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现象

2024-05-31

课堂教学现象(精选十篇)

课堂教学现象 篇1

现象一:讨论走过场。有的教师不管在公开课还是平时教学动辄就安排四人小组讨论, 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经常是小组中有一个成员在权威地发言, 其他成员洗耳恭听, 汇报时当然也是小权威的“高见”;小组成员虽然在发言, 但没围绕主题, 没解决实际问题。难道这种无谓讨论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现象二:华而不实的课件。我们发现很多教学课件无一例外的是一张秀美柔的风景照, 闪耀着鲜明醒目的三维立体动态文字;把教学内容局限在小小屏幕中央。有的教师将课本内容编辑成动画片, 整节课宛如动画片的欣赏课, 我们在感叹课件制作的精致与用心良苦之余, 不由又问:这种直白式的演示课件, 难道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教学?

现象三:问题泛滥。为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教师一问到底, 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 往往是在一个连着一个的问题“轰炸”下, 学生“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而教师所提出的那些问题基本上类似于:“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等形式化问题, 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 问题难度和深度不高, 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长此以往, 语文课不就成了“答记者问”了?

现象四:名目繁多的整合。目前有些教师为多让学生活动。把语文课进行了非语文课程的演绎, 动不动让学生当众表演, 称之“凸现主体地位”, 美其名曰“课程整合”。有的教师在教学中钟情于“游戏的兴趣”, 忙于“设趣”、“激趣”、“逗趣”, 使教学形式趋于“游戏化”, 称之为“焕发课堂生命力”;脱离实际的“创新”, 人为地制造深奥, 这不是教法的改革。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笔者认为:真正一堂好的语文课, 应突出语文本位, 以学生为本,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感受、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 品味语言的气韵, 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 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 不能忽视其工具性, 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 相辅相成。

二.语言文字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髓。语文的本质属性要求教师要把语言文字的品味放到文本背景中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课文是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统一体, 两者是“血之于肉, 分别不开的”。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 都应该努力让学生赏玩文题, 品味好词佳句, 体会作者匠心独运的构思……因此,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中的情感因素, 以文导情, 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和谐的教育思想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 师生之间难以顺畅地沟通, 课堂上缺失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因此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要创设和谐情景, 开展民主的讨论与对话,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是学生在正确的学习动机驱使下扎实有效地进行思维操作, 课堂上允许学生说不会, 允许学生答不上来。课的真实性是实效性的基础, 没有真实性, 也就没有实效性。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 不是仅对少数尖子的教学。整个课堂要尽量摒弃少数人读, 多数人听;少数人做, 多数人看的训练方法。

剖析课堂中低效教学现象 篇2

在课堂教学中,低效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村小学尤为严重。以下根据本人实际谈谈对小学语文课堂低效现象的认识:

一、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不当

在应试教育,老师是主体,课堂以老师为中心。在课堂上就是我教你学,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讲你听,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而新课标的要求是“以学为主”,就是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有许多老师没有或不愿意将师生地位的关系互换,一如既往的按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学。跟不上教学发展,因此出现低效现象。

二、老师对教材的认识不全面

以前,教材的内容比较固定、单一,缺乏灵活性,老师教起来也相对比较轻松。因此许多老教师都可不备课就能完成课堂教学。然而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被定势。所以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比较灵活,许多问题往往没有唯一的说法,没有标准的答案。如果教师不花一定的时间精力去准备教材,就可能会出现被学生问倒的可能,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的关系处理不当

老师、家长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都左右孩子的未来。首先要处理好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做到:及时沟通,互相了解,通常老师联系家长就是因为学生的劣迹,就是向家长告状,而家长会有反感情绪产生,势必造成不和谐因素,二者的关切对象是孩子,应该双方坦诚的告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现状,找出原因,对症解决问题。其次是处理好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做到:细心观察,用情交流。现在的孩子与家长普遍存在“代沟”的现象,孩子与家长相隔甚远,难以交流。家长首先应该是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多同他交流。其次家长是否能多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些活动,比如作业等。这样有利于获取孩子的信任,好感,孩子也愿意把他的想法同你分享。而不是每天奋战在麻将扑克桌上。

