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

2024-05-15

连云港市(精选十篇)

连云港市 篇1

(一) 区位及气候

南城古镇隶属江苏省连云港市, 位于花果山风景区西南, 距市政府4公里。204国道、宁连、连徐高速公路从镇两侧穿过。古镇地处暖温带南缘, 平均气温14℃左右, 年降水978.4毫米, 集中在6-9月, 属季风性海洋气候, 东南风为主导风向。

(二) 山水城格局及遗迹

古镇两侧被东、西凤凰山围合, 凤鸣湖沿镇区一侧穿过。东凤凰山海拔115米, 山脚下自隋唐以来就有一条石级蜿蜒小道, 全长不足百米, 通至山门, 民间称为神道。山上有许多石刻, 最为著名的有西汉时集凤坡刻“凤集灵山” (见图1) 、古东夷人祭祀图腾所刻岩画、清康禇方题刻的“蓬灜仙境”等。西凤凰山海拔约93米。山、湖、古镇共同形成“两山夹一镇, 秀水镇边流”的优良风水格局。

(三) 古镇古街古建筑

南城古镇因特殊的海陆地理位置变迁使其呈现出深刻的地域文化烙印。五千年前, 古镇有东夷部落聚居, 南城凤凰文化即为孕于此、长于此的地方特色文化。东晋时在此建临海镇, 成为江苏第一镇, 南朝宋武帝刘裕时开始建城。唐贞观十三年丞相魏征建“宁海门”, 宋朝淮西节度使贾似道加固城门, 以防金人, 形成南门—凤凰门 (见图2) 、东门—蓬瀛拱卫、北门—秀邑云台的格局, 凤凰城定型。今日的凤凰门是苏北唯一保存完整、历时较久的古城门。城门外有一尊造型古朴的石猴雕塑, 推算为清嘉庆年的作品。

南城古街是连云港市最具特色的古街, 临街居住的居民每家都有三四道庭院, 又叫三四道天井, 相通的地方叫穿堂 (见图3) 。大体情况是:临街叫店面, 第一道天井的厢房为货房, 主屋为临时客厅。第二道天井主屋为供祖和家长居住, 第三道天井为子女居住, 第四道天井为厨房、花园菜园, 大户人家还有五六道天井。古街中间为一条石板路, 从城门向北三华里九十九步, 俗有“南头到北头三里不出头”。古街共九寸九尺宽, 石板铺成“龙骨型”, 中间突起, 两边低坡, 古街共用龙骨石1339块。古街两侧的建筑大部分仍然保留了南城典型的建筑风格——乱石砌墙, 青瓦屋面, 斗拱出檐伸向街心, 街心两侧门面过去大都是铺面, 是明清时代“前店后坊”的传统住宅模式 (见图4、图5) 。

(四) 寺庙与宗教活动

清康熙十九年 (1680年) , 在南城始建城隍庙, 陆续形成的道教建筑包括城隍庙、玉皇宫、魁星阁、碧霞宫等, 形成的佛教建筑有普照寺。其中城隍庙、普照寺位于古镇上, 玉皇宫、魁星阁位于东凤凰山上, 碧霞宫位于西凤凰山上 (见图6) 。玉皇宫内供奉封神榜的神仙, 山上有魁星阁, 内有文曲星雕像, 题诗“面似鬼王心善良, 天下第一好文章, 只因丑陋落金榜, 凌霄殿上论短长”。“城隍庙”的主神传说是守护城池的神, 非常尽职, 有求必应, 人们对城隍庙顶礼膜拜, 求财者富甲一方, 求学者高中魁首, 求仕者官运亨通, 城隍庙在苏北享有盛名, 香火不断, 香客集中在正月初九、每月初一和十五、清明庙会, 年接待13.4万人。

(五) 在上位规划中的定位

古镇位于连云港市近期发展的三个新城之一的凤凰新城中, 按照凤凰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古镇所处的片区为旅游商贸、休闲娱乐、二类居住以及郊野公园用地, 未来的古镇将处于现代建筑包围之中, 古镇原有的自然格局被打破, 古镇将成为新城中的“古董”, 现状已经较破败的古街能否延续它的历史成为疑问。

二、南城古镇价值分析

(一) 社会价值

古镇保存的特色民居、文物古迹、古建、寺观庙宇及隐含其中的民风民俗等, 可以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科学研究等的实物教材, 可以使市民和当地居民领略古建筑、古街区的价值。

(二) 文化价值

隐含在南城古镇、古建筑、古街中的是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通过合理发掘和再现, 使市民和游客认识到古镇独特的文化遗产价值, 使独特的古镇历史风貌得到公众认可, 利用好这一文化优势, 有助于提升南城旅游吸引力。当今世界提倡“废墟文化”保护, 所谓废墟文化强调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文化, 不是说对原有的一切都不改变, 在不影响南城古镇现有特色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商业店铺, 满足基本需求。

(三) 经济价值

旅游是目前南城古镇能够延续其生命力最有效的手段, 江南六大名镇都因旅游而出名。周庄自1995年以来, 游客增长率为30%, 2002年至今年每年游客量保持在260万, 年均收入约6.5亿, 旅游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还解决了当地居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南城古镇作为连云港市唯一的古镇, 把其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 以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完全可行。

三、南城古镇发展的三大理念

(一) 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共举

古镇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保护总是第一位的, 不具备旅游开发条件, 政府就需制定古镇保护规划, 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必要的保护, 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对古镇保护主要是指对建筑、民风民俗、民间艺术等的保护。

所谓合理开发, 就是要做到有限制的开发, 不能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而牺牲整个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 杜绝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开发。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是互相依存的, 没有古镇保护就没有旅游吸引物而言, 不进行旅游开发, 古镇保护又会缺少物质保证和精神延续。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 历史遗迹和各种民俗文化都被转化为发展旅游业的生产力, 开发经营者就会对其进行保护、整修与挖掘, 同时为古镇的保护赢得了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

在寻求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平衡点时, 认识固然非常重要, 但最终的决策行为才是决定性的。两者关系处理得当, 就会相得益彰, 给古镇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反之, 则会使古镇开发处于杂乱无章的局面。在开发南城古镇过程中, 突出保护性开发的策略, 用创新开发理念整合旅游资源, 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实现古迹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

(二) 以人为本与多方参与结合

以人为本中的人指南城古镇的原住民, 他们是主人, 同样也是服务者、享用者、获利者, 只有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他们才会自觉爱护、保护他们的家园, 支持旅游发展, 也只有给予其控制权利, 合理分配利润, 才能建立和谐的社区, 而这一切又将反过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居民的意识来发展旅游, 不仅可以解决社区利益矛盾冲突, 而且可以保护社区文化。但是, 居民参与旅游发展也需防止过度参与, 防止大量社区居民参加到旅游经营活动中, 造成摊点过量, 从而影响景观质量和游客体验。多方参与中政府、居民与开发主体的关系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共同体, 只有协调好各方的关系, 才能为古镇旅游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并行

古镇旅游应坚持政府主导, 主要体现在:第一, 政策主导。政府为古镇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二, 规划主导。南城旅游的大方向必须在政府掌控下有计划运作, 确保按照科学的规划, 有序推进各个项目的进展。第三, 投融资主导。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资金, 很多古镇尝试各种开发模式, 如政府全额投资、经营权转让等形式。不管采用什么模式, 政府都要履行指导、监督职能, 保证当地人民受益。南城政府应当充当着古镇旅游开发的投资主体或引资主体。在资本运营过程中, 政府要加强其管理职能, 对不符合规定的做法坚决予以取缔。第四, 管理主导。政府相关部门要对旅游行业进行管理, 以及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管理。第五, 维护主导。政府要保证每年列出一笔专款进行古镇的修缮和维护工作, 以解决古镇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 政府没有财力、也没有必要动用纳税人的资金直接开发建设古镇, 政府需要创新古镇开发的投融资体制, 具体细分项目的操作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 只有这样才能做活、做强古镇。

四、南城古镇发展对策

(一) 科学的规划设计

科学规划是古镇旅游开发的前提。规划设计要严格遵循国家的法规, 在政府主导下进行, 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 总体发展方向正确。规划要对古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土地管理、遗产保存修复及旅游发展等做出相应的规定, 明确保护和开发的程序, 研究项目的操作主体, 分析资金来源。

(二) 保护性开发利用

因为古建筑是古镇的灵魂, 是古镇历史文脉延续的载体, 是地域特色文化最可靠的依存。南城古镇开发过程中要对古迹、古建筑物优先保护, 保护和延续这些文脉。从先行者的经验看, 古民居、古建筑物, 在利用中进行管理, 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 应根据南城古镇现存的历史遗存, 重点保护古街格局、大量的古建筑、古城门及其他古迹, 选择性地保留历史“废墟”, 供后人观瞻, 以期传承南城的历史文脉。

