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后的经验总结

2024-06-20

危机后的经验总结(精选八篇)

危机后的经验总结 篇1

2007年8月,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的信用危机,美国全面爆发了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这场危机从房地产价格的下降到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的上升,从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到危机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并且最终通过贸易与资金流动渠道传递到世界其他经济体,从而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长期以来,由于中国一直是一个外向型的国家1,一直存在内需不足的问题,因此,在世界经济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种不利的形势,中国积极地、及时地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加快产业调整步伐、4万亿财政投入等,这些政策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在8%以上的增长速率。但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政策也出现了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等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在全球经济还没有完全复苏的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索金融危机的实质并对我国应对危机的经济发展的对策进行评价和经验总结。

二、马克思的危机理论及本次金融危机的实质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种解释金融危机的理论纷纷出现:宋立(2008)、李建伟(2008)等人认为导致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监管缺位;杨学聪(2008)、裴长洪(2008)等人认为金融创新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张建华 (2008)、刘明远(2008)等人则从政策失误的角度探求本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他们的文献,可以看出这些主流观点都是从市场运行和技术操作的层面来寻求金融危机的原因。显然,这些理论对本次金融危机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从市场运行与技术操作层面的分析毕竟只是囿于表象,他们没有探讨根本的病因。

(一)马克思的危机理论

马克思通过对古典经济理论的批判,利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分析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认为,“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2]。由于商品和货币在价值形态上相互对立并且必须相互转换,商品在买和卖两个阶段上出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使危机的产生具有了可能性。而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信用制度的发展则使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市场竞争使不变资本增加和可变资本减少,结果是企业生产能力和产品迅速增长,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增大;信用制度的发展使同一笔货币具有了多次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造成一种虚假的需求,掩盖生产过剩的事实。当社会支付链条出现中断后,这种可能性就变为了事实。当然,这一切都源于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无限追求剩余价值的动机使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并产生了两个后果:一是财富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积累,二是贫困在多数雇佣劳动者手中积聚。这种两极分化表现在社会生产运动中就是资本家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和雇佣劳动者购买能力的相对缩小。正是这种生产规模与购买能力的矛盾最终导致了产品的相对过剩,进而导致危机的爆发。

(二)本次金融危机的实质

1.本次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质

本次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出现问题引发的金融风暴进而实体经济的危机,但从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来看,仍然是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产物,仍然是产品相对过剩、大多数人有效需求不足的产物,只不过是“透支消费”或“透支经济”暂时填补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缺口,掩盖了产业经济扩张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3]。这一逻辑可以用图1表示:

2.本次金融危机在中国的实质

长期以来,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外向型国家,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过半,内需长期不足。在面对金融危机世界经济总体下滑的形势下,中国的进出口(特别是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扰动。但本次危机在中国与在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从所有制结构上看,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从而不可避免的存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而中国是一个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使我们完全有能力避免制度层面的生产相对过剩。其次,从有效需求角度看,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诱因下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利用次级贷款刺激需求进而产生违约危机的原因;而我国的有效需求不足则源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改革开放后为快速缩小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差距,我国实行了使一部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策略。从实践来看,这种策略是有效率的,30年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但是,这种“效率优先”的发展方式同时也使我国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0激增至现在的0.48,大大超出了0.4的警戒线。这种差距,一方面使财富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但少数人的需求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因财富不足而购买力低———社会的需求应该靠大部分人的需求。当世界金融危机发生后,外部经济环境变得恶劣,内需不足自然成为扰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因此,我国和资本主义国家对比,金融危机对经济的扰动在现象上都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但本质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需不足是由于其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造成的,而中国的内需不足则是由于首先做大总量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目前,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缩小贫富差距的时机已经成熟,而本次世界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拉动内需的契机。

三、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其绩效分析

金融危机后,面对日趋恶劣的外部经济环境,我国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这些对策确实收到了一些实效,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下面将对我国实行的对策进行简要的回顾并进行绩效评价。

(一)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发展对策回顾

针对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萎缩、失业增加等负面影响,国家采取了积极的、促进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归纳起来:

财政政策主要是减税和扩大政府购买。目前国家已经下调了证券交易税并取消了利息税,而且推出了庞大的政府4万亿元支出计划 (其中包括中央政府的1.18万亿元和地方政府及社会的参与)。这些投资对第二产业中的上游制造业(主要是钢铁、建材和工程机械等)产生了直接的刺激,并可在较长时间内传导至其他行业。这个计划将有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转移以及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产能的扩张。

货币政策主要是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以及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的贷款等。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到目前为止,贷款规模已经达到了11万亿元左右。

(二)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发展对策的评述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已经对我国经济的短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刺激作用。在世界经济形势普遍不好的情况下,我国2008年的经济增速为9%,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人民币,2009年的经济增速也高达9.1%,实现了预期经济发展目标。

但是,在看到这些短期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在继续下降,消费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海量的投资拉动;另一方面,物价飞速上涨,通货膨胀已经出现。

实际上,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调控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在缓解当前阵痛的同时,又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新的危机。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首先,4万亿元的投资虽然暂时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4万亿元的投资却并不可持续;其次,按照三元悖论,一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如果要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第三个目标就一定要完全放弃。在这一理论的前提下,有关研究表明“在2007年至2009年期间,利率与国内生产总值正相关,即降息无法带动经济的增长,而信贷扩张对刺激经济的作用也极为有限[4]”;再次,即使不考虑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财政政策的4万亿元投资以及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的11万亿元的贷款也使人均增加货币收入超过1万元人民币,这些增加的货币带来了暂时的需求增加,但同时也推高了物价,出现了目前物价全面上涨的通胀局面。由此可见,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疗方式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缓解当前经济发展的阵痛,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有可能增加对经济发展的长期危害。

四、经验总结

上述分析表明,内需不足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并且实践证实,凯恩斯主义的靠增加政府投资的扩张财政政策和降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较大。因此,从长线的角度看,应当从提高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大多数人消费的角度考虑,也就是要做到让大多数人有钱可花,并且有钱敢花。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还远远超出0.4的国际警戒线,城乡、东西收入差距还比较大,并且很大一部分居民的社会保障还不是很完善。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第一,长期推行的依靠投资支持经济增长的方式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致使在收入分配中资本和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所占份额不断提高,而这恰恰导致了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不断降低;第二,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策略致使东西部差距过大;第三,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以及长时期城市优先发展的策略,大多数居民的社会保障并不是很完善。

针对上述问题,从全局的角度看,目前应当重点做好长线发展策略,即通过调节需求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经济结构等方式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转型。具体来说:

调节需求结构,从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构成来看,就是要增加居民消费所占的比重、调整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至一个合适的比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有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投资。统计数字显示,2000年至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17.9%,净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增速快7.2个和24个百分点。因此,目前要做的就是增加居民消费所占的比重。实际上,增加居民消费所占的比重、调节要素投入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是相辅相成的。增加居民消费所占比重的关键是调节收入分配结构,而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就必须增加劳动在生产中的份额,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多种要素结构中逐渐摆脱依赖物质资源要素消耗的方式并逐步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增长方式上来,要做好人才的培训工作和使用工作,逐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收入,同时逐渐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使广大居民有钱可花、有钱敢花。

调节产业结构,就是通过对资产存量和增量的调整,改善产业比例,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产业部门之间协调、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调整既是推进我国经济整体转型的根本任务,也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5]。目前,调节产业结构的关键是要处理好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并减少重复投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苹果手机丢失后的经验总结 篇2

随着手机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被偷就不只是被偷那么简单,可能会给个人财产和社交带来风险。本人不才,近日就被偷了一次,在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败下阵来,痛定思痛后做出如下总结:

1、手机丢失后登陆icloud或者其他相同账号的苹果设备,使用查找IPHONE功能,将丢失的手机置为丢失模式。

2、涉及手机卡

第一时间打电话到运营商要求停机,然后第一时间补卡,这样手机将接收不到任何短信,减少各类客户端修改密码的风险。本人就是因为未及时停机,导致不法分子通过APP客户端修改了手机的服务密码,如果修改了服务密码则可能会被人通过客服电话进行开机,进而接收短信。如果你想跟不法分子进行沟通,则不要将手机停机,发送短信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是第3、4、5还是要做的。如果他们良心发现,收个几百块就还手机也是可能的。

