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

2024-06-19

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精选十篇)

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 篇1

而今,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普遍人文素质不高, 能学不能说, 能画不能写, 能操作不能思考创新, 能创新不能讲解传授等现象屡见不鲜。培养较高人文素质的工科大学生已成为当务之急, 培养“有话能说, 提笔能写, 有事能做, 无事能思”、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工科大学生, 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实际意义。

1 现状分析

新时期, 工科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表现在知识水平方面。工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 对民族历史优秀文化、优良传统知之甚少、了解不多。

第二, 表现在能力水平方面。很多工科专业大学生论文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差强人意, 不善处理人际关系, 心理素质不稳定。

第三, 表现在行为方式方面。不少大学生缺乏坚定的社会理想和人生信念, 淡漠政治的倾向比较明显。语言行为不文明, 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感不强, 欠缺钻研探索精神, 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2 成因剖析

形成工科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不高的因素有很多, 大体可归结为以下三类:1) 学生本身及其家长普遍对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认为工科专业大学生, 只要专功理工科专业知识, 提高实践技能, 足矣。大学期间, 大学生更注重于工作能力的提高, 认为这是硬件, 必备的素质, 而往往会忽略人文素质的提高。2) 学校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初中、高中时期的教育偏重于应试教育为主, 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导致学生对人文知识兴趣不浓、学习不多。3) 进入大学后,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课程结构围绕专业设置, 虽然设置了诸如《大学语文》、《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 但学生的注意力通常只倾注于与专业相关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 以及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3 解决途径

3.1 转变思想, 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面临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的挑战, 高校要切实从思想上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 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存品质, 通过知识的传授, 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实践来转化、推动[1]。

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是国家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生力军, 是社会未来的脊梁, 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引导学生转变思想, 充分认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单一的教育为教与学有机结合。

3.2 强化理念, 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 是高校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根本途径。工科院校专业教师在授课对象、培养目标、知识创新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 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宏观背景下, 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理念, 树立与现代教育特点相符合的人文素质教育观念, 培养出既有较宽的知识面, 又在专业知识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 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 又有厚实的人文素养的人才[2]。

在学生最重视、最投入的专业课程中贯穿和渗透人文教育,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人文素养, 才能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层次不同的学生。一个教师讲授一门课程, 一方面传授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还应对学生产生三种效果:一是促进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 创造性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二是引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三是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让学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思维习惯[3]。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学习和理解, 大学生可以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3 加强建设, 营造校园文化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 对大学生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 重点做好三方面:第一, 拓宽第一课堂即主课堂范围。将文化素质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内容引入主课堂, 纳入课程体系。第二, 夯实第二课堂即辅课堂地位。举办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讲座, 开展“科技文化节”、“学术之星”等校园文化活动, 逐步夯实第二课堂在高素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强第三课堂即社会大课堂作用。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在社会实践中完善、丰富、提高自己, 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和感悟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中

参考文献

[1]王丽敏.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和途径[EB/OL].http://www.pep.com.cn/xgjy/gd jy/gd jy, 2006-06.

[2]任玲艳.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7) .

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 篇2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部门急需英语交际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研究发现,高校校园英语文化活动成了提升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运用统计学方法阐述了校园英语教学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影响,并且提供了一些完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内容的方法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的建议。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中国在不断地融入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英语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在大学校园中,英语文化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大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认识程度不高,不能有效利用现有的英语资源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从现实来看,社会用人的重心正在从“学历”向“能力”转变,要求大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面对严重的就业压力,一些在大学期间沉默寡言,不善交际,不合群的学生,与用人单位接触时表现得不尽人意,痛失很多好的机遇。本文将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人文素质紧密结合,主要研究校园英语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并就对如何提高学生参加英语活动的积极性给出了一些建议。

1.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意义、作用

1.1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就是培养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学习语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长期处于这种语言环境中,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就是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机会处于英语的环境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大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时间。长此以往,会显著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其中,丰富多彩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给学生创造了英语文化输出的环境,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校园英语文化有其特有的魅力与特点,它是将英语与汉语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英语教育的模式,是一种突破性创新思维,能够解决传统英语教育造成的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缺失的问题、能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并且能拓展知识面,从而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英语的水平。

1.2作用

英语是国际性的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深入我们学习生活的各个发面。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它向学生展示了英语国家的优秀文化,打开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大门,所以英语交流能力成为我们国家衡量人才的一个标准,而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和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学习能力、思考方式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成为大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曾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通过开展积极健康的学生社团活动,加快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不断引导大学生感知社会、适应社会,在推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效开展、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并影响大学生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传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由此可以看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也是国家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挖掘英语文化这方面的积极因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促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建设,并有助于创建健康向上、文明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2.我校学生参加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真实现状

我们通过对我校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我们学校学生参加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对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期望。此次我们一共随机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479份,根据数据显示:

2.1.对于性别而言

我们共收回男生问卷119份,女生问卷360份。根据数据分析,男生中只有约19%参加过校园英语文化建设活动,而女生约有46%都参加过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相对比例较高。参加过英语活动的学生93%都表示通过这些活动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如不怯场,能更好的与同学交流。然而没有参加活动的学生中42%是由于对英语兴趣不高,英语成绩较差,不愿意参加英语活动,37%的同学表示学校的英语活动形式少,不适合自己参加,剩下的学生则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或其他。

2.2.对于年级而言

在过去的一年里,78%的大一,大二学生参加过英语活动,而只有13%大三、大四的学生参加过英语活动,据调查62%的大一、大二学生是因为刚入校,希望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有21%的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取学分,其余的则是因为别人参加或者好奇等原因来参加活动。而这些人中74%都是参加过英语竞赛考试,参加的活动比较单一。高年级学生中39%是因为学校活动形式过少缺乏兴趣,43%的学生觉得没了英语课的管制,自己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惰性,18%的学生认为由于医学院校课业繁重,课余时间较少,阻碍了他们参加活动或者其他。

2.3.对于院系而言

83%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和835护理专业的学生参加过英语活动,所占比例较大,而其他院系例如中医学院、中药系等参加英语活动的比例较少,两个院系只有大约58%学生参加过。原因主要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前沿信息资料多为英文,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较多,学生相对重视学习英语,而护理专业则是因为女生比例较大且有设有涉外护理专业。其他专业多是由于所学专业与英语交集较少,造成他们对英语重视度低,而生物工程的人数少,我们没能有效的获得他们的数据。

据我们调查,93%参加过英语活动的学生表示,这些英语活动不但让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并且提高了信心和交际能力,很多人希望下次可以继续参加。但是没有参加过英语活动89%的学生表示,自己英语水平差且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参加英语活动,由此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他们的水平越来越差。从而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参加英语活动较少,且形式单一,动力较差成为他们英语差的一个不可或缺重要因素。从上述两种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校园英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是有一定作用的。

3.完善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方法

3.1充分发挥学校的规划性作用

从学校方面来说应提供有力的教学保障及制度支持,如将英语文化活动归入学校指令性教学体系,安排时间、划拨经费、实施奖励政策等。校园英语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可由学校教务处组织,由外语教学部牵头实施。

