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在线教育

2024-06-30

英语在线教育(精选十篇)

英语在线教育 篇1

我们应该意识到大学英语是中学英语的延续, 是整个小、中、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因此有学者提出, 中国英语教学应构建“一条龙”科学体系。教学中既要考虑到它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也要考虑到其阶段性及各阶段的衔接性, 使各个阶段自然过渡, 合理连接。但是在我国高中、大学英语教育阶段有意和无意之中被人们孤立开来, 严重影响了我国英语教学整体上的宏观调控, 妨碍了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平稳过渡。

2高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当我们的学生离开高中进入大学, 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 很多学生有相当一段时间难以适应。部分新生因不适应大学英语的学习而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有的甚至对英语学习感觉迷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是什么?如何解决?这是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及教学研究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先后从事过中学英语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对大学英语教学和中学英语教学进行比较, 就衔接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思考, 下面从教学重点的转移开始着手分析, 讨论高中英语教育向大学英语教育过渡中的几点问题。

2.1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不同

大学英语教师, 尤其是那些从大二回到大一的老师, 由于受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影响, 因而教学起点往往太高, 对学生的期待值也太高。大学教师相对来说英语能力普遍较好, 均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很不适应。再者, 由于心理和智力方面的原因, 大学、高中学生在课堂活动参与方式上和学习策略调整上存在着差异。一般说来, 高中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不够强烈, 上课时往往是被动听课。升入大一后, 面对全新的课堂活动形式, 如小组讨论, 分组辩论, 往往无所适从。其次, 大学教材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自主和探究学习,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 一时难以适应。

2.2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不一致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 (实验修订稿) 的规定, 高中英语总课时量为384课时, 周课时累计为12课时;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总课时为280课时, 分四个学期, 每学期70课时, 平均每周4课时。适应了高中几乎每天上英语课的学生们, 一下到大学每周只上两次英语课, 面临课上学习时间的猛然减少, 而课程难度骤然增加, 大一新生们一时间自然感到不知何去何从。如缺乏引导和调整, 心里负面情绪过大, 学习效度难以保障。

2.3词汇量猛增, 学生毫无准备

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所要求掌握的词汇量跨度较大: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掌握1200个单词, 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汇分阶段要求为领会式掌握4200, 5500和6500个单词以及有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语。大一新生普遍感觉词汇压力过大, 如不及时调整学习方法, 会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

3解决衔接问题的建议

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脱节, 是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也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不仅需要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的努力, 也需要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关注和行动, 同时, 更需要各教育、教学研究部门的探索及政策支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3.1基础至关重要, 应加强对中学英语教学的了解

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缺乏对学生高中学习经历的了解, 也就无法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理想在教学。这样导致了学生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影响学习效率。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院校可与若干中学结对子, 从大学的角度帮助中学英语教学, 这样能使中学和大学英语的教学更好地衔接。大学教师要熟悉中学英语教材和课程标准, 了解其重难点, 熟悉中学英语教法;经常去听中学英语课, 相互交流英语教学信息, 以便找准衔接点, 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这样我们制定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才更具有针对性。

3.2鼓励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动力

在大学里, 学生是将被点燃的蜡烛而不是有待填充的空瓶子。大学教育的终点是让学生形成一个内化的稳固的语言体系, 掌握一些学习外语的策略和方法, 以便在将来脱离了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之后能自主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 使大学英语真正成为一个帮助了解、扩展、强化专业知识的工具。大学英语教育理念是“授之于渔”, 而不是“授之于鱼”, 自主学习才是最长远、最高效的英语学习模式, 教师应鼓励学生改变学习观念, 但对他们的要求要循序渐进,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3.3使学生明确大学学习目标和方法

大学英语的学习和高中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不论在态度上还是在方法上, 大一新生都应有所调整。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 靠的是日积月累, 每天接触是至关重要的。在大学里更侧重的是同学们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老师只是充当引路人, 大部分学习都要依靠同学们的自觉自立。在大一阶段, 主要注意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

还要适当地读些英文报刊、杂志, 也可以看些简易的英文小说。另外, 经常听些英文广播或录音、歌曲等, 对提高听力也很有帮助。提高口语的途径就是就利用一切机会多开口练, 别怕犯错误。

4结语

在高中英语向大学英语转变过程中, 确实存在着教学上的一些问题, 这需要教学大纲制定者、教材编著者、广大大学英语教师和大学生都做出努力, 相互协作, 以实现更好更平稳的过渡。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分析和研究高中英语教育向大学英语教育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针对各阶段过渡的衔接性方面的不足, 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希望促进我国英语教学的整体性, 实现从高中到大学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高中英语,大学英语,英语教学,衔接

参考文献

[1]施卓廷, 彭淼.浅析大学英语自主学习[J].考试周刊, 2008, (1) .

[2]吕中舌.关于“一条龙服务”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1) .

英语在线教育平台商业计划书 篇2

导读:随着K12在线教育的兴起,国内的在线语言教育市场用户数量增长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新东方、好未来等传统英语教育行业巨头也顺应潮流,加速布局在线英语教育市场。在政策与资本的支持下,在线英语教育持续升温,逐渐占据我国英语培训市场更多的份额。以下是一份英语在线教育平台商业计划书范文。

1、项目简介:

英语在线教育平台商业计划书

2、团队介绍:

CEO 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专业,曾在4A 广告公司盛世长城担任客户群总监,之后到好未来教育平台担任市场总监,负责客户开发。对于教育行业的痛点了解深刻,且十分擅长精准营销。

教研总监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儿童心理学领域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对青少年心理把握十分精准。“英语顶呱呱”前明星讲师,以“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进步神速”著称。具备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

课程设计师

复旦大学外语专业毕业,曾担任MBA班商务英语教师,对多媒体网络化教育模式有较深的认识。后参与天蓝英语APP开发,有移动端课件开发经验。了解并掌握教学设计原理及方法。

3、痛点分析:

缺乏互动性:

在线授课很难替代线下的面授感,互动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差。内容生产难:

在线课程制作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生成之后的课程内容单

一、灵活性不强。师生关系割裂:

在线课程单纯内容传递,不能有效嫁接教学服务,无法建立师生粘性。缺乏评价标准: 线下与线上授课,课堂内外教学缺乏一致性评价标准,老师的教学成果无法得到有效的验证。

4、解决方案:

多场景、混合式智慧教学云平台:

支持多种授课场景,包括微课教学、直播教学、双师课堂、一对一辅导、线下互动教学,满足全场景教学需求。

引进优质教材:

引进并同步国际学校原版教材,匹配分级阅读材料。使孩子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国际学校的教育资源。

独创手势教学法: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身体动作与口头语言通过手语的方式相融合,更好地激发孩子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对一助教服务:

专业助教团队,辅助外教工作。每个家长都有一名一对一助教,及时响应家长的需求。为孩子定期测评,巩固学习内容,强化学习效果,调整课程进度。

5、市场概况:

根据速途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自2014年起至2016年底在线语言教育市场规模增加100多亿元,预计2017年在线语言教育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64亿元,增长率为22.1%;而到了2018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450亿元。在语言教育市场中,以英语教育最为火爆,为满足市场需求,各类在线英语教育平台不断崛起。

在线语言教育市场用户基数较大。数据显示2014年在线语言教育用户规模为1321万人,2016年增长至1932万人,预计2017年将以20.8%的增长率增长至2344万人。

6、产品介绍:

1、课程体系:根据一对一测评结果,选择不同级别的主修课程。以下是课程的教学重点: 一级:听说基础,字母发音规律。

二级:词汇、句型使用,初级的主题式项目学习、应用知识的能力。三级:高级语法、拓展阅读、写作、话题讨论。四级:创造性写作、发表观点、展示项目。

2、收费体系:

(1)体验课程:288元(2)正式课程:

一对一外教:一级课程:88元/课时,二级:108元/课时,三级:128元/课时,四级:138/课时。

小班课:每个班有5个学生,一级课程:48元/课时,二级68元/课时,三级88元/课时,四级:98/课时。

7、盈利模式:

课时费:开展在线课程,收取课时费。以一对一外教课为主,目前正在小规模测试小班课的模式,已组织了10批学生进行试验,满意度达到90%以上,家长付费意愿较高。

会员费:会员3节线上体验课免费以及线下英语训练营的优先参加资格。会员费58元/位。

8、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A: 专注为4-12岁的小朋友提供专业的北美外教在线1对1英语学习的平台。师资主要来自于北美,其成本偏高,但口音纯正,家长评价较高。

竞争对手B:

“被业界称为英语培训行业的小米手机”。外教主要来自于菲律宾,走平价路线,但口音经常被家长所诟病。运营成本过高,亏损幅度持续扩大。

竞争对手C:

13年成立,主打真人欧美外教,1对1固定私教。营销模式重线上,和互联网大V(papi酱、咪蒙、湖南卫视自制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合作,效果出众。

9、竞争优势:

纯正英语课堂:全程外教授课,经验丰富的中教全程跟踪教学进度 智能化平台:支持多种教学场景,家长监督和学校管理服务,一步到位 个性化教学:通过孩子入学测评,帮助每位孩子定制个性化教学服务

专业测评体系:课堂成果展示与跟踪,学生专业测评系统,以及全方位的教学监控系统

10、运营数据:

课程续费率:72% 注册会员:3.5万

营业收入:2017年的第二季度盈利额为180万

11、股权结构:

CEO 60% 创业团队30% 期权池 10%

12、融资计划:

融资500万,出让10%的股份 团队完善:200万 产品完善:100万 市场推广:100万 业务扩张:100万

英语在线教育 篇3

关键词:英语教育 教育模式 教育政策

跨国语言教育机构英孚集团于2014年11月发布了第四版全球英语能力评分报告(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又称英语熟练度指标),该指标是目前覆盖面最广的全球英语能力排名。中国在上榜的61个国家及2个地区中排名37,在22个亚洲国家与地区中排名11,得分50.15,与最高分获得者丹麦相差19.15分,在五档熟练度评分等级“极高、高、中等、低、极低”中处于第四档——低熟练度。这一成绩并非孤例,从2011年3月英孚开始公布第一版全球英语能力评分报告以来,统计国家数量从44国增至63国,参测人数从200 000增至750 000,而中国一直处于英语“低熟练度”国家,不仅在全球排名偏后,在亚洲也属中等。

中国的英语教育已经开展多年,虽然有进步,但步子较小、成效不大,那么,我国的英语教育模式存在哪些不足?国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建构更有效的英语教育模式?这些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选取了芬兰和韩国这两个国家的英语教育体系改革和英语教学模式,对其进行介绍、比较和评述,进而结合目前国际语言教育形式探索我国英语教育模式改革的设想。

一、研究背景

本文将主要评述芬兰和韩国(北欧国家和东亚国家)在英语教育政策上的演变,以及目前采用的英语教育模式。这两个非英语母语国家都相当重视语言教育,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英语教学模式。选择芬兰是因为其代表了一直处于全球英语能力评分最高等级“极高熟练度”的北欧地区国家;而选择韩国不仅因为其在外语学习背景和文化上和我国颇为相似,还因为韩国在四次全球英语能力评分测试中均被划分为“中等熟练度”,排名一直居亚洲3~5名,仅偶尔落后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和香港。中国、芬兰及韩国历年成绩、排名及等级见下表:

二、芬兰、韩国的外语教育政策演变和外语教育模式

1.芬兰外语教育政策演变

(1)从双语言教育到多语言教育

1922年,芬兰将官方语言定为芬兰语和瑞典语,当时国内分别有90.7%和5.4%的人民以这两种语言为母语。二战以后政治形势改变,芬兰社会开始更多地接受欧洲和美洲价值观的影响,英语开始受到重视。英语作为选修课程进入学校始于1970年代的全国教育改革。这一次教改将早期的多样化分散的学校体制统一为综合性学校系统,教改成果成为后来芬兰教育体系的核心。[1]教改使得外语(除芬兰语和瑞典语之外的语言)从部分中学选择性教学扩展到全体中小学强制性教学,可供选择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德语和俄语等,其中英语逐渐成为学生的普遍性选择和中小学的常见科目。

(2)从本国语教学到外语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

1976年至1978年,芬兰语言教育部门提出了一项教改提案,建议芬兰人人都须学习瑞典语和英语,30%人口要学习德语和俄语,15%~20%人口学习法语。提案还指出高中学生应该在两门官方语言之外再学习两门外语。这一提案为芬兰的语言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也使芬兰早于其他欧洲国家20年确立语言教育目标。[2]从1980年代开始,芬兰政府颁布了数条政令以扩大外语教育的语种选择,并提升语言熟练程度。到了1990年代,芬兰高中80%的学生选择学习外语。

同时,在1980年代政令的影响下,1989年教育部下属机构建议从中小学开始使用外语进行教学,此前,芬兰学校教学语言主要为芬兰语和瑞典语。现行法律规定,在九年制综合性学校和高中学校里,可适当选择除本校教学语言之外的语言进行教学。在初、小学校和高中学校可以自愿组织一到多个教学团队以提供外语教学。[3]

2.芬兰外语教育模式

调查显示77%的芬兰人在外语方面有天赋,这一数据超过欧洲平均水平44%。英语作为芬兰的最普遍外语,会讲英语人口占总人口的63%,领先于官方语言瑞典语(41%)和传统优势外语德语(18%)。芬兰政府鼓励民众学习多门外语,且芬兰人学习外语动力强。欧洲的一项语言调查表明,排名前三的积极语言学习国家依次为瑞典(32%)、拉脱维亚(28%)和芬兰(28%)。[2]

从1990年代早期开始,跨文化技能开始成为芬兰外语教学的指导性概念。芬兰的外语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外语沟通氛围,目的是一方面让他们了解并尊重他国的文化,另一方面让他们熟练地使用语言技能。从1991年开始,芬兰的教师们采用语言与内容融合教学法,开始使用外语进行全学科的教学。因此尽管所有的外语教师都是芬兰本国人,从小学到高校,外语教师在课堂上基本完全使用外语教学,仅在解释语法时使用本国语。学生提问时也只可使用外语。在语言学习的早期,学生的口语训练甚至是在还未充分学习语法的情况下进行的。语言课程结束时学生接受笔试,口语测试则在学期中进行。学生的口语技能在整个学期内受到多阶段形成性评价,因此他们须积极参与课堂口语活动。[4]

3.韩国英语教育政策演变

(1)韩国英语计划和外教的输入

韩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变革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1995年在金泳三总统执政时期,韩国制定了最早也最具影响力的、旨在提升国民英语水平的英语教育政策——韩国英语计划,该计划邀请英语为本族语者教师(下简称外教)进入韩国任教。政策实施当年韩国接受了59名外教,1997年激增至856人。1998年因受金融危机冲击降至274人,至2002年经济复苏重新攀升至500人。[5]

而该计划虽每年花费千亿韩元,却未如预期达到效果。由于并未对外教提出有效的准入要求,以至于早期赴韩任教的外教仅凭着一纸任意专业的学士学位即可入境求职。后期虽增加了对外英语教学资格证的要求,但因学时要求较低,因此外教的大量输入并未给韩国的英语水平带来实质进步。

