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锻炼

2024-06-12

心理锻炼(精选十篇)

心理锻炼 篇1

1 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认知功能是人类的高级活动功能,它是人体对外界信息的反应能力。随着人们对认知过程不断研究,对于认知活动有了更多的理解。研究得出,认知过程应由以下方面构成,适应、结构及过程三个方面,认知是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为了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信息加工过程。由于对于认知活动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类认知活动过程的实质,最终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即人类的认知活动过程是一个主动、积极地接受或加工输入信息、符号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地加工和处理符号、信息与解决问题的动态系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对认知活动的影响,研究中发现,体育锻炼对于认知活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长期的体育锻炼比短期的体育锻炼在认知表象上能够产生的效应更加明显,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运动系统和知觉的总体速度。综合该领域的研究,体育锻炼在认知功能上对于正常人群和心里有障碍人群都有一定的影响。

2 体育锻炼对于情绪状态的影响

许多学者在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研究诸多、内容较丰富、方法较成熟的问题是体育锻炼与情绪之间的问题。在多种行为对情绪能够产生怎样影响的研究过程中,研究结果得出,体育锻炼是进行自我情绪调节最佳的手段。国外一些健康服务中心的研究报告曾多次指出,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有改善作用是毫无疑问的,尤其对焦虑和抑郁程度的降低效果更加明显。体育锻炼对于情绪调解主要表现在体育锻炼中的各种行为是人们调节情绪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体育锻炼的情绪调节方式是一种长期性的行为。

2 . 1体育锻炼的抗抑郁效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有关体育锻炼与抑郁关系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临床上被诊断抑郁的人身体健康水平较低。(2) 体育锻炼与其他传统的方法一样有效。(3)体育锻炼是对传统治疗方法(如团体或个别的心理治疗和医学治疗)的补充。(4)体育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对抗抑郁的研究中得出结论,短期的体育锻炼、长期体育锻炼及间歇性体育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尤其在需要得到心理照顾的特殊人群身上体现的效果更为明显。体育锻炼对特质性抑郁(长期的、稳定的)、状态性抑郁(短期的、波动的)、正常人的抑郁、精神病患者的抑郁都有降低的功效,体育锻炼对降低抑郁的程度受锻炼持续的时间、适度的强度、频率等一些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样在进行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锻炼过程中也可以起到降低抑郁的作用,降低抑郁的程度同样与体育锻炼时间的长短、适度的强度和频率大小有关;放松练习和其他愉快的活动降低抑郁的功效与体育锻炼相比效果不是太明显。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和心理恢复手段的运用,如果将体育锻炼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所达到的效果会更好。

2 . 2体育锻炼降低焦虑的效能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慢跑、渐进性放松、高强度练习等体育锻炼均能即刻降低焦虑的效果。结论得出,半小时或更少一点时间慢跑对状态焦虑的降低效果相当显著。通过体育锻炼能够感受到一些良好的情绪体验——流畅体验,从而带来特殊的情绪效益,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或心理需求。在这种状态中,全身心投入所从事的活动之中,从活动过程中产生流畅体验的同时体验到乐趣和享受, 对活动的控制感逐步产生。锻炼个体似乎表现出对从事的某种活动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并且这种感觉完全是出于自己所从事的活动过程本身。流畅状态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优秀运动员欲求的状态,也是任何有水平的锻炼参与者所追求的的状态,这种状态主要表现出锻炼者完全地投入到运动状态之中,并且个人的能力能够接受挑战。一项对123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列举了体育运动、学习工作、人际交往、宗教等活动,询问被试者以往在任何情况下感受过流畅体验,大多数人回答只有在运动中有过这样的感受。由此可见,流畅体验的主要来源是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中会感觉到自身与情境融为一体,身体轻松,忘却自我,充满活力超越时空障碍,体验到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当锻炼者顺利地完成某项锻炼强度,并在某次锻炼中产生这些良好的情绪体验后,就会诱发积极的情感和再次尝试锻炼的欲望,进一步抵消一些抑郁、焦虑等消极情感的影响,有效改善心理状态。

3 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一些研究认为,体育运动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尤其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精力充沛、兴趣广泛、焦虑水平低、性格大方等人格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一些学者更加专注研究体育锻炼对于人格的影响以及体育锻炼对人格整体结构的影响。一些缺乏自信、急躁易怒、有强烈紧张感、抑郁、焦虑等现象,通过体育锻炼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多数研究表明,在体育运动中,人们提高身体自我价值和其他重要的身体自我知觉(如身体表象)尤其对于那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更能够从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自我知觉和自尊的提高(身体状况一般的人,如中老年人、肥胖者)。国外多数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对自尊的影响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都可以体验到积极的锻炼效果。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对于低自尊者效果十分明显:体育锻炼对低自信、低自尊、低身体自我表象、低身体自我价值感的人,对一些轻度抑郁的妇女,对身体有残疾人、超重和肥胖的成人和儿童,可能会有较大的效果。不同的锻炼方式对自尊产生不同的影响,各种方式的体育锻炼都能对自我认知的变化产生影响, 短期的体育锻炼对心理效益影响不是十分明显,自尊的变化需要更长时间的干预。在自尊提高的因素中,加强锻炼的坚持性。

4 人们坚持体育锻炼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对许多人来说,开始锻炼难,坚持锻炼更难。影响坚持锻炼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一般来说,自愿参加的个体比被动参加的有监督锻炼的个体坚持锻炼的时间更长。说明锻炼的坚持性和参与锻炼的性质(被动、主动)有关,参与锻炼越主动,坚持的时间就越长。

一些研究发现,在有外部监督的情况下进行锻炼的人,可以通过他们过去参加锻炼的行为和经验预测他们现在参加锻炼的情况。这样的结论适用于成年男子、女子和肥胖病人等。然而,童年时期的运动经验与他们在成年后体育活动的坚持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

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锻炼群体的规模而言,一些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个体不喜欢自己单独锻炼,但往往小群体中的个体比大群体中的个体表现较高的坚持性趋势。锻炼计划指导者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环境因素。尽管一名高水平的锻炼辅导员不是影响坚持性的主要因素,但是缺乏亲和力、专业知识欠缺的指导员必然对实施锻炼方案不利,认为自己不被指导者注意的锻炼者退出锻炼的可能性高一倍。锻炼场所是影响锻炼坚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有规律的锻炼者来说,适宜的健身场地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很多健身活动退出者退出的原因是由于锻炼场所的不便。另外,当锻炼者未超过他们的有氧能力的负荷量来从事体育锻炼时,锻炼的坚持性最高。一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对锻炼坚持性也有明显影响。持续时间越长,退出锻炼的百分率越大。因为对一些平常不锻炼的人来说,当他们开始锻炼时,往往倾向于过度训练,但这容易引起并发症,导致运动损伤,增加退出率。大量研究认为,锻炼刚开始的4~7周,每次的锻炼持续时间相对要短,运动强度相对要小,这样才便于人们坚持锻炼。

社会竞争加剧导致的压力感加重。学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要求不断提高,人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竞争状态之中,就会对人们的身心承受力造成重压。体育锻炼既是身体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锻炼不仅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人的生活满足感和生活质量。

摘要: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已经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中不断发现,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而且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解释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找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人们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便人们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改善心理效益。

第二课 锻炼心理品质 篇2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以及心理不健康的危害性。明确锻炼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内容和途径、方法等知识。为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个性打下良好基础。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

(1)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概念:心理健康、心理偏差。(2)通过学习,知道并了解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3)懂得心理健康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4)知道心理不健康危害大。2.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着重帮助学生掌握了解自己心理特点的方法,以及优化心理品质的锻炼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及社会适应能力。3.觉悟方面

通过教育使学生着重理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对青少年的重要意义。提高对不健康心理的认识水平,自觉地纠正“心理偏差”。在社会生活中,锻炼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教育重点

(1)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是什么?(3)心理不健康的危害是什么?

(4)青少年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掌握锻炼心理品质的方法。教学难点

(1)怎样理解“性格良好”。

(2)为什么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具有重要意义?(3)为什么心理不健康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危害性? 课时安排:

4课时。原则上一框题一课时。本课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如展开讲,或加上学生讨论等活动有可能超出4课时。为了便于说明教法,本教案按一框题1课时阐述。知识结构

第一课 时 复习提问

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导入新课

通过前言和第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了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并懂得正确认识自己,加强心理品质锻炼对青少年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是紧密相连的,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在第二课中我们来学习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益处?以及心理不健康的危害是什么?锻炼心理品质的方法是什么?

