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后的中国

2024-06-08

经济危机后的中国(精选8篇)

篇1:经济危机后的中国

经济危机后的中国

工管二班李琪学号:20090401929

摘要: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从华尔街开始,波及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一时间,举国上下无一不为之忧心,而此时,中国政府表现出了很好的经济调控能力,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降低了次贷危机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并在09、10年分别以8.7%和8%的GDP增长率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一枝独秀。这场危机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场灾难,也是一次考验,中国人以自己的智慧和独到的应对危机能力在这次灾难中逆流而上,交出了满意的答卷。然而,以后的路该怎样走才能越走越宽?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在全球化经济中发展本国的经济而最小限度的受到来自别国的负面影响?危机后的中国还需要思考。关键词:GDP拉动内需制造链教育兴国

美国次贷危机的消息传来时,中国的经济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自1997金融风暴之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是处在一个比较平和顺利的环境中,GDP增长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场次贷危机,看似和中国无关,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国必不可少的受到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很深刻的,后续影响是很大的。这是因为中美贸易在危机产生之前来往很密切,唇亡齿寒,在华尔街一片萧条之时,中国沿海一带的一些工厂集散地也是门庭冷落,甚至于接连倒闭。来自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07年一年GDP增幅达到13%(此数据做过调整,此前公布的数据是11.9%),08年则骤降为9.6%。

面对这样的危机考验,中国政府表现出极大的经济政府调控能力和群众领导力,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通过采取各种方式拉动内需。以玩具制造业为例,在经济危机来临之时,许多为外国品牌生产玩具的厂商由于产品出口额的大幅降低而导致无活计可做,继而厂家倒闭,民工的返乡潮也随之而来。前不久,由农业部组织的一次抽样调查中,一共调查了农民工输出比较多的15个省、150个村进行的抽样调查情况来看,到春节前大概返乡的农民工占到38.5%。在返乡的农民工中间,有60.4%的农民工是正常的春节回家探亲,也就是他在城市的工作仍然是保留着的,节后他会回去正常上班。也就是说返乡农民工中,用39.6%的人是属于失去了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如何合理安置返回原住地的民工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民工的素质参差不齐,大量涌回农村的人口亦会导致社会治安的不稳定。政府对此采取为农民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公共建设投资使之就业、通过补贴和政策支持的形式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等等一系列措施促使返乡农民工有岗可上、有业可就。另一方面,中央采取了持续拉动内需的方式来缓解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在这一点上,主要是加大城乡的现代化建设。来自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10年一月至二月投资完成额比去年同期增长26.6%,新增固定资产比去年同期增长56.5%。这样一来不仅保证了城乡居民的就业率,也加快了我国城乡的现代化步伐。但事事并非完美,在这一措施的优势得到发挥的同时,其缺点在近几年来也逐渐显现,尤以城市房地产问题最为突出,准确的说,是城市的房价问题成为新的焦点。2010年一月,以广州为例,新建商品住宅的同比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35.2(去年同月价格指数为100)。不少工薪阶层直呼:房价上升过猛买不起房!出现这样的呼声后,政府加强了房地产市场的规范,房价近来也因此有所遏制。

虽然只是宏观调控细节上产生的问题,但是我以为,政府在制定事关民生的政策时还需多加考量。毕竟我们追求的不仅有GDP,还有居民的购买力指数。应对危机过后,我们应该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何中国,在经济上会受到美国经济如此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制造业。中国自加入世贸之后,一直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美誉,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在中国开设产部,更有甚者,将公司总部移至中国。这不仅因为中国对于各企业来说,是一个广阔的,亟待开发的市场,而且中国能够为各制造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郎咸平先生曾在一次节目中说过,我们之所以受制于人是因为我们处于制造业的最底层的一环。我们缺乏自己的品牌,缺乏自己的技术,因此我们只能为别人做嫁衣。即使是中国沿海一带富庶的制造业企业主也是在赚取微薄的人工差价。前段时间震惊全国的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就是这一缺失的副产品,虽然之后该企业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安抚员工安抚社会,但是我以为,事情的根源不在此,因此无论是多么高明的心理医师在症结未解之前也不能完全确定悲剧在未来会不会再次发生。其实,这样的论调不止一次提过,即是发展自己的民族品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目前为止,除了几个蜚声国际的品牌,我们仍然在为别人做着最廉价的工作。甚至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很多情况下也是因为耐用且便宜而为别国人所选择。我们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像苹果那样的品牌?为什么我们只能为苹果作代工?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问题与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别国影响的实质是一样的。经济危机过后,我们虽然经济复苏很快,但是,居安思危,因为我们不知道下一场次贷危机会在什么时候再次来袭。我们需要拥有自己的力量去面对每次挑战,而我所指的挑战不是其他国家捅了篓子却波及我们的挑战(虽然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完全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而是实实在在经济每一次飞跃所产生的挑战。这样的道理可以很容易说清楚,却是很难做到。我认为,一切的症结在于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能够在未来打造属于我们民族的响亮的品牌的人才,能够居于制造业前端的人才。具体怎样培养,我相信政府已经在实施,只是需要时间,毕竟教育制度的改革是需要时间来证明其正确性。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政府已经意识到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在两会前公布并向全民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代表委员纷纷就此建言献策。《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方针,《纲要》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温家宝总理也在两会的报告中指出“要优先搞好教育”。相信在政府的多面支持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够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正如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言,实践会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愿历经这场危机后的祖国更加强盛!

