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与建设

2024-07-03

培育与建设(精选十篇)

培育与建设 篇1

一、培育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自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 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模式。这些模式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 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关注较多的是物质层面, 如基础设施、村庄改造等, 如何在物质发展的同时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培育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核心任务。这个任务解决不好, 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失去可持续发展的依托。

1. 培育新型农民是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地位的迫切需要。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处于核心主体地位。首先表现为我国农民文化教育程度不高。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有8亿多, 占全国人口的70%, 农业人口7亿多, 占产业总人口的50.1%。广大农民不仅创造了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而且也创造着农村的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农业生产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保证。邓小平同志早在1962年关于《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就谈到这一点:“农业本身的问题, 现在看来, 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胡锦涛同志讲过, 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

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首要的能动的因素, 从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来看, 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就不可能有发达的农业。“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 农民素质高, 其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建设农村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反之, 农民素质低, 建设新农村就失去了最根本支撑。

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 难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 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年, 是16个行业中最低的。根据最新的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状况显示, 4.9亿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8%,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 而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2.2%, 小学以下的占34.1% (其中文盲、半文盲占6.9%) , 且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2006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显示, 在外出务工劳动力中, 文盲占1.7%, 小学文化程度占14.8%, 初中文化程度占67.3%, 高中文化程度占10.7%。可见, 无论是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均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 整体素质偏低, 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 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 远低于国际农业劳动人口接近或达到高中的总体水平。此外, 目前部分农民思想比较保守, 观念陈旧落后, 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一是小农意识浓厚, 市场观念淡薄, 安于现状, 缺乏进取精神和新意识;二是法制意识淡漠, 道德水平不高, 家族、地域观念根深蒂固, 封建迷信拥有一定市场。因此, 培育新型农民为建设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2. 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

目前, 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落后, 劳动力素质较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除了价格方面的竞争外, 质量、花色品种、品牌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也会加剧, 特别是农产品进口关税的大幅度削减以及许多非关税保护措施的取消, 我国农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化竞争, 这些都对我国农民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培育新型农民, 是把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的必由之路。经过系统培训后的农民, 才有可能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骨干, 成为外出打工的产业工人。培育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和创业能力, 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内在需求, 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 是拓展农民就业增收门路, 从而有效增加农民收人的有效途径。

3. 培育新农民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成败和国家前途的一项基本国策, 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时代的要求。如果说用现代化工业装备农业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那么, 培育新农民则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与核心。农民既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也是农业科技转化的重要载体,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最终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是一个建设和创造的过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是一个涉及到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问题。如此一个全面、持久的建设和发展过程, 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固然重要, 但从根本上来讲, 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增强农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新农村建设中, 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初期, 由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 公共积累不多,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实,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 其重点用于为农民修路、通水、通电、修建水利设施和文化设施等项目, 为新农村建设铺垫基础性的工作,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硬件的支持。但是, 从长远来看, 政府不可能包办新农村建设的一切, 即便是建设了好的基础设施, 也存在一个维护更新的问题, 而新农村软环境和软实力的东西不是靠政府能够解决的, 比如新农村所要求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就需要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新型农民的内涵和特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民应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理论上如何界定新型农民?对此问题学者存在不同认识,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一, 新型农民是新型的农村知识分子, 即具有乡村自治志向和技能的新型人才;其二, 新型农民即具有新观念、新素质、新能力、新品质的现代劳动者:其三, 新型农民就是所谓的农村“能人”, 即是有文化、懂技术、讲文明、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 是技术经营管理骨干示范力量,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是我国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科技教育带头人。

笔者认为, 与传统农民相比, 新型农民不仅仅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而是综合各种要素的新生产者, 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 是集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村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新一代农场主或农业企业家, 是市场经济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新型农民不仅是有思想、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农村建设者, 还应该是具有新观念、新素质、新能力的现代劳动者。新型农民应具有以下特征:

1. 新型农民应是具有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

新型农民应是集自我意识、市场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为一体以农业为主业的劳动者。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观念上、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 新型农民应在独立自我主体意识的前提下抛弃旧的思想和意识, 树立新的思想和观念。新型农民应积极主动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 为新农村建设方案的具体实施出谋划策、参与决策;新型农民应具有市场意识、经营意识和风险意识;新型农民能够有序参与民主实践, 理性地表达利益诉求;新型农民应以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为重点, 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的和谐良性循环发展。

2. 新型农民应是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管理素质的农民。

研究表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高度正比例关系, 与文盲相比, 小学毕业生可提高生产率43%, 初中毕业生可提高生产率108%, 大学毕业生可提高生产率300%。”大量事实表明,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与收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据北京市1997年第一次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 19%的郊区农民劳动力小学文化水平的年收入3220元, 初中文化的劳动力年收入3375元, 高中、中专文化的劳动力年收入3607元, 大专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年收入达到4233元。发达国家农业劳动人口具有较高文化教育素质。在法国, 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60%的青年农民具有中专水平;在德国, 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 53%的农民受过2~3.5年的职业培训;日本农民中, 大学毕业的占5.9%, 高中毕业的占74.8%。农业大国加拿大, 除了土地肥沃、面积广阔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 农民受教育程度高, 基本上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这也是加拿大农业科技含量高、农产品竞争力强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科技文化水平、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知识型农民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只有依靠科技创新,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才能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提下, 农民只有提高自身的科技素质, 才能接受和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 使其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因此, 具有对农业科技引进、吸收、创新能力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需之才。农业的发展不应仅局限于农业内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发展应与工业、第三产业紧密结合。这就要求农民不仅仅是单纯的农业生产者, 还应该是经营者、管理者, 懂得市场经济运作规律, 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 预测农业市场走势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来及时安排生产。

3. 新型农民应该掌握与现代农业生产和

生活相关的新技术, 养成科学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懂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 它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实现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与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根本要求。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现代经济管理手段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这些特征要求新型农民必须掌握。

新型农民不仅要能够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 能够用相应的方针、政策、法规维护自身利益, 使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机结合, 而且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正确的道德观念, 能够树立先进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

三、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性思考

没有新农民, 就没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农民, 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民为标识和归宿。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

1. 帮助农民树立新的观念意识和科学的生活理念。

思想观念的变革是行为变革的先导, 新型农民肩负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文明健康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新型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以及科学的发展理念、健康生活观念。现在电视广播等传媒都已在农村普及, 要充分利用传媒的大众宣传优势, 向农民灌输健康的发展观和科学的生活理念, 同时要注意减少传媒的负面作用, 抵制农村现存的封建迷信、大办丧事、打架酗酒、重男轻女等不良风气。培养农民科学种田意识, 倡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有机食品, 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健康因素, 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让农民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

2. 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业人口素质,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

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把农村教育摆到整个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 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先领域。一是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认真解决农村青壮年文盲和青少年失学现象;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加大城镇教师支持农村教育的力度,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 切实提高广大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 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要进一步按照“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的优势, 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 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和科技文化水平, (下转第56页) (上接第53页) 以培养适应城镇化、工业化需要的产业工人为重点,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三是应当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为农民素质提高创造有利条件。目前, 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还是依靠农户间的交流和示范来获取信息, 再者就是靠农业技术人员的当面传授。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获取技术和信息的手段大大改善。家有电话机、有线广播、电视机、收音机、电脑, 能上网的农户的比例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尽管农村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仍处于初级阶段, 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3. 建立长期有效的技能培训机制,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当前农民的技能培训既要从谋划农村长远发展、农民群众长期受益的角度出发, 又要制定解决当前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短期技能培训计划, 使培训工作做到长短结合, 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发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 应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要, 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培养适应新农村要求的新型农民。创新培育形式和内容, 按照成人学习的特点, 把课堂教学、现场培训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采取农民业余学校、夜校、培训班、文化补习班、周末班、讲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讲授先进实用的种植、养殖、营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充分利用农闲时间为农民“充电”。这样既增强了各种培训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也不断完善培育网络, 逐步形成以市级培育基地为龙头, 镇级农技站为中心, 村级夜校为基础, 学校企业为补充的培育网络。在培训工作中引入市场机制和淘汰机制, 建立目标责任制, 按照市场机制以招标方式确定培训机构, 农民可以跨区域自主选择培训机构, 对培训合格率低的培训机构, 取消其参与农民培训的资格, 建立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 引入社会中介机构负责项目监督考核。

