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2024-07-01

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精选8篇)

篇1: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作者简介:于端阳(1992-),女,山东省烟台市人,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日语专业。 摘要:纵观日本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日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崛起,进而在世界中站稳脚步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大力发展日本的文化产业,同时还可以带动其教育模式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国民素质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帮助。本文对日本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了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最终分析了日本文化发展对我于国的启示。 关键词:日本经济;文化;影响 一、日本文化的特点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 在与我国封建与保守的中华文明相比较来看,日本的传统文化具有原生性与连续性的特点。日本文化之所以具有独立性,其主要是由地理环境所导致的。此外日本文化的发展要比世界其他先进国家,例如欧洲、中东地区以及中国晚几百年甚至数千年。同时,在早期日本的文化发展还受到了当地绳文文化的束缚,在这种状态下持续了80之后,到公元前三世纪才结束。这样的困难背景下,日本的文化在日后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日本吸取了外国的文化精髓,使之变为自己的东西。日本的文化中不仅广泛包含了中国文化、朝鲜文化、印度文化等中方的文化,更大大吸收了以葡萄牙文化为主的南蛮文化、一荷兰为主的红毛文化、西欧文化、美国文化等西方文化。充分体现出日本对文化的重视以及“开放性’,敢于接受新鲜的文化精华。 (二)日本文化的“主体性” 日本文化并不是一味的吸取外来的文化,除了“开放性”,日本的文化还有“主体性”这一特点。伦理学家和迁哲郎曾对日本文化的特点发表看法说“如果将日本文化中的其他国家的文化剔除掉,那么日本文化将所剩无几”。即使如此,日本也能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独有的特色,日本人是文化的吸收者、加工者、创造者,充分的体现出日本文化的“主体性”。从日本文化发展开始,就吸取了大量外来的文化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逐渐的把这些好的思想、文化转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思想,这就是日本文化形成的基本方式,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过,延用至今。例如,6世纪日本允家进佛教,在制定了身份证明制度后,佛教在日本传播开来并且渗透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此日本被誉为“佛教徒之邦”。在日本神道教也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每年有很多的大事件都要在神社进行,其中有正月的初次祭拜、结婚典礼、婴儿参拜守护神、七五三节等。 (三)日本文化的“混血性” 日本文化除了“开放性”以及“主体性”外,正是这两种因素导致了日本文化的“混血性”模式,这种“混血文化”主要是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之后大量的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对日本当时的文化模式进行融合。特别是在经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在美军侵略日本之后,同时将美国的文化带到了日本领土当中。此外,特别是日本引进并关注游戏的过程中,很大程度的受到欧美文化而产生混血文化。 二、日本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 对于日本文化产业,日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联合各个机构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以税收和财政手段来支持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注重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等方针可以说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的经济具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另世界经济大国都非常惊讶,同时我们也知道日本经济的告诉发展与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中华文明主要是保持着“原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而日本的文化产业具有“开放型”、“主体性”以及“混血性”的特点。此外,日本的文化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形式也是不同的。在二战结束后,日本就没有被其他国家所侵占过,所以说日本文化产业和美国具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由于日本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因而这种特殊的民族意识在经济发展中是非常特别的。可以说日本文化独特的环境使得日本文化具有好奇感与神秘感。正是日本这种强烈的好奇感导致他们吸收与与引进其他国家当然文化。同时由于日本在吸收文化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排斥,进而造成了日本没有根深蒂固外患意识的同时,也没有对其他国家文化排斥的心理。另外,在日本早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位置,在国际交流大会中总是接受很多,付出很少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日本加大引进其他国家的文化,最终形成了日本一种愿意吸收外国文化的状态。即使是敌对国家,日本也对其优秀的文化进行引进与吸收。日本人是重实用、重现实、重实践,强调日常行动方式的时效性和丰富性,不擅长创造丰富的理论思想,既没有创造出足以让世界惊叹的哲学思想,也没有创造出独立于外来文化的哲学体系和思想体系。与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等文明古国相比,日本文明虽然发展较晚,但重实用、重现实的文化传统,却为日本人有效吸收一切外来先进文化奠定了思想基础,日本作为世界先进文化最出色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是世人公认的。而且,日本在继承和实践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中还有自己的创造。日本文化是在日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选择、有机融合外来文化形成的一种“混血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经济之所以成功,乃是东方儒家传统道德与西方经济民主主义相互结合的结果。 三、日本文化对我国的启示 文化产业对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国家对外提升软实力,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打造国家的国际形象,创造出国家自主的品牌;对内有利于发展新的经济带动经济增长点,促使经济长期发展。在全球化加速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对外宣传国家“与自然共生、尊重多样性”等价值观,这样彩有利于解决安全、环境等国际化问题。文化产业不单单对经济利益和国家形象等方面起到帮助,更多的是加强国民的素质,加强国民之间的交流,甚至加强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因此,文化产业必须超越原有的.基础,加大对外的宣传力度,制定文化间的交流。 可以说当前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文化产业为基础的,并且现阶段的主流发展模式是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文化产业不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以日本文化产业为基础来提升本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而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此外,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是作为一种软实力来提现的,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将文化与经济、政治以及军事等联系到一起,不但加强了政治方面的能力,同时对于军事方面也进一步的提升。 结论 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后可以看出,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积累经验。其中主要包括日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联合各个机构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以税收和财政手段来支持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注重文化产业方面的人才等方针,这些策略对于我国发展文化产业而带动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有用的。与此同时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还应该注重开拓文化产业衍生市场,进而达到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目标。(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杨月坤.日本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J].管理现代化.(02) [2]冯建.日本企业文化的特色[J].企业改革与管理.(09) [3]马铮.中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比较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04) [4]姚舜.日本《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评介及对我国的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10(05)

