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艺术

2024-06-24

英语语言艺术(精选十篇)

英语语言艺术 篇1

一、 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工具, 又是思维的表现形式。课堂讲授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 因此语言水平在教学中占有突出地位, 说话要讲究艺术, 相声演员的表演往往引人入胜, 主要是靠对语言的巧妙运用和扎实的基本功。在讲课时, 也要讲究课堂艺术, 才能吸引和感染学生,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准确、清晰、流利。外语教师讲授的是语言课, 因此对语言的使用水平较之其他教师要求更高, 其次是语言要风趣, 富有哲理。讲话要有幽默感和科学情趣。同时在语调上要谦逊温和, 抑扬顿挫, 速度上张驰有度和鲜明的节奏感。如果把语言艺术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便能产生美感, 知识也在不知不觉中表达出来了。在教学中, 我非常重视设计每堂课的开场白, 一开始尽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在讲授季节的变化, 我没有让大家读生词, 而是这样开头, We all know that there four seasonsin a year,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Before westart learning the text.let’s enjoy a poem first.

Sping is gay with flower and song.

Summer is hot and the days are long.

Autumn is rich with fruit and grain.

Winter brings snow.

And the new year again.

这首诗优美的意境和韵律立刻感染了学生, 大家情不自禁的读了起来, 与此同时还饶有兴趣地将诗译成了中文, 相互交流, 这节课我教得轻松, 学生也学得很愉快。

英语教学语言一般很枯燥, 教师发音, 学生模仿。在教语音时我也注意配合教学内容尽量使一些妙语佳句, 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在教[ai], 这个音素时, 我给了一首小诗让大家练习, My kite is white, My kite Is light, Mykite is in the shy, Now low, now high, You see the kite.这首诗朗朗上口, 没一会就背过了, 通过挖掘教学语言中美的东西, 不少学生学英语兴趣大增, 他们高兴地说, 原来只觉得汉语文字优美, 英语很枯燥, 其实英语语言也很美, 有独特的魅力。

二、 提问的艺术

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提问。问题是思维的动力, 而思维又常常从提问开始的,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 是课堂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 也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和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 并非所有提问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提问同样讲究艺术。有的老师看到学生上课打瞌睡或是做别的事情, 为了惩罚他们便搞突然袭击, 提问他们。结果使这些同学在大家面前丢了丑, 从心理上对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 甚至对这门课也失去了兴趣,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还有的教师提问太简单或是太难, 都会使提问失去意义。还有的老师为了监督学生课前预习, 一上课就连珠炮似的对学生发问, 弄得学生不知所措, 效果自然不好。有经验的老师, 在提问前先创造一个轻松、活跃、愉快的语言场景。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人常说“触景生情”有了客观存在, 才会有思维活动, 作为思维表现形式的语言是与客观存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浓厚的语言情景才能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 轻松气氛可减轻心理压力。通过提问, 大家对课文产生了兴趣,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各抒己见,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在讲完课文后, 给大家留了思考题, 让大家课后准备下次课发言, 这样做,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问时, 教师还应随机应变, 必要时增添一些幽默情调, 在诙谐的气氛中, 把学生引导的话题的最佳状态。记得有一次, 我问一个学生问题, 他结巴半天回答不上来, 若我再问下去, 他很可能说不知道, 这是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小幽默, 我对他说, 你别着急, 先想想, 我给大家讲个笑话。Teacher: What are the three words,

Student:Which pupils use most often at school

Student:I don’t know

Teacher:correct

同学们大笑起来, 我因势利导, 对那个学生说, 我不希望你给我的回答也是这三个字。这位学生不好意识拒绝回答, 终于尽自己的能力圆满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由此, 我体会到, 提问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情感的过程, 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一个巧妙提问, 一句幽默的语言或一个细小的表演而激动, 而深思, 从而处于美好的创造过程中, 要做到这一点, 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 还要在备课上下一番功夫。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使提问富有趣味性和知识性。

三、 表演的艺术

在课堂上, 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声调和手势、动作等来帮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是常用的教学手段, 如何使教师的表演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 也有一个表演艺术问题。有些教师上课语言平淡、动作呆板、缺乏激情。学生上课不带劲。教学效果自然差, 而有些教师紧扣教学内容, 再辅之以适当的动作表情, 时而侃侃而谈, 时而激情高昂, 时而低沉深情。教师想一个高明的指挥, 调度学生思维的千军万马。在课堂上, 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 方能感动学生, 使他们也进入角色。在有故事情节的课文中, 我充分利用表情、动作的形象教学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启发学生来表演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体态语言, 大家兴趣浓厚, 这样课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下课了大家还在一起讨论生活中的体态语言。实践证明, 用形象教学的方法进行外语教学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并能将教学寓于乐趣之中。

广告英语语言的艺术性 篇2

尽管好的广告根于好的产品,但广告的说明力和诱惑力是通过语言的锤炼实现的。精辟的语言能让顾客耳目一新。

1.运用同音异形(异义)词

广告英语常常利用同音异形(异义)词的语言特点,由此及彼,借题发挥,使广告显得活泼生动,幽默风趣。如:

(1)Don’t catch a cold, catch a plane to Fiji.

Don’t get the flu this winter, be the ones who flew to Fiji.

Flu=influenza(流行性感冒)和flew(fly的过去式)这两个同音词的运用,加强了广告的艺术效果。这则广告的目的是提醒人们别感冒了(catch a cold), 并能有机会乘飞机去斐济旅游,因为气候宜人的岛国会使你免遭感冒之苦。

(2)When something borrowed, blew something blue… Comfort was there.

这是Southern Comfort 酒店广告的前一部分。广告中blew, blue 是同音词,使用在这里给人一种明显的节奏感。

(3)“VIP” Anatomical Comfort

Variable Impact Pressure Sole

VIPs 一般意思为:Very Important Persons(很重要的人物)的首字母缩词,而上文中VIPs的真正含义是Variable Impact Pressure Sole(气垫式鞋底)的缩写词。同音异义现象在这里能刺激消费者的虚荣心,鼓励消费者购买这种产品。

2、巧用押韵

音韵能使广告作品音调铿锵,琅琅上口,悦耳怡人,便于记忆,撩拨起消费者的购买欲;同时,又能增加广告语言的节奏感和感染力。如:

(4)Murray Minta,Murray Mints,

Too-good-to-hurry Mints!

这是则薄荷糖广告,每行末都是Mints,合乎韵律,易于记忆。

(5)The choice is yours ,

The honor is ours.

这则广告结构整齐,句式简单,韵味十足,琅琅上口。

(6)All why yummy ,no tummy .

Sugar Free Fudgsicle Brand Fudge Pops ,

Sugar Free Popsicle Brand Ice Pops.and

Sugar Free Creamsicle Brand Cream Pops.

Half the calories,all of the fun !

这则冰棍广告利用yummy、tummy的类韵,很俏皮地点出这种不含糖份的冰棍,口味照样美妙,吃了又不用担心发胖的特点,“no tummy”形象生动,使广告妙趣横生。

3、借用拟声词

(7)Shhhh…

Super Silent Dishwasher

Shhhh 是模拟机器运转时发出的轻微咝咝声,它告诉人们此家电产品噪音低,质量好,肯定能达到消费者的要求。以此方法来吸引消费者,可见广告创意人很需要运用商业的精心,科学的慧眼,心理学的研究和艺术的魄力等方面来进行创作。

4、重复关键词

为了加强语气,向消费者“渗透”广告的内容,广告英语中经常重复一些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有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如:

(8)Things go better with Coca-Cola.

