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试验

2024-06-22

诊断性试验(精选十篇)

诊断性试验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6年2月-2008年7月共56例, 其中男25例, 女31例, 年龄18岁~64岁, 平均年龄 (40±2) 岁, 病程1个月~1年, 晕厥发作4~6次/年, 伴有阵发性头晕、胸闷、恶心、出冷汗等病状。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 排除冠心病, 心、脑、肾等脏器器质性疾患所致晕厥。

1.2 直立倾斜试验方法

检查分基础直立倾斜试验+药物直立倾斜试验两个阶段。

1.2.1 试验环境要求

直立倾斜试验室设置在心血管内科病区, 设独立检查室, 配有护理人员及医生各1名, 环境安静, 光线柔和稍暗, 温度25~26℃,

1.2.2 试验物品

电动倾斜床、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抢救车、输氧装置、5%葡萄糖注射液、阿托品、硝酸甘油片。

1.2.3 直立倾斜步骤

参考2005年版《直立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指南》, 在安静状态下患者平卧于倾斜床上15 min, 连接好心电血压监护仪, 建立静脉通道。 (1) 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启动倾斜床, 将床在15 s~20 s内倾斜70°, 胸、腹、膝部用约束带固定, 持续30 min, 每2.5 min监测心率、心律、血压1次并记录[2], 若出现阳性反应, 应立即将患者回到平卧位, 终止试验。 (2) 药物直立倾斜试验:患者基础试验阴性者恢复平卧位, 给予硝酸甘油0.25 mg舌下含化[3], 药物吸收后将床倾斜70°, 2.5 min记录1次, 持续30 min, 当试验中出现阳性反应, 或为阴性不能诱发晕厥, 都应结束试验。

1.3 机制

目前公认直立倾斜试验诱发晕厥的机制是由平卧到倾斜60°~80°时周围血管扩张, 回心血量减少刺激右室后壁机械感受器, 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增强, 交感神经张力降低, 诱发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 出现晕厥症状。

2 结果

2.1 阳性判定标准

直立倾斜试验中, 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和 (或) 心率减慢伴晕厥或接近晕厥者, 判断为直立倾斜试验阳性。以血压下降为主为血管抑制型, 以心率下降为主为心脏抑制型, 心率和血压均明显下降为混合型。血压下降:收缩压≤80 mm Hg (1 mm Hg=0.133 kPa) 或 (和) 舒张压≤50 mm Hg;心率减慢包括窦性心动过缓 (心率≤50次/min) , 窦性停搏代以交界性逸搏心律, 一过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或长达3 s以上的心脏停搏。仅有血压和心率下降而无晕厥或先兆晕厥不判断为阳性[2]。

2.2 结果

阳性27例, 基础试验阳性7例, 硝酸甘油试验阳性20例, 其中血管抑制型14例, 混合抑制型9例, 心脏抑制型4例。

3 护理体会

3.1 试验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患者因晕厥而入院求治, 而直立倾斜又是诱发晕厥来达到诊断的, 所以试验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种种不适, 晕厥是很严重的症状, 经历过类似发作的大多患者有恐惧心理, 心情紧张。因此在试验前应向患者做详细的解释工作, 安慰教育患者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 检查的目的是明确诊断, 诊断正确才能有效治疗。同时介绍检查设备、过程及注意事项等。通过详细、耐心的解释, 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3.1.2 患者准备

试验前停用血管活性药物5个半衰期 (T1/2) 以上, 为防止在试验中患者呕吐, 试验前禁食4 h。

3.1.3 详细介绍试验方案及程序

讲解直立倾斜试验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晕厥的再发作, 为明确诊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而做的一项必需检查, 使患者充分理解检查的必要性, 积极配合完成试验任务。详细介绍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反应及不适, 如有头晕、眼前发黑、出汗、恶心、四肢酸软、站立不稳等现象时, 应及时告知医生和护士。对年龄小的患者可允许家长在场陪伴, 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增加安全感。

3.1.4 准备充足的急救物品

试验前由专职护士认真检查试验中的物品及急救药品的有效期和其他急救物品如心肺复苏器械、心电监护仪等, 保持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

3.2 试验中护理

由1名心内科医生和1名专职护士共同配合, 试验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如意识、面色、自觉症状等, 按时记录血压及心电监护有关数据, 耐心询问患者自觉症状, 如头晕、出汗、视觉改变等, 及早判断先兆晕厥出现。出现阳性症状应立即放平倾斜床, 监测生命体征, 积极配合医生给予救治。

3.3 试验后护理

试验结束后患者平卧20 min, 继续监测血压、心率直至恢复正常, 阳性患者给予详细的健康指导: (1) 注意避免突然体位变化; (2) 避免过度憋尿; (3) 保持心态平和适量运动; (4) 遵医嘱采取进一步诊治措施。

我们体会到直立倾斜试验检查中, 护理人员做好试验前的各项物品准备, 试验中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是此项检查顺利进行的关键。

摘要:目的确保直立倾斜试验患者在受试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避免意外事件发生。方法对56例疑诊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试验前实施有效支持和详细的术前解释, 备好急救物品, 试验中对患者的心率、血压、面色等指标严密监测,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和健康指导。结果56例患者中, 基础试验阳性7例, 占12.5%, 倾斜加硝酸甘油试验阳性20例, 占35.7%, 阳性患者抢救成功率100%。结论严密细致的护理配合使患者在试验中的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倾斜试验,护理

参考文献

[1]曹可将, 陈椿.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治疗手段及评价[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6, 27 (4) :399

[2]任自文, 吴宁, 陈孟扬, 等.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直立倾斜试验对策专题组, 直立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26 (5) :325~327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习题 篇2

l 将一个已知灵敏度和特异度的筛检试验应用于A、B两个群体。欲筛检疾病的患病率在A人群和B人群分别为10%和1%,下述哪项是真实的

A 在试验阴性者中假阴性者所占比例,A人群低于B人群 B 在试验阳性者中假阳性者所占比例,A人群低于B人群 C 可靠性,A人群高于B人群 D 特异度,A人群低于B人群 E 灵敏度,A人群高于B人群 2 影响筛检试验阳性预测值的是

A 发病率

B 死亡率

C 罹患率

D 生存率

E 患病率 3 影响筛检试验阴性预测值的是

A 发病率

B 死亡率 C 罹患率 D 生存率 E 患病率

4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对几个独立试验可 D.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高

A 串联使用

B 并联使用

C 先串联后并联

5在血糖筛检工作中,若将某血糖检验方法的异常标准分别定为>130mg/100ml和>160mg/100ml时,这意味着 A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假阴性率较采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B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特异度较采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C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灵敏度较采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D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的约登指数较采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E 采用前一标准时试验诊断糖尿病的准确程度较采用后一标准时更高

6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A 灵敏度 B 特异度 C 约登指数 D 阳性似然比 E 符合率 7反映筛检试验信度的指标是

A 灵敏度 B 特异度 C 约登指数 D 阳性似然比 E 符合率 8诊断试验的可靠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观察者变异、医院环境变异的影响 B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生活环境变异、试验方法变异 C 受检者的个体变异、观察者变异、试验方法变异 D 医院环境变异、观察者变异、试验方法变异 E 医院环境变异、生活环境变异、试验方法变异

9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

A 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B 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C 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D 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 E 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 10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 一般可从真实性、可靠性、效益三方面评价诊断试验 B 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Kappa值 C 评价诊断试验效益的指标是预测值

D 评价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E 评价诊断试验真实性的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灵敏度也称真阳性率 B 灵敏度也称真阴性率 C 灵敏度也称假阳性率 D 灵敏度也称假阴性率

