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检测

2024-06-26

食品药品检测(精选十篇)

食品药品检测 篇1

一、食品、药品安全检测面临挑战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下各种食品、药品类型越来越丰富, 其污染类型也日趋多样化, 这给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提出了更多挑战。现阶段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各个行业发展与进步, 例如食物品种的多种多样, 其基质更加复杂, 这直接给检测技术带来较大的难度。 (2)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食品、药品的污染性更大, 可造成的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较高, 在不同区域内的污染情况也存在差异性。 (3) 目前在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快速检测技术不足, 其灵敏度不高, 并且特异性较差。 (4) 目前的安全验证技术对食品、药品安全性检测有着制约性影响, 同时检验方法的滞后性也给检测工作带来阻碍影响。 (5) 在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技术中缺乏对多组分检验技术开发和应用。 (6) 针对食品、药品样品前处理的装备较为短缺, 且其检验结果尚未受到国际认可。针对食品、药品安全检测现在面临的现状来看, 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以及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仪器的研究至关重要。

二、食品、药品常见污染分析

针对食品、药品污染分析来看, 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种是重金属元素污染, 一种是农药残留污染。微量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着积极影响, 但若重金属元素过量将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例如汞污染过量, 这种重金属元素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极大的破坏性影响, 若汞元素过量造成人死亡几率超过40%, 若食物受到汞污染, 在一定时间内人体健康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再如铅污染, 这种重金属污染是食品污染中较常见的。铅在人体血液中的含量含量在0.4mg/L以内, 当超出这个范围时就会出现铅中毒,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如严重的铅中毒会造成动脉硬化, 或痴呆等。铅中毒对儿童的影响极大, 即使是低浓度的铅中毒也会造成儿童学习能力下降, 并引发运动失调、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下降等一系列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问题。

三、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方法与仪器

食品、药品安全检测方法

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四种主要类型:

分离法: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毛细管电泳 (CE) 、气相色谱 (GC) 、色-质法 (液-质、气-质) 。

不分离法:光谱法+化学计量学法[li UVS] (UVS褶合光谱法, 化学修法等) 。

比对法:与标样比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AAS、UVS、HPLC等方法.

在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由于涉及范围和种类较多, 针对不同食品、药品的安全检测方法都有规定的参考标准, 以保证检测数据真实可靠。

数学仿真法:这种检测方法是学者吴玉田提出的, 是一种具有创新意识的安全检测方法, 从技术上实现数学仿真。该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学仿真形式, 对待测体系内增加化合物模拟的方法, 并进行相关干扰和调整, 使得在规定区域内干扰满足被消除条件。利用数学仿真法实现了对血竭中龙血素含量的检测, 同时得到了准确的检测结果。

由于食品、药品的种类多样化, 且涉及领域及范围较大, 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药品所应用的检测方法也具有针对和差异性。截止到2011年年中, 我国对食品、药品的检测标准有六千多个, 因此在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中要根据实际需求, 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检测。

食品、药品安全检测仪器

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简称为UVS, 在药检、生命科学领域、水质检测、农药残留检测、以及环保检测领域等都有着重要应用。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是标准药检中必备仪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主要针对大米 (小麦等农作物) 是否包含氧化稀土进行检测, 并对蔬菜中的亚硝酸盐以及敌敌畏、西维因等农药残留进行检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简称为AAS, 主要应用与药检中。我国2010年版药典 (一部为中药、二部为西药、三部为生物制品) 共规定27个品种, 12个元素要求用AAS分析检测。还包括腹腔透析液中的钾K、Na、Ca、Mg, 复合维生素中的Cu、Co、Fe、Mn、, 盘尼西林中的钯Ba, 灵芝中的Cu、Mn, 六味地黄丸和牛黄解毒丸中的As、Mo、Hg、Cu等, 均采用ASS仪器检测。

气相色谱

气相色谱简称为GC, 该检测仪器主要应用与酒类检测分析中。用填充柱可以分析白酒 (茅台) 中15种组分。用毛细管柱可以分析白酒 (茅台) 中30余种组分。用毛细管柱可以分析酒精中的杂醇、测定酒精中的甲醇、正丙醇等。还有啤酒中风味成分的测定也用GC。

四、结语

食品药品检测 篇2

记者见证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 王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市民普遍关心的话题,食品添加剂超标、重金属超标、添加非法化学成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成分到底是如何检测出来的?食品安全周之际,记者走进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见证舌尖上的安全。

工作人员介绍,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承担全市6997家餐饮单位、520家获证的食品生产企业、8000家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5000余家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食品药品检验任务。2013年全市药品检验1400批次,全市食品检验4000批次。今年4月7日,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了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成的食品药品扩项现场评审,成为新职能划转后全省首家具备食品检验资质的地市级检验机构,也是首家依靠自身检验能力和检验设备通过食品检验资质认证的地市级机构。该中心现具备食品类588个产品的11510个参数、非食品4类产品的37个参数的检验能力。

“近期我们刚做了一个省里抽样的水产品类风险监测,检测市场上所销售的鱼里面是否滥用抗生素。有些农户为了使鱼不生病,在喂养时滥用抗生素,人们长期食用后可致癌。”检测人员介绍,目前该中心承担着食品及餐饮等国抽、省抽、风险评估等任务。从食品到营养品,违法添加剂、重金属、非法添加物都能在各种仪器的检测下现出原形。“这是原子吸收仪,可以检测食品中的铅等重金属。这是离子色谱仪可检测水中的阴、阳离子是否超标。”在实验室里,检测人员给记者一一介绍了各种专业检测仪器强大的检测功能。其中,被认定最“火眼金睛”的仪器-液相质谱联用仪备受工作人员推崇,非法添加剂瘦肉精、兽残、药残等在它面前都能现出原形。