(三) 存真性恢复修缮

南城古镇开发要对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进行调查、保护和发掘整理。一方面要真实地延续当年的风貌, 在坚持原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 对重要的历史建筑坚持“修旧如旧, 以存其真”。古建筑修缮的核心是突出南城古镇乱石墙建筑的特点, 另一方面, 也不能完全恢复老式院子, 与现代生活隔绝, 对于一般的旧民居, 内部进行改造, 但是外观和结构应保持原样。基础设施改善包括道路、供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休憩场所、环卫设施、防火设施等。

对于古街, 主要打造三条街, 第一条是现状的古街恢复保护, 主要包括凤凰城门区域前广场的清理, 修缮破损建筑, 恢复北门—秀邑云台, 使得古街可以形成独立完整的游线。第二条是面向凤鸣湖的水街, 整理现状建筑, 打造临水一条街, 主要工作是把目前古街东侧与观光农业区相邻的古建筑进行拆除和重建, 整理出一些院落空间, 把匡衡园移到这条街, 强化古街的历史。第三条街位于普照寺、城隍庙前, 沟通东凤凰山、西凤凰山, 围绕宗教旅游, 形成香火一条街。

(四) 人性化解说系统

解说系统是游客认知南城古镇的重要手段, 近期开发重点是静态解说系统, 该系统包括两个方面:1.游客中心。在古镇入口处设游客中心, 配备人员为游客提供解说信息和其它方便服务。2.标识牌。包括全景地图、景点导引图、景点解说图、环境教育警示图、服务设施图五大类标识牌。远期根据旅游发展形势, 可理清空间解说线路, 根据景点分布情况或历史脉络, 将各景点串联成游线, 目的是让游客从局部到整体清楚地了解古镇兴建、发展、兴盛及衰退的历史过程。

(五) 市场营销与定位

要增强和保持古镇对游客的吸引力, 促进古镇旅游的迅速发展, 需要加大对古镇的营销力度。营销中要对目标群体定位准确, 区别性向不同细分市场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南城旅游主要客源市场在近期一定是连云港市, 远期辐射半径可能会扩大。一级市场:连云港市, 辐射半径约50公里, 占市场份额的70-80%;二级市场:周边市县, 包括盐城、徐州、淮安、临沂、日照、枣庄、诸城等地区, 辐射半径约150公里;其他为机会市场。

(六) 原真性生活场景

没有生活场景的古镇是不完整的, 也无原真性可言。南城古镇纯粹走观光旅游的道路必将失败, 在确保民居建筑安全的前提下, 允许部分原住户继续留住, 保留长期积累的生活场景, 并且让游客可以参与体验, 设立专门供游客参与和体验的场馆, 发掘一些世代延续承袭的民俗风情。利用古镇内特有的文化元素, 同时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特点, 结合传统手工技艺, 开设特色体验馆所。可开设茶馆, 于茶文化中融人海州五大宫调等表演形式, 使得游客在休闲之时亦能感受到古镇的文化底蕴。游客在体验原真生活场景的同时, 穿插购物、餐饮等其他旅游商业活动。采取古镇旅游常规的“商业店铺”的发展模式, 再现传统的前店后坊的格局。

(七) 多主题复合型旅游产品系列

单纯古镇旅游难以吸引大量游客, 南城旅游必须充分利用山水城的组合优势, 融入新的旅游项目, 将古镇文化、宗教文化与观光农业进行有机组合, 形成“励志教育、民俗宗教、生态体验、休闲度假”四大主题。其中励志教育和民俗宗教中都含有古镇旅游产品。励志教育主题包括南城古街、匡衡园、魁星阁、拓展训练、生态教育、动物园等项目。民俗宗教主题包括六朝古街、玉皇宫、碧霞宫、普照寺、城隍庙、庙会等。生态体验主题包括阳光餐厅、奇异瓜果温室、珍稀花卉温室、果品采摘园、蔬菜采摘园、农耕体验园、农耕展示馆等都市生态农业观光休闲项目。休闲度假主题的接待基地为一个四星级标准的酒店, 项目依托其他主题。

(八) 旅游地产组合开发

古镇旅游开发投入大, 回收期较长, 因此独立的旅游开发项目难以融资, 南城古镇由于紧邻主城区, 自然环境优越, 旅游发展的同时, 不可避免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开发。通过发展古镇旅游和优化当地的居住环境, 可以做到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共同发展。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策划, 凭借南城聚集的自然、人文、旅游三大资源的优势, 高端的旅游地产项目一定可以开发并获可观效益。

五、结语

南城古街已有近1700年历史, 其乱石砌墙的风格在苏北乃至鲁南都是极为罕见的, 尽管多数建筑已经较破败, 但是其整体布局、街道格局及建筑单体仍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结合周边的山水、宗教、历史遗迹, 再融入现代休闲农业, 古街必将焕发出时代活力。在科学的规划指导下, 实行保护性开发利用, 加强破旧建筑的修缮和拆除, 合理控制居民数量, 引导商业行为, 以连云港市为核心市场, 推出满足需求的系列产品, 重点在于原真性的古镇生活场景体验。但是受经济欠发达的制约和旅游业资金回收期长的特点, 南城旅游旅游很有可能与旅游地产进行结合, 才能保证旅游业的顺利启动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志蓉.浅议社区参与与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宜宾学院学报.2007/10

[2].罗燕.周庄古镇旅游解说系统实证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8

连云港市 篇2

【颁布时间】2007-3-31 【失效时间】

【法规来源】http:///Disp.Aspx?ID=46032&ClassID=250 【全文】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关于印发连云港市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连政发 ﹝ 2007 ﹞ 60 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连云港市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十一届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连云港市水资源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以及包括地热水、矿泉水在内的各种类型的地下水。

第三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激励政策,增加财政投入,加强水工程建设,促进水环境改善。

第四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

(二)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的调查和评价,编制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制定水中长期供求计划;

(三)拟定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核定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

(四)统筹城乡水资源,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调配,依法实施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工作;

(五)负责组织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

(六)负责会同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管理、指导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

(七)组织协调有关水资源的科研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的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将各县(区)水资源管理工作纳入地方人民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定期考核评比。

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环境质量达标责任制和跨行政区域交界断面水质达标责任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环境质量和出界断面水质负主要责任,所在辖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和出界断面水质列入其任期内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县(区)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六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优先开发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严格控制开采深层地下水。

第七条 全市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及跨县(区)河流、水库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市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会同市有关部门和有关县(区)人民政府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县(区)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据上级有关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 市、县(区)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据上一级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执行。

第九条 跨县及市城市供水区的水量分配、调度计划,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求有关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后进行编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市城市供水区以外地区的水量分配、调度计划,由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水量分配、调度计划是供水调度的基本依据。有调蓄任务的水工程,应按经批准的水量分配、调度计划或编制部门的调度指令进行蓄水放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扰、拒绝执行或任意改变水量分配、调度计划。

第十条 因干旱等特殊情况造成水量不能满足取水计划时,各级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挥机构按照规定权限报经批准后,可以对辖区内水量分配、调度计划进行临时调度,各取水、用水单位必须服从,各水工程管理单位必须执行。

第十一条 本市范围内严格限制新建超出规定用水定额标准的高耗水项目。已建成的高耗水项目,各用水单位应在2007年底前将用水定额降至规定标准。第十二条 在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内,不得新增深井数量,并逐步压缩地下水开采量。

其他地区开采地下水实行总量控制,严格执行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开采计划。

第十三条 开采矿泉水、地热水,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取水许可申请,取得取水许可证,确定开采限量。其中用于矿泉水生产、地热发电、电热温泉等经营活动的,还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在本市建成区、各县(区)政府所在中心镇等建筑物密集的地区,禁止开采浅层地下水用于水温空调。

其他集镇等建筑物密集地区禁止开采浅层地下水用于水温空调的范围,由各县(区)人民政府自行划定。

第十五条 鼓励在统一规划下多渠道投资开发利用水资源,兴建引水、蓄水等供水水源工程。

由投资者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管理的供水水源工程及引水工程,按省、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引水、截(蓄)水、排水,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水资源节约

第十七条 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设在市水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统一监督管理。市城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的管理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规定履行相关职责。

第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需要取用水的,应当制定节水方案,进行节水评估,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对未按取水许可审批意见中节水要求进行建设或验收不合格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可责令其限期改正,否则不予发放取水许可证。已建项目未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的,应当在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节水设施的配套建设。未在限期内完成节水设施配套建设任务,用水量仍高于行业用水定额的,不予增加用水计划。

第十九条 年取水量10万吨以上的单位应当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加强用水管理,减少漏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水平衡测试的技术指导和节水示范推广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取用水单位应当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改造落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增加节水技术改造和资金投入。