课堂教学中的“冷场”现象 篇3

这里列举两种常见的对待冷场现象的做法:1.教室里静得可怕,教师在讲台前焦急而耐心地等待着,虽然面带笑容,却满腹愁云,当有一位同学举手时,教者便如释重负,立即喊这位“勇敢”的同学回答问题,缓解了尴尬的僵局;2.课堂冷场了,教师干脆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加上后缀“是吗?”“对不对?”“请同学再说一遍!”……前者忽略了教师要面向全体,后者忽视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都有“包办”之嫌,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处理冷场现象,将使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同时,师生双方对整堂课丧失信心;相反,如果处理恰当,这一环节将会成为课堂中的“精华”,甚至会带来一个又一个教学高潮,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

那么,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冷场”现象?我认为,在分析冷场原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这样做:

○讨论探究○

这是一种常见的处理课堂冷场的方法。即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来发现、解决问题。课堂冷场可能是由于学生思维障碍或语言表达障碍造成的。有的同学的思维钻入了“死胡同”;有的同学思路清晰,但遇到些障碍,只需稍加点拨,便能如梦初醒。在这种情况下,凭借学生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不行的,必须依靠群体的智慧(即小组讨论探究),才能较完善地解决问题。小组讨论的优点是:将个体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可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在有限时间内加以辨析、取舍、评价、知识重组乃至创新,以达到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同时,有助于缓解课堂气氛和师生焦虑心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开路架桥○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时,课堂出现冷场现象是因为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或太笼统,学生百思难得其解,即使跳一跳,也摘不到“桃子”,教师可以给他一张凳子,或设法降低“桃子”高度。以苏教版第12册《白鹭》一文为例,这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韵味十足的散文,热情赞美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课堂接近尾声,我提问:“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课堂气氛突然紧张起来,虽然同学们读了课文,感觉到白鹭很美,可怎么也不可能把它和诗联系起来。就在这时,我发话了:“同学们,你们熟悉诗吗?”“熟悉!”“那么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诗吗?”学生立即从大脑中搜索,有的拿出自己的摘录本,热情高涨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诗,并且说出了原因,我把同学们喜欢诗的原因作了概括后,再次出示:“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因为白鹭像诗一样美,让人浮想联翩。”“白鹭有诗的味道,总能让人回味无穷。”……我察觉,他们已经在用欣赏诗的眼光欣赏白鹭了。这堂课中,我给了学生一张凳子——搬出六年级学生较喜欢的诗,让他们有话可说。

○语言调节○

课堂中出现冷场现象,学生的思维势必受到影响,有的会因为紧张而使思维停滞,只要给他们换一种环境或让他们调节一下心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教师可采用激励或激将法激活学生的思维。比如:“我班的同学学习真积极,个个眉头紧锁,真像一个个思想家!”这种调侃的语言会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老师也可以对学生说:“这个问题是有些难度,但再难的问题也难不倒你们呀!”常言道:请将不如激将。于是,积极开动大脑,争取最早地给老师惊喜。

教无定法,处理课堂中的“冷场”现象是一种教育艺术,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一句话,教师不能被“冷场”冻僵了,要有教育机智,想方设法改变冷场的尴尬局面,力求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教学失效现象的背后 篇4

上课铃响之后, A老师准时走进教室。他像往常一样, 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课件, 学生也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A老师开始播放课件, 学生们都在奋笔疾书, A老师更加卖力地播放课件。突然, A老师一反常态地提问:“谁能告诉我, 什么是‘信息’?”环顾教室, A老师最终叫起了班里学习最刻苦的学生B, B同学一脸茫然地站起来……A老师拿起B同学的本子, 上面赫然地写着:英语×××。

这种现象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屡屡发生, 难道信息技术课真的没有吸引力吗?

镜头二:“踊跃积极”的讨论

机房的电脑不够,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了A、B、C、D、E五个小组。上机课上,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机房里很热闹, 到处都是讨论的声音, 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在积极地发表看法。走近A组, 教师很欣慰地发现几位成员正在讨论怎样将已经成型的黑板报美化。教师回头看B组, 笑容凝固在脸上——B组学生正在唇枪舌剑地争论下一步棋的走法。教师的目光投向C组, 这一组平时安静、爱学习的女生, 电脑的屏幕仍然是空白的作业。

A组学生很聪明, 难道B、C、D、E组学生就是教师们口中的后进生吗?

镜头三:不辨是非的责骂

A老师:“以后上课再说话, 就不要进教室了。”

B同学窘迫地说:“老师, 我没有听清楚你提的问题, 就问了一下旁边的同学。”

A老师:“不要找理由了, 全班就数你最笨!”