(2)韩国英语计划的修订

2008年,韩国政府为应对国内居高不下的英语学习需求,修订了外教入境政策。将外教输入来源国扩充至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双语国。其中后两者在亚洲拥有最高的英语熟练程度。对来自于这些国家的语言教师,韩国提出了更高的入境门槛要求——语言熟练程度证明和教育或英语相关学位。然而该项举措收效不大,菲律宾因为一些手续问题暂无法派出外教,而印度仅在2010年和2012年各派出两名外教。

(3)本土英语教师培训及英语口语培训师计划

外教输入计划收效甚微,韩国政府意识到培养本国英语教育人才的重要性。2008年,韩国政府教育机构决定将公立学校的英语教育交给本国教师。后来三年里,政府录用了23,000名本国教师进行英语教学,并建立了每年3000名的本土英语教师培训计划。[5]

除外籍教师和本国教师以外,韩国2009年采用新计划雇佣英语熟练的韩裔英语口语培训师。口语培训师无须接受常规教师培训,须提供英语母语国家的本科以上学位、英语作为外语教学或对外英语教学证书、英语能力证明及测试分数。有推测认为,政府最终计划用口语培训师取代外教。首尔市已于2012年削减了255名高中、200名小学以及252名初中外教。

4.韩国英语教育模式

韩国教育部1992年颁布的“第六版国家初高中课程大纲”中建议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模式从语法翻译教学法转变为交际性语言教学法。2003年颁布第七版大纲,要求高中英语教师以全英语授课,并在前一版基础上增加了语法要求。2008年新计划要求截止2012年,全国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高中英语课堂以全英语授课。韩国推行交际性语言教学法的四个目标是:第一,提升英语学习兴趣;第二,树立使用基础英语语言的信心;第三,建立使用日常英语交流的基础;第四,通过英语教学了解国外风俗和文化。而交际性语言教学模式在韩国中小学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遇到的障碍包括教师信心不足、教师口语能力不够、课堂人数过多、缺乏对教师交际性语言教学法的培训以及缺乏教育经费等等。尽管韩国教育部公开表明英语教学需要使用真实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来提升中、小学生的沟通能力,但现行的中小学教材(2012版)中却鲜见沟通性教学任务。[6]而多数韩国学校学子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性语言教学课堂(包括小组活动、课外语言练习、任务学习法、使用真实教学材料以及信息差活动)表示欢迎。[7]

5.比较及评述

从总体来看,芬兰和韩国的英语教育政策的演变是遵循各自国家的社会发展背景和国家发展需要规律的。芬兰受到二战后德国战败,英美战胜的影响,而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从农业化北欧小国到现代化科技强国的定位转变,而开始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统一教育体系;为了平衡与周边各国的关系和加强交流,而致力拓展外语教育的语种。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而开始社会及教育政策变革;为了加速国际化并拉近东方文化与世界的距离,而大规模引进英语为本族语的英语教师;为了切实保证英语教学质量,而着力培养韩裔英语教师。

从语言教育背景上,两国具有很多共同点,如两国都是非英语本族语国家,都基本属于单一化民族国家,两国教师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等。但在各自的英语教育变革后,两国所取得的英语教育成效却具有较大的差距。芬兰在语言教育上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国人令人惊讶的语言天赋,还有他们在语言教育理念上超出其他国家20年的前瞻性,将语言内化于文化中的教学实践以及语言教师过硬的专业水平。韩国意识到语言交际功能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推广交际性语言教学,在初、中等教育阶段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教师素质不过关、教考分离和配套措施跟不上等阻力,可见语言教学从理论到师资准备、从体系建构到教学实施需要一个过程。

三、对我国英语教育模式的启示

1.对我国英语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的反思

近年来英语改革已成热点话题,研究者们纷纷指出当前学校英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归纳来看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学历及能力和英语教育环境。

从课堂教学组织来看,很多教师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语言操练基本上以PPP模式为主,即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练习)和production(输出)。由于学生数量多,练习时间少等原因,学生小组活动徒有其表,缺乏有效性。很多教师在进行外语课堂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材为中心,只有与教材有关的教学内容,无具体目标和要求;学生在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依旧处于被动地位。[8]

从教学效果评价来看,缺乏英语学习的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学习者很难把其学习者英语提升到使用者英语这一层面。[9]

从教师学历来看,我国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的学历背景都是英美文学或英语语言学,而非二语习得或教育语言学。[10]这样的学历结构由于缺乏理论基础,很难在教学中灵活使用教学法,有效地传授知识。从教学能力上来看,“很多教师的外语使用多限于课堂组织,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真正的‘人际交流’,而且语言表达不丰富,语法和用词错误多”。“由于无法用外语自由表达,教师常常会采取‘回避’或‘缩略’策略,呈现给学生的是不地道、不准确的外语。”[8]

从教学环境来看,全国的学校英语教学,无论哪个层次的学校大致执行的都是教育部制订的统一培养方案,接受的是统一的管理和评价体系。教材的选用范围有限,缺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教材。[11]不仅如此,王初明认为目前的英语教学“针对考试而学,学不好外语”。

2.我国英语教育模式变革设想

鉴于以往的研究虽对学校英语教改提出了各方面意见,但多数立足于本国的英语教育阶段性发展和改革,很少能结合国际英语教育的大趋势,现提出国际性视野下我国英语教育模式变革的一些设想。

(1)全面提升英语教师素质,形成教师终生学习观念

在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方面,语言教师不仅要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也至关重要。因此除现有的英语教师在职培训项目以外,可利用寒暑假时间进行中长期教育理论和实践培训,定期更新、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教育学理论,并可采用工作坊、公开课等形式帮助教师进行实践,以掌握多样化教育技巧运用于不同类型学生;可鼓励教师进修教育学相关学位。在培养未来的语言教师方案中,可仿照芬兰方式,实行“4+1+X”教育模式,即四年语言学习、一年教育理论及实践、一段时间海外学习生活经历。教师要形成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打磨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保持竞争力。

(2)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促进个性化教学

关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区别,White做出了以下比较——Type A以教师为中心“学什么”,Type B以学生为中心“怎么学”。[12]

White认为习得的过程更重于习得的主题,而Type B通过内化语言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具体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沟通商量确定每一次课的教学重点,化教学单元为不同项目任务,每项任务中由学生提供部分教学材料。学生成为课堂主角,并通过频繁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而内化并习得语言。通过轮流负责项目任务的方式,也可兼顾每个学生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指导他们以个人兴趣申请科研项目,以发挥其所长;对于能力较弱的同学,可仿照欧美模式,另设“特殊教育”,教师进行单独辅导。数名英语教师可组成备课小组,共同讨论教学手段和学生类型,分享教学心得。

(3)实现教材多样化,鼓励教师编写符合教学目的的讲义、教案

个性化教学要求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编写的统一教材难以适用。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了解到,EFL/ESP教师几乎不使用固定教材,他们的教学内容多是围绕教学目的由教师选用、学生补充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主题选取材料,还可积累学生提供的好素材编成适合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内化语言知识的讲义、教案。可根据难易度、侧重点不同,编写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教学类型的讲义。学校还可举办自编讲义、教案比赛以鼓励教师的教材研究热情。

(4)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对输出性技能说、写的形成性评价

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比例,降低终结性评价比例。说、写技能强调平时的积累和使用,频率不够则无法形成知识内化。同时,提高形成性评价使得学生不再过度关注终结性考试,不再为考试而学,从而强化了平时语言训练动机。现有英语测试形式对英语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对阅读、词汇、听力和语法的强化和对口语的弱化,使得学生重听读、轻说写的功利性明显,可仿照国际性考试将口语考试项目常规化,并增加写作所占比例。

21世纪的英语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沟通工具,而是保证我国国际竞争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助力。一个国家外语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要积极了解国际语言教育发展形势,并结合国内的发展现状,由教师、学生和政府教育部门的相互配合做出教育模式调整。教师要拟定个人终身学习计划,努力提升作为教育者的专业素养,改变效率不高的教学方式。学生要摒弃为考试而学的思想,成为课堂的中心。政府教育部门应为改革提供相关政策和经费支持。希望本研究能进一步推动我国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Nevalainen.T.Studies in Variation,Contacts and Change in English Vol5:National survey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Finland:Uses meanings and attitudes[M].Helsinki.Varieng,2011.