供水单位应当加强供水管网等设施、设备和器具的管理、维修、保养,降低漏失率。

第二十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推广节水工艺和节水设备、产品,鼓励节水技术的研究,建立节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培育和发展节水产业,重点节水研究开发项目应当列入地方重点科研项目计划。

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与民用建筑均应当安装使用节水型器具、设备。

第二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在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时,应当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种植养殖结构,推广节水栽培技术。逐步压缩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积极发展耐旱作物和品种。对农业节水项目应优先立项,重点扶持。

第二十二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加强农业灌溉的节水管理,修建和改造灌溉工程设施,推广节水措施,并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第四章 水资源保护

第二十三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修订完善市确定的大中型河道、水库的水功能区划,报市政府批准。跨县(区)的河道、水库的水功能区划,由河道、水库所在地的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拟定,分别经有关县人民政府审查提出意见后,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政府批准。依照《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规定应当报经省政府批准的水功能区划,应当依法报经省政府批准。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河道、水库的水功能区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四条 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应向社会通告。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管辖范围在水功能区的边界设立明显标志。

开发利用活动不得影响开发利用区及相邻的水功能区使用功能。

第二十五条 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划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限制排污总量意见,核定各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并向社会公示。

第二十六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功能区划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标准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有关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七条 新建、改建或者扩大入河排污口的,排污口设置单位应当经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已设置入河排污口单位,应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水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水功能区保护目标和水资源保护规划要求,编制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八条 排污单位经排污口向河道排放的污水,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并符合水功能区及水体纳污能力的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进行现场检查,对超标排污严重影响水体用途的,有权予以制止。

第二十九条 市、县人民政府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分级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禁止在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及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禁止在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井的中心半径三十米的卫生防护带范围内,从事任何可能污染地下水的活动。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开展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当饮用水水质发生重大变化,达不到饮用水标准,或者供水水量严重不足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第三十一条 取用地下水,应当采取适当的分层止水措施,防止造成串层污染或其他不良后果。矿泉水、地热水不得与普通水混采。

第三十二条 禁止向废井、废坑、裂隙排放和倾倒有害、有色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报废、闲置或者施工未成的深井,深井所属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下,采取封填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三十三条 设置城市垃圾填埋场、电厂储灰场、工业废渣场等,应当进行保护水资源的论证。在施工建设时,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渗处理措施,不得污染水资源。利用水域从事旅游开发的,应当符合水功能区划要求,并不得污染水体和影响行洪安全。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与其相配套的城市排水管网。

对已建成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应当限期配套建设与其设计处理能力相当的污水收集管网,保证其正常运营。

城市新区以及新建的开发区、工业区、住宅区等应当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并实行雨污分流;已建成区域应当逐步改造、完善污水收集管网或者建设截污管网,实行雨污分流。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破坏、污染水资源的行为。受害者有权要求致害者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第五章 取用水管理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用水定额、本地区用水状况、水源预测、节水规划及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取水控制总量,制定本行政区域取水计划,对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第三十七条 直接从河流、水库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除法律、法规规定不需要办理取水许可和免予取水许可的外,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取水许可证,取得取水权,并缴纳水资源费。

工业园区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取用地表水项目,需新设取水口门的,原则按照一工业园区在一条河道设置一取水口门且不新设取水口的原则进行。

第三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申请或者重新申请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提交由具备相应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由具有审查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和单位进行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审查意见作为审批取水许可申请的技术依据及发展改革部门审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必备依据。

第三十九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取用地表水的,由具有审批权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取水项目方能开工建设,经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取用地下水的,在取水许可申请获得批准后,取水单位方可凿井。井成后,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测定,核定取水量后,领取取水许可证。

第四十条 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

(一)非农业用水地表水取水量:大中型水库在2.0万吨/日以上的;蔷薇河在1.0—1.5万吨/日的;古泊善后河、新沂河、新沭河在1.5万吨/日以上的;

(二)农业用水地表水取水量:大中型水库在1.0立方米/秒以上的;蔷薇河、古泊善后河在0.5立方米/秒以上的;新沂河、新沭河在1.0立方米/秒以上的;

(三)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水利工程的取水;

(四)跨县(区)行政区域或边界河段:非农业用水地表水取水量在2.0万吨/日以上的;农业用水取水量在1.0立方米/秒以上的。

第四十一条 取用深层地下水的,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用浅层地下水的,由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四十二条 取用浅层地下水用于生产、经营的,由取水申请人到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由审批机关核发取水许可证。

第四十三条 经批准的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取水口装置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取水计量设施,保证计量设施正常运行,并按照规定填报取水报表、缴纳水资源费。取水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拆除取水计量设施。

取水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安装、使用取水计量设施的,或擅自拆除、更换取水计量设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安装或者修复,并按照日最大的取水能力确定取水量。

第四十四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发给取水许可证的取水项目,其取水口在各县行政区划范围内的,由各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第四十五条 农村改水需要取用水的,应当经有取水许可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到改水主管部门办理相应的手续。

第四十六条 使用水利工程供应的水和利用水利工程供水改善水环境,应当按照物价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缴纳水费。

第四十七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履行职责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就执行水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进入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的生产场所进行调查;

(四)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停止违反水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履行法定义务。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监督检查工作应当给予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第六章 水资源费征收、使用

第四十八条 水资源费和超计划加收水资源费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征收。水资源费实行计划征收,目标考核管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上年征收额和取用水状况,逐级下达计划。

第四十九条 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收而不征收、未足额征收的水资源费,可以直接征收;也可以把应由本级征收的水资源费依法委托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本级所属专职水资源管理机构、水政监察队伍征收。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征收应由下级征收水资源费的办法,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财政部门制定。

第五十条 水资源费实行按月或按季计量征收。取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下达的用水计划取水,并按量水计量设施的实际计量数缴纳水资源费。超计划取水的,按照累进加价原则加收水资源费,具体标准按《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各县(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不得擅自免征、缓征和减征水资源费。第五十二条 水资源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主要用于下列支出:

(一)水源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

(二)水资源综合考察、调查评价、监测、规划;

(三)节约用水技术研究、推广及节水项目的补贴;

(四)水资源日常管理和水行政执法;

(五)水资源费征收超收奖励,委托征收业务费用等。

水资源费使用计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侵占或者挪用。

第五十三条 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的筹集、上缴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水行政等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五条 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违法审批、越权审批或者错误决定的,上级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纠正或者予以撤销,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由连云港市水利局负责解释。各县、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7年3月31日起施行。此前市政府水资源管理文件与本办法不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2015年连云港市中考作文述评 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这双眼睛其实就两个基本动作,一个叫“扫视”,一个叫“凝视”。广阔的天,飘浮的云,飞翔的鸟,徐徐吹过的风以及路上行走的人……匆匆“扫视”,一切转瞬即逝;定睛“凝视”,精微之处,深藏大意。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朱自清凝视父亲蹒跚的背影,真正明白了父爱如山的真谛;沈从文凝视纯美的边城,写出了茶峒人和谐淳朴的生活;王建凝视十五的夜月,发出了秋思落谁家的感喟……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凝视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命题透视

“凝视生活”这道文题延续了连云港市中考作文一贯的命题风格:非常贴近生活,引导考生真正地去观察、思考、感悟生活,从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梁漱溟先生说:“人的一生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且顺序不可颠倒,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心的关系。”“凝视生活”这个命题就旨在引导考生关注这三种关系,回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

提示语中的“精微之处,深藏大意”是审题的关键所在。“精微”提示考生要从生活的细节入手,从中感悟出“大意”,因而细节描写的质量就成了本次作文赋分的最重要因素。这个细节,从提示语看,既可以是父亲的背影,也可以是纯美的自然,还可以是特定日子里的意象……取材非常自由,真正体现了“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学科特点。

“凝视生活”这道作文题非常接地气,因为我们每天都在“生活”,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故事,譬如亲人之间的故事、同学之间的故事、师生之间的故事、“我”和故乡之间的故事、“我”和动物之间的故事等,只要考生认真思考,就会筛选出合适的素材。

但是,“凝视”生活并不容易,因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早已习惯了“扫视”,尤其是初中生,更是习惯了简单而忙碌的生活,根本没有时间去凝视生活,结果导致许多考生讲不清故事的细节,或者所写的故事大同小异,缺乏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化的表达。

如果说“凝视”生活已不易,那么,要想在“精微之处,深藏大意”就更难了。仅仅能把一个故事讲清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中悟出心得。所以,“凝视生活”这道作文题看似简单,实则很能检验考生思维品质的差距。

评卷扫描

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考生的作文主要呈现出以下亮点:

1. 材料扣题,穿插描写。

本次作文很少有考生跑题,这固然跟这道作文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但也反映出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关注生活,这非常不错。身边发生的事是我们写作文的源头活水,只有养成观察身边事的好习惯,才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多数考生的作文中不仅有“故事”,而且有“细节”,也值得称赞。

