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下中国油画发展之相貌

2022-09-12

一、当下中国油画发展之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叶, 中国油画, 经由靳尚谊、罗中立等为领军人物的、以现实题材和写实风格为表现手法引领的一大批油画大军, 在此后二十年余年的发展演变岁月中, 以时代空间为表现特征, 展现了高超的造型能力、色彩的表现能力、技法的继承与创新能力, 在诸多领域形成了百花齐放又和谐统一的发展格局。可以说, 这个时期的中国油画, 现实题材和写实表现是主旋律, 直到冷军的超写实的出现, 令中国油画写实达到了再难以超越的巅峰。

现实题材和写实表现的盛行, 从客观上主导着油画队伍的创作方向和思想。用写实的形式, 集中的还原现实的社会生活, 多角度展现社会各层的生活面貌。在很大角度上, 这种表现手段, 很忠实的履行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集中的表现生活”宗旨, 也把中国自60年代以来的对社会的讴歌, 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表现社会生活, 展现农村面貌, 抒情伤痕意识, 在写实造型的大环境格局下, 社会被这种艺术的执着与真实, 表现得淋漓尽致, 塑造得圆润丰满。似乎我们从事油画, 只要离开了写实和现实, 就脱离了艺术的本源和根基。因此说, 20世纪末的中国油画, 在服务社会功能上, 还是做的非常出色的, 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 他们的涌现, 进一步起到了方向的引领和推波助浪, 巩固了中国油画的绘画形式和表现观念。

当社会进入到了二十一世纪, 尤其是最近十年, 随着以吴冠中艺术、中国式油画风景表现形式为主轴的、具有很强主观表现程式的、不以现实题材和客观写实为标准的新式油画, 逐渐更替成为了中国油画的主流。

新式油画主导中国画式的意象表达, 以“似随意之表达, 囫囵吞枣之界限, 放任造型轮廓之流失, 不责任感之涂抹表述”的表象特征呈现。其注重对画面写意性表现, 提倡解放程式而专注绘画本体, 追求个人主观认知与展现为至高目标, 这对于以写实、忠实、客观为创作理念和表现程式先行者, 冲击无疑是巨大和不能接受的, 大有“山雨欲来”之感慨。要来的终归要来, 要转变的始终会转变, 新生事物要改变或替代旧事物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一种能更忠实的抒发作者心语的表现形式, 势必要改变一个新的世界, 一个以人为本源的主观和个性的世界。

流行的有盲从和显摆的成分, 能完全释放内心世界的必定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本源。2010年以后, 中国写意油画像一股强流, 在油画界刮起了适宜的风——一种忽略画种、弱化造型、强调色彩、空间透视的主观随意化。所有的所有, 都可以在主观的、自我的、内心宣泄式的、还原个人意识形态的零零种种中得到正视。从这一层面上看, 被称为中国写意油画的新的表现形式能迅速蔓延, 不是观念上的强加和禁锢, 而是绘画本体的回归和释放。在减弱油画画种中极为注重的作画程序和材料性能的同时, 强调作者个人内心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表达, 以最舒畅的作画形式抒发作者个人情感, 不拘泥于拟定的格式与程序。这样的主导意愿, 完全把绘画者的内心激情如火山爆发、天摇地动般的释放激发出来。伴随着颜料涂抹的快感, 颜色泼洒的愉悦, 不拘泥罩染厚涂的约束, 不再以空间、体积、形体准确为极致构成要素的“随意性”发挥。油画载体, 迅速的被革新成了一种绘画材料的使用和作者主观意愿的辅助。中国式油画, 正式开花结果被世人所熟见。

二、中国油画发展相貌之未来思考

中国写意油画, 从诞生、奠定基础, 到完成主导形势, 这并非是流行所致, 也不是树与根的关系情形, 更不是圈子派别的人为主导。从根本而言, 中国几千年的思想、观念、文化, 才是催生了中国写意油画的原始元气。倚靠中国写意画的精髓, 创造性的开拓出两者交融的特性和共性, 以中国文人画之气韵相佐, 吸取融性, 区别固性, 用油作为媒介的绘画, 变得东方味浓厚, 中国味十足, 这种现象在整个东方文化圈中是没有出现过的。

日本的浮世绘, 虽然在19世纪中, 深深的影响到了欧洲的绘画, 但日本本土的油画, 却非常的西方化, 始终没有脱离西方的审美和程序。东南亚诸国, 也是紧随西方的程式和观念, 没有找到自己应有的语言和表现形式。

一个画种, 固然有其特性和程序, 但作为艺术, 其本身是不应该具有结缔和束缚的。如果说继承是文化延续的保障和基础, 那么, 敢于创新就是文化繁荣的起点和高度。所以, 中国的油画, 在经过百年的追随模仿和追宗溯源, 到逐渐独步学行的21世纪今天, 以无数艺术家的茹苦摸索和卧薪尝胆, 如今总算脱离了西方强大影子笼罩下的茫茫苍穹, 独立厉行中学会了以东方文化的逻辑去思考, 学会了用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理德去前行。从文化艺术的另一角度, 精确真实的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创造力和开拓性。