检测过程是怎样的?是不是直接将食品放进仪器里便可以检测?工作人员说所有需要检测的食品都要进行一个前处理过程进行均匀取样。“像糕点、肉类食品检测前要通过粉碎、提取、浓缩、定容等前处理过程将待测物质提取后形成样液,然后用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进行定量检测,出现阳性结果再用液相质谱仪、气相质谱仪做定性定量检测。”检测人员说,其中液相质谱联用仪是根据分子量确定食品中的成分,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能检测出每千克肉制品中0.5微克的瘦肉精含量,并且分析范围非常广泛。

食品药品监管之责 篇3

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2012年,林林总总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又开始刺激百姓的神经。4月3日,用动物内脏、腐肉、皮脂提炼的新型地沟油被查扣;4月10日,老酸奶陷入“明胶”风波,专家称工业明胶或致癌;4月16日,13种涉用皮革明胶的药用胶囊产品被叫停,检测称,涉嫌胶囊铬超标,最多达90倍;4月17日,山西9批可口可乐疑混入消毒液,却当合格产品销售;4月19日,网曝家乐福用油鱼冒充鳕鱼,央视调查称国内市场销售的多种鳕鱼系油鱼,食用易致腹泻滑肠;4月19日,深圳查处一黑作坊,日产万斤死猪肉流入市场;4月24日,媒体暗访百年小吃臭豆腐,卤水普遍添加青矾;4月24日,立顿茶包被曝含高毒农药,网民称喝茶也中招;4月25日,媒体曝蜜饯厂家乱加漂白防腐剂,央视曝光“有毒蜜饯”过量食用会致癌;4月26日,思念猪肉包和煎饺抽、复检均不合格,厂家声明致歉;进入5月,媒体又报山东菜贩喷甲醛给白菜保鲜,而长期吸入甲醛可致白血病。

事件背后拷问监管

多头管理

中新网2012年4月19日的《毒胶囊击穿监管软肋,事前监管失灵事后反应迟钝》一文指出,近年来,从三聚氰胺、染色馒头、毒豆芽一直到问题胶囊,差不多每一件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由媒体率先曝光的。这种被动执法其实显示出一些部门日常监督不到位。目前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链条长,多头管理也造成了监管真空。牵扯到食品药品安全的部门太多了,比如卫生、工商、质检、药监等等,这些部门联合执法,力度自然受到削弱。

地方包庇《京华时报》2012年4月18日发表题为《彻查毒胶囊事件只是一个开始》的文章。文章称,央视曝光河北、浙江等地不法厂商使用重金属超标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一副县长面对央视采访,不仅没有反思之意,反倒大谈政绩,受到质疑。毒胶囊事件很可能不仅涉及企业,还可能牵扯到相关监管部门人员。当地生产工业明胶已有多年历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不排除地方管理部门或人员有意放纵、刻意包庇。

质检职责凤凰网2012年4月19日《证书大国为何是质检小国,第三方质检公司夹缝求生》一文指出,中国是被公认的证书大国。从中央认证、地方认证到行业协会认证,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及生产准人制度认证等,几乎无所不包。以此次涉事的修正药业、通化金马药业、蜀中制药等9家药厂为例,他们除了获得由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制药企业许可证外,还通过了由各地药监部门颁发的GMP认证。在中国,这项认证是进行药品生产的必备条件。而对于药品流通企业,则需取得同样由各地药监部门颁发的GSP认证。然而,所有的这些行外人摸不着头脑的认证都没能保证药物的最终安全。IS09000认证在中国的“烂”掉,更是中国认证之乱的典型事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2002年左右,一个中型企业,一个IS09000认证做下来,需要交纳5万元;但是现在,做认证的中介公司可能连1万元还不一定收得到。中国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但多如牛毛的官方检测机构却很少因此受责。而在国外,第三方质检公司如遇到同类事件,轻则倒闭,重则获刑。

中国江西网2012年4月23日的题为《中国药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事后追责令公众失望》的文章,从法律、法规等方面探讨了食品药品的监管问题。

法律条文模糊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从事生产、销售假、劣药情节严重的企业或者其他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10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药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或者撤销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中“生产、销售劣药”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则相当模糊。条文中称:“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我们都知道铬对人体具有较大危害性,尤其是六价铬,可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大剂量可导致癌症。而且工业明胶生产的胶囊绝不仅是铬危害需要关注,其他尚未明确的残留物同样危害人体。但倘若要追究刑事责任,则难以界定。除非有相当直接的证据证明,某个患者所患有的疾病直接或主要因胶囊中的铬超标导致。这种可能性很小。”医疗律师徐晔说。

管理规范混乱

国内一位医药行业资深专家则称,我国对药材和药用辅料监管缺位的情况,直至近期新版GMP开始执行后,才有所缓解。

所谓的新版GMP指的是2010年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它第一次明确地对药品包装工艺验证和药包材洁净级别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依旧有专家指出,该规范并非强制执行文件,而是指导性文件。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出台其他针对药用辅料生产管理的相关成文文件。