2. 事有波澜,尝试写景。

大多数考生作文中的故事虽然不能做到一波三折,但多少能有一些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波澜的故事就有矛盾冲突,就有吸引力。还有的考生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穿插景物描写,借景抒情,从而使得记叙文的节奏舒缓有致、韵味十足。

3. 情自肺腑,见证成长。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真实是记叙文的第一生命。如果不是从阅卷的角度,而是从欣赏的角度来看这些考生的作文,我们就像在看一部部反映初中生成长历程的纪录片,有的考生甚至在文章中大胆地袒露自己的缺点或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糗事。正因为真实,所以这些文章非常感人。

当然,本次考场作文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个性的缺失。

考生面对“生活”,虽然有话可说,但是话题单调,个性缺失。不少考生都是写亲情或友情,而且故事情节单一,多是因为误会产生隔阂,最后又因为一件小事消除了隔阂。个性鲜明的素材是成就一篇优秀作文的基础,素材没有个性,写出来的文章就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有一位考生写对两棵树的凝视,并有所感悟,就给阅卷教师耳目一新的感觉,获得了高分。此外,即便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素材,如果能仔细审读,发现别人所未发现的意蕴,也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彰显个性。

二是技巧的缺失。

从写作能力看,一部分考生还没有完全掌握作文的基本格式,有的不会分段,有的甚至不知道每段开头要空两格;一部分考生误认为字数越多越好,不把空格写完誓不罢休,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还有一部分考生的叙述能力需要增强,需要提升在叙述顺序、详略得当、人称选择等方面的技巧。丰富的艺术技巧等于给作文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会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例如,有一位考生虽然只是选取了拍摄毕业照的那一刻作为素材,但是,由于在文中恰当地穿插了抒情和景物描写,因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是理趣的缺失。

初中生阅历浅,对生活缺乏深入的思考,再加上考场上时间紧、压力大,因而不少考生的文章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没有深意。理趣是文之魂,“文章贵有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篇文章如果能够表现深刻的理趣,就具有了很高的价值,就会让阅读者如饮甘泉琼浆,受到启发,丰富情感。例如,有一位考生从爬山时以步行代替坐索道这件事中,悟出了“一样长的路不如欣赏美景,凝视生活仔细认真地前行”的道理,何其自然巧妙!

“凝视生活”这道题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由于多数考生选择了写记叙文,下面,我就重点分析一下这些记叙文中存在的题材选择和描写方面的问题。

先说题材选择。本次考场作文中出现频率颇高的题材包括:父母的白发、皱纹和不再挺拔的背影,“我”和父母吵架后摔门而去,下雨天父母给“我”送伞,生病了父母送“我”去医院,父母陪读等。从小学开始,这些题材就被反复使用,由此可见考生的生活面有多狭窄。

再说描写。很多考生尚不具备描写的能力:有的通篇流水账,一段写生活,一段写梦想,再一段写复习的日子,找不出一处“凝视”;有的将文章写成了随笔,通篇“意识流”;有的就在叙述中写了“我凝视着父亲的背影”这一句话,而上下文中都找不到对这一“背影”的描写;有的为“凝视”而“凝视”,生硬而突兀地硬插入一个细节,与主题毫无关联……这些,都导致了文章的得分不高。

迷津指点

1. 细心观察生活,用心记录生活。

“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自我”已成为中考作文题的主旋律,这就要求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积极关注生活,主动参与体验,毕竟,这里有活生生的、最容易激发我们写作灵感的素材。在平常的写作中,同学们也要试着将笔触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关注各种类型的人,表现种种独特的情形,用心记录生活。

2. 加强阅读训练,提升感悟能力。

要想提高作文立意的高度,根本不在于简单的审题训练,而在于加强阅读训练,提升感悟能力。现在,不少地区的中考作文题都是“材料加题目”的形式,其中,材料是对题目的解读,这就要求同学们通过阅读,把握给定材料的内涵,确定文章的立意。从这个角度讲,平时加强阅读训练,提升感悟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3. 统筹知识要点,科学系统训练。

观点鲜明、构思巧妙、凤头猪肚豹尾的作文往往能够赢得阅卷教师的青睐,因此,同学们在训练时要统筹安排,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通过这样科学系统的训练,相信同学们能够获得一些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技能。

例文点评

一类文:

凝视生活

爷爷吃了口青菜,嚼了嚼:“太咸了。”于是,奶奶晚上炒菜时便少放了点盐。

爷爷喝了口粥,抿抿嘴:“太稠了。”于是,奶奶思忖着下次煮粥时究竟要放多少水?

爷爷看了看天气预报,淡淡地道:“明天要降温了。”于是,奶奶赶紧从衣柜里拿出爷爷的厚衣服放在床头。第二天起床时,她发现自己床头也多了一叠衣服。(撷取生活中的三个镜头,以排比段的形式,写出爷爷奶奶相濡以沫的情感,极富画面感)

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已经有大半辈子了。爷爷有个坏脾气,就是总爱鸡蛋里面挑骨头,这似乎是他一贯的作风。可我发现,奶奶总是用一脸虚心请教的表情回答爷爷提出的一切刁钻问题。我不知道她是如何把“容忍”甚至是“包容”坚持了40多年的。

爷爷奶奶应该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普通的夫妻吧——结婚成家,生儿育女,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地过日子。但我相信日久是会生情的。

我曾问过奶奶:“你就这么顺从爷爷,不嫌他烦啊?”奶奶一边洗碗一边回答说:“嫌啊,那个老家伙!”我好像听到了奶奶略带掩饰的笑声,于是将视线从她手上转移到脸上,咦,奶奶的脸红了!我又凑近了一点,附在奶奶耳边轻轻地问:“那你……喜欢……爷爷吗?”“喜欢”这两个字从我嘴里蹦出来还真有点难度,说完,我就赶紧“弹开”了。只见奶奶的手微微一颤:“你个小兔崽子,看我一会儿不收拾你。”哈,奶奶的动作明显僵硬起来了,脸也好像更红了,看来我猜得没错。洗完碗,奶奶开始煮粥。她往锅里加水,加完后看了看,似乎想到了什么,又加了点,然后,既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说给我听:“多加点儿,老头子喜欢吃稀的。”看着奶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调皮地吐了吐舌头。(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准确传神、细腻生动,这源于小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奶奶的深入了解)

爷爷奶奶,他们不会像现在的小情侣们一样,一口一个“亲爱的”,爷爷奶奶的爱早已渗透到生活中,每一件事,每一个物品,每一句话,都被一种叫作“爱”的黏稠物包裹得紧紧的。

看着厨房里一脸陶醉的奶奶,看着夕阳下慵懒地叼着烟斗的爷爷,我突然明白了:这便是生活,因为太司空见惯,所以不足为奇;因为太简单,所以从不需要想太多。

这便是生活。这便是爱。

总评:在最真实的生活面前,即使一丁点雕饰也是多余的,任何的赞歌都是苍白的说教,所有的感慨都是无病呻吟。因此,小作者既没有运用太多的抒情议论,也没有卖弄文笔,只是把最原汁原味的生活记录下来,呈现给我们,让我们思考。质朴真实的生活化语言,生动细致的典型动作、神态,还有那耳熟能详、似曾相识的生活琐事,将最简单的爱、最真挚的爱和最含蓄的爱传递给了每一个读到它的人。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发现,原来,那些最深最真的情感与智慧一直都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凝视,去感动。本文接地气、诉真情、不空谈,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二类文:

凝视生活

凝视蓝天,你会发现天空的广阔;凝视白云,你会发现云朵的纯洁;凝视大地,你会发现土壤的伟大;凝视小草,你会发现小草的坚韧;凝视大海,你会发现海洋的磅礴。凝视生活,你会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

生活需要你的凝视,需要你的品味。生活是一幅七彩的画作,只有凝视,才能发现她的美;生活是一道香味扑鼻的名菜,只有品尝,才能了解她的精髓……(起笔两段,语言整齐漂亮,但也略显大而空洞)

我要学会凝视。我不知何为凝视,凝视也许就是看吧!

