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的历史解读

2024-05-04

研究性学习的历史解读(精选五篇)

研究性学习的历史解读 篇1

这个舶来品与我们习惯的接受性学习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课改实践中, 有些人仅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理解它, 过于注重形式, 将其视为具有普适意义的教育经验直接照搬。以为上课时前后桌几个学生讨论几分钟就是合作学习;掂一掂物品的重量就是亲身体验;表演课文内容就是自主探究;让学生走出教室就是创新实践, 等等。这样理解研究性学习是因为有一个“文化适应”问题。这些真实的事例说明, 了解并实践研究性学习不能停留在“手段方法”的表面, 而要深入到内部, 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它。

之所以有“文化适应”问题, 是由于我们的文化传统更倾向于接受性学习。经验为知识, 古书是经典, 教科书中贯穿的是这个社会主流话语, 否则不是被焚便是被黑出。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学生记住、背诵即可。“天不变, 道亦不变。”不用研究, 无须创新。而研究性学习的文化背景和我们是有差异的。因为不同的民族在千年历史的演进中必定会形成比较稳固的意识, 思维程序和文化承诺, 这些是学习方式形成的根据。中国位于东亚, 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 如此的生存位置使之成为世界农耕文化的起源地之一。农业生产有条不紊的季节规律性造就了农耕文明:生活虽然艰苦, 却有稳定的保证, 因此民众固守土地, 囿于传统, 没有变异, 无须创新, 求稳、求静成为传统的心理趋势。这种生产方式下形成的哲学思想更是认为静止是世界的根本, 主张清净无为, 崇尚天人合一, 物我相混。《尚书·大禹谟》中就有“正德, 利用, 厚生, 惟和”的观点。在这一思想中, 似乎把所有经验都安排妥当, 一切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大系统中得以解决, 不要求思维去做超越经验的反思, 也不用去探求事物的本质 (汉语从来不曾创造出“本质”这个词汇) 。它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对立中的渗透与协调, 而不是排斥与冲突, 在自觉不自觉中赋予自然、宇宙带有情感性的肯定———人们对天地产生亲近、感恩和敬重, 不是畏惧和抗争。所以有人说中国哲学的特点不在其知识论, 而在其价值论。西方文化两大源头之一的古希腊、罗马 (另一源头是基督教文化) 文化的生存之地, 海上交通发达, 促进了商业文明发展和人口的迁徙流动。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中, 希腊人更关注对世界本质的探究和理解, 因为他们必须认识自然才能改造甚至征服自然。其文化系统是从对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解释开始的, 求“真”的要求高于求“善”。所以西方哲学是爱智, 中国哲学是闻道。智由探求而来, 道是聆听而得。“朝闻道, 夕死足矣”是孔子的理想。