4.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 让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联合起来, 自主经营、自我服务, 帮助解决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遇到的困难, 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经营, 真正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农民自己的生产经营组织, 克服传统农民分散性缺陷。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有利于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深层次矛盾,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标准化, 解决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提高农民经营性素质, 保证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5.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 农民基层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也比较匮乏, 网络在农村还是奢侈品, 各种文艺活动基本上停止了, 有些除了看电视, 主要是打麻将甚至赌牌, 这使得社会风气复杂化。所以, 必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 以填补农民的公共生活空间。首先, 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以乡村为重点, 以农户为对象, 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 把中小学校建成宣传、文化、信息中心。把腾出的闲置校舍, 改造为村文化活动室, 做到一室多用, 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其次, 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坚持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原则, 充分利用农闲、节日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各种群众文化活动倡导农民学文化、学技能, 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 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 移风易俗, 抵制腐朽文化,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 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04~305

[2].李晨滨.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3].沈渭滨.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姓农[J].探索与争鸣, 2006 (6)

[4].詹静.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的培育[J].江苏农村经济, 2006 (5)

[5].杨立新.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农民的理性透析[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4)

终端形象建设与品牌培育的关系 篇2

零售终端是零售网络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销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但目前卷烟零售终端素质参差不齐、形象千差万别,需求纷繁多样,为此我们从研究终端形象建设与品牌培育的关系入手,在提升卷烟零售终端形象、客户经营能力和卷烟销售技巧的同时,为卷烟品牌培育营造坚实的市场基础。

所谓终端形象是指卷烟销售渠道的最末端,是卷烟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到达消费者,完成交易,进入实质性消费的最终端口。因此,终端形象建设工作是吸引消费者眼光的和影响消费者购买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体现品牌放射点的关键所在。

随着全国“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全新格局的逐步形成,做强品牌,稳定市场,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稳固与零售户合作关系最重要的纽带。但不同的零售户对事物的态度也不同,有的喜欢新品牌、有的是喜欢维系旧品牌、有的随大流等市场的反映等等,尽管如此,但步入每个客户的店堂,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客户店堂的终端形象,整洁的店容、明码标价、卷烟陈列有序、品牌上柜齐全不仅能给消费者带来舒适的消费环境,也提高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地位。因此提高终端形象是品牌培育的第一步,也是零售终端建设的第一步。以下就通过三个方面的谈谈终端建设与品牌培育的关系。

(一)利润刺激:

以金典狼为例,除了批零价差大大高于竞争品牌(如芙蓉王、软玉溪等),给终端零售户较高的经营利润外,零售户非常乐于经营的一种价格策略是通过赠品、回扣、补贴等一种或多种方式提高零售户的经营利润。这种方法也有利于提高客户的销售积极性,如2007年9月份的金典狼促销活动,得到客户的大力支持,金典狼的上柜率和销量都有明显的上涨。

(二)自建终端: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建立自己的终端,形成网络,以终端网络为基础,排挤竞争品牌。我们通过赠送终端柜台扩大卷烟陈面积,一旦有新品投放市场,引导客户打造各自的终端形象,如:不同品牌的卷烟采取不同排列方式,或者自创新颖的陈列样式以充分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实现终端摆放的差异化、个性化、生动化。

(三)反客为主:

与同类竞争产品共处一室,加强终端货架摆放能力,通过环境布置,提高陈列档次和产品品味,突出目标品牌。通过统一形象,以点带面,来提升零售户的经营能力和发展水平,实现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向零售终端延伸,实现烟草公司与零售客户的双赢。

终端市场就像一件艺术品,需要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才会异彩纷呈。墨守陈规和盲目移植克隆都只能永远落在别人后面。而只有锐意创新,走差异化个性化的策略,才是获取竞争制胜的关

论高校网球文化的培育与建设 篇3

摘 要 具有数百年发展史的网球运动充分证明了网球文化对社会的深远影响,网球文化的内涵和文化价值对人的影响都是独特的。随着网球运动的持续深入,大学生群体也在不断参与其中。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丰富和坚实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校园文化朝着更加健康和和谐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校 网球文化 大学生

一、高校网球文化的价值

(一)网球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隨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训练水平的提高,各种技战术日趋完善,使得网球比赛的竞争更加激烈,现代体育竞技无不是体力的对垒、智能的较量、体质的抗衡。经常参加网球运动的大学生具备顽强拼搏、坚持不懈、战斗到底的意志品质,传播体育精神、网球文化,从而在一种高素质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的自我发挥,使自己融人体育精神的世界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网球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

参加网球运动可以培养人的竞争精神、对抗能力。网球是一种隔网对抗性运动项目,网球要求超凡的技战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网球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吸引了较多大学生的参与,从而培养起良好的竞争意识。同时,网球比赛不是一个人的比赛。不论是双打比赛中的搭档还是团体比赛中队友之间或是教练与队员之间都要求彼此间的相互配合。这就要求网球运动员必须要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相互配合才能得分,在失分时也要相互鼓励,不推卸责任。大学生需要这样的团结合作精神来提高民族凝聚力。

(三)网球文化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校园网球文化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校体育的开展是学生终身体育形成的基础。网球爱好者通过长期的网球运动,不但培养了他们的运动兴趣,锻炼身体,而且促进了自主学习与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校园网球文化教育能促进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与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在高校开展校园网球文化教育能够给学生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

(四)网球文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气质

网球具备高雅、文明、礼貌的文化内涵,它的出身具有非常高贵的血统,融合高校校园整体的大文化背景,特别是高校体育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气质。在网球比赛中球员与球员之间、观众与球员之间、球员与裁判之间始终都以礼相待,保持着绅士儒雅的文化氛围。大学生参与网球运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更能够受到网球良好的文化氖围的影响,从而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自身的素质。

二、高校网球文化的培育与建设

(一)加强网球课程体系的建设

网球教学课程是校园网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项教学课和课外网球运动 ,专项教学课是高校组织学生学习网球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科学锻炼身体方法和培养学生网球意识、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方面,结合教学实践,研究不同年龄、水平的学生对网球运动的认知,对网球运动文化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引导网球爱好者。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个性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资料、网络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充分利用电视实况转播、现场组织观看网球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网球文化教育。

(二)建立校园网球俱乐部

以网球运动为内容的团体活动是校园网球文化扩散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校园网球文化的重要渠道。网球俱乐部是一个开放的会员组织,大学生在俱乐部中参加锻炼可以达到提高技术水平、强身健体的目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立的网球俱乐部是一种群众性的体育组织,在学校体委、学校工会和学校团委的领导下,组织爱好网球运动的职工和学生进行锻炼和比赛。成立网球俱乐部可以加强俱乐部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切磋技艺、增进友谊,增加师生接触网球运动的机会,激发师生对网球的兴趣,使其进一步了解网球运动的价值,感受网球文化的魅力,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参与网球运动,使校园网球文化会散到各个角落。

(三)组织网球比赛

要营造良好竞赛氛围,积极开展和参与校内与校外网球竞赛活动,搭建网球文化平台。网球竞赛不仅是推动学校网球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校园网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通过组织校内网球竞赛,可以达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网球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活跃校园体育气氛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调动教育和社会的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搭建文化平台推动网球运动在我国高校的开展。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娱乐大众,丰富课余生活,更能间接传播网球文化,吸引更多师生参与。

(四)注重网球文化的宣传

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传播校园网球文化。2l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球文化作为一种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特殊文化,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得以迅速传播。校园网络视频、校园报纸周刊、校园大众广播等将在校园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交流网球运动知识、传播网球特色文化,宣扬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网球文化,是大家在各种时间段中,各种环境下都可以感受校园网球运动的存在,可以随时随地接受网球文化的熏陶感染。我们必须重视网球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推动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和普及,使其文化价值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网球运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永.刍议网球发展的学校之路[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4):115-117.

