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2024-06-05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精选十篇)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1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不仅可以有效地繁荣农村文化,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而且可以落实科学发展观, 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多层次需求。虽然, 随着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度的提高, 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 作为重要的农村文化建设领域的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这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思考, 提出发展建议。

一、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对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 经费投入有限。新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是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的。虽然近年来, 伴随各级政府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 无论是在基础文化设施, 还是在文化建设配套设施方面, 政府在不断加大投资力度, 但是与理想的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要求和目标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很多县乡级的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运作情况很不乐观, 而且各政府的财力情况都受不同程度的限制, 真正实现文化配套设施的特别少。村级的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就更加薄弱, 基本上是单纯依靠县财政的补助。这些现实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的推进进程。

其次, 对新农村社区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全面。目前, 科学文化教育和大众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依然是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 而对于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还十分欠缺。现代新农村社区文化缺乏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的结合, 导致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没有新意, 而且有很强的类同感, 缺少个性和特色。另外, 新型社区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对于现代文化资源的普及和利用率偏低, 如对互联网的运用等,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

再次, 对新农村社区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新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层次偏低。目前, 很多农村地区的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的是“送”, 如县里每年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等。在镇级社区每年组织的几次文艺演活动之外, 新农村社区能组织文艺活动寥寥无几, 除非是条件特别好的新农村社区, 才有能力通过共建的形式组织开展少许的文艺演出, 大部分新农村社区还是停留在放映电影等简单活动层面上。

最后, 新农村社区文化干部队伍人才缺乏。新农村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依靠的是农民的自发组织, 而目前众多新农村社区的文化现状非常勉强, 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人才相当缺乏, 专职的乡镇级文化站干部呈老化趋势且不足编, 而且专职不专用、活动经费不足的现象也屡屡出现。而村一级的文艺人才就只有少数的文艺宣传队员外, 而且存在这严重的断层现象。所以, 目前新农村社区开展的文化活动, 只有一些技术含量低、适于推广的项目, 众多其他文艺活动推动起来举步维艰。

二、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首先, 重视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加强统筹规划。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 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进程, 各级政府一定要充分重视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一定要将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普及开来, 要在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 合理规划新农村社区文体设施建设, 乣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 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新农村社区文化工作考核体系,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对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加大投资经费, 建立起规范、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协调机制, 并积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中。

其次, 整合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资源。政府要有效整合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资源, 要立足新社区规划建设发展现状, 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充分挖掘各类文化精华并加以应用, 要逐步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结合、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丰富新农村社区文化内涵, 使得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更加多彩, 更加有特色, 彰显出个性。此外, 在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开展的过程中, 要重视现代文化资源, 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 以有效推进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

再次,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层次。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 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广大群众甚至部分干部都还比较陌生, 因此,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橱窗等有效载体, 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宣传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新农村社区文化工作的知晓率, 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主人翁精神, 促使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新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 还要广泛吸收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与文化项目, 以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依托, 构建适合新农村社区发展特点的文化, 改善新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休闲方式。

最后, 加强队伍建设, 培养社区文化建设人才。一是加强社区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主要特点和要求, 逐步培养一批专门的农村社区文化工作者, 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 对不同社区进行进行适合该社区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的文化建设。二是重视对农村文化干部的培养和使用。高起点抓好文化干部队伍建设规划, 把文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科学化、制度化轨道。立足实际, 加快文化干部队伍结构调整, 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注重选拔任用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专业才干的干部, 适时招聘、引进文艺人才, 解决文化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人才缺乏的问题。三是建立农村文化干部队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拓宽农村文化人才渠道, 鼓励熟悉农村生活、有一定文艺专长的优秀人才, 选配机关年轻干部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

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 而且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各级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要适应农村形态, 以农民素质的需求为基础, 不断提升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水平, 带动地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推动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师坚毅.新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D].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0.2.

[2]戚学森.农村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D].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4.

[3]王淑霞, 唐爱华.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村社区文化的构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下的研究[D].学术论坛, 2010.12.

[4]吴理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文化的变迁[C].人民论坛, 2011.24.

[5]何兰萍.以社区为重心推进乡村文化建设[D].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8.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篇2

一、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及成效

2008年,我县抢抓国家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机遇,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工作,将全县346个行政村科学合理规划为106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实施后可新增耕地5万多亩。在这项浩大的民生工程推进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政策扶持、梯次推进的原则,先后启动建设了平阴镇前阮

二、山头、博士、东阿镇新合、孔村镇驻地、孝直镇丁屯、展洼等18个新型农村社区,截至2010年底,累计建设住房5788户、80.4万平方米,竣工入住789户、12.6万平方米,完成道路硬化6.6万平方米,绿化1.13万平方米。全县农民新型社区建设呈现出试点先行、统筹发展、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

(一)坚持科学规划,优化社区建设布局。我县历来高度重视规划先行,只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引领快速发展。我县在社区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先后编制完成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对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布点进行了科学安排。按照城乡一盘棋、城镇协调发展和各项规划高度衔接的思路,合理确定社区建设规模,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有效进行了合村并点。同时,本着“高起点、高层次”的原则,组织专家、村民代表对社区详规集中评审,确保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特色突出、风格多样。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县长任指挥的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及由县农办、国土、建设、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一事一议制度,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组织协调。出台了《关于农民新型社区试点建设协调会议纪要》,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县农办、国土、建设、民政、卫生、教体、水务等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自扶持政策和具体落实目标。各镇(街道)也抽调人员成立了指挥部,形成了“党政推动、两委(村、居)主办、村民主体、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用足用活政策,切实加大扶持力度。一是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对列入“土地增减挂钩”进行新村建设的村庄,除安置地块外,由县政府统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统一对外调剂置换,对旧村址土地复垦新增耕地每亩补助10万元。同时,鼓励农村居民向乡镇驻地、县城集中,以户为单位全部迁出本村腾出宅基地的户,除享受本村货币补偿政策外,由村集体从扶持资金中给予1万元的异地安置费。二是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本着“资金来源不变、用途不变,整合集中使用”的原则,将上级出台的涉及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由县财政整合统筹运作,集中投入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三是规费减免政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除税收外,原则上一切规费全免。同时,县政府对镇(街道)、村(居)修建性详细规划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补助。

(四)创新建设模式,灵活推动社区建设。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新的建设模式,不断加快推进建设进程。一是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通过发展民营企业、工商

贸易、餐饮服务等行业,吸纳人口向镇驻地集中。孔村镇驻地中心社区,依托快速壮大的炭素产业和商贸服务业,规划占地517亩、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的社区,吸纳集聚周边村庄人口1万多人。二是与主导产业拓展提升相结合。依托特色品牌基地产业支撑,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孝直镇汇东片区依托无公害蔬菜基地,将21个村合并为3个新型农村社区,节约用地5300多亩。三是与重点项目和滩区迁建工程相结合。借助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把沿黄13个滩区村、2500户,集中整合到7个社区。同时,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同步搞好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教育卫生、社区服务等配套建设,促进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五)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循序渐进、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广泛地听取群众的意见,扎实做好群众基础工作。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民意,宜合则合、宜搬则搬、宜改则改、宜建则建,不搞一刀切、行政命令和大拆大建。坚持民事民决,社区建设什么样式的房子、由谁来建、什么时候建,农民群众自己说了算,真正把中央的惠民工程变成农民群众自觉自发的行动,因地制宜探索出了村并村、村并城、村并镇、村并企、旧村提升等多种模式。由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最大限度地尊重群众意愿,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较大成效。

(六)坚持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村社区。在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积极打造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新型农村社区。如玫瑰镇以构建“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新型城镇为目标,高标准建设,多元化投入,高效能管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社区建设,一个环境优美、适宜人居、展示形象、承接旅游、充满玫瑰特色的小城镇在县城西南的翠屏山下崛起。又如孝直镇以“孝为先、人为本、和为贵”的孝直文化为载体,打造了极具内涵的特色驻地社区。

三、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课题,现在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一是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资金缺口。二是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群众不很富裕,主要靠农民群众自身筹集解决困难很大。三是土地置换资金到位滞后,土地置换补助金须土地复垦验收合格后才能到位,而土地净收益补助则要等到土地招拍挂之后才能支付。同时,新型社区建设方缺乏主动筹资的精神,对县里社区建设投融资平台过度依赖,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群众积极性不高。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且生产生活成本相对于新型社区较低,再加上入住社区后生产设备存放的不方便,致使部分低收入群众对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第三,社区建设及配套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已建设的社区现状看,存在社区规划层次较低、样式较单

一、整体规模较小的问题,不利于将来社区发展,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初衷有一定差距。在建社区把重点放在楼房建设上,水、电、路、气、医、学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重建轻管”,入住户服务管理的缺位影响了群众积极性。

四、加快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创新组织形式,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充实调整现有的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指挥部,抽调相关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社区建设队伍,具体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政策拟定、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强化联席会议、一事一议制度和社区建设进度周报制度,尽量减免各种规费,集中办理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镇(街道)、村(居)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具体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镇(街道)、村(居)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搞好宣传发动,突破常规推动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对社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在规划建设、创新内容、建设标准、运作模式等方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对社区建设实施全程监督,让群众享受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因地制宜发动群众,“钱不够的不用慌,可帮你联系银行,也可攒攒钱再迁;想不通的不用慌,想通了再迁;意见不一致的不用慌,商议好再迁”。在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速度。

