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圈

2024-06-03

东西方文化圈(精选十篇)

东西方文化圈 篇1

“洋派中国人”是指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 产生的受过西方民主教育而又摆脱不了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一类形象, 这类人在回国之初被称为留洋学生, 而在之后的社会生活中, 他们渐渐褪去了学生的激情和青涩, 沾染上许多社会化因素, 本文中称这类人为“洋派中国人”。他们在国外接受过西方思想的教育, 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 当然也免不了沾染上资本主义生活中腐化奢靡的习气, 同时又摆脱不了来自家族的金钱方面的禁锢, 进而不得已或不自觉的接受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响, 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的浸染之下, “洋派中国人”性格中存在着矛盾的一面, 而这种矛盾又被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圈中的东西方作者无限的扩大了, 从而使得东西方作者笔下的“洋派中国人”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 这点在杜拉斯的《情人》和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洋派中国人”在东西方作者笔下的具体表现

1.西方文化圈中杜拉斯笔下“软弱”的“洋派中国人”

杜拉斯笔下的“洋派中国人”是软弱的。首先, “堤岸的男人”的外化表现是孱弱单薄的, “他的身躯瘦弱颀长, 没有力气, 没有肌肉, 他可能得过病, 可能正处在康复时期, 他没有胡子, 没有男子气概, 他很虚弱。”[1]身体上的孱弱使其一出场就被打下了软弱的烙印。其次, 他的软弱在他对待小女孩的态度上可见一斑。“堤岸的男人”是在一部利穆新汽车中出场的, 他穿一身西贡银行界人士穿的那种浅色柞绸西装, 但是这样一位风度翩翩的华人青年在湄公河上第一次遇到穿着破旧真丝连衣裙的白人小女孩时, 他的手直打颤, 即使比起白人小女孩他有着无与伦比的经济优势, 他的手依然发抖, 他心有畏惧, 就因为对方是一个法国白人, 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从一开始, 她就知道这里面总有着什么, 就像这样, 总有什么事发生了, 也就是说, 他已经落到她的掌握之中”[2]。在肤色差异的面前, 这种软弱是他不愿意也是不自觉的表现出来的。在对待与小女孩的爱情时, 他的软弱达到了极致。“我们共同的前途是从来也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我们从不谈前途的问题。”[3]在与小女孩交往的过程中, 没有承诺, 没有将来, 有的只是在一次次与女孩做爱后的伤心流泪, 并不是他不爱女孩, 而是“这是一个胆小如鼠的男人, 为了消除内心的恐慌, 他只好沉溺于情欲之中。”[4]他也曾为他的爱情争取过, 在那个下雨的日子里, 他向父亲乞求, 可是“他找不到战胜恐惧去取得爱的力量, 以达到爱我去, 娶我, 把我带走的目的。他的英雄气概, 那就是我, 他的奴性, 那就是他父亲的金钱。”[5]舍不下家族以及家族提供的金钱, “堤岸的男人”永远失去了小女孩, 多年后, 只能通过电话表达对女孩致死的爱。

在《情人》中, 中国情人是一个抽象化的存在, 其形象是通过小女孩的叙述展现的, 而且在女孩的叙述过程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堤岸的男人”是与西方男人不同的, 甚至文中“我”卑鄙无耻的大哥的形象都比中国情人的形象高大, 在作者看来, “洋派中国人”软弱的性格是来源于东方文化的, 封建思想和封建家族的束缚注定了“洋派中国人”的软弱, 所以, 西方文化圈下的作者看到的是“洋派中国人”偏“中国化”的特点。

2.东方文化圈中张爱玲笔下“油滑”的“洋派中国人”

作为“洋派中国人”的发源地, 中国在这类形象的刻画上似乎更有发言权, 而且刻画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作者笔下的“洋派中国人”形象。张爱玲笔下的“洋派中国人”是“油滑”的。

《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和白流苏之间的故事之所以会发生就是源于范柳原的“油滑”。范柳原之前借徐太太之口表达了自己希望遇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 然而“一般的男人, 喜欢把好女人教坏了, 又喜欢去感化坏的女人, 使她变为好女人。”[6]范柳原便是这样的男人, 他的最高理想是一个冰清玉洁而又富于挑逗性的女人, 看不上冰清玉洁的宝璐, 却被“残花败柳”的白流苏所吸引, 可见他感兴趣的还是传统中带着点野性的女子。心口不一的审美标准使的范柳原的“圆滑”首次显现。其次, 在对待与流苏的婚姻上, 他不通过正常的媒妁渠道向流苏求婚, 而要将她“骗”到香港, 在他的地盘上极尽殷勤和暧昧, 却又要在他们单独相处的时候总是斯斯文文的, 当众却大肆宣称对流苏的占有权。放荡不羁的处事方式让他长久以来背负着狡猾放荡的情场浪子、玩世不恭的高等纨绔的名声。

通过上面的分析, 不难发现, 张爱玲笔下“洋派中国人”是明显的有别于接受正统儒道思想教育的传统中国人的。所以说, 东方文化圈下的张爱玲看到的更多的是“洋派中国人”身上偏“洋派”的那一点, 在她看来, 在西方奢华放纵的生活使得“洋派中国人”行为方式上显现出“油滑”, 但是这种偏“洋派”的“油滑”在作者的刻画下也不尽然完全是不可取的, 对精神恋爱的追求和在爱情中始终贯穿着的男女平等思想也是受西方民主思想熏陶的结果, 然而这种爱情中的民主平等在传统的东方文化圈中只能被理解成“油滑”。

二.“洋派中国人”在东西方文化圈中不同表现的原因分析

1.“洋派中国人”本身的矛盾性格

“洋派中国人”大都出生于富裕的地主家庭, 他们的父辈是既迷信中国传统的小农思想又尝到过西方工业文明的甜头的一代人, 于是争先恐后的将他们的继承人送往西方, 但又通过按月或者按年提供生活费的方式掌握着他们的生存命脉, 这就注定了“洋派中国人” (此阶段还是留洋学生) 不可能拥有完整独立的性格。

“洋派中国人”成长于传统的中式家庭, 而且一般被当做家族继承人培养, 骨子里就有那种忠于家族的观念, 这种观念在西方文化圈中就已经被看成是一种依附于家族的软弱。而不论是从小养尊处优的生活还是在直接接触到西方文化之后形成的奢靡浮华的习气, 都使他们往纨绔子弟的方向发展, 从未生发出要逃离掌握他们经济命脉的家族的意愿, 这就是西方观念下“洋派中国人”对于金钱“奴性”的一面, 在其性格中的表现就是软弱。

留洋学生处于最容易迷失在外部生活坏境的青年阶段, 少了规矩严格的封建家族直接监管的留学生不可避免的沾染上腐化奢靡的习气, 流连于歌舞厅、电影院之间, 和各种女人牵扯不清, 也就是东方文化圈中普遍认同的“洋派中国人”身上“油滑”的一面。同时, 接受了西方自由和人性思想的“洋派中国人”并不认为他们这种追求腐化奢靡的物质生活的方式有什么不对, 相反他们认为这是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方式, 这也就将他们性格中的这种“油滑”之气推上顶峰。

所以说, 在“洋派中国人”的身上本来就存在着多种相互交错的矛盾性格, 软弱和油滑本来就是他们矛盾性格中的两个方面。

2.东西方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及民族文化思维模式

上文中已经分析过, 西方文化圈下的作者看到的更多“洋派中国人”身上偏“中国化”的特点, 而东方文化圈下的作者看到的更多是偏“洋派”特点, 所以说“洋派中国人”的不同表现也是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作者选择性接受的结果。“文化模式以内在的、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制约和规范着每一个体的行为, 赋予人的行为以根据和意义”[7]东西方作者对同一类形象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这同时也代表着他们所在的文化圈之下大多数人的观点, 体现的是各自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及民族文化思维模式。

