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

2024-06-25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精选十篇)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 篇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大部分人口还生活在农村和乡镇。农村区域广阔,农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就是构成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是直接影响全国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领域。“不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会动摇三农的基础,也会妨碍发展的步伐,甚至影响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必须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④目前农村环境保护是一个薄弱环节,在这方面的任务不仅艰巨,而且非常迫切。要改变现有的局面,需要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其中历来不被重视的农村妇女应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

一、女性环境意识的优势

(一)女性的环境意识

女性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的积极参与者,这是与女性特有的自然观分不开的。在理解女性与生态环境问题上,西方20世纪70年代前后兴起并有着广泛影响的生态女性主义中有关女性与环境关系的观点,对我们认识和研究我国农村女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其在这一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生态女性主义强调女性与自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该理论认为从女性的自然性别来看,在创造万物和创造生命的过程中,地球的母亲角色与女性的生物性角色是相似的。女性可以通过自身生育和养育的独特体验来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同一性,因而比男性拥有对自然更为深切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因此,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亲近自然,更易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和谐关系。著名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家卡洛琳·麦茜特指出,古希腊人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人把自然看成是一个活的机体,这种“有机理论的核心是将自然,尤其是地球与一位养育众生的母亲相等同,她是一位仁慈、善良的女性,在一个设计好了的有序宇宙中提供人类所需的一切。”作为自然一部分的女性对此感同身受。正如著名的生态女性主义者苏珊·格里芬所说:“我们知道我们是由大地而生的,大地本身也是由我们的身体所构成的,因为我们了解自己。我们就是自然。我们是理解自然的自然。我们是拥有自然观的自然。自然在哭泣,自然对自然诉说着自己。”当然我们认为不应该简单地认为女性比男性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这有失公允。某种程度上女性天生的敏感、情感丰富使其更具有的感性趋向,使她们更能意识到自然的存在。正如苏珊在《女人与自然》第二版序言中所言“在我看来,似乎更有可能的倒是,一种性别比另一种性别更能意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意识上表现出来的差异是应该得到认真探讨。”正是这种天生的品性是女性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始动力。

从社会性别角度来看,女性与自然的这种特殊联系,经过了长期文化塑造和社会关系的演变,使女性的社会角色与自然的接近又具有了更为深刻的渊源。正如卡洛琳·麦西特所说:“妇女与自然的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联盟通过文化、语言和历史而顽固地持续下来。”纵观历史,女性是有限自然资源的整合者、联结者、转换者和管理者。她们联结着孩子和老人、家庭和市场,参与家庭资源的生产和使用,把材料加工成可食用的产品。她们是实践者,主要的使用者、消费者和能够鉴别一些生态能力和质量的多方面的专家。因为大部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养育者的重任,又往往是照料老人和病者的主要担当者。因此她们也更注重空气、饮水、食物的质量与家人健康的关系,并希望家人能生存在良好环境中,且能够持续下去。健康的生命依赖于良好的环境,“只有生命的创造者,才是生命真正的捍卫者”。

在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妇女与环境”被列为重要的议题,在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中强调指出:“妇女对无害生态环境的经验及贡献必须成为二十一世纪议程上的中心组成部分。除非承认并支持妇女对环境管理的贡献,否则可持续发展就将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可见,生态女性主义关于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基本观点及女性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显然,生态女性主义有关女性与环境关系的观点,对于我国女性参与解决农村生态与环境问题,也有其相应的理论意义。它将对我国女性直接参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农村女性在与生态环境关系上的特殊性

女性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农村女性群体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上,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直接更为密切,从而对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变化也更为敏感。自然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退化,如森林减少、土壤条件恶化、水资源枯竭、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等,都会使妇女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条件恶化,直接加重她们的负担。她们往往会为寻求替代产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减低,会带来农业减产和收入减少,给妇女造成更大的生活压力和劳动负担。由于环境恶化而造成的家庭成员的病痛,往往是导致农家衰败的直接原因。因此,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方面,女性特有的敏感性和参与的主动性是男性所不能企及的。

一项关于中国农村女性状况的调查⑤表明:我国农村妇女目前最担心的主要是家庭生活方面的问题。其中首要的就是“家里有人生病”;认为村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治理村庄脏、乱、差”。此外,农村女性参与最多的村内环境治理活动是“改路”、“改水”、“改厕”。这表明,农村妇女首先关注的并非一定是收入问题,而是更加贴近自己生活的环境问题。妇女是农村环境退化的最大受害者,也是拯救环境的未来希望。正因如此,“由于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所负的多种责任,她们的观点在对与环境和自然资源使用有关的事务做出选择时能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女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女性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依靠力量

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女性实际上已不仅仅是家务劳动的主力而且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力,她们已参与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布的数据,2006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中,女性占到53.2%,东部地区甚至高达55.1%。而在农村外出从业人员中,男性远远高于女性,其中男性占64%,女性占36%。这种表明,在农村劳动力中女性已占有较大比重。另据一项农村女性状况调查显示:家里的农活由“夫妻一起干”的占54%;由女性“单独承担”的占20.7%;由“丈夫承担”的占14%,前两项相加,74.7%的农村家庭的妇女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劳动。其中有些地区的女性“单独承担”的比重还要高。如甘肃32.4%;江苏31.4%;四川33%。⑥由此可见,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女性在农村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农业女性化为农村女性发挥作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她们也必将肩负起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重任。

(二)女性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特殊作用

1. 改善农村生产的生态环境方面

从土地资源、淡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来看,女性无论是作为物质资源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还是作为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都与各种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农业女性化的趋势则使农村女性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更加密切。她们的命运与环境和生态的命运更加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农业女性化客观上为农村女性提供了参与农业管理决策和其它活动的机遇,也为其实现自己理想目标提供了可能。她们与自然友好的品性可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这有利于促进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农村女性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在保证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安全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推广方面将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实际上,农村女性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开创生态农业模式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促进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实行绿色消费方面

除在生产领域外,在农村生活领域也同样能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农村垃圾不仅数量猛增,而且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生活垃圾也在快速向城市“看齐”。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的菜叶瓜皮,现在却成了塑料袋、废电池、农膜、农药瓶、工业废品、腐败植物等的混合体,各种难以分解的垃圾越来越多。特别是由于大量使用塑料,导致垃圾中不可降解物所占比例迅速增加,其中塑料制品就占到1/3。⑦在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方面,在普及卫生、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方面,农村妇女是可以大有所作为的。如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一般都是妇女持家,她们在家庭消费中起着主导作用。如果能通过她们在消费中去选择低消耗、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品,这样既可以直接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生产结构,从而改善环境状况。又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采用清洁能源等方面,农村妇女都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这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3. 在控制人口和培养下一代环境意识方面