注释:GDP-----国内生产总值

参考文献:百度词典 财经词汇GDP

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90平米及以下)2010年1月国际数据----国内生产总值2008、2009

腾讯财经 《政府采取六大措施应对返乡民工潮》

《两会》第2页、第50页

篇2:经济危机后的中国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一书,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了2010年1月“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精彩演讲与对话,并围绕其中众多主题补充了一些重要的延伸阅读。在书中多位经济学家、政府高层和企业家从宏观大局,中国企业的创业、创新和持续发展,新能源与中国经济,中国汽车业发展展望,走向全球化的中国银行等方面分享了他们对于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思考和见解。

主编张维迎,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书中不仅从宏观的经济背景、中国产业政策阐述金融巨变下的政府经济战略,更从微观经济方面,全方位解析了中国企业在世界金融危机中的生存之道。

上篇“宏观大局”以把握中国经济的大局为主题,分别从历史的高度看中国的发展,未来中国社会关注什么,经济结构调整才有商业机会,决定中国经济走向的大事,国企何以提高竞争力,中国经济的消费与储蓄,警惕下一次危机等多个方面探析了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以及关于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反思。

下篇“微观动力”主要以中国企业的创业、创新和持续发展为主题,分别从中国是投资创业者的天堂,创业投资成功四要素,细分市场蕴含巨大商机,打造一个鼓励和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以及新能源的发展和走向全球化的中国市场等多方面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最后以对话交流的形式解答了大家的诸多疑问,并通过对本次金融危机的反思,展望未来的经济前景和产业趋势,为各界人士防范新的危机形成、顺应产业格局变化、寻找新的市场立足点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号召中国企业家在风暴中集聚力量,与中国经济共同实现新一轮的腾飞。

读后感:

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即使挑战更是机遇

中国作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制造业为重心的生产基地。因此,对于中国的经济来讲,分析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主要是欧美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主要威胁在于,如果危机进一步蔓延,必然导致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在各国的反对声中,美国最新的救市计划依然坚持救市资金必须用来购买美国货的条款。而印度、墨西哥、巴西、中东欧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已经纷纷提出对进口产品,甚至特别指明对中国产品的限制,用各种理由展开贸易保护行为。这些做法会在短期内造成较大的纷扰,如果在外交上处理不当,全球完全有可能陷入一场贸易战。由此可见,贸易保护主义与经济成长之间具有天然的不可调和性。越是保护,经济越是难以成长。反过来,只要经济能够回到繁荣的轨道,贸易保护主义也会不攻自破。

威胁的另一方面则是发生外资的迅速撤离,外债的骤然增加,造成货币迅速贬值,从而引发外汇危机,或者经济风险。中国目前最需要警惕的,正是外资的迅速撤离引发企业资金困难,或者资本市场的动荡。中国要防止坠入经济困境,就必须首先保持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加大投资项目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为吸引外资的进入和稳定外资的投资创造更好的条件。

金融危机会在短期内使得中国庞大的出口经济体受到较大的冲击,但是并不会带来伤筋动骨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这一阶段不能够恐慌,国家、地方政府必须对经济体注入足够的资源和信心,帮助大家认识到,这是一场外部环境突变造成的困难。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不管外部环境变与不变,都要勇敢地进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勇敢地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然,这一过程本身就充满挑战和困难。假如我们原来估计到的困难是八分,现在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使得困难增加到了十分,我们也完全有勇气和信心去克服它。但克服它的很重要的一条,在于主动实现中国区域经济的升级。

对危机的不同理解,将导致完全不同的政策。现在看来,这一轮危机最严重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了,但世界和中国经济中的结构性问

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全球经济复苏与就业增长的基础非常薄弱,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人民币汇率受到来自各方的指责和压力。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各国围绕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空间展开了复杂的博弈。这将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仍然是加快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这不仅是政府和学者所关心的,也是产业界和普通大众关心的事情。而本书中收录的几位演讲嘉宾对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发展、产业重组、国内市场开发等方面的论点,对我们认识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3:李稻葵:十八大后的中国经济展望

未来十年,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面对艰巨任务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要克服国际国内的种种困难,才能使中国经济再创本世纪最初十年的辉煌。

未来三到五年,极其复杂严峻的考验

各种各样的信号表明,未来三到五年,中国经济将面临重大的风险。这可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

从国际形势来看,欧债危机的影响远没有消除,其彻底解决还有赖相当的时间和努力,中间也必然会出现一些波折。比较乐观的估计是,在未来两年之内,欧洲能找出一个基本解决框架,逐步化解危机。

比欧债危机更加严重且尚未完全爆发的危机,是美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动荡。美国的财政问题远比欧洲严重,其基本财政赤字占GDP的7%以上,包括医疗保险、退休养老等联邦政府债务占GDP的100%,人均负债水平达到10万美元之多。这一系列困难不可能简单通过货币政策的量化宽松来应付过去,根本性地削减福利性开支、增加财政税收的改革措施是不可能避免的。虽然改革是让美国经济走出泥潭的必由之路,但问题是,美国的危机远远没有全面爆发,避免危机的改革迄今还完全没有启动。可以预见,在美国新总统上台之后,这种改革的压力会与日俱增。在美国国内的政局不断拖累改革进程,而欧洲逐步走出欧债危机阴影、步入改革道路之时,全球金融界的焦点将重聚美国。最让人担心的是,经不起推敲的美国公共财政数据,会令资本市场产生新一轮的动荡,美债危机、美元危机将会冲击整个世界。