Enjoy Coca-Cola.(可口可乐广告)

(9)I’ve had rich Scotch and I’ve had poor Scotch.

Believe me rich is better.

“Scotch”在这儿意为“苏格兰威士忌酒”。“have”作为“吃或喝”、“消费”解时,它可诱使消费者购买产品。

(10)Don’t show me the crystal.

Show me Galuay.(Galuay玻璃器皿广告)

(11)Double delicious.

Double your pleasure.(双份美味,双份开心)

(12)Extra taste,not extra calories.

(暗指不会使人发胖)

某些动词和褒义形容的重复运用,既能增加语言表现力,又能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一个模糊而又美好的印象。

(13)Tiny books for tiny fingers.

At a tiny price-just 50p.

重复使用tiny,一幅小手指翻小画书的可爱画面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磁强了艺术氛围。

(14)Cool as a mountain stream…

Cool fresh Consulate.

重复cool并用as连接作比喻,把Consulate牌香烟那种如溪流般清爽宜人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形容词是一种开放性词不达意类,往往对其修饰的`名词起着描绘作用,特别是褒义形容词更使广告骤然增色。英语广告中旨在赢得人们好感的此类形容词很多。重复往往具有一定的诱惑力,对仍处于犹豫不决状态的消费者来说,无疑就在其后猛击一掌,促其下决心采取购买行动。

5、选用外来词和感叹词

(15)Wow!TE ATATU SOUTH

Hot! hot! Hot! Only $110,000

Wow是感叹词,说明房子价格低得令人惊讶的程度。商品广告中经常出现外语字眼,以表示商品所拥有的迥异风味或较高质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如:

(16)Order it in bottles or in cans.

Perrier…with added je ne sais quoi.

这是一则介绍法国软饮料的广告。其中“je ne sais quoi.”法语意思为“I don’t know what.”,使用这句法语增加了该饮料的正宗法国风味。

6、创新拼写,增强吸引力

在英语广告中,一些广告创作人员故意把某些大家所熟悉的字或词拉错(misspelling),或加上前缀(prefix)、后缀(suffix)。虽然新造词与原形态不同,但意义仍存,这既可达到生动、有趣和引人注意的目的,又可有效地传授商品信息。同时,人们往往认为用词富于创新的广告,其宣传的产品也常具有独特之处。

(17) We know Eggsactly How To Sell Eggs.

Eggsactly是exactly的变形,并在形态上与“egg”相对应,偷梁换柱,是为了给产品(鸡蛋)以极大的魅力,给读者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从而达到了“于幽默中见智”的效果。

(18)The Orangemostest Drink in the world.

浅谈英语课堂语言的艺术 篇3

【关键词】英语课堂 课堂用言 语言艺术

一、引言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对传播书本知识,组织管理课堂,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知识能力,文化素质和修养。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对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的英语教师来说,准确、规范的使用课堂用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课堂语言艺术的追求更是一个教师职业生涯中持久的奋斗目标。

二、英语课堂的语言艺术

1.对学生多鼓励,使其充满自信。多数学生都不敢开口说英语,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在课间用英语询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关心,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日常的简单对话,让学生觉得自己也具有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其次,对于愿意参加课堂活动的学生,老师都应该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进行积极的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在一个能够受到老师肯定的氛围里学习,自然会更加投入。在教学中,要运用对学生的理解,支持,尊重和信任等一些激励性言语,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音量适中,语言规范。音量的运用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在导入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教师的音调可以略微升高一些。在长时间的讲解时,教师的音调可以略为偏低一些,一方面听起来更加悦耳,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听力疲劳。在鼓励和表扬学生时,语言要简洁有力,并且使用不同的表达。单一重复的评价语会使他们感到厌倦乏味。此外,学生语言学习和模仿的来源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的课堂用语,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做到规范,才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表达这些方面都必须严格的要求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榜样,才能够被学生欣赏,并对他们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3.调理清晰,得体幽默。教师的语言必须要有调理,才能把表达的内容逐步、完整地传递给学生。在阐述知识点或者语言运用方法时,必须按照逻辑的先后顺序,依次向学生介绍说明。在口语表达观点的时候,也要把每一点理由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依次说明,以便清楚的展示自己理由。其次,幽默的语言能够让课堂效果锦上添花。它不仅能够让拘谨的课堂变得活跃,也能够让学习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从而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

4.汉语和英语运用得当。在英语课堂中英语是主要的授课语言,但是汉语也是英语课堂的有益补充。首先,对于课堂活动的组织语言,教学步骤的说明语言和课堂纪律的管理语言,这些英语表达学生都已经熟悉,无需用中文表达。其次,对于外国文化背景中的专有名词,术语和特殊难懂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用汉语翻译一下以帮助学生理解。再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层次和难度的英语句型和表达,便于学生理解并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三、语言艺术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不断加强母语和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的母语不仅能够为外语教学服务,同时在进行难点讲解和翻译时,能够达到形象,生动,准确的效果。教师不断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门外语背后的人文知识,即外国的文化、风俗、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学生对相关的人文知识了解越多,语言才能够运用地更加得体、准确、自然。最后,当老师对自己的母语和第二外语都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更加清楚地明白这两种语言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产生的原因,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语言的不同,以及运用的不同。

2.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更好的语言表达技能。优秀的同行老师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学习榜样。一方面,教师能够从听优秀同行老师的课来获得语言运用上的启发。如果有外教在自己的学院担任了教学任务,教师也能够通过听课了解西方课堂管理,课堂组织的方式和语言,对于自己教学语言会有所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教师还能够从网上的优秀的参赛授课视屏获得语言运用的经验。

3.通过同行评价和督导听课来提高自己。教师通过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就能够把语言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好。教师可以邀请不同年龄层次的,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同行老师来自己的课堂听课,并请他们给出对自己课堂语言运用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学校的督导一般都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承担,通过和他们讨论分析自己的课堂,也能够获得语言运用方面的建议和帮助。

四、结语

教师语言的魅力不仅在于能够传达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语言的美感,感受到教师的气质,欣赏到语言的魅力,从而对英语学习怀有热情和兴趣。此外,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语言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教学水平也会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魅力也会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田伟.重视英语教师的语言修养,提高英语课堂效率[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浅谈英语课堂语言的艺术 篇4

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对传播书本知识,组织管理课堂,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反映了一个教师的知识能力,文化素质和修养。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对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的英语教师来说,准确、规范的使用课堂用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课堂语言艺术的追求更是一个教师职业生涯中持久的奋斗目标。

二、英语课堂的语言艺术

1.对学生多鼓励,使其充满自信。多数学生都不敢开口说英语,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在课间用英语询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关心,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日常的简单对话,让学生觉得自己也具有开口说英语的能力,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其次,对于愿意参加课堂活动的学生,老师都应该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找到值得表扬的地方,进行积极的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生在一个能够受到老师肯定的氛围里学习,自然会更加投入。在教学中,要运用对学生的理解,支持,尊重和信任等一些激励性言语,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音量适中,语言规范。音量的运用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在导入时,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教师的音调可以略微升高一些。在长时间的讲解时,教师的音调可以略为偏低一些,一方面听起来更加悦耳,另一方面也可以减缓听力疲劳。在鼓励和表扬学生时,语言要简洁有力,并且使用不同的表达。单一重复的评价语会使他们感到厌倦乏味。此外,学生语言学习和模仿的来源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老师的课堂用语,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做到规范,才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语音、语调,语法和表达这些方面都必须严格的要求自己。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榜样,才能够被学生欣赏,并对他们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3.调理清晰,得体幽默。教师的语言必须要有调理,才能把表达的内容逐步、完整地传递给学生。在阐述知识点或者语言运用方法时,必须按照逻辑的先后顺序,依次向学生介绍说明。在口语表达观点的时候,也要把每一点理由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依次说明,以便清楚的展示自己理由。其次,幽默的语言能够让课堂效果锦上添花。它不仅能够让拘谨的课堂变得活跃,也能够让学习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从而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