我不想虚度年华。我开始环顾四周,开始记忆每一棵树、每一朵花甚至每一个人。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我看了,我“凝视”了,可我什么也没“看到”。(宕开一笔。语言虽然有点啰唆,却是“真”话)

回到家后的我,打量着自己的家。这个陪伴了我十几年的房子,它并不雄伟,并不豪华,只是一座平房,普普通通,但可贵的是,这里有和睦幸福的一家人:爸爸、妈妈和我。

见我回来,妈妈笑着对我说:“回来啦!”我也笑了,心里装满了爱。妈妈又笑着走进了厨房,不一会儿,空气中就飘来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菜香。我贪婪地嗅着,仿佛闻到了妈妈身上散发出的辛勤的汗水的味道,闻到了她阳光般的气息,我不禁走进了厨房。妈妈依旧笑着看着我说:“快出去吧,都是油烟味。”我悄悄地站着,打量着妈妈。

她的秀发中夹杂着几根白发,让我看着心酸;她的头上挂着几滴汗珠,让我看着心疼;她的皮肤已不再白嫩,是被油烟长年熏的吧,让我看着难过。妈妈在我心目中逐渐变得高大,她操劳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白发、汗珠、不再白嫩的皮肤,这是写妈妈的三大“法宝”,虽不乏真情,却流于程式)

站在妈妈身后的我,不由得流下了眼泪。我从身后抱住了妈妈,妈妈一怔,仍笑着问我:“怎么了?”我没有回答,只是感受着妈妈的温暖,贪婪地品尝着妈妈身上的味道,是阳光,是泥土,是幸福。

现在的我,明白了“凝视”不是简简单单地看,而是用心、用情去体会,去感受。凝视是不需要刻意学习的,只要你有一颗有爱的心,你就能去凝视生活,感悟人生的真谛。(这是发自内心的感悟,可贵!)

凝视生活,会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充满意义,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让我们去珍惜,去收藏,和谐快乐地生活。

总评:文章紧扣“凝视”展开,联系生活描述了自己对“凝视”的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思路清晰,表达清楚,中心明确,层次间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小作者能够借助传神的细节描写表情达意,如文中的“菜香”“阳光般的气息”“油烟味”等一系列词语,非常形象自然地表现出亲情的可贵。但是,这篇文章也有两点遗憾:一是开头的铺垫有点啰唆,堆砌了过多华丽的辞藻;二是结尾处如果能有一段与开头部分形成对比和呼应的文字,行文就更严密、更深刻了。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在阅读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文章,既可以写关于阅读的故事,也可以写自己阅读时的领悟,还可以写自己对读物的认识。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题二:请以“人,总是要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连云港市2008年风疹疫情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8年连云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

1.2 分析方法

将网络直报信息导出Excel 2003软件进行整理, 用SPSS软件进行率和构成的统计。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 疫情概况

2008年全市共报告风疹病例775例 (实验室确诊病例124例, 临床确诊病例651例) , 无死亡病例, 报告发病率为15.98/10万, 比2007年上升9450.99%。

2.1.2 地区分布

全市8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 主要分布在连云区、海州区、新浦区3个区, 报告数分别为302、253和147例, 占总病例数的90.58% (702/775) 。

2.1.3 季节分布

2008年1—12月份均有病例发生, 有明显的春季发病高峰, 3—5月份共报告病例704例, 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3.25%。见图1。

2.1.4 人群分布

报告的775例病例中男性459例, 女性316例, 男女性别比例为1.45∶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14岁年龄组, 占发病总数的62.32% (483/775) 。见表1。病例主要为学生, 占总病例数的90.06% (698/775) ;其次为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 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68% (44/775) 和1.93% (15/775) ;工人、民工、农民、干部、职员、家务及待业均有散在的病例发生。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规定, 在1周内, 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风疹≥10例确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连云港市2008年共发生12起, 其中连云区7起、海州区3起、新浦区2起, 共报告风疹病例493例, 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3.61%。事件均发生在中、小学校, 每起事件均经实验室确诊。

3 讨论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由于临床症状轻微, 易被人们忽视, 随着风疹疫苗在儿童中的广泛应用, 风疹的发病年龄逐步后移, 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学生逐步成为风疹发病的主要群体[1]。2008年, 连云港市共报告风疹病例775例, 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5.98/10万, 比2007年上升9450.99%。病例主要集中在3—5月份, 共报告病例704例, 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3.25%。发病人群主要为10~14岁学生, 占发病总数的62.32%, 学生占总病例数的90.06%。病例分布在连云、海州、新浦3个区, 占总病例数的90.58%。这主要由于3—5月份在少数学校发生风疹暴发疫情有关, 提示, 目前我市风疹防制工作的重点人群应该是学龄儿童。

2008年, 全市共报告风疹暴发疫情12起, 报告病例493例, 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3.61%。暴发疫情均发生在中小学校, 病例均无风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 是造成风疹暴发的根本原因。由于风疹症状轻, 病程短, 预后好, 学生和老师对风疹的危害重视不够, 发病初期, 疫情报告、对病人的隔离、应急免疫等工作不够及时果断, 使疫情得以扩散蔓延[2]。因此, 学校是风疹控制工作的重点区域。建议卫生、教育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防病工作的领导, 加强学校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 发现无风疹免疫史的儿童, 组织风疹疫苗的接种工作, 提高接种率, 一旦发现疫情, 要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疾控机构, 迅速采取控制措施, 防止造成暴发。

风疹不仅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 而且是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重要病因之一。风疹疫苗的免疫接种可以阻止先天性风疹的感染, 已成为预防风疹的有效手段。因此, 控制风疹的流行的主要措施是, 在风疹流行或有条件的地方给儿童和育龄妇女接种风疹疫苗, 提高人群风疹免疫水平和人口素质[3]。定期开展风疹疫苗接种率、免疫成功率和正常人群免疫水平监测也十分重要。2008年, 卫生部制定了《扩大免疫实施方案》, 将麻腮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 针对适龄儿童进行常规免疫接种, 对消除麻疹、控制风疹、降低腮腺炎的发病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迮文远, 刁连东, 苏万年, 等.计划免疫学.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1997:455-456.

[2]薛新, 史晓光, 孔亚莉.一起学校风疹暴发的调查.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8) :1567-1569.

连云港市财政局 篇5

文件

连云港市环保局

连财建〔2009〕8号

关于申报2009第一批市级污染防治(减排)专项资金和市级环保引导专项资金的通知

各区财政局、环保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连云港市市级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市级环境保护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连财建[2007]52号)要求,现就2009第一批市级污染防治(减排)资金和市级环保引导资金项目申报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项目类型

1、市级污染防治(减排)专项资金项目,范围包括:(1)重点污染物减排项目及污染源防治项目。支持有利于完成COD、SO2总量控制任务的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淘汰的高耗能设备项目;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

(2)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重点水污

—1— 染源防治项目、地表水整治项目;工业园区集中式工业污水处理管网建设项目;固体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项目。

(3)污染防治(减排)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项目。节能减排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发、推广和应用项目;企业通过技改、清洁生产和环保新技术实现大幅度减排或零排放项目;

(4)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建设项目。对企业自动监控装置安装及维修,财政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助。

2、市级环境保护引导资金项目,范围包括:(1)区域性、流域性污染防治及污染减排项目

指在地方政府统一组织下,以改善流域、区域性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解决污染源有效治理和污染物减排为重点,通过发挥政府多种资金的整体效益,带动社会资金,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2)重点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

资金支持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工程建设、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示范项目建设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管护设施建设。

(3)环境保护能力建设项目。

环保系统环境监测和监察能力建设项目、支持环保部门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以及应急设备配置。

(4)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2— 对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进行考核奖励。奖励资金用于村庄工业污染源整治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项目。

二、项目申报数量

项目实行限额申报,每年两批。每个区每批限报6个项目。各区环保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组织本级项目的审核申报工作,并出具书面意见。区环保部门集中将申报项目汇总上报市环保局和市财政局。各级环保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对本级申报项目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行性负责。

三、申报要求

申报材料包括:项目申请文件及申报项目汇总表(EXCEL格式),附件为各具体项目的申报材料(包括资金申请表、可研报告、立项批复,环评批复,配套资金落实证明等),以上材料请以书面和电子文件(WORD格式)两种形式上报。其中项目申请文件及申报项目汇总表一式两份,报送市环保局。

第一批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4月20日。

联系人:市环保局生态处黄晓兵 联系电话:85521734

电子信箱:5521736@163.com 市财政局经济建设处侯小菲 联系电话:85521551 电子信箱:houxiaofei@126.com

—3— 附件:《连云港市市级污染防治(减排)资金项目申报表》、《连云港市市级污染防治(减排)资金项目汇总表》、《连云港市市级环境保护引导资金项目申报表》、《连云港市市级环境保护引导资金项目汇总表》

二〇〇九年三月三十日

主题词:申报 环保 资金 通知

报送:

连云港市财政局 2009年3月30日印发

连云港市饮用水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6

关键词:城市安全饮水;存在问题;对策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S2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213-2

1 概况

连云港市本地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现状是市区用水大部分依靠淮沭新河-蔷薇河供水线调引江淮水,由于地处沂沭泗水系最下游、江苏省江淮供水体系的最末端,流量小、流速慢、尾水多,再加上生活、工业和农业等因素的影响,水环境相对脆弱。蔷薇河作为目前市区的主要供水水源,也是唯一的正常供水水源,受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污染影响,其水源地供水水量和水质保证率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连云港境内的石梁河水库虽然是市区生活及工业用水的备用水源,但受水库上游鲁南地区污水下泄影响,一直未作为饮用水源地使用。