3.2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

在每项校园英语文化活动中,都应该有具体的指导教师参与,并进行活动规划与设计,及时给学生一些指导和帮助,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活动内容设计上,应努力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体现校园文化活动对教学的衔接与互补功能。其次,在形式设计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应充分发挥方式灵活多样的优势。

3.3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参与作用

学生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通过活动报告或小结的形式对所参与活动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合理建议或意见

3.4学生对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建议

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择业研究 篇3

摘 要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等院校要为学生化解就业压力,必须大力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就业能力,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学生,扩宽学生就业渠道,适应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应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目标,不断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开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法律意识 择业与创业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择业概述

人文素质教育,正如唐世贵主编的《大学语文》序言中指出的:“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在21世纪知识经济到来的时代,为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了解经典文类中所包含的中国古代语言文化常识的平台,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通过增强其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大学生欣赏美、审美、创美的人格力量。教学生如何做人,来实现人生价值。”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把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教学的全过程,伴随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人文气氛、加强社会实践环节、扩宽人文教育路子、进行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及学生和法律意识的增强。

人文素质教育的提升,与大学生的择业具有密切的关系。因而,新的形势要求高校转变就业指导工作职能,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在择业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往往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并在实际工作中能更快地适应岗位;相反,综合素质差的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过程中处于劣势,不具备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是说,人文素质教育只有增强了大学生求学的能力、求职的能力、保职的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才能为大学生提高社会适应性提供可能。

二、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分析

1.大学生就业现状与成因分析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发显得突出与紧迫,出路何在?大学生就业难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政府方面,存在着人事、户籍等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在企业方面,存在着买方市场苛求人才、性别歧视、学校歧视等现象;在市场方面,存在就业信息流通不畅、数字化信息平台不到位的现象;在高校方面,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在家庭方面,存在着大机关、铁饭碗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着自我定位不清、就业观念淡薄等现象。然而,不论是国家宏观政策与体制的限制,还是就业市场的用人导向,核心因素还是在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于自身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因此,增强学生法律意识,以免学生在招聘中上当受骗,所以,必须大力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的呼声①。

2.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是避免结构性失业的重要举措。“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的,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新专业开设和招生数量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导致毕业时的“输出”障碍;另一方面是因为原有专业的课程体系单一,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陈旧,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因此,必须把招生、专业、课程设置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从教育教学本身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竞争力。首先,要把课堂教学改革纳入文化创新的组成部分,为学生创造发挥个性、自主学习的空间;其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动因,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终极目标。最后,加大第二课堂建设,积极创造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接轨。

3.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法律意识的增强

为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贯彻执行,必须构建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人文素质教育的法律意识的保障体系、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等为组成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在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中,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思路,必须,设计制定“练过硬专业技能、具有多种爱好、取得双证书”的人才工程培养计划。

三、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择业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中,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综合素质教育一直以来就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指出:为便于毕业生就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应当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将不仅仅是求职者,而应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高等学校要成为“创业者的熔炉”。创业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础,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和素质。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以填补目前现有的就业岗位为目的,而创业教育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为目的。就业指导工作与创业教育的结合将成为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领域,也将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新途径。在就业指导中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更能提高学生自谋职业的能力,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出路。

1.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职业发展要求大学生提高专业素质。专业素质包括基础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基础文化素质体现在大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学习和探索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专业技术素质体现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和大量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新型职业和交叉职业层出不穷。社会职业的发展变化使专业对口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职业变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行业特征不像过去那么鲜明,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变短,复合程度提高。职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具有法律意识的专业素质。

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上的每一位从业人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胜任其所从事的工作。大学时代是学生向职业工作者转变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认清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取向,正确认识社会现实需求,热爱本职工作,履行职业义务的法律意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综合素质。现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者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愈来愈大。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市场规范,强化为顾客服务的理念,重视产品的人文内涵。这使得用人单位在聘用员工时掌握的标准从单纯注重专业变为注重社会综合素质。社会综合素质包括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等。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学生管理工作等,对于培养其社会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提高就业服务和增强法律意识性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法治社会,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是指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顺利实现就业的关键平台。目前,多数高校都是通过组织定期招聘会来实现用人单位与学生的对接,尽管也建立了就业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了就业信息数字化手段,但在就业信息的更新、网络服务平台维护方面存在不足。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网络信息服务成为实现就业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就业不仅取决于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社会经济、社会需求等因素,而且也取决于个体所获取就业信息的量与质,以及个体收集、处理、使用就业信息的能力。”因此,高校必须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创新信息手段,拓展信息渠道,整合信息资源,形成信息、教育、管理、指导“四位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就业信息与大学生的快速对接,提高求职就业效率。

人文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统一的。素质教育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更好地帮助受教育者自我发展。高校在大学阶段所进行的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自我发展需要。因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成为大学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向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职业选择。

注释:

①攀枝花学院重点教改项目:<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J0818.

参考文献:

[1]唐世贵.大学语文.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9.

[2]姚书志.积极探索划转院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新机制.中国高等教育.2009:3-4.

[3]高桥.大学生就业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 篇4

那么,如何培养兼具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和谐发展的“职业人”呢? 让我们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来分析,提出构想,探索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模式,进而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全面提升。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高职教育有“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加之就业的压力,因此,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困难重重。首先,社会、家庭、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普遍不重视,家长一门心思让孩子学到技术好就业,学校急功近利将“就业”与“教育”等同视之,外部浮躁功利的社会心态又带来巨大负能量的传递,在这样的认识导向下,貌似对就业没有直接帮助的人文素质教育自然开展不起来; 其次,高职教育受学制所限,学生在校时间短,专业教学任务重,于是确保专业课程、挤占牺牲人文素质课程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只开设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即“两课”) 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有限几门人文素质课程,没有紧贴学生专业需要的人文素质课程; 第三,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自身人文素质有待提高,只注重职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认为人文素质教育与己无关,而人文素质教师在高职院校被严重边缘化,处境比较尴尬,“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无从施展所学; 第四,现有人文素质课程设置泛化,存在结构性的失调,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零散,多媒体教学手段缺失,与具体的专业实践脱节,缺乏连续性、针对性和趣味性,造成高职大学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 第五,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学实用技术和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没有直接效果的人文素质课程,常常是为了应付而去学习,造成实际教育效果不佳。

当然,也有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浅层次的实践,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与较为科学的教育模式,与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仍需要继续探索和大力推进。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有效模式探讨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包含着几个基本的要素: 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我们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探讨,就是对这几个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论证,换言之,也就是探索各要素之间如何协调统一形成有效合力,培养兼具职业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和谐发展的“职业人”。

1. 教育主体———谁来教?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是指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机构及人员,这也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学院—教务处—教学系部—教研室—老师”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学院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领导机构和组织者,教务处、教学系部、教研室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执行机构,教师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首先,学校要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观念,真正“以人为本”,树立职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并重的教育理念。其次,教务部门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合理设置人文素质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另外,还应考虑设立面向全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教研室,充分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终端的作用,将人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第三,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增强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是在源头优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1]。教师队伍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决定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第四,要将人文素质培养融入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之中,将相应的指标权重纳入建设评价体系,集合团队协作的力量和专业带头人的创新带动,顺势而为搞好人文素质教育。

2. 教育客体———教谁?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客体是指人文素质教育所面向的对象———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大学生,这是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生源现状决定了这些大学生在文化基础知识、动手能力、心理健康、情商、意志品质以及职业意识等方面都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迫切需要通过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来予以改善; 另一方面,高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在形成的起步阶段,其所处的年龄和较少的生活阅历决定了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力,在他们身上有着无限的可能,只要教育主体热情关怀、善加引导,加大人文素质培养和正面教育的力度,就一定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3. 教育内容———教什么?