(三)强化资金统筹,形成多元投入格局。明确以县为主的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统筹主导地位,加大力度,整合扶持项目。充分利用土地整治投资公司这个平台,专门经营增减挂富余指标,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多种途径,争取社会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持,推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同时,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不改变投资管理渠道,在发改委、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下,借助土地投融资平台,严格按照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强化县级政府整合作用,集中投放,综合使用,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提高资金利用整体效益。

(四)狠抓质量安全,提升整体建设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须自始至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运作、高质量建设。严把质量安全关。继续严把施工图审查、招标、监理、质监与安监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农村住房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作用,对在建工程进行安全、质量、手续、监理、节能方面的全面检查,切实搞好建筑质量监理和工程验收,确保社区建设质量安全。

(五)制定产业规划,促进农民就业。农户入住社区后,虽然生活开支有所增加,但相对完善的服务功能,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务和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是制定产业规划,加快土地流转,发展集约种植、养殖。二是引导好各种农村协会组织在社区中的衔接,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经营生产提供更多机会,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开拓进取,建设新型农村学校 篇3

春种秋收,一石一木皆育人

2004年,我荣幸地接过了带领学校发展的接力棒,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宜人的校园环境,成为全体教师新的追求。我们要尽最大可能,为他们提供宽阔优美、干净整洁、舒适温馨、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使师生员工充分感受每一面墙、每个角落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校园内设有三个别具匠心的小花园——“馨园”“博园”和“翔园”。“馨园”之名取自刘禹锡的名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同时又谐音“心愿”,即教育者共同的心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园中36棵榆叶梅组成了一个大写的“井”字,寓意着师生员工井然有序地工作学习。同时“井”还有挖掘之意,学校时时刻刻挖掘师生潜能,激发师生能量。中间的石头名叫“源”,像是并肩站立的两个人,就像我校的师生并肩作战,彼此支持。它处在“井”字中间,有“源”才能“井满”。它是我校校园文化之源,师生动力之源,学校崛起之源,灵魂升华之源。

“博园”之名,源自《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学无过矣”。同时,“博”还有用努力拼搏去争取的意思。园中是一块“五彩石”,名日“斓”,寓意着初中生活多姿多彩,其形似蓄意待发的起跑者,寓意时刻准备向目标拼搏冲刺。园子里种着三排迎春花,象征着希望和朝气。

“翔园”寓意鸾风翔集,其中的甬路恰似奔跑者挥舞双臂,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手臂”和“双腿”上分别用彩色鹅卵石拼出英文“诚实”和“勤奋”,时时提醒我校师生诚实是为人之本,勤奋是做事之根。“翔园”正中树立着一块巨型斑马石,正面镌刻出一道道水波花纹,层层荡开,告诉我们做人要从基础做起,做事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薪火传承,一言一行皆动人

近年来,我校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我校确立了“以德载学、依法治教、科研兴课、优化资源、特色办校”的办学理念;遵循为师生可持续发展,为师生展示才华搭建平台的办学思想,坚持以全面发展,发挥个性特长,为社会培养造就德智双全、学创俱能、身心两健的一代新人为培养目标;以“服务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于社区的文明建设”为内容,追求“教育零失误,服务零距离,家长零投诉”的目标;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线,以课堂为主阵地,突出人文环境建设强化环境育人,将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们矢志薪火传承,自强不息,成为沙河地区基础教育的栋梁。“北京市文明礼仪学校”“昌平区农村质量优秀学校”“北京市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是对我们的褒奖与肯定,我们犹如浴火凤凰,正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翩翩翱翔。

激情奋进,一师一生皆感人

“敢于面对,勇于开拓,我们的潜能无限。勤于思考,善于学习,我们是个性鲜明的满中人。”听过我校校歌《超越自我》的人,无不为这激情澎湃的乐曲所震撼。而看过我校校徽的人,则更能感悟蕴含其中的满中精神。校徽的整体设计表明了学校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立足昌平、满怀信心,打造自身优质特色教育。校徽由红黄两色组成,红色象征着我们满中人激情四射、充满活力;黄色象征着我们满井中学必将会继往开来、走向辉煌。

“走进来,你是满中的希望;走出去,你是满中的骄傲。”这句校长寄语如春风化雨般浸染着每一名满中学子的心灵。我们在曲折中奋进,在发展中成长。多少教师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添霜,多少学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栋梁之材,始终不变的是我们满中人以无私奉献、不畏艰难、改革创新谱就铿锵之歌。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满井中学)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4

关键词:农村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有机结合

一、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不同之处

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农村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医疗安全网, 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基本规定, 与新农合存在诸多差异。

第一, 概念不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与社会对低收入、贫困农民提供医疗支持, 目的是保障其最基本的医疗需求, 维护其基本的生存权利,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制度;而新农合则是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第二, 制度主体不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主体是政府, 是政府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要承担建立制度、提供资金、管理、监督等一系列责任, 同时还要承担制度的相关风险;而新农合的制度主体是农民, 是农民间的互助共济制度, 是由农民自己缴纳保费, 并承担制度的风险, 政府责只负责“组织、引导、支持”。

第三, 权利义务关系不同。提供救助制度是政府的职责和义务, 享受救助是农民的权利, 二者的权利义务并不对等;而合作医疗制度中农民的权利义务是对等的, 只有履行了缴纳保费的义务才能享受与之相应的医疗保障。

第四, 保障标准不同。医疗救助标准相对较低, 只能是“雪中送炭”, 主要是为了满足农民最基本的医疗卫生需求、维持基本生存能力, 属于社会救助;而合作医疗主要是以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为目的, 保障水平标准相对更高, 属于社会福利。

第五, 保障对象不同。农村医疗救助针对的是农村贫困户和农村低保户等特殊人群;而新农合针对的是全体农民。

第六, 保障方式和程序不同。医疗救助要遵循社会救助的一般程序, 需要调查家庭经济状况, 确定贫困户后再向贫困人口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而新农合不需要进行经济状况调查, 农民只需缴纳保险费, 就可以在发生规定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时得到制度提供的一定比例的医药报销。

第七、实施部门不同。医疗救助制度是由民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而新农合是由卫生部门组织实施的。

二、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一) 必然性

第一, 农村贫困人口一般既是医疗救助对象同时又是新农合成员。

第二, 定点医疗机构是新农合与医疗救助共同的医疗服务提供方。

第三, 医疗救助与新农合的政策目标都是“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采取的方式是对医疗费的补偿。

两个制度一方面是各自独立的, 另一方面又是互相配套、互相补充的, 缺一不可。因此, 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相结合具有必然性。

(二) 必要性

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是政府和社会向一部分生活处于低收入甚至贫困状态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救助, 以缓解无经济能力医治疾病的农民的困难, 增强贫困人群的自我保障和生存能力, 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保护屏障, 也是贫病人口最后的一道安全网。改善贫困人群的健康状况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贫困人群实施医疗救助更是医疗救助的职责之一。如今医疗费用飞速上涨, 而农村仍有众多未达到温饱线的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的低收入贫困人口, 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依旧严重, 若目前只是单一地实行合作医疗制度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的。

第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低保障水平还不足以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追求全民化的医疗保障。发达国家发展得更快一些, 但也未完全实现全民保障。这些国家医疗保障模式主要是单一的全民免费医疗模式和以医疗社会保险为主体的混合型保障模式。在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 由于医疗费用的上涨和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水平低等原因, 不断谋求改革, 逐步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即使在社会保险高度发达的国家, 还是有少数国民只靠保险给付仍然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还是需要依靠社会救助;所以在发达国家, 尽管社会救助有一定的萎缩, 但还是需要社会救助的补充做后盾, 确保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的关系也是如此[2]。

可见, 即使在经济发达、财力雄厚的西方国家, 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发展中国家, 有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需要医疗救助, 同时在社会医疗保障水平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 建立相应的医疗救助体制就更有必要了。这些贫困人口无力享受到社会医疗和合作医疗的保障, 只有通过医疗救助将被医疗保障拒之门外的贫困人口纳入进来, 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健康, 以维持社会稳定。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 要逐步建立包括全民保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多层次的结构合理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

第二, 必须在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上通过医疗救助的方式继续给予贫困人口救助, 以减轻其因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社会环境与传统合作医疗时期的经济相比, 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继续单一地采用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而放弃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于现在来说是不可行的。因为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上是覆盖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功能, 所有人的医疗需求都可以得到保障, 因此不需要再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的是自愿原则, 那些没有能力支付保费的农村贫困人口就被拒在了医疗保障大门之外。并且即使政府提供资金使这些贫困农民加入了新农合, 贫困农民的医疗需求还是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因为小病门诊费、医疗费用不属于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 大病的医疗费用是要自己先付起付线以下的部分, 达到起付线以后还要自付一定的比例, 并且还设有封顶线。对于农村贫困人群而言, 根本无力承担这样的医疗费用。结果贫困农民依然是看不起病, 依然得不到合作医疗的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范围是有限的, 保障功能也不够全面, 这决定了必须建立独立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来保障那些没有被新农合覆盖的贫困人群[3]。

第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践决定了必须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试点中, 一些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没有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支付参加合作医疗的费用, 只有暂时依靠财政或社会捐助来解决, 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农村合作医疗属于农村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 要坚持贯彻并要长期坚持, 而贫困地区地方财政的紧张和社会捐助的不稳定性不能保障制度资金来源放入稳定, 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因此, 要建立与之相互补充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来保障所有人的基本医疗需求。