4.汉语和英语运用得当。在英语课堂中英语是主要的授课语言,但是汉语也是英语课堂的有益补充。首先,对于课堂活动的组织语言,教学步骤的说明语言和课堂纪律的管理语言,这些英语表达学生都已经熟悉,无需用中文表达。其次,对于外国文化背景中的专有名词,术语和特殊难懂的历史事件,教师可以用汉语翻译一下以帮助学生理解。再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层次和难度的英语句型和表达,便于学生理解并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三、语言艺术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不断加强母语和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的母语不仅能够为外语教学服务,同时在进行难点讲解和翻译时,能够达到形象,生动,准确的效果。教师不断进行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更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门外语背后的人文知识,即外国的文化、风俗、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学生对相关的人文知识了解越多,语言才能够运用地更加得体、准确、自然。最后,当老师对自己的母语和第二外语都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更加清楚地明白这两种语言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产生的原因,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语言的不同,以及运用的不同。

2.从优秀教师那里获得更好的语言表达技能。优秀的同行老师是一个非常好的语言学习榜样。一方面,教师能够从听优秀同行老师的课来获得语言运用上的启发。如果有外教在自己的学院担任了教学任务,教师也能够通过听课了解西方课堂管理,课堂组织的方式和语言,对于自己教学语言会有所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教师还能够从网上的优秀的参赛授课视屏获得语言运用的经验。

3.通过同行评价和督导听课来提高自己。教师通过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就能够把语言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好。教师可以邀请不同年龄层次的,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同行老师来自己的课堂听课,并请他们给出对自己课堂语言运用的意见和建议。此外,学校的督导一般都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承担,通过和他们讨论分析自己的课堂,也能够获得语言运用方面的建议和帮助。

四、结语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语言留白艺术 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并逐渐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在英语课堂上,过去那种纯粹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独白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现象似乎都看不见了,教师们都在为体现学生主体而努力着,尤其是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确实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处理教材大胆了,教学的视角新了,老师们开口必谈“活动”――师生活动,生生对话,文本情境模拟练习等等。那么,我们的英语课堂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了吗?实则不然,很多时候我们的英语课堂是在进行着“假主体”。

其实,面前教师的这种课堂教学行为依然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学生观的表现:只把学生当作施教的对象。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宽容学生,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索空间。在课堂中给学生多一些体悟的时间,即便不能解决问题又有何妨,学习就是为了发现问题的。我们的英语课堂不应该充斥着老师的提问和分析,留下一些空白让学生去思索,去感悟,我们教师应当讲究一点课堂语言的留白艺术:

一、“导”中留白

因为欣赏于漪老师的教学风格,相信精彩的导入是成功教学的一大要素,初上讲台我就非常注意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每堂课前几乎都要来一段颇见“功力”的导入,以此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看着学生钦敬的目光和高昂的激情便常常沾沾自喜。有一年上区公开课,教授第八册的《Summer is coming》,我设计了一段颇为得意的导入:从一年有四季讲到四季植物的变化,再到我最喜欢夏天,及在夏天我都喜欢做什么等等,讲了足足五分钟,把自己和学生都激动得不行。可是,在评课的时候,一位资深教师评说导语太长,内容太多,可删掉些,让学生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无法接受这位老师的意见,我认为只有热情的教师才有热情的学生,只有声情并茂的导入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现在,我终于明白――这样的认识固然没错,但是我忽视了一个教师角色定位问题:教师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教师要把该学生演的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能说的老师坚决不说,教师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给学生说的机会。课堂导语要精简,留给学生发挥的余地。

二、“问”中留白

现在,英语课堂中的“满堂灌”的现象固然少了,可是“满堂动”的现象却大有取代之之势。教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个个的活动,又在课堂上一个个地抛出,学生被老师的活动牵着鼻子走,围着各个活动团团转,教师一副“请君入瓮”的架势,为自己精心设计的活动欣欣然面有喜色,于是师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这样的活动到底有多少价值呢?

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是不可想象的。”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英语教学要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学习是为了发现问题”,可我们教师往往怕学生有问题,急切地要替学生解决问题,课堂上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问题问老师。”仿佛老师能解决一切问题。可是我们应当明白教师不是“万能钥匙”,大可不必给自己制造无上的权威,背上沉重的包袱。教师应当放开手脚,把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问题是学生自己的,学生有积极性,老师也乐得松一口气。即使这问题提得幼稚或不合情理、这答案有许多种又有何妨,毕竟学生思考过了、体验过了。

三、“模糊”留白

文学语言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对某些文学语言的模糊认知与理解。例如,《Who won》中多次强调“have fun”,岂能仅仅用一句“高兴,开心”就能打发掉?面对激烈的比赛,美味的小吃,Bob球队的胜利,他们“开心”的原因包含着多种因素,你尽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把握它,大致作出若干明晰的判断,择其一二,都会失之偏颇的。面对学生的种种质疑和不同的意见,教师要留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表达、去倾诉。

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 篇6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言语交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语言交流,所以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的作用不仅仅只适用于现实生活,在英语文学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曾有人说,语言艺术是一个文学作品的重要灵魂。所以,想要真正的体会到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就必须从文学的语言艺术着手,只有一定程度掌握了作者在语言运用工程中的变现手法,就能够体会到作者渗透在文字作品中的情感、态度以及思想。

一、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特点

(一)意象性

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就是能够通过或平凡或者激烈的言语,以及惊悚或紧张的故事情节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文学作品往往能够构建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世界,在这个虚构的世界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为了使作品主体更加深刻,作者一般会通过借助背景描述以及环境氛围渲染,包括在故事情节中,塑造主人公的性格、心理以及外在形象等诸多方面,通过这一系列效果来使读者产生快乐、悲伤等各种情感。与此同时,文学作品并不仅仅是用来简单的供人们拿来排遣时间以及感受虚构的世界这么简单,更为关键的它承载着某一阶段内的政治事实以及社会现象,作者通过文字来寄托自身的真实情感,批判政治现象。雪莱的著作《西风颂》中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现代至今影响深远,不断激励人们勇往直前。《西风颂》是一首长篇长诗,其一共分了五小节在这首诗中,雪莱是美国诗人,他通过绘声绘色的描写西风拂过平原山川、划过大西洋上空,进而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情。在这首诗中,他的语言文字表现的相对来说激昂,通过万物神圣灵来抒发自己积极、无畏的精神。又比如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一名丹麦国王的儿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高贵的品质,他始终相信世间的美好,直到父亲遇害、叔父篡位、亲母改嫁等一系列事宜最终让其彻底崩溃,他的内心充斥了满满的仇恨与复仇,从此哈姆雷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哈姆雷特人生发生巨大转变另一个关键原因是他的性格,他可谓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莎士比亚就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把一个高贵的王子呈现在读者眼前,随着王子人生的忽然转折,进一步吸引读者理解整个英语文学作品。

