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

2024-06-10

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精选十篇)

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 篇1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 是课程管理权力的一次再分配。它的具体含义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课程专家等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网络环境:是指以计算机为媒介, 并以资源共享、交互学习、超文本链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综合环境。

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是指在网络环境下, 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由学校、教师决策, 体现地区差异和学校特色, 体现语文特征、校本特征、网络特征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条件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国家课程是指那些由国家教育权力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全国统一的课程, 并采用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这就使得国家课程不免带有普遍适用性和较长的周期性, 难以反映学校的特殊性, 也不能及时吸纳新信息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据中央教科所调查, 文科教材与本地经济、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为70.7%;理科教材不相适应的为72.6%。而校本课程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反映当地社会生活的变化,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缺陷。

网络技术在我国中小学的普及:网络技术在短短几十年内取得巨大发展, 因特网开始进入广大校园和家庭, 一些大型教育教学网开始对外服务,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进一步开展, 网络已被大多数学校所接受, 各校纷纷建立校园网。同时,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能力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在这样的条件下, 一种信息更丰富、界面更开放、设计更有特色和针对性更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校本课程就应运而生了。

三、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支撑

新课程观:我国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文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 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 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 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 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 不能单靠国家统编的几本教材而离开具体、鲜活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 学语文要放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应用、掌握。各个学校的生活是具体的、特殊的, 各个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具体的、特殊的, 各个学校的师生也是具体的、特殊的。国家统编的课程无法、也不可能把这些具体的、个别的东西包罗在内。具体、鲜活的生活环境, 丰富的网络资源都是学习语文的宝贵资源, 而且是必需的资源。

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理论是在皮亚杰 (J.Piaget) 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构建应根据新课标的精神, 充分融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尊重学生个性和潜能发挥, 从基于网络的资源库中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 通过与同伴、教师乃至专家的讨论, 构建有利于个人终身发展的学习体系。

四、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资源来源:新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描述是:“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报刊,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不同的地方, 资源各不相同, 旅游资源、民族风情、高新科技以及社区单位、当地文化特色、景观等都可以转化为校本资源。而在这些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中, 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作支撑。在本校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收集中, 我们既利用了图书馆、档案室的一些文字资料, 更充分利用了网络, 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和资源, 如视频资料:“百家讲坛”系列、“唐之韵”、“江南”、“故宫”等视频;还有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浙江地域文化资料:像浙江文化名人、浙商文化、江南古建筑文化、戏曲杂艺、民间工艺等, 这些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资源应用:为了体现网络资源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结合, 可将网络资源库按以下方式进行组合:

一是专题式组合。语文校本课程一般以专题学习为主, 因此, 为语文校本课程学习服务的资源库的呈现也应该以专题内容作为信息结构的核心元素。在专题下面, 再设置相应的功能窗口, 例如:本校的语文校本课程“中国文学撷英”, 分为“《诗经》:永远的启蒙”, “诸子百家:自由时代的呐喊”, “汉赋:雍容华美之乐章”, “魏晋风度与建安风骨”, “人生的境界:陶渊明”, “盛唐之音”, “大李杜与小李杜”, “流风余韵话宋词”, “曲里人生”, “明清人情小说之魅”等专题, 网络信息资源也相应设置这样的专题。每一个专题下, 再设置“文史选萃”, “大众论坛”等, 使教师教有所评, 学生学有所依, 体现资源库与课程结合、为学习服务的宗旨。

二是分级式呈现。校本课程的信息网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呈现无限分级、有机组织的优势。以本校的语文校本课程为例子, 第一级窗口为之江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第二级窗口为具体的各语文校本课程开设的栏目, 如“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意识”、“文化的迁移”、“港台文学引读”、“中国文化意象”等;在“港台文学引读”下设第三级专题窗口, “流浪在远方:三毛的足下世界与精神世界”、“优雅与恬淡:席慕容、张晓风的诗歌与散文”、“成人的童话:新武侠小说”、“女人的神话:言情小说的价值取向”、“字与画的和谐共振:几米的世界”、“圣手书生:余光中”、“百年梦断:白先勇”、“人生的况味:林清玄、刘墉的哲理小品”等。专题下设置“作家肖像”、“代表作品”、“历史背景”、“方法借鉴”、“专家观点”、“经典论文”、“大众论坛”、“学生论文”等。如果一轮课程结束, 也可以把学生小论文、学习心得、教师点评等放入其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样, 教师和学生就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要求灵活使用。

三是自主式创建。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教学经验的增加, 不少教师和学校已经不满足于网络工具的简单运用, 而向建设对学习有更大帮助的各类网页、网站发展, 这就是让学生在某一内容学习后, 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主建立关于这一内容的网页甚至是网站, 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如:我校王灵聪老师组织学生建立的“温岭石夫人研究”网站, 搜集多张有关石夫人形状的照片、多篇文字资料 (有关石夫人得名的研究文章, 历代关于石夫人的诗词及史料, 石夫人对温岭的影响等等) 组织成“温岭石夫人研究网站”。这些研究为学生的认识能力、个性爱好开辟了发展的空间。网站的基本组织是网页, 网页之间以超级链接的方式连接, 另外再通过链接搜索因特网上有关石夫人的网址, 把这些资料的地址和目录印发给学生, 共同组成一个纵贯古今的因特网大课堂。

总之, 新的时代需求、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新的具体课程形式去体现。不同地区、不同的学校, 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当地和本学校独特的课程资源, 开发具有特色的综合性校本课程, 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之路, 这也就是未来基于网络的语文校本课程的整体格局和它巨大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和民.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高荣华, 华巍, 孙一冰.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平台.上海教育科研, 2003, (3) .

