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改革

2024-06-10

耕作改革(精选十篇)

耕作改革 篇1

一、基本情况

我区是四川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区和国家商品粮基地县, 是四川主要粮经作物的重要产区, 也是四川省商品瘦肉猪基地县。全区幅员面积1 627.9km2, 辖22个乡镇, 4个办事处, 482个村, 6 132个社, 总人口107万人, 农业人口85.7万人。2010年总耕地97万亩, 其中田27.43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28.12%, 土70.09万亩。冬、囤水田4.99万亩, 占田面积的18.2%。

我区地处川中丘陵旱作雨养农区, 低产土壤比重大, 灌溉设施陈旧 (绝大部分水利设施为20世纪60~70年代修建) , 有效灌溉面积少, 水资源缺乏, 全区水资源人平仅为503m3, 为全省人均水平的25.15%, 为全国人均水平的21.87%, 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47%, 属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之一。又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 自然灾害频繁, 具有发生频率高、范围广、程度重的特点, 特别是干旱严重。据气象资料记载:干旱出现的频率:春旱、夏旱、伏旱分别为80%、68%和56%, 且多以春夏、夏伏、春夏伏连旱的形式出现, 故有“十春八旱、十夏六旱”之说。尽管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达965.8mm, 但蒸发亏损逆差却高达172mm, 且降雨时空分布严重不均, 大雨集中在6~9月, 占总降雨量的70%, 与作物需水时间存在矛盾。加之土地瘦薄, 蓄水保水力差 (全区低产田土占60%, 其中陡、瘦、薄的坡耕地和红石骨占旱地的65.61%) , 水分调节力弱, 农业基础设施较差, 抗御灌溉水平低, 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造成了“三天一场雨, 遍地出‘黄金’;风调雨顺增点产, 一遇旱灾垮下来”的被动局面, 这正是我区干旱缺水的真实写照。因作物年际产量波动大, 从而严重影响了作物产量的提高, 这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干旱缺水仍然是我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稻田耕制概况

我区的稻田耕作模式主要有:冬闲田、冬水田-一季中稻、油菜 (小麦、豌胡豆) -中稻、中稻-蔬菜 (饲料或绿肥) 、中稻-蔬菜、中稻-蔬菜-蔬菜等。

三、稻田耕制回顾

20世纪中期, 我区水田耕制主要以关冬水休闲、大春种植一季中稻为主要模式, 全区常年冬囤水田比例为80%左右。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 为了提高稻田利用率, 增加复种指数, 增加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 政府大力提倡增放两季田, 推广稻稻油轮作模式, 两季田面积逐年扩大, 至上世纪末, 冬水田比例下降到稻田总面积的60%左右。实施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 由于农业水利设施建滞后、农村劳动力紧缺和旱灾等原因, 致使近年来冬水田面积锐减到稻田总面积的30%以下。

四、稻田耕作制度的变化和作物产量的关系

1. 冬关水-中稻 (一年一熟)

1949~1955年, 水田都以冬关水春播种, 一年一般只种1季中稻, 亩产150kg左右。1956年后, 为提高复种指数, 开始推广双季稻10.31万亩 (最高年为1958年20万亩) , 亩产224kg (最高年为1979年的250kg) , 直至1980年双季稻种植才被全部淘汰。双季稻平均亩产230kg左右, 其效益还不如种植一季中稻。

2. 冬关水-中稻 (一年一熟) 和小春

或绿肥-水稻 (一年二熟) 水旱两熟

1970年开始示范水旱两熟, 第一年放水田80亩, 种植小麦50亩, 亩产220kg;油菜20亩, 亩产105kg;绿肥10亩, 亩产1 000kg。夏收后种植水稻, 亩产340kg。水旱两熟亩产粮食560kg, 增产增效显著。后逐年增加, 到1985年每年都在16万亩左右。

3. 小春-水稻-晚秋三熟

2006年开始种植晚秋作物, 主要模式有“油菜-水稻-洋芋”和“油菜-水稻-榨菜”, 利用晚秋光照, 在水稻收获后, 及时种植洋芋或者榨菜, 收获前在预留行内套种油菜, 改2熟为3熟。亩产水稻560kg、洋芋1 000kg (榨菜2 000kg) 、油菜140kg。

五、稻田的作用

稻田是“人工湿地”, 是生态安全的可持续系统。稻田也是人工湿地系统, 是人类与自然斗争并向自然学习而创造的高度稳定的生态系统。稻田的作用主要有: (1) 稻田有利于水土保持, 流失的土壤颗粒较少; (2) 稻田处于淹水还原状态, 使多数污染物呈生物无效或低效态; (3) 稻田是有机质的储存库, 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固存,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4) 稻田是天然的生物氮肥厂, 每年固氮量比旱地多30kg/hm2; (5) 稻田有利于调节气候、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6) 稻田补给地下水的作用大, 稻田抗御干旱的作用明显地优于旱地, 其土壤剖面是水饱和的, 因而对地下水和周边旱地土壤不断补给水分, 比没有水田的地区更能抗旱; (7) “蓄水于田”———稻田是防洪抗涝的需要。当汛期大暴雨来临时, 稻田可排水蓄洪, 田面蓄水层可深达15cm, 1亩稻田就比旱地要多蓄水100m3。水饱和的稻田土壤剖面所保蓄的水量比旱地要多50%, 所以稻田是最大的储水池和滞洪库。我区常年有冬水田面积约10万亩, 以每亩蓄水100m3 (平均水深15cm) 计算, 10万亩冬水田应蓄水量为1 000万m3, 与工程蓄水相比, 由于没有死库容 (30%) 和渠道损耗 (渠道水利用率0.36) , 故其有效蓄水相当于一个渠系配套完善的1 000万m3的中型水库。同时可使关冬水区域的地下水资源得以补充, 农村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得到改善。

六、提高冬水田综合利用效益的途径

勿庸讳言, 关冬水田加一季中稻的耕作模式会降低部分稻田的直接收益, 但可以通过以下综合利用途径加以解决:一是实行“稻-鱼” (或稻鸭共栖) 模式。可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 亩产商品鱼50kg以上, 扣除增加成本, 纯收入达200元以上;二是发展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适销对路的水生经济作物, 如莲藕、茭白、泽泻、芡实、灯草等特种经济作物;三是搞好田埂的综合利用。据研究, 同一品种作物在田埂上种植比在整块地里种植单产高40%以上。可在田埂上发展水果、花卉、蔬菜、药材、蚕桑、豆类、高粱等作物。

七、稻田耕制改革的原则和基本思路

大规模的两季稻田, 虽然可以部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但这种耕作制度是单纯追求产量, 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过大面积的稻田水旱轮作会带来如蓄水保水、调节气候、保证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 (特别是旱地作物) 用水、抗旱防洪等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 笔者认为, 对稻田的耕制改革应坚持在以水稻生产为主, “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 统一规划, 宜放则放, 宜关则关, 提高关放质量, 增加稻田综合效益”的原则。基本思路是适当增加冬水田, 减少两季田。特别是干旱缺水、等雨栽秧和无抽水灌溉地区, 要充分利用和积蓄夏秋季降雨水, 部分恢复稻田关冬囤水, 逐步扩大湿地耕作规模, 充分发挥冬水田蓄水保水防旱抗旱功能, 有利于保障人畜饮水, 改善农业生态, 提高农业抗旱能力, 稳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区现有水利资源条件和耕作制度等情况的生产实际, 冬囤水田面积应占稻田总面积的40%左右为宜。一是无自流灌溉的正沟田和平坝田尽量关冬囤水, 此类稻田面积约8万亩;二是高塝望天田直接改走旱路, 此类稻田面积约2万亩;三是有自流灌溉条件的继续放两季田;四是深脚冷浸田实行隔年 (或隔几年) 轮放两季田。力争用2~3年时间, 使我区冬水田面积占总田面积的40%左右, 使旱区的一线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 通过提高水田的综合利用效益, 创新蓄水用水机制, 实现稻田生产的高产、稳产、高效、低成本。