除了来自经济方面的冲击之外,影响中国未来三到五年发展的另一个重大国际因素,就是国际社会对中国越来越抱持怀疑态度。这种怀疑态度主要体现为对中国的发展不看好,出现了各种各样唱衰中国的声音。其另一个表现,就是美国的国际战略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各种渠道限制中国的发展。所谓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洲,说穿了就是压迫中国的国际运作空间。这种国际环境将使2012年比之于十年前领导人换届之时更为明显恶化。恶化的国际环境,会极大地干扰中国战略决策者的注意力,也会为中国的对外投资、国际贸易等发展制造出种种羁绊。对于新一代领导人来讲,这种恶化的国际环境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挑战。

国际之外,中国未来三到五年的困难,更多体现在国内经济运行方面。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因素正在退出舞台,其中包括房地产。未来若干年,房地产投资的完成额不可能回到过去十年那样高的增长速度,中国的高地价和高房价必然会出现一个相对较长的调整过程。在这个调整过程中,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力度不可能持续高位。与此同时,出口这个中国加入WTO之后的重要增长引擎,也会因为国际经济的增速放缓而日益减弱,贸易顺差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会持续下降。

中国经济旧有增长机制的退出,不可能迅速由增长的新亮点进行弥补。这些新的增长亮点首先是逐步上升的居民消费。经过我们的计算,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开始每年上升1%左右,这一趋势将会持续,但需要3-5年才能达到45%以上。城市化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继续体现,但在未来的三到五年中,由于公共财政改革不到位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压力尚待化解,其也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增长的巨大新动力。至于生产能力的改造和从东部向西部的转移,也会在未来三到五年之内出现一定困难,这种增长动力不可能完全到位。所以,从国内来看,新增长点不可能迅速上升,取代旧增长点。

长期增长潜力仍然巨大

尽管中国经济未来三到五年面临种种挑战,但增长的潜力还是巨大的。为什么这么讲?

首先,尽管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人均GDP水平仅仅达到美国的18%。就算中国经济未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也仍有从18%到35%——即拉丁美洲国家相对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发展空间。如果中国能够推进一系列的改革,那么,中国经济完全有望达到日本、韩国等资源约束型国家的发展水平,那就是人均GDP水平相当于美国的75%。不管是35%还是75%,从18%起步的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仍是非常大的。

再者,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大国经济。中国有巨大的腹地,中西部仍有大量待发展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百姓仍然十分贫穷,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十足,人们努力工作的热情仍在。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巨大的。大国经济,不同于日本、韩国等相对的小国经济,从长期来看,中国完全可以走上不依赖外需的发展道路。

其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原始动力仍然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从百姓到精英阶层,对于经济制度的现状仍然是不满意的,改革的呼声仍然是巨大的。这种原始的改革动力完全可以被新一代领导人所凝聚,形成一股新的推动改革的力量。这一点与1985年的日本完全不同。1985年的日本,在经济制度的变革方面已经出现了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的迹象,经济发展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根据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最近的研究,历史经验表明,在人均GDP仅仅达到美国18%的基础上,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未来仍然有10-20年的经济较快增长前景,中国经济的潜力是不容怀疑的。

重启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新一代中国领导人,有着独特的成长背景:在文革中经历了冲击和磨砺,对中国的基层社会十分了解,又在改革开放初期接受了正式教育,对改革理念深切认同,也具有在重大问题面前的决断力。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矛盾非常突出,最需要的几项改革已经相当明显,基本的社会共识是存在的。

——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经济的关系,大幅度改革行政审批和监管的方式。这并不是指完全取消行政审批,而是把行政审批的过程尽量地科学化、专业化、透明化,而不是垄断在政府部门。比如说,将大量不必要审批的决策交给企业家,而把核心决策,如环保评估问题,交由临时组成的匿名专家委员会执行。这种匿名的专家委员会相对于目前的纯粹行政审批而言,更加具有客观性,也不容易被利益相关者所左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释放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同时减少黑箱操作和腐败的可能性。

——夯实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福利基础。建立最基本的、面向百姓的福利制度,减少百姓对于实行市场经济的焦虑感,让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有最基本的福利保障,这其中包括基本的住房、医疗和教育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进一步认同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进一步完善司法改革,提升司法部门的权威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建立跨省跨地区的审判制度,降低地方政府对司法系统的干预;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针对行业的专业审判体系。以针对股市的司法改革为例,有必要把所有与上市公司相关的诉讼司法程序集中于北京、上海或者深圳,专门在当地高级法院设立证券审判庭,主导证券案件的侦查、诉讼和判决。这将大幅提高证券司法相对于地方政府的独立性,促进行业的蓬勃发展。

——公共财政改革需要新思维。其中,税制改革的关键是要理清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要按照地方民生支出需要配比进行转移支付,同时要进一步增加资产性和资源性的税收。未来房产税应作为地方财政改革的突破口,其收入可交由基层政府负责,用作当地公共设施建设维护、提供公共服务品,并要收支透明、公开,纳税人可实时监督。公共财政改革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政府资产负债的改革。中国的公共财政跟西方完全不同,各级政府拥有大量的资产,同时也有负债,资产负债表的管理涉及到公共财政的长期稳定发展。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过去依赖土地融资的方式不可持续,未来完全依赖地方税负的方式也不可行,更合适的方式是通过持有部分公共资产获得长期、可持续的收入,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土地作投入,与房地产商共同开发并持有部分房产,将其按市价或优惠价格对外出租,这样既增加了公共住房的供给,也可以作为地方政府长期稳定的财政来源。

