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2024-06-13

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精选十篇)

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篇1

从上世纪80年代起, 笔者一直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工作, 经历了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 又从民办学校回到公办学校的过程, 还有“孔雀东南飞”的经历。虽然人们普遍对美术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 审美能力有所提高, 并渴望通过美育来培养心性、陶治情操。但另一方面, 当今美术教育在推行实施过程中, 所遭遇的重重阻力与尴尬却又是非常严重, 令人深思的。

首先, 当前社会上人们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十分肤浅、庸俗、片面, 许多人以为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只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家, 除此之外, 没有什么价值。因此, 并没有将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欣赏与技巧训练上升到一种素质教育的高度。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通过美术学习, 让学生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 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 没有想到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其实, 当今时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高校输送美术专业的学生, 为国家培养美术家, 更多的应是通过美育, 大力普及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就社会发展背景而言, 都市生活体验和市场环境下“眼球经济”的效应, 越来越要求人们具有“美”术知识背景, 具备必要的文化、审美辨识和判断能力, 以此应对当今网络时代、读图时代所产生的大量新鲜事物。而公众对这种知识背景、视觉审美能力的获得, 主要是通过学校美术教育的训练和培养来实现的, 这是当代美术教育获得新发展的社会原因之一。

其次, 多年以来, 许多地方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下, 美术教育被边缘化, 这集中体现在中学美术教育阶段。与小学、高中相比, 初中的美术缺课现象应该是普遍而严重的。据我所知, 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都是如此, 其他地区更是可想而知。一方面, 初中美术课程设置的课时量每周只有一节, 美术课在整个初中课程里的重视度比较低, 教学设施普遍不完善, 相当多初中阶段的学校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 大多只能在普通的教室里解决美术教育问题。欣赏方面的内容可以在普通教室进行, 但许多技能方面的内容很难在一般教室里实施。通常情况下, 每班学额在60人左右, 学生狭小的课桌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及学习用品, 埋头写字做作业已经勉为其难了, 更不要说绘画, 做手工了。许多学校缺少电教平台, 即使配备了, 由于种种原因也是或弃而不用, 或时常损坏。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美术教学内容很难按课程标准实施, 美术教育的质量从何谈起。长此以往, 美术教师丧失了教育教学的信心, 学生丧失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另一方面, 初中美术课程面对学生的升学压力, 往往陷入不受重视的境地, 许多学校一升到初三艺术类课程就停了。初一、初二年级也都存在着美术课时间被文化课挤兑的现象。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 从经历到的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 基本上也就是这样。有的学校确实开设美术欣赏课程, 但多数都是虎头蛇尾, 上几节课就草草结束了, 直到高中毕业, 用过的美术欣赏教材还都是崭新的。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美术欣赏课程, 甚至有学生反映, 他们连美术课本 (当然也包括音乐课本) 都没有发。有些重点中学, 甚至是自称办学特色以艺体见长的学校, 美术鉴赏也是“应时而开”, 上级主管部门如有检查就应付一段时间, 没有检查就停开, 改上其他文化课。

再次, 这些年, 很多中学以向美术学院输送考生为唯一的目的, 中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功利化”, 且已经发展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全国各地中学, 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 开美术课只为一小部分学生, 让这一小部分学生把美术当做“专业课”来上, 这一部分学生美术课所占用的时间, 甚至与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等同或者更多, 而大部分学生是完全不上美术课的, 除了小学里所上过的几堂美术课, 根本不知道美术是什么。所以, 尽管在许多地区的学校教育中, 有着专业的美术教师和成批从事美术专业学习的学生, 但是这些美术生大批量地生产和涌现出来, 并不都是因为这些学生真的爱好美术, 对美术有兴趣, 而完全是应试政策的畸形产物。这一类中学美术教育“假繁荣”的背后, 是迫于升学的巨大压力, 致使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进行美术专业学习。这些学生往往文理科的成绩较差, 如果不选美术 (或者音乐体育) 专业, 考大学就没有任何希望, 为了能上大学, 学校或老师、家长等几个方面力量, 早在高一的时候, 就开始纠合起来, 用尽各种手段将这些学生“动员”甚至逼迫到美术班中学习美术, 这是一个方面。反过来, 另一方面, 一些真正爱好美术、在艺术上有潜力的学生, 如果能够顺利考上不错的学校, 一般情况下, 家长或者学校都不愿意“浪费资源”而让他从事美术方面的学习。这种现象已司空见惯, 致使美术教育反倒越来越成为一种“应试教育”, 一种技术教育, 与美育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更加可怕的是, 现如今但凡有高考升学任务的中学, 不管是普通高中, 还是职业学校, 由于越来越懂得和重视艺术考生在升学率中的比重和份量, 影响所及, 连从事专业辅导的老师也做出许多与艺术格格不入的事情来。例如:有的教师在高考前, 为向省城各美术培训机构 (画室) 输送更多的培训生源, 得到高额的回扣而积极联络;有的教师为了笼络学生跟随自己学习美术技能, 浮夸自己美术教育生涯中的业绩;有的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分量通过不正当手段捞取生意资本, 常常以市美协主席或书协主席、省理事等头衔标榜自己;而对自己构成某种竞争威胁的同事, 煞费苦心地在学生或外人面前极力贬低。

同时,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 人们的美育意识也逐渐增强, 近些年让孩子接受美术教育成为家庭的选择之一, 社会的需求刺激了社会美术教育机构的大发展。不仅公办培训机构不断增加, 私人开设的高考辅导、绘画辅导、书法辅导等机构也如雨后春笋, 形成了公私“合营”的“繁荣”局面。各教学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 除了努力完善环境、设置外,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也成为另一个竞争的焦点, 但大多数都是技能、技巧方面的。在少儿美术教育繁荣的背后, 经济利益扮演了重要角色, 利益的驱动引发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包括以金钱为目的的社会美术考级, 一些教育机构只顾赚钱却不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某些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不具备办学资质, 为了吸引生源获取利益, 常常以某某级画家、书法家招摇撞骗, 甚至有的通过某种关系获取市美协主席、书协主席、理事等称谓, 游走于各种关系之中, 积极参与社会各种书画大赛的评定工作, 俨然是一名学术权威人士, 对自己名下的弟子呵护有加, 对别人的弟子如有关系则网开一面, 给个奖项, 对竞争对手的弟子极力排斥, 作品再好也要拒之门外。这种“既当运动员, 又当裁判员”的勾当, 实实在在地败坏了社会的良好风气, 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 玷污了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形象, 使得美术教育充满了馊味和铜臭味。