比较文学形象学认为, “所有的形象都源自一种自我意识, 它是一个与他者相比的我, 一个与彼处相比的此在的意识”[8]在西方文化圈中, 东方即是一个“文化他者”, 西方世界通过言说“他者”从而定位“自我”。“他者形象揭示出了我在世界 (本土和异国的空间) 和我之间建立起的各种关系”[9]。西方需要通过构建出东方这样一个软弱、愚昧的“他者”[10]形象, 来证明自身所宣扬的民主、自由思想的先进性与合理性, 为其殖民扩张提供了冠冕堂皇的借口。更重要的是, 在西方人的认知里, 他们所拥有的本土意识是足以改造世界的, 西方夸大东方的“劣性”[11]性, 他们认为或者希望全世界认为, 东方只能有赖于西方的基督文明去教化, 去拯救, 于是在西方文化圈中, 东方的男子都成了梳着辫子的懦弱者, 女子都是裹着小足的残患者。

对于东方来说, 随着殖民主义的不断入侵, 东西方地位的突然逆转使得东方人无法心平气和的接受西方的物质文明, 在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时, 继续迷信本民族过去的优势, 在名族尊严面前, 尽管对西方文化有所认同, 但在伦理的和情感的层面上对其还是有所排斥, 有所否定, 笔调上也常常带有嘲笑和戏弄的意味, 即使是认同, 在叙述中还是少有情感上的“亲近”, 既自大又自卑的矛盾心态使得东方人无法理性的看待西方人, 从而诱发出有意歪曲西方的形象, 通商口岸西方经济的繁华此时在被压迫的东方人眼中歪曲成奢靡与放纵, 西式的浪漫主义行为方式更是为传统的东方人所不齿, 所以便有了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油滑”的一类人的出现, 这恰好准确地折射了当时弱国子民的真实处境。

“洋派中国人”在东西方文化圈中呈现出软弱和“油滑”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 除了这一形象本身汇集着矛盾的性格外, 更深层次的是作者在各自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思维模式下, 顺从了某些在自身文化中最大限度受到赞同甚至是被夸大了的观念和阅读倾向, 对形象进行了某些模式化、群体化的描写, 这就造成了在描写和涉及到“洋派中国人”形象时, 东西方作者看到的多是对立文化“劣根性”的一面, 可见, “洋派中国人”实则是一种作者叙述笔调与措辞有失客观和公允态势的产物。

参考文献

[1][2][3][4][5]杜拉斯著, 王道乾译:《情人》,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年, 第47、43、59、121、60页。

[6]张爱玲:《传奇》,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64页。

[7]黄荭:《杜拉斯文本中的“东方幽灵”》, 《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2期。

[8]李小娟主编:《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跨世纪的文化哲学思考》,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22页。

[9][10]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第121、124页。

东西方法律文化 篇2

11291046杨磊

法律英语课上,老师向我们推荐了一部电影《傲骨贤妻》,剧中更多的描述了美国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以及辩护律师的全方面辩护。当然,律师以及检察官在法庭上的精彩表现让我钦佩,不过在观看过程中,我也更多的注意到了法庭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那就是陪审团。而在我国也有着人民陪审员制度,所以就该制度谈谈我的看法。

美国所实行的陪审团制度,是由随机挑选的一定数量的公民组成的陪审团,根据法庭出示的证据对被告是否有罪这一事实做出裁决。吸收普通民众参与刑事审判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一个我们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陪审团制度在两个国家的实行有着很大的差别。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行的是参审制,这意味着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过程中,陪审员是和审判员一同做出决定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在我国,人民陪审制度越来越流于形式,在很多地方处于名存实亡的地步,即使有少量人民陪审的案件,但是他们普遍陪而不审,合而不议,这是我国存在的现状。

但是相反,在美国,陪审团可以说是检察人员以及辩护律师,甚至是法官都不得不重视的存在。可以这么说,要理解法官固然重要,但是陪审团的态度,甚至一言一行,他们注视被告或是原告的任何面部表情都是律师捕捉的对象,他们必须根据陪审团的态度随时准备改变“作战策略”,这就是陪审团举足轻重的作用。12个人,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有罪。

当然,不可避免的,即使很重要,但是依然有些问题。在剧中,我们也会发现有时候陪审团并不完全是注重证据,他们很注重自己的第一感觉;另外,美国辩诉交易的盛行使得陪审员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

东西方文化浅谈 篇3

关键词:社会价值 人本主义 集体无意识

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导致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引出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主流教育思想,注重对道德的培养,通过道德教育来改善人性,使人人都能按照伦理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懂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强调个人服从整体、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际伦理关系,强调先社会后个人的价值观,认为只有实现了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而西方的教育比起中国来说起步较晚,受基督教的影响较大,主要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强调理性、科学,崇尚自由、民主、,推崇个人奋斗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认为个人的价值、利益是最重要的,不实现个人利益,就谈不上实现集体利益、就谈不上个实现人的社会价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衣、食、住、行,少不了说话办事,人与人之间也需要感情的交流,那么礼节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不妨碍他人的美德,是恭敬人的善行,但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及其环境下,人们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就很大,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上海,在参观一个社区时,一群幼儿园的孩子们有组织地用英文高声欢呼“热烈欢迎克林顿爷爷”,克林顿当时表情有一点儿迟疑,但还是用微笑示谢,就在此刻,一个小男孩大声直呼“克林顿、克林顿”。 克林顿当时备感亲切的抱起了这个孩子。”领导和老师们看到这一幕感到十分诧异,那个三岁的男孩竟敢直呼总统克林顿的名字,按照中国的礼仪,这显然是大不礼貌的行为,在中国人看来,要尊老爱幼,一般只有熟悉的同辈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有时为了显得亲近,还要把姓氏去掉,称呼后面的名字或者小名, 在大多数西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讲究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在家庭观念中,西方国家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都直呼其名,在中国则恰恰相反,见面时必须要尊重长辈,礼貌待人,不可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没教养,西方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孩子一旦过了18岁就要自力更生,父母也再不会给他们任何经济上的支持,可在中国却存在很多“啃老族”,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父母也认为钱就是给孩子留的,结果造成了很多中国孩子没有西方国家孩子的独立生存、创造事物的能力强,造成东西方礼节差异的主要愿意是因为道德体系和价值观不一样。

在西方文化中注重的是自我的表达和发展,自我是西方人思维的中心点,在他们的心目中,只要不违法,不伤害他人,都应当是受到尊重的,注重自我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流传着的伦理道德一样平常,比如说:一部在2005年的美国爱情电影,描述的内容是美国西部二个男人之间情爱与性爱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在西方人看来是合乎常理的、是可以接收的,在《断背山》这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中,导演的拍摄角度并不是批判和对立,而是在义正言辞的赞美爱情,在风景如画的山脉上面演绎出了两个同性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爱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力,社会对他们应该包容和理解,给他们予以支持,这在西方人本主义精神的基础上,是应该受到所有人尊重的。但是在中国人们受传统观念、儒家思想以及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颇深,人伦的压力让大都分人会选择继续维持没有愛情的家庭婚姻,更不要谈同性之间所发生的爱情,同性爱情是要受到社会和道德谴责的、谩骂的,这就意味着在东方国家并不是所有人的个人欲望都能得到满足,得到释放,在一定的情况下,要受到社会秩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制约,如张元的电影《东宫西宫》中,铁链的寒冷、残雪的污损,整体气氛有种黑暗、潮湿的感觉,墨黑的夜晚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这些种种为影片添上了神秘色彩的因素,也在无意识中向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既同性恋者的生活是荒诞且奇怪的,这部同性恋电影的真正价值远远超越了电影本身,由于中国的中庸处事哲学,同性恋永远躲在阴影中,受到主流社会的藐视和不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因文化差异、历史背景的不同,道德标准、伦理观念也就发生了改变。

曾记得林语堂有一段话讲述了中西方艺术表现对象的差别“中国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山水;西洋艺术的冲动,发源于女人,西人知人体曲线之美,而不知自然曲线之美;中国人知自然曲线之美,而不知人体曲线之美。[1]”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中国艺术方式是主观的,寄情于山水之间,西方艺术方式是客观的,重写实再现。从技巧上来说,西方绘画注重透视和明暗关系,绘画注重理性,而中国画讲究线条的贯气和神韵,虽然也通过技巧去达到目的,但是更注重感性。从效果上讲,西方绘画重写实,追求细节上的逼真,以细节的逼真去反映对象的神韵,达到普遍人们认可的美,比如说达荷兰绘画大师杨-维梅尔的油画《戴珍珠耳环的女孩》,通过写实的技巧表现了一个少女转身的刹那,回眸欲语的姿态。艺术作品之所以创作出来,不是为着一些渊博的学者,而是为一般听众[2]。中国画注重精神,在形似和神似之间更注重神似,来反映对象的神韵,以达到气韵生动的目的,意境可以说是中国画的精髓,比如说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可以感受到画面上山峰的用笔潇洒到位、气韵生动,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飞流的瀑布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得全幅作品行云流水,由此可见,绘画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心灵的物态存在方式,它不仅仅体现了艺术家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内在的精神世界,还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虽然绘画是属于一种“个人化”的行为,但是更受到了“集体无意识”的影响。