篇2: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毛主席曾在《新民主主义论》说过:“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句话也给了我们后人很大的思维定势。因为按照这句话的观点,鲁迅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地位,而是因为他的革命精神。也正是因为毛泽东的这番赞美之辞,使得后世虽有争论。但绝大多数都把思想家和革命家尤其是革命家放在重要地位。

然而我们究查鲁迅一生创作足迹,他在1930年以后写作了大量的关乎政治关乎“革命文学”的杂文,这也标志着鲁迅的“政治化”倾向。公开站在左翼文学的前线,改变了以往对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消极和否定态度。需要注意的是在那个时代里,有良心的知识分子往往都是厌恶政治的,而鲁迅有感于政治界一片乌烟瘴气以及学生运动的惨烈和哀悼。采取这种姿态显而易见是具有革命性的,但其前期的作品呢?为什么就没有体现出如此明显的革命性。在中国学习的鲁迅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改良主义者,自日本归来之后,变化如何?这将是今天我要探讨的问题。

1899年鲁迅转入路矿学堂学习,这是所新式学堂,鲁迅在此接受了许多新式教育,对于鲁迅思想知识发展撞击最大是严复,梁启超等人注译和他们所办的报刊。他对严复翻译的《原富》和《天演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个新奇的世界唤起了鲁迅追求知识的好奇心,也必然地点燃了他年轻的想象力,虽然一个20岁地青年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赫胥黎学说还说不一定。但鲁迅显然是陷入了当时的那种改良运动的情势中,被他所敬慕的“新学”学者们所左右。认为中国要生存于世界之林,就必须和其他民族竞争。这也就解释了鲁迅学习科学技术的任务感。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改良主义的功利主义倾向,虽在后来证明是不符合其志向的,但为其后来在日本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1902年3月,由于鲁迅学业成绩优良,由官派去日本留学.去时还是一个胡茬隐隐渴求西

方科学知识的青年,7年之后,鲁迅已成为一个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正确方向的中年人了.世事沧桑时光运转,7年的日本生活究竟给鲁迅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对于鲁迅的革命思想又有过怎么样的养成和斧正?我们将从鲁迅的生活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在当时的日本,中国的留学生超过了1万人.而这些留学生在学习上和道德上都非常松弛.追求享乐和放纵,完全不知学习理想为何物,为此鲁迅曾写过一首”宝塔诗”讽刺他们.兵成城大将军 威风凛凛处处有精神挺胸肚并步行说什么自由平等哨官营官是我本分 哨官营官并不是什么高级的军官,而这群留学生虽满嘴的”自由”,”平等”的新名词,但其内里所想却是对这些小官的梦寐以求.这显然是对他们的讽刺和挖苦.鲁迅在夸大这些留学生保皇派的丑态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崇高志向.他对于保皇党的严重不满也体现出来他对于那个封建社会的严重失望,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这儿下定论,言之鲁迅乃坚定信念之革命派,实属望文生义了,鲁迅看不过眼的原因大多还是在于他对于祖国的热爱和发誓学习科学技术以增益国力的愿望,对于他们的失望颇有怒其不争之恨,只能说鲁迅在这件事情上体现出来的勇气和胆魄,已然不是一个只读圣贤书的留学书呆子是也.鲁迅在日本的学生生涯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三个字”不积极”,这个不积极只是在学生运动和对于革命的态度上,为众多鲁迅研究之所知的是,鲁迅在日本的学生运动中不是活跃份子,虽然他也参加了章太炎领导的光复会,但他似乎并不喜欢任何狭隘的政治方案和急于求成的行动.他也会参加集会,听演说,和革命者聚会并谈话,而且阅读诸如《浙江潮》等各省学生办的报刊。但他对于革命和革命者仍怀有一种复杂矛盾的看法,他会觉得革命者如秋瑾等人过于鲁莽,而许多革命活动也欠缺全面的考虑,总而言之,鲁迅对于革命并未如同后世人热衷的那般狂热和信仰。