——金融系统改革的实质性推进。中国金融体系最大的风险在于银行,化解风险的关键在于资产证券化。当前,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过于庞大,占GDP的比重超过了200%,远超过A股市值所占GDP的比重。为降低风险,可以通过银行资产的证券化,把一部分成熟的资产卖到债券市场,且要求银行之外的投资者购买这部分资产,这会使得银行再融资压力减小,更重要的是,银行的部分资产会转移到债券市场,这就降低了资本市场配置不均衡所带来的风险。除此之外,银行也可以轻装上阵,把精力放在寻找更好的投资项目上,使其主业能更有效地运营。银行系统的改革还需要强调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的利润非常高,银行业垄断的情况非常严重,因此要鼓励利率市场化,提高银行系统的运行效率。

金融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股市改革必须标本兼治。治标方法有三:一是使IPO适当放缓,二是动员一部分长期资金投入股市,三是适当地把股市债券化,即要求企业分红,让股民不依赖内部信息,而是可以直接从分红中获得长期持有股票的收益。在治本方面,主要还是在制度上解决问题,通过证券司法改革,完善行业内的审判制度,降低地方政府的干预度,促进股市的健康发展。

——国有经济的改革方向是进一步市场化。国有企业应完全推向市场,与其他市场参与者一视同仁,人员任免、薪酬待遇、经营管理完全市场化运作,脱离行政干预。国有资本应适当撤出,同时,出售部分国有资产的收入可以为未来增加的财政支出提供一部分资金来源。

全方位立体运作,打造中国和平崛起的新形象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夹击下,中国目前的国际空间受到了一定限制,但是也必须看到,这些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新一代领导人的积极运作来破除。

具体说来,对欧洲必须加强运作。欧洲当前的危机,恰恰是美国与欧洲分裂的重要因素,法、德等国对美国产生了严重的不满。而今,美国的注意力集中在亚洲,中国的注意力则应该放在欧洲,应当通过进一步加强和欧洲大陆的德法等国的合作,来制衡美国在国际社会的老大地位。

对周边国家,中国也应该集中力量解决最主要的矛盾,而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完全可以通过友好运作,开展全方位的外交,巩固旧关系,发展新朋友,以化解美国在亚洲的外交攻势。

即便对于美国,也必须看到,美国并不是铁板一块,其内部也有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和声音,需要通过全方位民间外交的形式,对美国讲清楚中国和平发展的图景和意愿,化解“中国威胁论”,争取更多的朋友。

经过若干年的积极国际运作,中国完全能够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压制,为未来的发展营造一个崭新的国际环境。

前低后高将是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篇4:十七大后的中国经济课题

吴敬琏认为,“投资驱动+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遭遇困境是必然的,日、韩、台等经济体的经历都证明了这一点。在投资驱动模式下,中国的投资目前已经占到GDP的接近50%(“历史上严重失衡的大跃进期间也才30%多”),同时消费所占比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此导致内需严重不足。我们只能把压力通过出口向国际市场转移,为了增加出口,政府采取了产业扶持、汇率低估等手段。但是出口导向的政策在取得一定成就后都会面临外部失衡的问题: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双顺差,外汇储备增加,与贸易伙伴之间的摩擦加剧,本币升值压力加大——这就要求政府调整出口导向政策,而政策调整自然会影响到原有的利益格局,使得政策制定者面临许多障碍和顾虑。但是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出口导向政策,为了保持本币不升值,就需要大量收购外汇,使得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减弱。大量放出货币的结果是货币过量供应和流动性过剩,这或者会导致通货膨胀、CPI快速增长;或者在更多的情况下会导致资产价格膨胀,从而造成金融体系不稳定。而如果最终泡沫破灭,就会使得整个金融系统陷入危机。

例如台湾地区。台湾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采取了“局部自由化”的出口导向政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致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经济界人士认为台湾即将在90年代成为发达经济。但是时至今日,台湾似乎离发达经济的境界日远。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台湾当局在20世纪80年代外汇资产大量增加的条件下,仍不愿让新台币升值,迟迟不放开对外汇形成机制的管制,而是大量收购美元,控制新台币的汇率。大量收购美元,使新台币供给大幅增加,这又引起了台湾地区资产价格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形成。后来台湾地区经济受到外部冲击,泡沫崩溃,最后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萧条的出现。

为了解决外部失衡问题,2006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人民币缓慢升值的措施,但是情况并未得到多大改善,而且现在还在进一步加剧。“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2000年的时候,政府每天要买进几千万美元;2004、2005年的时候每天要买进4亿至5亿美元;去年每天要买进7亿至8亿美元;到今年上半年,每天要买进14亿美元。”

吴敬琏指出,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调节的空间已经变得非常狭小,根本的出路是转变增长方式:从过去的靠投资、靠国外的需求,转变为靠内需、靠技术进步、靠效率提高。而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能否推进改革,消除四大体制性障碍:1.各级政府过大的资源配置权力;2.以GDP增速作为各级党政领导政绩优劣的主要标志;3.各级政府财政状况与物质生产增速紧密相联;4.行政定价制度和要素价格的严重扭曲。

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到既得利益的阻力,改革有放缓的倾向。另外,法治化进程缓慢。这一方面是由于立法过程缓慢(《物权法》历时14年,《反垄断法》历时13年),一些新出台的法律还存在许多模糊不确定之处;另一方面在独立审判、司法公正等方面也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十七大之后的中国企业也正站在一个关口上,一方面它们面临着诸如完善企业制度、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担负起作为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等课题;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已经有了很强的制造能力和一定的研发能力,又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市场,我们有机会在一些领域后来居上,涌现出一些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

但是总体而言,十七大之后的课题,“关键的关键,在于政府自身的改革。能否打破阻力推动政府自身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今后中国发展的进程。”