从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人口数量过多,规模过大,消费量自然会增大,各种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多,这又势必会给治理环境带来更大的难度。我国大多数居民还生活在农村,农村妇女在控制人口,进而对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下一代环境意识的培养方面,农村妇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朴素的自然观,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在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环保和节约的实践,会深深地影响下一代对自然的态度。这对下一代环境意识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保护环境需要从每一个家庭做起,这一切都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实际上,农村妇女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往往通过家庭和所生活的农村社区的活动体现出来的。而“那里对环境问题的个别、分散的行动是最需要的,而且往往具有决定意义。”

三、结语

女性有着朴素的环境意识,同时也有着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的强烈愿望。但要使她们在农村的环保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如经济上的窘境,沉重的家庭劳动负担,组织性的缺乏以及文化知识水平的限制等。为此要尽可能拓宽各种渠道为农村女性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支持。对任何一个社会而言,两性在责任、知识结构和需求上都具有明显的区别。这一区别导致了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以及影响方式上的不同。这就需要我们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考虑女性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优势,进而在制度和政策措施上能够更具有针对性,从而确保有效性。获得精神和物质支持的广大农村女性必将在农村环境建设方面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日益严峻。这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男性农民进城务工,妇女在农村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村女性拥有着巨大潜力,是需要我们去积极挖掘和开发的宝贵人力资源,是我们必须依靠,同时也是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本文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性别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女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农村女性在环境意识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及其在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正义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2

环境正义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正义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凸现了人类环境伦理观的根本性转变.一方面,人类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另一方面,彰显了国内环境公正、国际环境公正与代际环境公正的基本理念,标志着世界环境保护运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美国环境正义理念进一步影响世界各国国内环境法律与政策,并且在一些国际环境框架公约中得到明显体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经济飞速发展之时,环境正义理念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 者:申峻屹 SHEN Jun-yi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北京海淀区,100088刊 名:贵州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EDUCATIONAL INSTITUTE年,卷(期):200925(11)分类号:X171关键词:环境正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天人合一 生态文明 环境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刑法;环境法;部门法协调;环境刑事立法;环境刑事司法

中图分类号:DF6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6)03013606

一、中国刑法与刑事司法对生态环境的保障能力有限

通过案件数量的统计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管窥某类犯罪行为在某个国家、某个区域或某个时间段内的时空分布情况与基本特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刑法对某一类型法益的保障状况,并可大致评估出刑法对某类法益的保障能力。下文中笔者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污染环境刑事领域的案件数量情况做一个大致的统计分析。

(一)2013年以前中国污染环境类犯罪的既判案件数量稀少

统计资料表明,1997年刑法颁行以来,中国在环境污染领域的刑事判决数量非常有限,全国范围内的年度刑事判决基本上为个位数,绝大多数地方法院并没有做出过污染环境的刑事判决,具体年度分布情况见表1。

可见,在2013年之前中国污染环境类刑事案件的绝对数量极为有限,与生态文明先进国家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污染环境刑事案件数量稀少在司法过程中表现出的环境刑事案件的判决阙如现象,是1997-2013年期间中国环境刑事司法的基本特征。

(二)2013年以来中国刑法对污染环境行为的保障能力依然有限

2013年是中国环境刑事司法发展历程中具有节点意味的一年。201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行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第15号),对刑法第338条规定的污染环境罪的司法适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明确规定,使污染环境罪的办理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基本结论。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结论:(1)法释〔2013〕第15号颁行以来,中国污染环境罪的刑事案件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完全打破了2013年以前案件数量稀少的情况。(2)污染环境刑事案件的数量在不同的省区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浙江、广东、河北、福建、江苏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案件数量较多。当然,除了上述两点原因之外,当前中国环境刑事司法还呈现出其他一些特征,笔者将在其他文章中详细分析。

第二,刑法对生态文明的保障力度难以满足民众期待。上文已经表明,法释〔2013〕第15号颁行以来,中国污染环境刑事案件的数量急剧上升。从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知悉,自2013年以来,污染环境行为有可能判刑,即民间所言之“污染环境不仅要罚票子,还要蹲号子”的观念在一些地区已经得到了较好普及。但仍有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思考,那就是案件数量的上升是否意味着刑法对生态文明的保障力度得到本质提升?中国刑法对生态文明的保障能力是否已经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查询中国司法文书裁判网,得知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已经有上千个污染环境罪的刑事判决。既然入刑入罪标准降低,刑事法网严密,为何我们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状况不仅未有好转,反而有恶化的趋势?这其中原因何在?环境法与刑法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功能配置如何?协调性如何?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刑法与环境法协调性不足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恶化,各界群众对政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强烈期待,在此背景下,1997年新刑法在第六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专设了“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然而日益污染的环境现实告诉我们,中国刑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效能比较有限,刑法及刑事司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效能与中国环境保护的目的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刑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环境政策与刑事政策的二元化使两者理念相异

虽然中国1989年已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且在该法第六条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但不可否让的是,在过去近30年时间内,各级政府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以工业化与城市化两个引擎所带动,而这两个引擎皆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工业化模式下,政府高度重视钢铁、化工等制造业的发展,而此发展也带来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在城市化进程中,占用耕地、破坏环境、聚集人口等做法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与资源、环境的冲突。毫无疑问,过去的30多年,对于各级政府而言,追求GDP增速是第一要务。在此种情形下,各级政府对保护环境的认知显然从属于经济建设,毫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产生冲突时优选了经济发展,过去30多年的环境政策可以基本上描述为“经济发展优先、适度进行环境保护”。

前文已经谈及,1997年刑法在第六章专门设置一节来规定“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这表明中国刑法对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为(起码是严重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行为)采取了入罪化的刑事政策。然而,在各级政府往往都遵从“经济发展优先、适度进行环境保护”的环境政策之下,刑法所确立的对严重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进行入罪化处理的刑事政策事实上遭到了来自经济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的消解。虽然1997年刑法举起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大旗,但在此大旗之下各类污染行为依然瞒天过海,基本上都顺利到达了经济利益的彼岸。众所周知,中国刑法第六章第六节中设置了诸多以“破坏资源”为实质判断标准的罪名,其是否入罪的判定标准往往需转化为经济标准或者财产标准,这种将生态要素作为经济要素进行保护的模式表明中国尚处于工业文明的发展期,由此导致了司法实践中众多侵害了自然资源而受到刑事处罚的自然人或法人基本上没有“罪感”。在走向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还要以追求GDP为主?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能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伤害?仍然是我们对国家环境政策的不断追问。

(二)生态法益没有成为环境犯罪判定的核心指标

环境法在本质上是生态法益保护法,即对生态环境领域人或者其他主体的权利或者利益的保护法。作为环境法保护客体的生态法益理应成为作为最后救济手段的刑法的保护标的,并成为环境犯罪成立与否的核心判定标准。然而,中国刑法在环境犯罪成立的条件上并没有将生态法益的侵害程度设置为核心判定指标。