同年,鲁迅剪掉了辫子。从大的方面看,这是一种民族的,政治的反抗,小的方面来说,鲁迅受到了许多先进留学生的影响,开始了自己的文明生活,这件事也促成了那首著名的《自

题小像》的诞生,从诗中的意蕴和这件事来看,我们能得出的最妥恰的结论就是,鲁迅是个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人,其革命性有一定的被动性。

而文学上,鲁迅是带着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到日本的,文学并不是他的主业,因此会比他所学习的科学技术更能超越时代性而更具有鲁迅的个性色彩。因此,由鲁迅在日本期间的文学创作推究其革命思想,更加具有权威性。

1903年鲁迅在《浙江潮》发表两篇文章《说鈤》,《中国地质略论》。虽然这是鲁迅对于自己在路矿学堂学业的总结,但由其中“吾广漠美丽最可爱之中国兮”等文句也不难看出鲁迅的强烈爱国情怀。而在另一篇鲁迅的重要译作《斯巴达之魂》里,却很明确的表现出来他对民族主义的独特看法,他尊用了梁启超的用西方历史为当前政治教诲服务的思想,在文章中无比激动地赞扬了斯巴达战士英勇献身的精神。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当时的那个时代里,这是与与时代流行的观念的,既不同于梁启超的改良主义,也不同于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的态度。这篇文章可以算作是鲁迅革命思想的一个转变。标志着鲁迅在国内时期的带有功利主义思想的改良主义的破产。鲁迅已然不再认为梁启超倡导物质层面的向西方学习的改良主义行得通了。他强调的是探索中国人民的精神深度的必要。同样的,鲁迅思想也并未与孙中山的民族革命相融合。他好像并不热衷暴力革命的形式,在他心里,好像改造国民心理思想要更加迫切更加紧要一些。

综文所述,日本对于鲁迅先生革命思想的培育是具有重大影响的,虽然鲁迅一生都在厌恶政治和迫于卷入政治的挣扎中,但在日本的岁月中,是鲁迅先生革命思想发展最为自然最为贴近志向的时期,对于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无法估量。

篇3: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一、“和”观念下的“教育荒废”

“教育荒废”一词由日本文部省通过《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提出, 本意为整个日本社会重视分数与学历教育、轻视道德教育, 导致学生以及教师都缺乏生气, 并使日本的教育界失去活力和创新。具体表现为青少年学生逃学、自杀等众多不良行为, 教师对青少年的这些行为问题视而不见或者束手无策, 从而导致了日本教育界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学生和问题教师。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日本传统文化中“和”的观念有紧密的联系。一是在战后日本将平等、民主、自由引入日本社会的道德体系和教育改革内, 表面上这种思想与“和”具有一致性, 但是事实上其内涵却是恰恰相反。日本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强调“平等”, 但是这种平等与等级秩序相关, 也就是说这种平等是一种相对的平等, 与美国平等思想中强调的人人平等存在区别, 而两种不同内涵的“平等”在交融过程中产生碰撞并使青少年价值观与道德观出现混乱, 尤其是上一辈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 教育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二是日本传统思想中“和”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在与西方文化碰撞过程中被保留下来并且依旧渗透到包括学校道德教育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虽然文部省在《学习指导要领》内所提出的人际关系处理与西方文化中的平等相符, 但是在事实上, 由于“和”的观念影响, 低年级学生要对高年级学生使用敬语, 在参加活动的也需要服从高年级学生领导, 所以从学生进入校园起就处于一种弱势地位, 不仅要服从于家长教师的权威, 同时要服从于年长同学和高年级学生的权威, 学生在此过程中难以体会到尊重并产生心理问题, 继而会产生逃学甚至自杀等行为。而高年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表面上虽然彬彬有礼, 但是却将对弱小者的压制当做自然;三是“和”观念中强调“融合”, 它要求人们能够宽容待人并和睦相处, 而青少年在接受这种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容易丧失自我, 为了“和”而出现一味忍让的情况, 而当无法忍让时, 自然会用强大的爆发力来打破这种“和”气, 所以这种思想容易让青年的心理产生反弹并进入恶性循环。

二、“集体主义”思想下的“欺辱”