三、农村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

从试点的运行状况来看,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由于还处于制度的初创期, 又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因此, 从目前实施的现状看, 这项制度从设计到实施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 制度的设计不够完善

起初医疗救助制度在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定位是不明晰的, 也没有明确的政策目标, 主要体现在救助对象、救助内容和救助标准尚未稳定, 变动不居。对特殊病种的限定大大缩小了医疗救助的范围, 可以得到救助的病种只有几种到十几, 导致许多亟需救助的贫困家庭被排斥在救助范围之外;医疗救助的申请手续、报销手续和行政程序过于纷繁复杂, 各部门之间协调难度大, 工作效率降低, 运行成本高, 使得部分贫困群体对之望而却步;医疗救助制度规定救助对象只能到定点医院就诊或住院才能享受救助, 使救助对象毫无选择余地, 而且不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上的种种限制, 既不利于缓解人群的对医疗需求的困难, 也不利于医疗机构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

(二) 资助农村救助对象参合没有达到保障的目的

部分地区采取资助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为医疗救助的主要形式时, 因为贫困人口经济的困难而无法享受到新农合, 有病不治、应住院而不住的现象仍然存在。一是因为新农合采取后付制时, 患者必须自己先带钱去看病, 出院后才能进入合作医疗补偿程序;二是新农合设置了起付线, 补偿对象只有支付了起付线以下的费用后才能得到新农合的补偿。如果医疗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低于起付线, 或者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去支付需要自己承担的费用, 就得不到合作医疗的补偿, 政府为他们代缴的个人参合费实际上被其他能够承担得起自付费用的农村居民所占用。

(三) 医疗救助经费严重不足

一方面, 在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非常薄弱, 无力加大在医疗救助方面的投入, 导致医疗救助资金和配套资金不足或不到位, 阻碍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 2006年人均医疗救助支出, 城市为348元/人, 农村仅70元/人, 人均救助标准太低, 尤其是对本身就贫困的农民的补助更加微薄, 只能稍微缓解贫困救助对象的一般就医困难。对于需要支付巨大的医疗费用的贫困对象, 有限的医疗救助对其的帮助微之甚微, 救助对象还是得不到有效的医疗保障。

四、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有机结合

(一) 建立独立的医疗救助制度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与合作医疗制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社会作用也不相同, 不能相互替代。因此, 建立独立、完善的医疗救助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进行有机结合的前提。完善医疗救助制度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 确定综合性目标。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目标是指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所要达到救助成效。单一救助目标的成效是远远不够的, 建议确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综合型目标, 即由主要目标 (低保户、五保户等) 、次要目标 (采用制度性的办法救助的) 、弹性目标 (争取非制度性途径救助的) 共同构成的综合性目标。在确定农村医疗救助的主要目标之后, 还要关注那些没有列在低保户、五保户的相对贫困人群和那些处于相对贫困边缘、因高昂医疗费用而又返贫的困难人群;在救助内容方面, 还要对那些无力承担高昂的非基本医疗的医疗费用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进一步扩大医疗救助的范围。为了保证确定对象的公正性, 县、乡基层政府要通过公开的选定程序选定医疗救助对象, 同时还要实行民主监督制度及定期审核制度, 以确保最需要救助的人群得到最及时的医疗救助。

第二, 拓宽筹资渠道。农村医疗救助应该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进行多渠道筹资。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以财政性资金为主, 社会捐助资金为辅。其中财政性资金应当根据各地财政实力的不同来确定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承担比例。财力比较强大的东部地区, 应该以地方财政负担为主;对于财力较弱的中、西部农村地区, 则要加大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此外, 还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社会各界对农村医疗救助事业积极地进行捐赠;或者可以发行彩票, 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医疗救助。

第三, 确定最基本的防治服务。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保障的“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是一个什么程度的需求, 各个国家对此的理解都不相同, 包含的内容也不相同。仅仅根据“医疗上必要”来确定“最基本的医疗需求”是不准确的。应该“采取一种透明的、能够被社会接受的、明确的程序来规定一个基本收益组合中的优先顺序”:应该先考虑医学上必要的医疗项目, 然后再综合考虑保障基金的承受能力和社会的偏好等因素;应该将救助的内容确定为门诊服务和常见病住院, 同时还需要明确医疗救助是一种救危性救助而不是康复性救助, 只是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以低水平保证大多数的贫困人口被纳入救助范围, 实现救助效果的最大化[4]。

第四, 确定科学的测算方法。医疗救助的技术测算是医疗救助制度设计与实施的核心环节, 是决定制度运行成败的重要因素。县级民政部门作为制度的管理方应该组织相关技术人员, 综合考虑制度筹资总量与救助对象数量、救助服务内容、地方平均医疗费用、当地贫困人口平均发病率、医疗服务价格、门诊和住院需求弹性系数等众多因素, 对制度进行严格的测算, 可以进行小范围试点, 在完善制度技术设计、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以保证制度稳定、有效地运行。

第五, 加强监督管理。设立救助基金财政专户, 对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救助对象的医疗救助档案;加强对医疗机构和被救助对象双方行为的管理与约束。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建立多层次监督体系:卫生管理机构监督、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社会公众监督等。卫生管理机构对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督, 规范行医行为;财政部门应随时监督救助资金是否及时到位及合理使用;还要建立医疗救助公示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救助资金筹集和使用、救助对象、救助数额等情况, 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同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补充。新农合的建立有利于减轻医疗救助制度的压力;而医疗救助制度则可以弥补新农合对贫困人口保障不足的缺陷, 两者进行有机结合, 互相联动形成双层保护网, 使农民的医疗需求更有保障[6]。

(二) 制度设计的衔接

首先, 目标确定的衔接。对特困人口实行零起付线、提高封顶线、扩大救助的“病种”范围。应该明确规定让特困对象无门槛享受合作医疗保险, 减少农村特困人口因交付不起所规定的“起付线”以下的自付部分而无法就医的现象, 即对低保对象、五保户、低保边缘对象在农村合作医疗结报时不设“起付线”;对大病住院补偿的最高封顶线要相应地提高。同时, 应该把低保边缘对象纳入医疗救助对象以克服根据低保线来界定医疗救助对象的弊端[7]。

其次, 补偿方式的衔接。目前普遍采用的补偿方式有三种。国内采用较广泛的是“事后救助”, 其不足之处是时限较长, 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先期垫付医疗费用的救助对象是起不到保障作用的;“事中救助”是救助对象缴纳自付费用后再去民政部门进行救助补偿的模式, 合作医疗办公室与定点医疗机构每月进行一次结算, 但是事中救助仍然存在资金垫付的问题;“事前救助”是最理想的补偿模式, 有利于救助对象充分享用医疗服务, 也有利于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对供方行为进行控制。采用事前救助, 救助对象就医发生医疗费用后只需持农村合作保险医疗卡在定点服务机构刷卡就可以显示出住院期间发生的全部医疗费用, 各项费用下面也分别列出由新农合减免数额, 定点医院减免数额, 以及救助对象可以从民政局得到的救助金额等详细信息, 救助对象出院时只需支付医疗救助和新农合双重报销后的自付费用, 事后定点医疗机构分别于民政局办公室和合作医疗管理办进行结算;在新农合设立家庭账户的地方, 医疗救助制度可以将定额的用于资助贫困人口门诊的医疗费用直接打入新农合家庭账户, 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只能在困难户结算医疗救助费用后才能享受医疗救助金的制度性不足, 并增加了费用减免的透明度[8]。因此, 应在全国推行医疗救助事前救助制度并进一步对其完善。

再次, 医疗服务机构的衔接。应统一新农合和医疗救助的定点医院, 同时扩大定点医院的范围, 增加定点医院的数量, 将参保农民所在的县级市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设为定点医院, 重点完善“小病在社区”的工作机制。同时, 扩大救助对象对就医医院的选择, 确立合理的逐级转诊制度, 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与上级医院实现挂钩, 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 大大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9]。

(三) 制度运行与管理的衔接

首先, 制度运行的衔接。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相结合的运行成本远远低于两者单独运行成本之和。因为医疗救助制度服务覆盖人群只有占农村5%左右的特困人群, 如果单独运行, 还需要配置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人均成本太高昂, 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两个制度结合起来共同运作。虽然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分别是两个独立的制度, 但其运行机制是可以有机结合的。通过互联网可使医疗对象信息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之间共享。从制度设计上排除不同行政系统共同操办同一事务所造成的摩擦成本和重复成本。例如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为参合对象和医疗救助对象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和卫生保健服务;民政部门负责医疗救助对象的确定和动态管理、资助农村五保户和特困对象参加当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对救助对象患大病给予一定的医药费用自付部分的补助;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合作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工作[10]。

其次, 资金管理的衔接。由于新农合是由卫生部门管理, 医疗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 如果两个制度单独运行, 救助对象报销则要分别跑两个部门, 程序繁琐, 又不方便。因此可以采取医院垫付制, 卫生部门、民政部门预付部分资金、定期与医院结算, 采取医院先期垫付、直接补偿与救助的事前救助方式, 既方便了救助对象, 又提高了贫困群众就医的及时性[11]。

最后, 机构管理的衔接。保持新农合与农村医疗救助定点医疗机构的一致, 医疗卫生服务的日常性监管就可以由新农合管理机构、卫生部门负责了, 医疗救助管理机构就可以将有限的精力用于医疗救助制度的设计及运行。同时在信息化的时代还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的衔接。目前, 新农合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 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互联网联结的计算机化信息管理机制, 医疗救助制度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新农合的信息平台, 实现网络信息共享。此外, 实现新农合、农村医疗救助和医疗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三者共用的信息平台整合,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失误, 方便群众, 有利于增强对供方的及时监管, 还可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运行的公开性和透明性[12]。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news.xinhuanet.com.

