“百分之百的学生喜欢音乐, 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局面。究其深层原因, 笔者认为, 是教师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及参与意识的培养。

音乐活动是一项高度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如作曲的一度创作、舞台表演 (演唱、演奏) 的二度创作, 不同音乐欣赏者对同一首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的想象。这些都属于高度创造性的活动。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他们思想活跃, 求知欲创作欲非常强。高中音乐课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即兴演奏家、作曲家,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积极创造条件为他们抒己之情、达己之意创造一个平台, 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使高中音乐欣赏更人性化, 让音乐课堂变成一个闪耀创造火花的大舞台。改变当前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欣赏课的现状。

日本学者青柳善吾认为, 学生的自由创作虽然谈不上专业作曲家的专业技巧性, 但是他们此时的创造性思维是和贝多芬、勃拉姆斯没有任何差别的。他们的“作品”同样具有艺术性。使他们灵感、能力、信心、志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等结晶。

(三) 对民族音乐缺乏应有的重视

据笔者观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 在当前的高中音乐欣赏中, 民族民间音乐的题材的音乐作品, 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笔者认为, 相对于国外的音乐教育, 我国对于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重视也远远不够。这也是导致长期以来民族民间音乐长期边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 高师音乐教育过分强调欧洲古典音乐的欣赏和认识, 高师是培养音乐教师的摇篮, 在这样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中学音乐教师在必然会对本民族音乐的忽视与排斥, 使当前的中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日益淡薄。对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和思想, 体现着本民族的美学价值观在世界艺苑一席之地的中国优秀民歌、戏曲、器乐曲目不能很好的关爱、驾驭和把握。认为民族音乐是“土”的跟不上时代的。当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的逐渐成为世界音乐教育的主流, 多远文化音乐教育反对音乐的“欧洲中心主义”, 主张音乐教育应立足于本民族音乐再借鉴和学习西方音乐及世界其他各国各民族音乐文化。多远文化音乐的欣赏是高中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是培养他们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 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 明确的教学目标

音乐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行动口号, 力求在教会学生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有重大的突破。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个性特长的智能型、复合型的人才, 也就是说, 重点在于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中音乐教育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所具有的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深远影响这一观念, 已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设置, 充分体现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明确地位和突出作用。在多年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深深地感悟到。高中的音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满足于一般课余性质的理解一些乐理常识, 以及只通过听来欣赏一些中外名曲上。应建立起高中音乐欣赏的新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坚持不懈的学习、探索和实践, 试图归纳出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

高中阶段的重要意义, 不仅在于知识的汲取, 技能的培训, 更在于人格的塑造和品性的培养。

因此, 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审美活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培养和提高对音乐美的感受、想像、鉴赏、理解能力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 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目的”作为本体目标;把“为社会、为国家、为时代培养全面、高素质而自由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根本、最终的教学目标。

(二) 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原则

根据高中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发展情况, 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构建的教学原则, 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主要应包括以下一些原则:

1. 自主性与实践性。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参与教学的能力, 有时他们尤其希望教师提供给他们自主内容、自由活动的机会。针对这一情况, 教师可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音乐、感兴趣的内容, 自己组织、自己主持,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悟、理解、提高。

2. 统一要求与灵活教学。

从教学目的与内容出发, 音乐作为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 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但学生的个性特长与兴趣爱好又往往有所不同, 这时, 教师就应在教材中选择合适的内容灵活教学, 有时可以不必顾及教材顺序, 力求扬长补短, 求同存异, 既有全面的和谐, 又有个性的突出。

3. 多学科。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 除了对学生进行音乐本身的知识技能技巧训练以外, 教师还应根据高中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在组织教学活动中融人政治、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知识, 启迪学生的智慧, 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深入学习的能力。

4. 创造性。

音乐结构的对称性, 旋律的流畅性, 节奏的规律性, 内容的情感性和随意性, 可以有效地激发和锻炼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像能力, 而且音乐有无穷的想像空间, 常可以引起学生的想像与联想,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 从“音乐欣赏”本身的学科特点出发, 对作品, 特别是经典音乐作品的欣赏, 高中的眼界、心境高, 教师要从感受入手, 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进行对人生的思考、哲理的探索和对人生的解释, 延续原来作品的内涵, 并创造出新的生命力。

(三) 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如下图:

创设教学情境—欣赏感受音乐—师生互动提出相关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案—结果反馈—自我检验和评价—教师指导与补充。

应把学生全员参与的“动”放在首位, 将学生动手、动嘴、动脑有机结合, 以动手、动嘴为主, 以考虑动脑的坡度与力度为要。正如许多学生说的“参与其中, 方知其乐无穷。”

使原来的适应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增加新的内涵。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 探索出以下几条教学策略:

1. 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 教学内容选择上, 要选择一些内容新颖、社会性、时代感强的作品和活动。

如:在“音乐的社会性”这节内容的学习时笔者以一首学生十分熟悉的歌曲《二十年后再相会》导入新课, 当歌声响起时, 学生会跟着优美的旋律轻声哼唱。

该歌表现了青年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情绪, 当学生被这歌曲的旋律感染陶醉时, 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入音乐与社会、音乐与人生、音乐与生活及人的素质等教学主题, 让学生针对上述主题展开想象, 体验对对生活、社会、人生的感受。

他们可以从音乐联想到老年, 从上世纪联想到现今, 从身边的小事联想到国家的大事, 从通俗音乐联想到高雅的音乐, 让学生领悟音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比教师的“满堂灌”要有价值得多。

