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语言艺术

2024-06-06

高中英语教师语言艺术(精选十篇)

高中英语教师语言艺术 篇1

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教学目的而使用的语言。在中国,英语是第二语言,学生都要进行英语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语言知识并练习使用语言,走出课堂便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学生对课堂的依赖性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他们学习效果的影响大。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的特征

(1)规范性:教师准确、规范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听力训练和进行知识巩固的方式,也能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

(2)简洁性:语言精练、清楚、无歧义。

(3)可接受性:教学语言要符合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与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

(4)启发性: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理解的情况,选择适当、有效的方式。

(5)激励性:通过肯定、赞扬、欣赏、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信心。

(6)生动性:课堂教学中语调的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能使语言有声有色,增强感染力。

三、小学英语课堂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语言

1. 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课堂用语有很强的示范性,对学生表达习惯的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语言的一些错误会影响学生对某些词汇和语法的正确掌握。据笔者观察发 现,教师出现的错误多为单复数混用、动词短语搭配不当等,出现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师说话的语速过快,造成一些口误。

2. 注意使用简明、易懂、高效的教学语言

记得听过这样一堂英语课,课题是Halloween(万圣节),在这节课上,教师用流利的英语介绍了关于Halloween的知识,旨在导入课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学生却是一脸的茫然,看不出任何兴趣来,因为他们根本就听不懂。教师最终为了课堂教学的连贯性,只得用几个Yes or No让学生回答,学生也是人云亦云似的“Yes”,教学才得以继续。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语言必须简洁明了而且要让学生能听懂,可以设法将一些难懂的长句拆分为简单易懂的短句,单词也尽量用学生所熟悉的,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在观察中我发现,有的老师经常问无效问题,多半为“yes—no”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检查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某语言点。

3. 教学评价语言要注重针对性

评价的针对性首先要体现在评价的准确,应紧扣学生的表现,充分体现等级与差异,使学生在得到肯定时准确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评价的针对性还表现在评价要客观。如教师在对学生行为进行肯定时,也要说明还存在什么问题或不足。评价语要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对于学生的肯定要说明哪里好,为什么好,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与众不同,教师要具体评价,也使其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例如:对于观察力、听力好的学生可以幽默地说:“You've got sharp eyes/ears.”这种个性化的评价会使学生因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获得的赞扬感到兴奋,受到激励,从而产生成就感,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当学生犯错误或遇到挫折时,教师要避免使用如“You are wrong. ”“It'snot correct.”等过于直接,完全否定的评价用语,也不要简单地使用“Sitdown”,而是要使用启发、鼓励式语言,给他们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例如:“Think it over.”“Try again.”“Itdoesn't matter.”

每一位英语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课堂用语的重要性。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在备课时要认真、仔细、规范、详细地写下课堂教学用语,熟记备课中出现的预设的课堂教学用语,在教学时流畅、正确地表达。课后对照备课笔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

教师语言艺术 篇2

— 杨斌

《教师语言艺术》读后感触颇深,受益非浅:.总认为语言艺术只和语文老师打交道,却不知语言艺术是每位成功教师的必修课。我总认为会说话的教师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但是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教师与学生沟通是其中一种特殊的沟通关系.因为教师扮演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教师还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但是这几个角色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学生的发展”.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是一个心理场,有不同的心理镜像在课堂中活动.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这是教师更像一个心理医生.教师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体现了你希望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权威,引导者还是共同学习进步的研究者.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很关键。该说什么?又如何说?前一个问题是要明确所说的主题和目的;而后者则是要在多种方式中选择一种更加合适的来进行。

如果,从教师嘴里说出来的话,我们理解为语言,它或者平实朴素,或者激情澎湃,或者优美动人,或者兼而有之;但这样的理解还不够,语言的范畴不应该这么局限。在课堂上,语言,可以是一个眼神,可以是一个微笑,可以是一个动作„„这些无声的语言,在某个时刻所显示出来的力量往往又是纯粹的话语所不能及的。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教师语言的感情色彩,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以及对学生的赤诚之爱。据说鲁迅先生讲课的声音并不抑扬顿挫,也不慷慨激昂,但他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充满着感情的魅力,使学生觉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使每一个接近他的学生都感到有一种信念的力量浸透在自己心理。

初中英语教师如何运用课堂语言艺术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0-001-01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列宁曾经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教师语言艺术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而且可以反映出一个教师的素质修养。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可见,教师语言对打造英语高效课堂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运用语言艺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准确

一个教师如果善于驾御教学语言,能够鲜明、生动、准确的传授教学内容,巧妙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有效的启发学生的思想觉悟,学生才能乐于接受他们的教导,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讲起课来唠唠叨叨,罗嗦重复,味同嚼蜡或一张嘴就像发连珠炮似的让学生应接不暇,或张口结舌,或“嗯嗯”、“啊啊”、“这个这个”,说起来话来拖泥带水,不干净利索,甚至说有伤学生尊严的话,使学生感到厌烦;有的教师讲课总是慢条斯理,讲话拖着常常的尾巴,要么语言平淡,不讲究变化;要么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要么动辄大声训斥。总之,诸如上述原因,使学生一听他们的课,便打不起精神,听不进去甚至不愿意听,致使课堂纪律松散,课堂气氛犹如一坛死水,学生的成绩自然逐步下降。

二、教师的语言要感情真挚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必须蓄意运筹师生情感交流的方法和途径。亲切动听、感情真挚的语言不仅是一门说理的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中,教师要用真挚的、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激情,用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渴求知识的学生的热爱,对所教英语学科知识的热爱,创造一个有情感的学习氛围。尽管教师的工作很忙,心理压力大,情绪很容易紧张,但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而不把不良的情绪发泄给学生。其次,要取得师生情感的良好效应,还必须密切注视学生的情绪变化,知他们之所想,释他们之所疑,一切为了学生,尤其是“落后生”,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而应对他们启发和扶持,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甚至夸张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习暂时落后者给予加油鼓励,相信他们只要继续努力就会成功。教师要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要善于给学生打高分,激励学生,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老师看到了他们的成功,从而加倍努力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

三、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课堂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一种对事物高超把握,对知识随心所欲的驾驭,是对教材透彻的认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高度智慧和极高的审美内涵。教师在课堂上一句生动幽默的语言,它即是一种教学的艺术也是一种教学的风格。它能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引发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和开朗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原本生硬的课堂在宽松的气氛中舒展。

众所周知,英语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善于用幽默的艺术进行教学,消除学生的厌倦情绪,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保持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讲,语言的幽默感能起到以下作用:(1)他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趣,激励大脑皮层活动,深化记忆。欢乐的气氛能使学生心情舒畅,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2)它能提高批评效果,让违纪的学生心悦诚服。如果一味的训斥批评,可能会造成学生的逆返心理,对于脾气倔强的学生也许回起到相反的作用乃至影响一节课的教学和该生的学习。但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了。(3)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思维质量。教师在运用幽默语言时,必伴随其深刻的见解和最新的知识,能促进学生深刻思维,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但幽默语言要与耍贫嘴区别开来。

四、教师的语言要逻辑清楚

语言的逻辑性是教师征服学生的重要手段,组织有序的课堂语言是创设情境的保证。一堂好英语课,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因此,课堂语言的组织有序就显得颇为重要。试想,如果一个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那他的思维容易产生混乱,说的话也没有学生相信。同样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语言组织混乱、东拉西扯、语无伦次,那学生又怎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此外,课堂教学中语调的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能使语言有声有色,增强感染力;合适的停顿能起到叙述清晰,引起思考的作用;关键词的重读能起到引起注意,促进思考和重点记忆的作用;语言准确无误,不绕圈子,可以以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多的信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发展,教师在使用语言时一定要言简意赅,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目的。

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打造高效课堂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在实践去摸索和研究。作为一名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从而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百科名片.英语高效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篇4

作为一种专业的语言, 教学语言是要求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 运用特定的教学方法, 围绕教学内容而使用的一种专业语言。教学语言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手段, 因此, 要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在教学语言上进行研究, 创造性地培养运用教学语言的技能技巧。这种“技能、技巧”是有选择的, 是经过教师精心选择的,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语言创造。

二、教学语言研究的意义

1. 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教师教学语言水平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 基于语言自身的感染力, 教学语言的动听优美直接影响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鲁迅先生曾经指出, 汉语有“音美”、“意美”等特征。教学中教学语言的优美动听, 就是音响和音调等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接收语言信息。其次,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要发挥激励和鼓舞的重大作用, 就要重视情感的发挥。学生学习的热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某种感情。再次, 教师教学语言的培养提升过程, 是教师在熟练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对教学思维的再开发, 同时是对学生语言的培养和思维的诱导, 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传递知识、训练能力, 提升人格”[1]。教师的教学语言, 对学生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 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马克思认为, 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 是记录思维活动的符号系统, 可以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一方面优美的语言刺激能够培育语言美感, 教师丰富优美的教学语言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美感水平。另一方面优秀的教学语言能够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学习语言的黄金阶段, 教师的教学语言必将深刻地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水平和思维能力。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化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总是对教学内容、结构、节奏等作出周密的安排, 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各个方面, 如导语、提问语、结束语等反复推敲, 以求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1. 导语的设计

导语是教师讲授教材或实施练习之前的一段开场白, 好的导语可以使学生较快进入学习状态,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学片段一: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框。

