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限度

2024-06-09

化学反应的限度(精选十篇)

化学反应的限度 篇1

一、教材对必修、选修内容编排不同,把握好从定性到定量的衔接

必修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仅涉及对反应速率进行简单的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简单相互换算。学生只需在可逆反应的基础上建立“化学平衡”的概念,并通过温度对平衡移动影响的实验,初步建立“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这里对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一笔带过,且不涉及化学平衡的计算。而在选修中,不仅从定量的角度引入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而且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还要求根据平衡常数计算平衡转化率,根据浓度熵和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完成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教学要求,不能随意提高知识难度。

二、必修、选修课程标准不同,把握不同阶段目标的衔接

必修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内容确定教学三维目标如下: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选修教学的三维目标为:在必修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掌握比较化学反应快慢的方法;学生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不同,把握好难点、重点的衔接

必修教学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必修教学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化学平衡的建立。

选修教学重点: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其表示的意义,知道转化率的表达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选修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我们在教学中要熟知必修、选修中的重难点,才能很好地衔接。

四、教学课时不同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把握好不同年级学生认识水平的衔接

高一开设课程多、课时少,知识的拓展对教学的进度会很难把握。比如,在高一课堂上想拓展“同一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很难。又如,“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计划在必修来完成,但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而对于程度弱的学生,若增加这部分内容却是负担。其实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后再在选修中学习则效果会更好。

高二开设选修模块专题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达”,运用相关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理论解释;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学生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加以应用;对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定量描述,则限制在化学平衡中反应物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方面。

在进行必修模块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教学内容深广度的把握,切忌:超标、超前、超量,这样会导致课时紧张,学生压力过大。必修模块教学的顺利实施,为选修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法与学法不同,把握好教法学法的衔接

必修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探究实验来提升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认识,以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选修则是在必修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教学,采用发现、探究的教学模式,其设计的教学指导思想由浅入深,从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教会学生进行思考,理智学习,学会学习。

化学反应的限度 篇2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下载后按住ctrl点击查看)

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定义,会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知道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及分析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获取、分析并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同组合作实验和交流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难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1:飞机、汽车、自行车。描述:根据物理知识和常识,假设要花费最短的时间从北京到海南,我们会选择以下交通工具中的飞机,因为它们之中飞机的速度最快。

展示图片2:爆炸、面包久置发霉、溶洞。中公教育提供

引入:与我们衡量物体运动快慢类似,化学反应也有快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化学反应速率。环节二:实验探究,新课讲授 1.化学反应的速率

展示图片3:初中阶段学过的不同金属单质与稀盐酸的反应。

请学生对比图片2和图片3,想一想可以得出什么信息?根据图片2的实验现象,说说你是如何判断这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 归纳并讲解: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相对而言的。化学反应速率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溶度的增加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min)或者mol/(L·s)。

请学生思考:例如某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在5分钟内由20 mol/L变成了10 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该反应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讲解:根据化学反应的速率V=ΔC/ΔT,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 mol/(L·min)。课堂练习:中公教育提供

讲解: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的注意事项:反应速率要指明具体的物质并取正值;表示气体或溶液的反应速率;指的是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提问:不同的金属单质如镁和铁,它们与稀盐酸反应的快慢并不相同,这说明什么? 得出结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展示面包的标签,提出问题:为什么保质期的时间不只一个呢?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1:

取两支试管,分别装入2-3 mL约5 %的H2O2溶液,滴入1-2滴1 mol/L FeCl3溶液。待试管中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两支试管分别放入盛有冷水、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记录,用带火星的火柴梗检验生成的气体。

得出结论:温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化学反应速率越慢。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2:

取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 mL 5%的H2O2溶液,向其中两支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1-2滴1mol/L 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并记录。中公教育提供

得出结论: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反应的速率。请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1)铁矿石炼铁时要粉碎成矿粒。

(2)实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常常把一些固体物质溶于水配成溶液再进行反应。(3)工业合成氨,通常在 的压强下进行。

(4)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得出结论: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压强、反应物的浓度等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归纳: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反应物的状态、压强等。

(1)温度:通常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催化剂:通常加入催化剂能极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有固体参加的反应,固体的表面积越大,固体在同一时间内与其他反应物的接触越多,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4)反应物状态:通常气相或液相反应比固相反应的反应速率大。(5)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6)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将使气体的体积发生改变,也即相应地改变气体的浓度。环节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反应快慢的表示和影响因素。请大家说一说如何表示?表示时要注意哪些?哪些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呢? 作业:在一个容积为3 L的密闭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开始时,n(N2)=1.5 mol,n(H2)=4.4 mol;2 min后n(H2)=0.8 mol。试分别用H2、N2和NH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你能否归纳出用反应体系中不同物质表示的该反应的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并思考上述在合成氨反应中,温度和压强是否越高越好?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说课稿 篇3

关键词:化学反应,分析,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167-01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放慢和限度

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放慢和限度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在第一节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本节教材将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这一新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在选修模块中,学生将深入学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度及限度,因此,本节教学不求深,只要求学生能通过实验和已有经验总结出一些简单的结论,为解决“如何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这一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分析:

1.了解化学反应速度的概念,理解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

2.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本课时的关键是使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认识,规律化、系统化。

教法与学法:

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来完成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创设教学情景

投影幻灯片:美丽的烟花,锈蚀的铜器,塑料的降解以及硫酸工业生产中接触室的图片,从生活情景引入深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陈述:

通过刚才的图片,可以看出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有的反应在瞬间完成,有的反应则需要很长时间,提出问题:

1.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

2.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哪些物理量发生了变化?

3.如何表示某个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学生阅读教材P40第三自然段进行自主学习。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板书

一、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2.表示

创设问题情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参照教材P49页活动探究提供的试剂、仪器,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对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

并提出问题:

1.通过观察哪些现象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

2.一个实验后果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为了使实验后果更具有说服力,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

通过最终确立的实验方案,实施以下五组实验:

第一组:表面积大致相同Mg条与Fe片与0.5ml·L-1HCI溶液的反应

第二组:Mg条与不同温度下0.5ml·L-1HCI溶液反应

第三组:Fe片不同浓度HCI溶液反应

第四组:块状CaCO3粉末状CaCO3与3ml·L-1HCI溶液反应

第五组:取5ml3%的H2O2溶液一份不加任何试剂一份加入MhO2进行对照

五组实验的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让他们体会猜想一操作一验证这一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程序。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小组内进行学习,记录实验现象,明确实验结论,最后各小组推举代表发言,总结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

板书二、影响因素[内因][外因]

在学生理解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基础上,投影下列问题,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1.人们为什么会用冰箱保存食物?