艺术是文化的晶体精髓,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瑰宝。中国意象油画自萌芽的那一天起, 就注定了它的社会和历史责任, 就注定了它独树一帜的性格和孤注一掷决心。虽然它有着雨后春笋那样的蓄力蓬勃, 也有着14亿人这样庞大的“肥沃土地”包容呵护, 但艺术, 始终要面对认可, 对话跨界, 考究发展。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成长起来的中国写意油画, 就“对话当下思量明天”而言, 其具有如下几种显著特征:

(一) 中国写意油画人群的庞大性

中国籍油画艺术家是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群体队伍, 不仅体现在人数规模上, 更体现在油画表现手法的多样性上。当油画技艺和程序不再被认为是最关键因素后, 自由探索展现个性和具有浓厚中国文化元素的绘画理念, 便像是“吸粉”一般迅速扩大和蔓延, 对造型的宽容和对油画材料技能的避视, 令不少先前从事其他专业并自认为可以成为艺术家的人, 也纷纷加入到中国写意油画当中来。

(二) 中国写意油画人群艺术追求的盲从性

当中国写意油画由萌芽蔓延到被热衷后, 迅速形成了一批以各自极具个性的绘画语言和表现程式的, 以向油画界展现出自己方向和观念的, 并通过树与根茎的裙带格局后形成了规模可观又牢不可摧的, 以领军人物为先锋的“圈子现象”, 这种现象具备“现代师徒”的特性, 又带有“门派”的迹象, 这种现状从美术高考的专业集训, 到研究生考试的专业集训中便可见一斑。“门派”观主宰了绘画的观念和方向, 也滋生了从业者的投机心态, “混圈子”、“傍大师”成了一宗热门形式, 也成了晚辈们能迅速上位的法宝。而绘画艺术的本源和初衷, 已经显得次要和不那么迫切了, 逐渐劣化的艺术盲从, 也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途径和希望。

(三) 中国写意油画人群创作思路的单一性

中国写意油画, 在近十年兴起并繁荣昌盛后, 伴随“围圈子”现象的出现和盛行, 中国油画, 实际上已经在“中国写意油画”光鲜亮丽的衣裳下, 呈现的已经是单一的, 模仿的, 明显混圈特征的, 无多少个人思想的, 具有明显“油画制造”的巨大却干瘦的身躯。这种境地所呈现出多样性, 其实仅仅是“门派”集聚下的符号而已, 就艺术的本源而言, 已经渐行渐远了。而现实中的这种单一的“多样性”, 只是路边商铺门面上所涂抹的色彩不同而已。

(四) 中国写意油画的可持续性

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 在于个性。继承与创新, 是艺术发展延续不可或缺的两件法宝。中国写意油画, 在诞生出少数领军人物之后, 画坛中所刮起的热衷之风, 应该是对后来者的一注良剂。而站在顶峰之上的引领者, 应有责任去继续创新革新自我并引导向上, 有义务去杜绝追随者的盲从和功利, 启发和鼓励从艺者培养独立思考和个性追求能力毅力, 让一棵大树所盛开的枝叶花蕾, 是各聚特色又不乏统一的。

晚辈追随者, 应有自己明确的艺术个性立场和追求, “拜师学艺”时拜的是老师纯熟的技艺, 学的是老师创作时的态度和思想, 如何理解世界和采用何种元素理念去重构世界。以师之精髓开启自身之净地, 在这种环境氛围下的艺术, 其延续和创新会是真实的、有效的、良性的。

三、结语

师, 良也, 为师, 父道矣。中国文化和精神的传递至今, 正是秉承这样的良风, 才有了五千年文化不间断的顺延, 而中国的写意油画, 理应如此。中国文化是写意油画的根基, 继承与创新是其动力, 引导者与追随者是前行的接力棒, 把继承与创新合理有效的应用到我们的接力棒上, 有的放矢的良性发展, 这样的艺术, 才是有文化的艺术, 睿智的艺术。

摘要:中国油画, 自20世纪90年代的进一步发展以来, 由注重现实题材和写实的表现形式为主体, 逐渐转向为主观理性架构下的多元化表现;由宣扬现实主义, 逐渐转变成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中国油画在经历了这二十几年的再次变革, 逐渐形成了具有东方文化特点的“中国写意”油画格局, 在中国画运笔和墨趣所形成的独到气韵中, 油画材质所借鉴到的, 是国画墨色中人文的情怀, 以及作者在主观意愿中宣泄出的个性和才华。

关键词:中国油画,意象表达,格局,墨趣,绘画本体

参考文献

[1] 方新, 荣金金.浅析中国油画艺术及发展趋势[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13) :30-31.

[2] 邢家严.中国油画当下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求知导刊, 2015 (24) :29.

[3] 孙建.浅析当代语境下中国油画发展的趋向和方式[D].西安美术学院, 2012.

上一篇: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下一篇:双抛锗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