2010年,《中国药典》被修订,其中明确规定,药用胶囊以及使用的明胶原料,重金属铬的含量均不得超2mg/kg。但正如修正药业副总裁王之光在4月15日回应媒体时所称:“央视送检的批号生产日期在新国标实施之前,此前铬元素含量并未纳入检测范围。”指导性文件“不受重视”,强制性文件“尚存缺失”,新规定如何实施、怎样实施?如此种种,药企依然有空档可钻。

行政管理者职责美国注重事后监督,而我国的食品药品法规更注重事前监督,因而各种审批很多。根据《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食品药品监督局对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实施全方位监督。其中最核心的是药品上市前的注册检验监督,系强制监督。上市后则是抽样监督。

nlc202309020239

目前来看,能够约束监督者权力的仅有《卫生行政许可法》《卫生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三项规定。《卫生许可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不履行监督职责或者监督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官方公开文件细化卫生行政部门监管不力的责任,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行政部门承担监管范围内的安全责任。

多管齐下做好监管

电子监管中经网2012年5月13日的文章《电子监管:科技助力食品药品安全》指出,作为一个发展转型中的大国,中国目前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频发,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时期。然而,对中国民众而言,一个非常现实而急迫的问题在于,公众的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利用物联网的最新技术,实现食品药品生产的全链条管理,从而可以让人们能够及时准确获取信息。2012年2月2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11~2015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该项规划提出:到2015年,完成覆盖全品种、全过程,以及可追溯的药品电子监管体系,要将所有的药品制剂全品种,实施电子监管。

构建监管体制《江西日报》2012年5月10日发表题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待完善》的文章:就如何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确保群众吃放心饭、用安全药的问题,文章认为:一要部门加强协作,建立公共治理模式,实现多元治理格局;二要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让有违法行为的生产企业付出代价;三要严格制定食品药品安全行业标准,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四要加重对政府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的处罚力度,让“不作为”“慢作为”的监管者受到严厉惩罚。

理清各方关系《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4月19日发表的文章《杜绝“毒胶囊”,需多管齐下》指出:目前,不合理的监管体制,使药监部门没有动力打击制售假药行为;不合理的定价机制,使制药企业为降低成本而铤而走险。中国的假药问题,牵涉的不仅是道德或法律,更深层次的是一个理清个人利益、企业利益和公共利益关系的问题。要改变这一局面,我们不能仅止于小修小补,而需要完善药品监管的顶层设计。既要理顺药品监管体制,基层药品安全监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可根据“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为主,经营、使用环节为辅”的原则,将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制度安排落到实处。又要抓住“新医改”的契机,将药品安全监管与医药产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多管齐下,优化制药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提升药品安全保障水平。

针对监管国外经验

美国:FDA监督

中国食品网2011年12月28日的《美国如何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的文章提到,FDA是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的简称,FDA的职责是确保美国本国生产或进口的食品、化妆品、药物、生物制剂、医疗设备和放射产品的安全。在药物方面,包括抗生素等为美国创造数以千亿美元价值的药品,都没有受到任何“保密”的豁免。在FDA的支持下,美国人民依靠集体诉讼的法律手段,经常发起针对违规企业数以亿计美元的民事赔偿起诉。正是在这一机制下,一般企业的违法成本高涨,以至于被FDA发现问题的食品企业,都会主动召回产品,以避免集体诉讼。

日本:市场规范

《经济参考报》2012年4月26日的题为《看日本如何监管药品市场》的文章指出,日本的药品市场比较规范,主要是因为有一套严格的治理和监管药品市场的法律制度。药品的制造、销售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完全按法律规定办事,违法必究,从而保证药品市场安全有序。按规定,开设药局,必须有所在地都道府县知事的许可,许可6年更新一次。制造销售业者申请许可的医药品、医药部外品和医疗器械等,每项都要经过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严格的审查,最后由厚生劳动大臣批准。没有医生的处方,药局不得销售厚生劳动大臣指定的医药品。销售的药物要记账,账目保存两年。医药品的广告不得夸大。

《中国财经报》2012年5月9日发表的《国外如何监管食品安全》的一文,总结如下:

欧盟:强调可追溯性

欧盟从1997年开始逐步建立起了食品追溯制度。可追溯性,通俗讲就是要求食品配有“身份证”。可追溯制度确保了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追溯检查,有效提高了处理食品安全事故的效率,同时也是悬在食品行业从业者头顶的一把利剑,对其形成有力约束。

加拿大:召回管理

加拿大是食品召回制度较为完善也是较为严厉的国家之一,从负责机构、召回程序到召回等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加拿大食品召回分为自愿召回与强制召回,后者需食品检验署发布召回令,违反召回令被视为犯罪。一旦食品安全事故露出端倪,及时必要的召回,有利于稳定消费者情绪,将损失尽可能降低。

英国:严惩违法者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通过严惩以提高违法成本,被认为是解决食品安全最有力的措施。英国政府规定,食品加工者若在食品安全上出现问题,通常会被处以5000英镑罚款或3个月以内的监禁;若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食品或提供食品致人健康损害,将被处以最高2万英镑的罚款或6个月监禁;情节和后果十分严重的,违法者将被处以最高无上限罚款或2年监禁。