同样, 由哲学思想衍生出的思维方式, 中西方也有不同。李泽厚先生曾清楚地指出:“中国古代哲学范畴 (阴阳、五行、气、道、神、理、心) 无论是唯物论或唯心论, 其特点大都是功能性的概念, 而非实体性的概念。中国哲学重视的是事物的性质、功能、作用和关系, 而不是事物构成的元素和实体。对物质世界的实体兴趣远逊于事物对人间生活关系的兴趣。”其思维特点有直觉、伦理化倾向, 大多通过“意会”来交流, 连图画也讲究写意。表述概念多用比喻且很模糊———时间用“一顿饭功夫”, 速度用“风驰电掣”, 程度用“些微”等等。即便是科技文献, 大多是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描述, 缺少准确的根据、原理和精密的论证分析。注重对认识对象直觉体悟和整体把握的思维方式非常讲究务实 (这大概源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业生产方式) , 器用之学相当发展。早于欧洲许多年就发明了灌溉系统、印刷、瓷器、指南针、水阐、测震仪等, 却没有形成科学体系。更多的是各种“术”———医术、技术、巫术、学术、美术、战术、心术、权术、武术、数术……不重视似乎是无用的原理思考。重德轻智, 重心轻物。如果有研究, 也是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以为天人合一, 如此宏大的领域实在太复杂了, 只能靠直觉获得其合理性, 只是追求那些极为具体的感觉印象。以简单的观察代替精密的实验 (如中医的望、闻、问、切) , 以散漫的幻想代替严谨的推理。只是观察万事万物各得其所, 而不愿明其就理———我们崇尚生成法, 道生一, 一生二, 宇宙万物都是天然生成的, 没有揭示规律的必要。这种大而化之的思维方式, 一元化整体思考的习惯, 是笼统粗疏的, 它重人生经验、直观感悟和综合性的融会贯通。而古希腊境内由于山脉成分大, 便于狩猎、放牧和贸易。相对而言更自我, 不像农业生产那样集群化, 于是更关注物体本身而不是人际关系。当地居民经常遇到从世界各地与他们完全不同的人, 不但能带来许多他们未知的新鲜事和物, 而且还要学会处理各种矛盾, 由此促进了认知的发展。他们还经常召开市民集会讨论公务, 使得人们要凭借理性分析和严密的推理说服对方。苏格拉底日常生活只做两件事:沉思及与人辩论;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学生们边散步边讨论, 边争辩。他们一直保持一种对外界事物的好奇, 对自由探索知识的热情。其思维特点是注重构成法, 对归类有极强的兴趣。有人做过一个试验, 把画有猴子、牛羊和香蕉、干草的图画分别交给中美两国儿童, 请他们归类。结果中国孩子把猴子和香蕉归在一起———因为猴子吃香蕉, 关注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美国儿童把猴子和牛羊放在一处———因为他们关注的是它们都是动物。这大致反映了中西方思维的区别。其实确定属性是物体分类的基础, 而归类又是规律形成的前提。不仅如此, 观察和精确描述的结合使重复验证成为可能, 而且发展为有目的的实验, 使人们发现了更多的我们凭感觉经验得不到的新事物, 纠正我们曾经确信不疑的“真理”。如望远镜让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是一些物质体而不是自古以来所相信的纯精神的东西。由此奠定了伽利略———牛顿的天地共同遵守着同样定律的力学体系。所以, 西人既有提出问题的想象力, 又有解决问题的求证能力, 此传统延续至今, 自然就形成了在教学活动中研究性学习方式。

中西方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环境也对研究性学习有不同的影响。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关注精神和人文领域。黄河流域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使得人们不用探究世界的本质问题就可以获得生存资料, 所以所有活动均以事功原则为最终根据。儒家思想的中心不在于发现真理而在于探索生存之道。玩味的是养花、莳草、赏雪、听雨、观云、望月、吟诗、作画……孔子欣赏的是曾点的志向———一次轻松愉快、富有诗意的春游。最理想的价值取向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人文环境是老者为尊, 权威为重, 经验为上。诸葛亮出山时仅二十几岁, 但在舞台上、绘画中却均带有象征智慧、成熟和稳重威严的胡须。知识、真理来自年龄和权力的势差, 表现在教学中便是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所有问题都有既定的、标准的、统一的答案, 不可怀疑, 不用研究, 学生从老师那里接受过来即可。连孔子都是“述而不作”。甚为极端的一例, 有个小学生问老师做组合算式时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时, 老师喝道, 这有什么好问的, 国务院就是这么规定的。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寻求真理, 理解世界, 它通过仪器和实验, 解释自然界的秘密。理想境界是“给我一个支点, 我能撬起地球”。循着经验———实验———理验 (笔者命名, 意为数理式的检验) 的轨迹探究着万物发展的规律。这里不囿于经验, 因为所有经验都指向过去;不迷信权威, 权威会被打破,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正是这样的人文环境, 在18世纪前后近百年中, 接连出现了影响人类社会进程的标志性事件:1687年,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揭示了宇宙空间的新观念;1709年, 英国的达比发明焦碳炼铁技术;1764年, 英国人发明珍妮纺织机;1769年, 瓦特发明蒸汽机;1776年, 北美独立宣言发表;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而此时的中国正收拾着王朝最后的回光返照。

