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024-05-21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精选十篇)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篇1

1.1 计划经济体制的含义

计划经济是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经济体系。它避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等问题。计划经济体制, 又称指令型经济, 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大部分的资源是由政府所拥有的, 并且由政府指令分配资源, 不受市场影响。计划经济是共产主义的经济体系, 它的建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保证。只有实现计划经济这一科学体系, 社会经济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弊端, 才能达到社会经济高速、平稳和健康的发展。除此之外还有三种经济体系分别为市场经济体系、传统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

1.2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①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③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④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⑤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⑥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⑦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⑧经济生活政治化。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及基本特征

第一, 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 国有企业通过平等竞争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 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第三, 在宏观调控上, 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利弊分析

3.1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邓小平说,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它们都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但是, 两者又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首先, 计划经济体制中公有制占绝对主体, 基本上不存在其他的经济所有制了。其次, 计划经济体制是指令式, 它以行政管理为主, 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 缺少市场管理和法律管理。最后, 分配方式的极端化, 就以按劳分配为主, 而无其他分配方式。

3.2 计划经济体制的有利之处

现实的状况是市场化被当做了目的, 市场俨然成为衡量经济运行方式优劣的标准。而市场化的既得利益者将这种观念灌输给社会大众, 他们正在自觉地把市场当做手段。以市场作为衡量标准, 计划完全失去了作为一种手段的资格和合理性。现在应将市场和计划作为手段, 它们都必须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 其优劣都要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标准来衡量和取舍。

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所有的人都有工作;它不像市场经济那样严重消耗自然资源;很好地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贫富差距现象, 它能使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不像市场经济那样严重, 身份等级差别也较小。

3.3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实行公有制就要强制地剥夺一切人的生产资料;基本人群要终其一生在一个单位工作和生活, 以便于安排工作计划和生活物资的供应计划。高度计划指令经济要求对经济运行的各方面都要做出细致的计划, 这会导致计划多具刚性缺乏灵活性。政府当局出于政治目的实施资源配置计划, 忽视经济效率, 导致计划经济配置低效。在货币支付之外, 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支付方法, 搭便车等行为普遍化。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业发展, 农村和农业发展明显受到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压制, 导致后期经济增长中产业链条的断裂。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实行分权模式, 由于模式边界难以把握, 经济生活的政治化很容易引发社会性的道德危机。

4 结论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有其合理性, 也有其发展的必要性。若想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得以正常的运行, 要以一个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计划为核心, 形成一整套合理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 这样中国经济的问题都能逐步解决。

摘要:本文通过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种种对比, 深入地剖析了相对于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利弊, 从而得出计划经济体制发展和完善要制定一套既有近期目标又有远期目标的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篇2

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二○一二年二月九日在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陈震宁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平稳、转型加快、质量提升、效益较好、民生改善”,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十二五”开局良好。地区生产总值48604亿元,增长11%,高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14129.6亿元(原口径),增长2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47.9亿元,增长26.2%,高于预期目标16.2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107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2%,达到预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26299.4亿元,增长21.5%,高于预期目标3.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842亿元,增长17.5%,高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5397.6亿美元,增长15.9%,高于预期目标7.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10805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341元,增长14.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5.3%,超过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2.2%,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1.5%,氨氮排放量削减1.9%,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均完成预期目标(四项减排指标系初步统计数,实际完成数尚待国家核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尚待国家核算。城镇登记失业率3.22%,控制在4%的预期目标内。人口自然增长率2.61%。,控制在4%。的预期目标内。

2011年主要工作: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季保持在17%以上。重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民生等的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59个月稳定在20%以上。200个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50亿元。平抑市场物价,发放物价补贴4.4亿元。促进银企对接,全省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超3000亿元,担保机构在保金额超2700亿元。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791.6亿元。中小企业新增贷款超过3000亿元。

(二)更大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制定“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1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4万亿元。服务业全年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7万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加强节能减排。全年关停小化工企业696家,发展循环经济,太湖治理项目加快实施,林木覆盖率达21.2%。

(三)更高层次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年粮食总产3307.8万吨,实现“八连增”。城市化率61.9%。启动实施美好乡村行动计划。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实施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支持,苏北发展内生动力增强。支持苏中江海联动发展、跨江合作开发。苏南加大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援建项目圆满完成。

(四)深化改革开放。省直管县改革试点、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顺利。民间投资增长25.8%。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调整外贸出口结构,外贸出口增长15.6%,服务贸易增幅高于货物贸易增幅34.6%,私营企业出口增长33.5%。实际利用外资321亿美元,全国领先。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36亿美元。

(五)抓好民生改善。突出“四个群体”增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新增城镇就业134.6万人,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超90%。实现社保五个“全覆盖”。新建477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45.3万套(户)。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98%。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顺利。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初步安排和主要任务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节能减排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

今年着力抓八方面工作:

(一)扩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促进消费增长。培育新消费热点,鼓励多样化服务消费和产品消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政府采购加大对节能、节水、环保产品消费的政策激励。降低商贸物流成本,健全现代营销、信用体系。加强消费市场可溯体系建设,专项整治预付式消费。

2、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引导投资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倾斜,加强“三农”、民生、社会事业投入。今年安排省级重大项目220个,计划投资4450亿元。

3、加强运行调节。减免企业规费,力争社会融资规模增长15%左右。提升省内用地供给和调剂能力,缓解企业用工矛盾。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组织调度。提高江苏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力度。

(二)推动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

1、确保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2.3%。提高授权专利转化率,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建设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发展创业投资。实施“十大人才工程”,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10大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占据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的创新型企业。

