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

2024-06-06

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精选十篇)

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 篇1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步入正轨并开始飞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金融业深度发展,经济综合实力不断靠近世界前列。21世纪第一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外贸发展迅猛。进入2010年,中国经济又发展到新的一个层次,国民生产总值世界排名第二,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在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扮演维稳全球经济的角色。然而,中国在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亦碰到了不少问题。如对外贸易摩擦不断,并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内房价不断升高等。中国经济能否在快中求稳,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中国这种经济背景下,重新回顾日本泡沫经济并从中汲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日本的经济崛起历程与中国十分相似,主要体现在“贸易立国”,即以物美价廉的商品为国家创造大量的贸易顺差。日本经济的成功经验和经营方式曾经成为全球学习和效仿的典范。但在90年代初日本经济却突然崩溃并一蹶不振,日本80年代的泡沫经济为目前中国的经济走向带来前瞻性的启示与借鉴的意义。过去日本曾经发生的问题,很可能在我国出现,有些甚至已经出现,亟待解决。本文就是主要通过与当年日本泡沫经济前后发生的类似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这一方法,来探讨中国当前面临的一些主要的经济问题,如汇率问题、房价问题和股市问题,借鉴日本的经验,提出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和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依赖于美国的扶持、国内的改革和当时良好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日本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1955年,所有经济指标全面恢复或超过战前水平,经过十年的努力,日本经济便从战争的废墟上走向自立。1955年至1972年,日本的年平均实际增长率高达9.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世界经济强国。1973年和1978年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但对日本经济并未造成很大冲击,而且日本是第一个走出石油危机困扰的发达国家。到7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了“疾风暴雨”式的扩大对外出口,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特别是汽车大量出口美国,对美国市场造成强烈冲击,日美之间开始爆发剧烈的贸易摩擦。

日本的强势引起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政府的恐慌,美国许多制造业大企业、国会议员纷纷游说美国政府,强烈要求当时的里根政府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贬值,以挽救日益萧条的美国制造业。1985年9月,美国、日本、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这就是有名的“广场协议”,协议中规定日元与马克应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

“广场协议”,揭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但并没有使日本经常收支顺差减少,反而继续扩大,这强化了日元升值预期,使得国际游资更迅猛地流进日本,加剧了资本过剩。日元每年升值5%亦等于向国际资本投资于日本的股市和房市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这就是日本的泡沫经济。

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了要达到经济成长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调降利率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气(刘瑞,2009)。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1986年到1987年2月,在短短的14个月里,日本银行连续5次降低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大幅降低到2.5%,不仅为日本历史之最低,而且为当时世界主要国家之最低。1987年,日本政府减税1万亿日元,追加5万亿日元的公共事业投资,后又补充2万亿日元财政开支。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日本的货币供应量持续上升,1987-1989年,日本银行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分别高达10.8%,10.2%和12%,造成国内过剩资金剧增。在市场缺乏有利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大量过剩资本并没有流向技术创新和实体经济,而是集中流向股票、房地产市场,引起股价、地价暴涨。

从1986年,日本大幅度扩大财政特别是公共投资规模。1987年后半期,经济出现过热征兆,但是1988年的财政依然是扩大内需,将对付日元升值萧条作为政策课题,亦加剧了资本过剩。而在日本政府激进的金融政策下,银行也实行宽松的房贷政策。由于土地升值预期强烈,银行便疏于审查,若以土地为担保,可提供等于甚至超过担保市值的贷款,所贷的款项又被用于购买房产,购买的房子又可作为贷款担保,导致经济泡沫越吹越大。可以说,日本宏观调控的失误,促使了泡沫经济的产生。

1989年政府开始多次大幅度提高利率,采取急刹车措施,到1990年初,股市开始回落。1990年4月,大藏省颁布《土地融资限令》,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推动日本房地产的国际游资获利后迅速撤离。1991年地价开始暴跌,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以政府实施紧缩政策为转折点,1991年初夏,泡沫经济崩溃。到1992年8月股市降至14 300点,仅为高峰期的40%;而地价则一直走低持续至十多年后的现在,才稍有恢复。日本在泡沫经济后经历了十年的经济萧条,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失去的十年”,由此可见泡沫经济一旦破灭其破坏力是非常可怕的。泡沫越大,最后只会跌得越重,损失越大,因此我们必须得在泡沫经济形成之前便加以防范。

三、日本泡沫经济与目前中国经济的相似性

(一)经济持续增长

日本经济1985-1990年年均增长率达4.7%,这个增长相比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较低,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及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增长率来讲还是相当高的。中国经济从2005年至2009年最高达到13%,最低也有8.7%,呈现出很高的经济增长。

(二)股市持续火爆

日本股市的日经指数从1985年12月的12 565.6点开始,到1989年底飙升到最高点39 000点,四年间上涨了三倍。而当时日本股民购买股票的主要动机是出于对股票上涨的预期而不是红利的投资。1987年,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超过纽约证交所,1987-1988年,东京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平均高达60倍。而此时疯狂投机使人们的贪婪达到了高峰。1990年初,《日本经济新闻》在对20位著名企业家进行股市预测时,大家一致乐观地认为1990年的股指将继续上冲至42 000-48 000点。

中国上证指数由2005年底的1 161点增至2007年最高的6 124点,增长424%,证券化比率130%。市盈率方面,2005年初A股考虑股改对价后的静态市盈率约11倍,2007年曾接近60倍。

(三)房地产价格高涨

1985-1989年间,日本全国市街地价格指数最高上涨14.1%,全日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约1倍,住宅用地价格上涨约60%,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4倍,住宅用地上涨了2.5倍,新房价格接近居民年收入的10倍,土地总市值1990年为当年名义GDP的5.5倍。中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自2005年以来公布的只有最高的7.6%,但实际涨幅比公布数据要高得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平均房价超过居民年平均工资收入12倍以上。

(四)巨额外汇储备引致本币持续升值

日本作为战后亚洲最先起飞的经济体,无论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工业产品出口竞争力,还是财富积累的速度和规模,都使得日本的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国际储备增幅很快。1985年9月22日签订的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大幅升值以挽回被过分高估的美元价格。广场协议签定的第二天,美元对日元的汇率立即下跌了4.3%。日元从1985年的250日元兑换一美元到1988年末达到了125日元兑换一美元。1985-1988年日元汇率升值50%。中国的人民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进入持续升值的通道,人民币汇率从2005年的1美元兑换8.07人民币升值到2009年的1美元兑换6.82元人民币,升值达到15.5%。两国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都与外贸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大增、美国政府施压本币升值有关。1985年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2006年2月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外汇储备国。

(五)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市场流动性过剩

为稳定汇率,中国政府采取提高存款准备率、发行票据等手段,对冲由于外汇储备增加而新增的市场流动性。2005年至2008年,中国每年的M2增长率都维持在17%左右,2009年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达到了较高的27.7%。日本的M2增长率从1985年至1988维持在9%左右,而1989年增加到14.1%。货币供给的持续增长刺激了房价和股价的持续上涨,这些资产价格的大幅上升又刺激了个人、企业和外国资金聚集于房市和股市,进一步推高了房产和股票的价格,最终形成泡沫经济。

四、日本泡沫经济与目前中国经济的不同点

从前面对日本泡沫经济与目前中国经济比较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说明中国目前的经济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中国经济是否会象日本泡沫破灭之后走向长期低迷呢?答案是否定的,这是因为:

(一)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20世纪80年代日本已经完成了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个非常富裕的国家,人均GDP甚至一度超过了美国,国内的需求趋于饱和。虽然每年都有新式样、新功能的产品问世,但像过去的彩电、洗衣机、空调、汽车等产品那样,能够唤起广泛需求、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新产品却不多见。而且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初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80年代后,依靠追加劳动力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已显不足。