2.为什么用棕色试剂瓶保存见光易分解的物质

3.在硫酸工业生产中,SO2的催化氧化为什么采用较高的温度和加入催化剂

4.硫在纯O2中比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

多媒体投影练习对本课时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提升

组后给学生3分钟对本课时的内容做出概括整理

时间分配:学生练习约占12分钟学习速率影响因素约占20min

认识化学反应速率约占10min

效果分析:

法制新闻娱乐化的限度 篇4

关键词:法制新闻娱乐化,限度,法治功能

法制新闻娱乐化是指采用各种娱乐化的方式以及其他各种易于受众接受的形式, 对有关立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所进行的报道。娱乐化法制新闻与其他娱乐新闻一样, 娱乐生活是其重要功能, 因此, 故事性是娱乐化法制新闻的重要特征, 但同其他娱乐新闻不同, 法制新闻娱乐化有其特有的限度或界限。

一、法治功能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以释法为己任

法制新闻节目在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以后才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娱乐化法制新闻首先是法制新闻, 必须具备法制新闻的原本功能, 也就是法治功能。截止2008年底,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通过法律504件, 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800余件,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8000余件, 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共制定地方性规章2万多件。这些法律和法规, 都要通过新闻传媒传播, 才能产生社会影响, 才能引起社会重视。而法制新闻的重要任务, 就是传达政令和国家、政府法令, 向广大受众传递上述法律信息。新闻传媒在传达国家和政府法令时, 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将上述法令全文刊登或播发, 如《人民日报》就经常全文刊登人大常委会新近通过的有关法律文件或法规。这种法制新闻的传播模式无疑是必须的, 也是至关重要的, 但娱乐化法制新闻的法治功能是传统法制新闻无法替代的。娱乐化法制新闻以弘扬法治精神为依归, 采用各种娱乐化的方式以及其他各种易于受众接受的形式, 调动受众的理性思维, 在娱乐轻松之余, 增强人们对法律的认知。这是娱乐化法制新闻的特有属性。它的娱乐性使其具有激烈的的矛盾冲突, 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 并且往往比较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在法、情、理的纠葛过程中, 法律问题出现了。受众的角色认同感往往会使其认真思考自己在同等条件下会如何去做, 如何守法, 如何在维护亲情的同时维护法律权威这样的问题。[1]这要比传统的法制新闻干巴巴地宣讲法律条文效果要好得多。

但法制新闻娱乐化只是手段, 不是目的, 不能让手段超越了目的。《新民晚报》的“法治视窗”栏目有一则娱乐化法制新闻, 说的是某一老汉杀死一人、重伤一人, 但“法官在大量调查访问后认定, 此案唯有走调解之路”, 最后的判决结果是, 将老汉的别墅出售后, 受害人及其亲属获赔80余万元了事。[2]该报道对于矛盾起因、凶案发生经过、法官的办案过程、别墅的分割都有详细的刻画, 悬念的描述使读者欲罢不能, 但这篇新闻最重要的缺陷是, 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息:杀死重伤各一人还可以调解, 80万就可买命。这篇法制新闻过分注重娱乐化, 对法律适用语焉不详, 首先, 混淆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区分, 刑事责任不能调解但民事赔偿可以协商调解。文中老汉80万元只是民事赔偿, 并不能免除其刑事责任。文中对刑事责任只字未提不禁让人误解。其次, 混淆了法律规定与司法常规的区分。该报道指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 有自首情节或因婚姻家庭矛盾引发的刑事案件, 一般不判处被告人死刑立即执行”, 实上法律根本就没有这种规定。“自首情节或因婚姻家庭矛盾”只是法院在司法实践中考虑的一种量刑情节而已。

二、价值追求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以正面宣传为主导

法制新闻, 应该以宣传公平正义, 阐释法律的原则与精神, 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 过分娱乐化的追求, 将会背离法制新闻的初衷。娱乐化法制新闻同其他类型的娱乐化新闻不同, 娱乐化法制新闻的素材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从杀人、放火、抢劫、强奸之类的恶性刑事案件, 行贿受贿、贪污腐化之类的职务犯罪案件, 酗酒闹事、卖淫嫖娼之类的治安案件, 到普通的民事经济纠纷,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都是社会的阴暗面。只有暴露这些阴暗面, 通过表现同这些社会丑恶现象的斗争, 社会正义和法治精神才能表现出来。但对于这些, 如果处理不当, 就很容易导致内容的低俗。更兼由于由于销售压力, 多数媒体都采取各种方法尽力吸纳受众资源, 而其中最常见、最便捷的方法就是降低认知水平, 迁就大多数受者的基本欲求。于是乎, 各种丑闻、意外、灾祸、体育、娱乐、社会事件和人情趣味等“立即报偿新闻”大行其道。这样的节目所造成的恶果是十分可怕的, 往往导致流于猎奇猎暴猎艳和悲情畸情煽情的故事。[3]如果把我国这一时期的娱乐化法制新闻与19世纪风靡美国的“黄色新闻”相对比, 我们就会发现二者存在很多共性, 比如, 以极度夸张的捏造情节的手段来渲染新闻事件, 特别是色情、暴力、犯罪方面的事件, 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 不惜对不甚重要的情节进行大肆渲染, 使用煽动性的标题等等, 这些在网络法制新闻中体现的最为明显。法制新闻在选材上应该竭力避免为娱乐而娱乐, 要通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对正面形象的宣传报道, 在娱乐化的同时弘扬社会正气。

三、内容选择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言而有尽”

为了追求娱乐化, 对法制新闻事件进行详细刻画, 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 有时候也确实是必要的。比如有的报道对警察破案的手段、方式、侦破的方案甚至仪器都描写的清清楚楚、非常详细, 使得受众在阅读或者欣赏到这些法制新闻后, 感觉一目了然。但受众主体是复杂的, 这些报道可能会给受众中的特殊分子———蓄意犯罪的人员提供了相关信息。这些信息被他们掌握后, 增强了他们的反侦查能力。更为严重的是, 毫无选择的娱乐化可能导致某些特殊的受众对违法行为进行模仿, 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某台播出了一期访谈一个少年演员的节目, 主持人问少年最想演什么角色, 答曰:黑社会老大!且面露崇拜神色。主持人再问:那是坏人, 你为什么想演他?少年回答:觉得他帅![4]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青少年在学校里面拉帮结派, 对一些同学实行殴打, 模仿报道中的一些行为。2005年9月4日, 网络上到处都在刊登着来源于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网络版的一篇文章:《变态暴行15岁女孩全身惨遭刻字》[5], 并且配有大量的图片, 这名叫莉莉 (化名) 的小女孩, 年仅15岁, 被一名男子用刀片将她的脸划得伤痕累累, 还在她的胸部、大腿甚至下身, 都刻上“骚”、“淫”和一些不堪入目的话。紧接着, 在2005年12月媒体就刊登《民警拘禁情人百余天, 在其脸上刻字》的新闻;2006年4月4日, 《金陵晚报》网络版又刊载了一条身体上刻字的新闻:《野蛮女在男孩身上刻字单纯男孩为何遭此毒手》[6]。报道中, 受害人受到的摧残和忍受的痛苦非常类似, 因该说, 这种现象的一再出现和媒体报道启发了很多特殊的受众有很大的关系。

应该指出, 上述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客观描述, 对细节的刻画就是为了法制新闻的生动、可读, 同时也是为了对受众进行法治教育。但由于报道对内容不加选择, 导致“教育”变成了“教唆”, 其中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四、报道方法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循规蹈矩”