篇5:经济危机后的中国

感悟之一:企业应完善日常危机预警机制

在XX的文化手册中,也有专门讲述危机预警方面的问题的,这说明了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说实话,我们在预警这方面做的确实不是很到位,或许也因为XX这八年发展的太顺利了,所以大家对这方面的警戒心就松下来了。通过本次事件,我们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必须要有健全的危机预警机制以及强烈的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说过,微软离破产只有12个月。而这个世界上目前市值最高软件巨无霸所以能经历一次次包括来自美国司法部及各同行的围剿而安然无恙,恐怕与各种深刻的忧患意识不无关系。

忧患意识的培养源自开放与负责的企业文化,而开放与负责的企业文化就是从领导者开始建立的。诚信是负责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企业建立危机预警机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组建危机管理机构

第二:定期进行企业运营危机与风险分析

第三:进行风险分级管理

第四:不定期举行不同范围的危机爆发模拟训练,

第五:确保企业内部对话渠道的畅通。

第六:与外部世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协作关系,改善企业外部的生存环境。

只要企业认真的做到以上六点,扎扎实实的做好基本功,那么等危机突然来临时候,我们才不会惊慌,才不会出现那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感悟之二: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任何危机的发展过程都包括突发期、扩散期、爆炸期、衰退期这样四个时期。如果在危机开始的突发期和扩散期有所动作,遏制危机,往往成本较低,效果也理想,一旦爆发期,情形就很难收拾了。

篇6:后的中国作文

20年后的中国

作者:袁卓锋真可谓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个春秋了!

在这20年中,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是一个在经济、经济、体育等等项目都非常发达、厉害的国家了。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因为中国十分强大,所以经济不再给台湾撑腰了。再加上台湾也换上了英明的领导人,在这位领导人的领导下,台湾回归了!

因为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所以在这20年中的每一场奥运会,我国每一次都排名第一,再一次证明我国在体育上也是没问题的。

还有一个喜讯,就是我国在火星上找到了火星人了,因为火星人说的话是我国的普通话,所以我们的宇航员才能这样顺利地与火星人沟通。他们的经济非常发达,生态也非常好。他们还向我们传授了很多技术。这些技术中,还包含了怎样使石油、煤等珍贵的资源很快地在生的技术。

他们还说,美国太喜欢战争了,所以认为不应该与美国共同享受这些技术,他们想把这些技术交给热爱和平,能给地球和火星搭上友好桥梁的国家。看来,交给中国是没错的了。

还有,因为我们国家强大、发达,所以人民币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使用了。中文也传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世界的人都会说中文了。这都要归公于我们的国家的快速发展。

这,这就是有着五千年文明经济的国家了啊!你看他发展得多快啊!这就是20年后的中国了!

作者:袁卓锋

20年后的语言

20年后的语言

(前言)老师布置了一篇“20年后的......”的习作让我们回家写,并且再三鼓励我们要大胆想象,要有新意。这下可难倒我了,本来想写“20年后的地球”“20年后的我”“20年后的住所”.......可这些题目在脑海一闪而过,写出来能有创意吗?正当我一筹莫展时,上课铃响了,英语课。望着摆放在桌角的英语课本,英语,汉语?我不禁咧嘴笑了,对,就写“20年后的语言”吧!

如今,老老少少都在学习英语、法语、日语、韩语......这些语言从一个中国人嘴里蹦出来已是很平常的事情。尤其是英语,你随意到一所幼儿园找到一个小朋友,他都能用稚嫩的童声甜甜地向你招呼一声:“Hello”。可是,你有没有想过20年后呢?20年后以后的语言又会是怎样?

到了那时,英语不再流行,风靡全球可是中文呀!那是因为,20年后的中国仍在不断的发展强大,已成为世界顶级国家。人民币价值超涨,你说,中文能不风靡世界吗?

这一来,可苦了外国小朋友。每到周末,以前痛快玩耍的美好时光全被占据了。原来是被父母逼着上中文辅导学习班。家长自己呢,也够忙碌的:白天忙于上班,晚上忙于补习中文。其目的就是学好中文,走向国际,更好地去赚大钱。因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就是中文,生意人不会一口流利的中文,一分钱也别想赚!相比之下,中国孩子却从此解放,不再有什么“英语听力竞赛”“英语口语竞赛”“英语电视大赛”......通通成了外国小朋友眼里头疼的各种形式的.中文竞赛。中国孩子可快活了!这不,暑假我去英国旅行,就连街头擦皮鞋的外国老头,一见我,就忙招呼:“中国小朋友,欢迎到英国来观光,你需要擦皮鞋吗?”呵呵,好一口流利的中文。

哦,还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要告诉大家。我国美丽的宝岛台湾,政界头目目睹中国红火,强大,立于世界之首,也主动提出要回归祖国怀抱呢!

(后语)不过,同学们,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美好想象,英语还是得好好学哦,就算20年后中文真风靡全球了,多学会一种语言又有何不好呢?