E 灵敏度也称符合率 下列哪项不是评价诊断试验的指标 A 符合率 B 相对危险度 C 预测值 D 似然比 E Kappa值 评价某诊断试验诊断某病的价值时,研究对象必须为 A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的健康人

B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而且未患能影响试验结果的疾病的人

C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和一组被金标准排除该病的其他疾病患者

D 一组被金标准确诊的该病患者

E 到医院就诊的患者 在1000名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10%;测定人群中有70例前列腺癌病人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的灵敏度

A 不能,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不能,因为没有患者人数 C 能,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能,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E 以上都不对

15在1000名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10%;非患者中有90人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的特异度

A 不能,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不能,因为没有患者人数 C 能,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能,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E 以上都不对

16在1000例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的前列腺癌病人中有70例PSA检查异常;非患者中90人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用于该人群前列腺癌筛检时的阳性预测值 A 能,因为有PSA检查异常者数 B 能,因为有PSA检查正常者数 C 不能,因为没有该人群的总人口数 D 不能,因为没有该人群的病例数 E 以上都不对

17在1000名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10%;该病患者中有70例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的粗一致性 A 不能,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不能,因为没有患者人数 C 能,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能,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E 以上都不对

18在1000名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10%;该病患者中有70例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的阳性似然比。A 不能,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B 不能,因为没有患者人数C 能,因为可计算患者人数 D 能,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E 以上都不对

19在1000名60岁以上男性中进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该人群前列腺癌的现患率为10%、患者中有70例PSA检查异常、非患者中90人PSA检查异常。该资料能否计算PSA检查的约登指数

A 能,因为具备计算条件 B 能,因为可计算非患者人数 C 不能,因为没有非患者人数 D 不能,因为没有患者人数 E 以上都不对

共同题干(20—21)将一子宫颈癌筛检试验应用于400名经活检证实患子宫颈癌的妇女和400名未患子宫颈癌的妇女。子宫颈癌妇女中有100人出现阳性结果;未患子宫颈癌的妇女中有50人出现阳性结果。

20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A 88% B 67% C 25% D 54% E 56% 21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A 88% B 67% C 25% D 54% E 56%

A 灵敏度高些 B 特异度高些 C 粗一致性高些 D 约登指数低些 E 约登指数高些 问题(22—23)22漏诊可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时,要求诊断试验 23误诊可给病人造成严重精神负担时,要求诊断试验

A 约登指数升高 B 特异度升高 C 阳性预测值升高 D 阴性预测值升高 E 灵敏度升高 问题(24~25)24 两个诊断试验串联时,可使 25 某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时

名词解释

screening 金标准 灵敏度 阳性似然比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ROC曲线 思考题

1诊断试验的联合应用有几种方法?如何进行?不同的方法对试验的真实性和预测值有何影响? 2在一项糖尿病的筛检试验中,获得资料如下表,试对该试验的真实性做出评价。

糖尿病的筛检试验

试验 糖尿病人 非糖尿病人 合计 阳性 65 263 328 阴性 5 247 252 合计 70 510 580 以尿糖与餐后血糖试验筛检糖尿病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请计算两者串联应用与并联应用时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联合试验筛检糖尿病的结果

试验结果

尿糖 血糖-+ + + 合计

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及状态诊断 篇3

【关键词】高压电气设备;试验;状态诊断

在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设备是非常重要的设备,是电力安全生产、控制调节、传输变换的前提和有效保障,高压电气设备不同,其技术特点、结构和性能也不同。高压电气设备的电气试验是对其主绝缘或参数能否满足安全运行的一个非常重要检验途径。

1.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

1.1泄漏电流试验

泄漏电流的测试仪表是直流兆欧表,其工作电压在2.5KV以下,远远低于一些电气设备的工作电压。当仪表的测量电压难以满足测试要求时,测试就采用加直流高压得方式,对电气设备的泄漏电流进行测量。当高压下的泄漏电流大于低压下的电流时,表明高压下的绝缘电阻小于低压下的电阻,即电气设备存在缺陷。泄漏电流的测量与绝缘电阻的测量原理上区别不大,但是前者有以下特点:试验电压远远高于兆欧表,容易检查出绝缘自身的缺陷,进而检查出尚未贯通的集中性缺陷;更有利于分析绝缘的缺陷类型;测量泄漏电流的仪表精度要高于兆欧表。

1.2直流耐压试验

直流耐压试验是直流耐压电压较高,它能发现设备受潮、劣化,对发现绝缘的某些局部缺陷具有特殊作用。在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过程中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为检测设备在高压试验下承受的最大电压峰值。便于确定设备的使用范围和选择设备的量程。直流耐压试验的电压比较高,能检查出绝缘的某些局部缺陷,可与泄漏电流测量一起进行。其与交流耐压试验相对比,优点是对绝缘损伤小、试验设备轻便和容易检查出设备的局部缺陷;缺点主要是对绝缘的检查结果不如交流耐压试验更符合实际。

1.3交流耐压试验

电力设备在运行中,绝缘在很长的时间内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作用会慢慢的变坏,发生故障。在这其中有整体变坏和部分变坏的分别。交流耐压试验主要是关于电力设备绝缘强度的检验,是预防性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交流耐压试验能直接鉴定电气设备绝缘强度大小,采用这种方法能直接检查出电气设备的集中性缺陷,是保证设备绝缘性能好坏、避免因绝缘引起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交流耐压试验有的时候进一步发展设备绝缘中的一些弱点,所以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之前,必须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因数等,只有这些试验测量结果符合要求才能进行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如果测量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对设备进行检修,以免交流耐压试验对设备造成绝缘损伤。所以,在在电气设备的试验中交流耐压试验是电力设备绝缘强度判断的有效手段,对电力设备有着很大的意义。

1.4绝缘电阻试验

绝缘电阻试验主要对电气设备绝缘进行检验,并且是绝缘试验中一种比较常规简单的方式。如果电气设备绝缘受潮,表面变脏,留有表面放电或击穿痕迹时,其绝缘电阻会显著下降。绝缘电阻试验适用于检测贯穿性缺陷和普遍性缺陷。电气设备绝缘吸湿程度也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随温度改变而改变的,改变的程度不同与绝缘的种类有关。同时在被试物的表面发现脏污或受潮的现象,会导致表面电阻率减低,绝缘电阻也会下降。在测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设法消除表面泄漏电流的影响,以获得正确的测量结果。对有剩余电荷的被试设备进行试验时,会出现虚假现象,由于剩余电荷的存在会使测量数据虚假地增大或减小,但是在试验前必须做到充分放电。在不断地应用中,我们也发现兆欧表的容量对绝缘电阻试验中的结果会有影响作用。

2.高压电气设备的状态诊断

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属一项系统工程,其涵盖了设备运行在线监测、带电检测、设备管理、维护、设备检修及故障记录等系列工作。

2.1高压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

高压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工作的参照对象为高压电气设备诊断的目的,其基础为准确的装置及方法检查测量高压设备状态信息,依据为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测量反馈信息,并在免干扰的环境中真实地反映出高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此外,高压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工作亦采用了设备故障监测模式,其在提升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可靠性、维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1.1状态监测特征量的合理选取

近年来,传感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也加大了高压电气设备允许被监测的状态量。现阶段,高压电气设备常用状态监测包括变压器、电容设备、氧化锌避雷器及高压断路器等。变压器:SF6气体绝缘变压器、充油变压器、环氧树脂浇注绝缘变压器等的监测。监测特征量:油中溶解气体的含量、局部放电、绕组变形、铁芯接地的电流、高压套管的介损等。电容设备: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缆等的监测。监测特征量:泄漏电流、值电容、介损等。氧化锌避雷器:可检测总电流及阻性电流的监测。

