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党组织

2024-06-05

农村社区党组织(精选十篇)

农村社区党组织 篇1

一、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一) 农村社区建设是顺应农村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

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对于引导农村居民的合理转移、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距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将农民在地域上积聚, 集中化供给公共服务, 不仅可避免因农民居住过于分散而造成的公共服务成本过高的弊端, 而且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土地等资源集中化管理, 发挥规模化效应, 走产业化道路, 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农村社会的繁荣与稳定。

(二) 农村社区党组织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战斗碉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社会中的战斗堡垒,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和源泉。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的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在政治上, 确保党组织在农村社区的核心作用, 确保党组织在农村各个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在思想上, 深入地向农村社区居民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在组织上,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 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积聚到农村社区的建设事业中来。

二、农村社区党组织面临的挑战

(一) 农村社区党组织面临的外部挑战

1. 利益诉求多元化。

农村社区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首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发展推动着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 也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 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社区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农村社区出现了普通农户、乡镇企业主、返乡农民工等多种职业身份。其次,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与改革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农村社会由传统的、封闭的、均质化的结构逐步转变为现代的、开放的、异质化的结构形态。农村社区成员经济身份的分化以及社区人员结构的分层使农村社区呈现出人员结构复杂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特点。如何整合不同的利益群体并将其纳入到自己的执政基础中来, 是摆在农村社区党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

2. 新兴组织崛起。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村社区出现了大量的新兴经济组织和新兴社会组织。新兴组织是时代的产物, 其不仅对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就业形势等产生重大的影响, 而且深刻影响着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理念。然而, 面对农村社区内新兴组织不断发展的情况, 农村社区党组织未能及时有效的应对, 致使诸多新兴组织内出现了党组织的真空地带, 客观上制约了党和国家政策在农村的贯彻和执行。

(二) 农村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不足

1. 党员队伍素质不高。

农村社区党员主要由原行政村的党员合并而来, 原行政村党员队伍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农村社区党组织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2011年全州党员情况摸底显示:10万余名农村党员中, 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党员比例高达86%。农村社区党务工作者文化程度偏低的事实制约其对党和国家关于农村方面政策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农村发展的宏观规划和把握能力, 最终制约农村社区党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作用的发挥程度。

2. 工作方式缺乏创新。

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 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 大多数社区党务工作者依然沿用传统的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工作。据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下乡实践小分队对全国16个省的农村调查结果显示, 有33.4%的被访农民对村党支部所作的决定少部分或者不完全赞同;有30.4%的被访农民对村党支部作出的决定被迫执行。党员干部面对农村社区内重大决策, 习惯于采取“一言堂”的决策方式, 损坏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削弱了我党的群众基础和公信力。

3. 组织设置尚待健全。

在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 党组织职能定位不明确和机构设置不科学的问题依然存在。首先, 职能定位不明确。对农村社区居民进行教育、服务、引导和管理是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 同时也是农村社区党建与农村党建的本质区别。然而, 我国农村社区党组织依旧把工作重心定位于集体经济, 忽视了服务社区居民和管理公共秩序的职能。其次, 组织机构设置不科学。行政村向农村社区转变后, 党组织的功能由管理转向服务, 党组织机构设置理应进行相应的调整。但是, 有些农村社区只是机械地把机构进行简单地合并或撤销, 并未根据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要求进行合理调整。

4. 组织管理力度不足。

对农村社区内党员和各类党组织的管理力度不足, 是造成农村社区党组织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首先, 党员管理工作不到位。农村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基本仅限于原村党员, 并未建立起针对社区内流动党员的长效管理机制。其次, 管理合力未形成。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确立, 旨在为农村社区内各类党组织之间的信息沟通、经验交流、工作协调提供平台, 促进党建合力的形成。然而, 大多数农村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形同虚设, 没有纪律或者物质支持作保障, 很难建立起良性的双向互动机制。农村社区党组织、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内党组织实行各自为政的分散管理方式, 农村社区治理的合力难形成, 党建资源仍处于分散状态。

5. 组织运作经费紧张。

组织运作经费不足以及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制约了农村社区党组织的功能的发挥。首先, 农村社区党建资金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难以保障, 经费投入缺乏长效机制。上级财政拨付、单位的资助、社会的支持、村集体的自筹是常见的资金渠道。然而, 上级政府财政拨付不仅金额少而且稳定性差, 且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 村集体经济收入锐减, 各项村务活动均面临经费不足的困境。在农村社区创收空间狭小的事实面前, 面对繁重的党务工作, 农村社区党组织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次, 随着城市化和机构改革的深入, 许多原本属于单位和部门的职能转移给了社区, 和相关工作职能一起捆绑的财力、物力却未同时到位。加剧了农村社区党组织的经费压力, 影响到社区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阻碍农村社区的进程。

三、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的路径

(一) 完善组织结构设置

1. 调整党务工作重心, 提升党组织领导效能。

农村社区党组织应该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手抓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建设。从宏观上对社区集体经济予以指导和监督, 最大限度地释放经济组织的活力, 提升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发展经济的能力。一手抓农村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拓宽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确保党和国家的政策在农村社区的贯彻。加强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引导和服务力度, 培养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巩固农村社区党组织在农村社区的领导地位。

2. 改革组织机构设置, 提高机构运行效率。

农村社区党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应当坚持精干高效、加强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一方面, 大力改革农村社区党组织的机构设置, 使组织结构和功能同农村社区产权制度改革, 集体经济结构、经济运营模式的改革相适应。另一方面, 建立农村社区党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互助机制, 强化合作意识, 加强联合行动能力, 提升农村社区党组织应对社区公共事件的能力。

3.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在现代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是现代政党的基本功能之一。一方面, 拓宽利益表达渠道, 完善诉求表达机制。完善农村社区公共决策的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重视民意收集与信息反馈, 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信访制度。另一方面, 完善社区矛盾调解机制, 确保社区和谐稳定。完善农村社区党组织的群众工作制度, 农村社区党组织应引导工会、共青团、妇联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 共同维护群众权益, 确保农村社区的和谐和稳定。

4. 着力新兴组织的党建工作, 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

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一方面, 对农村社区内未成立党组织的新兴组织, 社区党组织应积极地引导、协助其成立党组织, 确保党组织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 确保党和国家的政策在农村社区落到实处。另一方面, 积极探索加强新兴组织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教育和引导新兴组织内设党组织规范组织生活制度, 采取灵活的教育形式, 加强对新兴组织内党员的管理。

(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1. 加强党员管理, 维持党员队伍秩序。

农村社区党员队伍的秩序性是党组织先进性的必要条件。一方面, 完善党员的进退机制和奖惩机制。党的各级领导干部, 他们的职务都不是终身的, 都可以变动或解除。对优秀党员, 要进行表彰;对不合格党员, 要分别采取教育帮助、限期改正、党内除名等方式进行严肃处置。另一方面, 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充分调动农村社区内流动党员的积极性, 引导其投身到农村社区的建设中。

2. 健全党员培训机制, 提升党员队伍素质。

培训是提高农村社区党员素质的基础性措施, 要采取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提升培训实效。从培训形式上讲, 党员教育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提升党员教育的灵活性。以教学方式为主, 灵活结合专家讲座和文艺汇演的模式;从培训地点的安排上讲, 应发挥乡镇党校、党员活动室和党员电化教育的作用。从培训内容上讲,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树立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正确认识;激发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 提升对复杂社区工作的应对能力;武装现代科技, 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从培训监督的角度讲, 要建立党员干部培训考核机制和健全经费保障制度, 确保培训的实效。

3.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强化人才保障力度。

加强农村社区人才队伍建设, 为农村社区和谐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方面, 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 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 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另一方面, 应当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改善领导班子的结构。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 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特别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三) 创新传统工作方式

1. 创新社区服务体制, 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一方面, 加强社区管理能力建设, 确保农村社区既和谐安定又充满活力。加强源头管理, 注重民生和制度建设, 坚持民主管理依法决策, 最大限度地减少社区问题;加强动态管理, 高度重视与社区居民的平等沟通和对话, 及时解决群众合法诉求, 以最快的速度化解社区矛盾;加强应付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强化农村社区党组织的应急能力建设, 提升应对和解决农村社区突发公共危机的能力, 维护社区安全。另一方面, 创新农村社区党组织的公共服务方式。改进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 引入竞争机制, 确保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 提升农村社区的供给能力, 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

2. 构建联建共建模式, 催生管理合力。

构建农村社区内各类党组织的联建构建模式, 完善社区管理格局, 促成社区管理和服务合力的形成。一方面, 农村社区党组织作为农村社区各类组织的核心, 是农村社区内各类组织的领导者, 农村社区党组织须落实农村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 为农村社区内各类党组织搭建平台,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另一方面, 积极组织开展农村社区内各类党组织的联合行动, 创造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机会, 不断强化各类党组织的一致行动能力, 催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激发社区公共意识, 促进农村社区内各类党组织间服务合力的生成。

3. 改革社区治理方式, 强化社区自治能力。

农村社区党组织须因地制宜地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不断下移农村社区工作重心, 支持和引导农村社区自治。一方面,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推进农村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区管理, 培养公民意识, 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另一方面, 积极引导和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 将农村社区部分管理职能通过合法的程序授权给社会组织, 充分调动农村社区内的管理力量, 推动社区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法制化, 提升社区自治水平。

(四) 确保党建经费供给

1. 多渠道筹措党建资金。

充足的经费是农村社区党组织正常发挥其功能的必要条件。筹措资金, 一方面要靠自己争取, 农村社区党组织要积极争取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支持;要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现有的土地、人力、信息等资源开发社区产业, 努力实现经费自给。另一方面, 通过积极与各驻区单位、各类组织的沟通, 实现资源共享、责任共担, 确保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有序进行。

2. 规范党建经费使用, 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机制, 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率。一方面, 收缩部分社区治理功能, 将其交由社区自治组织、公益性组织去完成, 社区党组织仅保留监督和引导的职能。这样不仅降低了社区党组织的运作成本, 而且便于党组织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社区发展的宏观把握上。另一方面, 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建经费使用制度, 推行农村社区党建经费的绩效管理机制, 在党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确保社区经费使用的有效性。

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艰苦奋斗, 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水平和服务水平, 全面推动农村社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章程[N].新华社, 2007-10-25

[2]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 (N) .人民日报, 2012-11-18.