由于我市市区正常供水水源单一,缺乏备用水源,市区用水系于蔷薇河一脉。一旦蔷薇河出现污染,正常供水将受到严重影响。每当蔷薇河污染发生时,在蔷薇河取水的中心城区三座水厂均只能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方法进行应急处理,出厂水质难以完全保证。另外,大圣湖作为市区饮用水应急水源地,其供水规模基本满足市区应急情况下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但其供水规模并不能满足连云港近远期的应急供水需求。总体上,现在我市中心城区供水水源布局尚不完善,生活用水损失量较大,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8%,每人日用水量不大,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量将会急剧上升。

2 存在的问题

2.1 降水年季变化大,河道调蓄能力差

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南部。降水不平均,随季节变化大,由于河道调蓄能力差,供水水源没有保证,平水年可基本上能解决用水问题,但在干旱季节,用水就十分紧张;中等干旱年和特殊干旱年,基本上游来水基本断绝,人畜饮水困难。

2.2 饮用水源单一,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认识不足

目前连云港市饮用水主要依托蔷薇河,从洪泽湖调引江淮水补给,一旦蔷薇河水质严重污染,连云港市民则面临无水可用的局面。另外,东站引河存在河道淤积严重,除涝标准低、调引外来水受上游城市和农业用水以及水污染的影响较为严重、河道上游城市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带来的用水量激增、水污染加剧等问题,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2.3 水资源管理工作比较薄弱

我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监督管理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在我们日常水政巡查时也发现,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任意破坏河道和水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水资源、水生态本身的承载能力和水资源环境不够重视,只强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导致水生态环境的恶化;监督管理力度不够,特别是与环保部门的职能交叉,例如城乡郊区特别是农村中存在小化工作坊,废水废气直接排入临近河道和空气中,严重污染了河道水质和周边环境,群众多次电话举报后就没了下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存在不作为的现象严重,水资源监督管理工作还没有到位。

2.4 农村饮水安全技术落后

受自然和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城市自来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由于政府投入力度大,发展很快;而大多数农村供水设施主要靠村集体和农民自建,投入不足,造成目前农村供水以传统、落后、小型、分散、简陋的供水设施为主,自来水普及率不高。同时对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生活饮水水源的管理工作不规范。

2.5 自来水供水管网漏损率较高

城市供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不仅关系供水的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连云港市这几年的供水管网漏损率也处在比较高的范围内(达到20%左右)。主要是由于供水管网管道其使用寿命远远超过使用年限,从而造成维修率高、漏水量多,另外阀门的跑、冒、滴、漏,建设施工中破坏管道以及设计和施工的原因,造成管道安装完后导致管道发生位移而爆管等等,这也是连云港市供水现状的弊端。

3 节约和保护饮用水资源的对策与思考

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饮用水资源,以饮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切实节约和保护好我市的饮用水资源,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水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加大水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水忧患的认识和水的法制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水法规及节约用水常识,严厉打击偷水、破坏供水工程设施的行为。

3.2 对饮用水源进行河道疏浚,改善水质

定期对饮用水源进行河道疏浚和治污,例如目前,东站引河存在河道淤积严重,蔷薇河的分支东站引河段疏浚工程正在进行当中,工程范围从新浦区浦南镇富安村至临洪东站上游,全长约8.12km,建设内容主要为河道疏浚。工程竣工后不仅将东站引河的防洪排涝标准由5年一遇提高至10年一遇,极大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而且对河道进行了清洁,涵养了水源,将保证河道沿线100多万人口的饮水安全及工农业生产用水。

3.3 建立节水型、环保型工、农业

要强制蔷薇河沿线的工业企业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的二次利用,大力发展节水型、环保型工业。对一些新增的水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集中到临港开发区附近兴办。农业要合理调整作物布局,推广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无机肥的投入,降低化肥对河道水体的污染,建立节水型、环保型农业。

3.4 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安全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一是有条件乡镇周边的村组实行集中供水;二是依托城镇自来水厂,辐射延伸供水管网,发展自来水,一步到位发展卫生安全的自来水;三是在丘陵山区农户居住分散的村组,通过打深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对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规范生活饮水水源的管理工作。

3.5 生活用水技术改造工程

积极推广新型管材,对陈旧老化和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减少管网漏损和二次污染,达到节水、提高用水安全的目的。以经济手段,鼓励居民、企业更换节水器具;同时进行城市公共设施用水器具更新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强中水利用充分利用连云港市区和各县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出厂中水,使污水再生回用,提高水的利用率。

3.6 开源节流,积极开辟城市第二饮用水源

为了解决市区唯一饮用水源蔷薇河受到突发性污染时,确保市区居民应急生活用水,连云港市应继续开辟新的备用饮用水源或者饮用水应急水源。例如2008年底开工的连云港市大圣湖饮用水应急水源库区综合整治工程,供水规模9万方/天,总供水量225万方,能够保证在蔷薇河受到突发性污染时,保障市区应急供水25天。另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在通榆运河建设取水口,开辟城市第二饮用水源,着力形成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供给。利用已建成的通榆河中段,结合实施连云港疏港航道,通过增做部分调水工程,形成一条向连云港供水的新通道。工程自滨海县境内的大套三站引水到赣榆县,沿线经盐城市滨海、响水县和连云港市的灌南、灌云、赣榆县及连云港市区,全长190公里,输水规模为30到50立方米每秒。通榆河北延工程的建成,将进一步提高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保障能力,既为解决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提供了备用水源,也为疏港航道提供了水位保证,同时还为港口及临港产业提供了发展用水,更为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水利支撑。

3.7 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环境保护

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发展产品质量好、能耗低、污染轻、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同时要继续加大水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水污染治理建设资金的投入,提高城镇工业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切实落实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提高工业废水处理率,建立各种“三废”处理设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 结束语

近年来,饮用水的安全问题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级部门和相关企业也在提高饮用水质量,保障饮用水安全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笔者认为,饮用水安全问题,对全市的稳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改善饮用水质量,保证饮用水安全是当前十分紧要的民生工程。相关部门和企业要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角度,充分认识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完善节水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加强依法行政,规范各项涉水的开发利用活动,使得全社会增强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等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意识,从而保证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温江淯(1974-),女,江苏连云港人,本科学历,连云港市市区水工程管理处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连云港市散办冲刺全年目标 篇7

10月31日上午, 连云港市散办召开全体人员会议, 分析当前全市散装水泥发展形势, 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强调, 加快推进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项目, 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会议认真分析了1~10月份全市散装水泥发展情况。会议认为, 今年以来, 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 在省散办和市城乡建设局的坚强领导下,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 积极主动推动预拌砂浆广泛应用, 切实做好稳增长、促发展, 稳步推进散装水泥各项工作, 为完成全年散装水泥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 全办上下要认真抓好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 精心安排当前工作, 要只争朝夕, 大干当前。党员干部要勇于责任担当, 带领大家以全年目标任务为抓手, 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紧紧抓住仅有的2个月时间, 确保全市散装水泥稳中有进, 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坚持信心不松、劲头不减、标准不降, 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付出, 集中力量冲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为充分展现全市散装水泥“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新作为、新形象、新成效而努力。

连云港市11类食品监测结果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6—2008年连云港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抽检的食品检验结果报告。

1.2 检验与评价

按国家标准对食品进行卫生理化和卫生微生物检验[1,2], 并依据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各项检验结果中有1项指标超标即判为不合格。

2 结果

2.1 各类食品监测结果

共检测11类食品5968件, 合格5150件, 合格率86.3%。各类食品中发酵酒合格率最高, 为96.5%。冷冻食品、调味品、食糖合格率较低, 分别为75.3%、73.2%、72.7%, 以酱卤肉类合格率最低, 为56.7%, 11类食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31.30, P<0.01) 。见表1。

2.2 不同包装食品检验结果

共检验瓶装食品2264件, 合格2062件, 合格率91.1%;袋装食品1693件, 合格1538件, 合格率90.8%;散装食品2011件, 合格1550件, 合格率为77.1%, 合格率最低。三者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7.91, P<0.01) 。见表2。

3 讨论

本次监测结果分析表明, 连云港市11类食品卫生质量状况总的较好, 但也不容乐观。冷冻食品、食糖、调味品等检验合格率低, 主要是菌落总数超标;酱卤肉类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①因为生产企业的卫生条件及经销单位销售环境不符合要求。②经销单位柜台用于盛放肉制品的盘子或夹子没有及时消毒, 造成细菌二次污染。③加入的香辛料未进行灭菌处理或灭菌不彻底。

为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除这类监测必须坚持外, 同时建议有关部门整合食品卫生执法资源,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加大执法力度, 对卫生条件较差的生产企业和个体加工场所重点监控, 非法加工和生产伪劣产品的要坚决取缔。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卫生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制意识和卫生意识。食品生产单位要严格按标准生产, 经营单位要按照质量管理程序的要求, 严把进货、上柜验收关, 并定期对已上柜商品进行质量检查。监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消费, 切实提高产品整体质量水平, 保证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GB 5009.1-85.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5.