这是两位女神级的人物, 我想大家都认识吧! (呈现两幅图片) 左边是…… (学生齐声回答: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 右边是…… (学生齐声回答: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 就在上个月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可是, 历史上的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时而亲热, 时而疏远, 为什么?国际关系复杂多变, 如何揭开国际关系的神秘面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点评:导语要求施教者审时度势, 找准课堂的兴奋点, 尽可能做到别开生面。以“夫人外交”开启中美外交之旅, 加之“学生辨认图片”的形式, 加强师生互动。话锋一转, “历史上的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引出本课内容。导语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教学语言要做到简练巧妙生动, 是建立在教师对讲授的内容透彻理解, 对教材的重难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的。

教学片段二: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英国国王和君主立宪制》一框。

认识她吗?她是谁? (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 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中国, 当时的国家主席李先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欢迎仪式, 鸣礼炮。大家猜猜:鸣了多少响礼炮? (学生:15, 20……)

引入“鸣炮礼”:鸣炮礼起源于英国, 鸣响礼炮表示对别国友好。鸣炮的次数和国家领导人的级别有关:21响迎送国家元首或其他相应级别的人;19响迎送政府官员或其他相应级别的人;17响迎送副总理级别的人。所以, 英国女王来中国, 鸣炮21响。

点评:“鸣炮礼”和英国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 在于突破教学的重点:“英国女王是元首, 并且是虚位元首。”在导入中, 教师的语言多采用短句, 规范准确地交代历史事件, 以“数字”设计材料,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关注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学习兴趣。

2. 提问的设计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 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一系列问题, 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常用教学手段。

教学片段一: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框。

三国演义开篇讲道:“天下大势,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纵观中美之间的发展历程, 有竞争、有冲突也有合作。既然两国建交了, 那为什么还打打闹闹, 争争吵吵? (学生回答:“国家利益!”)

西方政治家丘吉尔说:“没有永远的朋友,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古语说得好:“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用在国际关系上就是“打也利益, 和也利益”。所以, 中美两国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 为什么? (学生回答:“国家利益!”)

点评:以“历史故事”和“名人名言”设置提问, 选点准确, 做到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也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打打闹闹, 争争吵吵”形象生动, 以学生熟知的中国经典著作和西方名人的话语为载体, 排比设问, 增强了层次感。

教学片段二: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英国国王和君主立宪制》一框。

(展示脑白金的老两口图片) :“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脑白金!”他们两位是广告的形象代言人, 伊丽莎白二世则是英国的形象代言人。

有一部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叫《国王的演讲》, 大家看过没有?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患有口吃, 二战即将来临, 内阁要求国王发表全国演讲, 乔治六世以顽强的毅力矫正了自己的口吃, 演讲成功。在他走出演播室的时候, 他的父亲乔治五世对他说:“我们王室成员现在已经是演员了!”这句话道出了英国的国王是 (学生回答:“虚位元首。”) 。

点评:教师最后提问:“这句话道出了英国的国王是……”前面做了很多铺垫, 以脑白金的广告引出“形象代言人”的称号, 以“我们王室成员现在已经是演员了!”强化学生的认知, 这种“故事式的提问”难度适中, 节奏较慢, 使学生顺利地实现从感知阶段到深层次思维阶段的过渡。

3. 结束语的设计

结束语的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阶段。在下课之前, 学生特别希望老师作出提炼概括, 帮助学生完善对实质、对规律性的认识。“有时, 教师要把学生接触教材过程产生的点滴喜怒哀乐情绪疏导到一个感情线上去, 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演讲, 完成情感的升华;有时, 教师要把学生的阅读活动从分析层面到鉴赏层面”[2]。

教学片段一: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框。

当前的国际社会其实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我们国家在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同时, 绝不会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 也不会干预别国的内政。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 也是你们的, 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温家宝对此有过准确的解读:“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青年一代身上!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奋发有为的青年, 那就没有未来;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诚实、正直和勇敢的品格, 那么它将无法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 何谈维护国家利益?青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最后我们以一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结束本节课内容。

点评:前半段, “我们国家在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同时, 绝不会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 也不会干预别国的内政”, 采用了归纳式方式。后半段, 以毛泽东的话引入, 使学生联想到自身的责任, 采用点拨式的结束方式, 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因素, 认识课本知识的社会价值。这种结束语, 更能给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片段二: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英国国王和君主立宪制》一框。

马克思说:“一个人之所以为王, 是因为他周围的人愿意称它为王!”英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王室对他们来说是存在一千年的“活化石”。英国王室就是一种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一个活招牌, 究竟英国王室的前景如何?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我们应当交由历史和实践证明。

点评:在阐述英国王室何去何从的问题中, 教师采用激情式结束语, 坚持措辞要有分寸感, 感情抒发要适度的原则。将王室做了比喻:“活化石”、“历史博物馆”、“活招牌”, 措辞精炼有分寸。采用反问感慨的语句:“究竟英国王室的前景如何?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我们应当交由历史和实践去证明!”很好地抒发了情感, 熏陶和激励了学生。

摘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语言, 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要对课堂教学语言中的导语、提问语、结束语等反复推敲, 以求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关键词:高中教师,思想政治,语言艺术

参考文献

[1]余新武, 陈瑛.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现状与应对策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3) :99.

教师语言艺术试卷 篇5

一、每章练习

第一章 口语交际基础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口语

2、书面语

3、一般口语

4、专业口语

5、教师口语

二、简答题:

1、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是什么?

2、口语的特点有哪些?

3、教师口语的特点有哪些?

4、教师口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你认为自己在口语方面有哪些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第二章 口语交际基础训练(下)

一、名词解释:

1、态势语

二、简答题:

1、在课堂上应如何调节音量大小?

2、要点复述有哪些技巧?

3、在语音信息传递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传递质量?

4、视觉扫描播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态势语的功能有哪些?

6、我们应训练哪些态势语?

第三章 演讲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演讲

2、交谈

3、朗诵

二、简答题:

1、演讲的特点有哪些? 5

2、演讲与交谈的区别是什么?

3、你认为有必要区分演讲和演讲比赛中的演讲吗?

三、论述题:

1、演讲与朗诵的共同点和区别点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章 演讲训练(下)

一、简答题:

1、好的演讲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2、演讲前应注意分析哪些相关要素?

3、克服怯场心理有哪些方法?

4、开场白有哪些类型?

5、一般我们会从哪些方面去评价一场演讲?

二、论述题:

1、准备一场演讲需要注意哪些环节?

第五章 教学口语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教学口语

2、导入语

3、阐释语

二、简答题

1、教师口语在语音方面有什么要求?

2、教师口语在词汇方面有什么要求?

3、教师口语在语法方面有什么要求?

4、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导入语有什么特点求?

6、导入语有哪些基本形式?

7、阐释语有什么特点和要求?

8、阐释语有哪些基本形式?

第六章 教学口语训练(下)

一、名词解释:

1、提问语

2、结束语

二、辨析题:

1、下面各问题使用的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提问语:(1)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路瓦栽夫人如果不丢失项链会有什么结果?(3)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

(4)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的果树园幽美的景象的?(5)文章写祥林嫂,为什么不以‚祥林嫂‛为题呢?(6)腔肠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的特征?

(7)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只举了三个例子,而且他认为用不着多举例子了。有人认为多举些例子好些。你同意哪种意见?为什么? 怎样制取氧气?

三、简答题:

1、提问语有什么特点?

2、提问语有哪些基本类型?

3、结束语有什么特点?

4、结束语有哪些基本类型?

第七章 教育口语训练(上)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口语

2、传输语

3、激励语

二、简答题:

1、教育口语的特点是什么?

2、教育口语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教育口语的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

4、传输语有哪些基本类型?

5、使用传输语时要注意什么?

6、激励语有哪些基本类型?

7、使用激励语要注意什么?

第八章 教育口语训练(下)

一、名词解释:

1、表扬语

2、批评语

二、简答题

1、表扬语有哪些基本类型?

2、使用表扬语要注意什么?

3、批评语有哪些基本类型?

4、对学生进行口头批评有哪些具体的方式?

5、使用批评语要注意什么?

第九章 教师语言艺术的体现

一、名词解释:

1、教师语言表达艺术

2、语言形象

3、教师语言形象

二、简答题

1、语言内容的艺术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语言形式的艺术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课堂精彩用语可以在教学教育的哪些具体环节上得以体现?

4、课堂用语有哪些禁忌?

第十章 沟通与有效沟通

一、名词解释:

1、沟通

2、有效沟通

二、简答题

1、沟通有哪些要素?

2、沟通的特点是什么?

3、有效沟通的三个原则是什么?

4、师生沟通技巧如何体现?

第十一章 教师沟通能力训练

一、名词解释:

1、语言风格

2、一对一沟通

3、一对众沟通

二、简答题

1、如何从主观因素角度评价自己的教师语言风格?

2、沟通时教师为什么要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

3、师生沟通要体现哪些特点?

4、一对一的沟通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5、一对众的沟通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第十二章 优秀教师的课堂艺术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2、如何营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3、如何体现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4、要成为优秀教师,语言表达上应该做什么?

5、要成为优秀教师,语言表达上要避免做什么?

6、如何通过训练,说出有效话语?