美术教育的春天来了吗 篇2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笔者一直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工作,经历了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又从民办学校回到公办学校的过程,还有“孔雀东南飞”的经历。虽然人们普遍对美术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审美能力有所提高,并渴望通过美育来培养心性、陶治情操。但另一方面,当今美术教育在推行实施过程中,所遭遇的重重阻力与尴尬却又是非常严重,令人深思的。

首先,当前社会上人们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十分肤浅、庸俗、片面,许多人以为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只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家,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价值。因此,并没有将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欣赏与技巧训练上升到一种素质教育的高度。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通过美术学习,让学生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没有想到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其实,当今时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高校输送美术专业的学生,为国家培养美术家,更多的应是通过美育,大力普及和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就社会发展背景而言,都市生活体验和市场环境下“眼球经济”的效应,越来越要求人们具有“美”术知识背景,具备必要的文化、审美辨识和判断能力,以此应对当今网络时代、读图时代所产生的大量新鲜事物。而公众对这种知识背景、视觉审美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校美术教育的训练和培养来实现的,这是当代美术教育获得新发展的社会原因之一。

其次,多年以来,许多地方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下,美术教育被边缘化,这集中体现在中学美术教育阶段。与小学、高中相比,初中的美术缺课现象应该是普遍而严重的。据我所知,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都是如此,其他地区更是可想而知。一方面,初中美术课程设置的课时量每周只有一节,美术课在整个初中课程里的重视度比较低,教学设施普遍不完善,相当多初中阶段的学校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大多只能在普通的教室里解决美术教育问题。欣赏方面的内容可以在普通教室进行,但许多技能方面的内容很难在一般教室里实施。通常情况下,每班学额在60人左右,学生狭小的课桌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及学习用品,埋头写字做作业已经勉为其难了,更不要说绘画,做手工了。许多学校缺少电教平台,即使配备了,由于种种原因也是或弃而不用,或时常损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美术教学内容很难按课程标准实施,美术教育的质量从何谈起。长此以往,美术教师丧失了教育教学的信心,学生丧失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另一方面,初中美术课程面对学生的升学压力,往往陷入不受重视的境地,许多学校一升到初三艺术类课程就停了。初一、初二年级也都存在着美术课时间被文化课挤兑的现象。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从经历到的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基本上也就是这样。有的学校确实开设美术欣赏课程,但多数都是虎头蛇尾,上几节课就草草结束了,直到高中毕业,用过的美术欣赏教材还都是崭新的。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美术欣赏课程,甚至有学生反映,他们连美术课本(当然也包括音乐课本)都没有发。有些重点中学,甚至是自称办学特色以艺体见长的学校,美术鉴赏也是“应时而开”,上级主管部门如有检查就应付一段时间,没有检查就停开,改上其他文化课。

再次,这些年,很多中学以向美术学院输送考生为唯一的目的,中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功利化”,且已经发展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全国各地中学,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开美术课只为一小部分学生,让这一小部分学生把美术当做“专业课”来上,这一部分学生美术课所占用的时间,甚至与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等同或者更多,而大部分学生是完全不上美术课的,除了小学里所上过的几堂美术课,根本不知道美术是什么。所以,尽管在许多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有着专业的美术教师和成批从事美术专业学习的学生,但是这些美术生大批量地生产和涌现出来,并不都是因为这些学生真的爱好美术,对美术有兴趣,而完全是应试政策的畸形产物。这一类中学美术教育“假繁荣”的背后,是迫于升学的巨大压力,致使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进行美术专业学习。这些学生往往文理科的成绩较差,如果不选美术(或者音乐体育)专业,考大学就没有任何希望,为了能上大学,学校或老师、家长等几个方面力量,早在高一的时候,就开始纠合起来,用尽各种手段将这些学生“动员”甚至逼迫到美术班中学习美术,这是一个方面。反过来,另一方面,一些真正爱好美术、在艺术上有潜力的学生,如果能够顺利考上不错的学校,一般情况下,家长或者学校都不愿意“浪费资源”而让他从事美术方面的学习。这种现象已司空见惯,致使美术教育反倒越来越成为一种“应试教育”,一种技术教育,与美育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更加可怕的是,现如今但凡有高考升学任务的中学,不管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由于越来越懂得和重视艺术考生在升学率中的比重和份量,影响所及,连从事专业辅导的老师也做出许多与艺术格格不入的事情来。例如:有的教师在高考前,为向省城各美术培训机构(画室)输送更多的培训生源,得到高额的回扣而积极联络;有的教师为了笼络学生跟随自己学习美术技能,浮夸自己美术教育生涯中的业绩;有的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分量通过不正当手段捞取生意资本,常常以市美协主席或书协主席、省理事等头衔标榜自己;而对自己构成某种竞争威胁的同事,煞费苦心地在学生或外人面前极力贬低。

同时,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的美育意识也逐渐增强,近些年让孩子接受美术教育成为家庭的选择之一,社会的需求刺激了社会美术教育机构的大发展。不仅公办培训机构不断增加,私人开设的高考辅导、绘画辅导、书法辅导等机构也如雨后春笋,形成了公私“合营”的“繁荣”局面。各教学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除了努力完善环境、设置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也成为另一个竞争的焦点,但大多数都是技能、技巧方面的。在少儿美术教育繁荣的背后,经济利益扮演了重要角色,利益的驱动引发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包括以金钱为目的的社会美术考级,一些教育机构只顾赚钱却不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某些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不具备办学资质,为了吸引生源获取利益,常常以某某级画家、书法家招摇撞骗,甚至有的通过某种关系获取市美协主席、书协主席、理事等称谓,游走于各种关系之中,积极参与社会各种书画大赛的评定工作,俨然是一名学术权威人士,对自己名下的弟子呵护有加,对别人的弟子如有关系则网开一面,给个奖项,对竞争对手的弟子极力排斥,作品再好也要拒之门外。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勾当,实实在在地败坏了社会的良好风气,影响了美术教育的发展,玷污了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形象,使得美术教育充满了馊味和铜臭味。

商用车的春天来了 篇3

近两年, 借助国家的各项利好政策, 商用车迎来了新的春天。据中汽协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3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16万辆和405.52万辆, 比2012年分别增长7.6%和6.4%, 行业形势由2012年的下降转为增长。商用车行业产销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后, 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下滑, 2013年恢复增长态势。其中, 重型、轻型货车销量高于2012年, 增速分别为21.7%和3.6%, 增长贡献度分别为71.7%和34.1%, 成为拉动货车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客车 (含客车非完整车型) 产销分别为56.31万辆和55.89万辆, 比2013年分别增长11.%和10.2%。2013年的客车市场增长主要由轻客拉动, 轻型客车的增长贡献度达到97.3%。受欧系轻客市场激烈竞争的影响, 增长仍然是主旋律。这其中主要包括了江铃福特全顺、南京依维柯、上汽大通和江淮星锐等新老品牌。

