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马克思主义

2024-05-25

反马克思主义(精选十篇)

反马克思主义 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界限

要想使得“四个重大界限”得以划清,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界限划清,这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在更大程度上发展的重要认识保障,而且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有关学者专家认为,透彻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的划清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在问题上,社会人的生活世界、实践和时代发展中所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重点内容;在立场上,它为人民大众立言并为人民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和政治代言;在方法上,总体涵盖了总体性的方法、辩证法、社会结构分析法、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方法等;在品格上,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的诞生和停留都可以在19世纪的欧洲寻找出踪影,但是其强大的影响力量却遍布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认为,我们在看待马克思主义之时,要运用科学实际的态度以科学的态度,要想真正地区分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核心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坚持整体性原则,系统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四是坚持群众路线,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善于识别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专家学者认为,反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变换花样、翻新面具,不时地抛出各种谬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所遭遇的困苦被有的人利用,在马克思主义著名著作中,亦存在着个别诊断说需要与时俱进,还有一些存在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也被利用。在经济上,倡导“全盘私有化”;政治上,宣扬资产阶级“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宣扬“民主社会主义论”、“告别革命论”;在思想文化上,鼓吹“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新文化保守主义”,等等。

认清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表现。理论界认为,当前有三种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一是误解,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注重历史必然性而不注重人的主体性;二是肢解,一些诸如“恩格斯与马克思不合”、“马克思不支持马克思主义”以及“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出现分歧”等不良观点频频出现;三是曲解,将个别不具普遍意义性的理论当成一般的公式套用在不同性质的事件中,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说成神圣化、片面化和僵化。这些表现虽不如反马克思主义毒害深,也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和理论威力,必须予以科学纠正。

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专家学者认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一是在总体策略上,要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基本立场和观点保持在一个和谐统一的系统内,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策略、相关的价值信仰以及制度设计能够相辅相成,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统一性;二是在具体方法上,包括现代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思想方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方法,坚持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思想方法,等等。

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认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最根本的是要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是坚持正确方向,既反对教条主义,绝不走老路,又反对全盘西化,绝不走邪路;二是坚持实践标准,不断把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不仅避免过度意识形态化和学术化等不良现象的出现,而且促进马克思主义具有更加时代化、大众化以及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绝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堪称一场重要的政治争斗。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认为,现今反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就其实质而言仍是反对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以理论的形式表现在学术领域。在哲学领域,主张用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从经济学领域分析来看,企图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西方经济学理论所取代;在政治学领域,鼓吹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在历史学领域,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对这些错误的思潮,如果任由着其错误的轨道去发展不闻不问,影响社会公众的正确判断和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等,将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国家的兴旺发达,因此一定要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和批评。

参考文献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认识问题——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0年03月23日《人民日报》;执笔:季明孙存良:[版号]:007;[栏目]:理论

[2]、《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0年06月21日??《人民日报》;作者:陶文昭,[版号]:007;[栏目]:理论

[3]、《划清界限:思想战线的长期任务——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赵??曜,2010年第13期,《红旗文稿》: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4]、《正确认识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0年08月12日《人民日报》;执笔:赵曜:[版号]:007;[栏目]:理论

[5]、《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真理——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2010年08月23日《人民日报》;[版号]: 008;[栏目]:综合

[6]、《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西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0年08月25日《陕西日报》;[版号]:006;[栏目]:理论周刊

反恐怖主义法 篇2

2015年12月21日开始,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审议多部法律草案。会议上提交了反恐怖主义法草案三审稿。会议听取了反恐怖主义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法律委员会认为该草案“已经比较成熟”,建议提请审议通过。

在反恐法草案三审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恐怖主义”定义、涉恐信息报道传播等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

反恐怖主义法

制定意义

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 目录 1制定过程 2办法全文 3草案内容 4制定意义

反恐怖主义法最初的草案于2014年公布。这份草案要求在中国境内设置服务器和拥有用户数据的外国公司必须配合执法部门,提供通信记录以及审查与恐怖主义相关的内容。

中国反恐法在起草过程中,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部分西方国家政府和一些国际人权组织一直表示担心,他们声称中国反恐法将除将“进一步限制民众自由”之外,还因要求在中国营业的公司向中国政府提供其网络信息等规定会损害外国公司的商业利益。

2015年3月的“全国两会”前后,中国反恐法受到国外高度关注。3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表示,已经直接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告知了美国政府的关注。中国政府则表示,这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政府的惯常做法,要求在本国运作的中国公司提供密码钥匙,中国公司企业也受到所在国政府的严密安全审查。

路透社曾报道称,虽然反恐条款将适用于国内外技术,但是华盛顿的官员们和西方商业游说团体则认为,这一法案连同新的银行保险法规草案以及大量的反垄断调查一道,都增加了外国公司面对的不公的监管压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2015年12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依法取缔恐怖活动组织,对任何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为恐怖活动提供帮助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作出妥协,不向任何恐怖活动人员提供庇护或者给予难民地位。

第三条 本法所称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本法所称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一)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的;(二)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的;(三)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四)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便利的;(五)其他恐怖活动。

本法所称恐怖活动组织,是指三人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

本法所称恐怖活动人员,是指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和恐怖活动组织的成员。

本法所称恐怖事件,是指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危害的恐怖活动。

第四条 国家将反恐怖主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加强反恐怖主义的能力建设,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外交、军事等手段,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

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恨、煽动歧视、鼓吹暴力等极端主义,消除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

第五条 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防范为主、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保持主动的原则。第六条 反恐怖主义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

第七条 国家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反恐怖主义工作。

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在上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领导和指挥下,负责本地区反恐怖主义工作。

第八条 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以及其他有关国家机关,应当根据分工,实行工作责任制,依法做好反恐怖主义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并根据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部署,防范和处置恐怖活动。

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动配合机制,依靠、动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条 对举报恐怖活动或者协助防范、制止恐怖活动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作出其他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第十一条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民或者机构实施的恐怖活动犯罪,或者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恐怖活动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刑事管辖权,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

第十二条 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根据本法第三条的规定,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由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予以公告。

第十三条 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外交部门和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对于需要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应当向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提出申请。第十四条 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对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公告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应当立即予以冻结,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和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第十五条 被认定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对认定不服的,可以通过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申请复核。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应当及时进行复核,作出维持或者撤销认定的决定。复核决定为最终决定。

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作出撤销认定的决定的,由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予以公告;资金、资产已被冻结的,应当解除冻结。

第十六条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管辖权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在审判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可以依法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对于在判决生效后需要由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予以公告的,适用本章的有关规定。[2]

第三章安全防范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反恐怖主义意识。

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恐怖活动预防、应急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新闻、广播、电视、文化、宗教、互联网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加强反恐怖主义宣传教育。

第十八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进行防范、调查恐怖活动提供技术接口和解密等技术支持和协助。

第十九条 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内容监督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防止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传播;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网信、电信、公安、国家安全等主管部门对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及时责令有关单位停止传输、删除相关信息,或者关闭相关网站、关停相关服务。有关单位应当立即执行,并保存相关记录,协助进行调查。对互联网上跨境传输的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电信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技术措施,阻断传播。第二十条 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安全查验制度,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对禁止运输、寄递,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客户拒绝安全查验的物品,不得运输、寄递。

前款规定的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运输、寄递客户身份、物品信息登记制度。

第二十一条 电信、互联网、金融、住宿、长途客运、机动车租赁等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第二十二条 生产和进口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枪支等武器、弹药、管制器具、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核与放射物品作出电子追踪标识,对民用爆炸物品添加安检示踪标识物。

运输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运营中的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核与放射物品的运输工具通过定位系统实行监控。有关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严密防范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扩散或者流入非法渠道。

对管制器具、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在特定区域、特定时间,可以决定对生产、进出口、运输、销售、使用、报废实施管制,可以禁止使用现金、实物进行交易或者对交易活动作出其他限制。

第二十三条 发生枪支等武器、弹药、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核与放射物品、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被盗、被抢、丢失或者其他流失的情形,案发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同时依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公安机关接到报告后,应当及时开展调查。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制作、生产、储存、运输、进出口、销售、提供、购买、使用、持有、报废、销毁前款规定的物品。公安机关发现的,应当予以扣押;其他主管部门发现的,应当予以扣押,并立即通报公安机关;其他单位、个人发现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依法对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履行反恐怖主义融资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涉嫌恐怖主义融资的,可以依法进行调查,采取临时冻结措施。

第二十五条 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有关单位实施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发现资金流入流出涉嫌恐怖主义融资的,应当及时通报公安机关。第二十六条 海关在对进出境人员携带现金和无记名有价证券实施监管的过程中,发现涉嫌恐怖主义融资的,应当立即通报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第二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组织实施城乡规划,应当符合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需要。

草案内容

在反恐法草案三审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恐怖主义”定义、涉恐信息

报道传播等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

草案三审稿的对“恐怖主义”的定义修改为:“本法所称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恨、煽动歧视、崇尚暴力等极端主义,消除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同时,对列举的恐怖活动作出相应补充修改。

草案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事件信息;不得报道、传播可能引起模仿的恐怖活动的实施细节;不得发布恐怖事件中残忍、不人道的场景;在恐怖事件的应对处置过程中,除新闻媒体经负责发布信息的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批准外,不得报道、传播现场应对处置的工作人员、人质身份信息和应对处置行动情况。”