[3]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 (N) .人民日报, 2012-11-18.

[4]四川凉山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方式:“苏施”支部遍彝乡[N].民日报, 2013-03-26.

建立农村社区组织 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2

乐天溪司法所

傅格云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各地对新农村建设有许多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并取得良好成效。本文根据笔者在乐天溪镇农村工作实际及实践,分析建立农村社区组织、实现农村社区化管理的可行性、必要性,并提出一些设想。

一、农村社区组织的历史演变

一个村落,就是一个社区,就有公共事务,就需社区组织。农村社区组织是政权的延伸,是政府的末梢神经。过去虽然没有“社区组织”这个概念,但适应一家一户经营体制建立起来的“理事组织”依然存在,比如,过去几乎村村都有的村庙、姓氏单一村的宗祠以及“社学”等,这些组织肩负着修桥补路、调解争讼、制定村规民约等公共事务,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号召力。如,庙会可以发动全村捐款、捐物,开展大型的民间活动;宗祠有“祭田”“祭山”等公共产业;过去的“社学”最早为官府倡导下兴办的“学人课艺、绅耆讲睦”之所,即相当于现在的学校,后来社会纷乱,则逐渐演变为“群防群治”性质的组织。农村理事组织对外作为政府联系村民的桥梁、纽带,对内作为村民管理公共事务、规范维护生产生活秩序、协调化解内部矛盾、促进农村稳定的理事机构,起到了政府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农村理事组织被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适应“大锅饭”体制建立起来的“生产队”。“生产队体制”虽然不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其集“生产、收入、分配”于一身,在对农民和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上却是相当有效,相当便捷的。

“大锅饭”解体后,“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不属于一级组织,一些地方农村社区事务管理处于“真空”状态。

二、成立农村社区组织的必要性

1、村民自治的“先天不足”,需要社区组织补充完善

农村现有村委会组织大多脱胎于“大锅饭”时期的“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细则”规定“大的村可以设置几个村委会”,而目前村委会自治规模普遍过大,人口多的数千人,少的也有近千人,辖十几个自然村。自治规模过大,村民感触不到“小团体”利益,觉得村委会兴衰与己无关,没有把村委会当成是自己的组织,仍然存在吃“大锅饭”思想,特别是近几年的合村并组,使原来村委会组织更大,合并后的村与村之间的隔膜还没有完全消除。村委会自治规模过大,村民之间、自然村之间,自然村与村委会之间的利益差异大,村民自治难以形成共同意志,自治功能难发挥,村委会名曰自治,实际上成了一级“准政府”。“自治难”还大大增加了村委会自治成本,致使村委会除了支付村干部工资等“非生产性开支”外,难以腾出更多资金兴办公益事业,村民对此有意见。一些村委会对村民不但没有“向心力”,反而存在“离心力”。

村委会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要让其担负起村民社区事务,显然因其“不贴身”而鞭长莫及,力不从心。

目前,村民小组只设小组长一人,既没有办事场所,又没有工作经费,作用难发挥,一些地方农村社区事务处于“真空”和“失管”状态,上级有关政策传达到“行政村”一级,就很难再传达下去了,即出现所谓“断层”、“村梗阻”现象。

2、新农村建设呼唤建立农村社区组织

农村社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失去桥梁、纽带,党委、政府就难以掌握村民的“脉搏”,村民的诉求也就没有一个畅通的反映渠道,农村工作就没有落脚点,甚至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面对千家万户,政府竟不知跟谁打交道,好像谁都是代表,谁都不能代表。

农村社区组织是农村的“基础性组织”,没有“基础性组织”,成立其他社会、产业组织,必然是舍本而求末;各个部门诸如宣传中心户、计生中心户等伸向农村的“腿”,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发挥作用。

一个村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决不是依靠以个人身份出现的少数乡村干部的“外力”能起作用的,它必须有由村落中“长者”、“智者”组成的“主流社会”,通过形成社会舆论来约束、规范群体行为。

农村分田到户后,各人“自扫门前雪”,农民处于一盘散沙状态,一些诸如不赡养老人、乱倒垃圾、侵占公共物产等本应由道德、舆论约束的事,由于没有社区组织,形不成主流意识与舆论,而失去约束。一旦侵占公共物产之类的事失去约束,让刁钻者占便宜,不良导向便开始起作用,歪风邪气由此抬头。

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农民致富问题,如果农民富了,一幢幢房子盖得很漂亮,而村落街不像街,路不像路,甚至垃圾成堆,村民没处休闲、没处娱乐,夜幕降临,昏暗的灯光下这里一堆,那里一撮,扔骰子、拔扛、赌博„„这绝不是我们为之而奋斗的新农村景象。

党中央提出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这种占领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形、具体的。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占领、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良好民风的形成、农村的稳定等都必须依赖于农村社区组织去落实,去实现;农村的公共卫生、修桥补路等公共事务也必须依靠社区组织去办理。

3、村民的事让村民作主,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治能量 村民的事由村民作主,能使各种矛盾最小化。比如,低保户的评选、灾款灾物的发放、征地款的分配等等,这类事只有让农村社区组织去办理,才能发挥村民相互监督、互相制衡作用,保证公正、透明,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村民的事由村民作主,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治能量。只有在农村社区较小的范围,兴办事关每个村民切身利益的事,义务投工、投劳、投资才能成为可能,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甚至办成平时想办而办不到的大事。

三、成立农村社区组织的设想

1、划分农村社区,成立村民议事会

村民小组,是以生产资料——即土地为依据维系隶属关系的,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新建房、新村规划、灾后重建等,村民小组之间的居住界线已完全打乱,特别是有多个村民小组的大村,各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已完全混居在一块。因此,农村社区应以村民居住地为依据重新划分,每一个社区成立村民议事会,选举德高望众、热心公共事务的3~5人作为理事,议事会设召集人(或称会长)一人;大的村可视情况划分若干社区,成立若干农村社区议事会。要通过制定议事会章程、完善议事、理事程序等,来规范议事会管理,使其真正运作起来,建立起一个党和政府联系村民、反应便捷的“全覆盖网络”。

2、建场所,解决村民无公共活动场所问题 村民议事会不是无形的空中楼阁,它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来承载,这个载体即为场所(或称村民“议事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当前一些地方农村兴起建祠堂热,有些祠堂还添置锅碗瓢盆,作为族人办红白喜事之所,因而深受欢迎,相关部门还研究推广祠堂文化。一族一姓能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祠堂,作为党和政权的末梢组织——村民议事会,为何不可建一个休闲、娱乐、议事之所呢?目前,农村大部分“公共活动场所”为30多年前“生产队”时期遗留下来的谷楼、凉亭之类,大多已破烂不堪,而且还有相当部分村没有公共活动场所。

因此,从某种意上说,建文化活动中心是农民最受欢喜、最迫切,并且有立竿见影之效的实事之一,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文化活动中心应集休闲、娱乐、议事等多功能于一体,以“民办公助”为主,充分调动村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村民居住分散的村,可在适当地方设置村民憩息点,增设长椅、长凳之类。新村规划、灾后建新村等应预留公建用地。

文化活动中心不仅是村民议事、活动之所,更重要的是党和政府伸向农村的有形阵地,这一阵地作用发挥得好,农村工作将为此翻开新的一页。

3、转变村委会职能,探索民主的自治组织 现有村委会已由过去“摊粮派款”的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农村实现社区化管理后,“行政村”一级的职能更多的是协助政府搞好管理、服务,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后,“农村工作难”有可能“迎刃而解”,乡镇政府一级的事务将大大减少,从而能够抽调相当数量的乡镇干部下派到村委会协助工作。成立村民议事会后,村民小组还应暂时保留,因为农村兴修水利、开设机耕路、分配征地补尝款等还应以村民小组为受益单位。村民小组可探索向产业协会之类的组织转变。

2009年我镇在沙坪村沙道湾农村社区试点建立村民议事会,对建设管理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议事、理事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镇将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在全镇全面展开,只要方向是对的,加上脚踏实地的工作,就有可能取得成功,获得上级的支持,从而找到开启“农村工作难”的金钥匙。