高压断路器:监测特征量包括闸线卷电流、操作机构行程、速度与机械振动等。

2.1.2状态监测间隔期的确定

高压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依据为状态监测方式检查设备故障情况,且根据设备故障反馈的信息制定出针对性强的处理办法,以防电气设备功能故障的持续恶化或对其他电气设备的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合理确定状态监测的间隔期便显得尤其重要,即以设备状态检测为主要手段,对设备运行情况予以判断,以排除设备隐患。

2.2高压电气设备运行故障的诊断

高压电器设备状态检修包括故障诊断及设备监测等核心问题。一般而言,高压电气设备诊断包括动态诊断及表态诊断。表态诊断主要通过常规检查或离线检查,以求全面掌握高压电气设备的状态;动态诊断主要通过故障诊断及状态检测,以求查明设备运行状态及设备性能。动态诊断及表态诊断的目的皆为为设备检修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并通过对设备异常情况的检测,对设备状态变化趋势的预测及分析,以求准确诊断或判别故障出现的原因。通常情况下,在线监测、运行检查及预防性试验等手段均难以获取全面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且难以准确判断出设备的缺陷程度及内部缺陷,则针对设备缺陷或故障开展相应的试验必不可少。所以,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应就存在的缺陷及故障开展相应的诊断性试验,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3.结语

在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与状态诊断中,不断利用一些普通的试验设备,在资金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定水平上使高压电气试验的准确性得到提高,同时,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与状态诊断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实际检修维护的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伟,明经亮.电力系统中高压电气试验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8).

诊断性试验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住院治疗的结核性心包炎患者30例为结核组, 男19例, 女11例, 平均年龄 (32±9) 岁。心包液培养阳性5例, 有典型症状或合并其他部位结核经抗结核治疗有效而确诊7例, 心包液离心沉渣找到抗酸杆菌8例, 后期转变为缩窄性心包炎而手术病理证实10例。对照组36例, 男19例, 女17例, 平均年龄 (35±10) 岁。细菌感染性心包炎11例, 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心衰有关各7例, 恶性肿瘤性心包积液5例,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4例, 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2例。

1.2检测方法

两组均采集心包积液标本进行以下检测:①T-spot.TB:采用美国CTL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斑点分析仪, 试剂盒由上海复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640培养液由美国GIBCOBRL公司提供;淋巴细胞分离液系C ED A R LA N E公司提供。②腺苷脱氨酶 (A D A) :美国奥林帕斯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检测试剂盒由北京康思润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③结核抗体 (TBAb) :试剂盒 (胶体金法) 由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提供。④结核菌素试验 (PPD) :于患者前臂内侧皮内注射并观察结果, 试剂盒为北京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2 四种试验方法检测结果 (表1、2)

T-spot.TB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法。

2 讨论

T-sp ot.T B试验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来检验外周血中受结核菌特异抗原刺激而释放出γ干扰素的T细胞, 且不受卡介苗接种及环境分枝杆菌的干扰, 该技术用于诊断活动性结核杆菌感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本文结果显示, T-spot.TB试验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方面均明显优于目前常规的ADA、TBAb、PPD试验, 是目前临床上快速诊断结核性心包炎较好的方法。本文结核组中尚有2例确诊病例在T-spot.TB试验检测中表现为阴性, 可能与该病例曾在社区经抗结核治疗, 细菌毒力受到抑制, 免疫反应不强烈有关。T-spot.TB试验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需更大量的样本试验, 对其更全面的、更进一步的评估观察。

参考文献

[1]朱雪峰.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3) :39.

诊断性评价 篇5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编辑本段 方法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则,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二则,适当安置学生。编辑本段 目的

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设计出可以满足不同起点水平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所需的教学方案,并分别将学生置于最有益的教学程序中。

结果性评价 解释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学期末或学年末进行的各科考试、考核都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总结性评价重视的是结果,借以对被评价者做出全面鉴定,区分出等级,并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做出评定。编辑本段 方法

总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考察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次数较少。

终结性评价 解释

终结性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一个单元,一个模块,或一个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对最终结果所进行的评价,都可以说是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分等。编辑本段 方法 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表之一。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编辑本段 特点

终结性评价不仅应用在教学领域,已逐步扩展到商业、社会、生活、政治的各个领域。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为使教师的专业水平继续提高、不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而进行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目的是为了找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为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供依据。目录

定义 原则 特点

途径与方法 合作评价展开

定义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的。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 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 的学习过程,使学生 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导向性原则

3、多元化原则

4、激励性原则

5、情感原则

6、可行性原则。

特点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学生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形成性评价分为六个阶段:

1、自评(Design Review)

2、专家评价(Expert Review)

3、一对一评价(One-to-One Review)

4、小组评价(Small-Group Evaluation)

5、实地评价(Field Trial)

7、进行中的评价(Ongoing Evaluation)

途径与方法

这几年里,我们根据新课标中评价的要求,对我校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途径如下:一是课堂内外结合---语言的课外延伸,激励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二是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自评、他评和师评相结合;三是听说入手,落脚综合。课堂内外结合

语言的课外延伸,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的学习在于多运用、多实践,不仅在课内的有限时间,更在与课外的无限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说英语、多听英语,和同学一同编英语小对话,一同表演英语节目。学生个人参与活动、习惯评比、小组评比、课前五分钟的自由对话或看图说话等,都是每节课必须进行的课堂评价。学生课后自觉背诵课文、故事,或自学歌曲、小诗、小故事或一段对话,老师视其内容长短,给予学生五星或其他的评价;同时将每次活动作好详细记录,一个学月做一次小结,及时对学生的成绩做出肯定。评价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

新课标在对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中明确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人生”。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一生。而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它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更何况由于学生年龄低幼,要保持稳定的习惯也不容易,因此更需要我们的教师整个过程中加以督促与鞭策。这就决定了我们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评价必须贯穿与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即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来完成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评价。设计一个表格档案,每周对学生进行一次评价。它包括是否带好学习用品,上课无迟到早退;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注意观察、模仿;上课是否大胆发言,声音响亮;是否能大声、有节奏、流利地说出所学的单词及句子,语音语调基本正确;是否能大声地唱出所学的英语歌曲,曲调准确,英语的语音基本正确;是否高高兴兴参与小组活动,认真听同伴发言;是否能诚恳说出同伴在英语学习中的优点与不足;能否虚心接受同伴的评价;是否能够不懂就问,虚心好学„„ 学生先在自评栏打分,写下简单的评语,自查存在的不足;然后同桌或班干部评价,说明同学做得好的地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最后是老师的点评。在评价学习习惯和态度时,我们注重了对学生课堂听老师讲课的习惯、课堂上听同学发言的习惯、课堂上积极思维的习惯、课后复习巩固的习惯、课后用英语的习惯、作业书写的习惯等。在同学和老师的督促下,学生的良好习惯正逐步形成。此外,评价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形成性评价中的重要任务。听说入手,落脚综合 小学英语听说领先,因此听的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校一直是定期对各个年级学生进行检测,听力所占比例为低段60%,中段40%,高段30%。在评价说话时,教师提前将说话内容告知学生,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同学,我们尽量把说话的评价过程变成英语的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为了锻炼孩子的胆识,要求孩子要大大方方地站在讲台上面对自己的小伙伴,大声地说话,而小伙伴也要实事求是地给出一个评价。因此每次口语评价过程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让孩子将已有知识自我整理并内化的过程,同时它还是培养孩子学会倾听的绝好机会,学生在正确评价别人时,他自己的听力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提升。每学期我们都定期对学生进行英语综合能力的测查,听、说、读、唱、演、做等,从多个角度、多层面的综合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允许学生请教老师,请教同学,请教家长,多次反复进行,直到他自己满意为止。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对英语的测试减少了畏惧感,对老师产生了亲切感。总之,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习惯、兴趣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等级评价,不以分数高低来评价优劣。1)自我评价