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 篇2

我校根据省教育厅开展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开设评价的通知要求,我们对本校课程开设相关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评估,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敬请领导审核。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从原江陵县熊河中学于2010年6月搬迁到县城改名后的普通高中,现名称为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坐落江陵大道南侧,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00亩,现有普高教学班22个,教学人员94人,学生1200人左右。

二、我校课程开设情况:

我校高

一、高二年级实施的是学生有选择的偏文偏理的分科教学,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开齐了全部课程,其中高一年级开设美术、信息技术;高二年级开设音乐和通用技术。高三年级按照文、理科分科实施教学,各年级部分班级开设了艺术专业课程,各年级按照要求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我校课程开设的具体做法:

1、我们按照上级要求对所有必修和选修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都按照学生数进行征订,非高考科目的教材也进行了征订,征订教材由教务处负责,学校校长审批。

2、学校每月对所有任课教师的备课、作业、学生笔记和试卷进行认真抽查,特别对非高考科目学科也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情况良

好。

3、我校按照县教研室相关要求,每学期对偏文科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偏理科的政治、历史、地理以及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了统一考试和考查。从中了解老师上课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基本正常。

4、我们学校制定了《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学生毕业认定办法》,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纪律、课程模块成绩等相关方面做了较全面的要求,对学生按照要求修完上级要求的高中课程提供了较好的保证,对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进行了补考,补考成绩合格确认学分。

5、我校本学期全面推进高效课堂的模式,学习课改名校荆州北门中学“健康课堂”模式,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等多种形式推广高效课堂模式,通过课堂改革的开展,极大的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全体教师教学俄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学校对全体学生和教师多次进行了学习和工作的诚信教育,在开学典礼上面全体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宣誓。

四、、我校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办法

1.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从师资上来看,我校虽然保证了全部学科的按时开设,但部分学科师资数量仍有不足,有的体现为结构不合理,同时,教师的课程执行力需要提高。从教学资源上看,教学资源仍显缺乏。对于我校而言,主要体现在图书不足。

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虽然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总

体上来说还比较薄弱,急需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为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而努力。

2.今后在课程改革方面的打算

(1)更新理念,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现代教学技能。近几年来,我校许多教师都自觉地参加进修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适应改革的形势。但是仍有些的教师却安于现状,并没有积极地进行自修学习;许多教师在自身的学历提高了,但专业的技术技能却没有增长。教师应该将新课程的改革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新契机,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究,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特点,树立新的课程观以及掌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能力。

(2)我校在综合实践、通用技术学科上存在教师资源不足,除了学校内部应该培训自己的人才,选择有责任感的教师外出培训。加快我校师资调整结构性缺编的进程。

(3)加强学校教学资源和教学保障。实施新课程,对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和师资提出了更高要求,争取主管部门的教育投入,从满足教学需要到建设优质教学水平,我们今后的路任重道远。

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

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 篇3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校本课程培养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实际而具体,不能过高或抽象,要使校本课程真正成为原有数学课程的有益补充,形成以原有课程为主体,校本课程为辅的搭配形式;这一目标必须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 数学校本课程实施的策略

(1)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发高中数学校本课程

把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探究与拓展的问题开发成课程;把教材中的链接和阅读材料也开发成课程.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的课后习题中,都有三个层次的习题,其中第三个层次就是探究拓展,这一层次的问题都有一定研究性学习的味道,而且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我们可以把这些问题进一步引伸拓展,让它成一节研究课,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查找资料,自主探究,通过数学实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他探究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另外在教材中还有很多的连接和阅读材料,这些都是一些背景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拓展知识面的,但是限于教材的篇幅大多数是点到为止.而我们可以将它的相关知识拓展,做成一个主题网站,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的海量知识去学习相关的数学史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前人是如何做研究的,让他们知道研究的艰辛和知识得来的不易!同时,通过对相关前景知识的学习,也可以加深他们对一些数学知识本质的认识,这有利于他们的进一步学习.

(2) 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

传统的数学教育客观上建构了一个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模式——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学生的知识获取主要通过书本和老师,容易使学生僵化、机械、静止地看问题,学生在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在校本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重视通过计算机呈现真实任务,启发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数学中的问题,验证数学课程中难以理解和消化的知识,并对原有知识进行延伸.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借助于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一个新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

(3) 及时征求反馈,不断改进探索过程

在实践中,从学生和听课教师两大方面征求反馈信息,完善—实践—整改—最终定型.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课程实施结果完全可能是个发散的结果,而不一定是应试教育下的确定的“答案”.因为基于同一条件下的地理事件往往由于种种变化产生分异,所以数学校本课程的编写样式不应是结论式,而是求索式;不是求同,而是存异;不重课堂教学结果,而重课堂教学结果的探索过程.

(4) 协商数学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

征求教务处和备课组长的意见,课题组内讨论协商数学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借助于校本选修的契机和平时一般的数学课时,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时间,使之达到每周不少与两节课的目标.

(5) 确立数学校本课程的呈现形式

当把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开发出来,我们将对内容进行分类.其中对于现有知识的补充和加强的,可适当安排在平时的数学课时中,作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其中对数学技能要求较高,属于数学建模部分的,可适当以数学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开展,也可在校本选修课中开展;其中作为数学史的介绍或是对数学知识的延伸的,可作为校本选修课,让学生选修课进行选修学习.

三、 数学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还要探索信息技术下评价体系中的各方面改进,如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和评价重心等问题.使评价过程尽量公正、公平、公开,对教学过程起推动促进作用.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新颖、开放、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系统,它涉及到学校办学理念、课程意识、教师素质、教学资源以及课程管理机制等等方面的因素,中小学教师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努力开发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和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校本课程.

参考资料:

1. 门秀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开明出版社,2003

2. 崔允漷,吴刚平,傅建明,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建议书,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2期

3. 张永铃,谈高中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办法,教育探索,2004年第10期

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 篇4

一、网络学堂及高中数学精品课堂教学意义

( 一) 网络学堂

网络学堂,以当前社会教学理论作为基础,并能够应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高中教育实施新型教学模式。在网络学堂教学学习过程中,不仅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与共享性,同时也具备开放性与自主协作性,实现网络学堂教育,不仅可以突破传统教学中的时空限制,同时也可以将高中课堂教学活动扩展到任何的空间地点,有效确保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堂的智能数字终端,从而在任何的地点、时间连接到数学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环境之中,学习教学精品课程。在高中数学精品课程设计中,网络学堂满足现代高中数学精品课程的发展趋势,有效延伸数学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辅助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资源与教学辅导。