(一) 法制新闻娱乐化不应损害被报道对象的合法权利

新闻报道的对象是享有多样性权利的利益主体, 享有财产权、人身权、名誉权、荣辱权、隐私权等多项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 作为被报道对象的公民权利意识逐步增强, 同时新的权利形态也逐渐被创设出来, 隐私权就是这样一种被逐渐创设的权利。媒体在追求娱乐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深度报道方法, 比如“偷拍”、“暗访”等方法固然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感和娱乐性, 但大大增强了侵犯被报道对象权利的可能性。法制新闻娱乐化最可能侵犯的权利是名誉权和隐私权, 但侵犯其他权利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冷睡阳台食不果腹港童爬墙夜逃偷食》新闻报道后, 这个叫彤彤的女孩的遭遇牵动人心, 大批媒体记者前往彤彤生父继母住处要求对其进行采访, 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在彤彤生父继母明确拒绝采访的情况下, 部分媒体记者的行为, 比如长时间敲门等, 确实侵犯了彤彤生父继母的合法权利。他们认为“你们媒体的报道都不属实, 每天还来骚扰我们, 已经打乱我们的生活”, [7]不能说毫无道理。

(二) 法制新闻娱乐化不可演变为媒体审判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但法制新闻娱乐化的需要往往使得媒体突破这一界限, 造成“媒体审判”的后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董秀海寒假回丽水老家过年。因为卷入自己家和邻居家建房的冲突, 造成一人死亡, 接受警方调查。事发后, 众多媒体报道的标题都异常醒目———“清华博士涉嫌杀人”。随后, “涉嫌”两字很快被忽略, 变成了“博士杀人”。某知名门户网站甚至特别制作了名为“清华博士棒杀乡亲”的专题, 其中明确提出, “优秀学生干部如何成了宗族恶势力的代言人?”并引述专家的话称, “董秀海的道德水平没有随知识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已经丧失了一个社会公民最起码的道德修养, 这是导致悲剧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但法院最终裁决清华博士生无刑事责任, 这让众多急着跟风, 急着抢新闻先入为主的媒体尴尬不已。[8]《湖北石首法院原领导杀人抛尸被警方在医院抓获》的新闻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当事人余学滨只是涉嫌杀人而已, 但在新闻中已经被定性为杀人凶犯。

(三) 法制新闻娱乐化不可影响正在进行的侦查、检察、紧急事件的处理以及其他涉法机关的职务活动

“菲律宾人质”事件处理过程中菲律宾媒体追求娱乐化的过程给我们提出了警示。人们注意到, 在“菲律宾人质”事件的大部分时间内, 劫持歹徒的表现都是平静的, 要求警察提供食品和燃料补给, 并有数名人质被释放。若按照这一态势发展, 这场悲剧原本很有可能逐步化解, 变成“虚惊一场”。但是媒体在危机蔓延和爆发阶段的处理, 为了追求娱乐化, 过于注重过程的原貌和进程, 使得挟持人质的枪手通过车载电视能够随时掌握警方对此事件的应对动向, 尤其是枪手的弟弟被警方带走后, 更使枪手情绪失控。有媒体评论说:“失职的警察加上歇斯底里的记者, 导致了人质的悲剧。”[9]而且, 据菲律宾国家警察署发言人克鲁兹介绍, 有些媒体人曾经和枪手通话怂恿其不要接受警方条件。果真如此的话, 一些媒体就变成了丧失新闻道德追求残暴“热点”的帮凶。侦查、检察、紧急事件的处理以及其他涉法机关的职务活动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切不可为了盲目追求娱乐化和吸引受众而盲目报道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1]孙永兴.法律题材影视剧的功能评析[J].电影评介, 2008 (2) .

[2]敖颖婕, 鲁雁南.老汉刺死亲家母刺伤儿媳[N].新民晚报, 2008-11-21.

[3][4]孙永兴.评析法制节目娱乐化的危害[J].电影评介, 2008 (3) .

[5]李逢春.变态暴行十五岁女孩全身惨遭刻字[EB/OL]. (2005-09-04) http://news.sina.com.cn/c/2005-09-04/05296855227s.shtml.

[6]张玉宝, 吴东刚.野蛮女在男孩身上刻字单纯男孩为何遭此毒手[EB/OL]. (2006-04-04) http://news.zj.com/csj/jsxw/2006-04-04/572678.html.

[7]陈海生, 韩帮文等.记者与跳楼觅食女童父母隔门对话称将公布细节[EB/OL]. (2011-07-11) http://news.sohu.com/20110711/n312985193.shtml.

[8]旺宾宾.法制新闻中媒体越位现象探析[J].声屏世界, 2007 (8) .

化学反应的限度 篇5

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反应的限度》,选自新课标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第二课时。

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节的教学设计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及处理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

四.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1.本节教材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1)安排在 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和总结之后,为学生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基础。

(2)通过化学史实(炼铁高炉尾气之迷),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铺设了心理桥梁

(3)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逐步形成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体现了学习循序渐进的原则。

(4)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实践性。

(5)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没有从原理、定义的高度予以重点讨论,体现了大众教育的思想,并为选修教材的学习留有充足的空间.2.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由浅入深,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实验中抽象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形成一个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动态平衡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过程是:

3.教材处理(基于以上设想,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

(1)引入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探究,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从而认识并相信可逆反应的存在。

(2)通过动画模拟,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可逆反应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3)以学生实验为媒介,通过对溶解平衡状态的分析讨论,类比导入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学习。

(4)将科学史话放到本节最后,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创造机会,从而形成其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在知识拓展部分,增加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部分知识的积极性,为选修教材的深入学习埋下伏笔。

(6)通过阶梯式的习题设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梳理知识脉络,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前面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的学习和探究为本节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2.本节知识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学生在此之前缺乏类似的学习经验和探究经历

三.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考虑,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概念;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

(2)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及外部特征;

(3)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化学平衡与反应限度,并用得到的结论去指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提高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n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n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限度的本质原因和外部特征。

n教学方法:科学探究(问题探究和实验探究相结合);思考与交流。

n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动画模拟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发现、探索问题

我们知道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是按照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关系进行反应的,那么,在实际反应中,反应物是否能真正按相应的计量关系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呢?

若以CaCl2与Na2SO4的反应为例,应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并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填写表格。培养其动手能力,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自主发现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激起其进一步探究的意识。

实验步骤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4ml 1mol/L CaCl2溶液,然后滴加1mol/L Na2SO4溶液5~10ml

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置于另一只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1mol/L 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列出你对问题的 想法

(二)提出概念、提出新的研究题目

那么什么是可逆反应呢?学生可轻而易举地给出概念。为加深学生对可逆反应的认识和理解,变微观为直观,化抽象为具体,我在此处加入了动画模拟。接着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内化其对可逆反应的认识。

并以此为契机,提出新的探究题目:根据以上探究,你能否总结出可逆反应具有哪些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可逆反应的四个特征。

(三)问题引导、类比分析、合作探究

由实验可知Ca2+与SO42-反应是可逆的,CaSO4在生成的同时也在溶解,CaSO4的生成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时,溶液处于何种状态?该状态有何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此条件下溶解量达到了溶解限度,CaSO4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此时及时提出问题:那么化学反应中是否也同样存在化学反应限度和平衡状态呢?

通过这样的类比,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心理氛围和思考空间。

接着,趁热打铁,以学生较熟悉的可逆反应氮气与氢气合成氨为例,引导学生展开问题探究:

(1)当反应刚开始时,是反应物浓度大还是生成物的浓度大?

(2)当反应刚开始时,是正反应速率大还是逆反应速率大?

(3)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4)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如何变化?

(5)反应进行到什么时间会“停止”?