3、确保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发展金融、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0%。提升现有100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层次。重点培育省级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4、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在钢铁、石化等行业打造国家级重点产业基地,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等行业建设国家重要生产基地。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7%以上。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和品牌经济比重。推进100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三)抓好“三农”工作,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1、发展现代农业。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增加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加强农产品品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解决221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3、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衡配置城乡公共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城乡自由流动。加快城市群建设,发展中小城市,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

(四)着力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

1、保出口稳定增长。重点推进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出口。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等进口。

2、力争利用外资规模全国领先。注重引进国际高端产业、智力、人才和技术装备。鼓励外资在江苏设立功能性机构。支持以跨国并购、引入海外各类基金等方式利用外资,鼓励内外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推动开发园区“二次创业”。

3、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企业有序赴境外投资。

(五)统筹区域发展,提高协调发展水平

1、实施沿海开发战略。积极发展临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支持沿海产业园区提档升级。突出沿海交通大通道、主枢纽建设和公铁水空管综合交通网配套衔接。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苏北扶持。推进江海联动开发和跨江合作开发,实现与苏南联动融合。推进苏南率先发展。

3、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加快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继续做好新一轮对口支援工作。

(六)推进节能减排,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

1、强化政策引导与目标责任。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制定一批严于国家要求的地方节能减排标准,淘汰落后产能。支持新技术运用。加强对地方评价考核。

2、狠抓重点工程与重点领域。实施五大节能重点工程。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企业。

3、加强环境整治与生态建设。加强水污染防治及城市大气污染治理。重点加强化工污染专项治理和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林木覆盖率达到21.5%。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水域和滩涂保护,开展生态创建活动。

(七)优化体制机制,坚定不移深化改革

1、开展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及20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鼓励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等领域。

2、巩固和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提高医保人均最低筹资标准,调整完善基本医保报销范围。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培养基层卫生人才队伍。

3、推进苏州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试点。继续推进南京国家科技体制、无锡“两型”社会、宿迁区域协调发展等改革试点。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切实加强社会建设

1、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拓宽增收渠道。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以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年末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2、社保主要险种覆盖率保持95%以上。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实行城乡保障制度接轨。城镇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70%以上。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36万套(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3万套(户)。

3、推进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培训6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加固改造、重建、新建农村校舍776万平方米,实施农村校车安全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覆盖率89.7%。普遍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强化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基本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都有一名全科医生。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篇3

从中译文的处理谈起。我觉得,之所以造成列宁似乎是在批判计划经济的弊端这样的印象,是由于旧的中译文在表达上不够确切、不够严谨。问题出在这两句话中的头一句上。头一句话的原文为:“Целый,цeльный,наcтоящий,ппан для наc теперb=《бюрократичeскаяyтоnия》。”(《列宁全集》俄文第五版第五十二卷第76页)现在,《列宁全集》中文新版在收载这封信时已把这句话改译为:“完整的、完善的、真正的计划,目前对我们来说=‘官僚主义的空想’。”(《列宁全集》中文二版第五十卷第130页)旧译文把“计划”和“官僚主义的空想”直接划等号,这样处理是不恰当的;按原文,应是等号前的全部词语等于等号后的“官僚主义的空想”,由于在表上忽略原文的句式,致使列宁讲这句话的语气有所变化,使批评的落脚点转到计划上来了。其次,旧译文中“计划”前的修饰语“无所不包的”尽管没有译错,但在此处的语言环境下;含有讽意、贬意,使人觉得列宁是在讥讽和贬低经济计划。新译文按列宁的句式来表达,遣词注意了准确,恢复了列宁的本意。

从新译文不难看出,列宁的本意是在批判官僚主义,而不是经济计划本身。列宁的这句话意在说明,订得再好的经济计划,由于官僚主义也会落空的。请注意这句话等号前、紧挨着等号的“目前对我们来说”一语。可以说列宁写信时的心声尽在其中:列宁对当时经济建设中的十分猖獗的官僚主义是多么痛心疾首!通读列宁的这封信,完全能体会到列宁的锋芒所向。列宁在这封信的开头就已指出:“最大的危险就是把国家经济计划问题官僚主义化。”列宁同时提到经济计划和官僚主义,是为了指出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联系,说明苏俄当时的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所起的消极影响。他与此同时写的《论统一的经济计划》一文(一九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明确提到,经济计划的具体化、它的贯彻和落实在“大官的官僚主义习气盛行的环境中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大官们“用纯粹官僚的态度葬送实际工作”(同上,第四十卷第349和351页)。列宁提到的经济建设中的官僚主义有多种,如“官场的拖拉习气”、经济主管部门之间的扯皮现象、经济领导工作中的人事纠纷和弄权渎职,还有经济工作领导者对行政手段的热中以及由于“不学无术的自负”而表现出的对专家、学者的科学成果的鄙薄,等等。苏俄的官僚主义并不是转入和平经济建设后才出现的,而是早已存在了。这正是列宁对之大加挞伐的原因。列宁由揭露和批判官僚主义,进而提出了改善国家机关的问题。这样的思想,他始终不渝地加以宣扬,这从他逝世前所写的文章也是能够看出的。他在指出官僚主义危害的严重性时,也清醒地看到它的克服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官僚主义既给苏俄的经济建设带来危害,而它的产生也有着经济根源。苏俄尽管已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却仍是一个小农国家,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不发达,人民受教育程度差,文盲很多,这是滋生官僚主义的肥壤沃土。官僚主义的根除,除政治领域本身的有力措施外,治本的办法在于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列宁在谈论官僚主义问题时,殷切希望苏俄“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跨到大机器工业、电气化”等等的马上(同上,第四十三卷第392页),即实现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文化的现代化。