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指通过显性和隐性两类课程来传授人文知识进而培育人文精神,这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人文素质教育在目的层面上的非功利性和效果层面上的潜移默化性,决定了它既不是人文素质课程的简单累加,也不是短期的强化培训,而是一项系统、长期的教育工程。课程是各类教育活动的核心,如何在高职教育学制短、学时少的限制下,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融合、对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能力,构建科学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要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专业课程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人文课程 则是课程 体系的延 伸和提升”[1]。应合理安排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比重,整合人文素质通识课程( 或基础课程) ,重点建设人文素质核心课程,灵活开发多种课型,形成分学段进行的通识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微课程等多种课程有机结合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式。二要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找准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拥有较高人文素质的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自然能够居高临下、融会贯通,在做好科学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同时,将职业道德、理想信念、生命价值、处世之道、社会阅历等人文素质内容渗透其中,实现专业课程知识技能的传授与素质培养的和谐统一。三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实践教学中的渗透。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技能课教学要强调知识、技术生成的人文背景和社会价值,挖掘技术技能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把对真善美的追求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融合于职业技能教育的始终”[2]。在认知性实习阶段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与行业岗位之间关系的认识,了解岗位要求和行业特点; 在专业实践阶段强调熟悉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将所学知识和对本专业、行业的认识通过专业实践内化为综合素质; 在顶岗实习阶段“帮助学生处理好‘求学’与‘求职’的衔接,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成功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变”[1]。

4. 教育方法———怎么教?

弄清了“谁来教”“教谁”和“教什么”,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教”? 这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着力点。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应是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和谐交融的关系,而传统的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主体教的没激情,客体学的不主动,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教育效果自然不佳。只有创新教育手段与方法,形成互动、互相促进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出实效、见成果。首先,要突出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体人格,强化启发互动、小组讨论、学生展示等实际操作环节,改变传统的大班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低、不“走心”的状况,适时开展由教师主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综合活动课程,让学生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其次,要在教学中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抓手,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模拟工作情境,打破专业、学科界限,围绕具体工作问题展开任务驱动式教学。第三,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的双向融合,推广“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新媒体、新技术、新理念在人文素质教学中的应用,以更加直观、更富趣味性、更强调互动体验的现代教育手段,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输送给高职大学生们。第四,要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突出人文素质主题,加强价值引导,注意平等沟通,以技能竞赛、创业大赛、公益活动、拓展训练、社团活动等为载体,将专业不同、经历不同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团结起来,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和优势,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的情感与生活体验,“讲究深入浅出、喜闻乐见、融入生活,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2],推动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转化。第五,注重以教学科研创新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总结成功经验,解决存在问题,将实践所得升华到科学理性的思考层面,形成科研课题,以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学创新,再通过实践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促。

5. 教育效果———教的如何?

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是指大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基于一定的教育方法与内容,通过与教师、同学的相互作用而获得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结果或成效,这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与质量保障。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形成强有力的机制与保障措施,使人文素质教育“入人心、入体系、入制度”[2]。一是要改革现行人文素质教育考核评价机制。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与“两课”等普通公共课程无二,常规的知识考试,学生只要考前突击复习强化背诵即可,使考试流于形式。要保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应根据具体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灵活采用闭卷、半开卷、开卷,理论和实践分段考试的形式,可借鉴相对成熟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的经验,探索基础理论知识考核、课堂活动实践考核、日常行为考核和技能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将案例分析、论文写作、现场答辩、实践技能演示作为考核的重点环节,并要求理论与实际操作都要通过才算合格。二要探索建立与社会职业岗位紧密衔接、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新型人文素质教育考核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区域内、行业内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调研,找出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契合的关键因子,坚持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原则,紧扣关键因子,科学设置指标体系与指标权重。三要探索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其主要成员应由分管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院领导,教务处、学工处、团委、思政部等职能部门的领导,以及人文素质教育领域的相关专家、教授组成,也可视情况邀请行业、企业的文化培训专家参加,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到与“两课”等思政课程同等的位置,纳入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把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效作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生考核、教师业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及科学研究。

摘要: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效性不强,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是“工具人”而非“职业人”。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方法和效果几个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的分析论证,对“谁来教”“教谁”“教什么”“怎么教”“教的如何”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探索构建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性模式,进而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全面提升。

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思考 篇5

如今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对高等教育的定位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提倡的是专才教育,关注工具价值和技术价值的实用性,从而相对忽略了对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素质培养。例如:理工科学生往往逻辑能力强但思维能力差;专业技术过硬但文字表达能力欠缺;学识广泛但缺乏艺术欣赏力;具有社会竞争力但欠缺为人处世之道……这些都在不经意间严重影响了理工科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因此,加强当今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的人文教育是现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质的含义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具备人文知识。2理解人文思想。3掌握人文方法。4遵循人文精神。在人文素质四个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培养涵养,培养人性、情感、欲望、情绪、人际关系等做人方面的素质。[1]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研究的方式及基本成果

为了能更直接清晰地了解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笔者针对江苏工业学院理工科学院大一至大四的同学展开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数据分析。网络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参与学生1206,调查有效率为90%,其中男生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51.3%,女生占48.7%,参与者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因此具有相对的普遍性。问卷内容涉及文学、历史、道德意识、学习意识等内容。题目类型分为单选和多选两种。根据调查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一)人文素质教学的缺乏使得理工科学生缺少文化素养

他们对于人文的接触普遍还是仅限学校教育,只有27.27%的同学在问卷调查中能正确回答《辛丑条约》的签订时间。而从课外书籍的阅读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理工科学生对涵盖人文知识方面的读物或学科并不十分感兴趣,他们习惯与熟识的还是理性的思维和学习。另外在与调查对象的交谈中得知,大多数学生在选修课程时往往倾向于选择宇宙探秘、职业规划、事业管理等专业、兴趣取向明确的课程,而很少会选

择大学语文、美术欣赏、影视赏析等人文文学色彩较重的专业,就算选修了这些课程的学生也表示目的是为了学分。另外,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理工科学生往往偏向于悬疑推理、探索探秘类的书籍,而对中外名著类书籍却无人问津。