[2] Korhonen.M.Foreign Languages in Finland’s Educational System[N].Europe.The New Federalist,2006.

[3] Marsh. D.,Nikula.T.,Takala.S.,Rohiola.U.,KoivistoLanguage.T.Teacher Training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in Finland [J].Fu-Berlin.Userpage,2006.

[4] Kim S.Why Are Finnish Fluent in English?[N].Korea. The Korea Times:Education Abroad,2008(4).

[5] Ramirez.E.Is Korea's EFL Education Failing?[N].Korea. Education. Groove,2014(3).

[6] Kanter.C.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a Korean English Elementary Textbook[D].Saint Paul. Hamline University,2013.

[7] McClintock.K.Korean University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J].Tesol Review,2011(11).

[8] 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5).

[9] 沈惠忠.中国英语教学与研究的新构架:感知、实践与范式[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1).

[10] 蔡基刚.国家战略视角下的我国外语教育政策调整——大学英语教学:向右还是向左?[J].外语教学,2014(3).

[11] 赵光慧.张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个性化、学科化、中国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6).

[12] Jambor.Z.P.Favorable Teaching Approaches in the South Korean Secondary Classroom[J].US.IES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2009.

[13] Life.J.,Falout.J.,Murphey.T.EFL students’ educational preferences in Korea and Japan[A].Stoke.A.M. JALT 2008 Conerence Proceedings[C].Tokyo:JALT,2008.

[14] 任庆梅.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理论模式[J].外语界,2014(3).

[15] 陶丽.王腊宝.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需求分析与反思[J].外语学刊,2013(6).

[作者:夏璐(1978-),女,湖北武汉人,文华学院外语学部英语系副教授,硕士。]

英语在线教育 篇4

关键词:儿童,家庭英语教育,学校英语教育,差异

一、家庭教育的优缺点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教育目标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 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 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一) 英语家庭教育的优点

1.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 在家庭教育中也是情感活动过程。由于父母的教育, 使得孩子的学习情感可以调控到积极的状态, 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很容易给孩子营造成功感, 鼓励孩子进步。比如当孩子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次成功后, 即使他们的成功只不过拼对了一个单词, 家长也会对孩子进行夸奖, 使得孩子对英语产生兴趣, 从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 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

2.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家庭中, 由于人数少, 因此父母很容易营造出一个英语学习的气氛, 让孩子能“爱学”、“乐学”, 对于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会取得非同寻常的效果。父母在家里可以用一些英语日常对话, 比如:在吃饭时, 用英语交流饭菜的味道, 以及喜欢吃什么食物、水果, 这样儿童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环境中说英语, 激发孩子学英语的兴趣。

(二) 家庭教育的缺点

1. 不具备专业性。

由于父母不是专业老师, 家长自己本身语法、发音就存在问题, 经常使用错误的语法、发音与孩子交流, 这就会对孩子造成误解, 影响之后的英语学习。

2. 急功近利。

很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 而孩子的考试成绩是对孩子学习好坏的最直观展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旦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 家长就会相互埋怨或者拿孩子出气, 打骂孩子, 这都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不能一蹴而就。在英语教育中, 由于很多父母自身对英语也是一窍不通, 在家庭教育中只是延续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 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 一些家长通过给孩子报各种培训补习班, 填鸭式的教学也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此外一些家长, 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态度蛮横, 为了保持父母的权威而很少与孩子交流, 其结果是孩子对父母产生畏惧, 致使家庭教育的初衷难以实现。

二、学校教育的优缺点

(一) 英语学校教育的优点

1. 学校教育具有专业性。

学校教育的专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任务的专一。学校唯一的使命是培养人, 其他任务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实现的。学校教育有专门教育者———教师, 他们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并经过专门训练培养出来的, 教师在对儿童心理, 学习习惯等方面深谙于心, 因此很容易掌握儿童学习英语的规律, 因材施教。此外, 学校教育还有专门的教育教学设备, 拥有专门进行教育的手段。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手段, 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一切都充分保证了学校教育的有效性。

2. 学校教育具有系统。

为了培育人才, 学校教育内容特别注重内在连续性和系统性。在英语教学中, 学校教育通常具有完整的系统性, 在教学当中循序渐进, 先从发音开始教授学生, 然后到词汇、语法。这不同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不具备系统性, 因此教学内容往往比较随意, 在教育内容上一般具有片断性。而学校教育既注意英语学习体系, 又符合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认识规律, 所以, 教育是系统的、完整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思维的发展。

3. 手段的有效性。

学校具有从事教育的完备的教育设施和专门的教学设备,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使用如声像影视等直观教具, 或者通过组织学生用英语对话, 做游戏、模拟现实场景等,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促进学生进步, 提高学习效率。这些都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手段。这些是家庭教育所无法全面提供的。

(二) 英语学校教育的缺点

1. 教材难以选择。

目前, 儿童英语教学中使用的英语教材相当繁杂, 呈现一种英语教材的多样化而又参差不齐的状况。每一所学校或幼儿园基本使用不同的教材版本, 每一种英语教材几乎都有自己的理论支撑和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 如有的以字母顺序为依据, 有的从儿童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事物出发, 有的按照单词本身的难易程度编排等。有些教材需教师经过系统培训后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且, 每种教材也都有不同的具体适应性, 如有的教材需要安排相当长的时间进行消化才能完成;有的教材只提供教师使用的版本, 有的教材只安排了集中活动内容, 有的教材还安排了游戏活动、延伸活动等等, 这种繁多而欠统一、各具特色而缺乏高度权威性的状况, 使许多幼儿园感到困惑, 孰优孰劣, 难以选择, 无所适从, 从而导致目前在教材使用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跟风现象。

2. 教学方法单一、机械化。

许多英语教师因自身的工作繁忙, 无暇去创设丰富的环境来进行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只是在领导的压力下被动地进行, 学校或幼儿园要求进行英语教学, 教师只是班门弄斧地进行英语教学, 认为英语教学是让幼儿多认识几个单词, 几个句子, 因此, 不顾儿童本身学习的特点和年龄特征, 过多地强调学习结果, 功利目标明显地占据着教师的心理。儿童英语教学应注重的是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英语教学的单一化、机械化, 违背儿童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宗旨, 加重了儿童学习的负担, 还容易使儿童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产生对英语的厌恶情绪, 给儿童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难度。

3. 不具备开展儿童英语教学条件。

目前, 很多幼儿园正兴起一股“英语热”, 幼儿园必须考虑有无条件开展英语教学。这里所指的条件是指: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英语教材、适合幼儿学习的英语环境等。现在许多幼儿园只是盲目跟风进行英语教学, 把英语作为一个招牌去满足那些盲目从众的家长, 以吸引生源, 以幼儿会说几句英语、表演几句英语对话作为英语教学的成果向家长证明幼儿园可以教英语。有的幼儿园缺乏能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学的教师。有的教师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不能合理地制定教育目标, 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 选择教育内容;有的教师则是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 不能运用较为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 对于词汇的掌握也很匮乏更无从谈起随机灵活运用,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

三、结论

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学习外语的优势是大脑的可塑性最强, 在语言才能方面未呈现差异, 在习得自然的语音方面占有绝对优势。采用家庭教育的方式其优点是容易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同时家庭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足在于家长并不具备相应的英语知识, 并且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采用学校教育的方式其优点是学校具备教授儿童英语的专业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但是由于教材复杂, 教学方法单一容易使得儿童在学习中产生问题, 并且有些学校不具备开展儿童英语教学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李桂双.从评价标准的发展看幼儿英语课程改革[J].兰州学刊, 2004, (6) :358-359.