农村社区党组织 篇3

关键字: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明确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职责,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这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以下简称“互助组织”)亦应运而生。互助组织的建立,有助于满足广大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但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风险,亟需引起关注。

1.互助组织存在的优势及作用

1.1适应了农村金融发展变革的需要。互助组织作为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一种途径,响应了国家支农号召。其将广大农民通过资金入股方式联合起来,适应农村生产方式变革的需要。

1.2缓解了农村金融供给不充分的矛盾。这些基于农民内部信用合作而诞生的互助组织,通过便捷的借贷方式使成员以较少的资金入股就可贷到较大数额的资金,使用费也低于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短期资金需求,降低了借款成本,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3促进了农村良好信用环境的形成。互助组织建立在“血缘、地缘、亲缘”基础之上,成员之间对彼此的家庭背景、信用状况比较了解,具有信息对称优势。通过资金互助建立了一定的信用共同体,借助信用共同体的优势,有效防止了滥用信用资本的行为发生,对改善民风也起到推动作用。

1.4抑制了不法民间借贷行为的滋生。在农民看来,互助组织不仅是救急的“小银行”,还是其抵制农村高利贷活动的坚强阵地,客观上对不规范的民间借贷形成排挤,使民间金融逐步走向正规化。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办法缺位,法律支撑不足。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管理办法。尽管中央有政策,但是没有专门的法律支持,这既使得互助组织运行缺少规范,又使其生存发展面临诸多障碍。

2.2内部控制不严,抗风险能力弱。一是相关制度不完善,执行力不强,不同程度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二是风险防范意识淡薄,风险控制制度形同虚设。三是资金规模小,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互助组织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加之很多工作关系没有理顺,还没成立县级联合社,其联合起来抗拒风险的能力尚未形成。

2.3监督管理不力,信用问题突显。一是互助组织虽由地方政府批准,但目前还没有自上而下地建立起相关监督管理机构,难以系统地开展检查指导、业务培训、工作交流等。二是互助组织贷款对象是入股成员,因部分农民信用意识淡薄,或因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影响还款能力,致其不能及时还本付息。此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资金需求加大,互助组织现有资金规模难以满足需求,势必会突破原有边界,向外部逐步扩大信用圈,将会加重借贷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政策建议

3.1切实加强法律支撑。建议在国家或省级层面上出台有关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管理性文件,明确互助组织的登记机关、业务主管部门、业务监管部门及其监管职责,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为互助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并给予合作金融法律支持。

3.2严格规范内部控制。一是政府应帮助互助组织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责任追究制,促使其依法合规运营。二是在财务管理上,坚持入股手续、账务处置规范,日常管理到位。三是坚持服务“两内”原则,即吸纳社员不得突破本行政区域,互助金不得超越本社社员范畴。四是在执行利率上,坚持“倾斜互助”原则,即吸收互助金不得同于银行同期利率标准,投放互助金不得高于规定限额。五是在资金投放上,坚持认真审核、规范记录、短期小额原则,单笔和单户互助金投放不得超过章程规定比例和投放周期。

3.3定期考核资金风险防范体系内容。风险体系制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内容的变化,工作流程的改动,业务环境的调整等种种原因,我们的资金风险防范体系也要随之变动,要有充足的实际实用性,不断更新不断将新产生的风险加以防范,避免发生资金风险。结合当前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财务运行情况,设立一个统一的资金管理平台,即各个部门所涉及的资金使用需求均应在资金管理平台上提交,通过资金平台的流程加以审核,定期对所有提交过的资金使用数据进行分析通报;其次是根据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开展的阶段性工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统计紧急用款额度,并计算紧急用款率,以便考核该部门的用款准确性、合理性、真实性;第三要计算资金平台执行数额与现金流额度的差异率,通过这个指标考核公司机关部门的资金计划使用情况,差异率大说明该部门存在大量的计划外工作,如此管理层就应该多多加以关注,考核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真实使用了这笔资金,能有效控制谎报自己、额外报销留存小金库的资金风险。

3.4全面强化监督管理。主管部门应有效实施监管职责。一是严把“入口关”。对兴办地域、股东资质、社员构成、经营场所、风险承诺等进行严格审查。二是严把“监管关”。研究制定互助组织监管办法,明确相关责任主体的监管职责,严格监督其运转情况,及时把握其经营动态,把资金安全风险降到最低。三是严把“联保关”。把维护和保证入股社员利益放在首位。对因经营管理不善,导致资金兑付或分红困难的互助社,及时予以干预。后果严重的,按照联保责任实行乡(镇)财政兜底,确保社员利益不受损失。四是加强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使其提升合规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及专业技能,防止出现操作失误和道德风险。

参考文献:

[1]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1)

农村社区党组织 篇4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农民,自组织学习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按照村庄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所建设的, 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人居环境优良, 田园风光突出, 具有社区服务和管理功能的新型农村居住区。

1 农民自组织学习的必要性

1.1 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的历史过程, 必须要有可持续性。确立农民的主导地位、满足农民的需求, 固然对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十分重要, 而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农民的发展能力, 农民有了很强的发展能力, 那么不管他们在农村还是在城市, 他们都会有能力去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农村会保持常新状态。

1.2 农民自组织学习是对农民进行教育的最佳载体

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可以有很多途径, 但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农民合作组织是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最有效、最方便的载体。西方各国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 都很重视农业的技术推广和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农民自组织对农民的教育作用远远不止于农业技术方面, 农民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如在农民自组织过程中, 首先可以培养农民的合作和互助精神, 有助于改变传统农民那种孤立和封闭状态;农民组织还可以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 锻炼他们参与市场的能力。

1.3 农民自组织学习能够给农民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教育机会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差别非常悬殊, 在教育竞争上农村孩子显然不能与城市孩子比。同时, 现在的升学考试竞争、市场竞争并没有因为农村教育质量差而惠顾农民。在这样的竞争中, 农民的孩子自然会处于劣势。这种局面固然不是一下子所能改变, 但是, 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和体制调整, 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2 农民自组织学习的可能性

2.1 制度支持

加快农村人才资源开发, 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 这些规划和举措都为农民自组织学习提供了制度上及政策上的支持。例如实施新一轮“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和“新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继续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教育培训工程”、“星火富民科技培训工程”, 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示范村活动”, 建立健全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 促进各类实用人才合理流动。

2.2 非制度支持

非制度支持主要表现在第三部门对农民自组织学习的支持和帮助。农村社区教育中的第三部门是指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起着中介作用的组织。从政府的角色来看, 需要建立一种非政府的、具有民间色彩的组织, 去代为处理政府与民众的某些事务和关系, 承担联系政府与民众的职能。主要有:农村社区公益组织 (教育类公益组织、文化娱乐类公益组织、公共卫生类公益组织) 农村实体性社会服务机构 (为农民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组织) 。

2.3 现有载体

2.3.1 社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培育新型农民, 推进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 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并在实践中逐步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3.2 松散的农民组织形式

区别于社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 社区内存在的松散的农民组织形式也是推行农民自组织学习的重要载体。农民自发组织的文艺队、舞龙队、秧歌队、篮球队等组织丰富了农民的生活。这些农民自主成立、自主发展的文娱组织对农村社区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可以有效地推进农民自组织学习进程。

3 农民自组织学习推行的障碍

3.1 新型农村社区整体教育意识不强

新型农村社区教育的意识受传统农村、农业观念的影响, 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是领导层面, 二是农村社区成员层面。只有这两个层面都充分认识到农民自组织学习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双向影响 (推动社区经济、文化发展) , 才能有利于形成人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和谐统一。但是, 目前的农村社区两个层面都没有完全认识到自组织学习的重要性。

3.2 农民自组织掌握的资源有限

农民自组织掌握的社会资源有限也可能成为推进农民自组织学习的障碍之一。农民通过自组织的形式进行学习, 势必要处理好和社会“他组织”的关系, “他组织”集中表现为政府、非政府组织等组织形式。虽然在制度上、非制度上, 都存在着对农民自组织学习的相应支持, 但是如何将这些制度上、非制度上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真正发挥其作用也是我们应该把握和思考的。

3.3 农民进行自组织学习的动力不足

农民更为关心的是自己物质方面的收益, 因而对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缺乏应有的重视, 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够, 更不用说自身组织起来进行学习。农民进行自组织学习的动力不足是阻碍农民自组织学习推行的最大障碍, 可以通过将提高农民物质收益和农民自组织学习结合起来, 让农民看到自组织学习的切实收益, 来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语

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 从完善社区教育入手, 探索更为有效的社区教育方式, 提高农民自身发展能力, 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地方政府、第三部门发挥各自积极作用, 形成多方良性活动的合作模式, 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沈小峰, 等.自组织的哲学: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2]王瑞华.政府在社区自组织能力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 .

[3]张晓山.中国乡村社区组织的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 (1) .

[4]杨中柱.村民自治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J].北京:中国合作经济, 2006 (4) .