3、涉及银行账户(微信、QQ、支付宝、各类网上银行)

注销各类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各行的手机快捷支付方式(工行为e支付)。本人手持多张工行卡,通过网上银行关掉工银e支付功能,然后一键注销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一键注销这个功能大家可以练习一下)。如果来不及关掉这些功能,可以通过客服挂失银行卡,挂失信用卡要收费,其他储蓄卡则不需要。将微信、QQ、支付宝上的银行卡进行解绑。

4、涉及微信、QQ 如果手机未停机且微信、QQ、支付宝绑定了该号码,则修改这些客户端的密码是没有用的,因为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仍然可以修改密码,所以如果还能登录则要同时修改密码和绑定号码,我觉得绑定手机号始终不保险,最好是绑定邮箱,而且不要是QQ邮箱。如果不幸被改了密码,则想办法申诉。因为第二步已经挂失了银行卡,所以暂时还没有大的资金风险。本人不幸就被修改了QQ密码,通过网上申诉的方式久久不能找回,最后无奈打了QQ安全中心的客服,客服问的问题比网上申诉要多,人工确认没有问题后,1个小时就能申诉成功。然后会发送邮件到你的邮箱,此时QQ号码被锁定,在你修改密码之前将无法使用。

5、涉及APPID 由于手机跟APPLE ID绑定,如果不破解APPLE ID,那么当手机入网时会被监控到,所以不法分子会想方设法的解绑,或者想方设法修改APPLE ID密码,如果被人修改了APPLE ID密码,那么你的其他相同账号的设备就会被锁定,也就无法使用了,所以既然找不到手机,也要保证其他设备正常使用。不法分子一般会通过imessage发送一条信息给你,跟你说发现手机在某某苹果维修点进入刷机模式,让你上网进行验证是否刷机,然后信息内附加一条类似APPLE的网址。其实这是一个钓鱼网址,网页内容极像苹果网页,主要是让你输入密码。获取密码后不法分子就可以对手机进行解绑,你在查找iphone也找不到这台设备。你可以让苹果客服帮忙通过imei号查询是否跟你的账号进行绑定,如果没有绑定,那么可以确认手机已经被解绑,即将转卖给其他人了。所以手机丢失后最好修改APPLE ID密码,不要轻易相信任何APPLE发送给你的信息,最好打给客服确认。

6、修改各类银行卡的预留手机号。

7、报警备案,其实主要是拿报警回执以备不时之需。

8、如果手机被使用,理想情况下通过imei号可以查找到该设备对应的新号码及最近位置,前提是你要能查三大运营商的网元设备数据,而且手机还在本地使用。如果真被你找到,那么最好告诉警察,由警察出面核实。至于结果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也没做到这一步。

金融危机后的个人投资 篇3

一、投资前的准备

投资理财是一条漫长的过程, 投资理财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以下是投资者进行理财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 投资资金来源。

投资, 说的通俗一点, 就是用钱生出更多的钱。那么, 用来投资的资金可以是哪些呢?首先, 父母养老的钱不能用来投资, 其次, 给子女上学的钱不能用来投资, 还有, 不能用借来的钱投资。也许有人认为自己的投资能力很强, 用借来的钱也去投资。但是,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 都有损失的可能。如果用以上三种资金投资, 亏损以后, 就会使生活质量下降, 而投资的目的是赚钱, 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因为投资可能使生活陷入困境, 那这样的投资还不如不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由于投资的资金不是自有资金, 会在投资决策的时候, 由于心理承受力的原因而影响判断。

2. 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

每一种投资产品都有自身的风险, 有的风险小, 有的风险大。而每一个投资人, 都有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范围, 只有针对自身条件选择相对应的投资产品, 才是明智的投资。不同年龄阶段, 甚至不同的性别, 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年轻人, 迫切的需要迅速的积累财富, 所以会积极主动的承担高风险投资产品, 而中年人的投资, 则是选择保值为第一目的的投资理财产品。因此, 投资者在投资之前要先考虑一下自身到底能承受何种强度的风险, 然后再进行有效的投资决策。

3. 投资产品的投资周期。

不同的投资产品有不同的投资周期。比如股票, 可以做中长期投资, 也可以短线投资。但是基金不能像股票一样, 今天买了明天就卖掉, 基金属于中长期的投资。所以, 对于不同投资周期的金融工具, 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二、投资的合理规划

考虑清楚了投资资金来源, 投资产品的风险和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 以及投资产品投资周期, 接下来就需要好好整理规划自己的投资了。

第一, 制定确实可行的投资目标。投资者应根据自己可投资资金的水平, 选择符合预期收益率需求的投资工具, 同时还要结合目标的实现时间, 才能制定出合理且可实现的投资目标。很多人都想在一年或者短时间内资金翻一倍或者更多的利润, 但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 以一年为投资周期, 有15%~20%的投资收益, 已经是很好的投资回报率。所以, 投资目标要确实可行, 不可好高骛远, 制定不实际的投资目标。第二, 选择适合的投资品种。不同的投资者对于投资品种需要进行区别, 有些人重视资金的安全性, 有些人注重资金的流动性, 而有些人则注重投资的收益性, 所以投资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投资品种才能满足自己对于资金的需求。

三、投资理财的建议

投资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投资会不会成功, 跟投资者的个人禀赋、经历、经验、知识、性格、资金来源以及投资的动机都密切相关。

有的投资者在投资时过分的担心损失。投 (下转137页) (上接81页) 资, 首先考虑的是风险, 换句话说就是, 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损失的数额。投资, 就是要主动承担风险, 在风险的前提下, 获得投资利润。所以不能过分的担心损失。只要做好了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 就可以了。

投资, 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在投资领域当中, 有大量的投资者。很多投资者都会犯这样的错误, 别人买什么, 我就买什么, 从众现象很普遍。这样投资的方式, 一是你永远都不能有自己的投资经验和能力, 再者, 会因为随波逐浪而丧失很好的赚钱的机会。

最后一个建议就是很多人都熟悉的, 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我想投资的人几乎都知道这句投资名言。如果你把投资的资金都放在一个投资领域, 当这个领域出现行业性的不景气的时候, 那么你的亏损可能是很惨重的。所以, 在投资的时候, 要分散投资。

四、总结

任何的投资总是和风险并存, 并不是每个人或者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适合去做投资, 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赚更多的财富以提高生活质量, 但是如果在投资前未做足充分的准备, 盲目的去投资, 往往会冒着很大的风险, 其结果往往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 作为个人和家庭, 在投资理财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按照自身的条件去做适当的投资。

参考文献

[1]尹娟.投资理财消费及时调整[J].理财周刊, 2008, (42) .

[2]陈其军.刍议财务风险及防范对策[J].冶金财会, 2007, (12) .

[3]柯静.家庭投资理财[J].时代金融, 2004, (11) .

[4]董雪梅.家庭投资理财之我见[J].金融理论与教学, 2003, (2) .

[5]薛韬.家庭投资理财之道[J].国际市场, 2001, (11) .

[6]张勤朴.家庭理财与保险投资[J].上海保险, 1998, (8) .

[7]庄乾志, 刘光伟.家庭投资指南[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5:6.

[8]张小平.家庭投资理财应具备什么样的金融意识[J].投资与理财, 2002, (5) .