这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程度和学习效果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和认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形成性学习责任感,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是否积极;是否能大声、有节奏、流利地说出所学的单词及句子,语音语调基本正确主要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学以致用”,和培养及提高学生对自我评价的能力。2)互相评价

互相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独立的学习小组为单位,依据评价标准,同伴之间对学习条件、过程及效果所做的评价。我们可以让四五个学生评一个学生,每一个评价者为某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写出评语,重点在优点以及改进建议。反过来,被评的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语写一个总结,确定自己的改进方案。学生互评的成功和自评成功一样,需要教师提供榜样,展示优秀的互评范例。通过评议,学生可以充分理解评价的标准,树立“我也能做!”的信心。同时,让他们学会信任他人、诚实、公正地对待他人。同伴评价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对方的学习,包括学习经验,让学生意识到同伴合作的力量及友好气氛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互评鼓励学生合作和与他人学习。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可以消除他们的忧虑和困扰,吸取他人的优点,从而确立自己努力的方向。3)教师评价

学生的自评和互评,都必须与老师的评价结合起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的作用是展示,展示学习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自评。当学生制定和应用评价标准时,他还必须给予指导和支持,与学生一起反思学习,确定目标,收集和编辑档案材料,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的目的,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抽查,自评和互评,仔细检查他们自定的改进目标,给学生提出反馈意见,教师的评价语应该具体,有针对性,评价应包括优点和缺点,教师评价还可适当运用日常记录的方式或采用学生行为评价表等。

教师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做出及时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会化为他不断进取的动力。为此,教师设置即兴评价表格,以记录课堂即兴评价案例,注意收集不同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方式,如学生发言,回答问题,合作学习等。相互交流与探讨,从而找到更好的评价方法,使教学质量更优化。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标志,及时鼓励学生,得到奖励的学生将自己设计的标志贴到黑板上。使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当学生一旦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必然会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重新找回失去的自信,从而让自己保持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这样做,尽管不一定会得到全班第一,但绝对能达到自我的第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展示他们的英语才能,从而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鼓舞着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合作评价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学生的问题,各种评价方式不仅给学生,也给教师提供了教与学的信息。学生得到个人反馈,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得到个人反馈,以便改进教学,提供给学生更有意义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也是教育评价的主体,家长是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育结果的重要责任者,家长对学生,教师及整个教育都会经常使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因此在小班英语教学中实施课堂即时评价应采用多种方法: 口头表扬

课堂上教师不应吝啬言语和时间给小班学生以口头表扬。在口头表扬时应注意语言的丰富性:‘Cool!“、‘Great!”、‘Super!“、‘Wonderful!”、‘So brave."„„这些简单的语句无不鼓励着学生树立自信。体态语言

评价并非一定要通过语言。通过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抚的动作就可以传达教师对小班学生的赞赏和认可,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愉悦感。奖励制度

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奖励制度作为评价的方式,如把表现出色的学生的名字写到圣诞树上;给合作默契的小组贴上小星星;给进步飞快的学生敲上一个笑脸„„以丰富的评价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主动参与的欲望。共同参与

教师在表扬学生时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对同伴的出色表现作出肯定的反应。一起唱首儿歌为同学喝彩;拍拍手打节奏给伙伴加油;竖起大拇指表示对他们的钦佩„„让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激励下加倍努力。

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三类评价的异同 所谓诊断性评价,就是通过一定方式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为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诊断性评价是揭示学生的前概念的有效手段。具体地说,通过诊断性评价,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前概念,查明学生概念学习中的困难的真正原因,从而采取对策,促进学生实现概念的生成和转变。诊断性评价既需要以日常观察为主要手段的定性分析,又需要以诊断性测验为主要手段的定量分析。这是因为,虽然诊断性测验能提供大量有关学生的前概念的信息,但是,诊断性测试题的编制与设计又必须以日常观察为基础,所以,在运用诊断性评价揭示学生的前概念时,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

教育评价就其目的不同可分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质量评价。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的,也不重视被评对象进行等级鉴定。而我们用的比较多的是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学生的毕业考试、教师的考核、学校的鉴定都是总结性评价的例子。

请不要拒绝诊断性刮宫 篇6

那么,什么是诊断性刮宫呢?首先,诊断性刮宫是以诊断为目的的刮宫术,通过刮宫操作刮取子宫内膜等宫腔内容物,并送病理检验,以明确子宫内膜等子宫内容物的病变性质,以便及时制订治疗计划,这对争取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刮宫术还有很好的止血作用。而人工流产是一种以治疗为目的的刮宫术,通过负压吸引和刮匙搔刮,使妊娠产物(如胚胎、胎盘等)从宫腔内清除,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其次,人工流产术操作较复杂,先要用负压吸引管伸进宫腔,利用负压吸去妊娠产物,然后,再用刮匙搔刮宫壁,以求彻底将妊娠产物清除干净。而诊断性刮宫仅仅用刮匙轻轻刮取子宫内膜送病理检验。所以,诊断性刮宫术的操作较简单,痛苦也明显轻于人工流产术。

诊断性刮宫是妇科一项常用的、重要的辅助诊断技术。月经不调者,如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均可通过诊断性刮宫术及子宫内膜的病理检查,了解子宫内膜是否异常,如子宫内膜增生或增生过长、子宫内膜分泌不良,有时还会发现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过长或子宫内膜癌等。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妇女,诊断性刮宫可以排除或确诊子宫腔及子宫颈内的癌瘤。此外,子宫内膜结核也是诊断性刮宫的适应证,甚至不孕症患者也可通过诊断性刮宫来了解体内的内分泌状况、有无排卵及子宫内膜病变等情况。众所周知,治疗的有效性来自诊断的正确性,没有正确的诊断就不可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诊断性刮宫术将刮取的子宫内膜送病理检验,其结果是疾病诊断十分重要的依据,任何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B超、X线摄片,甚至CT等,都是难以与它相比的。通过诊刮取得“诊断的金标准”,此病何愁不愈。

综上所述,诊断性刮宫是妇科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有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当医生提出做诊断性刮宫的建议时,患者千万不要加以拒绝,以免因贻误诊断,痛失治疗良机而抱憾终生。

据《祝您健康》

诊断性试验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胸腹水患者, 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T-SPOT.TB) 的患者, 并同时行PPD、血清结核抗体、胸腹水ADA、胸腹水LDH等检测, 病例资料完整, 所有患者最终诊断明确。其中结核性胸腹水72例 (胸水33例, 腹水39例) , 男41例, 女31例, 年龄18~70岁, 平均年龄 (45.2±3.7) 岁;非结核性胸腹水97例 (包括肿瘤、肝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结缔组织病、低蛋白血症等) , 男49例, 女48例, 年龄18~70岁, 平均 (51.6±4.4) 岁。