此外,草案三审稿还增加规定,对防止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有可能被用于恐怖袭击、发生特别严重恐怖事件后依法实行紧急状态并采取一些非常措施等问题予以明确。

制定意义

反马克思主义 篇3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反马克思主义;批判

目前,关于《共产党宣言》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研究相对比较广泛,同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各国都有不同的理论存在,比较典型的有:卡尔·波普尔的《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本书认为历史命运之说纯属迷信,科学的或任何其他合理方法都不可能预测人类历史的进程,它被誉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历史学作出的最彻底、最难对付的批判。而对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在《共产党宣言》中也做了深刻的批判,《共产党宣言》对反动的社会主义、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已经做了最深刻的批判,在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那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利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受挫、马克思主义个别论断的过时就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等等。苏联解体后,柏林街头叫卖两本书《一个幽灵离开了欧洲》和《别了,马克思》,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现在明目张胆的反马克思主义正在减少,但对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研究不能停下脚步,这是建设共产主义实现中国梦必须的不二选择。

一、正确认识和鉴别反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诞生之初因触犯到许多阶层的切身利益而遭到各阶级不同程度的反对,他们运用形态迥异的方式和手段攻击马克思主义达到维持自身利益的目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的社会主义流派作出了相应的批判论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以科学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才能顺利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其他的理论,不论是打着什么旗帜,都是错误的,对革命都是有害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分析与批判,论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揭露了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倒退和隐形的其他目的。

要展开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研究,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一直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理论指导思想,而对反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则相对比较贫乏,反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期会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社会历史长河中,同马克思主义展开斗争,给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带来很大阻碍。反马克思主义最简单的理解是敌视、仇恨、攻击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反马克思主义已经无法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立足,遂改头换面以马克思主义为幌子散播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那些公开的反马克思主义我们比较容易辨别,但是那些隐藏的、戴面具的反马克思主义最易迷惑人民群众。目前,以这种形式的反马克思主义居多。由于社会状况的复杂导致在认识和鉴别反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会出现许多障碍,使得我们很难把握反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面貌,所以如何正确有效鉴别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这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序、稳定的进行,更关系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秩序的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经之路。

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反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72年到1893年间,为《共产党宣言》运用德、英、俄、意等多国语言写过7篇序言。其中,187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的德文版序言中—“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关于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问题所提出的意见,虽然大体上至今还是正确的,但是由于政治形式已经完全改变,……,所以这些意见在实践方面毕竟是过时了。”①从《共产党宣言》的这篇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各种反动的社会主义及各种反对党派的批判态度问题上观点异常明确,要随时随地考虑现实的条件和背景,不能生搬硬套搞教条主义,时代在不断进步与变化,反马克思主义也一样,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使自身可以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必然会运用一切可行的手段,渗透到社会主社会当中来,达到破坏、攻击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目的。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市场经济是一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市场和计划一样只是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而已,但是这种经济模式却容易遭到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侵蚀与渗透,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迷惑人民群众,以歪曲、瓦解消除马克思主义。

三、《共产党宣言》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时代价值

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遭到了严重的侵略与破坏,一度被世界各国孤立,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有了质的飞跃。在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低潮的时期,《共产党宣言》仍在发挥其历史作用,它不会因为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而放弃对资本主义揭露的正确性。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这一批判正确无疑,即使是现代社会依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也使我们更加明确资本主义制度的顽固性和渗透性的强大,迫使我们要高度警惕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做到适度的借鉴与防御。

我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以后,不论是对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开放,这使我国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并且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思想自然而然会随着国家间的交往互相渗透,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带来极度复杂的社会氛围,使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梦的道路上又增加了许多难度,所以我们在这一历程中要更加注意《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顽固与腐朽性,因为在一个新的事物产生之前旧事物是不会自行灭亡,新事物必须和旧事物不断作斗争,直到旧事物不再适应社会历史的发展,没有存在的环境才会逐渐走向灭亡。所以,在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时刻以《共产党宣言》中的核心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国情和具体实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道路方向。

《共产党宣言》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研究不仅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并且指导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无产阶级的前进指明方向。通过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坚定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更能让各种敌视、仇恨、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望而却步,也能形成一整套批判理论。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2014,12,第3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2014,12.

[2]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

作者简介

巨亚娟,女,汉族,1991.03.20,甘肃平凉人,2014年毕业于陇东学院人文教育专业,获得学士学位。现西北民族大学14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论文为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创新项目资助 项目号:Yxm2014100

反主体主义与福柯 篇4

关键词:福柯,理性主义,反主体,人类学

福柯是20世纪法国举足轻重的哲学家, 他的思想是“最伟大的现代哲学之一 (德勒兹) ”。1926年出生在法国维埃纳省省会普瓦蒂埃的一个医生家庭, 他从中学时代就倾向于哲学研究。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他师从很多当时法国最著名的学者。1970年, 福柯被聘入法兰西学院教授。新闻周刊《新观察家》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他的才智宽广无垠, 拥有令人心悦诚服的力量, 他的判断之严谨, 又是极尽苛酷”。他以炼金术般的语言、超乎寻常的思维、奇异的视点和宏大的理论走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他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绝对体验证实着他挥之不去甚至摄动心魂的思想力量。

福柯毕生都是在实证经验的基础上探寻主体与真理游戏之间的关系问题, 按照福柯自己的表述“我所研究的, 是有关我们人类的各种不同的主体化模式的历史”。17世纪的笛卡尔哲学是西方所有哲学的共同基础, 他核心的思想就是“我思故我在”。它强调先验“我思”的绝对地位, 确定主体可以通过理性的力量来把握真理。笛卡尔在肯定理性至高地位的同时, 理性压抑非理性也带来严重的后果。当文艺复兴驱除了宗教蒙蔽, 却创造了另一个理性的信仰, 祭起了理性主义的高牌。另一方面, 笛卡尔把存在、个体和意识三者都等同了起来, 排除了作为无意识现象中的梦和癫狂, 作为共同体现象的语言, 变动布局的历史经验。

在《癫狂与非理性》里福柯用精细的区别、严谨的分析, 在历史的缝隙中找寻有关癫狂与非癫狂、理性与非理性的真相。“癫狂只存在于社会之中……从中世纪起直到文艺复兴时代, 癫狂是作为一种审美的和世俗的事实存在的;在17世纪癫狂便经历了一个沉寂、被排斥的时期。……到了20世纪人们则对癫狂采取了一种武断的态度, 把它化约为和世界的真实相连的一种自然现象……即产生了有全部精神病学向狂人所展示的那种荒谬的慈善, ……它力图使癫狂体验为禁闭所压抑的深刻意义和启示力量获得的解放。”从文艺复兴时期癫狂与理性的对话到17世纪的流浪再到18世纪末的精神疾病的确立, 癫狂与理性之间的对话中断了, 理性至此建立了自己的独白地位。

在《词与物》中, 福柯对文艺复兴到20世纪的整个西方文化的文化和知识史都做了深度的梳理和剖析, 批判了先验意识哲学和主体主义。福柯表明:“在18世纪末以前, 人并不存在, 存在的是能表象物之序的话语所特有的权利。18世纪的知识不存在适合于人的专门知识领域……只有在18世纪末, 人们能够之一表象的起源时, 表象成了知识对象时, ……人才能产生”。这表明, 主体的产生不是先验的自然规定, 不是至高无上的、起奠基作用的、无所不在的主体, 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人类学主体主义。“康德的人类学不是指外在于我们的文化进行研究的特殊学科, 而是指专门意义上的哲学结构即我能知道什么?我必须做什么?我可希望什么?人是什么?这个结构使哲学问题全部置于人类有限性的领域之内”。康德认识到人类主体性的有限性并对笛卡尔的无限主体进行了批判。福柯进一步批判了康德的人类学主体主义, 他认为, 人类学中的基于有限自然之上的先验并不能成为无限的真理。

福柯反对先验的大写的我, 也拒绝加入康德有限性主体之中寻求解脱。他认为不同的、可变化的主体都是在历史进程中的, 福柯做的就是从历史的角度、在被哲学家被忽视的其他领域加以系统论证。福柯一生都在反主体性这条路上艰难的迈进, 他用全新的话语理论来祛除历史造成的蒙蔽和启蒙带来的弊端, 最终在科学世界中找到了出路。“福柯希望通过语言、符号、匿名的体系、可变的结构来取代人的这个主体, ……从而在具体的科技世界中伟哲学寻找出路”。福柯不是否认理性, 而是还原非理性之地位;不是否认主体而是否认专一性, 要把主体分解为多个的、多样的;不是绝对的起源, 而是极具有建设性的。福柯不是悲观主义者, 也不是相对论者, 他的理论系统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在福柯的理论直觉中, 他一直追求“艺术性”的人生。“使我惊讶的是, 在我们的社会中, 艺术只与物体发生关联, 而不与个体或生命发生关联, ……每一个体的生活难道不可以是一件艺术品吗”?福柯的反主体性就是实现“艺术”人生的前提, 做到这一点, 就要正确对待非理性他者, 正确对待人的存在的有限性。

参考文献

[1]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莫伟民:《莫伟民讲福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癫狂只存在于社会之中》 (谈话) 载《世界报》第5135期, 1961.[2]《癫狂只存在于社会之中》 (谈话) 载《世界报》第5135期, 1961.

