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局限

2024-06-03

人文主义的局限(精选八篇)

人文主义的局限 篇1

本文试图从哈姆雷特的思想体系来探讨哈姆雷特行动延宕的问题, 也就是, 人文主义思想对哈姆雷特复仇行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对行动具有不可忽视的反作用。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在他的行为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是他复仇行动延宕的根本原因。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1 哈姆雷特的家庭出身及其教育

要全面理解哈姆雷特的思想, 首先必须了解他的出身和家庭背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在环境对一个人意识形态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大影响。

哈姆雷特不仅出身贵族, 而且是贵族当中的至尊———丹麦王子。他和贵族最上层的这种血缘关系以及宫廷生活经历, 说明了他和整个封建势力不具有根本的敌我矛盾, 而且他在一定程度上还对其有依赖性。强调哈姆雷特的家庭出身及其经历, 决不是要先入为主地给哈姆雷特贴上阶级标签, 而是为了指出哈姆雷特的家庭出身完全有可能对他世界观的形成带来影响。尽管哈姆雷特接受了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 但当新旧思想发生矛盾时, 哈姆雷特无法立刻做出判断, 采取行动, 因此他在复仇中才会一直踯躅不前。正如歌德所说的, 哈姆雷特是皇室贵族的一个纨绔子弟, 不是英雄, 所以他没有能力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这导致了他在复仇时的延宕。

2 哈姆雷特的思想体系

哈姆雷特特殊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赋予了他思想体系的独特性。他是一个接受了当时先进思潮并拥有远大抱负的有志青年, 同时他又是一个已濒临危机的封建王朝的继承人。这种特殊性深深影响了哈姆雷特的思想和行为。

作为人文主义者, 哈姆雷特对自然、生命、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全新的乐观见解———人类是个多么美妙的杰作, 它拥有着崇高的理智, 也有无限的能力与优美可钦的仪表。同时, 哈姆雷特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其应该是平等的, 相互尊重的。这一切, 正好和封建教会的世界观尖锐对立, 完全是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相对于陈旧的封建思想, 这种人文主义思想无疑是先进的。然而, 17世纪的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在哈姆雷特的身上一览无余, 并从根本上影响了哈姆雷特的行动。

3 哈姆雷特思想的局限性

人文主义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 因此, 它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历史需要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哈姆雷特的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首先, 哈姆雷特作为上层阶级其人文主义思想观点的建立和一般人文主义者不同, 他们的思想体系是在自身的社会活动和相应的政治和经济处境中逐渐形成和巩固起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 当哈姆雷特遭受父死母嫁的重大打击时才会在心里忧郁痛苦, 在行为上踯躅不前。这都缘于哈姆雷特空有思想, 却无法与实际联系起来, 才会导致他在实际面前牢骚满腹, 和整个现实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 这些都毫无疑问会影响他的复仇行动。

第二, 人文主义思想在当时还是一种全新的思想, 虽然它在反抗封建礼教方面有不可忽视的先进性, 但它毕竟还不成熟不完善, 拥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人文主义者是不愿意通过暴力和血腥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这点对于哈姆雷特也是毫不例外的———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思想去使用暴力, 在矛盾中不断挣扎, 这在哈姆雷特复仇中也起了延迟作用。

第三, 人文主义的一个中心思想是个人英雄主义。人文主义者十分注重个人的荣誉, 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事情本身是否高尚可为。因此, 他一直在思考何时何地以何方式复仇才是最恰当的。人文主义者通常都是把个人看作整个世界的拯救者,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却视而不见。亲情、友情、爱情顷刻之间全部抛弃了哈姆雷特, 不幸让他变得愤怒、烦恼、忧郁, 而想要独自完成复仇大计却又力不从心更加剧了他的恶劣情绪, 这种心理状态在性格上显示出来就是软弱, 在行动上就是踯躅。这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他内心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在作怪, 源于他人文主义世界观本身的缺陷的。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论证可以得出: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根源是由他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这部悲剧蕴涵着巨大的历史含义, 他揭示了一代人文主义者在反封建斗争中失败的原因, 而这一历史意义在哈姆雷特这个杰出的人文主义者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哈姆雷特的悲剧, 是那个历史时期欧洲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然而, 哈姆雷特虽然没能逃脱死亡的结局, 但是戏剧最后却寓含了光明的前景。哈姆雷特虽然死了, 但他的故事却会一直流传下去, 后继者一定会吸取教训, 在追求远大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作为一名军人因为战斗而死的, 虽死犹荣。哈姆雷特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却又耐人寻味的角色, 这或许也正是几百年来人们始终对他念念不忘的原因。

摘要:本文致力于从哈姆雷特的意识形态, 人文主义思想, 来分析造成哈姆雷特延迟复仇行动的原因。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 (1) 从哈姆雷特的家庭出身和教育背景分析他人文主义思想的形成; (2) 从剧中来论述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 (3) 具体阐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经过全面验证, 本文得出结论即哈姆雷特复仇行动延岩的根源是他人文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哈姆雷特的悲剧实质上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一代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关键词:延宕,意识形态,人文主义历史局限性

参考文献

[1]贺祥麟.莎士比亚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2]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3]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上、下)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4]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人文主义的局限 篇2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纷纷在资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实施了一系列的自我调节。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在短时期内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场自我调节由于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根基,其局限性和造成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战后资本主义实施自我调节的原因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很多国家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实施了自我调节,这种自我调节主要是基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理论上说,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之后,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占了上风,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开始发号施令。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出现通货膨胀与失业同生并发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失去灵光,新自由主义开始抬头。这时,虽然减少国家干预的呼声日高,但实际上西方国家并未完全放弃对于经济的干预,只是干预的重点和手段有所变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结构性失业居高不下,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又受到质疑,重新强调国家干预的声音又高涨起来。这就是说,一个世纪以来,尽管资本主义对自由竞争与国家干预两手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但从总体上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对自由放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范和限制,也就是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我调节。其次,在实际上,资本主义只所以进行自我调节,就是因为资本增值和统治遇到了麻烦,出现了危机。具体地说,如果不对市场进行必要的干预,高度垄断就会造成市场结构扭曲,破坏资本瓜分平均利润的均势;经济运行就会成为无序的洪水,散漫地归于瓦解;就会使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导致供给与需求的严重脱节,阻碍资本的进一步增值。财富与贫穷并生,庄严工作与荒淫无耻共处。特别是在经济危机期间,更多的雇佣劳动者被迫失业,不得不为自己的生存而愤起抗争。罢工、示威等工作运动如滚滚怒涛,冲击着资本主义统治的堤坝。总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不进行一定的调节,不但资本的增值难以为继,而且资本的统治也难以照旧维持下去。

二、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方式

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但总体来讲,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基本方式:

一是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充分利用看的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进行干预,其主要手段是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通过控制财政收入、支出及借债等方式,来调节控制宏观总量。比如,当需要抑制经济过热时,就增加税收、减少政府订货,以抑制投资,延缓速度;当需要刺激经济增长时,就减少税收、增加政府订货,以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是通过现代银行体系公开市场业务、控制货币发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选择性信用管制等手段,来影响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投资及经济活动总量,达到经济平稳运行的目的。

二是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在西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股份制是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资本组织形式。员工持股计划是指通过让员工持有本公司股票和期权而使其获得激励的一种长期绩效奖励计划。在实践中,员工持股计划往往是由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的部分股权,并委托员工持股会管理运作,员工持股会代表持股员工进入董事会参与表决和分红。为了调动员工生产的积极性、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战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在企业生产中大力推行员工持股计划。比如,美国战后初期法人股东的持股比重仅为15%左右,70年代中期达到35%左右,80年代中期达到40%,90年代法人股东超过个人股东而居于优势地位,从而使股东的作用在公司的法理结构中得到增强。这种改变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是实行高福利政策。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国家福利制度,推行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政策,这套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的住房、医疗、工资和教育等标准,通过高税收缩小贫富差距,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健康、营养、住房、教育、就业等,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了医疗、养老、失业的保险以及各种社会救助和补贴。

四是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税收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战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调整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延缓收入差距被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也普遍采用了税收调节这一手段。具体地说,一是通过改进个人所得税,强化个人所得税在分配中的调节作用;二是开征社会保障税;三是完善和健全财产税,加强对国民收入存量的税收调节;四是开征遗产税,等等。