1.2 T-SPOT.TB检测方法

T-SPOT.TB试剂盒 (厂家:英国Oxford Immunotec Ltd.) , 根据试剂盒说明操作。肝素钠抗凝管采集外周血5 m L,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已包被抗体的微量板的4个孔中, 分别加入阳性对照物血凝素、阴性对照细胞培养液、A抗原早期分泌性靶抗原6以及B抗原滤液培养蛋白10。然后每孔加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一起置于培养箱温育16~20 h。PBS洗脱, 再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干扰素抗体孵育20 h, PBS洗脱, 显色, PBS终止。采用人工计数斑点数, 结果判断标准:阴性对照斑点数为0~5个, 抗原A或B斑点数>阴性对照斑点数6个即为阳性;阴性对照斑点数为≥6个, 原A或B斑点数≥2倍阴性对照斑点数, 判定为阳性。

1.3 PPD皮试、血清TB-Ab、胸腹水ADA、胸腹水LDH检测

所有PPD皮试、血清TB-Ab、胸腹水ADA、胸腹水LDH检测结果均来自病例资料。PPD皮试硬结平均直径大于或等于5 mm均统一定性为阳性, 血清TB-Ab Ig G (+) 、 (+/-) 均统一定性为阳性, 胸腹水ADA大于或等于45 U/L为诊断TBP临界值;胸腹水LDH大于200 U/L且小于500 U/L定义为阳性。血清TB-Ab检测由我院免疫室完成, 胸腹水ADA、胸腹水LDH由我院生化室完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表中,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 T-SPOT.TB与PPD皮试、血清TB-Ab、胸腹水ADA、胸腹水LDH比较运用配对四格表资料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外周血T-SPOT.TB与血清TB-Ab、PPD皮试、胸腹水LDH、胸腹水ADA检测的敏感性比较

外周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PPD皮试、胸腹水LDH、胸腹水ADA诊断结核性胸腹水的敏感性分别是88.89% (64/72) , 8.33% (6/72) , 65.28% (47/72) , 54.17% (39/72) , 59.72% (43/72) 。外周血T-SPOT.TB诊断结核性胸腹水的敏感性与血清结核抗体、PPD皮试、胸腹水LDH、胸腹水ADA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1。

2.2 外周血T-SPOT.TB与血清TB-Ab、PPD皮试、胸腹水LDH、胸腹水ADA检测的特异性比较

外周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PPD皮试、胸腹水LDH、胸腹水ADA诊断结核性胸腹水的特异性分别是75.25% (73/97) , 90.72% (88/97) , 86.60% (84/97) , 78.35% (76/97) , 54.64% (53/97) 。外周血T-SPOT.TB诊断结核性胸腹水的特异性与血清TB-Ab、PPD、胸腹水ADA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外周血T-SPOT.TB诊断结核性胸腹水的特异性与胸腹水LDH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2。

2.3 外周血T-SPOT.TB与血清TB-Ab、PPD皮试、胸腹水LDH、胸腹水ADA检测的阳性预测值比较

外周血T-SPOT.TB、血清TB-Ab、PPD皮试、胸腹水LDH、胸腹水ADA诊断结核性胸腹水阳性预测值分别是72.73% (64/88) , 40.00% (6/15) , 78.33% (47/60) , 65.00% (39/60) , 49.43% (43/87) 。外周血T-SPOT.TB诊断结核性胸腹水的阳性预测值与血清TB-Ab、胸腹水ADA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外周血T-SPOT.TB诊断结核性胸腹水的阳性预测值与胸腹水LDH、PPD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3。

2.4 外周血T-SPOT.TB与血清TB-Ab、PPD皮试、胸腹水LDH、胸腹水ADA检测的阴性预测值比较

外周血T-SPOT.TB、血清TB-Ab、PPD皮试、胸腹水LDH、胸腹水ADA诊断结核性胸腹水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12% (73/81) , 57.14% (88/154) , 77.06% (84/109) , 69.72% (76/109) , 64.63% (53/82) 。外周血T-SPOT.TB诊断结核性胸腹水的阴性预测值与其他方法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3 讨论

结核杆菌可侵犯全身各器官, 临床上, 可引起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病变, 肺结核最为常见, 结合胸部影像学特征, 肺结核临床诊断相对容易。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是内科常见肺外结核病, 这些疾病缺乏影像学特异性, 临床诊断困难, 常与肿瘤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临床常用辅助诊断方法包括:PPD皮试、血清结核抗体检测、胸腹水抗酸染色、胸腹水结核杆菌培养、胸腹水LDH、胸腹水ADA检测、PCR检测及近年应用较多的以T细胞免疫为基础的体外γ-干扰素释放试验 (interferon-γrelease assays, IGRA) 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及欧美多国结核诊疗指南推荐的结核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 临床上用于活动性结核病和潜伏性结核感染者的辅助诊断[2,3]。结核杆菌培养法目前是诊断困难结核病诊断金标准, 灵敏度高, 由于结核杆菌培养条件要求较高, 但检验时间较长且阳性率不高, 许多单位不具备开展此类检验条件, 限制其在临床广泛应用[4]。

纯蛋白的衍生物 (PPD) 试验是临床常用结核病诊断方法, 操作简便, 经济。纯蛋白的衍生物是用苏通培养基培养结核菌, 经过灭菌超滤后提纯结核蛋白, 性质稳定, 阳性率较旧结素略高, 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结核菌素皮肤反应是迟发型细胞超敏反应, 抗原进入机体使机体的免疫淋巴细胞致敏, 并大量分化增殖, 当致敏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入侵时, 致敏淋巴细胞就会与之结合, 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 在结素注射部位可以形成硬结、红肿, 部分甚至发生水泡和坏死[5]。高玉然等[6]研究发现PPD试验在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健康人群组强阳性率分别为10.00%、16.67%、0%。经统计学检验对肺结核组和肺外结核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核分支杆菌由于具有特异性抗原, 构成了运用血清抗体检测诊断的基础, 结核分支杆菌表面物质由多种蛋白质、脂质以及糖类等物质相互组合构成, 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物质。在结核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 机体的抗结核体液免疫产生不同的免疫球蛋白。林伟灵[7]对活动期结合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结核抗体 (Ig G) 进行了检测, 结果显示:结核患者组结核抗体阳性率55.7%, 对照组则只有4.5%。夏强等[8]对结核抗体Ig G/Ig M检测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82.19%、55.17%, 肺内和肺外结核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林培歆等[9]研究显示肺结核组患者对血清结核抗体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其敏感度为83%, PPD试验的敏感度为85%。结核组双阳性率为82%, 非结核组双阴性率为84%。本文研究结果中PPD阳性率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 但结核抗体检测结果与其他研究相差较大, 造成阳性率相差较大的原由与试剂如抗原及储存、人员技术水平等有关。