责编/玉坤

食品药品检测 篇4

关键词:食品药品检验,检验能力建设

由于食品药品市场仍然处于安全风险凸显期, 因此如何做好防控措施, 成为当前管理的重点。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但是当前在具体检验检测中, 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 导致食品药品检验存在很多问题, 检验技术逐渐提升, 但是任务量逐渐加大, 出现工作人员短缺以及管理困难的现象, 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在实践阶段必须做好基础建设工作, 保证数据信息的有效性。

1 当前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现状

针对食品药品检验的重要性, 在实践阶段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 做好基础检查工作, 满足检验检测体系的具体要求。但是在实践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出现检测不合理的现象, 增加整体难度。以下将对当前食品药品检验工作现状进行分析:

1.1 检验人才短缺

近些年来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工作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以新技术为基础, 食品和制药企业迅速发展, 新产品不断增加, 检验标准也随之更新, 但是对工作人员自身工作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需要工作人员掌握检验技术的应用流程, 将其落实到实处。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检验人才短缺的现象, 现有的工作人员对检验检测缺少了解, 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1]。

1.2 技术设备落后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国家加大了对药检机构的资金投入, 使得检验条件有所改善, 但是实际检测过程中在仍然存在部分问题, 导致检验形式不合理。技术设备的落后成为制约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高精端的仪器设备配置不足, 部分项目缺少仪器、试剂等, 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

1.3 技术监督体系缺失

技术监督的有效性直接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但是实践阶段, 部分检验工作的工作模式呈现出循环的状态, 单纯检验的形式很特殊, 对食品药品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关注比较少, 缺少创新指标, 最终增加检测难度。相关工作人员对相关检测工作的重视度比较低, 无法及时履行管理责任, 最终导致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缺乏监督体系的约束性管理, 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2]。

1.4 管理人员应急能力差

由于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涉及到的工作内容有很多, 对技术资料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 除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外, 要做好资料的收集和处理工作, 实现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的有序建设。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管理人员应急能力差的现象, 部分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和监测新方式的资料储备比较少, 监测系统和方式缺乏依据, 最终影响技术监督效益的发挥。

2 如何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针对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的重要性, 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 以现有的检测和检验模式为基础, 做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工作。以下将对如何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进行分析:

2.1 确定能力发展主线

实践阶段需要工作人员履行职责, 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1) 确定检验检测工作的过程中要树立发展宗旨, 以“满足监管需求, 服务广大群众”为宗旨, 不断推动在检验检测事业的有序发展。执行阶段需要落实基础设施建设, 监理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的评价工作至关重要, 同时也是管理的基础所在, 要从整体上做好检验指标的建设和管理。 (2) 明确管理职能, 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对其引起重视, 在正确的领导理念下, 保留中国药品检验总所的名称, 加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的牌子。 (3) 掌握能力建设的工作基础, 在“十一五”期间, 中检院践行科学监管管理的理念, 相关检验事业取得了突出的进步, 能有效实现规范化管理。广大工作人员要明确检测机构的业务宗旨, 提升综合凝聚力[3]。

2.2 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是食品药品检测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因此需要落实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体系, 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到检验检测工作中来。必要时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素质教育, 以讲座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使其在短时间内掌握检验和检测相关内容。此外需要做好高层次的人才的聚设工作, 设立专家组, 聘请首席执行官对各项内容进行处理。最后要落实针对性的业务在培训工作, 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在带头工作人员和业务骨干, 可以组织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交流等工作, 建立实训基地, 最大程度提升检验检测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具体流程如图1。

针对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实践阶段需要对其引起重视, 做好建设工作, 最大程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

2.3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在实践过程中, 科学的定位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家监督管理部门要以现有建设指标为基础, 以检验检测任务为核心, 不断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必须立足于服务中心的管理, 确定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检测处理阶段, 对服务质量和管理模式等有一定的要求, 可以以科学化、程序化以及规范化的指标内容为基础, 建立行政管理体系, 将业务管理和党群管理结合为一个综合体系。基础管理的过程中, 必须落实制度形式, 按照制度办事, 坚持用制度管人, 此外需要做好清产核资工作, 初次引进成本核算办法, 抓好节约型中检院建设工作[4]。

2.4 提升科研技术的支撑能力

在科学技术在药品食品检测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实践阶段需要更新理念,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做好主导工作, 形成良性循环系统。目标的确定起到引导性的作用, 要把握重点和关键, 按照技术指标的要求, 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处理。工作重点的确定有助于提升检测结果准确性, 要紧紧围绕能力建设, 采用制度形式创新的形式, 满足系统运行要求。考虑到导向指标和课题组织形式的要求, 可以信息技术为沟通平台, 以共同发展为目标, 将新机制落实到实处, 满足支撑体系的整体化要求。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要不断促进自主创新,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进而提升技术的实践效果[5]。

3 结束语

当前食品药品的检验和检测工作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阶段必须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合检验和检测的现状, 从不同的方面入手, 做好检查工作。针对当前存在的检验人才短缺、技术设备落后、技术监督体系缺失、管理人员应急能力差等情况, 为了避免出现检测失误的现象, 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 从确定能力发展主线、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提升科研技术的支撑能力等方面入手, 做好整体检验和监测工作, 进而促进食品药品检测能力的建设, 满足实践要求。

参考文献

[1]高文学, 冯文.加强检测能力建设实现食品药品检验新跨越[J].中国药事, 2012, 12 (13) :1348~1350.