英语在线教育 篇5

王淑媛(鹰潭奥科现代外语学校)

摘要:课程是教育目标和价值的载体,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它们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变革学习方式和提倡创新教育已成为新时期英语教育和学习的主流。深刻理解和认识新课程的这一教育理念将有助于实施和推广新课改,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教育总体目标。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学习方式,创新教育,信息技术

一. 引言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历了酝酿准备,启动研制,实验推广三个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出炉标志着第三阶段的开始。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中学英语新教材的使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必须对英语教育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多少不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当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已成为新时期学习的主流,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教育也是新课程的两大特色。因此,我认为应把变革学习方式和进行创新教育作为进行英语教改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二.学习方式变革

新课标凸显了学习方式变革的基本理念。提倡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换言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的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是他人无法替代的。该理论还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新旧经验的冲突往往引发学习者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达到认识新知的目的。

因此,学习方式变革之所以重要,是基于这样一种共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发现和利用这些学习资源是新课程最主要的教育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变革英语学习方式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

他主学习是指他人主导学习,主要表现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等靠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等靠教师的指令;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它突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课程要求把他主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一种辅助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过渡条件,使学生从依赖到独立,从被动到主动,在学习中学会思考、探索、分析,形成自主学习的方式。因而,在英语教学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采用下面一些方法:

1.让出点讲台。多让学生来讨论,来讲解,由学生向学生提问。它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能使教师改变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者的地位,而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样的课堂信息交流广,有利于学生创新和提高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也给他们提供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机会。

2.保留点答案。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有争议的问题就展开讨论,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比教师直接给出答案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有一道习题是这样的:

I saw the boy ______a kite when I passed the street.

A. to flyB. flyingC. was flyingD. fly

究竟是选B还是选D呢?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我让选B和选D的同学分别选出一位代表讲述他们的理由。通过讨论使他们真正掌握了see sb. do sth. 与see sb. doing sth. 的区别:doing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而do 则表示动作发生的整个过程,故应选B.

3.吝惜点知识。我没有把所有的知识都讲解给学生,而是把某些知识点留给他们思考,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帮助其扩大知识面。对于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语言项目要前后联系,适当补充课外知识,如文化背景,节日的由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风俗习惯等。

(二)变接受学习为探究(研究性)学习。

接受学习是以获得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主,其目的在于增加个体的知识储备,扩展知识视野;探究学习是一种综合治理性的、以实践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顺应,他们是知识的发现者。

传统学习过分注意知识的接受与储备,忽略了学习者主动探究与实践。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就是要变教师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为学生发展的促进和引导者,转变过于倚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诱发学习动机和需要,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品尝失败的痛苦,获得知识和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在每堂课前都安排五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会话。会话内容有值日生汇报、自我介绍、家庭情况、谈论天气以及熟悉的歌星、影星和运动员等。让学生自由用英语交谈,允许学生模仿课文内容适当增减,自由发挥。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通过问答形式作简要的复述。我特别注意,轮到中,差生值日时,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并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开展会话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发他们的联想思维,由单一的讨论内容过渡到综合内容,把几个不同内容的话题串联起来,既复习旧知识,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三)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传统教育把学习视为个体行为,浪费了集体学习中宝贵的人力资源。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它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学生在合作中互动信息、交流情感、促进学习,在合作中加强实践,降低焦虑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合作学习引入英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业成绩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英语学科的积极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可以多使用对话,角色表演。结合课文内容,每教授一个情景句型,让学生用当天所学的自编一个简短的情景对话,到讲台表演。如学到My family (JEB Book2)这一课,我发动学生都带“合家欢”照片,在课堂上互相介绍自己的家庭,整个课堂就是欢聚一堂,在热烈气氛中学生学会并运用所学的句型,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

倡导学习方式变革凸显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了教育的责任,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实现了教育的真正价值。

二.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新课程又一个理念。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造力 匮乏的民族意味着缺乏最根本的竞争力。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基础,它们需要长期的教育与培养。新课标同样关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议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新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涉及打好基础、优化能力结构、训练思维和塑造人格等教学策略。首先,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本功。任何创新都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性的劳动为前提的,掌握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智慧火花。其次,优化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合理的能力结构是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它既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包括认知、元认知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再则,训练思维方式。创新活动有赖于灵活的思维方式,训练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有助于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后,塑造健康的人格。人格和能力是人的心理特征的两个方面,塑造健康的人格、开发非智力因素及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是教学的目的.和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是创新教育的最佳时期,研究显示,开展创新教育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使学生具有创新的个性。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培养。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模式上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独立的个性意识、鲜明的个性特征是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条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志向、兴趣爱好和才能特长,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上好每一堂英语课。

2.在教育方法上要实行启发性教学。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也有碍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启发式教学能够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与注入式教学不同,启发式教学能变教为诱、变诱为导,使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因此它是英语教学必须遵循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复习八年级英语(Go for it)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两幅画让学生进行了比较。学生群策群力,竟然能将新老句型结合起来,做出如下的归纳:

The red apple is smaller than the yellow one.

The yellow apple is bigger than the red one.

The red apple isn’t as (so) big as the yellow one.

The yellow apple isn’t as small as the red one.

又如,我在教复合句引用了:He found it very difficult to get to sleep.然后提示学生这类句型改成复合句时的要点,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得出 He found that it was difficult to get to sleep.的结论。简单句与复合句的互换规律一下子就被学生找到了,枯燥乏味的句型练习一下子成了学生饶有兴趣的趣味题。

3.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性活动。知识创新或技术创新不仅需要认识能力,也需要实践能力。创新教育注重实践性活动,它主张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空和动手实践的机会。新的英语教材更加重视英语再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创设一些特定环境让学生进行日常交际,把知识活学活用。

4.教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英语教学要优化课堂教学。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狭窄,孤陋寡闻,会影响知识的迁移和想象的丰富,这是妨碍创新的一个因素。因此,教师应切忌一言堂,要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化单调为灵活,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这样学生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将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的教学资源,可以“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课程标准)。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语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就能够便利的展现感性材料,把那些学生未曾见到的事物通过画面再现于屏幕,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貌,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例如,对于JEB BOOK3 Unit8 Merry Christmas,我把从网上捕获的关于圣诞节的故事,贺卡及插图和几首圣诞诗歌搜集整理在一起,加上课上我的解说和介绍,在圣诞节到来的时候,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英语课。再如 Unit11 Book 1(Go for it),通过六张彩片的逐一播映, 就好像放映了一部无声电影,把主人翁John的一天的生活工作情景真实地再现在学生面前,配上录音带的播放,那就是一部现代的彩色有声电影了。

5.强化英语课堂的民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呼唤进取创新的校园文化和宽松的学习氛围,强化民主性原则有助于建立尊师爱生、人格平等、互相关怀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及融洽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创新就是要追求“新异”,“独特”,“最佳”,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要求学生不盲目崇拜,不故步自封,敢于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讲解,自己去动手,自己去总结。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求教师从想象,思维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教师要做到“开而弗达,道而弗牵”,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自学讨论和总结,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新课标认为,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就是学科教学要关注生活,用丰富的生活实践与经验交流增强学生的经验性。生活是最大的人生课堂,课堂是最浓缩的生活片断,通过创新教育和变革原有的学习方式引导英语课堂与生活的对接,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走进课堂,运用学科知识、技能来品味生活,读解生活,感悟生活,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活生生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更成为生活的主人。因而,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创新的英语课堂才是真正的有生活魅力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 顾志跃.从教“教材”到用“教材” 教[J].教育科学研究,,(4)17.