B同学满脸通红地坐在座位上, 一言不发。

这种现象时有发生, 这个学生真的就该挨骂吗?通过分析这些课堂教学失效的现象, 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教师课堂管理技巧和教学技巧的缺失。试想,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懂得适当地运用一些技巧, 很多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 信息技术课堂也可以是快乐的。那么, 教师需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1. 善用课堂管理技巧

相互约定。有效的课堂管理者是那些能够首先防止问题产生的人。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比较复杂, 大部分学生面对电脑时的第一反应就是玩游戏、上网、聊天等。因此, 教师应在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堂课就和学生相互约定必须遵守的课堂规范。同时, 教师要给学生清楚地解释这些课堂规则, 降低课堂管理的复杂性。如果学生没有遵守, 教师应该立刻纠正他们的行为并给予相应的惩罚, 久而久之, 让学生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 增强对“约定”的认同感, 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课堂规范包含了很多内容, 如上机座位的确定、保持电脑干净整洁、不能随意安装游戏等等, 这些规范可以使学生行为规范化。

异质分组。课堂管理是从座位安排开始的, 座位安排会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态度。由于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实操能力不同, 在安排座位时教师要结合学生之间的特点合理地搭配。分组时, 要提拔基础较好的学生, 同时也要兼顾基础薄弱的学生, 将不同基础的学生搭配在一起, 尽量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即实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教师进行分组时应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 如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动手能力、性格、交流能力等等。在每个小组中要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学生,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及时反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运用评价的效能, 积极给学生反馈。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多用积极的引导性的语言, 避免一些否定和容易引起反感的语言, 评价反馈要紧跟学生的行为。例如, 课堂上有两个学生将在说话, 教师在制止他们说话的同时, 可以积极地表扬专心学习的学生, 能够更快地使分神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正面引导不仅有助于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还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更有利于课堂的教学管理。

适时测试。信息技术课的课时较少, 平时练习与复习时间几乎为零, 教师难以知道学生学习的效果, 不利于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也为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应适当安排一些课堂自测练习,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自觉性, 也为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策略提供参考。

积极创设学习环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 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会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 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进行环境的创设, 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点上下工夫, 克服学生对新课“望而生畏”的心理。学生尝到“摘苹果”的甜头, 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兴趣也就浓了, 思维随之活跃起来。环境的创设贯穿在课程教学的始终, 在教学开始, 我们应尽量避免直奔主题, 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地设计导入环节,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进行之中, 环境的创设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 积极创设学习环境, 教学会有意外收获。

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地运筹时间是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教师要把课堂时间有效地运用在学习内容上, 以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除去地上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用绿油油的庄稼来占领这片土地”, 信息技术课堂拥有一个比其他课堂更为复杂的环境, 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时间, 防止学生在课堂中迷失方向。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 当计划并实施教学时, 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教学节奏, 使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教师应尽量避免“一讲到底”的方式, 适当给学生留下实践、操作的时间。讲授和操作的时间如何分配也是一门学问, 具体的分配要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等等确定, 两者分配不合理会产生非预期的效果。

2. 良好的个体素养

热心助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不参加中考, 学校不重视, 所以对教学缺乏热情。有的教师甚至在学期末都不知道班上有多少人, 更谈不上叫出学生的名字——这是优秀教师最忌讳的一种现象。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热情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 对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具有畏惧的心理, 教师的热心帮助不仅可以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也可以提升其学习的信心。

双重期望。首先, 信息技术教师应综合考虑全班学生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 确定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当前, 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忽略了对学生的特征分析, 没有结合学生的起点水平、学习风格等等来设计教学。在目标设置上, 采取“一刀切”方式, 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在综合考虑全班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而设置了教学目标后,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达成期望目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其次, 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对自己也要有清晰的定位。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学科, 内容更新快,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 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满足学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 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地探索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作为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唐纳德.R.克里克山克.教学行为指导[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003.