当前日本校园中的“欺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也引起了日本社会的广泛关注, 同时青少年在受到欺辱后由于无法承受而很可能选择自杀, 所以欺辱也是青少年出现自杀行为的重要原因。日本青少年群体中的欺辱现象难以根绝的原因与日本传统文化中推崇的集体主义思想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是日本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强调的集体主义是欺辱现象产生的根源。青少年的欺辱行为大多产生于班级内, 表现为多人欺辱一人。而集体主义所强调的就是集体成员要具有一致性, 如果违反规则则会引起他人不满并压制个人发展。青少年容易产生活跃且个性的思想, 而这种思想可能会出现与集体的不一致而被排挤于集体之外, 并且这类青少年容易成为被欺辱的对象;二是集体主义思想使欺辱现象本身的严重性不断加深。在欺辱现象中, 加害人以及被害人是主要角色, 而其他人则为旁观者, 由于加害人经常表现为多个人, 所以旁观者为了保持与他人的一致性而在即使不赞成这种行为的基础上也会保持沉默。这就使欺辱现象具有了更强的隐蔽性, 并且会助长加害者气焰使其欺辱行为更加极端;三是集体主义思想妨碍引导和解决欺辱现象。在日本青少年停止欺辱行为的原因中, 由于朋友的提醒而停止的只是少数, 过半以上停止欺辱行为的原因是因为自己觉得欺辱他人是错误的行为, 也就是说, 在解决青少年欺辱现象的方式上主要依靠青年的自我觉悟, 而集体在这方面对加害者的行为限制十分有限。青少年时期本应该是结交朋友的重要阶段, 通过结交朋友可以分享欢乐与忧患并能够在帮助与尊重中增加对彼此的信任, 但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对绝对忠诚的强调对青少年友谊的发展形成了阻碍, 忠诚成为了朋友之间进行伙伴关系维持的砝码, 在这种情况下, 欺辱现象中的加害人身边的朋友即使不认同加害人的观点, 但是为了不背叛朋友而一起去欺辱别人, 所以这种思想的存在使朋友的力量不能成为解决欺辱现象的主要途径。

三、日本武士道精神对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武士道精神与日本青少年教育有密切关系, 作为日本近代核心价值体系的武士道精神虽然在二战后的一段时间内被唾弃, 但是这种早已渗透于日本国民内心深处的精神是难以彻底抹杀和根除的。武士道精神主要包括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忠诚和视死如归。武士道的忠诚原本是武士需要保持对君主的忠诚, 在现代社会中衍生成为青少年对教师和学校的绝对忠诚以及员工在工作中对企业的绝对忠诚等, 这种忠诚是毫无条件的。而这种忠诚思想却导致了青少年校园暴力现象的发生, 主要原因是这种忠诚也代表着对强者的崇拜, 而青少年认为通过暴力可以使自己成为强者并使别人对自己忠诚从而满足自身的虚荣心, 所以武士道的这一内涵很容易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日本在对青少年开展道德教育时倡导青少年要爱惜生命、尊重生命, 但是青少年的自杀率却很高, 这与武士道的另一条内涵视死如归有很大的关系, 武士道精神中提倡的视死如归在很大程度上困扰和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死关头, 尤其是在女性青少年看来, 武士道精神能够教会他们从容地面对死亡, 并将人的死亡等同于樱花凄美而自然的凋谢, 所以在青少年经受打击的情况下选择自杀是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 日本传统文化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之间出现的脱节现象也越来越明显, 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涌入与本土文化的碰撞更是导致了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出现各类问题, 所以对于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而言, 加强传统文化在当前社会中的适应性是必须重视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摘要:“和”的观念、集体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些文化对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日本传统文化存在的不良思想以及西方文化与日本传统思想的碰撞成为了导致青少年道德危机现象产生的元凶。本文在对日本社会中青少年的道德问题作出概述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和”的观念与“学业荒废”的关系、“集体主义”思想与“欺辱”的关系以及“武士道精神”的负面影响对日本传统文化对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日本传统文化,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史朝.中日民族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

[2].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7

[3].陈永明主编.新世纪日本中小学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

篇4:影响日本的中国文化大使

就文化思想来说,日本最早于3世纪后半叶已从中国传入儒学、汉籍《论语》和《千字文》。6世纪上半叶大量传入包括五经在内的儒学典籍。同时初传佛教。所以圣德太子在制定《十七条宪法》时。强调了“以和为贵”、“笃敬三宝”,此后以儒、佛文化思想作为日本教育的主要基础。形成日本教育的传统,一直影响到近现代的教育以及人文思想。渗透到当代日本人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是存在的。比如。川端康成文学译介过来后,他的《伊豆的舞女》、《雪国》等,对一些年轻作家就产生了影响。步入文坛之初的余华就坦言:“川端康成的作品笼罩了我最初3年多的写作。”

近年来中日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据统计。目前文化交流约占交流总量的95%以上。特别是文物、书法、诗歌、水墨画、戏剧(京剧、歌舞伎)等传统东方文化的交流独树一帜。近年来。双方在商业展演,音乐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

在日本,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异国他乡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努力推广着中华文化。如被日本政府授予“日本国观光亲善大使”的荣誉称号的邬桑。如立命馆孔子学院院长、立命馆大学政策科学学院教授、立命馆可持续发展学研究中心主任周玮生等,如常年从事中日高层美术交流的关乃平老师等等。