从2014年商用车的销售情况看, 载货车 (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 2月份共计销售25.334 9万辆, 同比增长17.63%。其中, 重型载货车 (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 产销64 540辆和547 41辆, 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5.29%和38.18%;中型载货车 (含非完整车辆) 销售18 018辆, 同比增长20.28%;轻型载货车 (含非完整车辆) 销售14.271 6万辆, 同比增长20.99%。

重型载货车 (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 产量前5的企业依次为:东风汽车公司、一汽集团、陕汽集团、中国重汽和北汽福田。5家合计生产重型载货车5 3 4 9 0辆, 占总产量6 4 5 4 0辆的8 2.8 8%。在前5名中, 陕汽集团以环比增长29.65%、同比增长103.52%的成绩跃升至产量第三。2014年2月份, 产量前5名的企业均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客车市场2月份共计销售各类客车30868辆, 同比增长12.44%。其中, 轻型客车销售22 367辆, 同比增长22.14%。2月份, 轻型客车销量前5的企业依次为金杯汽车、江铃控股、南京依维柯、北汽福田和厦门金龙。5家共销售17 797辆, 占轻型客车整车总销量22 367辆的79.57%。

商用车迎来新契机

3月13日, 2014年“两会”在万众瞩目中胜利闭幕。政府工作报告对中国未来发展起着指导性意义, 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化建设、节能环保需求等方面, 为商用车带来了发展契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2014年, 我国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 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世界经济复苏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变数, 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 国际竞争更趋激烈。

同时要看到, 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 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 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这说明2014年国家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坚持稳中求进, 改革创新。由于中国商用车市场与GDP保持正相关性, 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将推动商用车市场的发展。

有关专家表示, 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 576亿元, 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改革思路, 提出加快推进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和城镇发展后劲。优化东部地区城镇结构,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新工程、新城镇化建设将带动各地政府建设热潮, 这将对商用车市场终端需求的提升起到拉动作用。

另外, 国家强化污染防治, 也有利于推动环保型商用车的发展。如有关部门提出, 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 以细颗粒物 (PM2.5) 和可吸入颗粒物 (PM10) 治理为突破口, 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 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 实行区域联防联控,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计划, 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 在全国供应国Ⅳ标准车用柴油。这些都为环保型商用车市场提供了新的契机。

新能源商用车将加快发展

根据有关统计数字, 2013年末, 中国大陆总人口136 072万人, 城镇常住人口73 111万人, 城镇化率为53.73%。随着中小城市城镇化工作的积极稳妥推进, 全面的汽车社会已成为大势所趋。但目前相应的社会体系配套建设并不完善, 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环保压力、能源紧张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顽疾,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新的问题。城市公交作为城镇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 其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辅相成。

在节能环保、大力发展城镇化的大环境下, 一些城市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商用车或迎来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早在2009年, 科技部等部门就启动了“十城千辆”工程, 在25座城市推广1 000辆新能源汽车。截止到2012年底, 虽有近一半的城市没有达标, 但总数达到27 432辆。2012年8月国家有关部门再次提出, 将混合动力公交车普及到全国地级以上城市5 000辆, 截止到2013年5月1日, 5 00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全面得到普及。2012年12月,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组织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 拨款42亿元, 支持25个项目。2013年9月12日,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为我国未来五年大气污染防治勾勒出一幅明晰的路径图, 要求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此外, 国务院《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里面关于新能源汽车基本原则、示范推广等都做了一些规范。

新能源城市客车是新能源汽车示范的一个重点。截止到2013年, 各类新能源客车长度大于10m的, 总计推广23 600辆, 其中混合动力客车1.6万辆,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3 500辆, 纯电动客车4 500辆。

有关专家表示, 新能源客车推广的比例近几年快速升高, 2010年不足2%, 2011年8%, 2012年近10%, 2013年达到了14.5%, 充分显示中国城市客车的潜力, 也是下一步推广的重点。事实上, 一些城市已经做了不错的尝试, 合肥现在已经销售了4 000多辆新能源客车, 此外, 北京、深圳、青海等城市也在推广充电式的公交车。

近日, 广州市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透露, 到2015年, 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总量力争达到1万辆, 在公交、出租、公务、专用车等领域分别达到一定应用规模。其中公交车推广总量达到2 000辆, 出租车推广总量到达1 000辆, 公用车推广总量达到2 000辆, 环卫、邮政、物流等专用车推广总量达到1 000辆。同时, 积极开展私人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 到2015年推广总量力争达到4 000辆。

深圳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据悉, 截至2013年底, 深圳市累计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6 363辆。其中, 公交行业推广新能源汽车3 900辆 (新能源公交车3050辆, 纯电动出租车850辆) , 占全市公交、出租车总数的12.6%。投放量不仅领先全国, 同时也居全球首位。深圳市交委有关人士透露, 深圳市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 推广新能源公交车7 000辆, 新能源公交大巴占公交车辆总数的50%以上, 推广纯电动出租车3 000辆, 纯电动出租车占全市出租车总数的20%。

安凯客车正在研发并将在未来几年推广第五代纯电动公交车, 他们从整车的轻量化入手, 采用铝合金车身, 在保证整车重量不变的前提下可达到多装电池的效果, 进而提高续航里程。第五代纯电动公交车将实现开空调行驶250km的续航里程, 这一运行里程可满足我国95%以上城市的公交车运营。

“卖口罩的”,春天来了! 篇4

他说的“那家口罩公司”,指的是世界500强之一的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明尼苏达矿务及制造业公司),简称3M公司,上一次在国内的大规模“品牌推广”是2003年“非典”期间,产自3M的N95口罩一时间“洛阳纸贵”。

这一次,“口罩商”们又迎来了一次机会。但是,空气净化的级别越高,良莠就越难判断。

一场全国范围的关于空气污染的大讨论,带来了无数的新生意。以前将广告集中在中央空调的制造商,现在逐渐转向了空气净化机,“这是下一个流行趋势。”业内人士说。

愈来愈多的城市,愈来愈多的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争相给自己贴标签,努力挤占这场生意中的先机和制高点。

如何“取悦”民意,弄出新意,而不是舆论高潮之后商业的没有长进,才是考验所在。

“PM2.5”争论

继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之后,空气污染成为超级城市的又一大患。

2011年10月以来,浓雾侵袭京城,空气不断恶化。有网友指,美国驻华大使馆的监测站显示,北京空气污染已达“危险(Hazardous)”水平,其10月20日的数据显示,北京空气中有毒害指数达334,PM2.5细颗粒物达284。北京市环保局同期的数据也显示,空气情况为“三级轻微污染”。

一时间,口罩及升级产品——空气净化器热卖。

来自淘宝商城数据显示,12月4日当天卖出3万多只口罩,相比前两周翻了3倍,其中有2万多被北京地区用户买走。3M官方旗舰店售价5元的9010口罩近一个月销量超过5200件。“收货地址在北京地区的,占了八成;不少都是公司、学校等团体。”

“我要求儿子上学必须戴口罩。”北京某报社编辑韩韩对空气质量十分焦虑,“因为实在太差,小孩子稚嫩的肺经不起折磨。儿子问我,为什么其他同学不戴?我不知道怎么解释,只有强制他戴。”

韩韩是报社为数不多的“异常”在乎健康的员工,从蔬菜到水再到空气,来自浙江沿海的他,对北京的环境“甚为不满”。他同样关心,市环保局为何不公布PM2.5数据?