就中西方文化比较而言,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审美的差异,西方的文化沉淀较弱,现代感、前卫性较强,注重现实,中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比较传统,不是很现代,还在不断的演变、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天晶.当代时装摄影解析[M].河南大学,2011年版

东西方文化圈 篇4

一、文化内涵的差异

“英汉民族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思维观念的影响, 他们对数字的偏好显示出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是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必然结果。”[1]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和谐共生和团结统一的传统, 因此对数字1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老子》中就有“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的经典阐释, 将数字1视为万事万物的源头和宇宙的开端, 足见中国人对于数字一的情结。体现在现实生活中, 中国人奉行一夫一妻、一心一意等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同中国人类似, 西方人对于数字1也有比较正面的感情。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 数字中1最为至高无上, 是世界的源头。中国人比较欣赏数字2, 自古就有一分为二的“阴”、“阳”之说, 喜欢对称中蕴含的美感, 对偶数情有独钟, 希望生活中能够事事两全其美、生活双喜临门, 连人情交往中一般不选择单数。当然, 中国人对“2”的喜爱也不是绝对的, 一些不好的用法也处处可见, 比如成语一山不容二虎、一心不可二用。同样, 2在英语里也是褒义、贬义都有。表示褒义的提法有:for two cents;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等等。表示贬义的则有:two—time;It takes two to make a quarrel, 等等。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字3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对数字3感情比较复杂。一方面, 中国古代大量的思想概念都同三相关, 譬如道教的三清之说、三元、三生、三才、三族, 等等。另一方面, 中国也有“事不过三”、“三心二意”等不同的提法。在西方人看来, “三”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体现着神圣、尊贵、吉祥, 比如基督的三位一体、三项美德。

二、数字喜忌的差异

在史前时期,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没法给予科学的解释, 只能将其归因于所谓的神秘力量, 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因此,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对于相同的数字人们却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吉凶理解。比如, 数字4。在许多亚洲国家如朝鲜、韩国、日本、中国看来, 数字4因为发音和“死”类似, 不受人们的喜爱。在日本的医院里, 人们看不到有四层楼房或者带四的病房;在朝鲜、韩国, 也存在同日本基本相似的情况, 带四的楼房、房间很难找到。在亚洲的某些地方, 父母往往对第四个孩子抱有成见, 因为数字不吉利的关系而对这个孩子有所歧视。在对带眼镜的人进行辱骂时用的词语是“四眼鸡”。另外, 四对人们的影响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 在选择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时, 人们对四这个号码尤其敏感和反感。一旦涉及到“十四”、“五十四”、“九十四”等数字时, 人们都特别忌讳。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对四没有什么忌讳, 能够比较积极地看待这个数字。譬如, 数字九。中国人认为数字9带有神奇的色彩, 而西方人则没有这种感情。在中国人的思想世界里, 数的极限9显示的不仅仅是一种神圣, 更是威严的象征, 比如皇帝是“九五之尊”、故宫的房间数是9999, 等等。“九”由于同“久”同音, 还表示言语、感情等的恒久不变, 所以有999朵玫瑰、九死一生、、一言九鼎的提法。在西方人看来, nine没有特殊的含义, 一般用来表示“多”、“深”。比较经典的例子比如A cat has nine lives (猫有九命) , on cloud nine (得意洋洋、高兴万分) , 等等。另外, 对于6和8, 中国人也有着特殊的情感。“6”寓意六六大顺, “8”则同“发”谐音, 两个数字在电话号码、汽车牌照、商铺取名等领域都广受欢迎, 其承载的意味已不是简单的表示数量或序码那么简单, 有着丰富的寓意。

三、宗教神话方面的差异

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下数字文化的差异很多都与宗教神话有关。正是由于存在渗透着不同理念、价值判断的宗教神话的存在, 导致同样的数字却有着不相同的认知。譬如, 西方人认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避免这个数字的出现。原因当然有很多, 但没有统一的意见。首先, 人们认为这同耶稣遇害有关。传说中耶稣正是在13日举行的13个人的宴会上, 被自己的弟子犹大出卖给了犹太教当局, 导致了耶稣的苦难和不幸。因此, 人们视“13”为苦难和不幸的象征。其次, 对“13”的排斥同一则北欧神话相关。火神Loki是众神中排名第13位的神, 在他的挑唆下黑暗盲神Hoder将自己的兄弟Balder置于死地。同时, 在葬礼上Hoder又是第13位吊唁者。从此之后, 西方便有了对于13这个数字的避讳。当然, 同13相关的传闻还有很多, 比如古代波斯人认为的十二个轮回结束之后宇宙的混乱, 比如汉莫拉比法典的第13条法规、十字军东征时的13圆桌骑士, 等等。当然, 西方人对数字13也不是一概排斥的, 在某些基督教祭典中就有13信条的仪式。

综上所述, 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文化的差异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形式, 其中的原因也十分复杂。事实上, “数字本身不具有特别多的文化含义, 由于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把它与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宗教信仰、过去的经历, 以及对自己或他人寄予的美好祝福相连起来, 给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东西方吉利数字和禁忌数字不同, 但人们所表达的思想以及所赋予这些数字的哲学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只是中间媒介不同而已。”[2]因此, 我们要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字文化之间的差异, 扩大跨文化交际间的深度。

摘要:数字是人类为满足生活需要和社会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然而, 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数字文化。本文拟对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文化间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数字,差异

参考文献

[1]胡国强.试论东西方数字文化差异的成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5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我见

美术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 班级:六班 姓名:李世伟

学号:201221015603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我见 李世伟

摘要: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独一无二的礼物(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不同,因为我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同的。而东西方饮食文化在东西方人心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每个区都有属于每个地区独有的饮食文化。就如东方的茶之于西方的咖啡,咖啡永远无法代替茶在东方人心中的地位。由于地域、历史、礼仪等等因素使得东西方饮食文化有着差异性。关键词:东西方 饮食 文化 差异

孟子曰:食色,性也。在论及某一民族的文化时,作为满足人类基本生存所需要的饮食文化是我们所必须重视的。饮食文化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过程,是历史最为久远的文化形式之一,有着突出的民族特性和丰富的研究材料。饮食文化关乎每个民族成员的生理、心理成长,是其它一切文化形成的基础,很多文化现象都可以在饮食习惯中找到源头。在地域的划分和历史文化形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地域、历史方面东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

西方地区的纬度主要在40度以上,温度相对东方而言普遍要低,所以他们所需的热量远远高于东方。因此,西方人对肉类等高热量的食物的欲望也要大于东方人。所以大体上东方以素食为主,西方以肉、奶为主。那哪种饮食形式好呢?素食形式有个缺陷,就是脂肪和蛋白类食物少,有可能形成蛋白质营养不良。但是在东方的素食文化中,却暗存着一种巧妙的均衡,那就是大豆为代表的豆类食物占有重要比重。豆类是五谷之一,在中国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席位。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丰厚,而且钙的含量也不少,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而且是低价的营养来源。而西方的饮食形式,看起来蛋白质,脂肪类是很充足,但是如今这种饮食的缺陷曾经越来越明显了,那就是流学病学研讨发现,这种饮食形式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有亲密关系。