[2] 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M].福建教育出版社,

国内在线英语教育平台探析 篇6

关键词:在线学习;英语教育;vipabc平台;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TP311.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9-0094-03

引言

自2014年高考改革以来,传统背单词、学语法的英语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考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各领域英语学习者提高口语表达的学习需求。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廖美珍认为,传统的死记硬背单词语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只有在语境中学会带着生命力的英语知识才能帮助学生赢得高考[1]。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使得在线教育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在这种背景下,在线英语教育已经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英语爱好者的青睐。在线英语教育是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与英语教育融合的产物,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它包括教学者教学设计、学习者课前预习、教学过程、课后练习和强化、作业评价等多个教学要素。与传统英语教育相比,在线英语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同时,理想的在线英语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全球化资源,个性化的课程定制以及真人外教视频互动等優势功能来支持不同领域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不管从语言学的角度还是教育学的角度,是传统应试型英语教育无法实现的。

在线英语教育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英语在线教育平台的诞生,不管是商业型还是开放式,都吸引了无数的在线学习者,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习者的个别化学习需求,但多数平台的课程种类繁杂,无个性化课程定制引导,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特点不突出,并且课程仍以录制的教师授课视频为主,缺乏学习者与教师的实时互动,教师无法通过真实互动来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这些不足直接影响了英语在线学习的效果,因此,指出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英语在线学习平台的形式

国内英语在线教育平台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本文将从英语在线教育平台开放性的角度出发,将平台划分为开放型和盈利型两种形式。

1.开放型

开放型平台主要以英语APP为主,各类英语教育机构以及网站为了满足学生碎片化的学习和推广品牌课程而开发的免费英语学习平台。主要包括字典类:有道、iKnow英语、英汉字典等;口语类:SpeakingMax口语达人;新闻类:BBC新闻;游戏类:英语单词达人;考试类:新托福高分词汇等等。这些APP为学习者的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平台,尤其像有道词典,安装离线包后可以线下查词,但这并不能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系统的课程。

2.盈利型

目前,国内英语在线教育平台大都属于盈利型平台,如新东方Koolearn、沪江网校、51talk、vipabc等等。盈利型英语在线平台在资源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互动评价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这些优势和特点是非盈利型平台所不具备的。

二、vipabc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分析

vipabc是国内一家盈利型的英语在线教育平台,由美国硅谷技术团队研发创立,凭借独家研发的DCGS动态课程系统,将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80多座城市的外籍顾问与学习者精准匹配,并为学习者打造定制课程和教材。它是全球首个24/7/365全年无休的真人在线教育机构,拥有4,500多位外籍顾问。近年已提供超过1,000万堂在线教育课程,学习者遍及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3] vipabc平台主要的特点有24小时真人在线、视频互动、小班制课堂以及优质的外教资源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等,这是平台的主要盈利点,学习者付出比别的平台更高的课程费用,同样也会享受到最好的在线学习服务。笔者基于在vipabc平台5个月的学习经历,英语水平从初始等级level6上升到level10,以在线学习者的身份对vipabc平台做简单的分析。

1.平台优势分析

vipabc在线教育平台是商业性质的英语学习平台,但本研究暂不涉及课程费用问题,只基于引言中提出的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存在的问题,分析vipabc平台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

(1)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定制个性化课程

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系列活动,不管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在线教学,教学的本质是不变的,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就是学习者分析,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一般心理特征、学习风格以及初始水平。vipabc平台的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外籍顾问会对其目前的语言程度进行测试,以分析、确定出学习者的初始水平和学习需要;然后,学习者根据测试结果和顾问意见进行学习偏好设定,定制自己独一无二的课程,并且随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水平的逐渐提高,系统会自动为学习者变更课程等级。

(2)24小时自由的学习时间和实时真人在线互动

vipabc是24小时真人在线英语教学平台,只要有网络可以随时预约课程,进入虚拟教室学习。上课前学习者可以对教材和单词进行预习,上课模式是真人互动,双向语音、单向视频。双向语音即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是实时的,学习者处于全英文环境,这大大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单向视频即学习者可以看到教师,但教师看不到学习者,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了大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担心由于口语太差被同伴嘲笑而不敢开口的问题,单向的视频交互使学习者可以大胆开口讲英文,避免尴尬情绪的产生。语言是用来沟通交流的,沟通和交流是学习语言最有效的途径。

(3)教学者和学习者双向评价并及时调节反馈

评价是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完整的教学都要有评价反馈,这是检验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完善和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vipabc平台采用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与学习者的双向评价和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评价。课程结束,教师对学习者的课堂表现给出评价和建议,评价内容包括听、说、读、写四方面及对学习者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评价,并针对各个方面的不足给出学习建议;同时,学习者通过平台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品质(讲话速度、时间分配、教学技巧及教学态度)、教材品质(难易度、需求符合度)、通讯品质等。评价的目的是平台依据学习者的评价进行课程和教师的调整,如:学习者对这位教师不满意,那么系统将不会再为学习者安排这位教师的课程,同样,如果学习者对于教师非常满意,可以收藏教师,以后学习者参与这位教师课程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3.存在的问题

(1)缺少同伴互动形式

vipabc的课程组织形式是小班制,1~6人课程,课堂交互更多是教师和学习者交互及学习者与内容交互,缺乏学习者与同伴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者交互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是有很大影响的,学习者可以从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思想的碰撞能产生新的思维,这种互动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是一种有效的促进。

(2)缺乏学习过程记录

笔者认为,学习过程记录就是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表现,并将记录数据作为向学习者推送课程和升级的参考,这也是评价方式的一种。vipabc的課程形式是真人视频互动,学习者的课堂表现是学习者评价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的评价主要是教师主观对于学习者的评价,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

三、对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发展的建议

针对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规范课程分类,及时更新课程

随着在线学习者越来越多,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将会成为一大批爱好英语的学习者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所以,在线学习平台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要为了长远考虑,规范课程分类,使学习者能快速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课程。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者选择不同领域的课程,都应该及时地更新,而不是作为一种形式存在。

2.设计学习者分析,提供个性化学习

在线学习者虽然具备一定的网络运用能力,但是面对平台提供的五花八门的学科类型和不同层次的英语课程资源还是会感到迷茫,不能很快找到满足自己学习需要的课程。所以,一个好的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应该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帮助学习者认识自我,明确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以便更好地选择和定制自己的课程。

3.支持实时、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和及时的反馈

目前,大部分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做到了互动方式的多样化,学习者在课程学习时可以与学习内容进行交互,学习完课程可以在线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遇到问题或需要帮助时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留言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交互。但是,这种交互方式不能及时实现,相比于传统课程中的面对面交互,无法得到及时反馈。所以,在多种互动方式的基础上,实现实时交互和及时反馈是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发展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4.设置多维度的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大多数在线教育平台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设计,评价结果不能全面、有效的反映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美国高校通过学生的整体评价、课程安排灵活性、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模式、师生之间的交流这五个方面来评价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4]国内英语在线教育平台应该借鉴这种评价体系,以多种方式、从多个维度去设计评价体系,不仅要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还要针对教师教学品质、教学方式展开评价。

四、结束语

“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在线学习的方式将成为越来越多学校学习者、企业人士等各个领域学习者的选择,而英语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所以,在线教育尤其会是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本文笔者从在线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从课程形式、互动过程、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思考了当前英语在线平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vipabc英语在线教育平台,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我国英语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董锦超.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英语在线教育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3).