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之路 篇4

2007年到2009年, 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经历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尽管观点众多, 但普遍赞同在危机后应对美国的金融监管制度进行深刻反思。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但计划经济残留下来的制度缺陷给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众多阻碍, 金融业的发展更是落后, 相应的监管措施根本没有跟上, 或者即使有相关条例在现实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这次次贷危机在美国的演变以及对我国的影响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必须将金融监管提上日程, 加倍重视, 否则不久的将来危机一定会在我国重演。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与其银行业监管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下图所示:

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及共同基金是不允许投资长期抵押资产债券市场的, 然而货币市场上的短期融资工具,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却给了货币市场基金这样一个投资长期抵押资产的机会, 大量货币市场基金资金的进入必然导致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价格的上涨。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是银行借由其控股的空壳公司发行的,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需求的上涨让银行看到了丰厚的利润, 在宏观经济环境比较宽松的情况下, 银行为发行更多以次级抵押贷款作为支持的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进一步降低了贷款利率, 而贷款利率的下降则进一步推动了房价的虚拟上涨。这一循环正式推动美国房价上涨的一大助力, 但这一切却在美国开始实行信贷紧缩时引发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事实上2006年整个房地产价格就有所下降, 但直到2007年才在金融系统中有所反应, 两个事件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及蔓延速度:一是2007年7月贝尔斯登宣布其两只投资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基金实行破产申请, 一只基金暂停赎回, 2007年8月法国巴黎银行宣布其投资于次级抵押贷款证券的三只基金暂停赎回, 造成了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信用崩溃、市场急速萎缩;二是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产在整个金融系统引起了轩然大波, 持有大量雷曼兄弟商业票据的货币市场基金面对赎回压力以及法规对其投资对象风险程度的限制而大量抛售其所持有的与次级抵押贷款有关的证券, 带动市场的恐慌性抛售造成了整个票据市场的崩溃, 其影响迅速传递到了票据发行者及担保者身上, 即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中, 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发展, 将整个经济拉入到危机中。

我们可以看出, 危机最初源于银行, 银行最初是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发行债券、票据等进行融资以盘活流动性, 却在利润面前慢慢偏离了初衷。盲目追求利润而忽视了风险的监管, 大量的高风险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打包售出, 又经过无数衍生工具的包装以至于看不到基础资产, 但却把风险真真实实的“分散”到了世界各地。美国金融业之所以发展的如此迅速, 金融创新无疑是一大助力, 这次危机的产生与发展也同样离不开金融创新这一记重拳。实际上, 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而言, 创新是为了避开监管, 创新也是监管的对象, 两者在博弈中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二、通过金融创新看我国金融监管现存问题

相对于外国银行业几个世纪的积累, 我国银行业要走的路还很长。这次危机几乎席卷了所有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 鲜少有机构能够独善其身。我们在看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时, 也同样要认识到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也是我国银行业必须面对和突破的难关。我国的金融业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其本身的金融创新就存在许多问题, 金融监管的效果甚微。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的一大支柱, 其发展随快但也存在相当所得问题:

首先, 创新的目标不明确。我国银行业的一些金融创新体现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 看到别的银行推出产品, 就立刻开发同质同类产品, 缺乏对自己的客户结构和客户需求的充分分析, 也不能与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有效衔接, 甚至与自身的业务能力不相匹配, 这样的创新难以真正达到提高银行竞争力和经营效率的目的。如一些银行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 打包出售的是自身的优质低风险信贷资产, 实际上出让了很大一部分利润。

其次, 缺乏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并未将业务创新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或缺乏科学的创新绩效衡量指标, 其结果造成业务部门创新动力不足, 或造成注重短期效益的不审慎创新行为, 如一些银行在理财产品的营销中并未有针对性地进行客户细分和产品风险适应性分析, 一味追求产品发行量。

再次, 创新水平还徘徊在降低水平。我国银行业近年来始终没有出现原发性的创新, 绝大多数创新实质上就是直接移植、克隆国外金融产品, 好一点的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客户需求稍加改造。大量创新产品是传统业务的组合与改进, 缺乏真正融合了先进的技术和模型的创新产品。产品趋于大众化, 忽视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同客户群体的不同金融需求, 缺乏对市场客户的细分, 我国银行业中的同质化发展、同质化竞争的不利局面。

最后, 风险控制力及风险定价能力较弱。在我国商业银行大量模仿引进国外金融创新产品的情况下, 由于风险管理技术手段上的落, 很多银行仅仅可以学会产品的构造, 但是其背后配套的风险定价机制和管理措施却远远不能通过简单的模仿轻易做到。在缺乏定价技术和风险管理手段的情况下盲目追求创新, 无疑是容易为商业银行埋下隐患的。同时, 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还普遍缺乏广泛的市场调研和有效的成本收益测算, 加之缺乏足够的金融创新和业务数据的积累, 只能进行粗放式的成本收益定性分析, 无法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 致使很多产品的创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并未给银行真正带来效益的提高。

三、结合次贷危机教训与我国银行业现状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议

首先, 加强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在这次危机中, 我们看到大量机构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没有尽到对金融创新和相关投资活动的监管职责, 从而导致了风险在金融机构的积累。我国银行业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一直参考国际银行业, 这次危机的出现, 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完善内部制衡机制的重要性, 明确界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的职责, 使之相互之间形成有效的制衡, 同时, 努力提高监管层的专业素质, 使其能够进行与银行的创新水平相适应的监管, 并及时发现创新活动中的风险因素。

其次, 形成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危机中, 一些国家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激励机制极大助长了风险的积累和蔓延, 特别是造成了道德风险的滋生。一方面是由于银行管理层薪酬与短期利润联系过深, 同时往往只有单一的正向激励而缺乏出现风险或亏损时的负向激励, 因此银行管理层倾向于采纳高风险、高收益的创新行为。另一方面, 证券化创新导致的“发起-分销”业务模式进一步助长了道德风险, 在这一模式下, 由于可以通过证券化转移信用风险, 因此银行可无所顾忌地降低信贷标准, 而将风险经由证券化转移, 结果这种行为造成了整个金融体系内风险的放大。

我国银行业也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 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建立并维护良好的资本约束机制, 不鼓励规避资本约束的创新行为任意发展;要形成长期话薪酬激励机制, 将银行管理层的薪酬与股东和银行的长期利益挂钩, 并更加注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管理;建立与创新相关的负向激励措施, 对于造成银行损失的行为给予必要的问责。

再次, 把握好金融监管的合理范围。金融监管最好能够在金融业发展中起到速度调节器的作用, 即在金融创新过度时通过金融监管拉慢其创新速度, 而在金融创新不足时提供较好的金融环境促进鼓励金融创新。这次次贷危机就表现为创新的过快发展, 而我国目前的状况则恰恰是创新不足, 这都表明金融监管的速度调节器作用并没有很好的得以发挥。基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 我们需特别注意目前一些商业银行从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模式转化为“发放贷款-将贷款打包证券化获取流动性-再次发放贷款”, 这种脱离了存款业务支撑的信贷扩张模式如同空中楼阁, 使得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的抵御能力几乎丧失殆尽, 非常容易陷入清偿性危机, 同时这种“发起-分销”的业务模式也造成了信用风险的大范围蔓延。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这类创新产品的监管, 以防范风险的过度积累。

最后, 坚持“风险可控, 成本可算”原则。银监会曾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提出了“风险可控, 成本可算”的基本原则, 这次危机的教训更显现出这一基本原则的科学性和重要行。我国银行业目前整体的风险管理能力, 特别是对复杂衍生产品的风险定价和管控能力还与国外先进银行有很大差距, 更需要注意风险管理机制和定价能力的建设。对于尚未具备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的创新领域必须审慎, 应当加紧完善相关风险管理体系后再进行实际的创新活动, 不能盲目决策;如果商业银行自身尚无法准确衡量一个产品的总体成本, 甚至无法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 就足以证明还没有具备在该领域足够的创新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 次贷危机让我们目睹了金融创新中风险波及力的可怕, 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但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 否认金融创新的积极意义。尤其是银行业作为金融系统的砣心, 更应加强创新意识及监管力度, 防范风险的扩散。MertonMiller (1986) 在回顾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的金融创新时写道:“在人类有记录的历史中, 还有哪20年可曾见证过哪怕是相当于这20年中1/10的金融创新量?”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看, 这无疑是个绝佳的发展机会, 我们要努力抓住这个机会, 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重, 努力开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廖岷 从美国和全球金融危机比较中美金融监管[J]国际经济评论2008 (6)

[2]孙伶俐 美国次贷危机中金融监管的思考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9 (15)

[3]黄家胜 透过全球金融危机看金融监管改革[J]中国金融2009 (05)