相比之下,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进程远落后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未来增长潜力巨大。首先,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城乡二元结构仍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国内实体经济的投资领域和市场空间非常广阔。其次,尽管目前我国老龄化问题已经显现,但“人口红利”效应还将助推中国经济较快增长。目前我国4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70%,同时,国内还有1亿左右的农村人口正逐步转移到城镇。再次,城市化进程还较为落后。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约为45.7%,远低于发达经济体80%以上的城市化率,亦低于许多发展中新兴经济体;全国城镇人口约6.07亿,不足全国人口的一半。

(二) 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

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金融自由化,日元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孙伯银,,利率自由化导致存贷款利差较快收窄甚至倒挂,增大了银行业经营风险;过急向境外金融机构放开银行业务,竞争加剧导致金融机构行为更加冒险;解除资本账户管制,营造了热钱投机境内金融市场的有利环境。

中国渐进式金融自由化改革减轻了金融体系的动荡,主要表现为利率市场化改革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原则循序推进,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两个关键环节至今仍未放开;仍坚持分业监管的法律框架,金融企业也以分业经营为主;监管层对外资银行进入国内的执照、出资资本等方面保持审慎的限制;在资本账户的43个分类账户中,我国仍有15项交易被禁止,且开放部分主要是直接投资,对非居民的证券投资等投资渠道的管制仍较严格。另外,人民币汇率目前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国际化程度较低,影响力也较小。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也远远小于当年日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从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不到20%,而“广场协议”之后的三四年中,日元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了70%。

(三) 政府宏观调控措施不同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监管层的调控取向和政策不当是公认的主因之一。体现在:(1)拘泥于物价调控的传统范畴,忽视资产价格对物价水平的影响。1987年四季度到1988年三季度,日本物价指数保持在1%以下但资产价格飙升,其间监管层始终维持超低利率。(2)货币政策严重受制于国际政策协调的牵制。日本于1985年迫于美国的压力签订“广场协议”,此后日元升值速度之快远超实体经济承受能力。(3)面对经济的持续过热,政策紧缩力度过大,“急刹车”最终导致经济一蹶不振(吉野直行,2009)。

与日本相比,中国政府宏观调控始终遵循审慎、稳健、前瞻的原则,在熨平经济波动周期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体现在:(1)高度警惕资产泡沫并及时遏制。2009年以来,国内股市、房市较快升温势头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同时,国务院提出了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一系列措施,从增大市场供给、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力度、规范土地和商品房交易等方面遏制房地产泡沫膨胀势头。(2)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独立性。我国坚持逐步、有序地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将汇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风险限制在市场可承受范围和监管机构可控范围内。(3)稳健的宏观调控减弱了经济的波动性。对2009年年初以来股市、房市的较快升温势头,监管层密切关注但未急于调转政策方向,而是根据市场状况灵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避免了政策过急转向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 经济泡沫化的程度不同

股票市场方面,股市估值水平较两年前有所下降,亦低于泡沫破灭前的日本。1985-1989年,日本股票市盈率由20倍左右升至68倍,股市总值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底的52.1%升至1989年的139.5%。国内来看,2009年11月沪、深两市A股市盈率分别为27.9和45.7倍,远低于2007年股市火爆时期,亦低于1989年日本股市的水平。目前沪、深两市A股市价总值占GDP比重约为89.7%,亦低于日本股市1989年的水平。此外,由于中国国内投资渠道仍较狭窄,可流通市值占总市值比重较小,国内经济较好的基本面和较高的成长性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股市较高的市盈率有其客观性和合理性。

房地产市场方面,房价涨幅低于泡沫破灭前的日本,城镇化进程对房价形成支撑。不可否认,2009年以来国内部分一线城市房价高位攀升,房市泡沫值得关注。但从房价涨幅看,1986-1989年日本房价上涨2倍。2005年初至今国内商品房均价上涨约54%,2006-2009年,北京、上海商品房累计均价年均增速分别为18.4%和15.0%,涨幅远小于泡沫破灭前的日本。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当时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已基本稳定,国内住宅需求相对较小,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是更易引发投机需求的商业地产,而中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主体是居民住宅。

(五)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

从从吸收外资方面看,日本企业积极投资国外,但却很少吸引外资到日本投资。多年来日本式的关联交易、相互持股等商业惯例以及过于繁杂的行政管制,提高了外资进入的门槛,再加上日本国内较高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外资避而远之。与之相比,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市场开放度逐年增大,外资占中国GDP的比重不断提高,近些年已成为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资的大量进入,不仅弥补了中国资金的缺口,增加了财政收入和扩大了就业,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客观上推动了我国技术水平的升级,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贡献。

从技术进步方面看,二战后日本一直依靠技术的引进、通过技术的模仿完成了追赶的目标。日本的自主研发没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创新仍然较多地建立在“模仿性创新”的基础上,与美国等国相比,日本的原创性研发成果较少。而中国近些年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投资在逐渐增加,研发投资占GDP的比重2000年为1%左右,2001年为1.07%,2002年为1.22%,2003年为1.31%,2004年超过1.4%,虽然与一些发达国家3%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

从劳动力方面看,日本已经进入“高龄少子化”社会。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的增长。但进入80年代以后,劳动力的转移结束,劳动力的供给也转为负增长,依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下降。而中国虽然也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近9%,但劳动力的供给还比较充分。中国农村依然有较大规模的劳动力需要转移,中国的经济发展还可以享受一段时间的“人口红利”(宋成华,2008)。

以上种种的不同,使得中国不会步日本泡沫经济的后尘,中国经济仍将持续稳定的增长。

五、政策建议

(一)保持本国汇率的独立性

当年广场协议,日元升值,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去了。现在美国又想把这一幕在中国重演,我国绝对要进行抵制,要依据中国的经济形势来决定汇率及其制度。我国除了要做到以自主、可控、渐进的方式推进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同时维护中国的自身利益外,还要加强改善外汇资金的流动。我国长期以来在鼓励外汇流动的政策指导下,对资本流入的管制程度往往低于资本流出,使资本项目下积累了较大的顺差。因此必须适度控制外汇资金流入,防止助推人民币升值,同时进一步鼓励境内企业对外投资,扩大外汇的投资渠道。此外,应建立境内外本外币债券市场,平衡外汇供需。如进一步发展境外人民币离岸业务;扩大境内外币债券市场,拓宽外币持有者投资渠道,减少外汇储备压力。

(二)尽量避免大幅度的调整

日本为降低房地产价格与股指而较大幅度提高基准利率,结果导致二者双双暴跌。2007年中国“5·30”的股市暴跌,也是在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之后,突然大幅提高印花税的结果。这种突然而剧烈的政策给经济的冲击力很大。因此,在今后从紧的调控措施中,要尽可能避免采取类似的政策。在人民币汇率的调整上,应继续坚持以我为主,沿着主动、可控和渐进的原则,逐步加大汇率的弹性。股市及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方面同样如此。如果政策过激,导致股价及房价出现大幅度下降,对经济产生的危害性可能更大。

(三)稳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日本的银行在10年萧条之后汲取了教训,越来越重视现金流和未来资产的测算,通过10多年的改革,拥有了健全的审查机制。宏观层面,比如,采取信用风险统计方法,根据企业的利润收益、财务状况等详细数据,模拟判断企业信用等级,破产概率等,从而估算银行承担的信用风险总额。微观层面,对各个项目的审查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比如,用现金贴现法估算今后几年现金流变化,来测算还贷能力。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在改善,不良资产通过处置也在改善,资产质量变好起来,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四大银行根本的治理结构有多大变化令人怀疑。如果银行没有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旦发生泡沫,破坏力将更大,只有完善的金融体制做后盾,才能有效抵御各种经济危机。

(四) 媒体要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

置身于泡沫经济中的人往往很难自知,日本当初从普通国民到政治家商人都充满了骄傲狂躁之气,舆论和媒体更是推波助澜,认为自己会快将称霸全球。如今中国经济增长之势世界瞩目,GDP总量眼看就要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奥运会、世博会的举办让中国形象提升,外国媒体毫不吝惜对中国的赞美之词。但正因如此,在舆论导向上要小心过度自信,头脑发热,应该看到我国人均GDP还是很落后的,我国贫富差距还是很大,国民的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

摘要:近几年中国经济的某些现象与日本当年的泡沫经济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如货币升值、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这使得人们担心中国经济能否如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陷入长期低迷。但是,当前的中国经济与日本泡沫经济有许多的不同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不同、政府的重视程度及宏观调控措施不同、经济泡沫化的程度不同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不同,这种种的不同可以确保中国经济能够长期稳定的增长。

关键词:泡沫经济,中国经济,日本经济,比较

参考文献

[1][日]吉野直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日本泡沫经济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09(3):28-30.