(6)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如何变化?

(7)给这个状态命名?

(8)反应真的停止了吗?

通过以上8个问题的思考讨论,步步推进,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也随着揭开层层面纱,露出庐山真面目。

(四)提出概念、建立图像、联系生活

那么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呢?你能否用时间——速率图象表示其建立过程?

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后。

我用大屏幕播放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时间——速率图象,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建立过程的理解。

接着继续引导: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动态平衡实例?你能举出一些吗?

然后以对“水槽中的进出流水”的生活实例的分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理解。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深入浅出,实现由微观到宏观、由理性到感性的回归。

此时再提出:化学反应平衡状态有哪些特征呢?

通过学生小组交流和师生互动得出化学平衡状态的五个特征。

此时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也已水到渠成(五)实际应用 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科学史话”。

并提出问题:高炉高度增加,为什么CO的浓度、比例没有发生变化?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其对所学知识价值的认同,激发学习积极性。

(六)拓展延伸

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那么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有哪些呢?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我在此增加了演示实验:NO2平衡混合气在冷热水中的颜色改变

Fe3+与I-反应限度实验的探究 篇6

一、理论分析

在KI过量的条件下FeCl3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3I-2Fe2++I-3

该反应的标准电动势为:

E=φ(Fe3+/Fe2+)-φ(I-3/I-)

=0.77V-0.53V=0.24V

根据标准电动势可计算出上述反应在298K时的平衡常数为:

lgK=nE0.0592=2×0.24V0.0592=8.108

K=1.283×108

反应的平衡常数较大,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比较完全。也就是说,在KI过量的条件下,FeCl3与KI溶液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溶液中c(Fe3+)很小,若要证明FeCl3与KI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就需要采用很灵敏的检验Fe3+的方法。

有文献报道,[Fe(SCN)3-nn](n=1~6)在480nm左右处有最大吸收,摩尔消光系数约为1×104。假设[Fe(SCN)3-nn]显色体系吸光度达到0.1以上,其颜色肉眼可见,则要求体系中c(Fe3+)≥1×10-5mol/L。

若实验中起始时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Fe3+)=a mol/L、c(I-)=na mol/L,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Fe3+)≥2×10-5mol/L,则c(Fe2+)=a mol/L、c(I-)=(na-32a) mol/L、c(I-3)=a2mol/L,通过计算可得n≤4.89(可近似认为小于5)。根据上述理论分析可知,若实验中FeCl3与KI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应控制加入KI溶液的体积最多为FeCl3溶液体积的5倍。

二、实验探究

1.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最佳条件

为探究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最佳条件,我们进行如下实验:分别取5滴~6滴、0.5 mL、1.0 mL、2.0 mL FeCl3与5 mL KI在试管中反应,反应后分别用2 mL苯和四氯化碳萃取2次~3次,在未分离最后一次萃取液的试管中滴加5次~6滴KSCN,观察实验现象。结果见表1。

表1

说明:KI和FeCl3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1,FeCl3溶液是将FeCl3固体溶解于0.2 mol·L-1盐酸配制而成,KSCN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实验中发现,用0.1 mol/L FeCl3与0.1 mol/L KI溶液反应时,当控制加入KI溶液的体积大于FeCl3溶液体积10倍时,加入KSCN溶液后观察不到特征的血红色出现。这是由于体系Fe3+中的含量太少,以致用KSCN检测不出来;当控制加入KI溶液的体积小于FeCl3溶液体积5倍时,均能观察到预期的明显的实验现象。

因为实验中生成的I-3本身的颜色会干扰Fe3+的检验,我们必须通过萃取将其从反应后的溶液中除去。实验发现,同样萃取3次后,用C6H6萃取后的溶液近乎无色到微黄色,而用CCl4萃取过的溶液呈淡黄色,以C6H6作萃取剂的

溴乙烷水解实验产物的验证效果更好,这是因为I2在苯中具有更大的溶解度。此外,以C6H6作萃取剂还能起到液封的作用,防止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2.KSCN溶液浓度的探究

取50 mL 0.1 mol·L-1 KI溶液,加入10 mL 0.1 mol·L-1 FeCl3溶液,振荡使其充分反应,静置。取分别用20 mL苯萃取3次,取萃取后的溶液2 mL分别置于试管中。分别滴加5%、15%、20%的KSCN溶液,观察现象,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编号123KSCN浓度5%15%20%V(KSCN)5滴~6滴5滴~6滴5滴~6滴实验现象溶液为微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为浅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溶液为血红色,放置后颜色无明显变化实验研究发现,KSCN溶液的溶度影响KI与FeCl3溶液反应检验效果,这是因为SCN-与Fe3+的反应存在下列平衡:

Fe3++nSCN-2Fe(SCN)(n-3)-n

较大浓度的SCN-,有利于Fe(SCN)(n-3)-n的形成。当KSCN的溶液质量分数达到20%时,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实验结论与启迪

通过对“证明KI与FeCl3溶液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实验探究,我们发现,获得明显实验效果的条件为:

(1)取5 mL 0.1 mol/LKI溶液与1 mL 0.1 mol/L FeCl3溶液反应。

(2)取2 mL苯萃取3次。

(3)加20%KSCN溶液于萃取后溶液中显色。

自由的限度——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篇7

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追寻着自由。可以说,人们一直在自身的自由和社会的限制中抗争着,不断努力追求着自身的天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满足自己的意愿又不阻碍社会的稳定,他人的自由。在这一抗争中,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两种学说各自有着一定的分量。

一、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含义

洛克提出,自由是自然的人类状态,政治权威不是自然的而是约定的,人民的同意是政治社会形成的基础,“同意”不仅在建立政府时是必要的。其内涵在于国家不能干涉公民正当的自由权利。公民有参与政治的自由也有不参与政治的自由,即“消极自由”。

卢梭提出平等参与的权利,修正了洛克免于专制和压迫的否定的自由观念,而转变为要求享有权利的肯定的自由观念。即“积极自由”。对卢梭来说,自由不仅仅是个人“脱离”社会的自由,而是或者主要是存在于和通过社会的自由。他所谓的社会契约“契约意味着天赋自由和自然状态之放弃,以及一个新的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创造。

这样,卢梭就把洛克式的不受压制、干涉的否定自由观推进到了采取行动、参与社会事务的肯定自由观。由于个人与社会、自由与法律、权威、权利、义务之间并无必然的鸿沟,自由意味着每个人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自由的真正特征不是放纵,而是对法律的自由承认。

二、积极自由的利弊

卢梭在阐述积极自由时引入社会状态概念,他这样描述社会状态: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时,人们便产生了一种最堪入目的变化;他们行为中的正义代替了本能,而他们的行动也就被赋予了前此未有的道德性。人们在听从自己的欲望之前,先要请教于自己的理性。虽然在这种状态中,他剥夺了他所之于自然的许多便利,但他却在这里面得到了如此之大的收获:他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他的思想开阔了,他的感情高尚了,他的整个灵魂提高到这样的地步,以至于……对此他一定会感激不尽的。

在雅典城邦,尽管参与城市的政治生活是一项公民的自由权,但是这与其说是一种权利,还不如说是一种强制义务。正如梭伦立法中所规定的那样,任何公民如果在发生严重的政治争论或者阶级斗争的时候,如果保持中立或者不参与一方,就应当剥夺其公民身份。