PM2.5是衡量空气质量的一个指标,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都把PM2.5作为空气污染的底线指标,如果检测出,就说明空气遭到污染。而我国长期以来指标还停留在PM10,由此引发不少民众反弹。

但北京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杜少中在微博中表示,北京现在不能公布PM2.5数据,“不是我们的仪器检测不出来,而是不能公布。”此表态迅即引发更大争议:“为什么不把PM2.5数据纳入信息公开?”

韩韩是呼吁国家尽快出台公布PM2.5数据法规的代表,但他也担心,如果一线城市都将此纳入统计,那么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将由原来的80%降到20%,“这恐怕会引起社会问题,因而,目前来说关键还在于老百姓自己的防范意识。”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空气上,给了空气净化器商家大好商机。

“我就在家里安装了一台进口的空气净化器,明显感觉到屋里屋外空气不一样。我的车里也用了空气净化机后,异味没有了,感到很舒服。”韩韩介绍,一年前他购买了广东出产的一款车载空气净化机,效果不错。

出了空气中的颗粒外,车内座椅、棚顶等处的装饰材料挥发出类似塑胶的气味,还有车外的尾气,尤其是停车不熄火时,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油烟,这些气味会危害人体健康。

据介绍,车载空气净化机是国际军工安防的顶尖科技品,通过释放臭氧和高浓度负离子,快速改善车内或室内空气质量,有效地去除和分解空气中的烟雾、花粉、灰尘、霉菌和甲醛、甲苯、苯等十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且无噪音污染。

口罩市场“升级版”

“空气污染”和“空气净化”的观念正在形成。口罩的净化和隔尘效果和使用范围毕竟有限,更高级的产品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较大范围内,一场更大的争议也在形成。

11月初,有网友发帖称,中国环境状况之所以得不到高层重视,是因为很多高档场所的空气是“特供”的。这篇博文称,名为远大的空气净化机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安装了200多台,行文还颇带宣传色彩地形容:“空气在从室外通过空调机进入室内时,都会经过净化程序。任何物品要绝对安全:无毒、无异味、无噪音等,检测要求甚是严格。”

根据远大网站的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在不少高档场所采用的空气净化机,都可以静电除尘,杀菌率高达99.9%,每小时净化空气2000立方米,单台有效面积200平方米。

远大内部一位员工告诉《新财经》,空气净化机一年可以给公司创造几十亿元产值,以前将广告集中在中央空调,现在逐渐转向了空气净化机。“这是下一个流行趋势。”这位员工说。

“特供空气”如今成了一个调侃的名词。一方面,一些民间人士竭力批评这一现象,另一方面,中国人没有普遍使用空气净化机的习惯,成为商家眼中的一个潜在市场。

其实,整个空气净化行业,并非远大一家独揽的生意。紧随其后,四大日本知名硬件设备商松下(PANASONIC)夏普(SHARP)日立(HITACHI)三洋(SANYO)都纷纷亮出了新研发的空气净化设备。而青岛清润、上海齐家、浙江爱飞德也代表中国制造紧随其后。

大城市越来越严重的空气污染现状,在这些公司眼中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市环保系统工作人员对《新财经》表示,目前市场上的净化空气产品主要是触媒载体炭、装修治污专用炭以及纳米改性炭。其中装修治污专用“清润活性炭”是针对目前居家、办公楼装修污染日益严重,而且治理难费用高、市场需求量大的特点专门开发的新品种。

“还在混沌阶段”

在长期从事这一行业的姜爱看来,“空气净化机有用,但没有广告中说的那么夸张。”

空气净化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吸入空气,在机器内进行循环杀菌后再释放出来。“例如,有的空气净化机号称能在一两个小时内过滤室内家具散发的甲醛这种有害气体。实际情况是,空气净化的原理更多是对付可吸入颗粒物,而甲醛是一种微分子,而且是持续散发的。”

所谓“经过处理后符合国家标准”,是2001年颁布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划室内空气质量验收标准—GB505325》,但这个其实是针对室内空气的。

而对于空气净化机的效果如何,也很难进行评价。一方面,室内的有害物质是在不断向外释放的,无法精确测量;另一方面,使用空气净化机的效果大小,会跟使用时间长短以及室内通风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北京环境研究院牛振华研究员认为,国内对净化产品的评价体系并不规范,标准也不是很到位,“除菌、除尘、纳米银抗菌网、有效抑菌防螨虫是最常见说法,有的厂家还说,净化器产品具有滤去尘埃、消除异味及有害气体等功能,并且只会产生诸如二氧化碳、臭氧、水等对健康无害的副产品。但实际上,臭氧过多,会伤害人的肺部,导致呼吸短促、咽喉发炎、哮喘病发作等。”

11月1日,上海市质监局公布了该市生产和销售的空气净化器产品抽查情况。远大TB400空气净化机及上海尚洁环保科技公司生产的SJ-1090B存在“臭氧浓度百分比”不合格等质量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空气净化器在净化室内空气污染方面到底有多大的效果似乎还有待考证,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

不少商家为求产品销量,都特别打出的“空中杀菌”、“对抗病毒”等健康概念,但实质上多是炒作。同时,使用空气净化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污染程度,但并不意味着使用净化器能从根本上消除空气污染。

“就单个空气净化机而言,机身本身并不贵,家庭版最贵的也就一千多元,但要频繁更换的滤芯也是几百上千,这可能是导致它很难走进百姓家的另一原因。”韩韩说。

目前,市场上有不少室内空气检测的机构,虽然收费不高,但一般做法是用低价甚至免费来吸引消费者,然后捆绑销售空气净化机赚大钱。

管理不齐备、用户认识不清晰导致不少商家都在浑水摸鱼,但公众对于空气的重视、身体健康的重视,仍会推升出更大的“口罩市场”。

杭州市日前已经启用了路边空气质量监测点,测量道路两侧的局地空气污染状况,可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和有机物的数量及浓度进行监控,类似的“技术供应商”以后将迎来市政府采购的机会。

春天来了 篇5

走在田野里,温暖的春风吹着我们的头发,好舒服。池塘边的小柳树吐出细细的柳条,嫩绿嫩绿的,在微风中摇摇摆摆,好像我的头发在微风中摆动一样。池塘里的水满了,清清的,凉凉的,能看见里边的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我伸手进去,她们便游到了我手上,哈哈,她们把我的手当成了她们的妈妈,好可爱啊!蜻蜓在水面上快活地飞舞,有时高,有时低,刚刚在这边,一下子又飞到了另一边,是在跟我们捉迷藏吗?