以上所述绝无扬西贬中之意, 也不是比较孰优孰劣, 只是就不同文化底蕴对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影响做一说明。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要在文化素养的层面上做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而不仅仅是模仿。其实从“五四”运动起, 我们就已经有了民主、科学自觉地交融、汇合, 只不过后来的国难中断了这个进程。现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文化的对接, 适应有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了解、学习西方文化, 为研究性学习找到良好的起点。否则就有可能是东施效颦。北京海淀区的一所中学给学生布置了一次阅读作业, 给学生们列出一些中国古诗词的诗句, 让学生查出这些诗词出自哪首诗, 作者以及作者的年代。以为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同样是阅读, 美国某小学的作业是让学生列出自己身边的一些日常用品的名称, 查出它们的化学成分构成, 并写出一些基本的化学元素的名称。至于选择了什么, 并不做统一要求, 只要有理有据即可。结果为此项作业, 学生们纷纷选择自己好奇的东西, 然后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既有兴趣, 又读了大量的文章书籍 (见1164期《南方周末》) 。另外, 要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学生也是真理的发现者和裁判员。应鼓励和支持学生挑战权威, 质疑结论。有位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时, 老师说, 这是书上说的。学生答曰, 我说的终究会写到书上的。这, 正是本文的期待。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 1992.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4][美]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北京:中信出版社.

解读“语文研究性学习” 篇2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能动性,即指促使学生能动地学习。研究性学习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存在的疑问,自主地选择研究,能动地学习,从被动吸收发展成为主动探究。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批判和创造。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由此看来,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

2.问题性,即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意识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还会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语文学科在问题意识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阅读文本是信息丰富的问题源,阅读文本的过程是问题诞生的载体。语文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即指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是必须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由于当前语文教学中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学科,其最高鉴赏境界就是共鸣。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独立研究、互相探究、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必然发生思想上的碰撞,只有集中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学生才可以自由地走动,相互参阅资料,以实现资源共享。

4.整合性,即指实现多种语文能力的整合。传统的语文教学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整篇课文被肢解,毫无美感可言。而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某个问题而动,它通常包括三个环节:信息吸收,分析归纳,成果表达。它较好地实现了多种语文能力的整合。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1.教师指导学习与学生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这是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是它的课程价值所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但并不排除老师的学习指导,相反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在于使学生“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还认为,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逐步摆脱老师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尤其是开始实施时,老师更需要提供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指导学生去研究,“扶”着学生走一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研究学习方法。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要“少而精”,“指导要得法”。

2.独立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选课题,自我探究,自我解决,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完整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但是由于学校图书的数量、学生个人的文化积累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依靠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学生之间必须充分交流和切磋,将自己的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占有资料,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3.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力图弥补原有教材的不足,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创造课堂教学独特的意趣。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每一个问题和课题的研究与解决都会涉及很多知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很自然地在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探寻未知的知识,使自己原有的知识向着更深更广的方面拓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语文学科拓展到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从课堂、书本延伸到了自然、历史、社会,真正注重了学生视野的开拓,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4.广泛阅读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原则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研究的定义是:“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书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研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思维相对活跃,他们总是对答案提出疑问,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这就必然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或从事其他研究性活动,为他们所思考的问题提供足够的证据。而他们经历了信息的选择、分析、综合、表述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后,便以更深刻、更透彻的眼光解读课本中的文本。语文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教育,必须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汲取现代文化精髓,形成文化底蕴。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了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的要求。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应当以教材为纲,以整理、积累知识为目的,重在知识的收集、归类、辨析,使知识条理化、集约化,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增加语文“内存”,夯实语文功底。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过程

1.通读课文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以后研究学习时能否选择主题和选一个怎样的主题。通读课文时可以依据体裁采取不同的通读法:诗歌可以采用吟诵的形式,散文可以采用配乐朗诵的形式,戏剧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小说可以采用播放电影的形式等。总之,首先要让学生对文本留下深刻印象。

2.确立课题

这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它直接影响到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境界。就确立课题的角度来说,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甚至同一文本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但每一个问题的研究价值却并不是一样的。这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取决于学生占有资料的多少,取决于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如小说,我们可以扣住人物形象、环境、语言、主题作研究,通过发掘作品的典型性来理解作品,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再如议论文,我们可以扣住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作专题研究,把论点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发掘出来,把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统一关系凸现出来,把议论文的语言风格体现出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某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确立学习课题。