[2]颜萍.加快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建设的初浅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 2010, (5) .

[3]庇古著.福利经济学[M].金镝,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4]董立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 2008, (6) .

[5]Arrow.K, .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of Medical Care[M].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3, 1963, pp.941~973.

[6]Wang H., D.Gu, Dupre M.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n-rollment, satisfa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New Cooper-ative Medical Scheme Program in six study areas in ruralBeijing[J].Health Policy, 2007 (12) :548~572.

[7]景天魁.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8]梁春贤.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的责任[J].经济问题, 2006, (5) .

[9]陈在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求不足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 2007, (3) .

[10]顾海, 唐艳.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农户理性不及的反应——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两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11) .

[11]华迎放, 孙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构建研究[J].人口与经济, 2005, (4) .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篇5

***抓住煤矿沉陷区群众搬迁安臵的契机,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率先在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通过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为经济转型腾出了空间,改变了旧的农村面貌,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了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同步城乡和谐居住环境

一是新型农村社区整体布局规划。新建社区做到“三个尽量”,即尽量向县城集中、尽量向镇区集中、尽量多村并建,实现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全市303个行政村有73个并入城区、81个并入镇区、149个通过合村并点建成56个新型社区,形成城区为主体、重点镇为支撑、新型社区为节点的新型城镇体系。二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在规划建设中引入“城”的理念,本着“一代人建房、几代人居住”的原则,一步到位,高标一流,使新建楼房结构合理、外观雅致、环境优美,彰显大气洋气雅气,努力建设“百年社区”; 制定“1+25”的配套规范,注重道路、水电气管网、通讯、垃圾及污水处理,学校、幼儿园、卫生室、超市、游园绿地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三是交通廊道规划。按照道路“842”和绿化“532”进行规划,郑州至***

区快速通道为双向8车道,两侧各50米绿化带;***区至各中心镇道路为双向4车道,两侧各30米绿化带;各镇区至新型农村社区道路为双向2车道,两侧各20米绿化带,形成顺畅快捷的绿色通道。

二、注重合理布局产业,实现城乡集约节约用地

一是就近规划建设创业园。在全市布局4个省、郑州市级产业集聚区,在城区、镇区、社区附近规划建设不同类型的创业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方便群众就近就业。二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留出一部分用于发展工业和现代农业。实施合村并城、并镇、并点后,预计全市可节约土地8万多亩,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用地保障。三是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鼓励引导社区居民将承包地以入股、转包等形式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流转,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经营。目前,全市集中流转土地

6.8万亩,共涉及13个乡镇、1.78万户。

三、着力破解资金难题,带动政府与民间资金帮扶

一是根据实际,利用煤矿包赔、上级奖补、政府配套、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二是按每户10000元标准对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奖补。三是整合农业、水利、交通、教育、环保等涉农项目和资金,首先保障社区建设需要。四是鼓励引导“双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民营企业家捐资帮扶,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08

至2011年,共奖补资金3.2亿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4.1亿元,带动民间资金25.2亿元。

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城乡干净整洁品牌

以道路拆迁和廊道绿化为切入点,着力打造道路顺畅、宜居生态、干净整洁的城乡环境。一是按照道路两侧“532”的标准进行拆迁绿化,郑登快速通道新密段两侧各50米,郑密路、密杞路、密荥路、王超路、王观路道路两侧各30米,镇区至社区道路两侧各20米内及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全部拆除。印发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拆迁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拆迁范围、补偿原则和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和拆迁补偿资金发放,强化督促指导和拆迁群众安臵等,确保和谐拆迁、稳定拆迁、安全拆迁。目前,已拆迁73万平方米,绿化培土38万方,绿化栽植427.25万平米。二是在全市持续开展“清洁家园、美化乡村”、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等一系列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建设一批垃圾处理设施、游园绿地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配备环卫工人7400名,达到每个村民组均有清扫保洁员,改变了过去“脏乱差”形象,树立了新密干净的品牌。

五、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激发社区建设干事热情

一是专门成立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挥部,由四大班子领导挂帅,统筹协调、督促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特别是对规划、土地、资金等重要问题,及时研究部署,及时协调解决,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二是专题研究制定《***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6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文化路径

2011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乡一体化蓝皮书表示,2003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城镇化连接城市和农村,连接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扩大内需的潜力和转方式、调结构的希望所在,党和国家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新的发展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科学、合理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在农村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实现全员参与城镇化建设。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地域差异大,尤其在经济、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城乡更具天壤之别。因此,国家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城镇建设,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别,力主城市带动、帮扶农村尽快发展,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起步较早。但其显著发展并引起学界关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及生产方式的改进,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产生,他们由家乡来到大中小城市打工,加入到城镇建设中来。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缓慢,且并未明显波及广大农村。进入新世纪,三农问题备受国家关注,新农村建设被提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上来,城镇化得以推进,关注重点也由城市转向农村。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呈现起步较早但发展艰难、复苏慢但推进快、散漫且波动大等特点。这是受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我国现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城市与乡村在资源、投入、能源、产业布局等方面存在较大竞争与矛盾,特别是收入、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以及政府的公共投入等多方面的差剧拉大。但不能因为矛盾和差异就停滞不前,这更提醒我们,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的敏感时期,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应针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健全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科学理顺城乡关系,保障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它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村人均社会资源占有量增加,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业实现现代化,有助于农民尽快致富。同时,城镇化能夠推动城市带动农村,促使优质社会资源和公共服务流向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二、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困境

农村文化的重要性一直备受党和国家关注。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要求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全面加强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内容和方式的建设。 2007 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2012年“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在有利的政策环境下,农村文化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农民的文化需求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文化的发展仍存在很大困境。在调研中,对山东临沂费县费城镇和石井镇两个代表性乡镇12个行政村的走访后中我们发现,农村文化发展问题集中表现为:

(一)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薄弱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收入低,他们不可能自觉投资建设文化设施等,只有等、靠上级政府部门等外来投入支持。但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乡镇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所以,广大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活动经费严重短缺,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走访调查中发现,乡镇驻地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稍好些,但阵地空间狭小,被挤占现象严重,一间屋子里挂着多种办公名目的牌子,设备陈旧落后与现代社会发展极不相符。这几乎是乡镇文化站的通病。以石井镇文化服务中心藏书为例,多是陈旧的报刊、杂志和武侠、言情小说,还有学生的课本与复习资料,农业科普类书籍也不多,实用性不高。农村文化发展状况更差。部分偏远的农村甚至出现了文化“沙漠化”现象,根本不见文化服务活动场所和设施。石井镇高岩庄即如此。该村多年前因为各种原因一分为三,除了交通较便利的北村有点健身器材和小广场外,其它两村没有任何文化方面的设施和投入。

(二)政府文化服务职能的弱化

尽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但地方领导干部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之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有的乡镇名义上设有专门的文化站,但职能发挥不突出。农村就更没有人抓文化工作了。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仅在乡镇驻地村演出,很少到文化资源匮乏的农村。

(三)农民文化参与意识淡薄,文化生活贫乏

城市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提高,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我国农村广大青壮年离乡背井常年在各大中城市务工,空心村和空巢现象出现并呈加重趋势。农村文化精英外流,留守村民人数少,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文化参与能力和意识淡薄。况且留守村民体力劳动量较大,承担家中琐事,很少有时间观赏文化活动,文化消费意识薄弱。这在偏远落后的农村更为严重。石井镇远离县城,本镇尚未形成稳定的特色农业产业模式,大多数村民外出打工。有些村中,80%的青壮年村民举家迁往城市打工,常年不回家。魏老汉家只有老两口在家,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八年前就已举家到浙江某城打工,后改做生意,一年除了春节回老家陪老人几天,其余时间都在某城。

(四)乡村本土文化成长艰难

走访中发现,大部分农村没有专门的文化活动室。即使有,也只是挂张牌子应付检查而已,完全形同虚设,比如费城镇永和村。永和村民间文化资源相对富足,有两家影响较大的家族文艺团队,经常外出参加民间的婚丧嫁娶等有偿活动,他们表示,有时想为本村村民演出,但都因场所限制和费用问题而放弃。农村民间文艺团队的专长大都靠自悟和爱好形成,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缺少组织和专业指导,随意性强,经常性差,规模小。如费城镇王家庄村每年村委组织村民参加县里举办的大年初一的巡演活动,但平时很少有人组织活动;距离县城较近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既不经常,也不正规,如费城镇胜利社区、三里沟社区等。

三、加快农村文化建设路径的探讨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让农民进城,住在楼房里,户籍变成城市户口,更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是通过文化教育和素质的提升逐渐实现的。农村社区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城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承载了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优良的风俗习惯和淳朴的民风,我们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

综合对临沂费县费城镇和石井镇12个农村的文化发展状况调查分析发现,农村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城镇化建设,影响了广大村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弱化了村民文化生活的幸福感受。必须积极探索,尽快改变农村文化发展的落后局面。