篇5:佛教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的诞生及本质。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印度(天竺),后来被分化为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完善的思想体系。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据说这是释迦牟尼最初用来教化民众的思想。四谛即人世间的苦难; 苦难所产生的原因,而要结束困难,就要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即去信教。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 四大精髓。佛教其实就是为了让人们逃避现实中的苦难,放弃反抗,转而在精神上寻求慰藉,追求极乐。四谛之中,人世间的困难与要摆脱这种苦难这两方面最为重要。人世间就是受苦受难,让人们消极厌世,以信教而追求极乐,这就是佛教思想的最主要思想,这是一种消极的,厌世主义。而这种消极的,适合统治阶层压迫下层人民的佛教义理,就得到了当时统治阶层的追捧。利用民众想脱离苦海,寻求极乐的这种心理,让人民不敢反抗当局的统治,仅仅是以逃避现实来寻找自己心灵的净土。

二、佛教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在日本的早期传播的具体时间和方式,现在无从考证。主要有两种版本。一种是佛教是通过官方(即朝廷)传播而来的。相传在公元六世纪中叶,钦明天皇时期,百济的圣明王派使者将佛教和佛经传入日本国内。私传则是通过民间传入。佛教进入日本后的早期传播并非一帆风顺。它与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截然相反。神道教是日本传统的民族宗教,注重现世生活的享乐、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而佛教所蕴含的内在实质在于它认为人世间就是受苦难。为了逃避受苦受难,就要追求 灭谛,即消极厌世。一切皆 空,让人们放弃现世的一切,以此来追求来生的幸福。这与日本本土的神道教相悖,刚开始很难得到日本民众的认可。但佛教的这种思想非常适合统治阶级统治人民大众,所以圣德太子积在推古时期积极的推行佛教的发展。他在推古十二年(604)颁布了融合儒教和佛教思想的 《宪法十七条》。他将佛教看做治国,教育民众之本,对佛教在日本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不过,在推古时期,还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地对佛教有正确地理解并能接受佛教。佛教在当时的日本社会与其说是作为人民满足现状的工具,还不如说是被视为一种外来的,与本土的 神道相悖的 他神 藩神。

综上所述,在日本,佛教经历了与本土宗教的相斥融合,在历经一系列的融合后,终于在镰仓时期,确立了大和民族特有的佛教文化。完成了佛教在日本的本土化。在这个漫长的融合过程中,佛教被统治阶级所利用,逐渐成为了日本社会的主流意识。所以它不仅与日本当局的统治阶级有密切联系,更对日本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佛教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日本在公元 6 世纪左右,正式形成了国家。在国家形成的初期,主要是的从中国输入了大量文化,这一点在隋唐尤为显著。如文字、典籍、官僚制度、建筑技术等。从制度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唐朝的文化对日本有着绝对性的影响力。在整个日本文化与国家的形成过程当中,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作为基础,那么日本这个国家也就不会成立,日本的特有的文化更是无从谈起。从这一点来说,日本从中国受到了莫大的恩惠。那么在众多的文化中,对日本人的精神形成有着巨大影响的是佛教与儒家思想。在此我们来佛教思想、文化是如何影响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意识,又是如何在当代日本人的精神结构中发挥作用的?

说到日本接受佛教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圣德太子(574622)。圣德太子特意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汇编了 17 条,称其为 《宪法十七条》,内容就涉及到佛教思想,宪法第一条便提倡 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讲求调和,不要争斗(无忤)。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个境界,让人和人不要斗争呢? 紧接着在第二条中,就提到了这一方法,即 笃敬三宝,只要遵照佛教的教义,用佛教的思想去修行,就能达到这一境界。第二条中,还有这么一句话,人鲜尤恶,能教从之。其不归三宝,何以直枉。人本来没有那么坏,即使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只要遵照佛教之教,就会变好。这两条告诉人们在判断是非的时候,往往有一个标准,佛教就提出了这个标准,即和然后阐述其理由只要是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是佛教思想中一个重要的观点,人总是处于纷争之中,总想把对方压倒,取得自己的胜利。日本人开展集体活动时,一般都尽量不想突出自己,也不过分强调或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日本人看来,处于一个团体内,大家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不一定了不起,我的想法也不一定就高明,因此需要尊重别人的意见,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因而在接纳别人的意见时,就会让自己做些妥协。这种思维方式和佛教有着很深的联系,可以说是日本人的一个特点。

佛教的传入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资源,统治阶级修建了大量的寺院、佛像、佛教艺术品。创造出了令当今艺术家们所惊叹的、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这些绚烂的文化财产,可以说是佛教对于日本文化的重要贡献。寺院是佛教文化的缩影,其中聚集了大量精美的佛教艺术品。

大陆式的建筑、精巧的佛像、传神的雕刻,色彩艳丽的壁画随处可见,是当之无愧的 艺术宝库。寺内高 32 米的五重塔,在日本众多的佛塔中,不仅历史最悠久,而且最富有风韵。(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参考文献: [1][日]