从上述列宁的这封信,人们的确难于看出列宁是在反对制订经济计划。在这里,要交代一下,列宁所说的经济计划就是指在全国电气化的基础上制定的“统一的经济计划”。早在一九一八年,苏俄即着手编制电气化计划。这项工作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期间也未完全中断。列宁认为,恢复和改造苏俄的国家经济必须以全国电气化计划为基础,全国电气化是使经济遭到破坏的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家的唯一正确的途径。一九二○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全国电气化计划终拟订出来了。同年十二月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批准了这一计划。列宁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经济计划”、“广泛的经济计划”,称之为“第二个党纲”(同上,第155页),并由此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同上,第156页)。为了在电气化计划的基础上制订“整个国民经济的国家计划”,全国电气化委员会改组成了国家计划委员会,一直主持全国电气化委员会工作的克尔日扎诺夫斯基被任命为国家计划委员会的负责人。全国电气化计划实际上是一项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运用于经济建设以尽快提高生产力水平、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为保证这一规划的实现,必须相应制订短期计划以及部门计划和地区计划等。这些都由国家计划委员会总揽其成。列宁在这期间同克尔日扎诺夫斯基之间的书信来往是较为频繁的。我翻检了列宁在此期间给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全部十多封信,没有发现列宁有反对经济计划的意思。相反,列宁在这些信中,不管是谈总的计划还是局部计划,不管是谈长远设想还是近期安排,他都力促计划的落实和实现。

列宁的上述那封给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写于停止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酝酿改行新经济政策之际,列宁所说的“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值得一提。我想说明的是,作为“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前身的电气化计划的制订虽然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但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它的制订并不是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需要。新经济政策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事实是,苏俄改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并未放弃全国电气化计划。1921年12月,列宁在写给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另一封信中指出:“新经济政策不是要改变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不是要超出这个计划的范围,而是要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同上,第五十二卷第40页)苏俄改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前此苏俄经济建设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反思,人们通常认为,列宁此时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问题上有所领悟。这的确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巨大进展。我觉得对列宁思想的进展也应实事求是,由此认为列宁当时已看出计划经济的弊端,那就过头了。改行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到了商业的重要,市场的重要,但直到逝世始终都没有得出社会主义下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更没有从理论上阐述它们与计划经济的关系。当然,列宁所倡导的新经济政策并不因此而失却其伟大意义。

还要说明的是,我们在上面谈论的是列宁对“经济计划”的态度,而不是对“计划经济”的态度。“计划经济”和“经济计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国的经济学家们已对它们作了严格的科学区分,这不必多说。我只想指出的一点是,不能把列宁的“全国统一的经济计划”同后来斯大林所搞的计划经济混为一谈。列宁有没有谈到“计划经济”呢?谈到了,但那不是在给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里,而是在别的地方。例如,一九二二年四月十日列宁在写给美国著名电工学家查理·施泰因梅茨的信中明确说道,代替了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制度“将对经济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并在全国电气化的基础上保证全体人民群众的物质福利”(同上,第四十三卷第142页)。“对经济实行有计划的调节”,在《列宁全集》中文旧版中被译成了“实行计划经济”,这也是与原文不符的,因为列宁并没有直接使用过“计划经济”的确定概念。尽管如此,我们从新译文中仍可以看出,列宁不是在揭露计划经济的弊端,而是充分肯定地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将对经济实行有计划的调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篇4

一、由一元价值观向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价值观的转变

一元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只有一种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在这个社会中具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并发挥着对其他各种价值观的主导作用, 那么这种价值观就具有“一元”的性质。多元价值观则表明一个社会拥有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价值观[1]。建国之后, 为适应全国财经统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逐步建立起全国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为了发展经济, 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当时极端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和极端稀缺的资源, 也决定了实施计划经济的必然性。而计划经济意味着中央和各级政府是一切资源配置和使用的主要决策者。也就是说, 建国以后, 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单位制的社会结构、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单一化为特征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使得中国社会总的来说是以一元价值观为特征的, 这种一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处于绝对的统治和主导地位, 其他价值观处于边缘地位。

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联系日益复杂, 计划经济体制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日益显示出其固有的弊端, 经济体制的改革刻不容缓。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党的首要任务是解放生产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 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在市场经济时代,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营业额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上升, 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已占相当比重。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 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外的思想文化逐渐传播到中国, 作为国际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衍生物, 新自由主义思潮也涌入中国。中国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地碰撞和交流, 使得西方国家的许多价值观念传播到中国, 功利主义价值观渗透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个领域,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成为新经济关系背景下一些人所信奉的价值理念[2]。在国内, 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由于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悠久且沉重的国度, 加之社会生产长期以来仍带有传统方式的痕迹, 社会体制结构的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3]。因此, 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不可能根本消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摩擦,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使得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 集体主义价值观依然是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因此,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实现了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元主导价值观到当下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价值观的转变。

二、由偏重集体价值观向集体与个体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价值观是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状况相适应的, 并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客观要求。集体主义与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单位社会和集权政治等密切关联、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并且是这些因素的必然产物。首先, 只有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真正维护单一公有制。其次, 计划经济必须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贯彻执行。人们通常将计划经济时代称之为集体化时代, 主要是因为计划经济是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再次, 单位社会必须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顺利运行。最后权力高度集中的一元化领导也只有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才能得以广泛推行[4]。由此可见,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价值观是偏重于集体主义的。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单位社会的终结以及政治权力向公民权利的转型, 与计划经济相伴生的依附观念、等级观念、平均观念正在让位于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伴随着科技发展与工业的现代化, 与计划经济关系密切的安贫思想、自足思想、保守思想正在被致富意识、创业意识、开拓意识所取代;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到来, 与计划经济相关联的闭锁心理、排拒心理、狭隘心理正在逐渐被开放意识、协调意识、全球意识所代替[3]。在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中, 最重要的就是人们自主意识的增强, 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的凸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的个体自主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普遍贫困、平均主义和物质贫乏, 开始追求个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利益。伴随市场经济基本理念诸如民主、自由、平等、竞争、信用等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 人们开始排斥过去那种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的集体主义, 主张建立一种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集体主义, 同时旗帜鲜明地主张以个人权利、个人独立等个体价值为核心的个体价值观。也就是说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既尊重集体利益, 又追求个体正当利益, 形成了集体与个体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三、由偏重精神价值观向精神与物质协调发展的价值观的转变