(一)加大财政拨款力度,搞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各级地方政府部门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规定,拨足用于农村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切实用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县、乡、村要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广泛吸纳社会公益资金投入,发展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投建社区文化活动室、健身器材等,建设农家书屋,倡导村民捐书,收藏雅俗共赏的、实用性强的书刊和读物,让各类村民都能获得精神食粮。

(二)基层政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专业指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充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对民间文艺人员的专业指导。监督文化财政拨款的用度,严禁挪用截留;督促各乡镇建立文化中心,成立农村文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专管,严禁兼任抽调;严禁挤占文化中心,要建拥有健康高雅书籍的藏书室和阅览室,对社会开放;立足实际,发掘培养民间艺人,带动村民参与文化活动,引导他们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

(三)创新思路,调动农民参与热情,提高文化活动质量

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当地村民群众,只有充分調动其积极性,才能真正搞活搞好农村文化中心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县乡文化部门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将先进的文化引入农村;组织专业艺术人才挖掘村民喜闻乐见、群众基础深厚的文化产品和活动,深入乡村巡演,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热情;要以文化下乡为载体,组织民间文艺汇演,深入农村流动服务,实现城乡城乡互动和文化资源共享。

世界各国的城镇化没有固定模式可借鉴,各地农村文化建设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遵循。但是对农村文化的高度重视却是各国城镇化成功的共同经验。我国农村文化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发展路径。要立足农村实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坚持村民需求为本、建设系统性与多元化的原则,坚持政府指导与村民自治相结合,建立较为完备的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内外资源整合,城乡资源共享,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95:39,71,77

[2]同春芬,党晓红,王书明,农村社区管理学[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67

[3]顾伯冲发挥新农村文化的“软实力”,光明日报[N]2006216

[4]金红华论新时期农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傅安平当前江西省农村文化发展:问题与对策[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04

[6]中国社会科学院城乡一体化蓝皮书: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问题 篇7

一、培育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 培育新型农民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

传统农民由于思想观念陈旧、文化认知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加之难以摆脱小生产者的习惯和心理, 从而不轻易甚至不敢接受新知识、新技术, 这造成了许多先进的农业知识和先进设备、技术无法推广应用。新型农民的培育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农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农业技术, 较快地接纳、消化和吸收农业新成果、新技术, 从而使农业科技和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同时, 增强了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与判断, 提高农民的质量意识, 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 我国农业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阶段。要实现农业从家庭经营向农业企业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 最根本的就在于培育新型农民。因此, 只有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才能按市场需求发展农业, 促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 而且还能增强农民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 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 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正如西奥多·舒尔茨所说:“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构筑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增强农民的自生能力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 将会点石成金。”

(二) 培育新型农民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

新型农民的培育过程也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过程。在广大农村, 农民是政治参与的主体, 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及参与意识和他们的基本素养密切相关。同时, 受教育水平高低与一个人的政治参与水平也有较大联系。对新型农民的法律教育、政治技能教育、民主意识教育可以提高农民对社会政治生活的认知, 从而形成一定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信仰。此外, 还可以提高农民有序参与的水平, 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同时, 新型农民培育可以实现农民法制教育。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 农民逐渐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促进了加工、生产、经营等第三产业的逐渐繁荣, 涉法事务也随之不断增多。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教育, 可以提高农民依法经营致富、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三) 培育新型农民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型农民培育是农村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渠道。一方面, 新型农民培育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文化的过滤、沉淀、吸收的作用, 积极引导社会主流文化, 摒弃社会恶俗陋习, 调节社会文化冲突, 使农民形成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 新型农民培育是传播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过程。通过健康文化教育活动, 宣传良好的卫生习惯, 树立以健康卫生为荣的观念。此外, 通过开展符合农村风俗习惯的民间文化活动, 如舞龙、扭秧歌、唱山歌等比赛, 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引导农民摒弃陈规陋习, 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甘肃省农民素质现状

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先决条件, 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关键因素。甘肃省作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省份, 要突破农业发展的窠臼,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必须通过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但从甘肃省农民素质现状来看, 大多数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新型农民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文化素质整体不高

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对农民教育文化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农民的教育文化程度决定了其农业发展的程度。“有文化”是新型农民最基本的素质, 但甘肃省农民受教育程度低, 文化素质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数据来源:根据甘肃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和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整理

表1中的数据显示,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中, 文盲的比率高于全国文盲率11.8个百分点。在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从业人员中, 文盲占22.5%, 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低于12.7个百分点。另据统计,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 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析可见, 甘肃省农民受教育程度仍以小学、初中为主, 受教育年限与自身庞大的基数相比比例过低, 且文盲率较高,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低一高, 充分暴露了甘肃省农民在教育文化素质方面的劣势。

教育文化素质的普遍偏低直接影响农民对国家“三农”政策和农业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制约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从而极大制约了甘肃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 农民科技素质有所提高, 但整体依然偏低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甘肃省农民科技素质有所提高, 但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对比还有很大差距。甘肃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广大农民享受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公共服务的机会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截至2006年底, 甘肃省农业从业人员997.5万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6.8万人 (见表2) , 占农业从业人员的0.68%。按职称分, 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占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3%、18.9%、74.7%。由此可见, 甘肃省农业技术人员总量不到农业从业人员总量的1%, 要提高甘肃农业产业的竞争力仅以0.68%的技术人才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甘肃农业发展水平较低, 对初级和中级农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巨大。但甘肃现有的初级和中级农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与农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为此, 甘肃省应加大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 以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需求。

数据来源:根据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整理

(三) 农民市场经济意识薄弱, 经营管理素质不高

会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条件。目前, 甘肃农民市场意识薄弱, 参与市场竞争、经营的意识不强, 导致出现“高产低收”的现象。根据甘肃省农牧厅调查资料显示, 甘肃省依据市场行情种植农作物的农民比重只有36.38%, 而高达45.95%的农民根据习惯种植农作物。相反, 在出售农产品方面, 66.86%的农民等待商贩上门收购, 只有27.5%的农民去市场。由此可见, 甘肃省农民生产的自给率高, 商品率低, 绝大多数农民不懂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 驾驭市场能力差, 参与市场的能力不强。另外, 据统计, 甘肃省农业从业人员中89.6%集中在第一产业,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分别只有3.6%和6.8%。由于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无法实现现代化经营管理, 致使产业结构调整仅局限在农业内部,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开发力度不够, 发展水平很低。

三、甘肃省培育新型农民的措施以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 甘肃省结合地方具体实际, 大力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敢创业的新型农民, 让他们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主角。与此同时, 新型农民培育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甘肃省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措施

1.绿色证书工程。

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 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 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 尤其是青年农民。甘肃省以科技推广、科技下乡等活动为手段, 启动实施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工程。截至2007年底, 培训青年农民科技带头人4.2万人, “绿证”学员8万多人, 结合科技下乡等活动, 培训农民技术员40万人次, 建立科技示范户4万个, 审核认定培训基地112个。

2.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2004年以来, 甘肃省先后在21个县 (区) 组织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每个项目县 (区) 每年选派三四十名农业科技人员, 人均负责指导三四十户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新技术培训, 年均培育科技示范户近10万户, 培训新型农民4万多人。以普及农业科技为重点, 甘肃省还大力实施“科技入户计划”。通过确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实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3年来, 已累计示范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达30万, 辐射带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0万人次。

3.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

2005年, 甘肃省“农民创业性培训计划”正式启动。为期一年的脱产式专业培训涵盖了理念、知识、技巧等各个方面, 使受训农民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大幅增强。4年来, 已有6000多人完成创业性培训, 并通过“手把手”对接帮扶, 使更多返乡农民工投入创业大潮。

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近年来, 甘肃省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以培训促输转、以技能促就业、以品牌打市场”。目前, 全省各地已建成“阳光工程”培训基地345个, 累计培训近50万人次, 造就了一大批走南闯北的技能型农民工队伍。同时, 从2004年到2009年的6年间, 甘肃省不断加大“雨露计划”的实施力度, 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55.65万人, 其中培训“两后生”8.11万人。

(二) 甘肃省新型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一协调的培育规划与管理体制。

目前, 甘肃省参加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主体有农牧、教育、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和改革、财政、扶贫、妇联、团委等多个部门, 多家参与新型农民培育有利于促进该项工作深入进行。但是, 由于缺少统一规划, 没有统一管理的机构, 农民培育呈现一种“一窝蜂”状态, 各部门各自为政, 分散经营, 多头管理, 导致资金、培训人员分流, 不能充分、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

2.农民培育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近年来, 甘肃省各级政府用于新型农民培育的经费投入不断加大。2008年, 各级财政筹措资金0.51亿元。到2010年, 各级财政整合资金高达2.6亿元。可见, 政府对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十分重视。但甘肃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 其财政收入远远不及东南沿海发达省份。相对于全国水平, 财政资金投入较农民培育需求有所短缺。另外, 甘肃省农村人口基数大, 文化素质低, 农民培育人均费用偏少。再加上培训资金分散, 导致培训标准降低, 难以实现农民培育的预期效果。

3.培训的资源比较欠缺, 培训的方法有待创新。

甘肃省农村基层教育资源非常欠缺, 培训能力相对薄弱。目前的培训任务大部分由各地职业技校来完成, 职业技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有限, 无法完成系统化。据甘肃省教育厅统计, 2009年, 甘肃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6731人, 其中“双师型” (持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证) 教师1517人, 仅占专任教师的9.1%。另外, 甘肃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难以满足农民培训的需求。而从专业背景看, 80%左右都是农业专业, 畜牧、兽医药以及经济作物种植等方面的技术人员比较少。由此可见, 师资队伍单薄、专业教师匮乏、知识结构单一等因素使农民培训无法深入、系统。