【每章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1、口语是口头使用的诉诸听觉的有声音的语言形态。

2、书面语是用文字写出来(记录下来)的语言。

3、一般口语也称日常口语,适用于日常生活领域。

4、专业口语是指适用于某一特定专业领域的口语,如司法口语、外交口语、科技口语、商贸口语、教育口语等。

5、教师口语属于专业口语中教育口语的范畴,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专业口头用语,它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使教师的劳动工具。

二、1、口语是基础,书面语是提高。口语和书面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存在发展。

2、口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声性、即时性、形式的独特性和手段的多样性。

3、教师口语的特点可以从多方面去考察,教育性、科学性、口头性、正规性、反馈性、控制性、计划性、目的性、示范性、生动性、情感性、针对性、启发性、逻辑性、形象性、趣味性、全面性、综合性,最主要的特点是教育性、科学性和口头性。

4、教师口语常见的问题有:内容贫乏、思路不清、结结巴巴、紧张、发音不准、很少开口等等。

5、(答案略)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态势语是人们在交际中用肢体态势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有声语言。

二、简答题

1、在课堂上应根据具体情况调节音量大小。如果是面对全班同学说话,应放大音量,保证最后一排的学生能听清楚,第一排的学生不觉刺耳;如果是个别辅导个别答疑,应控制音量,确保听话对象听清的前提下,不要过多影响周边的学生。

2、集中注意力进行倾听,同时对听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有条理的复述。

3、在语音信息传递过程中,语言信息的内容、辅助表达这些信息的语言手段如停顿、语调、轻重音处理等等,以及个人角色地位和形象展示等因素会影响传递质量。

4、视觉扫描播读时应注意准确扫描文字,准确捕捉文意、尽量记忆内容,播读过程中注意抬头与听众进行目光表情的交流,注意扫描文字与抬头注视观众的衔接。

5、态势语既可以支持、修饰或否定言语行为,又可以部分代替言语行为,发挥独立表达功能,同时又能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和态度。

6、我们应该训练各种态势语,练习教师口语尤其要注意手势语、目光语、表情语、头部语和体距语。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演讲又叫演说,就是对公众的讲话,就是一个人就某个问题向听众说明事理,发表见解。

2、交谈是一种讨论式的语言交流方式,通常的形式是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引发,互相补充。

3、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表达文本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二、简答题:

1、演讲与其他语言实践活动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演讲的鼓动性。演讲必须旗臶鲜明,主题显露;赞成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再辅之以表情、姿态、声调和手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演讲应该做到紧紧吸引听众,能够产生很大的鼓动作用。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演讲能显示出导向功能。

2、演讲的最基本的组成形式则是由‚演讲者‛和‚听众‛两方面人物组成。演讲过程中,一个人在台上系统地把自己的有准备、有组织的思想观点公开传向一定数量的听众,中间一般不容许七嘴八舌的插话。交谈常为讨论式,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引发,互相补充。由于演讲是‚一人讲,众人听‛的口语表达形式,因而演讲者在发表见解,叙事说理时,必须通过自身的有声材料和相应得体态语 7 言来展开。

3、(答案略)

三、论述题:

1、演讲与朗诵,都要有明确的内容,都需要标准的普通话和一定的表演能力,都要求在表达主题时充满激情。乍一看去,二者界线确实难以划分,但细细辨析,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身份的不同。演讲重讲,朗诵重演。我们知道,演员与其扮演的角色之间,不能划等号。演员在舞台上所表现的‚我‛并不是演员自己。朗诵也是如此,朗诵者本人并不是作品中的主人公。除了朗诵者表演自己的作品外,更多的时候朗诵者还是朗诵别人的作品。朗诵中朗诵者扮演成另一个‚我‛来抒情表意。演讲则不同,演讲稿中的‚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演讲者自己。演讲,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演讲者在抒发自己的心声。尽管在当前的演讲比赛中,有时存在着由甲撰稿,由乙上台的合成式演讲,但在合成的过程中,甲是隐形的,乙在登台演讲时,总是努力使听众认为他表述的就是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努力避免给听众留下背诵别人的稿子的感觉。但是,事实证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真正成功的演讲者仍是自己写稿或自己参与演讲稿创作的人。

(2)内容不同。朗诵者在朗诵时,以全身心进入作品,进入角色,着重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而演讲者在演讲时,始终不能忘记的是自己承担的‚宣传道理‛的责任,自始至终不能忘记身边的听众,着重的是推出自己的观点,并努力使听众认同,接受并受之影响而有所感悟,有所行动。

(3)处理方式不同。朗诵偏重表演,偏重抒情。处理时注重情感的起伏设计,情感处理可以使戏剧化的,可以大起大伏;演讲更注重说理,要使听众接受你讲的道理,语调和情感的处理不宜有过大的起伏,而应注意交谈式的亲切感,注重听众的接受心理。例如:同为歌颂英雄,朗诵者可以通篇抒情,以真挚的热烈的感情去感染听众,演讲者则应注意说理,以艺术化的文字说明英雄为什么伟大,我们应该从英雄身上学到什么等道理。

(4)场地性质的不同。朗诵的表演场地是独立于‚听众席‛之外的,无论这块场地范围多小,也与听众相对分离。朗诵者一进入这个表演区,就应该忘记听众,忘记自我,而全身心地进入角色,进入作品的氛围。不同的是,演讲者所 8 臵身的‚演讲区‛,哪怕是正规舞台,与观众席之间也应该是没有界线的。演讲者登台演讲的‚台‛,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位臵更突出一点而已,以使自己比较容易受到注意。演讲者在演讲中应该与听众作适当的目光交流,以了解听众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处理方式。能够林场根据听众的现场反应调整内容和处理方式,常被视为演讲能力强的标志之一。

(5)目的不同。朗诵主要是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及朗诵者的言语艺术表达技能,朗诵重在表演,观众听众则是在欣赏;演讲者注重通过语言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唤起听众的共鸣,力求听众‚有所知‛、‚有所感‛、‚有所动‛。

第四章

一、简答题:

1、好的演讲应该有求真、求新、求深三大特点。

求真:感情要真诚。要谈自己的真切体会和认识。最忌讳空谈大道理,空喊口号,空洞说教,生造激情。

求新:不重复各种陈词滥调,而应追求一定的新意、新观点,才能吸引听众。一般的要求是立意新,角度新。

求深:演讲要反映一定的思想深度,有点理论色彩。生动的材料只是成功的基础,深刻的思想性是成功的关键之一。只讲道理没有材料,演讲显得空洞无力;只讲材料不讲道理,则失去深度,应该追求二者的结合。

2、演讲前应注意分析演讲主体(演讲者)、演讲受众(听讲者)、语境(场地、时间)、媒介(演示工具、麦克风等)。

3、克服怯场心理的方法有(1)正面的心理暗示;(2)以比平时快15%的速度阔步登上演讲台;(3)通过秘密动作释放紧张情绪;(4)深呼吸及微笑;(5)调整视线。

4、开场白的类型有介绍型开场白、对比型开场白、提问型开场白、描绘现场型、名言型、故事型、叙述型、笑话型、诗歌型、唱歌型、展示实物型、直奔主题型……

5、一般我们会从内容、表现和效果三方面去评价一场演讲。

二、论述题:

1、准备一场演讲的环节包括:(1)精选主题,有感而发。

演讲者应在一个大范围中寻找出听众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而自己又有深刻体会和认识的主题,才能为自己的演讲奠定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一般来说,题目宜小不宜大。

(2)收集整理材料,设计演讲内容。

题目选定后,就是搜集资料,设计演讲内容。设计时要想一想,说话的中心是什么,围绕中心,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演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思维的能力。嘴上说得清,首先在脑子里要想得清。好的演讲应该有求真、求新、求深三大特点。

(3)反复演练 演练时要注意的几点:

疏通词句。带感情把内容通读一遍,修正那些自己读起来不顺口的词句,疏通为适合自己说话风格的词句,符合自己的演讲个性。注意口语化。

有声语言的处理。语音正确、清晰;音量大小变化有利于准确表达思想感情。语言处理要贴切、自然、有感情。语调包括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要注重停顿。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又是一种修辞手段。在演讲中,停顿太少、太短或过多、过长都会影响表达效果。停顿分语法停顿和感情停顿。后者是处理技巧的体现之一。轻重、抑扬、缓急同样都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需加以注意。

体态语言的处理。态势语也是人类社会焦急的信息载体,是演讲语言的组成部分。演讲者不仅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要善于用动作、表情来辅助说话,也就是要善于用态势语来表情达意。从大范围来说,态势语包括面部表情和体态语。态势语最大的要求就是自然真实、准确适度。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态势语与口语表达协调默契,紧密配合,而且要与自己的演讲个性相贴切。也就是要符合演讲者的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及性格等特征。

总之,演讲的主要特点是‚讲‛;演讲应该具备鼓动性;演讲要吸引听众;演讲必须求真、求新和求深;演讲应该是口语表达和体态语表达的完美结合,演讲要力求做到让听众有所知、有所感、有所动。精彩的演讲是练出来的。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学口语是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工作用语。它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针对特定的教学对象,使用规定的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为达到预期目的而使用的语言。

2、导入语又叫导语,是教师在开始一个新的教学程序时对学生讲的与教学目标相关、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席话。

3、阐释语是指教师系统连贯地向学生解释讲解教材、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语言形式。它是课堂教学语言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形式,是教学口语的主体。

二、简答题

1、教师口语在语音方面的要求是:(1)口齿清楚,音质优美;(2)音量适度,语速恰当;(3)重音准确,停顿合理;(4)语调丰富,语气生动;(5)语流畅达,节奏鲜明。

2、教师口语在词汇方面的要求是:(1)以通用词为基础,重视专业词的运用;(2)以口语词为基础,适当运用书面语词;(3)符合词语运用原则:需要、可接受、有针对性、准确生动、恰如其分、有文采。

3、教师口语在语法方面的要求是:(1)多用陈述句和疑问句;(2)多用简短句和松散句;(3)多用换述句和重复句。

4、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是:(1)准确规范;(2)明白易懂;(3)生动流畅。

5、导入语的特点有:(1)针对性;(2)启发性;(3)新颖性;(4)趣味性;(5)简洁性

6、导入语的基本形式有:释题导入、故事导入、温故导入、引用导入、设疑导入、)演示导入、实验导入、知识导入、关联导入……

7、阐释语的特点和要求是:通俗明白、深入浅出、逻辑鲜明、突出重点、自然流畅。

8、阐释语的基本形式有:(1)说明;(2)叙述;(3)描述;(4)复述;(5)评述;(6)释疑。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提问语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钻研以加深理解的教学语言形式。

2、结束语又叫结尾语,是课堂教学环节将要结束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时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形式。

二、辨析题:

1、下面各问题使用的分别是什么类型的提问语:(1)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判断叙述型)

(2)路瓦栽夫人如果不丢失项链会有什么结果?(想象型)(3)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呢?(论证型)

(4)作者是如何描写清晨的果树园幽美的景象的?(说明型)(5)文章写祥林嫂,为什么不以‚祥林嫂‛为题呢?(论证型)(6)腔肠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的特征?(判断叙述型)

(7)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只举了三个例子,而且他认为用不着多举例子了。有人认为多举些例子好些。你同意哪种意见?为什么?(评价型)

怎样制取氧气?(说明型)

三、简答题:

1、提问语的特是:(1)针对性;(2)启发性;(3)明确适度;(4)清楚明了。

2、提问语的基本类型有:(1)判断叙述型——‚是什么‛;(2)论证型——“为什么”;(3)说明型—— “怎么样”;(4)想像型——“会怎样”;(5)评价型——你同意……吗?