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肉体与灵魂二者所构成的, 每个人都既有物质利益的追求, 也有精神思想的追求, 物质追求能满足人的生命存在的需要, 精神追求则能满足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5]。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主要是从价值主体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这两种生活态度以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这两种价值世界的角度而言的。计划经济时期, 中国的物质匮乏、资源有限, 生产力状况极端落后, 实行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 导致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不高, 劳动效率相对也比较低下, 国家和社会的各个单位可以支配和可供分配的社会消费资料匮缺, 人民群众节衣缩食、只求温饱, 生活状况也只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新三年, 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被当时的人民群众津津乐道, 这也充分体现了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不注重物质但却偏重精神的价值取向。计划经济时期, 极“左”地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唤醒人民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狂热的信仰和追求。在这种社会心理作用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被忽视了, 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过分夸大, 导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 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高指标、大规模、高速度、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等严重盛行, 导致中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并给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了摆脱困境, 使国民经济走上理性、健康发展的轨道,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和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是在国民经济大调整过程中, “左”的错误思想再次抬头且愈演愈烈, 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 “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全面发生, 从此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上来。人们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或者是通过发动政治运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所有这些思想指导和精神鼓励使我们看到, 计划经济时代的价值观是偏重精神的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 物质一词充斥着现代社会的很多角落。物质价值观逐渐凸显, 马克思的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与人们的利益有关”, 成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物质利益追求的理论武器。物质利益和物质价值在中国得到了第一次的承认和肯定, 并成为了人们追逐的重要目标, 物质价值观在当前成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我们应该看到当下绝大多数人都是既注重精神需要, 又追求物质满足的。在邓小平倡导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指导下, 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的协调发展体现在一系列的行为中。首先, 政府部门在追求国民生产总值提高的同时, 对于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自然环境污染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 保留了人们对于自然和生态的敬畏, 使人们可以在工作之余倾心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6]。其次, 社会中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忙在不同的生产流水线和工作室内, 都在创造着物质价值, 同时他们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勇于奉献的精神, 诠释着自己对精神价值观的理解和追求。最后, 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追求物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 都在追求亲情、友情和爱情等人类社会中高尚的情感, 遵循着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规范。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的协调发展, 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2]叶启绩, 谭毅, 等.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3]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76.

[4]廖小平.论改革开放之前三十年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J].学习与实践, 2012, (11) .

[5]蔡毅.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迁[J].云南社会科学, 2011, (2) .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计划 篇5

任教老师 金磊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职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德育课。为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强和改进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的精神及我校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总的看,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也有部分学生由于目标不明确,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没有养成,导致他们学习劲头不足、纪律松懈。德育课将发挥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学习信心,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再添动力。

二、指导思想:

教学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思想保证。

三、主要任务: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积极投身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之中去。

四、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自觉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五单元

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难点:第四单元

参与政治生活

关键:第三单元

拥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六、教学原则和方法:

1.教学原则

(1)坚持方向性原则。教学中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2)坚持“三贴近”原则。教学中要注重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紧密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提高教育效果,避免空洞说教。

2.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内容,将综合运用案例探究法、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法、多媒体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七、教学安排和进度:

第一周:8月22——8月26日 开学报到 前言 2节 第二周:8月29日——9月2日:开斋节放假 第三周:9月5日——9月9日:第一单元 模块一 2节 第四周:9月12日——9月16日:第一单元 模块二 2节 第五周:9月19日——9月23日 第一单元 模块三 2节 第六周:9月26日——9月30日 第一单元 思考与实践 2节 第七周:10月3日——10月7日 国庆节

第八周:10月10日——10月14日:第二单元 模块一 2节 第九周:10月17日——10月21日:第二单元 模块二 2节 第十周:10月24日——10月28日 第二单元 思考与实践 2节 第十一周:10月31日——11月4日 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11月7日——11月11日:第三单元 模块一 2节 第十三周: 11月14日——11月18日 第三单元 模块二 2节

第十四周: 11月21日——11月25日 第三单元 思考与实践 2节 第十五周: 11月28日——12月2日 第四单元 模块一 2节 第十六周: 12月5日——12月9日 第四单元 模块二 2节

第十七周: 12月12日——12月16日 第四单元 模块三 2节 第四单元 思考与实践

第十八周:12月19日——12月23日 第五单元 模块一 2节 第十九周:12月26日——12月30日 第五单元 模块二 2节 第二十周:1月2日——1月6日 第五单元 模块三 2节 第二十一周:1月9日——1月13日 复习期末考试

2014-2015年第二学期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金磊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

任教科目:经济政治与社会

班级:13建筑2 1.备课

备课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备课和组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备好课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前提。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实际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认为值得重视:第一、备教材,教师要熟练和钻研本门学科的教材,对我们新教师更要在钻研大纲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所教的学科教材全部熟读一遍,因为科学知识都是有连贯性,系统性的,教材和教科书的编排也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如果不知道后面讲授的内容,就很难确定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性的问题也是把每节课讲深刻;第二、“备学生”,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备课中必须进行了解学生的工作,这主要包括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需要、思想 状况,智力发展水平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以便对教学中以及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有个大致的估计,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工作。起点要合适,采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又听不懂,不能学。第三、“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第四、“备难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那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的选一些这方面的题目,对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并布置下有关这方面的作业。