这就是春天了吧?春天真有趣!

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篇6

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温州困局

温州,虽地处东海一隅,但温州经济却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这个素有经商传统、因屡屡逐利于潮头而毁誉参半之地,演绎了三十余年来中国市场经济的摇摆发展。温州人引以为豪的“温州模式”,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是以个体经营的家庭作坊为经营主体、情感纽带的私人投资为融资渠道、提倡个人奋斗的艰苦创业为企业精神、规模化的商品市场为经营手段的经济发展方式。温州的商品和市场,成为中国市场化的急先锋。温州人敢于冒险的发财欲望和动力,成为国人拼了命追寻的东西。以民间资本、自由市场为特征的具有政治经济内涵的“温州模式”,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另一条道路。

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外贸出口受限,人民币升值,工资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再加上通胀压力和产业转型短期难以实现等因素,缺乏高端制造和新兴战略产业的温州经济,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当中。温州中小企业主“跑路”事件的接连出现,表明一场民间金融危机正冲击着温州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讲,温州模式的背后,并不是什么企业家精神,而是基于生存哲学之上的金钱欲望和财富动力。逐利无可厚非,但游戏规则是有收益就有风险。不管承不承认“国进民退”,近年来民营经济举步维艰却是不争的事实。温州民间金融体系的问题,除了整个金融体制原因外,最大的原因是温州的实体经济出现了问题,包括产业空心化、产业升级落后以及企业家过度涉及资本市场。做实业,企业已经赚不到钱了,又能怎么做呢?只剩下了“投机”,于是,大量的资本从实业经济中流出,炒股、炒房、炒绿豆、炒大蒜……凭着温州人的精明嗅觉,温州资本连连得手,于是,这种示范效应使得更多的资本流向了赌局。当大量的资金投入股市和房地产的时候,民间资本的命运就和国家的政策紧紧地绑在了一起。经济低迷,股市不振;而今政府又打压房价,房市低迷。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周转速度放慢,资金链就有断裂的危险。

不幸的是,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如金,而浮躁的民间资本在疯狂追逐快钱。这种供给与需求无法通过正当渠道匹配在一起之际,就通过与高利贷别无二致的民间借贷这种方式扭曲在一起,也由此衍生出一批中小企业败走麦城的悲剧。在温州,企业老板之间大家都比较熟悉,朋友之间或者与朋友的朋友之间相互担保,从担保公司或者地下钱庄进行融资。但这种方式风险性比较大,在这条资金链上只要有一个环节或者一家企业资金出现问题,就会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条资金链上的所有企业都会产生巨大的连锁效应。民间金融危机,也在向传统金融机构蔓延,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在2011年度出现上升,据当地银监分局人士估算,不良率将从2011年年初的0.4%上升至0.7~0.8%左右。

温州困局,本质上是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金融问题的一个缩影。民间高息借贷现象不仅存在于浙江,还广泛存在于江苏、广东等省份,在中西部地区也不鲜见。“民间资本多而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而融资难”。民营经济生存空间狭小,融资难;实体经济没有利润,大量资本沉淀于投机行业;国家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缺乏投入,最能容纳劳动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在这样的短视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的经济气氛下,温州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

温州金融改革启动

温州经济从辉煌至低迷的过程,不仅说明了资本的残酷性,也将民间资本渴求资金与发展的困境展露无遗,民间金融阳光化和金融体系多元化势在必行,金融改革与创新已经是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温州金融改革设想由来已久。早在2002年,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就提出过温州金融体制改革设想。而随着温州民间信贷危机爆发,这一设想再度被市场所关注。温州,总是在引领中国的风气,这一次也不例外。

3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金融改革终于启动。

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提出了十二项主要任务,核心点就是消除对民间金融发展的抑制,通过将地下的民间金融阳光化的方式,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培养金融市场主体,鼓励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自发性的民间金融体系,重塑民间信用体系。以下我们不吝篇幅将这十二项主要任务具体内容做一个详细列示:

(一)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制定规范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

(二)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

(三)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引导民间资金依法设立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及相关投资管理机构。

(四)研究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建立规范便捷的直接投资渠道。

(五)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鼓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设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造。

(六)创新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温州辖区内各银行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融资租赁企业。建立小微企业融资综合服务中心。

(七)培育发展地方资本市场。依法合规开展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及技术、文化等产权交易。

(八)积极发展各类债券产品。推动更多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

(九)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服务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推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市场监管。

(十一)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

(十二)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清晰界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边界,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

研读上述十二项主要内容,我们可以清晰读懂国家对民间资本、民间金融存在合理性的充分肯定,并且可以归纳出温州金融改革的三个主要着力点:

一是关于民间资本问题。如何有限进入金融机构,如何把民间融资活动引入正常轨道。

去年11月,温州市出台了加快地方金融业创新发展的“1+8”政策,提出了打造“全国民间资本之都”的构想,其中包括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举措。此次改革提出允许民资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应该是对温州本次金融创新改革的一种肯定。其主要功能是将股东及股东关联人的自有资金进行集中管理,将部分民间地下资金引上地面,有利于抑制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对规范和加强民间资金有序流动和有效管理有着积极意义。

其中亮点之一就是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显然,这项规定使得久藏地下的民间金融有了出头之日,建立多层次民间金融体系有了试验的场所。然而,也存在一个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现在却没有相关法律可依,商业银行法中是不允许民间资本设立银行的。那么,是不是修订商业银行法?还是国有金融机构参股甚至控股村镇银行?相关问题,尤其是控股权问题,如果不得到妥善处理,将会影响民间资本的热情。

二是启动个人境外投资。

2011年1月,温州市曾上报《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试点方案规定,温州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可通过新设、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设立非金融企业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试点期间,一个人一个项目不得超过300万美元,多个人一个项目不得超过1000万美元,一个人年度总额不得超过2亿美元。不久后,试点却因“国家外汇管理部门提出异议”被叫停。