3、结束语的特点是:(1)画龙点睛;(2)首尾呼应;(3)明确适度。

4、结束语的基本类型有:(1)拓展式;(2)归纳式;(3)过渡式;(4)点睛式;(5)问答式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口语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过程中所使用 的语言。它可以专门进行,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伴随课文教学进行。

2、传输语是指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学生正面传授灌输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的标准、内容和要求,使学生明白做人的基本道理的教育语言形式。

3、激励语是指教师用更具有很强的鼓动性、激发性的语言焕发学生勇往直 前精神的教育语言形式。

二、简答题:

1、教育口语的特点是:(1)针对性;(2)诱导性;(3)说理性;(4)感染 性;(5)可接受性。

2、教育口语的基本要求是:(1)亲切自然;(2)简洁明确;(3)文明礼貌。

3、教育口语的技巧表现在以下方面:(1)把握住时机;(2)捕捉学生兴趣;(3)掌握好关键。

4、传输语的基本类型有:直接传输和间接传输,间接传输又可分为三种类 型:结合教学传输、喻理于事传输、旁敲侧击传输。

5、使用传输语时要注意:(1)要把握火候;(2)形式要生动;(3)要真诚 自然。

6、激励语的基本类型有:(1)目标激励;(2)榜样激励;(3)竞争激励。

7、使用激励语要注意:(1)把握好“强度”;(2)把握好“角度”;(3)把握好“尺度”;(4)感情要真挚。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1、表扬语是教师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良好的行为、良好的成绩以及某种进 步给与表彰或肯定性评价的用语。表扬语是教育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批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否定性评价的口语形式。

二、简答题

1、表扬语的基本类型有个别表扬和公开表扬两种。

2、使用表扬语要注意:(1)要求实事求是;(2)要掌握时机;(3)要富有 诚意。

3、批评语有基本类型有个别批评和公开批评两种。

4、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的具体方法很多,例如:直言警示、欲抑先扬、旁敲侧击、幽默谐语、用夸赞代替批评、将制止变为诱导、商讨式批评等。

第九章

一、名词解释:

1、教师语言表达艺术就是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选择了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内容和语言表达形式,在高效完成表达任务的同时,还营造出和谐的交流氛围,使师生双方都产生愉悦的感受。

2、语言形象是个人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在语言表达与沟通的过程中给人留下的综合印象,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

3、教师语言形象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其职业语言中反映出来的职业形象。

二、简答题

1、语言内容的艺术性表现在适时性、思想性、情感性、幽默感四个方面。

2、语言形式的艺术性表现在准确性、节奏感、感染力三个方面。

3、课堂精彩用语可以体现在教师点评学生听、说、读、写、问等具体行为的环节中,也可以体现在教师就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论的环节中。

4、课堂教学用语要忌粗俗语、忌冷恶语、啰嗦语。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1、沟通就是人与人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或者说,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2、有效沟通指的是在完成信息传递的同时,能营造出和谐的沟通气氛,让沟通参与者感觉愉悦,具备双赢特点的沟通。

二、简答题

1、沟通要素有四个,分别是主体、信息、渠道和客体。

2、沟通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随时性、双向性、情绪性和互赖性。

3、有效沟通的三个原则是:第一,对事不对人;第二,明确沟通;第三,积极聆听。

4、师生沟通技巧可以体现在确认信息话语、回应感受话语、打断偏离主题话语和高效沟通话语等方面。

第十一章

一、名词解释:

1、语言风格可以从个人和场合两个角度来考察。从个人的角度看,语言风格是人们在运用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的总和。从场合的角度看,语言风格是人们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运用的语言所产生的特殊言语气氛或言语格调。

2、一对一沟通是师生沟通中最直接、最传统的沟通方式,师生直接面对,真诚而坦率地交谈,沟通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

3、一对众沟通是教师在公开场合,与多数学生或全体学生之间进行的沟通。

二、简答题

1、从主观因素角度评价自己的教师语言风格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教师的品德修养、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思维品性和教师的个性特征。

2、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从而找到有效的沟通办法。不同的学生表现出的信息处理方式和性格特征趋向是不同的,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分析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有效促进沟通。

3、师生沟通要体现灵活性、正向性、控制性三个特点。

4、一对一的沟通应该体现针对性、交流性、私密性的特点。

5、一对众的沟通应该体现代表性、全体性、目的性的特点。

第十二章

一、简答题

1、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指的是师生具备双向良好和谐的沟通方式,二者关系亦师亦友,以平等尊重的精神互动,教学教育方式民主开放,学习过程温馨、愉快。

2、要营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满热情、容忍和关怀;教师要投入时间、长期经营;教师要寻求各方面信息,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素养和沟通能力;教师要目标清晰,营造生动、活泼、充满乐趣和朝气的师生共处氛围,营造充满感性和理性特质的师生关系。

3、在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均能感受到走入彼此的灵魂深处,产生心灵交流与共鸣的感受。学生能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感、学习的效率感和前进的成就感。教师能感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敬重,自己对社会发展做出了无法衡量的贡献的成就感。

4、要成为优秀教师,语言表达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接纳学生、尊重学生。

(2)注意学生反应,并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说话方式。(3)询问和聆听学生的意见与感受。(4)耐心听完学生说话,不随意打断。

(5)平均地鼓励或赞美学生,维持集体积极的学习气氛。(6)对自己不同意的事,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应对。(7)批评或处罚学生时就事论事,态度平和,情绪稳定。(8)以幽默方式来表达不愉快,能预防并化解师生冲突。

5、要成为优秀教师,语言表达上应该避免以下几点:(1)避免打击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沮丧、灰心。(2)避免上课时公开点名批评个别学生。(3)避免言语中伤害学生的人格或家庭。(4)避免沟通中情绪失控,过于激动。(5)避免冷嘲热讽。(6)避免盛气凌人。

(7)避免和学生斗气,或挑起学生的攻击欲。(8)避免啰嗦唠叨。

6、想要通过训练说出有效话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话语联系语境;沟通有对象感、有选择感、有调控感。

二、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一:

一、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伏契克《267号牢房》中有这么几句话:“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这个,我很熟悉。‛‚走过去是七步,走过来是七步。……是的,这一切,我很熟悉。”对这几句话,学生很可能会忽略。教师要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领会其内在深意。以下是不同的老师提出的不同问题,请比较下面两个个问题,评出你认为设计得最好的问题并说明原因:

(1)这里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大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四个‚七步‛、两个‚熟悉‛不是很罗嗦吗?各留下一个好不好?如果都留下,那又有什么不同呢?

2、一位老师在教学完《阿Q正传》之后,是如此结束的:

这个可笑可悲又可怜的人在现实中吃亏了以后,便采取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以 取得满足和胜利,为了‘革命’而葬送了自已的性命.大家都明了这归结为当时的社会制度。可身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还有人也用精神胜利法应对一些事情,精神胜利法是否一无是处,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 这样的结束语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

3、一位教师在讲述三角形构图的特点时以挂图《狼牙山五壮士》为例,他这样说道:

这是一幅体现三角形构图的极好作品:人,三角形;山,三角形;总体,三角形。三角形构图具有稳固的特点,给人一种顶天立地之感。这是一座坚不可摧的英雄群像,一座革命丰碑,一座当代华夏金字塔。

这样的阐释语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

4、请点评下面教学实录中的导入语。

师:(把一个纸盒放在讲桌上,指着纸盒)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件虽谈不上价值连城,但也十分名贵的手工艺品。说来惭愧,本师买它不起,还是从一位颇讲究居室摆设的朋友家借来暂供一用的。同学们想不想一睹为快?

生:(齐声)想!