在《刑法修正案(八)》之前,刑法第338条的罪名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且规定在刑法第六章《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中,表明立法者认为该条所要保护的法益主要是秩序法益。这种观念在作为罪状的该罪的司法判定标准中也可见一斑,即该罪的前置性入罪条件为“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刑法第六章第六节中所确立的10多个环境资源类犯罪的罪名皆以“违反国家规定”“未经国务院有关部门许可”“违反土地管理法规”“违反保护水资源法规”“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等导语开头,表明在立法者视野中,该类犯罪所处罚的主要是违反环境资源行政规范而需负刑事责任的行为,说明上述行为是违反刑法所保护的国家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原刑法第338条“在犯罪对象、污染排放物范围以及成立犯罪的标准上有诸多缺陷”,不利于环境保护。

千呼万唤之后,关于刑法第338条“严重污染环境的”相关标准的具体解释终于在2013年6月份由“两高”2013年第15号司法解释所确定。然而仔细研读该司法解释文本后我们还是能够清晰地看到,该司法解释所罗列的14种“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所确立的仍然是一个多元化的判断标准,即污染环境罪的判断标准既包括了人身标准、财产标准、秩序标准等传统法益类型的标准,也包括了部分生态法益的标准。与2006年第4号司法解释所确立的旧的判断标准相比,新标准的主要变化在于:(1)在原有“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之外,增加了一些新的标准;(2)进一步降低了该罪在人身法益侵害方面的入罪标准(见表3);(3)与行政执法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功能衔接(比如第5项的“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该司法解释使环境犯罪的判断标准更加明确与具体,有利于环境刑事司法,具有明显的进步。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在上述新旧两个标准体系中,作为生态法益重要承载的“森林、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的破坏程度上,新旧两个标准在入罪门槛上并无变化(见表3)。这表明在立法者视野中,生态法益的实际侵害程度并没有成为该罪的核心构成标准。虽然增加新的入罪标准并且降低人身法益侵害程度的入罪标准客观上也能取得预防与惩治污染环境行为的效果,但对生态法益的关怀程度还没有成为该罪的核心判定标准,还远没有达到先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该罪的司法判定还主要是以人身法益、财产法益、秩序法益为主。需要我们注意且也是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是,现行刑法只是有限度地保护着生态法益。

(三)环境执法的难点问题并没有转化为环境司法的重点

当前,中国环境刑事严峻。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严重污染在部分地区呈现出同时同步暴发的情形。由于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的不同特点,使得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对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产生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征。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符合健康标准的空气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必需品。近年来,中国一些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大气质量的治理情况令人堪忧。雾霾大范围、长时间的存在,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也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环境管控的能力提出质疑。可以说,大气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头号民生问题。

大气质量与政府环境执法密切相联。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而《大气污染防治法》已于2015年8月完成修订,2016年1月1日开始施行。但无可否认的是,除了加强政府指导与相关领域的立法之外,大气领域的环境执法是保障大气质量的重要路径。各界寄予厚望的新环保法已经实施近1周年,但大气质量却不见好转,人们对政府的环境执法能力与执法效果提出了强烈质疑。在一定程度上,大气质量已经成为政府环境执法水平的试金石。

然而,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大气污染问题却极少进入司法领域。通过调研与查询既有污染环境罪的判决书可知,自

法释〔2013〕第15号颁行以来,全国极少有因为大气污染而入刑入罪的案例。这一方面是因为该司法解释所确定的入刑入罪标准中没有设置向大气排污的专门条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目前大气领域超标排放的行为并没有受到刑法规制。虽然该司法解释中有关于超标排放的相关规定,但在实践中上述超标排放的空间载体往往是水体或者土壤,向大气排放重金属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规定极少,这是目前环境刑事司法中大气污染行为难以入罪的主要原因。

环境执法的难点问题并没有转化为环境司法的重点,这是当前中国环境法与刑法协调性不足的重要表现。如何将环境执法中的难点问题进行类型化的归纳并实现与刑法的贯通是未来中国加强生态环境刑法治理的重要维度。就笔者观察,目前在环境管理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不规范操作、超越环保标准的野蛮生产、逃离环保监管的野蛮排放、环境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均应纳入刑法评价,唯其如此方能实现环境管理的难点与环境司法工作的衔接,较好地实现环境法与刑法的协调。

三、提升刑法与环境法协调性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环境政策与刑事政策的可适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构成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维度,需要包括环境政策与刑事政策等在内的多个层面政策的回应和相应的制度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虽然中国环保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部门,但并没有明确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旧环保法第4条在谈到“协调原则”时认为“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此种协调,实则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即环境保护是从属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意在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要相互适应,通俗解读即为“有多大的经济实力就做多大的环境保护”,是中国各地广泛存在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的所谓法律文本的依托。这种立法理念实际上确立了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从属性,在实践中多被各级政府以“经济优先,兼顾环境”的策略所代替。

上述从属于经济发展的环境政策对中国刑法所确立的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刑事政策造成了巨大的消解。中国刑法典中规定了污染环境罪及非法进口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等污染环境的罪名,表明中国刑法对这些污染环境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或者关联行为采取了入刑、入罪的刑事政策,但实践中环境政策对刑事政策仍然具有巨大的制约,尚需努力“破除环境政策对刑事政策的制约”,中国政府应对环境污染采取“零容忍”政策,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环境质量的改善,采取多种手段、坚定不移地进行环境污染防治。

(二)逐步实现刑事立法的生态化,促进生态法益的刑事保护

1997年刑法在第六章《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中确立了“破坏环境与资源保护罪”专节,表明立法者的价值取向优选了秩序法益。然而我们要注意到,秩序法益并非法益分类的云端法益,并非大陆法系刑法理论普遍认为的法益分类。秩序法益如何衡量及如何与传统法益即国家法益、个人法益等进行转换,既是技术问题,也是价值定位问题。另外,我们也需明确,破坏环境资源行为所侵害的法益绝非仅有国家或社会之秩序,人或动物等使用或利用生态主体的利益的侵害或者被侵害的危险也应是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换言之,生态法益应成为环境犯罪的实质客体,中国刑法应逐步实现生态化。

刑事立法是刑法保障法益的起点。实现刑事立法的生态化是中国刑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任务,其重要路径就是要将侵害对象为生态法益的类罪在刑法典中单独设置。有学者认为完善中国当代环境犯罪刑法立法体系的基本路径是“将刑法典分则第六章第六节规定的环境犯罪罪名从该章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立一章,并将分散在刑法典各章节中有关环境犯罪的规定纳入其中;其次,中国环境犯罪急需增设以下5 个罪名,以完善环境犯罪的罪名体系,即破坏草原罪、破坏湿地罪、虐待动物罪、破坏自然保护区罪和抗拒环保行政监督管理罪;再次,应完善环境犯罪罪名的构成要件要素,扩张环境犯罪对象的范围、扩展危害行为的类型。最后,应完善环境犯罪的刑罚适用原则和刑罚适用种类”[12]。笔者与上述学者观点基本相同,且认为此种路径实质是要将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这两个传统的环境法分支所保护的生态法益在刑法典中实现类罪归纳的统一与分立,确立生态法益的独立保护地位,设置“危害环境资源罪”专章,并在刑法典中与“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在同一层次独立设置,增强公众与司法者对其法益属性的认知。