篇6: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纵观日本文化的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不难看出外国文化影响的明显痕迹,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影响甚深。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不断到中国取经和学习,视中国为文化圣地。本文从日本儒学的起源和发展说起,研究和分析日本儒学对日本文化、社会发展、日本人性格特征的影响,并提出正确处理中日关系的个人观点。

1、日本儒学的起源

中国与日本隔海相望,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中,儒家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占有重要位置。日本有过两次文明开化,一次是大化改新,谓之唐化;一次是明治维新,谓之欧化。唐化,即中国唐朝文化所化;欧化,即西方文化所化。

中国儒学传入日本的时间大约在晋末,经朝鲜到了日本。公元285年,百济国的王仁在日本讲《论语》。从中国唐朝时起,日本就大量派送遣唐使,研究儒学经典,并携走大量的汉语儒学典籍回国。同时将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宗教、哲学思想等璀璨文明带回日本,甚至包括国家法律、政府机构的设置,服装服饰、日常起居、民俗节目都以中国唐朝为参照。

中国儒学传入日本时,中国正处于庞大帝国的强盛时期,而日本仍处于蛮荒时代。儒家思想及其所包含的政治理念、社会礼仪、道德人格等直接刺激了日本古代天皇制的形成,加速推动了日本从奴隶制转入到律令制国家时代,中国儒家文化对日本大和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不仅是日本古代的文明得益于中国的儒家思想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在近代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而现代日本社会的人文理念中,更是渗透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还规范着日本人的思维与行动。

2、日本儒学的特点

日本儒学并非了无特色,因为日本是个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的民族,一个善于汲取的民族,日本文化就是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善于去粗取精,既保留传统的文化意识,又适应时代,注重创新。日本儒学是从中国儒学中吸取滋养,以中国儒学的发展为原动力而逐步成长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日本人在汲取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结合该民族的优点,将发源于东方的儒家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并烙上了日本民族的独特烙印。

与中国本土相比,日本化的儒学在两个方面明显不同于它的母国。其一是将以仁为中心的中国儒学嬗变为以忠为中心的日本儒学。美国学者鲁斯·本尼迪克特在她的名著《菊与刀》中曾说,在中国儒学中,仁被视为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德,而在日本,仁被彻底排斥于日本伦理体系之外;在中国儒学中,忠是有条件的,而在日本,对主君的忠则是对天皇无条件地遵从。中国儒学讲究内圣外王,认为仁是礼的内在基础,而日本在接受中国儒学的时候,割裂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在许多问题上,日本人停留于礼的表面,这也是日本人人际关系淡漠的内在原因。日本学者森岛通夫在《日本为什么会成功》一书中指出:中国儒教把仁慈、正义、礼仪、智识、诚信作为基本美德,相信仁爱是人类美德的本质;日本儒教则把忠诚、礼仪、勇敢、诚信、节俭作为美德,认为忠诚是人类美德的本质。也就是说,中日两国各自儒教的基本价值观明显有异。曾留学日本的国民党亲日政治家戴季陶也说:日本的儒教缺乏中国儒教的仁爱观念。

其二是对和的改造。中国儒学的和是作为礼的一种功能出现的,而日本儒学的和带有强烈的佛教色彩,讲的是平和,要消除烦恼,达到寂灭,实现无虑。中国传统道德的和包含了对立与差别,因此孔子才特别强调和而不同,反对不讲原则的调和。而在日本,改造了的和则失去了这一内涵,和只是和气、和悦,一味忍让与服从。人与人之间通过和谐共处形成的社会,应该得让每个人找好自己的位置,确定身份。只有这样,社会才可以维持和。因此,每个人都得认清自己的位置,不妄想找到更好的,这被日本人叫做有分寸。和既是日本的建国理念,又是最重要的价值观。

3、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中国的儒家文化,无论是古代或是现代,都对日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学思想影响反映在日本最初的历史文献中,成为日本制定各种法律和法令的思想依据。在今后的历史岁月中,甚至对日本社会经济及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

其实早在唐朝时,儒学文化就开始被日本重用在社会发展上。日本著名学者江上波夫在著作《八世纪的欧亚大陆》中写道:当时形成了以唐朝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与地中海一带罗马文化圈的成立在西方历史上所具有的重要性完全可以相提并论的。而探究发现,唐文化包含了儒家文化及佛道文化。可见,儒学对日本的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60到90年代间,东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最为耀眼的当属从一片废墟到现代化经济大国的日本。

篇7: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义,勇,仁,礼,诚,名,忠,克”,就是引用借鉴了中国的儒家思想文化;武士道的“为主尽忠,死而后已”,为主君毫无保留舍命献身的精神,则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儒家的中庸思想、推崇“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哲学也对日本造成了广泛的影响。日本社会文化中“没有绝对的是非”,日本人对一件事情的观点常常是暧昧不清的,不说明到底是对是错,自己究竟站在哪一立场上。,“温、良、恭、俭、让”劝诫日本人相互之间和睦相处,相濡以沫,即使受到委屈,被人咒骂也不怨恨,不动怒。