师:(从纸盒中取出一个景泰蓝花瓶)这个貌似普通,个头不大的花瓶,至少也值几百元!为什么如此昂贵呢?因为它出身于‚景泰蓝‛这一 名门贵族!也许有的同学要问:‚‘景泰蓝’是什么?何以昂贵如此呢?‛要搞明白这些问题,就请阅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

5、请分析点评下面这位老师和学生的沟通语。

老师看见几个初中男生在吸烟,就追问原因,有的男生说学习太紧张,抽烟可以解乏,有的说吸烟显得很酷。老师说:‚有道理!不过,我觉得抽烟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呢。抽烟可使人永远不老——不老而死;可以防盗——半夜咳嗽不止,小偷不敢来;可省布料——骨瘦如柴,小老头一个;不怕恶狗伤人——腰弓背驼,恶狗以为你拾砖砸它呢!不是有人说,男人不抽烟,白来世上走,女人会抽烟,潇洒又风流吗?来,是不是把烟拿出来,咱们一起潇洒?“几个男生惭愧地低下头。

二、设计教学用语(20分)

阅读以下教学文本,任选一份材料按要求设计教学用语。要求:

1、设计一段导入语,说明类型及设计意图。

2、设计一个问题,说明类型及设计意图。

材料1: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等于它排开水的体积,这就是阿基米德定律。

材料2:三元里抗英斗争:1841年5月29日,英军劫掠队窜到三元里一带抢劫,并侮辱菜农韦绍光的妻子。韦绍光等忍无可忍,与敌力搏,当场打死几名英国士兵。为预防英军报复,三元里人民在北郊三元古庙集会,决定立即武装抗击,以三星黑旗作指挥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闻讯后”义愤同赴",组成一支反侵略的武装力量。5月30日晨,数千名义勇军逼近英军司令部所在地四方炮台,诱敌军至预设的包围圈牛栏岗,经一天激战,打死英军200多人(其中有两名校官),英军逃回四方炮台。牛栏岗一仗,三元里人民大获全胜,英军惨败。31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余乡的义勇也闻讯赶来助战,达10多万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

材料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演讲和朗诵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2、教师口语在语音、词汇和句法方面分别有什么要求?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的看 法。

3、师生沟通技巧如何体现?请举例说明。

模拟试题二:

一、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思想意义。不同的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同,请比较下面三个问题,评出你认为设计得最好的问题并说明理由:

(1)作者通过人物的塑造反映了怎样的主题思想?(2)造成于勒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如果于勒的再度破产是假装的,是有意要试探亲人的反应,那么其兄嫂发现真相后,情况会是怎样的呢?为什么?

2、《孔乙己》末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对这句话,学生很可能会忽略。教师要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领会其内在深意。以下是不同的老师提出的不同问题,请比较下面两个个问题,评出你认为设计得最好的问题并说明原因:

(1)‚大约‛和‚的确‛是矛盾的,那么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为什么?(2)鲁迅先生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3、一位老师在上完《装在套子里的人》第一节课,是如此结束的:

恋爱,多么诱人的字眼;一个哲人说过,如果没有爱情,人间将成为一座坟墓。的确如此,就连别里科夫这样一个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与世隔绝的人,也禁受不住爱情的诱惑,居然从套子里探出头来,要品尝一下恋爱的滋味了。像他这样的人,会获得姑娘的爱吗?他的爱情结局将会怎样呢?

这样的结束语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

4、一位教师在讲述“什么是蓄势”时,他这样说道:

什么叫蓄势?我打个比方。我看到过练习气功的表演,较‚手劈石碑‛。我看他劈的时候,不是一上来就劈,而是先有运气、运功的过程。他先围着石碑走两圈,把功集到手掌上,19 然后瞅准时机,突然爆发一股力量,把石碑劈断了。这个劈石碑的动作是关键性的动作,他也在蓄势。写文章也是这个道理。

这样的阐释语主要使用的是什么方式?有什么效果?

5、一位老师上课时,突然飞进来一只蝴蝶,当蝴蝶在教室上空翩翩起舞的时候,学生把注意力都指向蝴蝶,这位教师面对突出如其来的问题,暂停正在讨论的问题,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蝴蝶为什么向着你们翩翩起舞?‛学生们一下愣住了,老师停顿了一下,然后自问自答∶‚因为你们是祖国的花朵呀,蝶恋花嘛!‛学生个个脸上露出了开心的微笑。老师又说∶‚来,大家一起把蝴蝶送回大自然吧!‛大家把蝴蝶赶出教室后,老师笑着说∶‚祖国的花朵们,现在该做什么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请你点评老师的这些课堂用语。

二、设计教学用语(20分)

阅读以下教学文本,任选一份材料按要求设计教学用语。

1、设计一段阐释语,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

2、设计两个问题,说明提问语的类型,并简要说明设计意图。材料1:乡愁(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材料2: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所有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

材料3: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材料4:初中英语语法点之一——现在进行时。

三、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正式演讲前的演练很重要。请谈谈演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教学口语中提问主要有哪些方式?请谈谈你对这些不同类型提问语效果的认识。

3、沟通时教师为什么要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请举例说明。

【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模拟试题一:

一、1、(答案略)

2、这样的结束语主要采用的是拓展式结束语。把所学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引起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或者深入。

3、这样的阐释语主要采用的是描述式阐释语。这种方式可以比较形象地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化理性为感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利于学生自然地获取知识。

4、(答案略)

5、中学生普遍存在较强的自尊心,情绪波动大,感情脆弱,心理发育不成熟。如果他们做错了事老师直言训斥,当众指责,会使他们感到自尊心受伤,产生抵触心理。因此,老师的语言应讲求艺术性。这位老师就都很好地运用了幽默、委婉的语言艺术而使得沟通比较顺畅,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二、(答案略)

三、1、演讲与朗诵,都要有明确的内容,都需要标准的普通话和一定的表演能力,都要求在表达主题时充满激情。乍一看去,二者界线确实难以划分,但细细辨析,二者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身份的不同。演讲重讲,朗诵重演。演员在舞台上所表现的‚我‛并不是演员自己。朗诵也是如此,朗诵者本人并不是作品中的主人公。除了朗诵者表演自己的作品外,更多的时候朗诵者还是朗诵别人的作品。朗诵中朗诵者扮演成另一个‚我‛来抒情表意。演讲则不同,演讲稿中的‚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演讲者自己。演讲,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演讲者在抒发自己的心声。

(2)内容不同。朗诵者在朗诵时,以全身心进入作品,进入角色,着重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而演讲者在演讲时,始终不能忘记的是自己承担的‚宣传道理‛的责任,自始至终不能忘记身边的听众,着重的是推出自己的观点,并努力使听众认同,接受并受之影响而有所感悟,有所行动。

(3)处理方式不同。朗诵偏重表演,偏重抒情。处理时注重情感的起伏设 计,情感处理可以使戏剧化的,可以大起大伏;演讲更注重说理,要使听众接受你讲的道理,语调和情感的处理不宜有过大的起伏,而应注意交谈式的亲切感,注重听众的接受心理。

(4)场地性质的不同。朗诵的表演场地是独立于‚听众席‛之外的,无论这块场地范围多小,也与听众相对分离。朗诵者一进入这个表演区,就应该忘记听众,忘记自我,而全身心地进入角色,进入作品的氛围。不同的是,演讲者所臵身的‚演讲区‛,哪怕是正规舞台,与观众席之间也应该是没有界线的。演讲者登台演讲的‚台‛,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位臵更突出一点而已,以使自己比较容易受到注意。

(5)目的不同。朗诵主要是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及朗诵者的言语艺术表达技能,朗诵重在表演,观众听众则是在欣赏;演讲者注重通过语言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唤起听众的共鸣,力求听众‚有所知‛、‚有所感‛、‚有所动‛。

2、教师口语在语音方面的要求是:(1)口齿清楚,音质优美;(2)音量适度,语速恰当;(3)重音准确,停顿合理;(4)语调丰富,语气生动;(5)语流畅达,节奏鲜明。教师口语在词汇方面的要求是:(1)以通用词为基础,重视专业词的运用;(2)以口语词为基础,适当运用书面语词;(3)符合词语运用原则:需要、可接受、有针对性、准确生动、恰如其分、有文采。教师口语在语法方面的要求是:(1)多用陈述句和疑问句;(2)多用简短句和松散句;(3)多用换述句和重复句。

3、师生沟通技巧可以体现在确认信息话语、回应感受话语、打断偏离主题话语和高效沟通话语等方面。例如确认信息时,老师可以说:“老师想确认一下,你刚才说的意思是不是……?”“你觉得(认为)……是吗?” 回应感受时,老师可以说:“老师完全了解你的心情……”“我知道。”打断偏离主题时,老师可以说:“对不起,老师得打断你一下……”“你可以先听听老师的想法吗?”要提高沟通效率是,老师可以说: “为了……” “你可以……”等。

模拟试题二:

一、1、(答案略)

2、(答案略)

3、这样的结束语主要采用的是过渡式结束语。把学生的兴趣引向将要继续教学的部分,注重教学内容的系列性和阶段性,起到连接新旧课、勾连知识得桥梁作用。

4、这样的阐释语主要采用的是说明式阐释语中打比方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比较形象地把知识传输给学生,化理性为感性,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利于学生自然地获取知识。

5、这位教师面对突出如其来的问题,通过巧妙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非常灵活地处理了这一偶发事件;然后通过引导,让教学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可以说,这位老师的语言体现出了灵活性、正向性和幽默感,他运用巧妙的语言成功地控制了教学过程。

二、(答案略)

三、1、演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疏通词句。带感情把内容通读一遍,修正那些自己读起来不顺口的词句,疏通为适合自己说话风格的词句,符合自己的演讲个性。注意口语化。

(2)有声语言的处理。语音正确、清晰;音量大小变化有利于准确表达思想感情。语言处理要贴切、自然、有感情。语调包括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要注重停顿。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又是一种修辞手段。在演讲中,停顿太少、太短或过多、过长都会影响表达效果。停顿分语法停顿和感情停顿。后者是处理技巧的体现之一。轻重、抑扬、缓急同样都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需加以注意。

(3)体态语言的处理。态势语最大的要求就是自然真实、准确适度。是‚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态势语与口语表达协调默契,紧密配合,而且要与自己的演讲个性相贴切。也就是要符合演讲者的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及性格等特征。