[3]樱井哲夫:《福柯—知识与权力》[M].姜忠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3]樱井哲夫:《福柯—知识与权力》[M].姜忠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反恐怖主义法》试题 篇5

1.《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共有几章几条(A)

A.十章97条 B.九章96条 C.八章98条 D.十章95条

2.《反恐怖主义法》将于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施行(B)A.2015年12月27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6年12月27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于哪一届哪一次会议通过(A)

A.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B.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C.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4.《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国家不向任何恐怖活动(C)作出妥协,不向任何恐怖活动人员提供庇护或者给予难民地位。A.单位和个人 B.团体和企业 C.组织和人员

5.《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B)、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义务,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A.隐瞒 B.协助 C.抵抗 6.《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国家将反恐怖主义纳入国家安全战略,国家设立(C),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反恐怖主义工作。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

A.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小组 B.反恐怖主义工作协调机构 C.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

7.《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国家(B),实行跨部门、跨地区情报信息工作机制,统筹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

A.反恐怖主义信息中心 B.反恐怖主义情报中心 C.反恐怖主义讯息中心

8.《反恐怖主义法》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进行防范、调查恐怖活动提供技术接口和解密等技术支持和协助。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落实网络安全、信息内容(A),防止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传播;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A.监督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B.检查制度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C.监督制度和安全防护措施 9.《反恐怖主义法》规定,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B),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对禁止运输、寄递,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客户拒绝安全查验的物品,不得运输、寄递。

A.安全检查制度 B.安全查验制度 C.安全监督制度

10.《反恐怖主义法》规定,电信、互联网、金融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未按规定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或者对身份不明、拒绝身份查验的客户提供服务的,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情节严重的,处五十万元以上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C)罚款。A.十万元以下 B.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 C.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11.《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履行反恐怖主义职责的紧急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以(A)单位和个人的财产。任务完成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者恢复原状,并依照规定支付相应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补偿。A.征用 B.征收 C.租用

12.《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活动组织,是指(A)以上为实施恐怖活动而组成的犯罪组织。A.三人 B.五人 C.十人

13.《反恐怖主义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B),发现恐怖活动嫌疑或者恐怖活动嫌疑人员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或者有关部门报告。

A.权力 B.义务 C.责任

14.《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反恐怖主义(C),提高公民的反恐怖主义意识。A.宣传 B.教育 C.宣传教育

15.《反恐怖主义法》规定,电信、互联网、金融、住宿、长途客运、机动车租赁等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客户身份进行(B)。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的,不得提供服务。

A.检查 B.查验 C.核实

16.对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人员,公安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和监护人对其进行(C)。A.管控 B.教育 C.帮教 17.《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大型活动承办单位以及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A)。发现违禁品和管制物品,应当予以扣留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发现涉嫌违法犯罪人员,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A.安全检查 B.安全抽查 C.查验

18.地方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应当建立跨(B)情报信息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对重要的情报信息,应当及时向上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报告,对涉及其他地方的紧急情报信息,应当及时通报相关地方。A.区域 B.部门 C.层级

19.《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应当针对恐怖事件的规律、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分级、分类制定(B),具体规定恐怖事件应对处置的组织指挥体系和恐怖事件安全防范、应对处置程序以及事后社会秩序恢复等内容。

A.国家总体应急预案 B.国家应对处置预案 C.国家应急处置预案

20.《反恐怖主义法》规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的恐怖事件或者特别重大恐怖事件的应对处置,由(A)指挥.A.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指挥 B.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负责指挥 C.多个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联合指挥

21.《反恐怖主义法》规定,恐怖事件发生、发展和应对处置信息,由(C)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统一发布; A.国家 B.省级 C.恐怖事件发生地的省级

22.《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因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对有关单位和个人的(C)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补偿。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补偿。A.合法权力 B.合法利益 C.合法权益

23.反恐怖主义工作应当依法进行,(C)人权,维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A.尊重 B.保障 C.尊重和保障

24.对举报恐怖活动或者协助防范、制止恐怖活动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作出其他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C)。A.表彰 B.奖励 C.表彰、奖励

25.《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组织、督促有关建设单位在主要道路、交通枢纽、城市公共区域的重点部位,配备、安装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等防范恐怖袭击的(A)设备、设施。A.技防、物防 B.技防 C.物防

26.《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依靠(),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基层情报信息工作力量,提高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工作能力。A.党员 B.群众 C.机关干部

27.《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相关信息和材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C)。

A.积极配合 B.如实报告 C.如实提供

28.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经()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查询嫌疑人员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查封、扣押、冻结的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情况复杂的,可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延长一个月。A.县 B.市 C.省

29.《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责令恐怖活动嫌疑人员遵守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约束措施的,措施的期限不得超过(B)月: A.一个 B.三个 C.六个

30《反恐怖主义法》规定,恐怖活动嫌疑人员违反公安机关责令其遵守的约束措施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C)拘留。

A.五日以下 B.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C.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31.《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应对处置恐怖事件,应当(优先保护)直接受到恐怖活动危害、威胁人员的人身安全。A.优先保障 B.优先保护 C.优先保证

32.《反恐怖主义法》规定,明知他人有恐怖活动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行为,窝藏、包庇,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或者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由公安机关处(B)处罚

A.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B.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C.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33.《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应当尊重公民的(C),禁止任何基于地域、民族、宗教等理由的歧视性做法。A.宗教信仰自由 B.民族风俗习惯 C.宗教信仰自由和民族风俗习惯

34.《反恐怖主义法》所称恐怖事件,是指正在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B)的恐怖活动。

A.较大社会危害 B.重大社会危害 C.特大社会危害

35.《反恐怖主义法》规定,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安全(A)。对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应当调整工作岗位,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A.背景审查 B.资格审查 C.背景调查

36.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外交部门和省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对于需要认定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应当向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提出(B)。A.建议 B.申请 C.批准

3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组织实施(A),应当符合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需要。

A.城乡规划 B.经济规划 C.环境规划

38.对航空器、列车、船舶、城市轨道车辆、公共电汽车等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营运单位应当依照规定配备安保人员和相应设备、设施,加强(C)。

A.安全检查 B.保卫工作 C.安全检查和保卫工作

39.大型活动承办单位以及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未依照规定对进入大型活动场所、机场、火车站、码头、城市轨道交通站、公路长途客运站、口岸等重点目标的人员、物品和交通工具进行安全检查的,公安机关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B)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下罚款。

A.五万 一万 B.十万 一万 C.二十万 一万

40.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有关部门和单位、个人应当对履行反恐怖主义工作职责、义务过程中知悉的(A)予以保密。违反规定泄露()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A.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B.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工作秘密 C.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个人隐私

41.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ABC),根据宪法,制定《反恐怖主义法》。A.国家安全 B.公共安全 C.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2.《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嫌疑人员进行(ABC),可以提取或者采集肖像、指纹、虹膜图像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和血液、尿液、脱落细胞等生物样本,并留存其签名。A.盘问 B.检查 C.传唤

43.《中国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主义作出明确定义,通过(ABC)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A.暴力 B.破坏 C.恐吓

44.反恐怖主义工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ABC)的原则。

A.防范为主 B.惩防结合和先发制敌 C.保持主动

45.《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对宣扬极端主义,利用极端主义危害公共安全、(ABC)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A.扰乱公共秩序 B.侵犯人身财产 C.妨害社会管理

46.下列哪些行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BC)A.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恐怖活动 B.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 C.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的

47.参与下列活动(ABC)之一,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A.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的; B.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的;

C.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服饰、标志的;

48.因报告和制止恐怖活动,在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作证,或者从事反恐怖主义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经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下列(ABC)保护措施:

A.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B.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 C.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49.《反恐怖主义法》规定,公安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将遭受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较大以及遭受恐怖袭击可能造成重大的(ABC)的单位、场所、活动、设施等确定为防范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报本级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备案。A.人身伤亡 B.财产损失 C.社会影响

50.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有下列情形(ABC)之一的,由主管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A.未实行安全查验制度,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或者未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的;

B.对禁止运输、寄递,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客户拒绝安全查验的物品予以运输、寄递的;

反马克思主义 篇6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保卫历史;总体性认识;革命主体;资本主义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B089.1文献标识码:A

艾伦·梅克森斯·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是当代西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多伦多约克大学政治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著有《阶级的退却:一种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1986),《民主反对资本主义:重建历史唯物主义》(1995),《保卫历史: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议程》(1997),《资本主义的起源:一个更长远的视角》(2002),《资本的帝国》(2003),《公民至领主:从古代到中世纪西方政治思想的社会历史》(2008)等。20世纪末,受苏东剧变的深刻影响,一些西方左翼知识分子逐步放弃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和信仰,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工程也日渐式微,而后现代主义思潮又从中进一步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主要源于后现代主义将这个世界看成本质上是碎片化和不确定的,反对任何“总体性”的言语,反对任何对这个世界和历史的所谓“元叙事”,即对世界和历史的全面和普遍性的理论;同时,它也反对任何普遍性的政治规划,甚至普遍性的解放工程,这也就迎合了左翼分子向资本主义乞降的卑劣想法。对此,以正统马克思主义者著称的艾伦·伍德当然不会袖手旁观,作为当今英语世界中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她坚定地站在了反对后现代主义的阵营中,进而从批判后现代主义的非历史观、去总体性、消解主体和断裂式的时代划分等四个方面入手,着力祛除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批判和革命工程的消极影响。

