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楼地面

2024-06-11

水泥楼地面(精选九篇)

水泥楼地面 篇1

1 地面起砂

1.1 症状及成因

地面表面不光滑, 不坚实, 面层有松动的水泥及砂粒, 或成片水泥硬壳剥落, 露出松散的水泥和砂子。究其成因:

a.原材料不符合要求:水泥标号低或水泥存放过期, 影响地面强度及耐磨性能;砂子粒度过细, 增加了拌合物的泌水性, 砂子含泥量大影响水泥与砂子的粘结;骨料级配不好, 使拌合物产生离析等。b.水泥拌合物稠度 (坍落度) 过大:拌合物水灰比过大, 造成粗骨料沉淀和砂浆析水;同时, 砂浆、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 多余水分蒸发, 形成大量毛细孔, 降低了地面的机械强度。水灰比过大, 还会推迟地面压光的时间, 成了地面起砂的潜在因素。c.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水泥地面压光的目的在于使地面密实、光滑, 但只有在适当时间进行这道工序, 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过早或过迟都会引起地面起砂。过早压光, 会出现水光 (即压光后表面游浮一层水) ;过迟压光, 水泥已终凝硬化, 不但操作困难, 也无法消除面层毛细孔及抹痕, 而且会扰动已经硬结的表面。如果为了进度, 采取洒水或洒水加灰的办法强行压抹, 便会破坏水泥石的结构。上述情况, 都是造成地面起砂的重要原因。d.养护不适当:水泥地面压光后, 应适当浇水养护。浇水过早 (终凝前) 会冲淡水泥胶质而影响其胶结能力, 浇水过迟或根本不浇水 (尤其是春季干燥多风或炎夏季节) 地面表层水分很快蒸发, 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作用, 致使水泥脱水而粉化。e.上人过早:为抢工期在水泥地面尚未达到足够强度时就插入其它工序施工, 是目前施工安排上普遍存在的矛盾之一, 在气温低时尤为突出。经过人员走动、重物拖拉、工具撞击, 使耐磨强度还不够高的表面遭受破坏。地面起砂部位往往发生在门口及房间中部, 靠墙处很少起砂, 就是这一原因造成。f.早期受冻:由于地面面积大, 散热快, 初冬或冬施期间养护不当, 很可能使地面遭冻。地面受冻后砂浆表层抗拉强度不能承受体内冰晶张力, 其结构遭到破坏, 形成松散的颗粒。

1.2 防治措施

a.从原料着手, 使面层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最好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标号不宜低于425号, 配合比1:2为宜。沙子宜用粗砂或中砂;混凝土面层所用碎石和卵石, 其粒径不应大于15毫米和面层厚度的三分之二, 骨料含泥量控制在2~3%。b.严格控制水灰比:严格控制水灰比是保证水泥地面质量最有效的措施。水泥砂浆标准稠度不宜大于35毫米, 混凝土铺设时塌落度不宜大于30毫米。由于水泥拌合物比较干硬, 给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浇浆要充分;冲筋间距最好控制在1.2米左右, 采用短杠刮 (找平用长杆) , 这样可以随装灰随刮平, 防止铺设面积过大, 造成刮不动拍不实的现象;混凝土面层要用平板振捣器振捣。c.适当掌握每次压光时间:水泥地面一般压光三遍成活, 而三次压光又必须在适当时间进行。第一遍跟得较紧, 以压光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第二遍压光最重要, 要达到消除表面气泡、孔隙作用, 使表面平整光滑。第二遍压光原则上在水泥初凝后、终凝前完成, 但在不同水泥、不同温度、不同稠度等情况下要根据平时累积的经验, 掌握适当时机, 一般以上人时有轻微脚印但不下陷为宜。第三遍压光主要消除抹痕和毛细孔, 时间宜掌握在上人不出脚印或有极细微的脚印为宜, 切勿在水泥硬后压光。d.防止早期受冻:水泥地面施工宜在常温下进行。冬季施工时应将外门窗封闭, 并应采取热养护, 严防受冻。e.加强养护;压光一昼夜后, 洒水养护和覆盖不少于10昼夜, 最好用蓄水养护。同时适当安排工期, 保证地面有足够的养护期。f.水泥地面起砂补救办法:小面积起砂, 可用磨石机将起砂部分水磨, 直至露出坚硬表面。面积较大的起砂可用107胶水泥浆补救。其方法是, 先用钢丝刷将起砂部分浮砂清除干净并浇水, 保持表面湿润, 修补分两层进行, 底层胶浆配合比为水泥:107胶:水=1:0.25:0.35, 搅拌均匀后涂抹于经过处理的地面上, 然后用刮板刮平。在底层初凝后、终凝前再涂面层。面层胶浆配合比为水泥:107胶:水=1:0.2:0.45, 面层一般刷2~3道;刷下一道是必须在上一道面干情况下进行。修理后的地面, 按照水泥地面养护方法进行养护。

2 地面空鼓

2.1 症状及原因

在面层和垫层之间脱开产生空鼓, 俗称“两张皮”, 受力后容易开裂, 甚至大面积脱落, 影响使用。究其原因:

a.材料不符合要求, 垫层质量不好或石灰熟化不好, 吸水熟化后体积膨胀将面层拱起造成空鼓。b.垫层或基层表面不洁净, 有浮灰、浆膜或污物影响牢固结合;垫层或基层表面未浇水湿润或浇水不足, 干燥吸收水分使砂浆强度不高, 且与底层结合不牢。c.用水泥浆作结合层如涂刷过早, 风干结硬才铺面层, 不但没有粘结力反而成了隔离层;扫浆法的干水泥不易撒匀, 浇水不足造成干灰层, 浇水过剩造成积水坑, 都将导致面层空鼓。