3.探讨研究

这一环节是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性阶段,它要求学生以个人研究或合作研究的方式就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制定出一个学习方案,即制定出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及方法途径,这时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地搜索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些工具书或提示查找范围,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商讨,最终的学习成果是以文学评论、考察报告、调研报告的形式出现,还是以课件、卡片的形式出现,以便学生对研究的目标、内容、方式、进程等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其次,每个学生进行个体的自主学习活动,或观察、调查,或阅读、查询,或归纳、整理,尽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如对《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研究其诗文史料引用的学生,就会去查阅相关诗词选集或作家研究集;研究荔枝本身结构的学生,就会去查阅生物学书;有的学生还能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将荔枝介绍得明白无误。这一环节中,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共同研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

4.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是学生实现自身的研究价值,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别人共享的过程。它具有强化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再研究的作用。在展示过程中,赞同者和反对者都会拿出自己的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的资源开始共享,各种语文能力得到培养。无论是采取小组会晤、班级交流或是其他方式,目的都是提供一次思想碰撞、资源交流的机会,从而共同提高。

5.总结评价

这是进一步对本次研究成果的肯定,把学生个体的研究成果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零星所得整理成具有逻辑性的成果。

6.课后延伸

这一环节让课内未能完成任务的学生继续研究学习,并且提高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再学习、再研究的欲望,使语文学习更为深入。

四、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1.新与旧的关系

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虽然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模式,但任何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都有其理论背景,绝不会凭空产生。《中庸》就明确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学生个人能动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很有研究性学习的味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问题教学法就是研究性学习模式的雏形。问题教学法注重问题研究、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于20世纪初在欧美风靡一时并传入中国和苏联,但后来由于未能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遭到尖锐批评而衰落。然而,“当代各国对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的迫切要求,又使人们重新考虑问题教学的合理性……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就代表了这种趋势。”现在美、法等国,研究性学习都很流行,如美国“在课内,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研究性课程’,老师很重视指导高年级学生自己找题目,查找资料,撰写报告”。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也说“尝谓老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所以研究性学习模式绝不能算“新”,相反较“旧”,但“旧”并非坏事,我们可以从研究性学习模式发展的曲折道路上获得大量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及重复无效劳动。

2.主与辅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中,即使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研究和解决问题,但学生活动在教学中仍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辅导地位,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必要时才适当给予启发引导。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学生靠自己探索获取知识费时过多,难度较大,若无高水平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辅导作用是很关键的一环,缺少这一环,学生的主体地位虽说似乎更突出,实际上,如果学生的学习是盲目的,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是零散的,甚至什么也学不到。

3.精与泛的关系

“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语文学科拓展到数、理、化、天文、地理等,从课堂、书本延伸到自然、历史、社会,甚至注重了学生视野的开拓,语言文字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固然是好事,但这毕竟是语文教育,是教学生掌握好语文这“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吕叔湘先生在谈到“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时说:“第一,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语文课绝不同于其他课程,而且语文课时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语文课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如果把数、理、化、天文、地理、自然、历史、社会等东西都往语文课堂里塞,势必会导致语文课宽泛无边,以致淹没了语文的本来面目。这就需要教师对研究性题目进行精选,但同时要注意题目的延伸性及对课文的深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主要是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以及文中精美的词语。如果研究性题目是“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深层动机是什么”、“这种精神与他的人格气质相符吗”能够深化课文主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如“岳阳楼的历史变迁”、“岳阳楼的历代名人”等题目就显得非常宽泛了。

4.深与浅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果稍深一点,在相关的知识结构、能力范围及资料都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使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目的,但如果题目很深或很浅都难以达到这个目的。如学习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我们可以列出这样的题目:“苏轼怀的是什么古”,“豪放词的风格特点”,但如果列出诸如“豪放词与婉约词的比较”,“词在文学史上的流变”此类题目,对高中学生而言则太难;而如“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苏轼生平简述”对高中学生而言则太易,都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探讨 篇3

一、以活动课为切入点, 开展研究性学习

现行高中历史新教材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活动课。活动课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就打破了原有学科的封闭状态, 把学生置入一种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 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最终引导学生在知识探寻中建立一种课题意识, 反思探寻的途径, 并将其迁移到更广阔的学习领域。应当说这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活动方式。

二、在研究性学习中, 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首先, 必须在观念上更新, 摈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思想, 代之以师生平等, 教学相长, 大胆创新, 努力探索的新观念。其次, 要在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上认真修炼, 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 还要不断拓宽认知领域, 做一个复合型的教育者。