论文化建设与创新能力的培育 篇4

一、创新竞争的时代特征

1997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关于“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economy based knowledge),即知识经济的概念,认为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知识含量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十年过去了,这一观点已经被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天的综合国力竞争本质上是知识生产的竞争,而这一竞争的核心在于创新,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

创新(innovation)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最初是经济学家熊彼得(J.Schumpeter)引进的,他指出,“用智慧去改进生产方法和商业方法,也就是说,由于改进生产技术,占领新市场,投入新产品,等等。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这种历史上不可逆转的变动,我们称之为‘创新’,我们把它定义为生产函数的变动”。[2]显然,这里所说的创新主要是指技术产业的进步过程,这种意义上的创新,可以称之为狭义创新。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外延极大地扩展了。人们从创新源头和创新链条的研究中发现,创新是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存在孤立的技术创新。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P.Drucker)就把创新定义为“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是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不少学者进一步指出,创新必须以创新文化为前提,构筑创新的文化环境。

上世纪后半叶美国西部硅谷高技术产业区迅速崛起,取得巨大成功,硅谷模式(Silicon Valley Type)成为知识经济的样板。而美国另一个高技术产业区128公路地区与硅谷开发相同的技术,在同一市场上活动却日渐衰落。这一对比引起了专家的兴趣。研究结果表明,二者的差别恰恰在于制度和文化上的差异。硅谷人勇于冒险,敢于创新,重视人的价值,这些构成了硅谷模式特有的创新文化平台。

二、创新活动的文化特质

创新活动是一个多环节的复杂过程。根据管理学家波特(Michael Porter)的价值链理论,创新过程被称作“创新链”(chain of innovation),由创造、分享、运用三个环节构成,而首要环节是创造。创造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整合的结果。

OECD在其关于知识经济的报告中,特别提出知识经济的基础是“隐知识”(tacit knowledge)或译“意会知识”,即一种难于编码化和言传的知识。意会知识的概念是英国学者波朗尼(M.Polanyi)最先提出的,这是一种“不能系统表述的”、“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3]即“know-how”(知道如何)方面的知识,一般是以领悟、体验、会心、感受等心理活动形式表现出来,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意会知识正是创新必不可少的精神源头。前苏联学者芬贝尔格在《智能革命》一文中指出,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传统科学研究中大量繁杂的程序性工作(如搜集材料、简化筛选、运算检查等)都由电脑代替,使人的智力劳动越来越集中于创造性思维,首先是科学发现。而在科学创造中,最重要的是创造性意念的产生,灵感的迸发,而这样的精神活动与诗人的创造是相通的,首先是一种体悟的过程。[4]这种意会知识的获取虽然离不开学习和积累,但首要的却是来自文化教养,是源于人文精神的熏陶。

创新对创新主体的要求是全方位的,认为只要有了专业知识甚至有了高学历就一定具有创新能力,这是对创新能力的误读。创造力的精神动源包含四个要素:德、学、才、识。其中,除了学是指知识外,德、才、识都是指智慧。德是人生智慧,即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心理倾向;才是天赋智慧,即个人禀赋、性格特征、心理倾向;识是反思智慧,即思维方式、思辨能力、思想方法。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无知和愚蠢不是一回事,这一点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说,知识不等于智慧。创新能力不仅是知识,而且主要不是知识,而是智慧的培养。试问如果没有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怎么能攀登科学高峰?如果没有远见卓识、辩证思维、正确思路、科学方法,怎么能攻克学术难题?可见,创造一个适合创新的文化环境,使人在合适的精神氛围中全面发展,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

三、创新主体的培养问题

创新主体是创新活动的承担者,但我国还缺乏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首先是数量不足。从绝对数说,我国上世纪末科学家与工程师总数已达149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但从“每百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这一指标看,我国却远低于发达国家。

更重要的是质量不高。创新主体有三个基本属性:一是具有由需要激发的进行对象性活动的能力;二是具有在确定目的推动下的创造力;三是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自主性。而目前我们的人才队伍状况距离这一要求相差甚远。

应当强调指出,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体制上的不足,关键是迄今没有真正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当前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有几个值得特别注意的倾向。

第一,片面重视智育,把德育看作与创新能力无关的选项。

须知德育决定一切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整个创新活动的精神动源系统,对德育的轻视将使创新能力培育走入误区。马克思在谈到攀登科学高峰时,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里马克思把占领科学制高点的唯一条件规定为“不畏劳苦”,这就是说,德商第一。

第二,单纯强调知识传授,忽视甚至完全丢弃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包括会想、会学、会做,其中首要的是会想,这是创造力的源头。对中国学生来说,特别要强调思维能力、研究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其中尤以培养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最为重要。过于“唯书”、“唯上”,照抄照搬,不敢逆向思考,几乎成为中国学生的通病。美籍华裔诺贝尔奖得主崔琦指出:“中国学生太重权威,不信自己;太过‘听话’,不想‘怀疑’。”这一论断可谓切中时弊。

第三,缺乏战略眼光,希求终南捷径。

如崔琦所说,“太重近利,不重理想;太重收获,不重耕耘”。由于把市场经济价值观念错误地移植到学术领域,学风浮躁已成为一种流行病,青少年受其影响,急功近利,热衷一夜成名。结果,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培养弱化了,会从根本上窒息创新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养创新精神。”[6]建设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一定完成这项伟大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人士时的讲话[G]∥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15.

[2]约瑟夫.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90.

[3]波朗尼.人的研究[M]∥方明.缄默知识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12.

关于培育与建设特色小镇的几点思考 篇5

随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力推全国特色小镇建设以来,各地都把特色小镇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陕西省发改委今年也出台《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提出全省首批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个特色小镇,此后逐步扩大,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创建,建设100个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体制机制灵活、生态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的特色小镇。

一、特色小镇特点与做法

近年来,江浙一带利用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加快建设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这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1.明确定位,内涵高端。特色小镇突出“特而强”,“特”是指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以及茶叶、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按照“一镇一业”,细分领域、差异定位、错位发展。“强”主要表现为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集聚高端要素,围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原则上要求三年投入30--50亿,培育“单打冠军”。

2.紧贴产业,特色鲜明。特色小镇力求“聚而合”,“聚”就是特色小镇都有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聚集。“合”就是四大功能都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而不是简单相加,生搬硬拼。特色小镇的文化旅游社区功能,都必须从产业中延伸和挖掘出来,比如黄酒小镇,湖笔小镇、丝绸小镇等。

3.规划引领,形态精致。特色小镇展现“小而美”,“小”就是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1平方公里。“美”就是所有的特色小镇要求按3A级景区以上标准建设,旅游类特色小镇按5A级景区标准建设。打造景城互动、环境宜人的市民生活家园,抓住特色要素,形成别具一格的特色景观。

4.运作灵活,改革创新。特色小镇运作机制做到“活而新”,“活”就是小镇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创建模式,既凸显企业主体地位,又加强政府在土地、财政等方面支持服务。“新”就是小镇采取“宽进严定”的“创建制”,不搞“审批制”,政策上实施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