正是由于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经济运行、管理体制进行了这些调节、改良和改善,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能够容纳现实生产力,而且生产力还在发展,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有一定的缓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局限性

战后资本的主义的自我调节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自我调整,尽管在一定程度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不触动资本主义根基的自我调节带来的问题很多,深刻分析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局限性,对于全面认识自我调节的本质至关重要。

1.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干预未能从根本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 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了它不会超越这个目的去考虑整个社会的按比例协调发展,因而无法从根本上克服整个社会生产的有计划性和个人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性决定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不同经济手段和政策的相互排斥性、不彻底性和短期行为特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增加就业,却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用来解决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则会带来加重衰退、增加失业的后果。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增税又抑制经济增长。运用需求管理手段刺激总需求会忽略总供给,而刺激资本投资的供给政策不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滞胀,而且还会拉大贫富之间收入的差距。

正是因为这些经济手段和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资本的贪婪,所以也就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梦魇——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没有发生像30年代那样的大危机,但危机次数和频率却大大高于战前。据统计,二战后至20世纪末,美国发生危机的次数是10次,英国是8次,日本是7次,德国是6次,法国是5次。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垄断资本实力增强、传统产业衰退以及国际金融局势动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不仅生产过剩,而且从生产扩大到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表现为结构性危机。比如,1974~1975年、1979~1982年的石油危机,1990~1993年的债务危机以及1997年的金融危机,就是结构性危机的突出表现。近年来,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被这种结构性危机所困扰,一直到今天,由美国次贷危机、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类似雷曼兄弟这样的大银行破产的现象屡屡发生,全球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股市起伏跌宕,失业居高不下。面对这种情形,国家干预又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2.福利政策强化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且不具有持续性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资金来源有三种途径:一是劳动者上交的保险捐,二是雇主为雇佣人员交的捐,三是政府拨的财政补贴。工人的保险捐,是直接从工资中扣除的。业主按工资比例为工人交捐,是资本家从必要劳动中直接扣除。政府财政补贴则是从增税开支的,而税又是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垄断资产阶级大肆渲染的社会福利,其资金的来源既不是个人资本家,也不是资产阶级国家,它的唯一来源,就是雇佣劳动者的劳动,就是雇佣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与此同时,普通劳动者要想领取养老保险、医疗补贴和失业救济,却有着极为苛刻的条件:一是在业时本人必须按月交捐,交捐需到达规定的最低年限;二是必须查明失业原因;三是必须接受就业安排。如果因“行为不端”、“擅自离岗”、“劳资纠纷”而失业,或者拒绝接受就业安排,就不得享受津贴。至于在失业期间干零活,也同样为不给津贴提供了借口。

不能否认福利政策对两极分化的抑制作用,但这种不具有持续性的所谓高福利充其量只是把握到不致激起穷人造反的程度,而绝不可能阻止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趋势,更不可能实现垄断资产阶级所鼓吹的“不使富人变穷,而使穷人变富”的局面。有资料表明,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利润率以年均10%~18%的速度增长,而福利支出却下降了21%~31%。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陷入债务危机、经济危机的泥沼不能自拔,有的曾经的高福利国家如冰岛政府等自身已经走向破产,所以这种高福利政策是很难持续下去的。

3.员工持股并没有使工人成为管理者,只是加重了资本主义的剥削 判断股份制的性质,主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企业中劳动者与股东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是怎样分配的。

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持有企业的股票的确是普遍现象。但工人到底有多少股票呢?有资料表明,美国参与“员工持股计划”的10%的职工拥有的股票,仅占全美股票的1‰;日本参与职工持股的92%的职工拥有的股份,仅占实施员工持股企业股份总额的0.88%。而且员工持股,却不许员工直接掌握股票,分红只能记在账上,退休或离职时才能使用,其实与养老保险金毫无二致。“真正帮助职工形成个人财产的”,只是极少数。有人说,工人成为股东,可以参与企业管理,这显然是一种无知。所有资本主义企业的董事会都是由资本家和高级职员组成,极个别的工人进人董事会,只能是一种点缀或陪衬。至于股东大会,则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小股东很难参加,参加了也没有决策权。

如果一定要说让员工持有股票带来了什么变化,那就是进一步强化了垄断资本对工人的剥削与控制。员工持有本公司的股票,使资本家能够堂而皇之的从工人身上搜刮消费资金,把工人的一部分工资转化为资本,这样既可以扩大积累,又可以减少贷款、少支付利息,还让工人一起承担企业经营风险;股权分散化,结果是降低了控股所需要的股份比例,垄断资本家只要较少的资金就能完成控制所需的股票比例,从而用最少的资金就可以剥削工人、主宰企业。

4.税收调节不可能根本改变分配不公的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税收调节的效果如何,可以从其税收实际,得到最有力的证明。一方面,累进税率更主要的是对税前的影响,使税前分配差距更大。因为高税率只是限制了进人高税行业的经济活动,而手脚被捆得最紧的,自然是广大雇佣劳动者。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资本收益实行政策优惠,资本家们自然趋之若鹜。于是,资本收益以及逃税、漏税等等成了一般收入的主要渠道。这无疑助长了投机资本,使其更具腐朽性。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内来说,高税率并未改变既定的收人分配格局,穷人依旧是穷人,富翁依旧是富翁。更进一步的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主人是垄断资本集团。垄断资本集团往往通过各种手段迫使政府在税收优惠方面向它们作出让步。其结果自然是大亨寡头们锦上添花,而广大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则近乎雪上加霜。

人文主义的局限 篇3

【摘 要】本文阐述高校科研量化考核的局限性表现,提出科研量化管理中应以人文关怀为引导,价值理性和制度理性相结合,尊重和保障教师的研究权利。

【关键词】高职 科研管理 量化考核 人文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04-03

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科研实力已经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和教育水平的重要表现。在高职科研管理工作中,根据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特点,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和成果进行量化评价及考核,对于有效分配科研资源,调动和激发教师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科研工作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通常,科研量化的结果纳入教师的奖金津贴、职称评聘及各种先进评审,与教师的个人利益紧密挂钩,在促进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一、科研量化考核的局限性表现

量化考核的方式是用数据来对教师的科研业绩进行衡量和评价,数量成为重点。考核制度的设计必须立足于现实需要,高职院校由于建校历史较短,缺乏科研积累,迫切地需要提高科研总量。在起步时期,科研量化考核不可避免存在以下阶段性局限。

(一)以提升科研业绩为目标,考核重数量、轻质量。科研量化考核以量化的方式来对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和成果进行计算和考核,以论文、专著、专利等成果的数量来计算业绩分,考核规定中对不同级别的成果虽然也设定了相应等级的权重,但核心并不在于进行学术评价,所以同一级别的成果存在学术水平差异的事实。为了获得更多的科研业绩分来完成考核规定的科研任务以及取得相应的科研奖励,提高职称申报及各类评先的竞争力,选择短、平、快的研究项目,成为多数教师的首选;那些基础性的、周期比较长的研究,则逐渐被冷落。因此,量化考核引发了急于出成果的浮躁心理,这和从事科研所需要的严谨、耐心的治学态度背道而驰,不利于科研队伍的成长。

(二)考核形式相对单一,学科和专业差异体现不尽合理。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也体现在科研成果上。量化考核制度设计中,虽然考虑到不同学科及专业的差异(如科研成果按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来制定考核与奖励标准),但现行的制度都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公平与效率,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大多数教师的利益,而不是专门地单独研究如何去解决差异性问题,所以在量化考核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对不同类型、层次、专业及学科的成果采用相同评价标准的情况。在实际教学及科学研究中,不同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研究周期及成果表现的形式都各不相同,一律以学术论文发表的刊物级别及数量来评价其质量和水平,是不够客观、有局限的。兼之,科研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单纯用数量指标进行量化评价,不尽合理。

(三)很难解决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之间的比较与换算。科研量化考核中,不能忽略科研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计算的平衡。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为“双师型”教师,既要承担教学和实训任务,又要从事科研工作,其中有专任教师,也有兼课教师,还有兼顾教辅管理的教师,一些紧缺专业的教师长期超课时工作,有的每周多达到20节以上,疲于教学,已经没有太多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因此,在科研量化管理中,必须考虑学校定位和教师实际,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而如何使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实现合理比较和换算,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四)对成果的转载、引用或转化重视不够。论文作为最常见的研究成果,其被引用的次数和频率是体现学术价值的一种客观标准,无论是自引、他引,还是正引、反引,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在多数高职院校的科研考核中,都还没有把论文的转载及引用纳入评价指标中。此外,科研量化考核对专利的转化仍然重视不足,量化算分的奖励力度不够。