产品伤害危机后的市场恢复研究 篇5

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产品伤害危机。产品伤害危机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公关危机,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也破坏了企业的形象,导致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心目中的美誉度下降,特别是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缺失,拒绝购买,最终会使企业的市场销售量下降,占有率降低,经济效益受损。因此,企业危机发生后,必须采取各种应对手段,迅速地解决危机问题,并且注意危机处理之后的善后措施,制定各种恢复策略,以能够迅速消除危机对企业的影响,重树企业形象,恢复消费者信任。

市场恢复属于企业危机管理的整体内容。它是建立在企业解释、澄清事实真相基础上或者真诚改进改变的行动上进行恢复消费者信任,提振消费者信心的过程。只有让消费者信任企业,才会信任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最终消费者才会重新采取购买行为,使企业的产品销售量逐渐增加,恢复并提振市场。

本研究通过厘清危机后企业行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作用机制,明确提出危机后企业重入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除了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化解危机之外,更需要在危机逐渐消除之后通过综合的营销手段和营销工具提振市场,以便能够使企业重塑形象,扩大销售。

2 危机后企业行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作用机制

消费者购买行为一方面是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导致的购买意愿的驱使,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行为的刺激所导致的购买意愿的驱使。即任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都基于强烈的购买意愿,而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产生是基于消费者对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权衡。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感知价值一般表现为消费者购买总价值与消费者购买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对于感知风险,Rindfleisch和Crockett(1999)进行了定义,提出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主要是基于主观上的一些风险的感知,具体包括财务风险、功能风险、身体风险、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等,构成了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多维度风险组合。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的感知价值越低,感知风险越高,购买意愿就越低,购买行为就难以产生;反之,感知价值越高,感知风险越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就越高,容易产生购买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无论何种企业产品伤害危机的发生都会增加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这些感知风险主要产生于发生危机的产品本身,除此之外,危机发生后的企业行为会对感知风险和感知价值产生不同方向(提高或降低)的影响。危机发生后的企业行为包括了危机发生后的企业应对行为和后危机阶段企业的善后行为,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市场恢复和重新提振程度。具体分析如下。

2.1 企业危机发生后,消费者感知风险增加,购买意愿降低

Tulin和Swait的研究表明,产品伤害危机后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风险与其购买意愿负相关。[1]王志良(2010)认为,产品伤害危机的本质在于它会给消费者带来感知风险,这种风险源于危机导致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威胁。[2]Sinha和Desarbo认为,购买意愿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特定产品的主观概率或可能性。[3]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或品牌的态度,加上外在因素的作用,构成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购买意愿可视为消费者选择特定产品的主观倾向,并被证实可作为预测消费行为的重要指标。[4]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各种实验研究明确证实了,不管是任何的产品在发生了产品伤害危机后都会使获知危机消息的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增加,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的主观评价会降低,暂时或较长时间内降低购买意愿,从而导致消费者购买行为受到影响。

2.2 企业的应对行为会对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产生不同影响

2.2.1 企业的应对时间会对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增强或降低购买意愿

从应对时间上来看,有的企业能够在危机发生之后迅速做出应对,有的企业却是在被公众媒体广泛报道之后才被迫应对。这种在应对时间上的不同也反映了企业的应对态度,导致消费者会对企业有不同的评价,产生不同的感知风险。迅速应对的企业让消费者在心理上产生正面的影响,消费者会认为该企业在态度上比较重视,相对来说能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而发生危机后不能迅速应对甚至在舆论压力下才勉强应对的企业,消费者会在心理上对该企业产生负面评价,这种负面评价会导致消费者因为不确定性增加而使感知到的风险增加,为了规避各种可能遇到的风险,消费者对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会降低甚至在一定时间内消失。

2.2.2 企业的应对方式及应对主体不同也会使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产生差异

国内外专家对应对方式的研究较多,Siomkos将产品伤害危机的应对方式分为四种:坚决否认、强制召回、主动召回和积极承担责任。[5]我国学者崔金欢和符国群认为企业面对产品伤害危机时的反应有三种:明确承认、模棱两可和明确不承认;王晓玉、晁钢令和吴纪元认为产品伤害危机及其处理方式对危机产品是否进入消费者考虑集有显著影响,产品危机发生后,企业响应、专家响应以及企业和专家的双重响应会对危机产品进入消费者考虑集产生正向影响。[6]Siomkos和Kurzbard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企业声誉和外部响应的作用路径与效果,结果发现企业声誉越高,外部响应越积极,消费者感知风险越小,后续购买意愿恢复的可能性越大。[7]方正等(2009)证实了外界应对优于企业应对,而外界应对方式中又以专家应对或政府应对为最优,企业应对方式中以“积极澄清”为最优。[8]

2.2.3 企业应对时采用的应对媒体不同也导致消费者的信任程度有差异,影响到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媒体传播是危机扩散的路径之一,同时也是危机修复的重要工具。随着媒体不断壮大和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媒体在产品伤害危机的扩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产品伤害危机的修复过程中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流媒体是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在危机发生后,危机企业要主动与主流媒体沟通,争取主流媒体的同情和理解,获得正面报道,以缓解产品伤害危机事件。[9]在危机修复的过程中,企业在采取积极澄清或者积极承担责任时所选择的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也会导致消费者对企业的不同评价,进而影响到消费者对危机产品的感知风险,增加或降低购买意愿。企业在应对时应尽量选择权威性强,影响广泛的主流媒体,以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和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以快速地消除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根据这些研究理论,企业应该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在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的同时,选择有权威的、客观公正的应对主体和应对媒体,更能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2.3 危机后的市场营销策略对消费者信心恢复至关重要

随着危机发生后企业一系列的应对方式的作用发挥会逐渐地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地淡化危机对消费者的负面影响。但是企业不能只是被动地依靠时间的淡化作用来恢复市场,必须要积极地通过制定和调整各种营销策略来主动地提高消费者的感知价值,让消费者主动地增强购买意愿,达到恢复市场,重塑市场形象的目的。

3 企业市场恢复策略

3.1 危机发生后,企业首先要积极作出回应,努力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不管产品伤害危机发生的原因是来自企业自身还是外部因素,企业绝不能心存侥幸心理,必须积极回应而绝不能等闲视之,任其发展会使企业陷入被动,企业必须遵循速度第一的原则,及时作出回应,控制事态发展。

3.2 选择恰当的应对主体和应对方式

危机发生后企业除了及时应对之外,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应对主体,发挥权威主体应对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力求本着真诚守信的原则应对危机,从消费者情感维护和利益维护的角度提升消费者的感知价值,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3.3 积极采取有效的企业营销策略

根据经典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理论,任何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都需要在明确的企业战略之下系统地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企业在危机应对之后要及时调整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便能够逐渐提升消费者感知价值,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增多。

3.3.1 产品策略

根据科特勒的定义,“产品”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包含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和潜在产品。在发生产品伤害危机之后,企业需要细致分析是产品的哪个层次出现了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产品对策。

一般情况下,企业依据自身的实力、成本因素和市场状况采取三种产品策略[10](董亚妮,2010):(1)不变策略:这种策略通常在危机产生原因属于外部因素的情况下采用。产品伤害危机的发生有的时候并不是企业产品自身的问题,而是属于人为破坏或者是消费者使用不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必要改变产品策略,可以通过积极澄清的应对方式和选择权威应对主体来消除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市场提振方面主要通过各种促销策略来实现;(2)改进策略:如果发生危机的产品本身确实有质量上的缺陷或功能上的不足,企业除了积极承担责任之外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产品质量改进或功能的提升。这种策略可以针对发生危机的产品已经显露出来的不足进行改进,也可以深入挖掘产品质量上的隐患和功能上的欠缺进行未雨绸缪;(3)转移策略:转移策略是指某些产品虽然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伤害危机,但是在原有市场上很难再重新建立市场信任,从成本和市场的角度可以采取改变市场定位进行市场转移;(4)替代策略:该策略是基于发生产品伤害危机的产品存在难以改进的质量缺陷或功能不足,无法继续在市场上销售,企业可以通过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替代原有产品。