一、保卫历史:反对后现代主义的非历史观

后现代主义将一切归结为语言,他们使语言成了一个独立并且万象一统的王国,语言成为一切之一切,成为唯一的存在,在他们眼中只有语言而没有历史。后现代主义者强调世界和人类知识的易变和不完整性,他们带着怀疑主义的有色棱镜否认普遍真理和同一性存在的可能,否定重要的历史论述、构成历史的所有最关键的大事、历史的缘由等。无怪乎,艾伦·伍德指出后现代主义者们最大的特点是:“他们尽管确信时代的差异和特性,声称已经揭示了所有价值观和知识的历史特性(抑或正因为他们确信‘差异和现实及人类知识的不完整性),然而对历史十分无知。”[1]9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的“无知”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否认历史的起源。后现代主义者强调事物的共时态“论述”而无视它的历时态存在,即使后现代主义自身的历史在他们那里都不可见,对此艾伦·伍德批驳道,后现代主义否定自身与过去的联系的“忘祖”行为只不过是一种掩耳盗铃,因为认识论上的怀疑论、对普遍真理与价值观的抨击和对同一性的怀疑等这些在当今被知识界封为时髦的潮流,实际上有着与哲学一样古老的历史。实际上,对于以“否定一切”而著称的后现代主义来说,否定历史的起源并不稀奇。在具体的历史起源问题上,最令艾伦·伍德不可接受的就是后现代主义者否认资本主义有历史起源,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没有开端,而只是一直存在于某处,只需要将其从枷锁中释放出来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成熟。为此,她专门著述《资本主义的起源》(1999)一书对之予以驳斥,她指出,资本主义的起源具有特殊性,它不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第二,鼓吹历史的终结。尽管在后现代主义那里甚至都没有所谓的历史,但是后现代主义者却滑稽地同资产阶级学者结成了奇特的“历史终结”同盟,他们认为“我们当今生活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后历史主义的世界上——永久性的后时代”[1]214。由于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宏大的人类解放工程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们所颂扬的“后现代”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一种变体,换句话说,后现代主义者也赞同资本主义的历史终结论。事实上,后现代主义者所鼓吹的历史终结不过是其否认历史有根源的一种延续和拓展:因为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在形成之前其萌芽因子就已经潜存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角落中,那么也就意味着承认它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只是一个自然化的过程,可以由此推出资本主义具有普遍性这一结论,进而可以推出资本主义是永恒存在、历史的终结。如果按照这一推理逻辑,推翻资本主义就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所以,艾伦·伍德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的探索可谓是从根源上驳斥后现代主义的历史终结论。

第三,排斥历史的因果关系。艾伦·伍德认为,“当今的后现代理论实际上是完全否定结构(或曰结构性联系)的存在的,是否定进行‘因果关系分析的可能性的。”[1]10后现代主义者肢解结构,拒斥结构解释问题的确定性,在他们那里结构和原因都被破碎性和不确定性所取代。在历史问题上,后现代主义否定结构就意味着主张无因果的历史,也就是否认存在可分析、可预测、可捉摸的历史发展,只有无序、不连贯、原因不明的历史变化。人类在历史发展面前丧失了主体性和能动性,变成了消极被动的顺从客体。艾伦·伍德由此敏锐地看到,后现代主义否认历史的因果关系就等于放弃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挑战,所以她一针见血地指出,“由于不存在可资进行因果关系分析的体系和历史,我们难以把握压迫我们的许多权力之实质;我们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团结一致的反抗、社会主义者们通常所信仰的什么人类之总解放(抑或即使是普遍反对资本主义)”[1]10。

在艾伦·伍德的世界图式中,保卫历史实际上就是保卫历史唯物主义,她希望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现实世界,指导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工程,进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而后现代主义不仅难以胜任反而沦为了资本主义的卫道士。

二、强调总体性认识:反对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解构

艾伦·伍德认为,后现代主义在本质上推崇偶然性、破碎性和异质性而敌视整体性、系统、结构、过程和“宏大叙事”。所以,后现代主义拒斥对资本主义的总体性认识,并且以此为借口放弃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反抗。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都是离散的,我们不可能形成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所以它强调世界和人类知识的易变、不完整性。在这种反总体性认识的世界图式中,马克思主义由于倡导“整体观”而被冠以“基础论”、“本质主义”或“极权化倾向”等标签,并被斥为是种种压迫的根源。对于马克思主义所批驳的资本主义制度,后现代主义认为它“已经弥散无序、混乱不堪,不仅令人无法理解,也没有什么可加以反对的东西了。”[1]158也就是说,作为认识对象的资本主义本身已经断裂不整,这就意味着已不可能对它形成所谓的整体认识,从总体上批判资本主义也随之成为幻想。于是左翼知识分子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传统的话语如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转向近来更为时尚的关于话语、文本以及所谓‘身份文化的研究”[2]2。他们在确信并默认资本主义将继续存在的基础上,放弃了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性批判而转向从资本主义内部开创话语空间。

针对后现代主义的非整体性认识观,艾伦·伍德驳斥说,后现代主义“否认思维的系统统一性,坚持‘总体化认识的不可能性,从而荒诞地封闭了通往整体性认识事物的批判性路径”[2]1。对于后现代主义拒斥从总体上认识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艾伦·伍德从三个方面予以反驳:一是时代迫切需要总体规划。后现代主义者谈及资本主义制度时坚持认为,因为现实是不完整的,所以我们只能获得不完整的‘知识,但实际情况是,“资本主义社会呈‘整体化状态,‘整体化的方式和程度空前未有。”[1]15资本主义的商品化、积累、利润最大化和竞争逻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世界各地的角角落落。显然,要了解“整体化”的资本主义制度必须得靠“整体的认识观”。另外,面对资本主义这个世界上最整体化的体系,后现代主义却拒绝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这无疑进一步暴露了其逃避和乞降的本质。二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需要联合一致的总体战而不是碎片化的对抗。艾伦·伍德认为,尽管在现实中个体之间的需要存在分歧,但是人们在诸如人的健康幸福和自己潜能的充分发挥等方面还是有着共识的,而这些共同需求的满足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框架内才是可能的。但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离不开阶级斗争,因为阶级是能够联合各方谋求解放的最有影响的力量,以非阶级斗争的方式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是蚍蜉撼树。三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僵化。后现代主义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整体化”理论体系说成是“思想僵化”,而将自己包装成思想解放的典范,但殊不知在后现代主义自诩的思想解放背后是极为严重的思想僵化。艾伦·伍德将后现代主义斥为“消极、彻头彻尾的‘整体化理论体系”,主要原因是后现代主义排斥一系列批判性思维和谋求解放的策略,妨碍我们对“所处的历史时期进行系统的认识、对资本主义进行彻底的批判以及采取一切有效的政治行动”[1]16。

三、确证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反对后现代主义消解主体

现代主义推翻了宗教、消解了神性、确立了人的主体性,然而科技理性的发展却湮没了人的自主性,人最终沦为快乐的机器人。对此,“后现代主义认为,主体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主—客二分的存在,也反观了现代性的缺陷,因此,必须无情地批判主体,消解主体性。”[3]在阶级问题上,后现代主义认为人的身份是变幻无常的,不可能形成基于共同利益或感受的阶级。而对于被寄予革命厚望的工人阶级,后现代主义认为现实的资本主义也已经将它“迷住”,所以它再也担当不起反对资本主义的重任。后现代主义消解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讲是由其非历史的世界观所决定的,正如伍德所指出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关于工人阶级是革命主力军的构思的拒绝,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最终的分析,这个分析是对于一种离奇的非历史的世界观的分析,根据这种世界观,如果去除了简单的、机械的,原始的决定论之后,能保存下来的就只有绝对的随机性。在实践中,它包含有这样的意思,即历史纯粹是偶发的——或者就是没有历史,也没有决定性的历史条件、关系与过程。”[4]7576

那么,后现代主义拒斥工人阶级的核心地位的依据何在?它们的基本逻辑是这样的:现实中工人阶级没有像马克思所期望的那样,发动一场革命的运动。也就是说,有利于革命的经济形势并没有必然产生一个相应的政治力量。这在总体上反映了经济与政治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说明阶级与政治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偶然的,即是说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或特定的联系,而且工人阶级在实质上对社会主义并没有兴趣。因此,社会主义运动的形成在原则上是不依赖于阶级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建成可以独立于经济的条件。[4]4由此,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力由赤裸裸的阶级物质利益变为对“普遍人类之善”与社会主义秩序合理性的理性要求,“人民同盟”取代工人阶级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主体,选举政治代替阶级斗争成为权力斗争的主要方式,这样,“工人阶级就被排除在社会主义方案的核心之外,意识形态或‘话语的分裂取代了阶级之间的对立。”[5]