选择以素食为主,有客观要素,更多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人口太多,吃饭的问题只能靠低价的谷类及豆类来处理。并不是人们不想吃肉类。但正是这种特定条件下的选择给中国以及亚洲地域的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安康影响。盛行病学营养发现,在日本,中国等以素食为主,又大量食用豆类食物的地域,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惊人的低。而如今条件好了,大局部的人能够自在选择食物,城市的居民的饮食构造曾经逐步西化,也就是肉类、奶类的食用在增加,高油、高糖、高脂的东西吃得越来越多,相应的在疾病谱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发病率很低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在逐年增加。而在以后的若干年后,这些慢性疾病将会是影响人类生活的最主要的疾病担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化曙光最早照射到的中央。在史前时期就有了高度的开展。原先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随着农耕时期的降临,逐步变成定居生活。定居后的生活主要依赖于土地,以农作物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而定居的稳定生活又形成的人口大量繁衍,形成粮食紧缺,更进一步的开开荒地,使农业占的比拟越来越多,畜牧业遭到了很大抑止。在人类的食物当中,以素食为主。当然也有肉类食物,但受条件限制,只要社会上层的人才干经常吃到。所以古时称有位置的人为“肉食者”就是这个意义。大局部的人只能以素食为主,所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说人们生活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的营养提供,果类食物也起到辅助的作用,能增加点肉类食物对身体是有益处的,蔬菜之类的能够协助本人们补充营养。这是本人们古时分的饮食形式,这里面有客观的选择,但更多的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西方社会主要由游牧民族开展而来。游牧生活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中央,也就很少有农作物的播种与收获了。食物的来源主要就是肉类了,来自于放牧的牛、马以及猎物等。另外还有动物的奶类,即以肉、奶为食。固然随着社会的开展,这些民族也树立了自己的国度,有了固定的寓居场所,但这种饮食形式还是持续下来了。从饮食用具来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方社会,以中国为代表了,吃饭主要是靠筷子。也就是两根小棒。在西方人看来,真的很神奇。就这么两个小棒,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付一切的食物了。小小的筷子就能得中华文化的精华了。古时分筷子不叫筷子,是叫箸的,李白有诗“停杯投箸不能食”,就是指的筷子。历史记载了商代纣王荒淫无度,用的是象箸,即用象牙制造的筷子。由此可在,在那个时期之前,就但后来为什么又改叫筷子呢?听说与古代江南的船家有关系。江南地域,水网遍步,所以很多人以行船为生。在行船过程中要吃饭,也离不开这个箸,但箸和住同音啊,行船的人怕船往啊,就替它改了个名,叫快,也就是让船走得快一些。加上竹头,就是筷子了。

那西方人吃饭用的是什么?是刀和叉,这和他们的游牧习性是分不开的。游牧民族经常要为争一块地和其它部落作战,他们吃东西很勿忙,食物又是以肉食为主,常常是整块的动物腿或什么的,那么怎样把这个食物吃到嘴角呢?手边常有的工具就是刀,用刀将肉割下来,送入口中。等他们有了安定的生活后,还是用刀作为吃饭时的工具。但渐渐的也发现用刀有不便当的中央了,用刀割了肉以后直接送入口中,不是很平安,而且也不够文雅,于是就产生了叉。一开端是两头的叉,渐渐又有了三头的,以致于更多。叉不能单独运用,必需用刀在前,用叉在后。刀叉配套运用,不超越500年历史。比起中国的筷子,真实是小字辈了。再从餐桌礼仪文化上讨论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摆宴,讲的是丰盛,讲的是排场。自隋唐以降,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向农产品丰富多样,水陆交通发达的南方。有宋一代将物质文化发挥到极致,由此奠定了中国人几尽奢靡的餐宴习惯。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各式酒楼的描绘即是当时中国大城市中发达的餐宴消费的一种真实写照。在现实里,即使生活再拮据的人,在摆宴待客上也是不会含糊的。大菜如全鱼、全鸭、蹄膀,往往在上了十几道其他菜之后,方才姗姗入席。其实光这几道大菜就够一席人吃饱了。可以说食者肚中的一半是在滋养它们,而另一半是在摧残它们。除了耗费物质,中国人还喜好在酒桌上研磨时间:层出不穷的菜肴和饮之不尽的美酒能够尽情展现在酒桌上,是以宾客乘着酒兴行酒令、耍馀兴、吟诗句、爆笑料、套近乎、闹酒疯为前提的。真正用于汲取营养、享受口福的时间恐怕不到总共的二分之一。

反观西方的餐桌,在座的都是矜持、歉疚9地就餐的绅士及妇女。宴席与其说是一项汲取营养的行为,毋宁说是一个展现与席者优雅涵养的舞台。面对或熟悉或陌生的同席者,各种话题只须浅尝辄止,没有面红耳赤,没有掏心置腹。温和与友善就已经足够,但不露声色的高傲和外交辞令也不可少。参考文献:

由日本地震看东西方文化 篇6

Yet since Japan’s devastating earthquake, the entire world has been riveted3) by heartbreaking images in the East revealing the horror of a nation whose northern coastline was reduced to rubble. Several nations have rallied behind Japan, sending in badly needed aid and other offers of help. The resounding support and generosity offered by the world community reveals the common bond, the humanity, that East and West share, contradicting Kipling.

But a closer look at the human dimensions of this historic crisis reveals subtle differences of culture, similarities of geography, and lessons for both sides of the world.

The sharpest link connecting East and West is simple geography. Like two Siamese twins4) joined at the hip, the Pacific’s Ring of Fire5) forges a common destiny between East and West. Ninety percent of all earthquakes take place along this deadly ring, which extends from the Philippines and Japan to Alaska and South America. Tsunamis, tidal waves caused by earthquakes under the oceans, span the Pacific as if it were a pond, traveling like a jetliner at 500 to 700 miles per hour. For example, the Cascadia6) fault7) off the coast of Washington state once erupted with a 9.0 earthquake; however, scientists had difficulty dating it. But realizing that a giant tsunami must have slammed into Japan, they were able to give the precise date and time of the earthquake by examining Japanese accounts of the tsunami of Jan. 26, 1700.

But there are also subtle, reveal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their reaction to tragedy.

In spite of monumental collapse and ruin, the Japanese politely wait in long lines for hours, without once complaining. Law and order are respected at every step. The Shinto-Buddhist8) tradition, which stresses social harmony and cohesiveness and looking out for your neighbor, is deeply ingrained in the culture.

This stands in sharp contrast to some of the spontaneous reactions that have flared in the West. In the U.S., for example, a simple blackout back in 1977 unleashed an embarrassing wave of looting and mayhem9), with marauding10) bands of thieves making off with anything they could carry.

When Hurricane Katrina hit New Orleans in 2005, there was a rapid collapse of civil authority as society disintegrated into an orgy11) of chaos. Louisiana Gov. Kathleen Blanco’s comments summarized the city’s descent into lawlessness: “These troops know how to shoot and kill and I expect they will.”

论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 篇7

会计文化是在长时间的社会活动中慢慢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意识,其本质属于管理文化层面的一种。会计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创造的与会计有关联的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例如会计制度的形成,会计精神层面的创造;狭义是指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会计意识形态以及会计法规制度等实质内容。东西方会计文化在社会特征方面存在共同点。首先,会计文化具有超强的凝聚性。会计文化的形成是依靠会计从业人员长期的会计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会计经验,形成会计人员特有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并形成对会计高度认可度的意识形态,所以会计文化的指向性以及凝聚性是非常强大的。其次,会计文化都有一定的层次性。层次分明的会计文化形成社会特征不分地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力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文化的发展变化。文化的渗透能力以及延伸能力非常强,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促进了会计文化之间的交流发展,逐渐的形成世界统一的会计文化体系内容。最后,会计文化价值取向的趋同性。任何文化的发展进步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会计文化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而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价值取向非常明确。

二、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

(一)会计文化职业化程度与法律约束力差异西方会计文化与东方比较,职业化程度更高。在西方社会,会计人员注重个人职业空间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同时在会计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稳固的社会地位。西方政府部门很少制定法律干预会计行业,对会计行业进行管理的准则或者制度基本都由职业的会计团体或者一些独立的会计机构制定,全面充分的发挥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的职业能力。东方会计文化偏向于法律法规约束会计行业以及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特征不显著。会计服务于企业以及各类政府机构,政府利用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引导会计行业的发展,个人发挥专业能力判断的机会有限,职业化水平不足。会计人员从业的出发点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对会计事务进行处理。

