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文本

2024-06-21

评价文本(精选八篇)

评价文本 篇1

《我是独生子女》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围绕独生子女身上最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而克服身上的弱点。以下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师:谁是家里的老大呢?有请两位小演员。 (欣赏小品:我是老大)

师:看了刚才的小品, 你明白了吗?谁是家里的老大?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我心里很恼火。

师:为什么?

生:小品里的妈妈事事宠爱女儿, 可这个女儿根本就不理会。

师:嗯, 不懂事。

生: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个女儿做什么都挑三拣四。

生:我很气愤, 她太不尊重自己的妈妈了。

师:父母对儿女的要求一般都是有求必应, 那么在你身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生:有一次, 我们全家去旅游, 妈妈让我带点水, 我不听, 后来玩的时候渴得不行。

师: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

生:一次吃鱼, 妈妈夹鱼籽给我吃, 我不想要, 就和妈妈推来推去, 最后, 妈妈只好自己吃了。

师:爸爸妈妈把所有的精力、所有的眼光都放在了你们身上, 给予你们过多的关心, 导致你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现代教学论认为, 道德品质的学习属于情感领域, 只有寻找到正确的情感切入点, 才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达到预定的教育目的。显然,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 学生未能真正理解教师的意图, 授课者也未能达到其预定的教学目的。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明显存在着一个问题, 就是课堂评价的缺失, 教师没有起到引领的作用。

1. 课堂评价需要及时恰当

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有重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学生看完小品, 感受到小品中孩子的任性、态度恶劣, 此时, 不妨追问一句:妈妈对孩子怎么样?为什么这个孩子会如此任性、自私?这样, 学生就找到了孩子变成“家中老大”的根本原因。如此及时恰当的评价就能帮助学生理解区分“爱”与“溺爱”的不同含义, 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评价需要准确客观

准确和客观是评价语的“灵魂”, 评价语应客观地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在上述片段中, 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如何被父母宠爱, 这些都是身为父母关心子女正常、合理的举动。此时, 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 什么都依孩子的要求, 这是一种溺爱, 是一种过度的宠爱, 它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在生活中, 我们要学会拒绝这种不健康的爱。

3. 课堂评价需要真情实意

多萝茜·洛·诺尔特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 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所以, 教师的评价语应源于心灵深处, 是真挚情感的流露。倾注情感, 就能在课堂上生成新的资源, 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评价文本 篇2

在江苏省新教材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孙老师上孙犁的《黄鹂》一文,在这堂课上,他用近三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文本的内涵后,介绍作者及此文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本的内涵。此课获得了省一等奖,有关专家对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设计赞赏有加。而在一次全国性活动中这样的设计却受到了专家的质疑:外加的东西太多,不应该将写作背景及作家生平作为学生解读文本的累赘,应该让学生和文本进行直接的对话。同一篇课文、同样的设计、同一个执教者,几乎相同的教学效果,却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孙老师倍感困惑。[1] 案例二:一封家书引发的争议 《傅雷家书》片段再现:

师:傅聪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父亲循循善诱的说理为他指点人生的方向,有细致入微的关爱给他前行的力量。或许我们同学会羡慕傅聪有这么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父亲,可能还会觉得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总是那么严格,挑剔。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或许每个父亲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但那份爱的真,爱的纯是一样的。在这里老师也想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

课件展示资料:(教师个人成长的黑白照片配文字展示,背景音乐是舒缓的钢琴曲,出示图片后是一段文字)“„„1974年,儿子出生,产房是家里的九平方米的房子,接生婆就是隔壁余公义的母亲。没有分娩设备,好在还顺利,母子平安。假如难产或者产后大出血,那真是束手无策,很后怕,也很后悔。那时没有经验„„”[2] 在该课中,老师通过自己说家书,让学生体会父爱。但这封家书的引用引发了关于这个引用是有用和无用的争议,人们的看法不一。

这些争论和困惑都涉及到了文学作品的教学评价标准问题,对同一节课,由于评价者评判有效性标准的不同,他们可以做出截然不同的评价。而这种评价标准的不同会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不知路在何方。

一、文学作品有效教学评价的标准

目前对有效教学的评价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评价,我们发现,现有的评价标准大都是针对公开课实施的,对常态课则缺乏可操作的标准。许多公开课评价标准都是立足于整个语文课堂对教学过程进行评判的,一般都从学生、教师、学科、课堂四个方面设定了评价标准。但是看起来感觉这样的评价标准都是从宏观教学论角度上进行的,似乎适合所有的学科,而没有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再加上设置的评判点比较多,使评价标准模糊,侧重点不明。

姚利民认为“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果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有效教学可以界定为取得了教学效果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3]语文教学要讲效率,但其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效果。教学效果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不能由于显性效果的不明显而轻易认为那是“无效教学”。在前面“孙老师的困惑”和“一封家书引发的争议”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发现,上述案例的争论焦点集中在对引入内容有效与否的评判上。我们认为,如果所引入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理解,应视为是有效的,相反,如果所引入的内容对学生体验文本无用,自然是无效的。对学生来说,教材文本的终极价值就是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文本的深层内蕴,“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语文教学意义的达成就是使教学文本实现对学生的影响,进而内化成自己的东西。语文教学要讲效果,但其最终目的应该是追求学生的接受效果。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接受效果的达成是评判文学作品教学有效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接受就是对文本体验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因此笔者认为,评价文学教学是否有效,师生对文学文本的体验开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指标。

二、教师对文本的体验引领是文学作品有效教学评价的基点

对教师而言,教材上的文学文本就是自己的解读文本,教师有自己对于文本独立的思考、情感的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或无意地把自己对于文本的体验和理解传达给学生,甚至会从讲课文到讲“我”,脱出文本的羁绊,创造性地讲解自己的见解和体验。案例节选:《风筝》 张家港外国语学校 王开东

(一)走近鲁迅——牵住那一根线

1.关于“人”的问题;2.关于主奴一体化;3.关于话语霸权;4.关于中国人的健忘;5.关于鲁迅式的无路可走。

(二)走进《风筝》——解剖这一个风筝 师:《风筝》是鲁迅的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多年来它像风筝一样飘扬在思想的天空,给人们无限的启发和深思。下面请一个同学友情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感悟。

(三)走进心灵——放飞风筝

师: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鲁迅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认识价值,我们现在不妨放飞风筝,来谈谈“精神虐杀”这个话题,你们认为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精神虐杀? 在这节课上,王老师以他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语言,广博的知识涵养、独特的教育教学理念,带领学生走进了鲁迅的内心深处,展示了鲁迅深刻的魅力,师生在共同的对话碰撞中实现了更高意义的解读。王老师的讲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从另一个层面来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丰富了文本的阅读,因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面对一篇新的课文,教师必须做一名忠实的读者,走进文本,用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对话,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体味作者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匠心。在此基础上,要跳出文本,从自身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体验文本。每一个文本都是作者生活体验的鲜活再现,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它不再是简单的认识物,而是内含生活意义的生命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实施者,自己本身就是读者,但又需要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对文学阅读的向往和期待。教师教学的目的是创设环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体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不是要将文本当做金科玉律,而是要吃透文本,将文本内容当做与学生进行谈话的部分材料,能依据不同的情境的变化,适当调整教学的计划与进度,打乱原有的安排,适当穿插新的内容进行补充。这样的课堂虽有些不顺,显得不是环环相扣,还有点随意、松散,但正是在这样随意中散发的知识火花和知识碰撞,才是有意义,有价值、有效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是“拉”学生来理解文本意义和作家意义,而是激发学生解读文本的欲望,拓展学生解读文本的视野,真正提高学生文本解读的能力,促进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真正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生成作为了课堂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对文本有无独特的正确的体验引领是我们评价其教学是否有效的基点。

