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听说能力训练

2024-06-10

口语、听说能力训练(精选十篇)

口语、听说能力训练 篇1

近几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口语能力的培养也开始得到重视。但是,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口语教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通过有效的训练方式, 达到使学生“开口能言”、“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目标, 却极大地困扰着许多的教师。在此, 根据本人的实践, 列出以下几种方法, 供同仁们参考。

一、故事表演比赛

初一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复述故事情节、讲故事。教师以前的习惯做法比较呆板, 且只注重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 缺少现在所提倡的互助学习, 也无法面向全体学生。故事表演比赛就突破了以往讲故事的形式, 要求学生互相合作, 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同学表演故事的内容, 自主设计一定的对白, 并辅以一定的表情、动作, 表演力求流畅、生动。通过这样的表演, 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对故事的理解也会加深了。故事表演不仅适用于课外的故事, 还适用于课本上的课文。《皇帝的新装》、《羚羊木雕》等课文, 利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学习, 都是很成功的。

二、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使口语训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

多媒体的利用,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 使学生如临其境, 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口语教学如果能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会使口语训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 效果会更理想。教师还可以制作云和天气的变化的课件, 要求学生去描述。然后再对比课文的描写, 对比出不足之处, 这样又可以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条理, 避免流于形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 开展争当小导游的活动, 也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在上《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时, 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出园林的景致、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图画, 然后让学生通过课文组织文字学学导游的样子, 向同学们介绍, 讲得不到的地方, 同学也可以指出。通过这样的活动, 学生的口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训练, 有时甚至可以妙语连珠, 妙趣横生。

三、善于抓住时机讨论

学生对世界都有一种天生的关注, 对周围发生的事都有一定的敏锐感受。他们渴望对世界了解得更多。特别是世界上发生的一些大事。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就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辩证的思维力。要事先去搜集有关的资料, 对这些事件了然于胸。在上到相关的课文, 才能很好组织学生去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迁移拓展, 还可以真正的让学生有话可讲, 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四、设置好情境, 以情动人, 把学生带入语文特有的感情世界之中

语文课本里的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大家名著, 情感特别丰富。学语文其实就是去体会作家的情感, 走入他们的思想世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 可以由学生根据课文的理解去选择一些他们认为合适的音乐, 自己来配乐朗读。只有对课文深入地理解了, 才能找出合适的音乐。而又由于学生的审美不同, 选取的音乐也会不同, 这时就可以让其说说其中的理由, 展开讨论, 使口语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的情联系在一起, 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五、虚拟交际情境, 让学生真实地表现自己

口语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上, 让口语交际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能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又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例如走出教室, 直接介入生活, 以真人为对象, 以真事为内容, 以原汁原味、未加任何改造的生活为交际环境, 在教师指导下, 展开真实的听说交际活动。这样的听说活动, 也同时就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真实生活, 生活与教学完全融为一体。学生常常会忘记这是在上课, 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真实的听说交际情境。对所有交际参与者而言, 他们所进行的都是实践性而非表演性的交际活动。

六、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 要起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仅在于给学生说话的机会, 更在于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口语表达的技巧。初中生是很单纯的, 对教师可以说是有点崇拜的,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了。这方面是很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注意的。一个教师如果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讲课时声情并茂, 这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他们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 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口语能力训练的目的。在上课的时候, 教师的范读是很重要的。教师如果能把人物的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 然后再要求学生读, 他们也就能投入感情, 加深对人物的感受了。而在教一些散文、诗歌一类侧重抒情的文体时, 教师的“美读”更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讲课时, 老师应该不拘泥于课本, 将触角伸向课外社会生活的大舞台, 吸纳多种相关的说话艺术信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说训练, 都是使口语教学形式多样, 内容活泼的好方法。

从“听说训练”走向“口语交际” 篇2

字数:2132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 2011年10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从传统教材的“听说训练”到新教材的“口语交际”,就是引领小学语文学习走向生活、走向实践的标志,“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其内涵有着根本的区别。

一、“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的联系和区别

1.“口语交际”比“听说训练”更具互动性、调节性和生活性。传统教材中的听说训练,重在训练听和说的能力,如“您早”、“您好”。三个话题之一的《互相帮助》,它要求学生会看着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既注重了学生语言的发展,也注重思想品德教育,但它忽视互动性。“口语交际”却填补了这一空白,如《这样做不好》,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它关注互动的对象,增加了互动的时间,扩大互动的范围,设计了互动的方法,使“口语交际”与文化、社会在互相中适应、相互调节,在互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听说能力。

2.“口语交际”比“听说训练”更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整合性。新教材各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都是本单元的主题紧密相关,使阅读课文及相应的准备活动成为口语交际的重要知识背景。如第八组口语交际话题是“未来的桥”。在此之前的《兰兰过桥》一文课后练习中,以模仿小伙伴的口吻提出分头设计未来桥的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得到很多启迪,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与小伙伴交流中生发出形形色色对未来桥的设想,并动手画一画。这样一来,“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愿说。体现了“口语交际”的时代性、开放性和整合性,给学生积累知识、创新思维的发展留有很大的时空,这是传统教材的听说训练根本无法比拟的。又如《小兔运南瓜》,就是一组很好的例证,它不再像传统教材那样给出小兔想办法的过程,而是把第二幅图做成空白的图,这样的编排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孩子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把南瓜运回家,再根据孩子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哪种办法比较好。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3.“口语交际”比“听说训练”更具有实践性,操作性和联系性。新教材安排的内容除了复习已学的字词和拼音外,很大一部分内容是课外知识和语言积累的题目,如《我会拼图》,题目内容的面更广、量更多、与社会及学生生活的联系也更紧密。

二、“口语交际”课的施教对策

由于“口语交际”的内涵比“听说训练”广而深,因而其施教方法应有别于“听说训练”。

1.创情入景,诱导投入。我们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从口语交际的功能出发,由传统的重“听话说话”训练转为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因为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用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必须从投入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中获取,只要创设特定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情景,才能使之入情又入景地进行口语交流。