胸腹水ADA和LDH是临床常用诊断胸腹水病因的生化指标。ADA是嘌呤核苷代谢中重要的酶。胸腹水ADA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腹膜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胸腹水ADA浓度以45 U/L为界, 结核性大多超过此值, 报道特异度及敏感度超过80%。胸腹水腔积液ADA与血清ADA比值≥1, 更倾向结核性积液。而对于癌性及非特异性积液, 其比值一般<1[10]。RIQUELME等[11]进行的一项包括了264例腹膜炎病例研究 (其中50例结核性腹膜炎) 的Meta分析表明, 阈值浓度为39 U/L时, ADA对于活动性结核性腹膜炎的敏感度为100%, 特异度为97%。杨正兵等[12]进行结核性腹水及癌性腹水研究表明, 结核性腹水ADA水平明显高于恶性腹水, 以ADA>45 U/L作为阳性标准, 其对结核性腹水的敏感性为100%, 特异性为97.1%, 准确性为98.5%, 腹水结核抗体对结核性腹水的敏感性为93.5%, 特异性为94.3%, 准确性为95.38%。认为腹水ADA检测对鉴别恶性腹水和结核性腹水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腹水ADA水平升高支持结核性腹水, 反之, 则支持恶性腹水诊断。另外一项评价ADA用于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腹水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显示:腹水标本结核组ADA含量比肿瘤组高1.5594~6.2066倍标准差;胸水标本结核组ADA含量比肿瘤组高0.6273~3.2647倍标准差,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01) [13]。LDH是一种糖酵解酶, 几乎存在于机体所有组织细胞的胞质内。对TB的诊断来说, LDH可用于区别渗出性积液与漏出性积液, 胸腹水LDH与血清LDH比值≥0.6, LDH浓度>200 U/L倾向渗出液。结核性胸 (腹) 腔积液的LDH浓度一般>200 U/L, 与癌性胸腹水LDH浓度变化无特征性差异[10]。邬晓薇等[14]研究提示滤出性胸腹水LDH和ADA水平依次为 (105.42±54.57) U/L和 (19.95±9.79) U/L;结核性胸腹水组LDH和ADA依次为 (81.24±18.50) U/L和 (66.57±20.46) U/L;肿瘤性胸腹水LDH和ADA依次为 (409.57±148.54) U/L和 (20.33±9.06) U/L。结核性胸腹水ADA水平明显较肿瘤性胸腹水组和滤性胸腹水组高 (P<0.01) , 肿瘤性胸腹水组LDH水平明显较结核性胸腹水组和滤出性胸腹水组高 (P<0.01) 。认为LDH和ADA是结核性胸腹水和肿瘤性胸腹水鉴别诊断的良好指标。可以作为癌性胸腹水与肿瘤性胸腹水鉴别参考指标。

T-SPOT.TB是由英国Oxford Immunotec公司开发, 它是使用外周血单核细胞来完成检测的。近年来, T-SPOT.TB在诊断潜伏性结核感染和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李红等[15]评估了T-SPOT.TB在涂阴肺结核患者快速诊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结果显示, 涂阴肺结核组患者T-SPOT.TB阳性率为85.8%, 肺结核组患者T-SPOT.TB阳性率为89.3%, 其他肺部疾病组T-SPOT.TB阳性率为19.2%, 肺结核组及涂阴肺结核组的T-SPOT.T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肺部疾病组 (P<0.01) 。在涂阴肺结核组, 血T-SPOT.TB的敏感度为85.8%明显高于血清结核抗体的64.6% (P<0.01) 。血T-SPOT.TB的特异性分别为80.8%。T-SPOT.TB对涂阴肺结核的阳性预测值为87.9%, 阴性预测值为77.8%。认为全血T-SPOT.TB在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上具有快速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的优点, 在临床上对疑似结核患者进行T-SPOT.TB试验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另外, 国内外多为学者研究认为T-SPOT.TB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有较高灵敏度, 特异性, 且灵敏度高于PPD和痰涂片检查[16,17,18]。周乐亮等[19]前瞻性纳入疑诊结核性腹膜炎患者50例, 进行外周血T-SPOT.TB、PPD、血清结核抗体、腹水ADA检测, 并比较4种方法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价值, T-SPOT.TB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与后3种方法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与后3种方法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T-SPOT.TB技术是利用结核杆菌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存在结核特异性T细胞, 这些淋巴细胞在受到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分泌INF-γ而设计的T细胞斑点试验, 用于结核感染的辅助诊断。作为一种新的结核感染诊断方法,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传统方法, 较结核杆菌培养更方便, 快捷, 但不如PPD试验方便、经济。对于临床胸腹水及肺外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及临床价值, 值得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 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T-SPOT.TB) 在胸腹水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胸腹水在我院住院, 行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T-SPOT.TB) 的患者, 并同时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PD) 皮试、血清结核抗体 (TB-Ab) 、胸腹水ADA、胸腹水LDH等5种方法检测, 病例资料完整, 所有患者最终明确诊断。比较5种方法对结核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结果 最终收集结核性胸水33例, 结核性腹水39例, 其他原因胸腹水97例。外周血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PPD皮试、胸腹水LDH、胸腹水ADA诊断结核性胸腹水的敏感性分别是88.89% (64/72) , 8.33% (6/72) , 65.28% (47/72) , 54.17% (39/72) , 59.72% (43/72) ;特异性分别是75.25% (73/97) , 90.72% (88/97) , 86.60% (84/97) , 78.35% (76/97) , 54.64% (53/97) ;阳性预测值分别是72.73% (64/88) , 40.00% (6/15) , 78.33% (47/60) , 65.00% (39/60) , 49.43% (43/87) ;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12% (73/81) , 57.14% (88/154) , 77.06% (84/109) , 69.72% (76/109) , 64.63% (53/82) 。TSPOT.TB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与其他方法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SPOT.TB特异性与胸腹水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T-SPOT.TB阳性预测值与PPD、胸腹水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外周血TSPOT.TB对诊断结核性胸水、腹水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 对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诊断性试验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2004年至2008年不明原因晕厥患者33例, 其中男15例, 女18例, 年龄60~78岁, 平均 (65.10±5.16) 岁, 经常规检查心电图、血液生化、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部CT 及脑电图等, 排除心、脑、神经及代谢疾患引起的晕厥。选择同期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9例, 女11例, 年龄60~75岁, 平均 (66.44±5.60) 岁, 均无晕厥及与体位有关的先兆晕厥史, 无心脏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 无服用影响自主神经调节的药物史。2组患者性别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HUTT方法:

HUTT方法分基础试验阶段和药物激发试验阶段, 受试者试验前停用任何心血管活性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 同时停用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饮食如咖啡等, 试验前禁食4 h。保持检查室内适宜温度及安静环境, 受试者先平卧于直立倾斜检查床上, 连接监护仪, 记录基础心率、血压;然后将检查床倾斜70°, 每隔5 min记录心率、血压, 如果45 min内出现阳性表现随时结束试验, 如45 min后无阳性表现, 继续行药物激发试验, 先将检查床放平, 记录心率及血压后给予受试者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5 mg, 然后再将检查床倾斜70°, 每隔1 min 记录心率和血压, 直至出现阳性反应后终止试验, 迅速将床位放回水平位, 若持续20 min未出现阳性反应则结果为阴性。

1.2.2 阳性标准[1]:

试验中出现与发病时相似的晕厥或先兆晕厥症状伴血压和 (或) 心率显著下降者判为试验阳性。阳性分型标准, 心脏抑制型:指症状发作时心率突然减慢≥20%, 而在之前无收缩压的下降;血管抑制型:指症状发作时收缩压下降至<80 mmHg, 舒张压<50 mmHg和收缩压<80 mmHg 或平均压下降25%以上, 但心率减慢<10%;混合型:指症状发作同时出现收缩压下降至<80 mmHg, 与症状出现前比较心率减慢≥20%。

2 结果

在HUTT阶段, 试验组有7例出现阳性反应 (血管抑制型5例, 混合型2例) , 健康对照组没有出现阳性反应, 基础试验敏感性为21%, 特异性为100%;对基础试验阴性的患者进一步行硝酸甘油激发试验, 试验组又有18例出现阳性反应 (血管抑制型9例, 混合型8例, 心脏抑制型1例) , 健康对照组有2例出现阳性反应 (都表现为血管抑制型) , 总的敏感性为75%, 特异性为90%。试验过程中无1例因出现头痛等不良反应而终止试验。