农村社区党组织 篇5

【发布日期】1990-05-16 【生效日期】1990-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暂行规定

(一九九O年五月十六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

第一条第一条 为稳定农村经济秩序,健全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展农村生产力,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共同富裕的道路,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由原来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经过改革而形成的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社区经济组织),包括在原生产队或联队(自然村)一级设置的经济合作社,在原大队(管理区)一级设置的经济联合社,在原公社(乡镇)一级设置的经济联合总社。

第三条第三条 社区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农村劳动群众在基本生产资料公有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在组织上的体现。凡属于社区经济组织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企业及其他公共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第四条 县以上各级农业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办公室,是同级人民政府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的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社区经济组织的登记工作,维护其合法权益;搞好农村承包合同、发展规划、土地使用、劳动及财务的管理和内部审计;抓好农村经营管理干部、社干部培训和会计辅导;开展农经服务,提供经营咨询,指导社区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搞好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主管部门在管理中要贯彻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第五条第五条 社区经济组织受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管理,接受国家计划指导,在国家法律、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因地制宜,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从实际出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平等互利,按劳分配;民主管理,勤俭办社。

第六条第六条 社区经济组织的规模和设置,在当地人民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本组织成员集体讨论决定。

第七条第七条 社区经济组织的权利:

(一)对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木、山岭、草原、荒地、水面、滩涂、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建筑物和工业设备等生产资料拥有所有权;

(二)根据有关法规,制定本组织章程,对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享有自主权;

(三)对本组织所有的生产资料,有权发包给本组织成员或外来人员经营,并取得合理的收益;

(四)对国家所有而依法确定由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依法享有使用、收益的权利;

(五)依据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有权与国家有关部门及其他经济组织签订购销合同或劳务合同,推销本组织的产品,输出或引进劳动力和科技人才;

(六)有权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接受社会的生产扶持或馈赠;

(七)有权按规定确定并实施本组织内部集体收益的分配;

(八)有权拒绝不合法的收费和摊派;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八条第八条 社区经济组织的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以本组织所有的财产(不含土地)承担民事责任;

(二)积极完成国家农产品定购任务和照章纳税;

(三)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公共积累,巩固和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做好必要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支持农户开展生产互助活动,搞好家庭经营;

(四)依法保护集体所有的或国家所有由集体使用的生产资料;

(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落实合理的社会负担,支持公益事业和办好社员福利事业,做好五保人员和困难户的供养及扶持工作;

(六)依法做好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规划,搞好环境保护,制止滥伐滥垦和乱采乱捕,防止废水、废气、废物等污染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七)协助当地政府和村民自治组织对社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搞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八)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组织登记,申报经济活动情况,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指导;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九条第九条 社区经济组织应调动社员从事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并发挥集体的优势,统一经营好集体经济中原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生产能力、不宜分散经营的项目;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专业合作,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开拓新的生产领域,发展新的集体经营项目。

第十条第十条 社区经济组织必须搞好合同管理工作。土地等生产资料及其他经营项目在承包经营后,其所有权和性质不变,承包方只享有合同规定的经营权。经营项目的发包,必须经本组织成员民主议定,由社委会具体组织实施,由社长代表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并到农村承包合同管理机关办理鉴证手续。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社区经济组织必须搞好土地管理:

(一)维护土地公有制,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转让、侵占、买卖或破坏集体土地;

(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合理确定土地的承包经营期限和使用方向,及时调整承包期满的土地,经社员讨论同意后,把过于零碎分散的地块适当调整连片,以利耕作;

(三)逐步推行土地达标承包制度,制订奖罚措施,鼓励承包者增加投入,保护和培养地力,鼓励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四)保护土地资源,对合同期内搞掠夺性生产或丢荒土地的承包户,责令其赔偿损失或复耕,并按合同规定完成国家任务和集体提留,对拒不复耕者及时收回其丢荒地另行处理,对“农转非”人员及丧失生产经营能力者所承包的土地,及时调整给他人承包经营;

(五)因地制宜逐步发展种养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凡是开发性生产所使用的土地,应实行统一规划,适当连片开发,由农户或联户、专业队承包经营或管理;

(六)允许社员在承包期内,有偿转让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转包其承包的土地,但必须经社委会同意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不得转作非农用地。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社区经济组织必须搞好企业管理:

(一)实行统一经营的社办企业,应完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搞好经济核算,抓好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开发,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二)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社办企业,不论采取何种承包形式,都应遵循公平竞争择优承包的原则,防止少数人仗权承包或垄断承包;

(三)完善社办企业承包合同的有关条款,确保企业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确保集体经济利益不受损失,确保企业固定资产保值,保证承包者根据合同规定行使生产经营自主权;

(四)社办企业实行股份制,必须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按有关政策讨论决定。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社区经济组织必须搞好财务管理:

(一)建立财务计划预算和经济核算制度,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二)建立资产积累和管理制度,定期清产核资,确保集体财物的合理使用和固定资产的折旧更新,确保集体积累逐年增加;

(三)建立财务收支审批和民主理财制度,定期公布财务帐目,接受社员监督,防止贪污、挪用,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四)建立清收合同承包款(物)制度,确保各业承包合同应收款(物)按时兑现;

(五)建立合作基金会,开展集体内部资金融通,管好用活集体资金。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社区经济组织必须搞好劳动管理:

(一)建立劳动义务工制度,组织社员搞好公共事业建设;

(二)建立劳动积累工制度,通过劳动积累的办法,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三)建立农村劳动力进出登记和有关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项目或合理输出。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社区经济组织必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国家计划,教育社员完成农产品定购任务;协调社内各业之间、社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搞好集体经济收入的再分配。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社区经济组织必须搞好社会化服务工作。对生产和建设规划、农田作物布局、排灌、机耕、植保、关键技术措施等,要力求做到有利生产,统一安排,并逐步创造条件,联合其他专业性服务组织,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良种、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的贮藏、运输、加工、销售等服务。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凡户籍在当地社区范围内,年满十六周岁的农民,承认社章并承担相应义务者,经社委会同意,均可以成为户籍所在地经济合作社(或经济联合社)的社员。户口迁出者,除社章另有规定外,其社员资格随之取消;其权利、义务在办理终止承包合同、清理债权债务等有关手续后,亦同时终止。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社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如下权利和义务;

(一)有权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决定生产经营方式和规模,同时有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和集体提留的义务;

(二)在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后,有权自销其余的农副产品;

(三)有权与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签订各种形式的承包合同,有权与其他经济组织签订购销等经济合同,同时有全面履行合同的义务;

(四)有权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参加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专业合作组织,有权购置所需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有依法登记、纳税的义务;

(五)有权按社章规定享受集体福利和集体收益分配,同时有义务遵守社章,按规定交纳公积金和公益金,完成劳动义务工和积累工,维护社区经济组织集体利益;

(六)有权在社员之间进行换工或互助活动,也可以依照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雇请帮工;

(七)有权将无力经营或经营不善的承包项目转包或转让给有经营能力的单位和个人,但必须征得发包方的书面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社区经济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由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若干人组成社委会管理社务,并选出社长主持日常工作。社委会干部的任期一般为五年,称职者连选连任,不称职者可经过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进行罢免。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社委会负责起草和修改社章,拟定经济发展计划、工作计划和财务收支计划,提交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召开社员大会或社员代表大会并报告工作,贯彻执行大会作出的各项决议;处理社务,行使社区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协调、服务等职能;挑选和聘任社办企业的厂(场)长、经理;向当地人民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反映社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集体与社员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社委会必须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公诸于众,接受社员监督。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社委会干部的报酬,可以实行定额补贴(工资)加奖励等办法。具体补贴标准和奖励办法,由县一级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作出规定。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业务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从政策、财力、物力和科技等方面、鼓励、指导和帮助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的发展。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省农业委员会可根据本规定制定社区经济组织的登记办法和乡(镇)经济联合总社的管理办法。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O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 篇6

关键词:街道社区;党组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33-21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1.1 适应形势需要,理顺社区党建思路

街道社区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新思路,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要求,制定社区党支部工作目标。按照“有阵地、有设备、有制度、有活动、有记载、有效果”的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各社区居委会的基础设施。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建立健全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员活动站等一系列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组织机构,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提供保证。

1.2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社区党建基础

为加强队伍建设,街道社区通过公开招聘、定岗竞争、择优入围、依法选举等办法,引入竞争机制,选拔街道社区领导干部,提高街道社区干部队伍在社区的公认度。以公开招考的方式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为社区干部队伍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加大自主培养力度,根据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实际,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了社区干部学历教育和素质培训教育。

1.3 整合资源优势,增强社区党建活力

社区居委会成立以社区党支部为依托、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以及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社区共建组织,发挥社区党支部协调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作用,形成党在社区工作中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社区事务共建,治安共管,文化共为。

1.4 完善服务网点,搭建为民服务平台

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协调社区单位关系,在各区居委会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劳动保障站、社区警务室、社区图书室、社区娱乐室。创办了便民煤气站、便民家电维修点等服务实施,完善了便民服务网点。同时,还建起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做到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重心向社区转移,实现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重点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到社区。

1.5 要求责任担当,形成党建工作机制

逐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工作职责、《社区党员活动站管理办法》、《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下岗职工党员管理办法》、《离退休老党员管理办法》等多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和学习规章制度及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

在明确思路,强化建设,发挥优势,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的同时,还组织指导各社区党支部,通过在职党员活动站,对在职党员的特长进行登记造册,根据党员的不同特长,组织成立多种形式的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不仅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通过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树立了党员的新形象。