2.活动激趣,游戏铺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的。①做了说。在游戏中,学生的精神是欢乐的,思维是敏捷的,语言是流畅的,游戏后再交流,学生就有话可说了。②听了说。小学生的生活就如万花筒,五彩缤纷,多姿多彩,让学生一听了老师的游戏简介后说一说,也不失为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材料。还有奇妙的想法,想着说,精彩的影视节目、观后说等。

3.循序渐进,有序开展。在“口语交际”训练时,须力求改变过去“听说训练”的随意性、盲目性,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有计划循序渐进,有序地开展。在“口语交际”训练时要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但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不能规定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如《该怎么办》这一课,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从多角度想办法。或劝说先把王爷爷钱收下,过一段时间,集中还给王爷爷或给王爷爷买个礼物等等。

三、口语交际的训练对策

1.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强的学科,双基教学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新教材教学要紧抓双基不放。口语交际就是依仗语文基础知识夯实基础,依仗语文基本技能发挥口语交际水平的。

2.要注重课内外知识的连接。“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要让学生学好口语交际,必须重视课内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如第一册教材安排了认姓氏,认标牌等内容,意在让学生在生活中、到社会中学语言和学交际,教师教学时不仅要深刻领会这一点,而且要重视这一点。

3.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天道酬勤,厚积薄发。语言素养的形式得益于语言的积累,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4.要创设口语交际平台

(1)可以从课文的对话入手,创设口语交际平台。课文中常有不少的对话段落出现,而教材收集的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在模拟对话的过程中,能受到典范语言的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注重听说训练培养听说能力 篇3

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听说教学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听说教学的地位也在日趋提高。

所谓英语“听说”能力,是指能够听懂别人说的英语并能够用英语口头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听说能力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是有声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基础,英语学习也不例外,必须首先从听说开始,听说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读写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英语学习的成败。

如何培养和加强听说能力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能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低焦虑状态,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听和说能力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进行听说训练。

首先要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友好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民主,学生的心理就会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进行听说训练。

学生在听说训练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是爱面子、害羞、怕说错、怕同学耻笑、怕老师斥责,为了排除这些心理障碍,减轻学生的紧张心情和压力,教师要以丰富的感情,生动的表情、幽默的谈吐、恰当的手势、配以适当的游戏和直观教具,使学生克服紧张感,轻松愉快,放心大胆地参与听说训练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坐着回答问题或述说,平时要以鼓励为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对学生的错误只做正面纠正,绝不讽刺、斥责,态度要和蔼可亲,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其次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的激素。

听说训练搞不好就会十分枯燥,学生厌学,教师难以驾驭,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如利用音乐、美术、朗读、游戏表演等组织好课堂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听懂学会,达到由苦学苦练到勤学乐练的目的,在乐趣与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在挑选教材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宁易勿难的原则。如果学生以前缺乏听力训练,听的材料即使比读的材料容易的多,听时还是困难很大,所以要从实际出发,降低难度,培养兴趣。在训练方式上也要经常变换形式,如看幻灯片,听录音的同步视听法,看文字、听录音的听读法,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有边看边听、先看后听、先听后看和只听不看等方式。在做说的训练时,要尽量利用那些内容简单,情节生动,短小精悍的微型故事,便于学生记忆和转述。

游戏也可用于听说教学,它不仅适用于儿童,对成年人也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做游戏时,学生会感到愉快,精神放松。

利用图片和插图进行听说训练,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因为借助直观手段,有促进学生说话的典型情景,可以减轻学生记忆上的负担。视觉刺激因素是发展口语熟练的一种适宜而有效的方法。

最后教师要坚持用英语讲授英语。

用英语讲授英语的目的,旨在增加学生的听说机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听觉记忆,养成听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上课开始,师生用英语互相问候,然后教师用英语扼要的重复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概述一下本堂课要学的内容。这不仅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了训练听力的作用。此外用英语解释单词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学习新课之前,对课文的作者生平和课文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作扼要的介绍,教师应用学生所熟知的词句解释新的句子。

总之,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坚持用英语上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教师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注意纠错方式。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由听转到说。说还是检验听力理解的手段。学生刚开始时要多鼓励、多表扬。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时,一个“good”就会使学生激动不已,勇气倍增。因此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善于体谅学生的这种心理,并加以利用,不要逢错必纠。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克服害羞和怕出错的心理,大胆开口了。

第二,教师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第三,教师要尽量广泛地应用视听媒体。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缺一不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听说训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教师自己要不断提高口语能力,凡是学生熟悉的语言材料,教师自己都要能用生动活泼的使学生易于接受的口语讲述,这样的师表作用对于树立学生的信心意义很大。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凭一时激情,靠当时兴趣是难以收到实效的,因此作为起指导作用的教师要持之以恒。

口语、听说能力训练 篇4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口语,训练方法

对语言的培养工作越早进行其取得的效果就越好, 尤其是对语言能力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小学生而言, 良好的英语培养教育不仅能加强学生英语基础, 而且还能强化其语言学习能力, 其中以听说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 其与生活应用联系得最为紧密, 实际应用范围最广, 本文就如何训练小学生英语口语工作进行了探究。

一创建实景, 提升兴趣

众所周知, 语言来源于生活,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多变性, 因此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英语知识点的教学工作, 要使英语教育方法活起来, 让学生的英语教学环境更真实化, 让学生的英语使用得更灵活, 尤其是英语口语的训练教学内容一定要紧密联系实际, 在课堂中设定实景条件, 通过教师演示、幻灯片展示、实景教学影片播放等方式让学生产生英语实际应用环境的联想和体现。设计教学内容时, 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 在保留其爱玩、爱动、好奇心重、学习新东西快等特点基础上加以利用, 在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中加入童话故事、趣味性卡通人物等,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实际模拟课堂中, 教师应运用学生们熟悉的卡通形象, 制作成模板戴在头上以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增进学生亲切感。小学英语口语教育不同于中学英语口语教育, 小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意识, 自控自学能力不强, 因此小学的英语口语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 通过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小学教学工作作为基础教学工作不应将学生的思想死板化, 英语口语教育工作也一样,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灵活的英语思维和浓厚的英语使用兴趣上。