二、****建设特色小镇的现实基础

我县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思路由来已久,无论是早期的“一村一品”,还是近期的“美丽乡村”、重点镇、生态镇建设等,都与特色小镇的战略思路有相似之处。近年来,我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一城三镇十村”为重点,打造山水人文县城,做靓美丽镇村,启动了焕古、向阳、蒿坪镇特色小镇培育和建设。

1.优势资源特色明显。****境内资源丰富而独具特色,类型多样、组合性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得益彰,物质性资源与非物质性资源相互并存。****是全国迄今已发现的两大富硒区之一,茶叶、柑桔、厚朴、蚕桑、杜仲、山野菜等为主的生物资源,在全国久负盛名。****民歌魅力独具,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道号命名的县,“悟道****”,承载厚重。****的茶文化、民歌文化、道教文化、汉水文化具有国家意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秦巴山色、汉水风光、茶乡风情、擂鼓雄奇、任河漂流、瀛湖碧波、民俗民居兼具南北风格,融汇秦楚神韵。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方文化,闻名遐迩的富硒资源,山青水秀的自然景色,赋予了****神奇魅力,山、水、硒、茶、歌、道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内在的先天性基础,也成为****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2.产业发展积极构建。我县立足生态富硒特色优势,按照产业聚集发展要求,围绕汉江、任河、富硒三个产业经济带和面上均衡发展,做实做强新型工业、做精做靓生态旅游,做活做新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壮实体经济。“****富硒茶”连续四届荣登中国十大富硒品牌榜首,魔芋、林果、中药材等富硒农业快速壮大,以富硒食(饮)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初具规模,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和“飞地经济”园区各1个。“汉江画廊〃茶歌****”旅游品牌初见成效,全域旅游加快发展,文笔山4A级景区创建全面启动,擂鼓台景区等项目进展有序,养生硒陶等产品投入生产,****年上半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10亿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建成县电商服务中心、县电商物流中心和71个电商服务站点,培育电商龙头企业3家,淘宝、京东、供销e家****馆上线运行,实现线上交易额2.2亿元。全县一、二、三产协调发展,一批最有基础、最有优势、最有潜力的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跨界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成为****培育和建设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3.基础条件日趋完善。****处于西安、武汉、重庆三大省会城市“半日经济圈”,辖区襄渝铁路、包茂高速、310省道、汉江航道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通过抢抓扶贫搬迁和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镇水电路讯以及教育、卫生、商贸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规划布局、产业建设、城镇功能等方面已经初具规模,具有进一步培育和打造特色小镇的潜力和空间。此外,在推进精准扶贫,兜住社会保障底线的基础上,把教育、医疗、养老等“硬功能”和深化放管服改革等“软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了集镇对人口、产业集聚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三、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和困难

去年以来,住建部评选出二批403个全国特色小镇,其中陕西共有14个小镇名列其中,而我县没有小镇入选。今年9月,向阳会馆小镇被列为创建市级特色小镇,焕古硒茶小镇被列为培育市级特色小镇,我县在培育和建设特色小镇上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功能不够完备,基础设施依然匮乏。各镇仍处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初级阶段,仅具备基本服务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及旅游功能等严重缺失。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建设仍然滞后,商贸、金融、信息、休闲等配套服务水平较低,难以集聚人才、资本、项目和技术。

2.特征不够鲜明,产业支撑能力不足。各镇在产业、文化、生态、区位、地貌、建筑等方面同质化趋向严重,产业多而杂,茶叶、魔芋、厚朴等主导产业科技含量低,链条短、规模小,领军企业和人才引进不够多,品牌影响不高,产业集群未形成,缺少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

3.机制不够灵活,投资融资渠道单一。我县特色小镇建设还处于缓慢起步阶段,路径方式方法仍在探索。同时,受资源条件限制,对投资和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还没有形成多元投资和建设的格局,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成熟的资源配置体系。

4.谋划不够精细,规划缺少有效集成。全县所有镇虽已完成集镇规划,但总体而言,详细规划的深度、多规合一的广度、地方特色的亮度、功能定位的精准度和发展方向的清晰度与特色小镇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建设特色小镇的对策建议和办法

各地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探索、途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只要真做到产业、城乡、生态、经济等深度融合发展,保持鲜明的地域、产业、生态和唯一特色,持续打造,久久为功,发挥工匠精神,特色小镇就有出路。

1.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共识合力。一是加强领导抓部署。县政府成立特色小镇建设领导小组,建立特色小镇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切实加强特色小镇建设组织领导。制定出台培育发展特色小镇的实施方案,明确培育目标、建设要求、创建程序、扶持政策、组织机构、单位职责,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将特色小镇建设工作列入各镇各部门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二是强化职责抓落实。各镇是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具体工作落实。各职能部门应各司其职,全力支持配合特色小镇建设。当前,要扎实推进向阳、焕古、蒿坪镇特色小镇建设,通过以点带面、抓点扩面,突出全县特色小镇建设的示范和引领。发改、住建部门要加强牵头协调和业务指导,专题向省、市上级部门汇报我县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支持。

2.注重功能融合,构建培育体系。一是深入挖掘突出培育特色。通过深入走访调研、邀请专家团队来紫实地指导、外出学习取经等形式,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谋划好全县特色小镇,只有定位精准,富有发展潜力,特色小镇才有生命力。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是“中国汽摩配明镇”,但却是按照中医特色为申报路径,成功创建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我县道教医养、补硒养生、健康足浴、休闲旅游、传统文化、产业园区等都具有发展潜力和活力,在谋划上需要深入挖掘,突出小镇内涵、产业特色和文化基因。二是多方联动做好规划设计。政府主导,统筹布局。特色小镇规划要与“十三五”规划和土地、交通、水电、教育、卫生等规划紧密衔接,要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强化空间布局、项目载体,实现统筹协调、优势互补。同时,根据各镇实际和建设情况,分类培育,分步实施,循序推进,建立特色小镇梯队培育、滚动推进的创建格局。4.加快配套建设,做好服务保障。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做好本手,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才能稳步有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道路、管网、环保、商业设施、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公共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小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特色小镇发展的价值内涵,努力打造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特色小镇。二是加强土地保障。结合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科学预留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空间。充分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用足用活新型城镇化土地配套政策和移民搬迁土地支持政策。三是加大项目扶持。在做好中省市重点项目争取同时,做好相关项目整合,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四是争取融资支持。县委、县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县域金融机构与特色小镇发展建立信贷合作关系,增加授信额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培育与建设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0-8772(2012)17-0167-03

校园文化包含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方针、教学模式、治学态度等,反映一个学校的价值观、人才观和一种对社会的态度。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以职业技术院校为载体,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化”特点,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融入了更多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等因素,具有自身的内涵与特征。针对这些情况,高职院校应当如何根据自身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结合当前高职生的特点和现状,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打造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更好的服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育需求,是当前亟须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此进行探究。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认真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研讨和规划、指导和落实,使群众性的自发活动和组织指导下的活动互为补充、有机结合,形成了“一进一形一高”的工作格局:校园文化建设进入党委议事决策议程,每年在年度计划中作出安排部署,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的全局性工作来抓,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院的中心工作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编撰了《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手册》,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形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有效转化为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综合能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每年就业率均在95%左右,连续五年获广西教育厅表彰“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二)加强大学管理制度建设,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院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院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又是师生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学院以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契机,抓住制度文化的约束力,着手建立一种长效机制以保障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以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制度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以促进民主管理为特点的教代会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党务(校务)公开制度,推进院、系两级教学管理,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规范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实行科研课题项目管理制度,推行学生工作辅导员制度。通过这些举措,在院内形成了依法管理、依法治校、教学秩序良好,教职工遵纪守法,无违法犯罪、无重大安全事故,学院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学院党政领导清醒地认识到,学院要实现“内涵”建设上层次,实现跨越发展,归根结底要靠高素质的人,关键就在人的素质的整体提升。尤其是教师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引领者,通过师者的言传身教可以引领学生品读文化、感悟文化、提升文化。为此,学院进一步完善师资管理建设机制,确立了师资为本发展战略,实施“师魂工程”、“教授工程”和“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学院都有一批新职工进校,学院一直坚持开展新职工岗前培训,并在教师节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请院长亲自为新教师们一一颁发院徽,老教师代表为新教师们佩戴院徽。学院教师队伍形成了“一多两好”,即:热心教书育人的先进人物多,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好,教职工相互支持、党群关系好。近三年,教职工分别有62人次荣获广西教育厅、柳州市的表彰。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拓宽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