2.2 防治措施

a.做好底层 (垫层或基层) 的处理, 除净底层浮灰、浆膜及其它污物。底层过于光滑应凿毛, 在面层施工前要浇水湿润。b.注意结合层施工质量, 素水泥浆水灰比以0.4~0.5为宜, 结合层应均匀涂刷, 不宜用先撒干水泥后浇水的扫浆方法。

3 地面裂缝

3.1 症状及原因

水泥地面裂缝有多种, 主要有通长的纵向及横向裂缝, 连底裂缝和表面裂缝, 不规则水裂、干缩等塑性裂缝。原因如下:

a.材料性能不好及养护不善:如水泥安定性不好, 收缩大;砂子粒度过细, 拌合物泌水, 引起收缩裂缝;面层做完后未及时浇水养护, 是产生干缩裂缝最普遍的原因。b.水泥拌合物稠度 (坍落度) 过大或搅拌不均匀;拌和物水灰比过大或搅拌不均匀:造成粗骨料沉淀、砂浆离析, 混凝土内水分蒸发形成孔隙, 削弱了混凝土的粘聚力, 从而降低了其抵抗内在 (如水泥收缩、温度应力) 和外来损害的能力。c.垫层的强度不够:地面垫层质量往往被忽视, 经常出现配合比不准、振捣不实甚至不振捣 (指用铁锹拍和脚踩) 、接槎不严等粗制滥造的现象, 大大降低了垫层的强度和作用;有时首层地面素土 (或灰土) 标高不够, 垫以砂石未经认真夯实, 或标高超出后减少了垫层厚度, 都会削弱垫层承载能力从而引起面层发生裂缝。d.结构变形:如地基下沉、构件桡度过大或错位等, 都会引起地面裂缝。e.预制构件安装不合要求:楼板座浆不实、拉缝不够大、灌缝不实、堵头不严等等, 往往使预制构件下沉、错位、变形而造成地面裂缝。在有进深梁的预制楼板接头处, 由于做完地面后形成整体, 楼板支座处产生弯矩, 引起地面的横向裂缝。

3.2 防治措施

a.水泥安定性要好, 砂子用粗砂或中砂。采用半硬性砂浆及混凝土 (同防止起砂措施) 。b.保证垫层配合比及厚度的准确性, 要振捣密实, 表面平整, 接槎严密;施工剩余的混凝土不能随便充作垫层;混凝土垫层厚度一般不小于60毫米:当房间面积大于30平方米时, 建议垫层厚度不小于80毫米。c.基层 (垫层) 不平时应先处理找平, 暖气沟盖板标高应落在垫层以下;首层楼起步处和室内暖气沟填土要认真夯实;预制楼梯段、阳台板等与楼面交接处, 要清理干净, 表面凿毛, 灌缝前浇水润湿。d.预制楼板之间板缝不小于40毫米;灌缝的细石混凝土标号不小于C20, 并充分养护, 在其强度达到C15以上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楼板下垫灰要饱满、平整, 并随安随浇浆;空心板堵头要严密。预制楼板横向接头处, 应在面层内配置能承受负弯矩的钢筋网片, 位置在面层下面, 找平层上面, 离面层上表面15~20毫米为宜。

摘要:针对水泥楼地面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论述。

水泥楼地面 篇2

1、面层与基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缺陷,

检验方法:用小锤轻击,沿自然间进深和开间两个方向,间隔400-500mm均匀布点,逐点敲击。

检查数量:对所有布点全数检查

注:自然间内,空鼓面积不大于400cm2空鼓少于2处,可不作为空鼓缺陷,

2、水泥楼地面工程面层应平整,不应有裂缝、脱皮、起砂等缺陷,阴阳角应方正顺直。

检验方法:俯视地坪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逐间检查

3、水泥楼地面表面平整度及水平度

检验方法:1)平整度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进行检查;平整度不应大于5mm,

2)水平度用激光水平仪或水平尺、托尺、塞尺、尺量检查;水平度5mm/2m

浅谈楼地面找平层 篇3

取消混凝土楼地面找平层只要我们加强管理, 做好质量管理的三控制, 确保现浇楼地面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混凝土浇灌前检查支模架是否按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搭设;模板的位置、尺寸、标高、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 接缝是否严密。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编制模板及其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使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底模上表面标高±5毫米,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毫米, 表面平整度5毫米。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标高是否符合要求。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绑扎钢筋骨架宽、高±5毫米;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柱、梁±5毫米, 板、墙、壳±3毫米。在现浇混凝土楼板面以上50厘米的竖向墙柱钢筋上设置标高控制标志;在梁上焊接竖向Ф6或Φ8钢筋, 钢筋顶部与板面标高一致, 钢筋焊接数量根据工程情况确定, 以此通过墙柱上的标志和楼地面上的钢筋点控制楼地面标高;同时在支模架上设置观察和控制标志以便在浇灌过程中对支模体系的变形进行修整。搭设的水平运输通道和泵送混凝土输送道要有可靠的支撑, 确保模板支架以及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影响。落实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 责任到人。