日本民族把儒家“和为贵”的思想奉为民族精神的精髓,甚至把自己的民族称为“大和民族”;“和为贵”思想被日本企业界吸取并加以改造,提出“和谐高于一切”的口号,认为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和谐关系。日本企业认为管理人员与雇员之间、同事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决不是单纯的利益关系,更重要的是互相扶持、互相帮助。

(二)佛教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与儒家思想相反的,佛家思想在被日本人接受之前经历了较为波澜的过程,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渗透演变过程之后,禅宗思想得到了日本民众尤其是武士阶层的崇敬与欢迎。人们信仰佛教超现实的神秘性, 尤其是传说在禅定修炼中能获得超凡的神异力量, 对以习武为业的日本武士们具有无比的诱惑力。禅宗了悟生死的超脱态度符合日本武士的尽忠心理及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禅宗也宣扬生死轮回和灵魂不死的佛教教义, 禅宗主张在顿悟中, 参悟生死, 达到无生无死的涅槃境界。

佛教思想中的宿命论深深烙印在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里。从日本的文学作品到影视动漫等,都可以看到宿命论的影子。宿命论使得日本人对待现实世界的不公平和不满有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宽容和忍耐,“今世的一切是前世注定的,很多不可改变的东西都是命中注定的”,“今生得不到的祈求来世能够得到”,等等这些思想,使得日本人对待生命和生活有了种超然度外的心态。

(三)道家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

道家中的“虚无”思想: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之间的界限无法分清,一切都是相对的。日本大和民族在道家“虚无”影响下,形成了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思想——现在存在着的事物和生命不知何时就会化为乌有了,那么在现在可以享受的时候为什么不及时享乐呢?在享乐主义的欲望催生下,日本人就相对没有节操的观念,伦理道德也是可以颠覆的,因为伦理道德是阻碍人们尽情寻欢作乐的障碍之一。为了更进一步地追求欢乐,传统意义上的美已经不能够满足他们的欲望了,所以各种反传统的美,新奇的,甚至是重口味的内容都被日本人拿来作为追求享乐的材料方式。但是道家思想熏陶下,日本人也形成了精细主义,做事精细敏锐,精益求精。

篇8: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酒俗,社会观念,伦常观

一、先行研究

酒文化自古以来就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结下不解之缘,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酒俗文化,很多对此感兴趣的学者在对日本酒文化的分析中做过考察。

王磊(2015)在《谚语中的日本酒文化》一文中,通过总结归纳和日本谚语中和酒有关的词条,在分类的基础上指出日本人思想的双重性,即对酒的两面评价。

杭东在《感受日本酒文化》一文中介绍了日本人喝酒时的礼节和约定俗成的规矩。认为酒对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不仅能够消解疲劳,而且还是社交手段的一种。

以上研究在对日本酒文化的研究方面,大体都是在介绍日本酒文化的一些表象或讨论与日语语言学的关系。而本研究将从汉文化对日本社会影响的角度,对日本酒俗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酒俗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分析儒家价值观的“五伦”“五常”对于日本酒文化甚至日本文化的深远影响。

二、日本社会观念在酒俗中的体现

(一)等级观与斟酒

日本人在斟酒这一行为上也有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在传统日本社会,当地位低的人和地位高的人一起出去喝酒时,地位低的人要给地位高的人斟酒。当男人和女人一起出去喝酒时,女人要给男人斟酒。当然,尚未进入社会的日本年轻人并不注重老传统,大家一起玩时自斟自酌的也有;男人给女人斟酒的情况也有,但是非常少见。一旦年轻人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那么他就会遵循社会的传统规矩,给自己的前辈、上司斟酒。

很多学者都指出过,日本是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强烈的尊卑关系和亲疏关系。这种等级观念在各个方面都会有一定的体现。比如,日本有敬语这一语言表述形式。很多中国日语学习者对于敬语的学习也是一大难点。这就是因为学习者不能理解和认同日本文化中的等级观念造成的。究其原因,众多学者都认为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们在一起生活必须注重礼节与社会地位,这样才能平安幸福。如果冒犯别人可能会给自己招致麻烦。所以等级观念在日本文化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日本人在斟酒的行为中也能体现出来这个问题。

(二)约酒与集体观

日本的上班族喜欢在下班之后一起出去喝酒。当然,有时这种喝酒是应酬,不得不做。但即便如此,没有人会特立独行地拒绝和大家一起去喝酒。比如,下班后没有应酬的人,会被视为没有社交能力。也就意味着没有朋友,不受同事看重,不为上司青睐,前程岌岌可危。在约酒时,为了协调关系或激励职员们努力工作,上级部门负责人会邀请职员们下班后喝上一杯酒,费用自然是上司付。这时,无论是谁,上司叫喝多少,就喝多少,即使不会喝,也必须一口喝完。此外,日本人喜欢在一家酒馆喝完之后再去下一家酒馆喝,一般说来,也不会有人在第二家、第三家酒馆缺席。