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师生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经过优化整合,学院形成了“制度+重点”的传统,即:以制度规范校园文化活动,重点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有模有型、“金色潮”文艺系列活动十余载有声有色、校园书画展有墨有趣、学生专业技能竞赛节有识有技、社团文化展艺节有板有眼、田径运动会和大学生体育节有张有弛等。校园里的讲座报告会、柳铁大讲堂、形势报告,倾注育人思想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等,也构筑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近几年来,学院富有魅力和成效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推动学院内涵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院在2008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成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被授予2006—2008年度广西高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单位、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优秀卫生学校、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学院党委先后被授予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柳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激励下,使全校师生工作顺心,心情舒畅,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学生各类竞赛获得的奖项徐徐而来。2006年以来,学院获自治区级以上立项课题46项,主编主审参编出版各类教材、著作43本,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356篇。学院学生在国家、自治区级技能大赛获各级奖项600余项,其中在2010—2012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中,我院代表广西参赛率先实现一等奖“零”的突破,共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5个,获奖率100%,是代表广西参赛项目最多、选手最多、成绩最为突出的高职学院。

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重点。但是,目前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侧重于丰富物态文化,而忽视了开掘精神文化,一些部门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少,融合体现学院精神、校风、校训以及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服务理念等的校园文化活动少。纯粹建设外形文化的行为只能使校园文化成为几项设施或制度,而不能使校园文化充满灵气。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

一方面是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不够健全。在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相对忽视了对校园文化实施宏观管理与调控,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各种文化活动往往靠“组织”进行推进,一阵风,容易走过场流于形式,不仅不易达到预期目的,而且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是校园文化主体结构不够完全。目前,学院校园文化的主体局限于大学生群体和少数几个部门,而把校园中的其他成员排斥在外,忽视了专业教师的作用。长期以来,大家一谈起校园文化,就认为是党委宣传部、团委等机构和学生的事情,与专业教师没有多少关系。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中,除学生参与外,主要是学生工作队伍的教师参与,而专业教师与其他行政人员很少参与,与学生的交流也是屈指可数,这就使校园文化成了十足的学生文化。但实际上,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教师的人格和文化涵养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质量,他们的整体凝聚力对校园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建设仍存在一定的简单化和低层次化

在对2010、2011年全院各系(部)开展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统计结果中,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的比例为:文体活动占39.3%、青年志愿者活动占24.5%、社会实践活动占18.3%、讲座报告占8.5%、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占5.7%、其他占3.7%等。调查显示:校园文化活动项目大部分是娱乐项目,与专业知识有关联的活动少,高雅文化活动少,绝大部分集中在文娱体育、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上,娱乐性内容多、启迪性内容少;科技文化建设、学术活动还没有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柱;大多数学生社团的活动品位不高,第二课堂活动绝大部分为文体型、娱乐型活动,学术型、科技型或带有科研性的社团及其活动较少;在整体规划上,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只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化和低层次化。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合彰显铁路精神、企业文化还较欠缺

学院有着56年的铁路行业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铁路文化底蕴和轨道交通行业背景,学院与铁路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形成了独特的校企合作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凝炼成了“依托行业,校企合作,以岗导学,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但是,在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彰显铁路精神、企业文化的很少,没有很好地融合于其中。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凝炼特色文化

营建校园精神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职院校要充分融合体现学校精神、校风、校训以及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服务理念等,凝练、总结、概括出高职院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文化品质,进一步强化和发展特色文化,以特色文化立身,以特色文化育人,以特色文化强校,使学院精神、特色校园文化融入到每个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二)推动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学院发起成立了首家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的广西轨道交通工程职教集团,成立了产学合作促进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着力吸纳铁路企业文化,将铁路特有的文化元素加以吸收、深化和发扬。校园环境布置突出铁路行业特点,比如可以在校园内打造具有铁路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我国铁路干线命名校园内道路等;校园文化雕塑可以树立詹天佑等铁路突出贡献者的塑像;设计具有铁路特色的楼道文化:教学楼里设计了由反映国家铁路建设、发展等照片组成的文化长廊;建设校友风采长廊,展示历届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聘请铁路企业专家学者、铁路行业劳模、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技能型专家等先进人物以及历届校友定期为广大师生作报告,激励在校生向先进典型学习;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在校内实训基地布置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一样的氛围,通过展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一线的纪律、规范、流程,加强学生的职业养成训练,使之成为职业文化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学习场所,努力建构体现铁路类院校独特风貌的校园文化活动。

(三)校园文化建设要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

学校的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要运用文化的力量推动教学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即使是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也要强调其文化建设,并与教学研相协调,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创新活动的氛围。校园文化活动是一种融知识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这就需要教师、学生的广泛参与,不能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仅仅是学生的事。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必须克服那种把校园文化活动当作业余时间里消遣活动的倾向,要把校园文化引入到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中去,突出专业特色,把师生员工更多地吸引到校园文化阵地上来。

(四)搞好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

校园环境是一所学校整体风貌的外在表现,时刻发挥着陶冶师生情操、培养师生精神的功能。学院在建设、搬迁新校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通过校园环境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升。一是科学规划校园环境。按照校园环境科学管理的要求,合理规划和设计校园整体布局、建筑艺术风格、校园绿化美化和各种学校活动设施建设,用优美的校园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二是建设重点文化景观。学院官塘新校区要依托职教园区中的“龙脉水系”,加强彰显学院办学特色的标志文化景观建设,精心搞好校内园林绿化工作,把学院建成环境优美的绿色生态校园。三是加强各种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要不断完善各种体育场馆和娱乐场馆的设施,建立集文化、教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的师生风雨操场、体育中心。增加和完善阅报栏、宣传栏、图书角、知识长廊等思想、文化教育园地,展出师生书画、摄影等艺术作品,加强对学生生活区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五)建设精品校园网络,发挥网络文化育人的作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建设与维护,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整合网络资源,净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安全,突出主流教育网站,构建起学院师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网络平台,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网站,不断拓展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晓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36).