商品混凝土浇灌时不得将润泵的砂浆集中浇注到柱、墙、梁等部位, 应分散均匀。当楼板、墙、柱、梁一起浇注时, 先浇注墙柱, 待混凝土沉实后再浇注梁和楼梯, 当楼板与梁一起浇注时, 先浇注梁, 再浇注楼板。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 易导致混凝土离析并产生裂缝, 施工中应连续浇注, 避免泵车停滞时间过长而堵泵。浇注过程中不应集中布料, 当采用拖泵施工时, 应及时将料分散, 用铁耗子将混凝土基本搂平, 接着进行梅花式振捣, 振捣器应快插慢拔, 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振动棒插入的间距宜在40厘米左右。采用表面平板振动器时, 按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 其移动间距应保证平板捣器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振捣应使表面出浆, 振捣完毕, 通过预先设置的标高控制点拉线检查混凝土板面高度, 用刮尺或拖板抹平楼地面, 随打随抹, 然后用木抹子人工精平修整。板面平整度和裂缝在于控制收光时间, 要注意在混凝土终凝前用人工搓平压光不少于三次, 压挤浆时务必要将砂粒压下。还有就是要严格控制水灰比, 特别是商品混凝土, 水灰比大, 在硬化后水分蒸发太多, 收缩率增大, 容易产生受伤性裂缝。

混凝土楼地面的保养与维护。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应尽量安排在夜间进行, 以避免不能及时养护而失水过快造成裂缝。冬季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在5摄氏度以下或最低气温连续五天稳定在零下3摄氏度以下时要按低温季节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应及时用麻袋湿水进行覆盖或用塑料薄膜覆盖, 覆盖物应避开放线位置, 并及时养护不少于一周。浇筑的楼板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MPa以前不得在楼面上行走或操作。模板、钢筋、钢管严禁在楼地面上拖动或材料在楼地面上集中堆放。砌筑、抹灰使用的砂浆以及构造柱等使用的混凝土要放在容器内, 不可直接堆放在楼地面上, 工序完成后及时清洗, 保持楼地面清洁、干净。

取消楼地面找平层, 避免因找平层出现裂缝、空鼓、起砂等问题返工而导致的人工和材料浪费。同时减少了楼地面找平层的工程量, 避免必须与内墙抹灰以及外墙涂料等工序的交叉作业, 节约了时间, 缩短了工期。所以说, 取消楼地面找平层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而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

1、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1.1 预应力锚固技术

该技术属于小型水利水电建筑施工中的一项工程措施, 其具有适应范围广、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锚固技术不仅能够在新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工程中体现其独有的功能, 而且还可以对原有工程建筑起到补强、加固的作用。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在预应力混凝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能够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的锚固深度、大小以及方向, 预先对建筑物或是基础岩层施加预应力, 进而改变原有的受力条件。预应力锚固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其可以有效地传递拉应力, 这是其他措施都无法实现的。预应力锚固虽然结构形式及种类各异, 但其基本都由两大主要部分组成, 即锚孔和锚束。在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 预应力锚固施工的具体步骤如下:造孔、编束、放束、锚固、张拉、防护。

1.1.1 造孔。

在进行造孔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其主要工序有钻孔、测孔、扩孔、灌浆及扫孔。由于各个工程中锚固段的形式均有所不同, 所以在实际造孔中, 施工工序也会随之出现一定的变化, 在应用过程中应按照工程具体情况进行造孔, 尽量不要盲目套用。

1.1.2 编束。

是锚固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编束具有以下一点技术要求: (1) 全束平顺。各个钢绞丝或钢丝都不允许相互交叉, 一旦交叉有可能造成应力集中; (2) 钢绞丝与钢丝间必须留有一定的空隙, 这样方便注浆施工时, 浆液充填的更加密实, 有利于永久性防护; (3) 应确保锚固段灌浆管路畅通; (4) 锚束应绑扎牢靠, 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 (5) 锚束在入孔前应做好防锈蚀措施。

1.1.3 其他。

在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分为机械式和黏着式两种锚固方式;进行张拉时主要采用的是高压油泵或千斤顶等机具。

1.2 大体积混凝土碾压技术

碾压混凝土是近些年兴起的一项技术, 其主要被应用于水利工程筑坝当中。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捷、施工方便、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目前已在全世界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碾压混凝土属于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 其主要原料与混凝土基本相同, 由于需要进行振动碾压, 故此混凝土具有超干硬的特性。碾压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配合比上有以下几点区别:其一, 骨料粒径不宜过大, 粒径过大不利于机械碾压;其二, 水泥灰浆用量较少, 这样有利于混凝土碾压后能够达到较高的干硬性;其三, 含砂率较高;其四, 粉煤灰用量多;其五, 稠度要求大。因大体积碾压混凝土采用的薄层碾压施工, 各个混凝土碾压层之间的黏结位置常被认为是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 一旦黏结不良, 势必会影响坝体的耐久性, 因此, 必须对黏结强度加以控制, 通常可采取水平缝钻芯取样, 再配以拉伸试验, 来测量施工缝的黏结强度。

1.3 导流及围堰施工

1.3.1 导流。

在水利工程中, 导流施工是闸坝修建过程中较为关键的河床水流控制措施之一。导流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造价、质量、工期以及安全等。所以, 工程施工前, 必须做好详细周密的设计。通常情况下, 在水域上施工的水利工程, 基本都是采用修筑围堰的方法来解决导流施工的问题。导流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水工建筑物质量的好坏, 所以在小型水利工程中必须认真做好导流工程的施工。导流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水利工程建设计划的要求进行, 在施工进度控制方面, 应符合施工总进度的要求。

1.3.2 围堰。

主要是指为了便于水工建筑物能够在地面施工、检修, 而临时搭建的一种结构, 其属于临时性坝工, 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情况下, 大多数小型水利工程都需构建围堰。正确、合理地布置围堰能够降低河道对闸坝的冲刷。