[2]熊华军,刘兴华.穿越距离: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的评价与启示——基于2011年斯隆报告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1).

[3]vipabc官网.http://www.vipabc.com/About/About-VIPABC.

[4]熊华军,刘兴华.穿越距离: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的评价与启示——基于2011年斯隆报告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1).

[5]Yu-Chun Kuo,BrianR.Belland.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dult learners’ perceptions of online learning:Minoritystudentsin continuing educatio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2016(2).

[6]郭玉娟,肖玉贤,俞建惠.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探究——以Coursera学习平台为例[J].软件导刊,2015,14(2).

[7]卢雪艳,邹霞,胥碧.国内MOOC式平台网络资源建设问题分析——基于对学堂在线、爱课程、智慧树在线教育三大学习平台的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7).

英语在线教育 篇7

“中国的外语教学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从元朝的回回国子学、明朝的四夷馆、清朝的俄罗斯文官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了闭关锁国的晚清腐朽政府,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开始力主兴办学习“西文”与“西艺”的“新教育”。所谓“西文”,即培养外国语翻译人才。所谓“西艺”,即培养掌握“洋枪”、“洋炮”、“洋机器”的科技和军事人才。所以,学习“西文”的京师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开馆,初设英文馆。之后,洋务运动又开办了一些军事学校和科学技术学校。如求是堂艺局(1866)、操炮原堂(1874)、福州电器原垫(1876)、天津电报学堂(1880)天津水师学堂(1880)等。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建立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洋务拍创办了近27所各类洋务学校。(李娅玲2012)这些学校大多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外语课程。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是采用英语授课。这可以说是早期的全英教学。

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深感外语人才的匮乏,这是成立培养外语人才的最直接动机。华南师范大学的陈向阳在《京师同文馆组织分析》一文中,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论述了京师同文馆产生的原因。所谓的微观环境,最初用于市场营销学,指的是直接制约和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力量和因素。本章的微观环境指的是对洋务学校这种教育形式的出现、存在和发展具有最直接和具体影响力的外部因素、条件和背景。中观环境,在经济学中是指企业涉入行业状态、所处地域条件及相关业务关系等外在要素的集合,主要包括行业环境、地域环境、业务环境。本章的中观环境指的是,鸦片战争以后,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的各个社会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宏观营销环境指对企业营销活动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分析宏观营销环境的目的在于更好的认识环境,通过企业营销努力来适应社会环境及变化,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本章中的宏观环境指的是教育政策和教育规划变化整个大的社会背景。陈向阳认为,京师同文馆的微观环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现代外交的产生及新式翻译和外交人才的匮乏。鸦片战争从客观上促成了现代意义的外交。在京师同文馆成立之前,清政府对外交涉不是由外国人转述,就是以“通事”为中介,结果往往给中方外交带来损失和危害。二是俄罗斯文馆的存在及其影响。三是总理衙门及其与京师同文馆的关系。总理衙门是一个新式的专业外交机构,同时也是京师同文馆的主管部门。就中观环境而言,两次鸦片战争以后,晚晴在技术、经济、制度(包括组织)、政治、文化(包括教育)、观念等社会各个领域都已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革,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其中尤以组织变革和教育变革与京师同文馆的关系最为密切。至于宏观环境,一方面,伴随改革的全面展开,近代中国社会形态开始从手工——农业——人治——专制社会向机器——工业——法制——民主社会转型,社会性质开始从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

在这样的组织环境下,根据客观的环境和环境发展要求,京师同文馆制定了自己的语言规划。建馆之前,大臣联合奏请的《统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中就有这样的文字:“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闻广东、上海商人,有专习英、法、米三国文字之人,请饬各省督抚,挑选诚实可靠者,每省各派二人,共派四人,携带各国书籍来京。并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岁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从以上文字可以看出,京师同文馆的语言设计是培养“识其性情”,“通”“语言”的“专英、法、米三国文字之人”,即英语翻译,法语翻译和美语翻译(不知美国也是用英语)。教习“挑选诚实可靠”的“广东、上海商人”。教习的职业背景可以为其提供翻译实践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翻译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从洋务运动的人才观与教育的关系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才与教育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教育从其本质来说,就是使受教育者逐步实现社会要求的过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教育必须迅速地作出应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表明,凡是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

摘要:英语教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已经是很普及的一门外语。中国的外语教学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17世纪,随着俄国不断东侵,因外交需要而开设的俄罗斯文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了闭关锁国的晚清腐朽政府,“西文”和“西艺”的“新教育”开始流行起来。京师同文馆也应运而生。根据客观环境发展要求,京师同文馆制定了自己的语言规划。

关键词:英语教育,西文,西艺,新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向阳.京师同文馆组织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

英语在线教育 篇8

一、恢复阶段

改革的号角吹响以后,全国召开几次外语座谈会,这是我国外语教育迅猛发展和大幅提高的起跑线。北二外的归属问题的大谈论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重视和关怀。研究决定北二外仍由教育部和北京市双重领导,以教育部为主,主要培养外语翻译人才。考虑到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外语人才,根据旅游总局的需要,尽可能从二外的毕业生中选调。同时,在二外增设旅游干训部,开办干训班和外语进修班,培训旅游业务干部和翻译。该研究决议以提高高校英语教学质量为根本,兼顾当今和长远各方面外语人才的需要、增强外语人才在今后工作中的适应性。事实证明,在这个决议执行后的5年,北二外取得全面的发展和巨大的成就。

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之后,会议形成了《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其中提到,要大力办好高等学校公共外语教育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外语教育,培养既懂专业又掌握外语的科技人才。开办各种形式的客家人员,高校理工科教师以及出国留学生的外语培训班。有条件的院校要开展科技外语教学研究,通过试点,开办科技外语专业,培养从事科技外语教学的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外语教育,办好广播电视外语讲座。集中精力办好一批重点外语院系,使之成为培养水平较高的外事翻译、高校专业外语师资和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人才的基地。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提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庞大,世界贸易依赖度高;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增长率和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经济、金融、贸易等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国际交流与贸易日益频繁,中国逐步迈入世界经济发展大循环之中。

以上这些变化对高校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环境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需要融合到各行各业中去。

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而且是一场全局性的和根本性的改革。“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中经济因素的不断增大和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在外语专业教学中迫切要求我们在原有的文学和语言学基础上增加有关外交、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内容。”(《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2007)江泽民同志指出,高等教育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就是要全面地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求,全面地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昔日“专业对口”的教育模式应逐步改之为“专业适应”,培养更多“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级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之千变万化。李岚清也指出,外语教育“不能只靠外语,要加大内容,增加外交,外贸等方面的知识,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基础研究不能丢,但外语教学也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向上,从语言类人才转向以外语为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整体可持续发展阶段

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是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试图与市场经济建设接轨的一种尝试。“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外语教育提出了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集中表现在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在教学、科研和组织管理界面的关系上。