八、稻田耕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1. 转变效益观念, 增强生态意识

各级各部门, 一定要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充分尊重自然规律, 转变效益观念, 大力增强生态意识, 充分认识恢复部分冬水田的重大意义, 加强宣传动员和组织发动群众。

2. 加强组织引导, 完善技术服务

各级部门要积极引导, 做好规划, 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和种植结构, 切实加强技术指导, 提供必需的配套服务。

3. 配套落实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 搞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制定并落实有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 对关冬水田要给予必要的政策性资金扶持。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农民作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在“村民自治”的原则下, 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 组织农民投工投劳, 扎实抓好以新修囤水田埂为主“微型水利”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改善生产条件,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鼓励关冬水田的农户积极开发新产业, 大搞多种经营, 形成产业规模, 提高经济效益。

4. 深化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鼓励土地流转

要鼓励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适度集中, 保护业主开发, 引领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5. 加强冬水田的整治和管理

我区冬囤水田蓄水, 一般是在降雨量最大的夏秋季节 (5~10月) 。因此, 在水稻收获前, 主要是夯实田埂, 防止渗漏, 拦截雨水;在水稻收获后, 应及时捶糊田边, 加固加高田埂。整治管理冬水田的费用问题, 根据稻田分散经营、一田多户特点, 应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来解决。冬水田蓄水后, 应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明确责任, 管理人员的报酬应按受益户、受益面积多少进行分摊, 确保足量的水源不被流失。

耕作改革 篇2

【摘要】耕作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为开展新时期的教学,依据新农业特色对耕作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为强化实践教学,采用录像视频、多媒体和黑板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耕作学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改革

【Abstract】The outstanding feature of cultivation science is extremely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linking theory closely with practice.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carry out teaching in the new period, the cultivation teaching content has been updated according to the new agricultural model.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teaching, the video images, multimedia and blackboard teaching are combined in 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Cultivation science, Teaching model,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G642.4;S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29-02

《耕作学》是农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它综合运用“植物生理学”、“农业气象学”、“土壤学”、“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生态学”、“植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作物种植制度的理论与养地技术,直接为种植业服务,推动大农业(种、养、加)的综合发展。该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在专业课教学中,因为耕作制度作为一整套农作物生产的技术体系,涉及作物生产的各个方面。耕作学教学内容理论多、实践少、“不实用”的现象仍然存在,“黑板种田”的旧有教学模式也不适应高素质、多功能性人才的培养,因此,能否真正做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是事关教学成败的关键。在现阶段,我们根据我校的专业教学实践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耕作学》教改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优化教学内容

《耕作学》的教学内容分为二个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首先是理论教学,《耕作学》的理论教学可划分为3大模块,共8章内容,其中,第一模块为宏观决策模块,包括第1章,共4学时;第二模块为种植制度模块,是本课程的重点,包括第2、3、4、5章,共20时;第三模块为养地制度模块,包括第6和第7章,共8学时。其中各章节的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4学时),主要介绍耕作制度的含义与基本功能,世界农业和中国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经验,我国耕作制度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措施等。第二章,作物布局(6学时),主要介绍作物布局的内涵、意义,建立合理作物布局的原则,影响作物布局的生态环境因素,我国及河南省的作物布局现状;作物布局的设计与评价。第三章,复种(4学时,含2学时课堂讨论),主要介绍复种的有关概念及在生产中的意义与发展;复种增、减产的效益原理;复种的条件与技术,复种的模式与应用分析。第四章,间混套作(4学时)主要介绍间混套作的有关概念及在生产中的意义与发展;间套作增产的效益原理;间套作的条件与技术,间套作的模式与应用分析。第五章,轮作与连作(6学时),主要介绍轮作与连作、茬口的相关概念,轮-连作的意义与作用;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连作的危害与消除途径;作物的茬口特性及其应用。第六章,农田培肥与保护(4学时),主要介绍我国农田类型与现状,农田土壤培肥和保护的意义与作用;土壤培肥的理论基础与培肥途径;农田保护的意义与技术措施。第七章 土壤耕作(4学时),主要介绍土壤耕作的相关概念,土壤耕作的依据;土壤耕作措施、作用与与运用条件;土壤耕作发展方向。

二、强化实践教学

《耕作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实用技术性和参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实践教学上建立“室内实验、教学实习”的“二元结构”实践教学体系,将《耕作学》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实验单元、实习单元,各基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围绕着《耕作学》教学计划这根主线展开,通过大量的实验、乡村和实习基地调研、参观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基础技能和基本素质;教学实习则深入农村、实习基地等,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重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通过进行农村社会调查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从而《耕作学》实践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

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的基本思想为:实验内容要密切联系理论教学,以理论教学为基础,突出耕作制度的宏观布局与技术指导功能,同时加深对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实验教学内容要结合地域特色,要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对于不同专业要设置一些与专业应用有关的内容,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设计实验必须坚持各个知识模块独立性,同时又要考虑农业生产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考核内容应以基本知识为主,同时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从实践教学围绕理论教学逐渐向理论教学围绕实践教学转变。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这是《耕作学》实验教学的关键。

实验教学环节,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又分为“基本技能训练模块,验证性试验模块,综合运用性实验模块”三个模块的内容:第一,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主要为与理论课程同步的基础性实验,主要农田作物生产潜势的测算和种植制度中养分平衡方案的拟定两个实验,每次上课5个同学为一组互相配合,亲自动手,实践机会多,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第二,验证性实验模块:主要为种植制度光能利用率测算和不同复种方式效益评价两个实验,通过本模块的实施,一方面为了增加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可能从事农业生产奠定了专业基础。第三,综合运用性实验模块:在课程最后,在学生已基本掌握《耕作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设计“作物布局的设计与优化”作为综合性大实验,使学生系统掌握《耕作学》的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的核心两大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耕作学知识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习环节,针对《耕作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耕作学》理论课程讲完2-4章以后,结合生产季节,带领学生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高科技示范园区,例如在讲间套作模式等一些抽象问题时,带领学生参观小麦-玉米、粮-果-菜等典型模式,加深学生对间、套作与复种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掌握了实现全年作物一体化高产高效的实用技术。增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科技竞赛,组织同学们对家乡耕作制度进行调查访问,写出家乡耕作制度的过去、现在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社会服务意识。

三、优化教学方法

随着农业生产逐渐向优质化、标准化、智能化、产业化、安全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拓展,《耕作学》的宏观作用和综合技术越显重要,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为耕作学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生产做出新的贡献。在深入研究国内外《耕作学》学科发展趋势与当代农业院校大学生的特点,改革教学方式,采用实物或现代化教学手段解决书本中的抽象问题,拟采用的教具包括三种:录像带,实物照片,PPT多媒体课件。通过把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引入课堂,从根本上克服了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网络答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改进后的教学方法行之有效,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思想素质、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操作技巧均有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材使用与建设方面,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材的选用与教材的建设,制订有教材选用管理办法,鼓励教师进行教材编写。通过教师的努力,在2016年出版适应教学的新版耕作学教材,学生第一次上课时,即向学生列出中、外文主要参考书,以便学生阅读;授课过程中,每讲到增加的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新技术,均指明出处,以便于学生详细阅读学习;每次课后,授课教师都安排学生阅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书资料和期刊文章,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取得学生的满意。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梁威威,辛泽毓,贾琳,熊淑萍,马新明.“三结合”教学法在高等农业院校耕作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416-10417.

