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

2024-06-17

区域发展(精选十篇)

区域发展 篇1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

区域合作是地区间突破行政区划进行资源配置和共同发展, 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 我国地区间经济合作发展迅猛, 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 尤其以长三角地区发展迅速, 对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起到了巨大示范作用。泛珠江三角区域通过了《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提出打破地区封锁, 促进市场开放, 加强沟通交流, 促进共同发展。中部、西部、东北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也正蓬勃发展。

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区域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各地区在人均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差距逐年拉大, 这成为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各地资源禀赋不同,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 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基于行政区划产生的地方经济必然会出现统一市场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的需要。各行政区资源和要素数量有限, 通过加强区域合作, 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整合资源, 消除恶性竞争, 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区域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传统行政体制仍是制约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 部分地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1. 产业发展盲目和重复建设

我国各地产业发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产业同构, 各地不能从区域全局和本地比较优势出发规划支柱产业, 盲目追求价高税大的项目, 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蔓延, 产业间协调程度不高, 互补共赢空间不大, 难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紧密的区域产业链;二是产业发展体系化, 追求门类齐全, 自成体系, 主导产业不突出, 产业规模不经济, 缺乏竞争力。此外, 在基础设施方面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互相攀比、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2. 地方保护主义

一些地区出于地区利益和政绩观的驱动, 在区域合作过程中重形式, 没有真正转变观念, 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有些地方在开放市场、资源共享方面甚至出现伪合作倾向, 各自为政, 重视地方短期利益, 忽视区域长远利益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行政壁垒森严问题依旧存在。

3. 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

政府主导以行政力量推动区域合作是目前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式。尽管很多领域都达成合作协议, 但缺少法律效力, 没有建立多层次的、规范的区域协调机构。缺乏省际间、城市间有力的协调机制, 区域市场机制不健全。

4. 流域跨界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河流跨界污染问题严重, 上游对下游区域的水污染和耕地污染事故日益增多。虽然法律规定以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相结合控制水污染, 但实际实行部门和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地方政府缺乏全局意识, 只顾本地经济利益, 忽视对流域下游的环境影响, 由此引发地区间污染纠纷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

1. 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地方政府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区域合作观,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成为促进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一是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共同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和编制区域合作中长期规划;二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健全市场机制, 建设区域共同市场, 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和商品自由流动。三是加强交通、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管理, 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信息化和统一化。

2. 立足特色推进区域产业布局一体化

在产业布局上从全局出发, 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互惠互利。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定位, 发展本地优势产业, 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产业互补效应。在区域内建立起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和一般产业互补的分工合作关系。尤其要大力推动企业合作, 使企业成为区域合作的主体。

3. 建立长效区域合作机制

一要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如组建跨行政区的多层次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 ;建立政府间合作交流联席会议制度、高层领导定期沟通制度和部门协调制度等。二要建立利益调节机制, 包括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使各方既能合理分享合作产生的效益, 又能补偿因共享资源而带来的相对损失。

4. 加大环境保护合作,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达地区人口密集、资源和能源消费高、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强度大, 在环境合作中首先要发挥积极作用, 承担更大责任;其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广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在区域产业转移中要杜绝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跨地区转移。四是建立区域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环境合作机制。加快立法、严格执法, 建立环境信息通报机制、纠纷处理机制、污染督察和监测机制来保障区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宝明: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不协调的主要问题探析.党政干部学刊, 2006, 8

区域发展 篇2

作者/安虎森何文

内容摘要在非均衡力和经济一体化作用下,可流动要素不断向聚集力较大区域聚集,这就形成了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不断吸引可流动要素的良性循环累积过程,以及具有区位劣势地区不断损失可流动要素的恶性循环累积过程,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循环累积机制。而要打破这种不断积累区域差距的机制,则需要中央政府有序地组织东部地区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提高中西部地区参与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能力;需要中央政府改革现有的转移支付政策,加大提高居民公共服务和福利水平为主要目标的收入型转移支付;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方面,实行东西部梯度的、有差异的政策,切不可过度宣扬经济一体化,实行“一刀切”的政策。

关键词区际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循环累积过程区际一体化差异化政策

作者1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何文,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但不同地区的经济绩效不尽相同。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环渤海的开发开放,使得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西部的广大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则相当迟缓。尽管近几年西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的一些省份,但中西部地区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结构提升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实,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的意图是很明确的,即东部沿海具有接近国外市场的优势,利用国外市场首先获得发展,然后利用经济辐射效应,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然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没有出现这种理想化的状态,东部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反过来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我国区际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引起决策层的关注。1991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和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使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并按照沿海地区、内地、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四种类型规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与目标。1996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专设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论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本网网 )与此同时,国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和长株潭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等战略,范文《区域差距内生机制与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思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尤其是在2009年到2012年5月期间,更是批复了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河北沿海地区、辽宁沿海地区、北部湾地区、皖江地区、中原地区、重庆两江地区、成渝地区、柴达木地区、喀什霍尔果斯地区、图们江地区等20多个区域的发展战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区圈地运动”。同时,继国家“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主体功能区战略以来,在2011年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正式上升为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显然,上述,这些战略都是为协调区域发展差距而采取的举措,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所倾注的力度。然而,对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尤其何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性选项,并不是所有人都很清晰。

区域差距内生机制

两个多世纪以来,空间问题一直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处理规模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技术工具,或者说无法突破“空间不可能定理”的屏障。也因为空间问题长期不能进入主流经济学研究领域,就为其他非经济学学科研究空间问题也即区域经济问题留下了空间;我们常把空间不可能定理作为研究空间(区域)问题时的一种参照系。根据空间不可能定理,当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时,如果认为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现象,且把经济活动区位的不同状况归结为空间的非均质特性,则可以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讨论空间问题,如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等,都强调了这种空间的非均质性特征,且在新古典的一般均衡框架下都有解。相反,如果认为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则此时的市场结构为不完全竞争,无法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框架下进行研究,不存在空间竞争的解或只存在零解。现实中的许多经济现象都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经济活动区位更是如此,许多区域问题无法在新古典框架下进行讨论。

因为规模收益递增,因此每个企业都专注于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产品的生产,也就成为该产品生产领域的垄断企业并成为该产品的专业化企业。也就是说,规模经济必然促使专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出现。此时,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在专业化生产基地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并运到其他市场区消费时的成本大于其他市场区自产自销该产品时的成本,则此时就不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可能出现相互分割的两个或多个市场。反过来,如果贸易成本低,在专业化基地集中生产某种产品并运到其他市场区的成本低于其他市场区自产自销时的成本,则此时就有可能形成统一的大市场;这意味着,如果贸易成本很高,则市场是相互分割的,此时生产活动和人口是分散分布的;如果贸易成本很低,则会形成统一的大市场,即在某一中心区位集中生产并向各市场区提供商品和服务是完全可能的,此时各种生产活动和人口将高度集中在中心区位,该中心区位就成了该区域的中心城市或核心区。那么,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贸易成本的变化为什么会促发区域结构的变化,或者说为什么会发生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现象?