三、学生对文本的体验生成是文学作品有效教学评价的核心

有效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发展。文学接受是一项特殊的审美与文化的精神活动,是读者与具体作品碰撞、沟通、契合的双向互动过程。[4]读者投身于接受过程时,他的头脑并不像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的是一块意识的“白板”,而是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文学素养与阅读准备,已经进入了前理解与前审美的精神状态。[5]所以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着自己的心理定势的。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文学接受心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说明了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是自觉不自觉地带入自己对生活世界的心理体验的,这种体验会影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把握。所以文学作品的教学也可从学生的心理体验出发,尊重每个学生心理认知水平的差异,考虑学生对文学文本的接受能力,将教学建立在学生可接受的基础上。

评价文本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优势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非连续性文本” 已在中考试卷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考试比重的加大,对教师和学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教学的模式还停留在对“连续性文本” 阶段,这对学生的升学造成了很严重的困扰。“非连续性文本” 的训练至关重要。“非连续性文本”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凭简单的事例和理论没法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不够重视、形式单一、学生缺乏阅读习惯等等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但是如何才能使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得到确切的提升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非连续性文本” 以一个新颖的身份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闪亮登场,要让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在传统的连续性文本中,承载信息的媒体一般是文字或符号,通常是从左到右直线性连续呈现,表现为一维形式。平时生活中包括小说、散文之内的各种文体,以及中小学课本中常用的数、理、化式子都属于连续性文本。与其相对应的“非连续性文本”,承载信息的媒体不仅仅有常见的文字和符号,其中还包括统计图表、图画甚至音像等等。相较于连续性文本它更直观、简明,并且概括性强,容易比较。其突出的实用性特征和功能,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更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如何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得所需信息是现代中学生的必修课,对于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常重要[1]。

二、提高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措施

(一)图文并茂

图片具有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的特色,它的作用是文字所替代不了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因此,教师有必要将课本中的拆图利用起来,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

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担当统帅的职责。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比如学习有关环境方面的文章,可以有效地结合地理学科中的一些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还可以选取一些图表、曲线,让学生去理解。

(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语文是一门运用非常广泛的学科,源之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生活中关注有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让他们观察商场的图标、生活用品的说明书等,因为生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密不可分,所以深入生活去了解和认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运用到生活中才能感受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给生活带来的不同,才会在生活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此同时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形成正向反馈并显著的提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2]。

(四)学以致用

能合理运用到生活中的知识才算是真正地学会了知识,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嵌入生活,发挥作用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教师可在预习之前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设计好图表,从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复习过程中,指引学生使用图表将所学知识总结起来;此外,在语文考试中加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改革和完善教学方式。在具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考查过程中,通过笔试和面试测试等一系列的考察方式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这会使得学生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从而加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以教师精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前提的。例如,在学习地质面貌时,教师通过分组来为各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各个小组内部之间通过讨论分工,使用图书或者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搜集不同类型的地质面貌特征及其分布或者形成的过程等等,最后教师统筹所有小组对全部知识进行比较讲解[3]。

四、改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的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得益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学习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等等都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些能力培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能,创造出更多骄人的成绩。这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也是大力开展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原因[4]。

五、结语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学习作为整个阅读学习的重要部分,是教师应重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结合学生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各自特点,通过整合语文课本与其他科目开展综合性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利用所学知识合理解决课堂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升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欢.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雍殷梅.非连续性文本特征及其阅读策略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4.

[3]盛新波.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5(3).

[4]陶丽秋.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上),2014(9).

评价文本 篇4

一、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非连续性文本” 以一个新颖的身份在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中闪亮登场, 要让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在传统的连续性文本中, 承载信息的媒体一般是文字或符号, 通常是从左到右直线性连续呈现, 表现为一维形式。平时生活中包括小说、散文之内的各种文体, 以及中小学课本中常用的数、理、化式子都属于连续性文本。与其相对应的“非连续性文本”, 承载信息的媒体不仅仅有常见的文字和符号, 其中还包括统计图表、图画甚至音像等等。相较于连续性文本它更直观、简明, 并且概括性强, 容易比较。其突出的实用性特征和功能, 在如今的现代社会中更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因此如何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得所需信息是现代中学生的必修课, 对于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常重要[1]。

二、提高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措施

(一) 图文并茂

图片具有直观、清晰、一目了然的特色, 它的作用是文字所替代不了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中的内容, 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因此, 教师有必要将课本中的拆图利用起来,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二) 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

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 担当统帅的职责。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注意学科之间的整合。比如学习有关环境方面的文章, 可以有效地结合地理学科中的一些知识,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还可以选取一些图表、曲线, 让学生去理解。

(三)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语文是一门运用非常广泛的学科, 源之于生活,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 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地引导学生, 让他们在生活中关注有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例如,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让他们观察商场的图标、生活用品的说明书等, 因为生活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密不可分, 所以深入生活去了解和认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运用到生活中才能感受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给生活带来的不同, 才会在生活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与此同时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最后形成正向反馈并显著的提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2]。

(四) 学以致用

能合理运用到生活中的知识才算是真正地学会了知识,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嵌入生活, 发挥作用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 教师可在预习之前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设计好图表, 从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复习过程中, 指引学生使用图表将所学知识总结起来;此外, 在语文考试中加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改革和完善教学方式。在具体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考查过程中, 通过笔试和面试测试等一系列的考察方式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这会使得学生为自己的成果感到自豪, 从而加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 以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是以教师精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前提的。例如, 在学习地质面貌时, 教师通过分组来为各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 各个小组内部之间通过讨论分工, 使用图书或者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 搜集不同类型的地质面貌特征及其分布或者形成的过程等等, 最后教师统筹所有小组对全部知识进行比较讲解[3]。

四、改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的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得益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 学习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等等都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些能力培养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潜能, 创造出更多骄人的成绩。这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 也是大力开展非连续文本阅读的原因[4]。

五、结语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学习作为整个阅读学习的重要部分, 是教师应重视,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结合学生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各自特点, 通过整合语文课本与其他科目开展综合性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利用所学知识合理解决课堂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升学习兴趣, 还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欢.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4.

[2]雍殷梅.非连续性文本特征及其阅读策略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 2014.

[3]盛新波.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浅析[J].文理导航 (上旬) , 2015 (3) .

文本解读 文本意蕴 篇5

李安全

发表于《名作欣赏》鉴赏版2009年7月

是相信作家,还是相信文本?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文本”的基本含义主要是指原文、版本等。新批评理论家I.A.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中用“文本”指称文学著作,意在把文学作品从作者个人心理和历史文化背景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系统。“意蕴”则是指隐含于语言、意象和故事之中的“言外之意”。“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它使用的语言的真正意义往往要在‘言外之意’中寻找。这种‘言外之意’恰恰是一部文学作品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可以将这种意义称为‘意蕴’。”(陈太胜《作品与阐释:文学教学引论》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6月第21页)文本自身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世界,文本意蕴的隐含性、丰富性、含蓄性、模糊性决定读者每一次接触文本都会发生新的感触,都可能领悟出新的意义。而且,真正优秀的文本总是包含着多重的甚至是开掘不尽的意义,这也为读者对文本作出更为深刻、更为丰富、更为个性化的阐释提供了可能和凭借。换一句话来说,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其实就是对文本所隐含着的意蕴的不断“发现”和“选择”。如果我们“接着说”下去,作为读者,我们应该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对文本作出有效阐释,怎样才能充分地“发现”文本的丰厚意蕴。