一、健康新观念———心理健康(板书)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健康?(学生回答后,教师请学生做选择说明题。)下面的人谁最健康?为什么?

(投影)

A.小明除了心律不齐外,其他身体部位都非常健康

B.小萍身体非常好,是校田径队队员,但她与同学关系总处不好,常感烦恼 C.小强身强体壮,学习时一遇难题就发休,大家说他缺乏自信心

D.小兰身体健美,善与人交往,情绪比较稳定,自制力强,意志坚定,大家都喜欢她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小明心律不齐,说明身体部分不健康。小萍、小强虽然身体不错,但由于他们不是与同学搞不好关系,就是学习自信心不强。这都会阻碍他们成长进步,我们说,他们心理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小兰不仅身体好,而且心理素质也不错,这就会促进她的成长进步。所以我们说小兰最健康。可见人的健康包括两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1.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板书)什么是健康?(板书)

(引导学生看书第28页,将“健康”定义划出来。)

人的身体健康可通过一系列体能测试来判断,而心理健康也是有衡量标准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哪引起。2.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板书)

(组织讨论。将同学4~6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讨论内容: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学生讨论5~7分钟后在全班范围内交流发言。老师简明扼要地将讨论内容写在黑板上,着重分析几项内容。)

(1)心胸开朗,乐于交往。(板书)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填表,并举例说明。)(投影)

项目 内容 含 义 益 处

害 处

开朗

心胸开阔,不斤斤计较

①与人关系和谐、个人情绪愉悦 ②交往中互补优缺点 ③与他人、集体相融,促进

学习、工作更快进步

不开朗 不善于 交往

①与人关系冷漠、不够和谐、个性孤僻、烦恼②与他人、集体有距离,失去学习进步的一些外部力量

乐于 交往

在与人交往中主动、热情。不羞怯,不冷漠

(教师归纳。)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离群独居。孤独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是难忍受的,它会给人带来烦恼,影响身心健康。在社会、学校、家庭、班集体中如果我们开朗、乐于与人交往就会使自己开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习、工作更快进步。人的交往包括同龄人之间、异性间,与师长、与父母、长辈及社会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学校是我们学会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同学们应该在交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2)情绪健全、情感丰富。(板书)(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填表,并举例说明。)(投影)表1 情绪健全的含义

要求或作用

第一层

一个人的情绪是喜还是怒,应该同他所处特写的情境相一致、相谐调 “情”与“境”相一致

第二层

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

①积极情绪使人有好心情,给生 活和学习带来有益影响

②消极情绪会对身心产生不利作 用

表2

情感

定义

持续、稳定的情绪就是情感

情感丰富且健康的作用

①待人热情、善于交往,人际关系和谐

②对祖国、家乡、亲人、集体、他人充满爱心,易被人接纳 ③对自己、他人,学习、生活有责任感 ④善于想象、思考,促进思维能力开发„„

(作用不只局限这几点,只要合理,学生说出来,即给予肯定。)(教师归纳。)每人都有情绪和情感,它是丰富多彩的。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丰富且健康、情绪积极且稳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是快乐、自信、事业易成功的人。我们每个人要做自己情绪、情感的主人,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快乐、充实、美好。(3)性格良好,有自制力(板书)

(在学生讨基础上填写表格,并举例说明。)(投影)

被多数人接受的性格特征是

诚实、友善、富有同情心、有责任感、自尊自爱、理解、可信、可靠、关怀、体谅、热情„„

自制力定义

是指人自觉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情绪、举止、言行的能力

自制力强的意义

①能自觉支配自己的行动,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很好地控制、驾驭自己 ②完善个性 „„

(教师归纳。)

每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性格与先天遗传有一定关系,更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尤其是个体参加社会实践不断社会化的结果。性格有内外向之分,但谈不上好与坏之分。不论什么性格的人,只要他具有诚实、友善、富有同情心等因素,就称其为具有良好性格。每个人不可能具有所有的良好性格特点。性格是可以通过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途径来不断趋于完善的。在完善性格中,自制力是一个很强的推动力,在青春期加强自制力是非常重要的。(4)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板书)(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填表并举例说明。)(投影)

意志 坚强的

表现

①遇事能够当机立断,果断行事

②有控制自己的情绪、言谈、行为 的能力 ③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感情用事 „„

意志坚强 特别表现 在对待困 难上

①能够正视困难,知难而进,寻找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 ②失败了也不气馁、不退缩,继续努力,直至成功

(教师归纳。)

意志力是人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催化剂,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尤其需要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5)智力正常。(板书)(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填表。)(投影)智力包括的内容

观察、思考、记忆、想象„„

智力正常的作用

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教师归纳。)

智力正常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智力是发展的,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要不断开发智力,提高水平。

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同时又探讨了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五个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回忆。)其中第五是智力因素,第一、二、三、四是非智力因素。因此,我们平时不仅要重视开发智力因素,同时也要重视培养非智力因素,成为一个健康的人。课堂作业

(1)什么是健康?

(2)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3)根据心理健康的五种主要表现,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并制定出发扬优势,完善自我的具体措施。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什么是健康?

(2)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又懂得了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那么,心理健康对我们青少年成长进步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锻炼和培养心理品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心理健康有利成长(板书)

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张海迪这个人吗?请了解张海迪的同学谈谈她的事迹。(学生一般知道的不全,教师组织学生听张海迪事迹。)

(事先录好音播放或找材料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张海迪心理健康水平如何,这对她成才有什么作用?

下面我们结合张海迪的事迹来具体分析一下心理健康对人成长进步的有利作用有哪些。1.心理健康,能使我们充分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板书)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张海迪对生活的态度。

提问:张海迪认为生活美好吗?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当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时对我们个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看到大自然的美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可使我们心情愉快,无形中可给我们积极向上的力量„„

提问: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吗?什么样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生活抱着消极态度的人,他们心情不舒畅,不会积极主动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而对生活抱着积极态度的人,他们心理健康,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实事求是地评价事物,感受人生。美好的生活又会促进他们更加积极进取„„

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像张海迪这样心理健康的人,能积极主动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能使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获得向上的力量。张海迪身残志不残,不断进取,这与她时时感受生活的美好是分不开的。心理健康的人,能正确看待、评价事物,因而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2.心理健康,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掘聪明才智(板书)

提问:张海迪到目前为止有哪些成就?她这样一个重度残疾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成就?(组织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因为她具有健康心理。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获得有务帮助。心理健康的人,开朗大方少烦恼,常能感受生活的美好,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不断开发智力。心理健康的人有顽强的毅力和自制力,能够克服困难,朝预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

人都是具有潜能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潜能开发的程度。心理健康对学业和成功起推动作用。心理健康的人,社会适应能力强,个性趋于完善,所以能促进潜能的开发、事业的成功。3.心理健康,能使我们在困难、失败和挫折面前更有勇气和信心(板书)

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人的一生顺利的时候是少数,更多的时候是与困难作斗争。

提问:对待困难有几种态度?而各种态度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结合张海迪事迹回答,教师归纳。)

人们对待困难的态度,大致有二种。一种是有信心、有勇气,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另一种是气馁、退缩、无信心、无勇气、回避困难。前一种是取得成功的态度,后一种将一事无成。人们要想战胜困难,必须在精神是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勇气,二是信心。只有对生活充满信心、乐观、有目标、有毅力的心理健康的人,才是精神上的强者。让我们再听听张海迪怎样说,她说:“我们的世界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越来越强大的病魔,二是更加强大的意志。我每天都在这两者的较量中度过”。“人们常看到海迪穿着红毛衣、剪短发,总是带着微笑,眼

睛里闪着逼退一切的光芒”。(可制成投影。)通过张海迪的事迹,我们进一步懂得: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需要的勇气和信心。心理健康的人会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4.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板书)提问:道德高尚的人有哪些表现?(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张海迪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张海迪做人的准则“活着,并且对别人有用”是高尚的。她把5万元稿费捐给贫困地区尚楼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残疾少年杨晓霞、杜秀秀都得到过张海迪的资助;张海迪常到福利院看望老人。这些事迹都说明她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提问:她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有没有思想波动呢?如果有人不理解她,她又会怎样做呢?(组织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她一定会有思想波动的。但她会坚持正确的想法,排除消极因素,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因为,张海迪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她性格良好、意志坚强、善于自制,这使她能抵御不良社会影响。另外她开朗合群、乐于交往,这样她就会尊重别人、关心帮助别人。高尚的道德离不开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

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张海迪的事迹重点了解了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向张海迪学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生活中强者。巩固新课

(1)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进步有哪些作用?