2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体制不顺,党建工作配合困难

体制不顺带来了职责权限不顺,往往形成了“小庙”难以管“大神”的局面。大量工作下移到社区后,首先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对辖区单位党组织开展社区党建的权限未作相应调整。其次是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开展“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公安、工商、税务、城管等职能部门,但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的体制下,有些职能部门不予配合,工作很难落实。有的部门把工作职责下放给街道,但人事关系和工作经费仍在市、区,而街道没有制约力,形成了“有权的不去管,要管的又无权”的局面。

另外,社區党建工作横向协调难度较大。街道党工委作为一级基层组织,对于社区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有相当难度。一些属于条条管理的单位党组织对于基层党委的组织、协调配合支持少,甚至置之不理。因而街道、社区、单位党组织一定程度上难以形成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格局。

2.2 街道社区党建概念不清、意识弱化

一些街道社区中的党员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畏难情绪。一些街道社区中的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建工作不抓也没啥的思想。对辖区内属于条条管理和市、区直单位的党组织不积极主动进行协调,对怎样协调、如何协调感到力不从心。

2.3 社区工作者素质与社区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

一是工作作风不够实。少数社区工作者,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工作待遇和八小时工作权利,缺乏奉献精神。他们上班来,下班就回家,工作机关化,与居民群众的亲和度不高。

二是知识水平不够高。少数社区工作者对一些社区知识几近空白,弄不明白社区是怎么一回事,对社区工作性质、内容、意义、作用和目的不甚了解,知之不多。

三是领导经验不够足。一些社区干部,缺乏城市工作经验,缺乏领导艺术,不会弹“钢琴”,不能发挥党员和群众的整体功能,缺少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工作方法,从而导致开展党建工作举步维艰。

四是心理素质不够好。在社区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的。但不少社区工作者面对繁琐的工作,心生厌恶;面对不理解,心生愤怒;面对困难,心生气馁。有的人工作积极性不高,晚来早走,经常请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2.4 社区党建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社区居委会经济条件还比较困难,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受到制约。一些社区居委会干部工资标准偏低,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3 加强社区党建的对策建议

社区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搞好社区党建,领导重视是关键,同时必须要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

3.1 加强领导,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大合唱

城市的街道社区内既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还有工厂、商场和学校,人员众多,情况复杂。要想动员这些单位的党员、职工和群众都能积极参与社区党建,仅靠上级党委和社区党支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推进。建议市一级党委出台有效措施,确保全社会关心、支持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三大保障。一是要在政策上给予保障,二是要在经费上给予保障,三是要在阵地上给予保障。

3.2 切实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

一是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层层负责的社区党建责任体系。

二是要继续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改进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之间双向联系、双向反馈、双向服务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要定期开展共建活动,定期通报情况,定期总结交流经验,形成资源共享、工作共做、责任共担、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形成上下联动,建立三大机制。要建立区级机关单位与社区党建共建机制,要建立驻区社会单位与社区党建共建机制,要建立两新组织与社区党建共建机制。

三是要加强街道社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区域化党建格局,提供更大平台。一是基层党组织学习交流平台,二是基层党组织共驻共建平台,三是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平台。

四是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探索,努力消除基层党建工作的“空白点”,逐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对分散的、小型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属地管理为主。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和党建工作指导。同时,要加强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等领域党的建设工作。

3.3 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表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增强党性、提升境界、纯洁思想上下功夫,基层党建创新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状况,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千方百计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困难,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的水平,使党群、干群之间更融洽、和谐,更好的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3.4 加强宣传教育,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任务,增强服务观念,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许许多多基层党组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为民做好事实在事、解决难事烦心事,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党的基层组织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社区内公安、工商、物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社区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生活环境,从而为社区党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3.5 要着眼于创新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社区党组织 篇7

饱受资金供给不足之苦, 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基本问题。近几年,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 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 在信贷规模迅速庞大和快速增长同时,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所享的份额, 却一直仅占其对GDP直接贡献的二分之一;过多的“流动性”在迅速推高着资产价格, 而农民却无法获得金额很小的实现其创新想法的资金等等。显然, 如何实现金融体系庞大的“蓄水库”与“干涸”的农村金融市场之间的链接意义重大。

本文选择农村村级社区组织作为一个培育融资的“渠道”, 其意义有三:

一是农村社区被普遍地认为, 是解决发展中国家政府与市场失败的有力工具, 因而, 其在解决农村资金供给中同样会大有所为。

二是所拟开挖的融资“渠道”, 根本目的在于增强信贷供给者对资金需求者的信任度, 而受传统非正式习俗约束的我国农村社区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优势明显。

三是社区组织介于农户个人与金融机构之间, 一方面其更容易获得农户的信息, 另一方面相对于每个不同的农户, 金融机构在收集单一的社区组织信息方面成本更低。因而, 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 社区的桥梁作用将会有效地发挥出来。

研究方法和思路

本文旨在研究村级社区组织在农户向金融机构贷款时所起的作用。

1. 研究方法

本文基本的研究方法, 是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 根据设定的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目标函数中的关键系数bi (i=1, 2) 的变化, 来比较分析加入村级社区组织对贷款活动的影响。其中, bi表示农户向金融机构支付的金额占自身收益的比例值, 又称金融机构分享到的收益份额。当bi值变大时, 农户向金融机构归还的金额占自身收益的比例值增大了, 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是有益的。对农户来说, 村级组织提供担保, 这显然符合农户贷款的愿望, 我们将此愿望看作农户收益的一种。那么也就是说, bi值的增大, 表示农户和金融机构的收益均增大, 当bi值减小时, 表示农户和金融机构的收益均减小了。

2.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 先分析农户与金融机构两方的贷款情况;其次加入村级社区组织, 分析三方存在时的贷款情况;最后比较这两种情况, 探索加入村级组织对变动支付比率bi的影响, 再得出结论和建议。

农户和金融机构两方借贷关系的模型分析

首先, 我们对未加入村级社区组织的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贷款情况做以下基本假设, 并推导金融机构所得收益份额b1的表达式。其基本假设如下:

假设一:农户和金融机构都是理性的。

假设二:农户和金融机构约定, 如果金融机构借给农户的本金为a, 则农户需还给金融机构的本息和是线性的, 即p (π) =a+bπ。我们称p (π) 为支付函数, 其中, π为农户的收益, b为金融机构能够分享到的收益份额, 又称变动支付比率。且。

假设三:农户的收益函数假定为线性的, π=s+θ。其中, s代表农户的努力程度, θ代表不确定的因素, 并且θ服从正态分布, θ~N (0, δθ2) 。E (π) =a, var (π) =δθ2。农户的努力程度影响到其收益水平, 但是不会影响到其方差, 且农户的努力成本等价于货币成本。为简化起见, 假定努力成本函数为:C (s) =ds2÷2, d为努力成本系数。

另外, 为了激励农户, 农户的努力成本由金融机构负责。

金融机构的实际收入为:

由于支付函数具有不确定性, 金融机构的收入具有风险性, 减除风险影响后, 金融机构的确定性等价收入可以表示为期望值与风险溢价之差。风险溢价表示为方差var (w) 与风险厌恶系数乘积的21。

即金融机构的确定性等价收入为:

用表示金融机构的机会成本, 如果银行的确定性等价收入小于, 则金融机构不会把钱借给农户。因此, 金融机构参与借贷的约束条件为:

由于金融机构不能观测到农户的努力水平S, 它所期望的努力水平只能通过最大化其自身的实际收入来实现。使金融机构的实际收入极大化, 可得到:

农户期望的收入为:

求解最优化问题:

加入村级组织后的三方关系分析

当前, 农户信贷资金需求旺盛, 但是由于农民的宅基地、房屋的产权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用于担保仍旧存在法律障碍, 许多农户缺乏能够用于担保的财产, 使得大部分农户的贷款需求, 特别是大额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担保难”成为“三农”发展的主要“瓶颈”。下面我们假定村级社区组织以担保者的角色加入到借贷过程之中, 来分析变动支付比率等指标系数的变化。

假设四:村级社区组织作为担保机构风险是中性的, 以一个担保变量G加入进去, Ε (G) =0, var (G) =δG2, G与农户的努力程度有关, 也与θ有关。因此, 与农户受益Π有关。假定支付函数仍然是线性的, 且P (π, G) =a+b (π+εG) 。

假设五:农户为村级社区组织付出担保费用, 设担保费用为蕊。

金融机构的实际收入为:

金融机构的确定性等价收入为:

农户期望的收入为:

E (π-P (π, G) -蕊) =-a+ (1-b) s-蕊 (9)

欲使农户的期望收入最大化, 必须是在金融机构的实际收入极大化的条件下求解最优化问题:

农户的期望收入:

对上式求最大值, 可以得到:

结果分析与建议

1.结果分析

仅有农户和金融机构参与的变动支付比率:

加入村级社区组织后的变动支付比率:

在农户的努力水平一定的条件下, 即δs=0时, 显然

而显然是一个大于零的值。所以, b2>b1。也就是说, 对于有同样努力水平的农户, 村级社区组织参与担保时, 金融机构的利润份额更大。表明在村级社区组织参与担保的情况下, 不仅有益于农户, 也是金融机构的较优选择。

2. 建议

当前, 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的改革浪潮中, 政府一直倡导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 但是严重的信息不完全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 仅通过市场或国家强制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提供信贷鲜有成功的先例。

为此本文提出, 应加强村级社区组织建设, 努力使村级社区组织成为农村经济建设的“链接者”, 充分发挥村级社区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 不断增强村级社区组织在借贷过程中的协调能力, 为有需求的农户提供担保, 在农户和金融机构之间开挖一条畅通的融资“渠道”, 实现农户和金融机构的共赢。

摘要:本文着眼于村级社区组织在农户与金融机构贷款活动中的作用, 探讨村级社区组织在此过程中的链接功能。通过比较加入村级社区组织前后贷款活动的变动支付比率, 得出村级社区组织在贷款活动中的担保作用对农户与金融机构都是有益的结论, 并据此提出:倡导村级社区组织以一种积极的力量加入到农户与金融机构的贷款活动中, 以实现双方共赢和谐局面的建议。

关键词:农户,村级组织,金融机构,变动支付比率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普拉伊特·K.杜塔.策略与博弈——理论及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3]赵帅军.电子政务服务外包的三方博弈模型分析[D].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

[4]赵欣.PPP项目融资三方博弈分析及最优契约设计[D].东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06.