[2]陈冬梅,林文雄. 《耕作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102-105.

[3]马春梅,赵宏伟,龚振平. 耕作学课程教学改革效果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69-70.

[4]刘世平,庄恒扬. 耕作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12,18:174.

[5]宁堂原,苏琳,李增嘉,郭风法. 加强耕作学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实用型农业人才[J]. 实验室科学,2008,03:3-5.

耕作制度改革带动农业技术进步 篇3

2010年8月, 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毫不动摇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的文章, 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才能不断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 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按照农业部的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要重点在5个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一是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到2020年, 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 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约400万t (其中玉米300万t) 以上;二是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三是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靠天吃饭”向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 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五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

2011年3月1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 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决议的第一项措施就是推进耕作制度改革和规模化种植。科技人员需要全面理解耕作制度改革的含义和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带动作用。

2. 耕作制度改革给农业技术进步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日益频繁和危害程度逐渐加重的隐性自然灾害的影响。另一方面, 我国还将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些问题的解决均需要较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与集成, 因此,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农业技术研发和三农政策的落实, 都必须面对这两方面的技术需求。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强调挖掘土地的生产率, 而忽视劳动生产率, 这导致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日益突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不仅仅是增产粮食, 还要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消费水平, 这就要特别强调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今后开发的农业技术和培育的新品种不但要增产, 还必须能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要求和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如果不能满足农民的利益需求, 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

科技工作者要严肃思考, 我们距离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多远?深一步考虑, 就是在某些较发达地区到底是农民离现代生产技术更近, 还是我们这些科技人员离现代技术更近些?这个问题很难绝对回答, 如果站在生产的角度看, 可能一些科技人员的心态和观念距离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相对远一些, 这就促使我们转变研发思路。

随着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 耕作制度和品种选育技术发生很大变化, 例如套种改平播、小麦玉米晚种晚收、免耕直播等。机械化作业要求玉米品种矮秆、早熟、耐密植, 适宜机械化播种和收获。而我们以往选育的品种则越来越趋于高秆、大穗、晚熟、繁茂、稀植, 容易倒伏, 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 机械收获耗费能源、损失率高、效率低。培育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不适合机械去雄作业, 难以保证种子质量, 一些产品不适合机械收获, 难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产业的竞争力。

在过去近百年里, 跨国公司培育的品种生育期基本不变, 开花期大体相当, 收获指数和叶面积系数基本不变, 可是灌浆期延长, 灌浆速度快, 有利于籽粒积累干物质, 腊熟阶段籽粒和穗轴脱水速度快, 缩短了后期脱水时间, 因此产量逐渐提高, 生育期却不延长。而国内许多育种者却一再设法延长生育期, 通过高秆、大穗、晚熟来实现高产, 结果不仅浪费了资源, 而且产品质量低, 产量却并不高。中单2号、黄417和郑单958的例子足以证明, 早熟品种的产量并不低。

中单2号之后, 曾经在三十多年里出现过靠延长生育期制造高产品种的现象, 现在郑单958生育期缩短了十几天, 满足了种植制度与生产的要求, 产量依然较高, 可是黄淮海地区又出现靠延长生育期来获得高产的育种思路, 需要引起关注。如果不改变这种错误的育种思路, 我们的种子产业将没有竞争力, 将会失去农民的选择和认可。

假如跨国公司在先玉335的基础上, 再把生育期缩短一个星期, 而且提高抗倒伏能力, 那就为现代化的玉米机械播种和籽粒收获奠定了种质基础, 我们的种子产业将没有与之竞争的能力。

先玉335品种机械收获的果穗剥净率能达到90%, 作业效率提高约10%, 而郑单958机械收获只能达到50%~60%的剥净率, 经过人工剥叶, 晾晒后再脱粒和干燥, 多次劳动投入, 增加了生产成本。这样生产的玉米将无法同国际市场的低成本玉米相竞争。我们要避免重蹈大豆产业的覆辙, 就要从多方面努力, 其中改变育种方向和育种目标是重要的一环。

机械化作业需要矮秆、早熟、耐密植、抗倒伏的品种, 要求上部叶片少、窄、短和上举, 清秀而非紧凑的品种。果穗苞叶长度合适, 苞叶少、窄、短、薄, 腊熟期苞叶张开, 有利于散失水分。玉米茎腐病和钻蛀性害虫为害导致玉米植株倒折, 也是影响机械收获的限制因素, 因此, 需要抗性好的品种。

除了机械收获是一道障碍, 玉米的机械播种也存在障碍因素。美国的玉米播种机作业速度可以达到12 km/h, 而播种国产玉米品种只能达到5~6 km/h。原因之一出在种子质量上, 中国玉米品种的种子形态特征本身就不利于气力式播种机高速作业, 再加上未重视种子分级处理和机械质量不过关, 造成漏播和重播现象比较多, 降低了播种质量。另一方面, 种衣剂包衣处理后在种子表面固化成膜时间和包衣后种子表面光滑程度等也影响机械播种质量。我们要尽快弥补这些缺陷, 改良和积累新种质, 开发低成本的优良种衣剂助剂, 缩短与美国品种和配套加工技术的差距。

国产自交系的形态特征不适宜机械去雄, 生产的种子难以保证质量。一些种子形态还影响到加工效率。北方的许多杂交种在加工过程里破损率较高, 需要通过遗传改良途径培育适宜种子产业要求的新类型。

另一个障碍因素是田间管理。由于国产玉米品种营养体高大繁茂, 不利于机械施肥和施药。黑龙江省推广高架喷雾机, 对品种的植株形态学提出了新要求。在施肥方面, 以往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建立的多次施肥技术体系, 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成本提高、迫切需要机械化和轻简化的需求, 因此, 需要研发机械化生产条件下的肥料产品、施肥技术和机械。

玉米耕作制度、生产管理和种植方式也影响玉米的生产效率。我国各地耕作和种植制度多种多样, 生产管理方式各不相同。进口的中型玉米收获机每天可以收获玉米100 hm2, 可是在黑龙江农垦冬收玉米现场我看到一天只能收获53.3 hm2。不是机械有毛病, 也不是品种问题, 而是生产管理和耕作制度造成的。这就要求改变目前的种植方式, 研究和推广垄作改平作, 提高生产效率。垄作改平作可以保护土壤墒情, 有利于机械播种, 简化管理作业, 但春季地温会比较低, 需要适当推迟播种日期, 因此要求较早熟、耐低温发芽的品种。垄作改平作, 可以提高机械收获的效率, 降低许多生产成本。

根据国外的经验, 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带动下, 玉米生产管理技术越来越简化, 逐步形成了以下5个特点:重视播前整地与播种质量, 不看重播后管理;看重效益, 不强调产量;重视培肥地力, 包括深松、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 而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重视农业机械, 不强调农艺措施;重视晚收获, 不提倡早收。

改革耕作制度, 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免耕种植等技术, 会使某些传统的病虫害受到抑制, 可另一些原来次要病虫害却因此而发展、蔓延并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同时, 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品种更替, 还出现一些新的病虫为害。由于过去在玉米植物保护方面的科研投入曾经长期被忽视, 知识储备和技术储备不足。今后, 植物保护领域要加强前瞻性研究, 提高理论和技术起点, 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水平, 为适应耕作制度改革, 增加知识和技术储备。