(2)为什么在国外体育运动队中大部分都没有心理健康医生?请结合本课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三课时 复习提问

(1)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心理健康对青少年成长进步有什么意义?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心理健康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进步。心理健康是通过待人接物的过程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是培养优秀品德的重要条件,是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每个人心理健康水平不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在社会发展中,在竞争中,在人成长过程中这是非常正常的事。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用健康的心态来调节自我,使自己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了解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性,从而自觉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三、不健康心理危害大(板书)

心理上的人不健康,人们通常又称之为“心理偏差”。

(活动)①每个学生写五条中学生常见的不健康心理表现。(提示学生:可参考心理健 康的主要表现来对应着写。)

②学生写完后,老师组织学生交流发言。老师可简明扼要写在黑板上。③请同学们看书:中学生心理偏差的主要表现。1.心理偏差的几种现象(板书)(让学生看教材第38页。)

心理偏差是不健康心理,它对青少年的成功有危害。我们只有了解它的危害性,才能更好地克服它,提高健康心理水平。

2.不健康心理对青少年成功带来的危害(板书)⑴危害之一:有损身体健康。(板书)①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相互影响。(板书)

填空(中医七情与疾病的关系)(可打投影)喜──则 气缓 喜伤 心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 恐 怒——则 气上 怒伤 肝 肝气虚则恐,实则 怒 惊——则 气乱 思伤 脾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 休 思——则 气结 忧伤 肺 恐——则 气消 恐伤 肾 劳(累)——则 气耗(教师归纳。)

人的七情如果过度,就会影响肌体的健康。反之身体不好也会影响人的情绪。可见,身体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

②不健康心理影响身体健康。(板书)(让学生看书第38页最后一段,教师归纳。)

乐观、开朗、心情舒畅,可以各种内脏功能正常地运转;忧郁、烦恼、焦躁不安等则可能会导致内脏功能受阻和紊乱。长期被不良心理笼罩,就会致病。

情绪是日常生活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与人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同时它又对人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情绪是通向健康的必由之路,为了个人的健康,为了他人的健康,每个同学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⑵危害之二:有碍才能的发挥和发展。(板书)①不健康心理影响已有才能的正常发挥。(板书)

大家都知道节目主持人杨澜,她曾是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的主持人。当时她是在一千多人应聘的情况下,在相当激烈竞争中获胜的。她获胜与她的实力分不开,但更与她有较好的心理素质,不胆怯、不自卑,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尤其是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分不开。另外,结合同学们的学习我们来谈一下。当你复习功课参加考试时,你特别紧张。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当考卷一发下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将复习内容全忘光了;也有可能考试时做不出来的题一出考场就想起来怎么做了。这实际上是紧张、焦虑不安影响了思维的正常运转,必须会影响考试的情绪,影响学习水平的正常发挥。

②不健康心理妨碍潜能的进一步开发。(板书)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即使到了晚年,仍需与社会接触,投身于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假如心灰意冷,整日闲在屋中,势必孤陋寡闻,逐渐对社会冷漠起来。闭目塞听不管事、装聋作哑的人,毫无生活乐趣,心理必须会因此而产生种苦闷,这些对身体是不利的。

生活学家指出,脑的特点是“用进废退”,即越用越灵,不用则衰。常用脑的人,脑血管才能经常处于舒展状态,血液流量才能较多,神经细胞才可得到充足的营养,大脑才会健康。大脑的开发程度如何,因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异,心理不健康影响潜能的进一步开发。提问:在学习上有几种因素影响学习能力的提高?(学生看书第40页最后一自然段后回答,教师讲解。)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提问:这二种因素各起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智力因素是我们搞好学习的基础,而非智力因素是搞好学习的重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非智力因素包括我们说的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好,会直接促进智力因素的提高,反之出了偏差就会影响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提高非智力因素水平,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3)危害之三:难以融入群体。(板书)①人不能离开群体。(板书)请同学做判断题,并说明原因:

青少年独立性不断增加,他们渴望离开群体享受孤独。(组织讨论。)(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此话前半句是正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独立性不断增强,但是青少年独立意识增强就渴望离开群体。青少年希望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性,独立地处理问题,他们渴望同伴的友谊和认同及心理支持,在集体中与人愉快相处,并且健康成长。绝大多数青少年害怕孤独,一旦被大家孤立,心理会感到非常的痛苦。

无论是青年,还是成人,才华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更好地发挥,情感才有寄托。生活充满了阳光,生命就会更有意义。

②心理偏差会使融入群体发生障碍。(板书)

请大家写出自己在同学交往中最不喜欢的五种表现。(如:自私、贪财、冷漠、不诚实、懒惰、孤僻、虚伪„„)(教师归纳。)

在同学们所列举的表现中,一部分是人的个性特征,应给予理解。而大部分是心理偏差的表现。这样的表现不易被别人接受,不易融入群体。因为,对这些表现,我们往往采取不理睬或不与他交往的态度。所以,我们应尽力避免并且克服这些表现。同时同学间要更多一些理解和互助,增强友谊。

③有心理偏差的同学难以融入群体的原因。(板书)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不愿与有心理偏差的人交朋友。(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一般有心理偏差的人,不善于与别人交往。对别人理解不够,他们有时考虑自己比较多,或者对别人进行伤害。这些问题,有些是性格问题。他们不大开放自己,不善交往,在交往中缺乏主动性。这样会使别人很难接近和接纳他们。另外,有些问题是品德问题,有些人由于心理偏差,导致道德水准较低。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因而不易被大家接受。可见,我们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与集体相融,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⑷危害之四:易酿道德之错。(板书)

①心理偏差对塑造高尚道德有消极影响。(板书)(请学生完成下列句子。)

缺乏自制力的人。意志涣散、不坚强。情绪不稳定、易变、多变。纪律松懈、缺乏自 觉性。

有忌妒心理的人,对自己比较宽容、放松。对别人的长处看不见,不承认。对别人的 态度冷漠、诋毁。

有心理偏差的人表现不同。容易对工作、对自己、对别人产生过冷或过激的态度,心理失衡。这对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有消极影响,使他们道德水准下降,很难成为道德高尚的人。②任不健康心理长期发展,可酿成道德大错。(板书)

1998年4月2日,牡丹江市某金融单位办公室主任李富春及妻子金霞被杀死在家中,李富春身中55刀,金霞身中十余刀。人们惊讶地发现,死者的儿子——16岁的李非,这个文静而沉默的少年竟是凶手。

李非平时沉默内向,各方面默默无闻。因学习成绩从初一到初三每况愈下,常遭到家长责骂,他的心理承受力越来越差。4月1日决定不活了,逃学去市场买了把尖刀。打算4月2日去大连看海,然后死在海边。4月1日晚回到家中,母亲见他神色不对,追问他,不见回答就生气地说:“明天让你爸去学校看看,回来有你好看的”。李非当时有点糟了,他怕逃学的事被父母知道,自己也就看不成海了,于是便掏出刀子在母亲身上刺了十几刀。4月2日凌晨李富春回家,寻问金霞去哪儿了,李非扑过去一刀刺下去,父亲惊愕了:“我是你爸爸,你这是干什么”?李非颤抖着说:“爸,我对不起你。”但手去没停。

这一事例令人痛心疾首。李非之所以能这样做,有很多原因,其中之一是他心理承受力极差。在孤独和寂寞中、在学习的压力下、在家长的责备中他心理扭曲到了极点,酿成杀人罪。可见心理不健康,常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利益,违反做人的行为规范。一旦当其失去理智时就会酿成大错,后悔莫及。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不健康心理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性。即第一,不健康心理有损身体的健康;第二,有损才能的发挥和潜能的开发;第三,使人难于融入群体;第四,易酿成道德大错。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成为身强体壮,有聪明才智和道德高尚的人。第四课时 复习提问