(三)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加强对生态法益的识别与度量

增强刑法对生态文明的保障能力,要求司法者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应具备对生态法益进行准确识别与度量的能力。当然上述识别与度量需以刑事立法中具有生态法益的法益保护目的为基本原则。在对污染环境罪的法益进行识别时,需建立起法益主体、法益类型与入罪标准指标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此方能准确实现定罪与量刑(见表4)。

在污染环境罪司法判定标准中,笔者认为可设置为伤亡人数标准、转移人数标准、财产侵害标准、动植物影响度、饮用水影响度、放射性影响度、地区影响程度等来进行具体的分类度量。对秩序法益侵害程度的判定可设计为转移人数标准、地区影响程度等标准。人的生态法益又可具体转化为财产法益与人身法益,可区分为财产侵害标准、伤亡人数标准、饮用水影响度等具体指标。而非人类的其他主体的生态法益包括上述的动植物影响度、放射性影响度等类别的判定指标。

参考文献:

[ 1]江必新.生态法治元论[J].现代法学,2013(3):3-10.

[ 2]焦艳鹏.生态文明视野下生态法益的刑事法律保护[J].法学评论,2013(3):90-97.

[ 3]焦艳鹏.我国环境污染刑事判决阙如的成因与反思[J].法学,2013(6):74-83.

[ 4]崔丽,王梦婕.污染环境罪案件数涨3倍 97人获刑[N].中国青年报,2014-03-01(3).

[ 5]童克难.加强衔接配合 强化内外监督 重拳打击环境犯罪[N].中国环境报,2015-04-15.

[ 6]崔静,杨维汉.去年我国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7万余件,罚金达31亿余元,粤浙案件数过万[EB/OL].(2015-04-14)[2016-01-01].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4/14/c_1114968255.htm.

[ 7]蔡守秋.环境政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 8]李希慧,董文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立法修改研究[J].法学杂志,2011(9):8-11.

[ 9]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63.

[ 10]焦艳鹏.可增设超越环保标准生产罪[N].检察日报,2014-66-04.

[ 11]焦艳鹏.我国环境污染刑事判决阙如的成因与反思——基于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 [J].法学,2013(6):74-83.

[ 12]赵秉志,陈璐.当代中国环境犯罪刑法立法及完善研究[J].现代法学,2011(6):90-98.

Abstract: China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requires the rule of law including criminal law and environmental law, however, statistics show that Chinas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justice contribu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extremely limited, the coordination is poor between environmental law and criminal law.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proposes to enhance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al law and criminal law,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policies and criminal policy adaptive, progressing realiz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promoting ecocriminal protection of legal interests, strengthening ecological legal interests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in criminal justice.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riminal law; environmental law; departmental law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al criminal legislation; environmental criminal justice

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析 篇4

1 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现状

经济进步的同时不应当毁损环境。近些年,生活水准正在快速提高,更多人也逐渐接受了环保的意识。同时,多数企业也能做到认真依照相应的环保法规来维护环境,不去破坏生态。然而不应当忽视,现今时期内的生态破坏仍没能彻底消除,形势仍较严峻。例如水土流失、盐渍化以及沙漠化、珍稀生物面对灭绝的灾难、海域及草场的生态退化。这些生态难题表现出尤为严峻的威胁性,危害到持续性的人类进步以及发展[2]。详细来看,生态遭受破坏主要体现为如下:

首先,某些城乡地区仍忽视处理废水,相关人员也没能接受新式的处理技术。在较偏僻地区,不经处理的日常生活污水都会直接排入河湖;在某些工业区,污水不经过滤而渗入地下,因此也将会带来污染。从各个地区来看,污水处理配备的成套设备质量不是很高,某些经济滞后的地区也缺乏了处理污水必要的设备,例如收集污水所需的管网还缺乏完整性,处理率也迟迟没有提升。

其次,从垃圾处理来看,某些地区缺乏无害化的日常垃圾处理。近些年,城市人口已经占有更高的总比例,同时城区也堆积了更多的废物和垃圾,这种现状就会引发污染。城市中堆积的垃圾包含了日常生活以及生产排出来的固态废物,这部分废物占用较多土地,也破坏了原本优美清洁的城区环境。与之相比,无害垃圾处理的具体技术还没能完善,垃圾处理并不符合无害化的基本指标。

再次,针对噪声控制、大气污染的控制都缺乏了力度。某些地区近些年呈现较快的经济进步状态。然而,排放至大气中的尾气也逐渐在变多。这是由于,汽车尾气总量是较大的,很难彻底杜绝尾气带来的污染[3]。此外,多数城市都具备较大规模的在建工程,这类在建项目也会带来噪声以及粉尘的双重污染。

2 生态环境与环境工程建设的联系

从生态角度看,环境工程与生态环境二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例如从根本目标来看,环境工程建设的基本宗旨是保护生态。同时,环境工程也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根本原理,如生物学、环境科学、社会学以及工程学。由此可见,二者有着多层次的内在联系,在具体探析时应当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来探究。

环境工程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二者具备共同点,同时也表现出差异性。这是因为,环境生态工程的着眼点在于长久性的生态改善,但环境工程建设相对更重视治理末端的生态污染,它的目标是更详细且更具体的,虽然见效更快但却缺乏长久的成效性。与此相比,环境生态工程更重视确保平衡的能量循环和物质循环,重点是消除累积性的生态污染。由此可知,环境生态工程虽然历时较长,见效也相对较慢,但是这类工程却能收到长久性的治理实效。此外,环境生态工程相比于环境工程也更能避免各区域的生态破坏。受到人为干扰,生态破坏都是很难彻底杜绝的[4]。只有加强整治,才可以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并且慎防水土流失。

3 探析完善的对策

开发自然环境、发展地区经济,这二者并非彼此矛盾,而是可以整合于同一平台上。如果能够选择保护生态的方式来推进经济,那么就会收获双重的实效。人们应当明确:环境能够承载的破坏总量都是有限度的,不可以无限去破坏生态。一旦超出限度,那么环境将会反过来报复人类,威胁根本的生存权利。较长时期以来,受到多样的人为破坏,较多地区已经倾向于生态枯竭,物种遭受了破坏同时生态也被污染。面对这种严峻现状,需要停止一切破坏生态的行为,强调建设环境工程以及生态工程。只有从全面入手来逐渐完善环境工程,才可以从本质上保护生态,逐渐修复某些地区遭到损坏的生态环境。

3.1 开发可再生的新资源

生态环境的根本理论应当用来解决现今的生态破坏难题。建设环境以及生态工程,首要的切入点就是确保达到最优的综合利用实效,在这种基础上不断摸索开发可再生资源。截至目前,能够被再次利用的固态废弃物只有30%,大部分废弃物还没能被转为珍贵的二次能源。这种趋势下,工业垃圾的总数明显变得更多。从发达国家来看,较多国家都已经可以综合利用可再生的二次能源。然而反思我国,这一方面仍有待完善。重视二次资源,就要在本质上提高综合运用各类资源的效率,回收利用废弃物等[5]。