[2]刘瑞.金融危机与日本的金融对策:影响、措施、效果及问题[J].经济学动态,2009(6):49-54.

[3]马辉.中国当前形势与日本当年泡沫经济的对比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2):13-14.

[4]宋成华.中国经济是否转向低迷—与日本泡沫经济的比较研究[J].求是学刊,2008,35(2):70-76.

[5]孙伯银.日本当年泡沫经济与中国当前形势的比对及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08(5):42-46.

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呼唤经济伦理 篇2

经济伦理对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就经济改革而言,我们的经济改革不可能离开经济伦理的`支撑.就经济发展而言,经济伦理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对其所要求的社会形式或体制予以正确地认可与选择;对经济活动的目的及其实现方式予以确认,并为之提供精神动力;给社会提供了一只强有力的手,为调节和指挥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

作 者:魏彩霞 屈炳祥 Wei Caixia QuBingxiang  作者单位:魏彩霞,Wei Caixia(江汉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屈炳祥,QuBingxiang(武汉大学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10)

刊 名:生产力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PERIODICAL OF CHINESE ASSOCIATION OF PRODUCTIVITY ECONOMICS 年,卷(期): “”(2) 分类号:B82-053 关键词:经济伦理   经济改革   经济发展  

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 篇3

从理念来看,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都来源于社会意义上的自由和民主。大家都知道,“自由”是一个富有战斗性但含义十分模糊的词。洛克曾说生命、财产、自由三者,均为人所不能放弃的权利;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期间曾揭示“四大自由”。就个人而言,自由乃是一种“选择的权力”,这一权力的大小,以其可以选择的范围来加以衡量,或者说,以其在“想做”的事情中所“能做”的事情的多少来衡量。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自由是对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组织和自然人而言的,具有两个特性:一是排他性,即某人在行使某种权利时,不容许别人也行使同样的权利。比如某人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的车辆,而不容许他人未得许可而任意使用;二是相对性,即某人可以在公共道路上行使车辆,但不能以此妨碍他人的交通。为了避免个人行使自由权的冲突,政府必须在法律上加以种种约束或规定,例如财产权、契约权、继承权等。一方面对个人拥有某种权利加以适当保护,以排除他人的侵犯;另一方面也对拥有这些权利的人加以适当的限制,以免损害他人的利益。比如,人们有经营商业的自由,但不得贩卖违禁物品;人们可以有出版、结社的自由,但不得藉此从事破坏性的活动等。另外国家还采取法律以外的途径来保护经济弱者的自由,如加强劳动市场管理,保护工人就业自由;扶植中小企业,促进市场自由竞争等。

显然,经济自由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福利的增加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经济的自由,没有微观主体分散决策的自由,没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自由,就不可能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然而,经济自由作为一个良好的理念,在实际实行中却会遇到许多困难:首先是关系复杂。经济自由包含一切活动的经济自由在内,而这些活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甚至也与经济以外的自由发生密切关系。其次是难以衡量。自由只是一种个人(含经济人)可以“选择的权力”或是可以“活动的范围”,这一权力或范围是很难以数量来加以计量的。最后是不便于比较。即使某人的自由受限制,导致另一人的自由扩张,但我们仍无法对二人享受的经济福利加以比较。所以,米瑟斯在其自由主义的政策讨论中,他极力回避了这些难题,而只强调一种不客观的决定自由,好像整个世界的资源都是极其丰富的,因而不存在也不会有矛盾和冲突;如果有,就只好让古老的丛林规则来解决,从而破坏了自由主义的基础——价值的源泉在于社会所有个人的价值。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确定的个人价值是无法得到的,所以,较为现实的方法是用某种方法和程序来求得一个近似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发现先验的理论只有结果,而不能确知如何去实现结果。

和“自由”一样,“民主”也是充满美好感情的字眼,但民主更多的是一种运行机制和程序,所以,不能只把它当作一种投票规则和选择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社会公正和平等),是一种真正对个人价值和自由的肯定。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一书中认为,“为真正民主理论提供基础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把个人看作价值的唯一来源。假使存在或根据推测存在非个人主义的价值来源,民主政治程序最多只成为探明此种独立价值的一组可能有用的工具,不比其他几个可供选择的工具更有效率。”所以,起源于政治民主的“经济民主”并没有否定作为经济自由基石的个人价值,而是更为丰富了其内涵。从宏观层次上看,我们可以将它视为社会给予个人或经济组织以平等的机会和创造这种平等的过程和规则,如社会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反垄断法规等。很显然,这些做法为自然人和经济人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使他们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能自由地发表其见解、维护自身权益,而不必害怕得罪某一利益集团或个人而失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民主的发展。那么微观层次上的经济民主是什么呢?主要体现为经济组织内部——企业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参与和权益分享,以及在特定的所有权依存状态下利益相关人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在管理思想上表现为后福特主义、再造工程、团队合作精神和鞍钢宪法等。崔之元在《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一文中认为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与后福特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所强调的并非一个历史事实,而是鞍钢宪法所代表的一种思想。从经济学上分析,鞍钢宪法与团队合作精神一样,它们都只注重于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民主与合作,实际上相当于委托人对原来经理、主管等天然代理人权力的一种削弱,将这部分权力让更多的人(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等)分享,以求得更好的经营管理方法,制约经理人员权力过分扩张所可能产生的败德行为;而后福特主义则包含更为深刻的内涵,对企业所有权的改革,即让工人拥有一定的股权(更确切地说是剩余索取权),以求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更好地对称,降低股东(实际上是大股东)的监督费用。当然,这种剩余索取权的来源或许就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承认。另外,崔之元还谈到了生产线上的改革,汪丁丁认为是对技术分工的否定,而崔之元试图用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的区别来解释。我们认为,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是一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就以环岛装配或在同一个部件的生产组里不再强调按斯密传统的专业固定的工序分工为例,其出发点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而工人和技术人员只有了解这一产品或部件的全部生产环节或所有性能才能做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虽然有些环节。确实不属于一种技术,但从知识角度分析,大多数是类似的或易于掌握的其他技术,它们属于该组生产者的共同知识。因此,这种对局限于生产某个产品或零部件范围内专业技术分工的突破,我们以为叫做“知识分工”更为合适。

中国经济崛起与东亚经济合作 篇4

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GDP总量由1978年的3588.1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619亿元, 增长了68.7倍;在1979年~2007年期间, 中国经济以10%左右的年均增长率飞速发展, 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焦点。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稳步的高速增长, 从2003年~2007年, 更是连续5年达到或超过10%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的增长,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到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 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进出口总额从2002年的620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07亿美元, 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贸易大国。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投资的热土。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截至2007年, 中国已经吸收外资达7893亿美元。2002年, 中国引资总额更是超过了美国, 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 中国成为投资人在亚洲的避风港。难怪在全世界最大的500百家公司和100家顶尖的信息技术公司中, 超过80%都在中国开展业务。同期, 中国的外汇储备也保持了较快增长, 2006年2月, 中国外汇储备达到8536亿美元, 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到2006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 达到10663亿美元, 2007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15282.49。这意味着中国具有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 有强大的抵御金融危机和市场危险的能力, 彰显了中国具有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如此高速着实让世人震惊, 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日本, 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曾经达到过的高增长率, 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最大奇迹。

中国经济能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保持强劲的增长, 其驱动力总体而言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源于高储蓄和高投资创造的高增长。