一、深度阐释,读出“最深长的意义” 深度阐释,就是要反复阅读,以发掘那些隐含于文本之中的最深刻、最含蓄或者因其“显而易见”而常常被忽略的“最深长的意义”。真正的经典文本常常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意蕴,读者每一次接触文本都可以发现新的触发点,寻绎出新的意义,从而也使经典文本的意义不断地得到发掘,日益得到填充和再创造。卡尔维诺说得更为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相叠,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卡尔维诺《为什么阅读经典》译林出版社 2006年8月第229页)“解诗就是依从作品的意象和语言一层层挨着剥开去,即遵从作品自身内部的逻辑性进行细读、思索和玩味。”(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5页)由此可见,解读文本,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剥开”,一层一层地“剥开”,正面地剖析,反面地映照,适度地延伸,透过“文面”看到“文底”(汪曾祺语),等等,都是“剥开”的好的技巧。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显然是有揭露和批判沙皇专制统治的寓意,但是,我们现代人按照文本中所揭示的“人性”来看,这里也让我们看到一种“人性”的缺陷,那就是“蜗牛人格”。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告诉我们,“人性”的深处总隐藏着一种恐惧,怯懦,维护现存秩序,惧怕前途未卜的变革„„当然,如果我们反过来理解,这里对人类所存在的“蜗牛人格”的揭露与批判不但证明了人类的精神病的生生不息,也反证了在理论上可能存在一种健全的良善人格精神;或者说,人类虽然渴望一种理想状态的完美人格,但是又常常难以成为现实。

众多的读者都认为,戴望舒《雨巷》中的那位结着丁香一般的怨愁的姑娘,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而这“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又让人联想到一种古典的美,凄迷幻诞的古典美,隐含着诗人对凄迷幻诞的古典美的向往;然而这如梦一般的擦肩而过、失而不得的情节中又蕴含着浓厚的失落感、幻灭感;人们憧憬着一种美好的幻想,却又在憧憬的幻影中迷失,所以惆怅,所以迷惘,所以忧伤。这样的阐释应该是颇有一点深度了。然而,有一位优秀的读者却是由此联想到了托·艾略特的《荒原》的开头几行: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

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 渗合在一起,又让春雨

催促那引起迟钝的 根牙。

并且从这里找到了《雨巷》的核心意象丁香和春雨的出处,于是得出结论:“诗歌通过抒情主人公对于姑娘的欲望,把《荒原》里的知性诗句化为可感觉可触摸的意境。‘残忍’一词,艾略特直接说出来,但《荒原》全是的题旨迄今未被透彻阐释。这个‘残忍’也就是《雨巷》所要暗示的,所不可以明说的题旨。”(蓝棣之《谈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王丽主编《语文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2月第167页)

《等待戈多》是荒诞的,也是深刻的。这“戈多”总是让人联想到清明的明天,冬日的暖阳,暗夜后的黎明,美好的理想,灿烂的未来。然而这明天、暖阳、黎明、理想、未来又似乎是虚幻的,不可捉摸的,所以在“等待”中的“等待”却是一个未知数,连作者自己也说不清。然而,人们却依旧在“等待”,似乎唯有这“戈多”才能解救人类,所以,这“戈多”又成了一种不可知的却总在操控着人类命运和未来的异己力量,或许这里所隐含的是“人”尤其是“现代人”心灵的空茫和对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控的困惑。“反过来”思考,则昭示人们应该相互救助,应该自助,这与罗曼·罗兰《〈名人传〉序》所言之“人啊,你当自助!”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

尤须注意的是,即使那些看起了非常简明的文本,其中也常常是蕴涵着非常丰厚的意义,只是读者常常因其“显而易见”而采用了简单的阅读方式,以致忽略了其中更为丰厚深长的意义。可见,在解读文本时,将简单文本复杂化则是深度阐释的一种策略。比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的这首《登幽州台歌》可谓是尽人皆知的了。我们可以通过设想回到现场:有一天,应该是落花时节的暮春或者落木萧萧的深秋吧,或者是风烟苍茫,或者是高天寥廓。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诗人,登上了幽州台,“瞻前顾后”,缅怀历史,展望前程。然而他既看不到历史的踪迹,也看不到未来的征兆,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可以举杯相邀的朋友,没有一个在精神上契合的朋友。所以,“孤独”,如天一般大的孤独挤压着他,而且他内心的“孤独”也渐渐膨胀,所以愀然泪下,所以泪流满面。可以肯定,我们是能够真正地透过文字来感受诗人的巨大的“孤独”的。但是,我们常常会因为这首古诗太“简明”而停留在“孤独”的层面因而忽略其更深长的意义。如果有一天,我们胸怀壮志却饱尝艰辛,我们激情澎湃却屡受挫折。于是,我们独自凭栏,满目江山,荒城古道,一怀愁绪,却无处述说。于是,我们也许会想到这“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所蕴藏着的巨大的孤独,巨大的痛苦,巨大的悲哀,巨大的幻灭。不过,我更希望我们仅仅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方式来“设想”陈子昂的胸怀,如果可能。

“婚姻就好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是钱锺书《围城》中“点睛”的句子,所有“城里的人”和“城外的人”都可能过目不忘而且体验至深。《围城》的象征源自文本中人物对话中所援引的外国成语,“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婚姻就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初读《围城》,可能觉得这就是一部爱情婚姻小说。可是,如果我们反复阅读,仔细体味,就会发现它的意蕴其实是多层次的,用小说中人物方鸿渐的话说:“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是乃点题之笔。“围城”这个比喻表现了“人生万事”中的“围城”困境:孜孜的求索与对所求索而得的所谓成功随之而来的厌烦,拼搏的艰难与收获或失败后的索然寡味,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幸福与磨难、欢乐与痛苦、执著与动摇等种种的矛盾的交织与转换所造成的惊喜与失落、幸福与伤痛„„这一切就构成了“人生万事”的“围城”。我们还可以“围城”困境适度延宕开去,获得一些重要的人生启示:人生所追求的终极结果有可能是虚荒幻诞的,但是,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不可能无所追求,尤其是在精神上;人生追求的真正的意义或许并不在于最终的结果,而是在于追求本身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及其体验;只有深味了“人生万事”的“围城”,我们才不会感觉到人生的空幻与悲苦,尤其是当我们在某一天发现我们所有的精神索求最终似乎都毫无“意义”的时候,我们反省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才会感到自适和欣慰,而不是潸然泪下或迷惑孤寂。不过,但愿我们所有的人生都是饱满而富足的,愉悦而宁静的。

二、现代阐释,发掘文本的现代意义

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化用到文本解读中来,我们对于经典作品的阐释也必然是当代阐释,因为尽管读者也会采取种种的方法来知人论世,力求回归到作者创作的特定情境和现场来理解作品,但是读者作为“当代读者”,必然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趣味来审视文本,从中发现和构建与当代社会与人生相适应的“当代意义”。可见,“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是当代读者阅读古典文本应该秉持的态度。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们“今天”读李煜这首《虞美人》,可能确实难以进入词人作为亡国之君那凄哀、悲凉、孤绝的内心世界,确实难以体味词人沦为阶下囚之后的“今非昔比”的惭怍与忏悔,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明地感觉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所蕴含的“愁”之浓重,深邃,绵长。我们自然会在心产生“同情”,然后会感叹世事的变幻莫测,人生的艰难苦恨。除了这些,我们还可能会从文本中“超越”出来,领悟出一点“现代”的“教训”:或者是发生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或者是发现人们总是在真正完全地失去之后才觉得珍惜的人生哲理,或者是对“文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不平则鸣”之类的论断有了更深刻的了悟„„这些启示就是“当代读者”“用现代眼光审视”所获得的“现代意义”。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是王羲之《兰亭集序》开头的文段。解读本文,不但要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词句的意思,要通过想象去体味那热闹而自由的情景,还要联系当时的文化风尚去体会蕴涵于其中的人生情感和人生观念,同时也要运用现代的观念对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评判。依照文章的注释,“禊”是一种祭祀,“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行祈福消灾仪式”。但是,我们首先要看到,王羲之并没有花费大量的笔墨去记述和描绘“祭祀”活动,而是集中笔墨描述“群贤”“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热闹而且悠闲的场景。这里的“幽情”当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对宇宙万物的热爱,对诗意人生的感受与体悟。这其中固然有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也包含了超越历史和阶级的共同的人生情怀,那就是人类对作为自身存在环境或人格精神象征的自然万物的体察,对人生荣辱的忘怀,对生命的珍视,以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或许,这也正是当代人尤其是那些困窘寂寞的当代人所特别需要坚守的一点精神,一点情趣。