3. 抗灾减灾的需求将越来越影响技术的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另一项严峻挑战, 特别是玉米生产能力提升到较高水平以后, 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敏感程度增加, 产量波动明显呈放大趋势。而我们的品种选育和生产管理技术却过分强调理想条件下的超高产而忽视对非生物逆境的研究, 选育的品种适应性差。在这个思路支配下研发的品种和生产管理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

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着越来越频繁的干旱威胁, 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 影响播种出苗及苗情质量, 夏旱影响授粉结实, 秃尖严重;秋旱抑制灌浆和籽粒饱满度, 降低粒质量, 黄淮海地区还有比较严重的倒伏问题。干旱使得早期红蜘蛛、蓟马和穗期玉米蚜为害严重, 导致雌穗瘦小、籽粒不饱满, 严重时造成大量空株。在许多地方, 玉米生产经常遭遇阴雨寡照的不利影响, 造成结实率下降, 有时空株率比较高。此外, 还有低温或高温、酸性土壤或盐碱地、水渍、贫瘠土壤等各种非生物逆境因素。今后要加强对抗逆性的遗传和生理学研究, 为培育抗逆性强的新自交系和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要研究为克服逆境影响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技术。

应对防灾减灾, 需要培育抗逆性强的品种, 栽培研究不应片面追求高产记录, 要建立大面积机械化条件下高产稳产的技术, 还要加强农业基础条件建设, 长期提高土壤肥力和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随着耕作制度改革和隐性自然灾害对生产的影响, 育种、农学和植保领域均面临着不同的技术需求和压力。今后要逐渐缩短玉米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有必要通过调查研究, 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经验, 加强前瞻性研究, 增加知识和技术储备, 提升创新能力, 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 我国玉米种业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我国玉米种业发展面临着科技管理体制、种业管理体制和种业技术3个方面的挑战。

在科技管理体制方面, 目前实行的科研双轨制模糊了科技人员的行为界限, 抑制了产业技术发展。科技项目的立项途径与经费渠道脱离生产需求, 管理僵化, 人员考评机制引导科技人员朝着“散”和“偏”的方向做项目, 而且抑制了人才向企业合理流动……

种业产业政策需要明确的是催生大企业, 还是依赖小企业?品种试验和审定方法与标准要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促进公平竞争。应该意识到, 对生产来说降低风险比产量指标的微小差异更重要。品种审定的职能定位要保障生产安全, 而所谓“超级”和选拔“大”品种的思路, 导致脱离生产需求和违背技术发展规律。今后, 要转变到促进创新和帮助农民为生产把关, 防御风险上来。

种业发展要求科技人员调整育种方向和目标, 重新制定技术路线和种质创新的方向, 还要研究玉米种子的生产加工技术和种子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我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这3条。还有种业的经营和管理也存在明显差距, 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结合中国农村实际状况, 改进管理。要关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强技术推广与服务。刘石先生把种业发展“育、繁、推”一体化的概念扩展到服务领域。我们要予以关注!种子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销售种子, 更要给农民提供解决生产问题的可靠而简约的技术方案。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的内容。如果跨国公司能够帮助农民实现单粒播种, 还帮助农民收获籽粒, 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增加收入, 那我们的企业还有多少竞争力?我们有没有应对的技术储备?这需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来回答挑战。

保护性耕作浅析 篇4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術基本资料 但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也愈来愈突出。比如耕翻作业除掉地面残茬、杂草固然有利于播种,但同时也破坏了对地面的保护,导致土壤风蚀、水蚀加剧;旋耕切碎土壤,创造了松软细碎的种床,但同时又消灭了土壤中的蚯蚓与生物,使土壤慢慢失去活性。耕作强度愈大,土壤偏离自然状态愈远,自然本身的保护功能、营养恢复功能就丧失愈多,要维持这种状态的代价就愈大。近几十年来,我国机械耕作活动增强,农信息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河流泛滥、沙尘暴猖獗、土壤退化、作业成本上升也是不争的事实。保护性耕作取消铧式犁翻耕,在保留地表覆盖物的前提下免耕播种,以保留土壤自我保护机能和营造机能,是机械化耕作由单纯改造自然到利用自然、进而与自然协调发展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包括深耕翻、深松、垄沟种植法,水平等高耕作、等高沟垄耕作、蓄水聚肥改土耕作、秸秆覆盖保墒技术及其相关配套技术等。其效果主要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可以减小因耕翻次数多而造成的对土壤表面覆盖的破坏,提高土壤抗风蚀、水蚀的能力;二是可以通过农田改造,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减少土壤冲刷流失。

1.操作规程

(1)深耕翻作业。作业深度根据不同地区土壤情况不同有所变化,一般耕深为20~25厘米。深耕作业可每隔2~3年进行一次。

(2)深松作业深度一般在25~30厘米。

(3)垄沟种植法。在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垄距为90~100厘米;水肥条件较差的地区,垄距为80厘米,垄距标准一致,行间平行,行距相等,同时要精心播种,保证密度,玉米亩播量一般控制在2~4千克,留苗2500~3000株。

(4)采用水平等高耕作,耕作深度为25厘米,应进行分期深耕。

(5)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时,沟宽46厘米,沟深40~50厘米,垄底宽34厘米,顶宽18厘米,梯形垄高出地表15~18厘米。

2.注意事项

(1)深耕时要掌握适宜的深度,耕层过深,将生土翻到地面上来,对幼苗生长不利。此外,耕深深度还与土壤特性有关。黑土土层厚,土质黏;盐碱土耕层紧实,耕层应加深;砂土通气性好,雨水下渗快,不宜深耕。

(2)在进行水平等高耕作时,应注意:①水平等高耕作适用于坡度25度以下的坡耕地;②顺坡改横坡时,应在秋耕时进行,以减少跑墒;③改耕后2~3年,应种小麦等密生作物,加强水土保持;④坡地深耕作业要及时,应在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春季气候干旱时不宜深耕,深耕应结合耙耱,并应增施有机肥,加速土壤熟化;进行深耕松作业时,应注意喷洒除草(虫)剂,减少病虫草害。

(3)在进行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时,要选择坡度5度以下的旱干平地和秋后未耕翻的地块。作业前,先将底肥均匀地撒到田里,经耕作把肥土拌匀,集于种植沟内,耕作时间一般在夏秋季进行;若春季进行,则应适当增加镇压力,一般压下5厘米左右为宜,耕作周期为3年。

3.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

(1)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治理农田扬尘、防治农田风蚀水蚀的重要措施。保护性耕作实施秸秆留茬覆盖,起到挡风固土的作用,大面积实施可有效地减少农田扬尘,防治沙尘暴。秸秆覆盖和深松技术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减少大雨和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

(2)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团粒结构,减少土壤板结和退化,促进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3)发展保护性耕作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保护性耕作采用机械化免耕、少耕和复式作业,简化工序,降低成本。长期实施可有效减少农田用水量,增加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4)发展保护性耕作是防治秸秆焚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举措。保护性耕作为秸秆利用找到了出路,有效防止了农民抢农时赶季节焚烧秸秆。大面积实施秸秆还田,使碳元素以固态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从而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总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5)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利于转变农民的传统耕作观念,实现科学种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总之,通过几年的实践得出结论,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节本增效、增产增收、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今后我们还要更加努力,把保护性耕作这项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得更好。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耕作机械选用 篇5