很高的国内投资是同相应高的国内储蓄相称的。在1979年, 中国的国内储蓄率就高达32%, 90年代长期保持在40%, 2005年储蓄率高达46%, 为世界所罕见。对比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国家在经济高增长时期投资增长的情况, 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自1990年至2006年一直维持了较高的投资, 投资占GDP的比重从25%起步, 最高达到48%。据统计, 高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直接贡献每年平均达5.5个百分点。

2. 生产率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所带来的内生增长。

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仅仅依靠资本的投资来维持, 更为重要的是源于知识增长所取得的技术进步。中国所拥有低廉优质的劳动力资源是维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 而市场机制以及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入又极大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3. 开放政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制度保障。

中国开放政策和经济改革不仅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也从制度上保障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各种非公有制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力量, 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截至到2005年底, 私营企业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产值对GDP的贡献已达到65%, 大大超过国有经济, 中国商务部预计, 到2010年, 民营经济占全国GDP的比重有望达到75%, 世界上主要的跨国公司都在中国有业务往来, 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未来较长时期内, 上述因素将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 中国仍将维持较高的储蓄率和对外直接投资的高度吸引力, 通过高储蓄和高投资的良性循环来完成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同时, 中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也将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保持经济的健康稳定和持续的增长。

二、中国经济崛起与东亚经济合作的良性互动

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普遍被称为是正在崛起的地区经济大国, 构成了对东亚地区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率为东亚地区经济总体增长奠定了基础。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继续成为整个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 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东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东亚传统的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主的“雁行模式”, 由于日本经济持续了10余年处于萧条和低迷的局面, 致使“雁行模式”的无法继续下去。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 减少了其从东亚地区的进口和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 这对于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危机后的恢复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在过去近30年来, 正是由于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发展, 致使保证了东亚作为一个整体没有失去经济的活力, 延续了东亚经济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银行统计, 加入WTO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13%, 仅次于美国, 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拉动力量。同样, 东亚各经济体也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分享到了实际利益。日本之所以能摆脱长达12年的经济衰退, 与扩大对华出口和投资不无关系;中国取代美国成为韩国最大出口市场, 对韩国经济快速复苏和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东盟国家更是及时搭上了“中国经济快车”, 通过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和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分享到中国经济繁荣的红利。

2. 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东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稳定器、助推器和加速器的作用。

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经济实力, 而且为东亚各经济体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广阔的市场。在金融危机、非典危机、禽流感等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下, 中国的顾全大局、识大体的积极态度, 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和加强区域间的合作, 积极对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使东亚国家看到中国在东亚地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稳定经济的作用。随着内在需要的增加, 中国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 自从2002年初, 东亚国家的出口增长中有20%到90%归因于在中国市场上发生的销售额, 这样的进口已使中国成为东亚几个国家发展的推动力。2002年, 中国与东盟签订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后, 双方的进出口贸易当年突破了500亿美元, 同比增长了32%。到2004年中国从东盟进口630亿美元, 同比增长33.1%。随着贸易的扩大和发展, 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联系将不断加强, 这不仅促进了东亚经济的发展, 还将推动东亚各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关系的加强。

3. 中国经济的崛起为东亚地区创造了新的经济联系格局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这主要表现为: (1) 新的产业结构循环机制, 即由日本单独推动的东亚产业形式, 逐渐形成了由日本和中国共同拉动的产业结构循环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 产业升级缓慢, 致使日本对东亚其他国家的产业梯度转移处于停滞状态, 而中国经济长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所以中国在东亚产业循环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中国拥有的无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技术型产业, 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这就加强了东亚业已形成呈现的复合式网络型趋势。 (2) 新的贸易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关系格局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 日本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呈上升的趋势, 而中国对日贸易依存度则下降, 改变了过去中国对日单向依存的贸易关系。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也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顺利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坚持“让东盟先得利”和“早期收获计划”的方针, 促进了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 使东盟国家感受到中国真正成为拉动东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作用, 正如阿罗约所言:“有了中国, 我们可以减少对西方市场的依赖”。 (3) 新的投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中国也开始向东亚其他经济体进行投资, 由过去的单向投资向双向投资转变。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 受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下降, 日本对华投资开始呈下降趋势, 而与此同时, 中国企业通过合作、合并收购等方式对日本投资。

4. 中国逐渐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创导者和推动者。

中国一贯奉行“与邻为善, 与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 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促进地区的发展与合作, 积极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度建设。2002年中国启动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的倡议以来, 整个东亚经济合作的进程就发生了新的飞跃。中国的行动促使日本、韩国也不断加强与东盟的经济合作。随后, 日本就于2003年底与东盟发表了旨在加强经济、政治和安全关系的《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 日本与东盟的关系发展如此之迅速, 显然也是自认为来自中国的压力。为了不落后与中国与日本的步伐, 韩国也加快了发展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可见, 在中国的推动下, 东亚合作机制中的3个“10+1”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同时“10+3”的合作进程也不断得到推进, 东亚合作呈显出一片勃勃生机。

当然, 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在东亚崛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是伴随着与东亚其他经济体越来越紧密的经济关系的过程。东亚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利的条件。首先, 东亚始终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和引进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2006年中国对东亚地区贸易额达到5024亿美元, 占中国外贸总额的32.5%。截至到2004年底, 仅香港、日本、台湾、8新加坡和韩国5个东亚经济体占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就达到67%。2005年, 东亚10个经济体占中国引进外资实际使用金额的58.6%。东亚国家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对解决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所面临的资金不足和加快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次, 东亚合作进程的推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崛起的过程也希望得到东亚周边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更多的支持与合作。对于中国来说, 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中国要成为地区经济强国, 乃至世界经济强国离不开周边国家的支持与合作, 而加强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积极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正是为了营造中国经济崛起所需要的周边环境。

总之, 中国经济的崛起是在东亚崛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参加到东亚崛起的进程中来, 而东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 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同时,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为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因此, 中国经济的崛起与东亚合作的深入发展已呈现出良性互动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Investors keep eyes peeled in dragon”,  Beijing Review,  Vol 48No22, June 2,  2005

[2][3]陆建人:中国经济增长对东盟国家经济的积极影响.亚非纵横[J].2007年第1期

[4]马修·萨恩 弗雷德·盖尔:中国:快速增长研究, http://www.ers.usda.gov/

[5] (新) 黄朝翰: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从东亚邻国的角度看》, 王正毅、迈尔斯·卡勒、高木诚一朗:亚洲区域合作的政治经济分析[C].上海人们出版社2007年

经济公司与艺人经济合同 篇5

甲方: _____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在中国_______登记注册,其法定登记地在______,商业登记号码为_____,法定代表姓名______,职务_____,国籍____。

乙方:_____中国公民(以下简称乙方),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通信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住宅电话___________,手机电话___________。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合约协议:

一、合约范围:

甲乙双方签订合约,乙方即为甲方的签约艺人,甲方即为乙方唯一的独家经纪人。甲乙双方达成共识,双方共同发展,共同获益。乙方一切与演艺活动和所有的商业行为,均应完全依照本合约的相关约定。

合约有关的名词解释

演艺活动:本合约特指一切与商业或非商业行为有关的,在公开或公共场合有关乙方形象、声音、歌唱、舞蹈等活动,及其在舞台、电视、电影、广播、现场、演出、表演、录音、剪彩、录像、出版、广告、因科技发展而产生的新的形式等各种场所及载体中的应用,及与上述活动有关的一切事务。

二、合约期限:

自合约签订之日起,本合约有效期_____年,至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合约终止。

三、甲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甲方将负责本合约范围内乙方的全部市场运作,同时在本合约音乐的全部版权和邻接权的使用和转让权利。未经双方许可,任何第三方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2、甲方作为乙方的唯一经纪人,有权使用或授权其他任何第三方以任何形式使用乙方声像权力,但授权或使用的方式必须告知乙方,并向乙方及时出具详细的费用产生帐目,并按照本合约的利益分配原则与乙方进行分配。