目前,境内个人投资境外企业,合法的途径只有通过QDII,审批手续较为繁琐。温州民间资本走出去热情一直比较高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温州境外投资额5352.7万美元,外汇资金汇出2139.04万美元,人民币境外投资176.7万美元,对外担保450万美元。而通过地下钱庄到海外投资的无法统计,我们只知道海外大概有60万温商。宜疏不宜堵,合理引导才是关键。并且我国外汇储备已经高达3.18万亿美元的规模,稳居全球第一,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频繁变化,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也越来越高。为了分散外汇储备风险、平衡贸易顺差,应该鼓励积极向外投资,鼓励民间投资海外也是我国向海外投资的一种方式。

三是研究确立地方政府对小型金融机构、地方民间金融活动的监管地位与监管责任。

中小金融机构和准金融机构快速发展,各类金融组织和产品创新活动、混业经营的不断发展,使得当前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垂直管理、分业监管为主的金融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往往出现一些监管交叉或监管真空的领域。特别是对于温州而言,其庞大的民间资本加大了其金融风险防范的难度,频频出现民企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只是区域性风险的一个缩影,这就迫切需要加强监测预警,建立系统的体制,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疏导。

加强地方政府金融监管职责的任务迫在眉睫。应创新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分层次的依法监管体系,要建立地方与中央相关部门的即时信息沟通机制,探索中央监管机构只监管大的金融机构,微小型金融机构放给地方的监管模式。组建对民间借贷的行业管理组织,承担监督、评价、中介、仲裁等多个职能,对民间借贷进行管理。

金融改革与创新征途漫漫

改革是维系中国经济未来保持成长的必由之路。以往依靠高要素投入的传统经济模式其边际效用日益衰减,只有依赖制度变革、技术进步等手段来提高经济效率,才是中国经济未来健康成长的唯一选择。中国目前金融制度和体系已经大大落后于实体经济的需要和投资者的需求,还隐藏着金融风险。如果没有金融体制的创新,民营企业以及民营资本面临的困局难以根本改变。

2012年的春天,是民间资本的春天来了吗?

4月12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加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改善金融服务的一系列创新政策。深圳金融创新包括两大重点,第一,对新兴战略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倾斜性信贷政策;第二,培育多市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其核心目标在于理顺金融与实体的关系,用金融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战略转型。深圳即将出台的系列重大金融创新内容包括将与香港试点开展双向跨境贷款、成立深圳前海股权交易所、扩大代办股权转让试点和创新债券市场发展等。

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2年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外汇指定银行为客户提供当日美元最高现汇卖出价与最低现汇买入价之差不得超过当日汇率中间价的幅度由1%扩大至2%。

种种迹象表明,最近一个多月以来,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的步伐明显提速。短短时间内,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深圳加强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意见、人民币汇率扩大浮动范围等政策陆续出台,加之之前证券市场新股发行机制改革等内容,金融改革与创新的大幕徐徐开启。上海、天津、湖北陆续也有金融改革的信息传出来。

各界对温州金融改革的期望甚大,但十二项主要任务比人们预期的要谨慎得多,暂时还未涉及更深的制度层面的变革,也只字未提“利率市场化”等大家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十二项主要任务不过是纲要文件,缺乏具体实施措施。如何尽快出台实施细则将十二项主要任务进一步落实成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不然又将是一纸空文。4月23日,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据悉,《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目前已形成送审稿,待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分步实施。温州市近期将重点推进五大领域金融改革创新,包括建立健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组织体系;大力推进民间金融阳光化和规范化;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和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强化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会议上还指出,温州年内将出台《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并计划帮助引进一到两家外资银行,支持更多优质证券机构到温州开设分支机构,同时,积极支持温州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等。细则的出台将考验地方政府市场化的决心与勇气,细则的执行将决定金融改革的成败。

我们应该看到,减少金融管制、构建多层次金融市场,对打破银行业垄断、改变银行业经营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金融业长远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只有如此,民间资本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经济发展才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助推。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篇7

这次金融风暴的根源是华尔街金融衍生工具缺乏监管配以房地产泡沫引发的资金链断裂造成的,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 中国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虽然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 所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但从2008年年底起, 所谓“经济寒冬”也开始初现端倪, 出口减少、经济增长减缓、失业率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萧条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与此同时, 改革开放30年来, 对于被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掩盖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解决也变得迫在眉睫。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2009年, 也进入了所谓的经济萧条期, 如何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和减少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是政府、企业乃至个人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如何扩大内需, 刺激消费?如何提高就业率, 安置失业人员?如何稳定股市, 改革金融市场?如何保护中小企业, 增加出口?……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 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期望把损失降到最小。尽管对于政府的救市方案各方面褒贬不一, 但是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工厂, 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展开自救, 以便抓住主动权, 在逆境中求发展。

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是要搞清楚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什么样的方法最有效?就本次金融危机而言, 国际经济低迷所带来的冲击在所难免, 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但有些问题似乎还是源于改革过程中掩盖着的一些弊端, 而现在由于金融危机的到来最终被暴露了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颂扬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的同时, 必须审视那些我们在一味追求经济进步时所忽视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问题。逢此时机, “专稿栏目”中齐东教授的《抓住机遇完善市场发展战略推动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以另一种角度来看这次危机, 很值得我们深思!

“海外链接”中《匈牙利的中国批发城过剩》的文章, 使我们感觉到了国外的严寒的经济冬天, 那么目前我们国内市场如何呢?通过对一些大型商业城的走访, 了解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商品市场的现状以及能否顺利渡过“经济寒冬”。本编辑部全体同仁精心制作的专题报道《透过危机看前景》, 囊括市场与管理两方立场, 专家、学者、官员的不同声音和独特见解, 对于中关村市场的苛捐杂税、雅秀市场管理者和经营者带有冲突性质的博弈还有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百荣的惨淡经营等当前市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目的在于给商户以经营的信心, 予学者以调研材料和市场的灵感, 助政府汇集不同的声音, 并供社会各界传阅。如果您有不同见解, 请来电来函, 我们真诚期待您的关注。