柏林尤其深入地分析了积极自由,认为这种自由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即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理性的向导,这样的自我必然是“自主的”、“理想的”、“真实的”,它是先验的自我。为了达到这种先验自我用理性来指导自己行动的自由状态,就必须对受本能或欲望支配的经验自我加以严格的纪律,从而自觉地服从普遍的整体,“这个‘整体’于是被看成‘真正的’自我,他将集体的、‘有机的’、独一无二的意志,强加在顽固的‘成员’身上,从而获得他自己的‘更高层次’的自由。”哈耶克进一步指出这种让经验自我服从于先验自我的积极自由建立在唯理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它只有在追求和获致一个绝对的集体目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这意味着对人们的生活进行全面周详的设计,为了实现自由,必须绝对地服从对未来自由生活的美好设计。

三、消极自由的利弊

洛克的消极自由观念就贸易自由、财产权的保护而言,对王权的限制、抗争及自由的传统起了重要作用。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使国王不能随心所欲地剥夺臣民的财产,相反,国家应承担保护私有财产的职责。

然而在德国,消极自由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浪漫主义”。德国浪漫主义主张,真正的自由不在于外部实践活动,而在于精神生活;真正的进步不在于国家制度的改变,而在于个人人格完善和服从良心。因此,他们虽然强调个人意志的自由,却在现实生活中又缺乏独立的反抗行动。马克思指出,这种自由主义学说是空洞的幻想。德国浪漫主义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非理性力量,强调感情和内省,认为自由存在于心灵深处的活动之中,狂热崇拜中世纪宗教。亨利希·海涅评价说,“德国浪漫主义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诗情的复活。”

正如海涅所说的那样,浪漫主义只不过是个老侍女,由于贪饮主人返老还童的仙酒,她不仅又变的年轻起来,而且完全成了一个小小的孩童。

消极自由的充要条件必然是一个人有自己最后的或者最低限度的不可侵犯的领域或者空间,这就是一个人必须拥有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无论是天赋人权还是法律上的权利,同时还要拥有不受国家干预的私人空间或者私人领域。正如柏林所言,一个社会要获得自由必须由两个条件:“第一,惟有‘权利’才能成为绝对的东西,除了此外任何‘权力’都不能被视为绝对;……第二,人类在某些界限以内,是不容侵犯的,”而这正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正是为了捍卫这些权利或者私人空间,这种积极自由或者民主不再是消极自由的天敌,而是促进消极自由的工具。我们并不希望放弃政治自由,而是要求在得到其他形式的政治自由的同时得到公民自由,源于一种合法根源的政府只有比以前更少的权利对个人行使专断权力。”

结语

翻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 篇8

可译性绝非是肯定的也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可译性也有一定的限度。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着共性, 但是个性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可译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对原语的理解程度对目标语产生一定的影响。

理论上, 索绪尔曾提出过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是“任意”的, 它们所代表的概念和事物基本上是等价的。此外, 人类的思维活动形式也是相同的, 尽管受文化的制约, 但是基本上可以总结为概括、分析和综合, 这种规律是不可违背的。卡特福德根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 将其分为语言的不可译性与文化的不可译性。

2 语言的不可译性

2.1 语音与文字的不可译性

语音特征的不可译性是显著的。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与语音特征有关的方面, 如押韵、对仗、谐音、双关等都是不可译的。英语与汉语之间具有不确定性, 没有清晰的界限, 尤其是在翻译唐诗、宋词时, 这种现象被应用得极为丰富, 诗歌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会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十四行诗以及英国诗歌的音律特点是很难把握的。

文字特征的不可译性。这一点在英汉互译中表现尤为突出。英语为表音文字, 汉语为表意文字, 两者在书写形式上大相径庭。因此, 两种语言的文字特征也是无法互译的。例如, 曾经有人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写诗。不可译性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汉字结构特点, 拆开表达, 组成诗句, 但同样表达着深刻的涵义。

英语虽然也有拆词表达的时候, 但就翻译而言, 也无能为力了。当然英语的文字特征也是无法译成汉语的。如五言古诗杜甫《望岳》, 对于此诗的翻译, 如果只是字面翻译是很难达到诗人的意境的, 这首诗的情感内容是不容忽视的, 还要了解泰山的政治文化背景, 以及古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望岳》不仅歌颂了泰山的雄伟壮观, 也传颂了伟大民族之感。

2.2 汉语语言不可译性的特点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汉语独特的语言形式。对联讲究对偶, 译者可以翻译出来其内容, 但其巧妙的形式, 译文无法表现。原读者读此对联的感受与读者对译文的感受是大相径庭的, 因此奈达的“等效翻译”的标准是极难达到的。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 可译性限度的表现形式也是各有不同, 但这种可译性也不是静止的, 也处于动态之中。在歇后语中, 谐音占了很大一部分, 歇面所揭示的基音义与歇底所代表的泛音义, 一般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 言此意彼, 产生幽默的效果。

在这歇后语中, 前半句与后半句的词语有着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 同时利用同音相谐或近音相谐促使具有内含的谐音意义自然地表现出来, 使读者和听者心领其会, 在民间充分体现了口语化以及幽默风趣的特点。

谐音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民俗文化和文化心理的反应。是利用某一个词的音, 联想到与它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其它词语, 从而采用这个词的意义, 谐音既是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3 文化的不可译性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汉语成语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色, 它以凝炼的四字句 (或有三、六、八等字) 表现丰富的人文世界。学习汉语的文化内涵, 成语可以成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体现出中国人传统思维的简练性。每一个成语都包含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里, 龙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动物, 象征吉祥。很多关于龙的成语, 如, 车水马龙、来龙去脉、飞龙在天、人中之龙、龙凤呈祥、乘龙快婿等。但在英语中“龙”被译成“dragon”, 是凶猛的怪兽、魔鬼、邪恶的象征。事实上, 龙和dragon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动物。除了外观形象不同, 二者的象征意义也有很大差别。

4 结语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主要是一种语言中的某些词、短语、句子或者篇章可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可能性或可能性限度。由于汉语与英语在文化及语言上的根本性差异, 这对译者而言是工作上的巨大挑战。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各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也会日益频繁, 它们之间的互相补充、互相解释的潜能也在不断地扩大, 与此同时, 人类的思维方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也在发生着不断变化。语言与文化这种相互包容、相互补充也促使跨语言的沟通越来越容易,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也会随之减少, 所有这些现象都会为不断突破可译性限度提供非常重要的条件。归根结底, 对一个译者而言, 重要的是树立信心, 努力使不可译性变成可译性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杜少华.文化可译性限度及文化翻译策略[J].邢台学院学报, 2011 (4) .

[2]高莉莉.由文化缺省现象看可译性限度问题[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6.

[3]蔡季愚.文化差异与翻译的可译性限度[J].吉林省教育学报, 2009 (1) .

[4]刘沁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5]刘莹.论文化的相对不可译性[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7 (28) .