二引入实例, 口语模拟

就当下的英语教学方向而言, 英语教学的目标越来越向重使用的方向发展, 教学方式也从注重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转向英语教学的全面化发展, 能让学生会说英语、敢说英语已逐渐成为基础英语教学工作的重点。而对于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而言, 其内容不宜涉入过深, 口语训练强度不宜过大, 其训练课程的设定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 依据这样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在口语训练中多引入一些经典实例, 通过在课堂中对英语实例的教学而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 并利用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 让其由浅入深、逐层模仿实例中的语句、语速、语调。应注意的是, 小学英语口语教育结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后的英语学习结果, 要想使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有结果就必须用大量的英语口语练习培养学生的语境, 即使是教学方法掌握得对是远远不够的, 要通过游戏、作业、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运用口语的机会, 只学不用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小学英语课程内容较为基础、简单, 而教学时间又相对较长, 因此教师应把握住这段黄金阶段, 英语口语的教育目的应定义为简单的生活对话和口语语感的培养, 有了良好的语感和知识基础学生才敢说, 在日后的学习中才能建立说英语的信心和勇气。

三强化基础知识, 紧密结合生活

英语语言训练要想取得良好的结果, 扎实的英语知识基础是必需的, 在对小学生进行基础英语知识教学课程设定时应将课本理论知识、单词、语法、语态等一系列教学内容融入实例教学方案中, 通过实例教学引起学生对英语的好奇,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模仿、学习之后再利用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对其进行规范, 使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结果规范化。在英语口语训练过程中, 教师绝不能忽视英语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英语基础知识就是一把尺子, 对英语口语教学工作有规范作用, 如果没有了这把尺子, 口语练习失去了范围, 学生过早接触不规范口语, 扰乱了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思路。基础知识是口语训练的基础, 缺乏良好基础知识的口语训练同样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另外, 口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敢说、能说, 将口语训练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才能起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这就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相互配合。要想使学生口语训练取得良好的结果, 就应为其提供更多的口语应用环境, 比如将教师佩戴的校牌改成中英文相结合的, 早晨学生到校后彼此间用英语问好, 在课堂中教师应增加与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次数, 在教室牌、教师门上标上英语, 并积极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在家里通过英语动画片、与父母简单英语交流的形式来增加学生口语使用的机会。

四总结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已成为英语教育的发展方向, 着重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英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工作中应充分顺应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特点, 合理设计课程的难度, 培养其英语学习的兴趣, 加强教育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树立学生说英语的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 这样才能使英语口语训练显示出其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曹玲萍.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几点做法[J].教学经纬·英语, 2010 (12)

[2]侯丽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 促进英语学习[J].小学生教育, 2004 (3)

口语、听说能力训练 篇5

关键词:口语交际;听说读写;语文素养

现行的语文教科书把“口语交际”作为重要的语言训练项目,这一训练项目充分体现了新课标“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一精神,其目的在于在语言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听说训练,并使之和读写训练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下面谈谈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点滴心得。

一、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作为教师,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那就是不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是难以用心学的。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愿意说,喜欢说。

但同时有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口语交际课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发展不平衡,总是喜欢说、爱说、性格活泼的学生侃侃而谈,而性格内向、平时就少言寡语的学生,到了口语交际课就成了听众。针对这种情况,我从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入手,理解学生的顾虑,消除学生思想上的障碍,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以鼓励的语气、满腔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引导每一位学生。

老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无所顾忌地说,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愿意说,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口语交际课才能上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会说

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辅之以多途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乐说的基础上学会说话。

1.创设情境,轻松进入话题

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努力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达到口语交际的目的。

如口语交际“介绍少儿节目”这一话题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在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他们十分熟悉、喜欢唱的《大风车》的歌曲,学生一听都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接着我让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谈谈他们喜欢的少儿节目,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对这个节目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这样鼓励学生把话说全、说准、说好,尽量不在学生说话时插话,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去说,努力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人听得懂。

2.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达到会说的目的

每次口语交际课前,我总要布置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让他们做到胸中有数、先想后说。

如口语交际“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这一话题是多数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的兴趣就高。于是,我要求学生在家里先和父母、兄弟姐妹谈,在课上围绕这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形式上有分组讨论、全班讨论,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正反双方唇枪舌剑、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语言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倾听能力的培养

在口语交际课上除了要引导学生愿说、会说、乐说外,还应该注意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语言交流,所以要教育学生在同学发言时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能分辨别人说话中的不恰当或者错误之处,并能对此做出恰当的口语表达。这样才能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没有障碍。

事实证明,如果说话者发现听众在专注地听自己的发言,那么他就能感到自豪和满足,有种被重视的感觉,进而促使自己进行更积极的发言;否则,说话者的兴致将大受影响。所以说,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也是口语交际课的任务之一。

四、引导学生自觉阅读,以读促说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思维的限制,其语言水平仍不高,通过阅读,他们就能从书中学习到许多丰富的语言。农村的小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不足、阅读面不广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着力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要求他们多读童话故事、著名作家的作品,然后在口语交际中尽量能运用一些优美的语言或引用一些名言名句,使自己的发言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从说到写,提高写作水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表明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这充分强调了语文课程教学要做到说写结合,所以我常常把口语交际课上所说的内容延伸到课后,让学生把说的记下来,写成文章,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单靠教材中的几堂口语交际课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老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的谈话点,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在每堂课中坚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积极的肯定,日积月累就一定能看到成效,学生也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真正学会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口语、听说能力训练 篇6