3、合约期内,甲方作为乙方全世界范围内演艺活动的唯一全权代理人、经理人、经纪人,出版发行及代理乙方舞台演出、广告、影视演出、以及由现代科技发展而带来的其他演艺形式以及与上述活动有关的一切事务,即甲方全权处理乙方所有有关演艺活动的一切事宜,并就上述事宜甲方有权以甲方或乙方的名义与任何第三方签订有关的法律文件。

4、甲方安排乙方所参加出席的所演艺有及宣传活动相关食宿行的所有费用,均由甲方负责。

5、在本合约有效期内甲方为宣传、促销的目的,有权使用乙方姓名肖像、简历等有关乙方的演艺资料及记录有乙方的姓名、肖像、简历、表演及有关资料的录音、录像、电影、照片、文稿等。

6、甲方有义务定期每月向乙方公布由于本合约合作所产生的全部资金收支状况。并以月为单位以现金方式向乙方支付乙方应得的收益。

7、甲方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相关管理规定,由甲方代扣代缴乙方的个人所得税,税收凭证由甲方保管,乙方可留复 印件。

8、合约期内,甲方不得干预乙方从事与本合约无关的,与演艺活动无关的,对甲方声誉无关的以及对双方履行本合约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所有事情。

9、甲方不得随意更改乙方作品的名称及内容。

10、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侵犯甲乙双方本合约限度内任何权限的第三方行为,甲方有权代乙方行使所有的法律权限和义务。

11、由于甲方在经营中出现的、与乙方无关的、违反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的行为,均与乙方无关,乙方不必为此承担任何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四、乙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作为歌手,乙方将参与本合约合作范围内音乐的全部策划、创作和制作工作,但需采纳甲方对乙方的合理化建议。

2、合约期内,乙方不得与除甲方外的第三方签订任何与演艺活动相关的合同,不得另外委托代理人、经理人、经纪人或其他从事类似工作的公司或个人代理甲方的演艺活动。

3、乙方将所有有关演艺活动的一切事宜交由甲方全权处理,并接受甲方的管理和安排,参加甲方安排的演艺及与演艺有关的活动,乙方在无不可抗力情况下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甲方之安排,给甲方造成包括可期望利益在内的任何损失。同时,乙方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可参加任何第三方安排的演艺活动及与演艺活动相关的事宜。

4、接受甲方安排的演艺培训、比赛,协助甲方办理培训、比赛所需的任何手续。

5、全力配合甲方安排的为演艺事业需要的宣传活动,尽量配合甲方所提供的专业形象设计建议(包括发型、服 饰、化妆等合理建议),如有异议,乙方必须提出适当理由供甲方参考,甲方应考虑乙方的合理要求,但甲方拥有最终决定权。

6、乙方有义务向甲方提供专辑、单曲、宣传及与乙方有关的一切演艺活动方面的必要资料,负责向甲方提供办理与演艺活动事务有关的有效证明文件。

7、乙方应当按照甲方指定的时间、地点完成甲方为乙方安排的演艺活动如乙方变更地址、联络方式或外出,应提前通知甲方。

8、乙方如有相关的个人活动安排与甲方演艺活动安排发生冲突,乙方应服从甲方安排。

9、乙方作为甲方签约艺员,应积极维护甲方之声誉,与甲方共荣辱,并遵守本和约之规定。

10、乙方必须按甲方的安排和设计的形象接受广播、电视、期刊、杂志、报纸等媒体的采访,维护双方方声誉。

11、乙方作为甲方签约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令、保护自己的公众形象。乙方不得有下列行为:

(a)触犯国家法律、法令,受到司法机关处罚的;

(b)在公众面前行为不端、言语不检点,严重损害本人和经纪人形象的行为和语言;

(c)不尊重歌迷,严重伤害歌迷感情,造成恶劣后果的。

12、乙方没有在此前及以后不会与任何人、机构、公司订立任何会与本合同相冲突,或影响甲方利益的合同或类似的任何安排或承诺(不论是否以书面记录或口头承诺),乙方在签定本合同时,向甲方声明本合同生效前与第三者的任何承诺作废。

五、双方利益分配原则:

1、甲乙双方的可分配收益包括:

(a)电影、电视、录影、广告、舞台演唱、录音、剪彩、广播、灌录唱片、舞台表演、模特儿工作,电台访问或录音,亲自出席宣传推介,创作及其它台前幕后工作。

(b)名字、映像、照片、动画、形象、声音等权益收益。(c)在履行本合约时产生的或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收益。(d)各项其它收益,但非合同约定范围产生的收益除外。

2、在合同期内,甲、乙双方按_____:_____:_____的比例分配1条所列各项收入,其中:(a)上述收入的_____%作为甲方辅助乙方并致力推介乙方在演艺事业发展,及代乙方安排工作事项的甲方佣金。

(b)上述收入的_____%份额由乙方获取。

(c)上述收入的_____%用于乙方的服装、化妆、摄影及宣传广告费用,该笔款项由甲方负责,甲乙双方共同管理。

3、本和约范围内,所产生的全部直接收益。每次演出劳务(等于或多于一场演出)少于或等于_____元人民币时甲方不予提成。

4、本合约范围内,由乙方所产生的全部直接收益超过_____元人民币时,甲乙双方按照_____%:_____%的比例进行分配。上述收入的_____%作为甲方辅助乙方并致力推介乙方在演艺事业发展,及代乙方安排工作事项的甲方佣金。

5、双方各自承担由此产生的所有税金。

6、甲乙双方各自承担由本合约所产生收入的所有税金,由甲方代扣代缴乙方的个人所得税,税收凭证由甲方保管,乙方可留复印件。

7、结算时间,双方共同确定每月结算的具体时间,在甲方收到合作所产生的收益后,按月结算甲乙双方应得的收益。

六、违约责任:

1、甲乙双方其中的任何一方如违反本合约的相关条款,违约一方按照给守约一方造成的相应经济损失进行双倍 赔偿。

2、甲乙双方其中的任何一方,如果因违约一方违反本合约的相关条款,提出提前终止本合约或违约一方造成守约一方无法继续履行本合约,守约一方不得不提前终止本合约,违约一方除应按照给守约一方造成的相应经济损失进行双倍赔偿外,还将向守约一方支付违约金_____万元人民币及合约剩余期限赔偿金。

3、合约剩余期限赔偿金计算方法为:违约行为发生前半年双方合作所产生的全部收益作为核算依据,除以半年的天数,再乘以违约行为发生日至合约终止日的天数。

4、甲乙双方的其中任何一方如因违反本合约的相关条款,提出提前终止本合约或违约一方造成守约一方无法继续履行本合约,守约一方不得不提前终止本合约,违约一方等于自动放弃合约期间所有相关权利。

七、合同解除:

1、甲方若违反本合约第三款项中的任何一项相关规定,乙方随时有权书面提请终止本合约,在甲方没有正当合理理由的前提下,终止本合约,而不按违约处罚。

2、乙方若违反本合约第四款项中的任何一项相关规定,甲方随时有权书面提请终止本合约,在乙方没有正当合理理由的前提下,终止本合约,而不按违约处罚。

3、如乙方因为疾病或伤残、毁容、失声等,无法继续进行演艺事业的,甲方随时有权书面提请终止本合约,而不 按违约处罚。

4、经乙方同意,甲方可将乙方转签给其他唱片公司,所得转让费用,由甲方所得。

5、在甲乙双方共同自愿无条件解除本合约的条件下,本合约方可提前解除。

八、不可抗力:

1、由于伤残、战争、天灾人祸及其它不能预见并且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防止或避免的不可抗力,致使直接影响合同的履行或者不能按约定的条件履行时,如遇上述不可抗力的一方,应立即知会对方,并应在15天内,提供不可抗力的详情及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部分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理由的有效证明文件,此项证明文件应由不可抗力发生地区的公证机关出具。

2、按照对履行合同影响的程度,由双方协商解决是否解除合同,或者部分免除合同责任,或者延期履行合同。

八、其他条款:

1、合约期内,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不经另外一方同意,均不得将本协议的内容,向第三方进行披露;