3.2 强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意识

如果不能在根本上扭转不适当的认识,那么环境工程建设就很难被落实。保护生态环境,每个人都负有相应的义务。相关部门应能加强宣传,不断为城乡居民灌输新阶段的生态保护理念。只有强化了平日的宣传,人们才会真正接受并认可环境生态工程本身的价值,从而积极参与现今的环境工程建设中。

3.3 完善环评体系

从目前来看,针对生态环境的环评体系还没能达到健全。为此,相关部门就有必要设立更健全的环评指标,全面考虑多样的生态要素。在环境可以承载的限度内,适度开发生态资源。完善环境评价,也可以督促各类企业认真予以遵守,确保自身行为是合法的。

4 结论

建设环境工程,具体内容包含了初期的决策、环境工程立项、设计以及施工、后期的工程运行。建设环境工程的根本宗旨就是防控范围更广的环境污染,改进全面的生态。在目前状态下,环境质量正在受到更广的重视。环境工程应能促进生态和谐,优化现有的生活环境。在未来的实践中,相关人员还需要优化调配环境工程所需的资源,慎重防控环境遭受损害,从根本上提升环境工程的整体质量。

摘要:建设环境工程的根本宗旨就是消除污染进而改善环境。针对环境污染,不应局限于被动式的末端治理,而是有必要拓展至先期的减排和治理。只有更新了理念,才能在根本上净化环境。生态环境与环境工程的建设密不可分,二者具有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对于此,有必要探析环境工程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内在关系。结合环境工程的真实情况,在生态学角度下不断完善环境,符合可持续的环保需要。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二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吴炳方,刘远新,臧小平等.三峡工程建设期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3):276-282.

[2]李珍.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J].农家科技,2011(S3):46.

[3]魏左平,董志勤,靳守茂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呼和浩特市城市园林绿化为例[J].园林科技,2013(4):1-5.

[4]朴彩顺.试论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平衡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195.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篇5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寒假里我读了《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这本书,它让我知道了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母亲。很多年以前,她是美丽健康的,由于人们不懂得保护她,地球妈妈现在已经生病了。书中倡导我们采取低碳的生活方式,养成生态文明的良好习惯,争当环保小卫士。

读了这本书,我还明白了绿色生活其实很简单,可以从我做起,从家庭小事做起。如平时我们看电视,电视机的声音可以调小些,爸爸妈妈晚上的手机不用就关机,电脑长时间不用时也要提前关机,购买家用电器时,优选选购节能产品;家庭中“一水多用”是节约用水的最好选择,还要随手关掉水龙头,杜绝“长流水”;出门少开汽车,如果出门到不太远的地方办事、购物,骑自行车前往是最为便捷、节能的选择;做到绿色消费,多买绿色食品,自备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不买一次性筷子和杯子,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森林资源。这些节电、节水、节油等文明习惯便是在践行绿色生活。我们要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希望爸爸妈妈能和我一起行动起来,践行绿色生活,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祝你们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法 篇6

【关键词】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确认;计量;披露

一、环境会计要素

(1)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的与环境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并能准确地加以计量,该资源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社会利益。(2)环境负债。环境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与环境有关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环境负债按照赔偿责任是否确定划分,可分为确定环境负债或有环境负债。(3)环境成本。环境成本是指在商品生产活动中,从资源开采、生产、运输、使用、回收到处理,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需的全部费用。按其成因分类可分为:一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主要包括产生废弃物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的运营、对环境污染大的材料替代、节能设施的运行等成本。二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环保设备的购置、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环境污染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认证等成本。三是企业有关环保的研究开发成本。如环保产品的设计,对生产工艺、材料采购路线和工厂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四是有助于企业周围实施环境保护或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效益支出的成本。包括企业周边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区环境活动的赞助、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广告等支出。五是其他环保支出。主要包括由于企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对土壤污染、自然破坏的修复成本及支付的公害诉讼赔偿金、罚金等。如紫金矿业废水泄露造成汀江污染而支付的高额环保费用。(4)环境收益。环境收益是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环境收益应能用货币计量,不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部分属于环境业绩,而非环境收益。鉴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仅以历史成本考虑企业实际支付的环境成本,并未充分重视潜在环境负债和环境损害成本,已经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不便于为经营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因此,环境会计应当以环境成本核算为中心环节,重点考虑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二 环境成本与负债的确认

1.环境成本确认。确认环境成本应符合以下条件:能够合理的计量、成本信息的相关性、信息的可靠性。首先,成本信息与环境的相关性。环境成本的发生必须是因环境原因而引起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当前我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订了一系列的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环保样品标准。企业要达到这些标准要求,必然要发生一些环保设备投资及营运费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污染问题,起到了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些国家实施环境税、征收环境保护基金、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其次,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计量或估计。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有些需根据会计政策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企业需要将现实的、潜在的污染赔偿金列为费用或负债。

2.环境负债的确认。环境负债的确认是依据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实义务。未来的环境支出表现为企业因经营活动或其他事项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而承担的义务或责任。要确认一项环境负债,必须在符合其定义的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是由本企业环境行为造成;二是降低本企业或外部的环境质量;三是企业行为违反环境法规或环境标准;四是损害了他人利益或是环境质量劣于环境标准;五是依法负有清偿义务。确认过程应经过三个过程。(1)判断未来环境支出发生的可能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极小可能。当达到基本确定标准时就进入负债的确认程序,否则按或有负债标准进行判断。(2)判断环境负债与现实、未来时间段的相关性。如果是由于过去事项对环境造成影响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其具有负债属性;由企业过去活动引起未来事项而产生的负债,则可判断为契约负债。它指企业承诺未来环境支出而履行的现时义务,如承诺对未来环境损害的健康赔偿成本、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等。(3)现实负债依据其能否计量做出当期确认与附注揭示的会计处理之分;契约负债依据其能否导致未来损失采取提取环境污染损失准备金的处理方法;对或有负债则可以根据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三、环境成本与负债的计量

一般而言,从历史成本的角度更倾向以可靠性作为信息质量的特征之一,但对于环境会计而言,相关性更能体现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企业经营环境的联系。企业在继续使用可靠性作为会计计量信息质量特征的前提下,应更加看重相关性对环境会计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运用和后续计量上。公允价值的应用为环境会计理论创新和实务发展提供了依据。公允价值对环境会计计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向决策者提供更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信息来体现。一般而言,市场定价是最符合公允价值定义的,并且与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计量方法相比,可观察到的市场定价更可靠、更容易确定,便于责任双方进行沟通、协商赔偿金额。所以公允价值的应用体现了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在要求。会计准则明确了某些资产如有生命动物和植物的自身确认和计量问题,公允价值的运用使污染对其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的计量。采用后续计量对环境资产与负债进行量度,突出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后续计量指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应当按照当前最佳估计数对该账面价值做相应调整。对排污企业的环境影响进行后续计量,在一定程度上使排污企业造成的外部环境污染,能得到较为可靠的计量,充分地展示了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特征。或有事项准则针对企业环境污染涉及到未决诉讼等不确定性事项,通过后续计量来核算对环境造成的损益。或有负债的计量应当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然后进行后续计量。最佳估计数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包括:预计负债的种类、形成原因以及经济利益流出的不确定性;预计负债的期初、期末余额和本期变动情况;与预计负债有关的预期补偿和本期已确认的预期补偿金额等。