[5]赵豪迈, 白庆华.电子政务中利益关系委托代理模型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1) .

[6]王依兰, 王刚贞, 郑美华.合作金融机构优越性博弈分析[J].金融经济 (下半月) , 2012 (9) :161-162.

[7]于维生, 金成晓.具有概率约束的委托-代理模型[J].统计研究, 1998 (4) :64-65.

[8]邝梅, 赵柯.我国农村信贷关系的博弈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7) :37-43.

农村社区党组织 篇8

1 农村社区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区服务也称作农村公共服务, 学者张云开认为, 能有利促进社区农业发展和提高社区农民福利的公共服务, 都是现阶段农村社区应有的公共服务, 其中包括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农民培训、就业服务、农业技术推广等 。随着改革开放兴起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国家对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供给严重缺位, 直至今日, 农村社区服务供给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1 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质量不高

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素质不足, 社区医疗水平、医生素质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项目调研组在我国东部、中部大范围的调研中得出, 48.5%的被访问者认为农村义务教育中教师素质差;同样, 有48.5%的人认为农村社区医务人员素质差, 社区医疗服务质量不高。

1.2 服务供需结构失衡

农村社区供给结构失衡指农村社区服务供需不匹配的现象。从需求层次上看, 社区农民的需求由生存 (如何活下去) 需求转向了生活需求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包括安全、社交、尊重、实现自我目标等) ;从需求内容上看, 服务需求由单一的需求转向了文明的综合需求。但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供给主体依然是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模式, 这种供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改变了的农村社区服务需求结构, 致使农村社区服务供给与社区居民的需求不匹配, 导致供需失衡现象。

1.3 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投入效率不高

当前社区服务的供给模式仍沿用传统计划经济下的政府和农民 (集体组织) 共同供给模式。这种单一的供给主体造成两方面问题:一方面, 政府在农村社区服务供给上的财政压力较大, 其投入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致使农村社区服务供给运行经费少;另一方面, 单一供给主体的垄断供给也导致了社区服务供给投入效率不高 。政府由于其公共性和垄断性, 缺少必要的竞争机制, 政府官员本身缺乏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动力, 因此政府单一主体供给必然产生低效率。

1.4 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满意度不高

农村社区居民对农村社区服务满意度低具体表现在:农村社区居民急需的服务供给得不到满足。同样是上述广东调研组报告显示, 53%的受访者认为教育是他们最关心和最急需的社区服务, 但其中超过1/3的受访者表示教育问题并没有得到满足;另外, 笔者2009年在河北省农村社区调研时发现, 大多数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环境、垃圾处理表示不满。

2 农村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供给中的作用

2.1 有利于提高农村社区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1) 农村社会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 决定了其在农村社区服务供给中是以实现社会利益基准, 而不是为单纯的追求利润, 因而能保证其提供高质量的社区服务;

(2) 由于农村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以及运行采取企业化模式, 能够以较低的成本, 较高的效率实现社区服务的供给;

(3) 农村社会组织维护农民利益的特点使其在第一时间了解社区农民的诉求, 并做出快速反应,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政府部门行动迟缓的弊病, 提高农村社区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2.2 有利于促进农村社区服务的供需平衡, 提高居民满意度

随着城乡交流的增多, 农村居民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从供给决策机制来看, 农村社会组织, 作为农民利益的诉求代表, 其源于农村扎根农村的组织特性, 决定了组织的供给决策程序是从下而上, 基于农民的真实诉求而做出服务供给决策, 从而有利于实现社区服务供需之间的匹配, 提高社区居民对农村服务供给事业的满意程度。

2.3 有利于提高政府在社区服务供给的投入效率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时期, 财政面临着转型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服务供给领域中使得政府花很少的钱, 民众却得到了较大的服务, 实现了相对较大的社会利益, 在一定程度上有力的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提高基层政府用于农村社区服务的财政投入效率。

3 农村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供给中作用的优化路径

效益和公平是公共服务供给事业基本原则之一, 公共服务的效益体现在为满足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而提供优质、足量的公共服务。优质足量涉及效率, 而保证公众基本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公共利益则涉及公平。

3.1 提高农村社会组织社区运行能力, 实现其服务效率最大化

3.1.1 实现农村社会组织运作资金多元化

(1) 建立以公益项目为导向的筹资网络。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某一项公益项目, 以关注项目的人群重点, 寻求捐助, 并将其积极的吸纳进入项目, 并发挥其社会资源, 与社会组织共同形成网络, 宣传公益项目, 寻求更多捐助者;

(2) 建立以人员为导向的筹资网络。

社会组织可以形成本组织专门的、以筹资为内容的营销人员, 通过营销筹资人员的个人社会资源筹集资金。

3.1.2 实现农村社会组织结构一体化

建立“大部门”的工作机制。社区服务项目分类适应了行政体制的“大部门” 制改革需要。农村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供给的过程中也可以遵循“大部门”的工作体制。即, 农村社会组织遵照服务供给项目的分类设置职能部门, 要使每个服务项目的开展打破部门垄断、条条运行的工作机制, 以每个项目的性质和以人为本为工作出发点, 实现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的双项转变。

3.2 注重农村社会组织在农村社区服务供给的公平性

3.2.1 建立信息沟通渠道, 完善需求表达机制

温家宝总理说过:“只有体民之情, 才能遂民之愿”。完善农村社会组织的社区服务供给决策程序, 实现农村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转变, 形成体现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需求意愿的需求表达机制。从制度上确立由农村社区、社区居民的内部需求来决定社会组织提供服务供给范围和供给方向的制度, 建立由内部需求决定社区服务供给的机制。

3.2.2 建立农村社区居民满意指标, 实现服务供给结果公平

按需分配, 是正确理解的一种结果公平, 但结果公平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公平的分配方式, 还从道德上要求人们更深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性存在。“不能强求农村道路、饮水、学校、文体、路灯、垃圾站等公共事务达到与城市一样的标准, 这是不切实际和不现实的。”因此, 在追求公平的道路上, 农村社会组织应充分了解农村社区居民的真实需求, 将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及满意程度进行标准化。“生活满意指标”, 就是衡量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满意的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 主要是测量人们对其生活质量的满足感。例如:经济收入水平、健康状况、家庭生活方式、居住环境、邻里关系、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等等都可以作为影响生活满意指数的相关标准。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 农村社区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和均等化是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议题, 分析了农村社区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并以多中心治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 提出了培育和发挥农村社会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并阐述了农村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供给中的作用, 最后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 针对农村社会组织提出了提高其服务供给效率和实现供给公平两方面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农村社区,服务供给,农村社会组织,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开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评价与路径选择[J].公共行政, 2010, (3) .

[2]贾智莲, 孔春梅.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J].公共行政, 2009, (7) .

[3]吕微, 唐伟, 韩晋乐.基于多方合作的农村服务体系供给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10, (6) .