(五)考核的竞争性引发人际关系压力。多数高职院校科研基础薄弱,课题资源有限,科研量化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之间因竞争而带来的人际关系压力。这种由于科研资源争夺而引发的心理焦虑、对竞争环境中公平与公正的担忧,与科研工作量考核的压力叠加在一起,使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不得不面对由此衍生的关系复杂的人际压力,这种负能量若累积到一定程度,很容易给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甚至是破坏。

二、科研量化考核的局限性分析

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科研量化考核的目标是提升科研业绩。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较短,只有几十年,很多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起步较晚,科研总量相对较小甚至基本空白,在发展的初期,如何设计一套可以有效操作的考核制度,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科研业绩的数量增长,首先成为管理者的考虑重点。

(一)量化考核局限于利益导向。量化导向是科研量化管理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它的意义和价值是发现真理、发明技术,解决发展难题,造福人类社会。我们应该在科研管理中树立良好的价值导向,坚持尊重科学,发扬求真创新的精神,坚定科学、民主的思想,为教师营造一个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研究环境。但在科研量化管理中,为了激发和形成研究的持久热情,科研成果通常与职称评定、奖金津贴、荣誉评选挂钩,利益导向占据了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称申报需要发表一定级别和数量的论文,并主持相关课题;二是按论文发表的刊物档次分等级计算奖励金额;三是将量化后的科研成果纳入荣誉评选的评价指标中。在量化管理的利益主导下,教师进行研究不再以追求真理为乐、以服务社会为荣,而是一味地追求成果数量而忽视质量,造成了科研成果低水平重复,甚至有些为了追求利益无视学术道德的约束,导致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频发,背离了科研管理的初衷。在某些高职院校,一些教师或者是为了完成规定的科研量化指标,或者是为了追求物质奖励,研究粗制滥造,急于求成,成果毫无质量可言。

科学研究的历史表明,真正的科学研究不仅需要一个较长的知识积累过程,而且必须进行艰苦的实验或者调查。许多大师终身可能就一本专著或几篇论文,而不是像现在有些学者一年就撰写几本专著,发表几十篇论文。因此,以利益为主要导向的科研量化管理,在大幅提高科研业绩、促进科研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科研管理的初衷,制约了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制度的局限性对人文关怀提出了要求和挑战。考核制度明确的利益目标导向,具有工具理性的特征。工具理性本质上是关心手段和功利目的之间的关系,很少关心目的本身是否合理,它与人文关怀相对立。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代表了对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终极追求。如果把工具理性看成运送乘客的列车,人文关怀就是对列车方向盘的把控,缺少把控而脱离轨道的列车是极其危险的。现实中,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科研量化考核局限于业绩目标,弱视制度的公平性,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和尊严,科研考核制度往往只能做到相对公平合理,小部分教师的利益既没有得到合理对待,价值和尊严也受到了伤害,最后成了为科研业绩让路的牺牲品。

科研量化考核管理推动了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我们不应否定其工具性和操作性,但科研管理的世界是一个关于人的价值世界,科研管理的对象是对尊重、自由、民主等精神意志要求较高的知识分子,他们往往要求在科研考核中,能够实现成果量化评价与教师的学术水平、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评价相一致。而受工具理性主导的科研量化考核,通常只能代表教师的科研业绩,不能完全代表教师的学术水平和能力。

考核制度的局限,并不能从制度本身得到解决。无论是为了维护小部分教师的利益,还是为了实现科研业绩评价与学术水平评价相一致,都对科研管理的人文关怀提出了挑战和要求。

三、科研量化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工具理性的互补与融合

科学研究不断试错和求真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应更具有人本性,能够最大化地体现科研成果的人文和社会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导入科研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中,把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理念,用价值理性来引导工具理性,通过建设人文化的学术环境,使教师受到风清气正的学术文化的熏陶和引导,逐渐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从而实现教师的自我创造、科研目标与高职院校战略的有机结合和共同成长。

(一)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要以人为本。虽然科研量化考核并不代表学术评价,但在制度设计时,一是应尽可能体现出对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的追求,把学术道德的考核也纳入其中,要求教师遵守学术规范,共同创造有益个人身心和学术发展的气氛;二是通过制度引导多出高质量的成果,对低质量的成果数量进行明确限制,如对一般期刊的论文每年只认可一定的篇数,超出规定篇数之外的不再纳入统计范畴,使教师潜心研究,远离浮躁;三是遵循研究的规律和特点,体现出一定的弹性,对于一些周期较长的研究成果,允许跨年认定和纳入统计之中。总之,科研管理的人性化,是通过制度的形式,倡导规范、文明和开放的学术环境,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避免把规则和制度当作控制和惩罚手段。

(二)以人文关怀为引导,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与能力。在高职学院的专业调整中,部分教师转系列转专业技术岗位后,对新专业的知识掌握并不够,加上多数教师教学任务繁重,难以分身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造成了教师整体学术研究水平不高。例如,不少教师为了完成年度科研工作量,随意选择一些学术评价不高的期刊来发表论文。因此,我们在科研管理中应根据这种实际情况,设身处地地为教师着想,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研究能力。

1.培养学术研究先进个人,发挥科研表率作用。以科研指导教学、做好科研才能更好地发展的思想为指导,从教师中培养和筛选出专业知识深厚、学术研究能力强、人格魅力出众的科研先进带头人,带动、形成富有战斗力的学术研究团队,并通过他们的表率来发挥人文引导作用。在这些科研先进个人的带领下,勤勉的教师能更好地反思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不足,积极参与学术研究,逐渐提高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2.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教师提高研究能力。加强学术交流,通过讲座或者会议的形式,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使教师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专业发展和科研动态;积极引进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通过他们带动其他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组建科研团队,促进高职院校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以老带新机制,多组织课题立项,通过立项给中青年教师提供学术研究平台,指导、帮助中青年教师的科研成长;鼓励中青年(下转第12页)(上接第5页)教师到生产一线去实践锻炼,支持他们开展各项技术创新和科研活动,逐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行申请考核豁免制度。科学研究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有的研究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和投入,非一朝一夕可出成果。一方面,科研量化考核一般以年度为时间单位,无法为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提供充足的时间条件;另一方面,长时间投入并不能保证高质量成果的产出,即对于某些教师来说,即便获得足够长的研究时间,也出不了高质量的成果。科研量化考核中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之一,是实行申请考核豁免制度,给予教师申请考核豁免的权利。即教师可自主申请某一段时期的科研量化考核豁免,并承诺实现某个预期成果(至少应高于本院相同及类似专业的平均水平)。在豁免期间,可免于常规的年度科研考核,豁免期结束后,成果质量如果没有达到原有承诺,则进行某种教师和科研管理部门事前签约的适度处罚。

【参考文献】

[1]王凌峰.高校科研量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2(10)

[2]何玉艳.高校科研量化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高校科技,2011(11)

[3]王法勇,欧阳丽.高职科研发展的战略重点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

[4]崔昌玺.试论我国高职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0(32)

[5]陆炳坚,黎铁新.高职院校的科研人文环境探析[J].教育探索,2007(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C类立项课题“‘十二五背景下增强广西高职科研管理实效性的对策研究”(2011C0221)

【作者简介】招耿春(1972— ),女,广西浦北人,北海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局限性 篇4

凡事有利就有弊,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也不例外。由于其将经济利益和功利作为人类终极性价值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以下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一、在经济活动中把经济利益看成唯一的价值目标和动力,本身就存在先天的缺陷