一、运用视听模仿, 夯实听说基础

小学生视、听觉敏锐, 标准的语音、语调, 特别是一段声情并茂的情境会话录音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视听, 学生会积极模仿。通过模仿、听说, 再进行一些内容相近的大量口头练习, 可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能力。以笔者的具体做法为例, 在课堂教学中, 除严格要求自己标准发言, 给学生正确示范的同时, 还能充分发挥视听媒体资源, , 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如, 在新课教学时, 可要求学生在“Book close”情况下, 认真听一听相关课文的录音, 尝试模仿录音中朗读者的语音、语调、停顿、重音等。除了课堂听读模仿, 还可要求利用录音机、复读机等在课余时间或将磁带、光盘带回家进行听读练习。形式可为新授前的预习听读, 也可为新课后的巩固听读。此外, 还可鼓励学生课后收听适合自己的英语广播、收看电视教学节目, 从而增加学生接触英语进行听说的机会。

二、设置情境交流, 激发听说兴趣

小学是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 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实践表明, 通过多种手段创设情境,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这也与我国古代文论中的“境界说”一脉相传。

1. 情境对话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通过创设英语对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以笔者一次教读red, green, , yellow, blue等颜色的词语为例。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些表示颜色词语的认读能力, 课始, 我就用英语说:“I have a nicee picture for you.Would you like to see?”学生答:“Yes.”于是我顺势出示彩虹图, 并设置情境:“How many colours aree there in a rainbow?What are they?”如此情境之下, 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起来, 马上想到了运用书中的单词来回答。。再如, 一位教师教学Asking the way一课内容, 利用媒体创设了“中国女孩Fang fang遇见手拿行李的美国男孩”的情境, 教师设问:Where is the boy going?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要求学生根据情境大胆猜测, 经过一番热烈讨论之后, 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很多学生的发言与课文中相关句子和问题一样。此时, 教师再要求翻阅文本对话, 了解大意, 学生们则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

2. 角色扮演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表演正是集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于一体的一种学习方式。实践表明, 通过表演展开课堂教学, 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摆脱了死记硬背的旧模式, 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把讲台变成舞台, 让学生成为演员, 教师成为导演, 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 让学生进行表演, 从而使学生得到大量的听说训练机会。

例教学Let’s Eat一课内容, 教师事先准备了hamburger, hot dog, bread, chicken等真实的食品和餐具、围裙等相关道具, 具体学习时, 让学生尝试扮演快餐店服务员的角色, 进行服务表演。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 兴味十足。通过角色表演, 学生们在异域快餐文化的体验中, 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再如, 笔者教学Happy birthday to you时, 设计了公鸡一家团聚互相祝贺生日的游戏。孩子们在游戏情境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 既巩固了所学的语言知识, 又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强化课外交际, 培养听说能力

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除了进行课堂训练, 还应不断强化课外交际, 把开展课外语言交际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具体做法: (1) 坚持日常口语交际。在课余空间, 学生间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氛围淡薄, 英语信息的复现率极低, 从这一角度来看, 要求学生坚持日常口语交际显得十分必要。教师要发挥榜样的作用, 与学生见面时, 尽量用英语问候, 并要求学生间见面或打电话时也能做到用英语问候;可鼓励学生在询问情况、提出疑点、征求意见和向人借东西等的时候, 大胆使用“Excuse me.Would you please...?Can I...?”等口头语。长期坚持训练定能有助于听说能力的培养。 (2) 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英语教师可定期开展与英语阅读相关的实践交流活动, 如英语朗诵会、英语故事会、作品推介会、课外知识竞赛等。可利用壁报刊登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书评、读后感和一些小练笔。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活动, 教师都应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阅读的量与质, 作出综合评价, 选出读书之星并给予奖励。

总之,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师要改变以往“独角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 并将听说训练由课堂延伸至课外。

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们应加大这方面的思考与探索的力度,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如何进行英语听说能力训练 篇7

1.在听说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对英语学习者来讲, 在全面提高英语水平的前提下, 要提高听、说能力, 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1注意区分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英语里有一部分读音相近, 但意思大相径庭的词汇, 如sick (生病的) 与thick (厚的) ;heal (治愈) 与hill (小山) ;doctor (医生) 与daughter (女儿) 等, 差别就是一个音素, 意思却相差较大。因此, 我们要注意区分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在此基础上训练听、说,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2创造一定的听、说环境。

语言离不开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语言学习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这一点毋庸置疑。试想有三个婴儿, 第一个出生在农村, 第二个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 第三个出生在英国;几年后, 必定会出现三种截然不同的情况:第一个本地话讲得熟练, 第二个普通话讲得好, 第三个英语讲得棒。可见, 环境使他们不同。老师应该根据这种规律, 在课堂上甚至在课外营造一定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在浓烈的气氛中感知语言, 进行大量的听说练习, 效果必然极佳。还可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工具, 如学习机、复读机、点读机等, 把课文、对话甚至自己的朗读录制下来反复听和模仿, 不断地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但是, 听与说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听的过程实际是另一个人说的过程。有条件的话, 将学生组织起来, 定期开展会话活动, 则既练听, 又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增强说的能力, 从而取得长足的进步。

1.3有不怕听错、说错, 不断苦练的精神。

学生在听、说、模仿当中, 难免会出错,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学生不必不好意思, 甚至因难为情而不敢开口, 否则会阻碍进步, 对学习不利。只有勇于面对错误、不足, 不断地克服、改进, 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才能取得较佳的效果。语言是一种习惯, 没有反复的实践难以产生熟练的技巧。会话重在达意, 只要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 听、说实践就是基本成功的。

2.听力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四个阶段

2.1入门阶段。

这个阶段针对初学者。在学完字母及一些简单句型和词汇后即可开始进行两种听力练习。

2.1.1句型练习:做这项练习时, 可以把句型、词汇及语法三项结合起来。有不少国内外出版的句型练习教科书及录音带, 如:《英语九百句》 (English 900) 和《情景对话》 (Situationa Dialogues) , 邓炎昌编的《英语会话五十题》和邓荣成编译的《实用英语问答》等。这些课本编排比较科学,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涉及生活常用的词汇和句型, 做到关键句型反复出现。配合课本录制的磁带质量也很好, 几乎都包括跟读和重复。