连云港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效率分析 篇9

一、连云港市实际利用FDI状况

截至2009年末, 连云港市实际利用外资达到了10.39亿美元, 20几年间, 连云港市实际利用外资的规模出现一定的起伏变化, 呈现了阶段性的特点:

第一阶段:1983—1991年, 这段时期连云港市利用FDI的规模小, 实际利用外资额除1989年达到736万美元外, 其他各年均不超过300万美元, 同时也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

第二阶段:1992—1998年, 稳步发展期。1991—1996年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剧增, 1992年连云港市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跃达到了3024万美元, 在1998年达到了10308万美元。

第三阶段:1999—2002年, 规模回落时期。1997年开始连云港市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剧减, 1999年连云港市利用外资倾向于对外借款, 1999—2002年连云港市实际利用FDI规模下降。

第四阶段:2003—2009年, 高速发展期。2002年连云港市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吸引了大量的外资, 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就突破了2亿美元, 到2009年达到了10.39亿美元。20多年来, 连云港市利用外资的规模和速度虽然有一定的起伏, 但从总体看, 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

二、连云港市利用FDI效率分析

本文根据连云港市1985—2009年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和GDP (数据略) , 首先将外商直接投资额根据各年的汇率转化为以人民币元为单位的数值 (转化后的数据用FDI表示) , 然后消除物价对FDI和GDP的影响, 得到FDI’和GDP’, 最后, 为了消除异方差的现象, 分别取二者的对数, 得到LNFDI’和LNGDP’。由于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 直接进行传统的回归分析判断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 会产生伪回归的结果。本文应用Eviews软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运用两变量的Engle-Granger检验法进行协整分析。

1.数据平稳性检验

要分析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 首先检验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是否同为一阶差分平稳, 常用的平稳性检验方法是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 LNFDI’和LNGDP’是二阶平稳数列。可以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

2.协整关系检验

本文采用恩格尔-葛兰杰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 第一步对需要进行检验的变量进行回归, 得到残差;第二步对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 残差如果没有单位根, 则表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否则, 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首先, 对LNFDI’和LNGDP’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方程为:

LNGDP’=4.07203825058+0.1577144388LNFDI’+ε

(140.96) (10.08)

该方程通过检验。然后, 根据e=LNGDP- (2.711756+0.988021LNFDI) 计算残差序列, 再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 ADF统计量为-3.489263, 都小于显著性水平1%、5%和10%的临界值, 因此, 残差是平稳的, 说明LNGDP和LNFD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LNGDP和LNFDI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关系检验的结果只能说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而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进行验证, 滞后期数分别取1、2、3、4、5、6, 检验的结果表明, 滞后期为1、2、6时, 两个变量之间呈现单向因果关系, FDI变化是引起GDP变化的原因, 即FDI增加推动了连云港市经济的发展;滞后期为3、4、5时, GDP与FDI之间呈现互为因果的关系, 即FDI增加推动了连云港市经济的发展, 反过来, 连云港市经济的增长又带动了FDI的增加。

上述分析虽然可以表明FDI对连云港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从二者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式来看, FDI对GDP的产出弹性仅为0.1577, 即FDI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促进连云港市GDP增长0.1577个百分点, 这一数值远低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 (0.988) 。与一些利用外资较好的地区, 甚至是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说明连云港市利用FDI的效率亟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连云港市利用FDI存在的问题

1.利用FDI的规模小, 到位率低

连云港市利用FDI的状况虽然在不断提高, 但与全省的平均水平相比, 不论是在绝对角度还是相对角度都是比较小的。连云港市每年实际利用FDI占全省的比重虽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但即使在最高年份2009年比重也只有4.1%, 明显低于江苏省的平均水平。在2002年之前 (除了1999年之外) , 连云港市的单项合同金额没有超过200万美元, 在2003年以来逐年提高, 2007年突破了700万美元, 但与全省的一般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 连云港市的FDI资金到位率虽然近些年比较平稳, 但不足40%, 与江苏省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上述的数据说明连云港市的大部分外资企业规模较小且项目技术含量较低, 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技术溢出效应也比较小, 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2.投资领域狭小, 地区布局不均

连云港市的外商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第二产业, 虽然第三产业利用外资额稳中有升, 但结构变化并不明显, 而第一产业利用外资的结构相比之下非常低, 并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 连云港市利用外资的方向不明确, 没有很好发挥外资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

连云港市的外商直接投资80%以上都集中在市区, 而连云港市所属的四县投资比重要小得多, 虽然赣榆县和东海县最近几年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但外商直接投资比重只有10%左右, 而其他两县平均占比不足5%, 外商投资在连云港市的不均匀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地区间的经济差距, 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3.投资主体过于集中, 投资方式单一

连云港市的FDI 80%左右来源于亚洲的国家和地区, 其中40%左右来源于香港, 20%左右来源于韩国, 北美洲为10%左右, 主要是来自于美国, 而来源于欧洲的比重不到10%, 投资主体的过于集中不利于风险的分散。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独资经营三种方式, 但近年来连云港市利用外资由合资经营向独资经营转化, 独资化趋势明显加强。2008年连云港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独资经营占90%以上, 其他经营占比不足10%, 这种独资化趋势对扩大外资企业的自主权、扩大外资企业的灵活性十分有利, 可使外资企业的潜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 不利于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密切合作, 不利于利用外资企业技术的外溢。

四、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定量分析可知:连云港市的经济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外商投资是连云港市经济增长的一个推动因素,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 连云港市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外商的投资。但连云港市在外资的利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主要表现为:FDI规模小, 没有很好地引导外资的投资方向, 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有限。通过上述的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进一步加强引进外商投资的力度

应该积极地采取措施不断完善各项法规制度和管理体制, 改善连云港市的投资环境, 充分挖掘连云港市各县市的区位优势, 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进一步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 同时引进人才,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改进行政效率, 稳步提高连云港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

2.注重外商投资的质量, 积极引导外商投资的方向

在引进外资中, 要注意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引进和重复建设。尤其是对于逐渐开放的农业、采掘和第三产业的大部分领域, 避免盲目引资, 严把质量关, 在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 引进本市建设有需求、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和提升行业整体效益的项目。积极引导外资投向, 进一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 一方面使用FDI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机械、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另一方面增大外商对农业的投资, 积极开创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 从多方面优化外商投资产业结构。

3.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多元化

连云港市FDI主要集中于香港、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 仅拥有这些地区的资金和技术不仅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也不利于外商投资风险的分散。因此, 连云港市应及时调整其引资区域战略, 实行向具有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欧美等国和地区转移。同时, 加大力度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形式引进外资, 增强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的密切合作, 利用FDI技术外溢效应, 不断增强本地企业的实力, 最终实现连云港市经济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连云港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直接投资, FDI的增加促进了连云港市经济的发展, 连云港市的FDI与GDP呈现了相互作用的关系, 但连云港市在利用FDI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规模小、投资主体和形式单一等, 因此, 在继续引进FDI的过程中, 除了注重规模之外还要积极引导FDI的投资方向等, 提高FDI的利用效率, 以进一步促进连云港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连云港市,经济增长,计量分析

参考文献

[1]于俊年.计量经济学[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2]徐映梅, 田静.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统计教育, 2005 (11) .

[3]徐晓虹.外商直接投资与浙江产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 2007 (37) .