《静电现象》教学反思 篇5

1、静电实验材料的选择。教材上实验材料有两种,一种是橡胶棒和毛皮,一种是玻璃棒和丝绸。课前我在实验准备的时候做了尝试,用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吸附纸屑不是很明显,而塑料梳子经过丝绸的摩擦在靠近纸屑时吸附现象非常明显,有的纸屑甚至飞舞了起来。于是选择了后者作为学生实验的材料,课上对比实验效果非常好。

2、突发情况的巧妙处理。学生在做静电实验的时候,有个学生叫起来:“看,我的手指也能吸附纸屑。”我一看,果然,他的手指上吸附着一些纸屑。因为今天学生穿的衣服的布料是腈纶的,再加上天气干燥,在摩擦后很容易产生静电,也出现了静电现象。于是,我强调不仅是普通的物体能产生静电,我们人体和其他生物体也一样能产生静电现象,还探讨起生活中其他的静电现象。

课堂教学无效性现象探因 篇6

一、心中无数

相当多的老师在授课时未能认真研究教学计划和要求,未能认真钻研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而是照搬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照搬外来的教案;无视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无视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求;这就导致了授课时照本宣科,不看对象,随意而为。或大而无当,或空洞乏味,以致每堂课都要写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写作技巧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样一些不着边际的废话。

心中无数是指对教材内容无数——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哪些地方学生学习有困难。对教学要求无数——本节课重点应让学生学习什么,哪些地方可以取舍。对学生无数——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哪些是学生自学可以掌握的,哪些是教师必须指导。对课堂无数——缺乏对课堂教学中的应急机智,缺少对课堂教学的预设生成方案。因此,虽然教师教得很辛苦,但学生没有收获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只能是无效的教学。所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先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二、目中无人

这里的“人”是指班级的全体学生,授课者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既要考虑到班级的整体水平,又要考虑到班级的个体差异。但是,相当一部分老师在授课时,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考虑实际效果。或兴之所至,海阔天空;或提问不断,名曰“互动”,但“教学不是大师的表演”(钟启泉语)。还有的只照顾班级优秀学生,而未能照顾班级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好的学生,教师教起来得心应手,而差的学生,由于达不到老师预设标准,故要么弃之不问,要么一问即被当断,教师缺少倾听,缺乏耐心。因此,教师当然把关注的目光更多投向了优秀的学生,这就导致了另一部分的学生成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所以,我们在授课时要目中有人。这里的“人”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既是班级优秀学生,也是班级学习困难的学生;既要考虑到身心活跃的学生,也要考虑到不善于发言的学生。既要考虑到性别差异,还要考虑到性格差异、基础差异,甚至还要考虑到班级前后排的差异。既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也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习计划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参与。

因此,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就是基于此而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也是基于“目中有人”而形成的。钟启泉教授认为: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有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无助于学生成长的教学,就是无效的教学,所以要从“教”的课堂转变为“学”的课堂。

三、导入无趣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唤起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以此引人入胜,渐入佳境。但是相当多的教师不注意“开场白”直接进入“主题”,诸如今天我们学习第几节课或请将课本翻到第几页。还有的是导入语的设计与内容毫无关系,教师或讲故事,或说笑话,意图活跃课堂气氛,但气氛是活跃了,但活跃的气氛跟课堂教学内容毫无关系,只是表面热闹而已。导入语的设计要精彩恰当,或介绍背景,或抛出问题,或明确学习目标,或从旧知引入,或进行比较。例如:在讲授《阿房宫赋》时可以设计如下导入语:“杜牧和苏洵对于六国破灭的原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在讲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可以设计这一导语:“同是怀古,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抒发的情怀和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等等。

四、提问失当

教学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之一,也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的方式。但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提问缺乏针对性、科学性、阶梯性、启发性。结果问的问题要么是大而无当,弄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无从答题。要么是浅显易懂,无须动脑,让学生索然无味。例如,我们曾在一节课中听到有一位教师在讲授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时,便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首词描写了什么时间、地点的景物?这样一道题,学生只要读了词的开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便知,问得过于无聊。而下面的内容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学习本词后,比较一下本词和毛泽东其他词的风格?这一个问题对于高一学生就显得艰深,难以回答了。以致课堂出现了“冷场”。因此,问要有问的价值,一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即通过这一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还是引导他们获得新的知识,教师必须心中有数。二是问题本身一定要有启发性,不要提诸如“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或学生完全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的。提浅了不容易引起学生重视,提深了,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问题的难度要求,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效地进行提问,知道从哪“提”,向谁“提”,防止出现“提”而不动,启而不发的问题。提问也是一种艺术,教师的提问要设置好角度、难度、梯度、深度、广度,包括提问的对象,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促使他们在紧张而有趣的思维活动中去寻找答案,获得新知识。