2、提问语的基本类型有:(1)判断叙述型——‚是什么‛;(2)论证型——“为什么”;(3)说明型—— “怎么样”;(4)想像型——“会怎样”;(5)评价型——你同意……吗?判断叙述型提问语主要检测学生对于概念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思维要求相对不高,但对于促进学习和强化记忆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作用。论证 型提问语要求学生对问题做出论证,着重培养学生科学分析论证的能力。说明型提问语要求学生对所提事物或现象予以说明或解释,着重培养学生准确说明的能力。想象型提问语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想象,并予以描述,着重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评价型提问语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并予以个体的说明,可以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3、师生沟通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从而找到有效的沟通办法。不同的学生表现出的信息处理方式和性格特征趋向是不同的,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分析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可以帮助教师有效促进沟通。

高中英语教师语言艺术 篇6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语言;艺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39-0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正确的运用教学语言成为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语言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媒介,教师与学生沟通时,要通过正确的教学语言加以体现。教师应当将自己的教学语言组织严谨,带有艺术色彩,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讲解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进而质量。本文结合教师的一系列的教学经验,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艺术进行了探究分析。

一、语言准确规范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知识讲解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对书本上的概念性的知识一定要进行准确的讲解,以免在讲解中出现语言上的失误,造成学生对知识的错误性的记忆和理解,所以才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用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信息课上的操作一般要用到鼠标,例如:设置桌面上的背景需要“单击”鼠标的右键,但是有些教师在讲解中不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容易讲成“点击鼠标”这时候,学生便会习惯性的点击鼠标的左键或者右键点击的次数不一,所点击出的页面也是不同的。所以由于老师的错误讲解,使得学生的理解能力上产生了偏差,导致了错误的理解。

有些教师为了赶课程的进度,在课堂上两节课的内容,甚至一节课就能够讲完,导致了教师忽视了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所以,不管在课堂上讲解多少知识,教师都应当积极的组织好自己的语言,使自己的语言严谨,准确,不存在漏洞。最主要的时,高中的课堂上学生的数量多,一般可能达到70以上,所以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声音一定要洪亮,保证每个同学都能清晰的听到老师讲解的内容。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教学方法:教师一般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罗列,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被动的接受老师讲的一切知识。随着教育部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适当的做调整,作为一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努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进行教学情景的设置,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部分,为学生适时地设置悬念,让学生对老师接下来要讲解的内容产生好奇的心理,不断的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带着问题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寻找答案,在答案的寻找过程中,积极的探索和发现。当学生能够自主的在教师的讲解或者提示下解决问题时,学生或产生成就感,树立这门课程学习的自信心。例如:学习《信息的编程加工》这个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出一道简单的数学运算的题目,要求计算数字从1加到1000,有些同学可以通过寻求规律进行计算,但是有些同学只能通过笨法子进行一步步的演算,在演算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漏加的情况,那么现在老师就可以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大家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这道计算题。这时老师便设置了一个悬念:同学们,这类的计算题目我们能不能通过计算编程来帮助我们进行求解呢,能不能求出来呢,求出来的结果是否准确的?这时候大家为了进一步解决手里的计算题目,便会积极的进行设计编程解决这个难题。在这个悬念的设计的过程中,教师有效的激发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主动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教学中幽默风趣,富有情感

教师在讲解枯燥无味的知识时一定要幽默风趣,富有感情,要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互动。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成中深深的感染到学生。例如:这节课的学习的是“网页设计”,有关网页的设计会用到flash动画,在设计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自己所能够掌握的现有的技术,设计出动画。老师可以积极的倡导学生:同学们,现在机会来了,你们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动画王国了。首先,打开Flash,点击【文件】→【新建】, 选择“Flash文件 ,创建空白文档。点击“时间轴”上的“新建图层”按钮,创建图层2, 点击【插入】→【关键帧】,把库中的“Result1”拖动到场景中。 将各种图形和路线设置好,就是一副完美的动态图了。

四、充分运用体态语言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别敏感,老师在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时,应当适时的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和肢体上的交流。当遇到学生在下面做小动作时,老师可以从侧面点出他的错误,不能进行语言上的批评或者攻击。 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刚刚讲解了有关“任务栏隐藏”的知识点,但是有些同学将刚学过的知识点运用到了玩游戏上,老师经过同学身边的时候,学生立即把游戏窗口最小化,并且将任务栏的隐藏,当老师发现这种现象之后,可以用幽默的语言进行对学生的教育:“我们班的学生真是聪明了,懂得学以致用了,这个任务栏隐藏功能可不是用来隐藏游戏的呀,大家一定要用对地方才行。这样不但达到了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且不会打击到学生的自尊心,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五、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的教学方法在进行不断的变革,但是教学语言的正确运用仍旧是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学语言作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媒介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不能取代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注重教学方法的实施上,更应当注意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薛维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高中英语教师语言艺术 篇7

关键词:语言,丰富的内涵,幽默的情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一名语文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地方。只有卓越的口才才能打造精彩的语文课堂, 我对此深信不疑。

一、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丰富的内涵

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 饱受诗书的熏陶, 即使是日常与学生交谈也应做到引经据典, 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 文人逸事更应如数家珍。在课堂上更应在准确的基础之上做到表述生动形象。

作为一名现代的语文教师, 我觉得知识面不妨宽一些, 从天文到地理甚至艺术多方涉猎, 广为吸收。比如在教授《旧日的时光》时, 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演绎这首诗的英语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我相信, 当学生看到你声情并茂、字正腔圆地唱起这首歌时, 他们一定会为你折服。时代在进步, 我们的学生对于半个英文单词不认识的老学究只会抱以轻蔑的一笑了, 而不再认为语文教师不懂英语是理所当然。

二、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的情趣

语文教师多那么一两个幽默笑话, 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为学生送去欢乐, 也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比如, 教授“病句修改”这一专题的时候, 我会把“病句”称为“病人”, 把学生当作“医生”, 我说:“治病救人, 是我们医生的应尽职责。”有时候一道题特别复杂时, 我也会说:“这个病人患的是疑难杂症, 看来病得不轻, 得看个专家门诊。”一面示意某些同学查找“病因”, 发言的同学都受到强烈的鼓舞。有时, 问题很难发现, 我就说:“看来, 咱们一两个医生是发现不了病因的, 要进行专家会诊。”然后, 组织同学讨论, 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我们要的结果, 也是最佳的结果。

但需要强调的是, 教学幽默和一般的幽默不同。一般的幽默主要追求轻松快乐, 偏重娱乐性, 而教学幽默则追求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 受到教育, 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 层次比一般的幽默要高。所以, 教学幽默不能背离教学目的和内容。其次, 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 不能流于庸俗, 更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 就会冲淡了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低级趣味, 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如果因为幽默而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幽默就与流言蜚语无异。总之, 一句话,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幽默, 要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

三、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澎湃的激情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有相当高的热情, 要在课堂上展示从生活中挖掘和提炼的美。对于《长江巫峡》这样壮丽的图景, 只感慨一句“真美”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不防在讲授的过程当中穿插许多真诚的不可遏制的赞叹“祖国的山水真的是美啊, 我爱我的祖国”。而教授《我爱这土地》时, 我们则不必掩饰, 大可哽咽而深沉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有语文教师充满澎湃的激情, 才能更好地带领我们的学生放下包袱, 敞开胸怀, 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的殿堂中来。

四、高中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迷人的天真

更多的时候, 在语文的殿堂里, 我们只是个被感动的人。在语文课堂上, 我们不必拘泥于教师的身份, 太过一本正经, 太过不苟言笑, 太过喜怒不显于色。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纪念刘和珍君》, 你就不妨拿出点正气, 对于刘和珍等人的牺牲表现出自己的深切哀悼, 对于她们势死不顾的勇气表现出自己的十足钦佩;对于当局的无耻行径表现出自己的鄙视愤恨;对于民众的麻木健忘表现出自己的痛心疾首。学生一定能被你高低起伏、富于变化的语调所吸引, 从而有助于学习兴趣大增。再比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你就不妨对澄澈空明的美景表现出你的憧憬神往;对楼中思妇无望的相思等待表现出你的缠绵悱恻;对自然的永恒亘远表现出你的执著思索。学生一定会因你的投入而更加全神贯注地去听课。

一个语文教师不天真, 他就难以调动自己的热情, 特别是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不谙世事、感觉日益迟钝的学生, 打动不了自己, 如何感化他们?对于《春江花月夜》这样纯美的意境, 当今社会的浮躁, 社会价值取向的低俗, 整个社会审美的扭曲, 任何一个因素, 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对于这样的美无动于衷。只有我们用神往的、憧憬的甚至是惝恍迷离的表情和语气, 才能把他们拉到我们圣洁的诗的国度之中, 从而才能圆满地理解诗意的美, 并将这升华为学生的审美需要。古诗里经常讲意境, 我认为, 语文的课堂, 首先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颗率性纯朴的心, 要你自己先爱上你教的语文。教《边城》就要喜欢纯洁如兰、纤尘不染的翠翠, 教《林黛玉进贾府》就要喜欢柔弱敏感、才思敏捷的林妹妹;教《逍遥游》就要憧憬庄子逍遥的妙境。

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 篇8

下面我从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即体态语言) 两方面谈谈课堂教学中语言艺术的运用。

一. 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听有的教师讲课是一种享受。一段精辟的阐述, 让人终生难忘;一个贴切生动的比喻, 引得同学们敞怀大笑, 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 使学生既放下包袱又羞惭不已;一段声情并茂的讲解, 常常激起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烈向往。所以, 人们常说“教师全凭一张嘴”, 此话在一定意义上是不无道理的。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在事业技能上, 教师应把语言能力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那么对教师有声语言的要求有哪些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 准确。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 授业, 解惑”, 故语言表达应准确、中肯、规范、合乎语法, 不能废话连篇、语病百出、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也不能弯弯绕绕, 说了半天, 学生还是昏昏然不及要领。