2.1.2浅显易懂的英语小故事:听小故事也是这一阶段中听力训练的重要步骤。如《罗宾汉的故事》 (GRIMM’S TALES) , 《伊索寓言》 (AESOP’S FABLES) 等。可采用《新概念英语》第一、二册等。听故事旨在听懂大意, 锻炼学生把英语书面符号与声音结合起来。

在入门阶段, 尽管掌握的英语不多, 还是应该努力把听和说结合起来, 积极利用学过的内容, 组织学习伙伴, 开展对话。有条件的话, 听听外籍人士用英语介绍生活、学习或英、美情况的小报告, 即使只能勉强听懂一部分也应尝试。

2.2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仍属基础学习阶段。主要任务是扩大、加深和巩固入门阶段所学成果,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2.2.1继续听句型和小故事。这一阶段要注意通过时间较长、难度较大、语言现象较复杂的听力材料解决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的问题。如果仍沿用入门阶段的句型练习材料, 就要加大单位时间内听力材料的数量, 并在回答或重复时提高准确度。总之, 应在材料难度及反应速度方面下工夫。在听小故事方面可听《如此故事》 (WHAT A STORY) 之类的成品录音带。其特点是在录制故事时, 有意识地安排了好几个人插话、提问, 以中断某人叙述的方式进行意见交流, 这可算作情景对话, 同简单的问答式对话大不相同, 它更接近真实生活, 也更自然。

2.2.2选听各种报告录音, 增加听的内容。为了扩大词汇量, 并逐步适应不同口音和年龄人的讲话, 在这一阶段可选听一些浅易的英美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报告。英美人士访华时的讲话也是很好的内容。这种训练一般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既增长知识又提高听力。

2.2.3收听北京电台对外广播。电台的英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语言比较规范, 播音员的语音、语调又极准, 因此听英语广播是学习英语的极好途径。北京电台 (Radio Beijing) 收听方便, 每日更新内容, 多数是与我国发展有关的消息。由于学习者熟悉这些内容, 因此降低了听力难度, 对听力刚刚入门的人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在这一阶段, 听的重点应是北京电台对外的新闻广播、国际形势分析及一些文化评论。听时要摸索新闻广播的一般规律, 注意培养听新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果一开始感到困难, 就可以采取以下辅助办法, 即在听广播之前阅读《北京周报》 (BEIJING RE鄄VIEW) 、《中国日报》 (CHINA DAILY) 或《新华电讯稿》 (XIN-HUA NEWS BULLETIN) 中的有关文章。这样, 在对内容和词汇有一定准备的情况下, 听英语广播就会容易得多。另外, 可以把新闻和评论录制下来, 反复精听, 逐句推敲。这也是训练听力的一个较好方法。在这一阶段, 仍应进行听说配合的训练, 做口头作文、报告等, 并开展力所能及的讨论。

2.3中级阶段。

本阶段应从机械训练转向实践, 从课本进入社会。培养听外台的能力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可进行以下训练。

2.3.1听美国之音 (VOA) 、慢速广播 (VOA SPECIAL ENG鄄LISH PROGRAM) 或英国广播公司 (BBC) 英语广播 (BBC ENG鄄LISH BY RADIO) , 这两个节目速度较慢, 在词汇选择上也有适当控制, 因此作为听外台的起步练习是很合适的。开始时可根据自己熟悉的英国或美国音选听BBC或VOA, 然后逐步向另一台过渡。在听这两种节目毫无困难之后, 就可转向正常速度的英美电台广播。电台、广播和报纸杂志的内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 在进行这一训练的同时, 应阅读一些英文报纸杂志。

2.3.2视听结合, 训练听懂电影、戏剧的能力, 看外语电影可以纳入这一阶段的训练。听电影、戏剧中的台词实际是相当难的。起步时, 可以先看一些翻译成英语的国产电影, 如《闪闪的红星》。还可尝试听一些语言规范、内容健康的原版英美电影, 如《音乐之声》及中央电视台的《星期日英语》 (ENGLISH ON SUNDAY) 中经常播放的一些英美电影对话, 不能要求每句话、每个字都听懂, 应以是否正确把握故事情节和重要的细节为标准。

2.3.3继续前两阶段的某些听力训练。听力训练是长期的、经常的任务, 因此, 可以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 在向新内容发展的同时, 坚持进行某些前两阶段采用过的听力练习, 但难度和词汇量要有所增加, 要多听英、美文化和政治经济方面的报告, 以及访华学者就当今大家感兴趣的国际问题、青年问题等所作的一小时左右的报告。

2.4高级阶段。

本阶段完成后, 英语学习者应达到或者接近英美人的听力水平, 并能应付各种情况。

2.4.1在听外台方面, 要训练听正常速度的节目。要从重点听新闻, 转向多听专栏评论和报道。

2.4.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争取听使用英语的学术讨论会, 语言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问题的讲座和科普报告, 并积极参加报告会后的讨论活动。

2.4.3如有兴趣或需要, 可进一步训练听戏剧台词和诗歌朗诵, 如莎士比亚、萧伯纳、奥尼尔等名家的戏剧, 或英美诗歌名篇。

2.4.4练习听用英语讲授的课程, 学习英语是为了掌握一种语言工具, 从而更精通自己的专业, 因此, 在这一听力阶段应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或报告, 要练习完全用英语思维, 把耳听、思考、理解和笔录完美地用英语统一起来, 如果客观上没有这种听课条件, 大量阅读专业资料, 听有关专业的英语报告, 并积极开展英语讨论、与同行交换看法等, 或许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3.听力训练实践的具体要求

3.1泛听和精听相结合。

在听力训练中, 既要准确无误地听出某些重要的数据、年代、人名、地名及事实, 又要把握大意, 这就必须将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交替练习, 即把精听和泛听分成独立的练习, 听时穿插安排, 也可把一个故事或报告精泛段落, 有些部分精听, 其余泛听。在精听时, 要熟悉听力材料中的生词, 对难句可以反复听, 而泛听则着眼于量大, 只求掌握大意, 不必了解每个细节, 精听遍数不限, 直到完全听懂为止, 泛听的遍数由材料难度和自己的程度决定, 一般不要超过三遍, 否则就失去了泛听的意义。泛听时, 不宜中间打断, 要一气呵成, 精听则可在句子之间或困难之处停下, 倒带重听。精泛不清, 会养成似是而非, 不求甚解的习惯, 反之, 则见树不见林, 抓不住大意。要注意, 训练不可偏废。

