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2022-09-12

一、问题的提出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 (或专题、课题) , 利用国际互联网、图书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 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的学习活动。当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学历史教学的新要求。随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在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综合实践活动”成为指定的必修课, 它主要由四类活动组成, 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其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 也是当前基础教育实验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一些省市进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 “研究性学习”受到了各级领导、教育专家、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认同和好评, 成为今后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2、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发展是实施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学历史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学习而言,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知学习, 它受到外部强制力的制约, 重在接受和记忆, 显然, 这种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另一种是经验学习, 它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 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内在动力, 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需要结合起来, 因而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学生被动地记忆、吸收、消化, 这种方法只着眼于学生对一般历史知识和结论的掌握, 不利于学生在新的情景下, 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特定的历史现象、解决新的历史问题。因此, 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地发挥。

二、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 全体与部分

作为中学必修课的研究性学习不是针对部分优生, 并以培养英才为目标而开设的, 它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力图使每个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以自由充分地发挥, 因为研究性学习重过程, 重参与,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选择适当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并达到个人的研究目标。当然,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研究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 应该针对不同潜能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二) 主体与主导

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甚至由学生主讲, 但这决不意味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削弱了, 甚至不存在了。事实上, 研究性学习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工作量不是减轻了, 而是加重了。教师若要能游刃有余地驾驭研究性学习, 就必须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能力, 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同时, 教师本身也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可以说,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将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结果。

(三) 研究性学习与历史学科教学

研究性学习与现有的历史学科教学既不能相互排斥, 更不能相互取代, 而应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一方面, 研究性学习需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而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相对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必须掌握的, 因此历史学科的教学不能削弱。另一方面, 开放的研究性学习虽不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 但它打破了传统历史教学封闭单一的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适应了未来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这就弥补了学科教学的不足之处。

三、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与方法

(一) 选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是研究性学习的中心。这些“问题”的来源是多渠道、多方面的, 可以由教师提供, 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择定;可以是中学历史教材有关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也可以是对校外社会现象和大众热点的关注和思索;可以是已知历史结论的再“发现”, 也可以是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可以是单一的历史学科问题, 也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问题。

(二) 动员、组织与辅导

研究性学习毕竟是一个极富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很多人对它还不甚了解, 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 作为管理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的教师必须以典型示范、辅导讲座等形式向学生系统讲述和传授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要求和方法, 同时还要制订出相应的研究性学习计划, 让每个学生心中有底。

(三) 学习形式

1、撰写历史小论文。

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某一选定的问题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材料, 把研究结果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或撰写历史人物小传, 类似“评拿破仑”;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评价, 如“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等等。

2、辩论会。

即围绕某一“中性”问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 以类似大专辩论会的形式组织和实施。选择辩题时要注意可辩性和适中性, 即是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而且对任何一方都没有明显的倾向性。如“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秦始皇修长城的功与过”等等。

3、撰写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

即让学生围绕某一历史问题, 通过走访、实地考察等活动, 广泛搜集材料, 并将结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东风公司的过去、现状和未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十堰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 等等。

4、试教法。

即采用角色置换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扮演教师, 走上讲台, 变学为“教”, 从“教”中学, “教”为了学, “教”学结合。具体地说, 就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分期分批组织学生扮演教师角色, 把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传授给本班学生。

上一篇:126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得心理护理下一篇:分析当下中国油画发展之相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