为驳斥后现代主义消解工人阶级的主体性,艾伦·伍德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阶级观为理论武器,重新确证了工人阶级革命主体地位的合法性。她指出,马克思主义把工人阶级及其斗争当作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核心,不仅是一种出于信仰的行动,更是基于对社会关系和力量的综合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认为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的核心,而生产关系的剥削特征是工人阶级遭受社会与政治压迫的根源,由此可以进一步引申出:“(1)在引发通往社会主义的变迁方面,工人阶级是有着最为直接的客观利益的社会集团;(2)工人阶级作为最基本的、最具决定性的——当然尽管不是唯一的——被压迫对象,它的利益并不依赖于对其他阶级的压迫,它能够在解放自己的斗争中为全人类的解放创造条件;(3)假定剥削与被剥削阶级之间(位于压迫结构核心)的对立是根本性的、最终不可调和的,那么,阶级斗争就必然是这种解放性改造的主要动力;(4)工人阶级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这足以允许其发展成为一种革命性力量。”[4]1415可见,唯有工人阶级才能担负起推翻资本主义、解放全人类的重任。消解工人阶级的主体性,进而寄希望于排斥阶级斗争的“新社会运动”和选举联合,都注定不能有损资本主义秩序的毫发。

四、强调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反对后现代主义的断裂式解读

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现代性起源于启蒙运动,后者被认为代表理性主义,技术中心主义,知识和生产的标准化,迷信线形进步和绝对真理。尽管后现代主义根植于现代主义,但它被认为是对现代性的反叛。后现代主义将这个世界看成本质上是碎片化的和不确定的,它反对任何“总体性”的言语,反对任何对这个世界和历史的所谓“元叙事”,也反对任何普遍性的政治规划,甚至普遍性的解放工程。后现代理论热衷于断裂,所以它们强调资本主义内部的非连续性,即资本主义存在一个由现代到后现代的时代转向。

艾伦·伍德反对把资本主义的历史划分为“现代”和“后现代”两大时期,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这一划分把资本主义与现代性相等同,有自然化资本主义之嫌,因为二者的合流具有掩饰资本主义特殊性的后果。伍德认为,现代性概念属于一种不考虑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社会间巨大决裂的历史观点,它将特殊的资本主义运动法则看成似乎是历史的普遍法则,而且它把各种非常不同的历史发展——资本主义和非资本主义的——混为一谈。现代性将资本主义看作是既存趋势甚至自然法则理所当然的产物,所以,伍德指出,“当前使用的现代性概念与一种将技术决定主义和商业必然性结合起来的资本主义发展观联系在一起,所以资本主义只不过是某种超历史、几乎自然化过程的一种拓展:交易和技术进步的发展结果。”[6]而事实上伍德通过研究法国和英国的历史发现,现代性与资本主义几乎没有多少关系,既不是现代性原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不是资本主义创造了现代性,二者并没有多少交集之处。第二,现代与后现代的划分割裂了资本主义法则断裂前后的统一关系。根据詹姆逊和哈维等理论家的看法,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代表资本主义两个不同的时期。后现代相当于这样一个资本主义时期:标准化商品的大规模生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劳动方式已经被灵活性所取代:新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团队概念”,“零库存”生产,利基市场的商品多样化,“灵活的”劳动力,流动的资本等——借助新的信息技术都已成为可能。而艾伦·伍德则倾向于不把“后现代状况”视为一种相当于资本主义某个时期的历史状况,而是西方左翼知识分子一个时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当然与资本主义有某种关系,但它可能只是在长期战后繁荣的反常时刻成熟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的理论自觉。在伍德看来,如果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划时代的转向,那么不是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向,而是资本主义的成熟和普遍化,因为资本主义已经真实地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国家、统治和生产阶级的实践和意识形态,以及主流的文化。所以,伍德指出,“如果自从1970年代后存在一个重大的时代转向,它不是资本主义的一次重大中断,而是相反,资本主义本身达到了成熟。”[6]

总之,在伍德看来,我们不需要后现代概念,因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不是后现代主义而是社会主义,而资本主义的普遍性不是放弃社会主义工程的理由,相反,我们应该看到资本主义的“整体化”意味着它在内在矛盾和反抗政治面前的脆弱性,这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工程提供了机会。

五、结语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存在以非历史的眼光看待话语,否认总体性认识的可能性,拒斥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遮蔽资本主义的特殊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理论上拒绝社会主义或者任何别的“普遍主义”政治,行动上拒绝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实践。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行动构成了双重挑战,所以艾伦·伍德愤而驳斥也是合乎情理的。

后现代主义自问世起就因其惊世骇俗的话语而备受争议,吹捧者甚多,批评者也不乏其众。批评者可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一个是站在现代主义的立场反对后现代主义,这很好理解,后现代主义本身因反对现代主义而生,因此,必然会遭到它的批判对象的反批判;另一个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反对后现代主义,因为后者不仅抨击马克思主义的宏大体系和革命实践,而且还妄图替代马克思主义解释现实世界,这必然会激起经典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驳斥。艾伦·伍德无疑就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反对后现代主义的学者之一,但显然她不是“孤独的批判者”,在世界范围内,有卡利尼克斯、鲍曼、凯尔纳和贝斯特等同道中人。英国学者亚历克斯·卡利尼克斯教授(Alex Callinicos)在《反后现代主义》一书中“重申革命的社会主义传统,反对‘新时代的鼓吹者”[7],他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所谓的“后现代时代”,认为一切归因于后现代主义的东西都可以在现代主义中找到。而齐格蒙·鲍曼(Zygmunt Bauman)在其著述《后现代性及其缺陷》中指出,我们处在一个不确定性的后现代世界中,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变得日益自由,然而问题是,我们不再有安全感,一切都变得捉摸不定,难以预测,这无疑是自由的代价,也是后现代的缺憾[8]。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和斯蒂文·贝斯特则在《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指出,后现代理论在强调微观政治、批判现代性等方面贡献卓然,但是,“大多数后现代理论具有一种简单化倾向,独断地排斥竞争性的观点,且极度地狭隘。大多数后现代理论忽视了政治经济学,因而未能恰当地阐明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9]这些学者尽管观点迥异,但是可以将他们统一归于“马克思主义的反后现代主义”名下。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反后现代主义,简单地说是指一些西方左翼学者面对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冲击,以维护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目标指向,对后现代主义的错误倾向进行批判的一股思潮。伍德当然是这股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

伍德对后现代主义的批驳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拨乱反正的效果,在后现代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她的批判有利于我们认清后现代主义的消极一面;同时,她从恪守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在一定意义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实践性。但是,她的观点也存在一些欠妥之处。一方面,没有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过于极端和狭隘。事实上,尽管后现代主义存在着消解主体、割裂整体、虚无化、相对主义等舛误,但不能否认其在批判现代性、倡导平等对话和反对形而上学思维等方面的积极意义。伍德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而不惜将脏水和孩子一起倒掉,全盘否定后现代主义而忽视它的合理性方面,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决不是恪守陈旧,而是要不断地吸收各个时代的精华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0],后现代主义体现的就是20世纪下半叶的时代精神,无疑值得马克思主义借鉴。另一方面,简单化地将反对后现代主义等同于反对资本主义。在反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中,伍德和卡利尼科斯的立场较为接近,二者都站在反对资本主义的立场上,对后现代主义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为什么?除了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在理论逻辑上认为后现代主义即是资本主义的辩护词,批判后现代主义就等于批判资本主义。因此,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就毫不手软,也就容易走向极端。显然,因为资产阶级学者利用后现代主义为资本主义作辩护就把前者弃之如敝屣,这有失公允。科学的态度应该如凯尔纳和贝斯特一样,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后现代理论进行“批判性的质疑”,既看到它的理论贡献,也不忽视它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缺陷。最后,毋庸赘言,上述缺陷遮蔽不住伍德在捍卫正统马克思主义和帮助人们清醒看待后现代主义方面的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保卫历史: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M].郝名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艾伦·梅克森斯·伍德.民主反对资本主义: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吕薇洲,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M].尚庆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尚庆飞.艾伦·伍德的阶级观:阐释与评价[J].南京社会科学,2008(6):2429.

[6]Ellen Meiksins Wood. Modernity,postmodernity or capitalism?[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1997(3):539560.

[7]Alex Callinicos.Against Postmodernism: a Marxist critique [M].Cambridge:Polity Press,1989:7.

[8]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M].郇建立,李静韬,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9]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291.

[10]刘庆丰,张永光.论马克思对意识生成性的揭示及其意义: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1):510.

(责任编辑文格)

Abstract:Postmodernism questioned the theoretical scientificity and practical feasibility of Marxist theory,Ellen Wood refuted it from four aspects:Firstly,defend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gainst the nonhistory of postmodernism;Secondly,emphasizing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fragmented deconstruction of postmodernism;Thirdly,confirming the revolutionary subject of proletariat and opposing postmodernism to dispel the subject;Fourthly,focusing on the particularity of capitalism against the fracture reading of postmodernism.A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against postmodernism,Ellen Wood's view is conductive to defend Marxist legitimacy,but also shows some parochialism and extreme.