五、互动失当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对话互动。但有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对话形式,流于肤浅,失之调控,形如放羊,没有效果。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高谈阔论,指向不明。如小组讨论,只要同学一提出问题,不管问题质量如何,不管问题与文本内容有没有关联,也不管有无讨论的必要,动辄小组讨论:谈感悟,说收获,不着边际,曲解文本,争吵喧哗,一人发言,数人搭腔;不懂得倾听,不懂得尊重,课堂秩序混乱不堪;这种貌似热闹的小组活动实质是一种散漫无序,空洞无物的泡沫教学。看似美丽,却是浪费时间,无实在内容,只有“温度”而没有“深度”,真正的“互动”应该是指向文本,有探究的价值,能引起师生共同的兴趣,通过交流解决问题。

物理现象教学 篇7

一构造现象

现象是本质的必然反映。任何原理描述的都是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其规律通过彼此间的变化及现象来反映。教学中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感知, 分析其原因, 挖掘其本质, 从而揭示原理内容。让学生通过现象的直感和分析推理上升到理性认识,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有些原理比较抽象, 生活中相关的现象又难以看到, 教学中应设计相关实验构造特殊现象让学生体验, 如, 声音、颜色、形状、体积、质量、热量、光电、位置、状态、动静、快慢的变化等, 或者是通过仪表显示相关数据的变化。现象的构造必须直观、生动, 具有对比性、可重复性, 以简单易懂为原则, 尽可能让现象直观反映原理本质。

二夸大现象

有些变化规律在生活中不易觉察, 必须通过专门的方法和仪器来反映。如, 物体受弹性力的作用, 不论大小均会发生形变, 倘力太小或物体具有刚体特性, 形变将难以觉察, 可以设计实验通过毛细管来夸大体积的变化或光线偏转来“放大”。为测定地球的质量密度、万有引力常量, 卡文迪许精心设计实验方法, 用光线的偏转来“放大”库仑扭秤的微小偏转;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常将环境变化、某些量的微小变化转变为电信号, 然后予以“放大”以便观察。

三量化现象

通过现象来描述的科学规律大多是一种定性的判断, 许多规律需要采集数据, 用数据和数学关系来描述, 或用图表来形象地说明。如, 欧姆定律、功率公式、焦耳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动量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等。采用数学公式、图表、图形等多种形式来量化现象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因此, 通过精确量化相关现象来说明问题, 通过多种形式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原理, 对强化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且在教学研究中, 一些深层次的规律已经远离日常生活,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挖掘。

四分析预测的现象

某些规律是理想化的结果, 是在实验基础上的抽象。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 技术的制约, 至多不过是通过具体的精确的实验操作来逼近, 必须以现有实验事实为根据, 充分利用大脑思维, 展开想象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或提前做出某种预测, 以便指导今后的研究, 并尽快找到事实根据, 这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如, 牛顿第一定律、光线、场与场线、质点、点电荷、绝对黑体、理想气体等理想化模型的建立;海王星、冥王星未发现前的预测等。科学就是这样, 没有深刻的逻辑推理和具有开拓性的预测, 即便迎面走来, 也会擦肩而过, 失之交臂, 最终也捕捉不到科学的规律。教学实验引导学生预测, 虽然不具备以上重要意义, 但这种做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今后有机会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因此, 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分析现象、数据, 不错过细微的变化, 不放弃一个反常的数据, 成功了要确认成功的环境条件、仪器状态、操作方法, 失败了要分析失败的原因, 如何去克服。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比较现象

许多规律的描述都是直接或间接对不同量之间关系的描述, 如, 相关的力学量、电学量、热学量、光学量等。因而, 实验设计应尽可能将这些量用比较直观的现象来反映或直接用仪表来测定, 以便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通过控制变量或状态来实验, 若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用多套装置同时比较, 这样学生观察一目了然, 印象深刻, 通过求同比、求异思维, 分析、鉴别, 得出正确的结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很多都是通过实验的对比、分析得出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有比较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原因和结果。

六利用生活现象

生活是个大课堂, 人类自有史以来的历史事实,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衣食住行的日常活动均是学习的对象。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并能从中获取收益。为课堂理论教学做好铺垫, 教师更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向生活学习, 将生活中能够接触的生活行为习惯、工作方式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 作为教学素材, 积累以备所需。教学应用时通过引导分析, 让科学走进生活, 让生活走进课堂。