产品策略的调整是一个综合的措施,企业要从产品的整体概念的角度进行考虑。这些产品策略的实施不是孤立的,必须要与其他的价格策略、包装策略、广告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相结合才能发挥效率。如果产品本身没有问题,是由于误会或人为破坏导致的产品危机,可能更多地会采用其他的非产品策略来增强消费者的感知价值,也可以适当地通过改变包装的方法以快速摆脱产品危机对产品的负面影响。

3.3.2 价格策略

价格策略的调整是产品伤害危机后恢复市场的一个有效手段。通常价格策略的运用要配合企业的产品策略进行。不管是否是企业产品自身的因素所导致的危机,为了能够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价值是非常有效的措施,而这种购买价值的增加可以通过价格策略来实现的。在实施时可以通过直接降价的方式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特别是对于可辩解型危机,采取直接降价的方式更能吸引消费者的购买,而对于危机源于自身产品质量或功能缺陷的产品在实施价格策略时必须配合相应的产品策略才能奏效。除了直接降价外,也可以采取打折、赠送等间接价格策略。

但是也要注意单纯的降价有时可能起负作用,会加深消费者认为产品存在问题的猜疑。根据江明华等(2003)对“价格促销”的研究,消费者对品牌感知质量的评价和购买意向是消费者实际购买的基础,而频繁的价格促销则会降低消费者对促销品牌感知质量的评价,损害其购买意向,降低消费者对促销品牌的品牌忠诚度。[11,12]所以,在实施价格策略时,要结合产品策略,通过灵活多样的价格策略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增加购买量。

3.3.3 渠道策略

发生危机的产品也可以在渠道策略方面进行调整。企业的渠道有长短宽窄之分,一般企业可用的渠道策略有密集分销、选择性分销和集中分销。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即使企业自身不调整渠道策略,某些渠道成员也会因为利益因素拒绝销售产品或消极促销。通常情况下企业在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除了进行正确应对外,也必须拿出相当的精力去维护渠道,稳定渠道。具体措施包括:(1)及时与渠道成员进行沟通,解释危机发生的原因;(2)晓以利害,说服渠道成员支持企业度过危机;(3)采取各种促销措施激发渠道成员的销售积极性。通常情况下渠道促销目标有实现铺货率、扩大销量、消化库存、季节性调整及应付竞争等,在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企业的渠道促销目标主要集中在保证原有铺货率、扩大销售量和消化库存等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另外拓展渠道,甚至通过直销或者自建分公司等方式来实现上述目标;如果想要获得原有渠道的支持,可以通过提供渠道促销补贴、合作投放广告、终端展销协助、店内促销支持、特殊促销协议或者开展各种形式的销售竞赛等方式来促进销售。

采取这些措施一方面让消费者能够更方便地购买到产品,另一方面也能够配合相应的产品策略和价格策略来提高顾客感知价值,降低感知风险,从而增加购买行为。还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模式的转变来恢复市场。

3.3.4 促销组合策略

企业在产品伤害危机处理之后可以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竞争条件等影响因素将广告、公共关系、营业推广、人员推销等各种促销形式进行适当的选择和编配,形成完整的促销系统,以恢复消费者信心及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从而能够激发消费者购买行为。

(1)广告策略:广告是现代企业通用的传播形式。产品伤害危机后的广告在广告内容上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广告包括了产品广告和形象广告,并且在不同时期广告的侧重点会有较大差异性。在危机后的市场恢复阶段,企业可以通过提醒性产品广告来告知消费者企业的产品做了哪些改变,在功能和质量上有了哪些增强和提升,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新的价值,以重新获取消费者的青睐;也可以配合各种形象性广告,改变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2)营业推广策略:配合产品策略和渠道策略,针对经销商和消费者开展各种营业推广活动,比如推广津贴、销售竞赛、陈列津贴、买赠、折价券、减价、特价品、抽奖等,鼓励经销商多进货并努力促销,刺激消费者多购买。

(3)公关活动: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公关活动如赞助、救助、捐赠等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经济实力,获得主流媒体的报道和宣传,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能够逐渐使企业从产品伤害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4)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加强人员推销的方式,主动派出推销人员加强与经销商的沟通,并在卖场加强现场导购人员力量与消费者进行直接接触,通过推销人员的努力进一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恢复市场份额。

4 结论及本研究局限

文章从危机后企业行为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明确指出企业在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应对方式、应对主体等对于消费者信心的恢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提出了要想逐渐降低消费者对危机的感知风险,提高消费者的感知价值,可以通过运用一系列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工具即综合运用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来实现。只有提高消费者的感知价值,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才能够逐渐恢复消费者的信心,提振市场。

消费者信心的恢复不能仅仅依赖时间的淡化作用,更能发挥作用的是企业主动采取的修复行为。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更为根本的是如何将产品伤害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防微杜渐,做好危机管理工作。

本研究仅仅进行了综述性分析,没有进行具体的实证研究,将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步实施。

参考文献

[1]Tulin Erdem,Joffre Swait.Brand Credibility,Brand Consideration,and Choice[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2004(1):19-26.

[2]王志良.消费者认知视角下的危机处理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3]Sinha L,Desarbo W S.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ward the Spa-tial Modeling of Perceived Customer Value[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8,35(2):236-251.

[4]Mullet G M,Karson M.Analysis of Purchase Intent Scales Weigh-ted by Probability of Actual Purchase[J].Journal of MarketingResearch,1985,22(1):93-96.

[5]George J.Siomkos.On Achieving Exoneration after a Product Safety Industrial Crisis[J].Journal of Business&Industrial Marketing,1999,14(1):17-29.

[6]王晓玉,晁钢令,吴纪元产品伤害危机响应方式与消费者考虑集变动——跨产品类别的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8(7):36-46.

[7]George J.Siomkos.Gary Kurzbard.The Hidden Crisis in ProductHarm Crisis Manage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4,28(2):30-41.

学生意外身亡后的中学团体危机干预 篇6

一、心理危机干预活动过程

1.学校层次的处理

事件发生后, 与相关教师及学校领导联系, 辨别所有与危机相关的事实, 与上级相关部门联系, 与有关家长和监护人联系, 确定是否需要组织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工作组。学生意外身亡, 在场目睹的学生及教师情绪与理性思考都出现了问题, 带给学校相关人员极大困扰,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安全, 因此成立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小组。

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小组成立后, 了解危机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过程, 有多少学生和教职工受到影响, 以及他们受到怎样的影响等相关的细节。

对学生及教师发出通知, 召开教职工紧急会议, 由专业工作组成员解说所发生的事情, 通告内容不要涉及过多的容易引起歧义的细节。

2.班级层次的处理

事件发生时, 班级在上体育课, 该名男生在同学面前倒下去, 抢救无效死亡, 对于班级学生而言, 冲击力比较大。经过调查了解, 危机事件发生后, 学生不同程度出现的应激反应有:胸部感觉堵塞;睡眠困难, 做噩梦, 一个人不敢睡觉, 总觉得那个同学就在身边对着自己笑;注意力集中困难或容易分散, 经常想起那个男同学在的时候的样子;无法控制性的回想;哭;内疚 (如果自己跑快一点找医生可能就能救活他, 当时以为他是恶作剧, 没有理睬) ;愤怒 (如果救护车可以早点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后果) ;一般性焦虑。

对亲朋好友去世等悲伤事件的突然降临, 人们会产生悲哀、愤怒等种种情绪, 有的人会陷入苦苦的思念, 有的人会产生深深的焦虑和自责, 还有的人会觉得周围的一些都是虚幻的, 似乎一切都不是真的了……以上种种反应在一段时间内出现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 强度过强, 就有可能变成病态的悲伤反应, 可能会形成心理障碍, 引发心理危机。

处理这次校园心理危机事件, 把相关学生和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 相互介绍认识, 详细解释保密问题, 形成一种安全的倾诉氛围。

其次, 让学生在一种安全的环境下说出自己的感受, 鼓励其倾诉, 宣泄情绪, 给予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有很多悲伤的情绪表现出来, 要及时给予处理。