英国反凯恩斯主义的启示 篇7

后危机时代, 各国都将为自己在危机中所采取的措施埋单, 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国和英国:近期中国央行宣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第二天, 英国财政大臣宣布其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财政节支计划。中英两国一个动用的是货币政策, 另一个动用的是财政政策。如果说面对2009年释放的汹涌流动性, 中国的小幅加息只是一种信号性的货币政策微调, 而英国的减少公共支出计划则是一次极具政治风险的大胆的反凯恩斯主义经济试验。

应对金融危机措施实施后, 英国国债攀升, 目前达9, 500亿英镑, 预算赤字上升到GDP的11%。因此危机缓解后, 英国政府准备用4-5年时间通过压缩公共开支大幅降低政府债务, 同时推动私营经济部门的发展。

但宣布财政收缩计划与宣布财政刺激计划, 政府要面对的局势截然不同。2008年年底开始, 中国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曾令政府官员、相关企业摩拳擦掌, 弹冠相庆, 全国上下弥漫着兴奋和急迫气氛。相反, 英国宣布财政开支缩减计划面对的是来自各方的压力和极大的政治风险, 尤其在目前经济复苏不稳的情况下。此财政节支计划公布几个小时后, 在伦敦就发生了反对游行。北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政府均认为这一财政减支计划过于严厉。有报纸批评政府把斧头砍向了穷人, 有报纸指责政府让中产阶级失去了财富, 还有媒体干脆把财政部长描绘成了手持巨斧的“刽子手”。来自经济学界的批评也不绝于耳, 有经济学家认为, 靠减少支出来减少财政债务的效果不如刺激经济发展提高税收。对英国而言, 这是二战以来财政史上最为严峻的政府开支缩减计划。按照这一节支计划, 英国将在四年内削减高达810亿英镑的公共部门支出。这一计划可能带来49万公共服务部门工作岗位的丧失。尽管有33家知名大企业的领导人坚称, 这些从公共部门失去工作的人可能被更为活跃的私人部门吸纳, 但英国《金融时报》称, “如果这一预言有误, 英国现任政府将会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

影响远不止此, 这一减少开支计划几乎影响到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和成千上万家庭。如北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等三个行政区的基金在四年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原本每个英国孩子都可享受的社会福利, 以后父母中一方的年收入超过4.4万英镑的孩子将不再享受;租住公租房原本只需支付市场价的50%, 以后要上升到80%;年届35岁的公民原本可申请自己单独居住房子福利, 将来可能只能申请到与其他人合住同一套房子;退休年龄在2020年也要提升到66岁。

在英国各部门的公共支出减少计划中, 实际降幅最大的是社区和地方政府开支, 降幅达到36%;其次是环境、食品和农村部门, 达到30.9%;然后是商务部降幅28.5%;文化媒体体育部的实际降幅也达到21.1%, ;警察部门是20.2%。事实上, 除了国际发展和健康部等少数部门外, 几乎所有部门今后4-5年的开支都面临大刀阔斧的削减。但英国政府相信, 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和长期的经济稳定发展, 他们必须冒短期的风险。在节支计划公布前, 财政部长和自民党领袖已就节支计划与他们的议员开通气会, 并准备好接受来自政治、媒体、公众和工会的批评浪潮。也许, 远在美国的克鲁格曼关于英国人民将成为“牺牲品”的预言过于武断, 事实上, 凯恩斯主义的有效性至今在全世界也并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实践验证。但是, 在经济复苏不稳的情况下, 如此大幅度地紧缩财政开支的政策对经济影响几何还真的很难预料。十分不利的是, 与美国相似, 英国目前的利率水平也已经接近零, 很难有继续下调以刺激私营经济部门发展的空间。因此, 在我看来, 英国政府是在进行一场反凯恩斯主义的大胆的经济试验。是试验, 就有风险。也因此, 有媒体把这一政策称为政府的“赌博”。

为什么英国这样每届四年的政府会愿意在自己的任期内冒如此重大的政治风险, 采取如此大胆的经济政策?笔者在英国住在苏格兰的一个小城, 城里保留着很多古色古香的石桥、石房、石板路, 几乎看不到工业, 看不到办公楼, 也感受不到污染, 但却看到漂亮的民房、富裕的居民。笔者曾试图和周围的人探讨这些富人的财富来源, 一些人的结论是“他们祖宗给他们留下了财富”。这种说法虽不完全靠谱, 但有一点确定无疑:英国人有为子孙后代着想的传统, 因而, 政府为子孙后代着想的审慎政策也会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事实上, 财政节支计划公布后, 尽管在伦敦等大城市时有反对的游行发生, 但总体来讲, 大多数英国人的反应是理性的, 并没发生法国那种焚烧加油站的恶性事件。

后殖民主义种族反写下的《耻》 篇8

一.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者和南非理想国民身份的追寻者

《耻》是南非作家库切的作品, 库切并不是南非人, 也不是黑人而是白人。其祖上17世纪就从欧洲来到了南非, 因而他生而就是南非的入侵者, 但是他在白人的世界里得不到认同, 在黑人的世界里他也无法找到归属感。他反对南非的种族隔离, 同情被剥削的黑人, 他将南非的现实描述为“赤裸裸的剥削”。他曾在《纽约时代》杂志撰文, 宣称种族隔离是“一种教条和一系列的社会实践, 它在白人的精神存在里刻下伤痕, 同时又消弱和降低了黑人的存在。”[2]在自传小说《青春》中, 他描写道, “在他仍把那个大陆叫做他家乡的时候似乎非常正常的一切, 从欧洲的角度上看却显得越来越荒谬:一小撮荷兰人竟然在伍德斯托克海滩涉水登岸, 声称他们对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海外土地拥有所有权;他们的后代现在竟然将那块土地看作是生来就属于他们所有的。”[3]作者看来, 这一切都是荒谬, 非洲是属于黑人的, 只有黑人才是这块土地的主人。库切不仅从自己的意识上对欧洲人的神话传说进行了颠覆, 而且在文本塑造上也身体力行。在传统小说里, 白人通常都是主角、正面形象、英雄气概;黑人为了陪衬白人, 被塑造成为愚昧、麻木、怯弱等反面形象。在《耻》中, 教授卢里不是以一个英雄人物登场, 私生活一塌糊涂, 来自生活、工作各个领域的挑战都接踵而来, 却无力应战, 就连自己的女儿他都无力保护。这样一种种族反写策略下, 表明白人神话在南非的崩塌, 取代的是黑人男性气质的凸显。在黑人的庇护下, 他和他女儿才能得以继续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究其根源, 卢里的困境也是作者自身困境的影射。库切作为土生土长的南非白人, 他强烈反对南非的种族统治, 谴责欧洲人对南非的殖民占有, 然而作为白人的后代, 在血缘、思想以及价值观上又无法或得黑色非洲的承认。1963年, 他离开南非来到英国工作, 两年之后又前往美国求学, 1972年他又回到南非教书, 并于2002年再次离开南非, 移居澳大利亚。库切的一次次迁徙都是源于他内心对于自己身份的探索。他认为南非所有种族的人都不是“英裔南非人”, “因为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 包括我在内, 不是英国血统。他们仅仅是南非人, 他们的母语, 天生的语言, 是英语。”[1]作者认为南非就是一个大水池, 当所有有色人种跳入当中时, 其差异就消失了。这就是作者所追寻的南非国民性。南非国民性的追寻并没实现, 作者试图在自己的笔下通过种族反写让人们看到, 这个乌托邦的理想要实现, 还需漫长的道路。这也就是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一种书写策略来指出现实的残酷, 并且作为精神上“永恒的流亡者”, 他只有选择离开南非。在现实与理想之间, 作者受到两者的碾压, 卢里的困境最能揭示作者本身的困惑。

二.《耻》的历史背景及主题

南非很久以来就是白人的殖民地。自17世纪以来, 荷兰、英国相继入侵南非, 并建立殖民地统治。直到1961年5月31日, 南非退出英联邦, 成立南非共和国, 才成立独立共和国。自白人到来以后, 他们就对当地土著居民实行种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非洲黑种人就被作为奴隶, 剥夺了一切政治和社会权利。代表阿非利卡人右翼的国民党1948年上台后, 出于文化、传统、经济利益和政治等方面的考虑, 白人政权把南非历史上一直存在的种族歧视推行到极致, 即施行种族隔离制度, 根据一个人的肤色来决定其政治、经济、社会等权利。在南非人民的不断反抗和战争之后, 1990年, 曼德拉政府上台执政, 并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南非人民终于迎来了新的文明社会生活。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非作家库切的《耻》描写教授因为和年轻女学生发生性关系被大学开除后到南非乡间女儿的住处后发生一系列事件。这个地方是以黑人为主的乡村, 卢里教授完全不能适应这里黑人被民主革命解放的生活, 他依然停留在白人统治、奴役黑人的思维之中, 因此当他和女儿露西遭到三名黑人的洗劫, 尤其是女儿露西被他们强暴时, 他是无法想象和理解的。然而面对女儿的忍气吞声, 他更是难以接受。但是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 他也不得不接受他在南非的生活, 接受了白人在非洲失去主宰地位之后, 黑人鄙视白人的生活。小说立足于南非的现实生活, 但又超越了现实的束缚, 颠覆性地描述了白人在南非生活的困难的、被黑人欺压和掠夺的生活, 反映出当代白人为曾经犯下的殖民罪行所付出的代价。