“逍遥”包含了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无牵无挂、无为而无不为等多重含义,相对应的也是行为到心里、从感情到精神、从日常生活到理性世界等多个层次的丰厚内涵。庄子的《逍遥游》所表现的“无所待”的绝对的自由则是超越物欲、超越感性甚至超越生命的一种绝对的自由,是一种精神上绝对的“无所待”的极至。《逍遥游》所包含的人生哲学是: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和谐与统一,追求人的精神的自由和宁静。我们今天读《逍遥游》不是要一味地继承这种绝对的精神“自由”的人生理想,也不是要简单地否定这种包含了强烈的个性的哲学命意。我们需要运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分析,甄别。我们应该懂得,庄子不是自由主义的哲学家,庄子的“自由”从根本上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万物之间要平等,要和谐相处;庄子的“自由”中所包含的身处逆境和困境中要旷达,要通达,要超脱。这不完全是逃避,不完全是放弃,更不完全消极。这是一种舍弃眼前以着眼未来、舍弃“小知”以追求“大知”、舍弃“有限”以追求“无限”的“圣贤”风范和智慧选择。

不久前周方银先生出了一本新书,叫《解码<西游记>》,被称为“是一部立足于现代视野,对《西游记》进行全新阐释的力作”,“周方银《解码<西游记>》是作者把当代的社会科学知识和价值观念投射到传统经典上的结果,是一本属于当前这个时代的书”,“周著最大的优点是赋予《西游记》以现代眼光。周读以现代社会科学的视野,剥离出一个西游世界,使人感到耳目一新”,“用现代眼光关注这部流传了四百多年的经典,确实令人有大开眼界的感觉”。比如,作者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从“美猴王出世”这一精彩细节中“发现”,“石猴称王,是一个协议的达成和履行的过程”,“通过石猴与众猴之间的这个社会契约,花果山从没有政府的自然状态中产生了政府,建立了初步的政权”;作者从现代经济学的视野出发,“分析了猪八戒在取经队伍内的行为,认为八戒要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排挤孙悟空,取代孙悟空的位置,来提高从取经行动中获得的收益;另一条路径是,在第一条路径行不通的情况下,降低付出的成本,即搭孙悟空的便车,最好搭便车一直搭到西天。具体的做法是,少付出劳动,少承担责任。而猪八戒在取经路上,正是这么做的”。(赵义良《老故事的新读法》《博览群书》2009年第2期)不过,细细琢磨,我们可能会体悟到,这周方银所使用的眼光虽然是现代的,但毕竟是“社会学”“经济学”的,而不是文学的,不是审美的,虽然是发掘了传统文学经典的“文化价值”,但似乎也从某种意义上消解了它的文学价值。就像易中天用历史学的眼光来解读《三国演义》一样,尽管是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但不仅与“历史的本相”可能相抵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三国演义》的审美价值。所以,就像孙绍振的《另眼看曹操》(《名作欣赏》2009年第1、2、3期)一样,我们阅读文学经典,有时固然可以采用社会学眼光、经济学眼光、历史学眼光等种种异样的眼光和视野来发掘传统经典的文化价值,但是,我们更需要用文学的这一只眼睛来审视文学经典,对传统经典作出审美意义上的现代阐释。至于那种纯粹地将文学经典作为论证种种文化观念的“证据”的所谓的文化解读策略固然是新颖的,但也是我们尤其应当审慎使用的。

三、“任意阐释”,发掘文本的丰厚意蕴

“后现代”把“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发展”到极至,用罗兰·巴特《作者之死》中的话说,作品一经问世,作者实际已经“死亡”,作品的阐释权完全在接受者——读者、听众和观众手中。进而提出“反本质主义”的理论原则,以为作品本身根本没有客观的本质意义,根本不存在这种“作品意义”和“作者本意”的客观对应关系,所以,批评家竭力从作品来探讨作家的创作本意、观念和作品的“真实意义”自然也是极为荒谬的。“现代意义上的作品及批评,不必以‘作者’为中心,作品被作者完成后便自动进入另一个与读者对话之世界,作者不再能占有作品,作品可以在读者手中做任意解释,这种意义上的作者为‘writer’。现代意义的批评者在解读作品时不必回到作者,文本自身构成一个世界,而且其意义可由读者填充,在此过程中,文本意义便始终在延异之中。”(朱洪举《追体验、解码、暗道之寻找》《名作欣赏》2005年第8期)固然,这里的“任意阐释”肯定是任读者之“意”,就是要读者根据自己阅读的真实体验来解释文本。“任意阐释”的根本意义就是要鼓励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运用自己的眼光和趣味,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文本,赋予文本更为丰富的意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传说有一个聪明的厨师仅用两只鸡蛋和一片青菜叶为原料,就以杜甫这首《绝句》为“菜名”做了四道菜:第一道是两个炖蛋黄,几根青色的菜丝;第二道是把煮熟的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队形,下面铺了一张大大的青菜叶子;第三道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是一碗清汤,上面浮着四片蛋壳。或许我们会觉得这机智的厨师是读诗的“菜鸟”,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因为他是用厨师的眼光在解读这首诗,而且得到了形象化的阐释。依次推演开去,如果是一个画家呢,那肯定为这首诗的“黄”“白”“青(翠)”“蓝(青)”的颜色和层次鲜明、主体突出的构图而感动,甚至根据这首诗的意境描绘出一幅或四幅迷人的风景画来。如果是旅游家呢,则可能会却探寻杜甫的游踪,按照他的“观察点”来领略这春季的美景。如果是历史学家呢,则可能对“千秋雪”和“东吴船”发生兴趣,结合历史的记载来探究历史的本相。这些都是解读文本的策略,但是目光不同,意蕴也不同了。其实,最重要的解读,还是要把诗当作“诗”来读,“用诗的眼光读诗”(闻一多语)。我们可以设想,在一个晴明的日子里,诗人是在临水的屋子或亭子或画舫里吧,(因为下面就是“门”和“窗”啊,)他抬起头来,看看窗外的“风景”。首先看到的是,水柳掩映,柳堤春晓,两只黄鹂在柳影里飞来飞去,跳跃着,鸣叫着,追逐着,嬉戏着。(本来应该不是只有两只黄鹂的吧,或许诗人只是选择了两只;或者是恰恰就是两只,反衬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然后把目光往上调,看到的是一行白鹭直上云霄,鉴照出高天的空廓与辽远;(“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虽然写的是秋天,但明净爽朗的境界与杜甫的《绝句》则是相通的。)能够看得这样高远,其实也鉴照出诗人心境的开阔。然后再极目远眺,看到了西岭的皑皑白雪,(我们姑且可以用远眺“玉龙雪山”来解释这一画面,)看到了万里之外的旌旗画舫(姑且算是“画舫”吧),这更显出诗人心境的阔大。更为幽眇的是诗人杜甫竟然无端地“确认”那西岭的雪是“千秋雪”,万里之外的船就是“东吴船”,这样的突发奇想竟然把“无限江山”与“悠悠岁月”连接起来了,(或者说就是辛弃疾的“千古江山”吧,)一种历史的苍凉和人生的悲慨融合起来了,在看似“简明”的“自然图画”中包含了深邃的历史沉思和人生悲苦。当然,这里的幽眇也不仅仅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之类的概念所能概括得了的。