大家静静地坐着, 回想一下那天发生的事情。那是星期五下午的第一节课, 丝丝的阳光照着, 让这个寒冷的冬日显得没有那么冷, 操场上很多班都在进行着期末的测试, 我班当天进行的是1000米长跑的测试。做完了准备活动后, 测验就开始了。第一组学生跑完, 教师在记录成绩, 第二组学生已经在起跑线上等待。一声哨响, 测验开始了。一圈下来, 有些学生已经觉得有点累了, 不过他们还在坚持, 继续跑着, 终于跑过终点了。突然有一个学生倒下。学生们一开始还以为他在开玩笑, 但是他脸色苍白, 学生开始紧张起来, 体育教师也在一旁做急救工作, 拨打了120, 有学生飞跑去喊校医。校医拖着那只才动过手术的脚, 匆匆赶来, 赶紧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 还是没有效果。学生和教师用担架将跌倒的男生抬到最近的医院, 医生经过2个多小时的抢救, 还是没有挽回他的生命。

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小组的辅导:你是在什么时候知道这件事的?那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和感受, 它压在心里, 堵在喉咙里, 很难受, 是吗?今天在这里, 很安全, 身边坐着的是我们亲爱的伙伴和敬爱的老师, 他们都会愿意听我们说, 与我们一起分担。

说出自己内心感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减压的过程。因此, 这个阶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例如亲眼看到身边的人死亡时的感受, 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和他人是一样的, 面对危机事件所产生的各种反应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的心理反应。

再次, 思考生命的意义, 与逝去的生命告别。

在黑板上写下“生命”, 请大家想想看到生命想到什么。正面、负面的都可以, 请讲出来!

生命是美好的, 生命也是脆弱的, 曾经鲜活的生命转眼间就已经逝去了。我们心中可能还有很多话来不及对他说。每个人写下你要对他说的话。

可以念出, 也可以放在送给他的盒子里。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最后默哀一分钟, 与逝去的生命告别。

最后, 让我们行动起来, 用拥抱传递爱!鼓励大家继续走下去。

全体参加辅导的成员:“传递拥抱!”“我们一起努力。”“我们是一家人。”“别怕, 有我在!”“已经过去了,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让我们拉住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的手, 感受来自手的温度和力量。 (肢体的接触会给人更多的温暖与力量)

我们是一个团结的班级, 我们是一个有爱的班级, 我们会真诚地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 我们会让大家在这个集体中都感受到心灵的温暖。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我们一定可以共同去面对所遇到的任何困难。

3.个人层次的处理

在之前了解情况的晤谈以及班级团体辅导的过程中, 有些学生的情绪反应比较大, 需要给他们提供继续的心理支持。

二、心理危机干预之后的反思与体会

心理危机干预中, 我们需要以同情、热情和真诚的方式建立“助人关系”;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不同感受;努力使哀伤的情绪正常化, 告诉他们所有的反应都是不正常事件下的正常反应;在此过程中要避免说一些没用的话, 比如“你要坚强”“一切都会好的”, 要允许有短时间的沉默。人之所以产生各种焦虑, 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现实情况不清楚, 因此干预过程中“还原过程, 理清事实”就非常重要。

心理危机是人在面临自然、社会或个人的突发、重大事件时, 由于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 所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就是使用心理学的专业技术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 使症状得到立刻缓解和持久的消失, 使学生的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 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对于个人而言, 创伤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 或早或晚, 它的复原是个体化的行为。

本次心理危机干预, 除继续对重点对象进行单独辅导外, 还制定了一些针对本班级的团体辅导方案并实施。这次团体干预使学生有机会一起面对这一惨痛的事件, 宣泄并处理情绪, 思考生命的意义,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但也有许多不足, 如团体辅导时机的选择, 团体辅导中个别学生、部分家长情绪的处理等。

参考文献

[1][美]科恩等著, 耿文秀译.心理创伤与复原: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创伤的认知行为疗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危机后的经验总结 篇7

事实上, 泰国很早就制定了针对外商投资的法律。1972年泰国就制定了首部规范外商投资的立法——外国企业法 (Alien Business Law, 简称ABL) 。在这部外国企业法中说明, 外商是指非泰国籍的自然人;至少资产的一半为外国人拥有或该资产的股东、合伙人及成员的一半及以上为外国人的法人;有限或注册普通合作公司中管理伙伴或经理为外国人。这部外国企业法禁止这些外国人从事一些行业的经营, 并要求他们在从事某些行业经营的时候必须先得到泰国商业部的经营许可。ABL虽然禁止外企在泰国某些行业上的投资, 但总的来说还是对外资保持开放和欢迎的。

1997年,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泰国为了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得到援助, 根据IMF的要求, 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不仅对原来的外国企业法进行了修改, 出台了新的外国企业法 (Foreign Business Act, FBA) , 并出台了11条指在促进经济复苏的法令和许多新的投资政策, 进一步放宽了外企对泰国的投资限度、提高对外资的优惠条例。本文主要分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 泰国的一系列法令的出台对外国投资环境产生的影响, 以及外资的发展情况。

一、新外国企业法的出台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泰国是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危机爆发以后国际资本迅速流出泰国.在危机爆发的第一年流出泰国的资金就达6000亿铢 (约合198亿美元) , 这些由于泰国投资环境恶化后逃离的资金流出泰国后, 给泰国留下了巨大的资金缺口。为泰国的重建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泰国迫切需要外资的流人来填补这个缺口。在危机初期泰国曾试图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但发现无效之后, 最终只得转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请求援助。IMF在和泰国进行紧急谈判后, 为泰国制定和实施了一套危机应对政策方案, 并提供援助。

泰国政府在1997年8月中旬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172亿美元一揽子筹资计划达成协议之后, 便立即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对银行和企业进行结构性改革, 放宽对外国所有权的限制。“在IMF整个反危机政策方案中, 结构性改革疑是全面而又影响深远的, 这些改革措施主要是针对引发危机的金融体系的弱点和企业的治理结构而提出的。其核心是重建危机发生国的金融体系。”

泰国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毛病,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但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保证, 这也成为泰国积极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IMF的计划框架下, 1998年8月18日泰国川·立派内阁同意了经修改的外国企业法 (Foreign Business Act, FBA) , 并于1999年11月24日由泰国国王普密蓬亲自颁布实施, 新的外国企业法取代了1972年的旧外国企业法。

通过这项新的法令, 泰国政府已经开放了一些重要的行业, 允许外国资本更大的参与。而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允许外国公司拥有银行、金融、证券公司的控股权达10年之久。但是又同时规定, 10年以后外国公司任何超过49%的股权都必须售还给泰国的投资者。

在1998年中期之后.泰国的宏观经济渐趋稳定, 到1999年初已逐渐现出复苏迹象。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开始恢复, 资本开始回流, 在危机发生后的急剧贬值的货币币值也已经恢复了一半以上, 总体经济在1999年初也开始出现正增长。但依然未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

二、11条促进经济复苏的法令

在新外国企业法出台后, 泰国经济进一步向外国投资开放, 而且在大多数行业中也允许外国拥有多数所有权。然而, 该法令中依然包含“只能由泰国人经营的行业”, 在这些行业领域中, 外国的投资参与还是继续受到限制的。“尽管泰国已经大幅度放宽对外国所有权的限制, 但尚未伴随有重大的结构调整和对公司部门的有效改革。此外, 尽管外国大大增加了对泰国注册公司的参与以及外国控股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但后者仅占了泰国公司部门的一小部分。上述领域的有限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泰国经济复苏和改革进程的缓慢和不确定性。”

曾于1995年下台, 但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 于1997年11月再度上台成为泰国总理的川·立派, 为促进经济复苏, 调整经济结构, 尽快解决国内金融问题, 引进大量外资, 于1999年在IMF的方案框架下, 出台了11条促进经济复苏的法令。在新外国企业法的基础上再次放宽对外资的限制。

这11条法令分别是1999年商业和工业产权法、1999年公寓法 (第3号) 、1999年土地法修订法案、1999年建立审判法庭破产法规和破产法案、1999年破产法令 (第五号) 、1999年外来企业法、1999年社会保障法 (第三号) 、1999年民事诉讼法修订法 (第17号) 、1999年民事诉讼法修订法 (第18号) 、1999年民事诉讼法修订法 (第19号) 、1999年国有企业资本法。