在教学上,用英语讲授其他专业的课程造成学科内容方面的类同,造成专业之间的排斥和抵触;在学科研究上,相关专业研究很容易被排斥到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研究之外;而在组织管理方面,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使其感到学科和专业界定不明,难以认定英语专业人员在跨学科教学和研究方面的成就。这些问题使得英语专业复合型教学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撑、学术支撑和制度支撑。英语专业现有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包括ESP)主要来自于社会需求和市场的拉动,而缺乏学科发展的促动力。”正是因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这些硬伤,复合型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革对外语专业教育的培养规模、目标、层次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后的英语专业教育经历了恢复阶段,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阶段和整体可持续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

关键词:专业教育,恢复阶段,复合型,整体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

英语在线教育 篇9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习观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英语知识,学生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就不可能学好英语,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拥有放眼世界胸怀祖国的宽广胸怀,积极上进的拼搏精神,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态度。学生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之后,学习态度会转变,学习方法会改进,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二、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在英语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的要求下,认真抓好备课第一关,打破传统的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的窠臼,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经验需要和兴趣。要抓好英语课堂教育,课堂教学中还要营造一个“趣”的氛围,应有充满情趣的新课导入,扣人心弦的新课开展,回味无穷的新课结尾。对英语课来说,要利用学生学习英语的新奇感激发兴趣,尤其是初一年级新生,英语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语言世界,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入这个新知识的海洋,如课堂上让学生观看一些国际运动会实况录像,有的学生就会问“China, America, England”等词汇是什么意思?在家收看港台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剧,剧中会出现“Daddy”、“Ok”、“Thank you”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效率才会高。

三、调节课堂气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贴心人,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善于激励他们。进入中学的学生心理有一个明显特点是:自尊心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就要注意学生的这些特点,确立尊重学生的思想。教师如果认为自己是“大人”,学生是“小孩”,或者歧视学困生,就会在行动上自觉不自觉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当然无法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对学困生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的书,并教他们一些改善大脑记忆力的锻炼方法。对于作业出现较多的错误,不是简单用红笔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确的部分画出来,写上“good point”或“good sentence”之类的表扬话,使他们感到还有希望,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对学困生,还要经常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那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学生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表扬,往往是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发继续向上的动力。学生进步了,对老师的感情也深了。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同时也教给学生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事情都要满怀信心,以不惧怕失败,愈挫愈勇的态度去面对,明白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的道理。

四、惩罚适度、不伤自尊

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发育特点,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英语课堂上经常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我们做老师的尤其是班主任面对这样的问题,想到的是如何来惩罚学生,使之起到杀鸡吓猴的作用。通常采用一些较为粗暴的方法或者是一些尖酸刻薄的语言,使学生的肉体或精神受到伤害,导致学生及家长产生逆反心理,收到的效果极微。有的还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现在有些老师都不太敢管理学生,都抱着一种明哲保身的思想。我认为,在学生犯错误时,做老师的有义务帮他们改正,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可以的。有利于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避免以后再犯,也有利于教育其他的同学。但是在方法上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接受得了。教育是一门艺术,其实惩罚也是一门艺术,而且值得每个老师认真地探索和研究。高明的惩罚艺术才使孩子受到了另一种严而慈的教育。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起到了一定的惩罚作用,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又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能力的肯定和信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是其本质而言,就是在于让孩子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惩罚的目的是出于对学生的爱,也只有让学生得到被爱的体验时,他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教育,进而改进不足,达到师生共同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

五、鼓励多思多问

古人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发现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疑问,并积极探索解答,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手段,因为通过质疑,探究解答,让学生体验到发现和探索的乐趣。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同时,课堂上老师还应该激发学生敢于向书本和现存答案发难,敢于向同学、向老师、向困难挑战。多问“你确定吗”、“还有新的想法”并积极思考。对学生即使不恰当的提问,老师和同学不能嘲笑,对其敢于质疑的精神给予鼓励,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效益。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阵地,关系到学生学习英语的成败。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狠抓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传授科学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书育人,管教管导,教导合一,切实抓好课堂教育,努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摘要:重智育, 轻德育, 重“双基”训练, 忽略思想教育, 推进英语素质教育困难, 这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英语课堂教学作为英语教学的主阵地, 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索, 让课堂教学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 促进英语素质教育。

重新认识英语和英语教育的地位 篇10

一、英语教育所受的争议和批判

之前, 曾经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些批判教育部过于强调英语成绩的文章, 认为教育部对英语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母语的重视程度, 而且许多人由于英语的原因而失去了升学、晋升等资格和权利, 将推广英语的政策视为一种文化上的渗透。虽然这样的观点过于不妥和偏颇, 但是却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一些专家认为英语教育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许多人在工作后完全没有应用英语的机会, 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 一些专家在有关的国家会议上提出了有关的问题, 希望国家能够改革英语教育政策, 改变英语教育的强制性规定, 给予学生更自由的选择, 避免因为英语一门课程而阻碍了学生升学的可能。从中我们可知, 社会上对于英语教育是有着激烈的争议的。为了正确认识英语教育这一项国家教育政策, 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英语的性质和作用。

二、正确定位英语的性质

如何正确的定位英语的性质其实是一个不统一的问题, 像是外语、国际通用语、第二语言等说法, 不一而足。通常情况下, 我们在谈论外语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英语。但实际上, 外语是外国语的简称, 可以说一切非母语的语言都属于外语。因此, 将英语替代外语的含义是不准确的, 英语并非只是某些外国的语言而已。当前, 我们所说的英语并不能够表明是哪个国家的语言, 在国际上, 英语实际上根据国家的不同也分为了不同的种类的, 比如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加拿大英语等。这些国家的语言都是英语, 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国语。如果我们不具体指某一个国家, 单纯指英语这一种语言时, 它代表的其实是一个语言的集合体, 在世界上有着许多的变式。所以说, 对英语的定位应当是国际通用语言。

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 我国就已经进入了国际社会, 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更是不断的深入, 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早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 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接触到英语, 像是sorry, bye, hello等英语单词早就屡见不鲜了。在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 公交车上还会进行英语播报站台, 许多的路牌也会进行英语标示, 英语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当然, 在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上, 我们有着自身所特有的国情, 与其他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有着不一样的地方。首先, 我国的官方文件和出版物并不需要使用英语。其次, 在英语的日常使用和交流上还不够普遍, 只有少数英语学习的师生和涉外的工作人员才会比较多的使用英语。不过, 政府部门的重要新闻发布会通常都会使用汉英双语, 法律和政府文件也会有英文版。因此, 英语在我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说英语的人也必然越来越多。

三、英语在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正确定位英语的性质, 将其定义为国际通用语而不是外国语, 是因为外国语在义务教育中的功能和地位是与国际通用语所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个原则就是所学的内容是每个人所必须学习的,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用的。以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韩语等外国语为例, 这些语言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 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 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课程, 只要外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就够了。而英语显然不能够仅将其视为外国语来对待, 国家将其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就已经表明了英语的有用性。针对许多人对英语的有用性提出的质疑, 我们有必要对英语的作用进行探讨。首先, 英语是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直接交流的媒介。同时, 英语也是我们阅读英文著作、观看英文电影等活动所需要的。而且,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整个地球都成为了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人无论是在职业选择上还是在个人的生活上都能够获得更多的益处。最后, 对于那些因为英语不好而无法升学的学生, 并不是英语剥夺了他们受教育权, 而是他们自己没有努力学习英语。如果将英语排除出义务教育阶段,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才是真正的被剥夺了受教育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都需要重视英语教育, 将英语教育列为国家教育体系必修课程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国华.重新认识英语和英语教育的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04:291-293.

[2]吴静.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反思[D].西南大学, 2009.

上一篇:显性德育资源下一篇:积极性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