[2]李云龙.关于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1, 08 (01) :23~26.

[3]刘毅, 雷晓青, 连爽, 李雪芹, 刘鑫, 许斌.地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新建机构发展现状分析——以贵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为例[J].亚太传统医药, 2014, 22 (13) :1~2.

[4]吴晓平.临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和运行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事, 2015, 02 (01) :153~157.

食品药品检测 篇5

法认定指南的通知

国食药监保化[2012]1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为建立健全和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进一步提高保健食品化妆品检验检测能力,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规定,我局组织制定了《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认定指南》,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2年6月29日

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认定指南

为建立健全和完善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确保快速检测工作的科学、公正和有效,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等规定,制定《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认定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一、认定范围

用于保健食品、化妆品相关项目现场初步筛查,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可移动等特点的快速

检测方法。

二、方法来源

(一)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推荐;

(二)社会公开征集,包括相关检测机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相关团体和个人。

三、认定程序

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的认定遵循以下程序:

(一)申报单位(或个人)根据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推荐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征集公告范围向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出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申请,并按要求提交申报资料。

(二)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保健食品、化妆品相关领域的专家,对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初步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通过初步审查的快速检测方法,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为一个月。

(四)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将收集到的反馈意见送交申报单位(或个人),申报单位(或个人)应当依照反馈意见对检测方法进行修订完善,对不予采纳的意见应当说明理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应当对修订完善后的检测方法进行审核,并形成送审稿。

(五)保健食品、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对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审评认定。未通过审评认定的快速检测方法,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以书面形式通知申报单位(或个人)。

(六)经审评认定的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列入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名单,名单和检测方法将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

四、认定原则

(一)快速检测方法技术性能(如专属性、准确度、灵敏度和耐用性等)应符合《指南》中规定资料的技术要求;

(二)快速检测方法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三)提交资料应完整、有效、实用;

(四)快速检测方法应符合环保、安全和卫生等有关规定。

五、申报条件

(一)快速检测方法应设计科学合理,易于操作;

(二)检测所使用的仪器性能稳定、便携,试剂应易于获得;

(三)快速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

六、申报资料及要求

(一)申报资料

1.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认定申报表(见附件);

2.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起草、验证和结果确证等技术资料;

3.用户试用意见或相关材料;

4.申报快速检测方法未侵犯其他企业或个人知识产权的承诺书或证明材料;

5.快速检测方法取得专利的,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后自愿放弃专利的承诺书;

6.其他证明材料。

申报资料应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版须提交3份并加盖公章或签字。

(二)技术资料

1.适用范围;

2.标准操作规程;

3.试验结果的判定说明;

4.起草说明、技术指标及相关验证结果的评价资料;

5.其他技术资料。

(三)技术资料的要求

1.技术资料应真实、完整、规范,应说明快速检测方法起草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的设计思路和原理等,其内容及形式应符合《指南》相关规定的要求。

2.技术资料中应说明方法在专属性、灵敏度、准确度、耐用性等方面具有良好性能。

(1)专属性是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出被测成分的特征。对快速检测方法的原理进行阐述,并提供相应的实验依据。

(2)灵敏度(检出限)是指用该方法测定被测物能被检出的最低量。检出限视申报方法的原理及特异性而定。

(3)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检测的结果与实际结果接近的程度,必要时应考虑加标回收的结果。

(4)耐用性是指在测定条件(温湿度、试剂、溶剂量、取样量或其他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有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应说明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或可能存在的局限。对随机抽取的样品进行阳性判定时,要求该方法的假阳性率应不大于20%,正确率应大于80%。

3.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应有充分的试验依据,包括适用范围、测定原理、实验材料及设备、操作步骤、结果判断、注意事项等。对结果判断应有准确的描述,可操作性强,试验结果应易于观察和判断。

4.试验样品应有具体信息(包括样品名称、来源等)和代表性。采集的数量应满足统计学要求,并覆盖市场不同企业的常见剂型,品种数不少于20种,批次数不少于50批,阳性样品不少于20%。

七、验证与确证

(一)方法学验证用于验证快速检测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验证的内容可根据快速检测方法的特点确定,必须对专属性、准确度、耐用性、灵敏度等进行试验。

(二)快速检测方法应采用国家标准或法定方法进行确认。如无国家标准或法定方法,应采用其他方法进行确认,同时提供完整的方法学数据及其他证明材料。

(三)申报单位(或个人)应选择至少3家保健食品、化妆品注册(许可)检验机构对所申报的方法进行验证,并提供有关验证材料及结果。申报单位(或个人)应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

(四)监督管理部门试用快检方法的结果或意见。

八、修订与废止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保健食品、化妆品标准专家委员会对通过认定并开展使用的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进行跟踪评价,适时提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的建议,并上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评价意见,对保健食品、化妆品快速检测方法名单进行调整。

食品药品检测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14年12月,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专项研究课题组对广西食品药品系统8个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发放调查问卷,本文从“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角度出发,收集2014年机构的在岗实验人员数、检验检测设备数量、人均实验室面积、财政拨款等数据资料,并从有关文献收集8个市的人口数据和地理面积数据。

1.2研究方法

以人口(面积)累计比例为横坐标(Xi),检验检测资源为纵坐标(Yi),绘制出相应集中曲线,并计算集中指数。

本文所应用的集中指数计算公式[2]:

对角线面积为1/2(1×1)=0.5,集中曲线下面积为S,则集中指数:CI=2(0.5-S)。集中指数为集中曲线和公平线之间距离的2倍,取值范围在-1~1之间。 集中指数为0,则反映的是绝对公平[3]。当集中曲线位于绝对公平线之上时,集中指数是负值。当集中曲线位于绝对公平线之下时,集中曲线是正值。绝对值越大,说明资源分配不公平性越大。

本文使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析、集中曲线绘制和集中指数计算。

2结果

2.1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分布的基本情况

2014年底,广西食品药品系统8个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所(分别记为A所、B所、C所、D所、E所、F所、 G所、H所)的在岗实验人员总数是268人,检验检测设备总数是1 766台,人均实验室面积是82.63 m2,财政拨款总额是15 714.16万元。其中,在岗实验人员数最高者为D所,最低者为F所;检验检测设备数量最高者为G所,最低者为B所;人均实验室面积最高者为C所,最低者为A所;财政拨款最高者为B所,最低者为H所。上述各所所在市的人口数、地理面积及有关的资源数据见表1。

2.2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分布的集中曲线及集中指数

绘制各所的资源分布集中曲线(图1,图2),计算在岗实验人员数、检验检测设备数、人均实验室面积和财政拨款按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分别是0.02、0.37、 0.34和0.18;按地理面积分布的集中指数分别是0.24、 0.29、0.22和0.37。

3讨论

3.1资源配置总量不高,分布存在局部不均衡的状态

相关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食品药品系统检验检测机构人均实验室面积43 m2,其中东部地区人均47 m2,中部地区人均39 m2,西部地区人均42 m2,东部地区略高于中西部地区。表1显示,广西有6所市级检验检测机构的人均实验室面积均高于全国水平(43 m2)。B所食品药品检验所的人均实验室面积为39.14 m2,A所食品药品检验所的人均实验室面积为29.87 m2,这两所机构的人均实验室面积尚未达到国家(43 m2)或西部水平(42 m2),甚至远低于全国与西部水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省地级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食药监办 〔2005〕277号)规定省地级药品检验机构实验室人均100 m2。若按此标准要求,广西食品药品系统检验机构人均实验室面积也只有G所、C所、F所达到要求。 因此,大部分机构在人均实验室面积的配置方面尚需提高。

另一方面,广西食品药品系统8个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检测资源呈现局部不均衡现象,其中以G所和B所差距最大。G所所在市地理面积和人口总数所占比例是最低的,但其所拥有的在岗实验人员数与其他市的拥有量相当,甚至高于地理面积最大的F所;G所检验检测设备总数排在第一,远高于其他所;人均实验室面积位列第三。G所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与其他7个检验所相比,所占比例较高。调查发现,G所地处沿海,渔业较其他地方发达,海产品丰富,故其检验检测资源比其他地方高,检验检测资源分布倾向G所,有其合理性的一面。B所所在市人口总数排在第六,地理面积排在第五,但其所获得的政府财政拨款占比最高,比其他7个检验所明显高出2~4倍。

总体来说,广西食品药品系统8个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检验检测资源配置总量不高,分布存在局部不均衡的状态。

3.2资源配置不公平性明显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按人口或是按地理面积分布,广西的食品药品系统8个食品药品检验所的在岗实验人员数、检验检测设备数、人均实验室面积、检测机构财政拨款按人口和地理面积分布的集中指数范围在0.02~0.37,说明其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岗实验人员数和财政拨款按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在0.2以下,配置公平性水平优于检验检测设备数和人均实验室面积的配置公平性。无论是按地理面积分布还是按人口配置,在岗实验人员的集中指数均低于检验检测设备数和财政拨款的集中指数,说明在岗实验人员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检验检测设备配置和财政拨款配置的公平性。

广西食品药品系统8个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差,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水平任重道远。

4建议

公平、合理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分配有助于建立完善的食品药品检测体系,对于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大部分省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由于多年投入不足,资金缺口较大,造成基础设施规模小、条件差、建设标准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的总量相对不断增加的食品药品种类及其检验检测工作量来说,亦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欠缺,应加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的总量建设。

在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方面,为了保障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应建立全面覆盖、布局合理、协调统一、运转高效的制度体系,完善体系建设,将有效管理、考核和动态评价纳入制度体系建设常态。基于上述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分析,针对出现局部分配不均衡的情况,可在部分食品药品产业发达的地区设立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缓解系统内检验检测资源不足的情况。

在检验检测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应增加在岗实验人员的数量,加强在岗实验人员的业务能力,强化业务培训,培养人才队伍。在人才队伍的培养上,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留住人才。根据人才的素质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规划,开展动态和常规化的培训。提高人才队伍能力水平,建立技术培训交流机制和检验检测机构之间的业务沟通渠道,不断提升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科学研究能力及技术储备,逐步形成国家指导、 地方互通、全国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达到检验检测人力资源分配的高水平均衡状态。

在实验室面积设置方面,应参照国家水平扩大人均实验室面积,有条件的市级食品药品检验所可以改造危房实验室,或异地重建实验室,解决目前实验室面积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4]。

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配置方面,应根据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要求,参照《全国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基本仪器配置标准(2011—2015年)》,加大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投入,并且定期更新检验检测设备;在常规和优势项目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能力方面,应根据各地的检验检测项目和数量增加相应的拨款,增加整体总量,并结合各检验所所处地区的特点,有选择性地侧重发展。

作者声明本文无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

[1]李有为.对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17):222.