2、甲乙双方由于合作从而了解或接触到的对方的机密资料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工作流程、商业计划、系统设计、技术等,双方均需为对方保守秘密,非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均不 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给予或转让该信息。

3、如有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签订补充合约,与本合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合约到期后,在同等条件下,甲方具有续约的优先权。

5、此合约一式贰份(共四页),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各持一份,自签定之日起即时生效。

甲 方:

甲 方签字:

2013年 月 日

乙 方:

乙方签字:

市场经济中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篇6

一、实体经济及其特点

实体经济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主,以精神产品与各种服务类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为补充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称,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通信业、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也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艺术、体育等精神类产品的生产与经营部门。

实体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真正促进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总体提升。其概念决定了其三大基本特点:

有形性。任何实体经济都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依托,能为人们切实地感知和触摸。

主导性。实体经济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证,它主导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进程。

趋降性。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实体经济在所有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会趋于下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总量有的已经降到50%以下。

二、虚拟经济及其特点

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拓展了经济的覆盖范围,产生了生息资本,并且促成了利息这一经济范畴的独立化,同时形成并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发展,造成了“收入的资本化”,人们因此就可以通过收入的资本化,定期得到一定的收入,形成了以股票,国/债券等为主要形式的虚拟资本,而且通过人类自身也创造了各类衍生品,促成了虚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在现代经济运作中,虚拟经济就是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各种信贷体系为依托,以各类金融衍生品为补充的一切经济运作形式,其特点表现为:

无形性。虚拟经济是一种虚拟的,以钱生钱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运作方式,会逐渐脱离实物依托,只通过资本的不断流转,而扩大其规模。

复杂性。虚拟经济的发展及创新,是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主观性的无实物积淀或假托实物基础的创新。有着复杂变换的一面:(1)运作方式的复杂化。通过各种创新与衍生,造成运作方式的相对复杂,再加上人为因素,导致运作方式的更加复杂与不透明。(2)组成的多样性。包括各类有价证券,信用凭证等,而且随着衍生品的出现与增多,还会有更多的新的组成方式。(3)内部联系的多头性。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市场、实体经济等等之间,以及自身内部都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与影响,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与形式的多样化,各种联系会以乘数倍扩张而更趋复杂。(4)不稳定性。在虚拟经济的运作过程中,信用是其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各投资者,借贷者等之间及内部的联系与影响都以层层叠叠的各种信用,契约等为纽带,一旦其中一个环节脱节,就会导致整个经济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整体瘫痪。

扩张性。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在其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多。而且经济体越发达,虚拟经济所占比重越大。

投机性。西方经济学中假定人都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但因为信息等的不对称与不完全,尤其在对虚拟经济的运作中,人的投机本性会增多。就造成马克思所说的经济虚假繁荣。

回归性。因繁荣的虚假,只要整体运作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通过经济危机的方式实现回归。2008年爆发的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明证。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运作组成了市场经济的运作,它们的发展,共同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它们之间通过相互间的作用达到彼此的平衡。

(一)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其发展程度决定了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

(1)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2)虚拟经济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3)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归根到底是虚拟经济发展状况的衡量标准,虚拟经济不能过分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规模。

(二)虚拟经济有相当的独立性

虚拟经济以股票,国,债券等为代表。国/债券的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代表实体经济的成长与壮大;股票,若是新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股票,则能反映实体经济状况,而股市上大部分股票价格的上涨与下跌,只能是股市上人们对于某公司的行情的判断,并不能完全代表此公司的实际情况。故在很大程度上,虚拟经济的状况会脱离实体经济的真正状况,表现出一种虚构的需求。

(三)虚拟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但一定时候,又会影响甚至严重阻碍实体经济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当虚拟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积累所派生的金融交易需求相适应时,虚拟经济便能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当虚拟经济的发展适度繁荣时,企业便能够筹集更多的资金,从而促进投资市场,及由此引起的劳动力市场,产品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也能增加那些拥有以股票为代表的金融资产的消费者的财富拥有量,促使他们有更多的资金和信心去消费,从而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以此促进了收入一消费一投资的良性循环。当虚拟经济规模不适合于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积累所派生的金融交易需求时,会阻碍实体经济的发展,严重时,会造成经济衰退。虚拟经济的虚假繁荣会因其中的某一个环节的脱节而造成危机,造成资金外逃,股市、房市、汇市、衍生品市场缩水,从而发生金融危机及实体经济危机;造成消费力下降,劳动市场失业率上升,使整个国民经济衰退。

因此可知,市场经济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的矛盾统一体。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基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式发展。首先应重视市场经济的根本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要重视虚拟经济的作用,利用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促进实体经济的更加繁荣与发展;再次,要对虚拟经济进行适当的控制和监管,其规模不能太过脱离实体经济的实际规模而无限度放大;最后,还要注意国内与国外总的经济中的实体与虚拟的平衡发展,注意监管整个世界市场的虚拟经济,保证国与国之间,虚拟与实体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 篇7

就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 如何能够根据我国的国情需要, 在保障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的有序前进, 在保障增长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的协调作用, 在目前的经济体系之中, 经济稳定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而对于经济发展前景而言, 如何能够根据稳定与增长的关系, 切实保障经济有所发展, 这是目前的社会问题, 是任何社会条件下, 以及社会制度下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就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

对于一个社会形态而言, 要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就必须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经济条件平稳发展, 对于经济因素具有可操作性。虽然就目前的经济增长形势而言, 要保障经济稳定以及经济平稳发展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仅仅应用经济的不断增长就想保持社会经济的稳定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这在一定情况下, 是会造成经济社会的变化以及对于政治方面的稳定产生一定冲击的。所以对于经济的增长情况而言, 也要做好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作用。而目前就国内的经济形势而言, 社会各界都比较关注在经济增长数值方面的变化, 社会认同经济增长就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这是不正确的, 也是不具有科学性的, 这是对于经济的发展中很多必要的要素有所忽视, 同时也减少了社会经济生活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 甚至可能长生一定的社会矛盾, 造成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同时也可能对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形成距离, 造成社会中一部分人比较富裕, 另一部分人又比较贫穷, 在社会的发展条件以及在经济建设中形成不稳定的经济因素, 制约着经济发展, 造成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所以, 必须对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增长以及在经济发展过程之间内在区别与联系有一个很好地认识。

一、目前的经济形势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的区别

虽然增长与发展在表面看来是具有一定联系的, 但是在经济社会之中, 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区别的,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 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 增长的结果是一定会形成发展的,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增加一定会造成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就会得到保障, 并认为这就是经济发展, 尤其是近些年的经济发展而言, 在经济发展形势中是围绕着经济增长为重心的发展形势, 在国际范围内也形成了增长才是衡量经济社会的唯一标准, 只要支持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 保障资金的稳步增长, 就一定能够带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 形成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增长, 同时保障社会经济的稳步前进。很多经济学家都有这样的理论体系, 在增长与发展在词语运用上可以相互替代, 甚至在很多公众的体系论述中可以把两个词语结合在一起使用, 但是就目前的经济状态而言, 增长与发展是有区别的, 不仅需要区分两个词义, 同时也需要在变革方面实现区分与联系的运用, 经济的增长是体现在经济上的胜算, 就是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增长变化, 这能够体现的是在经济生产以及在经济在分配的过程之中, 在社会经济变革状态下, 对于经济方式的有一种体现, 这种增长方式是产出大于投入的, 是经济效率的增长, 是生产这在生产过程中对于经济利益的获得, 而在经济发展之中, 对于产品的经济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利益的获得上的, 而且能够体现出在经济结构上的转变, 是内部经济因素共同协调作用的一种转变, 这是经济结构上的优化重组, 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 而是如何获得经济利益的方式以及方法, 同时对于经济利益的获得渠道以及内部运作系统都有体现。