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篇8

一贫民的需求

补锅匠代表的是经济最下层的贫民, 他们在经济上无法得到保障, 最大的眼前利益便是衣食无忧, 能够安享口体之奉, 之后才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他每天忙于生计, 有时候揽不到活可能温饱都成问题, 他要考虑生存, 没有闲暇顾及其他, 因此他一再强调“不管是瘪了的还是有洞的, 我都能修得像新的一样”, 但是补锅匠的实用物质主义并没有打动甚至惹怒了伊莉莎, 进而才导致了接下来佯装欣赏菊花, 投伊莉莎的精神需求之所好。他是理解伊利莎的, 当伊莉莎为之心动不可自拔地暴露了甚至想要跨越自己的道德底线, 渴望补锅匠回应的时候, 补锅匠也只是无奈地说“或许我理解”、“只要不是没有晚饭吃”, 直到最后遗弃了伊莉莎赠送的菊花而保留花盆 (花与盆隐喻着精神与物质) ——赤裸裸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较量。从两者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作为温饱没有保证的下层男性, 物质首先是第一的, 他也想在物质富足后有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他对女性追求自由和幸福, 实现女性自我价值持以理解的态度, 对于有物质满足条件的女性追求个人精神需求也是一种默许的态度。从这一方面来讲, 男性有默许女性自由解放的态度, 这是女性革命运动胜利的重要原因。

二中下层劳动者的需求

农场主亨利代表的是温饱有保障, 经济较富足的中下层劳动者。亨利和补锅匠同属物质第一、实用至上的典型男性代表。但不同的是亨利不需要四处奔波, 简而言之, 他们经济基础的迥异导致他们对伊利莎的精神需求回应也有差距。对女性解放的态度差距颇大:补锅匠的态度我们分析为理解和默许, 但是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不得不放弃菊花, 放弃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而保留了盆, 守着实用需求。所以补锅匠对精神层次只能得而不求 (伊莉莎有意示意补锅匠, 但他只能为了生计考虑, 不敢奢求, 从而放弃了伊莉莎, 放弃了菊花) 。而亨利则不同, 物质相对富足, 在精神方面也较丰富。亨利对伊利莎的菊花虽有意见, 但也不反对, 还会夸耀其“长势好”、“菊花大”, 农闲时还会邀伊莉莎去吃饭、看电影, 这些都说明亨利意识到了单纯的物质生活的沉闷, 意识到伊莉莎也需要精神安慰。更值得一提的是拳击赛, 当伊莉莎询问时, 亨利也比较善解人意:“你也想看吗?你要真的想去看, 我会带你去的。”可见亨利还是相对比较开明的, 并没有把所谓的“男性运动”仅限于男性看, 并还邀请自己的伴侣伊莉莎, 希望她能成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精神伴侣。亨利还说以后多带伊莉莎出去, 这也是男性对女性走出家庭束缚、走向社会所表现的支持态度。从以上分析可知, 物质满足的男性同样需要女性的自由开放, 这也是女性自由解放运动成功开展的必要条件。

三物质条件富足者的需求

伊莉莎代表的是物质条件富足的“富族”。没有了衣食之忧, 伊莉莎才有闲情雅致来精心培育、欣赏菊花。虽然身居农场却有着贵族的潜质。但是“就像被开发的自然一样, 妇女总是在被动的位置”, 伊莉莎早就厌倦了这种压抑的生活, 因此到处显示着伊莉莎冲破束缚, 走向自由解放, 追求精神层次需求的意识。着装中性、关心外界、乐于出门吃饭社交, 显示出了其开放自由的姿态, 对外界的好奇心理不由自主暴露出本能的驱使——性解放的追求。对男性运动 (拳击赛) 的好奇, 萌生了作为女性对主动了解男性兴趣爱好的精神需求。由此种种, 显示了伊莉莎虽是传统观念上深居简出的好女人, 但也显露出了某种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即实现自由平等的精神需求。由此可知, 女性自由解放是女性自身的必然需求, 也是重要的推动力。

四结束语

女性自由解放不仅是女性的需求, 也是男性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 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稳固, 这种寒冬紧迫的状态势不可挡地将步入解放的春天。

摘要:《菊花》是约翰·斯坦贝克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本文从女性革命运动由冬天走向春天来解读其主题, 并从不同阶级需求的微妙变化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该作品。

关键词:《菊花》,女性革命,冬天,春天

参考文献

[1]孟芳.“不再存在精神问题”——斯坦贝克《菊》的主题阐释[J].中州大学学报, 2007 (1)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实体书店的春天来了? 篇9

关键词:实体书店;国家政策;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34-01

朋友在某个大型实体书店当主管,近日与朋友聊天的时候她提到去年她所在的书店去年仍然是赤字,她抱怨道书店收入实在是堪忧,连她这个主管拿到的工资也不多,意欲跳槽。二人通过微信唏嘘了一把实体书店如今生存的艰难状况。随之看到新闻上报道于6月16日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在当日起开始实施。这一政策的发布无疑是体现了国家对于实体书店的发展的重视和鼓励。近年来许多中小型实体书店的纷纷倒闭,饱受网络书店的冲击,实体书店的服务覆盖面也在逐渐地萎缩,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国家已经将发展目光放到了实体书店的发展规划上,实体书店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吗?毫无疑问,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实体书店自身的创新与经营模式转变是他们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所需进行的工作,这样实体书店才能度过寒冬,迎来春天。

在国家指导思想之下,实体书店在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相比较网络书店,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相对于网络书店来说,实体书店更加贴近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能使顾客体验到在网络书店不能体会到的实体购物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引导民众阅读的角色。实体书店摆放在书店里的图书和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都是在无形之中引导着人民随着书店的发展步伐进行文化阅读与活动。因此,近年来的实体书店发展的严峻状况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无疑是给处于寒冬时期的实体书店的发展前景起了指示作用。无论是关于城乡实体书店的网点建设,还是实体书店的发展模式等方面都作了详细的说明,最让经营人员欢欣鼓舞的是关于实体书店未来发展的资金问题的具体意见。因为在实体书店的运营当中,最严峻的问题是资金的流通,例如书店的房租、工作人员的薪水等书店运营资金,直接影响到了书店的生存和运营。《意见》中的关于“加强财税和金融支持”的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实体书店的力度,这无疑是对于实体书店现今的难以应付的资金问题解了燃眉之急。不仅仅实体书店内部问题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指导,在实体书店的成立以及运营环境也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完善。特别是一直以来被网络书店的低价销售和盗版现象所困扰的实体书店销售额下滑和图书利润减少等问题,通过对出版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和整顿,将实体书店的资金收入的压力大大地减少,让实体书店在出版市场上的处于劣势的地位得到调整,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整个出版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在这些政策的顺利实施的情况下,实体书店的严峻处境会得到一些缓解。当然这些都是政府“看不见的手”在以外部的力量在推动实体书店的发展,作为实体书店本身也是要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来做出调整和改进创新。