(1)健康包括哪两方面?(2)不健康心理危害性有哪些? 导入新课

心理健康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益,而不健康心理对青少年在成长有害。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个性趋于完善。然而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不是天生的,除了环境和教育的因素之外,它更是个人锻炼的结果。锻炼心理品质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它可使心理不健康的同学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它可使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的同学继续保持和一进步提高。那和如何锻炼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四、锻炼心理品质、培育健康心理(板书)1.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板书)

“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这句话不全面。心理学家认为,自己并不完全了解自己,这是普遍的情况,只是不同的人不了解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

不完全了解自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过高估价自己。这种人以为自己处处比别人强,一旦别人超过自己,就产生嫉妒心理,因而适应环境能力较差,易出现心情沮丧、牢骚满腹而导致身心疾病。二是过低估价自己。这种人在人际交往中常有羞怯、畏缩的表现,有自卑心理的人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容易接受消极暗示。长期的不良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极大。

了解自己,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估计,建立起符合自身情况的抱负水准;才能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接纳自己,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做无谓的自责;才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并不断地扬长避短,完善自我。

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客观地、正确地了解自己呢?(1)通过比较来了解。(板书)

(活动:当一个同学病了,你会对他采取什么态度?请每个同学结合自己平时的情况真实描述一下。)

在同一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有各种态度。我们在情感、人际交往上各有特点。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意识地观察别人,并将自己的行为、心理感受与别人进行比较,从事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比较是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比较时不要味以已之长比比因素,在可比因素中进行比较,才能客观地了解自己。在平时还要经常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从而摆正自己的位置。

(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了解。(板书)

(活动:与同桌同学互相评价对方的某些心理特征。)

同学们各自看一看:同学对你的评价一致吗,哪些比较符合你的情况,哪些评价使你对自己有了

新的认识?人常说“旁观者清”,这就告诉我们旁观者比较容易客观地看待别人,这比自己带着某种看自己要准确得多。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听别的评价,结合自己情况客观地分析自己,像照镜子一样更多更科学地了解自己。(3)通过心理水平测试了解。(板书)

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不但物体的长度、重量、温度以及时间、空间、运动等物理特性做出了越来越精确的测量,而且不断地尝试着对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情绪以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性进行测量,并摸索出了一些方法,加深了对人类心理现象的了解。根据实际的需要科学家们还编制出有关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多种量表。通过使用心理量表进行测试可粗略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使用此种方法快捷、简便。我们在教学中会采用此种方法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

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掌握正确的方法来锻炼心理品质。

2.要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板书)(1)多读好书,优化心理品质。(板书)

(活动:请每人写出三条读书的益处。写完后交流。)

书用生动、具体、感人的艺术形象去反映生活,以潜移默化的力量去感染、鼓舞和教育人。书给我们知识,书给我们力量,书给我们享受,书与我们的心灵相通,激励人们树立进取精神。读书使人受益匪浅。在读书中要注意“广读书、读好书、记笔记”等。(2)参加社会活动,锻炼心理品质。(板书)

我们是学生,平时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学校、家庭,不了解社会。只有走出校门,多参加社会活动,扩展视野,才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参加社会活动中,会更多地感受到社会中的“真、善、美”,也会更痛恨“假、恶、丑”,心理承受能力会增强。所以要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锻炼心理品质。(3)参加美育活动,陶冶心理品质。(板书)

(活动:请同学思考问题:“音乐、美术、书法、棋类、体育等活动,你最喜欢哪种?它对陶冶性情起什么作用?”)

这些活动可以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可以修身养性,排解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今后我们要多参加美育活动,塑造健康的心理。(4)经常亲近大自然,有益心理健康。(板书)

走进大自然,使自己与其融为一体,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博大、有序、神奇和多彩。大自然使人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情绪放松,精神振奋。在大自然中还常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在锻炼心理品质的时候,努力去亲近它,效果奇特。在生活中我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让大自然更加绚丽多彩。

(活动:可观看风景画展,尤其是油画展,或者看有关风景胜地的录像片,看后谈感受。)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人锻炼心理品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锻炼心理品质。了解自己心理特点的方法有比较法、他人评价法、心理测试法。锻炼心理品质是了解自己心理特点的目的。锻炼心理品质的途径有读好书、参加社会活动、美育活动、亲近大自然等。每个人可针对自己的特点和具体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了解自己,锻炼自己心理品质,成为心理健康的人。课后复习

(1)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有哪些方法?你用过哪些?感受如何?

克服心理缺陷的体育锻炼方法 篇3

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是纠正心理缺陷、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不过,人体各异.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也应有的放矢。

1孤独、怪僻的心理缺陷。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集体项目的锻炼,会帮助你慢慢地改变孤僻的习性.逐步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并热爱集体。

2腼腆、胆怯的心理缺陷。如果你感到胆子小,做事怕风险,容易脸红,怕难为情,那应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箱)、平衡木等项目活动。这些运动要求人们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各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你的胆子自然会大,处事也老练了。

3优柔寡断的心理缺陷。如果你觉得自己处理事情常犯犹豫不决、不够果断的毛病,那就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拳击、摩托、跨栏、跳高、跳远、击剑、角力等体育活动。在这些项目面前.任何犹豫、徘徊都将延误良机、遭到失败,久练能帮助你增强果断的个性。

4急躁、易怒的心理缺陷。倘若你发现自己遇事容易急躁,感情容易冲动,那就应多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和骑自行车、射击等缓慢、持久的项目。这些体育活动能帮助你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改善。

5缺乏信心的心理缺陷。如果你感到自己做事情老是担心完不成任务,那就得事先选择一些简单、易做的如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体育项目。坚持锻炼一个时期,信心自然能逐步得到增强。

6遇事紧张的心理缺陷。假使你感到自己遇到重要的事情容易紧张、失常(如考试),那应多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特别是足、篮、排球等项目。因为场上形势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对付,才能取得优势。若能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遇事就不会过分地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可给学习、工作带来益处。

7自负、逞强的心理缺陷。倘若你发觉自己有好逞强、易自负的短处,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马拉松、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也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以不断地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

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分析 篇4

1 身体锻炼与心理的互动关系

1.1 学术界关于两者关系的理论假说

实践表明, 多参加身体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 还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生理疾病, 这里就引出了一个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 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

1.2 身心的解释假说

唯心论:该理论认为, 唯有精神存在, 对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心理事件的知觉基础上的, 所假设的知觉基础的物质只存在于人们的精神之中。

唯物论:该理论认为, 唯有身体存在, 身体才是一个真正的原子和分子的世界, 而精神仅是一种幻觉。

双面论:该理论指出, 精神是大脑的特性, 也是大脑的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精神被理解为来自大脑特别部分的自我知觉。

1.3 生物学理论假说

身体锻炼引起的体温升高可使人产生短期安静的效果。

身体锻炼可以促使人释放儿茶酚胺, 它随着锻炼的强度而增加。

身体锻炼可导致内啡肽的释放, 这种物质具有像麻醉剂一样的效应, 可使人产生愉快感和减少疼痛。

1.4 心理学理论假设

身体锻炼可促进身体健康, 使个体从中更多地获得竞争感和成功感, 从而使自我效能得到提高。

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

锻炼可使人产生恍惚状态, 它是一种“变更的意识状态”。

2 儿童锻炼的心理效应

2.1 参加锻炼的动机

少年儿童参加锻炼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要锻炼身体, 掌握运动技能, 更多的属于一种从众行为。他们认为这个运动项目很有趣就会不自觉的参与进来, 从身体锻炼当中获得一种愉快感。他们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 导致内部动机的不稳定性, 因此他们参加锻炼的行为大多是不自主的。

2.2 身体锻炼与儿童的心理健康

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黄金阶段除了补充必要的营养之外, 还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锻炼, 身体锻炼不仅能够促进他们的发育, 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自尊。

3 学生锻炼的心理效应

3.1 参加锻炼的动机

我国对学生时期的心理效应研究比较关注, 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 身体锻炼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心理效应产生影响。