区域发展 篇3

1.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 西电东送 B. 西气东输

C. 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 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2~3题。

2. 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

A. 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 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 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 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3. 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

A. 研发中心 B. 一般零部件厂

C. 核心零部件厂 D. 整车厂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格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4~5题。

4.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 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6~8问题。

6. 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7.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A. 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 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 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 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8. 逢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

A. 第二产业向东南 B. 第二产业向东北

C. 第一产业向东南D. 第三产业向东南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0题。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9. 在该水源地内( )

A. 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 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 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 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10. 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 保护高山灌丛 B. 防治水土流失

C. 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 扩大梯田面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12. 根据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2 《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13.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 下图为中国石油供需状况(及预测)柱状图。

材料2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09年9月24日在新疆开工建设独山子石油储备基地、乌鲁木齐至哈密750千伏输电线路、伊宁煤矿等七个重大能源项目。这是新疆能源建设史上一次开工数量最多、总投资规模最大的一批项目。

材料3 我国准备在陕西和宁夏建立两座煤变油装置,项目总投资约60亿美元,设计规模为年产600万吨。

(1)我国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目的是什么?加快新疆地区能源建设的意义何在?

(2)简要分析我国首先在陕西和宁夏建立两座煤变油装置的原因及“煤变油”生产的重要意义。

(3)近年来由于国内能源运输工程的建设,上海的能源结构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其中 (能源种类)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明显上升,其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打造区域品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篇4

品牌因产业而彰显魅力, 产业因品牌而快速发展。我们应当正视品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着力打造区域品牌。

一、政府应加大对企业争创品牌的扶持力度

任何一项工作,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最大的驱动力。区域政府要尊重市场的规律和品牌成长的规律, 积极扶持、引导品牌的发展, 要以“依托特色产业, 培育名牌产品, 明确区域定位, 做响区域品牌, 抓好质量工程, 维护区域形象”为思路, 共同打造区域品牌, 促使区域企业关注品牌, 争创名牌, 以做多、做大、做强品牌, 促进区域经济的兴旺发达。加强品牌建设, 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机构,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有利于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 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要强化企业对品牌战略的实施力度

培育和发展品牌产品, 基础在企业, 关键也在企业。一是企业要具有塑造名牌的紧迫意识, 创品牌是企业开辟、占领和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二是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 将以质取胜的经营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三是突出重点, 打造个性化品牌, 避免分散品牌资源, 致力打造一个主商标和一类名牌产品, 以集中提高商标和名牌产品的知名度。四是加大广告投入, 加强品牌宣传, 培育品牌信誉, 扩大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以品牌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

三、要强化区域品牌的维护和保护

区域品牌既是区域经济成长成熟的产物, 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通过产业集群整体营销政策, 提升区域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区域品牌形象, 促进区域品牌的维护和传播。利用网络资源和市场, 是壮大区域品牌自身优势的关键, 因此要构建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市场体系, 扩大名牌效应。

四、要以产业集群打造品牌和名牌簇群

区域品牌的形成是随着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中国名牌分布最集中的珠三角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方式。正是由于产业集群这种集聚、竞争、合作、学习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 创造了产业集群的营销优势, 从而促成了区域品牌的形成。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建立集群的区域整体品牌, 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取得协同效应, 营造市场优势, 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 吸引各种要素资源集中在特定区域内, 实现要素的有机排列和组合, 构成特定的产业结构, 形成产业价值链, 区域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增长极, 使区域品牌形成了自我集聚与扩散机制, 产生了品牌经济, 推动了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已隐含着区域品牌的内涵和要素, 这是打造区域品牌的支撑条件和基础。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的区域无形资产, 与单个品牌相比具有广泛, 持续的品牌效应, 区域品牌能优化整合集群内部资源, 使资源充分利用, 还可以改善集群的投资环境, 优化提升产业链条, 利用产业链整合提升品牌生产力。产业集群中的产业优势又是区域品牌形成的基石。产业优势主要通过产品优势和品牌企业优势来体现。因此, 要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和既有的企业基础, 通过规划而培育产业集群;在一些专业化交易集散地建立大型专业化市场, 通过市场的接近带来和促进本地的生产, 从而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 鼓励与促进本地企业家创业而发展产业集群。

区域发展 篇5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知识回顾:

一、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1、西气东输概况: 以新疆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依次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省市;经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太湖平原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3、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四大气区: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4、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③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缓解沿线地区因能源问题而造 成的环境压力

二、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① 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②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③ 市场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②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③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④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

考题选讲: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认真读图,联系我国三大地带能源生产和分布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第1题,长期以来,我国中部地区是能源生产集中分布地区,如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黑龙江的石油在全国占有突出的地位,产量远大于消费量,因而自给率高,但近些年来,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能源得到大力开发,加上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量小,因此能源的自给率超过中部地区,因而可以判断出曲线Ⅰ代表中部地带,曲线Ⅲ代表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能源不能自给,其自给率低,故曲线Ⅳ代表东部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能源的消费量迅速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自给率不断下降,因此曲线Ⅱ代表全国。第2题,结合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我国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可知,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天然气和水电可以大量输往东部地带。答案1.C 2.D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1)图中甲地为

(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7分)(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12分)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11分)【解析】

(1)图中甲地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土地租金高,从图中可知甲地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再根据提示从功能区来分析,图中甲地为商业区。

(2)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布局属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这可从上海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来分析,包括交通、科技、人才、市场、资金、政策等方面。

(3)注意审题“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则需考虑到转入区和转出地区产业的区位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条件。【答案】

(1)商业区 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3)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课堂练习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选择东线先行。据此完成1~3题。1.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①华北地区供水极其紧张 ②因黄河水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 ⑤主要为了减小长江的洪涝灾害⑥因我国工农业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③① D.①⑤⑥ 2.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难度小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⑧⑤ D.②④ 3.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地面下沉 B.土壤盐碱化 C.湖泊面积增大 D.湿地面积增加 4.关于天然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干净、清洁