主要的技术路线:深松秸秆覆盖—原垄免耕深施肥播种或灭茬后深施肥播种—机械药剂灭草-田间管理 (病虫害监测及处理) —机收覆盖。

1 少耕深松技术

技术措施:在秋整地时, 应用大型复式少耕联合整地农机具, 对耕地进行垄沟深松, 深松不翻动土层, 耕层松而不乱, 要打破犁底层, 疏松深层土壤, 建立土壤水库, 增强蓄水保水功能, 提高耕地的抗灾减灾能力。第二年原垄播种。

作业质量:深松应在适耕期进行, 最好采用秋季深松垄沟。深松采取一年或两年打破犁底层, 一般深松深度为25~35cm。深松后效可持续3~5年, 因此可3年深松一次。根据配套动力在180和385马力之间, 我们推荐采用“勃农”牌牵引式复式少耕联合整地机1ZF-330型、380型、520型;全悬挂式复式少耕联合整地机1ZF-360型、1ZF-400型、1ZF-500型 (折叠) 。

2 免耕播种技术

技术措施:该项技术必需有深松或深耕基础的地块, 应用免耕精密播种机播种、深施化肥一次完成, 半精量播种。

1) 播种量:玉米一般亩播种量为1.5~2.5kg, 株距控制在20~30cm, 每亩保苗3900~4100株。

2)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4~5cm, 沙土和干旱地区播种深度应适当增加1~2 cm。

3) 施肥量:一般玉米施肥总量为41kg/亩, 即45%含量的复合肥30kg.尿素l Okg.硫酸锌lkg (测土配方施肥) 。

4) 施肥深度:一般第一层为8~l Ocm (种肥深施) , 即在种子下方4~5cm。第二层为15~l8cm (种肥深施) , 即在种子下方11~13cm。

5) 选择优良品种, 并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要求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 纯度不低于97%, 发芽率达95%以上。播前应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和浸种处理。

技术路线:深松秸秆覆盖—原垄免耕播种或灭茬后普通播种机播种一机械药剂灭草一田间管理+机收覆盖。

6) 玉米免耕播种, 我们推荐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去年玉米机械收获并秸秆粉碎还田的大面积平整地块, 在今年播种时直接进行免耕播种。我们推荐采用“勃农”牌气吸式免耕施肥播种机2BFMQ-2型、2BFMQ-4型、2BFMQ-6型2BFMQ-7型、2BFMQ-8型、2BFMQ-11型进行播种, 一次进地完成侧深施肥, 种床整形, 圆盘开沟, 单粒播种, 覆土重镇压等作业。配套动力154千瓦以下 (210马力) 拖拉机。

去年玉米机械收获并秸秆粉碎还田的小地块, 丘陵地块, 在今年播种时直接进行免耕播种。我们推荐采用“勃农”牌指甲式免耕施肥播种机2BFM-2型、2BFM-3型、2BFM-4型进行播种, 一次进地完成侧深施肥, 种床整形, 圆盘开沟, 单粒播种, 覆土重镇压等作业。配套动力22千瓦以上 (30马力) 拖拉机。

二是去年玉米机械收获并秸秆粉碎还田的地块, 今年进行灭茬作业后用免耕施肥播种机进行播种。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对土壤表面喷施化学药剂, 实现封闭灭草。由于今年气温低, 我们应用中马力拖拉机配套杆尺式中耕机进行中耕作业, 以提高地温, 促进玉米生长。

作业质量:播种时, 直接采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施肥, 不重不漏, 同时进行重镇压, 促进作物早出苗, 出齐苗, 出壮苗。

3 机械植保喷药技术

技术措施:在作物播种后出苗前对土壤表面喷施化学药剂, 实现封闭灭草。对于所选用的药剂要根据土壤的酸碱度和含水量的多少, 按药品使用说明书确定药量。

1) 病虫草害防治的要求。为了能充分发挥化学药品的有效作用并尽量防止可能产生的危害, 必须做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品, 使用先进可靠的施药机具, 采用安全合理的施药方法。

2) 化学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除草剂的剂型主要有乳剂、颗粒剂和微粒剂, 施用化学除草剂的时间可在播种前或播后出苗前, 也可在出苗后作物生长的初期和后期。除草剂在播前或出苗前施入土壤中, 早期控制杂草。播前施用除草剂通常是将除草剂混入土中, 施除草剂和松土混合可联合作业。也可在施药后用松土部件进行松土配合, 我市一般用出苗后施除草剂。

3) 病虫草害的防治。主要是依靠化学药品防治病、虫、鸟、兽和霜冻对植物的危害。一是对作业田块病虫害情况做好预测;二是对种子要进行包衣或搅拌药处理;三是根据苗期作物生长情况进行药物喷洒。

作业质量: (1) 根据以往地块杂草病虫草害的情况, 合理配方, 适时打药; (2) 药剂搅拌均匀, 漏喷、重喷率≤5%; (3) 作业前注意天气变化, 注意风向; (4) 及时检查, 防止喷头、管道堵漏。我们推荐采用“勃农”牌3WF-2200型喷雾机。

4 田间管理

在作物生长期不铲不趟, 其好处在于:一是减少了人、机、畜进地次数, 使土壤理化性能得到保护, 提高了土壤的抗灾、减灾能力;二是免去铲趟过程, 保护作物根系的发育, 不仅增强了农作物抗灾的能力, 而且还能减少外来压力, 土壤团粒结构能够得到保护, 增强土壤接纳雨水能力, 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

5 机械收获、秸秆覆盖技术

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 同时将秸秆粉碎抛撒在地表或用秸秆还田机实施还田。

作业质量: (1) 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cm, 粉碎率不小于90%; (2) 覆盖均匀, 覆盖率不小于30%; (3) 覆盖后, 不再进行耕整地作业。直接进行播种作业。

通过实测, 科学运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合理选用配套机械, 示范效果非常突出。保护性耕作示范田, 保水作用明显, 作物抗风灾、旱灾、水灾的能力强。

在2012年8月12日, 我们通过对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田与对比田进行监测, 结果显示, 保护性耕作示范田的玉米倒伏角小于30度。对比田的玉米倒伏角大于60度。示范田土壤含水量0~10cm为15.8%, l0~20cm为22.6%, 20~30 cm为28.5%;对比田土壤含水量0~10cm为25.9%, l0~20cm为17.8%, 20~30cm为14.4%。由此可见, 保护性耕作示范田土壤含水量底层较高, 保水作用明显。同时, 由于作物扎根深, 根茬固土, 抗倒伏能力强, 秸秆粉碎还田, 培肥地力, 能够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高焕文.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耕作改革 篇6

2005年秋, 青冈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承担黑龙江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项目, 项目地点落实在青冈县柞岗乡红升村, 该村位于青冈县城南部, 距县城9 km, 现有耕地面积985 hm2。自然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气候, 处第二积温带, 年有效积温2 600℃, 无霜期128 d, 年平均降雨量580 mm左右。土壤结构为草甸土和黑钙土, 有机质含量在3.0%~3.2%, 平均土壤含水量在16%~20%, 土质较肥沃。自然条件满足粮食生产要求, 种植作物以粮食作物为主, 年玉米种植面积达800 hm2左右, 玉米平均产量10 500~11 250 kg·hm-2, 该村拖拉机保有量158台套, 玉米收获机13台, 农机总动力3 526 kW, 其中大中型农机具68台套, 总动率2 176 kW, 综合机械化程度86.1%。项目区面积17 hm2, 其中试验田面积13 hm2, 对比田面积4 hm2。种植作物为玉米。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采用的农用机械有东方红—1002拖拉机配套ISQ—340、东方红—1004拖拉机配套IGSZ—210型多功能整地机、2BJQ—2型气吸式播种机和4YZ—4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试验品种为先玉335。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一深两免一覆”模式。即3 a一个周期, 第1年采用机械深松整地, 连续2 a采用免耕技术, 进行一次桔秆还田覆盖, 为了达到预期的试验效果, 试验全过程采用了对比示范方法。