20年后的中国

20年后的中国    时间,就像日历一样又翻过去了一页,一转眼,已经过去了20年。这时的中国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20年后的人们绝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美好的一天。回忆以前,那一幕幕可以说是不堪回首,蓝蓝的天空变黑了,清清得河水变得浑浊不堪,一切的一切让人难过。但是,如果你看到现在的中国,一定会大吃一惊。人类又多了几位好朋友在大街上,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机器人。机器人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的大脑有思维,每个人都十分尊敬它们。而它们的工作就是在大街上巡逻,如果有人乱扔垃圾或是违反交通规则,定会受到机器人严厉的处罚。而除了机器人之外,还有另一位,就是恐龙。乍一听,你可能会吓的七魂没了六魄,恐龙,不就是那个高大威猛会吃人的家伙吗?不是早已经灭亡了吗?这恐龙,是一位中国科学家通过时空隧道从远古时期带回来的。据说,是用定性灯先把恐龙定性,抽出血液,带回实验室,再把血液输入鸵鸟蛋,经过孵化恐龙就出世了。科学家在恐龙得体内种植了一种芯片,恐龙只会是小猫小狗一般大,而且非常温顺,还能与人类对话呢。现在恐龙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不仅是中国,而且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受欢迎的新型宠物。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心动了吧,要知道可不止机器人和恐龙,还有最神奇的海绵汽车,各种新型的日常用品,一定会让你叹为观止。快来吧!20年后的中国等着你的到来。     &nbs

20年后的今天

Pclass=MsoNormalstyle=“MARGIN:0cm0cm0pt;TEXT-INDENT:25.2pt;mso-char-indent-count:1.8”>你可以弄清楚已经过去的五百年的历史,却不一定能知道未来五百年的事情。别说五百年,五十年后会是怎样的世界,你也不可能知道。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我们祖国的科技会越来越发达的。20年以后,我各我的同学们都长大成人了。20年以后,我已经22岁了。20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与钢琴家。我座着自己制造成的水、陆、空三用飞机后,去参加我们的师生相聚会。20年了,老师也该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了,这些年我很少去看望老师,心里真不是味道。这时,我看到了一个高达八十多层的大楼,我举目追踪,原来是我们师生聚会的飞翔大楼的第八十九层。我来到了那里,满以为我是第一个去的,而现实的我却是倒数第一个去的。开会了,我们师生一起渡过了一整天。20年后的今中国将会越来越发达的。

20年后的中国

真可谓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啊!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个春秋了!

在这20年中,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是一个在经济、科技、体育等等项目都非常发达、厉害的国家了。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因为中国十分强大,所以美国不再给台湾撑腰了。再加上台湾也换上了英明的领导人,在这位领导人的领导下,台湾回归了!

因为我国人民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所以在这20年中的每一场奥运会,我国每一次都排名第一,再一次证明我国在体育上也是没问题的。

还有一个喜讯,就是我国在火星上找到了火星人了,因为火星人说的话是我国的普通话,所以我们的宇航员才能这样顺利地与火星人沟通。他们的科技非常发达,生态也非常好。他们还向我们传授了很多技术。这些技术中,还包含了怎样使石油、煤等珍贵的资源很快地在生的技术。

他们还说,美国太喜欢战争了,所以认为不应该与美国共同享受这些技术,他们想把这些技术交给热爱和平,能给地球和火星搭上友好桥梁的国家。看来,交给中国是没错的了。

还有,因为我们国家强大、发达,所以人民币可以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使用了。中文也传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全世界的人都会说中文了。这都要归公于我们的国家的快速发展。

这,这就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了啊!你看他发展得多快啊!这就是20年后的中国了!

20年后的我

20年后的我会是怎么样的呢??我常常坐在书桌想着!!

我到了机器猫家,向他借一下时空隧道。我做在上面,按了20年不一会儿就到了!!

啊!!我好象不是来到中国,怎么没有车呢??这是一艘飞碟从我身边闪过,我问一个警察。

“请问黄思宇住哪啊????“

“哦!你找他啊,你不知道他可是比尔。盖茨的第2代,他有个公司,叫电脑帝国!你去那儿找他!“

“好!!谢谢“

于是,我向中国街去了,不一会儿,我来到了电脑帝国!啊好气派啊,有89层啊!我到咨询台,只见出来一个机器人,请问黄思宇先生在吗??

他去中国街888号去谈生意了,要不你去那找找??不然打个手机号码是382818896。我坐着出租飞碟来到了中国街888号,走上楼一看,啊!我看见了20年后的我,穿着西装……太帅了,看了一会儿,一个机器人问小朋友你找?没没,我走了。

我回到了,啊!!未来的生活好美丽啊,我是比尔.盖茨第2代,好帅!

20年后的我

20年后的我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上坡坡小学六甲班张涛20年后的我究竟在做什么呢?哦,对了,20年后的我在曲靖开了一家属于我个人的“爱心资助”公司。因为我已经拥有了巨额的财产和金钱。我把金钱存入银行,用银行里所给的利息作为爱心资助。我爱我们的祖国,我爱我们中国的人民。我希望我们中国的每一个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特别是那些面临失学的儿童和贫穷落后的家庭以及那些孤儿。为了把我的公司建立得更加美好,更加完善,真正把爱撒向人间,我对公司的管理非常严格。(一)到我公司工作的员工都要有很高的文化和素养,对于贫困的孩子和孤儿适当放宽,优先聘用。(二)每位员工都必须热情接待客人,让客人乐意而来,满意、微笑而归。(三)员工们除了工作外,必须随时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文化素养,提高服务质量。由于我的创新管理和不懈努力,公司越办越红火,赢得社会的认可,媒体的关注。不到3年的时间我分别在昆明、北京、上海等地开了分公司。我还打算到农村开一些小规模的“爱心资助站”,更能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农民。我成长在阳光下,我成长在雨露中,我不追求最好,但我追求更好。虽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但是我会努力寻找20年后的我,用我的激情去燃烧岁月,撑起一片属于我自己的天空。

20年的世界

篇7:高管离职后的HR危机管理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就如何处理高管离职危机提供一些思路,希望为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提供借鉴。