3.2听力训练应培养的能力。

3.2.1从上下文猜字的能力。在听力训练过程中, 往往会碰到听不清或听不懂的情况, 原因很多, 有时是由于说话人发音不清楚或录音效果不好, 有时是因为出现了生词或内容陌生, 这就要靠抓字音及从上下文猜字解决问题。比如, 我们初次听《雪绒花》 (EDELWEISS) 这首歌时, 可能对其中两处的歌词产生疑问, 一是“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有人会认为是:“You look happy to me, to me.”但若仔细多听, 就会发现meet me连读时[t]音部分失去爆破, 并不和me相连。另一难点是“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 这句歌词中, blossom一词由于节拍关系, 唱得委快, [l]音听不清楚, 再加上和后面的of连读, 给听者造成很大困难, 这时需要运用猜字的能力, 从上下文进行分析, 这是一首关于白色花的歌曲, 后面的动词中又有bloom (开放) 这个词, 只有blossom (花朵) 这个词合适, 况且只有blossom这个词包含[b]和[s m]这两个从录音带上可以辨认的音, 这样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所以, 碰到类似情况时, 首先要记住能听清的声音, 然后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语法关系提供的线索进行推测, 如果可能, 还可以根据字音查字典, 这一能力的培养是听力训练中关键的一个环节, 对独立工作、摆脱困难至关重要。

3.2.2排除杂音和各种干扰的能力。为培养这一能力, 要多听新闻广播, 听那些看不见说话人口形的录音报告, 要逐渐适应人们说话时加上“well”, “oh”之类填充语 (hesitation fillers) 的习惯, 以及说了一半忽然转念另起一句话的现象, 还要努力把录音不清不楚一词半语或者讲演者降低声音, 一带而过的词句正确地补充出来。

3.2.3适应英国音、美国音及一些主要方言的能力。听力练习可以采取从一种音入手, 再逐步过渡到另一种音的办法。为了更快地听好英国音和美国音, 学习者可以主动归纳或对比两种英语在发音、语调上的差别, 以便更好地渡过这一关。如美国人在or, er等组合字母后面还要加上[r]音。对英格兰北部、苏格兰地区特殊的发音和用字, 以及美国黑人英语, 澳大利亚、新西兰英语中的一些变异现象, 如无特殊需要, 一般可以不练不学。但听一两个样品录音, 适当有一些了解也有好处。

3.3听力训练的时间安排。

听力训练需要思想高度集中, 故时间安排以每天精神状态最佳的时候为宜。而且时间不宜过长。听力又是习惯成自然的技巧训练, 所以要每天安排一段时间。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更不能听一段时间后, 就一扔半年或一年。

3.4听力测试方法。

听力测试有各种形式, 可根据本人程度及训练目的, 找一些合适的附有测试题的听力教材练习, 考核水平。1) 问答形式:在每次听到所定内容后, 可用问题形式测试是否听懂了大意, 如:“What is the story about?”也可以检查听力中的细节问题, 如:“When was the conference held?”2) 填空形式:这种练习主要用来检查是否听懂了时间、地点及关键字句。它可以帮助我们抓难字和含混不清的词句, 如:Jan’s cousin bought 15 pen鄄cils.3) 是非形式:这种练习是就一段材料中容易含混的内容提出几个句子, 把似是而非的句子和正确的句子交错排列, 以检查听懂的程度。如:Jane’s cousin bought 50 pencils.听到的正确数字应是15。4) 选择形式:如:Jane’s cousin has.a.bought50 pencils b.brought 50 pencils c.bought 15 pencils d.brought 15pencils正确答案是c。考查的关键是听的人能否听清fifty和fif鄄teen, brought和bought的发音。

加强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 篇8

如何培养和加强听说能力呢?

一、创造一个良好的听说英语的气氛和环境非常重要

从心理角度讲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能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低焦虑状态,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听和说能力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进行听说训练。

首先要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友好融洽,课堂气氛轻松民主,学生的心理就会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进行听说训练。学生在听说训练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是爱面子、害羞、怕说错、怕同学耻笑、怕老师斥责。为了排除这些心理障碍,减轻学生的紧张心情和压力,教师要以充沛的感情、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谈吐、恰当的手势、配以适当的游戏和直观教具,使学生克服紧张感,轻松愉快、放心大胆地参与听说训练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坐着回答问题或述说。平时要以鼓励为主,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对学生的错误只做正面纠正,绝不讽刺、斥责,态度要和蔼可亲,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听说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带着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勤奋学习的激素。听说训练搞不好就会十分枯燥,学生厌学,教师难以驾驭。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利用音乐、美术、朗读、游戏表演等形式组织好课堂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听懂学会,达到由苦学苦练到勤学乐练的目的,在乐趣与活动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挑选教材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宁难勿易的原则。如果学生以前缺乏听力训练,听的材料即使比读的材料容易得多,听时还是困难很大,所以要从实际出发,降低难度,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训练方式上也要经常变

(上接第46页)一共48个人,学校要求比赛时只能站四行,换形式,如看幻灯片、听录音的同步视听法,看文字、听录音的听读法。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有边看边听、先看后听、先听后看和只听不看等方式。

在做说的训练时,要尽量利用那些内容简单、情节生动、短小精悍的微型故事,便于学生记忆忆和转述。

游戏也可用于听说教学,它不仅适用儿童,而且对成年人也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做游戏时,学生愉快,精神放松。

利用图片和插图进行听说训练,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因为借助直观手段、典型情景,可以减轻学生记忆上的负担。视觉刺激因素是训练熟练口语的一种适宜而有效的方法。