4.农民培训组织难度加大, 效果难以体现。

近年来, 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 在乡农村劳动力或年龄偏大、或缺乏培训意愿、或文化素质偏低, 开展培训组织难度加大。而现有体制下由于农民培训工作的资金、师资、场地、教材等要素无法统筹安排, 导致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不系统、不深入、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或错位。结果是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四、提高甘肃省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思路

(一)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民培育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民培育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确保新型农民培育在良好的法律环境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011年6月1日施行的《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标志着甘肃这个农业大省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根据目前农民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该条例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针对当前农民教育培训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单一、利用率低的现状, 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年增加。同时, 条例还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参与或者通过资助、捐赠等方式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事业。

当前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企业、社会团体、个体户借农民教育培训之名, 推销假冒伪劣产品, 这严重挫伤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 扰乱了农民教育培训市场。因此, 条例特别规定, 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组织农民培训, 推广宣传其产品时, 应当科学、客观地介绍产品功能, 不得虚假宣传或者夸大产品功效。

另外, 条例明确规定, 农民自愿参加教育培训, 自主选择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迫农民参加教育培训和技能鉴定。农民教育培训采取定点集中、现场示范、参观考察、进村入户、订单培训、定向培训、顶岗实习、校企联合等方式进行。

(二) 建立系统化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1.强化农村基础教育, 是实现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石。

甘肃省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 文盲率相比第五次人口普查由14.34%下降到8.69%, 但是, 甘肃省还有222.27万文盲, 文盲率居高不下, 这成为制约甘肃省社会发展的瓶颈。强化农村基础教育, 尤其在边远贫困地区落实九年义务教育, 最大限度地杜绝新生文盲, 控制青壮年文盲率, 降低成人文盲率,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2.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校, 建立乡镇农民培训基地, 发展村社学习中心。

农村职业技校应将培训重点转向农村新增劳动力中的初、高中毕业生, 通过2-3年的职业技能培训, 使其真正掌握一项技能, 变成一名真正的产业工。各级政府应集中较为分散的培训资源, 强化农业科技带头人的专业技能, 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 吸引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发展村社学习中心, 将职业教育延伸到村一级。以普及职业初级技能为目的, 以农业科技带头人以身传教,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定点、定向培训的方式, 使广大群众就近学习, 掌握职业初级技能。

3.建立“校农联合”培训模式。

一方面, 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农村实习基地, 实现“实验室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 从而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同时, 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的压力, 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当前, 甘肃省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以及“三支一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基础上, 扩大高校农村实习基地, 培育能够扎根农村的时代青年。另一方面, 依托高等农业院校丰富的教育资源, 建立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造就一批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留得住、用得上、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农村干部和实用人才队伍。同时, 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的建立, 也丰富了高校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 最终实现双赢的目标。

(三) 建立新型农民培育资源协调机制

新型农民培育过程, 必须有资源协调机制作为保障。

1.设立专门的农民培育主管机构。

这一机构负责统一规划、统一安排农民培育工程, 实现省、市、县、乡镇、村层级任务安排, 并负责督察。同时, 该机构整合各部门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2.建立新型农民培育专项基金。

新型农民培育基金除了各级财政每年按比例投入, 还要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 尤其是企业团体。社会资金的注入, 一方面, 可以解决农民培育资金短缺的问题, 缓解财政压力;另一方面, 可以根据社会需求量身定制人才, 满足社会以及企业团体的需求。新型农民培育专项基金的建立, 必须要做到:纳入预算、准时到位、保障投入、杜绝移用。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给予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保障支持。

3.建立培训人员资料库。

整合全省科技人才资源, 以“市场营销型”“创业发展型”“社会服务型”分类, 建立一支专门为新型农民培育服务的培训人员队伍。以新型农民培育专项基金“买单”的方式, 实现培训人员的按需流动, 充分发挥培训人员的专长。

甘肃省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业经济作为支柱产业必须大力发展。新型农民的培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只有这一任务得到完成,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摘要: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为迫切的要求。甘肃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其农民素质存在的偏差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必须要完善新型农民培育体系。

关键词:新农村,甘肃,新型农民,培育

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甘肃统计局.甘肃改革开放三十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3]甘肃省统计局.甘肃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2007.

[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8-10-12.

[5]尹湘鹏, 尹振懿.论新型农民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2) .

浅谈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模式 篇8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农村用电需求增长快, 部分农村电网设施已不能满足农村用电的需求, 农村配电网供电面临较大压力。以下从农村配电网网架结构、新设备和新技术层面, 分析提炼农村配电网建设各环节主要技术和设备, 深入明晰新型农村配电网的目标建设模式。

2 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现状

2.1 农村配电网总体现状

县域电网结构联系薄弱, 重要用户单电源、配电设施过载、用户“低电压”等问题突出, 特别是乡镇及以下电网, 大多是单电源单线供电, 农村配电网供电半径超过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线路仍很普遍, 配电设施及农网设备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不高, 配电网设备安全隐患问题较为突出, 只有统筹考虑不同县域、不同乡镇、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用电需求, 正确处理建设与改造的关系, 推广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模式, 才能严防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改造。

2.2 农村配电网各环节现状分析

2.2.1 中低压配电网现状分析

1) 部分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大, 影响电压质量。

目前农村配电网由于缺少电源点的支撑, 400kV及以下低压线路长度超过500m的线路还占有绝大多数, 加上线路负荷分配不合理, 部分线路负荷过重, 挂接用户多, 线路末端电压质量低。

2) 部分低压线路导线截面太小, 供电能力差, 不能满足负荷发展需要。

目前仍有多数导线截面以50mm2、35mm2为主, 更换导线才能满足负荷发展需要。

3) 低压线路改造标准过低。

大多数变压器台区主干导线和接户线截面过小, 台区供电半径大, 导致居民电压质量低、线损大, 且多数低压导线为裸导线, 偷漏电搭接非常方便, 增加了线损和安全风险。

4) 早期农网改造大部分使用的是普通电子表, 智能电表普及率不高。

有的智能电表没有通信功能, 无法实现自动抄表, 增加了线损和运维工作量。此外, 有些以前实施的低压集抄系统和其他系统无数据交互形成孤岛系统, 数据正确性得不到保证, 维护工作量也跟着变大。

2.2.2 配变现状分析

1) 部分配变到上级电源过长, 影响了电压质量。电源点的布局目前与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配变首端电压质量有一定影响, 只有合理的布局上级电源点才能切实提高电压质量。

2) 部分配变的三相不平衡运行严重, 影响了配变寿命和线损, 应根据负荷特性调整部分单相负荷的接入相序。

3) 大部分配变没有安装无功补偿、配变监测终端和计量总表, 对电压质量和线损及台区运维产生很大影响。台区三相不平衡不能及时控制、台区运维工作量大以及线损考核不准确, 加上大部分配变不支持通信方式, 配变监测系统孤岛运行, 影响了台区运维能力和台区数据的正确性, 导致台区运维工作量大, 数据正确性无法保证。

2.2.3 10kV馈线现状分析

1) 农网10kV线路绝大部分为单辐射线路, 不满足N-1要求, 影响供电可靠性;且部分线路干线长度较长, 随着农村电网的建设与发展, 原有分支线路转变成主干线, 导线截面满足不了负荷发展需要, 影响了末端电压质量, 如果减少现有线路通道的迂回和合理布控上级电源点就会提高末端电压质量。

2) 线路绝缘化和电缆化率偏低, 影响了供电可靠性。以经营效益相对好的某县公司配网为例, 10kV主干线路绝缘化率仅为8.88%, 电缆化率为0.88%, 全线绝缘化率为3.78%, 电缆化率为0.44%。

3) 分段 (界) 开关普遍采用传统断路器或负荷开关, 只能就地手动操作, 馈线故障定位、隔离、恢复不及时, 馈线运维工作量大, 降低供电可靠性;此外, 10kV线路普遍没有安装无功补偿和智能二次终端, 影响了电压合格率和线损。

4) 大部分10kV线路到县调无通信通道, 配网主站无法获取实时运行数据, 影响配网的运维和供电可靠性。为提升供电可靠性、运维能力、电网运行和维护数据精确性, 要加大馈线智能设备投入以适应调配营一体化建设。

2.2.4 终端变电站现状分析

1) 大部分变电站不满足N-1要求, 且变电站上级电源单一, 影响供电可靠性。上级电源单一, 如果发生故障将导致全站失压, 进而降低了供电可靠性。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双电源改造 (即电源取自2个不同的上级变电站) 。

2) 部分变电站的变压器为无载调压变压器, 断路器还在使用少油断路器等老式设备, 功能单一, 维护费率高, 影响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为适应状态检修提高供电可靠性, 应将35kV断路器更换成SF6断路器、10kV出线开关更换成真空断路器, 实行无油化改造。

3) 部分变电站保护还是RTU+传统继电保护组合, 且传统继电保护不支持测控一体化, 系统可靠性差, 增加了运维工作量, 不适合进行无人值守。为提高运维能力, 增强系统稳定性, 应实行测控一体化加智能远动装置改造以及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改造。