总之, 物理现象教学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于英语课堂教学现象的反思 篇8

一、教学目标制定要灵活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考虑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目标,也要考虑学习策略和情感目标。低年级教学应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英语,了解基础的语法现象;高年级教学要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理解语法的功能作用,正确使用语法。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但是不能阻止学生语言的发展。例如,有一节公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能用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询问他人的喜好。当教师让某一学生用上述句型提问时,该生提出的问题是:“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这位教师觉得学生所用句型不是自己课前的预设,就连忙纠正学生的问句:“No, No!Ask me what’s your favorite fruit?”该生只好机械地重复:“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这时授课教师才如释重负,并且接着回答:“My favorite is apple.”课堂是动态的,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及时捕捉和利用这些生成性的课堂教学资源,否则就是浪费。上述情况,教师能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肯定,并能适当引出“What’s your favorite number/animal/food?”等句子,不仅能拓展课本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使英语教学生活化,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兴趣和热情。

二、活跃课堂气氛慎用物质刺激

在英语课上,教师采用的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与欲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英语,提倡合作学习。在一节示范课后,我无意听到学生私下说:“英语老师骗人!她说如果我们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就会有奖品给我们。可是,这节课我们什么都没有!”我了解到,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准备了各种礼物,用来奖励积极配合的学生。学生为获得礼物,“Let me try”“Me, Me”“I can”等喊声此起彼伏,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种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其实不是好的教学手段,把“物质奖励”拿入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慎用物质刺激。

三、课堂评价切忌使用空洞的口号

在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有效地运用评价手段,及时收集教与学的信息,调整教与学的方式,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我在一个低年级听课时发现,每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授课教师总是带领学生齐声喊道:Da, Da, super!这样的评价在一节课中出现了13次,使人难以接受!新课标提倡评价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体现尊重和赏识,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评价、互评以及自我评价。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差异,也要关注学生情感差异,更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重视对评价对象的激励和人文关怀,要明白评价不仅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也是情感的互动。记得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在学生表演对话后没有立即给予评价,而是问表演的学生:“Are you happy?”该学生回答:“Ok, very happy!”其实,这是教师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主进行评价,体现了教师对情感的关注。

四、教师课堂定位要准确

一个教师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其课堂教学、人格魅力、学术水准、语言素养和教学风采。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呢?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课堂教学不合拍现象及对策 篇9

一教师讲得清, 学生就听得懂

讲, 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方式, 而听, 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教师清晰透彻且带有启发性的讲解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时的先决条件。然而, 教师讲得清, 学生却未必听得懂, 往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却如坠云雾, 如果教师讲课只顾自己津津有味, 不顾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 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就不能同步,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 毫无思考理解的余地, 便是囫囵吞枣。

为了做到教师讲得清, 学生听得懂, 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严格按“教学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把握起点, 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分清难点, 用精练的语言,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最近发现区”。在课堂的黄金时间段内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后发现知识, 领悟所学。同时要及时反馈给学生, 加强效果回授, 可以是作业的讲评, 对未听清之处给学生以二次补授之机会, 及时扫清障碍, 将学习上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教师觉得简单, 学生就学得容易

教师常常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殊不知, 教师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往往存在很大反差, 就学生而言, 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 绝不能用教师的水平来衡量学生的能力, 况且, 有时教师对教材的难点不清楚, 习题讲得不透彻, 也会导致简单问题变为学生的难点。

因此, 在教学时, 必须全面理解学生的基础与能力, 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地施教, 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 扎扎实实地学好基础知识, 在学知识中提高能力。

三教师讲得越多, 就越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力争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目标。教师在台上讲很多内容, 事无巨细, 所有的都包办代替, 扼杀了学生探索与思考的兴趣与快乐。

但是, 提高课堂效率, 必须紧扣教材, 围绕重点,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 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得好坏与否不能看容量的大小, 关键应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潜心研究教材, 在明确教材系统及其主次的基础上, 居高临下地驾驭教材, 灵活自如地处理、“裁剪”教材, 凭着自己对教材的切身感受去适度地旁征博引, 合理地拓宽加深。宁可少些, 但要精些, 果断删去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真正搔到“痒处”, 切实给学生编织出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 让学生懂一点, 晓一类, 通一片。