“一部人文经典,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预留了无限广阔的阐释空间。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正是这在这各不相同的阐释之中,人文经典获得了永久的生命力。”(赵义良《老故事的新读法》《博览群书》2009年第2期)文本存在于读者的阅读之中,“任何解释者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对文本作出别样的解读”,“读者每一次遭遇文本,都可以从文本中找到不同的兴奋点,从而对文本做出别样的解读”。(南帆等《文学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44~46页)可见,所谓“任意阐释”,最需要的是撇开作者,撇开所谓的时代背景分析,撇开更多的艺术技巧的纯粹分析,“仅仅面对文本”,把目光集中在文本本身,从文本的结构和内蕴出发,力求从不同角度来看到不同的风景,读出不同的意蕴。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不同的“兴奋点”,从而获得不同的“意义”,这正是“任意阐释”所采取的最常见的策略。这里,最关键的则是角度的选择或变换,兴奋点的捕捉和解剖。比如,我们在“遭遇”鲁迅的《药》时,如果我们从“华”“夏”两家的悲剧来生发,就可以发现其中所隐藏着的对于“华夏”民族的现实和未来的思考与忧患;如果将小说中的那些众多的人物来作分类,则可能会发现革命者的孤独,群众的愚昧,反对派的强大与凶残,这就是当时“中国”的现实;如果我们从小说的明线和暗线的交叉推进和相互关联的角度来分析,就可能会发现“革命者”虽然奉献了鲜血和生命却无法救治病弱愚昧的国民以及中华民族;如果我们从小说中人物的命名来看,就可能发现“驼背”、“红鼻子”、“红眼睛”这一类的特征都是中国民众“病了”的象征,而“革命者”夏瑜本来是具有健康体魄和先进思想的,却被认为是“疯了”“简直是疯了”,这反讽与隐喻中蕴含着沉痛与孤愤。最近,又有读者从“身体的隐喻”的角度获得“兴奋点”,发现小说中的“痨病”、“疯了”、“土馒头”等“词语”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认为“小说的主旨并不在于解释病患者个人如何患病及患病之疾苦,而是着力描绘为其个人疾病寻求疗救之‘药’的故事,并力图从中挖掘出中国民众的精神愚昧以及对革命者的麻木和冷漠”,“中国传统文化之病的治疗之药不能来自于其自身内部,只能来自外部。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自我修复”。(任葆华《身体的隐喻》《名作欣赏》2009年第3期)

当然,我们也要明确地意识到,如果把“任意阐释”理解没有任何边界,不受任何限制,阐释者把作品阐释出什么“意义”,诠释如何“过度”都是完全自由的,那也是极为荒谬的。我们必须明白,读者的“任意阐释”必然是要受到文本的限定的,“任意”并非天马行空,并非随意杜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延宕生发,心心相契,有中生有。

四、“断章取义”,从微观分析中获得深意 “断章取义”首见于《孝经·孔传》,“断章取义,上下相成”(据《四库全书》182册)。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寻诗人拟喻,虽断章取义,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被鳞次。”《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卢蒲癸的言语:“赋《诗》断章,予取所求焉。”按照词典上的解释,“断章取义”是“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我们这里所说的“断章取义”则是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文本中最关键的词句、段落或“细节”,然后结合全文来剖析和阐发关键的词句或细节的“意义”,最终的目的在于透析文本,阐发意蕴。这“断章取义”其实就是在顾及全篇的基础上进行“微观分析”。“微观分析才是硬功夫,其特点是细微处见精神,越是细微越是尖端,越是有学术水平。彻底的分析是无所畏惧的,无所穷尽的。”(孙绍振《〈文本细读〉序》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

“诗歌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条皱纹都是入口,小小诗眼、题旨、空白、语象,甚至标点符号、跨行、脚韵,都能提供进入诗歌的‘暗’道。只要用心动心耐心,不怕琐屑地‘钻牛角尖’,诗歌的契机永远都是打开的。”(陈仲义《现代诗歌读解策略》《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这里讨论的是读解现代诗的技巧,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这种“微观分析”技巧来解读一般的文学作品,尽管可能会非常耗费时间,但是一定会获得更为深刻、更为透彻、更为融通的阐释。比如,周汝昌解读周邦彦《解语花·上元》就是抓住“花市光相射”中“相射”二字逐层剥开的。“要赏此词,须知词人用笔,全在一个‘复’字,看他处处用笔,笔笔‘相射’。这词的精神命脉,在全篇的第一韵,‘花市光相射’句,已经点出,已经写透”;“上是月,下是灯,灯月交辉是一层‘相射’。亿万花灯,此映彼照,交互生光,是第二层‘相射’”;“万人空巷、倾城出游、举国欢腾的看灯人”则是“更要紧的‘相射’”。(周汝昌《千秋一寸心》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29—33页)其实,这与新批评所倡导的语义分析法在精神上是完全契合的。其要义就是抓住关键词句,从细节解读突破,结合文本结构,从微观分析发现文本中所蕴含着的更为深刻更为隐秘的意义。

所以,我们读《紫藤萝瀑布》可以从“那是关于手足情和生死谜”的闪烁其辞中领悟到作者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沉思;读《边城》可以从文本中对采摘虎耳草的梦和幻觉的反复描述中揣摩出“虎耳草”中所蕴含着的真挚而深沉的爱恋;读《祝福》时,如果留心文本中祥林嫂反复讲述的“狼吃阿毛”的故事,可能会发现这则故事似乎正是一个现代寓言,隐喻着一种异己的力量和宿命的观念;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如果我们将其中对于“风雪”的描写贯通起来,可以感觉到这“自然”之中似乎包含着一种无形的“超人”的异己力量在关键的时刻操控着弱小的“人”的命运,虽然隐含了宿命的观念,但也昭示着在“自然力”面前,“人”总是显得弱小而困窘。

读琦君的《泪珠与珍珠》,自然不会忽略下面这一段文字: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恐怕更伤心的是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们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那才要叹‘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因为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隐藏在文中最真挚的“怀乡病”,分明地体味到字里行间游子对母亲对祖国的思念,特别是流落他乡和远离故国的游子更是感触甚深,心有戚戚。

“面对一首朦胧迷茫、消融了具体事件或缘由的抒情诗,我们不必过多地去追索背景、原型、本事之类。本事之类一旦失去真确,会完全误导了解析方向,而弄得南辕北辙。这里,最可靠的做法,是在诗文中寻找最关键的语言材料和材料间透露出来的有关信息”,“注重文本呈露,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是诗解读的首要路向”。(夏春豪《难解诗的解读途径》《名作欣赏》2005第8期)其实,即使我们所面对的是一部长篇小说,也应当努力“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曹文轩的《根鸟》所写的故事是较为简单的,也是富有诗意的。一个叫根鸟的孩子,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个开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其中有成群的白色的鹰,还有一个叫做紫烟的姑娘。于是,根鸟就独身去寻找那个梦境。他经历了一个个如梦似幻的场景,荒漠,山林,村落,峡谷,小镇„„他遇到了很多的人,板金,黄毛,长脚,独眼老人,秋蔓,金枝„„最后,根鸟终于找到了开满了百合花的大峡谷。这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根鸟所遭遇的一串串的故事,就像唐僧西天取经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一样,其中有仁爱,有正义,有命运,有爱情,有阴谋,有伪善,有欺诈„„这一个“故事”昭示着人们,为了理想,为了梦想,我们要经历苦难,要忍受折磨,要坚定信心,要经受种种的诱惑,要勇于与邪恶作斗争。或者,我们还可以读出“寻找”的主题,人生就是寻找,寻找梦,寻找理想,寻找美好的人生以及人生的价值。作为一般的读者,都能够读出这样的“意义”。其实,虽然这是一部“儿童小说”,其中也蕴含着更大的主题。如果我们采取“断章取义”的方法,“找出点醒词语、信息,找出结撰锁钥所在”,从文本中的隐秘处去发掘,就可以分明地感觉到。就在小说的第二章“青塔”里板金的一段话就是一个重大主旨的隐秘之所。