身体锻炼与认知水平;研究表明, 认知水平与身体锻炼有着某种规律似的联系, 身体锻炼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 能产生积极的情感, 这些积极的情感可以减轻他们进行锻炼的焦虑、恐惧、自卑心理, 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更好的投入到锻炼中来。

身体锻炼与应激;随着知识数量的增多, 知识难度的增强, 无形中给了学生们极大的压力, 他们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 他们常常处于一种应激状态中。只有从这种状态中解脱出来, 他们才会全面发展, 从而完善心理特征。

身体锻炼与人格品质;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参加身体锻炼可以达到实现自我的一种心理满足, 在这个过程中要克服很多困难, 如果他们能坚持下来就可以使意志品质加强, 自信心树立起来, 更驱使他们继续进行身体锻炼。

身体锻炼与人际交往;大多数锻炼活动都属于群体活动, 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配合来完成。多参加体育锻炼可以结识很多新朋友, 扩大自己的交友面, 使人际关系越来越融洽。

4 中年人锻炼的心理效应

4.1 锻炼的现状

目前的研究说明处于这个时期的人进行身体锻炼的是最少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锻炼意识浅薄、工作压力大、家务事多、社会责任重等, 这就使得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来进行身体锻炼身体各机能都明显降低, 不能更好的为国家做贡献。

4.2 参加锻炼的动机

兴趣的需要。中年人在工作之余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锻炼项目, 既锻炼了身体, 又满足了一定的心理需要。

健康的需要。繁琐的工作使中年人的身心不能很好的发展, 几乎每天都在一种紧张状态中度过, 再加上来自家庭的压力使他们的身体条件每况愈下, 而进行身体锻炼可以改善这种现象, 延缓衰老, 增进健康。

5 老年人锻炼的心理效应

5.1 锻炼的动机

人到老年后, 无论是体力、脑力还是精力都明显下降, 而且随着衰老的加剧, 各种疾病也接踵而来。为了抵抗这些因素, 他们会通过少负荷的运动量来缓解自己的衰老, 这个时期的人们有大量的时间来进行锻炼, 但由于身体机能的低下, 应妥善的选择锻炼项目, 还要注意安全, 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延缓衰老。

5.2 锻炼的注意事项

锻炼要合理有效, 选择适合自己身体条件的项目来活动, 锻炼要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 还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其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 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6 结语

综上所述, 多进行身体锻炼不仅可以从生理上影响着人们, 比如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 还能从心理上作用于人们, 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 而且能够减轻或消除某些心理疾病, 帮助个体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虽然我们还不能全面的理解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规律的身体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鼓励人们参与有规律的身体锻炼,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志雄, 付舒, 高亚娟.锻炼心理学研究进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 (1) :69~74.

[2]马蔷, 佟立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状况的相关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3) :137~138.

[3]曾庆贺, 张然.论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应[J].科教文汇, 2007.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篇5

院(系)名称:

专 业 名称:

年级:

学 生 姓名:

学号:

课 程 老师: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09级王明瑞2009212360完成时间:2012年12月31日

体育锻炼对高中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影响探究

——赤壁一中高三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究

作者姓名:王明瑞作者学号:2009212360

摘要:

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对当前赤壁一中高三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关系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指数相对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数要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并且能够释放毕业班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只有真正做到了劳逸结合,才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毕业班高中体育锻炼心理健康赤壁一中

一、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指在精神、身体和社会上的保持健全的状态,精神健康的标准是:(1)具备自我控制能力;(2)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3)内心世界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还指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健康。而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许多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而不是指绝对的十全十美的状态。日本的松田岩男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全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即个体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躯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

综合各种认识,可以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的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内部状态,个体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并充分发挥其身心的各种潜能,在应付各种问题和环境时更多表现出积极的倾向[1]。有关运动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普遍认为,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2]。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优秀硕博论文万方数据库以及郑州大学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的检索查阅近年国内外的相关资料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及背景知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观察法和访谈法,通过两个月的观察和对学生的抽样访查来进行研究。赤壁一中共有30个毕业班(包括复读班),共2000人左右,对其中5个班(300人左右)的学生进行了交谈。

三、主要结果

(一)在进行谈话的学生中,有70%以上的学生认为,参加一定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幸福感,保持积极的心境,能够产生良好的身体体验,以及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但是在比较重的抑郁作用并不是很明显。

(二)65%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有益于智力的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个体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提高活动效率,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对人的智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三)75%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获得良好情绪的体验,在进行谈话的学生中多数会说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去参加体育锻炼,之后心情便会感到舒畅,压力也会随之减轻。

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调节情绪,是因为体育锻炼的参与者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快感觉。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使人们获得愉快、兴奋的情绪体验。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参加那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四)60%的学生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比如参加中长跑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坚持到底的意志品质,参与太极拳的练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耐性和耐心,是学生心境平和,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困难。

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意志品质需要在克服困难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体育锻炼本身就要不断克服困难(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外部障碍等)和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才能取得成功。体育锻炼的参与者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任务越艰难,对个体的意志锻炼的作用越大,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人的体育锻炼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通过观察和相处发现,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physical exercise for good public relations)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越来越趋向封闭的状态,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缺乏,人际关系疏远。体育锻炼则打破了这种封闭,让不同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素质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使人们互相之间产生信

任感,有效进行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互相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和交融。研究表明,增加与社会的联系会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马塞(Massie)等人1971年的调查发现,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会需要可以通过跳舞、球类、做操等集体性活动来得到满足。

自身的感受告诉自己,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学生更容易沟通,善于调节人际关系,赤壁一中高中同毕业班的学生中的那些参加学校体育训练队的学生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已经跟实习的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通过谈话知道他们与各科老师的关系以及与同班同学的关系也是很融洽的,很少会跟同学以及老师之间发生矛盾。

当然不能否认的是体育锻炼亦是有助于身体的健康的,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健身房以及各种运动处方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坐车了巨大的贡献。

四、存在的问题

在观察和谈话中,也可以看到体育锻炼的发展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比如多数学生认为学校不是很重视体育学科的开展和发展,虽然实施了新课标改革,但是对体育学科的重视还是没有提到一个足够高的角度。造成了体育老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消极的影响,在当今社会里的中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背负了巨大的学业压力和精神压力,如果失去了体育锻炼,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将会大幅度上升。

五、建议和意见

(一)教育部应提倡把体育纳入高考的评分体系中,通过强制性来提高老师,家长和学生重视体育锻炼,从而发挥出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形成相应的组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努力做到科学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作为新一代的体育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体育教育事业,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做好家长和其他学科老师的工作,让他们从理论和实际方面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巨大作用。

六、结论

人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身与心的健康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高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的心智渐趋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 形成的品格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及时的了解和调节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栋梁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3]。通过对赤壁一中毕业班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体育锻炼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健康的心理也能使学生一积极的心态对待体育锻炼,能使学生合理的安排学习与锻炼的时间,同时学生也能够深刻体会到体育锻炼对学习乃至今后生活工作的巨大促进作用。

七、参考文献:

[1];

[2]李慧娜,王光,健美操对高中生情绪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分析,体音美教学,2008;

[3]倪 刚,体育锻炼与高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今日南国,2008年6月(总第94期);

[4]肖 洁,浅谈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促进,贵州体育科技,2 008年9月,第3 期(总第92 期);

[5]尹春刚,刍议高中生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10月;

[6]李富健,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3月,第17卷第13期;

[7]赵红伟,孙丽华,白世新,高校不同专业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现代远程教育,2009

年3月,第7卷第3期;

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障碍的调节 篇6

心理障碍是指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功能失调,主要反映为一个人在发展和适应上的困难,包括多种适应不良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神经病类症状、人格障碍及其他心理困扰。神经症是指一组有大脑功能轻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它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而不是躯体方面的疾病,属于心理障碍的范畴。通常,学生人群中较为多见的神经症类型主要有:神经衰弱;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人格障碍是指从童年或少年时期开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它是一种介于精神疾病于正常人之间的行为特征。学生中较多见的有偏执型、强迫型、情感型人格障碍等。其他心理困扰,如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求职与择业心理问题等等。相比之下,前面所讲的两类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显得要稍微严重些,是偏离正常心理状态的心理问题,而对于正常人来说,也常常会遭遇到一些心理困扰,而这里的困扰主要是由很多现实的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也往往是暂时性的,经过自己的主动调节或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往往能得到很好的克服。