这些存在于理工科学生中的实际情况自然使他们很少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对中国的千百年来的文化和优良传统了解甚少,无法得到情操品格的陶冶。

(二)人文素质教学的缺乏使得理工科学生的道德修养品质不高

现今在大多数的理工科院校中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可是这些课程通常无法唤起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未能受到他们的重视,这些课程往往被他们视为副课。因此很大一部分的理工科学生不能广泛吸收人文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直接造成了这些大学生道德品质低下、行为粗鄙、学风不正等问题。

从调查表中也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公车上能在需要的情况下为他人让座的人仅占3.03%,偶尔为之的为92.42%,而几乎不为之的人有4.55%;对于无用的废纸虽然没有人表示会随意乱丢,但是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占到93.94%,而一定要找到垃圾桶再处理的人仅有6.06%。

其实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德育教育还有待加强。迟到早退、旷课、考场舞弊是一直存在于理工科学生中的弊端;而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自杀等现象层出不穷更是让人心寒。

(三)人文素质教学的缺乏使得理工科学生缺少创新能力

在问卷调查的16题 “你认为实践活动和人文素质的关系是什么”,令人意外的是56.06%的同学认为他们间几乎没有联系。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突出地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可见学科的限制使得理工科学生学习范围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的方框中,致使知识面偏窄。

其实,对于偏于理性学习的理工科学生而言,他们长期缺乏形象思维的锻炼,使得创造性思维缺失,其创造力自然无法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毋庸置疑,当今社会正是一个提倡创新的社会,而理工科学生本应为创造思维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但是人文素质教学的缺失却严重妨碍了理工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直接造成了创造性人才的流失。这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四)人文素质教学的缺乏使得理工科学生缺少综合的适应能力

理工科学生经常整日将自己埋于理科逻辑知识的学习演算中,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来接触人文知识,致使学生缺乏对社会生存、人际交往、历史文明、现实生活的了解。在为人

处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文科学生不太会出现的问题。这就说明理工科学生缺乏综合适应能力。他们不适应社会规律,不懂得人际交往和沟通,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控制力差等。……而这种种因素使得某些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清华大学的刘海洋事件和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就是极端的案例。

(六)人文素质的缺失造成了理工科学生价值观的困惑

在调查问卷中涉及对拜金主义问题的理解上,只有13.63%的同学认为那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其余的同学都认为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表现,并没有什么不对。这样的结果并不难理解,毕竟在当今社会中绝对不缺乏拜金主义者,但是这种“金钱至上”的想法恐怕带给我们生活的会弊大于利。

三、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与措施人文素质的缺失已经明显成为理工科学生发展的障碍。因此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刻不容缓的大事,这也就要求高校在增强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着重加强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一)改变理工科学院既有模式,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为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学校应开办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管理、经济、法律、伦理等人文学科的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兴趣、性格、思想、信仰等等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学生将其运用于社会实践,把对人文知识的体验内化为人文精神。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

(二)摒弃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加强课程改革对于人文课程的考核,有的老师仅停留于考核背诵或者提交论文的形式,有些大学对文科课程要求很低,甚至考前就把考题告诉学生,或直接开卷考试,并且考试内容十分简单,这样都容易使理工科大学生产生敷衍的情绪,所以必须摒弃这些传统的考核方式。目前中国学术界已呈现出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像于丹的论语心得、金正昆的礼仪讲座、百家讲坛中的法律讲座等等,都有很好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学校应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理工科学院更应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我从音乐中得到的东西远远多于从书本中得到的。所以有时人文素质的提升利于专业知识的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多鼓励学生在课堂

内外钻研人文素质问题,提高自身人文素养。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增强学生人文学习的兴趣,四、结语

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音乐教学 人文素质 培养

引言

音乐教学对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教育者在教学中,必须要将自身的人文素质进一步提高,去影响学生。开展与音乐教学相关的活动,使用良好的音乐欣赏素材,促使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形成。本文首先概述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其次,阐述了培养大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途径。

1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1.1注重物质上的享受,对精神层面的享受不够重视

当前,多数大学生对于物质享受十分重视,错误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提高今后的物质生活,没有意识到将读书当作自身文化素质与精神享受进一步升华的主要渠道,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了功利化的特点。例如,在学生会干部的竞选过程中,他们不将服务学校、服务同学作为宗旨,而是将其作为了日后找工作的筹码。学生间存在着严重的攀比心,有的比家庭,有的比穿戴,较少有比学习的。

1.2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当前,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家人溺爱,大学校园是学生独自外出的一个过程,因此,有的学生不知道与人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使其实际交往时,常发生各种矛盾。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很容易使得他们出现了迷茫或者失落的不良情绪,心理问题严重。

2培养大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途径

2.1选择合适的音乐教材

首先,教育者日常教学时,应选择部分具有较强思想的音乐作品,例如,可选择西方国家的音乐作品《四小天鹅》《野蜂飞舞》等;我国的《百鸟朝凤》《金蛇狂舞》等诸多的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有着鲜明的主题,主要呈现的是形象思维,并且,这些作品的结构都十分的简单,有着优美的旋律,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选择部分体现出民族特色及其风情的音乐作品,特别是面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时,选择这一类型的作品,不仅使得这些学生感受到了对自己民族的一种热爱之情,而且,还将他们的爱国热情发挥得淋漓尽致,进而形成了良好的综合人文素质。比如江苏民歌《茉莉花》、彝族民歌《猜调》、陕北民歌《走西口》等等,这些音乐作品中蕴含着各民族的精神与魅力。由于他们的情感越来越丰富及日渐成熟,对介绍感情的音乐作品有着极为浓厚的了解兴趣,诸如,被我们大家所熟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二胡独奏曲《病中吟》、马斯涅的《沉思》等作品均使得同学们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2.2通过音乐知识的认知,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

经典的音乐作品都有着极为浓厚的创作背景,而这一创作背景刚好又和部分历史文化之间是紧密相连的。音乐教育者在向学生介绍音乐欣赏方面的知识时,能够让同学们接触到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关系历史人文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知识储备。例如,笔者在上《十面埋伏》时,学生在对其跌宕的旋律进行欣赏过程中,还对该音乐作品中所叙述的楚汉之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联想到了《鸿门宴》《四面楚歌》等文学作品关于论述楚汉之争的画面,进而随着音乐作品旋律的流动切实的体会到了文学中所包含的涵义,并且,在文学的论述中掌握了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化,使得学生深入的了解了多方面的知识,人文素质大大提升。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意识,增强其精神素养

大多数比较高雅的音乐作品,都是以文学作品作为依托的,例如,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等。由于这些文学作品自身利用语言文字描绘着一幅幅美好的境界,所以,将这一美好境界与音乐良好的配合,可以让同学们更为直观的体会到作品最终所要传达的美好,以此净化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例如,笔者在上《春江花月夜》这一音乐作品时,首先将唐代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作为主要依托,充分利用琴曲将“春江流水”进行灵活的演绎,通过图景展示出海上的刚刚升起的明月,这样,就全面的反映出了诗中那种空灵清雅的境界。学生通过文字描写和音乐旋律间的良好配合,在心中立即绘出了一幅唯美的画面,对作品中所描述的景象和作者对人生的探索有了深刻了解。如果学生经常与这样的音乐作品接触,那么,他们的审美境界就会进一步升华,进而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及人文精神。

2.4加强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因素教育

通过对学生人文因素的教育,使得音乐的文化、教化等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综合人文素质的途径之一。学生不仅是文化的接受者,同时,还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学生在欣赏好的音乐作品时,能更为直观的了解到人生的真正价值、自我实现时的幸福以及世界的本质,充分体现出了音乐欣赏教化功能的内隐性。这不仅实现了学生们追求真善美的实际需求,同时,还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而音乐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对于学生良好品格与个性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其积极性格特征的发展,使学生终身受益。

3结论

综上可知,教育者在传授音乐知识给学生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可行的方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索娅敏.音乐审美与情感体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7):124.