记不清从哪一代开始,我的家族得了一种奇怪的毛病,凡是这个家庭的男子,一到十八岁,便突然地不再做梦„„

无梦的黑夜,是极其令人恐怖的。黑夜长长,人要么睁着双眼睡不着,在那里熬着等天亮,要么就死一般地睡去,一切好像进入了无边的地狱,醒来时,觉得这一夜黑沉沉的,空洞洞的,孤独极了,荒凉极了,那感觉真是比死过一场还让人恐怖。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家庭中,曾有两个人因为终于无法忍受这绝对沉寂的黑夜,而自尽了。„„我们这个家族的男人,都害怕十八岁的到来,就像害怕走向悬崖、走向刑场一样。„„我们这个家族的人,衰老得比任何人都快„„

评价文本 篇6

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矫枉过正”的现实,在我们现今所见到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有时过分迁就学生,不管学生的认识是怎样的,只要与众不同,就大加赞赏。即使明知学生的见解不正确,也不加纠正,生怕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评价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其后果是误导了学生,伤害了学生。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进行有效评价,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文本解读个性化的发展。

一、旗帜鲜明,防患未然

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及生活阅历的局限,他们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并不都是正确的,教师需要加以引导,以“求真”为根本。所谓“真”,我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确;二是来源于文本;三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四是要符合我们这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学生受世界多元文化的影响,必然会产生一些有悖于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思想,甚至是与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民族格格不入的思想,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纠正,但在纠正的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巧妙的办法,既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错误,又不伤他们的自尊。

曾听到这么个案例。有一位老师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可不知是怎么回事,学生竟然对狐狸大加赞赏起来,有的说:“狐狸,我喜欢你的聪明。因为你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的说:“狐狸,你善于察言观色,不断改变说话的内容,真有本事!”……好可怕,狐狸怎么这么“伟大”?学生都变成什么样了?这里还有什么“善”可言?对于学生的这种所谓的独特的感受,这种个性化的理解,我们怎么可以说是“创新”?怎么可以听之任之?这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有一定力度的评价,给予坚决纠正,让学生明辨是非,甚至根本就不让学生说出这么多。在一两个学生刚说出这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就加以制止与引导。

二、指点迷津,玉汝于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评价的过程就是一种指导的过程,是一种针对性更强的指导,是充分发挥评价的定向、矫正、激励功能的指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种种方法,通过我们老师耐心、细致的启发、点拨、引导,使学生由不会到会,由肤浅到深刻,由偏颇到全面。

下面我们来看看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给我们提供的一个案例。

在教学《麻雀》这篇课文时,老师要小朋友设身处地地思考:如果你就是老麻雀,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实话实说,展示了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一位同学说:“我觉得那样做不是真正的勇敢,老麻雀怎么斗得过猎狗,不但救不了小麻雀,还会搭上一条命,多不值得。”

“你是很冷静地作了估计之后,才得出了‘不合算的结论。这不是没有一点道理。”老师点了点头。

“我会想,反正孩子注定没命了。我去白白送死,还不如回去再孵一窝小麻雀。”另一位同学说。

话音刚落,许多同学都笑起来。老师说:“你真会精打细算啊!”

“那么,有没有同学会像老麻雀那样做呢?”老师再耐心启发。

“我会去试试。因为以弱胜强是常有的事,不去试试就输定了,去试试,才有可能战胜对手。”

“老麻雀当时只想到不能眼睁睁看着亲骨肉被吃掉,就不顾一切冲下来了。”

“说得真有道理!”老师称赞说,“救孩子要紧呀,老麻雀根本不会去考虑这是不是‘真正的勇敢。也不会去细致盘算‘怎样才划得来,更不会想到因为可以再孵一窝小麻雀,而对孩子见死不救呀!”

看,评价得多么到位而艺术。

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正如前文所说,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是客观存在的,对于学生的各种个性化的理解,只要是“真”的。我们就应该包容,就应该肯定,因此,在评价时,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真”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者说不一定是完善的、完美的,因此,我们要通过有效评价,让学生之间不同的理解实现“互溶”,从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得到提升。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落花生》一文时,为我们在这方面作了示范。教学中,孙老师先让学生明白了文中父亲是要“我”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然后提出:“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两者只能择其一。你想做什么?”然后根据学生的意愿。让他们自主分成了“落花生”(正方)和“苹果、石榴”(反方)这意见相左的两派,进行“实话实说”辩论,教师则成为主持人,相机评价、引导,从而使原先愿做“落花生”的学生认识到既要像花生那样对别人有用,也要像苹果、石榴那样推销自己;使原先愿做“苹果、石榴”的学生认识到人不能过于埋没自己。也不要过于炫耀自己。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多元化评价策略 篇7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新的评价方式体现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核心理念, 在发展性的评价标准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中, 教学因评价而生动, 生命因评价而精彩。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如何运用多元化评价使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过程性评价, 百花齐放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过程性评价, 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 从多种途径收集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态度、情感及行为等信息, 通过分类、对比和系统分析, 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 以调查了解为手段, 评价阅读态度

阅读态度由阅读产生的感受 (道德观和价值观) 、情感 (喜欢或厌恶、爱或恨等) 和意向 (企图、谋虑等) 三方面要素组成。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要素, 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因为,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 巧用“观察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一方面使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产生阅读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以评价结果调控自己的教学, 达到期望的效果。

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三学段都有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大都以非连续性文本呈现, 在学生自主阅读后, 教师可以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了解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兴趣点、疑难点等, 来评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态度。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遨游汉字王国》这个综合性学习内容, 在预习时, 笔者让学生完成一份学情调查, 以此评价学生的阅读态度, 具体调查内容和评价阅读态度的目的如下:

通过这样课前有针对性的学情调查, 教师就可以根据掌握到的第一手资料来调整、完善教学过程和内容,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质量。

(二) 以文本内容为凭借, 评价阅读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中, 我们的课堂教学经历了由教师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 强调学生探究发现方法的重要性, 要求教师要构建开放的、探究的、发现式的课堂, 引领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方法并且能灵活地运用规律方法。