3 讨论

VVS发生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 目前认为它是由各种因素触发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心脏充盈减少导致心脏自主神经发生矛盾反射, 使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而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缓致脑供血不足, 进而引起晕厥发作[2]。其发病率有少年和老年2个年龄段高峰期[3]。由于老年患者β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下降, 降低了异丙肾上腺素对心脏的变时及变力作用, 减少了触发晕厥的可能性[4], 而硝酸甘油可通过扩张外周静脉, 间接兴奋交感神经, 在倾斜试验中起到药物激发试验的作用。

HUTT是目前诊断VVS的准金标准, 国外研究认为年龄差异明显, 阳性率在成人VVS占37%, ≥60岁老年人特异性100%, 阳性预测值为93%, 阴性预测值为43%。Kazemi等[5]认为老年人VVS表现类型以血管抑制型多见。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在老年人VVS中, 晕厥类型以血管抑制型多见, 比例为56%;其次为混合型, 比例为40%, 而单纯表现为心脏抑制型的只有1例, 这可能与老年人血管舒缩功能失调有关。在基础HUTT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可以将老年人VVS的诊断敏感性由21%提高到75%, 而特异性由100%下降到90%, 这与国内叶少武等[6]的报道一致。

硝酸甘油诱发的低血压、心动过缓是短暂的、可逆的, 所有阳性患者在平卧后1~5 min左右血压、心率恢复正常。通过我们的研究表明, 采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的方法进行HUTT的药物激发试验, 对诊断老年人VVS是安全、简单和可行的。但我们的样本量有限, 有待于大样本试验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唐其柱, 向小峰, 陈芳, 等.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和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及分型的影响[J].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 17 (1) :80.

[2]李亚萍, 郭丽君.头痛伴晕厥为主诉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J].实用老年医学, 2006, 20 (1) :48.

[3]Wieling W, Ganzeboom KS, Saul JP.Reflex syncop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Heart, 2004, 90 (9) :1094-1100.

[4]Delepine S, Prunier F, Leftheriotis G, et al.Comparison between iso-proterenol and nitroglycerin sensi-tized head-upright tilt in patients with unexplainned syncope and negative or positive passive head-up tilt re-sponse[J].Am J Cardio1, 2002, 90 (5) :488-491.

[5]Kazemi B, Haghjoo M, Arya A, et a1.Predictors of response to the head-up tilt test in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syncope or presyncope[J].Pacing Clin Electrophysiol, 2006, 29 (8) :846-851.

电力电缆诊断试验技术对比分析 篇9

高压电力电缆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及配电网中,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交联聚乙烯 (XLPE) 电缆, 其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及维护方便等特点。《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将交流耐压试验作为考核电缆主绝缘运行状态的主要手段。大量现场试验已证明了耐压试验对检测电缆绝缘缺陷是非常直观、有效的, 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 过高的电压也会对电缆造成伤害。如35 k V以上电缆试验电压为2U0 (5 min) /1.6U0 (60 min) , 远远高过电缆运行实际电压。

随着电力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的迅速发展, 如何对电力电缆运行状态进行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估, 同时又降低试验对电缆的损害程度, 是电力科研工作者面临的新命题。近几年来, 电力电缆状态评价技术开始兴起, 在现场试验中, 状态评价技术同耐压试验技术结合起来应用, 如介损测量技术、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与各种交流耐压试验技术相结合, 建立起以变频谐振试验技术及超低频、振荡波测试技术为核心的电力电缆诊断试验技术体系, 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试验电源要求, 减少试验设备重量, 且能够对电缆运行状态提供更为科学、精准的评估手段, 同时又能减轻试验对电缆不必要的损伤。通过大量现场试验, 已有效检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电缆缺陷, 并为试验分析提供了一些指导性判据。

1 电力电缆诊断试验技术体系

1.1 超低频诊断试验系统

与耐压试验不同, 本系统往往需要在超低频试验电源与被试电缆之间增加由串联电阻和并联电容组成的耦合滤波单元, 一方面可以降低电源谐波对局部放电测量回路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电源支路对局部放电信号的分流。超低频诊断系统主要选择纯正弦的测试波形以及介损系数、介损变化量和局部放电三种状态评价指标。

从介损测量的角度理解, 超低频介损测量技术通过降低试验频率以减少泄漏电流中的容性分量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尽管这种诊断技术能够有效检出电缆绝缘中的水树枝缺陷, 但这种方法本质上是存在问题的, 根本原因在于其仅能反映交联聚乙烯电缆传导性介损电流分量, 而无法反映工频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极化介损电流分量。因此, 超低频介损测量结果往往无法与工频测量数据直接进行比对。

超低频局部放电测量可以提供放电量、放电相位、放电次数、起始/熄灭电压及放电源的电气位置等有关信息, 从而有助于帮助检修人员做出正确的检修决策。但是, 超低频试验电压不容易激发局部放电, 往往会导致测试电压很高, 对电缆主绝缘造成很大的电压应力。同时, 一旦出现局部放电, 很容易形成电树枝, 并在数分钟之内发展为击穿故障。另外, 超低频局部放电试验数据与工频数据也不具备可比性。

1.2 振荡波诊断试验系统

振荡波交流耐压试验本质上属于一种间歇性工作体制, 试验系统始终处于“充电—衰减振荡—再充电”的循环工作状态。由于试验电源与被试电缆之间固有的弱电气联系特征, 振荡波诊断试验系统不需要对耐压试验系统做任何电气拓扑的改进, 仅需在耐压试验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状态评价检测系统即可。

近年来, 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供电局针对振荡波诊断试验系统做了大量的工程应用研究, 也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 使用的产品主要来自于德国Seba KMT公司。研究Seba KMT及BAUR等国际知名制造商的产品, 可以粗略地总结出振荡波诊断试验系统的主要诊断指标, 其中以介损和局部放电两种评价指标最为典型。

振荡波诊断试验系统通过测量试验电压的衰减时间常数来计算被试电缆的介损常数, 从原理方面说可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 但测量结果一般仅对油纸电缆有效。另外, 也可以计算出电缆的分布电容、绝缘电阻以及试验频率等参数。从Seba KMT公司产品的测试频率来看, 一般在20~800 Hz之间, 频率范围与串联谐振试验系统基本吻合, 真正超过1 000 k Hz以上的应用很少。但从现场试验结果来看, 振荡波诊断系统的介损测量结果更多地受到交联电缆内外半导电层电阻率的影响, 与工频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存在差距。

振荡波诊断试验系统可以实现对局部放电强度及统计结果、PRPD图谱、起始/熄灭电压、放电源电气位置等评价指标的测量。但是, 由于振荡波试验电压的持续时间仅为数秒, 因此必须施加很高的峰值试验电压才能激发局部放电。一般来说, 振荡频率与工频的偏离程度越小, 局部放电强度也就越大, 检测灵敏度也就越高。但是, 振荡频率对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同时, 由于试验过程中电压极不稳定, 导致局部放电现象持续时间过短且无法整周期重复再现。从目前公开发表的文献来看, 振荡波局部放电诊断技术主要限于局部放电源的电气定位, 真正用于绝缘状态评估、放电类型识别的案例很少。

1.3 串联谐振诊断试验系统

串联谐振与工频试验的等效性几乎是毋庸置疑的。为了抑制变频电源所产生的高频电子开关干扰对局部放电测量系统的影响, 以及防止电源系统对局部放电信号的分流, 需要在电源系统与被试电缆之间串入由串联电抗器和并联电容器构成的高压PI型滤波器。同时, 并联电容器可以担当局部放电检测回路的耦合电容器以及电容式分压器的高压臂。在滤波效果良好的情况下, 局部放电现场测量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0 p C甚至更高, 单端测量时可以测量2.5 km的电缆, 双端测量时则可达到5 km, 具体情况取决于现场的环境噪声、接地性能以及电缆线路的阻尼等因素。