[2]贾佳.打开音乐之门——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聆听和鉴赏的能力[J].南方论刊,2010(10).

大学生运动员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生运动员,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正逐渐成为当今高校发展新目标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大学生运动员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运动员在高校主要集中在高水平运动队和运动训练专业,高水平运动员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一群特殊群体具有很高的运动成绩,大部分时间花费在专业运动训练和比赛上,从事文化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另外由于各大高校招生政策放宽以及市场经济因素影响等,导致普遍出现了大学生运动员文化课成绩低、人文知识匮乏、道德观念淡薄等明显的人文素质的缺失现象。人文素质是每一个人所具备的各项素质之中一项基础素质,对于大学生运动员来说人文素质对于其它各项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影响,此外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内化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等,还可以提高审美、思辨和表达等能力,能够使其成为专业能力强、思维敏捷、创新进取和适应性强的创新型体育人才。

1大学生运动员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

1 . 1大学生运动员先天的文化底子薄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虽然在学校体育范畴之内,但是却有着竞技体育的本质,不同于其它群体,其他大部分人来自于各省市体育运动学校和体工队,在考入大学以前他们一直是以竞技体育为目标,在追求竞技体育成绩的同时文化课往往被忽视,长久以来导致大部分运动员文化知识匮乏。然而,在这些人到了上大学的年龄,各高校看中了他们的体育成绩则降低了他们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实行单招和特招的形式将其引进人学,大学生运动员在普通高校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专业和高水平训练队,其学生竞技水平高、性格活泼好动、文化课基础薄弱这是普遍现象,这从他们一入学就奠定了是这样的一个基础,所以大部分高校运动员文化课底子薄, 也使得人文素质教育难以开展。

1 . 2大学生运动员学训结合的难题

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和专项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始终无法得到妥善解决,而且目前有很多人也在研究此方面的问题,但始终没有做出突出成绩,当今国内大多数院校对大学生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管理相对比较严格,招上来以后除了帮助院校取得好成绩以外,文化知识学习方面有一定照顾,但绝大多数还是要靠自己,所以在我国大学生运动员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真正考上大学的运动员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和训练之后大多数都不能走上职业的道路,相反大多数运动员走上职业道路出了名后都回来挂名在高校里,所以大学生运动员要在学习和训练的平衡之间探索前进。

1 . 3教练员队伍只注重壮大不注重整体素质

教练员尤其是大学教练不单单是大学生运动员训练的指导者,更是肩负着教育和培养大学生运动员的组织者,大学生教练员既是教练又是教师,与运动员的关系既是师生关系又好似父子关系,因此作为大学生教练员其自身素质不可忽视,其言传身教对运动员的直接或是间接影响至关重要,基于这一点各体育类高校也意识到引进高素质教练员的重要性,发展壮大了教练员队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纵观整体,高校教练员素质还有众多待于提升的地方,大多数的教练员还是以灌输,强制执行的方式,缺乏较高的觉悟和充分的理解,此外,大多数教练员缺乏科学素养,意识到了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但很难把它融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因此把人文素质教育当作补充教育不可或缺。

1 . 4人文素质教育缺乏指导, 处于盲目阶段

近几年来有些高校也已经开始注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但是重视程度还远不够,大多院校都没有专门的人文素质教育指导课或是专业教师进行人文素质指导,即使有些院校有这方面的意愿也是停留在起始阶段,没有付诸到实际行动中去,以至于教练员生搬硬套,运动员被动接受与自身能力脱节,教学训练长期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缺乏灵魂教化和人格培养。这种教育模式很容易使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习得负面的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人格的缺失。课上作为第一课堂主要以学习知识技能为主,课下作为第二课堂学生实践活动主要为促进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课上与课下两种形式有效结合才能更有利于指导学生实践活动。

2大学生运动员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

2 . 1加强文化素质, 平衡学训难题

加强文化素质,首先要严把入学关,不论是以哪种形式招进来的运动员,一入学就要对考入本学校的所有大学生运动员有一个全面了解,尤其是真实的运动水平和文化水平,根据其真实情况进行不同专业的选择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其次是转变大学生运动员的学习观念,强调其身份先是学生后是运动员,作为大学生主要目的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课余时间才是训练和比赛,强化其自我学习的意识。此外,目前大学生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时间比例要重失衡,训练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所以要解决学习和训练之间的问题就要在训练的科学性和训练效率上下功夫,保证训练任务同时压缩训练时间,增加文化课知识学习,提高大学生运动员全面素质,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

2 . 2深化改革教学, 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人文素质教育不同于其它文化知识和专项技能的培养,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使大学生运动员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受到人文知识的教育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这就要求教练员与时俱进、打破传统观念、拓宽知识面, 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运动员创新意识,并引导教育大学生运动员关注科学方法和技能对人性和社会的影响,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主人,自己掌握自己命运。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首先把人文课程纳入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去,学时不要太多,但是要精细,又能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例如:首先在刚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人文知识指导课程;其次鼓励教师开设人文知识选修课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选修;最后每学期拿出2~3次第二课堂时间由辅导员或是人文课程教师组织大学生运动员自学人文知识和有关人文知识的活动,使文化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 . 3提高教练员的人文素质

在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期间,教练员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榜样,同时充当了父母的角色。教练员在教学训练中起着主导作用,担负着运动成绩和人才培养的双重责任,在长期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教练员的一言一行都对运动员产生影响,提高教练员的人文素质以便其在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果教练员自身的人文素质比较低,在运动训练中也难免会忽略对运动员人文素质的培养,甚至会影响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以及比赛成绩。因此深化教练员的素质结构,大力开展和完善教练员培训体系,切实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政府和协会有关部门应多组织教练员的培训工作,不断的学习和交流是实现教练员执教能力全面提升的支撑,并且教练员要努力实现把培训成果转化到运动训练实践活动中去,最终帮助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并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2 . 4建设校园文化, 优化育人环境

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 篇8

一、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一词, 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渊源和定义。在我国的古代,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现代西方, “人文”与“自然科学”一词相对称, 泛指人类在精神文明、文化领域的各种现象[1]。素质指的是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 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 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或素养。