首先,人的生理需求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原始动力,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但过分夸大,使人有被物欲吞噬的危险,使人成为物质利益的奴隶,丧失人之为人的根本。尽管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地位能从所占有的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中表现出来,但它们并不代表丰富的人性的全部。对经济利益极端地追求,还可能使人性中美好的成分丧失,把人变成一部毫无人性的赚钱机器,会上演无数的“一旦有了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的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1]的人间丑剧。因而,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所表现的社会关系是否仅仅归结为一个功利关系这本身就成了问题。市场难道就只是人们追名逐利的厮杀场,不是人们相互合作、互通有无合作场所吗?“把所有各式各样的人类的相互关系归结为唯一的功利关系,看起来是很愚蠢的。”[2]其次,功利主义经济伦理观没有很好地区分“应然”和“实然”,从经验出发,将人趋乐避苦的天性作为伦理道德的标准,在经济生活中将经济利用利益的有无和多寡作为经济伦理选择的标准,是典型的自然主义方法,从“实然”直接过渡到“应然”,缺少过渡中介,把利益和功利等同于道德。其实,功利不等于道德。就人的存在和发展的终极目的来说,利益、功利和道德对人都有价值。从直接意义上说,生活资料就是功利和利益,它是为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生产的,而不是为着道德才存在的;它构成人类生存发展的中的一阶价值,具有一般性或普遍性,其价值属性对任何一个具有同类需要的人都有用,但以怎样的方式获得一阶价值就超出利益、功利的本身的价值属性,从而使伦理道德成为必要。利益、功利表达的主要是价值客体和需要主体之间的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伦理道德所表达的主要是具有相同的价值物所做出的价值选择,因而,功利和利益之善与道德之善是不同的。功利主要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伦理道德主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功利体现的是物对人的价值,道德体现的是人对人的价值。

二、对经济伦理美德的忽视和贬抑

人类在经济生活中除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外,是否还有更为神圣的价值追求呢?为了物质利益,人就一定会置正义、自由等价值目标而不顾;为了物质利益,人就可以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毫不愧疚吗?这是功利主义经济伦理论者无法回避、也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人若真的成了自我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人何以顶天立地、傲视万物,自封为“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呢?此外,功利主义经济伦理者奉行以功利和利益的大小作为行为选择的唯一目标这一思想逻辑,而不顾行为的过程、手段的正当性,用利益证明一切,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就无法避免工具理性滥用的问题,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之虞。道德情感所唤起的崇高性和尊严感,道德内容的超越性和普遍性在人类的心目中就会荡然无存,伦理道德的遵循就会成为工于心计的筹划,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面前良心的天平就会发生了倾斜,慎独的美好品德就会成为稀世珍品。“凡对我有利的,我才会去做”就会成为人们本能性的道德原则。进而,现代社会由于金钱的魔力,它是财富的代表和象征,因而很难保证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会成为“阿堵物”的阶下之囚。另外,将经济伦理视为一种手段,且以经济利益证明手段的善,很难保证人们不为了当下的经济利益,萌生道德作伪的企图,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沽名钓誉之徒。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把赚来的黑钱,用一少部分来投资公益事业,来换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这样做真是一举两得,名利双收,有时竟能大获成功。当然,不排除他们这样做时良心发现的因素,但问题是这样做的企图不是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吗?善良意志自己立法自己遵守被无情地亵渎了。按照密尔的说法,人本来没有需要美德的欲望和动机,美德之为美德在于它使行为主体在行为选择时人与己处于相宜的状态,“义者,宜也”,美德只是人们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物、消费价值物的有效选择。经济伦理成了人们有效选择的权宜之计。康德所说的令人敬畏的东西:内心的道德法则,不再是功利主义者敬畏的东西,而是豪不犹豫加以利用的手段罢了。

三、个人经济利益和社会经济利益统一的困境

功利主义经济伦理企图在“合理的利己主义”和“最大多数人最大利益”基础之上,实现个人经济利益和社会经济利益的统一。这种思维是合理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和说明这种统一。首先,个人和社会是两种不同存在,个人不等于社会,社会也不等于个人,两者不存在简单的替代关系,有时还处于紧张的冲突之中。其次,“合理”是一个很难用一贯标准界定和衡量的。最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只是很偶然的情况,“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3]在这种情况下的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非正常态,在现实中是难觅踪迹的。因为个人追求私利既可以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务,并且增加普遍利益,这是一种抽象的说法;也可以反过来说,每个人追求私利都妨碍他人利益的实现,形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状况,因为“私人利益本身已经是社会所决定的利益,而且只有在社会所创造的条件下并使用社会所提供的手段,才能达到,也就是说,私人利益是与这些条件和手段的再生产手段相联系,这是私人利益;但它的内容及实现形式和手段由不以任何人为转移的社会条件决定的。”[4]换言之,个人经济利益与社会经济利益没有逻辑的必然性。从个人经济利益出发,可能与社会经济利益相违背,也可能相一致。社会经济利益是个人经济利益实现的途径,这里就有一个预设的前提:这个社会的制度必须是公正的,它能够依据一个人所做的向其提供其应该得到的,否则为社会就是为自己的观点很难成立。

在认识了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的有合理性和局限性后,我们要扬长避短,在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建立一个科学的功利主义伦理观,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利益、功利与道德的关系。只有这样,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79.

[3]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册[M].伦敦:伦敦丹特公司,1955:246.

波浪理论的局限 篇5

1、波浪理论家对现象的看法并不统一。每一个波浪理论家,包括艾略特本人,很多时都会受一个问题的困扰,就是一个浪是否已经完成而开始了另外一个浪呢?有时甲看是第一浪,乙看是第二浪。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看错的后果却可能十分严重。一套不能确定的理论用在风险奇高的股票市场,运作错误足以使人损失惨重。

2、甚至怎样才算是一个完整的浪,也无明确定义,在股票市场的升跌次数绝大多数不按五升三跌这个机械模式出现。但波浪理论家却曲解说有些升跌不应该计算入浪里面。数浪(Wave•Count)完全是随意主观。

3、波浪理论有所谓伸展浪(Extension•Waves),•有时五个浪可以伸展成九个浪。但在什么时候或者在什么准则之下波浪可以伸展呢?艾略特却没有明言,使数浪这回事变成各自启发,自己去想。

4、波浪理论的浪中有浪,可以无限伸延,亦即是升市时可以无限上升,都是在上升浪之中,一个巨型浪,一百几十年都可以。下跌浪也可以跌到无影无踪都仍然是在下跌浪。只要是升势未完就仍然是上升浪,跌势未完就仍然在下跌浪。所以运行时间等于纯粹猜测。

5、艾略特的波浪理论是一套主观分析工具,毫无客观准则。市场运行却是受情绪影响而并非机械运行。波浪理论套用在变化万千的股市会十分危险,出错机会大于一切。

6、波浪理论只考虑了价格形态上的因素,而忽视了成交量方面的影响,这给人为制造形态的人提供了机会。

波浪理论的影响因素

波浪理论的三要素是:形态、比例、时间。

简单地说,形态就是上升时一浪比一浪高(下跌时一浪比一浪低);比例就是波浪之间的大小比例关系;时间就是各个波浪的持续时间。原则上讲,波浪是一种自然现象,因而波浪理论更适合用于分析市场规模较的金融品种,而对于小规模的金融品种应用性比较差。这主要是因为规模较大的品种其交易受人为干扰的因素较少,其价格走势更贴近自然,而小品种却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干扰。但这并不妨碍波浪理论的某些原理在小品种的运用。

比例关系中,波浪与前面的波浪常常在长度上表现为规律性的比例关系,如0.5、1、1.618等,但在两个相邻的同向波浪关系中,1:1的比例最为常见。从中可以概括出“等高、等长原则”。

等高、等长原则的原理是:一个波浪完成后,有时会紧接着重复一次(甚至更多次),不妨称其为“克隆”,两个波浪规模几乎相同。等高是指起点基本相同、终点也基本相同;等长是指两个波浪的长度(长度=终点—起点)几乎相等。

在等高、等长原则的指导下合适的品种进行操作是成功“克隆”波段前提。

推动浪

波浪理论把以五波结构进行驱动的模式叫做推动浪,人们常说的大牛市和大熊市那就是标准的推动浪。推动浪有两个特性:

1、有趋势(有方向性);

2、走势倾泻(较短的时间走了较长的距离)。推动浪是趋势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们笔直向前,比较容易认清和研判。“五”代表了一种方向,如果市场一致看好某一个方向,就自然会以一个五波甚至九波结构推动而不是以三波调整的结构去运行,推动浪的出现是人们意见达成一致的结果。

推动浪是对趋势的更进一步划分,可以让我们对趋势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推动浪或者驱动浪总是与大一浪级同向运动,由五个浪组成,并被标上数字1、2、3、4、5。推动浪中最坏的形式是衰竭浪即失败五浪,最好的形式是延长浪,通常以五波形式居多,失败的五浪极少出现,在五波的内部子浪特别是第3浪中最容易出现延长浪。所谓推动浪就是维持所在周期大趋势的波浪,在同级别的波浪里,推动浪一浪超越一浪。推动浪的形态较为简单,分为延伸浪、倾斜三角形和失败形态三种。