[4]陈燕.公平与效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农村社区党组织 篇9

改革开放30余年, 中国农村社会的生计方式、生活形态、人际互动和组织模式等发生了深刻变革。遭遇市场的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如何进行?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是否必然的依赖于市场供给, 是否存在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有待探究。

当前, 绝大多数的社区文化活动由县乡两级政府主导供给。社区文化组织多在政府指导下给予形式上的配合和参与, 难以发挥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供给农村社区文化, 造成社区文化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过于集中在某个或某些文化建设组织。同时, 政府供给对现有社区文化资源利用率高, 对潜在社区文化资源发掘较少;对物质文化资源较重视, 对精神文化资源利用较少;对自身拥有资源管理较多, 对不同资源拥有者的协同创新较少。

市场供给农村社区文化也步履蹒跚。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是近年来兴起的改革潮流, 通常将原来由政府直接提供的、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来完成, 并根据社会组织或市场机构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服务费用, 即“政府承担、定项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这种方式缓解了政府供给低效率的弊端, 但也暴露了市场发育不完整的窘况。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捉襟见肘, 购买服务的动力不足, 意识与理念比较薄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公共服务的市场主体与环境不完善, 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不能适应政府购买服务的需要等, 为市场供给的模式提出了挑战。

基于政府和市场有限供给农村社区文化的现实, 需要在完善改革中探索新的社区文化建设之道。在粤西农村, 至今广泛维系着地方性的信仰仪式, 以自组织方式供给了农村社区的文化需求。虽然也面临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文化的矛盾和困境, 粤西农村以自身的轨迹使用着社区文化的本土资源。这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自组织提供了可能和可行的空间。

2 社区生活中的“神诞”仪式

双港村是粤西一个以陈氏宗族为基础建立的自然村落。村落临近公路, 对外交通便利, 与城区相距半个小时的车程。全村总人数约为1400人, 以务农、外出务工和小商业为主, 月收入约为1000元/人。村内事务主要为村内发展、行政、治安、党务和争议等事情, 多由村委解决。超出村级组织能力范围的公共事务, 区镇政府通常以项目制的建设方式进行一些支持, 已获的包括村里的卫生整治、文化建设等公益项目。

神庙和戏台属于村落的公共设施。双港村的神庙即为雷祖庙, 是用来祭拜雷祖陈文公———村里姓陈的开基祖师。神庙所在区域有着双港村唯一的小卖部, 是村民闲余饭后聚集的公众场所, 以成年男子和老年人居多。日常生活中, 神庙所在区域是社区的公共空间, 也是各种信息的汇集之地。

村内的“神诞”活动是村落祖先流传下来的仪式, 在雷祖生日时有系列祭拜庆祝活动, 成为村民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部分, 与语言、其他习俗等共同构成双港村特有的社区文化。

2.1“神诞”组织管理

“神诞”需要具有较强能力的人员进行组织管理。传统的组织管理是由社区内名望较高、组织能力较强、辈分较高的村民自愿担任。近年来, 村组体制嵌入传统“神诞”活动, 一些村委会干部主动介入相关管理活动, 与宗族内占有重要地位的成年男子及声誉较高者共同组成“神诞”管理者。

双港村的“神诞”组织管理人员主要是由村干部组成, 负责“神诞”期间收“丁钱”和接收捐款。“神诞”开始前一周, 村里会向村民以家庭为单位按照每人5元的标准收取“丁钱”。“神诞”祭祀期间, 雷祖庙门外乘凉的平台旁设有一个捐赠点, 由公职人员接收和登记村民的捐赠, 并向捐赠人派发一小袋喜糖和饼干。村民捐款从10元到500元不等, 以20元居多, 也有邻村人和邻村村委代表的捐赠。捐赠所得所有捐赠明细, 会列录红纸后张贴于祖庙墙上。

“丁钱”与捐款资金是“神诞”活动的部分收入, 能支付仪式开销一半费用, 通常用于购买拜神颂神用品、管理人员费用和雇请舞龙舞狮队表演的开支。另外, 外出工作村民、一些村外经办小企业或比较富有的村民会自发捐款。所捐资金用于开支最大的雷剧表演活动, 而他们的大名则被放在公示红纸的前端以表功绩。正因为有这样的“第三种力量”, “神诞”活动的经费才略有盈余。盈余的经费用在雷祖庙日常的维护和整修。

2.2“神诞”祭祀仪式

祭祀作为“神诞”活动中最具有仪式性的一项, 主要以家庭为单位。村民拜神时有明显的男女分工。女性早起准备贡品, 准备完毕后携带贡品前往神庙摆放。成年男子多代表家庭在庙堂外点香烛。各人所上香烛大小不一, 但皆为左右一对, 印有富贵平安、丁财两旺。点上香烛后, 成年人祈福, 然后燃放长长的鞭炮, 象征美好。

在神庙内以及石狗前的祭祀仪式, 祭拜人通过许下心愿与神灵互动, 释放内心压力, 祈求力量。有行为过失的村民会在神前跪拜, 自责自己犯过的错误, 祈求神灵原谅, 并承诺改正行善, 希冀神灵为自己及家庭带来幸福安康。

社区规范与神灵要求相融合, 规范社区居民个人行为, 一定程度上遏制越轨行为, 强化了社区文化对社区居民的控制及整合功能。村民内有争执在庙前请长者进行决断, 夫妻间不和睦也会向神灵诉苦, 请求神灵化解矛盾, 妯娌之间、公婆之间, 如此种种, 皆可在庙前倾诉、祈愿, 神庙成为一个情绪释放渠道, 成为安全阀制度上一个重要环节, 固定有效的排解村民心中的部分郁结。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城市文化延伸, “神诞”祭祀有简化趋势, 原本敬神、上香、祭祀、拜祖缩减为只有祭祀环节。祭祀时, 村民在庙宇内停留时间缩短, 互动机会减少, 祭祀完后便整理贡品返家做饭。对于“神诞”仪式, 村民不甚理解, 也疏于解释, 反正是祖宗流传下来的就接着办了。但如果来的亲戚朋友多, 祭祀复杂的仪式会隆重上演。

2.3“神诞”聚餐宴席

祭祀结束后, 众人回到家中准备宴席。村民会在“神诞”前事先联系和通知亲朋好友, 邀请其于“神诞”当天到家共同聚餐, 纪念神灵。参与的人数随家庭关系向外扩展, 集中体现了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 村中也以宴请人数多者为荣, 在联络感情中巩固和强化社会关系网络。主人家会根据宾客数量, 筹划宴席数量, 还会多准备一些给“不请自来”的宾客。

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提高, 宴请的菜式逐渐丰富, 宴席的宾客增多, 规模也有所扩大。村民会以菜式的数量, 宴请人数来判断家庭的财富、声望, 并认为规模越大则在村落中地位越高, 宴请这一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暗含了村民之间的竞争。因宴席中客人不能“空手”上门而需带礼赴宴, 在村里的街道两旁不少“临时”商家乘机出售饮料酒水等, 促进了“神诞”活动的经济功能。

2.4“神诞”看戏送剧

宴席午饭后, 以游村的鼓声为信号, 召集各家出来一起观赏舞龙舞狮, 承担着“神诞”活动的娱乐功能, 也形成村民聚集的良好氛围。由于舞龙舞狮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多年不变, 部分村民已觉得节目颇为无聊。然而在无形力量的驱使下, 大部分村民依旧坚持看完每次的表演, 分享着各自对舞龙舞狮的看法, 也在无形中熏陶着内部孩童对“神诞”这一活动的情感, 保持着“神诞”活动的代际传承。

晚上八点的送雷剧表演则是双港村“神诞”活动的重头戏, 村民会在晚饭后集聚在村中唯一的戏台, 等待着雷剧上演。雷剧多为戏曲类表演, 形式较为单一, 观看的多为领着孩子的中老年村民。年轻人则利用庆典呼朋唤友一起聚集, 寻找着自己群体的乐子。即使如此, 雷剧表演依旧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活动。它恰恰提供了村庄内弱势人群的文化娱乐需求。

3“神诞”仪式维系的自组织力量

在粤西“神诞”活动中, 村民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积极宣传并参与活动, 从而增强了社区认同感, 开辟了一条区别于政府主导和市场购买的第三条道路。在这过程中, 自组织力量内生的维系了仪式活动, 并使参与者形成深化自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人”。

3.1 仪式维系得益于精英能人

这批精英能人内生于村落社会之中, 或来自与自治组织, 或来自于仪式传统, 或来自于血缘认同, 有着村民认可的合法性来源。他们的组织行为既是权利, 更是义务。作为具备条件的人群, 需要切实组织服务于仪式活动, 否则会面临村民的非议。他们具有组织活动的条件, 能够动员、分配村民参与到活动的不同阶段, 使得看似个体家户的仪式能够成为村落社区的整体活动。在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 精英身份和地位通过村民和仪式获得社会性价值, 成为有意义的符号, 再生产了仪式维系的中间力量。

3.2 仪式维系得益于民众参与

神诞活动中, 即使是普通村民也进入到仪式活动的基本环节, 成为活动的“忠实群体”。村民参与到仪式活动的经费筹措。作为神诞活动经费, 丁钱没有不出的。“作为村里人, 该出的”, 即使是那些困难家庭也毫不犹豫的出资。仪式中的捐助, 村民依据家庭经济情况量力而行, 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村民还参与到仪式活动的其他环节。摆放在村庙前的贡品, 是各个家户取悦村神的集体呈现;烟雾缭绕, 鞭炮齐鸣, 让整个仪式显得热闹有生气;舞龙舞狮, 锣鼓喧天, 村民围观中显示了村落整体的效力;各个家户大摆筵席, 让村落共享欢悦的时刻。村民虽然是以个体的行为方式参与仪式活动, 但在无形中建构了整体的仪式。

3.3 仪式维系得益于资源多元

资源内容多元, 条件好的多捐助, 条件差的多出力。这对大家来说是共同的事情。外出人员慷慨捐助, 他们自认为还是村里人, 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资源来源多元, 还有从基层政府获得的资源, 也有从市场组织中获得赞助。神诞活动中, 组织者利用大型公共活动的名目借助了地方警力维持现场秩序, 利用活动中的一些宣传机会, 在一些小商人那里获得冠名赞助, 甚至利用客人不好意思空手而来和路途较远的机会, 组织者为摊贩提供一些临时摊位获得摊位费。