1. 组织者。

研究性学习一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 这就需要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安排和部署。比如选题, 就应该遵循趣味性、可行性和意义性三个原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依据学生的兴趣, 选择具有现实意义而又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开展的题目为课题。选题之后就是进行分组、分工以及提供必要的研究条件, 包括材料、信息及手段等。活动的组织, 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

2. 指导者。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贯穿于整个研究学习的始终。教师的指导包括研究课题的确定, 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的点拨, 资料的搜集、整理, 以及对题目的分析、阐释、评价, 直至研究小论文的书写格式、文字处理。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如何, 将是整个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

3. 参与者。

研究性活动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合作研究过程, 教师参与研究, 一方面是与学生一起研究课题本身, 以求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深化, 促进知识水平的再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对教法的摸索与再探讨, 为研究出一套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模式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积累经验。教师参与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三、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首先立足于学生思维活跃, 兴趣广泛, 接受信息敏捷, 精力充沛等优势, 授之以渔。其次以学生为本, 重新进行教师角色定位, 即教师不是绝对权威, 而是组织者、合作者、服务者, 真正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相信和尊重学生的选择, 消除顾虑, 切忌越俎代庖, 包办一切, 粗暴干涉。还要消除某些极端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干扰, 在价值取向上侧重于学生兴趣的诱导、个性的张扬, 给予每个人展示和进取的多元机会, 因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2. 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研究性课题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和确定课题, 采用个人或分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 整个过程及内容、方式、结果, 都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努力, 学生对研究和学习目标的实现负主要责任, 他们真正地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地调动。

3. 选材的可行性。

虽选题可海阔天高, 余地极大, 但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先发掘现有条件, 量力而行, 斟酌自身具备的知识能力水平、时间、信息资料等主、客观制约因素, 扬长避短, 选取素材来源广、易收集, 指向明确, 便于操作的内容。同时经充分的咨询论证, 虚心听取各方意见, 寻求最有价值的内容, 贴近基础知识和日常生活, 找准切入口。再先易后难, 由浅入深, 从实际出发, 接近“最近发展区”, 并且把宏观与微观、具体与抽象、个人兴趣与社会需要等结合起来。在此万万不可淡漠、敷衍或浮躁, 轻率盲目, 若好高骛远, 刻意追求大跨度、深分析;或贪多求全, 大而不当, 只会事与愿违。例如“革命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即有很强的地域性。

4. 重视结果, 更重视过程。

研究性学习并非一定要求学生达到“发明”、“创造”的标准, 而更重视研究、学习的过程, 强调综合运用。它要求学生去发现所学学科知识的联系, 并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所学到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选定课题、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及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知道除课本外, 还有很多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可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使他们在今后通过进一步的学习, 达到“发明”、“创造”的境界。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是指没有思维则没有收获,歷史教学主要是开启学生的智慧,给学生以启迪,让学生变成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以往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的做法,改变过去重灌输、轻思维的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研究性学习,并使其成为这一学科的教学风格。

一、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

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要做好以下几点:(1)明确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并不是记住几个历史知识,主要是通过历史学习掌握相关的常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加以了解,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使学生对历史上的人和事有自己的认识。(2)明白我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产生于问题与惊讶。所有的发明、发现与创造都源于学生的好奇心,所有的创造力要从学生的疑问开始。有所作为的人,一般都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在中学历史的研究性学习中要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为目的。

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但掌握了系统的知识,还对知识有了储备,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培养与发展,并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是有利的,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也非常有利,为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对探究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要以适当的学习内容为载体。在对初中历史进行探究性学习中,要做到以教材为依据,也就是以教材的内容为探究的基础。比如,学习《新文化运动》与《改革开放》时主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还可以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一些小型的研究专题。比如,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建国以来党对“三农”问题的政策》进行整合等。对学习内容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加强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2.教师要敢于接受挑战

对于教师来说,要习惯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运用,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所以,教师要敢于接受挑战,让学生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更新已有的知识,并积极主动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历史探究性学习开展,要借助开放的外部空间

初中历史教学要以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不能局限于课堂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初中历史的研究性学习中,还要做到面向不同的学生,使学生对整个世界加以关注,并注重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对人与社会的联系给予关注,了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主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的,为学生确定研究的内容、研究过程、研究的方法等,使学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的条件,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满足,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有利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许多历史知识的获得,不能完全依赖于课堂,还有许多知识的获得要靠课外学习获得。