四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 所学知识就掌握了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常常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 但课后解题特别是遇到新题型便无所适从。这说明学生听懂是一回事, 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切实掌握是另一回事。

波利亚说得好:“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学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 思想应该在学生脑海中产生出来, 而教师仅仅应起一个助产婆的作用。”仅就习题教学而言, 如果不能很好地发挥例题的榜样及培养功能, 教师只注意娴熟地解题, 不重视充分暴露教者的思维过程, 学生悟不出解题思路及技巧, 产生不出求解欲望, 掌握所学知识就是一句空话。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应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 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 全面展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 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让全体学生在躬行的探索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感悟数学思想。

总之, 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 不要总是把教师个人的主观想法强加于学生思维活动中, 而应多层次、多方位地了解学生, 只有把握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 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贴近于学生, 才使他们更有所得。

透视课堂教学中的“无效”现象 篇10

无效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 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 其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 甚至辍学, 对学生的发展、进步无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我们的课堂教学活跃了, 学生主体性增强了, 但我们也发现许多与新课程改革理念相悖的无效的课堂教学现象。

一、“无效”提问

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方式, 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 更能启发思维技能。”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 是一种水平, 提问得好,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问不好, 浪费学生时间,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当前课堂提问有几种无效或低效现象:一是问题设计高于学生现有水平或者问题太大、太空洞, 学生摸不着头脑, 无法回答, 最后只能教师自问自答。二是问题太多, 频率太快, 水平层次太低, 大多数问题只要对“是”或“否”的回答, 即使不是简单的是非回答, 只要看一下教材就知道了, 类似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仍然无益;三是提问却不给予足够时间思考, 老师一揭示课题, 立马就问, 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不仅不利于学生对问题作全面、深入思考, 还容易养成学生急躁的性格。四是提问专叫优生, 省时、省心、省力, 导致课堂成为个别人的“合唱团”, 大多数学生成为陪衬, 这也与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相悖。

有效的课堂提问, 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准确性原则, 表述要准确, 语言要规范, 简明扼要, 不能模棱两可, 让学生无所适从, 也不能偏离主题和教学目标, 无重点的漫无边际地问;二是层次性原则, 所问的问题要有层次性, 要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 问题的难度要略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层次, 不能太难, 也不能太容易, 应该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三是启发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美国的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要能引发出新的问题, 让学生上完课还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四是适量性原则, 问题不在多, 而在精, 一两个精准体现教材中心又具有思考深度的问题, 学生能受益终身, 反之, 多而无深度的问题, 显得繁琐, 学生问过就忘, 对后续学习没有意义。

二、“无效”多媒体运用

多媒体集声音、颜色、图像、动画于一体, 具有生动性、直观性、高效性的特点, 对学生来说, 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表现力, 因此, 现代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成了一种时尚, 但如果运用不好, 喧宾夺主, 分散了学生注意力, 反而降低了课堂实效。当前,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无效或低效的表现主要有:一是主次不分, 形式高于内容, 片面追求课件画面的动感、色彩等, 而架空教材本身, 比如选用一些毫不相关的背景图片, 或不时地跳出几个卡通人物等, 看上去形式新颖, 学生也似有趣味, 却完全忽视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角色定位。二是生搬硬套, 画蛇添足, 不考虑多媒体使用是否必要, 而盲目地硬套入课堂, 比如, 实验课本来可以让学生对照文本自主探索实验步骤的, 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让学生观看各实验部件和实验过程的视频上, 生物课本来可以让大家讨论思考辅之以教师引导来构建生物体系的, 却也是把有限的课堂时间花在了视频观看上, 教师成了新的大屏幕讲解员, 学生的主体性也无从体现。三是教师操作多媒体生硬, 播放多媒体时不时地卡壳, 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无关的技术维修上。

三、“无效”指导

教师被称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的指导、点拨对学生学习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也存在无效或低效现象:一是指导的时机把握不当, 比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刚一出现疑问或分歧, 教师立即作出指导, 甚至直指答案, 这样做既影响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又导致学生紧张情绪产生, 使其行为受牵制。二是指导缺少差异性。我们说要因材施教, 因为学生个体发展是有差异的, 但目前大班额教学下, 教师要真正了解班上六七十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 显然难以做到, 无法深入了解, 往往指导上重集体指导, 轻个体指导, 不能根据学生各自特点调整指导方法, 使个体分化越来越严重。三是指导中的权威现象, 比如教学中不是说服引导, 而是压服训斥, 指导中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居高临下地把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强加于学生, 答案是“五彩缤纷”, 就不能说是“色彩斑斓”, 这样学生不仅不会真心接受, 反而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四是缺乏学法指导, 比如注重课内知识的掌握, 而缺少对如何掌握知识, 包括如何涉取课外知识的引导。