串联谐振诊断系统测量电缆的介损在技术上基本不存在困难, 单独选择配套的介损仪也非常方便, 得出的介损值在整个试验频率范围内比较稳定, 基本能够正确反映工频条件下的绝缘状态, 且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与串联谐振试验技术的集成, 从技术上来说基本不存在任何障碍, 能够实现局部放电起始/熄灭电压、放电强度、重复率、放电相位、放电源电气位置的测量, 并绘制出各种PRPD、PRPS图谱、放电源Mapping图谱以及放电强度与试验电压的关系曲线等, 能够实现局部放电类型的自动识别等智能化技术。因此, 串联谐振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能够对电力电缆的绝缘状态实施全面、实时和有效的评估, 代表着电力电缆诊断试验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但是, 由于长距离高压电缆的大幅度增加, 串联谐振试验系统的便捷性问题相当严峻。目前仅少数几家试验设备制造公司能够提供相关产品。

2 关于电力电缆试验的建议

合理的电力电缆试验技术应用应兼顾便捷性、安全性与等效性, 笔者认为, 应优先考量等效性, 在确保等效性的前提下, 兼顾安全性和便携性, 以达到平衡。从以上三种试验系统分析对比可以得出结论, 串联谐振诊断试验系统的等效性最好, 如果能进一步解决好便携性问题, 应用前景无疑是非常好的。由于超低频和振荡波试验中所施加的试验电源在电缆绝缘介质内部产生的电场分布与电缆在实际工频电源下的电场分布差别很大, 在电缆实际健康状况分析判断上难免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要么试验结果过于乐观致使检修缺位, 要么试验结果保守致使检修过度。

笔者认为, 应将等效性作为选择电缆线路试验手段的首要原则, 并在此前提下关注试验的安全性与便携性问题, 试验设备制造厂应该重视串联谐振诊断试验系统的便携性问题。笔者建议:在充分考虑串联谐振试验等效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 利用介损与局部放电等诊断性试验手段进一步增强传统工频/类工频试验的安全性与便携性, 并改革目前的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路交接与预防性试验标准, 如原试验规程规定的110 k V电缆2U0/60 min的标准执行显然过于苛刻, 建议执行U0/24 h或1.36U0/60 min的试验标准, 这样可大大减少试验设备的容量, 提高便携性。

3 结语

电缆线路的交接及预防性试验必须高度重视试验手段的等效性、安全性与便携性问题。鉴于交直流耐压试验对健康电缆固有的破坏性本质, 理应以更为安全、科学的诊断性试验取代耐压试验。同时, 对超低频与振荡波试验的等效性问题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能因为存在成功的应用案例就以偏概全, 对其等效性问题视而不见。工频/类工频试验具备优异的等效性, 因此应成为电缆线路交接及预防性试验的主要手段, 而串联谐振诊断性试验技术能够在兼顾等效性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强试验手段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是未来交联聚乙烯电缆线路交接与预防性试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皓, 唐嘉婷, 张立志, 等.振荡波测试系统在电缆局放测试定位中的典型案例分析[J].电力设备, 2008, 9 (12) .

[2]杨连殿, 朱俊栋, 孙福, 等.振荡波电压在XLPE电力电缆检测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 2006, 32 (3) .

[3]陈天翔, 张保会, 陈天韬, 等.基于电桥平衡原理的高准确度tanδ在线测量[J].高电压技术, 2005, 31 (1) .

[4]翁道磊, 余能武, 毛恒.基于变频串联谐振技术的电力电缆安全检测评估系统的拓扑结构的研究[C]//2010年全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2010.

[5]罗俊华, 付丽玮, 陶士利, 等.0.1 Hz和50 Hz电压下XLPE电缆局部放电比对试验[J].高电压技术, 2010, 36 (8) .

汽车平顺性试验分析 篇10

汽车行驶平顺性是汽车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人们在乘坐或者驾驶汽车时需要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以确保自己的各项生理和心理反应正常.要达到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要求, 必须有恰当的试验方法和实用的评价指标, 之后才能进行合理、正确的试验验证, 并研究改善平顺性的途径。

2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通常是根据人体对振动的生理感受及对保持货物完整性的影响制定的, 并根据振动的物理量, 如频率、振幅、位移、加速度等作为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在IS02631:1997E标准以及我国的《客车平顺性评价指标及限值》、《汽车平顺性随机输人行驶试验方法》等标准中, 通常以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来评价汽车平顺性及振动对人体舒适和健康的影响。

3 随机振动实验

3.1 车速30km/h随机输入时域下加速度时间历程结果:

通过实验采集, 得到车速30km/h脚垫的随机输入时域图, 脚垫随机输入加速度z轴向基本分布在±0.75-1m/s2之间, 如图1。

车速40km/h随机输入时域下加速度时间历程结果:通过实验采集, 得到车速40km/h脚垫的随机输入时域图, 脚垫随机输入加速度z轴向基本分布在±0.75-1m/s2之间。如图2。

由图1和2可知, 车速30km/h座椅随机输入加速度z轴向基本分布在±0.75-1m/s2之间, 脚垫随机输入加速度z轴向基本分布在±1-1.5m/s2之间。速度较30km/h、40km/h车速下有明显的升高, 说明提高车速会使汽车舒适度降低, 影响了乘坐的舒适性。

3.2 随机输入实验频域加速度频域分析

根据实验采集得到的时域下随机输入加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图, 运用in PSX汽车平顺性试验分析软件得出其对应的频域图3。

由图3可知, 在30km/h车速下脚垫随机输入z方向进本上分布在13HZ以下的频率范围内, 且主要分布在2.5-5HZ内, 当频率超过13HZ时, 随着频率的增加, 振动能量迅速降低。大部分能量分布在人体共振范围内, 人体内脏器官容易产生共振, 对人身体有一定的影响。

图4可知, 在40km/h车速下脚垫随机输入z方向进本上分布在14HZ以下的频率范围内, 且主要分布在2.5-7.5HZ内, 和10-14HZ内, 当频率超过14HZ时, 随着频率的增加, 振动能量迅速降低。部分能量分布在人体共振范围内, 人体内脏器官容易产生共振, 相对于30km/h车速, 对人体的危害大一些。

由表1可以看出在30km/h车速下, 脚垫的平顺性相对较好。根据GB/T4790 2007提出的人体承受平稳随机振动的评价标准, 说明该车有较好的平顺性能。

4结论

本文用实验的手段对车辆道路平顺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出车速在30km/h的时候平顺性比较好。

摘要:汽车的平顺性主要是指保持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环境对乘员舒适性的影响在一定界限之内。因此, 平顺性主要是根据乘员主观感觉的舒适性来评价, 对于载货汽车还包括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本次实验分析了车速因素对汽车平顺性能的影响。进行随机输入实验并采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对汽车平顺性进行评价。

关键词:平顺性,随机输入实验,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参考文献

[1]汤爱华, 欧健, 邓国红, 张勇, 伍奎.汽车平顺性试验数据处理方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期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2.

[2]万里翔, 许明恒.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1, 36 (1) .

[3]高树新.汽车行驶平顺性评价方法述评[J].汽车技术, 1995 (12) .

[4]Lee Richard A.Analytical analysis of human vibration[J].SAE paper, 680091

上一篇:运动直线度误差下一篇:负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