[2]Horev T,Pesis-Katz I,Mukamel DB.Trends in geographic disparities in allocation of health care resources in the US[J].Health Policy,2004,68(2):223-232.

[3]Price M.The consequences of health service privatization for equality and equity in health care in South Africa[J].Soc Sci Med,1988,27(7):703-716.

食品药品检测 篇7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 附紫外检测器 (2487) , HS260超声波振荡器 (IKA) 。甲醇 (色谱纯) , 乙腈 (色谱纯) , 0.05 mol/L磷酸溶液, 三乙胺溶液, 西地那非标准溶液 (200 μg/ml) 。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柱, 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05 mol/L磷酸三乙胺溶液 (pH=3) ∶甲醇∶乙腈=58∶25∶17;流速:1.0 ml/min;柱温:30℃;波长:291nm。

1.3 样品前处理

称取适量受试样品于10 ml容量瓶中, 加入甲醇∶水∶氨水 (75∶25∶1) 定容至刻度, 摇匀, 超声提取30 min, 过滤, 滤液收集于蒸发皿中, 在100℃水浴蒸发至干, 加入流动相溶解并定容至10 ml, 混匀, 过0.45 μm滤膜, 待测。

1.4 标准曲线制作

分别吸取0.02、0.20、0.50、1.00、1.50、10.0 ml体积的标准溶液于10 ml容量瓶中, 加甲醇定容至刻度, 混匀。按仪器色谱条件测其峰面积, 绘制峰面积-西地那非含量标准曲线。

1.5 样品测定

吸取样品溶液及标准溶液各10 μl进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峰面积, 样品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结果与讨论

2.1 方法检出限

按照仪器噪音3倍计算方法检出限, 方法检出限为0.18 μg/ml, 最低定量检出浓度为0.584 μg/ml。

2.2 方法的线性范围

取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按方法测定其峰面积, 绘制峰面积-浓度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84~292 μg/ml, 线性回归方程y=10 917x+4794, 线性相关系数r=0.999 9。标准谱图见图1。结果表明, 方法线性较好, 线性范围较宽。

2.3 方法准确度及精密度

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 符合仪器分析方法要求。

2.4 样品测定

选择两个样品各平行测定5次, 结果见表2, 样品谱图见图2。结果表明, 在方法实验条件下, 可很好分离西地那非和其他组分, 分离效果较好。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和较宽的线性范围;采用0.05 mol/L磷酸三乙胺溶液 (pH=3) ∶甲醇∶乙腈=58∶25∶17作为流动相, 可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分析方法要求, 而且, 高效液相色谱法较之其他方法, 具有选择性高、重现性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适用于保健食品中违禁药品西地那非定性和定量测定。

参考文献

[1]雷灼雨, 罗萍, 周渝南.补肾壮阳药中非法加入西药枸橼酸西地那非的检出方法〔J〕.中国药品标准, 2005, 6 (5) :61-62.

[2]李润锴, 薄涛, 刘虎威, 等.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性保健品中的西地那非〔J〕.色谱, 2002, 20 (4) :335-337.

[3]廖晓玲, 曹仲文, 任雅瑾.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含量〔J〕.海军医学杂志, 2003, 24 (1) :56-57.

[4]秦宗会, 范莉, 刘绍璞, 等.依文思蓝褪色光度法测定药物中西地那非的含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7 (6) :996-999.

[5]罗三来, 谭载友.枸橼酸西地那非的电位滴定〔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3, 19 (4) :312-313, 324.

[6]仲岳桐, 何彩, 姜杰, 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检测保健食品中西地那非的方法研究〔J〕.职业与健康, 2006, 22 (15) :1140-1141.

食品药品检测 篇8

该标准是在《全国医疗器械检测机构基本仪器装备标准 (试行) 》 (2005年~2010年) 基础上, 以医疗器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检验为装备依据, 参考了部分国际标准, 并考虑其前瞻性, 以保障“十二五”期间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发展的需要, 是开展医疗器械注册检验、监督抽验、应急保障和安全性评价等工作所需装备。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各省 (区、市)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结合《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本辖区专项规划和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实际情况, 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加快配备, 以适应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需要。

食品药品检测 篇9

1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提取方法

1.1 液体萃取方法

首先, 对需要进行检验的保健食品进行预处理, 更加保健食品类型的不同和具体检测的需要, 所采取的预处理方式也有较大差异, 如果是液体保健食品,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处理;而如果是固体或颗粒状保健食品, 则需要碾压成粉末, 并溶于一定量的水中, 配置成特定浓度的溶液。其次, 将上述预处理后的样品放入到相应的萃取溶剂中, 开始进行萃取实验。需要注意的是, 通常情况下萃取实验要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但是如果实验对象较为特殊, 也可以采用适当加热的方式, 提升萃取速率。

液体萃取法的优势在于操作方法相对简单, 对于实验仪器的依赖程度较低, 通常情况下适用于常规化学药品的检测。该种检测方法的缺点也较为明显, 例如萃取时间较长, 萃取环境相对开放, 最终结果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最终检测精度的误差范围较大等。