四、环境成本的核算

对于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而言,仅有内部成本核算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内部成本核算没有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的外部性、时间性等因素,忽略了外部压力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难以有效的站在企业经营全过程的高度对环境成本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在观念上,主张依据生命周期全成本的思想来确定环境成本的计量范围。实务上,倾向于以预防污染发生的成本和以污染后果的清除或损害赔偿的补救成本作为确认与计量基础,因为其较为简便可行。理论上,公允价值和后续计量为确认与计量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持,增强了以污染造成损害的价值作为确认与计量基础应用的可行性。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是指在产品经济有效使用期间,从产品研究开发阶段开始,经过产品规划、设计、制造、售后服务等阶段,按每一阶段累计其发生的成本。在传统成本制度下,企业仅把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而把设计开发和售后阶段的费用计入期间费用。但在环境会计中,要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成本进行环境影响核算,具体到产品成本不仅仅包括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环境支出费用,且包括产品开发、销售直至淘汰整个生命过程的环境支出费用。同时,此项费用发生额度随政府环境立法对企业约束力的增强和公众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所以作为主要污染者的企业对此承担的责任日益加大。在此种外部压力下,可以预见未来企业所承担的潜在成本将会增大。企业对环境的破坏终究要付出成本与代价。因此按产品生命周期法的要求,企业对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材料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跟踪检测,就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耗)过程中发生的环境支出进行全过程的累计。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外部环境成本内在化。这种内部化的安排主要体现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普通生产经营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与产品直接有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厂房设备折旧成本等。同时,还包括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生产工艺支出,建造环保设施支出等。第二,政府约束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指由于遵循政府环境法规而发生的支出。包括排污费、检测监控污染情况的成本,因违反环境法规而缴纳的罚款。第三,或有负债成本。指已对环境造成污染或损害,但污染影响尚未得到充分证实,依靠法律裁决来决定发生某种支出的额度。这包括由于环境污染严重而尚未治理,政府环保部门可能对企业处以的罚款,企业因污染对周围单位或个人的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而可能招致的赔付等。生命周期成本法对环境成本核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外部压力的概念,帮助企业履行那部分由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但尚未承担的环境污染成本或负债,使企业自觉地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进而满足了对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要求,更好地使企业完善自身的环境成本控制系统,满足了经营决策的需求,并提供给外界真实、可靠的与投资策略相关的信息。

五、环境信息的披露

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思路,进行财务报表内和财务报表外的环境信息披露来揭示环境问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在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应将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以便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具体方法是在会计报表内增加合适的科目,对与环境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指标进行单独的披露。例如,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若干单独的项目,以反映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在利润表中增设特别环境项目,反映全部或部分的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在现金流量表中列示环境相关事项,如企业的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保护融资等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状况等。环境成本的发生大致有两种情况:费用化与资本化。总的来看,对于不会在未来带来经济利益的环境成本,则将其费用化。对于那些符合资产的确认、计量标准的环境成本,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应将其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环境负债确认中,应该考虑有关重大不确定性及可能的后果范围;应披露的内容包括:每一类重大负债项目的性质,清偿时间和条件,当负债的金额或偿还时间很难确定时,应对这一事实加以说明。

将环境有关财务问题披露的范围稍加扩大,在财务报表之外的财务报告中的其它部分进行披露。方式一:增加附表或补充报表。根据需要将环境问题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通过单独编制附表或补充报表的方式加以详细披露。比如,可以单独编制环境资产、环境负债明细表、环境支出明细表或环境收支明细表等进行详细的列示。方式二:在财务报表注释中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如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环境利润的确认政策、环境会计变更事项,包括环境会计方法的变更、报告主体的改变、无法全部或部分地估计环境负债、会计估计的改变等。

参 考 文 献

[1]许家林,孟凡利.环境会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肖序.建立环境会计的探讨.会计研究[J].2003(11)

[3]许家林,蔡传里.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1)

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法制建设 篇7

一、金融法制建设是金融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

金融生态环境通常可以理解为金融组织赖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各种外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在相互联系和动态演化中形成的有机整体, 其中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之一。

金融法制建设的作用是创设金融活动主体的行为规则, 保障金融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首先, 法律构建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退出和公平竞争机制, 使金融组织优胜劣汰, 保持金融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动态平衡。其次, 法律确立金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机制, 通过对金融监管、金融组织自律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的规范,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保护投资者利益, 增强金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再次,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金融组织、金融产品和金融活动的立法, 创造各种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的发展空间, 保持金融生态环境的物种多样性, 鼓励金融创新。

金融法制建设也为金融生态环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改善提供保障。以法律的形式将金融政策规范下来, 不仅能够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并减少执行成本, 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不利金融生态健康发展的政策出台;法律对产权、投资人权益、金融产品法律关系等的保护和确认, 对金融违法行为的打击, 可以优化金融生态的经济运行环境;法律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和促进积极向上的金融文化的确立和发展, 这在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良好的金融机构内部文化和金融活动行为模式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当前我国金融法律环境的几个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金融生态法律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 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还未从法律制度的层面加以解决, 金融生态环境自身不断发展完善与个别金融领域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仍然存在。当前, 我国金融生态法律环境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规范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缺失

规范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是金融生态法律环境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 我国规范的金融机构市场化破产机制尚未建立。一方面, 对金融行业的过度保护, 导致经营不善乃至严重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无法及时退出市场。由于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缺失, 中央银行和各级财政又不得不采取非市场化的救助手段, 使得问题金融机构的风险继续沉淀累积, 从而最终影响到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另一方面, 即便是少量采取市场退出措施的金融机构, 其关闭仍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完成, 带有明显的政策性特征。并且, 由于缺乏有效的存款人和投资人保障机制, 金融机构的债务 (尤其是个人债务) 往往还是由政府兜底, 隐含着很大的道德风险。

一般企业的市场退出也面临着《企业破产法》调整范围有限、有效的破产程序和相关制度没有确立、政策性破产普遍化等问题, 导致债权人特别是银行债权人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护。

现行《企业破产法》仅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就其中的制度构建而言, 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破产管理人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清算组往往漠视债权人的利益;就破产程序而言, 在破产案件的管辖与受理、债权人会议、监督制度等方面的规定也不很健全。而实践中政策性破产的扩大化也进一步削弱了法律对破产企业债权人保护的力度, 造成了银行债权人的经营风险。