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非常复杂,有遗传因素、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就心理因素来讲,如各种消极的动机冲突造成的心理矛盾;持久、过度的紧张状态,造成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不良的性格特征如自私、自卑、消沉、任性、固执、孤独、抑郁等造成整个性格类型变成病态性的。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业负担过重

一些学生因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带来系列问题。有的学生自信心下降,有的学生得了考试恐惧症,每逢考试时就生病或者不敢考试。

2.社会环境变化

学生从不同环境来到一个地方,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全新的生活方式,有些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应,继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生活问题使心理产生波动,影响心理健康。

3.人际交往复杂

在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有些学生想着要和别人去交往,在不知该怎样去交往或交往失败后,而导致了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有些学生行为不羁,常抽烟、酗酒、不按时作息、晚上十一二点钟闲聊侃大山、不关灯、开夜班看书,影响他人休息,群体不相容,互感压抑和紧张,铸成不和谐情境。

4.择业求职困难

主要表现在择业理想和个人能力间的矛盾而造成困惑、焦虑,激烈的竞争和缺乏自信的矛盾而造成的心理自卑。

5.性心理卫生不良

学生性机能成熟后,加之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性知识刺激,对性的问题特别敏感,有时会有遗精或手淫的问题而产生羞愧、恐惧、悔恨和自责的心理,对形成健康的心理也极为不利。

二、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障碍的调节

1.体育锻炼调节心理障碍的生理机制

目前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改善的可能机制有以下3种学说:

(1)分散注意假说:这种假说的基本前提是,体育锻炼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分散对自己的忧虑和挫折的注意。认为紧张刺激产生的注意分散能够引起情绪的改变。运动后可产生注意分散,其结果是降低心理紧张状态。

(2)单胺假说:这种假说的基本前提是,神经递质类化学物质分泌量的增加同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关。神经递质在神经之间以及神经与肌肉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研究表明,抑郁的人经常出现胺分泌量减少的情况,如去甲肾上腺素、血清基、多巴胺的减少,而进行锻炼的大鼠则出现脑去甲肾上腺素提高的现象。从理论上分析,体育锻炼刺激神经递质的分泌,进而对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3)內啡呔释放假说:这种假说认为,各种内啡呔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这些内啡呔具有吗啡的作用,即它们能减轻痛感和产生快感,而运动能够促进人体的B-内啡呔的释放,从而减轻痛觉和改变精神状态。

2.体育锻炼调节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

(1)体育锻炼对学生神经症类心理障碍的调节作用。学者们的研究给我们启示:在学生中,焦虑症患者可以选择趣味性较强或患者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为治疗活动项目,如游戏、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足球、游泳、跳绳等;抑郁症患者可以选择技巧性的集体项目为治疗活动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集体舞等;神经衰弱症患者可以选择患者感兴趣或重意念的治疗项目,如长跑、骑车郊游、游泳、太极拳、气功、爬山等。恐惧症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惊险性的项目为治疗活动项目,如游泳、溜冰、拳击、体操等。有的放矢、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更能有助于心理障碍者早日恢复心理健康。

(2)体育锻炼对学生人格障碍的调节作用。自我概念在适应社会和人格的形成方面起着很大作用。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Rosenberg,1979),它是相对稳定的。众多研究已表明,参加体育锻炼能使自我概念清晰度明显提高。还有的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自尊、情绪稳定性和外向性格呈现正相关,通过力量训练,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为基础。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特殊的功效。坚持参加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的锻炼,有助于逐步改变孤僻的习性,适应与同伴的交往;坚持参加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马、跳箱、平衡木等项活动,有助于克服害羞、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越过障碍,战胜困难;坚持参加乒乓球、羽毛球、跨栏、跳高、跳远等体育活动,有助于克服办事犹豫不决的毛病,增强果断的个性;坚持参加下棋、打太极拳、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有助于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坚持参加跳绳、俯卧撑、广播操、跑步等活动,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3)体育锻炼对学生其他心理困扰的调节作用。体育锻炼的愉悦性可以调节人的情绪。体育锻炼可健全情绪生活,减轻心理压力。

体育锻炼的竞争性可以增强人的自信。体育锻炼的激烈竞争可增强人的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使人性格开朗、乐观,情绪振奋,充满生气,增进自我了解,树立悦纳自己的态度。

体育锻炼的合作性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良好的关系有赖于相互了解和彼此沟通。体育运动的特点要求人与人之间消除隔阂、解除戒心,做到相互了解,相互合作与帮助。这样,不仅对双方取得成功都有好处,长此以往,就会使人形成一种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

体育锻炼的娱乐性可以充实人的生活。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活动可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才能,产生充实感。

由于体育锻炼有其独特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参与者常常会获得“学会了”的愉快、“增长了”的喜悦、“成功了”的兴奋、“获胜了”的欢心等等。这些满足感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磨炼人的性格,锻炼人的意志,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3.体育锻炼调节学生心理障碍的注意事项

(1)体育锻炼作为调节与治疗心理疾病的训练形式,不是一般的娱乐游戏活动,要想达到心理转化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要求。众多研究得出了较一致的结论,认为取得较大心理效应的体育锻炼活动是:令人喜欢、愉快和有趣的活动;有氧运动或有节奏的腹式运动;回避人际竞争的运动活动;可自定步调的运动活动;中等负荷强度的运动活动;每次活动时间至少20~30min。

(2)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体育教师及体育工作者有的放矢地对心理障碍学生进行指导,注意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发生事故。

(3)尽管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障碍有调节与治疗作用,有不少的人从中受益,但它有别于心理咨询,不可以完全替代心理咨询。

参考文献

[1] 何颖.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综述).山东体育科技,2001(1)

[2] 崔凤华.试论体育锻炼与学生心理健康.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3).

[3] 蔡菊英.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四川体育科学,2003.

[4] 喻坚.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福建体育科技,1997.

[5] 漆昌柱,徐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5).

[6] 史春霖,鲍丙刚.学生社会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7).

[7]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7

一、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概述

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地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 体育锻炼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体育锻炼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健身、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陶冶情操、促进健康心态、树立自信心、加强沟通等。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健康的全面体现。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 并与社会和他人保持和谐相处的状态。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 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意志品质, 调节心理活动。

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 体育锻炼对智力的影响

智力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相关研究表明, 正常的智力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是正确认知世界的前提。注重体育锻炼能不仅能提高参与者的记忆、思维、想象力等, 还能稳定其情绪、降低其疲劳感。这些非智力因素能促进人的智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做过相关研究, 健康不佳的学生刚刚上课时还能用心, 但10到15分钟后, 他们的目光开始暗淡, 不能集中精力。因此, 体育锻炼对智力开发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首先, 体育锻炼能促进大脑开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人的右脑的记忆容量、形象思维能力比左脑发达,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促进右脑发展, 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同时, 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 供给大脑更多的氧气, 有助于提高脑力劳动效率。其次, 体育锻炼能消除疲劳, 提高脑力劳动效率。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 与身心都有一定的关系。当人在消极的情绪下活动或者从事的活动要求超出个人能承受的范围外, 身心都会很快产生疲劳感。反之, 如果从事活动时保持积极地情绪状态或者保持适量的活动, 都能降低疲劳感。相关研究表明, 体育活动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人的生理功能, 从而减少疲劳, 所以, 体育锻炼有助于治疗神经衰弱。体育锻炼时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互交错, 使得运动神经中枢兴奋, 与学习有关的脑细胞得到了休息, 从而消除疲劳感, 提高脑力劳动效率。学生健康水平提升, 能使精力更加充沛, 有助于承担繁重的学习任务, 从而充分挖掘人的潜能。