1.1 整地

1.1.1 试验田

2005年10月24日对试验田整地, 先用机械进行灭茬, 灭茬深度10~12 cm;再用东方红—1002拖拉机配套ISQ—340全方位深松机深松, 深度35 cm, 作业后达到地表耕层不动; 用东方红—1004拖拉机配套IGSZ—210型多功能整地机进行旋耕起垄, 垄距65 cm, 起垄后镇压。

2006年10月8日用4YZ—4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进行机械收获, 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 免耕留茬;2007年免耕留茬。

1.1.2 对照田

2005~2007年连续3 a采用东方红—1004拖拉机, 配套IGSZ—210型多功能整地机进行灭茬、旋耕、起垄一次成型, 垄距65 cm, 起垄后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1.2 播种

1.2.1 品种选择

种子选用具有抗逆性强, 增产性好的先玉335品种, 纯度98%, 净度96%以上, 发芽率95%。用种量15 kg·hm-2。生育期127 d。

1.2.2 施肥

采取统一标准施用化肥600 kg·hm-2, 其中磷酸二铵75 kg·hm-2, 缓释尿素150 kg·hm-2, 玉米专用复合肥375 kg·hm-2。

1.2.3 播种

播种日期是2008年4月27日进行。试验田用东方红—904拖拉机配套免耕播种机, 一次播种7行, 垄距65 cm, 株距28 cm, 播种量为15 kg·hm-2, 进行垄沟精量点播, 保苗株数为52 500株·hm-2左右。播种同时分层深施化肥, 第1层施肥深度种下5~6 cm, 第2层施肥深度种下8~10 cm。

对照田用24马力四轮拖拉机, 配套2BJQ—2型气吸式播种机, 一次播种2行, 行距65 cm, 株距28 cm, 播种量15 kg·hm-2左右, 保苗株数52 500 株·hm-2。播种同时深施化肥, 施肥深度种下6~8 cm。

播种后防止散墒, 用磙子镇压一遍。

1.3 药剂灭草

2008年4月29日进行喷药作业, 用24马力拖拉机配套小型喷雾机。机具作业幅宽8 m, 作业速度4~6 km·h-1 (天气状况:晴转多云, 西南风2级, 气温8~16℃) 。

选用药剂:乙草胺99%乳油1 695 mL·hm-2或2, 4-D丁脂72%乳油1 320 mL·hm-2或金旱喷宝195 mL·hm-2, 兑水600 kg·hm-2进行喷雾封闭作业。

田间管理正常进行, 试验地块采用免耕法, 对照地块中耕2遍。

1.4 田间测试数据

对项目区试验作物不同生长期进行田间测试, 记录数据如下:

1.4.1 三叶期株高测试

2008年5月24日进行三叶期测试。每块地选3点, 每点2行, 5 m行长, 测定小苗三叶期株高。

1.4.2 药剂灭草情况测试

2008年6月10日进行药剂灭草情况测试选。5点, 每点取1 m2, 测定残余杂草株数。

1.4.3 玉米拨节期和抽雄期株高长势测试

2008年6月28日和7月20日分别进行玉米拨节期和抽雄期株高测试, 测试方法:每块地选3点, 每点选2行, 5 m行长, 测定平均株数、株高。

1.4.4 玉米根系测试

2008年6月28日和8月15日, 在玉米生长拨节期和灌浆期对株高和根系进行测试。

1.4.5 测产

2008年9月28日, 请青冈县农技中心等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测产, 采取随机抽样法任选5点, 每点2 m2, 测定有效株数, 采穗后现场核实产量。项目区于10月5~6日全部用玉米收获机进行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作物长势分析

苗期生长~拔节期前, 试验田与对照田长势没有明显区别, 但药剂灭草后, 田间残余杂草株数比对照田减少 (见表1) 。拔节期试验田株高131 cm, 比对照田株高129 cm增加2 cm。抽雄期试验田平均株高285 cm, 比对照田平均株高281 cm增加4 cm (见表2) 。拔节期后, 由于深松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育, 由试验结果可知, 试验田植株株高131 cm, 根系长24 cm, 对照田株高129 cm, 根系长19 cm。试验田比对照田株高增加2 cm, 根系长增加5 cm。在灌浆期试验田株高320 cm, 根系长34 cm。对照田株高315 cm, 根系长26 cm, 试验田比对照田株高增加5 cm, 根系长增加8 cm。

2.2 产量及效益分析

经测产可知, 保护性耕作技术比对照田产量明显提高, 增产1 575 kg·hm-2 (见表4) 。试验田比对照田增加投入210元·hm-2。试验田收入14 797.5元·hm-2, 比对照田收入13 222.5元·hm-2增加1 575元·hm-2, 纯收入试验田 (11 770.5元·hm-2) 比对照田 (10 405.5元·hm-2) 增收1 365元·hm-2 (见表4) 。

注:玉米市场价格按1.0元·hm-2计。

3 结论

通过在青冈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试验示范表明,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性增产技术, 通过机械深松整地技术可打破犁底层, 加深耕作层, 形成虚实并存的耕层结构, 协调了耕层的肥、气、热状态, 增强了土壤的抗旱排涝能力, 通过实施免耕技术可减少土壤表层的水分流失, 提高土壤墒情, 通过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能。使玉米根系发达;长势良好, 产量提高, 增加效益。

耕作改革 篇7

1 保护性耕作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1) 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土壤的水蚀,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保护性耕作, 作物根茬可以固土, 作物秸秆可以挡土, 地表水分增加即表土湿润, 增加了地表土壤之间的吸附力,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改善生存环境及农业生态状况。

2) 保护性耕作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作物秸秆残茬有助于保持土壤团粒结构和养分, 并且能使杀虫剂、除草剂随水流动的速率减半。微生物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 能快速地降解杀虫剂。

3) 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机械化插秧等后续机械作业的开展。传统大型旋耕机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由于是用轮式拖拉机在农田上牵引工作, 轮子与地面接触面积小, 拖拉机又重, 单位面积压力大, 容易深陷, 破坏耕作层的土壤结构,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这样每耕作一次, 就使耕作泥层加深一次, 久而久之, 形成恶性循环, 对松软的农田尤其是水田的土壤生态造成严重破坏, 并使水田成为深泥脚田, 地头泥脚有40cm, 人踩下去拨不出来, 造成漏水漏肥, 甚至最终导致耕田机具无法下田作业。机械插秧对大田的要求。田块要整平并沉淀, 达到上细下粗, 细而不糊, 上烂下实, 沉淀不板结, 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泥脚深度小于30cm。保护性耕作平整, 且造成深泥脚, 有利于插秧机在田间行走。

2 南方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性

南方水稻种植区土壤退化问题日益突出, 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既有较好的产量效益, 又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北方旱作的保护性耕作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广工作, 但在水田方面尚无明确的保护性耕作概念和体系, 水田耕作一直沿用传统的翻耕或旋耕、水耙、耢平、沉浆的方式, 此耕作方式具有严重缺陷: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水蚀、矿质流失、作业层次多、耕作成本高、耗水量大、资源利用力低等。南方稻田的土壤含水量高, 机械行走易下陷、阻力大, 土壤易压实, 水稻秸秆还田具有量大、难度高等特点, 水田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和难度, 使得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相对滞后于北方旱作区。