(二)会计文化相同性与应变性差异西方国家对不确定因素的灵敏度较低,所以其会计文化更加注重于灵活性,鼓励会计人员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西方国家政府或者会计独立机构只针对一些原则性的会计问题进行限制,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会计问题,例如,会计计量方法的选择已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符合会计原则,西方就认可会计方法的变更,因为这样更加贴合实际的会计业务,使得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灵活性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会计人员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和会计人员自觉性的缺乏,容易导致各类会计行业丑闻,这些都与会计文化紧密相连。东方的会计文化比较注重相同性,也称为统一性,政府会用各类法律法规统一每个会计环节的操作模式,提倡各类企业在会计制度的使用上和会计法规上的统一性,例如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会计一级科目设置的相同。会计的统一性的优点之一就是会计的处理方式较简单,各类财务报表较容易进行比较,但是不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会计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会计文化秉持的态度差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会计文化一贯秉持乐观主义的态度,对创新精神的狂热追求,乐观主义的崇尚可以不断挖掘会计人员的潜能,但是极端的乐观主义使得会计处理方式越来越趋于复杂,行业外的人员很难看懂隐含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会计监督。东方人民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较深,对任何事物都秉持稳健的态度,在会计文化表现也是如此。在会计行为规范中,会计相关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采取谨慎性原则,例如存货的计量方法,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没有后进先出法这一计量方法就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东方的会计文化使得会计长期处于一个发展状态,不利于会计人员以及会计行业的发展。

(四)会计文化保密性与透明度差异西方会计文化注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财务报表中要求披露很多会计信息,这种会计信息较大程度的公开方式避免了内幕交易的频繁发生。东方会计文化含蓄内敛,受限于各类条条框框的法律法规,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都保持绝对谨慎态度,对于重大信息披露的不多,以免泄露企业机密,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与西方会计文化相反,东方的会计文化给腐败和暗箱操作孕育了机会。

(五)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差异职业素养差异包括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首先,会计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差异。东方传统的轻工商思想造成了会计行业在整个企业中处于末端,国家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以及培养模式从一开始就缺乏很好的定位,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都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和尊重。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时代,古希腊罗马时代一开始就偏重工商贸易,巧于会计核算,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在很早就得到了重视,因为开始西方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比较大,所以企业和社会就会加大会计教育领域、会计精英的各方面的投入,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能力,进而影响现代西方国家在会计行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占有权威地位。其次,会计职业道德差异。东方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过程,偏重于自律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偏重他律的会计职业道德反应的会计文化截然不同,基于集体利益的会计职业道德,个人必须服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评价。但是在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充分自由发挥个人才能,在会计职业道德中体现的是浮于社会表面的物质追求比自身的品质修养更加重要。所以西方会计文化在会计职业素养领域倡导的是积极促进社会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利益。西方会计文化崇尚个人在会计领域的专业贡献,个人职业能力的突破,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是权利利益最大化的时刻。最后,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会计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谨言慎行是主要宗旨,在不违反会计法规的前提下,听从领导的指示,这些不利于东方会计行业在世界立足。而西方会计从业人员偏重于实事求是,依法办事,体现的会计行为方式比较大胆,勇于尝试。

三、结论

通过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的比较,吸取经验,借鉴西方会计文化的长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是会计从业人员要思考的问题,加强中国会计职业化建设,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会计团体的作用发挥会计文化的引导作用。透明度是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弱势,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会将各类因素考虑其中,隐藏一部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透明度,造成各类皮包公司,圈钱现象的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东西方会计文化会趋同,互相吸取会计文化中的优点,西方会计发展较早,有很多值得东方会计文化借鉴的地方,在借鉴过程中,注意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借鉴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东方会计文化走向世界,使得东方经济适应世界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小议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差异 篇8

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 两者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开放的西方文化与含蓄的东方文化

从整体上来看, 文化可以分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1) 开放的西方文化

从根源和发展的情况来看, 西方文化相对外倾化, 属于商业海洋文化。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一个是希腊文化, 另一个则是希伯来文化。

希腊文化是带有显著外倾化海洋文化特色的。在古希腊, 海上贸易相对发展较快, 其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外来文化, 人们在接受这些外来文化时也造就了自身文化的开放性。而另一西方文化源头的希伯莱文化, 它具有着浓郁的外倾化商业文化特色。西方希伯莱文化源于犹太人, 犹太人频繁的大规模民族迁徙与商业活动, 将原有的固定生活圈子打破了, 将封闭转为开放。这种海上贸易文化与商业经济文化致使西方文化拥有着社会性与开放性。

2) 含蓄的东方文化

相对来说东方文化就显得保守的多, 它属于农业陆地文化。东方国家主要是靠农业为发展基础的, 其经济形式为陆地型经济。农耕的生产比较稳定, 这种经济方式拥有着自给自足的特点, 也造就了东方人相信自然态度。这使得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 不愿去改变、去冒险, 人们追求和平, 重视先人们的说法与传统, 并且对此不会去轻易的逾越。这种相对稳定的农耕陆地型经济造就了东方文化中的自然性与保守性的特点。

2. 西方文化讲究个体性而东方文化讲究整体性

1) 个体性的西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比较重视人的外在与实践活动, 是强调个体性的文化。西方国家认为个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元素, 他们强调每个人的价值体现, 崇尚自我的发展与实现。这种个性价值在现代的各个层面中都有体现, 西方国家的人们追求多元化, 这就促使了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敢于创新与发明。

2) 整体性的东方文化

由于东方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 而在农业经济中的竞争性也不是不大, 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始终是一种相对稳定而又平和的状态, 就致使东方人看待世界的眼光也比较平和, 他们追求稳定与和谐, 讲究秩序, 提倡团队的合作精神。久而久之, 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就形成了东方文化中整体性、集体性的特征。

3.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 东方文化中的感性

1) 理性的西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 强调崇尚理性, 并且他们认为理性能够决定一切。这种思想、观念就是理论学说、理性主义。西方国家在科学上同样遵循理性主义, 他们注重科学的研究与实验分析, 强调数据, 重视实效。

2) 感性的东方文化

相对来说, 东方文化就是感性的文化。对于实验的研究以及数据分析都没有西方国家理性与重视, 在处理问题中常常是定性而非定量。比较倾向于从大处着手、论整体而言。东方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 东方人往往会通过直观、内省等等这些个人体验来获得对世界的感知, 较西方理性文化而言东方文化显得更为感性。

二、艺术根源的不同

所谓艺术, 它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想象的东西。再确切一点地说:艺术, 首先它应该是对人们思想的反映。其次, 它应该是人们根据艺术的性质与特征在自己思想中塑造的一个形象。最后, 才会有艺术价值。在不同的国度中, 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而艺术的根源, 它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历史。

看东、西方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文环境, 就大体决定着东、西方艺术的发展形势。也就是说, 东、西方国家的主流思想将主导着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虽说, 现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也变得相对容易了, 但是一个地域赋予人们的传统思想在受到多种潮流文化的冲击时, 它依然还是会根深蒂固地生长在设计者的思想深处, 这是很难得抹灭掉的本性思想。

东、西方艺术体现的差异,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 就是民族与民族之间, 东、西方不同地域的人在思维模式上是不相同的。

三、东西方国家在思维方式与艺术的反映形式有所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艺术是一种概念, 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归根结底, 艺术它的载体是人, 是人的思想, 而思想是无限的、活跃的。艺术它可以以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人们思维、思想的变现与传播, 这就说明了不同国度的艺术家之间存在着对艺术理解的差异, 同时这个差异是必定的。艺术它本身是一个很广的概念, 不同的是艺术形式, 是不同艺术形式下的艺术形象。

东方国家的艺术在理念上更注重从整体上去把握、去透析, 其艺术风格大体是把客观的东西溶入设计者主观的感情与思想。或者也可以说, 艺术家将自己的感情发泄于客观的事物中, 利用艺术手段将其表现出来。

而西方国家的艺术创作理念, 他们往往会更主观化, 艺术家自身的抒情会变得相对客观化。或者可以这样说, 西方国家的艺术家会更直接的去描述事物的本身, 对塑造的艺术形象不做过多的修饰与评论。