( 二) 设计高中数学精品课程的意义

我国高中教育快速发展,高中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网络课堂中的数学精品课程建设,明确目标找准教学的角度,把握教学的难度,适时调控关注学生参与的热度,调控练习的深度,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成为新课改下重要的目标之一。而基于网络血糖的高中数学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中,不仅能够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注重能力培养,重视教学内容优化整合,而且对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具有极大的作用。另外,建设网络学堂,在服务器端运行程序、网页,通过动态的网页,就可以使学生以及老师直接访问网络学堂的服务器终端,获取资源,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信息需求。还可以在网络学堂中设置学习论坛、作业提交、答疑系统以及管理系统等模块,实现师生支架内的课堂教学交流,从而有效改善数学教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网络学堂下高中数学精品课程教学设计过程

( 一) 分析教学内容

在高中数学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中,加强高中数学精品课程文化建设,增加并强化高中数学精品课程文化内容,增加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提升学生将抽象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增强数学建模的意识,有效建立精品数学课程教学方案,应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数学的建模方法———数学精品课程中的模型应用”,这样的数学网络学堂教学设计模式,向高中学生展示精品课程中的数学建模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研究教学内容,针对数学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教学的认知水平,利用网络辅助教学中的多媒体动画,提升数学精品课程知识直观性,同时易于学生接受,将数学精品课程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点教给学生。

( 二) 设计课程教学思想

明确高中精品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有效调动学生对教学中知识的主动探索,并且在网络学堂中,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辅助教学工具。精品课程教学中,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且在教学中引入实例,创设情景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授新设疑,使网络学堂中学生可以形成自主探索的概念,加深学生对精品课程中数学概念的理解,质疑问难、论争辩难,突破难点,最后设计反馈练习、归纳小结,并为学生布置作业。

( 三) 优化教学目标

在网络课堂中的数学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中,解决问题,有条理地提高学生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 能在网络学堂中,运用循环结构概念,结合网络学堂形势,设计程序框图来解决简单的精品数学问题,使学生可以深入体会精品课程中数学的算法思想,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材料,将其上传到网络学堂平台上,教师确立课堂教学内容之后,就应该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对于学习中疑问,学生也可以开启讨论区以及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去询问教师,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进度。

( 四) 创新设计教学过程

高中数学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中,可以创设情境、授新设疑,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结合网络课堂,提升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认识,提升学生数学水平。例如,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例子: 为学生讲解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高斯的故事,然后老师可以出一道数学题,让同学们对其进行计算,就是1 + 2 + 3 + 4 + …… + 99 + 100等于多少,在教学设计中,通过故事引入的方式,并结合网络课堂的便利,可以应用网络课堂中的投影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计算的方法,并且在数学精品课程教学的课堂中,由教师与学生组成共同的点评模式,引导学生通过高斯求和,并为学生提出递推求和方法,提升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保持良好、积极的情感体验。

同样在数学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中,对于知识点的实际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例如在以下例题中: 引例“求1 + 2 + 3 + 4…… + 100的值”。可以在精品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多媒体的形象直观,共同完成问题抽象过程与算法构建过程,可以利用网络学堂多媒体动画,并借助“计数变量”、“累加变量”知识理论,根据构建数据循环图,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知该题。在该精品课程教学设计中,其循环体内的sum,则为sum = sum + i得出的值,应用程序实现1 + 2 + 3 + 4…… + 100的循环相加,从而更加直观的显示出解题过程,使学生可以理解i = i + 1转化为sum = sum + i的含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精品课程教学中,应用网络学堂平台,优化数学精品课程教学设计内容,结合学生兴趣以及课堂教学大纲,以个性化、合理化、智能化的手段,在网络学堂中对学生进行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在网络学堂下,设计高中数学精品课程教学,结合网络手段,提升当前高中数学精品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升高中数学精品课程教学水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由于大量的数值和公式,使学生很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倦的心理。而在网络环境下,将高中数学和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相互结合,构建高中数学精品课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对消除学生厌倦心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本研究就针对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精品课程的有效设计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环境保护导论课程总结 篇5

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百年来,我们拥有了高楼大厦,拥有了以车当步,拥有了月球火星,我们无不为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感到骄傲,为日新月异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而发出赞叹,为经济多年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感到自豪。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现我们也失去了很多:空气污染、河流变色、生态破坏、资源锐减、水土流失、耕地日少、垃圾围城、饮用水质恶化、噪声污染严重……一句话,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平与发展问题已成为新世纪的主题,环境与发展问题是新世纪面临的挑战人类要和平、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这是历史的潮流,大势所趋。

环境遭到破坏,自食其果的是人类。沙漠化,沙尘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质水资源遭到污染,自然灾害频发,种种问题均直接或者间接与环境污染有关,严重影响我们的环境,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抛弃地球便是抛弃我们自己。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人类生存繁衍,我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逐渐改变发展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

2013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释放和传递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信息,倡导在一片蓝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节约意识、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激发全社会持久的环保热情,为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而奋斗。

二,地球环境及其组成

地球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周围的物质世界。组成: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大气圈又称为大气层,是调节地球体温的外衣,使地球从太阳得到的温度不易散失,而适宜的温度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圈: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水体存在方式不同,其作用方式也有比较大的差别。包括地面上的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积雪,以及地下水、大气水。

土壤圈:由瑞典学者马特松(S.Matson 1938年)首先提出。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犹如地球的地膜,通过它与其他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生物圈:生物圈的概念是由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Suess)187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岩石圈:岩石圈是地球表层岩石体的总称,是由地壳和地幔最上部分构成的连续圈层。地壳是岩石圈的主体,由花岗岩、玄武岩等各种岩石组成。

三,地球环境的独特性

1,地球环境的优越性 1)地球距离太阳既不太近,也不太远,接受的光照适中,植物可以自如地利用太阳光能,进 行光合作用,储存生命活动要的能量。当素食动物吃植物时,这种被储存的能量便到了素食动物体内,当肉食动物吃素食动物时,能量又到了肉食动物体内。就这样,是太阳的光能开动了地球上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机器,使动植物子孙兴旺、生生不息。

2)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生命活动所必须。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通过新陈代谢完成的,而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不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植物才能有效的进行光合作用。

3)地球有大气层保护。大气层挡住了紫外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伤害;大气层挡住了大部分撞向地球的陨石,地球表面才没有向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大气层像一床厚厚的棉被,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不会散发到太空中去,地球上的温度才不会剧烈变化。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上就不会有刮风下雨,也不会有江河湖海,地球将是一个死寂的荒凉的星球。4)地球是一颗岩石星球。地球的核心是浓浓的岩浆,演讲的主要成分是铁。在地球自转过程中,铁质核心产生了强烈的磁场。这种磁场包绕着地球,保护着地球。当太阳风暴猛烈袭来时,这种包绕着地球的磁场把它挡在了太空中,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2.地球的现状是生命参与地质历史过程的结果,地球现在的状态也是靠生命活动调节、控制和维持的。