二、就经济体系而言,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一定是同步的, 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的稳定。相反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 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其实关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 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19世纪、20世纪, 把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国家进步的唯一标志的理论曾一度占据了主流。这种理论认为, 经济的不发达是政治动乱的根源, 只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就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各种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社会也就会保持稳定。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证明其武断性和不合理性。因为, 在现代社会中, 正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的保护、忽视了人文关怀, 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 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经济发展的稳定必备的条件

经济稳定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微观经济活动充满生机活力;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2]。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保持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过去那种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 是一种单纯追求增长的片面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缺陷在于其仅仅关注发展的手段, 却忽视了发展的目的, 无视普通民众的需要;把环境当做可无限获取的资源, 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下去所必须珍惜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以及其作为生产资源的有限性。

四、结束语

就目前社会经济的稳定而言, 不仅仅依靠经济的增长以及经济的稳定, 同时也是需要在经济的发展中, 能够协调各种经济因素发展, 在促进经济发荣的基础之上, 对于社会的经济稳定有所促进, 在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 这才能够体现出来社会的发展, 实现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前进。就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 如何能够根据我国的国情需要, 在保障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的有序前进, 在保障增长的前提下, 实现经济的协调作用, 在目前的经济体系之中, 经济稳定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而对于经济发展前景而言, 处理好经济社会中稳定与增长的关系, 才能够切实保障经济有所发展。

摘要:就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 如何能够在保障有序的发展中, 形成快速的经济增长, 在协调发展与平稳之间的关系的状态之中, 依据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 保障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清楚目前在经济发展中的条件协调, 适应社会经济体制变革, 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 也是作为经济建设中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论述关系,稳定发展,平稳增长

参考文献

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 篇8

“信息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对于知识生产的有关研究。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的核算体系, 奠定了研究“信息经济”概念的基础。1977年, 波拉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分类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 获得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明确提出信息经济概念, 并描述信息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新型经济形式, 其根本特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占主导地位, 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 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讨论“信息经济”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序幕。目前, 比较成熟的研究观点认为信息经济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从宏观经济角度看, 主要研究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这种观点同知识经济相通, 属于同一个范畴;而从微观经济角度看, 信息经济所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部门经济。由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因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认为信息经济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概念的提出同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 网络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 是指基于因特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主的新形式的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 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 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 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 构成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电子商务带来虚拟网络交易模式, 传统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交易活动, 构成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相比, 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网, 并将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视作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次世界大战后, 由于科技进步, 全球知识生产、流通速度不断提高, 分配范围不断扩大, 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 相当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 知识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例如, 美国丹尼尔·贝尔和日本堺屋太一等学者分别从“后工业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提出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 但却已经涉及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在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认为,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 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 因而“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为基础要素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 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如美国学者美唐·泰普斯科特 (Don Tapscott) 所言: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换言之, 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较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概念分析, 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知识经济强调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网络经济强调因特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但正是存在差异, 才产生必然联系性。虽然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 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并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诞生。同时, 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 并加速人类向数字时代的过渡。知识经济、信息 (产业) 经济、网络 (因特网) 经济这些概念在同一个时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复, 而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当前正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 (产业) 经济、网络 (因特网) 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内容———催化中介——结果形式”。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当今世界变化的基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催化剂;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因而这几个概念相辅相成, 一脉相传。

参考文献

[1]乌家培, 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3]乌家培.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2.

[4]纪玉山.网络经济学引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

[5]刘列励.信息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1.

运输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比较 篇9

1 运输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内涵比较

1.1 运输范围经济内涵的界定

范围经济指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的最大经济效益, 即两种产品一切生产或联合生产比单独生产每一种产品而产出的单位成本低、效益成本高的状态。又可分为内部范围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其中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 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 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 多个企业分工协作, 组成地方生产系统。外部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成本的节约。

范围经济也体现着成本的次加性, 即追加新产品和服务进行联合生产导致成本降低, 这与规模经济是一致的。发展范围经济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国家来说, 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范围经济性即是协同效果, 当今世界上的大企业基本上都是多元化经营而成长起来的, 运输业是具有范围经济性产业中的一种形式。

运输范围经济 (Economies of Scope) , 是指与分别生产每一种运输产品比较, 共同生产多种运输产品的平均成本可以降低, 这可以是指某一运输企业的情况, 也可以是指某一运输网络或网络某一部分 (如线路、节点、车辆和车队等) 的情况。

1.2 运输规模经济内涵的界定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个给定的技术水平上, 随着规模扩大、产出的增加, 则平均成本 (单位产出成本) 逐步下降。也可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其中,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 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企业的增加, 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节约。

运输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 是指随着网络上运输总产出的扩大, 平均运输成本不断下降的现象。

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与一般工商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既相同又有不同:相同在于规模经济是指产量增加会引起平均成本降低, 范围经济是指共同生产多种产品比分别生产时的成本要低;不同是由运输产品的特殊性引起的, 将多产品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概念直接引入运输业, 导致运输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相互包含, 使得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几乎无法分开。运输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共同作用, 构成了运输网络经济。

2 运输范围经济与运输规模经济的相互联系

2.1 理论联系及区分

与运输活动有关的规模经济可以分成多种类型, 即运输网络幅员经济、线路通过密度经济、港站 (或枢纽) 处理能力经济、车 (船、机) 队规模经济、载运工具能力经济和运输距离经济等。运输业由多种运输方式组成, 各种运输方式都既可分成基础设施与客货运营两部分, 而且根据客货流或服务对象的特点 (如远途或近途、整车或零担、定点定线服务与否等) 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若干运输类别, 这使得讨论运输业的规模经济问题平添了很大难度, 不可以简单地一概而论。

在通常情况下, 运输基础设施特别是运行线路往往需要客货运混用, 例如, 铁路客货运公司利用同一个铁路网络, 提供客货运服务并生产出多种客运和货运产品, 一般要比分别建立两个各自拥有客货运专线的铁路公司分别进行客货运的成本要低。虽然, 从事客货运输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范围不经济, 原因在于线路上开行了速度不同的列车, 导致能力损失并出现拥挤现象等。在运量特别巨大的铁路上有可能增建客运专线, 但符合这种条件 (例如, 客货运输密度已分别超过7 000万t和5 000万人次) 的情况应该是很少的。可以看出, 即使是在同一运输线路上被运送, 甚至在同一部载运工具上的旅客和货物, 也会对应着不同的运输产品。因此, 运输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范围经济, 产生范围经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设施和设备的共同使用充分地发挥效率, 降低运输成本。如果不考虑运输服务质量上的差别, 对运输产品可以根据客货运、货运中的货种、起迄点以及运送时间等进行分类, 几乎每一个特定的位移都是一个特殊的运输产品。运输业就是这样一个提供极端多样化产品的特殊行业, 同样的运输位移可以由不同的运输行业 (即不同运输方式) 分别提供, 而每一个运输行业和运输企业往往又都面对着不同的运输市场。

2.2 实证联系及区分

某物流企业有100名职工, 拥有20台货运汽车, 信息机构不健全, 仓储设施及容量不足。包装设施缺乏, 专业化程度不高, 每日货运量仅为10 000 t/km, 每公里运输成本10元/t, 运输价格15元, 收益5元。该物流企业经过改组发展, 招聘高质量的专业人才50名, 购置大型货运汽车30台。建立信息机构的联网系统, 扩大与客户的固定联系和信息沟通, 扩大仓储面积1 000 m2, 向社会各类企业承储货物, 增加物流的发送能力, 为确定产品在运储中的质量, 购置了2台打色机进行科学分色包装, 由于一系列改组大大提高了企业声誉, 物流货运量大大增长。

同样, 该物流企业, 不仅扩大从事物流业务的投入, 而且扩展了其它相关业务。如扩大社会物资的储备功能及业务储存功能, 并通过与海运、水运部门联合, 扩展了路、海、水联运业务, 从而扩展了运输的种类与运输范围。该企业由于经营范围的扩展, 产生物流的范围经济效益。使每单位物流成本下降, 物流量扩展, 总收益增加。

3 推进道路运输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措施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 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在运输业内是大范围存在的, 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更应注意适度发展, 道路运输业也是如此。针对道路运输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提出建议:

1) 加强政策引导, 培植主导道路运输市场的大型运输企业, 推进道路运输市场向有利于形成运输规模经济发展。加快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发展, 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各级政府和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发展政策的研究, 积极引导运输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 促进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发展。目前, 主要是结合道路运输市场发展, 研究制定市场结构转变的政策措施;在保持道路运输市场竞争活力的同时, 培植大型运输企业, 提高主要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的能力, 鼓励企业间开展合作与实施兼并;认真贯彻《道路运输条例》, 强化道路运输市场准入管理, 加大“扶优限劣”的力度, 不断提高道路运输市场集中度;在当前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 可以采取“劣汰优胜”手段, 先行“劣汰”, 给有较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的企业以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促进发展壮大。

2) 创新经营理念, 推进运输企业经营方式向以分工协作为主的集约经营转变。虽然, 经营方式是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但是, 政府可以通过技术经济政策等手段, 引导其转变经营方式。要加强对道路运输产业政策的研究, 制定符合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 如经营资质管理、运输线路服务质量招投标、道路运输各项经营业务的分工协作等问题, 积极促成企业创新运输组织方式、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采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运营体系, 为形成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

3) 推进运输技术进步和现代技术应用。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从理论上来说, 可以大大提高经济规模点的规模水平, 从而为不断形成和提高运输规模经济效应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应该出台有关推进运输新技术的政策措施, 包括采用运输新设备, 实施运输标准化、规范化, 加大试验和应用“节点运输、无缝接驳”, “甩挂运输”等先进运营模式, 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快速运输、集散配送运输等组织化程度高的运输项目等。有效实施以网络化带动规模化、以科技进步稳固网络化的发展思路, 从根本上促使道路运输增长和发展模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发挥运输规模经济效应。

4) 推进运输范围经济效应, 从主要矛盾来看, 传统物流业在于实现“货畅其流”, 运输业处于支柱的地位。而现代物流业是以发达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为支撑的, 其主要矛盾是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及现代管理技术减少物流整体 (包括物流优化、产业优化因素) 的耗费, 挖掘物流业的利益源;从收入来看, 传统物流业的营业收入中, 运输收入至少占80%以上, 其余少部分为围绕运输过程的装卸及仓储保管收入, 而在现代物流业中, 运输收入的比重不超过30%;从利益流向来看, 由于传统运输业处于运输供给不足的环境下发展, 运输业通常有较高额的回报率, 是物流业利润源, 而现代物流业则是在运输供给充分的环境下发展的, 运输的收益率普遍很小, 成为微利的经营活动, 而且有技术特色、规模效益的其他物流服务业成为物流产业的主要利润源;从主要功能来看, 传统运输业以实现物的流动或物的配给 (Physical Distribution) 为主, 而现代物流业则通过建立供应链管理系统, 实现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Logistic) , 可推进运输业范围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荣朝和.关于运输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问题的探讨[J].中国铁道科学, 2001, 22 (4) :97-104

[2]陈贻龙, 邵振一.运输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

[3]陈引社.我国道路运输的规模经济问题[J].综合运输, 2004 (6) :72-74

[4]陈荫三, 吴群琪.我国发展物流业切入点的思考[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1, 3 (1) :7-10

试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篇10

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主要循环依托的直接以钱生钱的虚拟经济,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复杂性、介稳性、高风险性、依附性、周期性、增长性、无形性等。这样,以虚拟资本为核心、以金融系统为依托的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1.1 聚集资本功能

虚拟经济通过各种存款凭证和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形式,经由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将分散在个人和单位手中的资金聚集起来,以进行较大规模、收益较高的经济活动。据统计,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 150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

1.2 循环流通功能

所谓的虚拟经济,是指与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总而言之,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虚拟经济的实质就是循环流通。倘若一旦停止了其循环流通活动,就无所谓虚拟经济了。据统计,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

1.3 引导资金功能

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前期存在形态是生息资本,而当生息资本一旦社会化以后,就可以引导资金从不能用于生产、流通等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转移到能将其用于实体经济活动的人和单位手中。当各种有价证券进一步市场化以后,不仅能使人和单位手中的有价证券可以随时变现,而且大大提高了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的目的性和速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1.4 扩张经济功能

国民经济要发展,各类企业要扩大,其基本前提就是必须要有资金,而资金的来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向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另一个则是通过发行各类有价证券直接融资。企业通过各类有价证券直接筹措到的资金,除了用于原有的技术改造之外,其余大部分或绝大部分,都是用于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方面。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了,整个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张也就由此得到了实现。从现实和发展的趋势看,这一点将会越来越突出。

1.5 增值价值功能

一般而言,就价值增值来谈,有下面两种情况。其一是:某甲急需从事一项经营活动,但他本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某乙手头正好有一笔钱闲置未用,于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数量的钱,许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某乙手中的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一种雏形,它通过借款与还款的循环活动而取得增值。这时,某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另一种情况是:某甲将借来的钱投资于一项具体的经营活动从事经营,当该项经营活动结束之后,他获得了比原来投资时大若干数量的收益。这时,某甲从事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其前提仍然是虚拟经济的作用。当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会复杂得多,但基本原理却是相通的。

2 实体经济的特点与功能

传统的观点认为,实体经济就是指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最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种养采掘、交通运输等。实体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有形性、主导性、载体性、下降性。那么,以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的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又是什么呢?

其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2.1 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功能

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总要吃饭、穿衣、行动、居住、看病、休闲等,而保证这些活动得以继续进行的基础,则是各式各样的生活资料。那么,这些生活资料是由各式各样的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各式各样的消费活动也就得不到保障。

2.2 提高人的生活水平的功能

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存,而且更要发展,亦即人们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生活得更好。保证人们生活得更好的物质条件,是由各式各样的更高水平的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如果实体经济的更高级的生产活动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2.3 增强人的综合素质的功能

再同样,古往今来,乃至永远,人们不仅要生活得更好,而且还要使自己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增强,亦即人们不仅要有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要有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保证人们高层次精神生活的物质前提同样是由各式各样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实体经济所提供的。如果实体经济的一些特殊活动形式一旦停止了,那么,人们也同样会从根本上失去增强综合素质的根基。

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3.1 实体经济借助于虚拟经济。这表现为三点

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那么,各类实体经济用于发展的资金从哪里来呢?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条是向以银行为主体的各类金融机构贷款;另一条则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类有价证券筹措资金。从发展的趋势看,相比较而言,通过第二条途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问题,会更加现实,也会更加方便、快捷。这样,虚拟经济就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后劲。第三,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从历史上看,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五个阶段,即闲置货币的资本化、生息资本的社会化、有价证券的市场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的集成化等。事实证明,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亦即虚拟经济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总比虚拟经济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反之,则会小一些。

4 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的原则

既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必须对它们进行很好的处理,不然就会影响到它们的正常发展。那么,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原则有哪些呢?一是一视同仁原则。既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功能,因此,我们就应对它们坚持一视同仁的原则,而不能对任何一方采取歧视态度,以免顾此失彼。二是统筹兼顾原则。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因而就不应该对它们任何一方采取偏颇的态度,在宏观经济的规划上,在战略的部署上,在人才的培养上,在措施的运用上,都应统一谋划。三是均衡发展原则。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都对整个市场经济有促进作用。这就决定了在它们的速度发展上,在它们的规模形成上,在它们的比例确定上,在它们的计划安排上,都应相互兼顾。四是协调一致原则。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并将还会告诉我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形式或形态,它们各自的运行方式、经营特点、行为规范、内在要求、营销策略、服务对象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就有极大的可能会出现或产生矛盾。其具体表现是,要么是实体经济脱离虚拟经济而独自发展,要么是虚拟经济超越实体经济而“突飞猛进”。事实证明,后者是主要现象,其结果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因此,为了防止和遏制泡沫经济的产生或出现,就必须要强调协调一致的原则。

综合上述,为了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坚持一视同仁原则、统筹规划原则、均衡发展原则和协调一致原则。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生体育夏令营下一篇:天线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