[2] 潘春胜,钱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

培育与建设 篇7

一、现阶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㈠缺乏统筹规划, 体系不完整

教材的组织编写、出版发行等缺乏统一的、权威的规划, 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教材体系。主要表现为教材开发上的各自为政, 多头开发, 重复建设, 资源浪费。由于缺乏统筹规划, 职责分工不明确, 无法形成全国一盘棋, 难以形成教材开发建设工作合力。加之一些地方、部门思路不清晰、方向不明确, 教材开发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盲目性、盲从性, 由此造成重复建设、无效开发等现象严重。无论是教材的形式、内容、版式、风格等方面, 有的教材雷同重复的多, 形成积压, 找不到需求;相反, 有的教材形成开发建设的空白真空地带, 无法满足教育培训市场需求, 导致一书难求。

㈡缺乏创新思维, 内容不新鲜

目前,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编辑出版正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各类教材琳琅满目, 层出不穷。但真正适合农民需求的精品教材少之又少。教材的可读性、趣味性、实用性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两极化现象, 有的教材学科化倾向严重、过分强调理论知识。有的教材突出技能性, 内容单一。更多的教材内容陈旧过时, 缺乏科学性和创新性。另外, 出版质量不高、更新速度慢等问题也较严重, 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差距较大, 无法满足培训需求。

㈢缺乏因地制宜, 地域性不强

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多样性、差异性明显, 地势、地貌千差万别, 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千百年来各地形成了不同农耕文化和生产模式。因此,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的开发建设必须既要统筹兼顾, 又要突出特色。就目前各地开发的教材来看, 针对性不强, 地域特色不明显。咋看各具特色, 细看千篇一律的现象十分明显。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材的开发者缺乏必要的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 没有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 对现阶段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品种了解不够, 对农业生产的新动态了解不够。主观臆断、闭门造车, 甚至生搬硬套、照抄照搬。

㈣重理论轻操作, 实用性不强

从教材的内容架构上看, 理论知识偏多、庞杂, 实践操作技能偏少是目前大多数教材的通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培养技能型农业实用人才, 培训对象是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低、理解接受能力差。因此, 教材的开发建设要以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目标。培训教材要做到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教材的开发者要善于从抽象的理论知识中提炼、总结出农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易学好用、形象直观的技术, 这样的培训教材才会受到农民朋友的喜爱, 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㈤重建设轻应用, 实效性不强

各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开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编辑出版了大量的培训教材, 可谓数量众多、门类齐全。但这些教材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有待商榷。有的教材开发之后被束之高阁, 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各地在培训教材的开发建设上重视开发建设, 轻视应用管理, 由此造成极大浪费。另一方面, 教材开发各自为政, 多头开发, 重复建设, 自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新型职业农民教材开发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㈠坚持统筹规划、统分结合的原则, 形成教材开发建设合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开发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统分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体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做到统一规划、分级实施、有序开发。由农业部牵头, 会同各省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新闻出版、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民培训机构, 共同组织编制教材开发规划。农业部要做好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地方各相关机构要在国家规划教材基础上, 结合当地实际, 做好地方配套教材开发建设。国家规划教材要做到普遍性、大众性、全局性文章。地方教材要在地域差异、地方特色上下功夫。教材开发要形成全国一盘棋。要建立全国性农民教育培训教材信息平台, 定期向社会发布国家规划教材目录信息, 促进优质教材共建共享。避免各自为政、多头开发、重复建设,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㈡坚持准确定位, 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为目标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作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实用教材。要以满足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学需求为目标, 服务务农农民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全面提升。教材的受众以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主要是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的务农农民和农村新增劳动力为使用对象。重点服务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农村基层干部等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学员, 以满足培训教师讲授、学员生产实践和自学需要。

㈢坚持实用性、通俗性原则, 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教材开发要从农民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内容既要突出知应会的知识技能要点和实际操作、案例分析等实践教学内容, 又要注重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实际问题, 还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内容支撑, 以保证农民易掌握、会操作。以关键生产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 覆盖产业链条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在实际实用、通俗易懂上下足工夫做好文章。力求做到深入浅出, 把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农民喜闻乐见、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实用技能。做到内容新颖、形式各异, 让农民朋友学得会、用得上、用得好。

㈣提高教材开发质量, 努力建设精品教材

教材开发要紧密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际需求, 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为目标, 以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为导向, 以开发精品教材为核心, 全面提升教材开发建设工作水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开发要坚持特色鲜明、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要突出针对性, 强调实用性, 以必需、够用为度。坚持权威性、思想性、指导性、可读性。符合农民学习特点和需求, 便于教师教学和农民自学。教材开发既要选择有深厚理论基础的知名专家学者, 也要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农技人员和农村“土专家”“田秀才”共同参与。要在落实选题、大纲论证、深入调研、组织编写、文稿审定及编辑出版等各环节多下功夫, 确保教材开发质量, 多出精品教材。

㈤加强教材应用管理, 提高教材使用效率

培育与建设 篇8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 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 在生产, 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可见, 文化产业涵盖了有关文化产品的全部内容。面对众多的文化产业门类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竞争, 决定一个地域文化产业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是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 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独树一帜的能力, 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

根据他们的观点,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也可以看作是指文化企业或者文化经营组织在发展中积累的一种独树一帜的, 并且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替代的能力, 使自己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的优势。

所以,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要通过文化企业或者经营组织一系列的核心特长或关键能力表现出来, 最终以市场的占有率和品牌的知名度为标志。

2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从核心竞争力建构的形式上讲,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建构可以分为无意识建构和有意识建构。核心竞争力的无意识建构就是企业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是不自觉地改造自身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方式, 以适应和驾驭环境的结果。有意识培育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企业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经过自觉的战略规划和建设而逐步形成的, 它的建构离不开有效的建构方法和科学的指导措施。

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上讲,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去。宏观上讲,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中的支撑作用。微观上讲, 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指一个文化企业或行业的市场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包括资源条件, 品牌效应, 企业实力等。其中, 文化产业品牌代表着产业的所有软硬实力内涵, 在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具有突出的价值。

在我国文化产业起始阶段, 形成的著名品牌很大程度上属于无意识建构, 比如黄山游览区, 泰山游览区等。这些景区凭借深厚的历史及文化积淀和久远的知名度, 成为知名海内外的知名品牌, 构建了核心竞争力。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企业或政府意识到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纷纷采用各种措施, 有意识地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如张家界景区, 云南映像等, 打造了著名的后起品牌, 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这种有意识建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也从宏观层面提高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3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建构与品牌建设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建构是个渐进和综合的过程。在建构过程中, 文化产业品牌的建设需要居于核心地位。

文化产业根源在于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隐藏于文化资源中。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对文化资源的认识及驾驭利用资源的能力。在文化产业宏观建构的基础上, 文化企业通过对自身发展环境和发展战略的定位, 跟随市场变化, 展现创意, 在微观层面建构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形成企业独特的品牌优势。

3.1 文化产业品牌的特性

品牌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 也体现者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反映着一个民族竞争能力的强弱。品牌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和品牌具有无形可感的属性, 可以使产品增值, 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 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无疑具有更为长远的价值。

(1) 文化产业品牌的特性。

文化产业是一个以服务精神为主的产业。如何创作产品使消费者精神的满足, 是个充满挑战的过程, 这同时也是文化产业独具特色的地方。由于精神需求丰富多彩, 文化产品必须要突出独特、差异、丰富等品牌特性。

如著名的成都锦里古街, 在全长350米的街上, 浓缩了川蜀生活的精华。构建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等, 突出川蜀地区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等产品特色, 充分向消费者展现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 锦里古街已经成为成都著名的旅游品牌, 吸引了海内外大批游客。那么, 锦里古街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是怎样建设的呢?