(二)生动性

生动性也是英语文学作品中一大特点,文学作品中生动性会让不同的阅读者有不一样的感受,它能够达到一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当时的故事情节中一样,语言原本就是一门艺术,文学作品就是利用这一点借助语言的生动性特点,将想象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出来,进而让阅读者感受到人物仿佛就真实存在一样,进而引领读者进行分析、思考。《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著作之一,在这篇著作中,巴尔扎克运用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视财如命、狡猾奸诈、的人物形象,此人叫葛朗台。其中,有一小段话是这样来描述葛朗台对金钱视财如命的,“ He knows how to lie,squat,starehalf then pounce on their prey,open purse,swallowed the piles of gold,then quietly lying down,like a stuffed snake,quietly,quietly,slowlydigest the eat into the belly.”在文中,中文意思就是,他知道怎样捕获猎物,与此同时张开钱袋的大嘴,吞进更多的钱”。作者把他比喻成一条贪吃的蛇,然后不动声色的将突进嘴里的东西完全消化掉。借用蛇的贪婪以及阴毒来比喻葛朗台,是最合适也是最为贴切的了,他可以将葛朗台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含蓄性

通常在文学作品中,有的作者言语较为锋利,目的就是直接的抨击一些政治事件或不利于人们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社会现象。但是也有许多作者是间接性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即用有限的文字来表达较为深刻的内涵,读者在阅读过中总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读者会一边读一遍进行思考以及回味。经过细细品味以及思考,就会发现潜藏在作者语言表面下的情感表达,或新喜、或愤怒、或惆怅、或无奈等等,这也正是文学语言的含蓄性在英语文学中魅力所在。海明威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美国作家,他的著作《老人与海》更是家喻户晓,该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简练含蓄,文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文中刻画的鲨鱼则代表着一种邪恶,它意指那些阻碍人们成功的带有毁灭性以及侵略性的事物。主人公是一名勇于挑战一切困难,不畏艰辛的硬汉老人,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描写老人在早上叫醒男孩的情景:“he took hold of one foot gently and held it untilthe boy woke”中文意思是:他轻柔地握住男孩的一只脚,直到男孩醒来。在这里,作者并没有对老人当时的神情以及心理做太多描述,而正是这种无声的效果让人们从心里感受老人对孩子的真实的温情以及爱。

结束语:

言语传承文化的载体,也象征着社会的进步。英语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更是各位作家的内心情感表达,也是其思想主要的思想灵魂,正是由于言语艺术具备的这些特点,才能给予读者启发,让读者进行深思,本文主要从语言艺术的四个特点来对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后期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岩,张一凡.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J].才智,2016(8).

[2]吕程.解读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J].新校园:阅读,2015(6).

[3]王婕妤.浅谈英文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技博览,2012(23):178-178.

略论英语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 篇7

语言, 是人与人交流信息的工具和思维载体, 同时也是信息载体, 英语是世界上交流范围最广的工具, 英语艺术语言是一种英语语言内向性的语言, 是一种用以表现言语的艺术, 是超越语法, 超越定法的语言形式。

所谓英语艺术语言, 是指在特定语境中, 为了表达主体情感而对常规语言有所超越和违背的具有理想审美效果的语言形式, “它表面上是悖理、用词不当、句子不完整, 但它深层却有特殊的含义。”艺术语言是一种具有超越性质的语言形态, 它超越了现实世界的需求, 是在审美目的、审美价值推动下进行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艺术语言超越了现实生活中的世界而进入人类的精神世界层面, 创造了独特的审美心理时空, 蕴含了发话主体独特的体验、情感和深层审美信息。

英语艺术语言的产生都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 因此, 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是多方面的。英语艺术语言产生的过程就是情感的物态化过程, 也是主观感情客观化的过程。由于人类情感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就必须将抽象的情感加以感性显现。情感是难以捉摸的, 也是很难用语言就直接能完全表现出来的。就像自然界五彩缤纷的色彩一样, 就是最高明的画家, 也很难用他的画笔把所有的色彩都描绘出来:单是表示“红色”一词, 就有很多, 比如:red普通的红、crimson/deep red-深红、scarlet/bright、vermilion-朱红、pink粉红色、salmon pink橙红色、baby pink浅粉红色、shocking pink鲜粉红色、scarlet绯红、猩红、mauve紫红等等。情感也是这样, 再比如表示心情的, 特大高兴时是happy、smile微笑、excited兴奋、难过时是distress、苦恼、伤心sad、afraid害怕、nervous紧张、pain痛苦、frown皱眉、panic惊恐、cry哭泣、nervous紧张、fear害怕。英语句子的艺术语言更是层出不穷, 比如在霍桑的《红字》中开场白里描写一群男子, They are in sad–colored garments and gray, steeple-crowned hats, intermixed with women, 由于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悲伤的气氛, 因此用了in sad–colored garments, sad一般用来形容心情, 但在这里用sad来形容颜色, 这也是一种艺术语言, 这样的表达使悲伤的氛围“浸”入到了衣服上, 可见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即将发生。英语的词汇和句子丰富多彩, 在表达的时候, 适当地运用艺术语言能为表达效果增添不少色彩。也会使表达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英语艺术语言主要来源于发话人对客观世界感性的认识, 感性总是以一定的声、色、形、质、态等具象的形式存在的, 它所具有的无限丰富性恰好与无限丰富的人类情感世界相联系, 这就为我们表现无限丰富的情感世界提供了可能, 因此, 英语艺术语言是形象化的语言。情感或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它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我们知道, 人除了是一种情感的动物外, 还是一种语言动物。当发话主体被一定激情物所激发, 产生了某种情感, 就必然有某种外部的表现, 这就是情感的表达。情感以词句的方式感性显现出来。发话主体产生的这种言说的冲动, 总是被某种情感所推动。此时, 主体率性而为, 思绪为情感所左右, 而不考虑是否合乎理性和事理逻辑, 遵循的是情感逻辑, 就是艺术语言产生的基础。

二、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

1、发话人内心世界的宣泄

英语艺术语言作为一种情感化的语言符号, 它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发话人受到外物刺激主体情感, 情动、而形于“言外”的结果。英语艺术语言的产生还是主体“移情”的结果。“移情”是英语艺术语言最基本的方式, 它是美学和文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概念。“移情”论的创立者德国美学家里普斯说:“这种向我们周围的现实灌注生命的一切活动之所以发生, 而且能以独特的方式发生, 都因为我们把亲身经历的东西, 我们的力量感觉, 我们的努力, 意志, 主动或被动的感觉, 移置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面去, 移置到在这种事物身上发生的或和它一起发生的事件里去。这种向内移置的活动使事物更接近我们, 更亲切, 因而显得更易理解。”

《The Scarlet letter》中有这么一段:“the world was only the darker for this woman’s beauty, and the more lost for the infant that she ha borne.”因这个妇人的美反而更加黑暗, 因她所生的婴儿反而更加沉沦。“世界”与“这个妇人 (郝思嘉) ”关系是不大的, 但为了表达当时清教徒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作者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这样, 一“大”一“小”、一“黑”一“白”放在一起, 形成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这是艺术语言的灵魂锁在, 即超越自然, 也是一种普遍的表现形式。再如:I'm having a case of the jitters these days. (这几天我总是忐忑不安。) 这里a case of指“一种病症”, jitters是一个美国俚语, 意指“神经颤抖”。合在一起直译为有个神经颤抖的病症, 亦即“忐忑不安”。这里发话人本是健康人, 但心里有事而不平静, 用此艺术语言使读者一目了然此“病态”的心理, 这样的表达起到了形象、达意的效果。