(一)延伸浪

其一,1、3、5浪中只有一个浪会出现延伸浪,3浪和5浪出现延伸的几率较大。其二,如果三个推动浪中的任何一浪出现延伸,那么其余两个波浪的运行时间和运行幅度会趋向接近。

(二)倾斜三角形

倾斜三角形只在5浪中出现,通常在一段非常迅速的暴涨或暴跌后,成交量逐渐萎缩,波动幅度逐渐减缓,趋势演变为倾斜三角形。多头倾斜三角形出现在头部,暗示趋势将向下反转;空头倾斜三角形出现在下降末端,暗示趋势将向上反转。

(三)失败形态

失败形态一般出现在第五浪(上升的第5浪或下跌c浪的第5子浪):在上升趋势中第五浪的高点低于第三浪的高点,形成双头形态;在下跌趋势中,c浪5的低点高于c浪3的低点,形成双底形态。

调整浪

调整浪是波浪理论的重点,共有4大类几十种变化形态,即锯齿形、平台形、三角形和联合型调整浪。悟空股票网特为股民朋友收集总结了这些调整浪的概念、特点和具体表现形式。首先,调整浪是相对于推动浪而言的。众所周知,推动浪的5浪上升加上调整浪的3浪下跌共同组成了完整的八浪循环。因此,只要一提调整浪大家就应明白一点∶调整浪是一个3波结构,用A-B-C表示。(三角形为5波,用ABCDE标识,联合型为7波或11波,用WXY或WXYXZ标识)

下面是波浪理论调整浪的基本形态,即锯齿形、平台形和三角形。联合型调整浪是上述三种的组合。

第一类∶锯齿形调整浪(又称为之字型调整)

总的结构是5-3-5结构。即A浪下跌是5波,B浪反弹是3波,C浪下跌又是5波。这种调整浪的特点一般是回调较深。市场弱势较为明显。尤其是C浪,往往杀伤力非常巨大(注:变异锯齿形杀伤力度较弱)。

下图分别是普通锯齿形、变异锯齿形和几个特例锯齿形的图解:

第二类∶平台形调整浪(又称为平坦形调整浪)

总的结构是3-3-5结构。即A浪下跌是3波,B浪反弹是3波,C浪下跌是5波。这种调整浪的特点是表明市场多头力量较强,调整不会很深。平台型调整又分为三种形态。1,规则形平台。即所谓“平顶稍破底”平台。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到几乎与前期高点相平的位置。然后C浪五波跌下来稍稍跌破A浪的低点整个调整即告结束。2,不规则形平台。里面又具体分为两种形态。

A型∶扩张形平台。即所谓“穿顶破底”平台。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创出了A浪的新高,突破了A浪的起跌点。随后的C浪五波下跌又跌穿了A浪的低点而创出了调整的新低。这种平台是非常常见的平台型调整。C浪创新低的幅度要远大于B浪创新高的幅度。因此,这种平台形的C浪的杀伤力比较大。

B型∶收缩形平台。即所谓“不穿顶不破底”平台。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没有到达前期高点,随后的C浪五波下跌也未跌破A浪的低点.这种平台型调整浪较少见。3,移动形平台。(又称为奔走形调整)。A浪三波下跌之后,B浪三波反弹非常猛烈强劲,突破A浪起点很高。而随后的C浪五波下跌也很浅,甚至并未跌到A浪的起点。调整完成后倒上涨了一些。这样的调整称为移动形平台调整。说明当时的市场是非常强劲的极端市场。移动形平台出现的机会比较小,而且存在争议。

一般来说,平台形调整浪按照ABC浪的起点、终点关系,可以划分为如下图的九种:

第三类∶三角形调整浪

三角形调整浪总的结构是五波3-3-3-3-3结构。用A-B-C-D-E来表示。三角形五波结构中的每一小波都是独立的三波结构。从形态上分类,三角形调整浪分为上升三角形、下降三角形、对称三角形、扩散三角形(顺势三角形)。与道氏图形形态学分类方法类似。在三角形调整中成交量是不断缩小的。三角形调整浪通常出现在倒数第二个浪,即浪4或浪B。

第四类∶联合调整浪:即双重三波和三重三波,指由锯齿形、平台形和三角形构成的两个或三个组合调整浪。

以双重三为例,总的结构是A-B-C-X-A-B-C,也可标识为W-X-Y。即两个三波结构的调整浪并列,中间由X浪相连。X浪本身也是调整浪,一般为锯齿形。

三重三波结构是∶A-B-C-X-A-B-C-X-A-B-C,也可标识为W-X-Y-X-Z。即由三个三波结构的调整浪并列,中间由两个X浪将它们连接的调整浪结构。

人文主义的局限 篇6

关键词:现实主义;均势;权力;国际关系理论

中图分类号:D8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049-03

引言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近百年,其地位最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数现实主义。从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到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现实主义一直是西方研究公认的理论范式。现实主义发展经历传统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阶段,其发展过程内部分歧与争论不断涌现,但现实主义理论从根本上说仍然是一脉相承的,其理论内核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建立在权力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也是国际关系理论最为核心的部分。尽管如此,任何一个理论都是经历从经验分析到实践检验的历史过程,作为理论,在时间的沉淀下需要经受历史的考验而难免存在一些局限。

一、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历史沿革

现实主义是解释国际关系的传统理论之一。它强调主权国家的自助行为、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国家权势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利益的追求[1]。现实主义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迅速发展。二战结束之后至80年代初,它一直占据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现实主义国际关系领域,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政治现实主义的奠基人。”[2]他把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主义,并对理想主义的不切实际做出了批判。一战结束以后,以威尔逊为首的自由主义人士认为秘密外交和古典均势理论是导致战争发生的原因,只有通过国际联盟以及集体安全原则才能使世界免于战争。卡尔在《二十年危机》中写道:“1919—1939年英语国家国际政治思想中明显且危险的错误,即几乎完全无视权力因素。无论在学界还是民间,几乎所有的思想都存在这种错误。”[3]他把这种错误称之为乌托邦主义,即不顾国际政治现实状态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关于道德的虚幻、权力的重要以及国家利益的根本冲突的思想,是卡尔国际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卡尔通过对理想主义的批判,勾勒出现实主义的主要思想,标志着现实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主要学派的兴起[4]。

卡尔奠定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而摩根索则为现实主义直接提供了理论体系。其《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成为集大成者,在书中摩根索以人性本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冲突、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以及国家总在追求权力等传统现实主义思想为基础提出“现实主义六原则”。摩根索虽然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提供了宏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但是由于其论述的方式以及理论的瑕疵导致其不是绝对完美的,对权力追求的偏好以及对道德观的判断都使其理论存在缺陷,这样的缺陷为后来的新现实主义的出现提供了空间。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不断趋向多极化,第三世界力量兴起,复合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有的国际政治理论无法适应现实需求,诞生出关于方法论的学术大讨论,因此催生了新现实主义的出现。新现实主义在坚持古典现实主义和新概念的基础上,修订了古典现实主义的缺陷,注意从科学行为主义那里吸取体系模式、结构分析、博弈论和功能主义[5]。1979年以肯尼斯华尔兹所著《国际政治理论》为代表,他继承了从卡尔到摩根索的权力政治学说,认为权力是国家争取自身安全的必要手段,主张在无政府的国际环境下进行冲突与合作的结合并着重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这点为古典现实主义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华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诸多理论中最为精练、科学化程度最高。它以理性主义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国际体系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6]。之后奥根斯基的权力转移理论和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包括基欧汉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及温特的结构建构主义都受到华尔兹体系思维、理性主义的分析方式以及科学主义的方法论的影响。所以可以说华尔兹不仅完善了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使现实主义理论在二战后达到了巅峰。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虽然经历了多位著名学者的完善与发展,但是到了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学派,从研究方法到思维模式均有很大的变化,大有挑战现实主义主导地位的势头。因此,为了维护其理论核心位置,现实主义也在不断寻求自身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的更替,任何一门学说都无法做到完美,很多国际现象也是现实主义所不能解释的,因此其理论不仅有科学合理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