三、教师要坚持用英语讲授英语

用英语讲授英语的目的,旨在增加学生的听说机会,使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形成听觉记忆,养成听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上课开始时,师生要用英语互相问候,然后教师用英语扼要重复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概述一下本堂课要学的内容,这不仅能起到学习上的承上启下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到了训练听力的作用。此外用英语解释单词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总之,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的45分钟,坚持用英语上课,使课堂成为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教师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注意纠错方式。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时,一个“good”就会使学生激动不已,勇气倍增,因此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善于体谅学生的这种心理,并加以利用,不要每错必纠。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克服害羞和怕出错的心理,大胆开口了。

第二,教师要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

第三,教师要尽量广泛运用视听多媒体。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缺一不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听说训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教师自己要不断提高口语能力,凡是学生熟悉的语言材料,教师自己都要能生动活泼地向学生进行可接受的口语讲解。这样的师表作用对于树立学生的信心意义很大。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凭一时激情,靠当时兴趣是难以收到实效的,因此作为起指导作用的教师要持之以恒。

如能按上述要求、方法去做,并结合大纲教学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训练,即使是在偏僻的农村也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口语、听说能力训练 篇9

跟读是大家熟知的英语学习方法, 近年来被广泛使用, 例如英语幼儿启蒙、各学校英语听力教学, 甚至在翻译人才的培养方面都用到这个方法。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口语和听力水平不高。本文根据高职学生英语存在的问题, 试图分析跟读在提高高职英语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作用, 并探讨跟读训练中一些要注意的问题。

二、高职学生英语听说存在的问题

1. 语音知识欠缺。

由于缺乏正规的语音训练, 加上之前没有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 许多高职学生在英语发音上与标准发音差异较大, 表现为单词读音不准、找不到重音、不会连读和划分意群等。许多学生有这种经验, 熟悉单词的形状和意思, 却读不准音, 或者发现同一个句子自己说出来的感觉和标准发音就是不一样。发音不准确在交际过程中会造成别人的误解, 当听到标准发音时, 自己也理解不了, 是英语学习的根本障碍。

2. 词汇储备量少。

许多高职学生没有记单词的习惯, 也没有掌握正确记单词的方法, 只是死记硬背, 下次碰到了还是不认识或者不知道把单词放在语境情况下判断词义, 要用英语表达自己想法时找不到合适的单词, 词汇储备量非常小。

3. 心理障碍。

由于英语基础较差, 高职学生对英语容易产生排斥和恐惧心理, 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在听力和口语训练中表现出情绪紧张、无法集中注意力的现象, 课后也不愿意多花时间做英语听说的训练。

4. 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英语就要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现在许多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认知停留在表层或者根本没概念, 不注重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文化敏感性不高, 不能理解英语文章的含义, 在用英语交际的时候容易造成交际失误。

三、跟读

1. 跟读的概念。

跟读是英语学习有效的方法之一, 所谓跟读, 即学习者听着标准的英语录音, 或看文本或不看文本, 在语音和语速方面尽量与录音保持一致, 朗读出材料中的内容。

2. 跟读方法的分类及特点。

(1) 同步跟读

顾名思义, 就是与录音中的原声同步进行朗读, 速度略慢与录音原声的速度, 间隔大概一到两个单词, 也就是说当录音的第一个单词播放出来后就要紧跟着录音模仿, 它以文章整体为单位, 录音播放到哪里就跟读到哪里, 直至录音播放结束。同步跟读让学习者在一个连续的语流环境中感受和把握英语语言知识, 可以提高语音识别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种跟读方法要求学习者注意力高度集中, 大脑对单词和句子要在非常短暂的时间里做出反应, 可以锻炼学习者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快速的同步跟读法也叫影子练习 (shadowing exercise) , 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同声传译初级阶段的训练中。

(2) 延迟跟读

延迟跟读类似于复读、复述。这种方法听起来简单, 实际上难度比同步跟读要大, 它通常以句子为单位, 在听完一个句子的录音播放后, 再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复述。由于间隔的时间稍长, 可以对照文本材料, 思考单词发音技巧, 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当没有文本材料时, 就要凭借大脑中存储的英语知识, 例如词汇、语法、语音技巧等回忆和理解听到的内容, 再朗读出来。延迟跟读让学习者可以及时发现发音和录音之间的差异, 有利于提高发音准确度。但这种跟读方法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较强的记忆力, 适合在同步跟读训练一段时间后进行。

四、高职英语中跟读训练的操作方法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及他们在英语听说方面存在的问题, 英语教学中的跟读训练可通过三个阶段实现。

1. 初级阶段。

由于高职学生语音知识不过关, 要提高听说能力, 就要扫除语音和词汇的障碍。这个阶段教师有必要先花一小段时间将音标和发音规则再讲一遍, 相当于运动前热身。只有具备一定语音知识和辨音能力才能着手后面阶段的训练。学生一定要掌握连读、弱读、不完全爆破和音同化等。例如:not at all (连读) ;介词of通常被弱读成[ev];and you, what you. (音的同化) 等。这个阶段的跟读材料, 应该选择一些读音相近或词形相似的词和句子或者难度低些的短文, 有些类似听力里面的辨音练习, 不过在提高语音辨别能力的同时要模仿读出来。学生需要准备小本子随时记录下自己不认识但经常出现的单词, 还要养成在文本资料上面做标记的习惯, 例如单词的重音, 句子的升降调, 不规则发音的单词、容易混淆的单元音双元音都要标记出来以便准确跟读。

2. 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进行同步跟读训练, 这个阶段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关键。经历了语音知识强化和难度相对低的初级跟读后, 学生累积了一些词汇和语音知识, 但是听说技巧尚欠缺。所以这个阶段教师应先让学生熟悉录音的文本材料做笔记, 自己先分析重读在哪里?弱读在哪里?连读在哪里?该在哪里停顿?对内容也有大致了解, 听之前预先有心理准备。随着录音播放开始, 学生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地看着每个单词进行跟读。由于同步跟读时间间隔很短, 学生来不及思考自己原本是怎么发音的, 只是跟着录音很紧凑地在模仿, 这样反复进行跟读, 纠正自己不标准的发音, 慢慢形成新的发音习惯。同步跟读训练所选的材料要适当, 可以根据高职学生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一些和专业相关的录音材料, 例如航空服务专业可以选择英语广播词, 旅游管理专业可以选择英语导游词,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高级阶段。