这些变化告诉我们, 课程要改革, 课堂要随着改革, 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随之改革, 学生的学习方式随之改革, 教学评价也要随之改革。因此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评价中, 除了关注单一的阅读内容考查, 还要关注阅读策略的考查, 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开放式学习,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总结、灵活运用, 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下面就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新型玻璃》一课为例, 在教学中, 笔者引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玻璃, 为它设计一张名片。为让学生有“法”可依, 笔者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 (如右图) , 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潜移默化地教给其阅读策略;再让学生展开想象, 大胆创新, 设计出个性十足的名片。等学生设计完成后, 笔者引导他们相互比较、修改。为了加强表现效果, 笔者又要求学生让名片图文并茂;最后再评选出“最具魅力的名片”。这样的题目举一反三, 既考查了学生对阅读对象 (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的理解, 又考查了学生对阅读策略 (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的掌握, 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还培养了学生阅读实践能力, 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三) 以展示交流为平台, 评价阅读效果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之后, 教师要及时、适时地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使学生在展示中激发兴趣, 在展示中体验成功, 变“学语文”为“用语文”。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读书”为主题的“展示台”时, 可以这样操作: (1) 自主阅读, 保证中午自修课30 分钟的阅读, 学生在家也读, 每周完成一张课外阅读记录卡, 并及时批改、奖笑脸, 张贴在作业反馈栏里; (2) 合作阅读, 出好读书板报, 把教室里的黑板划分成6 小块, 每块分别有6 个责任人, 轮流把读书记录卡展示在这里, 定期更新、评比、反馈。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种带有阅读、设计、绘画等操作活动性质的学习方式非常喜欢, 更对这种不同层面上的成果展示方式非常认可, 都希望在反馈栏里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傲人的展示。这种以展示为主的评价日积月累, 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快速发展。

(四) 以运用实践为目的, 评价阅读能力

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考查, 从评价的种类可分为:调查类、记录观察类、动手制作类、体验活动类……

这种“活动式评价”采用组织学生参加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密切相关的活动, 教师在活动中对学生阅读行为进行观察并填写“学生阅读活动评估表”, 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过程性评价。

如笔者教学《我陪乐乐逛超市》一课。为了考查学生对公交站牌、楼层指引牌、商品说明书和海报这些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在评价环节, 笔者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我当小导购员”, 让学生去新浙北大厦的超市购买儿童牛奶。

在这个实践体验活动中, 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不知不觉就收获了对公交站牌、楼层指引牌等的阅读能力, 在体验活动中, 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而达到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目的。

二、结果性评价, 一枝独秀

近年来, 在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试卷中, 出现了许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这些试题, 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概括能力, 又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等。透过这些命题不难发现,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关注语文, 多关注生活, 把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真正地落到实处, 让语文源自生活, 高于生活, 为生活所用。

目前, 由权威部门命题, 深受广大教师喜欢的结果性评价非县级教研室组织的期末命题评价莫属。命题形式新颖多样, 命题内容与生活紧密联系 (如下图所示) 。

这是一道“统计表”类非连续性文本命题, 从问题1 可以看出, 主要考查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三个方面: (1) 阅读能力: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某县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统计”“农村小学和城镇小学四、五、六年级各抽取500 人”…… (2) 阅读策略:整合信息的能力, 除了要关注表格内的文字, 还要关注表格外的文字, 这样才能较快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3) 阅读效果:通过比较、分析, 从整合的信息中尝试简单的推论, 得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两个主要问题。从问题2 可以看出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价值: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 无论命题怎样变化, 都万变不离其宗。达到这个评价标准, 关键是要从“阅读兴趣与态度、阅读方式、阅读策略、阅读习惯、阅读效果、阅读能力”这几方面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平时, 我们也可以精心编制命题, 精讲精练,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中, 我们要合理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让评价使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个大花园生机勃勃, 让我们的生活呈现别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王玲芝.走向语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J].小学语文教师, 2014 (6) .

评价文本 篇8

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特性,又代表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其发展受到了日德美等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为抓住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了大力支持。但是,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48 万辆, 仅占全年汽车销量的0.32%,要完成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确立的2020年销量达到200万辆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为了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有效性,有必要从政策执行层面上对几年来政府采用的政策工具进行总结、评价,从而为政策工具改进提供思路。

1 政策工具评价设计

政策工具即是人们为解决某个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府目标所使用的手段。关于评价政策工具的维度,陈振明认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属性、环境和组织路径是选择和评价政策工具的基本因素[1];林德尔和彼得斯认为,政策工具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政策工具的特性、政策工具与演化环境的适应性、与政策任务的匹配性以及政策工具所引发的意义[2]。基于他们的研究,可以把评价政策工具的要素概括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属性和政策工具执行3个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评价研究也基本围绕这3个方面开展。

在政策工具目的方面,王保林认为发展中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工具能否提高本国汽车企业竞争力应成为评价政策工具的着重点[3];张政和赵飞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目标导向上是否恰当是判断政策工具有效性的首要标准[4]。在政策工具属性方面,张大蒙和李美桂从强制性维度和产业活动维度对汽车产业政策工具进行评价[5];卢超、尤建新等则从创新链和市场化维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进行评价[6]。在政策工具执行方面,瞿宛文认为需要从政府是否有较强纠错能力促进政策工具执行方面来对汽车产业政策工具进行评价[8];陈玲和林泽梁等把能否设计出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执行作为政策工具评价的重要方面[9]。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政策工具目的、属性和执行3个角度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进行系统评价,即是判断政策工具是否有利于政策目的的实现,工具属性能否与相应的政策任务相匹配,政府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来保障政策工具的有效执行。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通过对典型的政策文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可以得出政策工具目的、属性和执行方面的信息,以此作为对政策工具评价的基础。

2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文本分析

2.1 文本选择

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当前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文本为2012年制定的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10]。除此之外,选择的政策文本还包括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1994)[11]、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4)[12]、 《日本新一代汽车战略2010》(2010)[13]、《德国电动汽车计划》(2009)[14]和 《美国电动汽车普及大挑战蓝图》 (2013)[15]。从纵向上看,1994年和2004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是对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2012年的发展规划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性方案,三者存在内在继承关系。从横向上看,中日德美的政策文本都是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分析政策工具使用历史和政策工具使用的国外经验,可以为评价政策工具树立参照。

2.2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分析框架

为了获取评价政策工具的有效信息,本文从强制性维度和产业活动维度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从强制性角度可以对政策工具属性进行考察,从政策工具所指向的产业活动角度则可以对政策工具目标及工具执行进行分析。

从强制性维度对政策工具分类研究中,加拿大学者霍莱特和拉梅什(Michael Howlett,M.Ramesh)的研究最具代表性,按照政府介入程度的高低,他们把政策工具分为强制性工具(包括直接提供、公共事业、管制)、混合性工具(包括税收和使用费、产权拍卖、补贴、信息和劝诫)和自愿性工具(包括私人市场、自愿性组织、家庭和社区)[16]。政府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所采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6个。

1公共事业,例如,中国的发展规划第4部分指出 “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建设若干国家级整车及零部件研究试验基地,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基础平台”。

2管制,例如,发展规划第4部分指出 “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

3补贴,例如,发展规划第4 部分指出 “在大中型城市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范围,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

4信息和劝诫,例如,发展规划第1部分提出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的重要举措”。

5私人市场,例如,发展规划第2部分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和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6自愿性组织,例如,《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75条指出 “汽车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等社会团体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努力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

如果说政策工具强制维度关注的是政府介入程度的话,产业活动维度(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4个环节)则关注的是政府所介入的具体产业活动。从这两个维度可以对上文的6个示例进行二维分析,如表1所示。

2.3 文本编码

对政府运用的政策工具进行量化分析,首先需要对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可以按照以下编码规则对发展规划进行编码。

1文本中每次提及政策工具运用的位置记为一次,例如,在第三部分、 (二)节、1条中第1次提及政策工具记为3-2-1-1。

2每次出现政策工具,记下其强制性特征及指向产业活动的环节。编码后可得表2。

2.4 政策工具特征的数值统计

依据表2可以得出发展规划中不同强制类型的以及针对不同产业活动类型的政策工具数量及其比例。对选取的其余5个政策文本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文本分析,数据统计及比较如表3所示。

注:1a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b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1994);c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2004);d 《日本新一代汽车战略2010》(2010);e 《德国电动汽车发展计划》(2009);f 《美国电动汽车普及大挑战蓝图》(2013)。2在产业活动维度,1994年和2004年产业政策多针对传统汽车,与单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有较大差异,不具有可比性,不进行统计。