规范的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业市场退出机制的欠缺, 导致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负担沉重, 制约了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发展。

(二) 金融法治力度薄弱

对金融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打击是金融生态环境自我调节、自我净化机制的基础。现行《刑法》的有关规定不能满足打击金融犯罪行为的要求。《刑法》关于挪用资金罪的规定仅适用于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客户资金的行为, 而不适用金融机构挪用客户资金、资产 (如国债) 的行为;对操纵金融机构挪用客户资金、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也很难根据《刑法》加以制裁。

(三) 金融执法环境不佳, 行政干预严重

执法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各项功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金融执法环境的缺陷主要是执行时间长、程序复杂、成本高昂, 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比较严重。

三、如何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制度建设和执法环境

现阶段, 我们应当从制度建设和执法环境建设两方面着手, 构建合理高效的金融生态。

一是全面提高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方政府部门要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一高度重视金融业的发展, 进而提高对加强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利用地方行政主管这一权力优势, 主动承担起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领导职责, 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列入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中, 认真安排、周密部署, 指定专人抓好各项建设措施的落实。同时, 协调金融机构、司法机关、税务等部门共同加强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人行 (或银监部门) 为主体, 相关各方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

二是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中小企业是影响金融生态的重要力量, 是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 因此, 必须把提高中小企业诚信标准、解决融资问题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要树立多元化的融资理念, 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 不断优化企业的融资结构, 缓解资金紧张状况。继续发挥货币市场融资功能, 进一步增加信贷投放额度。金融部门要正确处理信贷集中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适当逐级下放贷款审批权, 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金融政策环境。

三是修改《企业破产法》, 建立市场化的企业破产机制。首先, 建立破产管理人制度, 完善债权人会议、破产重整、破产申请和受理以及债务人财产清算等制度, 给予有物的担保的债权绝对优先的清偿顺位。作为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的补充, 应当建立有关存款保险机制和证券投资者保护机制的法律制度, 降低金融机构破产的社会成本, 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其次, 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带头严格执法, 防止个别地方政府部门以政抗法、以政代法, 搞地方保护主义。企业破产的债务清偿要首先依法考虑债权人的利益, 而不要借保护这个那个为名搞行政干预, 这样往往给债权人利益造成巨大伤害。

四是修改《刑法》, 强化对金融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只有严厉惩治挪用金融机构客户资金、资产的违法犯罪行为, 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和金融稳定, 发挥金融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净化功能。应进一步扩大金融欺诈犯罪主体的范围, 建立健全修改有关委托理财、金融衍生产品、金融结构性产品和金融控股公司等的法律规范。同时, 要加强执法环境建设, 提高执法效率。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与优化对策 篇8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优化对策

0 引言

林业建设是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 在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林业建设承担着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发展、产品供给的多重任务。特别是在国土资源相对短缺、全球变暖、荒漠面积不断加大的今天, 林业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已成为地球赖以生存的21世纪首要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重大问题。

我国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 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非常重要, 任务非常艰巨。生态林业的健康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富民强的标志, 也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国民经济的发展、民族的繁荣既离不开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也离不开环境保护, 人类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受益者, 同时处理不当也会成为生态环境的破坏者。因此, 对我国林业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深刻的分析和了解, 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各省市特殊地理环境, 优化和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已越来越成为业内人士探索的课题和研究的方向。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外历来重视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国际上以美国、前苏联、加拿大等为代表的近50个国家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工程”, 就为国际上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奠定了基础, 使美国林业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建设、生态保护的世界典范。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意识和方法相对落后。20世纪50年代, 国家林业总局颁布的关于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在“三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 在我国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中, 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本世纪初, 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明确提出将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作为建立生态安全体系的指导思想;坚持生态效益、科教兴林、依法治林等基本方针;优化林业结构, 增加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思路。

2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近年来, 一些省市通过城市绿化, 改善了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 但由于对林业生态建设目标、方法和建设策略等在认识上的不足, 导致林业生态建设投资效益偏低、建设规模和效果与生态建设要求严重不符等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2.1 林业法制观念薄弱

目前, 我国缺乏全面的、有影响力和可操作性强的林业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一些基层领导和干部为了上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林业建设统计数字, 存在统计不严肃甚至弄虚作假, 严重挫伤了林业生态建设者的积极性。

2.2 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

一些省市对林业生态建设国家法律法规认识不到位, 资金控制不严, 管理不到位, 出现业务部门和主管部门过多、各部门之间权职不明确等现象, 致使资金使用不当或因技术准备疏于管理和不充分, 从而造成国家资源的浪费, 给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发展, 带来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2.3 城市林业建设规划不合理

在城市林业规划阶段, 忽视了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缺乏对自身水文、地质环境的了解, 过度追求花、草、灌木等城市园林式景观建设, 缺乏科学依据地引进生长于南方的而北方少见的树种, 而放弃了符合本地乡土特点和生长环境的本地树种;过于追求成林效果不惜成本购买大量成活率低老树和大树等, 不仅破坏了树木成长的原有的生态体系, 也大大增加了管护成本。

此外, 林业建设队伍薄弱、林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配套资金不到位、林业科技人才缺乏以及林业生态环境推广工作不利等问题, 也严重地制约着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对策

3.1 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体系

为实现新时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目标, 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体系, 依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加快提高林业生态建设水平的步伐。

3.2 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

作为长期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林业生态建设, 应有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基于社会发展的、长远的投资规划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作支撑。

3.3 树立长久发展的战略思路

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优化林区生态体系, 因地制宜地依据地域性特点, 培育优生优质树种, 充分考虑物种多样性和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 杜绝非法移植现象, 提高造林成活率, 使开发、养护、产业并驾齐驱, 促进林业资源总量的持续增长。

3.4 依靠科技力量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将生物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全面依靠林业生态科技成果, 因地制宜地加快林业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丰富林区建设内涵, 不断拓展新时期林业发展空间, 实现资源型林业向生态型林业的转变, 形成多种技术、多种林业产品和生态旅游等多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 加快符合当地特色的林业产品的开发, 发展循环经济。

3.5 培养全民生态文明观念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生态文明, 形成尊重自然、善待环境的良好氛围, 提高全民生态忧患意识。

4 结论

综上所述,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研究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制定与地区环境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战略和对策, 是促进国民经济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冯沛.林业生态发展战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 2011 (5)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谈 篇9

1 我国林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对2014年2月25日公布的第八次 (2009-2013年)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 我国的森林面积较第七次清查增加了1223万hm2达2.08亿hm2位居全球第五, 森林覆盖率上升了1.27%达21.63%。活立木总蓄积164.33亿m3, 森林蓄积151.37亿m3位居全球第六。天然林面积1.22亿hm2, 蓄积122.96亿m3;人工林面积增加764万hm2达0.69亿hm2位居全球首位, 蓄积24.83亿m3。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正处于数量与质量稳步发展的阶段[2]。然而在面对所取得的成绩同时, 也不得不面对下一步林业生产发展的严峻形势。总体而言, 当前我国依然是属于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 不仅森林覆盖率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 同时在森林面积、蓄积等方面的人均情况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如何做好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存是当前困扰我国林业发展最大的问题。