11条法令的颁发, 对泰国的经济是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的。首先法令加快了泰国政府对那些不良金融企业的没收和拍卖, 加快解决了那些银行坏账。外国人可任何行业投资, 掌握股权达75%。允许外国人在泰国房地产业拥有49%的所有权, 这个比例在2000年3月升至100%。根据这些法令外国人还可以拥有泰国1莱园 (即1600平方米) 的土地。

三、2000年投资新政策

2000年的泰国已度过了金融危机最艰难的时刻。然而危机的后遗症依然困扰着泰国。金融危机过后, 为了协助企业在后危机时期脱困以及解决金融行业在结构调整中所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 泰国一直致力于发展证券市场以吸引外国间接投资资金的流入。在投资政策上不断提供优惠, 鼓励外国公司或银行在泰国进行并购活动。

以往泰国投资委员会为外资提供的优势政策主要侧重于在税收制度上提供优惠 (如免除公司所得税和机械设备进口税等) , 然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 泰国已失去了之前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 因此为了在与其他国家进行吸引国际资本的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 泰国产生了提供更加优惠的外资政策的外在动力。

泰国在发展证券市场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减少对外商持股和投资范围的限制。泰国投资委员会于2000年8月1日起实施的投资新政策也使泰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泰国为吸引外资而修改的政策, 范围非常广泛, 包含有放宽外资进入的行业限制;提供更加优惠的授资条件;规定更加透明的审批投资项目的准则;制定了新的外商持股比例规定;对投资区域进行了新的划分;对重点扶持项目给予特别的优惠;按投资取得的业绩给予不同的优惠待遇;为鼓励企业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之问的梯度转移而提供特别的优惠待遇等。

四、泰国投资新策的效果

1997—1999年期间是泰国的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期, 也是在这段期间, 泰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期, 外资投资处于低迷期。而在泰国各项促进投资的政策下, 一股外国投资浪潮也伴随着金融危机进入泰国。这股浪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下半年。在1997—2001年期间, 外资的净流入总额达246亿美元——年平均数为49亿美元。这无疑对泰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对外国投资所有权的放宽管制对泰国经济的影响是错综复杂的, 不能简单地下结论。

随着外资的大量进入, 如何平衡外资与本土企业的比例就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重大的问题了。在1990-1996年期间, 只有9.6%的外国投资涉及到收购泰国公司10%以上的产权。而相比之下, 在1997-2001年则有61.0%的投资涉及到这个水平的收购。

1998年年底, 泰国证券交易所 (SET) 的数据表明, 在418家股票上市公司中, 有23家公司的外国持股显著增加, 其中的7家公司持有控股产权。尽管到2002年, 在381家上市公司中只有20家公司的外国股权占多数, 而且只有20.3%的实缴股本归外国人所有, 外国人只在少数股票上市公司中控制了多数股权, 但在一些部门中已出现了高水平的外国股权。另外比较明显的是在电力部门的7家上市公司中, 有3家公司和该部门69.5%的股权受到外国人控制。同样地, 外国人在电子部门控制了10家上市公司中的3家公司以及53.6%的股份。

在1997年金融危机以前, 泰国的银行金融系统, 一直是在国内本土财团家族的控制和支配之下。外国银行虽然也能在泰国开办, 但在数量和银行地点等问题上有着非常严厉的限制。例如外国银行只能在泰国开办三家分行, 而且其中一家分行必须是设在首都曼谷和其他一线大城市以外的地方。外国投资者在银行的股权也被限定在25%。然而,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迅速彻底地改变了泰国银行系统的结构。

在1997年, 开业的泰国商业银行有15家, 其中的一家受到政府的控制。到2003年, 仅有12家正式开业的银行, 其中4家属于外国企业所有, 2家受到政府的控制。在危机前, 有12家银行受到家族控制, 而到2002年, 这个数目减少至3家。外国公司持有银行股份从危机前的9-10%增至2002年年底的38%。

从上述的数据当中可以看出, 由于泰国政府的吸引外资政策, 大量的外资进入泰国银行业后, 改变了原先的银行格局。这对泰国本土企业势必造成了冲击。而这也引发了一个无法获得最公正结论的争议:泰国本土企业担心外国资本大举进入, 不仅对本土企业造成影响, 而且使本国的金融体系掌握在外资手上, 是非常危险的;而外资认为, 在自由资本市场体系当中, 泰国政府或企业依然掌握着大量的资源, 始终处于垄断的地位, 有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 自己仍然处于不公平竞争的下风。

这个问题也显示在土地问题上。泰国资产评估协会6月27日召开“外国人持有泰国土地及建筑物:利弊及应注意的问题”学术研讨会, 该会主席吉迪认为“外国人以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泰国地产及不动产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包括通过公司持有以及其他代理人方式持有地产。泰国许多贫困人士把土地卖给外国人之后就失去生存保障, 导致不少贫民千方百计非法佔用公共土地、森林用地, 导致社会问题恶性循环。”

如今1997年金融危机已过去10多年了, 然而这个争议可能还会继续下去。不过不可否认的是, 外国资本对当时处于危机中的泰国经济的复苏, 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而且, 这个作用也同样会在现在和未来继续展现。因此, 如何有效地引进和平衡外国资本是保证泰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最重大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泰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委员会网站www.nesdb.go.th

[2]刘明兴, 罗俊伟.“东亚金融危机的拯救及其宏观经济效果”, 《东南亚研究》, 2001 (1)

[3]克里斯·狄克逊, 谧谷.“危机后的泰国经济结构改革:外国所有权、公司抵制和经济民族主义”, 《南洋资料译丛》, 2004 (4)

[4]胡峰.“泰国外资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及成效”,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1 (5)

美国次级债危机后的资本市场研究 篇8

第一, 美国的金融创新脱离了实体经济基础, 创新和经济活动疏远, 金融和实体经济疏远;

第二, 由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中心地位, 以及世界各国对美元资产的巨大需求, 美国得以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第三, 中介机构行为的扭曲, 如投资银行的市场表现和对冲基金一样。相当多的机构太看重短期利益, 而忽略了市场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第四, 美国金融管理层的监管严重缺失, 特别是对衍生金融产品的监管。

此次次级债危机直接导致了全球性的经济和金融危机。因此对美国金融市场研究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以下通过分析近几年来道指和大宗商品的价格的走势, 分析其今后的趋势和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美国股市走势

从图1分析近年来道指的走势, 1966年6月至1983年1月, 道指构筑了一个长达近17年的平台。从1983年2月的1000点附近正式向上突破这个平台, 并于2000年元月14日上涨至11908.5点, 17年上涨了10倍。

数据来源:www.yahoo.com

之后从2000年初市场开始调整至今的8年多时间, 期间道指经历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的“9.11”事件以及2007年10月发生至今的金融危机, 期间在2007年10月创出新高14189.1点。

二、汇率市场的变动对美国股市的影响

(一) 2000年至2008年美元走势

2000年初以来, 随着道指见顶11908.5点, 特别是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市场已预示着美国经济经过了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需要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美国经济已不再支持美元的继续走强。加上美国经济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贸易逆差和从2002年也出现了财政赤字, 且“双赤字”开始逐年扩大, 不支持美元处于升值状态。因此从2002年初开始, 美元开始选择了向下贬值, 至2008年3月17日, 美元指数由2001年7月6日高点时的121.02点, 向下调整至70.698点, 美元贬值了41.58%。

自1998年以来, 美国的贸易逆差逐年加大, 2002-2004年, 美国的财政赤字也逐年加大, 以后至2007年逐步降低, 但是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今后若干年美国政府用于拯救经济的开支快速增加, 其财政赤字定将会大幅增长。