2、发话人内心世界独特的表达

无论是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还是超前夸张都是基于客观事实对事物本质的变形, 变形就是创造新的形象, 这离不开人的创造想象。正是依靠想象, 发话主体才能发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同时也依靠想象对客观事物进行加工, 从而艺术化地表现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我们都知道的英语习语:It rains dogs and cats. (倾盆大雨) , 英语的直译是下狗了下猫了。这里用“狗”和“猫”来形容“雨”, 是一种夸大艺术的表现形式。而其他民族不会用这样的表达方式, 这就是它的独特之处。所以, 英语艺术语言一般是发话者内心世界的独特夸大或缩小的表达, 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独特世界影像外化的过程。比如《红字》中有这么一段话:As if her heart had been flung into the street for them all to spurn and trample upon.当然了, 我们的“heart”是不可能被扔的, 但为了表达郝思特的悲伤, 用“flung into”这更加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在遭受众人白眼下的悲伤心情。作者用独特的词语表达了独特的内心世界。而发话主体表达自己独特内心世界的方法往往有夸张、联想、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方式。再如下面几个句子。

(1) She eats like a bird. (她食量很小——夸大为“吃得像小鸟一样少”。)

(2) He worked his fingers to the bones. (他拼老命地去工作。——夸张到“把他的手指磨损得露出了骨头”。)

(3) This movie is for the birds. (这部电影无聊透顶了——夸张地说可以“把它拿去喂鸟了”。)

(4) The loud music almost drive me up a wall! (那吵闹的音乐快把我逼疯了!——夸张到“把我逼到墙上去躲都没办法”。)

3、对艺术、审美的感觉与感知

艺术语言表达的根本目的是在“意”而不在“言”, 也就是说艺术语言中的“言”, 只是表现“意”的形式材料和手段而己。艺术语言思维的根本目的, 不在于语言本身, 而是让人们透过具体的语言形式, 去品味、领悟“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艺术语言之所以能“拉大辞面和辞内、能指和所指、情和理的距离”, 就是因为艺术语言运思时由心象而意象的思维过程, 完成了语言由线性的推论性符号到表象性符号的转化。艺术语言的语义之所以具有模糊性和拓展性, 艺术语言的语义之所以不仅能表现人的情感, 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都可由此得到解释。正因为艺术语言的运思是一个直觉思维的过程, 所以, 当发话主体个体的生命体验、情感等以变异的语言形式存在的时候, 直觉思维的“直接领悟性才能让我们体悟艺术语言之美, 这是艺术语言可接受性的思维基础。英语艺术语言中的移情有言此意彼的作用, 比如:

(1) Promises are often like the butterfly, which disappear after beautiful hover.承诺常常很像蝴蝶, 美丽的飞盘旋然后不见。

(2) When a cigarette falls in love with a match, it is destined to be hurt.当香烟爱上火柴时, 就注定受到伤害。

(3) The darkness is no darkness with thee.有了你, 黑暗不再是黑暗。

(4) Being with you is like walking on a very clear morning.和你在一起就像在一个清爽的早晨漫步。

以上例子都从情感的角度, 运用了艺术语言, 例1用butterfly来比喻Promises, 表达诺言的不可信, 例2用拟人的方式, 赋予香烟和火车生命, 比喻两者的结合将是不可相容的, 所以是痛苦的。例3用夸张的方式, 说明了thee的重要性。例4把人比喻为清爽的早晨, 这是一种物化的艺术语言, 使表达效果更加形象、生动。

Antoine was one of the poorest parts of Pairs, There, the children had the faces and sad voices of old man, hunger seemed to be written on the faces of every man and woman.这是小说《双城记》中的第一句话, 为了说明故事发生的环境, 是在巴黎最穷的地区, 孩子们有张如老人般的脸和如老人哀戚般的声调, “孩子”是不可能有“老人”的脸的, 更不会有“老人哀戚般的声调”这里的艺术语言充分表达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生动的表现形式, 使人一目了然这里的人“穷”到了一个什么地步。艺术语言使读者一看就喜欢上作者的表达方式, 这就是世界名著语言的魅力所在。

三、小结

英语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主要来源于人的客观感受, 人对外界的感知, 由于人的不同感官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为艺术语言的来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人们通过感官, 形成了夸张、联想、想象、感觉、感知及思考等心理感受, 从而形成了一定的艺术语言。英语艺术语言存在于文学作品、交际口语、各种功能语言中, 充分地理解艺术语言产生的心理基础, 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骆小所.艺术语言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修订版) , 1996.

[2]骆小所.艺术语言再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3]骆小所.语言美学论稿[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6.

[4]霍桑.红字[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6.

从英汉语言艺术差异谈英语学习 篇8

一、外在表达形式上的差异

(一)字形

分别作为表音文字的代表——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代表——象形文字,英语单词和汉字外形结构的差别之大,可想而知。拼音文字——从其单词各个字母间组合规律就可以推测出单词的发音,却无法联想到此单词的含义。比如,big,根据发音规律,元音字母i在单独的辅音字母g的前面发[i]的音,所以此单词的读音一目了然。象形文字——通过文字的结构特点可以猜测到此文字的大概含义,却无法判断其发音。比如,山,水,凸,都是极具特色的象形符号演变而来。

(二)句型

1. 英语多长句从句,汉语多短句分句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

2. 英语多抽象,汉语多具体

英文句子难译主要难在结构复杂和表达抽象上,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把长句变短句、从句变分句,结构上的难题往往迎刃而解。表达抽象则要求译者吃透原文的意思、用具体的中文进行表达。英语有句俗话: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but people have meaning for them(词本无义,义随人生)。这说明词典对词的定义和解释是死的,而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活的。

(三)篇章结构

“individualism”是英美人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它所表达的是提倡个人奋斗的价值观念。所以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倾向于用直截了当的态度对待别人。英语段落往往先在语篇的开始就直接点题,态度明确,采用的是直线式的篇章结构。而中国古典的思维认为万物相生相克,均有变术,往往是从很远的相关外围问题入手,陈述观点的手法委婉曲折。所以英汉互译时的要点就在于:思维顺序要从大到小,从面到点,按照段落——句子——短语——词汇的顺序。最忌讳拿汉语思维往英语上套,对句子直接翻译,一字一字对着来。

二、内在艺术风格的差异

(一)东西方不同的地理气候、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许多方面,都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文字的发展

1. 地理特色的影响

英国是一个岛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英国人孤傲沉默,注重隐私。不喜欢别人问到年纪、收入、婚姻等问题。英语中有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and don’t stick your nose in someone else’sbusiness.(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不要干涉别人的事情)。另外,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占有重要地位,故而与此相关的词语很多。如在fish前面加上修饰词,能喻不同的人,dull fish(呆笨的人)、big fish(大人物)。中国人说“进退维谷”,英语里可以说be on the rocks(撞到礁石上)或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blue sea(在魔鬼与大海之间)。

2. 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上的不同

很多人在阅读英语著作或欣赏英文电影过程中,往往由于中西方观念冲突而不能深入地理解。如在西方,常常出现儿子对长辈直呼其名的现象,以此表达双方关系的融拾。而在中国,对亲属中的长辈交谈时要用尊敬的称谓,这是有教养的表现。