1.4 测量技术

在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 主要涉及以下测量技术:

1.4.1 全站仪测量放样。

具体是采用光学经纬仪等仪器进行地面测量。全站仪的应用为工程测量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 使工程测量变得更为方便;

1.4.2 验收测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工程量验收测量;其二, 混凝土验收测量;其三, 水工建筑物竣工验收测量;其四, 设备安装验收测量。

2、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2.1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涉及的方面较多, 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建设、建立、设计和施工。其中建设单位的具体工作是负责工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检查和管理, 各有关部门应给予积极配合, 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 建设优质工程。首先, 应制定行之有效地施工组织计划和施工技术规程, 各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其次, 施工中应将控制施工质量放在首位, 并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施工理念, 实施全方面施工质量管理。

2.2 建立并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工序较多, 为确保施工安全, 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 建立安全培训制度。安全培训工作, 应分阶段、按工程施工要求、针对重点环节进行, 施工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方可上岗, 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其二, 建立入场安全教育制度。对每一名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应进行安全教育工作, 使其从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 以此来确保施工安全;其三, 建立技术安全交底制度。该项工作主要是由施工技术人员负责, 其中包括施工方案交底、班前交底等;其四, 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监督检查属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种行政手段, 其主要作用是能够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 制度制定以后, 应有专人负责监督检查, 在进行监督检查时, 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适当加大检查频率, 通过定期检查和抽检相结合的方式, 将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2.3 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施工材料所占的比重较大, 并且品种较多, 为确保工程质量, 必须做好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首先, 应严把采购关。按照施工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制定详细合理的材料采购计划, 建立并完善采购制度以及领用制度;其次, 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 应遵循货比三家的原则, 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供货商, 并签订好采购合同;再次, 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 应由专人负责材料质量验收工作, 并做好材料入库, 对于钢筋、水泥等大批量使用的材料, 应进行抽检和复验, 避免不合格的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3、结语

总而言之, 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程, 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 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 并控制好施工质量, 同时管理人员也应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确保工程质量。

摘要:现住宅设计中楼地面通常要做找平层, 找平层不但影响建设工期, 而且影响建设和装饰成本, 不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环保要求, 取消楼地面找平层施工是一个有益的举措。

楼地面渗水处理措施 篇4

 7.4.4.1原因分析:

(1)有水房间地面防水层做法不正确,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2)管根、柱根等其它部位防水处理的不好,有渗漏现象。 7.4.4.2防治措施:

(1)给、排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2)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给、排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粗糙度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3)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粗糙度处理、涂刷加胶水泥砂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 4 h蓄水试验。(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做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5)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2%,地漏口要比相邻地一面低5mm。(6)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 O~3 0m m。

(7)凡穿越楼地面的管道应安装20mm的套管。其根部应预留2Omm×2Omm的凹槽,槽内以及穿管与套管之间的缝隙应用弹塑性密封材料嵌填密实。

(8)烟道根部向上30O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住宅工程楼地面施工质量问题的防治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近几年不断曝光的倒楼、塌楼事故以及住户装修过程发现的一些质量问题, 显示出在住宅建设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拟就住宅工程中建筑地面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1 建筑地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 面层起皮、起砂

产生的原因: (1) 水泥砂浆拌合物的水灰比太大、表面强度低、抹压遍数太少、不耐磨、同时稠度嫌大, 在施工中产生较大的泌水, 进一步降低地面的表面强度、硬度, 影响地面的耐磨性能, 完工后一经走动磨损, 就会起砂; (2) 养护不当, 早期没有进行充分的湿润养护, 使水泥砂浆早期脱水而影响强度和耐磨性能; (3) 在抹压过程中干水泥砂浆铺撒不均匀, 有薄有厚, 面层施工结束后, 在尚未达到一定强度的情况下就过早的行走和使用, 或进行工种交叉施工, 造成面层的表面损坏; (4) 水泥砂浆在地面低温下施工时, 门窗洞口等未进行封闭, 使水泥砂浆或地面面层早期受冻, 强度降低, 使用时容易发生起砂现象。

1.2 地面空鼓

产生的原因: (1) 基层处理不认真, 在铺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之前没有把基层处理干净, 可能还有灰尘、杂物或一些油污。在浇混凝土地坪前一天, 没有让混凝土楼面充分吸收水分。面层与基层之间形成一层隔离层, 致使上下结合不牢, 就会造成面层空鼓裂缝。 (2) 未严格按设计的配合比试配, 水灰比过大。 (3) 涂刷水泥结合层不符合要求:在处理好的基层上先刷一遍水泥浆, 目的是要增强基层与面层的粘结力。但在实际施工中的做法却是先刷一大片水泥浆, 而铺砂浆的速度相对较慢, 这样就会出现先刷的水泥浆很快干燥, 与砂浆粘结不起来。从而影响了面层与基层的粘结质量。 (4) 振捣不密实, 表面未进行二次抹压。 (5) 基层没进行充分湿润, 基层在干燥的情况下浇筑地坪, 容易产生“抢水”现象。

1.3 地面有裂缝

产生的原因有: (1) 采用预制装配式的施工方法, 吊装楼板时, 板缝没有控制好, 达不到最小的缝宽, 形成瞎缝, 造成混凝土不能完全灌进去; (2) 板缝灌缝后没有进行充分的养护, 板缝混凝土的硬化一直受震动的干扰, 混凝土与楼板结合不好, 产生裂缝; (3) 楼板两端的细石混凝土垫层没有达到规定强度就吊装楼板、或者垫层的混凝土遭到破坏, 楼板两端高低不平, 相邻楼板受力不均匀而产生裂缝; (4) 没有将板缝中的杂物完全冲洗干净就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和楼板之间出现隔离层而出现裂缝; (5) 在现浇楼板与预制楼板交界处, 两者性能不同, 受力后变形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1.4 有地漏的房间倒泛水