2.课堂

“万事开头难”在教学活动中,一堂课的导入直接关系到整堂活动的成败。精彩的导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孩子的心,把他吸引到活动中来。刚来时自己也是把握不好此环节,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现在的我能根据活动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导入活动,吸引住孩子的兴趣。对中职生要十分讲究自己的讲授技能,只有讲好才能吸引住学生。经过一学期努力自己能真正做到把握教学目标,讲授条理清晰,讲授内容从实际出发,深入浅出。而且在语言和体态语的运用上也能灵活自如。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的课堂提问技能明显提高。现在问题的设置不仅仅以教学内容为依托,更多的是考虑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问题是否有开发性。课堂不属于老师,他是学生们的展示舞台。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所以每堂课我都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

3.课后记

课后记是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能帮助教师们及时总结经验,并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从而来制定下一环节的学习计划。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可以通过定期分析整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促进教学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很多时候我也将这个环节忽视了,导致后面的课进行的不是很顺利,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多注重这一环节。

学校通过每一个阶段重点听某个教研组,而且面向全体教师的公开课方式,这样的集中听课方式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校教学质量的宏观把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虽然还不能说这样的听课能起到多大的教研效果,但是我们更看重的是听课人员与老师课后的交流,这样的交流的确对双方都很有意义,很有效果,听听上课老师自已对这节课的意见,这堂课的优点、缺点等,教材处理,教学设计的目标等,作为听课的老师也可以提提问题,如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某个学生的反馈、学生上课的状态,某些不太恰当或特别好的做法等,这样的交流也是一种对话式的教研。

我紧紧围绕中等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来进行这门课的教学。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创新,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我对中职校的学生不是很了解,课堂进行的比较困难,因为太多东西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兴趣。下学期我将在课堂中,设置一些和上课内容有关的比较生动实际故事辅助我的课堂。

这门课程主要是让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篇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这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发生了根本变化。

(2)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①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表现在: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②集体经济(略)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由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承包、租赁等,都可以利用。

训练题例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

A.市场经济的主体

B.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C.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由不同所有制形式通过合股方式融合而产生的

解析A、B、C项错误。选D。

2.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①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①个体经济;②私营经济;③外资经济。

②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训练题例

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有同等待遇。这样做:①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更大程度地优化资源配置③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④将从根本上推动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放宽市场准入体现了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地位,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优胜劣汰,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故①②③对,④错,选A。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1)按劳分配

注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

(2)按劳分配以外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①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同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分配方式。②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凭借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而取得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③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也属于非按劳分配。

(3)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①在我国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②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才能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才能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③完善分配制度,注重社会公平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4)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①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②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③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训练例题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特区许多国企高薪聘用科技人员,并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根据企业经营收益分红,科技人员这些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所得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D.按劳分配和接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解析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所得的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题中科技人员的收入显然包含薪水和分红所得,故应选D。

4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宪法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规定

①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这表明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表明权利是相对的,私有财产权也是如此。

(2)保护私有财产与维护公共利益需要是统一的

国家对私有财产可以依法实行征收、征用,是适应公共利益的需要;同时要求依法给予补偿,是对私有财产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保护。这表明既要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也要保护私有财产,二者是统一的。

(3)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②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只有承认和保护私有财产权,非公有制经济才能生存和发展。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依法

治国。私有财产为公民的权利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使公民有条件运用自己的权利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进而推进依法治国。

④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鼓励人们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富强,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训练题例

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正式写入《宪法》(修正案)。国家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

A.确保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B.消除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

C.形成和完善多种分配方式

D.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财富

解析私有财产主要来自于非公有制经济,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D。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市场经济的一股特征

(1)资源和资源配置(略)

(2)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①平等性指的是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②竞争性指的是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

③法制性指的是社会经济运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础,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④开放性指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并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

(4)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训练题例

目前,海尔集团已建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性设计、制造、营销和服务网络,这表明市场经济具有——特征。

A.开放性 B.平等性

c.法制性 D.竞争性

解析海尔集团的举措表明将自己的生产与世界市场联在一起,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目标,A符合题意,应选,B、C、D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

2.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1)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市场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2)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及主要目标

①含义: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②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①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②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③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训练题例

例1.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机制,自2005年12月26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此举:①有利于理顺产品价格,节约资源②违背了市场价格机制③有利于优化消费结构,保证市场供应④有利于企业,不利于消费者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此举属于国家宏观调控,并非违背市场机制,且从整体上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②④的说法是错误的。选A。

例2.上一题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②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③行政手段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方式④应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调控措施

A.①③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故选B,①项与题目无关,③说法错误。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实行市场经济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需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训练题例

2004年6月23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称,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已在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等7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这说明

A.国家的宏观调控可以控制总需求和总供

给的大致平衡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我国基本制度结

合在一起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

目标

D.社会主义国家能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

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解析A、B、C均与题意不符。选D。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

近年来,我国逐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领域,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更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据此回答1--2题。

1.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 )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C.与公有制经济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市场经济具有( )

①平等性②竞争性③开放性④自发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进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据此回答3--6题。

3.上述材料表明,在我国( )

①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将进一步加强②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④鼓励、支持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4.我国的国有经济( )

①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③是国家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④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

A.①② B.② C.①③ D.②④

5.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

①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根本要求

②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④是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就必须( )

①提高国有经济的比重②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和效益③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④加快国有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管理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近5年来,某市的23000名下岗职工中,已有22539名在各类市场及个体、私营企业中实现了再就业。主要说明,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可以( )

A.有效地吸收劳动者就业

B.保存和发展传统技艺

C.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D.使劳动者获得更多收入

8.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根本方法是( )

A.发挥市场作用

B. 强化宏观调控

c.增强节约意识

D.依靠科技进步

9.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能为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经济效益。这是因为( )

①通过市场竞争,能将经济资源向效益好的企业集中②商品的价格在竞争中由供求状况决定③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努力降低个别劳动时间④市场竞争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健全的法制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保证②法制性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③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④法制是国家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市场经济

D.人民当家作主

12.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经济

C.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公众股

D.合伙企业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22分)

材料一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材料二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于2005年10月27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上被表决通过,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并加大了对高收入者征税的力度。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体现了什么道理。

(2)中共中央的《建议》为什么要求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14.(12分)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变成“规划”意味着什么?