另外, 在东方国家的艺术作品中, 有时会很难从外表看出什么东西。东方国家的艺术重视内在美, 他们的作品多是以其独特的内蕴美而被大家欣赏。鉴赏东方国家的艺术品, 不在于对表面的视觉感官, 更重要的是挖掘其更深层次中蕴含的意义, 重视内在美。

而西方国家的艺术, 往往会做得更大胆, 更直观。他们更注重在人们的视觉冲击。他们更强调形式美, 西方国家的艺术会更直接的表达美。

四、东西方艺术的差异

看现代艺术作品的风格, 不难发现呈现出了多种思想、多种流派并存的现象。但在总体上, 仍可以归结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表现风格。西方的艺术有着多变、充实、大胆、性感、理性等特点;而东方的艺术有着整体感强、含蓄、收敛、神秘、玄妙、有内涵等特点。

1. 西方艺术性感而又开放

由于西方文化, 西方人在情感方面更习惯于情感外化。这种情感的表达突出的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使西方的艺术创作显得更为性感化。在西方的艺术观念中, 艺术家们更重视个人的主观意念、原欲, 追求情感上的直接表达与思想上的解放, 这些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使得西方国家艺术的风格大胆而又前卫, 他们往往在艺术的取材方面多种多样, 追求创新。

揭秘宇宙天体动态之谜, 促进自然科学正常发展

匡自革 (湖南省汉寿县地震局湖南汉寿415900)

摘要:地球永恒自转与运转, 在地球上观测宇宙, 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视觉角度。如果地球围绕太阳运转, 不管银河是不是在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就会有移动或旋转。在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出现日全食, 明显说明了地球没有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也没有围绕地球旋转。如果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 当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月球也运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 同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只可能解释为日环食, 如果解释是日全食, 就会永远没有日环食出现。当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月球也运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 同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也只能解释为日全食, 如果解释为日环食, 就会永远没有日全食出现。在现实当中, 偏偏都是夏季出现日全食, 冬季出现日环食, 充分说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有错。地球在太阳一侧圈转, 地球轨道圈在月球轨道圈之中, 才是唯一客观存在的天体动态。

关健词:地球;太阳;月球;围绕旋转;错觉

地球的自转与运转 (公转) , 给人们观测宇宙带来太多的错觉。特别是错觉当中的错觉, 很容易被人们认为不是错觉。太阳东起西落本来是一种错觉, 在太阳东起西落的错觉当中, 太阳会有旋转180°角度的错觉。如果太阳周围某个方位有星球, 不但会有东起西落的错觉, 还会有随太阳旋转180°角度的错觉。第二天, 这些星球又回到了原来方位, 在地球上用高倍望远镜观测, 会使人们认为这些星球在白天已经围绕太阳运转了180°的角度, 在晚上也继续围绕太阳运转了180°的角度。这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错觉。而不是这些星球在围绕太阳运转了360°的角度。就是使用哈勃望远镜观测或卫星探测, 同样还是认为这种错觉而不是错觉, 本来不围绕太阳运转的星球, 也就误认为都在围绕太阳运转。地球在自转与运转, 夜晚观测银河是静态, 就已经

2. 东方艺术收敛而又含蓄

相比之下, 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就促使东方国家的艺术家注重整体表现, 他们往往拥有内蕴天成、含蓄自然的风格。东方国家的艺术家更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关系的表现。他们在表达主题的手法上也相对含蓄收敛, 不张扬、不夸张, 所以东方国家的艺术创作往往没有西方国家艺术创作的夸张外型与艳丽花哨的色彩, 相比较而言, 东方国家艺术造型会更简洁, 色调也相对冷静。

3. 西方艺术的多样性

西方的艺术充实、多变, 这个特点形成了多种艺术的思想与流派。这都是源于西方文化中求新、求变的精神以及张扬、主观、个性的作风。这种文化赋予的精神与作风体现在西方艺术中, 就是艺术家在个人作品风格中的不断探索与大胆创新, 这就促成了西方艺术的多样化。

4. 东方艺术的整体性

东方的艺术具有较强的整体感, 表现为对传统的继承性。虽然说现在西方文化对东方的艺术有一定的影响, 不少东方国家的艺术家也受到了社会发展与文化思潮的影响, 但是在他们不停向前发展的同时, 却还是放不下对于传统性理念的保持思想, 并且这一点在东方艺术中还是体现的相当明显。

5. 理性的西方艺术

西方艺术中, 艺术家们会十分看重几何学中的构图原理。他们会认为只有严格的遵照几何比例, 才能表现出内含的秩序。

6. 感性的东方艺术

而在东方艺术中, 常常会出现古老的吉祥符号、神秘的图腾又或者是具有某种特殊含义的元素, 艺术家们会将它们融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 借以表达某种情感, 这也体现了东方艺术的感性肯定了地球不可能在围绕太阳运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也是一种错觉。地球在永恒自转与运转, 在地球上观测银河一定会有移动或旋转。夜晚在地球上观测银河是静态, 充分说明银河白天在移动或旋转。夜晚没有移动或旋转。当然在白天与黑夜交替之时, 也可以观测到银河也有移动或旋转。如果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 一定会有移动或旋转, 同时也说明地球没有围绕太阳旋转, 不管银河是不是在围绕太阳旋转, 只要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一定会有移动和旋转。

十六世纪, 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斯·哥白尼, 推测太阳是宇宙中心, 地球与其他行星都在围绕太阳旋转,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从此, 人们不再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运转。其实哥白尼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观点, 存在有很多不符合人们在地球上观测宇宙自然景象的地方。不管银河是圆环状, 或是圆孤状, 还是无法测试长度的条线状, 也不管地球是沿着银河运转, 还是地球自转与运转永远向着银河方向, 只要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就会有移动或旋转。冬季或近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或近夏季出现日全食, 也明显说明了哥白尼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观点有错。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虽然是椭圆形轨道, 但只有地球到太阳距离的改变, 没有地球到月球距离的改变。如果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出现日全食。那么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也只能有日全食出现。如果地球运转到离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出现日环食, 那么地球运转到离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也只能有日环食出现。而现实观测中, 偏偏是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出现日全食。充分证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 不符合大自然客观存在的太阳、地球、月球运转动态。只有地球不围绕太阳旋转, 地球轨道圈在月球运转轨道圈之中的动态, 才完全符合人们在地

与神秘。

五、东西方艺术的差异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关系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比较, 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东西方在艺术上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讲, 艺术的差异可以等同于文化的差异。没有开放、大胆的文化, 就不可能铸造出西方国家大胆、有创造力的艺术;同样, 没有东方长期收敛、含蓄的文化熏陶, 也不会滋长出含蓄、感性的艺术作品。

当今社会, 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在东方艺术立足于自身本土文化的同时, 可以学习借鉴一些西方艺术的思想与理念。但借鉴不是简单地模仿, 要首先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与思想。只有多学习西方文化, 发展多元化的文化, 才会有可能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艺术。

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世界观与价值观上的差异。由此才衍生出了东西方在审美观以及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全球化, 面对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撞, 在审美观与艺术风格上, 如何做到的更多样、更精彩?或许应该是从如何将传统与反传统结合起来, 即从传统本质上出发但在艺术的形式中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大胆的突破传统, 敢于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将艺术的道路变得更宽, 也才能在这条大道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陈学博.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极简主义的共性[J].雕塑.2010

[2]马婷婷.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我见[J].金融经济学术版.2010

[3]雍幼青.谈中西方文化差异[J].东京文学.2010

东西方文化圈 篇9

一、重视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文化包括社会的信仰、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社会背景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更加频繁往来, 必将促进语言交际的进一步发展。东西方文化存在共同之处, 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同的现象, 为此, 只有正确理解语言在不同文化中各个方面的差异, 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听力成绩。

1. 不同文化在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

文化渊源及生活习性的不同, 使得东西方文化在生活习俗方面也各有差异。比如在饮食方面, 美国人生活节奏快, 喜欢自由、轻松, 因此快餐 (fastfood) 如:Hamburgers很受美国人的欢迎, 但对中国人来说经常吃面包当正餐可能多数人不能接受。另外, 西餐中较为常见的食品还有布丁 (puddings) , 馅饼 (pies) ;色拉 (salad) , 烤牛排 (美国人尤其喜欢吃半生不熟的牛排) 等。英美人的饮料, 主要是啤酒和一些诸如可口可乐之类的软饮料 (soft drink即不含酒精的饮料) 。