二、现实主义主要学说及理论内核分析

传统现实主义继承并发展以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关于权力、国家利益、均势、人性的看法与主张,发展出均势论和地缘政治学两大理论支柱。与其他理论相比,现实主义对于国际政治现实的把握确实更为深刻,但另一方面,它又片面强调权力政治,把人对于权力的渴望放大到国家行为中。

关于现实主义最经典的论述应该就是关于权力本身的解释,作为经典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汉斯·摩根索曾毫无掩饰地指出:“国际关系……是为了权力而斗争。无论国际关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权力总是它的直接目标。”[7]现实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最早的原头,其造诣不可不说伟大,但是关于权力的定义,把其定义为国家生存的目标确实较为过激,相比新自由主义把权力定义为获得国家安全的手段,后者显得更加合理。但是权力不可避免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国家优化自身配置的原动力,类似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血液。因此把权力看作一个国家的生存能力比较合适,因为根据现实主义的定义难免使国家间为了争夺权力而不断斗争造成安全困境,而新自由主义则弱化了权力的作用,忽视了权力本身的顽固性。作为使一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的必要条件,权力必须得到有效的配置使之运用更加合理,不是简单地追求权力的最大化或者获得新的权力,而是怎样去优化现有的权力资原,有效地运用和控制权力以避免国家间出现安全困境。在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内部的分歧和争论不断涌现。但是现实主义作为经典理论经久不衰,理论内核必然有其可取之处。在此,对其主要理论基石以及哲学内涵进行简要分析。

1.地缘政治学

地缘政治学是现实主义两大理论支柱之一,地缘政治学讲究的是地理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限制,因此主张国家突破地理限制向外扩张,传统地缘政治学直接导致了德国的扩张性侵略政策。地缘政治学发展至今已被很多学者所诟病,认为已经过时或者理论存在缺陷。但其实地缘政治学从某种程度上最真实反映了国际关系的现状甚至世界发展的趋势。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出,成为古代文明或是地区性霸权国家其领土均十分广阔,从古代欧洲的罗马文明到我国的秦汉文明,从亚欧大陆上的波斯帝国到马其顿帝国文明,再从大英帝国到今天的美利坚文明。其反映出的主要特点均为国家领土面积十分辽阔。虽然欧洲文明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其领先优势慢慢被后起的美国所超越。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中国的崛起也是必然的,因为中国有着优异的地缘特性。因此未来的世界必将成为几个地区大国和其他地区联盟为主体并存的格局。

地缘政治学基于现实主义关于权力的研究之上,国家的地理条件作为权力资源的一个部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家的有效发展与领土扩张。强势国家拥有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而弱小国家却受到地缘因素的遏制。当今伴随全球化和复合相互依存的世界环境,地缘优势的互补性与特殊性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推力。从而也论证了新现实主义关于体系和合作的论述。

2.均势论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对西方国家政策的影响也最为显著。均势理论主要强调权力的制衡,也就是主要力量之间的权力保持平衡,若有一方的力量过大则其他力量会进行联盟以反对其势力无限扩张。而现实世界表现出来的态势却非传统均势理论所描述,美国当前主导世界格局,其霸权势力一家独大,在我看来当今世界所谓的均势表现为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控制其他国家之间的权力均势,使其永远保持对别国的优势。二战甚至更早的大英帝国主导世界格局的时候反映的情况也相类似。英国为了维护自身对欧洲大陆的地缘优势始终坚持贯彻协调欧洲大陆各国矛盾,平衡地区战略大国的态势平衡原则。

均势本身作为个体与系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权力平衡,反映国家因追求安全而进行权力扩张的外部表现,不仅仅因为人本身的私欲以及对于权力无限的渴望,也是由于国际系统对于单位国家的牵制。受限于国家的社会属性,即一个国家处于国际社会的环境中,如果不选择追随或者结盟策略,弱小国家将受到孤立。因此大多数国家无法凭借一己之力谋求霸权,需要同其他国家结盟以平衡权力的发展。而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复合相互依存的不断深入,核武器的发明与使用使得硬均势向软均势演变。关于“软均势”的概念,佩帕教授给出的定义是“不直接挑战单级领导的军事优势,但却能迟滞超强权力的使用,使其在运用超强权力时更复杂,代价更高”。软均势主要是运用包括国际制度、经济政策和中立地位的严格解释等在内的非军事手段来影响单级国家的军事行动[8]。从硬均势向软均势发展导致国家间制衡以及对抗的方式从简单的军事或结盟向更复杂的手段转变。出现像贸易摩擦、文化侵略等隐形侵略手段,以一种模糊而更加深入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别国外交内政的目的。但不管均势外表如何改变,核心与本质却不曾发生变化。对于权力的制约以及保持国与国之间战略态势的平衡都是均势所必须达到或追求的最终目标。

3.人性

现实主义倾向于把人性定义为恶,人有追逐权力的诉求,本性难改。而理想主义则把人性定义为善,至少能通过教育来达到善,但其实双方对于人性的定义都较为片面。人性并不能简单归于善或者恶。根据辩证法思想,人应该具有两面性,许多人生来并无善恶之分,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导致个人的转变,但即使善良之人也有恶的思想,极恶之人也不见得完全没有善心。因此笔者主张将人性定义为人具有两面性。既有善的部分也有恶的部分,由于人不是完全理性的个体,人的理性具有主观性和阶段性,因此思想和决策必然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就算通过后天的教育也不能完全使人转向两个方面的某一方面,只能进行规劝和引导。国家是由人组成的集体表达形式,因此国家行为也具备理性的两个特征,可以通过引导和控制使之向较好的方向转变,虽然不能绝对改变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但是可以施加影响来获得效果。

4.国际关系主体

当今各流派对于国际关系主体的界定争议不断,现实主义认为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单位,新自由主义则主张国家以及非国家角色(国际组织、非政治国际组织以及个人)为主体。但其实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虽然跨国公司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背后往往受到国家的控制,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最为重要的兼并收购尤其是涉及安全领域即能源等相关行业都要受本国中央政府的调控。而反观现存的非政府组织,其实大部分并没有从事于关键行业或领域,其职能较为单一也远不如跨国公司发挥的效用大。因此说到底,国际关系主体依然按现实主义所说是以国家为主,其表现形式是国家在背后,而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甚至个人受政府控制而活跃于前台。

5.无政府状态

现实主义各流派分支均对无政府状态有所论述,古典现实主义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为了结束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就不得不集中全力,组建起利维坦,但其必然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国际社会也出现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战争。国际社会形成无政府状态[9]。无政府状态是当今世界冲突不断的矛盾根源,也是极难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不存在中央集权,无法对国家权力进行约束,导致强权国家霸权垄断,而由于上文所提到国家具备国际社会中的社会属性,因此弱小国家只能寻求跟随或者结盟政策以避免受到孤立主义的影响。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没有一个制定法律和强制执行法律的中央权力机构”。引起权力争夺的原因之一是不存在仲裁者。古典现实主义从无政府状态中演绎出国家自助、安全困境、权力政治和国际冲突。而新现实主义之后,无论是进攻性现实主义还是防御性现实主义都把无政府状态视为其理论基点。作为考察国际问题的基本常量,无政府状态成为现实主义理论最根本的内核之一。

尽管现实主义内部争论、分歧不断,许多现实主义学者引入了一些新的变量来构筑理论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背离了现实主义的理论内核,以国家为中心以及强调权力与利益的研究传统并没有动摇。唯有在充分重视和理解这些内核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好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精髓。尽管如此,现实主义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局限。在研究现实主义的过程中,对其理论去粗存精,不断完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历史局限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虽然复杂,但是实质却改变不多,当今世界国家间博弈仍然以权力斗争为主,国家间政治依然是大国的游戏。各国外交政策永远代表其国家利益,权力和国家利益成为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根基不可动摇。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不可否认每个学说及理论能存在至今都有其依据,都能在某个层面很好地反映出现实状况和世界的发展模式,但是其局限性也是相当明显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结合历史学、心理学、哲学、文学、经济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使之发展充满了多彩的魅力。但是受每个学科发展的局限,任何一个理论的发展都要受到历史演变的影响,很多理论只符合当时的历史状况。但是现实主义仍将作为极为重要的学派受广大学者关注。该理论体系探讨的是一种权力的斗争和利益的追求,但是国际关系应该追求理想主义者界定的寻求世界的最终和平与稳定。国际关系研究的是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当前伴随世界性问题的出现,例如反恐、环境保护、预防疾病扩散等重大国际问题都需要国家间密切合作,增加互信。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也使国家间合作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将研究方向从斗争转向合作是符合客观现实的发展趋势的。

权力和国家利益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展现的是国与国之间行动发展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均切合本国的利益或满足各自的意识形态要求。这导致了一个问题的出现,国家作为人的集合,其行为不可避免导致过激或者主观化。如何使国家能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去判断问题发展的趋势将是国际关系理论必须研究的课题。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之间存在的传统的功能关系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断裂。以前的军事大国不再必然是经济强国或者全球大国,而一些经济强国的国际地位虽然在军事和国土上的条件并不十分有利,但仍然越来越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10]。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建设也是如此。虽然很多理论、概念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具有局限性,但是其雄辩的论证也反映出现实主义学者广阔的历史发展眼光。不断地完善理论构造,对一些概念进行修正也是当今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莹,刘静.修昔底德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J].东北大学学报,2004,(2).