产生的原因有: (1) 阳台、卫生间等地面一般比室内低20~50 mm, 但有时设计的一样平, 施工中又未按有关规定进行施工, 造成地面积水; (2) 地面标高抄平弹线不准, 施工中对有地漏的地面未按规定要求的泛水坡度冲筋、刮平; (3) 地漏安装过高, 形成四周积水。

1.5 面层不光、有抹纹

产生的原因是没有严格按照操作工艺要求进行。

2 地面施工问题的防治措施

1) 针对面层起砂、起皮现象, 可在施工中采取的措施有采用规定标号的水泥、水灰比适中、进行充分的养护, 在抹压过程中撒水泥砂拌合料, 如果面层有泌水现象, 立即撒水泥砂 (1∶1, 水泥∶砂) 干拌合料, 撒均匀、薄厚一致, 木抹子搓压时用力, 使面层与混凝土紧密结合成整体。此外, 养护工作的好坏对地面质量的影响也很大, 值得高度重视, 当面层抗压强度达5 MPa时才准上人操作。

2) 针对建筑地面面层空鼓采取的措施有: (1) 在抹水泥砂浆前将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油污等用清灰机、钢丝刷清理掉, 然后用扫帚和水清洗干净。在浇混凝土地坪前一天, 必须将楼面浸水, 使混凝土楼面充分吸收水分。这是保证面层与基层结合牢固、防止空鼓裂缝的一道关键性工序。 (2) 严格按配合比试配, 计量机拌, 控制水灰比。 (3) 采用适宜稠度的水泥浆涂刷水泥结合层, 涂刷均匀, 面积适中, 铺多少刷多少。从房间内退着往外铺, 使面层与基层的粘结牢固。 (4) 在浇地坪前一天, 应对混凝土基层作蓄水, 在浇地坪前4 h排水清扫, 浇水泥浆结合层。 (5) 用铁锹铺细石混凝土, 厚度略高于找平柱或墩, 随即用铁筛子来回碾压, 表面形成浆状为止, 然后用手铁板赶压两遍。

3) 针对建筑地面裂缝可采取的措施有: (1) 板缝混凝土浇筑前, 将板缝冲洗干净, 清除掉板缝中的杂物, 板缝的吊模采用50 mm×5 mm角钢或脚手钢管作缝底模板。 (2) 应在工程完工后12 h左右进行洒水湿润养护, 没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时严禁上人或加荷载。养护期不少于7 d。如需要赶工期则可采用先安装上一层楼板, 再浇筑下一层板缝混凝土的办法。 (3) 在现浇板与预制板的交界处有缝隙, 主要因两种板的挠度不同, 施工时可在板缝隙上部铺钢筋网片, 再做细石混凝土地坪。 (4) 对混凝土的原料进行控制, 要严格选用质量合格的水泥, 对质量不合格的, 一律不得使用, 砂尽量用中砂, 砂中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 对外加剂的添加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4) 针对有地漏的房间倒泛水可采取的措施有: (1) 控制好阳台、卫生间等地面的标高, 一般比室内低20~50 mm。 (2) 施工中应首先保证地面基层标高、泛水坡度的准确性。做地面前, 应以地漏处的标高为基准, 顺地漏方向做放射性的冲筋, 找好坡度, 用尺刮平。 (3) 安装地漏时与土建密切配合, 让地漏比地面低5~10 mm。

5) 针对面层不光、有抹纹的现象, 可采取的措施是认真按抹灰的操作工艺要求, 用铁抹子压的方法去操作, 最后在水泥终凝前用力抹压不漏压, 直到将前遍的抹纹压平、压光为止。

3 结语

综上所述, 现如今在住宅工程的地面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则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能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 不偷工减料, 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监理单位也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监理。希望通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 能让我们的住宅工程质量越来越好, 让广大的住户都能住上满意的房子。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普遍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 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居住环境, 本文主要讨论了建筑地面施工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分析了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楼地面,质量问题,原因,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戴国丽.试析房屋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范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 2015, 37 (3) :58-59.

[2]徐永正.浅谈土木工程质量通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纵横, 2015, 14 (6) :125-126.

[3]田雷.多层住宅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建筑工程, 2014 (12) :314.

[4]计颖.浅谈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中现浇板裂缝的防治[J].价值工程, 2015, 34 (5) :119-120.