(二) 简明。

讲课, 言不在多, 而在精;话不在繁, 而在要。一句话清楚易懂就行。能一语破的, 一语解惑, 一语启智, 一语激情尤佳, 切记信口开河, 东拉西扯, 啰里啰嗦, 语脉不清。

(三) 生动。

俗语说“话有三说, 巧说为妙。”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 富有感情, 力求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 错落有致;能以声引人, 以情感心, 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他们愉快、动情、着迷。切记故弄玄虚, 矫揉造作, 语调呆板, 平铺直叙。

二. 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体态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 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体态语言在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 人们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 38%来自语气, 55%来自面部表情, 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恰当优美的手势, 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 都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情景, 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感染。有人比喻说, 知识好比种子, 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 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照耀下, 知识的幼苗才能茁壮成长。下面结合教学谈谈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实例。

例一, 某教师提问后, 一个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想举手又未举起来, 这时, 老师立即向他投以热情、信任的目光。从这目光中, 学生获得了信心和勇气, 大胆地举起了手, 稍有犹豫时老师又投以鼓励的目光, 仿佛指示他:别紧张, 慢慢说, 会答对的。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 思维的闸门豁然打开。

例二, 一个学生正在做小动作, 某老师发现后并没有停下课来批评他, 而是不动声色地边讲边往他那边走去。学生听到老师的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近, 赶快停下手里的玩物, 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这时, 已近身旁的老师又暗暗地伸出一个大拇指, 意在夸他改得对。学生庆幸自己的行为没有被揭露, 不好意思再做小动作了。

有人说, 体态语言就是无声语言, 此时无声胜有声。它与有声语言有机结合, 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篇9

一、教学语言的感情艺术

教育工作是富有情感色彩的工作。教师教学语言必须感情充沛, 体现教师对祖国、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 丹心一片洒春晖。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寓理于情, 情理相融。教师通过教学语言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用自己的生命之火去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火, 师生心心相印, 肝胆相照, 共同步入一个情感相容的微妙的教学境界。教师用自己的心同化学生的心, 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 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学过程中, 感情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师在教学中, 用动情的语言打开学生稚嫩的心扉, 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他们的心田。教师在教学生课程知识时, 要研究一下从什么地方讲起学生最感兴趣, 最能吸引他们, 最快沟通他们的心理。诱发他们的感情, 选好教学的突破口是关键。学生的感情萌发了, 对所学课程知识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教学语言的幽默艺术

幽默, 是一种教学的艺术。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教师聪明才智的表现。教师教学语言的幽默艺术不但使学生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精神振奋, 轻松愉快, 心理相容, 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学习动机;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热情、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等等。

教师教学语言的幽默艺术包括:教师设计的情节幽默, 讲笑话、趣事, 机敏的妙语、警句, 生动有趣的描述或评论, 超想象夸张, 旧语换新义, 巧妙换言, 以及教师的动作幽默、表情幽默等。具有幽默艺术的教师, 他们的语言很有特色, 有的教师语言带有一股清新气息, 生动活泼, 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有的教师语言幽默风趣, 睿智中充满诙谐, 有的教师一开口讲话就妙语连珠, 妙趣横生。

三、教学语言的趣味艺术

高尔基说:“我可断言, 同小孩子讲话, 必须要有趣味性。”教师要形成教学语言艺术, 就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 灵活机动, 使语言具有趣味性。根据儿童思维具体性、直观性的特点, 教师的口头语言就要儿童化、形象化、简短化、规范化;要注意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善于形象比拟、善于绘声绘色, 举例生动, 并辅之以表情、姿势等。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学实验表明:凡是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就容易在头脑中扎根。

例如, 在文字教学中, 在教“灭”、“闪”字时, 就应特别注意研究字形, 采用拆字法, 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表达出来:“火字上加个盖, 火就灭了”。“门里有人一闪, 就是这个闪字。”这种既形象直观又生动活泼的教学口头语言, 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 学得愉快, 学得扎实。

四、教学语言的节奏艺术

现代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 人在一种单调声音的刺激下, 大脑皮层会很快进入抑制状态。坐在火车、汽车上都容易打瞌睡就是这个道理。课堂教学要打破单调的催眠刺激, 就要使教学语言富有节奏性。教学语言的节奏艺术是指教学过程中, 由教师内心情感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变化, 语气语调的刚柔、抑扬有机的结合。“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教学中, 要增强感染力, 不能不注意教学语言的节奏, 它主要表现在快慢适宜, 动静相生, 抑扬顿挫, 起伏有致, 缓似月掠平湖, 急如平川跑马, 强弱如同浪里行舟, 只有这样才能产生较强的感染力, 使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协调合拍, 使学生进入听课最佳思维状态。因此, 教师的语言节奏, 要根据课文内容, 巧妙地控制与调整, 讲到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地方, 语调应放慢, 语气应加重;讲到疑点时, 声调应提高, 尾音适当拖长;讲到欣喜激昂处, 眉飞色舞, 妙语如珠, 慷慨陈辞;讲到心酸沉痛处, 言辞凄切, 如诉如怨……这样, 教师语言富于变化, 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 以接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 不仅有助于传授知识, 交流感情, 而且常常会引起学生的美感, 像欣赏优美的音乐一样得到一种美的享受。

五、教学语言的激励艺术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在将知识和教学用语融合成课堂语言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努力发挥其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的功能。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课堂中, 教师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 往往会左右此后学生的听课情绪, 甚至一生的命运。针对这一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 从而提高兴趣, 强化效果。比如当某学生回答问题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 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之更紧张, 甚至思维停滞;倘能亲切和蔼地对他 (她) 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 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 换一个角度想想, 或许会有新发现的。”然后对全体学生提醒说:“大家也好好想想看, 其实这个问题倘从XX角度考虑很简单嘛!”这时, 那位同学往往会成为第一个抢答者, 其他学生也会纷纷踊跃思考。这种“评语”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 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 又鼓励了群体, 也促进了课堂提问的尽快解答。由此可见, 教师课堂语言的激励性作用是大大有利于教学的。

参考文献

[1]谢文举.教师语言艺术手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

[2]王枬.美丽教师.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赵化侨.感悟教学艺术——把课讲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 2003 (1) .

[4]梁进才.谈谈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

[5]田贝贝.论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华中师范大学, 2007.

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篇10

视教学为一种艺术的观念由来已久, 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与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的“因材施教”可谓开教学艺术实践探索的先河, 其后的古代教育家大都从艺术角度论述教学问题。直到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才首次使用“教学艺术”这一概念, 在他的著作中阐明大教学论“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①

艺术, 一般是指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之类。教育界有许多人认为“教学也是一门艺术”, 那么, 怎样才算是艺术呢?“技达于道者, 艺也”。“道”乃本源, 是规律, 反应真善美。这就是说, 技巧要达到表达事物的本源和规律, 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方可算得上艺术。有人提出授业要有“学术功底+语言艺术”。②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 这种活动首先表现为它是一种师生交流活动, 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

一、教学语言艺术的内涵

(一)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主要体现在准确上。无论是自然科学知识, 还是社会科学知识, 都是客观规律的反映,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概念、理论系列, 并通过它们构成理论体系, 来揭示其客观规律。这些概念、理论系列, 是用专业语言 (包括专业名词、术语、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 来表达的, 这些专业语言是本学科范围内的共同语言。教学语言要准确地运用本学科的专业语言, 不使人产生疑义和误解。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也反映在语言的规范性上。语言有自身的规律, 发音要准确, 吐字要清晰, 选词造句要讲究语法, 语言结构要注意修辞。讲普通话, 不说废话, 不带语病, 言简意赅, 恰到好处地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二) 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主要体现在严谨上。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具有逻辑性, 讲述科学知识内涵的语言, 也必须逻辑严密。教学语言的逻辑性, 要求教师语言结构严谨, 概念准确, 判断、推理、论证符合逻辑, 使人听起来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三)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 主要体现在点拨上。学生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 许多地方深奥、枯燥、抽象、难懂, 这就需要教师善于用启发性语言透彻讲解。若词不达意, 语言晦涩, 会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如坠云雾之中。若点拨在点子上, 会便学生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深入浅出的语言, 使深奥的知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 使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内容产生兴趣;准确中肯的语言, 使学生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得到解决;启迪的语言, 使人产生联想、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恰当修辞, 使讲解语言更加准确鲜明;耐人寻味的语言, 激发学生思考;富于文采的语言, 让教学润色生辉。

(四) 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主要体现在尊重上。教师要关心、爱护、信任学生, 从善意出发, 理解他们的需要, 话语亲切、自然, 使学生切实感到教师的良好愿望, 从而喜闻乐见, 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起伏共鸣, 给学生以力量、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教师要尊重学生, 用词造句, 礼貌得体, 语调和蔼可亲, 才有教育之功, 陶冶之效。幽默的语言, 便学生乐观开朗, 充满朝气;格言、警句, 帮助学生立志;平易、中肯的语言, 帮助师生建立融洽的关系。相反, 滑稽、油腔滑调的语言, 低级庸俗;戏谑、漫无中心的调侃, 哗众取宠;呆板、平淡的语言, 缺乏味道;抽象、概念化的语言, 缺乏吸引人的力量;讽刺、挖苦, 有辱学生人格, 等等。不良的语言对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 教师要注意克服。