四,地球各圈层的发育 地球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当时是一个炙热的大火球,还没有圈层的分化。地球外面包围着原始大气主要由H2、CH4、NH3和水蒸气等组成,是一个原性的大气圈。我们今天所见的地球各圈层,是经历了万年的发育才形成的。

水的出现是地球发育史的第一个重大事件。大约在38亿年以前,在某种机制的作用下地球上出现了水。水分的蒸发和降雨,降低了地表的温度,产生了河流、湖泊和海洋,为地球生命的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地球史上第二个重大事件是生命的出现。尽管对生命起源的机制也有种种不同看法,但一般都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因为当时还原性的大气圈还不能向地球提供必要的保护,使之免遭强烈紫外线的袭击。

早期细菌通过发酵作用取得能量,并在生命过程中放出CO2,逐渐改变了原始大气的组成。到大约20亿年现了更为进化的细菌和蓝藻等生物。从此,开始了一种新的生命过程——光合作用,大气圈中首次出O2。

亿年的积累,到距今16亿年以前,一个含氧的大气圈终于形成。性质极其活泼的O2对大气圈进行了一场命导致还原性的原始大气逐渐向含有CO2、H2O和O2的氧化性大气转化。这一过程不仅进一步改变了大成而巨O2在高空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保护地球的臭氧层为更高等的海洋生物进化和生命登陆创造了条件。

物的出现,将大气圈中大量的CO2转移到岩石圈中,形成了大量的碳酸盐岩石,不仅改变了岩石圈的组成,而且生物与岩石风化物的相互作用,在地表上形成了土壤。可见,土壤圈的形成是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相促进的。

从地球各圈层发育的过程中,我们又一次看到生物的能动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球今天面貌是生物创造的。爱护和保护生物圈,就是爱护和保护地球的现在和未来。

五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1)人类与大气圈

大气圈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在地心引力作用下,50%集中在距地表5千米以下,75%在10千米以下,90%在30千米以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N和O2.还有甲烷,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一些固态和液态杂质。目前大气中氧的含量是21%,是亿万年来生物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定浓度二氧化碳的存在,对调节地表温度至为重要。然而,人类实行工业化以来,规模和强度日益加大的人类活动正在破坏这种精细平衡。于是便出现温室效应,酸雨现象。两极冰盖融化,水平面上升,淹没大部分土地,人类生存面临严峻考验。2)

人类与水圈

海洋和陆地上的固态水,液态水构成一个大体连续的圈层覆盖地球表面,称为水圈。各种生命起源的假说都离不开水这个因素。水是无色透明的,光合作用需要的光可以达到水面以下一定的深度,而对生物有害的紫外线可以阻挡在外;它是一种很好的溶剂,为生命过程营养物和废弃物的传输提供基本媒介;水具有高比热和高蒸发的特性,能够调节地球气候和温度。人类的经济繁荣和生产发展也都依赖于水,如水力发电,灌溉,航运,渔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均离不开水。三

人类与土壤圈

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供植物生长与繁殖的疏松表层。除了江河湖海等水体和两极冰盖与高山冰川覆盖的区以外,几乎都有土壤存在。即使在岩石出露或流沙覆盖的地方,也可能有原始土壤和风沙土的发育。因此,各种土壤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断续分布的圈层,覆盖于岩石圈之上,其厚度由几厘米至几米不等。在炎热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有些土壤的厚度可能达几十米。

土壤圈是与大气圈、水圈同样重要的第三大环境要素。土壤和岩石共同构成了大地,但土壤和岩石是有区别的。土壤由岩石演化而来,并覆盖在岩石的表面,土壤与岩石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具有肥力,即提供和节水、气、热和营养元素的能力,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使得地球上有了广阔的森林、农田和草场,人类得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生产和生活资源。

尽管人类日益紧迫地面临土地匮缺的问题,但是,人类在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中仍然有意无意地伤害关系到人类衣食住行的土壤圈。人类对土壤圈较严重的影响包括荒漠化、水土流失、盐渍化和水涝,以及土壤污染等方面。四 人类与岩石圈。

岩石圈从地心向外,分别是固态内核,液态外核,地幔和地壳。岩石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化石燃料和矿物燃料。但是一些地方矿石的过度开采,使地壳出现了塌陷,形成了所谓的天坑。煤矿出现瓦斯等爆炸事故,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把能源消费从不可再生能源转变为可再生能源。因为新能源的开发,新技术与新设备(如核聚变与太阳能发电等)也要消 耗 大 量 能 量,现存 的 能 源 应该 用以 实 现 这 种 转 变。因此,未来几十年能源的利用可能决定人类文明的未来。五 人类与生物圈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使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表面。生物圈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一直保持着生态平衡,调节着整个地球上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如果生物圈有一个环节失去了平衡,整个系统就会崩溃,人类的生存必然会受到影响。

六、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的能量流过程构成的系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还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的物质与能量 3.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形成一个网状结构,也就是食物网。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只要途径。

4.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信息传递。5.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部长期适应的结果,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七、学习本课程的心得与体会

独一无二的地球,义不容辞的职责

短短的七周,环境保护导论这们课程便结束了,可他留给我们的财富也许终生受用。

广袤的宇宙中,蔚蓝色的地球就像一颗蓝色宝石镶嵌其中,多么美丽,多么迷人。卫星,行星,恒星,太阳系,银河系,不管我列出多少,地球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孕育了无与伦比的生命!什么条件都是刚刚好,这种优势诞生了生命,也让生命改变着地球。康德曾经说过,他要仰望星空。我们都要仰望星空,问问我们来自何方,又将去向何处——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 篇6

【关键词】地理教育;环境意识;优势;途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那个清新、明媚、秀丽、温暖的江南不仅是唐人白居易心中永远的怀想,也成了作为21世纪江南人的笔者心中永远的遐想:因为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变革,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长,而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当务之急是必须培养人类珍惜环境,爱护环境的良好的环境意识——包括科学的环境观、科学的资源观、科学的人口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它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教育面临的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一、借助地理教育培养环境意识的优势