2. 体育锻炼对心理品质的影响

首先, 体育锻炼能调节情绪。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是情绪。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 常会有紧张、压抑等不良的情绪反应, 体育锻炼能使不良的情绪转移, 使人摆脱痛苦与烦恼。相关研究表明,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人的焦虑、紧张、心里紊乱等消极心理明显低于不参加体育锻炼者, 而愉悦等积极的心理水平则要高些。身体锻炼能调节人的情绪, 主要因为参与身体锻炼者能感受到运动的快感, 产生满足、愉悦的积极感。心理学研究表明, 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使人释放一种内啡肽, 这种物质能使人在体育锻炼后产生愉悦的心理。所以, 经常参与体育锻炼, 能使人获得乐趣, 产生积极地情绪状态。其次, 体育锻炼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指人的坚韧、勇敢、独立等精神, 这种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又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体育锻炼中越能克服困难, 越能培养人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与体育锻炼者联系密切, 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影响体育锻炼效果, 而体育锻炼又能促进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

3. 体育锻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丁暂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 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人际关系是影响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中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心情总是愉快的, 对什么事都感兴趣, 而人际关系不好的人常常无精打采, 缺乏乐趣。现代社会中高技术的运用和单调的生产劳动大大增加了现代人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的可能性, 这种生产方式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匮乏, 使得人与人的关系疏远。体育锻炼则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因为体育锻炼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与人群发生密切的联系, 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孤独, 使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通过体育活动而相聚, 进行平等、友好的比赛, 忘却烦恼与痛苦, 不自觉的产生积极地情感, 并树立自信心。可见, 体育锻炼对增进人的交往, 培养人的心理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4. 体育锻炼对心理障碍的影响

首先, 体育锻炼能消除人的心理障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下, 许多人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 无法排解时便产生了忧郁、孤独等心理障碍。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的生理、身体素质, 同时也会掌握一些体育技能。掌握了这些后, 个体会产生振奋感、愉悦感。所以, 适宜的身体锻炼有助于心理障碍者获得心理的满足, 增强自信心, 摆脱消极的情绪, 从而克服心理障碍。其次, 体育锻炼能有效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可以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 是抑制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焦虑和抑郁是普通人和精神病患者中最容易发生的两种不良的情绪状态, 临床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有效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虽然目前体育锻炼为什么能治疗心理疾病的原因还不清楚, 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在国外已经慢慢流传。

总之,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仅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还能调节人的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心理障碍等, 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因此,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身心实际选择最佳的体育锻炼模式, 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的体质, 还能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本文主要从体育锻炼对智力、心理品质、人际关系、心理障碍四个方面具体探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晓洁.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资讯, 2010 (25)

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篇8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体育锻炼对维持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古希腊人不只把体育锻炼作为增强人体体质的必要手段, 还通过体育锻炼培育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大量研究标明:体育锻炼除了可以增强体格、锻炼意志外, 对增进心理健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一、通过体育运动达到自我价值体现的目的。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五种层次, 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和财富, 并且取得成就, 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体育运动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重复某一个技术动作的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和体会对这一练习动作的理解和认识, 对自己的行为主体价值进行不断的思索和体验, 达到自我价值体现的目的。体育行为本身就是自我价值体现的确认的过程。

二、通过体育运动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 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 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体育锻炼, 可使肌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人们在各种运动项目中, 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 从而陶冶情操, 开阔心胸, 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心情郁闷时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 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的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

三、通过体育运动达到培养人的意志品质的目的。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努力克服困难, 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活动。意志的强弱对一个人的行为甚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取得成就, 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可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 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 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品质, 使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通过体育运动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

一位哲人说过, 人生的美好是人情的美好, 人生的丰富是人际关系的丰富。社会学曾研究指出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沟通能力、身体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自我意识水平和移情能力等。而体育锻炼又恰恰对改善人际关系具有直接作用。

首先,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人的沟通能力。由于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特殊性, 每一个动作技术都是在老师的讲解示范和参与者的练习实践中进行的。因此, 时时存在对动作技术纠正的沟通, 处处存在相互练习中自我完善的沟通, 同时还存在相互配合的默默沟通。这种沟通不仅具有直观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而且是主动性沟通、注意力集中性沟通和信息交流充分性沟通的典型体现。

其次,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对身体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身体语言是沟通的有效方式之一, 是社交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身体姿势所代表的含义中, 理解对方的寓意, 也可以通过身体语言向对方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情。体育对提高人的身体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即使是普通的体育活动, 也能提高参与者的协调和柔韧性, 在练习中寻找美的身姿, 在练习中体会动作外观与内涵的统一。所以, 体育锻炼可以发展身体语言, 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最后, 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体育活动, 尤其集体项目, 每个队员在其担当的角色中, 如果能很好地履行其位置的权利和义务, 达到与同伴的协作和默契配合, 那么一场比赛过后, 队员之间会走得更近。

近几年, 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名体育老师, 我有责任利用体育课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摘要: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 各项体育运动都需要具有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和坚韧刚毅的意志性格等心理品质作为基础。因此, 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锻炼是纠正心理缺陷, 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心理训练方法。

关键词:体育锻炼,学生心理健康,关系

参考文献

[1]李京诚.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

[2]张力为, 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汪继兵.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促进[J].黄山学院学报, 2006.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篇9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 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方面, 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 (Jahoda, M.) 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 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 (positivementalhealth) , 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又做了一个概括:1) 有幸福感和安定感;2) 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3) 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 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4) 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5) 人格统一和调和;6) 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 具有现实志向;7) 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8) 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之中, 才能成为健康的人。心理健康包括人的正常认识活动、情感活动、意识活动、适应行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个性, 良好的心理健康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肯定, 是自身内部和外部的协调统一, 只有这样, 当代的大学生们才能够适应各种社会环境。

心理健康就是指个体无心理疾病, 并具有完整的一套心理调节措施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优良心理品质。人类的成长过程, 大学阶段是心理波动最大的阶段,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既是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的特点是朝气蓬勃、富于理想、积极向上、接受新事物快、情感丰富、乐于与人交往。但近几年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据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2004年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 有16.5%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生, 女生存在问题的比例为17.34%, 高于男生的16.07%, 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高年级, 其中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最突出, 为17.56%, 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于城市学生, 其中边远地区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有问题学生的比例最高, 为19%。“郁闷”如今成了许多大学生挂在嘴边的字眼儿, 心理疾病已经悄悄入侵校园这片净土, 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 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 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 焦虑、紧张状态较严重, 担心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或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等等。大学生正处于半依赖半独立、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时期, 他们许多心理的冲突、苦恼或被自我掩盖, 或被忽视, 以致不少学生感到难以获得理解, 觉得孤立无助, 只好隐抑于心灵深处, 备受煎熬, 任其折磨自己, 从而诱发心理问题。一位新生感叹地说:“在大学, 没有一个可以谈得来的朋友, 心里真的感到好孤独。”有的学生从未离开过家庭, 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 一方面, 对于如何关心别人、得到朋友的关心想的较少;而另一方面, 又希望别人的认可。“心里话儿对谁说”成为学生普遍的困惑。导致大学生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 除由于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体力透支, 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 身体疾病等因素外, 心理疾病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人体若处于这样的状态时, 容易患病, 身心感到不适, 对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不能很好地发挥体力和心理上的潜力。因此, 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困扰表现, 采取有效的措施, 使有缺陷或障碍的身心功能得到改善、增强或补偿, 从盲目恐慌状态转归到自信乐观状态。

三、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毛泽东同志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如“勤体育则强筋骨, 又足以增知识, 又足以调情感, 又足以强意志”。“生命在于运动”, 大学生应坚持适宜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 或者选择参加各项能延缓人体各器官的衰退老化的健身运动, 如游泳、打乒乓球等等, 正确对待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对大学生的一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呢?多参加体育活动就是调节身体的情绪状态, 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就是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 并能发挥其积极的影响。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也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此方面的论述, 如《吕氏春秋·尽数》中描述:“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精不流, 精不流则气郁。”这说明体育锻炼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互相依赖。通过体育锻炼, 为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作出恰当、客观的评价, 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 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 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锻炼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 在体育锻炼中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 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体育锻炼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 学生随着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和交流, 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 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因此, 体育锻炼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 并且能使处在同一个集体中的人学会互相关心、照顾, 理解他人, 帮助他人, 从而形成与人亲近、合作的习惯,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锻炼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 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 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 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 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体育锻炼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 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等高尚的意志品质。同时体育锻炼能预防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和保持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也可以为大学生的活动提供宝贵的活动空间, 在这一空间中, 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 从而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环境的适应, 使大学生达到身心平衡, 获得身心健康。