有效的课堂指导首先要从合理的课堂提问开始, 合理的问题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 使课堂指导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其次, 有效课堂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学情分析的基础上, 教师通过观察、细听、交流, 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归类指导:是个别学生的问题就作个别指导, 是部分学生的问题就作分类指导, 是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就作全体指导;指导内容可以是知识性的、方法性的、过程性的、心理性的, 或习惯性的。再次, 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 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 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最后, 教师指导时要有针对性, 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识性、方法性和心理性的障碍, 针对不同类型的障碍进行指导, 启迪学生的学习思路, 指明解决问题的恰当途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四、“无效”练习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学习的三条主律:准备率、练习率、效果率, 认为学习要通过练习来巩固, 没有及时练习, 学生的学习结果容易被遗忘, 但我们也经常听到教师在考后对学生发牢骚说:“这题做练习都做了多少遍了, 怎么搞的, 考试还是做错了。”确实, 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资料包装精美、设计新颖, 内容总结详细, 习题容量大, 而且与升学考试紧密相连, 看了令人眼花缭乱。有的教师看了这个习题, 舍不得删, 看了那个精讲, 也舍不得去, 没有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 精选习题, 而是以熟能生巧为由, 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 甚至还有一些惩罚性练习, 一题抄50遍, 一个生字写100遍等。过多的重复性、机械性, 缺少创造和差异性的练习, 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 必然加重他们学习负担, 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还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受挫感:学优生感受不到创造的快乐, 学困生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 反而感受更多的是挫败感。

判断学生练习是否恰当, 不是看布置了几题, 学生做对了几道, 而是看学生会解决什么问题, 几个问题。所以, 教师应明确学生进行练习的必要性, 练习要适量, 富于变化, 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又要注意学生的覆盖面, 体现差异性。

五、“无效”评价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 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 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课堂教学中“无效”评价主要有:一是评价滥用, 学生回答不管对错, 努力与否, 统统给予“很好”、“不错”、“很棒”这样的评价, 结果学生发现, 不管什么问题, 听清楚与否, 只要能抢到发言权就是对的, 这样的评价不仅没有起到反馈和促进学习作用, 反而滋长学生浮燥情绪。二是评价内容单一、笼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运用好与坏、对与错的“判决”, 语言比较笼统, 通常是“你真棒”、“真了不起”、“真聪明”、“真好”, “很好, 请坐下”等这样的评价, 这不利于学生积极动脑和个性发展。三是评价主体单一, 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老师的对学生的评价, 而较少学生之间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 但要客观, 找到真正值得表扬的地方;要全面, 对的要表扬, 错的要匡正;要多元, 内容要多元, 主体要多元, 语言要丰富。比如“如果你每次作业都能这样就太好了, 老师期待着你的新作品”、“你的问答很有自己的见解, 如果能再多考虑一步或再多转一个弯或某某地方你能再作进一步分析, 那么这个问题就回答得非常好了。”等等。

六、“无效”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待于各种环节的相互融会贯通, 相互结合, 才能达到所预想的效果, 但目前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仍存在无效或低效现象。主要有:一是课堂导入环节所采用的情景导入法中有的情景创设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无法引起学生兴趣, 导致教学的低效现象;二是对新课程所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 不加选择, 不管有没必要都在一堂课上将这几种方式和盘托出, 导致课堂走过场, 学生无法安静独立地去阅读、思考和感悟;三是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学习的无效或低效, 表现在合作的时候刚进入状态, 学生开始有了争议的时候却被告知“讨论结束”;四是在课堂小结环节, 要么总结走过场, 泛泛而谈, 什么都提, 重点不突出, 缺少针对性;要么包办代替, 本来应该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以默化、内化知识的过程, 教师却包办代替做了。

教学环节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的重点, 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评价尺度来选择。

参考文献

[1]包艳华.注重课堂提问实效性,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文学界, 2010 (1) .

[2]朱萍.课件辅助教学中存在的几点误区.考试周刊, 2010 (38) .

上一篇:物资计划下一篇:整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