传统的中国饮食, 注重养生之道, 较喜欢清淡可口的食品, 在美食方面也很有研究, 讲究色、香、味俱全。在中国各地也都有一些特色小吃。茶是中国普遍的饮料, 有些地方 (如漳州诏安) 对茶道很有研究。英国人也常喝茶, 而且也是午后茶点的重要餐食。有些听力材料中, 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内容, 所以对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也应了解。否则, 听到“puddings”, “salad”等时, 还以为是何种物品, 可能就影响理解, 从而导致答题错误。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圣诞节 (December 25th) , 以为这是西方最盛大的节日, 其实不然。美国人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是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11月第四个星期四开始到星期六3天) , 饮食也较丰盛、讲究, 晚餐尤为重要, 而且必备火鸡和南瓜。我国最盛大的节日当属春节了, 每年的春节, 家里的亲人一般会千方百计地赶回家吃团圆饭。就意义而言, 两种节日是一致的, 但就食品而言, 与我国过春节有很大的差异, 我国除夕夜在北方主要是包饺子, 吃团圆饭。

对于西方国家的其他重大节日也应加以介绍, 否则有时也会引起听力障碍, 影响答题。

下面请看以下对话:

A:I’11 attend Mary’s birthday party.

B:When?

A:On Independence Day.

Question:When is Mary’s birth day?

美国的重要节日主要有新年 (New Year’s Day-January 1st) ;华盛顿诞辰纪念日 (Feburary 22nd) , 情人节 (Feburary 14th) 又称圣瓦伦丁节 (St·Valentine’s Day) ;母亲节和父亲节 (父亲节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美国独立日 (Independence Day-July 4th) ;劳动节 (Labor Day-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退伍军人节 (每年10月的第四个星期一) ;美国国旗日 (June 14th) 。另外对于这些节日的渊源 (传说) , 也可进行适当介绍。

了解东西方文化中生活习俗的差异, 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扫除学习语言上的障碍, 最终达到学好语言, 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 而非止于表面。

2. 不同文化在交际准则、道德准则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对 (Privacy) 个人行为等方面看得很重。如果不了解这种观念, 一旦反映在语言使用上, 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英美人见面习惯问候:“How do you do!”“How are you?”或谈论有关天气的情况。如果遇到英美人问他, “Where are you going?"对方会感到生气, 以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事, 如果问他“Have you taken enough?”他会以为你要请他吃饭, 另外西方人也忌讳询问对方有关婚姻、年龄、收入等方面的情况, 他们很注意维护属于自己的空间, 也注意不侵略属于别人的空间, 请看以下这段对话:

A: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B:I’m feeling sick.A cold, maybe.

A:Go and see the doctor.Drink more water.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Would you like to try?Put on moreclothes.Have a good rest.

B:You’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看来对于A的热情, B不仅不领情, 反而感到不高兴, 如果A对西方人的交际准则有所了解, 就不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了。听者也就理解B对A所说的话会做出如此反应。

西方人比较习惯于平等的人际关系, 孩子与长辈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换意见, 不能强迫孩子听长辈的话, 晚辈或学生可直呼长辈的名字。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 十分融洽。而中国人却强调尊老爱幼, 长幼有序。在听力练习中, 经常会出现猜测对话者之间关系的题目, 如果不了解这点, 就会出现妄加推测的结果。

由此可见, 了解东西方文化在交际准则、道德准则等方面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就可以增进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 减少听力中出现的不必要误解。

3. 不同文化在价值观念方面的体现。

在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下, 不同民族对事物和形象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如西方人对狗, 中国人对龙可谓情有独钟。西方人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将狗视为宠物, 倍加爱护。但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语句大多含有贬意, 如“走狗”“看家狗”等。英语中也有一些与狗相关的语句, 可与汉语相反, 它们大多含有褒意, 所以假如你听到“You are a lucky dog.”请不要引起误解, 因为此句的意思是“你是个幸运儿”。

再如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古代传说中的“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龙”是封建时代皇帝的象征, 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故有“龙的传人”“望子成龙”之说。而西方人对龙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 “龙”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

汉语说“胆小如鼠”“鼠目寸光”, 而Mickey Mouse在《唐老鸭与米老鼠》却成了机敏、智慧的象征。表示胆小西方也使用动物形象, 如:as timid as a rabbit, chicken一hearted, pigeon一hearted.传说的汉文化习惯将“肥肉”看成是人人想吃的好东西。同“肥肉”价值观念相类似, 说某人脸白、体胖也成了我们中国某些人恭维说话对象的交际手段。而对西方人而言则不然。西方人喜欢别人恭维自己越活越年轻, 中国人喜欢别人恭维他“长寿”。

因此, 在进行听力训练前, 了解这些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 考虑到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念, 才能准确地理解信息, 不出现误会或尴尬局面。

二、加强文化渗透的策略

既然了解东西方文化对英语听力教学有如此重要的推动作用、辅助作用, 我们就应该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 结合课本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进行课内语言知识的教授前, 应先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在学习西方语言的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领会西方的文化、生活、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以小说为例, 在上课内知识前, 先给学生介绍小说的作者、作品内容、创作背景、人物性格及相关的文化差异等相关内容。再如, 以乡村音乐为例, 可适当介绍乡村音乐的风格, 代表人物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还可对所涉及到的当代西方一些较著名的歌星及代表曲目等作些介绍, 以使学生感受时代的气息。

2. 进行专题介绍。

对与西方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分类专题介绍, 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如介绍英美报刊的概况,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英美主要报刊及通常排版格式, 并与我国主要报刊包括目前国内主要的英文报“China Daily”作相应比较, 另外可向学生介绍报刊英语, 尤其是标题的特征。如:标题中经常省略冠词, 时态通常为一般现在时, 也常用不完成to do的形式表示将来时。

3. 通过阅读理解等练习形式的文章进行相关的介绍。

如阅读到有关圣诞节的文章, 可就圣诞节的来源、如何庆祝等进行介绍, 以增长学生的知识。

4. 对课文中与东西方文化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

如对表示颜色的词语的使用差异。英语文化中blue常表示情绪上的不快, 而中文一般用灰色来形容心情的黯淡。

5. 通过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与这些媒体工具的合理接触, 能让学生自然直接地领会不同文化间各个方面的区别, 减少听力训练的答题难度。

比如:

A:Oh, you’re reading Gone with the Wind.What’s it like?Is it worth reading?

B:Yes.

A:Can I have it after you?

B:Yes, of course.

假如听者曾经看过“Gone with the Wind”这部电影或曾经看过有关于这本书的报道, 那么要听懂这段话应该轻而易举。否则, 听者可能会出现如堕云里雾中的情形, 还可能会出现猜测错误, 以为这是一本杂志或其他的报刊。

因此, 从多种途径多方面介绍西方文化知识, 使学生开阔视野, 促进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增强学习语言的兴趣, 对语言内涵了解更全面, 也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土壤中, 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二者血肉相连, 不可分割。如果不了解相关文化, 就会出现听力理解障碍, 影响交际。因此, 训练听力也应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习语言服务, 才能更好地提高听力成绩。

参考文献

[1]温爱玲.跨文化障碍与英语听力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3期第9页

[2]袁浩.英美背景知识手册.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3]袁浩.英美背景知识手册.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东西方文化的古老碰撞——论蛇崇拜 篇10

《圣经》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根基。《圣经》中被提及的很多人物和事物, 都早已融入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这其中就包括蛇这种动物。暂且不去讨论基督徒对于蛇的崇拜是否符合上帝的心意, 单就这一现象而言, 西方自古以来对蛇的崇拜并不逊与东方。

东方人对蛇的崇拜自古就有。炎黄子孙自称为“龙的传人”, 历代崇拜的龙, 其原型就出于蛇 ;故此, 蛇又被称为“小龙”。在古老的印度, 蛇也被印度教教徒视为神。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形象就是他躺在一条多头蛇的身上, 在大海上浮游 ;湿婆神的形象也是在其脖子上盘着几条吐着芯舌的眼镜蛇。所以, 蛇被视为大神毗湿奴和湿婆的卫士, 当然也就成了神。[2]