15.(18分)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各级地方政府大量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不同程度地充当了“裁判员”“运动员”和“规划制定者”的多重角色。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这一现象会带来哪些危害?

(2)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如何做?

[强化训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A 6. D 7. A

8.D 9.A 10.B 11.A 12.A

二、非选择题

13.(1)①共同体现了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②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要兼顾公平的原则。中共中央的要求和税法调整表明,国家要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12分)

(2)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代替的作用。坚持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0分)

14.(1)意味着让市场经济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规划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决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具体活动不具有约束力,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建立在对市场科学预测和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6分)

(2)意味着政府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把握和调控,从具体的指标性的产业发展计划向国家的宏观战略指导性规划转变,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规划指标少而精,总体上是预测性、指导性的,体现了政府管理从微观向宏观、从直接向间接、从项目管理向规划管理的转变。(6分)

15.(1)上述材料说明了当前经济领域仍存在政企不分,政府错位、越位。这一现象会带来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会造成不少地方盲目重复建设;再者,也会削弱政府的宏观调控等职能,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协调发展。(8分)

(2)①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应根据供求价格、竞争等市场信号,自觉地调节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而不是各级政府独包独揽。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篇7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 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不断深化,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我国经受住了国际经济金融动荡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严峻考验。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体制还应进一步完善, 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必须加快推进改革,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强大动力。

1、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必须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基础上, 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各自发挥优势, 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平等保护物权, 从根本确认和保障了公平竞争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 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是有机统一的。只有公有制经济始终居于主体地位, 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有各种所有制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才能始终保持并不断增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和活力。

2、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继续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要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为着眼点, 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已经引入竞争机制的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 进一步分离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对其他有关行业和城市公用事业等, 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竞争性业务要放宽准入, 对垄断性业务要实行国有法人为主的多元化持股。

3、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我国重要经济增长点, 提供新就业岗位的主渠道, 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生力军。要切实落实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进一步消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 重点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行业准入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 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 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同时, 加强引导和管理,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依法经营。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要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由于现行的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 很难避免一些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盲目发展财政增收效应大的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进一步界定好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财权, 按主体功能区的要求采取有区别的经济政策, 消除行政力量干预经济发展的利益动因, 使国民经济就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按照履行职责与提供资源相对称的原则, 深化预算制度改革, 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制定和实施差别化的财税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 提高经济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 深化税制改革, 引导经济活动主体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着力建设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要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优化资本市场结构, 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深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改革。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 国家计划对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协调作用。要抓紧改革和完善规划体制, 健全编制程序, 完善国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机制, 形成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 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有效衔接的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 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5、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形成三次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的格局;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 加快教育资源整合, 加强乡村卫生院建设。

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 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6、必须大力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我国市场体系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但与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要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改革和完善政府管理土地市场的方式, 经营性土地使用权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提高土地使用率, 积极发展人力资源市场, 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用工机制和体系, 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健全和完善技术市场, 保护知识, 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要深化价格改革, 理顺资源价格体系, 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资金、外汇等要素价格改革, 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 继续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结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以完善、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 通过道德建设、改革和法律约束, 加快建设社会信用服务体系, 健全并严格执信惩戒制度。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和规范水平是市场体系发育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要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认可的行业协会和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 在行业内发挥应有作用。

7、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全面推行依法行政。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 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减少行政层级, 理顺职责分工。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管理的职能与权限。大力推进政务公开,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建立公正、透明的工作制度, 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 加强经济立法。加强对法律法规的解释工作,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检察的能力和水平, 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8、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 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 改善就业结构。二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 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三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9、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巩固第一产业, 做大第三产业, 提升第二产业,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坚持扩大国内需求, 鼓励合理消费, 适度控制投资规模, 优化投资结构, 调整进出口结构, 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07年10月15日

[2]、温家宝,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3月3日

[3]、《邓小平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4]、《江泽民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篇8

一、现有教学分析

由于高中生历史知识储备不足, 存在孤立看待历史事件的现象。苏联1928年10月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到1940年按照“最保守的估计, 苏联工业产量便增加了3倍”“1938年时, 苏联总生产量在全球所占的比例, 已从1929年的5%跃升为18%”。教材介绍了苏联取得的巨大成果, 没有介绍苏联使用哪些方法来克服工业化建设中的困难。由于相关内容的短缺, 学生往往认为“苏联独立完成了本国的工业化”, 这显然与历史事实不符。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学生似乎仅掌握了“全球史观”的概念, 很少有学生把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与西方的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 结果得到“苏联独立完成工业化”的错误结论。

二、教学改革尝试

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 笔者认为, 在讲解本课时, 应该使用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 补充相关内容, 以便学生全面理解苏联工业化的发展过程, 深入了解苏联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一) 从全球史观出发, 探究苏联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与西方经济危机的联系

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发生了遍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了与苏联的关系, 最明显的是美国在1933年底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美苏建交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经济因素。但经济危机爆发后, 资本主义各国均需要找到一个巨大的市场来释放他们过剩的生产能力。这样,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无疑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美国康培尔农具制造公司领导人在1933年说:“我认为俄国是我们工业品在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与西方世界政治关系的改善, 为苏联大规模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生产设备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三大钢铁厂都是美国援建的, 著名的高尔基汽车制造厂, 由美国福特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苏联政府同时重视引进西方人才, 仅在1932年, 在苏联重工业生产部门中就有大约6800多名外国专家。苏联弥补了自身不足, 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教材没有涉及此内容,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 利用全球史观, 在分析苏联经济建设的背景时, 将目光扩展到当时的世界形势, 使学生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来分析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达到扩展学生思路、提高分析历史事实能力的效果。