人文素质属于素质的范畴, 是指由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个人内在的、稳定的特质, 其外显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品格气质、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等[2]。一般而言, 人文素质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

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人文思想是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其内在逻辑。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涵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产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基础, 是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的总结和升华, 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和优秀文化的真谛所在。实践人文精神, 是人文素质的最高体现[3]。是否具备人文精神, 是人文素质最实质、最关键的终极体现。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相关情况, 我们以华中农业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分别抽取文、法、经、管、理、工、农等各科学生30人作为样本, 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看法意见等, 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问卷共放发210份, 回收209份, 有效问卷207份, 达98.57%。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状况情况如下。

(一) 大学生人文素质整体情况良好

1. 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认知比较乐观。

调查发现, 大部分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同时, 大部分大学生能够知道, 完整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拥有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

2. 大学生基本人文素质状况较好。

在对我们设计的有关大学生人文素质相关问题的调查中, 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会主动或者被动地按照社会公德的标准来选择自己的行为, 表现出了较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

(二) 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

1. 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的理解不够全面。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人文素质缺乏足够的认识, 有的大学生甚至认为“人文素质一点都不重要”等。同时, 对人文素质的理解上, 也很少有大学生能够知道人文素质的全面内容和准确内涵。

2. 大学生人文知识匮乏。

在调查中, 近70%的大学生认为, 自身在政治哲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方面的学习和修养匮乏, 只有百分之几的大学生对自身的人文知识状况比较满意。

3. 大学生基础人文素质较差。

调查中, 大部分认为大学生中存在着功利思想严重、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水准下降、缺乏自立自强能力等人文素质缺陷。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统计和分析, 笔者认为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如下。

(一) 转型期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 市场经济开始在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发挥日益显著的支配和调节作用,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越来越严重地渗透到了教育和学习领域。大学生中诸多有悖人文理想的现象如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起来, 并成为一部分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准则[4]。这些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使得大学生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沦陷和人文素质危机。

(二) 大学生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主动性不足

根据调查结果, 经常阅读人文类书籍的大学生不足四分之一, 大部分的大学生没有学习人文知识、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习惯和主动性。此外, 在大学生中还普遍存在重理工专业类课程轻人文素质类的现象[5]。受功利思想的影响, 大学生往往将学习的精力兴趣主要集中于应用型、实用性的学科上, 缺乏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动性。

(三)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环境较差

大学校园里人文素质教育环境的缺乏也是导致大学生人文素质较差的一个重要因素[6]。在调查中, 有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机会。

1. 大学人文素质课程被忽视。

在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下, 评价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往往都以科研产出率、学生就业率等为主要标准[7]。在此标准的制约下, 大部分高校都忽视了人文素质类课程。

2. 大学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有限。

调查结果显示, 仅有1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和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效果明显, 57%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一般, 32%的学生认为效果非常差。同时, 调查中发现, 将近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的人文素质较差, 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较小。

3. 大学校园人文氛围不足。

学校在人文景观设置等硬件方面未能达到大学生的期望, 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作用有限。此外, 多元化、复杂化甚至功利化和商业化的倾向, 良莠不齐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8]。

四、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实践活动体系设计

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 可以考虑从提高对人文素质重视程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调整学校学科设置、优化校园自然人文景观等方面, 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结合调查结果, 有超过52%的大学生把实践锻炼作为接受人文素质教育、提升人文素质的首选, 并有将近80%的大学生认为实践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意义和提升作用有较明显效果。因此笔者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 提出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体系设计。

(一) 拓展第一课堂范围, 发挥课程实习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

第一课堂是大学生接受教育和知识的主要渠道, 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83%的大学生表示第一课堂在自身人文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 长期以来的第一课堂仅仅局限于教师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简单形式, 缺乏实践锻炼环节。应根据大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强烈兴趣和积极态度, 增强人文类课程中第一课堂实践内容的安排和考核, 强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同时, 在专业和理工类课程的学习中, 也要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实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相结合, 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9]。

(二) 优化校园文化活动设计, 创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施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10]。通过开展经典书目推荐、读书比赛、征文比赛、文史知识竞赛、百科知识竞赛等, 调动广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 努力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书香氛围;通过开展人文知识讲座、人文电影赏析、学生人文讲坛、实证分析大赛等, 提高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提高大学生日常活动的人文层次;通过创新团队日常活动, 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 培养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 对国家事业和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激励大学生做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时代青年。

(三) 加强课外实践力度, 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共同提升

课外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要通过扩大覆盖范围、延长实践期限、丰富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地域、提供支持保障、创建实践基地等, 加大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实施力度, 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 利用暑期等时间开展支教助学、社会调查、知识宣讲等实践活动, 增强大学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 培养大学生对人民群众的朴素感情, 激发大学生现身于社会建设的热情。同时, 通过实践活动还能够丰富大学生的阅历, 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胸怀, 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帮助大学生完善品格修养, 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 2009.

[2]丁春娇等.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 2011, (13) .

[3]杨跃民.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台州师专学报, 2001, (4) .

[4]王晓霞.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 (1) .

[5]贾江.关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5) .

[6]李福生, 王彩华.试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J].平原大学学报, 2002, (1) .

[7]林海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 2007, (6) .

[8]鲍日元.我国高校人文教育若干问题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7.

[9]于丽芬, 陈洪玲.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

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 篇9

关键词:西方文学,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是指人掌握的各种知识, 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 对生活的感悟, 对社会各种规则的自觉遵守, 以及高度的道德境界。西方文学集中了人类心灵的精华, 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从巴尔扎克对人性的重新界定、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 到当代西方作家对人性回归的呼吁与期盼, 无不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因此外国文学教育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1 西方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西方文学的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内容丰富。自古希腊文学开始, 直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时期, 为第一个繁荣阶段。古罗马文学继续余热, 仍保持了繁荣景象。但自此的六七百年间, 欧洲文学处于中世纪的缓慢发展中;直到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欧洲文学才重新焕发生机。再经过300多年的发展, 欧洲文学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局面, 结出了累累硕果。西方文学中蕴含着很深厚的博爱理念、忏悔意识、积极进取精神和创新超越观念, 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思想和艺术精髓, 也是西方文学中属于世界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1.1 博爱理念

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通道。爱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 是一种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爱有三重境界:分别为自爱、他爱与博爱。自爱是人类的天性, 一般的心理健康正常人自然具备;他爱由人与亲人、情人、朋友以及其他社会交往, 也会逐步发展起来。而博爱精神主要是由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精神长期浸润熏陶而成的。生活在社会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需要有宽容精神, 要充满爱心, 不但要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同胞, 此外还应具备爱人类博爱精神。

爱的精神在西方文学中的存在源远流长, 深厚丰富。如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热爱人类、勇于献身, 他盗天火拯救人类受难的故事, 赞美的正是这种爱的精神, 马克思称普罗米修斯是“人类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基督教《圣经》中摩西形象, 不忘本民族的苦难, 带领在埃及过着奴隶生活以色列人, 到达流着奶和蜜之地迦南。但丁《神曲》中描绘的“是爱也, 动太阳而移群星”。以及近代作家雨果、狄更斯、托尔斯泰等大师笔下的许多圣徒式的人道主义者形象, 都蕴涵了丰富深厚的爱的精神。