3 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整地技术示范

3.1 履带式旋耕机耕作试验

江西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 地块较小, 形状不一, 道路狭窄, 广大农民使用的耕整地机械主要是与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机具, 从2009年开始农民每年购买的手扶拖拉机配套1GS11L-60型旋耕机达5~7万台。随着土地流转加快, 农业规模逐渐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变, 耕整地机械也逐步向大中型、多功能型和精细效益型转变。2013年江西省25马力以上拖拉机销售约3700台, 与其配套的耕幅120㎝以上的旋耕机销售也达到近5000台。经过多年机械化耕整地, 造成部分水田机耕地区水田泥脚 (硬底层) 逐年加深, 有的地方已出现拖拉机无法下田现象。

龙舟牌履带自走式旋耕机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 融入了接地压力小的履带行走系统和耕作效果好, 与通用性强的旋耕机联结, 三者的结合使得机具即具有优良的行走功能, 又具有良好的耕作效果。采用独立分动箱输出系统, 同时也采用标准三点式悬挂, 能够通用和互配多种农具, 提高了机具的水田适应性。

通过试验表明 (见表1) :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与大中拖旋耕机、手拖旋耕机相比具有明显的碎土、平田、节水的功效;耕层理想、耕层养份分布均匀;有利于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减少劳动强度、有利于增产、增收等优点。

3.2 水田机械化秸秆还田试验情况

采用旋耕机进行秸秆还田作业, 一是在秸秆较多和秸秆较长的水田里旋耕机作业难度较大, 往往只能采用减少秸秆量 (焚烧秸秆) 来解决;二是旋耕机的作业是一个搅拌的过程, 会加速秸秆腐烂, 影响水稻的初期生长。针对江西省水田地形地貌及农机具使用的特点。

早稻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后, 秸秆已被搅碎, 平铺在稻田, 田面留茬较高达到21.70㎝, 灌水泡田后泥脚深未超过25.00㎝, 符合圆盘犁的耕作要求, 由于驱动圆盘犁不易被秸秆、杂草堵塞, 作业速度可选用慢3挡, 较快行走, 耕作情况见表2。圆盘犁作业速度虽然快, 但由于其作业阻力小, 耕作效果好, 平均翻耕深度达到了23.70㎝、稻草覆盖率达到86.30%, 水稻秸秆基本全被埋到耕作层下。

翻耕后的田块表面基本没有秸秆残留, 不会缠草, 旋耕机只要将耕作层表面整平即可进行插秧, 所以选择快速浅耕, 机具前进速度为慢3挡。田块耕后地表平整度标准差只有1.90㎝, 田块范围内的地表高低差2.40cm, 且耕后田块表面基本无杂草、杂物、浅茬等残留物, 符合机插对田块平整度要求。

3.3 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用户调查情况

对江西、湖南、浙江等地履带式旋耕机30位用户进行了机具使用效果和满意度调查。调查表的内容分为六项:原有耕作机具、选购来源、耕作效果、作业效益、质量评价、使用性评价等。

原有耕作机具为手扶的用户有24户, 使用轮式拖拉机进行耕作的有6户;使用效果调查结果见表3。

4 建议

水田保护性耕作如何作, 如何更有效果还需进一步试验探索, 总得来看通过秸杆还田技术、履带式旋耕机、再生稻免耕技术的组合使用, 可有效保户水田土壤层水份和养分, 有利有机械化作业。园盘犁、水田秸杆还田机、履带自走式旋耕机等机具可作为水田保护性耕作机具进行推广示范。

复杂田块的耕作 篇8

(1) 地表不平田块。

旱地作业时, 地表不平对耕作质量影响不大, 只要及时提升或放下农机具, 调整好作业深度, 一般都能达到种植要求。而在水田作业时, 地表不平对耕作质量的影响较大。地势高的地方无水, 低处则成深潭。这时应先进行翻耕, 然后用平田耖将高处的泥土耖向低处;平整后, 再根据作业层的深浅和软硬程度调整农具, 以满足种植要求。

(2) 砂石较多的复垦田块。

这些复垦地的耕作层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 砂石瓦砾较多, 简单的耕作很难保证正常种植。这时可在种植前半个月选择晴好天气, 先用深翻犁进行深翻, 一般深翻层要超过种植层深度3~5 cm。深翻后晒3~5天, 待土块完全干透后, 用重耙耙一遍, 对大块砂石瓦砾要人工回收。若碎土效果不理想, 可间隔2~4天再耙一遍, 让细小杂物进入已耕作土壤的深层。然后再隔几天用耖耖一遍, 耖出的杂物再回收。一般经过两次的收集清杂, 田块耕作质量基本符合种植要求。注意:切不可用旋耕机直接作业, 否则极易折断旋耕刀片, 并造成清杂困难。

(3) 局部深陷田块。

由于农田改造, 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方回填后, 与周边农田连成一块, 形成“虚土”深陷田, 作业中农机具很容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因此, 耕作前应详细了解基本田情, 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无水耕作, 这样虚土层干燥不易陷车。若必须带水作业, 应选用质量小、功率小的机械, 换用加宽驱动轮辐条的防滑轮或橡胶轮, 增大接地面积, 减少压强, 以免陷车。

(4) 杂草根茬较多的田块。

割茬较高的田块, 以及长期闲置杂草较多的田块, 应先进行深耕深翻, 然后曝晒, 晒死草根和根茬, 接着给田块上水浸泡、沤肥, 待杂草及根茬腐烂后再进行旋耕作业。对于田间的秧绳、塑料袋及稻草把等, 应进行回收清理。

(5) 有障碍物的田块。

旱作玉米耕作栽培技术 篇9

关键词:旱作玉米;耕作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36-1

1 常规耕作栽培技术

1.1整地

旱作玉米整地可分为秋季整地与春季整地。据各地多年研究显示,旱作玉米以秋季整地为主。秋耕地土壤熟化时间长,又经冬春冻结融化过程,土壤松紧适宜,保墒效果好,有效肥力高,比春耕增产28.5%。

1.2 播种

1.2.1 适宜播期 根据温度、水分及栽培制度等确定合理播期。通过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12℃,作为春玉米适宜播种期的指标。春季降水少,土壤水分不足,必须采取保墒措施,保证玉米正常发芽出苗。吉林省玉米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

1.2.2 播种量 机械播种每亩2~3公斤左右。

1.2.3 播种方式 采用人工条播与点播方式与机械播种方式。

1.2.4 播种深度 土壤质地粘重,墒情好的可适当播浅些,3~3.5厘米;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地,可适当播深些,4~6厘米。

1.3 合理密度

旱作玉米的合理密度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以及自然降水等因素而定。就品种而言,在同样条件下,耐密型玉米一般应比平展型品种每亩多留500~1000株;就土壤肥力而言,随肥力提高,密度应适当加大。

1.4 田间管理

旱作玉米的田间管理,除了无灌溉措施以及不进行蹲苗外,其余间苗、定苗、追肥、中耕、除草等管理与水浇地玉米基本相同。

2 玉米秸秆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雨侵蚀,防止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增肥改土,增产效果显著,可在年平均气温大于或等于8℃的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旱作玉米上推广使用。

2.1 增产原因

2.1.1 蓄水保水,提高降水利用率 秸秆覆盖田地表处于半遮阴状态,有效地接纳降水,减少耕层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一般地,秸秆覆盖田0~30厘米耕层土壤含水量,比不覆盖田提高1%~5%。

2.1.2 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 玉米秸秆覆盖是秸秆还田的一种好途径,覆盖三年后秸秆、根茬等基本腐烂分解。据测定每1000公斤玉米秸秆含纯氮5公斤,纯磷3公斤,纯钾9公斤。秸秆覆盖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同时,还改善了土壤结构。土壤三相比更趋于合理。土壤中蚯蚓数量增加近10倍。