振源胶囊的生物限度测定方法分析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设备

所用设备包括江苏常熟双杰侧试仪器厂生产的T500型电子天平, 台洲市淑江无星机械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YJA电动匀浆仪, 铁岭市医疗器械总厂生产的628型高压蒸汽灭菌器, 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生产的GZX-DH-40×45型25℃恒沮培养箱以及35℃恒沮培养箱。

1.1.2 培养基

所用培养基包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的040525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0508252PH7.0氯化钠-蛋白胨溶液、050104营养琼脂培养基、040409改良马丁琼脂培养基、050915改良马丁培养基以及050613胆盐乳糖培养基。

1.1.3 菌种

所用菌种包括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的CMCC (F) 黑曲霉菌、CMCC (F) 98001白色念珠菌、CMCC (B) 44102大肠埃希菌、CMCC (B) 26003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CMCC (B) 63501枯草芽孢杆菌。

1.1.4 药物

振源胶囊 (国药准字Z22026091,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1.2 方法

1.2.1 酵母菌、霉菌和细菌的计数方法

1.2.1. 1 供试品的制备

取10g供试品, 与100ml的PH7.0氯化钠-蛋白胨溶液相互混合, 电动搅拌摇匀后, 溶解在45℃的水中, 制备成1:10浓度的供试品, 取供试品10ml, 以500r·min-1的速度进行连续5min的离心处理, 取2ml上层清液, 分别置于两个等量平皿中。

1.2.1. 2 菌液制备

分别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新鲜斜面培养物铂金耳在37℃的环境中留置18~24h, 并加入适量0.9%氯化钠溶液, 其浓度相当于标准比浊液, 作为原液, 将经过灭菌处理的0.9%氯化钠溶液9ml加入1ml原液中, 10倍稀释至10-6~10-7, 细菌数约50~100cfu·ml-1, 对控制菌和活菌进行计数。取1ml连续18~24h在25℃中培养的白色念珠菌液体培养物, 加入灭菌处理的0.9%氯化钠溶液9ml, 10倍稀释为10-7, 细菌数约50~100cfu·ml-1, 对活菌进行计数。取5ml连续7d在25℃中培养的黑曲霉菌新鲜斜面培养物, 将经过灭菌处理的0.9%氯化钠溶液9ml逐管10倍稀释至10-5, 细菌数为50至100cfu·ml-1, 逐管对活菌数进行计算。

1.2.1. 3 回收率检查

(1) 稀释液对照组:取1ml稀释液, 对稀释液对照试剂中的菌落数进行测定。 (2) 供试品对照组:对供试品本底菌落数进行测定。 (3) 菌液组:对各个菌株的试验菌落数分别进行测定。 (4) 试验组:取1ml浓度为1:10的供试品, 将其置于平皿中, 分别加入1ml细菌数约50至100cfu·ml-1的菌株实验菌液, 立即加入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培养基, 在其完全凝固后, 连续24~72h内将其置于恒定温度内进行观察[1]。

1.2.1. 4 菌落计数方法

连续48h内使用营养琼脂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培养, 对细菌数进行逐日点计算, 每48小时报告一次菌落数检测结果。连续72h使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对酵母菌和真菌进行培养, 对细菌数进行逐日点计算, 每72小时报告一次菌落数检测结果[2]。

1.2.2 控制菌测定方法

(1) 阴性菌对照组:将100ml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加入1ml和10ml的1:10供试品中, 后加入1ml细菌数约10~100cfu·ml-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根据相关规定对控制菌测定方法进行检查[3]。 (2) 试验组:将100ml胆盐乳糖增菌培养基加入1ml和10ml的1:10供试品中, 后加入1ml细菌数约10~100cfu·ml-1的大肠埃希菌, 根据相关规定对控制菌测定方法进行检查[4]。

2 结果

本次医学研究利用常规法对振源胶囊微生物限度进行检查, 结果如表1所示。

3 讨论

本研究根据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对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相关规定, 对振源胶囊中的醉母菌、真菌和细菌数进行了测定, 每一测定均进行3次独立的试验。研究结果证实, 振源胶囊对于枯草芽抱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因而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和离心处理对振源胶囊中的细菌数进行检查, 振源胶囊对于酵母菌和真菌则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因此可通过常规法对本品的酵母菌和真菌数进行检查。

参考文献

[1]罗书香.对企业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资料的审核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 27 (5) :686-687.

[2]刘佳宁.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结果的若干因素分析[J].中国药业, 2007, 9 (2) :35-36.

[3]许华玉, 杜鹃, 汤杨.药品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验证的必要性[J].中国药品标准, 2005, 6 (4) :46-47.

限度管理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篇10

筅广州大学社科部龚耀南

有效性是管理活动的最基本特征, “最有效”永远是管理所追求的最大的寄予, 管理者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达到“最有效”结果。然而, 在现实管理中, 寄予与实际管理所产生的成效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当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如具体管理活动的结果中, 为什么有些能表现出极佳的效果?为什么有些却呈现为不甚明显的效果?为什么有些则出现所谓“负效应”, 非但没有实现管理既定目标, 相反出现结果与管理目标背离的状况, 这些都是管理活动的有效程度问题。

科学合理的限度观应以“限度管理”思想作为指导。“限度管理”是指以“有限度”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的管理实践, 它强调管理的“有限度性”, 规定管理的“最低限度”, 指明管理的“最大限度”, 提防管理的“过度”, 倡导管理的“超越限度”。“限度管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管理活动中的实际运用, 它体现的是关于质量度的辩证观点, 反映的是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确立并遵循“限度管理”的思想, 就能更好地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 更好地发挥管理的最大效能, 更好地创造管理的和谐环境, 以收获“最有效”的管理成果。

一、限度管理

1. 管理的“有限度”

限度是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 它强调事物规定的最高或最低的数量或程度。管理是“有限度”的。管理者如果没有明确强调这一哲学思想, 那么就会在自以为是的无限度论观念和价值原则的指导下, 有意或无意地把管理“无限度”化, 出现了各种不符管理精神或有违管理规律的不良现象, 如不能坚守管理的“最低限度”而做出各种有损组织形象的行为;随意“过度”惩罚他人, 伤害他人身心健康;有意无意作出“过度”管理, 伤害自己身心健康;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自身的潜能而长期困惑于平庸管理;或欠缺“超越限度”的精神而满足于管理现状, 难以取得更大成就等等。究其原因, 就是没有确立“有限度”的观念, 人们任凭“无限度”的运作和发挥, 必然致使管理过程“失控”和管理结果“失效”, 其后果不堪设想。当前, 人们在论及搞好社会管理时, 指出要大胆更新观念, 创新体制机制, 提出要推动“万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该放的权一定要创造条件, 逐步下放,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一些职能转为由社会组织或其他机构承担。这种新观念、新思路完全尊重了管理“有限度”的规律, 必然有利于社会建设的发展需要。

管理的限度客观存于各种管理中, 可谓无时不在, 无处没有。“有限度”的客观存在, 能够确定管理之所以成为这种管理的条件和规定, 就能够提供管理作为这种管理不变质的指导和保证。管理的限度以具体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管理中, 包括物质限度和精神限度、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最小限度和最多限度、和谐限度和不和谐限度等。管理的限度相对于不同的管理有相应不同的规定, 而管理限度内的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也是相对而言、相对而立的, 在条件发生变化时是可以互为转换的。管理的限度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都有不同的规定, 而且这些规定也必然随着管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度在量上的变化使管理自身的发展和管理之间的互动关系呈现出阶段性特点。面对客观、具体、相对、变化的管理限度, 管理者要承认限度, 认识限度, 尊重限度, 把握限度, 发展限度。