一、在最短时间内与申请离职高管谈话

在高管提出辞职请求之后,公司应该在最短时间内与他谈话,确定他辞职的具体原因。首先要了解:这个辞职事件是否有第三方介入,即看离职者有无新的去向。如果没有,则还有挽留机会。有些时候这一决定并非不能取消,也许他并非真的想走而只是试探一下公司对他的重视程度,也许他只是为某件事生气。还有些人虽然有辞职的理由和一定的动机,但并不强烈,辞职前后内心经常犹豫不定,很难下定决心。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在向他本人了解情况的同时,只要及时做出一些积极的反应(一般须在48小时内“出炉”),其中的某些高管是有可能被挽留下来的。

但是如果有第三方的介入,也就意味着他已经有了明确的去向,一般都是很难挽留的。此时需要马上安排下一步工作。在李开复离职案例中,很明显有了第三方,即Google的介入,因此事情既简单同时又复杂了。简单的是,挽留他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复杂的是,李开复的个人行为已经演变成了两家公司之间的战争。由于李开复离职的去向是微软最忌惮的竞争对手,于是这场冲突便更加激烈了。

在与离职高管谈话时,顶头上司可能因为情绪暴躁而无法进行建设性的谈话(据闻,一名前微软高级工程师在微软诉李开复案的法庭证词中描述,当得知他要辞职去Google时,微软CEO鲍尔默暴跳如雷,甚至抓起一把椅子砸向了办公桌),而许多情况下也恰恰正是老板的暴躁情绪和失态行为强化了离职高管的辞职决心。所以,可由HR负责人出面与离职高管进行开诚布公的谈话。当然在CEO比较理智的情况下,还是应该亲自找离职高管谈话的,最起码这表示了对离职者的尊重与重视。

HR负责人也必须做好他真的要走的准备,并弄清楚他是否计划友好地离开?如果他真的离开,那么公司的目标应该是不要使他的离开太过对立化。为了防止有不利于公司的事发生(如泄露公司机密,带走公司其他员工,等等),可以由CEO和HR负责人或者再请公司的法律顾问一起和离职高管谈话,把公司和个人利益都讲清楚。公司或许可以说服他以书面形式,至少以口头形式保证不会带走公司人员,不会说对公司不利的事情,使离职成为友好的分手。只要公司

能够做到尊重个人选择,大多数高管其实都想以友好的方式离职,至少不愿意与老东家为敌。

二、立即准备内外部沟通

对外沟通

知名公司重要人物的离职必然立即成为新闻,微软的全球副总裁跳槽并加盟到竞争对手那里就自然更不必说了。因此,公司发言人要快速地为各种舆论准备好说法。公司发言人必须针对所要传达对象,快速、仔细地想好需要传达的恰当信息。不能让愤怒和报仇的欲望影响自己的言辞,相反,他更应该表达出对此人离职的惋惜,同时低调地评价他的贡献。在这一点上微软反应迅速,得到消息的当天,微软全球公关人员开始备战;凌晨三点,所有相关人员已进入工作状态。对外沟通的主要信息应该包括公司承诺保持策略与政策的连贯性,公众需要知道的是他的离职并不会改变让公司成功的策略。为了支持这种观点,可以强调离职人员在公司任职期间所管理的各项计划依然在进行并且在控制之中。同时,有必要准备好向媒体透漏谁将会继任这一职位。如果有合适的人选,那就明确地告知媒体,这有助于说明公司的连贯性。如果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那么就说明一下公司会在多长时间内宣布接任者。

对于上市公司,对外沟通时有必要让公司的重要股东知道这一情况,并设法使他们安心。要把这样的信息传达给他们:此人曾经是某部门、某业务的负责人,但他不是唯一有价值的成员。要证明公司已经准备好并且能够以同样的质量和速度继续他所已经取得的进展。公司CFO要做好回应股票波动的准备。■ 对内沟通

在公司内部,要让所有的员工为变化做好准备,确保他们比媒体更早获知离职事件。可用电子邮件或张贴布告的方式发布备忘录,向所有员工解释发生了什么。内容应该包括简单说明他离职的情况,表示惋惜,并祝愿该离职高管在新的工作环境中一切顺利;同时,公布新的任命。如果没有特别合适的人选,那么就向员工说明会在多长时间内确定继任者。这样做的意义是:第一,向员工表明领导层已经正视这个问题,而且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处理;第二,增强员工对公司的信心。因为把问题摆明了,而不是瞒着,反倒能让员工感觉这个事件不会给公司带来很大影响,从而稳定民心,增强信心。

三、尽快确定继任者

最高管理层必须尽快解决继任者问题。最好在一个月之内确定离职高管工作的接替者。对于那些平时比较注重进行继任者规划的公司来说,这或许根本算不上危机,因为他们平时已经为每个重要职位培养了接班人,此时尽快任命即可。而对于那些没有做过接班人计划的公司来说,才会显得比较忙乱,毕竟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选择一个合适的高级管理人员并非易事。这时,在较短的时期内,可以由更高职位的人临时接替,以便工作能够继续开展,也可以稳定该部门的人员及士气。同时,要通过各种渠道尽快寻找合适的继任者。

这也提醒人们,只有平时做好人才储备,才更能临危不乱,从容应对。很多有远见的CEO在平时都非常注重储备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经常出现在各种高管人士经常出现的论坛、峰会、沙龙等,听他们讲演,和他们聊天,目的只有一个:发现可用之人,进行人才储备。