[2]肯尼斯·汤普森.国际思想大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0.

[3]Carr E H.The Twenty YearsCrisis:1919-1939[M].New York:Harper Perennial,1964.

[4]王蕾.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7).

[5]罗伯特·基欧汉.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M].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金应忠,倪世雄.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3.

[7]汉斯·摩根索.国家之间政治:为了权力与和平间的斗争[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8]Robert A. Pape.Soft Balancing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J].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0, No. 1 (Summer 2005 ):17.

[9]许瑞龙.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内核探析[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5).

人文主义的局限 篇7

一、女性主义翻译观所产生的历史背景

女性主义翻译观是女性主义同翻译理论相结合的产物。两者的结合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历史上, 女性和翻译的命运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两者都处于被贬低、被忽视的地位。

从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来看, 虽然女性也曾辉煌过 (如母系氏族社会) , 但总体而言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于男性, 认为男性是社会的主宰, 居于统治地位;而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物, 居于被统治地位。在中国古代, 女性被喻为“衣服”, 被称为“贱内”、“拙荆”, 在婚后也要随夫家姓, 古代女子还要遵从“三从四德”, 这一切都反应了在古时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在西方历史上, 女性的地位同样也比较低下。这就导致长期以来, 女性的思想和声音被压制、被埋没,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发言权。

翻译也同样遭受着同样的境遇。直到目前为止翻译仍未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传统的翻译论过分强调译者被动和受制约的一面, 压制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译者要尽量隐藏自己, 译者要做的是要把原文的信息忠实地传达到译文中去。普遍存在的观点是, 作者与译者是主动与被动、支配与被支配的主仆关系, 原作是翻译的主宰, 居统治地位;而译作只是原作的附属物, 居于被统治地位。

女性与翻译在各自的领域都处于被边缘化和压制的地位。于是女性和翻译就有了一种同命相连的感觉。因此二者的结合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女性主义翻译观是女性主义和翻译研究相结合的产物, 其目标是提高女性和翻译的地位。

二、女性主义翻译观的主要观点

1、女性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翻译观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 翻译应以原文为基础, 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衡量译文质量的一个关键性要素就是“忠实”。但女性主义翻译家提出:“忠实”不是忠实于原文作者, 也不是忠实于语言文化的读者, 而是忠实于女性主义写作方案 (许宝强等, 2001) 。

苏珊·巴斯内特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 反对传统翻译研究的原语中心论思想。她认为女性主义翻译就是要突出译者的角色, 译文和译者的地位同样重要 (Bassnett&Harish, 1999) 。

翻译本身就是“创作”而非“再创作” (郭建中, 2006) 。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展变化的, 且不同的人对同表达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同一作品, 不同的人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而由于不同的需要, 译者在对文本进行翻译时也可能会做一定的调整, 以使译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服务。

总之, 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原语与译语之间, 原作与译作之间, 作者与译者之间, 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不是绝对的, 文本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等变化而变化的。译者可以顺应时代的潮流对原文进行适当形式的改译, 使译文符合当代的审美要求, 这样的译文会更受到读者的欢迎, 就会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2、女性主义翻译观对语言的解读

女性主义翻译观认为女性之所以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被压制地位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语言造成的。不可否认, 语言中的确存在某些贬低女性地位的成分。在汉英语种, 都可以看到这种女性词被同化于男性词中的现象。如在汉语中, “她们”仅指代女性, 而“他们”却可以专指男性, 也可以将女性包括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历史上普遍认为女性是男性的附属物这一观点。

女性主义极力提倡以女性的立场为基础对语言进行改造。她们尝试使用新的词语、新的拼写、新的语法结构、新的意象和比喻, 以及一些“文字游戏”。她们认为“女性拥有自己能随意使用的语言会为她们的创造带来影响, 对她们进行革命性思考以及创造新作品产生作用” (Flotow, 1997:15) 。

路易丝·冯·弗洛图列举了女性主义翻译的三种实践方式:增补、加写前言和脚注以及“劫持”。

翻译是女性主义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重要手段。女性的翻译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文化介入和文化协调 (廖七一, 2002:107) 。在她们看来翻译不仅是参与文学的方式, 还是一个为女性争取社会地位的手段。

三、女性主义翻译观的局限性

当然, 女性主义翻译观中也存在许多缺陷。有些激进派认为女性地位之所以低下的根源在于语言, 因此主张彻底变革语言, 这一观点缺乏充分的依据。女性主义翻译家可以在适当程度上运用一定的文字游戏, 以在译文中凸显女性的地位。但是用新词来取代现有的带有明显男性标记的词语存在很大的困难。当前存在的文字已为人们所熟知并深深扎根于头脑中, 一时间是无法将其取缔的。而且过多的杜撰一些生僻的词语反而会让人感到困扰, 增加读者的阅读困难。因此, 大幅度变革语言的方案是不切实际的。也许在今后的历史, 经过漫长的演化, 文字可能会慢慢消除带有男性标记的词汇, 但这在短时期内是无法实现的。

四、结语

女性主义翻译观力主在翻译中要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彰显女性的地位。该理论自产生以来对翻译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度”的限制。译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但不能过分脱离原文这个核心。女性可以在译文中彰显自女性地位, 但也不能为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而过度编造新词。女性主义翻译家应保持一定的“度”, 以免陷入极端。

参考文献

[1]郭建中.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2]廖七一.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2) .

[3]刘军平.女性主义对翻译理论的中西话语[J].中国翻译, 2004, 5.

[4]许宝强, 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5]Bassnett, Susan&Harish Trivedi.Post-Colonial Translation:Theory and Practice[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9.

[6]Flotow, Luise von.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ng in the“Era of Feminism”[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1997.

人文主义的局限 篇8

凯特·肖班1851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一个殷实富有的家庭, 自幼父亲去世, 她便和母亲、祖母、曾祖母生活在一起。在这个家庭里, 她所见到的都是独立坚强的女性, 她们与当时社会所提倡的那种柔弱顺从的女性形象完全不同, 这对凯特·肖班性格的形成和她作品中创作的女性形象产生巨大的影响。她从小就充满叛逆精神, 并曾因撕扯国旗的行为而得到“小叛徒”的绰号。1870年肖班和种植园主奥斯卡·肖班成婚, 婚后她依然特立独行:身着奇装异服、出门不带女伴, 嗜好吸烟。1882年丈夫死后不久, 肖班正式开始创作生涯。她的写作生涯只持续十年左右, 共出版过两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下面就凯特·肖班的两部作品与另外两部和其具有相似情节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二、凯特·肖班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先进性

1899年写成的短篇小说《暴风雨》 (The Storm) 表现了一个冒社会之大不韪的主题———妇女的性萌动和性需求, 以及性爱所带来的喜悦。小说描写了卡利克斯塔与在她家避雨的旧时恋人阿克塞之间冲动而短暂的情爱场面, 尽管他们已各自成家且六年未见, 然而昔日的恋情之火在这次意外的重逢里再次被点燃, 他们迈出各自生活的轨道, 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在狂风暴雨的咆哮中, 两人尽情品尝禁果。在这个故事中, 肖班一反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观念, 宣扬女人不再是丈夫的附属品和性工具, 而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女性和男性一样享有性的权利。在小说的结尾, “卡利克斯塔扬起漂亮的下巴, 对着天空大笑起来”。这正是女主人公对束缚女性的传统观念和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规范的挑战与嘲笑。