实体书店不仅仅是作为经营性文化场所,又是文化传播与共享的载体,承担着传播文化的重要责任。在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支持下实体书店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在外部条件改善的环境下实现“内外兼修”,在《意见》中强调支持知名民营书店做优做强,鼓励中小书店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这给实体书店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各类实体书店的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借助这些经验各位实体书店的经营者们可以摸索出适合自身定位的发展路线,例如诚品书店,以书店为品牌核心,发展为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复合式经营模式,从台北到大陆的苏州,逐步形成一个品牌产业链,秉承着一个经营理念,结合不同分店的特点,采取连锁而不复制的经营模式。从现有的知名实体书店的经验模式来看,它们不再是以往的传统地以卖书为支撑,而是在卖书的基础上发展多项文化产业,例如咖啡、画廊、培训等各项功能的组合,让书店上升为文化符号或者文化地标。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下,各种书店纷纷开始探索未来的发展道路。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实体书店可以大胆地进行创新,例如与美食进行结合的美食书店。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实体书店遇到的巨大变革,需要实体书店由传统的模式向新兴业态的转变,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实体书店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既能使实体书店这个传统的行业获得新生,还能在此基础之上获得更好地发展。不仅仅如此,在《意见》中的各种指示为实体书店的未来发展定下了明确的目标,给予实体书店极大的帮助。

实体书店的存在与发展不容忽视。政府对实体书店的鼓励、支持、引导等各项工作的进行,从最初的几项政策的颁布到《意见》这一系统化政策的实施,体现了政府对于近年来实体书店的“倒闭潮”现象的重视。这次政策的发布给处于在黑暗中自己摸索的实体书店点亮了一盏明灯。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指导下,各部门相互合作和监督,实体书店积极配合进行创新和转变,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文化责任,方能走出寒冬,迎来春天。《意见》的颁布,是给实体书店一个信号,意味着整体严峻的外部环境即将迎来改善,为实体书店的拓宽了发展空间,使其在日益进步的现代社会里能更好地跟上时代的脚步,让寒冬不再来临。

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 篇10

二、案例背景说明

智障学生心理发展迟缓, 心理发展水平低下, 要让智障儿童对音乐产生感觉, 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审美,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上, 要从智障儿童的实际出发, 选择适合他们身心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让智障儿童充分动口、动手、动脑, 使其融入群体互动之中, 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理念是:“尊重智障儿童, 培养审美能力, 构建互动型教学”。歌曲《春天来了》为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它以舒展的节奏, 活泼、欢快的旋律, 生动的描绘出春天到来时花开、蜂飞、蝶舞的美好景象。针对智障儿童心理发育迟缓特征, 在对一年级教育中较为合适。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及接受能力, 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对世界、对生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所以选择本首歌曲来带领学生实现“学-玩-知-创”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有感情演唱《春天来了》。

2.通过学习音乐, 了解春天里有哪些事物, 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

3.通过学习音乐, 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歌曲学唱是重点, 歌表演创编是难点。我设计这样教学充分体现探索性教学, 尊重学生, 让学生自主, 独立的思考, 引导学生发现美的事物, 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是一味的老师教学生学, 而是让学生自己成为小老师,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 以及自我实现和自我肯定, 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完成奠定好基础。

五、案例分析

1.抓住智障学生及儿童发育的身心特点, 激发、培养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及音乐的兴趣, 增强自信。

智障学生与普通年龄段的儿童相比, 身心发育都较为迟缓, 同时由于社会普遍存在一种对于残疾人的歧视心态, 在智障儿童身心发育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的引导其健康成长, 会对今后的成长带来诸多不利的负面影响。音乐教育是儿童美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儿童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特点, 比较适合采用激发性、模仿性的音乐教学手段, 进行直观的教学, 让学生能直接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提高学生对世界认知能力, 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因而课程的设计从儿童对春天的认知入手, 将他们对于春天的感官认识融入到音乐之中, 将他们心中春天的各种形象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世界的美, 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 将自身的认知与音乐相结合, 并用自己的歌声、形体语言表达出来,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将学生好动、好奇、爱模仿的各种天性与音乐教育相融合, 将“玩”与“学”融汇, 学生自然集中了注意力, 进入学习中。

2.注重“美”, 以审美为核心, 创设情境, 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美学教育的难点就在于难以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准确表达与传递, 只能通过言传身教, 用心投入, 通过自身切实感受提高内在修养。对于智障儿童而言, 这种情感的传递要更加困难。因此, 音乐的美学教育必须针对他们的身心特点, 通过营造适合他们的教学环境, 将审美的知识进行传递。无论是课堂的布置、教学的次序、歌曲的演唱还是最后的表演, 都是为了让智障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强对世界认知, 促进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追求。我以学生对春天的认知开头, 将他们的认识通过音乐多媒体表现出来, 让学生对音乐产生直观的、初步的印象, 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在音乐学习巩固过程中, 充分利用儿童好动、好奇的心理, 让他们自己设计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并将每个小朋友的表演串起来形成即兴歌表演,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让每个人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课堂交流中, 使得他们不仅提高了审美, 还获得了自信, 这是智障儿童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点。

3.充分调动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用自主, 模仿, 合作, 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程中先创设儿童想象春天形象, 然后利用歌曲把学生认知表达出来, 最后再通过学生的自我模仿来加深印象, 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主体位置;充分利用学生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能有效保证课堂效果的最大化。在教学中, (1) 先由我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春天各种形象; (2) 通过交流、多媒体、教学道具等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们的认知, 通过总结他们的认知, 将《春天来了》内容融入, 带领学生对春天形象更加多样丰满, 减少老师教, 学生学的程式化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让他们充分思考, 让学生来教老师的互动学习; (4) 为了让学生更好把握歌曲, 增强对世界认知和审美能力, 在教完歌曲, 学生大致掌握歌曲内容以后, 让学生开展演唱与歌表演, 利用自己肢体语言来表达歌曲中的内容, 最后将每个动作串联起来, 与学生们一起唱一起表演, 进一步巩固所学音乐。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好时间, 一系列教学完成后, 正好是一节课时间。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上得很成功, 基本实现我的教学设想。

总之, 把握好智障儿童身心特征, 将主动参与的教学方式融入音乐教学中, 实现“学-玩-知-创”的教学目的, 给音乐教学方式带来新的活力。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应继续改进、完善、落实, 使音乐艺术更进一步的发挥其独特作用, 为智障学生的身心综合发展注入动力。

摘要:智障学生心理发育迟缓, 心理发展水平低下。本文通过一则音乐课程教学案例来阐述, 要让智障学生对音乐产生感觉, 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审美, 就要根据智障儿童的身心特征, 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 来完成音乐教学目标。

上一篇:民族音乐的崛起下一篇:安全防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