连云港市海洋旅游业布局研究 篇10

连云港市位于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的东北端,拥有长达176.5公里大陆海岸线[1,2],拥有25,125km2的广阔海域。连云港南联长三角,北接渤海湾,隔海东临东北亚,又通过陇海铁路西连中西部地区以至中亚,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连云港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区位优势明显,但今天的人均GDP却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2%,成了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洼地、江苏省欠发达地区之一。在国内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21世纪的今天,加强海洋旅游业开发布局研究,可以合理开发利用连云港市海洋旅游资源,使海洋旅游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海洋旅游业开发布局研究,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实现连云港市的快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和现场调研,对连云港市现有的各类海洋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加以整合,结合连云港市海洋开发的需求,对滨海旅游业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布局方案,力争使连云港市的海洋旅游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促使沿海经济洼地迅速崛起。

1 连云港市发展海洋旅游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沿海中部的黄海之滨,江苏省的东北部。东边是辽阔的海洋,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距日本长崎587海里,距韩国釜山522海里,处于中、日、韩贸易的最佳节点,东北亚经济地域南端和亚太地区两个三角经济区域的结合地带,是我国实施与世界经济接轨的理想场所之一。处于江苏省经济发展战略中沿海产业带和沿东陇海产业带的交汇处。北边是环渤海经济区,南边是长三角经济区。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服务中西部贸易运输、集散周边地区要素资源的中转基地、国际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地处海陆、南北过渡的双向结合部,是我国沿海南北水运主通道、多条公路主干线和东西向铁路主骨架的主要结点,全国性水铁联运和州际海陆中转的重要枢纽,全国性公路主枢纽。市境内同三、连霍国道主干线;淮连、连徐、汾灌、沿海高速公路;204、310、327国道及102、235、236、245、323、324、326等省道的贯通交汇,与全国公路网相连,高速公路密度位居全国、全省前列[2]。位于东部城区的连云港港,是陇海、兰新铁路东端起点,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国家最便捷的出海口,拥有加速经济发展的广阔的经济腹地:一是江苏苏北地区,二是淮海经济区,三是陇海兰新地带,四是中亚地区,五是连接欧共体和亚太地区。

海滨旅游业是新兴海洋产业,属于三次产业。海滨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创汇多等优点,如果开发适度,资源可永续利用,不会污染环境,属于“无烟产业”。加大海滨旅游开发,可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云港市拥有辽阔的腹地,对腹地丰富的资源和广大的消费市场有着较强的消化力和凝聚力。优越的区位条件必然会带来广大的客源市场。原有的客源是陇海铁路、宁沪高速公路沿线的地区。近年来,随着交通设施的建设发展,主要的客源地已经扩展到以连云港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连接的6h旅游圈,整个客源地已经扩展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安徽、湖北和陕西等省市[3]。

2 连云港市旅游资源

连云港市海滨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2.1 自然旅游资源

拥有多个近岸海岛,包括连岛、竹岛、鸽岛及秦山岛等。东西连岛是江苏第一大岛。离岸较远的还有素有江苏鸟岛之称的前三岛。海岸有数个环境优越的沙滩,包括连岛上的大沙湾沙滩、苏马湾海滨浴场,近连云港港口的凰窝沙滩、北崮山西侧的西墅沙滩、长达十多公里的赣榆县海头镇的海州湾海滩等。有众多的湿地,包括临洪河口湿地、埒子口湿地、武障河湿地等。

2.2 人文旅游资源

新海城区的锦屏山和前台山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的遗迹,当中包括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孔望山上的东汉佛教摩崖造像及摩岸石刻和锦屏山上有“东方天书”之称的将军岩画;海州古城的古城风貌和格局等。除了实体的古建筑和文化遗迹外,主城区和毗连山体经过千多年的人类建设发展,亦隐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于文学创作、民风民俗、地方工艺和特色产品,其中最为人熟悉的是分别以花果山和东磊山为创作背景的《西游记》和《镜花缘》。在众多的特色产品中,以贝雕画、天然水晶和在渔湾一带出产的云雾茶最著名。连云港市的天然水晶产量居全国之首,出产的云雾茶,与苏州的碧螺春、宜兴的阳羡、南京的雨花同称江苏四大名荼。

2.3 市区内其它旅游资源

东部城区近年新建的位于北崮山东面的国际展览中心;连接连岛与大陆海岸的拦海西大堤;坐落在连岛西侧的江苏海上训练基地,是国家帆船、帆板人才的培训基地,连同西大堤两侧的海面,是进行水上和水岸活动的理想场地;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在国内较少使用的核能发电设施可结合科教的概念,发展赋含教育性的工业旅游,都是发展现代旅游的优质资源。

3 连云港市海洋旅游业布局

据国际旅游组织预测,中国至2020年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众多国际邮轮公司把中国作为其未来主要的目标发展市场。因此,近年上海、宁波、厦门、深圳、青岛等港口城市相继规划建设邮轮专用码头或邮轮城。由于邮轮在港口逗留短期化的趋势,连云港的现有港口靠近未来临海的城市中心区和多个主要旅游景点,有利发展邮轮旅游。独特而优美的海港自然景观为海上观光旅游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连云港市深厚的历史文化低蕴,有利发展以生态、历史、地方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连岛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异域渔村风情,具备发展特色风情旅游度假岛的条件。港池内水面开宽平静,是作为游船停泊和进行水上体育活动的理想场地。配合西堤旁现有的水上训练设施,可发展成为滨海水上活动基地。由连岛、连云港港池、西大堤和后云台山构成的独特山、海、岛、堤环境布局,为发展滨海旅游提供良好而别具一格的景观资源。近岸的竹岛和鸽岛可辟作旅游相关用途,增强滨海地区整体的休闲旅游氛围。

前云台山的深厚文化底蕴为发展深度旅游提供丰富的素材。可把相关文化内涵注入不同的旅游配套设施,使游客犹如置身于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内,从而进一步提升旅游的趣味性。北崮山位处连云港港池和填海区之间,可建设成为市区临海的主要旅游观景点。山上有提供疗养服务的住宿设施,所在位置优越,环境宁静,可结合海滨其它的旅游发展,改造提升成疗养度假区。后云台山耸立于滨海地区,山上可俯瞰海港的全貌。配合海港周边的旅游发展,可在山上设置包含餐饮、娱乐、文化等设施的观景台,开拓为优美的山、海、城景致一体的景点。

依托较良好的旅游、商业、交通配套条件和旅游区位条件,连云区的中心区连同毗邻的滨海地段可建设成为连云港市主要的“旅游门户”,并借助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进一步发展成为通往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东岸窗口”。依托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渔业基础,赣榆县沿海一带有潜力发展为与海洋相关的旅游产品。临洪河口、灌云县沿海近埒河口一带的人工和自然湿地环境,具潜力发展以湿地为主题的旅游项目。

合理开发海洋旅游资源,打造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生态园林为基础的旅游精品区。完善高公岛黄窝旅游度假区,兴建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包括连云港国际旅游大厦暨国际会议中心、海州湾度假区三期工程、秦山岛、宿城游览区、核电工业观光游览区、港口工业观光游览区。重点搞好连岛整体性开发,建成5A级景区,打造成江苏第一海滨旅游胜地、亚洲风情第一岛;把西大堤打造成连云港最长的旅游岸线,把30平方公里湾内港池打造成迷人的“维多利亚港湾”;把海滨城打造成江苏沿海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开发一批精品线路,涵盖连岛、高公岛、海州湾度假区的海滨休闲度假游;涵盖连岛、高公岛的海岛渔家乐旅游,涵盖前三岛、秦山岛、开山岛的海岛探险、野外生存游;涵盖浖子口、武障河、临洪河口的湿地生态游;涵盖连云港港口、核电站、南北两翼临港产业区的现代工业观光游。实现由大众旅游向高端旅游、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

有序合理地整合山、海、港、城等旅游资源,全面整治旅游环境,树立城市旅游新形象,扩大旅游产业规模,树立“活力港城、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将连云港建成为以休闲、观光、度假、科普、文化为主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海滨旅游功能区包括海头(包括秦山岛)、黄窝、前三岛与东西连岛。主要为海滨观光、休闲度假,游览娱乐、水上运动、修学、商务等。以海滨风光和港口建设相结合,近期建成国家级度假区和江苏省海上旅游中心,远期建成国际水平的度假区和海上公园。

海滨游览区划分连岛游览区、前三岛游览区、秦山岛游览区、城市风貌(海棠路、海滨大道、港区)游览区、高公岛游览区、核电站游览区。近期重点建设和改善连岛游览区,分阶段恢复新罗村遗址;建设核电站游览区、高公岛游览区,开发建设前三岛游览区。逐步建设城市风貌游览区。远期将连岛游览区建设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度假区。

大海、沙滩、岛屿、港湾、湿地等各种滨海旅游资源,是连云港市建设山海相拥的著名旅游城市的雄厚物资基础,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有力保障,也是展现海滨城市形象的名片,已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利用。随着海滨城市建设的发展,滨海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还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4 结语

单独而论,与泰山、黄山等国内的众多名山等相比,连云港的山景相形见绌;与青岛、秦皇岛等国内著名海滨景区相比,连云港市的海滨景点也多有不如。但是,要把连云港市的山景和海景进行有机整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联合打造,推出组合式精品旅游产品,让山景海景遥相呼应,天然人工相得益彰,连云港完全能够建成“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

摘要:本文通过收集资料和现场调研,对连云港市的现有海洋旅游业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加以整合,结合连云港市海洋开发的需求,提出了布局方案。

关键词:连云港市,海洋旅游业,布局

参考文献

[1]苍梧晚报,黄金海岸长度变为176.5公里[N].苍梧晚报,2006-08-27.

[2]王阳远.连云港概貌[Z].连云港年鉴,2005:30-31.

上一篇:自动信息化系统方案下一篇:记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