4) 部分变电站到县调的通道可靠性不高, 调度主站系统孤岛运行。变电站通信方式到县调度中心大多数采用租用光纤为主, 载波为辅, 部分主通道还只支持载波, 不适合无人值守改造, 而且通道可靠性不高。为提升运维能力增强安全性, 变电站到调度中心主信道应采用专用光纤, 传送光纤PDH到SDH的设备改造, 实现调度主站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交互, 同时应改造成适合调配营一体化的要求。

2.3 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模式

通过对农村配电网现状的分析, 提出符合当前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从低压配网到配变、从10kV馈线到终端变电站分块建设与集中统一相结合的整体建设模式。新型农村电网建设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网架和设备、系统和通信。

2.3.1 系统:

基于GIS的营配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模式, 提升中低压配网的运维能力和配网数据的正确性。

2.3.2 通信和设备。

1) 馈线:

智能断路器和GPRS通信的组合在农网馈线线路长且辐射接线方式的前提下实现馈线自动化, 通过就地隔离故障提高电网可靠性, 在不需要大规模铺设光纤的前提下, 主站通过GPRS和此设备通讯来提升电网的运维能力。

2) 配变台区和低压配网:

配变台区使用智能JP柜、智能电表加上载波和GPRS通信的配合实现智能台区和自动抄表的功能。

3) 终端变电站建设: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按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 (少人值守) 变电站建设与改造的技术模式, 符合农网地域广、电源点 (变电站) 分布较散、运维人员不足的情况, 有利于提高变电站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 有利于将来大调度模式的改造, 保证了农网中低压用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提升了电网的运维能力。

2.3.3 基础网架建设

主要包括N-1改造、智能一二次设备的安装、台区变压器更换和新建、一户一表改造、变压器老化设备的改造、馈线的基础网架改造、智能JP柜的安装、智能电表试点改造、综合自动化无人值守改造。

综上, 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旨在通过四个主要环节的建设与改造实现9大经济技术指标的显著提升, 从而实现新型农村电网建设的主要目标。

3 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策略

3.1 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原则

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宜按照“低压配电网→配变→10kV馈线→终端变电站”的顺序从低到高以乡镇为单位, 先整村试点, 再整乡整镇推进, 最后全县全省推广。试点选择从工农业较发达、负荷较高的城乡区域向经济水平低且负荷较低的农村区域扩展。总的说来, 农村配电网建设在按照上述思路开展的同时, 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3.1.1 从国家政策方向考虑

1) 为实现城乡同网同价, 要完成低压配网一户一表改造。

2) 为满足农网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和提高电压质量, 要进行农网低压配电变压器增容改造或新建, 以及低压基础网架的建设。

3) 为保证农网的用电更安全、更可靠, 对10kV馈线进行基础网架改造、变电站“N-1”改造和老化设备改造。

3.1.2 从保护投资和智能电网方向考虑

1) 如果运行设备已报废需更换或者新建, 就直接采用新型智能设备, 这样既可以防止设备的重复投资, 同时也直接使电网从传统向智能化转变。

2) 在使用寿命期内的设备不应大批量更换, 即使为了智能电网的建设, 也应分批次局部进行试点更换。

3.1.3 从提高经济技术指标方面来考虑

1) 提高供电可靠性方面:

变电站进行N-1和老化设备改造, 变电站自动化从传统RTU常规站向无人值守综自站改造;10kV进行基础网架结构改造, 以及绝缘化和电缆化改造、馈线自动化建设;配变台区进行基础网架改造。

2) 提高电压质量和降低线损方面:

10kV馈线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配变台区安装智能JP柜及配变监测系统建设;低压配网进行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系统建设。

3.2 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策略

3.2.1 低压配电网建设策略

从近期、中期、远期来看, 整个低压配网建设改造环节的顺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还未实现一户一表的农村电网改造的首要任务在于实现一户一表, 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同时又要保护投资, 对改造和新建设的“一户一表“的电能表计要一步改造到位, 直接安装智能电能表;二是已经实现一户一表的农村电网改造的首要任务在于低压配电网基础网架的改造, 如低压导线线径的更换、低压绝缘化等, 低压集抄智能电表只是作为少数试点改造。

3.2.2 配变台区建设策略

配变的建设环节从近期来说为了改善低压台区的电能质量, 首要任务是台区基础网架改造和台区节能型变压器的使用以及智能台区的实现, 中远期实现营配一体化。

3.2.3 10kV馈线建设策略

10kV馈线的建设近期为了实现馈线自动化, 主要实现线路智能一次和二次设备的改造以及馈线自动化系统建设, 中长期的目标主要是高速通道的建设和营配一体化的建设。

3.2.4 终端变电站建设策略

终端变电站的建设近期主要集中在变电站老化设备的改造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改造, 中长期的改造重心为无人 (少人) 值守系统建设。

4 结束语

在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过程中, 要根据配电网现状结构及技术特点分析, 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配电网规划建设顺序,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 远近结合、适度超前, 按照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策略合理规划, 避免重复建设改造, 提升农村配电网装备技术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 将农村配电网建设成为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电网。

摘要:介绍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技术模式, 通过加快新型农村配电网建设和改造, 有效提升农村电网网架结构和设备装备技术水平, 将农村配电网建设成为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

关键词:新型农村,电网建设,技术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Z], 2009.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9

中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标志是19 78年1月2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迅速发展而发展。特别是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导向,更是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9 9 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旨在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同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一神圣使命以国家意志确定下来。2000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极大的振奋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热情。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更是取得了全面发展。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县级的全民健身领导机构占县总数的9 5%以上,许多乡镇也成立了领导或协调机构”。进入21世纪,体育的本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2年7月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并下发了中央8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央8号文件》提出了发展农村体育要以乡镇为重点。中央有关部委也加大了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投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2年12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农村体育工作暂行规定》。2005年1 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2005年1 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文明村镇’和‘文明户’活动,引导农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06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的通知,以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工作会议在山西省的召开,2006年农民体协“十一五”工作规划提出:要逐步形成并完善省、市、县、乡镇四级农民体育协会组织体系,力争在五年内使经济发达地区体育人口达到60%,欠发达地区达到40%,全国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体育设施,基本建成农民社区体育的服务体系。这些文件的出台对我国和我省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各级地方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并成立了相应的管理部门、机构和单位,逐步加大了对农村社区体育的投资力度。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国富裕农村社区体育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稳步驶入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体系造福着千家万户,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追求强身健体、拥抱幸福,健康奔小康,以极大的热情加入全民健身活动队伍,汇成了汹涌澎湃的健身世纪潮,涌现出连片进行农村体育创建的社区。从在北京19 8 8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到福建省泉州市2008年举行的全国第六届农民运动会,使广大农民走上全国赛场。举办农运会使农民不仅仅在这样的比赛中能欣赏到农味儿十足且具有特色的精彩表演,还能够让他们深刻的理解到农村社区搞体育建设内涵的重要性,其实农运会最直接的收益者就是广大农民。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定期举办全国农民运动会的国家。在农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度假等成为当代城镇居民体育文化消费热点,这就为具有体育文化资源优势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以现代体育旅游业为龙头和基础的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许多地区新兴的支柱体育产业。而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启动器,而且能反过来促进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繁荣。按照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要求, 把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作为我国农村体育工作的重点, 以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牵动,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组织, 形成以乡镇为龙头、以乡镇文化体育站为主导、以农民体协为纽带、以村屯文化体育活动为基础、以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的社区体育活动网络。为了进一步改善农村基层体育设施条件,2006年中央安排1000万元,国家体育总局安排8 500万元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引导资金,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在国家体育总局投入的8 500万元中,3000万元用于与国家发改委共同实施农民健身示范工程试点项目,3500万元用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000万元用于实施第十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截至到2007年1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共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26159个,用于工程建设的总投资达11.8 7亿元。其中,国家资助的试点项目为5460个,占20.8 7%;地方自建的项目为2069 9个,占7 9.1 3%,远远超过国家资助项目。据悉,到2 0 1 0年,将争取使我国1/6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根据我们的调查表明,山东省农村社区体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呈现出多种特征,也表现出许多积极的社会功能。2006年4月,山东省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列为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省。2 0 0 6年以来山东省已经出台了《山东省体育健身条例》、《山东省群众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和《山东省群众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等文件。例如东营市的广饶县针对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需要,该县着力推进“五有”建设,即:乡有篮球场、村有图书室、组有健身场所、组有文艺队伍、户有信息网,开展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同时,该县投资8 0 0多万元挖掘培植乡土文化,组建文体组织,完善文体设施,开展了“十个一”文化工程建设,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尝到“体育文化大餐”。目前,该县共有38 6个村建起新农村俱乐部、69 8个文化中心户,建文化广场22个,开展各类农民文艺活动138 6次,村级建立了“六小阵地”以及篮球场、健身场1 3 6 9个,组建农民文艺活动团体346个。例如罗庄区沈泉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初步发挥了社区体育文化的积极作用。

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的开展,增强了村民的健康素质,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村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了农村社区的凝聚力;同时还培育了村民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了社区的先进体育文化,改善了村民的的精神文化质量,提升了村落的文明程度和村民的文明素质。目前,村庄的秧歌队已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人,有老人,也有青年。一到春节,锣鼓、唢呐开道,彩绸飞舞,服装整齐的秧歌队,扭出了村、扭出乡镇、扭进了城市。农村社区体育文化活动所具有的强健体魄、娱乐身心、陶冶情操、振奋精神、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特殊功能和作用,给沈泉庄村的精神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能量”。如今沈泉庄社区健身广场的体育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参与的村民越来越多,村民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健康文明,沈泉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积极促进了新农村社区文明乡风的形成。目前,沈泉村村民人均收入8 000多元。此外,沈泉村还投资1200万元建起了省级示范幼儿园和实验小学,建设居民楼、职工宿舍楼、专家别墅300多座,对60岁以上的村民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为新农村社区体文化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凯珍.社区体育[M].高等教育体育出版社, 2004.