3.4 仪式维系得益于规则认同

这包括宗族血缘和社区地缘两类规则的融合。双港村是个典型的华南村落, 以宗族血缘为纽带, 形成了长达四百余年的内聚型村庄。当地人的精神世界以祖先崇拜为核心, 在宗族祖先的荫庇下, 结合道教、佛教融入到村民的日常和信仰生活。通过仪式活动, 村民强化着宗族血缘的认同。面对不可预测的生计生活, 村民企图通过仪式, 获得心灵慰藉和安全感。在宗族血缘基础上, 村民进一步通过仪式建立社区地缘的认同。村民血缘相近, 归属于同一个社火或祠堂。社区地缘认同和归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血缘关系。作为村落的神灵, 只保护本村落范围的村民。各村村神管辖各自的村落范围, 互相排斥。村落的“神诞”仪式, 彰显了两种规则在村民中的认同与内化。

4 推进自组织供给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议

地方的仪式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功能。在政府和市场供给农村文化不足的背景下, 推进自组织供给模式是有益的尝试, 需要考虑不同群体的不同功能发挥。

4.1 注重社区文化建设自组织的能人培育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 能人扮演了组织者角色, 成为村落社会文化活动的少数关键群体, 担负有自组织的动员、维系、规则等职责, 也影响着自组织的资源获取, 尤其是与外部资源的互动。对于这些村落中的“精英群体”, 他们关注社区文化活动, 不是单纯的经济效益, 还有更多的声誉回报, 在活动中获得村落内较高的社会声誉。推进农村社区文化自组织建设, 需要注重能人精英的非物质驱动, 才能加强自组织的动力机制, 形成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4.2 注重社区文化建设自组织的兴趣培育

培养发展农村多样化的兴趣小组, 促进发展农村中各类文化爱好者逐步建立兴趣爱好自组织, 利用兴趣爱好强化自组织的动力机制, 从而组织、引导和推进农村自组织的自我服务能力。由于“多、散、活”是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常态, 通过推动农村社区内各种文化志愿组织发展, 有助于自组织规范和发展现代农村文化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 定能使现代农村社区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得到进一步的继承与弘扬。

4.3 注重社区文化建设自组织的运行机制

这需要完善自组织的管理体制。鉴于当前自组织运行中村落能人也有一定的视野和能力局限, 可以和文化下乡等活动对接, 引入外部的精英能人, 激发组织活力, 优化自组织管理体制。在自我调控方面, 由于农村人口流动, 需要调整工作流程和简化人手, 增强信息沟通渠道和提高信息传播速度, 实现自我良性的调控。

5 结语

粤西农村地区的“神诞”这种社区文化生活能够得以保存和维持, 得益于村落社区的自组织。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方面, 农村的自组织能够维系着村落相对较成熟的熟人网络, 形成了农村社区村民之间强有力的联系纽带。这种自组织的网络结构和村民认同感, 保障了村民参与社区文化的参与度, 有助于农村社区加快形成“社区人”的性格。建设农村社区文化, 农村自组织提供了第三条道路, 其建设和发展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粤西“神诞”是一项悠久的地方习俗节日。当地民众在“神诞”当日祭祀拜神、宴请宾客、观赏雷剧, 欢聚一堂。在政府和市场尚未能充分供给社区文化建设的背景下, 村落社区具有自组织机制, 能够有效缓解转型之痛。当前可通过能人培育、兴趣培养和运行完善, 促进自组织的动力机制, 推进农村社区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区文化,自组织,“神诞”

参考文献

[1]程丽香.社会认同:新农村文化建设之基石[J].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 2011 (1) .

[2]罗兴佐.第三种力量[J].浙江学刊, 2002 (1) :24-25.

[3]罗家德, 等.自组织运作过程中的能人现象[J].中国社会科学, 2013 (10) :86-101.

农村社区党组织 篇10

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学员的基本情况

1.性别情况。511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来自16个州市、129个市县、376个乡镇、511个村(社区)。有男干部422人,女干部89人,两者之比为4.74∶1,男干部人数多于女干部,基本反映了云南省基层党组织队伍的性别结构特点。

2.年龄结构。年龄最大者为65岁,年龄最小者为25岁,平均年龄44岁,大多学员年龄是38~50岁之间。说明村(社区)党组织队伍总体年龄偏大。

3.民族结构。除300名汉族外有19个少数民族211人,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41.29%,人数最少的民族为布依族、独龙族、基诺族,各1人;人数较多的民族为汉族300人,彝族62人,哈尼族23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南基层干部的民族结构状况。

4.学历状况。学历以高中以下学历主,有高中以下学历的共368人,占总人数的72.02%,其中有小学学历的2人;有高中以上学历的143人,占总人数的27.98%,其中有中专学历的61人,大专学历的62人,本科学历的20人。

5.任职状况。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有425人,担任副书记的有9人,担任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的有77人。在511名学员中有大学生村官6人。

二、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党组织队伍难配强。当前,农村党员队伍老年化、文化层次偏低的现象较突出。在511名村(社区) 党组织书记学员中35岁以下的有83人,占总人数的16.24%,50岁以上的有174人,占总人数的34.05%。从学历层次上看,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学员只有16.04%,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44.7%。这种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缺乏活力、后备力量不足的党组织队伍已不能适应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优化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学历结构已是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

2.流动党员难掌握难管理。农村流动党员,指的是农民离开原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无固定地点或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以及外地或者外单位流入本地未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2。

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的现象也日趋突出。很多有能力、有文化、脑子活,有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党员也纷纷涌进城市务工3,流动党员逐年增加,流动范围也越来越广,并且很多流动党员外出前不向组织汇报,外出后不与党组织联系,在党员管理中出现了“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落实、党费难收缴、作用难发挥”的“五难”现象。因此,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一个难点和热点。

3.村级党员干部待遇偏低,干部队伍不稳定。云南省村级干部的待遇在600~1500元之间不等,一些地区村小组干部待遇仅为200~400元,还有较少地区村民小组组长没有任何工作补助,做工作全靠信念与责任。但农村工作杂繁重难,且责任重大,他们在工作付出了许多,有的甚至顾不上自己的家庭,但得到的回报却太少,并且在政治空间上发展不大,退职后没有任何的生活保障,部分地区出现了能者不愿干,愿者干不好的情况。因此这种偏低的经济待遇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影响了村干部队伍的稳定性。

4.群团组织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突出,党员队伍发展优化难。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但在一些村,共青团作用发挥不充分,青年缺乏政治荣誉感,入团积极性不高;有的村大部分团员青年外出务工,共青团缺乏活力,团组织形同虚设,很难正常组织、开展活动。其次部分党员服务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化,不讲奉献,利益至上,不愿参加义务公益活动和支部党员学习,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争着去做,与自身利益无关的村级事务不管不问不关心,严重损坏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最后在党员队伍发展壮大优化上难度大。由于农村共青团活动开展的较少、推优工作力度不够,致使在青年当中发展党员难度大,并且在部分地区有经济头脑的致富能手,因怕入党后常参加党员活动、学习而影响生产、经营,对入党有畏难情绪。其次极少数党支部对发展党员工作不重视,程序不规范,把关不严,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致使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减弱。

5.活动经费、场地欠缺,村(社区)党员活动难开展。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党员、团员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村的工作经费,但每年每个行政村的工作经费较少,部分村只能维持正常的工作运转。其次有些村没有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每次党员活动、学习都是在露天下进行。而有些村由于党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党员活动室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造成了“干部人难找,群众难办事,活动难开展”的情况,因此适当增加党、团活动经费,扩、改建活动场所已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6.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难。村组集体经济是基层党组织的基石,是发展的后盾,是改善干群关系和解决民生问题的保障,它关系到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感召力,关系到村(社区)的发展。但在访谈中了解到,发展村组集体经济的村所占的比例不高,比如祥云县,全县136个村(社区),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只有30多个,因此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也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难题。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1.加大村(社区)党组织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党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因此应将提高村(社区)党组织队伍的素质,加大队伍的教育培训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针对云南民族地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文化层次低、政策理论水平不高的现状,各级政府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干部的综合素质能力,加大对其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一是采取在职继续教育的形式来提高村干部的学历水平,积极鼓励党组织干部参加函授、自学考试,提高学历层次。二是通过专题培训、会议、小组讨论等方式来提高党员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法律水平,决策执行、科学谋划发展能力以及各种相关的种植、养殖技术。三是通过利用党建网络信息平台组织学习党建知识、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决定,着实提高党组织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

2.拓宽渠道广纳贤才,加强后备力量的储备。目前,村党支部队伍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问题;并且大多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进城务工,造成大量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员外流,因此为改变村干部队伍现状,必须拓宽渠道广纳贤才,加强后备力量的储备。一是将那些政治上过硬、发展上有本事、人民信得过的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吸纳到党组织队伍中来。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外出务工创业有成的党员、退伍复员军人、离退休党员干部和本村大学生村官的培养、选拔工作,不断壮大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储备力量。

3.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有利于村(社区)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但资源匮乏、集体资产枯竭,债务逐年增多的发展现状4,已严重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各村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取灵活有效的途径来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首先要认真了解本村的村情民情、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不足之处,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则,找准方向,立足村情、优势,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其次是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扶持壮大龙头经济,带动全村集体经济发展。最后要加大对村(社区)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监督,防止造成资金、资源、技术等不必要的浪费和外流。

上一篇:新型农村文化建设下一篇: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