在小说《耻》中作者通过反写种族历史来表达对殖民时期种族隔离制度的反对态度。虽然在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 但人们并不能轻易改变种族观念, 曾经作为殖民者的白人依然歧视黑人, 即使在面对被迫害的“有色人”时也含糊其辞, 不肯道歉认错, 而只有在有了切身地体验了被奴役、压迫之后才能反思白人殖民黑人的历史, 并充满愧疚感, “我请求你们的原谅”[4]。为了再现白人对黑人的殖民历史, 凸显白人在南非当下所处的被殖民者的地位, 《耻》刻画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但是与白人殖民黑人的历史不同的是, 这一次在小说中作者把黑人设定为施暴的一方, 白人则为被迫害的一方, 双方的地位和关系被颠覆了。作者通过种族反写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历史的颠覆。

三.历史的颠覆

作者在小说中多次提到“历史”这一词汇, 而历史是有所指的———白人奴役、殖民黑人的历史。当卢里一来到南非, 他就发现在这里历史已经出现了反复。在自己的国家, 历史还是以前的历史, 白人依然奴役和压迫着有色人种, 男人依然是女性的主宰。卢里教授利用白人的优势和老师的身份引诱了有色人种女学生梅妮拉, 正反映出以上的事实。但不同的是他也为此受到排挤和惩罚。但是当他来到南非殖民地的时候, 他发现这里的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发生在女儿身上。他初见到女儿时, 就“奇怪”地发现, 露西变得强壮了, 变得黑黝黝了。他和她的母亲都是城里人, 生下的孩子却在一个黑人居住的地方返祖, 成为一个年轻健壮的移民。他得出结论, 是“历史”改造这一切, 改变女儿的形象和品性。露西居住的乡村里如黑人的长期劳作的历史改变了露西的体型, 成为一个“健壮的移民”。同时, 黑人对当地白人的欺压也同样改变了以往白人倨傲、歧视黑人的态度, 变得谦虚和卑微。在遭遇黑人抢劫之后, 卢里和露西对话, 卢里说“他们想要你做他们的奴隶”“不是奴役。是服从。是屈从”[4]露西回答道。尽管父亲不认同, 但是露西已经反思白人祖辈对黑人所犯下的罪恶, 产生以露西自身的劳动以及自己的身体来偿还“历史”的债。

历史上从来是黑人接受白人的领导, 并帮助白人完成殖民的事业, 而现在。卢里发现却是白人接受黑人的指挥, 并帮助黑人完成自己养家糊口以及重建家园的使命。所以当露西让卢里帮佩特鲁斯喂狗时, 卢里说“给佩特鲁斯搭帮手, 这主意我喜欢。我喜欢带点历史味的刺激。我替他干活, 你觉得他会给我开工资吗?”[4]在这个地方, 出现了一个词“历史”。“历史”所富含的意义是白人地位应该高于黑人的历史传统, 并且这一观点深深地刻在了卢里的脑中。在女儿要自己帮一名黑人干活的时候, 卢里觉得历史被颠覆了, 白人帮黑人干活, 于是卢里感到了“历史味的刺激”。并且问到“你觉得他会给我开工资吗?”在这里卢里是绝对不相信黑人有资格给他这个白人开工资, 因为从来都是白人高黑人一等。当卢里与黑人佩特鲁斯发生矛盾纠纷时, 卢里愤愤不平, “要在过去, 早就可以掏出答案, 大发一通火, 让他可以卷铺盖滚蛋, 然后重新雇个人顶替他。可是, 佩特鲁斯是拿工资的, 因此严格说起来, 他就不属于雇佣帮工。”[4]从心里, 卢里把黑人佩特鲁斯视为以前可以随时打发的雇佣工, 但现在他意识到佩特鲁斯是“拿工资”的人, 而不是以前的奴隶, 所以他幻想着“要在过去”。面对这样的远非从前的黑人与白人之间的关系, 卢里并不满意。历史已被改变, 甚至被颠覆, 他不得不接受现实。

历史的颠覆还表现在流浪狗与卢里身份的自喻。在农场, 露西收集流浪狗, 并每星期到市集上出售自己土地上的农产品来谋生。母斗牛狗凯蒂是露西的宠物和伴侣。曾经有过类似于殖民时期殖民者的辉煌和荣誉。如今成为被人收集、施以怜悯的流浪狗, 在神情和脾气上都表现得低迷了、颓废了。卢里在西方国家是大学教授, 写出了不少著作, 并还在从事一部更为出名的著作的写作。他还能够利用他的白人权利和老师权利引诱有色女性, 购买其他女性的情感和肉体, 也具有凯蒂曾经具有的辉煌和荣耀。但是到了南非, 他什么都不是, 仅是黑人的一个手忙脚乱的帮手。作者在小说中描述了露西所收养的流浪狗, 也就是卢里的自喻, 都具有曾经的历史, 现在都落魄被露西所收养。因此黑人的白人主子转变为黑人的白人奴役, 并且卢里和露西多次提到, “像狗一样。”[4]这不得不说是种族身份和地位的反写和反思。

在卢里和露西受到三名黑人袭击时, 他想到“他会说意大利语, 他会说西班牙语, 可无论是意大利语还是西班牙语, 到了非洲这个地方, 哪一个都救不了他。一个能帮帮他的人都没有, 就像卡通片里的那个当传教士的萨利大妈, 身披法衣……那旨在把野蛮人他高一个档次的伟大工程到底留下了什么成果?他一点也没看出来。”[4]这里表现出, 卢里觉得现在的自己在白人世界也不再是以前的白人世界, 占有有色人种女性也会触犯当地的社会习俗, 正因为如此才被白人社会赶到了南非。同时他更感到, 黑人世界也不再是以往的黑人世界, 在黑人世界里已经缺失了反抗力量, 现在的南非已经不是以前的南非了, 不是那个以白人为主导的南非了。殖民主义已经不复存在, 这就是现在的南非, 现在的非洲。黑人也有对抗白人的力量。就像殖民时期的白人迫害黑人那样, 现在的黑人在报复白人, 只是双方的位置发生了转变, 历史发生了颠覆。

后来卢里与露西也一再提到“历史”这个词汇, 在谈到三名黑人的抢劫行为时, 他说“他们的行为有历史原因, ”此处的历史所指正是白人殖民黑人的历史, 表明卢里不得不认可这样一段历史的存在, “一段充满错误的历史。就这样去想吧, 也许会有点帮助。这是看起来是私怨, 可实际上并不是。那是先辈传下来的。”[4]露西也说到“这就是为了在这里待下去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呢……他们觉得我欠了他们什么东西。他们觉得自己是讨债的, 收税的。”[4]对话中, 露西提到了“历史”两个字, 正是因为这段历史, 所以露西就成了那三名黑人抢劫的目标。而露西也认为自己是来“还债”的, 于是她忍气吞声地接受了一切, “真正的一无所有, 没有办法, 没有武器, 没有财产, 没有权利, 没有尊严…像狗一样。”[4]

历史在重复相同的东西, 都是迫害和被损害的关系。在殖民时代是白人对黑人的侵害;在库切的《耻》中, 是黑人对白人的报复。“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经过岁月汰洗以后留下的“根”。也许施暴的那三名黑人并没有如他们先辈一样, 真正遭受过种族隔离制度的严重迫害, 但是被白人侵害和压迫的历史却深深地印刻在他们脑海中, 如“意识形态的损害”。在现实中, 他们锁定了露西这名白人代表来偿还“历史”的债, 对露西进行多次的抢劫和蹂躏。作品中的白人露西也认识到自己为何被他们设为目标, 甘愿承受这一切作为“历史”的代价。虽为白人, 作者通过白人与黑人历史的种族反写, 让类似于卢里这样的心里依然存在着种族意识的白人清醒地意识到殖民的历史是如此丑陋不堪, 同时也让那些心怀善良的民众意识到真正去除种族隔离制度, 实现种族间的和平和民主这样一个乌托邦梦想是需要多么漫长的道路。作为精神上“永恒的流亡者”, 作者最终选择离开南非, 似乎也是卢里未能从困境困境中解脱的出路。

参考文献

[1]J.M.Coetzee.Doublingthe Point:Essays and Interviews[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2][南非]J.M.Coetzee./Tales of Afrikaners.[J].NewYorkMagazine, 1986, (9)

[3][南非]J.M.库切, 著.青春[M].王家湘, 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4:136

马克思贫困与反贫困思想探析 篇9

1. 马克思对贫困概念的理解

马克思对贫困概念的理解是基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制度框架下进行解读的。马克思认为,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贫困概念是具有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双重内涵, 它们二者并不是位于同一层次上的两个相对立的概念, 实质上就是生产和分配之间的关系。绝对贫困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相对贫困则是针对的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生产决定分配, 从而绝对贫困是相对贫困的根源, 当然相对贫困又反过来强化了绝对贫困。所以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来把握马克思对贫困概念所阐述的内涵。

马克思所说的绝对贫困, 是指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无产阶级劳动者们的生产劳动与其创造的财富相分离, 即无产阶级被剥夺了包括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在内的一切物的财富。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工人的绝对贫困……无非是说, 劳动能力是工人唯一能出售的商品, 工人只是作为劳动能力与物质的、实际的财富相对立。”[1]40以及更进一步指出:“被剥夺了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劳动能力是绝对贫困本身。”[1]39所以, 我们在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绝对贫困时不应将其误解为无产阶级物质生活水平的绝对低下。