从约酒这个行为上,不难看出日本人喜欢搞集体活动,而且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日本人的集体意识都非常浓厚。喝酒本来就是与“礼”有关的行为,使这种行为顺利完成一定是在人群中进行的,所以向来注重集体主义的日本人在约酒上很好地诠释了“礼”的含义。关于日本人集体意识强烈,众多学者认为这是和日本恶劣的自然环境有关,特别是在古代,人们为了抗拒自然灾害不得不紧密团结在一起,离开集体不能独活,也导致了日本人的集体观强烈。此外,日本进入镰仓时代之后,就进入了武士社会。特别是到了战国时代,各个军事集团非常多,集团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也形成了“内”“外”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对集体观念是一个巩固与加强。所以约酒这个行为也能够看出日本人对于古代社会流传下来的观念的继承。

(三)存酒与人情观

日本的小酒馆里经常为老主顾存酒。客人一次喝不完会在下一次来店里时继续饮用,店主会在客人的酒瓶上写上客人的姓名,以便下次的方便服务。

日本是个经济很发达的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日本人似乎注重利益缺乏人情。但实则不然,无论是大企业的“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企业价值还是中小企业的“5S”管理理念注重的素质培训,和小酒馆里为客人存酒的行为,都能看出日本人讲究人情,注重人际关系,看重人的价值的主体意识。虽然说存酒是希望客人能常来光顾带来经济效益,但人情味浓厚的店铺与企业才是让客人青睐的根本所在。注重人情观,注重人的原因也和前两点类似,都是可以从地缘学说找到答案。狭小的日本人们在交往时即便注重礼节,压力也是很大的。为了生存,为了与人为善,必须有和别人建立稳固可信的人情的观念做前提。存酒正是这种观念的表现。

三、儒家伦常观在日本酒俗中的体现

(一)儒家价值观“五伦”与“五常”

儒家思想是以宗族、血亲为根本,推己及人,延展到社会方方面面,对社会产生的一种强调遵守“礼”与“德”的思想体系。其最为典型的学说就是“五伦”“五常”。

“五伦”,即汉文化中队中国传统社会基本的五种人伦关系的概括,包括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也被认为是狭义的“人伦”。《孟子·滕文公上》中有“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说法。也就是说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的。为臣者,应忠于职守,为君者,应以礼给予相应的待遇;为父者,应慈爱,为子者,则应尽孝道;为夫者,需主外,为妇者,需主内;为兄者,应照顾兄弟,为弟者,则应敬重兄长;而为友者,要讲信义。

而“五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仁义礼智信”,出自汉王崇《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五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人们的立身之本,处事修养哲学。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认为“百行万善总于五常”。可见五常在儒家思想中地位的重要。

“五伦”与“五常”是整个儒家思想道德系统的起点,是所有礼教活动赖以建立的中枢和良好社会风尚得以存续的根本保障。这些观念在先秦提出,在后世得到了提升和发扬,在儒家文化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儒家思想又对汉文化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汉文化在亚洲的传播形成了汉文化圈,这个圈子在中日韩三国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伦常观与日本酒俗

“五伦”“五常”等伦常观在日本酒俗中也有体现。第二章中指出了斟酒的等级观,约酒的集体观与存酒的人情观。

五伦中要求人伦中的双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并用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举例,提出了对人际双方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被理解成为儒教思想中的“礼”。比如斟酒的等级观,表现的就是尊卑有序的礼。约酒的集体观也是在礼的理念下形成的行为,没有礼的影响,人就没有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思考,所以,斟酒与约酒体现出来的是伦常观中的礼。

五常的仁义礼智信是道德规范,也就是德。为客人存酒,诚信经营,谋求利益的小酒馆的存酒行为体现的就是五常中的“义”与“信”。当然,用讲人情的方式留住客源也是“智”的表现,所以存酒行为中体现出的是“德”。

综上可知,日本酒文化的酒俗体现了儒家思想伦常观念的“礼”与“德”。而日本酒俗中所传递出的不是单纯的礼,更是以“礼”传“德”——笔者以为这恐怕正是日本酒文化的核心所在。所以说日本酒俗不仅是“礼”的体现,同时也是“德”在社会交往中的彰显。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的酒俗其实也是日本人在社会生活中承载其道德、思想、文化的生动的载体。“德”、“礼”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素,也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更是日本酒俗中反映出来的儒家文化“基因”。

参考文献

[1]吉牧.中日饮食文化的差异[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115-151.

[2]中田浩二.日本酒[M].日语知识出版社.2003,234-256.

上一篇:实习生带教老师评语下一篇:学校食堂经营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