3. 季节及色彩

春天在中国是最好的季节,许多美好的比喻都与春天有关。而英国的夏天却风和日丽,最温馨宜人的时候。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中也把爱人比做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red)象征喜庆、热烈和美好。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源于血与火,象征危险、流血、主要含有贬义。如red hands放荡的意思。再如,a red light district红灯区。白色(white)在中国文化里的意义是与红色相对的,是一个禁忌词,象征死亡、恐怖。相反,西方文化中白色却是褒义词,它原于洁白的雪和圣洁的花,象征高贵、纯洁、正式。如:white wedding(新娘的)白色婚纱,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white hand廉洁。

4. 动植物所指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有“狐朋狗党”“狗腿子”等说法。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如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有趣的是,beat a dog in the water比喻成“残酷打击”,而绝非汉语中“打落水狗”的含义。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龙)却没有好感,在电影《魂断蓝桥》中,女主人公Mara骂芭蕾舞剧院的女上司that old 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二)隐晦语言的运用

汉语中常讲究讳语,以“死”为例,就有“崩”“驾崩”“薨”“卒”等不同表达方式,分别使用于不同等级的人。英语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我们还以“死”为例,breathe one’s last,汉语意思是“断气”。depart this life,汉语意思是“圆寂”。不同的是英语中的宗教表达方式都是基督教类,而汉语中则都是佛教。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汉语都是曲折隐晦,而英语则很直接的。如:宝玉把自己比为《西厢记》里多愁多病的张生,把黛玉比做倾国倾城的崔莺莺,用这种曲折的方式表白爱情,黛玉听后虽然口中骂“胡说”“混账话”,其实宝玉的求爱是她求之不得的。而在西方,一句“I love you”就完全表达出来了。

(三)英语中的很多固定搭配和成语典故,生动有趣、寓意深刻,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和感情色彩

这些固定搭配和汉语完全不同,要用不同的文化心理正确理解、灵活运用。请看下面几例,英语中说,as stupid as a goose,而汉语则说“蠢得像猪”。英语中goose(鹅)用来指代笨蛋,带有贬义。而鹅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常常是美丽与纯洁的象征。再如,Apple of one’s eye(apple在这里指瞳仁),喻为掌上明珠,出自《圣经》。但是the apple of discord,意思却为“争斗的原因或根源”。这里的金苹果成了复仇女神挑拨离间的武器,最终引起了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长达十年的战争。

参考文献

[1]宋志平.浅析英汉差异与日常交际[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2]余强.双语教育理论基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谈英语语言中的修辞与幽默艺术 篇9

修辞 (rhetoric) 是根据题旨情景, 恰当的选用语言手段、更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修辞亦即通过各种表达方式, 对文字词句进行修饰, 使语言表达准确鲜明, 生动有力。英语修辞可以分为积极修辞 (Active Rhetoric Techniques) 和消极修辞 (Passive Rhetoric Techniques) 两大类。

消极修辞也称“规范修辞”或“一般修辞”, 指的是以语意明确、通顺严谨为标准的修辞方法, 要求语言在语法及使用习惯上都正确规范。消极修辞主要运用于科学语体、公文语体和诠释性文字中。

与消极修辞相对的积极修辞, 则主要指那些具有相对固定格式的修辞性语言技巧, 它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 运用各种语文材料, 极力使语言达到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感染力的效果的修辞方法。积极修辞不仅要使人理解, 还要使人感动;不仅要求语言意义准确明白, 而且还要生动有力, 形象活泼。根据表达的需要, 它可以运用各种语文材料, 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来加强表达效果。

积极修辞的本质就是要打破或偏离语言常规, 只要能达到修辞的效果, 任何的语言形式、任何的词语选择, 包括“错误”的形式都是允许的、可取的、“正确的”。可以说, 积极修辞能够随情应景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极尽语言文字的一切可能性, 使所说所写最大限度地呈现出形象性﹑具体性和体验性。

修辞的目的就是为了语言的准确生动, 以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英语中有大量的同义词, 由于这些同义词的来源及使用语体等方面的差别, 这些同义词有着不同的含义, 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功能, 选择不同的同义词会产生不同的修辞效果。

我们在阅读英语报刊或其他文章时, 有时觉得困难重重,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英语的词汇量大, 词义难以辨析, 致使句子、段落的意义难以把握, 文章题旨难以捉摸。英语中同一个意思往往用若干个同义词来表达。从修辞学的角度上讲, 同义词的选择, 就是选词修辞。语言的使用过程实际上就是词语搭配、词语选择和句段组合的过程。正是这种搭配选择使得语言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 极富表现力。

选词修辞是写作中最重要、最大量的修辞操作。诚然, 文章的优劣与理解的难易不仅取决于选词这一修辞手段, 还取决于叠词、构词、叠音及用格 (尤指语义辞格的使用等修辞手段) 及其它的各种表现技巧。所有这些修辞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文章的修辞效果, 增加表现力;另一方面也给读者带来很多理解上的困难, 如果对英语语言的修辞方法缺乏基本的了解, 就无法欣赏到其中的魅力与精华。

2 英语积极修辞的主要表现形式

英语积极修辞的形式丰富多彩, 包括选词炼句、各种辞格以及谋篇布局等。通常又可分为词义修辞格 (Lexical Stylistic Devices) 、结构修辞格 (Syntactical Stylistic Devices) 和音韵修辞格 (Phonetic Stylistic Devices) 三类。

语义修辞格和结构修辞格是使用最广的积极修辞。比喻性辞格 (metaphorical figures of speech) , 如:明喻 (simile) 、暗喻 (metaphor) 、借喻 (metonymy) 、拟人 (personification) 、夸张 (hyperbole) 、委婉 (euphemism) ;而反语 (irony) 、双关 (pun) 、仿拟 (parody) 、对照 (contrast) 、隽语 (paradox) 、低调陈述 (understatement) 、矛盾修饰法 (oxymoron) 等都属于词义或语义修辞格。

结构修辞格主要有反复 (Repetition) 、连珠 (catchword repetition) 、回文 (chiasmus) 、平行 (parallelism) 、反对 (antithesis) 、设问 (rhetoric question) 、突降 (anticlimax) 等。这些修辞方法的使用都可以使语言达到生动形象、夸张幽默等效果。

汉语中的“幽默”源于英语的“humor”一词, 为林语堂先生所译, 意为使人发笑的某种事或人的特性。“幽默”与中国的老词儿“滑稽”, 两者有颇多混乱或相似之处:滑稽一词包括低级的笑谈, 其意只是指一个人存心想逗笑;而幽默则指的是“亦庄亦谐, ”正如所列宁说的“幽默是一种健康优美的品质”。林语堂说:“幽默本是人生的一部分, 所以一国的文化, 到了相当的程度, 必有幽默的文学出现。人之智慧已启, 对付各种问题之外, 尚有余力, 从容出之, 遂有幽默。他认为“幽默能改变我们整个文化生活的本质和特征”。

林语堂先生在谈及“幽默“一词的翻译时说:“凡‘幽默家’视世察物, 皆另具慧眼, 不肯因循, 落人窼臼, 而后发言立论, 自然新颖, 人遂觉其滑稽, 滑稽种有至理, 此语得之”。由此可见, 幽默是一种艺术手段, 它在使人忍俊不禁的同时, 更使人玩味, 耐人深思。

本文主要撷取英语积极修辞中的一些幽默用法, 以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理解与欣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 积极修辞格中常见的修辞与幽默

3.1 明喻 (simile)

即打明显的比方, 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常用“象”、“好比”、“仿佛”等喻词联结, 表明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 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比喻方式, 生动有趣, 浅白易懂。例如:

1) Marriage is like a besieged city:those who are out want to get in, and those within want to get out.