最后一个阶段进行延迟跟读训练, 选择难度比同步跟读训练时稍难的听力材料, 按句播放文章, 中间间隔几秒时间让学生跟读出句子, 学生最初不适合脱离文本材料, 一边看文本材料, 回忆录音中的发音技巧, 一边自己朗读出来, 尽量每个字都要发准, 觉得没有发准的地方标注出来, 第二遍听的时候重点放在这些地方。反复跟读一篇文章, 最好能把文章背诵下来。很多学生觉得在听的过程中听懂了, 但是到做题时又忘了, 或者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忘记这句话怎么表达, 本来明明会的。延迟跟读一直都在训练记忆力, 所以这些现象可以得到改变。进行一段时间后, 可以加大文章的篇幅, 录音速度由慢速调整到常速, 试着把文本去掉, 只凭耳朵听录音, 大脑回忆发音, 然后复述出来。水平提高后, 变跟读训练为听说训练, 也就是自己重新组织思路, 把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以对话或者讲故事的内容表达出来, 锻炼英语思维能力。

五、跟读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力一定要集中, 避免盲目跟读。

跟读训练中注意力一定要高度集中, 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对不熟悉的录音材料要预先阅读分析, 不能只顾着理解文章意思忽视播放中的录音, 在跟读过程中要听说并重, 认真听的同时要注意纠正自己的发音。另外, 不能盲目跟读, 许多学生在跟读过程中根本没思考, 导致读完了都不清楚文章的意思, 这样的盲目跟读对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完全没有效果, 跟读训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思维要及时跟上训练节奏。

2. 选择合适的跟读材料。

跟读材料在训练过程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方面,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选择难易度合适的听力材料, 如果跟读材料超出了学生认知能力, 听不懂、读不准, 就会让他们产生排斥心理, 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太容易的跟读材料又不利于激发学习动机。要按阶段由浅至深加大跟读材料的难度, 循序渐进地进行跟读训练。另一方面, 区分美式发音和英式发音, 让学生从语音语调、讲话节奏、说话习惯方式等方面体会两者发音的异同。另外, 跟读过程有些枯燥, 有一定基础后可以选择多方面的跟读材料, 例如VOA/BBC新闻、英语纪录片、英语原声电影等。这里推荐英语纪录片, 因为纪录片词汇丰富, 发音语调准比较适合跟读训练;原声电影娱乐性强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语感。

3. 心态。

英语学习要持之以恒才能得到质的提高。跟读虽然是很好的英语学习方法, 但要通过大量反复的练习实现,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积极耐心地配合老师的引导, 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六、结语

跟读能提高英语学习者在语感、语音语调、重读连读等方面的准确性。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 跟读训练有效地将“听”和“说”的训练结合起来, 能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从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良好的学习方法、合适的学习材料、耐心恒心自信心对学好英语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彭乐.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听力[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0) .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的听说能力训练 篇10

一、以语言交际为中心认真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为了在课堂上落实“以语言交际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思想,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认真地设计教师的提问。因此,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师生对话、同桌对话、小组对话和学生自主交流等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的提问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语言示范,对落实“实施双向语言互动”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9 中“What’s this in English?”时,借助实物等道具,向学生提问:“Do you like the kite?What color is the kite?What’s that in English?”通过这些提问,把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既感受到师生互动,又实现了语言知识的内化。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师不可能把全部时间都用于提问,也不可能遍及每一位学生。由此可见,教师提问的“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两两对话”,这两种双向语言互动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且正好能够彼此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这两种言语互动方式很好地结合起来,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学优生带动学困生,大家都在较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自主地用英语描述某种事物或某个事件,可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为听说能力训练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的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我在教shopping这一课时,设计购物情境,把讲台当成柜台,准备了几样学生熟悉的物品,并将物价标签贴在物品上,把物品放在“柜台”上,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语言环境的创设可以使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课堂上支持学生听、说能力训练的最佳语言环境无疑是和真实的交际者进行会话与交流。在交际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了语言知识、提高了语言能力。因此,设计语言交际环境是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看图对话、情境对话和自编故事等活动。这样,学生就可在教师用图片创设的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提供故事性强的多媒体听读材料供学生进行听和读。这些图、文、音并茂的故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听力能力。高明的教师还常常利用非语言方式(如手势、体态、动作、教具等)所隐含的语境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听的英语。

三、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的优势,为听说能力训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大量输入、自然学得是学习外语的一条重要经验。大量输入就是大量地读和大量地听。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学习英语主要以大量的听说为主。大量的听不仅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感,而且也是学生形成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前提。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课堂上运用的方式很多,但我认为,这类技术在英语教学中主要还是在以下两个方面起作用:

1.提供听力材料

多媒体和网络型课件可为学生提供文本、声音、视频和动画。通过鲜明的图像、规范的读音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类课件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four seasons”时,教师可收集大量有关四季的 flash动画,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听录音的内容:“Hello!In spring,everything is green.The trees are green. I like spring. I can fly a kite.”这些图文音并茂的课件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视听情境,学生可借助音频、图片、动画以及有声词典来自主学习,不仅使英语学习更加生动有趣、轻松愉快,而且还能适应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2.提供说话材料

多媒体和网络课件不仅可以用来支持学生的听力训练,还能为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编演故事等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可使其在情境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地实践,促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助于学习英语词汇和建立与实物实景的直接联系。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积极性自然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交际过程中会得到提高,交际习惯也在表演过程中得到培养。在教学“family”时,教师让学生观看一些外国家庭生活的视频片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信息,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所以,利用课件提供的多媒体情境和语言材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进行语言交际时所需的信息,而且可使学生有较真实的体验,开拓他们的思路和视野。

在英语课堂中,我们只有认真地钻研、扎实地实践,才能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栽培出鲜艳的花朵。

上一篇:网络组织相关理论述评下一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