[2]张永军.山东省乡镇社区体育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 2005, 25 (8) :21~27.

[3]李静, 张彩霞, 张新坤.农村社区体育现状及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1 (1) :25~26.

新型农村文化建设 篇10

一、新型生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生育文化是一种意识观念, 是广义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文化中和人的生育行为相联系的一个文化层面。那么到底何谓生育文化?基于对生育现象认识的不同, 不同的学者作了不同的解释。田雪原认为, 生育文化就是在生育变动和发展中形成的观念、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即反映生育变动和发展的意识形态, 以及这种意识形态变换的物质形态[1]。顾鉴塘认为, 生育文化其实指的即是人类在生育这一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其“产品”即为在不同意识, 或曰精神活动支配下 (当然也受到不同时代条件下不同生育技术的支配和影响) 所产生出来的不同生育后果, 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切文化表征[2]。张纯元、陈胜利则认为, 生育文化是指与人的生育活动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 即人们在婚姻、家庭、生育、节育等活动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相应的法规、制度的总和[3]。类似的定义还可以举出很多, 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尽管学者们的表述不尽一致, 但却包含了这样的信息, 即生育文化是人类在生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文化现象, 既有显现的外在特征, 也有深层次的内涵, 是外在表征和内在意义的统一。我们赞同的定义是生育文化是指人们在生育及相关活动中形成的意识形态和相应的规范制度, 即人们在婚姻、家庭、生育、节育等活动中形成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等等[4]。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生育文化同样也受环境的制约,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与之相适应的生育文化。关于传统生育文化, 一些学者认为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关生育行为的精神上、物质上和制度上的文明形式, 即生育文化的生育观、生育物质基础和制度形式[5]。传统生育文化是以早婚、早育、多育、重男轻女以及粗放式教养后代这一方式为特征,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新型生育文化。新型生育文化是以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为核心, 其中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生男生女一个样、男女平等等都是其主要内涵和特征, 它更注重科学的生育习俗。建设新型生育观念就是要求改变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 用新的观念去指导和影响人们,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经济水平不高、生活环境差、观念落后的农村, 稳定低生育水平, 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影响农村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因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把农村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在我国有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与城市相比, 农村受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更加明显, 因此在农村创建新型生育文化的任务是艰巨而长期的一个过程。那么, 影响农村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㈠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根深蒂固, 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经过30多年的努力,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以及稳定低生育水平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人口出生性别比出现了问题, 出生性别比偏高、持续时间过长。这样问题的出现必然要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的切身利益。出生性别比持续高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中生育男孩的意愿要比女孩强烈。计划生育政策实行的几十年里, 城市的生育率明显下降, 而农村却居高不下, 有的农村家庭甚至想生第3孩、第4孩。之所以我国目前还面临低生育水平反弹的风险, 归根结底是因为生育观念尚未根本改变。因此, 在旧的观念未改变的前提下, 建设新型的生育文化是有一定难度的。

㈡受教育程度低影响了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受教育程度低, 知识匮乏影响了生育行为。贵州大学人口研究中心陆卫群教授等人在2004年对贵州省惠水县高镇村的调查研究结果说明, 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越低, 生育的子女数越多, 想生男孩的愿望越强。在高镇村独生子女家庭的育龄妇女中, 绝大部分都在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水平, 而多子女家庭的育龄妇女中, 多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都认为养育孩子的成本比较高, 孩子多了会影响生活质量, 只生一个比较好, “多子多福”的观念对他们生育行为影响很小。

㈢生育政策与生育行为的影响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初期, 基于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经济不发达的现实, 节制生育的人口政策被提出, 为后来的计划生育的全面推广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接下来是提倡计划生育政策阶段提倡“晚、稀、少”生育政策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 生育政策与生育行为是息息相关的。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与其相应的生育行为的产生。在最早“人多是好事, 人多力量大”的号召影响下, 我国的人口数量迅猛增加, 受当时经济水平的影响, 人口质量却不高。人们的最基本医疗卫生和教育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新型生育文化更没有生长的土壤。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尤其是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稳定低生育率、提高人口质量、改变生育观念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 在农村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见到有关计划生育和婚育新风的标语。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贯彻落实政策的方式方法上也提高了很多, 改变了以往强硬、野蛮的工作作风, 主动走进农家进行计生政策宣传, 让村民了解更多的科学、文明的婚育文化, 为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奠定基础。

㈣养老保障制度不健全在我国的农村普遍存在着“养儿为防老”的思想, 这也是必然的。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人口众多的农村实现国家财政保障养老是不现实的, 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在所有的农村来建立养老院或者其它养老设施, 这就导致了人们要为自己的将来失去劳动能力后而打算, 靠自己的下一代来赡养自己, 走家庭养老的传统模式。除此之外, 农村人为自己或者家人买保险的也是寥寥无几, 都是依靠自己的孩子来承担这一切。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村民们必然要提前有“防老”意识, 致使生育是养老的必要条件, 影响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

㈤习俗的影响不容忽视文化的功能是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 而习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世代沿袭与传承下来的习惯行为模式, 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日积月累的磨合, 习俗已经从意识行为转变为无意识行为, 而适应时代发展的习俗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不符合的则缓滞文化的变迁。一般来讲, 习俗的特点就是因循守旧而非创新的。当面对新的东西时, 习俗总是否定、消极的, 有时甚至成一种对立的双方。在受传统生育文化严重影响的广大农村地区, 计划生育政策与生育习俗往往表现为统一的政策与多样的习俗之间的矛盾, 因此某些旧的习俗会阻碍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例如“生儿是为传后人”与“生儿生女一个样”、“多子多福”与“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有的农村地区, 母亲生了男孩就可以在家休息, 照顾孩子成长, 而生了女孩就要继续劳动。在低劣的生活条件下, 母亲是否照顾婴儿, 直接影响到婴儿的存活率。这些都影响了人口出生数量和出生性别比, 更加重了人们对传统生育文化的束缚, 同时阻碍了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进程。

当然, 影响农村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因素还有很多, 如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妇女地位等等。在农村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 应该通过有效途径来实现这个目标。

三、农村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途径

㈠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和保障农村建设新型生育文化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要确立农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使农民在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工作中成为主力军, 变被动为主动。另外, 还要加强和提高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 层层落实, 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 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并广泛征求意见, 提高计生工作队伍的工作水平, 抓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 定期进行督察和检查, 进行总结整改, 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中, 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

㈡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念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这几千年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和“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陈旧的思想根深蒂固, 尤其是在农村, 转变旧思想更是难上加难。因此, 必须根据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要求,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要贴近农民生活, 将消遣性、娱乐性、大众性的题材融入计划生育宣教工作中, 引导农民树立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婚育观念。如组织生育文化沙龙、生育文化趣味文艺演出、独生子女家庭才艺展等, 让他们潜移默化的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

㈢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必须要通过教育的途径。一个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直接决定他对新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农村生活的居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比城市低, 相应的在接受新型生育文化的过程中要比城市居民慢。因此, 在农村要发展教育, 让那些处于文盲或者半文盲的居民进行定期的培训, 使他们提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㈣制定合理的计划生育政策, 依法行政计划生育政策对人们的生育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制定适合时宜的政策对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是举足轻重的。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是现行生育政策的核心要求, 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法律作为保障。计划生育法律的约束对于破除传统的生育观念和树立新的生育观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严格的生育政策会逐渐增强人们对计划生育的认同感, 鉴于我国的农村目前还未实现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法律约束是必要的, 但是在执法过程中要注意公正、公平, 依法行政。

㈤发展地方经济, 健全社会保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了, 农民富裕了, 才有更多的精力来丰富精神世界。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农民发展个体经济, 走发家致富的道路, 农民可以买保险, 集资建养老院、福利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 这样也可以缓解国家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 改变传统的家庭养老的模式, 实现家庭养老和老年自养的模式相结合, 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对于独生子女家庭, 国家可以提供优惠政策, 创造更好的社会福利, 营造计划生育光荣和独生子女优越的良好社会氛围。

㈥建立符合现代生育观念的新习俗习俗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改变落后的习俗, 建立现代的新习俗,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总体来讲, 习俗是滞后的, 但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推广计划生育政策时, 要采取一些当地农村居民能接受的方法, 特别是要挖掘习俗中积极的因素, 使之与计划生育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建立现代的新习俗。如举行集体婚礼, 既没有失去传统的婚嫁仪式, 同时也很时尚, 又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让人们在一起其乐融融。

总之, 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生育文化建设既要稳定低生育水平, 又要提高人口素质, 改善人口结构,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统筹解决好农村的人口问题, 其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新农村建设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

摘要:通过对新型生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以及影响农村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农村新型生育文化的建设途径。

关键词:新型生育文化,建设途径

参考文献

[1]田雪原.生育文化:人口科学研究的新领域[A].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全国生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上) [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3.

[2]顾鉴塘.新型生育文化理论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A].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宣教司.全国生育文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下) [C].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3.

[3]张纯元, 陈胜利.生育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4.

[4]潘贵玉.中华生育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试题情境下一篇:农村社区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