今天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情感状况出现这样的趋向:自我中心膨胀、情感淡漠, 他爱、博爱精神严重缺失。学生缺乏对社会的爱心是很危险的, 他们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 讲究实际的社会里, 这很容易导致他们对别人的感觉和需求漠不关心。文学能培养学生的情感, 读文学作品比其它任何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并给他们的情感释放开辟了一条道路。

1.2 忏悔意识

忏悔精神是西方文化重要的精神传统, 忏悔意识根源于基督教文化的“原罪”理论。忏悔是一种道德自觉, 灵魂自律, 良心发现;更是一种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形而上的追求。对于基督徒来说, 是面对真善美本源的上帝、基督意识到自己有罪, 通过苦修苦练, 完善自己, 走近上帝;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 忏悔是对照心目中的人格理想, 意识到自己的过失、缺陷。忏悔的目的是为了自我完善, 是超越平凡, 追求崇高, 向往完美的渴望。承认忏悔的意义, 就是肯定人的高贵、人的优越和人的尊严。西方文学的忏悔精神传统, 一般认为是开始于中世纪教会文学, 实际上, 古希腊文学的史诗、悲剧都有忏悔的描写。古希腊诗人荷马, 在他的史诗作品中, 代表希腊精神的民族英雄阿喀琉斯有着致命的脚后跟, 这一细节表现出宝贵的民族自省精神。《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用自己双手戳瞎了双眼, 以残酷的自残方式对自己所犯罪孽作了最痛彻的忏悔。到了中世纪, 由于基督教思想的巨大影响, 从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起, “忏悔”日益成为西方自传的一个重要主题。至于近代, 描写忏悔者形象、表现忏悔主题的作品更是绵绵不绝。

当今我们许多大学生缺乏自我批判精神, 也就是忏悔精神。其表现为:自以为是, 妄自尊大、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一个缺少自知之明, 缺少自我批评的忏悔精神的人, 人生很难走向完善, 能走向崇高。所以, 引导大学生阅读西方文化名著, 感受其中的忏悔精神, 洗濯其心、沐浴灵府。

1.3 探索创新精神

探索精神是人类不满足现状, 试图改变而追求卓越的精神。探索精神涉及人生的广泛领域, 包含了丰富的精神价值。它是透过暂时、个别的现象, 追求普遍、永恒、必然的真理;探索是人生意义实现过程, 是伟大生命的存在方式。创新的本义是指人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新理论, 新方法, 新措施, 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创新要做到敢于破除迷信, 勇于进行探索, 善于提出问题。质疑是创新学习的起点。我国古训中的“在可疑而不疑者, 不曾学;学则须疑”和“于不疑之处有疑, 方是进矣”其中就包含了创新学习的意思。创新学习活动的过程, 就是不断质疑而后释疑, 不断探索, 不断前进的过程。只有具备批判精神, 敢于冲破时弊, 发挥独立思考, 才能推陈出新。探索与创新精神及能力, 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是民族的灵魂。

应该说, 探索创新精神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精神世界所缺少的。上世纪末以来, 由于种种历史现实原因, 包括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 一些青年学生表现出的信仰迷失、理想模糊、价值扭曲、迷信权威、不善于思考等状况令人忧虑。如何激励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阅读文学名著, 感受其中伟大人物的超越精神应是我们予以重视的有效方式之一。外国文学名著, 特别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些伟大作品,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歌德的《浮士德》, 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等描写了一个又一个永不满足、不断超越自我的追求者、探索者形象, 他们的超越精神激励了西方近现代一代又一代进步的知识分子献身理想、建功立业。此外, 创新意识也一直贯穿西方文学的发展, 特别是到了20世纪, 个性创作被提升到高于一切的地位。每一个作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追赶那一份与众不同的个性价值, 为的是留下一份自我的本真、自我的鲜活。他们不会重复他人, 也决对不会重复自己。毫无疑问, 个性精神本质上就是创新精神, 维持自我需要创新, 发展自我更需要创新。总之, 创新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缪斯, 创新也是当代西方文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 我们应该毫不顾虑地拿来,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以这些伟大精神激励我们的青年一代, 使之变成他们的精神财富。

2 西方文学教学实践

在认清人文精神与西方文学教学的内在联系以及这一研究课题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 如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是一个迫切需要正确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 强化人文教育应是本课程教改的重中之重。优秀的西方文学作品、风姿各异的西方文学人物形象, 在帮助大学生培养人文主义情怀、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以及崇尚民主、科学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分析人物形象的人文主义素质和崇高品格内涵, 以便在教学相长中, 帮助学生追求理想和真理, 重新审视自我, 激发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使命感, 使教书育人的职责渗透在教学实践中;引导我们大学生在追求事业成功、爱情与家庭生活幸福的个人理想的同时, 树立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以及为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做出贡献的宏伟理想。其次, 我们需要注重审美教育, 促进精神升华。席勒说:“人必须从单纯无性的境界, 通过审美的境界, 而达到理智的或道德的境界, 道德状态只能从审美状态中发展而来, 而不能从物质状态发展而来。”而文学经典以其简约的文字为读者创设品味阅读的情境, 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情绪专一地走入这一审美活动之中, 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其次教师善于捕捉“燃烧点”。每一部文学经典都有其“燃烧点” (即审美切入点) , 品味阅读就应力求抓住这种“燃烧点”进行切入, 引导学生去品味、感悟其中的内在意蕴美。此外, 教师需要提倡学生大量阅读文学经典, 以便使学生形成对经典作品的敏锐感知力。正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感受那些“美的事物”, 并“收藏美的形象”, 让西方文学中的人文因子沉淀于他们的内心世界。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世界, 需要的是通晓中外文化, 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具有全球意识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西方文学熔铸了人类情感, 总结了人们对真善美理想精神探索的历史。它对加强学生语言和文化修养、开拓视野、陶冶情操、培养文化鉴赏力和提高人文素质方面, 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教学要立足本学科特点, 发挥本学科优势, 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教学, 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开拓型人才, 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中心转变”;要让学生在学会批判与创新的同时, 人格亦得到完善和修炼, 成为一个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善于超越的富于创造力的人才;并且在与外来文化交流和竞争中, 能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其中, 形成既不盲目崇洋, 又不狭隘僵化的全球意识。

参考文献

[1]杨书评《论外国文学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复杂性和紧迫性》[J].教育与职业, 2008 (11) .

[2]彭绪娟、刘元芳、彭绪梅《国外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7 (11) .

[3]曾艳兵《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J].高教研究, 2007 (6) .

[4]师华、张丽文《外国文学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 (8) .

[5]程捷音《西方文化思潮影响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5) .

[6]刘欣《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0) .