环境意识教育尽管与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都有关,但其中地理学科与环境意识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最具培养优势。

(1)环境意识教育是地理学科教育立足点的必然结果之一。地理学科教育的立足点是阐释“人——地关系”,在协调人地关系中进而总结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人地关系,这本身就是良好的环境意识。

(2)环境意识教育是地理学科课程目标的内容之一。地理学科教育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的第四条就是“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与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进而形成环境伦理道德。

(3)环境意识教育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教材内容。地理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不少地理知识本身就是环境知识。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必修地理1主要是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必修地理2主要是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修地理3主要是说明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无不渗透环境意识的教育内容,在选修6中更是直接把环境保护作为一块教学内容。

正是缘于地理教育培养环境意识的优势,所以1992年,在《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明确提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做出贡献。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已经成为地理教育的必然使命。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教育的途径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真正重视环境意识教育。环境意识教育要求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环境知识点,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环境、资源、人口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养成对环境和资源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感,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和环境能力,这是一种真正的素质教育。

(2)充分利用课堂内外地理内容,进行环境意识教育。①充分利用课堂内地理教材内容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地理教材中随处可见关于环境意识培养的教学内容,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如在必修地理1中,在学习“大气环境”相关理论后,可以引导学生对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产生过程、原因、后果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究的研究性活动,从而既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观。如在必修地理2中,共有“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等四个章节,集中讲述的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既依托又损伤的关系 ,其根本目的就在揭示必须追求人地协调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结论,水到渠成地培养了学生科学的人口观。②充分利用课堂外的地理内容,进行环境意识教育。课堂外,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鲜活的可以进行环境意识教育的地理内容。

(3)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环境意识教育除了常见的教学方法外,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三种比较有效的方式进行环境意识教育。①对比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通过相关资料的呈现,对环境破坏前后进行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让学生更渴望曾经的美好,更沉痛于今日的残状。比如在学习“水资源”时,笔者以认识江南水资源为例,通过大量的唐诗宋词、歌谣、老照片等资料,展现了一个“小桥、流水、人家”为核心景物的诗意昂然的和谐家园形象,再通过大量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展示了一个江河湖泊逐渐减少、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的现状,因为对比,更强化了学生对于现状惋惜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②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更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能力。如在“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一节中,以洞庭湖为例,进行案例教学,在对其洞庭湖区域经济活动与洞庭湖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分析中明确了,洞庭湖的地理环境既为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周边区域的经济活动过度又影响了地理环境的质量,从而阻碍了区域经济的继续发展,自然地得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地理环境协调,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有助于更明确、更深刻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③实践活动法。实践活动法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认知、情感体验及行为能力,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作者曾让学生调查本地水资源现状,分析其污染原因、后果以及防治措施……这些活动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直接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环境行为习惯与环境能力,强化了环境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

三、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辨证认识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笔者强调在发展人类经济活动时必须注意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并不就是否定經济发展的重要性,把两者纯粹对立起来,形成片面的环境意识,而是对立统一的。必须使学生辨证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科学的环境意识: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发展经济时,必须合理、适度,使两者协调发展,使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同时进行,形成可持续发展。

(2)不能以偏盖全,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当成地理教育的唯一重点。笔者在文中强调在地理教学中培养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说培养环境意识就是地理教学的唯一内容。地理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而地理素养的内涵极其丰富,环境意识只是地理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不能以偏盖全,把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当成地理教育的唯一重点。

综上所述,作为当今面临的重大全球问题——环境问题,因其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必须重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意识的教育,培养现代公民良好的环境意识,并能激发学生今后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和环境能力。而笔者所作的探索,希望可以引来更多的同行者来为维护我们美好的地球家园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骏.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澄,樊杰.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江苏出版社,2004

[3]王存志.在中小学进行环保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1999(9)

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 篇7

一、实验室的仪器配备难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

高中化学课程内容改革充分体现了“通过实验学化学”的思路, 不仅在必修课程中增加了学生的探究实验, 而且单独设置了《实验化学》选修课程, 期望通过实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得以提高, 同时积极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 在新课程实施之前, 应该首先考虑到了课程资源问题, 在配置实验室的同时, 组织人员建设化学新课程资源库, 为新课程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 众多学校对于实验室的投入很少, 甚至还有些学校仍然使用原有的实验配备。在新课程中出现了很多的有机物的结构、化工合成塔等模型, 实验室里根本就没有配备。导致教师演示实验也难以全部开出, 学生的分组实验更是难以进行。还有些学校在人员配备上, 根本不重视实验室工作, 甚至有些学校没有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

对策1.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投入, 为新课程实验提供有力保障。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新课程实验经费投入机制, 集中力量解决新课程实验急需的设施建设和配备添置问题。

对策2.第一线的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 采取多种方式, 尽最大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例如, 启谱发生器是价格较高、体积较大的仪器, 大多数学校配备数量很少, 只能够教师演示使用。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使用它, 我们可以将启谱发生器的使用原理和优点告诉学生, 让学生去模仿地组装出自己的启谱发生器。有的利用一次性输液器和安装瓶组装起来, 有的利用无底的塑料瓶和饮料瓶组装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为实验创造条件, 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持续, 两极分化严重

高考是教与学的指挥棒, 向高考看齐, 这个历史沿袭下来的规律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还有着很深的影响。课程按必修、选修设置, 充分考虑到目前高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别差异, 循序渐进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化学选修课程的基础。然而, 现实教学中有的教师将新课程必修的基础要求与传统课程相提并论, 不仅加大教学容量, 教学方法上也沿袭过去“重复演练”的做法。学生难以走出传统的课堂, 自主实验、结合社会调查等方式学习化学离现实还有一定距离。教学资源缺乏, 特别是实验条件的不足, 使学生的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学习的机会丧失, 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影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查表明, 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 尽管课时有严格的限定, 但现实教学中仍然不切实际地成倍扩展教学容量, 提高教学要求, 增加作业量, 导致比例不小的学生提前“分化”:必要的基础得不到落实, 学习大量“额外的”知识又出现“夹生”, 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减退, 对进一步学习化学选修课程产生畏难情绪。某重点中学的问卷调查表明, 在当前“欲速则不达”的学习情境中, 学生从内心愿意选择化学选修课程进一步学习的情况很不乐观。这种状况任其发展, 不仅影响化学知识的学习, 对学生良好情感态度的形成也是极为不利的。