(婚姻就像一座围成, 外边的想进去, 里边的想出来。)

2) He introduced himself as the"leader"and strutted up and down like a peacock.

(他自称自己是“领导”, 像只开屏的孔雀似的来回踱来踱去。)

这两个比喻都生动形象, 后者更把情感融入进去, 孔雀开屏时尽管很美, 但英美人对这种展示方式并无好感, 认为是一种骄傲和虚伪的象征。

3.2 暗喻 (Metaphor)

暗喻一种较为含蓄的比喻,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 没有比喻词。在文字上, 暗喻比明喻更为简洁幽默。比如, 当一个年轻人问爱因斯坦什么是“相对论”时。爱因斯坦回答说:

1) When you sit with a nice girl for two hours, you think it is only one minute;but when you sit on a hot stove for a minute, you think it is two hours.That is relativity.

(当你和一位美少女一起坐上两小时, 你觉得只有一分钟;但如果让你在热烤炉上坐一分钟, 你会觉得有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这里用惟妙惟肖的比喻, 将相对论深奥的理论思想通俗而幽默地展示了出来。

2) I should not call him an idiot, but clearly he has got a screw loose somewhere.

(我不该叫他“白痴”, 但是很明显他的神经有些不太正常。)

这里have a screw loose是一个习语, 意思是“有一个螺丝松了”或一个人神经“不正常、有毛病”。这个习语把人的神经系统比作一台机器, 螺丝松了, 零件脱落, 机器无法正常运转;人的神经系统出了毛病 (螺丝松了) , 神经也就不正常了。

3.3 借喻 (Metonymy)

借喻是借助于和喻体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来指代本体事物的一种修辞方式。通过突出事物的特征, 引发联想,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例如:

1) Everybody knows that John lost his shirt when the business he invested in failed.

(谁都知道约翰的资产在投资事业失败时赔的精光。)

这是一个以种概念代替属概念的例子。以“shirt”代表资产, 表示其现在真的是一贫如洗了。

2) He is a lion at home, and a mouse abroad.

(他这人是‘在家如狮虎, 出门似老鼠’。)

狮子 (Lion) 在英美文化中是勇猛威武的象征, 说此人“在家如狮, 在外如鼠”和中国人所说的“在家如虎。在外如鼠”, 即比喻“窝里横”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3.4 双关 (Pun)

双关的修辞方式指的是“一句话含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其一是字面意思, 其二是暗含意思, 而暗含的意思才是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双关修辞法使得语言既生动活泼又含蓄委婉, 说话者既可借题发挥, 又可旁敲侧击, 是最常见的幽默方式之一。根据构成方式, 双关又可分为语音双关 (Homophony) 和语意双关 (Double-entendres)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发音的巨大差异性, 语音双关在多数情况下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1) “You are not eating your fish”.The waitress said to a man in a restaurant.

“Anything wrong with it”?

“Long time no sea.”The waitress replied.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语音双关的幽默小段。一餐馆女侍者对顾客讲:你的鱼吃不成了, 顾客问:怎么了, 侍者答:Long time no sea.此话听起来似乎是“Long time no see”, 即一些人久别重逢时常说的“好久不见了”, 但实际上却是说那鱼离开海太久, 早已不鲜了, 没法吃了。

2) “The forth floor”.A passenger shouted to the elevator.

“Here you are, son.”

“How dare you call me‘son'?”

“Why shouldn't I?Sir, I've brought you up, anyway.”

(“到四楼”, 一个乘客对电梯员吼叫。)

(“到了, 儿子”。)

(“你怎么敢称我‘儿子’”?)

(“怎么不能呢, 先生, 无论怎样我也把你养大了。”)

乘客对电梯员言语不恭, 电梯员则反唇相讥, 他巧妙地借助于“I've brought you up” (我把你抚养成人;我把你送上楼) 一句的歧义巧用双关语, 使出言不逊者有口难辩, 有苦难言。

3.5 委婉语

一般认为, 凡是用于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回或动听的语言, 均属委婉语。委婉语不仅是人们交际的需要, 更是言语交际中维系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1) He likes taking other people's things without permission.

(他爱好未经允许拿别人的东西。)

偷窃是极不光彩的事, 在此用“未经许可拿别人的东西”来代替“偷窃”一词, 其幽默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 At first I was poor, then I became needy, later I was underprivileged, now I'm disadvantaged.I still don't have a cent to my name, but I sure have great vocabulary.

(起初我“贫困”, 过后我“拮据”, 后来我“待遇不好”, 现在我“处境不佳”, 我虽然一文不名, 但词汇学了不少。)

这里, poor, needy, underprivileged, disadvantaged实际上都是“贫困”、“穷困”之意, 但用词却一次比一次委婉, 颇有自嘲幽默之意。

3.6 平行 (Parallelism)

平行就是将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型或语言成分并列在一起, 从而达到增强语势、表达情感、突出语意或产生幽默的效果。例如:

1) A money lender serves you in the present tense, lend you money in the conditional mood, keeps you in the subjunctive and ruins you in the future.

(放债人为你服务用的是现在时态, 借钱给你用的是条件句, 使你处于虚拟状态并在将来使你破产。)

句中将一些语法词汇用于描述债主的行为, 表达简洁, 节奏明快, 幽默效果明显。再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喜欢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 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

2) “I admire you very much.Your film The Modern Times everybody in the world can understand.You will certainly become a great man”.

(我对您甚为钦佩。您的电影《摩登时代》世上无人不知。您定会成为伟人。)

而卓别林则在回信中写道:

3) “I admire you even more.Your Theory of Relativity nobody in the world can understand.But you have already become a great man.”

(我对您更为钦佩。先生的《相对论》世上无人知晓, 然您已经成为名人了。)

卓别林在信中所使用的语言与爱因斯坦来信中的语言形成了工整的平行对仗, 充分体现了这位喜剧大师谦虚的品质和幽默的性格。

3.7 反论 (Paradox)

反论是指某种说法乍听起来似乎与事实相悖或荒谬可笑, 但仔细深思却道理深刻的一种修辞手法。如:

1) It is right to be wrong in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在外语学习中, 出错是对的)

在学习外语过程中, 谁会不出错呢?出错是正常的, 不出错才是怪事。如果学习者明白这个道理, 就会大胆实践, 不怕出错了。

2) It appears that the teachers of English teach English so poorly largely because they teach grammar so well.

(看来这些英语教师英语教的这么差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语法教的太好了。)

这句话看起来自相矛盾, 但事实上却道出了老师教英语绝不能死搬教条、死教语法的道理。

3.8 突降法 (Anticlimax)

就是把重要的事物或行为放在前面叙述, 使读者产生较高的心理期望值, 而随后出现的却是蝇头小事, 使人产生心理期待的巨大反差, 从而取得讽刺幽默、滑稽可笑的效果。例如:

1) He sprang to his feet, flung off his coat, drew his sword jumped upon the enemy and burped.

(他一跃而起, 甩掉外衣, 拔出宝剑, 扑向敌人, 并打个响嗝。)

经过前边一系列的动作之后, 人们期待着一场生死之战, 但结果却以“打嗝”收场, 幽默之效, 出人意料。

2) A man snatches the first kiss, pleas for the second, demands the third, takes the forth, accepts the fifth----and endures all the rest.