② 使用方便

燃烧效率

④ 比较价格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5.下列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全部有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现象

B.产业转移有时 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C.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

D.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活跃区域之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B.发达国家的内部交易成本较低

C.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D.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7.下列不属于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因素的是

()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 D.国际间的友好援助 8.下列属于二战后日本工业结构第二次调整阶段重点部门的是()

A.纺织 B.钢铁 C.新能源 D.食品 9.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8.读某跨国公司家用电器工厂地理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跨国公司工厂的生产、布局2000年和1990年相比的主要变化。

(2)这种产业转移属于

。(3)分析该产业向中国转移的主要因素。

(4)伴随着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到转移对象国。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

区域发展 篇6

发展新思路:“合纵连横”谋崛起,国家级区域规划起步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逐步明确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并在管理与调控区域发展手段上不断创新,这是我国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强调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2006年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把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中国政府调控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三个“四大”,即四大战略区域(亦称“四大板块”)、四大机制和四大主体功能区。

所谓四大战略区域,就是从战略上将发展区域划分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所谓四大机制,即通过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与扶持机制协调区域发展,为企业、地方与中央政府的区域行为提供基本规范;所谓四大主体功能区,就是依据各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主体功能区的提出是中国区域管理的一大创新。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思路、新观念和新举措,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发挥区域间比较优势,来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实现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这实质上点出了缩小区域差距的内涵,即人民生活水平差异趋向缩小。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再次强调:“把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切实贯彻落实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改革新动力:从“单极突进”到“多轮驱动”

不同类型区域的全面快速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也明显增强。

从国家战略层面上讲,中央政府重视区域经济,主要是由于区域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开始暴露。针对西部地区长期贫困落后,中央在1999年底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面对“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地区发展出现明显衰退,中央2002年又提出了“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中央在2003年提出“统筹区域发展”,重视长三角与京津冀都市圈这类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规划,其背后的深意是:统筹区域发展,在于综合解决各种区域问题。只有通盘考虑西部的“落后病”、东北的“萧条病”与东部部分城市出现的“膨胀病”,才能防止中国的发展步伐因区域病困扰而放缓。中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的状况同样引起中央高度关注,“中部崛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被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中部六省的发展本身,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布阵中,这是最后一个板块的战略宏图。

由此,中国的区域战略基本上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未来战略区域的范围已经基本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区域战略将按照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四个大范围一级区域框架来安排。只有东中西互动,突出自身发展重点,才能综合治疗多种“区域病”。

聚焦中国区域发展新格局

东部继续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各个经济特区,屡创佳绩,发挥了“领头羊”作用,珠三角、长三角跃升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两极”。

东北三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争取重振昔日雄风。今年6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并强调,3年多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实践证明,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西部地区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发展和区域合作,由传统资源时代向产业时代挺进。成渝经济区、关中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等西部有实力的地区被确定为率先发展的重点。就在不久前,国家新批准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第一次在西部地区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试验区由原来的经济建设为主,发展到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公平的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对制度创新的强烈需要。

中部六省山水相连、省情相似、使命相同。早在国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之前,中部六省就不等不靠,结合各自实际,开始探索崛起之路。中部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外部投资的“磁场效应”已经形成。

区域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谁也不能否认,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越来越重要的支柱力量。

经济新格局:从“省份经济”迈向“区域经济”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与此同时,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京津冀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开始步入有组织有制度保证的实质性“共谋一体化发展”阶段。“上下互动”意味着,中国开始从“省份经济”真正迈向“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几乎每一个省份都意识到了促进内部合作与打造整体竞争实力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城市群或经济圈的培育上。

在2004年,几乎每个省级行政区都不约而同地扛起了发展区域经济的大旗,这是对客观发展要求的一种必然反应。地方政府谋划区域发展,是由于单打独干已不能适应全球化趋势。因此,这一轮区域经济整合中呈现出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从各自为战到合作共赢,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跨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利于形成利益共同体。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种种“上下互动”迹象传达着这样的信号——在历经几十年地方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发展之后,市场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国经济格局也将由此改变。

建设区域创新系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篇7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 人们生活水平高低差异大等问题, 我国大力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扶持, 先后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作为探路军, 加强我国所处中部位置区域的经济建设, 大力扶持东部区域进行经济建设的优先发展。现阶段, 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 主要是为了通过提高我国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 来加快我国整体改革开放的进程。比如, 在西部大开发的整个过程中, 国家不断对西部建设进行政治以及财力物资方面的扶持、我国西部区域, 也不断在加强与周边区域, 以及与经济发展较快区域的技术合作交流, 审视掇拾, 及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调整该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以及该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不断提升区域经济自我发展技术技能, 在调整过程中通过结合用线连点, 由点成面等多种方式, 有效利用区域核心城市, 以及主要交通枢纽, 进行有项目侧重点的经济建设。同时加强对西部地区保障日常生活的设施建设, 铺设通往国外、通往其他区域的西部铁路, 根据西部资源特点, 开通专门的西煤东运的便利通道。同时, 西部在经济建设过程中, 对环境的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国家充分结合西部区域的地理特点, 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 并且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实现了退牧还草, 以及建立西部地区天然林保护区。除此之外, 我国在进行西部经济开发建设的过程中, 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对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的质量。在教育上, 深入贯彻并发展国家义务教育, 以及其他职业学习的教育;在医疗建设方面, 不断完善西部偏远地区医疗卫生环境, 优化医疗专业人员配置, 帮助西部就医难的地区, 建立简单的医疗机构, 促进医疗人才培养, 进一步加强对科学科技技能方面的创新;在经济贸易方面, 不断提高对西部地区, 边境口岸设施的发展与完善, 进一步实现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进行多边贸易往来, 实现经济技术合作, 发展西部建设的同时, 进一步推动我国的边境贸易经济发展;在国家政策方面, 国家也对西部招商引资方面进行了扶持, 并加强了财政部对西部区域经济建设的资金扶持, 全面深化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为西部经济建设的发展, 建立了一个长效、安全、稳定的经济建设资金渠道, 全面保障了西部经济建设的创新建设。