外墙面与楼地面防渗防裂措施探析 篇6

1.1 外墙面渗漏原因和防渗措施

外墙发生渗漏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地域辽阔, 南北气候环境差异巨大, 部分地区恶劣的气候条件很容易引发外墙渗漏问题。以我国南方沿海城市为例,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 通常只是优先考虑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而忽视了防水设计, 但由于该地区经常受到大风、暴雨的影响, 由风压造成的温度应力使得建筑表面在变形作用的长期积累下形成裂缝, 因此容易引发渗漏问题。 (2) 墙体自身裂缝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方面, 由于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包括原材料配制、浇筑等工序, 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 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 在应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下, 产生了相应的裂缝, 进而引发外墙渗漏现象;另一方面, 由于忽视了对外墙墙面的养护, 因此在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下, 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 (3) 抹灰层裂缝。抹灰层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建筑自身的垂直度合理计算, 导致外墙抹灰层厚度偏大, 进而出现裂缝, 引发外墙渗漏。 (4) 砌体裂缝。如果墙体施工中, 使用的材料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 则构件与砌块之间就会出现变形不协调的现象, 进而引发墙体开裂的现象。同时, 墙体与门窗的交接位置如果密封处理不当, 同样会成为外墙渗漏的主要通道。 (5) 对于施工材料的处理不当、砌块加工粗糙和外形尺寸与设计标准存在偏差也会导致孔隙的出现, 从而引发外墙渗漏;在施工完成后, 没有对施工中预留的模板穿墙螺干孔、悬挑脚手架预留槽钢洞等进行及时封堵, 或者封堵不严密, 形成渗水通道。 (6) 外墙面框架砼梁板和砼柱与外墙砌材料收缩性的差异会引起外墙粉刷层和外墙面层的开裂, 从而引起外墙渗漏。

建筑外墙的防水防渗漏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进行外墙施工的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 并认真总结建筑外墙施工规划, 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施工; (2) 建筑外墙裂缝、渗漏具有一定的不对称性和不规则性, 甚至存在相互交错的建筑施工裂缝, 这就需要施工人员综合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避免不利因素, 消除裂缝隐患, 提升建筑外墙的施工质量; (3) 建筑外墙施工工序的错误、施工材料的不合理使用都是产生裂缝、渗漏的原因之一, 这就需要加强各道工序之间的衔接, 并选用科学、合理的保温施工材料。

1.2 楼地面渗漏原因防渗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屋面是渗漏发生频繁的区域, 这主要是因为屋面位置是整个建筑中承上启下的结构, 属于整个建筑工程的防渗漏薄弱环节。导致屋面渗漏现象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 包括屋面现浇施工不均匀、钢筋结构变形、施工过程中漏浆、施工冷缝等。这就需要在屋面施工中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并加强对节点结构的处理, 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冷缝等现象, 提高屋面的防水性能, 提高建筑整体的质量。

卫生间、厨房等地也是建筑屋面渗漏的多发地带, 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的用水较多。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或防水措施不到位, 很有可能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 进而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大对厨房、卫生间等地的防水重视力度。首先, 在设计过程中, 应确保卫生间、厨房的地面高度与其他房间地面高度存在一定的高度差, 以低于其他房间25 mm左右为宜, 并设置有效的地漏口, 保证卫生间、厨房中不会留存积水;然后, 在厨房、卫生间的防水施工过程中, 要设置有效的防水层, 并用抹灰等方式进行防水层施工;最后, 在厨房、卫生间施工完成后, 需要进行必要的淋水实验, 如果发现漏水现象, 就要立即找到漏水的地方, 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处理, 确保建筑屋面的防水性能和质量。

2 外墙面与楼地面的防裂措施

建筑外墙与楼地面的防裂措施包括: (1) 在施工过程中, 有时需要对建筑整体进行合理的分隔, 并设置有效的沉降缝, 这样建筑结构就由多个沉降单元组成, 减少了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对于不能进行分隔的建筑基础, 可采取桩基础施工方案, 控制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有效避免外墙开裂状况的发生。 (2) 由于施工温度和施工材料的温度都对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需要在施工中对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不同材料施工连接处设置有效的钢丝网, 以增强材料交界处的拉接力, 有效分隔面积较大的墙面, 并设置有效的伸缩缝, 增强施工材料对温度变化的不敏感程度。 (3) 在施工开始前, 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施工条件, 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建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确保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和相关的规范进行,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另外, 要重点关注施工的主要技术环节, 例如结构柱的施工要求和入墙深度、墙体的整体性建设、砂浆的强度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等;控制好每天的工程量和砌筑高度, 按照标准, 每日不得高于1.8 m, 雨天不得高于1.2 m;在铺设钢丝网时, 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并控制好抹灰砂浆的厚度, 做好抹灰层的养护工作。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功能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 建筑防渗漏就是目前建筑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建筑工程项目中, 外墙面和屋面的渗漏、开裂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施工企业, 这需要广大建筑工作者加强对建筑防水、防裂工作的认识, 并找出发生渗漏、开裂的原因,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水泥楼地面 篇7

1 原因分析

1.1 设计方面

1)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体量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用的地基处理方式和基础类型的选择细化还不够。2)楼板的计算荷载只局限于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3)建筑结构设计与水、暖、电、气等安装工程图纸设计有效沟通不够。

1.2 材料方面

1)浇筑用的原材料把关不严,骨料的粒径、含泥量、含水率等控制不严格。

2)各种外加剂的掺配执行标准不规范。

3)采用商品混凝土时,为了满足其运输和现场泵送条件,使混凝土坍落度大、流动性好,不可避免的降低质量;商品混凝土运输过程造成混凝土入模温度难以控制;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和外掺混合材料的偏差。

1.3 施工方面

1)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不当,造成诸如水灰比太大,入模温度太高,致使混凝土在干缩脱水过程中,由于水化热作用造成楼板的裂缝。

2)施工工艺不当引起:a.浇筑前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和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模板和脚手架搭拆方案专项计算说明书进行检查加固,致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此引发变形而造成混凝土的裂缝;b.养护不规范,入模时模板干燥度不够,浇筑后未根据环境温度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不能及时洒水养护,以及室内外温差过大时的不及时管护等原因,都会造成混凝土干缩而引发塑性收缩及温度应力导致裂缝出现;过于湿润也会引起混凝土在收缩期的温度应力作用下,在水汽、湿汽蒸发过程中,表面泌水而形成骨料下沉浆体上浮,从而形成凝缩裂缝;c.施工不规范,浇筑过程中操作人员踩踏造成支座处负弯矩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了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d.浇筑后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前就过早拆模或者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过早加载造成楼板的塑性变形,导致楼板产生变形裂缝;e.大面积浇筑混凝土时,没有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或者方案落实不当造成由于后浇带或施工缝处理不当而形成的楼板裂缝。