2.1.3 降低土温,调节玉米生长发育 玉米秸秆覆盖后,地面对光的吸收、热量传导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秸秆的低温效应表现为随时间推后而变小的趋势。此种低温效应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一是低温效应在苗期可抑制玉米幼苗生长,增强抗旱能力;二是低温效应可延长玉米穗分化时间,有利于形成大穗;三是我国大部分旱作玉米区热量资源充沛。

2.1.4 减少水土流失和径流 玉米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2.2 操作程序

2.2.1 免耕整秆覆盖 玉米收获后,不翻耕,不灭茬,将玉米整株秸秆顺垄割倒或用机具压倒,形成全覆盖。第二年春天,播种前2~3天,把播种行内的秸秆搂到垄背上形成半覆盖。播种采用两犁开沟法,先开施肥沟,沟深10厘米以上,施入农家肥和化肥。第二犁开播种沟,下种覆土。

2.2.2 机械化秸秆还田、免耕覆盖 采用玉米收获机在玉米籽粒乳线消失后适时收获,秸秆直接粉碎还田。在留茬和秸秆覆盖地,原茬保留于地表进行免耕播种。

2.3 配套措施

2.3.1 选用良种 选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农华101、郑单958、良玉99等品种。

2.3.2 合理密植 在当地常规种植密度基础上,每公顷增加5000~6500株。

2.3.3 防治病虫害 病害防治:一是靠选择抗病品种来防治,如大小叶斑病、茎腐病等;二是调节播期,减少灰飞虱为害,预防粗缩病。

2.3.4 增氮、减磷、加钾、补锌高产高效施肥 一是增加氮肥用量,合理调整施用时期和方法,提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增施15%~20%。二是根据磷肥后效特性,适当减少磷肥用量,连年大量施用二铵的农田,土壤速效磷已超过30ppm,可减施或隔年减半施磷。65%~75%磷素作底肥于播种前施入,25%~35%磷素作口肥于播种时施入。施用磷肥要集中条施。依据土壤速效钾含量确定钾肥用量:速效钾小于90ppm粗质土壤和速效钾小于110ppm的细质土及高产田,玉米施用钾肥(K2S04)适宜用量75~200公斤/公顷;土壤速效钾110~165ppm的农田,钾肥适宜用量50~100公斤/公顷;土壤速效钾含量大于180ppm的富钾土壤在钾肥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暂不施用。施用方法:钾肥要早施深施,具体是70%钾素作底肥于播种前施入,30%钾素作种肥于播种时施入。

2.3.5 深松除草 结合苗期追肥进行深松,作业应尽早进行,不应晚于5叶期。秸秆覆盖田虽然可以抵制杂草,但必须化学除草。常用除草剂有阿特拉津、乙草胺、2,4-D丁酯等。播后苗前除草一般在播后7天内选择适宜时机用药;苗后在玉米6片叶前处理完,同时一定在杂草2叶前进行。

2.3.6 配备专用机具 整秆玉米覆盖可选用覆盖机覆盖或大型农机具直接压倒覆盖。用小型旋耕机耕作施肥,用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机播种。

茶园耕作技术 篇10

关键词:茶园,耕作技术,浅锄,深耕

土壤是提供水、肥、气、热的场所,是茶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茶树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大多都是从土壤中取得的,土壤肥力状态、酸碱度、温度和质地对茶树地上部分和根系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否保持土壤良好的气体交换和养分供应[1],搞好土壤耕作是一项关键环节。

1 茶园耕作意义

茶园土壤耕作是指用农机具对土壤进行耕翻、整地、中耕、培土等的田间作业活动[2]。茶园耕作首先疏松土层,改变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状态,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生长繁衍,加速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的转化,提高土壤肥力;其次通过耕作翻埋杂草和枯枝落叶,以增加茶园中的有机质含量,将深土层土壤翻至土表,有利于增厚活土层和熟化改良土壤[3];第三通过茶园耕作不可避免地伤害一部分茶树根系,对于复壮树势、衰老茶园的改造可起到根系更新作用。

2 茶园耕作技术

2.1 中耕浅锄

浅耕一般指深度不超过15 cm的耕作。其作用是消灭茶园杂草,疏松土壤的板结层,改善茶园土壤中的通气状态。因茶园管理水平不同,因此采取浅耕的次数也有所不同。对于杂草较少的茶园,一般结合茶园施肥每年进行2~3次,浅耕时直接将杂草埋入土中。对于专业性茶园或杂草较多的茶园,通常进行3~5 次浅耕,一般在春茶前、春茶后和夏茶后浅耕3 次,当然还要视土壤板结程度和降雨量的影响,对于杂草易生的夏秋季增加浅耕的次数。

2.1.1 春茶前中耕。这次耕作是春茶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中耕的深度在10 cm左右,不宜过深,会伤及根系。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补给营养、提高地温,对地下害虫的栖息场所产生破坏作用。一般在2 月下旬至3 月中旬结合施春肥时进行,低山茶园可早耕,高山茶园可后耕,这次中耕可促进春茶提早萌发,提早上市。

2.1.2 春茶后浅锄。 经过一季春茶采摘后, 人工或机械操作,茶园土壤被踩板结,雨水不大容易渗透。另外,此时气温较高,降雨量较多,杂草生长达到盛期,这就需要采取浅锄来消除杂草和疏松土壤的目的,时间为5 月中下旬,深度一般在10 cm左右,从而切断土壤毛细管作用和保蓄水分。

2.1.3 夏茶后浅锄。夏茶采摘结束后正值炎热季节,降雨量下降,水分蒸发量较大。因此,采取浅锄显得非常必要,一方面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还可以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促进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跃。浅锄深度为3~7 cm,时间在7 月上、中旬。

2.2 深耕

一般指深度在15 cm以上的耕作方式,它对土壤的改良熟化作用比浅耕要强。它的不利之处是对茶树根系损伤较多,对于成年生长茶园来说,可能对当年茶叶产量产生影响[4];它对衰老茶树来说,有利于复壮树势、更新根系;对于幼年茶园来说,有利于根系向下伸展。

2.2.1 幼年茶园的深耕。对于幼年茶园一般只是结合施基肥时深挖基肥沟,种茶后第1 年基肥沟要离开茶树20~30 cm,随着树龄增大,基肥沟的部位离茶树的距离会逐渐加大。

2.2.2 成年茶园的深耕。 成年茶园的深耕分为条栽茶园、丛栽茶园2 种情况。对于条栽茶园,为了少伤及根系,深耕以15~25 cm为宜;对于丛生茶园或肥培管理差的茶园,行间根系分布少,可稍深些,以25~30 cm为宜,丛边只进行浅锄松土,不作深耕。时间一般在8—9 月,南方茶园可延迟到10 月。

2.2.3 衰老茶园的深耕。衰老茶园的深耕,应该结合树冠复壮更新进行,因此又称为深翻改土,宽度与深度都较大。这种耕作方式需要在全年茶季结束后进行,在行间开挖一条深沟,沟宽50~60 cm,沟深50 cm。挖后将表土填到沟底,在填到沟深一半时,在沟内加入大量有机肥,如土杂肥、厩肥和堆肥等,并且加入一定量的磷肥。施肥后将新土盖上面,让其熟化。深翻应隔行进行,以免伤及土壤过多的根系,影响第2 年春茶生产。

3 茶园耕作应注意的问题

上一篇:高中课程设置环境保护下一篇:动力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