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美国商务部

数据来源:美国财政部

(二) 2008年7月后的美元

2007年10月爆发金融危机后, 市场避险情绪上升, 息差交易趋冷, 使得原来市场上由美元过剩, 突然变得美元急剧短缺, 大量的金融机构急需美元, 造成市场对美元需求的骤然增加, 支持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强势美元, 美元因此快速升值。美元指数由2008年3月17日的最低点70.698点快速上升至2008年11月21日的88.46点, 美元在短短的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内大幅升值了25.12%。由于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大量地向金融机构和市场注入流动性, 财政刺激将大幅增加美国政府财政负担, 未来美元贬值的趋势难以避免, 但这将发生在全球经济企稳并复苏以后, 而不是在2009年在全球市场和经济急剧动荡的大环境下。只要美国的“双赤字”持续, 美元就不会大幅升值, 美元还将继续贬值。

(三) 汇率与道指的关系

汇率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由1993年初至2001年初两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新经济”盛宴时期的道指走势可以看出, 美国股市走出了一个大牛市行情, 在此期间美元指数由1992年9月30日的78.19点上涨到2001年7月6日的121.02点, 美元升值了54.78%。同时, 美国的贸易赤字没有大幅的增加, 财政连续多年出现盈余。道指的上涨与美元的升值是同向的。

数据来源:yahoo文华财经

2001年初至2009年初, 小布什就任美国两届总统, 在此期间发生了9.11事件, 这一事件给美国社会的心理予以了严重的打击, 美国加大了反恐开支。经过努力, 在布什的减税大计下, 从2003年下半年起美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劲的复苏势头, 道指也随经济的复苏有一个比较的反弹行情, 至2007年10月11日, 道指创出历史高点14198.10点。但前期连续几年的增长乏力已经导致财政和贸易赤字逐年加大, 反映出来的是美元并没有因此走强, 反而是逐步加快地贬值, 并于2008年3月17日创出自1992年9月30日的低点78.19点以来的新低70.698点。2002年中期-2008年中期这期间, 道指与美元指数走势基本是背离的。

2009年后的道指与美元指数将会如何?随着美国新总统奥巴马的上台, 以及为了拯救由于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危机, 奥巴马总统将会大力增加财政的投入, 这样将加大政府的财政赤字, 由于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 造成购买力严重下降, 同时将会加大贸易赤字, 因此美元指数不会有大的升值状况出现。

数据来源:yahoo文华财经

目前的道指仍在触底过程中, 也许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道指仍将在底部运行, 或许今后, 市场预期奥巴马总统的救市政策可能会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后, 道指才会向上, 当然这期间美元指数也会随着美国经济的向好而逐步升值。当然这是同向的。

三、大宗商品市场的变动

全球经济与金融是一个有机体, 宏观经济与全球金融市场各项指标是可以校准并互相验证的。

(一) 1999-2008年3月美元贬值期间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

从图6-图9中可以看出随着美元于2008年3月贬值到70.698点, 国际大宗商品等也已基本完成了其量度涨幅。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这其中2008年7月15日美元指数和原油同时见底和见顶, 也就是说原油是最后一个完成其量度涨幅。

期铜的五浪上涨虽然没有如原油、黄金等的依照黄金比率, 但是其上涨也是一种典型的方式, 有如教科书中的经典图形一致。

(二) 对今后大宗商品市场走势的分析

大宗商品的价格基本都已调整到位。随着美元指数在2008年3月见底70.698点后的迅速升值, 国际大宗商品也有一个快速地向下调整, 至2008年11-12月间, 国际大宗商品也已基本调整到位, 同时也基本都已回调到历史的高点处。

大宗商品价格的今后走势, 随着美国奥巴马政府的大规模救市政策的逐步实施, 可以相信美国经济也许会在2010年中后期得以复苏, 全球经济也将会复苏。对于一些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和危机爆发后能采取积极有效地扩大内需的国家, 这些国家将先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复苏 (如中国) , 这些国家的发展需求巨大, 必将会对大宗商品的价格有所提高。中国是一个大宗商品的净进口国, 迄2008年三季度为止, 中国大宗商品的净进口占中国GDP的比重大约在6-7%;其次, 对于大宗商品现在的价格, 许多投资人、生产厂商等出于投资和保值的目的会在此目标位进行投资;第三, 目前的许多大宗商品的价格已接近或低于生产的成本价。因此, 对于今后大宗商品价格会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将有所上涨。

四、道指走势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提示作用

道指目前所处的位置及未来。2009年2月20日道指创出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也是近六年来的低点, 达到7249.54点。

从1896年5月26日道指有记录的40.94点起, 至1929年9月3日道指的高点381.17点, 道指的上涨运行了33年;大萧条之后1932年7月8日的低点40.56点至2000年1月14日的高点11908.5点, 道指的上涨运行了66年, 是前期上涨时间的两倍;根据对称性原理, 今后有可能的是在此次危机的低点后, 道指将会运行一个与1896年至1929年等长的33年的上涨周期。

对上证指数从6124.04-1664.93点的调整的理解 (以上证指数为研究对象) 。上证指数自从2007年10月的6124.04点向下调整以来, 经过一年时间调整至2008年10月的1664.93点, 调整幅度是-72.81%, 调整幅度是相当惊人的。而从其运行的形态上, 我们可以看出, 其与道指1929年9月381.17点至1932年7月40.56点的调整有相似之处。

数据来源:yahoo

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

五、对未来上证指数的基本判断

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在过去的六十年里, 前三十年在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后三十年的时间是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07年10月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也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一次全面检验。未来三十年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将是决定中国能否真正崛起再次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关键时期。但总体来看, 未来30年内, 中国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根据波浪理论:

1.1990年12月-1993年1月为第一个波动周期;

2.1993年1月-1994年7月为第二个波动周期;

3.1994年7月起至今为第三个波动周期;

1) 1994年7月-2001年6月为第三个波动周期的第一个主要五浪牛市上升;

2) 2001年6月-2005年6月为第三个波动周期的第一个熊市周期;

3) 2005年6月-2007年10月为第三个波动周期的第三个小周期的第一个主要五浪牛市上升;

4)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为第三个波动周期的第三个小周期的第一个熊市周期;

5) 2008年10月起为第三个波动周期的第三个小周期的第二个主要五浪牛市上升。

六、结论

第一, 2007年10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的性质基本是一致的, 都是由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财富急剧膨胀所产生的巨大泡沫破灭而发生的 (1929年以前的“蒸汽机、钢铁时代”或“铁路化时代”和20世纪的新技术革命, 包括半导体、生物技术、新材料、机器人的发明和使用、能源技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新发明都给全社会带来了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

2007年爆发的次级债危机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导火索、也是使得全球经济开始调整的导火索, 没有该危机的发生全球经济也会出现大调整, 只不过发生的时间和方式不同罢了;

第二, 目前的美国次贷危机持续一年多虽尚未结束, 危机或使发达国家金融业和实体经济遭受重创, 或使新兴市场国家实体经济下滑, 危机所造成的损失程度也大大超过预期。对于整个世界, 未来需要新的一轮技术革命, 对全球经济而言仍将会有三十年以上的上升期;

第三, 美元的国际地位没有动摇:

1.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也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 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和经济周期的主导国, 美元也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主导货币、交易手段, 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对全球资金流向及各国贸易投资等实体经济影响巨大, 全球绝大多数大宗商品仍然以美元计价;

2.美国国债是世界其他国家在购买, 80%的美国国债都是世界其他国家持有。

3.美国的科技收入是走在全世界前列的, 按照国际社会的标准, 美国已经率先进入了创新型国家;

4.美元指数从1985年11月8日开始在NYBOT交易以来, 其平均值在94.232附近, 这个水平实际反映了美元长期以来处于一个稍稍贬值的状态。目前在美元经历过大幅度贬值之后, 应该以持有美元为上策;

第四,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是一好事。自1978年以来,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基本上说来是比较平稳快速地发展的。由于人民币的不自由浮动, 在此次危机中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虽然受到严重的冲击, 但实体经济仍向好的方向发展, 金融系统基本上是稳定、健康的。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对中国经济的一次全面检验, 对中国经济进行适当的、快速地调整是好事, 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经济进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转型提供了机会。

参考文献

[1]王建.美国次债危机影响分析[J].开放导报, 2007 (5) .

[2]王健.次贷危机产生原因的综述[J].CCER学刊, 2009 (33) .

上一篇:公允价值计量应用下一篇:肥料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