1.2 超声萃取方法

顾名思义, 超声萃取方法就是利用超声设备, 向需要进行化学药品检测的保健食品中超声波, 从而将某种特定的化学物质分离出来。超声萃取方法与液体萃取方法相比, 其检测结果更加灵敏, 最终化学药品检测误差范围较小, 而且萃取时间更短, 有利于实现对多种保健食品的同步检测, 实现了规模化作业。因此, 超声萃取方法常用于保健食品生产厂商进行食品的出厂质量检验。近年来, 随着化学仪器逐渐向智能化和精准化方向发展, 超声萃取技术也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

1.3 微波萃取方法

微波萃取方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化学药品成分分析方法,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微波使溶液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分子活跃度升高, 加快萃取效率。微波萃取方法虽然不适合实现规模化化学药品检测, 但是在检测精度方面要远远超过液体萃取方法和超声萃取方法, 并且所能检测的化学药品范围更加广泛。通常情况下, 该检测系统能够对比工作人员所输入的保健食品标准数据, 自动识别溶液中不属于保健食品本身的化学药品, 并自动检测出该保健食品中所添加的化学药品成分。微波萃取方法的缺点在于对于技术要求较为严格, 为了确保最终的化学药品检测质量, 往往需要配置专业化的检测设备, 无形之中增加了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测成本, 因此应用范围相对狭窄。储存之外, 微波萃取对溶剂的溶解度以及溶质都有严格要求, 不利于进行推广和普及。

2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净化非法

提取液中含有多种大量的有机物, 并含有一定量的杂质, 有时候分析是痕量、甚至超痕量的检测。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除去共提物中的干扰组分。传统方法萃取后含有大量大分子物质, 这些物质会对色谱柱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同时还会污染检测器, 提高背景噪音, 提高检测限, 对测定造成干扰, 因此在进样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有效地除去提取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对分析很重要。目前用于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净化方法仅有柱层析、离心和固相萃取等方法。

樊军浩等通过对样品离心、过滤, 用紫外检测器检测, 根据色谱峰的绝对保留时间定性, 对可疑阳性样品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再定性, 用外标法峰面积定量, 建立保健食品中违禁成分枸橼酸西地那非的测定方法。回收率为96.3~98.0%, 精密度 (n=6) 为1.55%~1.75%。随着检验要求的提高, 保健食品将会进行痕量、超痕量物质的检测,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除去共提物中的干扰组分, 以达到检测要求。一些如凝胶渗透色谱法、透析法、免疫亲和色谱法、复合硅胶柱等净化方法, 甚至多种净化方法的结合也都将会用于保健食品安全性项目检测。

3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测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 检测设备越来越先进, 用于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分析方法主要有快筛试管法、薄层色谱法 (TLC) 、毛细管电泳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法、直接实时分析离子源结合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吸附电晕束电离质谱检测法、薄层色谱-紫外检测法、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方法。

3.1 快筛试管法

王丽平等用快筛试管法TLC检测保健食品所含的酚酞、西布曲明等化学成分, 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确认。酚酞试管/TLC快筛阳性42批次, 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一致, 正确率为100%;西布曲明试管/TLC快筛阳性61批次, 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一致, 正确率为98.4%。该方法专属性强, 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是一种简便快捷、经济实用、准确判断减肥类产品是否非法添加酚酞、西布曲明等化学成分的快筛检测方法, 适用于快速鉴别筛查大批量产品。

3.2 TLC

张正行建立TLC快速鉴别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添加西药成分西布曲明方法。对37批次的样品进行检测。在抽取的37批 (21个品种) 市售产品中, 有9批 (9个品种) 检出了盐酸西布曲明, 28批未检出, 检测结果与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结果相吻合。

结束语

保健食品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行为, 不仅会破坏了保健食品原有的保健功能, 而且很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负面作用, 因此, 加强对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检测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整个保健食品行业的未来发展。相关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 严格把守保健食品质量检测和成分分析, 确保市场上保健食品的质量安全。

摘要:在生活水平改善和工作压力增加的双重影响下,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个人身体健康, 尤其是许多老年群体, 对于身体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他人。在这种环境下, 保健品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市场监督机制尚不健全, 许多保健食品的生产厂家为了谋求利益, 在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 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利益, 因此, 研究一种快速检测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技术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研究非法

参考文献

[1]浮吟梅, 樊军浩.我国保健食品的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 15 (6) :137-140.

[2]王丽平, 林淑英.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 2015, 16 (1) :111-113.

食品药品检测 篇10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器械检测机构资格认可办法 (试行) 》 (国药监械[2003]125号) 规定, 近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专家组分别对上海市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院和湖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医疗器械检测能力进行现场评审。

经审查, 认可上海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医用电子体温计等64种医疗器械产品和项目进行检测的资格, 有效期5年。安徽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对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等150种医疗器械产品和项目进行检测的资格, 其中有源医疗器械产品和项目检测资格有效期2年, 其他医疗器械产品和项目有效期5年。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对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等19种医疗器械产品和项目进行检测的资格, 有效期5年。黑龙江省电子信息产品监督检验院对电动手术台等44种医疗器械产品和项目进行检测的资格, 有效期5年。湖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医用电气设备项目进行检测的资格, 有效期5年。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食品药品检测】相关文章:

食品药品05-10

食品药品安全06-02

广东食品药品05-14

食品药品工作汇报05-24

食品药品和环境05-24

食品药品监管论文05-14

食品药品安全论文05-1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06-30

广西食品药品监督07-02

居民食品药品安全07-05

上一篇:后踝骨折下一篇:桥梁防水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