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协调工作, 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系列社会活动。这种活动要针对一定对象展开, 包括人员、资金、物质、目标和组织的管理;活动要把这些对象引导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去, 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管理。无论是管理的对象还是管理的过程, 都要受到各种限度的客观规定, 从管理者自身素质的培养, 到对管理目标的设计、管理内容的安排、管理行为手段的选择以及管理效果的预期等等, 都包含了各种诸如广度、深度、高度、宽度、温度、风度、密度、精度、难度、力度等的限度规定, 这些规定从量与质上决定了该管理什么、不该管理什么、该如何管理以及管理该有的效果。管理者只能而且必须尊重这些管理限度, 充分认识和努力把握这些限度, 按照客观规律实施限度管理, 避免出现各种管理危机。

2. 管理的“最低限度”

管理中最基本、最起码、最小数量的规定称为管理最低限度, 即所谓的管理“底线”, 管理只有具备了这一规定, 才能成为“这一管理”。对于这一“底线”, 人们是不能逾越的, 是必须尊重、恪守和捍卫的, 能否做到“最低限度”, 是管理者生存的资格问题。

在现实中上, 突破管理底线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管理者空有管理职权, 没有担负起管理的基本职责, 或没有行使好决策权, 包括管理目标的确定、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规范的制定;或没有行使好人事权, 包括对管理人员的选拔、录用、培养、任免等;或没有行使好奖惩权, 包括对管理人员的奖励、惩罚;或道德沦丧, 违规管理, 纵容不法行为;或巧取豪夺, 贪赃枉法, 把权利变成满足欲望的一种手段, 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管理者屡破“底线”是导致管理“无效”、管理“失控”、管理“负效”的根本原因。因此, 管理者必须恪守管理的“最低限度”, 在思想上、行动上誓死坚守捍卫这一最小数量的规定, 这是管理者之所以能够成为管理者的最起码的要求, 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否则, 管理者就没资格当管理者, 管理者连生存的资格也没有, 就不用说管理者的发展问题了。

管理由管理人员和管理工作组成, 管理的“底线”包括管理人员素质的“底线”和管理工作的“底线”。管理人员素质的“底线”指的是管理者作为一个人和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具备的最低限度条件。做人的底线包括三种, 一是生存底线, 就是作为社会化的人, 要满足生存需要, 没有一定的生活来源, 人就无法生存;二是法律底线, 法律是社会规则的底线, 突破了法律的底线, 则公民权益受损, 法律尊严受伤, 国家法度受害, 是一种真正的饮鸩止渴的行为;三是道德底线, 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 包括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秉公办事等, 人超过了这个底线, 就会遭到别人的唾骂。而管理者作为一个指挥员应具备运筹能力、沟通能力、训练能力、协调能力、远见能力、自省能力、收集能力、率领能力、激发能力等最低限度的能力素质。管理工作的“底线”指的是管理过程中要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以及管理结束后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效果。管理过程中要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就是对人员、资金、物质、目标、组织、信息、技术和时间等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管理。管理结束后所达到的最基本的效果是管理“有效性”的最低体现, 它是应有的、正常的、起码的结果, 虽然它离“最有效”还有一段距离, 但起码好于“无效”、“失效”、“负效”。

管理者恪守管理“底线”, 这是社会对管理者最基本的要求。各行各业、各级各层的管理者如果都能恪守管理“底线”, 那么就意味着管理者在各自岗位上都能承担起各自基本的责任, 都能保证完成各自的任务, 这样就能使社会形成一个各尽其能的运作局面, 尽管这种局面还不是最理想、最佳的局面, 但也起码是最基本的、最正常的局面。

3. 管理的“最高限度”

事物在拥有最低限度的同时, 也相对拥有最高限度。最高限度是事物最重要、最多数量的规定, 即所谓的“极度”。只有具备了这一规定, 事物才能在成为“这一事物”的基础上, 得以在更宽大的空间中取得尽量的、更好的发展。事物越接近“极度”, 其伸展扩大的空间就越大, 其内涵就越丰富, 其发展就越趋完善。因此, 人们可以在事物的最高限度范围内尽量谋求其最大化的拓展或提高, 以获取最大化的效果。能否做到“最高限度”, 是人生存的发展问题。

管理应该谋求“最大限度”, 以体现对高标准、高要求、高境界和高质量管理的追求。这“最大限度”既包括管理者自身发展的最高境界, 还包括管理者对管理所设计的最合理目标、过程所选择的最佳方法, 以及所期待的最理想效果等。管理者应增强这“最大限度”的意识和能力, 尽力使管理趋于“最大限度”的理想状态。虽然这“极度”只是相对的, 但也应将之作为追求的目标, 越接近“极度”, 管理就越趋向成功, 管理者就越高尚、越富有。有的管理者长期困惑于平庸发挥而未能尽情发展自己;有的管理者一直困惑于平淡工作而未能尽力创新工作;有的管理者始终困惑于一般效果而未能尽量提高效益等, 究其原因, 就是这些管理者“最大限度”的意识淡弱和能力不足。

如果说, 恪守“最低限度”能促使管理产生“有效”的结果, 那么, 追求“最大限度”就更能促使管理产生“最有效”的结果。管理实质上是促使被管理者在确保“最低限度”的基础上, 努力追求“最大限度”的过程, 其主要的目标就是要让被管理者实现从平庸到优秀、从平淡到先进的转变, 就是要让管理实现从起码要求到高要求、从低标准到高标准的转变。因此, 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将转变的幅度趋于“最大化”, 将转变的效果趋于“最高化”。

追求管理的“最大限度”, 就是要求管理者不能贪图安逸、满足现状、因循守旧、碌碌无为, 而应志存高远, 放开眼界, 积极进取, 敢为人先, 百折不挠, 始终保持昂扬锐气, 充分发挥开拓力和创造力, 在为社会谋福利做贡献中不断提高和升华人的生命价值。具体来说, 就是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 要着眼于“最大限度”激发自身进取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有效地完成管理任务。追求管理的“最大限度”, 就是要求管理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大限度”设计和安排管理的各项各类活动, “最大限度”发动群众广泛参与, “最大限度”为群众参加活动创造条件。

当前,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经济制度深刻变革、利益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社会管理改革还存在不少不和谐、不协调、不公平、不可持续, 甚至不健康等不稳定的因素, 各种矛盾难以避免地表现出来。如何更好地深化管理改革, 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指示, 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指导依据。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 是从增加角度考虑问题。和谐因素需要不断增加, 而且要最大限度地增加, 即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大值。用在管理活动中, 就要求管理者在指导思想上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体要求, 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也要求管理者要心想和谐、汗染和谐、力使和谐, 以和谐为要, 以和谐为责, 一心一意为促进社会和谐管理而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则是从减少避免角度去思索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与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管理既要从正面开展引导推进工作, 也要紧紧抓住负面因素进行批评抵制, 直至逐步消除影响, 使管理迎合社会强音, 融入社会主流。“最大限度”是管理的努力方向。这个努力是最大限度, 而不是一般限度, 更不是最小限度。对于一个管理组织、一个管理者而言, 想问题办事情就要从两个“最大限度”去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积极的和谐的管理因素,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消极的不和谐的管理因素。