2.5 产业活动维度的数据分析

在研发环节上,中日德美政策文本中的相关政策工具所针对的瓶颈问题主要包括技术难题及研发力量组织问题,占比在25%~30%之间。在技术难题上,4个政策文本中的政策工具多指向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及节能技术等核心技术困境;在研发力量组织上,4 国均提出通过官产学研合作来推动技术进步。

在生产环节上,政策工具主要涉及通过采取原材料使用、企业准入规则、生产融资方案、生产标准及产品准入规则等5方面措施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涉及促进生产措施的数量上,4国存在明显不同,中日分别涉及其中的4 项措施,德美分别涉及其中的2项措施,这就使得指向生产环节的工具占比中日在30% ~35% 之间,德美在20% ~25% 之间,前者比后者高出约10个百分点。

在销售环节,4 国政策工具涉及通过设立示范区、消费者补贴等方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额。相对而言,中日在指向销售的政策工具的论述上较德美简略,中日占比在10%~15%之间,德美则在20%~25%之间。

在使用环节上,4 国政策文本相关政策工具主要涉及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增加新能源汽车使用的便利性,以及通过政策设计促使消费者节能驾驶和低碳驾驶,相应的占比都在20%~30%之间。

2.6 强制性维度的数据分析

在强制性工具的使用上,从横向上看,日德美政策文本相关内容主要涉及运用公共机构建立检测平台、推进基础性研究以及建立产品标准,相应占比在11%以内。中国政策文本除涉及以上内容外还涉及生产及产品准入,这就使得在强制性工具使用上中国相应占比为21.31%,高出日德美10 个百分点以上。从纵向来看,1994 年、2004年的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以及2012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在涉及生产及产品准入内容上占比分别为27.69%、18.35%和8.20%,强制性工具出现频次总体上呈现降低趋势。

在混合性政策工具的使用上,主要涉及通过补贴及信息和劝诫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补贴工具出现频次较低,但是信息和劝诫工具最低的出现频次为48.57%,这就使得混合性政策工具在政策文本中的出现频次都较高(≥51.38%)。从纵向来看,中国1994 年、2004 年及2012年产业政策中混合性工具出现频次占比分别为61.54%、51.38%和72.13%,12年发展规划占比最多,但仍低于日德美最低值(87.88%)10几个百分点。

在自愿性工具使用上,6 个政策文本都涉及运用中介组织或市场化工具解决相关问题,占比在1%~7%之间。中国的发展规划多次强调利用市场化工具解决特定问题,相应的自愿性工具占比最高(6.56%),其它政策文本占比在5% 以内。

3 政策工具评价

3.1 政策工具目的评价

为了实现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和节能减排的目标,政策工具的使用应该指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研发、生产、销售、使用中的瓶颈问题。在这点上各国认识较为一致,主要做法包括以下方面:1明确技术难题,组织研发;2通过制定原材料获取或使用方案、准入标准等促进生产;3通过示范推广、消费补贴等措施来提高销售规模;4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等推动新能源汽车使用。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工具所要实现的目的与主要发达国家一致,适应产业化需求,具有合理性。

3.2 政策工具属性评价

3.2.1 日德美政策工具属性分析

强制性工具是政府提供商品或服务时介入程度较高的工具,给予政策工具作用对象较小或没有回旋余地。这类工具对政策对象影响较大,一般由其它政策文件给出明细规则,在发展规划中出现频次不高。所以,日德美发展规划政策文本中,强制性工具占比小于11%具有合理性。对于自愿性工具来说,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政府不介入或很少介入。政策文本是政府干预相关事物的物质载体,相应的就会较少涉及该类工具使用。在产业政策中,主要涉及强调中介组织的职责(例如日本快速充电基础设施推进会-CHA-deMo,德国能源与水利协会-BDEV)和市场的作用,在政策文本中占比低于5%。

混合性工具介于强制性和自愿性工具之间,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非政府部门的决定,但最终决定权归于私人部门和个人。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混合性工具主要包括补贴及信息和劝诫。与强制性工具类似,补贴工具涉及政府内部与外部复杂的互动关系,一般由另外的政策文件予以规定,在发展规划中出现频次不高。信息和劝诫工具相较于补贴工具柔和,一般通过信息发布、协调的方式,鼓励或抑制某种行为。与其它政策工具不同,所选取的政策文件本身就是信息和劝诫工具的重要物质载体。因此,其在日德美政策文本中占比较高(≥48.57)具有合理性。

3.2.2 中国政策工具属性评价

在政策工具属性上,中国与日德美具有混合性工具占比大,强制性、自愿性工具占比小的一般特征,根据上文分析,这种政策工具属性特征具有合理性。与日德美不同的是,中国强制性工具和自愿性工具占比较高。

(1)强制性工具占比较高的合理性分析

与日德美比较,只有中国对生产及产品准入规定较为细致,这与中国特殊的汽车产业发展状况有关。由于汽车产业起点低,在90年代初制定汽车产业政策时,通过严格的准入条件可以有效保护脆弱的汽车产业。当前,虽然汽车产销量已居世界首位,但竞争力不强。例如,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 年中国销量前10 的基本乘用车(轿车)中,没有一个自主品牌。同时,中国汽车整车生产厂家有几十家,很难进行集约化生产。因此,在不违背WTO规制的前提下,制定生产及产品准入规则,对于保护仍处于弱势的自主品牌和规范市场秩序具有积极意义。

(2)自愿性工具占比高的合理性分析

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自愿性工具使用上,与日德美有着良好的市场经济体系不同,中国仍处于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过渡阶段,在政策文本中多次强调利用市场规则解决特定问题适合中国国情。

3.3 政策工具执行评价

由于发布政策文件是执行信息和劝诫政策工具的重要方面,同时信息和劝诫工具只要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后就宣告结束,相对而言容易对其执行进行探讨,可以以信息和劝诫工具为例来考察政策工具执行的一般状况。信息和劝诫工具发挥作用的机理在于,政府通过发布信息或磋商会议的方式向外界传递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事实信息以及政府的发展思路,从而促使私人部门或个体消费者遵循政府建议进行决策或改变个体行为偏好。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相关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以及政府决策得到充分论证,在以上两方面,与日德美相比,中国的发展规划尚有差距。

(1)所提供的信息较为概括,缺乏有效性。相关内容主要集中在发展规划第一章,例如,在研发上提出 “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生产上提出 “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在销售上提出“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在使用上提出 “社会配套体系不完善”。与之相对应的日德美的政策文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事实一般都给出了较为充分的信息。例如,在技术研发上,日本的发展规划专门用第四章(共七章)论述电池战略,对电池开发、竞争及市场状况进行详细描述。

(2)在决策依据的提供上,中国的发展规划一般只提出政府政策,缺乏进一步论证,与日德美政策文本有明显不同。只有政策工具的使用建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才有利于政策工具接受者做出决定时与政策目标一致,对于信息和劝诫工具来说更是如此。以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为例,在中国的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 年达到200 万辆,没有进行合理性论证和可行性分析。德国提出2020年道路上有100万辆电动汽车,明确地划分了实现目标的不同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重点难题进行详细论证。

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可知,政府缺乏两方面能力导致信息和劝诫工具不能有效执行:(1)缺乏合理定位政府职能的能力。政府还没有很好地实现从产业主导者到服务提供者的角色转换,导致不能有效提供服务于产业发展的信息。(2)缺乏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政策制定中的能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复杂性要求政府的相关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由于缺乏通畅的渠道使科研成果运用到规划制定中,导致政策可信性和有效性较低。

4 结论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基础下一篇:遥感定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