对策1.重视实验教学, 让学生真正的从实验中做学习的主人, 自主地去学习, 才能不断的为学生的学习注入兴趣的动力。对于课本中的探究性实验, 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而不是靠教师的传统讲解。

对策2.一线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和学生对知识接受的规律, 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不能只为高考而扩展教学容量, 提高教学要求, 增加作业量等等, 注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三、新课程标准进展速度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相矛盾

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教材涉及的化学知识点很多, 但实际的授课时数却不多, 一线教师要按课时标准去完成授课任务, 但是大多数学生反应, 在学习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如走马观花一样, 在头脑中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 既而导致学生在做题时, 不能将所学知识反应出来。在此处的检测时, 发现很多学生的成绩不好, 甚至有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 一遇到与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相关的题目时, 都感觉到不知如何解题。例如, 在《化学2》“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专题中, 教材只用一个单元讨论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一般要求教师用2个课时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不要把这部分内容尤其是化学平衡视为教学的重点按以往方式加以系统展开, 而应将重点放在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 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至于化学平衡内容只要学生通过实验和交流了解其概念即可。其余有关化学平衡的知识将在选修课程模块中进一步学习。

对策:教师必须摆脱传统的观念, 准确把握《化学1》、《化学2》内容标准的深、广度, 确定教学的重点。在备课时, 多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 篇8

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其他学科的教师都认为环境教育是地理教师的事,同时地理学科是联系着人类未来的,因为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使学生懂得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运动与变化,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密切关系,人类的生产、生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发展观。这些观点的形成将有助于正确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懂得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而谋求持续发展。也是因为如此的这些因素,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从中学地理课程内容来看,有些课堂教学内容中环境教育的指向性不明显,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思想的渗透与内容的挖掘,或课程内容作为环境教育的基础,如地图、经线、纬线、经纬网、时区等。有些内容表现为直接的环境教育指向,如高中选修课程“环境教育”模块,就是直接进行环境教育的地理内容,还有散布在其他地理教学内容中的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等的课程内容,也是直接的环境教育内容。

我们不管谁一提到环境教育,就认为是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及怎么样来保护环境和避免某些环境问题的发生。其实不然,新课程下高中地理课堂教育也要促进学生认识环境带给人类的价值。这个在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就有的教学内容,教育促进学生认识环境带来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旅游价值等自然界的一切可为人类的利益服务,为人类所使用,能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和其他工业原料,甚至可以作为欣赏、研究的对象。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才能生存和发展。而人类要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维护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必须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教育并促进学生认识到环境的重要价值后,才能自觉并努力地去学习解决和预防环境问题产生的措施。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蕴藏有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空间垃圾、大气环境污染、臭氧层空洞、酸雨、水污染、森林面积锐减、城市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开发资源利用造成的问题等等,从中挖掘出有关环境教育知识,促进学生获得有关环境的基本知识,为他们以后参与环境保护的实践做好准备。例如“宇宙中的地球”这一个单元,让学生知道安全出行的重要及对环境发展规律的尊重: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运动除了极个别彗星或流星之外,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制约”共同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地球上空的空间垃圾影响了地球卫星的运行安全而给地球带来安全隐患,同时空间垃圾也影响了地球获得的光照;在地壳运动和景观地理教学内容方面说明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与伟大,培养学生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并培养学生的环境审美能力,对此课堂教学中应当强调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符合自然发展客观规律和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规律。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不管是必修或选修内容,认真利用好环境教育专题,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危害性。这个有自然影响的,目前社会发展下,主要是由人类活动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地质灾害中地震目前主要由自然引起的,人类不合理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人工爆破、截水成湖引起的地质变化等。而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酸雨、大气污染、土壤破坏、荒漠化程度加剧、水污染、森林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城市化问题等环境问题,目前已经严重地威胁并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利用这些问题向学生普及环境法律知识,自觉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让高中生懂得一些环境保护方面法律的知识,树立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以后他们环境保护的实践开展。

结合各类与环境有关的节日进行地理课堂环境知识的教育。例如:世界水日(3月22日)、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世界防治荒漠化日(6月17日)、世界旅游日(9月27日)等进行相关主题的环境知识教育。这个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平时注意搜集有关环境的知识,并认真做好有关的课堂准备。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改的探讨 篇9

由于本课程是文字性概论性质课程, 往往存在老师上课没激情, 学生不重视的情况, 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浪费了教学资源。笔者在执教过程中, 发现实际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对其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抛砖引玉, 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不重视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有所增加, 但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1]。导致学生重设计和操作性课程, 对于概论性课程并不重视, 有部分学生缺课或上课玩手机, 为了修学分而上课, 缺乏学习积极性。

1.2 教学方法单一

授课教师受到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的限制, 教学上还是采取老师自顾讲课, 学生爱听不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由于讲课的内容基本都是概念性的理论知识部分, 使得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 很难调动起学生上课的热情[2]。

1.3 缺少实验与实践的环节

由于是概论性课程, 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时候没有设置相应的实验和实践的安排, 使得学生听起来觉得比较空洞, 缺少对知识体系的感性认知和掌握, 很难让学生集中精神听老师上课。

1.4 考核形式单一, 评分制度单板

《环境保护概论》课程与其说是一门环境专业课程, 倒不如说是一门环保知识宣传课, 是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和环境知识教育为一体的交叉学科, 因而考核的形式应该多样化, 评价的形式也应灵活化[3]。

目前考试只是笔试, 仅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并不能完全达到激发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考核[4]。

我校是工科学校, 批改试卷规定中要求严格按步骤得分, 对于绝大部分的科目是很合适的, 但对于《环境保护概论》性质的课程, 这样的得分制度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 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2 教改的几点建议

总结了以上一些《环境保护概论》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本着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 笔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2.1 确定课程设置的意义