“有限度性”、“最低限度”、“最大限度”构成了限度观的基本内容系统, 它们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合为一体, 形成管理者不同的限度思想, 并如同发展观、责任观一样, 成为管理者前进的最内在、最根本的动力源泉, 成为管理者发展的最给力、最有效的催化剂。

二、学校管理的“适度”及“超越限度”

学校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一个具体领域具有特殊的教育性, 这是学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学校管理的目标和过程、原则和方法、规章制度和措施手段, 都把培养人放在第一位, 即所谓的管理育人。因此, 在学校管理中, 无论是用人、处事, 还是管物、理财, 都要考虑到管理可能起到什么样的教育作用, 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影响。学校管理过程周期性强。学校管理是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过程, 这过程构成一个循环, 也就是一个管理周期, 这周期年复一年, 连续不断, 这是学校管理的一般规律。这种循环周期性体现了学校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学校的管理要有机结合、有序运行、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不断发展, 螺旋式上长。更为重要的是, 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产品都是人, 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师, 他们既是被管理者, 也是管理者;作为产品塑造的学生, 他们不仅要接受教育, 同时在一定程序上参与管理。另外, 学校管理不同于生产管理那样预先设计好一个模型去加工, 而是要受到校内教育条件和校外教育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这些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多、质量评估难等因素, 是一般管理无法比拟的。

正确限度观的确立对学校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说, 学校管理者确立了“有限度性”的认识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前提;坚持和恪守管理“最低限度”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基础;追求管理“最大限度”是学校有效管理的核心, 那么, 防止管理“过度”而做到管理“适度”, 是学校有效管理的保证;倡导管理“超越限度”, 是学校有效管理的提升、升华。学校管理者只有确立了正确的管理限度观, 才能在“有效”学校管理的基础上, 去追求“高效”学校管理, 去争取“最有效”学校管理。

1. 学校管理的“适度”

追求管理的“最大限度”, 强调的是高度和适度, 但不能超过“极度”而导致“过度”。正所谓物极必反, 事物一旦超出“极度”就势必改变了“这一事物”的性质而变成不是“这一事物”, 即变质。“过度”因其违背事物发展规律而人为地减少或增加客观规定的量, 尤其是随意扩大“最大限度”, 必然给事物带来极大的危害。毛泽东曾经说过:“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们的数量方面, 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 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 不懂得注意事物质量的数量最大界限, 一切都是胸中无数, 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因此, 人们在努力追求“最大限度”的同时, 要正视“极度”, 防止无意的“过度”, 以免“不能不犯错误”。管理的限度, 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范围内对管理认识和体验所达到的数量界限, 以保证管理的“质”。承认并尊重管理的限度是管理者“不犯错误”的重要前提。

学校管理“过度”的现象, 多见于具有较强烈甚至是超强烈的责任感的管理者, 如学校校长、行政干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 他们在学校行政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做出“无意过度”的行为。这些管理者往往过分夸大自己责任的意义和作用, 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增加和扩大责任客观规定的内容, 以为责任包罗万象, 越多越好, 即使不属于自己范围内的责任也要争取承担并竭力完成, 出现诸如有的学校管理者争揽甚至独揽与学校相关或不相关的社会任务;有的学校管理者肆意增加工作内容;有的学校管理者取代包办被管理者的学习与工作;有的学校管理者强调“利他”的良好动机而采取“害他”的手段过度惩罚甚至体罚被管理者;还有的学校管理者过分自责, 自觉不自觉地给自己增加过高的要求, 施加无谓的压力, 终日疲于奔命, 甚至造成心理疾病等后果。

学校管理的过度, 隐藏着潜在的危害。首先, 是对学校的行政和教学管理实施的不利, 管理主体以超强烈的意识去无限增大管理的责任, 以超强烈的情感去无限夸大管理的需求, 从而为了追求过分的“有效”, 有意无意地回避甚至反对与“有效”对立统一客观存在的矛盾, 取消正常的差异, 于是, 或过多地营造不必要的“有效”局面, 或牵强地发展尚欠“有效”的事物, 最终非但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结果, 相反有可能出现假“有效”、伪“有效”, 甚至“无效”或“负效”的结局。其次, 是对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主体自身发展无益, 过多的管理责任、过度的“有效”激情会造成管理主体心理过分紧张, 背负无谓的压力, 使人有一种很累、很疲惫的感觉, 长此下去, 就难免出现心理、身体疾病, 甚至因操劳过度而英年早逝。因此, 学校各级管理者要特别正视学校管理的过度现象存在的现实性, 并充分认识其存在的危害性, 防止学校管理“无意过度”行为的发生。

2. 学校管理的“超越限度”

反对“过度”, 并不等于就不能逾越限度, 相反, 在一定的条件下, 是可以也应该超越限度, 因为限度的规定只是相对固定的, 它必然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 人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限度, 并用积极创新的精神去理解限度, 提升限度, 完善限度, 超越限度。“超越”在形式上类同于“过度”, 它们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事物相对规定的数量, 但在本质上“超越”根本不同于并高于“过度”。“过度”只是一种平面的、简单的、肆意的、过分的、量的超过, 这种超过是没有道理的、不合理的, 有危害的, 因为它超过的是合理的度, 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超越”是建立在对事物相对落后不合理规定的否定并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向上的、建设性的、发展性的超过, 这种超过是有道理的、合理的、有益的, 因为它顺应了事物发展的规律。“过度”更多是质和量意义上的超过, 其后果是导致事物的变质。而“超越”更多是价值意义上的超过, 其结果是促使事物实现跨越式的进步和阶梯式的提升。

学校管理应大力倡导积极的“超越限度”。“超越限度”包括三种类型。一种是对某些相对落后而不合时宜甚至是错误的学校管理限度的超越, 管理者要以与时俱进理念和改革创新精神去发展学校行政和教学管理限度;一种是有些学校管理者对自身应有潜力认识不足而不能给自己能力“极限”准确定位, 离实际最大的“极限”尚有距离, 管理者需要以“最大限度”的精神去“超越”自以为是的“极限”, 通过努力去接近真正的“极限”;一种是精神层面的“极限”, 学校各级管理者面对各自“极限”, 可以适可而止, 感受自己力所能及的成功, 而不在极致, 更可以迎难而上, 超越自我, 追求极致, 超越极限, 享受精神境界提升的快乐。

学校管理的“超越限度”, 关键是要使学校各级管理者善于提升承担责任的境界。一直以来, 人们反对的是消极承担责任的境界, 因为以这种境界去承担责任, 其承担的效率和质量是可想而知的不理想。人们高扬的是积极承担责任的境界。当前,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 责任境界将会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一种更加适应发展需要和体现发展精神的责任境界被时代呼唤产生, 而超越承担责任的境界就是这种与时俱进的新境界。超越承担责任境界的管理者, 不但是积极, 而且是热切、跨越、高度负责任地承担责任。以这种超越境界去承担责任的管理者, 会把责任当作是一个个“极致”, 或“堡垒”, 不断去挑战它, 想方设法去战胜它, 最后是战而胜之、跨而过之的快乐、愉悦和满足, 属于更高层次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为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新贡献.南方日报, 2011-07-13.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 2007-10-25.

[3]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6.

上一篇:静脉泵奥曲肽下一篇:汽车制造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