《廊桥遗梦》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是美国的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 (Robert James Waller) 的一部作品。故事描写了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在丈夫外出后独自一人留在家中, 摄影记者罗伯特向她打听麦迪逊桥的所在, 弗朗西斯卡亲自把他带到桥边。罗伯特忙完后, 采了一把野菊花送给她以表谢意。弗朗西斯卡心中泛起了一种特别的滋味, 于是邀请他喝冰茶。两人互相讲起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罗伯特与前妻离异, 而弗朗西斯卡伴着丈夫和一儿一女过着单调而清寂的乡村生活。夜色降临, 弗朗西斯卡在送走罗伯特后竟有一种依恋的心情。她终于下定决心驱车前往麦迪逊桥, 在桥头订了一张纸条。第二天, 工作了一天的罗伯特发现了纸条。他接受了弗朗西斯卡的邀请, 两人在桥边一起拍照。夜色再次降临, 两人回到弗朗西斯卡的家中共进晚餐, 在轻柔的音乐舞曲中, 两人情不自禁地相拥共舞, 最后一起走进卧室, 以后的两天两人整日厮守。然而弗朗西斯卡却不愿舍弃家庭, 两人痛苦地分手了。弗朗西斯卡在遗嘱中要求子女将她的骨灰撒在麦迪逊桥畔, 她的两个孩子被母亲的感情故事和对家庭的责任心所感动, 他们同情并且理解自己的母亲。同时, 他们也开始珍视目前的家庭, 放弃草率离婚的打算。

这两部作品有着相似的故事情节, 都描述了妻子在丈夫短暂的外出后遇见另外一位男性, 并发生婚外性行为。然而, 两个妻子的选择却截然不同。卡利克斯塔在自己的性需求得到满足后, 没有跟阿克塞私奔, 而是嘲笑阿克塞和社会传统观念。她违反了传统女性应该遵守的三从四德, 完全摆脱了这些压迫歧视女性的精神枷锁, 在以男权社会为中心的社会中, 这被人们认为是反叛的。相反, 尽管《廊桥遗梦》也有婚外恋情的描述, 但最终一切还是以家庭为重。因此, 读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矛盾的心理及周围环境和社会伦理道德对男女主人公的潜在压力。女主人公在再三抉择之后还是选择丈夫和孩子, 其对家庭的责任感占了上风, 而故事结尾也以女主人公的儿女受到感动, 重视各自家庭结束, 这些都体现了正统的道德观念。

两部作品的创作时间相差六十多年, 但《廊桥遗梦》反映的是男权社会中人们对女性作为母亲和妻子的角色期待。来自社会的压力和周围人的议论使她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她放弃了自己的幸福, 继续承担起家庭责任。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看出, 在凯特·肖班大胆反叛和她的女性意识的进步性:在她的作品中, 女性已经不仅仅满足舒适的物质生活, 她们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充实和心灵上的满足。

三、凯特·肖班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1899年出版的《觉醒》奠定了肖班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但在当时却因为“有伤风化”而招致众多流言蜚语和评论抨击。她的书被禁, 甚至当地的文艺俱乐部也拒绝接纳她。这部作品遭到的粗暴评价令她怒不可遏, 并使她最终停止写作。1904年肖班因脑溢血而去世, 享年53岁。

《觉醒》是肖班的第三部长篇小说, 被誉为美国的《包法利夫人》。它带有自传性质, 讲述的是主人公爱德娜为了追求独立与自由, 勇敢地走出家庭, 不再做丈夫的附属品和家庭的奴隶, 但由于在社会上找不到一席之地而自杀。爱德娜是19世纪美国南方一位富商的妻子, 她长得漂亮而迷人, 不满足平庸的生活和社会道德舆论强加在妇女身上的种种规范与义务, 渴望一种浪漫而富有激情的生活。她由压抑、困惑而走向反抗、觉醒, 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与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习俗格格不入, 爱德娜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挣脱婚姻和家庭的束缚, 与心爱的人一起生活。然而, 她的心上人罗伯特却选择了逃避, 她对爱情的幻想彻底破灭了, 最终她选择了自我毁灭———与大海融为一体。

2005年上映的电影《做头》, 是根据上海女作家唐颖的都市女性系列小说《红颜》 (1995) 改编而成的。女主人公安妮年轻时天生丽质, 是许多男性的梦中情人, 然而她嫁给一个不能带自己出国的穷作家, 只能拮据地过小日子。为了摆脱平庸和无趣的生活, 她经常去理发店“做头发”, 这俨然成了她的一种精神寄托。理发师阿华年轻又帅气, 两人关系一直比较扑朔迷离。理发店的关门让他们的将来更迷茫, 绝望中的安妮决定摆脱多年平淡生活的束缚, 不顾丈夫和女儿的挽留, 离开了家庭。几年后, 她的生意风生水起, 跟了她十年的蘑菇头也改变了, 一头长发的她自信地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爱德娜与安妮一样, 摈弃了传统的维系家庭的观念, 搬出了丈夫豪华奢侈的家, 在附近租了一间小屋单独居住。1923年, 鲁迅先生一次演讲中提出了“娜拉出走之后怎样”的问题, 他说:“如果不触动现行的社会制度, 结果只有两种”, “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因此, 妇女的经济独立非常重要。爱德娜继承了母亲的遗产, 又在那年冬季的赛马会上赢了一笔钱, 并开始出售自己的绘画作品。在爱德娜看来, 这间离家只有两步远的小屋, 是她经济独立和精神解放的神圣之所。然而, 罗伯特对爱德娜的新观念和新作风大为震惊, 离开了她。最后爱德娜选择了自杀, 这正像许多作品中的“疯女”形象一样, 是受到权力结构和男人至上的社会压迫所至。在《觉醒》受到非议和被禁之后, 作者选择了放弃写作, 并于几年后去世。在当时的社会, 走上文学创作的女性, 所要承受的压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她们被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告知:可以写什么, 不可以写什么。当然, 最好是什么都别写, 安心做“相夫教子”的“正事”。对于肖班这样大胆描写女性性需求的作家来说, 到处都是禁区和白眼, 都是他人眼中的异类。所以, 来自社会的压力最终使她以死来结束这一切。她觉醒了, 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人生最痛苦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无路可走的爱德娜最终选择了海遁。

四、结语

评论家们认为肖班的思想比她同时代的人至少超前十年。就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而言, 肖班在延续女性文学传统的同时, 更多地体现出她对传统女性小说的超越。对女性自我独立人格的追求, 对性意识觉醒的探讨等说明肖班对女性的理解已超出她之前的女性作家, 发掘出男权社会中女性心理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波折, 并就妇女如何开发自身的潜力并成就自我表达看法。因此, 她的思想是超前的, 敢于言前人所不能言。

但是, 爱德娜争取个人独立的斗争最终难敌残酷的现实, 从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在这一点上来说, 肖班并未走出时代的阴影, 她还是惧怕了。肖班在冲破女性的性需求这一写作禁区时, 表现出极大的勇气, 而她对于男交女欢的直言不讳也令人惊叹。虽然《暴风雨》这个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技巧, 然而《觉醒》一书的出版所带来的暴风雨彻底浇灭了肖班的热情, 她心灰意冷, 甚至没有拿它去投稿。

摘要:凡事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关注的是相同之处, 而对比则侧重不同之处。只有通过比较和对比, 发现其相似性和不同之处, 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才会更深刻。本文旨在通过具有相似情节的《暴风雨》与《廊桥遗梦》的对比, 说明凯特·肖班对女性大胆追求性权利的描述具有进步性, 然而通过对比《觉醒》和与其具有相似情节的《做头》发现凯特·肖班对爱德娜的命运安排受到当时社会偏见的束缚, 在觉醒之后, 没有真正为她找到出路, 具有局限性的一面。

关键词:凯特·肖班,女性主义,先进性,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M].北京:三联书店, 1995.

[2]程锡麟.当代美国小说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金莉.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19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家及作品[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4]凯特·肖班.觉醒[M].杨瑛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

[5]单雪梅.评觉醒的女性主义思想特点[J].新疆大学学报, 2003 (9) .

[6]孙绍先.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 2004 (9) .

[7]王秀盈.《廊桥遗梦》英文原著赏析[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化学化工类教学下一篇:确定性测量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