《环境保护概论》并不仅仅是环境方面的专业知识, 它是与能源、材料、仪器、管理、地质、经济、法律等各领域的知识交叉在一起的一门课程。

《环境保护概论》是为高等工科院校环境和非环境专业学生开设的“概论性”专业基础课程, 使学生能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普及环境保护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评估环境质量和在本专业范围内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在上第一堂课时, 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讲解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和重要性, 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此课程是在一年级新生军训完后的第一堂新课, 作为本专业学生入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 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环境专业的性质以及它的重要性而设置的一门。作为入门课程, 重点在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环境专业学习的兴趣, 由浅入深的讲解来吸引学生往更细化的环境专业课程学习,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 调整角色定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以“教”为主, 学生以“学”为主, 教师教的很“主动”, 学生学得很“被动”, 使得“教”与“学”孤立, 很少提供给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环境和机会, 导致培养出一批应试型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尽可能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适当的时候当下“学生”, 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 主动“求助”如何解决环境问题, 最后教师在用专业的角度进行讲解和点评, 无论提供的答案对错和标准, 都应鼓励主动思考学生, 使学生有成就感, 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学习热情,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2.3 课程安排

由于《环境保护概论》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广泛, 并且环境知识也日新月异, 专业老师应紧跟学科前沿, 将环境专业学科的最新技术变革, 环保的思想动态、环保产品的最新开发, 和环保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本专业的学生。

结合我系老师各自擅长专业的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在开设这门课程时候, 尝试安排多位老师上课的模式, 取之所长, 传授给学生更丰富的各学科的专业知识, 学生也能有机会感受不同老师各自的授课风格。

每位教师只教自己专业的内容, 且只安排1-2次的课程, 有充分的时间备课, 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5]。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安排有针对性的授课方式, 改善授课形式单一, 上课气氛沉闷的问题。

2.4增加考核形式, 改革评分制度

该门课程的考试形式可以采用多样化, 按一定比分加总的模式来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专业水平。比如说可采取笔试、参观实习报告、实验成绩、课堂讨论、专业论文等方式综合考核学生。

考试中的有部分问答题是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 并没有一板一眼的标准答案, 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 有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就已经达到教学的目的, 建议此类课程的问答部分的评分留给专业老师一定的自主权, 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3结论

《环境保护概论》是环境专业比较重要的专业素质课, 为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几点个人的改革意见。笔者认为没有上不好的课程, 也没有真正不想学习的学生, 我们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 而非过多责怪于学生不认真上课, 不爱学习。教师更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来带动学生共同探讨环境知识,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教学质量, 促使教学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天煜, 赵文玉.浅议普通高校环境专业课程的结构性调整[J].高教论坛, 2007 (2) :38-38.

[2]董怡华, 等.《环境保护概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 (5) :43.

[3]黄宏, 等.《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改创新, 2012 (1) :155.

[4]归风铁.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 (13) :162.

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 篇10

学校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1. 学校课程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它对有效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什么作用?

新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目标提出, 要开发和建设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的学校课程, 创建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新经验, 构建富有特色的、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而建立和存在的, 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实际是对国家新课程方案中选修Ⅱ模块课程的开发, 就是学校要在实施好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基础上, 还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实际, 组织教师对选修Ⅱ模块的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

开发与实施好选修Ⅱ课程, 有助于拉近课程与学生的距离, 整合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新内容, 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 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学校容易形成激励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 形成教师团队合作的工作与学习机制, 从而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2.在课程开发过程中, 应如何把握和定位学校课程, 才能有效推进课程开发?学校课程与校本教材的关系是什么?

在学校实践层面, 加强对选修Ⅱ模块课程的开发, 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学校能够提供的课程资源, 要在对学生发展需求认真分析的基础上, 组织教师个人或团队来开发。特别要注意的是, 不能把对选修Ⅱ模块课程的开发, 变成对必修或选修Ⅰ课程的简单重复、随意加深和拓展。更不能将课程开发实施过程变成对高考科目进行辅导的第二课堂, 表现出课程开发中的功利化倾向, 让其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属品。

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课程应该具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 (教学及评价) 及课程资源开发等基本要素, 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种形态或者课程载体。学校课程开发不完全等同于校本教材的编写。学校课程在形态上可以是讲义、活动方案设计、多媒体影像素材等, 当然也可以是文本的教材, 这是在学校课程开发中要予以注意的。

3.学校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增强课程的选择性, 以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那么, 怎样处理学校课程设置与学生多样化需求之间的关系?

学校课程应具有选择性, 旨在满足学生独特性、差异性的发展需要, 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要保证学生共性素质发展的需要, 又要保证学生个性素质发展的要求, 对两者不能厚此薄彼。普通高中课程内容中, 有些内容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在保证学生基础学习的基础上, 要关注学生独特性、差异性的发展需要, 不能以偏概全, 要树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重心, 而不是以教师或专家为重心。开发学校课程时, 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 要提升学生的现实经验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校要结合本校可以提供的课程资源和课程开发实施能力,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可选择的、尽可能丰富的课程平台。当然, 学校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融入了学校的教育哲学, 浸润了教师对学生的洞悉, 而这一切都源于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考虑。学校课程开发绝不是一劳永逸或者一蹴而就的事情, 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跟进、调整、完善甚至否定的动态发展过程, 只有这样的课程才能承载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功能。

4.学校课程的开发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是一个考验, 除了合理利用好学校的师资力量外, 对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学校课程开发中, 教师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那么更多地表现为课程开发中的选题与开发深度问题。在课程开发初期, 各教研组、学科组、教师团体或者个人要做一些学科拓展性的课程开发, 或者将自己擅长的领域作为开发的选题而组织开发。因此, 为了有效落实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激发和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增强课程开发的实效性, 学校要重点组织教师开展课程开发的培训、研修活动, 帮助教师透彻理解《学校课程方案》与学校整体课程计划的关系, 明确教师开发学校课程的任务要求。

同时, 教师学习和参与学校课程的规划, 也是将学校课程与学校办学理念普及的过程。只有达成共识, 把学校课程开发的行为变成教师群体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培训才能使每一位教师了解学校课程, 易于形成民主参与、积极合作的学校文化。培训一般涉及课程分级管理的新政策、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本校学校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学校课程开发的参与策略及范围、方式及阶段性要求、课程开发的程序、课程纲要的撰写及审议要求、课程评价等。

学校课程的开发

1.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的范围和类型是什么?