1.4 管理方面

1)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选择。

2)监理单位及项目工程总监理工程师的选择。

3)业主项目负责人的安排。

2 防治措施

2.1 设计方面

1)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宜选用不同的地基处理和基础类型,对于不均匀沉降的地基,可根据地质资料,依据地基持力层的情况和楼体长宽布置的相对位置,在合理估算成本降低投资造价的基础上,选用独立基础、深基础、桩基础等类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类型裂缝的产生。2)图纸的设计除应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和正常的使用要求外,还应充分考虑在使用阶段由其承受的荷载而引起的挠度变形所导致的裂缝以及裂缝宽度的验算,避免可能发生的裂缝;另外在较易出现变形裂缝的现浇楼板的四周增设向四周方向的辐射筋,使产生应力作用的方向与辐射筋相一致,有效避免裂缝的产生。3)建筑设计定型之后,各个设计阶段要相互配合,各专业都要紧紧围绕结构设计这一中心环节,安装工程的各种管线,设计布置要充分考虑其对结构产生的影响,在各种管线无法分散布置而过于集中的部位,应考虑因混凝土厚度削弱而可能引发的裂缝问题,应在设计中特别注明除按照规范和结构要求布设的构造钢筋外还应增加抗裂钢筋网或增加抗裂构造钢筋,以减少这些裂缝的产生。4)根据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在方案优选时,一方面要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的外型要与功能要求力求相吻合,既满足功能要求又要有新意有创新,符合时代进步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其结构安全性,在建筑物平面立面设计时尽量减少凹凸太多和根据楼的体量按照要求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以减少楼板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2.2 材料方面

1)要严把材料进货关,认真检验,严格控制骨料的粒径、含水率、含泥量,做好各种材料的报验和各项检测。

2)严格按照配比要求和规定的加料顺序搅拌混凝土。

3)严格控制外加剂的合理使用。

4)对于商品混凝土要选择市场声誉好,企业信誉度高的供应商,要从其产品质量、供货能力、运输能力等方面考虑,因为供货不足或运送断档都会造成施工现场无料下槽而人为的增加施工缝等情况,而且要严格要求其控制好混凝土的出罐温度以及运输途中的保温,严格控制现场入模温度,对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至关重要。

2.3 施工方面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坍落度以及入模温度。

2)浇筑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到细致扎实,严格按照规范规程要求,按照审定的模板和脚手架搭拆专项方案,逐条逐项落实,搭设位置正确,支护牢靠。

3)养护要及时。

4)操作人员一定要规范操作,浇筑现场的钢筋垫块一定要安放扎实、可靠,特别是负弯矩钢筋的支护,提示操作人员绝对不能踩踏,而且在振捣过程中要按顺序振捣,尽量避免负弯矩钢筋的瘫倒、变形和位移,并严格控制负弯矩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5 cm。

5)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后可限于测量、定位、放线等准备工作,不允许进行大宗材料的吊运、着地,避免对混凝土形成冲击振动,3 d后可开始吊卸大宗材料及从事楼层作业的大量人员进行正常施工。

6)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尽量减少施工缝的出现,如果无法避免的施工缝出现时,一定要提前同后浇带的处理一样,支护模板并进行必要的加固,避免出现混凝土的坍塌坡和斜坡现象,如若发生应在接缝浇筑前用工具将槎贴凿成直槎,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混凝土在未达到规定强度之前,绝对不允许拆模,以免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塑性变形,导致楼板产生变形裂缝等。

3 处理办法

1)对于一般楼板的表面细微裂缝,可将裂缝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树脂灌缝处理。

2)当楼板裂缝出现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的安全性,经检测不影响使用的安全性时,应沿裂缝剔凿成倒八字型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用环氧树脂泥嵌补;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设1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楼板的整体性。

3)通长通界的危险结构性裂缝(必须通过权威机构专业检测和专家的论证,在保证该结构能在加固处理后达到结构安全标准的前提下),不论其什么部位都必须采取加固处理措施,目前常采用结构胶粘贴钢板加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4 结语

现浇楼地面容易出现的一些非结构性裂缝现象,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时有发生,但经过专家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以及施工企业不断的探索防治,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要彻底消除这一质量通病,还需要勘探、设计、施工、监理、业主5方责任主体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与时俱进,积极创新,采用更为科学先进的技术方法。

摘要:从设计、材料、施工、管理四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楼地面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介绍了处理裂缝的方法,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施工,设计,裂缝,管理

参考文献

[1]宋万鑫.楼面裂缝原因分析与防治[J].建筑时报,2006(11):30.