马克思所说的相对贫困, 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即无产阶级必须将自己生产创造的剩余价值无偿地交付给资本家占有。马克思在对李嘉图的评价中曾指出:“他更应该理解, 仅仅以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即以生产群众的相对贫困为基础的生产形式, 绝不能像他一再说明的那样, 是财富生产的绝对形式。”[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马克思所说的相对贫困是从资本主义分配关系角度来阐述的。所以, 我们在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相对贫困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与资产阶级的对比。

2. 马克思对贫困人群的界定

第一, 现实的人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从事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正因为有了劳动才创造了人本身。所以人总是围绕着生产及生产活动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作为总活动的指南。

第二, 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生产劳动的人。现实的人不是一般孤立的人, 而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中具体的个人。特定的生产方式将决定其所拥有的社会物质。生产、由生产决定的彼此交往方式等所有的物质条件构成了现实的人所面对的社会生产方式, 这些生产方式即生产关系又是人的个性形成的继承。

第三, 现实的人是符合生产力发展的人。人的发展是随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的, 即与现实的生产力相统一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他们相一致时才能属于真正的“人”。所以, 现实的人是要与生产力相统一合乎生产力发展的人。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马克思所指的“现实的人”就是无产阶级。一方面无产阶级是处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从事劳动;另一方面无产阶级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所以对于贫困人群的界定应该从无产阶级入手, 并且应该认识到无产阶级不但是贫困的对象, 而且又是解决和消灭贫困问题的主体。

3. 马克思贫困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 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马克思在总结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现象的基础上, 深刻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根源。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如果说经济形成交换, 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全面平等, 那么内容, 即促使人们去进行交换的个人材料和物质材料, 则确立了自由。可见, 平等和自由不仅是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交换中受到尊重, 而且交换价值的交换是一切平等和自由的生产的现实的基础。”[3]由此我们可知, 在以对无产阶级所生产创造的剩余价值进行无偿占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的这种生活及生产资料被剥夺的劳动就是不具有平等和自由的生产关系, 因而资本主义制度就是无产阶级贫困问题的起源。

第二, 从归纳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贫困的表现出发, 马克思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特征。

从主体上来看, 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的贫困。作为劳动者本应是不该贫困的, 但是就是处在资本主义这种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剥离的生产关系下, 劳动者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从而使得他们无论是在经济关系中还是政治文化下都处于被支配地位。

从形式上来看, 贫困表现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两方面。正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劳动者与生活及生产资料的相分离造就了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 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所生产创造的剩余价值无偿占有的恶劣行径造成了无产阶级的相对贫困。“资产阶级借以在其中活动的那些生产关系的性质决不是单一的、单纯的, 而是两种的;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在发展生产力的那些关系中也发展一种产生压迫的力量, 这些关系只有不断消灭资产阶级单个员的财富和产生出不断壮大的无产阶级, 才能产生资产者的财雹, 即资产阶级的财富;这一切都一天比一天明显了。”[4]153

从内容上看, 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主要表现为生活资料的匮乏及社会福利的不足。就物质生活条件而言,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是极其恶劣的, 大部分劳动者的家庭生活都低于所需生活必需品的最低限度。工人的这种极度贫困是工人常常面临死亡和奴隶的境地, 甚至几乎造成工人的种族灭绝。就社会福利而言, 无产阶级的贫困表现在他们得不到正规的教育, 没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更没有完善的社会救济及保障, 他们一直处在社会最底层的状态。

二、马克思反贫困思想

1. 消灭剥削制度论是反贫困的前提

马克思认为, 要达到无产阶级反贫困的目标首先就要消灭剥削制度, 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这就是消灭剥削制度论才是反贫困的前提。马克思曾借用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比喻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把无产阶级贫困钉在资本上:“比赫斐斯塔司的楔子把普罗米修斯钉在岩石上钉的还要牢。”[5]708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神火, 造福了人类, 却被赫斐斯塔司钉在岩石上遭受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折磨。同样的无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创造了大量财富, 而自己却被剥夺了生产及生活资料, 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使自己牢牢地从属于资本, 在不断生产劳动中经受资本剥削而日益贫困化。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无产阶级如果把摆脱贫困的希望寄托于资产阶级统治者的身上那只会是一个天真的幻想。所以, 无产阶级想要摆脱贫困, 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要“全世界无产阶级都联合起来”, 通过革命, 建立生产资料共同所有的共产主义社会。

2. 解放发展生产力是反贫困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制度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必将被社会主义制度所替代, 就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将能够适应并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生产力和由它创立的财富分配制度已经和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发生激烈的矛盾, 而且矛盾达到了这种程度, 以致于如果要避免整个现代社会灭亡, 就必须使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一个会消除一切阶级差别的变革。”[6]

3. 实现全人类共同富裕是反贫困的目标

马克思认为, 要想完全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及压迫, 彻底消除劳动者的贫困, 就必须先构建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对该社会主义将成为全人类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制度保障进行系统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13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9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反马克思主义 篇10

一、反传统的新现实主义践行者

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 布莱希特始终高度重视现实主义问题, 他强调人民性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以更科学更全面的眼光看待了现实主义, 他对“现实主义”的理解决定了其创作理念和模式, 而他的戏剧理论发展过程 , 也彰显了他个人文艺思想发展历程。

布莱希特现实主义特点 : ( 一 ) 开放性 , 布莱希特的现实主义是一种开放的现实主义 , 他认为艺术与现实的相似并不是现实主义的必要条件 , 艺术可以变形地表现现实。 ( 二 ) 真实性, 他认为衡量真实性的标准与关键是“整体的真实”, 衡量作品是否具有现实主义真实性的标志就在于“必须提供人类共同生活的不同反映”, 要展示阶级、阶层、集团的本质特征。文学或艺术如果想要成为现实主义的 , 那就要“从塑造个性形象发展到表现人的共同生活”。 ( 三 ) 多样性, 在布莱希特看来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可以多姿多彩 , 只要能揭示社会的现实 , 形式可以多样 , 反映客观现实的方法不同, 艺术家所处时代背景不同 , 反映的现实就也会有所不同。艺术家要反映现实主义 , 就必须适应时代变化 , 文学形式和表现方法也应该丰富多彩, 不断变化不断发展。 (四) 创新性, 布莱希特希望理论家对文艺理论进行革新 , 不断发展现实主义理论 , 只要文学创作不断创新, 才能带来更多的活力和吸引力。

二、“叙述体戏剧”——非亚理士多德美学思想的实践

布莱希特用“间离”和“陌生化”理论对亚理士多德式的艺术创作理论模式提出了质疑。传统的亚理士多德美学思想认为 , 共鸣是创作的手段也是最终目的, 布莱希特的非亚理士多德美学思想就是要突破以情动人以共鸣为创作和净化目的的传统美学思想。创作的目的和现实主义的评价标准是认识和干预现实主义, 是否是现实主义要看内容 , 并非只是“共鸣”等形式上的因素。

如果说布莱希特关于现实主义的观点只是其非亚理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理论化 , 那么他提出的“叙述体戏剧”则是在实践上的具体化。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在结构上主张用“叙述性”代替戏剧性 ; 在表演上 , 主张用感情的“间离”来取代“共鸣”。布莱希特认为传统的亚里士多德戏剧麻痹了观众 , 使其沉醉于感情中 , 从而丧失了理性思考的能力。他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作为哲学基础 , 构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叙事体戏剧 , 从戏剧整体的角度挑战传统的戏剧观念。

三、中国文化对布莱希特理论的影响极其现代意义

中国文化对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影响很深,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创作提供了灵感来源。其次布莱希特的作品具有东方的地域特色 , 彰显东方的哲学、伦理和美学的特色。最后布莱希特戏剧实践也得到中国文化的启发。布莱希特与中国戏剧大师梅兰芳的会晤是布莱希特创造“间离化”即叙述体戏剧的直接原因。布莱希特强烈的反对在舞台上创造逼真的生活气氛去迷惑观众的情感 , 反对观众与剧中人的“感情的融合”, 他怕演员和观众不能冷静清醒的去领会剧作家、艺术家所要说的话 , 不能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去感受剧本的思想性、哲理性 , 以至于无法准确探索事物的本质。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在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对中国新时期戏剧发展产生重要意义, 首先在更新喜剧本体论上, 在中国戏剧逐渐失去社会批判性的艺术形式时, 布莱希特现实主义戏剧理论进入了中国戏剧文化的语境中, 人们更关注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技术性的观念, 对于其完全不同于“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的“叙事剧”概念发生了兴趣。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为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戏剧观念, 改变了人们对戏剧本体论的看法 , 也帮助中国戏剧搭建了通往西方现代其他各种流派的桥梁。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到来使新时期的中国戏剧舞台丰富多彩, 演员既是角色, 同时也是叙述人 ; 抽象性和象征性的舞美设计越来越被重视 ; 导演也开始大胆地运用“非幻觉主义手法”;布莱希特的戏剧精神渗透在各个角落之中, 他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戏剧界对“民族化”戏剧的种种尝试。

布莱希特的理论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对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艺术发展, 对世界现代艺术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在世界现实主义戏剧之林独树一帜, 既坚持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的基本原则, 又丰富了现实主义艺术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形式, 为现代艺术园林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布莱希特:《论戏剧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2]布莱希特:《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评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3]《戏剧小工具补遗》[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0.

上一篇:铁塔公司下一篇:农村改革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