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这些地区重视农业, 但是由于技术资金等问题制约, 农业技术方面也够先进, 为了实现老工业基地区域的经济发展, 东北地区为代表的区域必须实现适应现阶段全国的经济发展的工业结构转型, 还要对该区域的国有企业进行创新性的组织改革, 努力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的振兴。如果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首先就要结合东北区域特点, 着重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 在原有基础上, 加强对东北区域的粮食基础建设, 进一步完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正规化、产业化、科学化、结构化、机械化等形式特点的经营方式, 加强对农业商品率以及农业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引进农业方面先进的机械操作设备, 并附带提高东北地区农副产品的发展研究, 同时进一步扩展该区域钢化材料、生产生活必备的石化、机动车辆、船只等需求量大的生产生活必备品的基地建设, 努力发展能推动经济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的建设。同时, 根据东北地区各地方特点, 实施资源开发补偿, 以及重点衰退产业援助等方面的建设。另外还要加强交通建设, 完善东北东部铁路通道, 甚至一些通往外省地域的公路运输通道方面的建设, 促进东北地区市场体系发展, 努力通过区域创新, 建设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同时提高东北地区与周边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经济往来, 以及先进经济技术的协同合作。解决老工业基地严重的黑土地水土流失, 以及偏远地区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重振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雄威。

二、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首先, 笔者认为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应该先确定指导方向, 这个方向不仅要能体现创新的价值, 还要充分展现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潜质。笔者根据我国实现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 对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实例中, 总结出这样几点方向:

(1) 打破区域发展局限, 实现开发区域的扩展。这主要是打破传统的牺牲环境, 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方式, 避免出现经济开发过程中, 划分区域占用大面积土地, 建立收效甚微的经济项目开发, 浪费大面积的土地资源, 还不能让土地得到有效利用, 同时在土地的无效利用过程中, 还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 甚至产生严重污染环境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料。所以, 我们要在充分考虑了潜在增长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根据区域环境承受能力、地区人口分布情况以及资源利用角度, 调整创新系统的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现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2) 确定经济发展的核心。这需要我们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根据区域经济分布特点, 城镇结构特点, 以及企业发展特点将一个大区域, 划分成不同的小区域, 并围绕核心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 以此保障经济能力相似, 人口分布相似, 产业结构相似的区域, 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从而, 建立一个产业发展群, 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的结构链, 壮大相似区域的经济规模。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还能够优化产业转型, 推动区域工业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比如, 我国在加强对中部区域建设的过程中, 主要采取借助中部区域原有的基础设施, 进行企业转型, 提高以提高该区域产业水平, 作为促进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手段, 通过我国中部区域产业特点, 进行产业优势强化, 进而得到承东启西的效果。同时, 将中部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核心, 建设中部地区特色化的粮食主产区, 同时不断增加对中部地区农业方面, 建设基础性设施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 提高我国中部区域粮食方面, 主要农产品的批量规模化生产能力, 提升我国农业方面农产品生产, 以及加工的产品增值。并且我国还加强了对山西、河南、安徽等盛产煤炭地区, 企业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持, 还研究开发有关坑口电站, 以及煤电联营等特色产业的建设。并结合中部地区, 企业经济特点, 调整有关钢铁、化工、有色、建材等支柱性产业的生产结构, 建立具有中部地方特色的, 精品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中部地区也大力发展矿山机械方面的技术以及功能齐全的输变电等装备的生产与制造, 甚至为了增加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竞争力, 中部地区已开始研究建设涉及软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利润丰厚的高新技术企业, 为了拓宽技术合作研究领域, 以及企业经营的范围, 中部地区建立多个综合性交通运输体系, 将运输便捷、快速的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境内外港口, 以及通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机场建设作为运输体系的重点兴建项目。不断完善中部地区物流方面设施的建设工作。

(3) 统一调度, 平衡发展过程中各功能项目的进度。这需要我们适当根据总体发展状况以及核心区域发展情况, 限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产业大规模聚集, 或者是人口的超载负荷现象, 避免个别发展过快, 或者经济突发状况影响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程问题。所以, 必须对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位, 规范经济发展空间, 建立科学、有效的开发空间结构, 及时调整人员分布以及经济合作调度。比如, 我国在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实施了倡导东部地区率先进行经济发展的政策。政策中明确:要我国所处东部的区域, 不断完善自主创新, 做到优化自身经济结构, 以及适当根据形式转变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 作为领头羊, 带领其他区域共同完善, 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目标, 从而帮助我国发展较慢的中西部区域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努力开创具有东部特色的先进制造业, 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 以及基础综合型服务业, 推动经济建设过程中, 产品的精加工细加工, 进一步开发我国自有的高端产品, 推动我国经济贸易加工的地位升级, 提高我国经济贸易活动中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保护我国特色, 在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 实现对我国耕地保护的提高, 加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加强对我国土地, 能源等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 并通过结合可行性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加强东部地区经济特区以及上海浦东新区等在推动区域创新,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加强合作联系, 传授经验推进我国对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 接受国家宏观的经济调度。

其次, 要在思想上打破传统束缚, 在坚持正确原则基础上, 适当引进适合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的, 西方先进思想, 做好中西方结合。在指导思想上, 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作为理念, 积极将经济结构调整, 以及发展具有竞争实力的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 积极促进企业经济模式的转型, 根据我国有关企业创新“着眼长远发展, 优化整体布局, 完善体制机制, 提升创新能力”的规范, 实现企业资源的创新整合, 建立完善的创新结构, 努力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 实现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比如, 我国在建设区域创新,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中, 明确提出:迫切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协作, 创建一个科学、健全、完善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它不仅要包括市场机制, 还要包括必备的互助机制。这就需要地区在执行区域经济发展的时候, 不断突破区域限制, 推动市场的产业, 以及机制的合作与转型。积极号召全国各区域, 实现多样化创新建设, 综合发展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研究、加强掌握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密切合作。同时, 在国家不断对经济比较落后的区域给予政策, 资金扶持的时候, 需要在经济发达的区域, 施行不同区域的

最后, 就是做好创新。因为根据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考虑到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有技术研究、产业特点、经营管理、合作等方面, 所以, 笔者将创新分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合作创新等四点进行详细分述。