(二) 利用社会史观, 研究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的社会发展情况, 全面了解苏联社会

社会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政治、经济等方面, 苏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除了引进外国技术, 还特别重视本国技术人员的培养。苏联教育模式对苏联社会发展的影响, 也应列入教学内容。

苏联培养人才队伍的初期目的是更加有效地使用外国技术建立的工厂, 最终目的是完全摆脱对外国的依赖。但当时苏联技术人员非常短缺, 斯大林提出两个著名口号, “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 苏联通过各种方法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和各行业专家。苏联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 “一五”计划期间, 投入239亿卢布, 占国家全部预算支出的19.9%, 相当于工业拨款的一半以上, “二五”计划期间, 该项投资已达1078亿卢布, 比“一五”计划期间增长了近4倍。在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的推动下, 到1939年, 苏联全国识字的居民达到了87%, 高等学校成倍增长, 1938年全苏有近700所。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 苏联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共培养了147万专门人才, 熟练工人增加了近9倍, 工程师增加了近3倍。科学工作者由2.26万人增加到4.26万人。

苏联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因其过分强调专业化, 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这种教育模式, 在苏联经济处于赶超期, 在苏联科研能力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下, 可以让苏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但当苏联的经济和科学研究达到相当水平之后, 却不利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结合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 当西方国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引领下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 苏联的经济发展越来越慢, 科技创新成果也越来越少, 导致国家竞争力的衰弱,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无法发挥, 这和苏联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

总之, 历史本是立体和丰富的, 历史教学不应该只是知识点的灌输, 更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就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培养他们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学生应用相关历史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比较薄弱, 还不能自觉地从整体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根据实际教学经验, 教师应该将历史观点与历史事件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历史事实为基础掌握相关理论, 同时借助历史理论指导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实。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例, 指导学生将历史观点和历史事实的学习结合在一起, 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实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观点,历史事实,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2]曹绍濂.美国政治制度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2.

[3]林建华, 谭桂梅.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期提出的两个口号论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4 (05)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篇9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不同方面的质疑和讨论, 这还要从社会经济制度的角度来说明。对特定社会经济制度来说,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它是一种手段, 通过这样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实现社会经济的有效配置, 实现资源的不断扩大和再生产。有人说市场经济不存在一个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 这种看法认为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 它们所制定和发展的经济制度是完全等同的, 没有区别的。即是把市场经济看作是一种独立经济制度, 是附着在市场经济这一独立实体经济上的社会形式。还有人说既然我们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那就应该逐渐限制和逐步取消市场经济, 甚至根本不必考虑经济改革, 避免资本主义的同化, 建立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针对经济问题提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思想经过十四大确立, 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自此, 我国开始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反映了经济体制的理论内涵, 它完全突破了过去一直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同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为, 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对于经济的调节分别有自己的特点, 既有优势也有不足, 我们应该认识清楚市场经济的长足优势, 发展生产力,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马克思指出:“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 即社会生产关系, 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 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的。”生产关系需要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变化,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需要整个社会在资源配置和工业产业化等不同方面有规律有计划的提高, 这需要整个社会所有成员的参与和协作, 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反映了社会的物质基础, 普通的人民大众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方式选择和要求上来, 才会真正体现一个国家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同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自然会出现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

二、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的脚步逐步走进城乡各个角落,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突飞猛进的飞速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国家经济水平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与此同时, 城乡之间越来越突出了经济差距的问题, 城乡差距是指在基本社会制度及其一系列衍生制度约束下由城乡主产业生产方式而决定的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一方面, 这是受到社会基本制度及价值取向影响而有效发展生产力的良好举措;另一方面, 由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本身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优势和不足, 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城乡差距问题就否定一个社会体制, 也不能以此来批判与之相应存在的经济体制。在这样的客观事实面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机制下, 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能使现实经济活动的物质利益原则最大化的经济手段, 是人类社会配置资源最有效的手段, 也是最具公平性的经济活动方式。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非常完备, 在一定阶段内, 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合理性, 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扩大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资本的积累, 进而会推动经济增长。然而, 收入分配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 当收入差距拉大损害到效率时, 会最终阻碍经济发展。人们对收入差距问题的不满, 除了对差距过大本身不满之外, 更多地是形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不公平, 特别是某些人因不当手段而暴富, 人们的不满情绪就会增长, 经济增长的环境就会被破坏。分配公平正义不仅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如何协调城乡差距, 在不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是我们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三、如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面对客观存在的城乡经济发展差距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成熟, 我们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发展, 但现实发展是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为基础的, 所以就形成了地区发展不协调, 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协调。

1. 制定公平、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

一个经济分配制度的贯彻落实和实践发展, 不能仅仅靠经济体制自身的调节, 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合理的分配方案协调经济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单单依靠市场的自身作用来均衡整个买卖双方的经济利益水平, 显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和公平合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 “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 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科学分配制度的建立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发展, 不能因为解决分配不公平问题, 而转移城市利益或扩大分配, 牺牲经济增长。公平分配不是过去的按人头分配物质和资源的“平均主义”, 这只是机械的平均分配, 不是实事求是和按实际发展情况下的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分配方式;同时, 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社会现状, 在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的情况下,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仍应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只有制定公平、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 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 才能为最终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奠定基础。同时, 要避免贫富悬殊和城乡对立, 要从共同富裕的高度把握和实现社会的公平。