首先, 商家和品种特别集中。在350米的街道上, 集中了川蜀名产。顾客不出古街, 就可以充分感知独特的地域文化, 让游客体验最大化。其次, 古街采用差异化竞争手段和管理措施, 提高商家的服务意识。各商家经营各不相同, “只此一家”。此外, 采用末位淘汰措施, 激励员工服务顾客。商家避免恶意竞争, 以多样化吸引顾客。

由此可见, 文化产品需充分展示异质文化的吸引力, 形成文化差异。不仅如此, 还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以丰富的产品形式满足不同消费人群和个人的多样需求。这样, 文化产品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以其独特的价值吸引消费者。

(2) 文化产业品牌塑造的要求。文化产业品牌塑造是

一个系统工程, 方法多样。其中, 不仅包括外部市场环境的培育, 也包括企业自身的发展提高。

对于一个文化企业来说, 首先要实施科学管理, 树立品牌意识。现代文化产业是一个融合边缘性、综合性、科技性、创造性于一体的产业, 所以, 需要有独特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文化企业的管理要适应企业的特殊性, 包括确立企业的特殊经营理念, 战略目标和员工行为, 塑造独特、恰当的企业文化, 提高员工人文素质, 确立自身优势。

其次, 文化产业有别于产业经济时代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它的个性化, 文化产品往往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异性, 专门人才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独特。许多独特的文化产品, 首先是由独特个性和奇异的创造精神所生产创造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所需要聚集大量的人才, 现代文化企业也成为人才的聚集点。所以, 政府部门和文化企业要注重不断培育人才, 合理利用人才, 发挥人才优势, 创造知名品牌。

3.2 文化品牌的塑造的途径

文化品牌塑造的过程, 实际上是通过创造、展示产品和企业形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特殊文化过程。它的基本点也可以看作是一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文化品牌塑造的途径可以分为创立和推广文化品牌的过程。

(1) 文化品牌的创立。

创立文化品牌, 首先要根据市场需求, 进行合理的文化品牌策划。文化品牌策划可以被视为文化企业为实现特定的市场目标, 经过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 创意谋划, 制定未来文化品牌建构方案的过程。品牌策划虽然只是品牌建设的初始阶段, 但也是文化品牌建设关键的阶段之一。品牌策划要体现企业理念, 品牌内涵, 产品价值, 从而确立相应的行动方案和具体策略。如果文化品牌的策划脱离消费者需求, 将直接影响文化产品的发展前景。

其次, 文化品牌的创立包括品牌定位、品质控制等方面。文化品牌定位是文化企业为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选定特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范围。产品的品质内涵十分丰富, 它是企业提供给消费者物质功效和文化功效的综合体。文化产品的品质代表着品牌价值, 包括核心品质和附加品质。因此, 品质控制体现着企业的创新精神, 文化理念和文化品牌的核心价值, 是建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一环。

(2) 文化品牌的传播。

随着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 现代传播手段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例如, 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 借助湖南卫视和网络等现代传播平台, 取得了巨大成功, 影响范围波及海内外。在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建构中, 要重视品牌价值和品牌文化内涵的传播, 形成“品牌文化圈”, 构建以品牌为核心的品牌文化合力, 促进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在文化品牌传播的过程中, 还需要做好品牌保护工作, 为品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建构是个渐进的过程。它的形成需要以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的创意为主, 通过运用独特的管理经营方式和现代科技传播手段, 优秀人才的创造, 分析、把握和驾驭市场, 生产出丰富、独特的产品, 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内涵, 促进文化企业乃至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使我国文化产业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绽放应有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孙安民.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2]天海翔.中国文化产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培育与建设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中等收入者,关系

一、引言

本文中的农民中等收入者是我们参照国内有关研究成果, 结合我们调查的实际情况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标准初步界定的。文中把农民中等收入者界定为我国社会在某一时期农民中家庭人均收入中等以上 (年人均收入下限为8000元, 上限为20000元) , 且收入来源较为稳定、拥有高中或以上水平的教育背景、生活宽裕且有一定家庭储蓄的农民。这一概念只适用于农民, 与当前流行的中等收入者既有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当前我国农民中等收入人群在农民中的比重仍然偏低。为此我们要扩大农民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为此提供了契机。

二、新农村建设为农民中等收入者的扩大提供平台

第一,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央为新农村描画的美好图景, 也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目标。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核心目标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三农问题最主要的是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问题, 增加农民收入, 使农民尽富裕起来。只有通过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满足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这样农村才能有强大的物质基础, 农民才能够安居乐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也是现阶段缓解社会矛盾,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 要大力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 壮大县域经济和区域特色经济, 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渠道和空间, 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 新农村建设是农民中等收入者培育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可以促使更多农民上升为中等收入者。首先, 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扩大规模经营, 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就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其次, 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企业要抓住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遇, 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 重振乡镇企业雄风, 切实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这就可以促使在乡镇企业中工作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率先进入到农民中等收入者范围之中;再次, 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的投入力度, 继续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继续推行强农惠农政策, 加大对农业的各种补贴,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维护农民利益, 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这些措施的施行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的消费水平, 还提升了农民的文化素质。所有这一切无疑都会促进农民中等收入者的壮大, 培育一批生活富裕、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中等收入者。

三、农民中等收入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认为:现实的人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在实践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的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 作为农村社会生活和农业生产主体的广大农民,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 确立农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性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 仅仅靠国家投入是不够的, 只有将国家的投入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筹资投劳相结合,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各地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复杂多样, 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采取多种模式。比较而言, 农民对农村的实际状况和自己的真实需求, 了解得更全面、更准确, 因而更有可能做出适当决策。所以, 只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发挥农民主体性, 才能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有效, 从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和建设主体, 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内在要求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哪些农民能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使命, 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考的重点。我们把改革开放以来分化后的农民划分为农民高等收入者、低等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来讨论他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贡献。农民高等收入者由于其过高的收入早已脱离了农业生产成为了城镇居民, 他们的生产生活已与城镇居民无异, 他们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并不特别明显。而农民低等收入者由于其收入过低, 在新农村建设中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们是新农村建设要发展的对象, 通过新农村建设使其收入提高, 逐步上升为中等收入者。农民中等收入者的自身特征和优点决定了他们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中等收入者有意愿也有能力参与新农村建设, 他们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积累资金、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等等, 发挥农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性是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的内在要求。

(二) 农民中等收入者的特征决定了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

农民中等收入者的自身特征 (收入、消费、社会态度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 决定了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中等收入者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农民中等收入者是新农村建设总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 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力量。

第一, 农民中等收入者是新农村建设总目标实现的中坚力量。从农村结构位置看, 农民中等收入者处于中间位置, 具有中坚力量具备的结构功能。从占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分析, 农民中等收入者具有支配性功能参与经济发展及消费状况而言, 农民中等收入者具有财富根基, 代表农村“财富化人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首要的是发展村域经济,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村域经济,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致富带头人。善经营、敢创新的农民企业家, 拥有财产和技术专长的个体工商户, 带领农民致富的农村基层干部, 作为农民中等收入者的典型代表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模范带头致富作用。

解析农民中等收入者的社会态度特征, 改革开放是他们利益的“安全阀”, 他们和国家是利益共同体。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影响力, 从内心拥护现有的政策和方针, 对我国的各项改革和积极的社会现象都持赞成的态度,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备参与乡村自治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素养, 对重大社会问题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是维系农村社会稳定, 推进农村社会民主建设的重要力量。

考察农民中等收入者的受教育程度, 农民中等收入者一般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同时他们的专业知识比较适合市场需要, 具有出色的职业技能。他们能够自觉接受、学习、使用新知识, 懂得对知识投资的重要性, 注重个人资本积累和价值的提升, 有精力、有能力追求更高学历或学习素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具备推进科技兴农, 提高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知识水平, 也会成为乡风文明的主体教化力量。

第二, 农民中等收入者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力量。从经济基础角度讲, 农民中等收入者作为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率先崛起的财富力量, 在农村中具有极大的号召性和示范性, 他们的先富极大地鼓动起了农民合法致富的愿望, 内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农村社会发展领域看,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在于文化教育。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也是沟通城乡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农民中等收入者作为农村文化资本的拥有者、支配者和追求者, 是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经济基础和重要推动力量, 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承担者, 农民智力型职业者阶层是农村教育的播种者和传承者。