由于我国人口多, 地形复杂, 所以, 在建设创新系统的时候, 需要在考虑区域人口问题以及区域土地资源现状、整体规划格局以及现有经济结构特点与分布情况等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区域资源环境所能承受的能力, 将可以被利用的国土空间资源进行分类, 分出建设优化开发, 经济发展重点开发、程度限定限制性开发, 以及某些产业影响全面经济发展, 需要暂停的开发等四类经济发展类别, 从而合理规范经济建设的开发秩序, 完善经济发展必需的合理性空间开发结构。比如, 我国在实施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发展我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区域甚至边疆等地区的经济建设的时候, 不仅仅加强了我国政府财政转移扶持, 强化我国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区域甚至边疆等地区财政性投资力度, 全面支持我国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区域甚至边疆等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断加强合作, 与周边地区甚至是周边国家进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全面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基础性设施环境进行提高。甚至为了实现产业的创新, 技术的创新研究, 大力发展这些区域的学前教育, 实现我国义务教育的迅速普及。并为了经营管理与合作的创新, 创办这些区域的中心城市的民族初中班和高中班, 提升这些地区民族大学建设, 增加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 国家也大力兴建少数民族, 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社区, 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 帮助少数民族实现民族特色文化的出版行业发展。在此基础上, 由于考虑到特色产业的弘扬与发展交流, 还兴办了特色的双语教学示范区。培养掌握先进知识技能的少数民族人才, 巩固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不断加强对我国民族特色产业、民族特需商品、民族医药产业, 以及其他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三、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 推进经济信息化建设:现阶段全球都处于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 所以, 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就要寻求高效率的创新方法。由于, 信息化便捷, 快速的特点, 只有信息化才能满足区域创新系统在建设方面的需求, 所以, 在区域创新系统利用信息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根据自身创新发展的特点, 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化的发展。让我们在经济建设过程中, 更好地完成数据信息的交流以及共享。

(2) 促进技术发展:由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需要一定的创新能力, 这就需要国家及区域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提供基础服务的部门, 构建一个创新的结构体系平台, 这样才能满足区域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才能满足我国自主创新的需求, 才能推进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可见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可以促进技术的全面发展。

(3) 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由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需要借鉴发展较快的区域的经验, 甚至引进先进的外国知识技能, 指导不发达地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所以, 这个互动的过程就打破了传统的区域限制, 促进了地区甚至境内外的合作交流。

(4) 提高地区竞争力:由于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需要根据区域特点, 不断优化区域企业产业结构, 协调区域间合作交流, 提高区域综合实力, 促进交流合作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这样就可以提高地区的竞争力, 增强企业产业配制, 全面围绕经济社会, 提高区域发展的经济能力。

(5) 推动全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进程:通过我国建设区域创新系统,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 实施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等项目, 都可以清楚地看出区域创新系统, 对推动全国经济建设发展, 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论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 使用了先发展部分地区, 再由经济发达的区域带动, 其他区域进行经济建设的手段, 导致现在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 甚至出现极端化的现象。为了改善这种极端区域经济, 产生的贫富差距, 我国政府选择继续保持经济已经很发达的区域,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同时, 加大对那些在经济发展方面, 技术、产业都较为落后的区域, 进行经济发展的创新扶持力度, 并增强区域经济技术交流, 增强经济建设过程中, 各区域间的发展合作,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经济建设, 平稳、有效向前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成.全面建设区域创新实现经济均衡发展[J].经济时报, 2013 (09) 211-212

[2]王一齐.推进区域创新大力推进经济发展[J].环球经济, 2012 (19) 101-102

恩施区域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篇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简称恩施州) ,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东连荆楚, 南接潇湘, 西临渝黔, 北靠神农架 , 位于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上。同时也是湖北, 湖南, 重庆的交汇地。其地貌基本特征是:阶梯状地貌发育。由于受新构造运动间歇活动的影响, 大面积隆起成山, 局部断陷、沉积形成多级夷面与山问河谷断陷盆地, (湖北政府门户网恩施投资优势地理地理) , 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中, 而恩施处在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 境内局部地区小气候特征明显, 垂直差异突出, 总体上四季分明, 降雨充沛。全州森林无概率高达77%, 生物繁茂促进有机酸的形成, 同时, 恩施全州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在恩施主要以石灰岩, 白云岩的形式存在, 占全州总面积的54.4%, 成恩施形成了一系列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景观。在土地方面, 按全国土地利用类型统一分类, 分为11个一级类, 49个二级类。全州共有农用地196.46万公顷, 建设用地6.34万公顷, 未利用地37.81万公顷,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139万公顷。土壤以黄棕壤为主, 这一系列的区位因子使得恩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以经济作物为主, 利用垂直差异发展多结构产业的农业经济的特色农业。目前基本形成了烟叶、茶叶、高山蔬菜 (含魔芋) 、药材、干鲜果、畜牧六大特色主导产业格局。而笔者认为, 特色农业也就是区域差异, 区域分工的一产物, 即在生产要素资源信息不能完全流通的情况下, 为了满足生产生活提高经济效益而产生。不可交换的资源禀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不可替代性。与江汉平原相比, 江汉平原多以机械化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稳定性相比恩施较差, 汉江平原无法拥有的垂直结构上的光, 热等差异使得恩施在立体结构发展立体农业提供了特殊的区位优势, 而在社会经济要素中, 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恩施代表的茶叶, 烟叶, 在最近几年的销量不断上升, 2014年茶叶总产值以到达8亿元。显示出了广阔的前景。但值得反思的是, 区域内虽形成了一些品牌加工商, 但是家家户户的小作坊市场任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伴随外出打工的现象出现, 劳动力上的数量与质量还是有一定的劣势。遗留在家中的耕地荒废, 无疑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笔者认为, 恩施在继续坚定不移的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 还要认识到如何将有限的资源集约化利用, 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并利用规模效应以及聚集效应, 节约成本, 扩大市场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在此同时, 恩施州作为湖北省唯一一个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地区, 应当充分利用政策上的扶持。

而在工业区位上分析, 必不可少的即使恩施州的城市性质恩施市的总体规划从区域定位到城市未来发展职能方面进行论证, 最后定义为:武陵山区区域性中性城市,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之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虽然这是恩施市的城市性质, 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恩施州生态景观, 生态文化的保护重要性。

从现代区位论的角度来看, 具体目标中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是十分重要, 恩施本地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涉及一下问题尚未大规模开采:1、矿产资源的品质不高, 开发代价高2、矿产资源开采中涉及到土地资源的破坏, 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石漠化潜在威胁3、恩施在生态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若是生态破坏, 则影响下游宜昌武汉生态。恩施不能走以高排高污染的道路。工业以富硒绿色产业, 水电能源产业, 矿产建筑产业, 医药化工产业为支柱产业。