2. 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

我国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始终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 即“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面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 我们必须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合理调节,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经济关系的调节机制对于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不能是暂时性, 而是一个相当长时期长阶段的坚固调节机制, 在这样的机制调节下, 我们必须走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同时, 一个完整的城乡差距调节机制应该是统筹地对资源配置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要把握好度, 不能大跨步地将城市的优势产业优势主导地位迅速削弱, 应该有条不紊地, 按部就班地逐渐带动生产力落后的乡镇企业和产业, 政府职能部门更是要在这条发展路子中起到引领和规范作用, 凡是市场能做好的, 就让市场去做, 凡是通过市场能解决的问题, 就由市场去解决, 政府只做市场所做不到的事情或市场所做不好的事情。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 保证城乡地位平等, 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 使城乡居民和城乡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 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促进城乡互通, 不断打破城乡经济、文化及生活限制, 将各生产要素顺利地进行自由交流和流动, 突破乡镇落后的发展现状, 以城市成熟的发展条件和硬件设施配合人才实力不断引领乡镇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 发挥城市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扩散与辐射作用, 形成城乡社区特色鲜明、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城乡共同进步, 就是要在坚持城乡地位平等的基础上, 通过城乡开放互通、互补、互促机制的作用, 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农民与市民差距, 实现城乡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摘要:我国正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的社会基础;任何一个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需要实践的长期检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同样需要与之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来检验, 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正确对待城乡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安定团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城乡发展差异,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张平.增长与分享——居民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4]沈立人.调整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和对策[J].经济学家, 1995 (4)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探索,认知

1949年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转眼新中国已走过了六十个春秋。纵观中国发展的历程,我们站在经济发展研究的角度,不难看出,六十年中国发展史,其实也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史,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模式,不断创新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一、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他还总结了我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因此,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新中国成立后至始至终的主要任务。

所谓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是要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所有制结构、经济决策结构、经济调节体系、经济利益体系和经济组织结构。概括起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是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75年以来到1982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为给我国经济增添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从企业到银行到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凡此种种都说明了我们的经济体制正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气盎然的经济体制转变。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时期(1949-1957年)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7年,党和政府就着手于对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和变革,要创立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经济体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这就是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土地改革,统一财政经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建立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经过三年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形成。

当时建立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物力、技术力量集中起来,保证重点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快。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该体制的弊病逐渐凸显,也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体制发展的非稳定期(1958-1975年)

所谓“非稳定期”,是指在建国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三十年中,随着思想领域的动荡及十年文化大革命,对经济体制造成恶劣的严重影响,也造成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严重阻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发展。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日益严重,经济决策发生许多重大失误,其中包括对经济体制进行盲目的、不适当的改变,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损失。1960年至1965年虽然对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纠正,经济体制中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及农村包产到户问题等方面发展受阻。紧接着1965年5月开始的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在这种政治、经济背景下,经济体制的各种改革注定要失败。所以“文化大革命”中的经济体制的变动发展,使得“大跃进”时期的“左”倾错误和原有体制上的弊病,不仅没有克服,反而有所发展,进一步家具了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经济体制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尽管1971年至1973年和1975年两段时间里周恩来和邓小平着手整顿国民经济并对经济体制做了若干调整,但在那种大背景下,任何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

(三)改革开放开始时期(1978年)

1978年改革开放的分水岭,从这个时期开始,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人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摸索和探索阶段。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经过这次全会,全党和全国人民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始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至此,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

“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使中国经济发展的航船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航道。”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公认是一个‘奇迹’。30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说。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国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历程。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位居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在国家有效宏观调控下,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就能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从思想大辩论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时期(1978-1992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亿万中国人民,包括高层以及知识分子都深深意识到,“左”的思想路线以及十年文革的浩劫,实际上把中国引上了经济几乎崩溃的边缘。因此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最可宝贵的一个思想大解放时代,这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头10年,同时也是中国艰难摸索改革的10年。对于实行市场经济从政府官员到普通百姓,认识都是比较模糊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的问题、姓资姓社问题还在困扰着中国人民,改革何去何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南下视察0发表0重要讲话,以最直接的方式击中了最迫切的追问———发展才是硬道理;以最智慧的方式放下了暂时还不迫切的纠缠———不要争论。于是,思想解放重新受到鼓励,社会再次达成共识,改革开放一往无前,中国市场化大潮已逆不可挡。

从1978年到1992年的14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实现,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这14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因此,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济,如何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特别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中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1993-2003年)

十四大以来,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大除旧布新力度,改革在不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推动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9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更为深入,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逐步增强。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综合国内学者研究测算结果,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超过60%(一些国际研究机构的研究也表明,中国经济的自由化程度正在提高,在国际比较中的排位逐步前移)。因此到2003年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无论是对国内深入研究如何完善新体制,还是在国际经贸体系中维护我方权益,争取对中国有利的谈判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时期(2004年-至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观念的普及,改革开放带来了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起飞。

基于我国当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理念、新要求,以及我国当前改革的现实状况及其趋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懂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继续付出艰辛的努力。实践表明,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因此不断深化对市场经济的理论认识,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成为下个阶段发展的一项重大历史命题。

三、新中国六十年探索的最宝贵经验———对市场经济的认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实践真知。确定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获得的科学结论,是改革开放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的愈益复杂,这一体制统得过多过死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进行改革,随着改革从农村到城市的不断深入,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特别是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接着党的十四大明确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党的十五大又对这几年探索的实践和理论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回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鲜明地指出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工作布局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的目标。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建国六十年的历程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实践真知。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是则需要践行科学发展观、需要先行先试的勇气和魄力。由于我国尚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各类经济活动主体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由于市场有其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处理不当,它的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出来。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场根本性变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经过我们长期不懈的奋斗努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洪,孙尚清.经济社会管理知识全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陶友之.建国60年:最宝贵的经验是对市场经济的重新认识[EB/OL].东方网,2009-09-01

[3]刘诗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不断探索理论[N].光明日报,2009-08-15

上一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法下一篇:Web数据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