四、注重选课和教学方法

在高校体育课选课上, 应依据学生的体质和技能的基本情况, 有目的、有计划、有要求地选择。学校应想办法让学生选上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鼓励学生多参加俱乐部的活动, 如乒乓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健美操俱乐部、武术俱乐部等。通过体育课和俱乐部的活动, 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 鼓励拼搏向上的精神。很多学生在上体育课和其他课时感觉不一样, 这无疑可以说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不光要注重课堂教学, 还应注重兴趣的培养及身体素质的提高。教会他们如何运动, 如何运用体育锻炼强身健体, 如何通过运动来缓解或排除心理上的不良情绪, 调节心态, 使身心得以均衡、健康地发展, 也为其进行“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在体育课堂中, 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给大学生们展现自己的笑脸而不是严厉的目光, 以亲切、温柔的语言化解学生对运动的恐惧及抵触心理。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对体育课放松, 对参加体育课解除心理压力。经心理学调查表明, 经常得到老师表扬或重视的学生, 及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友善、正确评价的学生, 其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均高于他人。因此,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技能提高的速度快慢、水平的高低与重视的程度成正比。受到重视的程度越高, 其提高的速度越快, 反之则速度缓慢, 甚至停滞不前或者水平下降。所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及运动技能掌握的动态, 及时地给予信息反馈, 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

五、体育锻炼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智力水平

智力是大学生圆满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的基础条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大学生的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均得到充分发展, 提高活动效率, 还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乐观自信、精神振奋、精力更加充沛,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研究表明, 由于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 增强心肺功能, 使大脑获取更多的氧气, 给大脑的记忆和思维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能够提高脑力劳动的效率。另外, 体育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有效, 使其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 为智力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本体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 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并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感, 导致学习效率下降。而体育活动的参与, 有助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形成兴奋与抑制合理交替的机制, 降低疲劳感, 提高文化学习的效率。此外, 个体的体质增强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充分地挖掘与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六、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疾患

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加大可能会使许多大学生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进而导致忧郁、孤独、焦虑等各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大学生参加某个项目运动并坚持锻炼, 其生理技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 也会相应地掌握并发展一些运动的技能和技巧。由此, 人体会以自我锻炼反馈的方式传递其成就信息与大脑, 从而获得自我成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产生愉快、振奋和幸福感。因此,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使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获得心理满足, 产生积极的成就感, 从而增强自信心, 摆脱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 并消除心理障碍。许多国家已将体育锻炼作为大学生心理治疗的手段之一。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 1 750名心理医生中, 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 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研究表明, 通过参加一些如慢跑、散步、徒手操等身体练习, 能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 增强自信。

实践证明, 心理健康离不开运动, 运动可以调控情绪, 而情绪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运动后的良好心理效应, 可使免疫细胞的应答能力明显提高, 活性增强, 使人的免疫能力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因此, 生理与心理发展相互影响、互相作用, 只有同时得以均衡、协调的锻炼发展, 才可以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 也只有这样, 才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所以, 在高校的体育课中, 不但应该注重如何锻炼身体, 使其掌握某种运动技能,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 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的密切关系, 养成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 完成自我塑造, 身心健康发展的完美的成长过程。

通过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 认为以下方法可有效地通过体育锻炼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其次, 学校应重视体育理论课的教学, 体育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在体育教学的组织过程中, 必须以刚毅、乐观、自信、豁达等良好心理品质构成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 站在育人的高度上去帮助学生, 启发、引导学生上好体育课并寻找适合大学生的体育项目, 结合体育课内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再次, 充分利用体育课中体育活动的优势, 根据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 要求学生参加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 加强大学生意志力的锻炼,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同学, 全方位地关爱体育锻炼弱势学生, 使得每一个大学生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 充实大学生体育知识和业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国庆.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6.

[2]袁存柱.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体育锻炼,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年来, 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不惜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屡有发生, 且有上升趋势。如2004年2月23日发生在云南大学的四名大学生被杀的“马家爵杀人案”,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独特功能,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础,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 人们对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 从而对健康的认识更加确切, 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 (WHO) 对“健康”的界定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 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即应该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来对人的健康进行评定。

随着健康意识地不断更新, 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 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的状态。即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力的心理状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 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与日俱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目前至少有5亿人存在各种精神心理问题, 约占全球总人数的10%。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展趋于成熟的时期, 大学生由于学习、择业、交友、经济压力和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因素的影响, 精神负担过重, 因而导致了许多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国家教委于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对12.6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查, 结果表明, 在校20.33%至25.6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 大学生中因此而引发的出走、休学、退学以及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 尤其让人忧虑的是这一数字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最新公布的统计, 30%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马家爵杀人案”便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极端行为事件, 因此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首要问题。

2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体育锻炼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 既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有关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 各项体育活动都需要参与者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定的信心、勇敢果断的意志等心理品质作基础。长期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心理健康, 治疗心理疾病。迄今为止, 己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 (如情绪、人际关系、认知过程等) 之间的关系, 以及体育锻炼对治疗心理疾病 (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时代赋予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1 体育锻炼促进智力发展

智力是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 即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综合, 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体育锻炼对人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 增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使大脑充分获氧, 进而使记忆力增强, 思维更加敏捷灵活。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大脑兴奋和抑制过程的转化能力, 从而加强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提高反应性和灵活性, 对智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2 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心理、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 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所组成的。由于体育锻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着交往和联系, 因此, 人们可以通过进行体育锻炼来达到增强体质、调节心理问题、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和适应他人的能力。许多研究表明, 体育锻炼有助于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如, Valliantetal (1985) 有关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认知和生理影响的研究发现, 锻炼者自我概念在体育锻炼后有显著的加强。Plummeretal (1987) 有关有氧锻炼对女大学生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指出, 经常参加锻炼的受试者比习惯于坐着的受试者自我概念分数高;Woelke的研究结果发现, 运动参与者的身体知觉能力高于非运动参与者。Salokun以青少年为受试对象, 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 结果发现, 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

2.3 体育锻炼改善情绪状态

情绪是个体心理体验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社会生存和适应的必要机能。长时期的情绪压抑和紧张是导致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体育活动能有效调节人的情绪, 能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 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 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和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运动的不同项目, 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而可以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 消耗他们长期聚积的大量不良的心理能量, 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合理的发泄口, 达到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加强而逐渐降低强度, 激烈的情绪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

许多研究也发现, 经常参加愉快的、非竞争性的或有节奏的体育锻炼会形成良好的情绪状态。如, Mclnman等人 (1993) 对运动后的受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 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Berger (1993) 也认为, 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体育运动, 有助于情绪的改善。

2.4 体育锻炼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衡量其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 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体育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 更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 通过手势、表情、身体动作等进行交流与互动, 能够满足其交往的心理需要, 克服孤僻、忘却烦恼, 增强社交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Braw le y研究指出,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 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 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 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2.5 体育活动能够治疗某些心理疾病

据国外报道, 许多国家已经将体育活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 根据学者Kyan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1750名心理医生中, 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手段来消除焦虑症, 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临床研究表明, 慢跑、散步、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 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症效能十分明显, 能减轻症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中等强度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境有着积极的作用。Hayden等人 (1984) 有关有氧锻炼与焦虑和抑郁关系的研究发现, 长期有规律的锻炼者比不锻炼者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和抑郁。还有研究结果显示, 身体锻炼可以帮助精神病患者改善情绪、增强自我观念和提高自制能力。总之, 体育锻炼对心理障碍患者的情绪调解有明显效果已被大多数心理医学工作者所认同。

此外, 体育锻炼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不怕艰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方面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 是当代大学生成才和成长的重要保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热点, 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迫在眉睫。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中, 体育教育可发挥着重要的独到的教育功效。体育锻炼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已经得到了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 应该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改革的步伐, 应该摈弃传统的健康观念, 树立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念;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发展水平, 不断深入地研究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采取有效的体育手段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有的方矢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使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刘丽霞.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因[J].高教论坛, 2005, (1) .

[2]梁剑芳.从马家爵案看现代化人的心理健康[N].南方日报.2004325.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1-18.

[4]高强.体育健身的科学基础[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07-212.

[5]丁雪琴.体育与心理健康[N].中国体育报, 20013.

[6]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6.

上一篇:中专计算机教学策略下一篇:终身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