水泥楼地面 篇8

关键词:住宅工程,地面质量,问题,对策

水泥地面常见质量通病, 就是水泥面层起砂、起皮、开裂、空鼓等。

l 面层起砂

1.1 酿成原因:

(1) 配合比不当;

(2) 水泥标号低, 超过保管期或有受潮结块。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3) 砂子过细, 含泥量过大, 超过3%;

(4) 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水灰比大;

(5) 压光工序不对;

(6) 面层达不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施工作业;

(7) 不及时养护, 养护期不足或受冻。

1.2 解决办法:

(1) 在材料的选取上, 严格把关。建筑地面各构造层采用的材料, 建筑产品的品种, 规格、配合比、标号或强度等级等, 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选用, 并应符合现行的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对进场材料的质量应抽样复检, 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并且各层采用拌合料的配合比或强度等级应由试验确定。为了保证质量, 宜用出厂三个月内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且标号不低于425号一针对多结构的特点, 应把砂、石等作为重点控制对象, 做到精选原材料, 保证工程质量在第一步就得到好的开端。

(2) 在结构的施工过程中, 要求加大结构工程质量的控制力度, 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结构施工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 使结构的工程质量能够得到可靠保证, 以使导致某些质量通病产生的结构上的问题减少到最少。

(3) 选择过硬的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 要切实加强领导, 抓好队伍素质建设, 提高项目班子管理水平, 使有战斗力的队伍活跃现场第一线。

2 面层起皮

2.1 酿成原因:

(1) 压光过程中在水泥砂浆和细石混凝土的表层撒干水泥灰面, 吸收了其中的水分。

(2)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干压不动, 采用洒水抹压。

(3) 成活后的地面表面早期受冻。

2.2 解决办法:

(1) 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面层的铺设必须一次成活, 严格控制抹灰作业的三遍工序, 确保面层的密实度。表面如产生泌水现象, 严禁在其上撒干水泥灰面;必要时只能采用1:1干水泥砂子拌合均匀后, 铺撒在泌水过多的面层上进行压光。

(2) 严禁洒水抹压, 如砂浆过干应在砂浆上洒水, 但应严格控制洒水量并拌合均匀后, 再将砂浆铺平拍实压光。

(3) 冬期施工时, 对地面所用水泥必须提高标号, 采用普通硅酸水泥32.5级, 且应在水泥中掺入抗冻剂, 加保温防护措施, 严禁受冻。

(4) 浇水养护不宜过早, 应控制在终凝24小时后进行正常浇水养护。

3 空鼓

3.1 酿成原因:

(1) 基层清理不干净;

(2) 基层表面酥松;

(3) 压实密度差。

3.2 解决办法:

(1) 结构基层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稳定性好。表面坚实, 如有酥松处应彻底铲除浮层并清理干净后修补完好。

(2) 对基层上的残渣、落地灰浆等必须认真清理, 用水冲洗干净, 晾干后, 应涂刷一道含20%的107胶水泥素浆即可铺设面层。在基层上铺设水泥面层之前, 基层的抗压强度应大于12MPa;基层上涂刷的107胶水泥素浆应将107胶稀释为水溶液进行掺加;水泥素浆的水灰比为0.4~0.5, 并应随刷随铺面层。

(3) 将水泥砂浆刮平和搓平时应先压实, 以提高表层的密实度;细石混凝土铺设时应严格控制振捣程序, 确保面层密实。最后将表面刮平。

4 开裂

4.1 酿成原因:

(1) 由于设计不合理, 造成建筑不均匀沉降而产生楼地面开裂。

(2) 现浇板与预制板交界处, 由于受力后变形不同而产生裂缝。

(3) 多孔板设计拼缝宽度太窄, 只要多孔板宽度稍一爆模, 就把缝挤得紧紧地。无法从中浇细石混凝土, 而使多孔板不能通过灌缝提高其整体性能;

(4) 预制多孔板在制作过程中, 由于对钢丝的预加应力控制不一, 致使板的刚度不一, 受力后挠度也就大小不一了。因此, 板缝的混凝土及板上的水泥砂浆也就因板的刚度不一, 在水泥砂浆面层出现裂缝;

(5) 施工过程中管理不严格, 在板缝中不浇灌细石混凝土而填塞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 (有的甚至填入干砂等垃圾) , 更导致了裂缝的形成;

(6) 楼板安装时座浆不实;

(7) 电线管敷设在楼板表面, 面层厚度过薄;

(8) 楼板灌缝的混凝土在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 楼面上施工荷载堆放过重。

4.2 解决办法:

(1) 提高设计质量, 控制建筑物的沉降;

(2) 选用质量好的预制构件.并按规定进行检测;

(3) 做好楼板安装的硬找平, 软座灰施工工序, 保证支承边整体受力;

(4) 相邻楼板离缝应为20mm, 下表面应比底面上凹5~10mm。

(5) 楼板灌缝应分层进行, 防止砖荷载引起楼板挠度不同, 以致相邻楼板开裂, 灌缝后24小时内不得在楼板上压重物。

(6) 现浇板与预制多孔板之间的缝隙因两种板挠度不同易于产生裂缝, 应在缝隙上部铺直径4mm@200mm宽400mm钢筋网片, 再做细石混凝土地坪。

(7) 在面层的埋设管线出现局部厚度减薄时, 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止面层开裂的措施后方可施工。

水泥楼地面 篇9

据悉, 花岗石是一种天然石材, 它以其质地坚硬、耐磨、耐腐蚀、花色繁多、美观大方等优点而被广泛的用于楼地面、墙面的装饰装修中, 花岗石地面多用于公共建筑的室内外地面以及住宅楼建筑的公共部分的楼地面工程中, 由于其有辐射性, 一般不用于住宅建筑的室内装饰装修中。而花岗岩在铺设过程中不正当的操作可能直接导致花岗岩空鼓, 空鼓不仅影响楼地面的使用功能, 而且时间久了会造成地面起鼓, 面层脱落、破碎等后果。通过返修的可以达到使用要求, 但是返工、返修等均会对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应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 牢牢把住质量关, 避免返工、返修的发生。

上一篇:交友当慎重下一篇: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