四、新农村建设与农民中等收入者培育处于同一历史进程中

第一, 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中等收入者培育具有共生性。新农村建设从逻辑上要求政府主动培育和塑造一个具有主体性特征的农村民间力量,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立足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以惠农强农为主旨, 中央出台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2006年一号文件, 对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农民中等收入者自身发展是最佳切合点, 从目标实现方面具有一致性。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方针, 是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整体性建构后农业税时代的乡村社会, 提升农民拥有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组织资本存量, 全面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所以新农村建设从社会阶层结构位置变迁来讲, 就是为多数农民从社会底层流动成为中等收入者全面创造条件。从人本角度分析, 农民经济地位的上升会增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 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内部主体推动力。

第二, 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中等收入者培育实现过程具有一致性。经济学家林毅夫提出: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一个浮动、长期、水涨船高的目标。但新农村建设既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就应该与小康社会的完成同步, 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时, 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任务也应该完成。著名经济学家华生和茅于轼则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完成, 是国家已经现代化, 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及现代化程度差距已经消失, 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要下降到5%-10%左右。按这个标准,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从现在起仍然需要5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以目前的条件, 在比较正常的速度下, 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完成至少要30-50年的时间。

根据社科院课题组2001年调查数据:中低经理人员在农村阶层结构所占的比例为0.35%, 中小私营企业主阶层占0.69%,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占1.9%, 办事人员阶层占3.9%, 个体工商户阶层占5.2%, 总体占农村阶层的12.04%。由于农村阶层还包括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而他们不属于农业户口, 在农村阶层结构中所占比例为0.2%, 扣除这一比例, 农民中等收入者在2001年占农民人数的11.84%。陆学艺先生指出1999年中产阶级大致占15%, 2008年是22%-23%, 大致是每年增加1%。按此速度计算, 农民中等收入者现在应该占农民总数的20%左右, 依然是少数。实现中等收入者在社会中占多数也是一个长期的目标, 到2020年可初步实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在我国要达到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目标尤其需要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收入, 扩大农民中等收入者比重。这一目标只有在非常理想的状态下才能实现。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民素质的提高, 农民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自然也就随之扩大。因此, 农民中等收入者的培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处于同一历史进程中。

参考文献

[1]、王开玉.中国中等收入者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2]、林毅夫.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J].北方经济, 2006 (3) .

[3]、华生.新农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DB/OL].搜狐网, 2006-03-08.

[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培育与建设 篇10

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环境条件适宜,农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产区和出口大省。然而山东省农产品产出效益一直不高,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水平不高。近几年,山东省开始重视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把农产品品牌作为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进行培育,有关部门也先后出台了多项促进农产品品牌发展的措施。近三年来,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平均每年以11% 的速度递增。尽管品牌数量明显增加,但从总体看,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总体数量偏低、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品牌知名度不高、品牌的个性化和优势没有充分开发等,这些问题都成为制约山东省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2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与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2. 1 品牌优势不明显

据统计,山东省农产品品牌总数仅为浙江省农产品品牌总数的1 /3,很多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没有品牌,产品的辨识度非常低,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严重影响了市场竞争和产出效益的实现。同时,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不高。截至目前,山东省拥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农产品企业数仅占全省企业数的0. 6% ,缺乏优势农产品品牌,致使很多农产品有牌无名,很难在市场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2. 2 忽视品牌差异化

农产品自然属性相似性较高,因此农产品本身差异性并不明显。品牌是消费者识别农产品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志,消费者往往通过品牌了解产品的关键信息,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然而,山东省现有农产品多是鲜活产品或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市场上很难与其他省份的农产品相区分。同时,在品牌建设和培育中忽视品牌内涵建设,导致农产品品牌与其他省份差异并不明显,很难避免同质化竞争。

2. 3 品牌缺乏有效的保护与传播

很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缺乏品牌管理经验,对品牌管理力度不够,导致出现了知名品牌被竞争对手盗用或是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不但误导了消费者,更严重的会损害整个产品品牌形象。另外,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缺乏动态化管理品牌的意识,认为品牌一旦建设就可以一劳永逸,因此,在广告投入、公共关系、媒体创新、软性传播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名牌价值提升较慢,缺少像新疆和田枣、宁夏枸杞等能够在国内外市场上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农产品品牌。

3 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与培育路径分析

3. 1 打造异质产品,深化品牌文化内涵

资源优势理论的创始人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是通过战略定位来体现的,而战略定位实质上就是差异化。因此,在建设和培育农产品品牌时应依托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异质产品,实施农产品品牌差异化战略。山东省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建设和培育农产品品牌时应注入当地的历史、人文文化,赋予品牌文化底蕴,突显产品的品牌个性,满足消费者的情感诉求,强化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

3. 2 壮大龙头企业,打造强势品牌

龙头企业是建设和培育强势品牌的主体和核心力量。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行 “农产品品牌+ 龙头企业+ 基地”的农产品经营模式,以龙头企业品牌为载体,将自然资源、企业资源和农户资源优化组合起来,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使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更加紧密化、规范化和稳定化,实现分散生产与市场集中需求的有效对接,以积极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强势品牌。此外,在品牌建设与培育过程中,龙头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企业核心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文化感召力,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来有效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3. 3 延长产业链,提升品牌竞争力

现如今,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如果没有强大的产业链作基础,任何产品都很难树立自己的品牌,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在建设与培育品牌过程中,要致力于向上、向下延伸产业链,加强上下游产业链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在做强一产的同时做大二产,依托当地的特色资源和科技力量,建立优质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做活三产,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和农业服务业,依托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开展农业观光旅游、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活动,拓展农产品品牌发展空间,提升品牌竞争力。

3. 4 创新品牌传播与流通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一,通过举办农业节会或农产品展销会。如山东借助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吸引全国各地的参展商和消费者,对品牌知名度的传播和品牌形象的塑造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第二,利用公共关系事件。如2014 年的APEC会议欢迎晚宴上,“百脉泉”章丘大葱作为配菜走进国宴,这一事件随后被广大公众知晓,极大提高了产品品牌的知名度,赢得了社会公众对品牌的了解和赞许。第三,依托“农超对接”营销模式。“农超对接”模式是农户按照超市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进行生产,然后直接流通进超市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超市对农产品实施 “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从而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与品质。因此,消费者对于进入 “农超对接”模式的农产品品牌比较认可,顾客忠诚度较高。第四,利用电子商务。通过建设品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利用在线交易、信息发布、检索、导航、质量可追溯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等,连接消费者与公众,利用网络信息的快捷性,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忠诚度。第五,自建终端销售网络体系。零售终端是产品流通的最后环节,也是品牌形象塑造与品牌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支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可以通过在大、中城市开设专卖店、直营店、特供店等零售终端,利用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特点,快速传递市场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培育忠诚客户,快速提高品牌形象,形成口碑传播,建立连锁反应,使忠诚消费者成为品牌再传播的重要载体。

3. 5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培育品牌发展环境

一是政府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规划,整合山东农产品资源,发挥资源规模优势; 二是要加强扶持力度,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增加投入机制; 三是要引导农产品企业进行标准化建设,将标准化贯穿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存储、销售等各个环节中,保证农产品品牌的品质; 四是要制定创新机制,鼓励产学研结合,积极引导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农产品市场、企业结合,运用科研组织的科技力量为农产品的品种改良、深度加工、包装存储、营销等环节进行科技创新,为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提供技术创新支持; 五是要建立农产品品牌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市场竞争,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监督与保护; 六是政府应鼓励农产品企业扩大出口,注册国外商标,走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摘要: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重视程度的加深,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已成为规避市场竞争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开拓市场、促进农产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和培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与培育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培育路径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化,路径

参考文献

[1]崔茂森.中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分析[J].乡镇经济,2009(7).

[2]王兆君,房莉莉.基于比较的山东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3]瞿艳萍,郑少锋,秦宏.创建农产品强势品牌提高品牌竞争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3).

[4]杨梦娣.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市场竞争逻辑下一篇:基层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