所以,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要充实历史活动课就要多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获得足够开放的外部空间,让学生放开手脚,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1.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

截至目前,历史的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以获取资料信息为主,这种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校内图书馆与因特网来实现的。虽然图书资料与因特网信息量足够多,但也只是些纸上的、文字的内容,学生与实物史料的接触太少。所以,我们要发动学生结合所学的内容,走出学校,走向博物馆、展览馆、历史遗址、名人故居等地,通过阅读历史,在对历史的感受与探究中,使自己的视野得以拓宽,使自己对历史的感性认识逐步增强。

2.开展探究性学习,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在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还要对探究过程做好资料的积累。(1)做好对历史学业的相关评价,使其对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更有利。(2)做好教师的评价工作,加强探究的主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及指导者,要在探究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探究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没有探究,学生就不会提高,也不会有所发展。所以,只有具备了探究品质的学生,才会如俗语所说:“不用扬鞭自奋蹄”。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使学生学会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研究性学习的历史解读 篇5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策略,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在大学阶段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必须发生转变。因此,教师在参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吸纳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转换自己的角色。最重要的是弱化教师的“强势地位”和“权威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研究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1.指导者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既无教学大纲,又无课本的开放性课程,学生的学习行为己远远地超出了课本,不是以前的那种只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作文章的形式,而是通过不断地提出问题,并经过社会实践不断地解决问题来实现学习目的的,这就决定了教师及教学行为都要有根本的转变,“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必然会被打破,此时的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参谋”和“陪伴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如何指导学生呢?首先,应重视把握好指导的“度”。因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如果指导“过度”,势必会偏离这个目的。如分析中国现代史中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就要客观、正确、辩证地分析其历史教训,应切实指导学生把握好这个“度”。若学生不根据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分析,便会走入歧途。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进行“宏观调控”。可以集体指导,如举办诸如“如何搜集历史材料”、“如何分析历史数据”“如何根据历史图片来揭示一定的历史现象”的活动,也可以针对每个学生个体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2.研究者

教师是研究者的角色体现在每门课程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有些人说历史是死东西,只要记住了历史事件、年代,就不用再浪费精力了,说这种话的人也许不是真正懂历史的人。时代在进步,研究在不断地创新变化,如果你把20年前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今天关于这一问题的论述比较一下,就会发现它们确有不同,那也就说明一个问题: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对一些历史问题会做出更合理、更充分的评价。同时,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知识点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这门课程,而且还会涉及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有的学生提出了“诺曼底登陆的气候因素”这样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另外,教师还应密切关注历史研究的前沿动态,了解历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并积极参与探索和研究。如在复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20世纪初欧洲能取得对世界的主宰原因有哪些?”如果看过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会很清楚: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一一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可见教师仅仅满足于原有的学科专业知识,已完全不能胜任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和内容,要适应、要胜任,就必须向书本学,向学生学,向同行学,向社会学。

3.参与者

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建构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作为学生来说,对某一个课题有了兴趣,喜欢钻研,这的确很好;但只有强烈的兴趣还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毕竟对课题的学习目标和过程的认识是有限的,他们还不能从系统的角度上考虑和组织学习的全过程及具体的环节,因此教师的适当参与也是不可缺少的。

如何参与呢?要把握参与时机,当学生无法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时,或在学生偏离这一课题时,或在学生以应付的心态来面对这一个课题时,教师就应参与其中,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既不可提前参与左右学生的思想,也不可末尾参与让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当然与指导一样,参与也要把握“度”,既不可超俎代庖,也不可随便问问、看看,敷衍了事,而要以热情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分析、探究。

4.促进者

为了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还必须是一个促进者。因为研究性学习和一般的科学研究有着本质的不同,科学研究的目标是:在充分了解别人做过的工作和得到的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别人还没有涉入的未知领域的规律。而研究性学习是为了强化学生不断学习的愿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在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促进”变得有效,就必须开展如下分析: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研究范围,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如何教会学生搜集历史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如何教会学生设讲和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如何教会学生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要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搭配课题小组成员,根据学生小组的能力确定适合于他们的课题,分析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难题,等等。[e]

上一篇:战略性措施下一篇:间质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