2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林业资源一个规模庞大的生态循环系统, 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其对环保与节能减排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 林业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态文化的追求, 更是我国经济与自然、资源与生态、人与环境协调统一的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而在林业资源中, 森林资源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对林业的生产与经济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只有对森林资源引起足够的重视, 并强化其保护力度, 才能让林业生产与经济的目标得以实现。但当前, 我国森力资源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大部分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生产力产生了衰退现象, 且呈生态效益功能也大幅下降, 因此, 恢复与发展我国林业资源成为了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3 加强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对策

3.1 科学进行生态采伐

生态采伐应以不影响或尽可能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前提, 尽量减少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的伤害。此外, 生态采伐还应以维持生态原有的物种多样性, 将森林功能、景观等因素作为生态采伐设计的内容, 这也是生态采伐与传统采伐的不同之处[4]。生态采伐设计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林分、景观及模仿自然干扰。在林分水平上, 应全面考虑林木的树种、产量和生态多样性的组合、树种搭配、林地生产、水分、养分及能量的交换过程等内容, 让森林被采伐后依旧可以维持正常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保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 应尽可能将采伐过程模拟自然景观的特征。在模仿自然干扰的水平上, 则是模仿森林在生长中所会遇到的风倒或自燃等现象, 并通过外力干扰来帮助森林成长。例如, 科学地设计人工助燃不仅可以烧毁部分密度过大的林下植物, 还能起到杀灭森林病虫害的效果。

3.2 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

要想实现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目标, 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至关重要。该战略不但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林产品的需求, 同时又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 最大程度地保障我国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5]。对此, 笔者认为, 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战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 转变传统的森林资源区域划分方式, 将以往按行政区域划分改为依据资源的自然特征予以划分, 使具有相同特性的森林资源能够划分到同一区域, 最大程度地提高森林资源的使用效;同时, 有助于提升林业管理的效率。其次, 制定出一个具有权威性、持续性、有效性及长期性的林业计划体系。该计划体系中不但要包含保障林业生产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指导内容, 还应突出生态环境的建设在其中的重要性, 最终实现用材与生态利用二者兼顾。如此一来必然会促使我国的林业生产发展能够在该体系指导下, 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 确保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共同发展。最后, 为了保障林业计划体系得到有效地实施, 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并严格落实, 为林业计划体系的有效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3.3 发展食品加工业与旅游业

近年来, 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普遍提高, 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日渐强烈, 生态旅游也逐渐成为了人们业余休闲的第一选择。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林业开发商或林农可以结合当地的特色森林资源来开发生态旅游行业。现阶段,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仅是有效发挥林业资源功能的最佳方式, 也是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扩大内需的最佳举措。所以, 应在森林已有的资源与基础上进行更好地完善, 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森林资源、商贸、餐饮、娱乐和交通于一体的经济体系[6]。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 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功能, 还能提升林业生产与经济建设的效率, 并为人们提供更多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此外, 还可以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提供具有林区特色的副产品, 或成立副产品加工厂, 以增加林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光辉.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0 (1) .

[2]杨永华.对于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的分析[J].福建农业, 2015 (4) .

[3]孙俊.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的关系分析[J].吉林农业, 2011 (8) .

[4]陈波.兴仁县现代林业生态建设和林政资源管理探讨[J].广东科技, 2014 (20) .

[5]黄军, 陆柳春.探讨现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政资源管理[J].现代园艺, 2014 (10) .

基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探讨 篇10

关键词:环境保护,污染,现状,对策

1 引言

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全国生态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工厂和大型养殖场在农村迅速崛起, 农业已经演变为立体交叉污染最为严重的产业, 农村环境遭受到难以修复的破坏, 成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因此农村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2 基层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2.1 土壤污染

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及其他化学物质, 而农作物只能吸收1/3, 2/3的化肥和农药经过雨水冲洗最终流入了土壤, 造成了土壤质量退化, 农产品存在有毒物超标现象, 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

2.2 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近年来, 农村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 家庭式和小规模养殖占大多数, “三废”没有规范的处理设施, 大量粪尿及冲洗废水随意排放, 有的直接流入附近河流或饮用水源保护区, 并造成恶臭、滋生蚊蝇, 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2.3 生活垃圾污染

卫生部调查显示, 目前农村每天每人生活垃圾量为0.86kg, 由于缺乏规范设计及有效的环保措施, 我国大部分村镇居民的生活垃圾还处于乱堆乱放的状态。同时, 由于垃圾处理技术落后, 资金投入不足, 不能做到无害化处理, 堆放的未处理垃圾已成为农村环境的“潜在污染源”, 极易引起二次污染。

2.4 秸秆焚烧的污染

每年到收获季节, 农民为了省力气、省时间, 往往将大量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 这样不仅浪费了秸秆资源, 污染了农村环境, 还破坏了土壤。

2.5 白色污染

农村的白色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使用的废地膜、食品包装袋、塑料方便袋等, 这些塑料制品质量差, 无法再利用也难以回收, 被当做废弃物丢弃。

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的措施

(1) 大力推广科学种田技术, 积极引导农民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 减少化肥和农药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同时,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推行田间合理灌排, 发展节水农业, 严格控制污水灌溉。

(2) 划定畜禽养殖区域, 改变人畜混居现象, 规范家庭式和小规模养殖业的畜禽粪便无害化还田处理, 并要求其建立相应的环保治理设施, 通过综合利用的方式和污水治理发展沼气建设, 应统一化、规模化的开展, 避免单家独户的进行。禁止污水流入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直排到周边河流。

(3) 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 扩大宣传范围, 在农村开展保护环境, 爱护水源的宣传。引导村民对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采取挖坑填埋、建沼气池等办法处理。

(4) 大力推广可降解的农用薄膜, 减少农用薄膜在农田中的残留, 保护农田, 使其可永续利用。同时, 提倡农民使用国家规定的塑料方便袋或环保布袋。

(5) 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建立水源保护区, 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 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禁止有毒有害物质流入保护区, 切实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6) 加大畜禽养殖的环境监察执法力度。检查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是否办理了环保审批手续;粪便综合利用、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执行了“三同时”制度, 未按相关规定执行的一律不得开工和生产;对地处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人口稠密的敏感区和不合理的养殖场坚决予以关闭;对新建养殖场进行严格检查验收和检测。

(7) 加强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检查, 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防治农村工业污染。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污染转移, 防止污染严重的淘汰落后生产项目、工艺、设备和“十五小”、“新五小”等在农村死灰复燃。

4 结语

保护农村环境, 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同时也是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陆新元, 田为勇.环境监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2]毛应淮.污染源环境监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3]冯雨峰.生态环境监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

上一篇:学习项目下一篇:政府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