2.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提出一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思考性的问题,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求知欲。适当的时候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由师生集体讨论解决。如:在“民族音乐与舞蹈”这一节中教师可伴随着《洗衣歌》的旋律, 率先示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藏族舞, 学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和鼓舞, 会欣然地、无拘束地加入其中, 让调皮可爱的藏族姑娘的形象生动地展现, 舞蹈动作勾勒出了西藏的风土人情。

3.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自由

能动性, 参与性, 重视他们潜能的培养, 做到“动而不乱、松而不散”, 要让他们在这种气氛中潜移默化, 有各方面有所收获和提高, 扩大音乐视野。如:在欣赏世界民族音乐作品中, 教师可采用民族音乐知识竞答的形式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抢答, 教师和一些音乐基础好的学生充当裁判, 并给每个小组打分。大部分时间让他们以自己平时音乐知识积累来回答。

4.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综合其他学科类的知识指导教学活动。

如在《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古曲的教学欣赏实践中,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古代诗画中“托物言志”的比兴手法进行融会贯通。古乐、古诗、古画多种艺术的鉴赏, 录像、投影、多媒体电教手段的综合运用, 既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又使学生从“乐之韵、诗之情、画之意”中产生对古代艺术文化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

总之,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要重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主体性, 在学生总体上把握音乐风格大的前提下, 要鼓励他们用发散性的思维来思考音乐现象。教师也要以教育理论与规律为来引导学生, 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舵手作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化, 对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针对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以音乐教育的理论与教学规律为依据,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践, 对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的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提出一些浅显构想。

关键词:音乐欣赏,问题,教学策略,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走进现代音乐学习新境界——电脑音乐系统辅助高中音乐创作教学实践与研究http://www.hongxiao.com/dy/article/music/education/xiandaihua/200509/395.htm

[2]朱红.探求切实有效之教学策略[D].上海教育, 1998, 12.

[3]王轶阳.计算机音乐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

[4]罗相巧.浅议音乐课改[D].河池师专学报, 2003, 12.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篇10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 也是情感艺术。由于人们的音乐素养、知识层次的不同, 同样聆听一首作品, 对作品所产生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因此,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 教师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要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喜欢听, 听得有趣。

1. 借用一些自然界客观音响来感知音乐

音乐欣赏是学生对作品的认识理解与审美体验的过程。教学中可以首先让学生听一些自然界客观的声音, 然后听一些表现不同情绪情感的音乐片段, 感觉这些高低、强弱的音响效果在心中的意境, 再说出各自的感受。

第一, 秋雨打窗的沙沙声。当一人独处时, 凛冽的寒风拍打着玻璃窗, 听到那均匀不断的雨声, 你是感觉到孤寂害怕?还是唤起你的思亲之情?

第二, 山中小溪叮咚的流水声。当我们听到那错落有致的声音, 是不是有一种轻盈活泼、宁静又安逸的感觉呢?

第三, 夏日的滂沱大雨以及一声声沉闷的雷声。结合人的心情, 是否会感到郁闷和烦躁不安?

第四, 在安静之夜, 突然一声巨响。会有何联想和体会呢?是紧张还是惊恐?

可见, 自然界的这些音响会激起我们产生各种情绪:兴奋、欢乐、郁闷、不安等。音乐作品里的音响也是一样的, 所不同的是前者无意间触动了你, 而后者却蕴含了作曲家的情感和创意。因此, 在欣赏音乐时, 要注意让学生从情、意、理、形等各方面去感知音乐、领略作品的美。

2. 加强乐理知识教育, 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要欣赏音乐, 必须要有音乐知识。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 通过各种音乐要素才能得以表达, 它的表现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调式、调性等。要让学生更好地、更深刻地欣赏作品, 必须理解掌握音乐的表现要素, 这些都离不开乐理知识的学习, 特别是在高中阶段以前没有受过很好的乐理知识教育的学生们, 要加强乐理知识学习, 根据其实际情况, 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欣赏教学内容, 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渐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二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

1. 介绍分析作品, 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可适当地加入作品介绍和音乐形象描述, 让学生更容易领会作品内涵, 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如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合唱) 时, 首先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他被尊称为乐圣, 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贝多芬青年时受耳病困扰, 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 晚年失聪, 他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月光奏鸣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 (《欢乐颂》) 等。其次让学生唱主题和分析主题音乐, 感受其主题旋律从平静深沉转为激动昂扬, 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感受和顽强刚毅的性格特点。通过介绍和分析作品, 学生领会了作品的内涵, 触动了心灵, 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品。

2. 认真聆听作品,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音乐欣赏课的主要教学途径是以听的方式来仔细品味音乐作品的, 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 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陶冶情操。还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 提高审美情趣, 达到思想与音乐情感的共鸣。

3. 组织讨论作品, 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对音乐作品的讨论, 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还要启发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涵, 根据旋律情绪展开想象, 并通过讨论的形式来交流思想, 从而使个体感知在群体感知中得到统一与升华,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组织讨论要做到抓住作品的题材、体裁及情绪情感,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做既能活跃课堂氛围, 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音乐教师, 肩负着上好每一节音乐欣赏课的重任, 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欣赏的意境中, 再渗透一些具体的知识, 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 走进音乐的殿堂, 成为音乐的主人。

摘要: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高中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教学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对所听音乐持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 帮助学生建立起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进而为他们终身学习、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关键词:音乐欣赏,听觉艺术,音乐语言,音乐审美

参考文献

[1]于润洋、吴斌主编.音乐欣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

上一篇:股票日收益率下一篇:化学竞赛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