四、慎重考虑是否诉诸法律

法律诉讼并不总是十分明智的选择,当然如果他泄露了公司的商业秘密或带走了骨干人员,那就另当别论了。诉讼是报复的一个公开信号,起诉离职者也就向所有人传达了一种信息,即公司不信任他的员工。相对较为理想的做法是公司与离职高管坦诚对话,或者私下发送一些信号(如一封短笺),对他的离职表示遗憾,同时表达公司希望他保守商业秘密的期望。

李开复案例并不是微软第一次起诉前公司高管违反竞业禁止协议。四年前,前微软副总裁托德-尼尔森创办的Crossgain网络服务公司被微软的竞争对手BEA系统公司收购,微软随即提起诉讼,指控尼尔森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最终,尼尔森被迫离开Crossgain,直到同微软签署的协议过期才重新加盟。尽管通过法律诉讼可以达到打击竞争对手、阻吓离职人员跳槽到竞争对手的目的,但这样做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就像此次微软诉李开复官司的结果一样,对于各自的名誉都肯定存在负面的影响。

五、反思自身管理

高管辞职通常有两个并存的原因,一个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推力”,这是由企业本身因素造成的;另一个是来自企业外部另一家企业的“拉力”。但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作为企业直接可以控制的是改进自己的管理问题。对于职业经理人,内因通常有四大方面:与上级主管的关系;职业发展和抱负的实现;内部沟通;薪酬水平(该因素往往是最不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公司一而再、再而三

地出现人才流失问题,这就更需要企业进行“体检”,反思内部管理问题,尤其是公司文化、领导风格、职业生涯管理、内部沟通等方面。定期(例如每年)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员工士气问题和导致员工可能离职的潜在原因,帮助企业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找出管理改进的方向。

领导力的迷思之一就是越到高层,越难获得坦诚的反馈,所以内部沟通不畅,尤其是与上司之间产生隔阂,常常是高管离职的导火索。事实上,李开复在法庭上透露,他之所以离开微软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他所提出的微软中国策略意见得不到最高层的重视。所以,在高管离职后,公司最高层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加速了高管的离职?自己是否忽略了一些离职者不愉快的信号?有无就双方的误会或隔阂进行深入的沟通?自己的风格与聆听技巧是否阻碍了与其他高管的关系?在这方面,最近在著名跨国公司非常流行的360°反馈和外部教练辅导等,也许可以帮助公司高层领导认清自己的盲点,更多地获得有关公司和自己的真实信息。

篇8:经济危机后的中国

现代企业每天都在面对着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变化、技术变革的变化等等,而政府机构同样面对着人民要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需求和各种突发事件,这就要求企业和政府机构必须持续改进自身的运行效率,提高应变能力。同时,随着新经济的发展,各种跨组织、跨地区、跨网络的异地办公、移动办公越来越频繁,这无疑使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然而为了保障业务的有效开展,又随之产生了频繁的出差、大量的工作会议、更多的业务培训,使差旅、会议费等成本急剧上升、协同工作难度增大、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企业竞争力正逐步殆尽。

然而,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异步通信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企业的沟通需求,要能在全球金融危机肆虐下中生存下来,这就需要企业建立新型的“实时协同办公平台”。实时协同办公平台是一个实时的、协同的、集成的办公环境,使所有的办公人员都在统一且个性化的信息门户中一起工作,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协同工作与知识管理。便捷的实时协同办公系统,不仅能建立即时通讯渠道、多种形式的工作会议、各种业务培训要求,还能在业务过程中实现大量的协同办公、同时能跟政府、企业内部的业务支撑平台无缝对接。

协同工作的起点和基础是人与人的沟通,而成功的沟通要从企业内部的即时通信开始,有研究表明,没有建立实时化即时通讯系统的组织5年内将无法生存。而当下的金融危机,企业和政府缩减支出,提高办事效率,最主要的就是从即时沟通入手,帮助政府、企业能够实时的文字、语音、视频沟通,却不受地域、时间差的影响,实现有效的沟通。

目前,大多数企业主要是靠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沟通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在实现企业内部的实时沟通之后,融合固定电话、网络传真、移动电话、电子邮件、即时消息和交互视频等各类增值通信手段的融合通信可以更加方便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进一步提升组织的信息协同力。这方面,网络视频会议体现了融合通信的功能,通过安全的视频会议链接,同事之间、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见面次数可以缩减,最多可减少75%的差旅费,并且可以随时进行异地培训,缩减企业培训成本,从而提高工作执行效率,快速提升信息协同力。

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承担着大量的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应及时上网,以适应未来信息网络化社会对政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务透明度,建立政府与人民群众直接沟通的渠道,为社会提供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与服务,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通过互联网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政府可以让公众迅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以及各项政策法规,增加办事执法的透明度,并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同时,政府也可以在网上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听取公众的意见与心声,在网上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为公众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提供方便,并从网上行使对政府的民主监督权利。而传统的通讯方式如电话、传真等由于无法达到“面对面”的沟通效果,不能满足政务人员日益增长的交流需求。即时通讯作为一种更加便捷、更加有效的交流方式,在政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带有娱乐性质的QQ、MSN等传统即时通讯软件相比,针对商业应用的政府即时通讯更能满足政府的需要,来加强政府内部、政府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政府即时通讯工作平台驻留在办公人员的桌面方便用户与其他人进行实时沟通,它建立在世界领先的网络服务平台之上,通过提供安全实用的服务方式,使客户只需通过一台连接到internet网络的计算机就能够进行不受地域限制的即时沟通、实时会议、协同办公等。

上一篇:幸福句子个性签名英文翻译下一篇:作文指导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