在交通上, 恩施州已经这这些年开通了铁路与动车, 不久便会开通高铁。东连武汉上海, 西连重庆、成都。而为迎接辐射, 恩施市积极筹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全市累计完成公路黑色化、硬化里程达708.16公里, 8万多农户参与了五改三建, 多渠道筹集资金10亿多元, 建设和改造了航空大道、施州大道、东风大道、学院路等城区骨干道路30多公里, 修建了民族体育场、亲水走廊等一批公益设施, 实施了武陵边贸城等10多个城区改建项目, 建成了航空大道大市场等10多个大市场。 (数据引用中国农业地产网)

我们知道, 对于工业区位而言, 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原材料、燃料费;劳动力成本;运费。而对于现在的恩施来说, 原材料是相当的充足, 也别是一系列富硒产品。因为恩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农作物中硒的含量很高, 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利, 硒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是公认的抗癌元素, 并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但是由于原来恩施交通不便利, 所以很难使得恩施的产品走出去, 远销海内外。所以当交通便利, 运费变低后, 恩施的工业一定会来到一个新的增长点, 以交通区位带动工业发展。华硒物流园、硒都茶城便是在这两年横空出世, 一个是武陵山地区最大的物流中心, 一个是打造鄂西最大的以茶为主的综合园区, 当然这些仅仅是这些年由于交通发展的改善而产生的新新产业和园区。

韦伯区位理论告诉我们, 工业由分散走向集聚, 再由集聚趋于分散已经成了工业区位空间运动的一个规律。笔者认为, 纵观恩施工业产业, 现在还是处于由分散走向集聚的过程之中。以华硒物流园为例, 总投资预计为45亿元, 分三大产业区。良好的园区布置使得才刚开始物流园就有着蓬勃的发展生命力。除了华硒物流园, 金桂大道工业园、巴东经济开发区、咸丰经济开发区都是靠集聚效应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在咸丰经济开发区, 立足当地石材资源开发, 新明龙石业、武陵矿业、建塬石业……一大批石材加工企业云集于此, “武陵石材之都”已具雏形。近年来, 我州各工业园区突出规划引导, 促进产业集聚, 着力建设产业集群。立足资源优势, 坚持特色立园, 强化园区特色意识, 引导同类企业在空间上整合并向园区集中。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 集中资金、政策、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 带动产业集聚, 集中力量培植重点龙头企业。产业集聚园区的不断涌现, 正引导工业经济从“田野经济”走向“园区经济”, 从“分散经济”走向“板块经济”。充分利用集聚效应刺激经济的增长, 并利用经济增长的机会, 充分用工业带动发展经济。

在创新方面, 如今的恩施工业产业更多的意识到要学会创新, 发挥自己的长处。多与研究所、湖北民族学院的科研挂钩是如今恩施的工业的新一特点。恩施的工业创新反过来又会促进恩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恩施这一区域的发展的作用虽然暂时比不上交通、场址的作用大, 但是就长远发展来看, 一定是创新的作用比较大。

区域发展 篇9

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是经济理论创新的集合

1.区域产业集群形成是一种理论创新的集合

区域产业集群是指由相同、相近与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某地, 进而吸引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进驻该地, 共同构成的群体。它是诸多经济理论创新的集合, 也必然受到某些经济规律的支配。专业分工理论认为, 专业化分工能够使企业形成协同优势, 降低成本, 形成规模效益。集聚经济理论认为, 产业区位的合理组合使得企业成本和运费最小化, 形成区位竞争力优势。外部经济理论认为, 产业集群能够实现外部 (正外部或负外部) 效益。交易费用理论认为, 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区域创新理论认为,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支撑机构围绕的区域集群。新竞争优势理论认为, 产业集群有利于激发企业间的竞争力, 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显然, 这些理论都是从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的, 然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对这些理论发挥效用的认识及运用,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增长。

2.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机制创新的实践成果

区域经济的增长, 就政府而言, 主要表现为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利用政策规范宏观上影响企业的发展, 而对个体企业来讲, 主要是通过微观管理和实际操作确保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因而研究区域内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为这有利于理清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利于协调区域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因而决策者在政策制定中就更加有针对性。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看, 主要是通过政府有规划的引导促成的, 因为单凭市场引导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而政府的引导又主要表现为招商引资, 但是不明确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机理, 在招商引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上就有可能表现出很大的盲目性, 这样既不利于集群内企业共生共长, 更不利于产业集群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因而必须处理好政府管理与市场引导的关系。笔者认为, 需求拉动、技术创新和企业边界是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机理,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需求拉动和资本运营存在密切关系。我国在由国家主导经济发展向由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渐进式”改革过程中, 消费需求的增长是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 但有效供给的增加在生产力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并不能迅速的直接获得提升。因此, 生产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 只能寻求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在各个生产环节中更加紧密的配合来实现。同时, 资本的天生的“逐利”本性, 作为纽带式吸引生产相近的企业聚集, 逐渐以条块状或组团式的形式呈现形成集聚效益。

(2)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技术创新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 这主要归因于技术创新而产生的巨大的外部经济溢出效应。集群内某些高端企业无论是进行自主技术研发, 还是通过对外来引进技术的消化再吸收, 通过自主创新往往都会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一方面, 这些高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会缓慢的扩散到其他低端企业, 而技术的更新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因而技术外溢有利于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综合成本, 提高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形成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对同类企业的生存发展就是极大的威胁, 而其他企业为了谋求可持续发展, 也必然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 以规避潜在的市场风险。企业间这种持续的动态博弈, 增加了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 产生了对其他企业的正外部效应的影响。因而, 集群内整体企业的技术创新既加强了企业间的凝聚力, 又强化了产业集群的辐射力及影响力。

(3) 产业集群可以帮助企业突破自身的边界。一般来讲,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经营业务的多元化, 其自身在管理机制和管理职能等方面不知不觉的滋生出阻滞企业继续发展的种种危机, 例如, 对市场竞争的敏感度下降, 组织结构官僚化和层级化, 创新动力衰竭, 沟通不畅, 集体庞大的“肥胖症”, 决策迟缓等“大企业病”。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下, 一方面, 这些“大企业病”会极大地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导致企业衰亡;另一方面, 企业本身在管理能力、技术能力和外部需求等资源限制条件下, 企业扩张的边界也是有限的。但产业集群的出现, 既有利于突破“企业边界”的制约, 又有利于通过企业间竞争, 优胜劣汰, 不断推动企业保持创新的活力, 持续的提高管理能力和进行技术革新。