学校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对应的概念, 课程开发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活动, 即“学校课程的开发”和“校本的课程开发”。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高中新课程方案中的选修Ⅱ的内容, 把“学校课程”看作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 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二是综合实践活动领域, 是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三是其他七大学习领域中相关科目、模块及其具体内容, 是学科拓展类的学校课程。从学校实践层面上来看, 更多的集中在第一、第二类上, 也不乏学科拓展类的学校课程。

2. 学校课程开发有哪些程序?

开发与实施选修Ⅱ模块课程是国家课程决策权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的具体体现, 这也就给学校的课程决策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进行学校课程开发?有没有可以遵循的操作步骤?”对此, 不少学者总结出了学校课程开发的实施步骤, 如斯基尔贝克的五步骤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八步骤法, 我国学者王斌华提出的五环节法等等。由于每个学校的环境、教育资源、文化氛围、经济因素及开发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所以, 采取什么样的程序都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或调整。

在此, 结合各学校的一些实践研究和情况, 可大致描绘出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的步骤, 使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把握核心要素, 根据学校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

首先, 要制定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开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 进行课程规划是学校课程开发的首要阶段, 其前提是对学校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分析, 核心是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或对办学特色的追求。它涵盖了学校所有教育哲学中的价值选择: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和社会?我们必须提供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以获得什么样的理想结果?学校须对本校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的规划与考量, 根据国家教育方针, 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综合学校的社区环境、学校传统的办学风格、学校资源状况等, 设计和编制切合本校教育目标与实际的课程计划, 研制开发本校的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开发必须考虑课程的实际操作问题, 考虑学校的现有条件、资源以及评估学校的课程需求和开发意愿, 设计好各环节、步骤, 组织人员力量, 调配优势资源, 做好人员分工, 合理分配工作时间, 并做出详尽的工作方案。课程规划的过程大致包括组织建立、现状分析、目标拟定、方案编制等。

在学校课程开发规划中需要防止以下两种倾向:一是将“学校课程”变成“校长课程”, 即校长从自己所理解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目标出发, 没有对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分析, 没有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想当然地设置有关课程;二是将学校课程变作“教师课程”, “教师会什么就开什么”, 即在教师的专业能力导向下的课程开发, 成为教师的单方面、单主体行为, 学校和其他开发主体 (如专家、社区等) 责任缺失。

其次, 要组织课程开发。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学校课程申报与审议。学校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 教师根据学校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课程大致结构, 结合自己对学生需求的了解和自己的专业、兴趣与特长, 要积极参与申报课程。

在课程开发的初期, 教师由于畏惧情绪或没有时间等主客观因素, 会存在参与热情不高、程度不够、思考不深入等问题。特别是按照普通高中学分管理办法, 按照每学分18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 还存在课程内容不足, 课程评价及学分认定困难等问题。这需要在学校课程开发领导机构的协调下, 整合有关选修内容, 改变选修课程各自独立、缺乏联系的格局, 积极探索构建综合选修的课程机制, 使得不同的选修内容在一个共同的主线下构成一个知识体系, 以此来完善和丰富选修模块。

3. 学校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于构建新型的教学关系, 营造良好的教学生态。新课程的实施, 将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的专业素养构架中, 教师不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 知识的唯一权威。教师要在课程的实施中摒弃狭隘的教学观念, 树立“课程”意识, 要更多地关注课程背后的故事, 摸透课程设计者的意图, 把握课程内容呈现的方式并做出适应性的调整和加工, 要在课程内容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重建这样的教学相长关系, 正好回应了对选修Ⅱ模块课程开发的开放、动态发展的轨迹, 课程开发与实施期间,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 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对选修Ⅱ模块课程的实施应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事实上, 对选修Ⅱ模块课程的实施, 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定位更加现实, 教师更多时候是和学生在一起学习、研究, 唯有如此, 才可能指导学生做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学校课程的实施与保障

1.如何开展学校课程的实施工作?

在对选修Ⅱ模块课程开发过程中, 前期更多关注的是决策、设计与开发技术层面的问题, 课程编制完成以后, 就要关注如何将课程设计者的意图、观点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即课程实施的问题。课程实施主要涉及课程解释和课程实施两个层次。

做好课程解释工作。选修Ⅱ模块课程实施之前, 学校要科学合理地管理设置课程信息, 应对家长、教师、学生做好观念澄清、所开设课程的解释、介绍及宣传工作, 使广大课程参与者了解和熟悉所开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及学分要求等, 培养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课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根据课程开设的要求安排班级规模、课时、教室分配及选课要求等, 这样课程执行才会相对容易。

做好课程实施工作。课程实施主要涉及选课、组班、上课等步骤, 具体应由学校教务、学生管理等部门协作实施。开课教师要在学校课程的整体架构下, 根据各自专业实际、资源条件, 按照课程方案的规定, 学校教务处负责统一安排实施学校课程的教学活动, 特别要注意做好课程的档案及学分管理工作, 确保各项行政支援措施到位。

2.对学校课程如何进行课程评价?

对学校课程进行课程评价时, 应关注过程性, 注重发展性, 发挥评价能激励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的功能。学校课程的评价中,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样化更加现实, 这就要求在课程评价中要通过广泛的渠道, 充分听取和合理采纳各主体的建议、意见和评价的观点, 要关注学生参与课程的态度和情感, 课堂参与的程度及表现, 研究的过程及技能掌握的情况, 研究结果及结果的表述等等。通过评价来激励学生的探索与实践, 以此拓展学校课程开发的视野, 推动学校课程向纵深发展。

3. 对学校课程如何进行管理?应建立怎样的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机制?

在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系内, 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是最基础的管理。课程管理一方面具有规范和控制的功能, 可以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质量;另一方面也具有支持和促进的功能, 可以推动学校课程的持续改进。学校对课程的基本管理职责是确保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正确实施选修Ⅱ模块课程。其管理行为主要包括课程开发管理、课程实施管理和课程制度建设。

在教学常规管理上, 选修Ⅱ模块课程与国家课程一样, 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须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核、有总结, 并对修习课程的学生要加强教学班学生出勤管理。为此, 学校应制定相关的教学班管理制度, 对教学班的教学进度、管理过程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 重点是教学、学习质量和学分认定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促使任课教师认真搞好教学工作。

学生学业成绩的管理主要依靠教师根据考勤情况、学生提交的作业和总结、报告、小组评议等给出学生的课程学分认定结果, 并放入学生学习档案。

上一篇:发射机控制系统下一篇:耕作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