(一个男人是抢去一吻, 恳求二吻, 要求三吻, 取得四吻, 接受五吻----还要忍受剩余的吻。)

此句中, 对‘吻’从“抢”到“忍”, 前后的反差, 正是幽默产生的关键所在。

3.9 仿拟 (Parody)

仿拟是根据表达需要, 现场模仿人们所熟知的语言材料而临时创造出来的新的词语篇章。仿拟得到的语言或褒或贬, 生动活泼, 趣味盎然。例如:

1)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lawsuit.

(有遗嘱就有官司。)

在当今社会, 因遗嘱而引发的财产纠纷官司屡见不鲜, 此句利用will (意志、遗嘱) 一词多义的特点, 巧妙的仿造了人人熟知的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 事竟成) 。幽默之中, 不乏讽刺, 真是妙不可言。

2)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to be avoided.

(患难之友乃应躲避之友。)

此句模仿了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之友乃真正挚友) , 用俏丽的语言讥讽了一些所谓的“朋友”的势利行为。

3.1 0 讽刺 (Irony)

讽刺是辞面和辞理的背反, 语言意义和思维内容的悖逆。一般多指的是用含蓄的褒义词表示批判性的评价, 用其反义表示强调。例如:

1) Party specialist Martha Stewart said:"Food in the Soviet Union is fine, if you like Pork tartare."

(宴会专家玛萨?斯图尔特说:“苏联的烹调蛮好的, 如果你喜欢猪肉生吃的话”。)

这句话的逗眼在于pork tartare (生吃猪肉) 一词是由steak tartare (鞑靼式生拌牛肉末) 模仿而来, ‘猪肉生吃’想来此菜无人敢享用, 对俄式菜肴先扬而后抑, 幽默之中, 给人印象深刻。

2) Senators Gramm, Rodman and Hollings:“Blessed are the young, for they shall inherit the national debt.”

(参议员格拉姆、罗德曼和霍林斯说:“年轻人有福了, 因为他们必须继承国债。”)

此句借助《圣经》体的语言, 庄重的语体中蕴含了忍俊不禁的幽默, 特别是句中的‘shall’用在第二或第三人称即可表示“嘉许性允诺”又可表示“威慑性警告”, 一词多义的妙用, 达到了奇佳的讥讽效果。

4 结束语

修辞学是以语言的使用作为手段来影响受众的为目的的。修辞中的幽默是修辞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以增加英语语言的魅力和活力。在英语教学中, 修辞虽然不是教学重点, 但不应将其束之高阁, 应该让学生知晓、理解并欣赏一些常见的英语修辞现象, 细品英语语言的精髓, 加深学生的语言印象, 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例如马克·吐温在其著名游记A Tramp Abroad中, 有这样一句:“We had plenty of company in the way of wagon-loads and mule-loads of tourists—and dust.”句末的—and dust两词看似寻常, 其实是anticlimax修辞格的妙用, 如不将其译为“一路与我们同行的客旅多着呢, 有乘马车的, 有骑骡子的, 还有滚滚尘土呢!”一定会使原文失色不少。

但修辞与幽默对于受众的影响会远远超于语言层面。林语堂指出:“是有相当的人生观, 参透道理, 说话近情的人, 才会写出幽默作品。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 是用得着近情的幽默的滋润的。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 其文化必日趋虚伪, 生活必日趋欺诈, 思想必日趋迂腐, 文学必日趋干枯, 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西方人大都习惯于幽默, 而中国人长期以来严肃有余, 活泼不足, 不太习惯于幽默。尽管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和文化内涵上有很大差异, 英语语言中很多的修辞表达方式在汉语语言中难以完全对等的表达出来, 但我们仍可从中领略、管窥到修辞及其幽默的魅力, 得到一种奇特的愉悦和享受。高尔基曾说过:“幽默是生活的盐”, 莎士比亚也曾说:“幽默和风趣是人类智慧的体现”。愿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盐”, 多一些智慧, 多一些“优美的, 健康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全国外语院系编写组.语法与修辞[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5.

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与魅力 篇10

1.提升课堂气氛。课堂气氛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 并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的语言组织及表达, 往往对课堂氛围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生动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的高低。”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更是一门科学, 也不仅仅是严肃刻板的语言信息传递, 而是一门艺术, 而艺术本身与美紧紧相连。要做一名高水平的教师, 就必须在语言表达和活跃课堂气氛上下功夫, 要能运用好语言这一工具, 化深奥为浅显, 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风趣, 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唤醒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促进师生感情。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达意愿的工具。课堂教学语言同样是师生双方传授知识、探讨问题、交换思想的媒介。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是否能够使学生感到温暖亲切、语言表达是否富有激情与感染力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师生间感情的建立与加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师, 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教学对象面对是一群意气风发、思想活跃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渴望知识与创新, 需要与老师进行知识与情感上的双向交流。此外, 课程的讲授不能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灌输, 而应该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 真正做到知识、道理、情感的相互统一与包容, 促进和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二、语言艺术与魅力的体现

1.精炼规范, 准确得体。高尔基曾说过, “语言真正的美, 在于言词准确、明晰和动听”。可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会对其魅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 语言的精炼性和得体性也是英语课堂乃至所有课程课堂教学语言的必然要求。良好扎实的语言功底、对语言的组织和运用, 对于英语教学中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翻译和转化, 以及学生对一些重要的词汇、句子及篇章的认知和理解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精炼规范, 准确得体。

2幽默风趣, 寓教于乐。语言的学习往往较为枯燥乏味, 所以对于每一位英语教师来讲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能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斯维特洛夫说过, “教育者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助手就是幽默”。大多数高校对于英语课的教学安排通常为一次连续两个学时, 长时间的授课使学生感到疲劳, 注意力下降, 。这时, 教师就可以采用一些幽默的语言来教学, 以暂时消除学生的疲劳感。例如, 针对犯困的同学, 教师可以随机造一个句子并请他来翻译, “I am sleeping beauty, and I am waiting for my Mr. Right to wake me up.”“我是睡美人, 我在等我的白马王子来将我唤醒。”这样既缓解了睡意渐浓同学的尴尬, 又能使学生们在笑声中得到片刻的放松, 将他们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课堂上来。

三、语言艺术与魅力的养成

1.注重语言的积累与修炼。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已经掌握本民族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外, 还在大学期间分门别类、系统地学习过英语专业知识及其文化。此外, 所有英语专业的学生都要求学习第二外语, 所以从某种层面上来讲, 大学英语教师受到过至少三种语言及其文化的熏陶, 在语言及文化的积累和修炼上具有天然、独到的优势。大学英语教学的互动性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语言和文化素质和语言组织运用能力, 在确保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 突出其实用性的基础上, 注重对语言素质的修炼, 关注语言交流的质量和效果, 力争恰到好处地使教学语言使其发挥应有的的调节作用, 同时也体现出语言本身所具备的魅力。

2.把握语言的“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 课堂上教师的话语并不是多多益善, 也不是越少越好, 而是要讲究一个“量”字。教师话语太多就会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教师话语太少, 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语言学习的互动性要求英语教师要关注和把握好课堂语言的量, 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 为学生们提供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互动环节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既不能唱“独角戏”, 也不能演“话剧”。在合理的“量”的基础上充分展现语言艺术魅力,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衔接下一篇:Web软件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