区域创新文化的内涵及建设创新文化的着力点

1.区域产业集群内创新文化的内涵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由一定的权威人士所倡导的为域内特定产业共同体成员所普遍认同的能体现创新、创造和创业精神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模式。它是区域经济文化、企业创新文化和集群共同体成员的主体素质融合的结晶。

区域经济文化对企业创新文化和人员主体而言, 是通过间接变量或传导机制来影响的, 其中重要的一种影响机制是, 通过区域经济文化影响经济活动主体的价值观, 进而影响其创新行为和模式实现的。一是区域经济文化影响企业文化。区域经济文化越是发展, 对区域经济的提振作用越是明显, 例如日本新泻以创新创意为主题的动漫产业文化, 极大的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 可以明显的促进企业合作意识的提升, 通过合作创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这就有助于塑造企业的创新文化, 而企业的创新文化又引领着企业自身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反过来促进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 区域经济文化影响社会成员的思维模式, 促进区域创新外部环境的改善, 通过社会成员的相互支持和团结协作促进企业的协同创新。二是区域经济文化影响企业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促进企业家阶层的形成, 通过企业家行为实现创业和技术创新。通过以上探究可以看出, 区域创新文化广义上是指符合本土文化特色, 与区域创新体系相配的思维观念、价值形态、精神面貌、行为方式和制度规范的综合。

2.建设区域产业集群创新文化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从人力资本角度讲, 人才是第一资源, 也是最稀缺最宝贵的资源。同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能直接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而必须通过劳动主体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予以实现。区域产业集群创新文化的构建内容中, 人才资源是根本核心, 科技创新和有利的社会环境推动是两只有力的“抓手”, 即创新文化的构建需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区域产业集群创新文化的培育要牢牢树立“以人为本”、“人才至上”的核心观点。全面调动集群内产业员工 (包括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参与创新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推动创新文化的健康发展。

区域创新文化的建设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外部支持。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良性互动才能达到协同创新的效果。其中政府层面的创新文化是保障, 主要包括体制机制、文化领域的创新, 也即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文化创新, 归根到底是政府要培养和营造一种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发挥并能够取得实效的文化氛围;企业主体的创新文化是核心, 主要任务是培育企业家的革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富心态;个体创新文化主要指的是个人创新创业精神, 既需要政府提供开放包容、竞争合作的宽容的社会环境, 又需要企业的激励推动, 更与个人主体的素质直接相关, 个人创新的持续积累达到质变的阶段就是企业的整体创新。

区域创新文化与区域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 创新文化是上层建筑的重要成分, 产业集群是构成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从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普遍性认知我们不难得出“区域产业集群决定其创新文化, 区域创新文化反作用于区域产业集群并引领其发展”的结论。结合我国产业集群多年发展的实践和世界范围内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经验, 对人才的高度尊重、对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是两者互相作用的显性特征。

1.从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依据和内在机理看, 区域产业集群有对区域产业创新文化的构建与形成的作用

(1) 区域产业集群的分工理论和区位优势理论要求集群内的创新主体拥有开放性专业协作意识, 全球化竞争意识。

(2) 区域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杰出人才的才能和技术创新, 因而要求区域创新主体必须具备革新精神和创造意识。

(3) 区域产业集群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因而需要政府优化创新文化发展的氛围, 要求政府从整体上大力推进创新文化的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 要有创新文化服务意识。

(4) 区域产业集群的关键要素是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 这就要求区域创新主体必须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吸收能力、转换能力和创造能力。

(5) 区域产业集群间的企业由于存在竞争, 因而企业家具备的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的品质显得非常重要。

2.从区域创新文化的内涵看, 区域创新文化建设有对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

(1) 影响区域产业集群单个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个体企业为了迅速适应剧烈的市场变化, 需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以保持竞争力, 在其内部组织结构、产品生产和服务上必须适应创新的需要。

(2) 影响地方政府对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政策、制度取向, 这是因为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式不仅要受到既有体制机制的制约, 也要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 而这些“本土化”政策的实施也必然会对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具有功能定位和引导作用。

(3) 影响区域内产业集群每个个体的行为方式。区域产业集群的创新文化建设可促进区域内人的全面发展, 反过来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因为纯粹的市场经济在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中, 造就了大批的“经济人”而非“社会人”, 社会缺乏人文关怀, 存在一些矛盾。而解决“经济人”困扰之症的“良方”在于积极营造一种创新文化的发展氛围, 通过提升创新文化的引领和净化作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引导人们追求更加高尚的生活方式, 使人在道德上、知识上和审美情趣上获得全面发展。也即创新文化是“以人为本”式的文化, 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区域创新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可通过对相关的制度构建提供指导, 就有利于优化区域内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因为两者的运行都需要文化的引导和促进, 而创新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弥补制度设计带来的缺陷, 这就有利于区域内的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增强对相关制度的认同。

积极构建区域创新文化, 更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由区域创新文化与区域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 可得出如下认识:推动区域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引导培育一种创新理念、创造精神、创业意识和创富心态的区域创新文化。这里当然要自觉树立一种“产业第一, 企业家老大”的“重商主义”的文化理念。因而, 这种文化理念下的创新文化, 在价值观念上提倡创新、创业、创富, 在行为取向上崇尚诚信、敬业、奉献, 在精神气息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创新文化的最终形成需要创新主体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需要政府为其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 与有利的发展环境, 因而创新文化的形成是在企业主体、政府支持和有利环境的合力下形成的, 这就要做到:

1.构建企业的创新文化

这是区域创新文化的具体体现。积极培养一种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文化氛围, 追求成功, 也更加包容失败。企业内部更要大力提倡创新创造精神, 努力的为人才的成长和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更要为广大基层员工提供施展才华, 提升能力的平台, 充分尊重和发扬基层员工的“首创”精神。

2.构建政府的创新文化, 建设服务性政府

完善支持创新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中介组织, 形成支持和鼓励创新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政府部门改进作风, 克服“官本位”思想,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创建高效廉洁的文化氛围, 制定“亲商、利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政策体系和“宁愿政府麻烦, 不让企业费事”的作风, 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创新文化的构建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营造良好的制度氛围。

3.构建区域经济文化的创新文化

例如, 湖北省现有83个重点成长的产业集群, 因位于荆楚大地和长江中游, 显然这些产业集群的创新文化既受荆楚文化敢为人先、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文化的正面影响, 同时又受到“中游”文化 (安于现状、乐于满足) 的消极阻碍。因而湖北省的区域创新文化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础, 也有传统消极文化的阻碍作用。湖北领导人也是深深的认识到要大力营造企业创新文化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提出了以“重商文化”为核心的发展文化。如果真的要做到如此, 那么就要提倡敢为人先, 敢闯敢试的创新发展精神;包容大气、宽松开明的开放发展精神;良性竞争、合作共赢的和谐发展精神, 即大力培育用于创新、敢于拼搏、善于发展的荆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丁明磊, 刘秉镰.知识型创业与产业集群创新联动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15) .