二、教学语言的表达艺术

(一) 语音准确清晰

讲普通话, 发音准确, 是教师口头语言最基本的要求。音不准, 则语义不明, 会使学生听不懂或发生误会;方言土语、吐字不清、措词含混, 使人糊涂;声音洪亮、悦耳, 使人听得舒服;语音准确清晰, 使人听得明白。

教师口头语言要掌握音量的大小。表达激昂慷慨和兴奋, 音量大一点;表达庄严、肃穆, 音量小一点;重要的地方, 音量大一点, 次要的地方, 音量小一点。音量的大小, 要以教室内听得清楚为宜。音量小, 则听不清, 音量过大, 则听得不舒服。若教室大, 学生人数多, 则需用扩音设备来调节音量。

(二) 语速快慢相宜

教师口头语言要控制速度。讲话慢慢吞吞、慢条斯理, 使听者不耐烦;结结巴巴、语多累赘, 使人听而生厌;滔滔不绝, 使人应不暇接;语速呆板不变, 使听者困倦。

教师口头语言应流利畅达, 讲话如行云流水, 使人轻松。流畅不等于越快越好, 语速过快, 话说得上气不接下气, 便听者透不过气来。交替变换的语速, 令人兴奋;沉稳缓慢的语速, 使人有深沉、庄重的感觉。易懂的地方快一点, 提问、难点、叙述慢一点。表达紧张快一点, 表达宁静慢一点。

(三) 语调和谐自然

教师口头语言的语调, 要有轻重、高低、强弱、刚柔的变化, 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气、口吻、情感。讲述时用低音来达到肃静, 用高声强调重点, 用急停来集中精力。叙事时用平缓的语调, 抒情时用婉转柔和的语调, 激动时用高亢的语调。声调尖高刺耳, 语调低沉听来费力, 一个腔调令人沉闷、乏味。语调自然和谐, 令人心情舒畅。

(四) 语态绘声绘色

语态是教师内在思想、品格、职业道德的体现。教师的口头语言要声情并茂, 亲切热情。多肯定, 少否定;多诱导, 少责难;多褒奖, 少贬斥。切忌讽刺、挖苦, 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克服习惯性口头语言。

(五) 节奏抑扬顿挫

教师的口头语言要注意节奏。舒缓的节奏使人沉静, 激越的节奏使人振奋, 沉重的节奏

使人压抑, 欢快的节奏使人欢乐。讲述语言要抑扬顿挫, 关键词句, 重要提示要有重音。平铺直叙使听者昏昏欲睡, 突然提高嗓门, 使听者惊咋。

巧妙地运用停顿, 保证把话说清楚, 加深印象。快速而没有明显的停顿, 学生只有听的

功夫, 没有理解思考的时间, 容易疲劳。句子之间的停顿, 段落之间的停顿, 高潮过后的停顿, 是学生领会、回味的时间, 提问后的停顿, 讲解重点、难点过后的停顿, 是学生思考的时间。

(六) 幽默创设情景

幽默, 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 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不通情理之处。教学语言中, 幽默是一种健康、高尚情趣的流露, 委婉含蓄, 意味深长, 有利创设活泼宽松的课堂环境, 使学生在笑声中获得知识与启迪, 且寓教于乐。恰当地运用幽默, 可以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联想, 出神入化地引导学生领悟, 在良好的氛围中, 引起愉快的心理共鸣, 使学生在笑声中学到知识, 又学会做人。幽默不是哗众取宠, 更不能用幽默来挖苦学生。

(七) 修辞言简意赅

修辞, 是利用题旨情景, 应用各种语言材料, 各种表现手法, 来恰当地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为使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正确, 深刻透彻, 言简意赅, 妙趣横生, 汉语中的修辞方法均可使用。“比喻” (明喻、暗喻、隐喻、讽喻等) , 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 为另一事物打比方, 可把陌生变为熟悉, 深奥变为通俗;“比拟”, 以物拟人, 以人拟物, 生动形象, 可加深印象;“借代”, 两事物不相类似, 以甲事物名称代替乙事物, 可省繁琐叙述, 变抽象为具体;“对偶”, 表现两个事物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抓住知识问题的联系与异同点, 可加强语言效果;“排比”, 表示强调和一层层深入, 可增强气势和感染力。“双关”, 利用语言文字上同音或同义的关系, 使一句话关涉到两件事, 一语双关, 意味深长。

三、教学语言的转化艺术

(一) 讲述语言的转化

晦涩语言转化为晓畅语言。有些教学内容语言晦涩, 如文言文、医古文等, 因为年代久远, 晦涩难懂, 翻译成白话文, 运用“移时法”——今语古用, 古语今用, 讲述既风趣幽默, 又可化晦涩为晓畅。

抽象语言转化为具体语言。有些教学内容非常抽象, 讲述时不妨先从形象、生动的事例入手, 或用类比推理, 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得到启发, 然后通过从具体到抽象, 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引导, 最后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枯燥语言转化为生动语言。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枯燥, 如概念、原理等, 学生难以理解。讲述时, 可根据学生认识的特点, 先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所接触到的现象, 生动形象的实例, 或从学生已熟知的知识等入手, 再加以探讨, 用生动的语言, 把枯燥的概念、原理讲得生动有趣, 比从概念到概念, 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述要生动得多。还可以用“拟人法”, 把无语言的事物, 赋予有生命的语言, 讲述会生动形象, 趣味盎然。

(二) 讲解的语言的转化

教材语言转化为教案语言。首先, 教师要吃透教材, 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哲理、思维形式、逻辑方法、科学美感、思想情感等, 再对教材内容适当取舍, 进行增减删改, 即增加有利于学生理解而教材中没有的语言, 新知识语言;减少学生听烦了的套话、俗话;删去与主要内容不密切的解释性语言;改换学生必须掌握但较难理解的语言。其次, 精选例证, 使语言简明、形象。精选的例证, 应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化解疑点, 顺利理解基本教学内容。最后, 经过思考、揣摩、去粗取精, 加工组合, 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写出教案。教案语言是教材语言的精华部分, 同时又是板书语言 (书面语言) 和讲解语言 (口头语言) 的综合。

教案语言转化为板书语言。教案语言在内容上简明, 在形式上有序, 在语言上具有可接受性。对教案进行精炼, 按条理性, 或逻辑性, 或图表结构, 将准备写在黑板 (多媒体课件) 上的文字、图表, 进行板书设计 (课件设计) 。由于受黑板版面限制 , 板书应是相当精炼的, 概括的, 阐述、论证是简明扼要的, 计算步骤也是相当节省的。板书语言要尽量用专业语言、概括语言、缩写语言 (利用缩写符号) 、符号语言。应少而精, 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公式是不能省的。课件设计与板书设计要求相同, 切忌多多益善, 说明性的文字部分, 应留给口头语言表达, 避免照课件念。

教案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讲解语言是以口头形式出现的, 是对板书语言的延伸、扩充, 也就是教师向学生口头表达的语言。教案语言向讲解语言转化, 是讲解的重要技术环节, 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 专业语言转化为通俗语言, 科学语言转化为大众语言, 公式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转化为解析语言。讲解教学内容的口头语言, 一般应是与板书语言相对应的, 充分准备了的。切忌随堂发挥, 课堂中出错, 往往是发挥不当所致。深入浅出的讲解语言, 可以将教学内容讲精、讲清、讲深、讲透、讲活, 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四、体态语言艺术

体态语言指教师的仪态、眼神、表情、手势、姿态等, 具有表达思想、润饰语言、表露情感和调整行为的功能。虽然在大多数教学情境中, 体态语言并不直接传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 但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潜在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体态语言的适当运用, 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 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一) 仪态

仪态是指教师的衣着打扮, 仪表风度, 是教师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观表现。穿着过于随便, 不修边幅, 给人一种迂腐、粗俗的印象;过于追求新奇、时髦, 又会被人认为轻佻、浅薄而无内涵。

教师应衣着整洁, 华丽而不致庸俗, 随和而不致寒碜, 入时而不过于新潮;着装时尚, 活泼而不失端庄, 严肃而不过于拘谨, 潇洒而不失稳重;仪表自然而有风度, 仪态大方而有神采, 如此, 才能为人师表, 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和期待感。

(二) 眼神

“眼神是心灵的窗户”, 眼神具有传递信息、情感、意向的作用。柔和、热忱的目光, 流露教师对学生的鼓励、赞扬;直视、凝视的目光, 警告学生做不应该做的事情;游移不定的目光, 流露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不佳的焦虑。教师应以明亮有神、充满智慧和自信的目光, 使学生感到强烈的推动力量。切忌轻视、冷漠、鄙视或咄咄逼人的目光, 使学生产生反感。

教师还应善于读懂学生的眼神变化。学生不看教师, 反映思想“开小差”;微皱眉头, 反映对教师讲授的内容疑惑不解或是有异议;目光闪烁不定, 反映学生情绪不稳定或在干其他事情;瞪大眼睛看老师, 眼光特别亮, 则反映对所讲的内容极感兴趣, 等等。教师要通过眼神,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以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 手势

手势和眼神是体态语言中表现力最强的部分, 学生的视线总是停留在教师的眼和手的部位, 并随着教师手势的指挥节奏, 来调整自己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富于艺术修养的手势, 能够强化话语的情感色彩, 增加话语的形象性, 提高自己的表现力, 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运用手势时, 应注意手势不能过多, 不能太复杂, 不能手舞足蹈,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切忌指指点点, 指点带有指责的意味。

教师体态语言的其他方面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述了, 我们主张教师有优良的体态语言, 这既是教师个人形象又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学效果。

摘要: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工具,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语言艺术有其自身的内涵。教师应掌握好教学语言的表达艺术和转化艺术, 运用好体态语言艺术, 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师,教学,语言艺术

注释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上一篇:建筑施工安全下一篇: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