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 篇10

2008年,笔者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对某理工类大学中10个学院23个自然班的766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工科学生394人,占调查人数的51.44%;理科学生105人,占调查人数的13.71%;文科学生139人,占调查人数的18.15%;经管类学生88人,占调查人数的11.49%;艺术类学生40人,占调查人数的5.22%。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文、史、哲、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爱好在上大学后得到很大进步的比例并不高,一般都没有超过15%,即使算上“上大学后有所进步”,也仅有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爱好接近50%,其它琴、棋、书、画等方面的爱好都没有超过30%。在这样低比例的不利情况下是谈不上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的。

在此次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笔者在同年组织了一次总计1210名学生参加的艺术素质测试,其中文科生210人,理科生1000人;男生830人,女生380人。在此次测试中:音乐题共14题,有28个选项,仅有3个选项的答对率在70%以上,占总数10.50%;答对率在50%以上和30%以上分别有4个选项,合计占总数28.6%。美术题共15题,有20个选项,有10个选项的答对率在70%以上,占总数50%;答对率在50%以上的有4个选项,占总数的25%。笔者在测试中区别了理工科学生和文科学生,男生和女生,以及不同年级学生。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普遍不高。相比较而言,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素养比音乐方面的素养要好,文科学生比理工科学生的艺术素质略好,男生和女生在艺术素质方面没有明显区别,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的艺术素质要好。

二、障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分析

1. 社会层面的浮躁心态以及弱化的人文氛围对素质教育工作的不良影响。

受市场经济冲击,在现实社会中在一定层面上存在一种浮躁心态。在这种浮躁心态的影响下,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和素质的培养被极大地功利化了。与此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受到人们极大的尊重,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广大民众都希望高校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社会民众有这种期望本是好事,可有效推动高校办学事业的发展,但问题在于在这种期望的作用下,人们对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就降低了。此外,在以“奔小康”为主旋律的今天,对经济条件的追求耗费了人们过多的精力,人们无暇顾及传承特色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给子女,对特色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的忽视使特色文化的传承出现危机,导致社会人文环境被大大地弱化。

这些都对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造成了消极影响。在高考指挥棒和社会民众的期望的双重因素作用下,高校也就只能将资金、精力更多地投入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在科研工作、发表论文等方面;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所必需的硬件设备、文化场馆的投入则少之又少,将人文素质教育视为点缀,有它更好,无它亦行,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其重要性。

2. 自小学至大学的教育机制不相协调。

从中小学甚至是幼儿园阶段就开始的以考上大学为目标的幼儿和中小学教育机制扭曲了学生的心灵,冲淡了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的愿望和基础。在这种教育机制下,相当多的学生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呈空白状态。有些家庭可能会在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对培养孩子的艺术品质投入一定的财力和精力,但一旦升到中学,就会为升学压力所迫而放弃。而中学教育出于应试的需要,更是把艺术教育作为“辅德、益智、健体”的功能而一带即过,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缺少基本的艺术素质教育基础。这种一切以是否能考取大学为标准的功利化思想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对于为什么学习的“群体性”意识丧失,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厌学”心态。进入大学后,由于面临的考试压力的减小和可供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学生艺术方面的爱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艺术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但是由于起步太晚,缺乏自中小学阶段起的基础,又受到一切以能否很快学会专业技能并在实际工作加以运用的思想的影响,从未接受过艺术熏陶的学生一时间难以培养起艺术爱好,致使40—50%的学生在调查中表示在琴、棋、书、画方面“无此爱好”。

另外,从教育监管机制来看,教育监管机构以同一标准来衡量大学的办学水平,又以同样的约束机制来管理大学的建设,这使得中国的大学都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画出来的,缺乏自己的特色,无形中影响了大学人文建设和文化底蕴的沉淀。大学在办学方式、办学思想上受到的过多约束使得大学的规划和建设只能中规中矩,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兼收并蓄,阻碍了思想的自由性。同样,大学的素质教育缺乏创造性和亦步亦趋也影响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3. 文化艺术的普及度不高,作用有限。

第二课堂文化艺术活动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能够点滴渗透、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和人格素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1]但是实践表明,虽然第二课堂对学生文化艺术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其作用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高校举办的一些艺术活动,如文艺晚会、唱歌、舞蹈、小品等比赛,书画展览等活动,比较注重个人的艺术技能和表演能力,虽然起到了比较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但是学生的参与度有限;其次,高校的艺术设施缺乏,专业老师不足,各基层学院在这方面的资源几乎为零,也限制了对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2]

目前,各高校已陆续建成了很多高质量的推进素质教育的项目,像数学建模竞赛、汽车创意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等科技竞赛,以及与艺术相关的大学生艺术团、“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不可否认,这些优秀的素质教育项目对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辐射和引导作用不容忽视。但对于这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项目,笔者却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并不会经常谈起。

三、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大学的意义,不仅仅是科技进步,还包括精神建设。[3]在现行的教育机制与社会环境下,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笔者认为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抓教风带学风,营造高校人文氛围。

学风取决于教风,好的教风滋生培养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上进求真的良好学风;不良教风则助长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浮躁放纵的坏的学习风气。严师才能出高徒,如果教师能够以高的标准要求学生,选用一流教材,补充课下阅读材料,定期布置作业,强化考试和测验,学生很自然就会认真对待学业,抓紧学习,消化教学内容,查阅资料,完成作业,积极准备考试,学习风气就会正。良好的教风可以有效推动学风建设,进而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2. 强化成才教育,激发求知兴趣。

素质教育是把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实施教育的前提和核心。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当他们自己对到大学来的目的和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后,他们才可能积极努力地为自己的人生而奋斗,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才不会似“对牛弹琴”。笔者建议,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高校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特别要善于利用任课教师、辅导员的身份,多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强化学生理想教育,引导并转化学生的理想为其求知的动力,在有意无意中,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最终达到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标。

3. 重视大众教育,推广文化艺术在高校的普及。

高校在追求素质教育项目高质量,效果高显示度的同时切勿忽视大众化这一重要因素。高校必须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全面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更多的大学生可以进一步把获取的人文知识通过实践内化为人文素养,汲取其中的人文精神。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增长空间,高校要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推进与实施是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其基本内容是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毕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才是符合21世纪实际要求的素质教育。

4. 加大对场馆设备、文化设施的投入。

素质教育除了在思想上要唤起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外,还必须在设备、设施等硬件方面下功夫,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尽管这两年来各高校在基础设施的营建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相对于庞大的学生规模而言,素质教育基础设施明显不足,体育场馆、艺术活动场所、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所需场地等诸多方面都略嫌单薄。建议教育部和各高校进一步加大对素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学生为本,以切实有效的行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摘要:本文以对某理工类大学部分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的调查为原始素材, 分析了阻碍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的原因,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华, 张旭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拓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渠道[J].高等理科教育, 2004, (3) .

[2]尉天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认识误区[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3]陈平原.大学三问[J].书摘, 2003, (10) .

[4]胡明, 郑真江.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J].开放政策研究, 2007, (4) .

上一篇:英语教学法与德育教育下一篇:媒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