[2]赵淑玲.城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0 (1) .

[3]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OL].求是理论网, 2009, 9.

区域发展 篇10

关键词:区域金融,区域经济发展,文献综述

引言

由于金融资源分布、产业分工布局等在不同地域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 区域金融运行和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从理论上说, 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差异的格局密切相关。由于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资源引导功能, 区域金融运行的地域差异是导致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金融发展可以充分发挥金融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等功能,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区域金融的非均衡发展, 必然会加剧区域经济的失衡格局。在此背景下, 研究区域金融差异的表现、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 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区域金融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国外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西方经济学界探索的热点问题。早在1911年, 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展对该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率的积极效应, 认为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系统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一论断后来也得到了Goldsmith实证研究的支持。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了《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 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 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理论鼻祖。之后, Mckinnon和Shaw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Rodriguez-Fuentes (1998) 研究了区域信贷的可得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银行信贷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它通过为投资提供融资渠道,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此, 区域信贷差异及其导致的区域金融发展模式的差异, 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国内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

(一) 基于国家层面的研究

大多数文献以全国为研究对象, 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周立 (2004) 遵循Goldsmith指标体系, 跨越中国改革开放整个历程 (1978—2000年) , 涵盖中国三大区域 (东、中、西部) , 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并立足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 批评了中国“高增长、低质量”的数量型发展路径, 倡导重建金融功能, 选择质量型金融发展路径。也有仅针对单个区域的, 如省域、县域的研究。艾洪德等 (2004) 的实证研究结论是, 东部和全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而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则表现出负相关, 金融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马瑞永 (2006) 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 东部地区次之, 西部地区最小。胥嘉国 (2006) 对三大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各地区金融发展无论是在量的增长上, 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有助于各地区经济增长, 但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董绳周 (2007) 运用1980—2004年各省区的面板回归模型, 对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三大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影响显著。其中, 西部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 中部次之, 东部最低。宋艳伟、李恒炜 (2007) 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VAR回归计量方法研究了1985—2004年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 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经济增长并非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而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在统计上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郑小婧、姜宁 (2007) 研究了在近十年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背景下, 回顾梳理1998—2007年间全国及长三角金融政策运用与金融体制调整情况, 探究资金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 认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资金密集型特征, 且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究其原因, 与中国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二) 基于省市层面的研究

部分文献以某省或市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曹廷求、王希航 (2006) 对山东省各地市1995—2001年的研究表明, 泰安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烟台等九地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 其余各地市和山东全省及其东、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影响。谢太峰 (2008) 对北京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进行实证分析, 认为首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促进关系, 而且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北京实际, 对北京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董金玲 (2009) 基于1990—2007年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13个城市的数据, 对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金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在三大区域存在差异, 其中, 苏南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要大于苏中以及苏北。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中心支行内蒙古乌海市课题组 (2009) 基于乌海市进行实证研究, 利用C-D函数, 选取乌海地区1990—2009年的贷款总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及GDP作为指标, 采取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及脉冲响应分析等计量方法进行研究, 得出金融发展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单向促进作用的结论。赵俊英 (2010) 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分析表明, 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影响有限, 因此应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 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带动全省金融业发展, 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与评价

总结:从已有文献来看, 区域金融差异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 还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 国内外学者纷纷运用金融发展理论及区域经济理论, 解释各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实际问题。由于金融体制与金融市场存在较大差异, 国内外学术界对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角度也不同。西方关于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主要围绕宏观货币经济学来展开, 涉及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区域资金流动、区域利率差异、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问题。尽管西方学者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内容纳入其研究范围, 但是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始终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中心内容。中国由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国内学者更重视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区域金融差异形成原因、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区域金协调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跳出了传统的西方货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框架, 使区域金融领域的研究拓展到中观层面, 拓展到金融资源的区域空间分布结构及其发展态势层面, 从而丰富了区域金融研究的内涵, 拓宽了金融的区域结构、地区分布、运行机制等问题的研究范围, 为中国区域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评价:国内外尤其是国内大部分文献都是运用实证分析来研究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而理论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的理论研究文献都尚未有突破早前的理论。尤其是国内研究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分析较松散, 国外研究大致认为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而在国内未并形成一致结论。尽管实证研究结论没有一致的结论, 我们可以通过对以往成果的研读, 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有更深层面的了解, 从而指导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实证分析上, 中国部分文献还存在问题:第一, 模型建立针对性不够。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中国学者借鉴金融发展理论针对中国特殊的国情进行的, 但国外文献中对金融发展构建的模型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和市场化的调控手段基础之上的, 中国学者在借鉴模型过程中较少考虑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制度变迁等制度因素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价值。第二, 实证研究规范性不够。在区域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中, 尽管有大量的数据、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计算软件工具, 但不同的实证研究所取得的结果有很大差别。现有的实证研究无论是从样本选取、分析方法、实证过程还是从实证结果的理论解释方面都存在着很多有争议的问题,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理论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第三, 区域划分科学性不够。现有研究国家层面的文献一般是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模式进行区域划分, 这种划分过于笼统, 因为三大区域本身内部差异就比较大, 采用平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会使技术度量失真。另外有部分文献是按照省份划分区域, 虽然区域内部的差异被极大地消除了, 但是有很大数量的区域份额, 需要考虑的区域差异变量如此之多, 很难准确进行实证。

参考文献

[1]Goldsmith, R.W.Financial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New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Carlin, W.and C.Mayer.2003.Finance, Investment and Growth[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69)

[3]曹廷求, 王希航.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省各地市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 2006, (1) .

[4]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宋艳伟, 李恒炜.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7, (6)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区域发展】相关文章:

区域发展05-21

区域发展政策04-09

区域物流发展06-18

区域发展成本06-23

农业区域发展论文05-11

农村区域发展论文05-12

安仁区域发展范文05-2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06-24

城乡区域统筹发展06-25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07-12

上一篇:社区老年体育下一篇:空间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