为什么蛇广受崇拜?蛇这种动物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吸引力?东、西方对蛇的崇拜的原因一致么?蛇, 无足但善钻洞和横行, 动作敏捷, 是很有灵性的动物。总结东、西方前人对蛇崇拜的原因, 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第一, 蛇被变形或升格为神或神的代表 ;第二, 蛇被赋予吉祥、富贵等美好涵义 ;第三, 蛇被视为具有某种神力或超能力的王。

一、蛇被变形或升格为神或神的代表

在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州, 不少居住在偏僻地区的基督徒们, 不顾生死地崇拜毒蛇, 甚至将蛇的毒液喝下。其中一个教派还把蛇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 认为被毒蛇咬死、就可脱离苦海升入天堂。当地年过半百的德维·查芬牧师在被毒蛇咬伤手指后, 说 :“荣誉属于上帝, 蛇咬乃上帝恩赐。”而他的脸部已因为疼痛而显露出无限痛楚。查芬此番表现后, 当时在西弗吉尼亚教堂内的22名信徒不约而同鼓起掌来。其中甚至还有人歇斯底里的叫喊着。[3]

毒蛇在希腊也同样受到崇拜。希腊的“东西教”信徒在举行庆典时, 每次都要制成大面包祭神, 但在祭献前, 必先让毒蛇在面包上盘绕一会儿。据传说, 毒蛇是修女的化身, 当年曾秘密上船, 将横行无忌的海盗全部咬死, 让沿海渔民从此安居乐业, 因此毒蛇一直受到敬仰。[4]

除了毒蛇, 普通的、无毒的蛇也广受崇拜。据《圣经·民数记》记载 :“耶和华对摩西说 :‘你制造一条火蛇, 挂在杆子上, 凡被咬的, 一望这蛇, 就必得活。’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 挂在杆子上, 凡被蛇咬的, 一望这铜蛇, 就活了。” [5]在此, 摩西举蛇的行为是预表基督的。摩西在旷野举起铜蛇的做法, 预示着耶稣基督钉死于十字架的救赎。以色列人因仰望铜蛇而得活, 罪人因相信靠耶稣而重生。

综上, 蛇与宗教密切相关。蛇常常被变形或升格为神或神的代表。有相当数量的人, 对蛇的崇拜源自于对某种宗教的信仰。蛇在宗教信仰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也已融汇于人的日常生活中。

二、蛇被赋予吉祥、富贵等美好涵义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中, 家家户户的老人都会用面制作各种寓有吉祥涵义的传统美食, 如饺子、发面馒头等等, 其中就有一样形似小蛇的面食, 老人称之为“圣虫”。有的“圣虫”重达十多斤, 专为祭祀神灵或祖先所用。“圣虫”虎头圆形, 身体成盘蛇状。有的地方还将“圣虫”做成刺猬和蛇的形状, 口含铜钱或红枣, 大的供在财神、灶神的祭案上, 小的放在米缸、面缸、粮囤、钱柜和衣橱里, 以祈求财物增多, 取之不尽。这一习俗从何时开始, 已无从考证, 但确实流传至今, 未曾中断。

蛇型物品除了用于祭祀外, 蛇这一物象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据《曾国藩传》记载, 曾国藩之母临盆时, 有巨蟒入梦, 其祖母便大胆预言曾国藩将来必封侯拜相, 大富大贵。[6] 而曾国藩日后也的确位极人臣。另据《周公解梦》记载, 梦“蛇咬人”, 寓意“得大财”;“蛇龙入怀, 生贵子 ;蛇游水, 高升 ;赤黑蛇、蛇口舌青, 吉。”这种自古流传的预言, 寄托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至于其根据, 是规律的总结, 还是一时之言, 后人就不得而知了。[7]

三、蛇被视为具有某种神力或超能力的王

在我国福建省南平市的一个千年古镇——樟湖镇, 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历史悠久的蛇崇拜文化和系列活动。樟湖被称为是“原始宗教信仰活动的活化石”。据考古发现, 此地商周时期便有人居住。至今, 该地区每年都举办蛇文化节, 每到春秋两季还有相关的祭祀活动。那么, 樟湖人为何对蛇有着如此深厚的崇拜之情呢?相传, 有一年, 樟湖地区发水灾, 灾后瘟疫病魔横行肆意, 数以百计的乡民被夺去了生命, 民不聊生。当地府尹连公, 深入疫区为百姓治病驱邪, 并率领众民疏浚治河, 根治水患。他救苍生于苦海之中, 水患被根治, 乡民得以安居乐业。连公一心为民积劳成疾, 当年初七便仙逝了。樟湖百姓为纪念连公, 便在江边筑起一座小庙, 庙内立神供奉。而此人连公, 相传就是青蛇化身, 未当府尹前曾在茅山学法, 专治水中的妖怪。[8] 连公的传说寄托着樟湖地区人民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美好向往, 连公也逐渐被该地区人称为“蛇王爷”。从蛇王庙的门外对联“镇万民无疆有求必应, 保水陆平安不辞劳苦”中可见, “蛇王爷”被百姓们视为法力无边的王。

无独有偶, 在非洲喀麦隆西部居住的撤可尼拉人, 至今仍保留着一种最古怪奇特的礼节——“蛇环礼”。每当有客人到来, 主人会将一条活蛇首尾相连, 做成蛇环套在客人的脖子上。假如客人吓得扔掉蛇而逃走, 主人就会大怒。客人临走时, 还要将蛇环取下来, 再套在主人的脖子上。据说, 在很早以前, 撤可尼拉人的租先迁居时曾遇到瘟疫,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幸死去了, 只一对夫妻被一条“神蛇”缠着脖子, 居然保全了性命。从此, 他们世世代代认为, 把蛇套在脖子上能逢凶化吉。[9]

综上可见, 蛇被人视为具有某种神力或超能力的王。这大概要归因于蛇是种极有灵性的动物。蛇的“神出鬼没”, 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蛇虽爬行, 但在人的思想中似乎具有极其崇高的品格和惊人的智慧。

结论

众多的古典文献和出土文物都证明 , 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是人首蛇身。从某种意义上说 , 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就是中国上古时代蛇崇拜的变形。

据考证, 《圣经》第一章《创世纪》成书于公元前1600年, 而《山海经》中所记载的都是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由此可见, 东、西方对于蛇的不约而同的崇拜, 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古老碰撞, 也可能是首次碰撞。这是全人类在社会形成、发展初期所形成的共识, 是人类凭借本能、想象力认识自然界和外物的智慧成果。这些认识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 在现代人看来也许颇为可笑、缺乏科学依据, 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 这已经是最具有说服力的“真理”了。对于蛇的崇拜, 排除迷信色彩之外, 反应的是全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于“今生”、“来世”、“生前”、“死后”的美好寄托, 是人类在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面前无声的顺服, 更是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不懈探知。正是因为古人的种种努力, 才有了今日文明社会的开拓与进步。

摘要:在遥远的古代, 由于对自然界缺乏科学的认识, 人们便对各种自然现象起了崇拜之心, 对大自然中生存的某些动物也敬而远之。受到当时通讯、交通等各个方面条件都不发达的限制, 古老的东方与热情的西方不可能有文化上的交流。而有趣的是, 东方与西方都对蛇这种动物产生了崇拜之心。这一现象, 很可能是东西方文化的初次碰撞, 是远古流传至今一直未曾改变的全人类的默契。

关键词:崇拜,蛇,涵义

参考文献

[1]摩西.创世纪[M].南京.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 2004:第3页.

[2]艺海.印度民俗风情——动物神话[Z].2008, 10.

[3]李津军.奇异的蛇崇拜[J].科技星踪, 1993, 4:第20页.

[4]李津军.奇异的蛇崇拜[J].科技星踪, 1993, 4:第21页.

[5]摩西.民数记[M].南京.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 2004:第623页.

[6]萧一山.曾国藩传[M].上海.东方出版社, 2009, 3:第16页.

[7]徐敏.现代周公解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7, 2:第187页.

[8]胡凤佛, 詹国兵.樟湖蛇崇拜[J].旅游, 2005, 第88页.

上一篇:动态网页设计下一篇:桥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