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出版资源

2024-06-21

网络出版资源(精选十篇)

网络出版资源 篇1

一、在划小核算中引入网络资源成本是破解资源与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

当前电信行业中网络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资源与发展的难题。在企业内部业绩考核中对前端营销部门一般不涉及网络利用率指标, 因此前端经营部门常常不关注后端网络投入成本, 而希望后端网络部门能够在营销前就能完成对营销区域提供尽可能多的网络资源能力, 确保业务需求来时及时满足。而对后端网络部门, 企业每年的网络建设成本无法完全满足业务发展的网络能力需求, 资源利用率常常要严格考核, 必须进行建设区域的优选, 保证资源投入在最有效的区域。更加令人苦恼的是后端网络投入与前端市场发展需求错位, 网络覆盖的某些区域利用率长时间保持低位, 而业务发展的需求又频繁出现在无资源覆盖或能力不足的区域, 甚至引发服务风险。

如何才能真正让营销与网络两支队伍协同高效的运作, 在经营管理单元中引入“收入+经营利润”核算模型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经营利润率这一指标原来只设置在本地网这一级经营管理单位, 对区县和分支局来说对成本的消耗通常仅考虑付现成本部分, 因此如何科学的引入网络资源成本这一核算成本, 让分支局的小“CEO”们在发展和资源使用中寻找最佳平衡点, 从而提高电信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是划小经营核算单元的重要课题。

在经营划小中, 对各经营管理单元核算其产出 (收入) 和产入 (成本) , 科学评价划小后各经营单元的经营管理水平是核心内容, 只有那些对资源实行了高效利用的管理者才是优秀管理者。对收入而言, 如何确定经营管理单元归属收入是关键问题。对经营单元而言收入与业务、客户直接关联, 如何科学合理的划分业务和客户是收入核算的前提。收入认领中锁定用户原采用用户手工认领方式, 这一方式在每一核算周期内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对成本而言, 则分为两大类, 一是下沉到经营管理单元的可支配成本费用, 一是划分到经营管理单元可运营的网络资源成本。

通过多年来电信业务开通服务自动化流程的运行, 中国电信已经建立起一套实现了客户、业务、网络紧密关联的核心数据库, 即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借助于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用户与网络资源的关联关系, 通过网络资源与经营单元的对应划分, 实现用户的自动认领, 减少了用户逐一认领所需的大量人力。进而也找到了收入与网络资源的对应关系, 为核算经营单元的收入与网络资源成本提供了可能性。用户与网络资源非常紧密的关联这一特征正是宽带通信运营商的最典型特征, 因此宽带端口利用率水平也是评价宽带网络运营管理水平的最重要指针。

二、网络资源对划小经营管理单元用户收入核算和成本核算的支撑解决方案

经营管理单元划小工作涉及到规范分支局组织架构、统一量收规则和客户管理、建立“收入+经营利润”核算模型、明确分支局责权利关系、搭建数据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其中网络资源对划小工作的支撑主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解决将网络资源划分至各经营管理单元的问题;二是解决网络资源核算为网络成本的问题;三是解决网络资源划分至各经营管理单元中的数据质量维护管理的问题。

1、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建立网络资源与经营管理单元的关系

(1) 建立多级标准化经营管理单元是支撑方案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经营管理单元通过统一的省、市、区县 (销售中心) 、分支局的4级标准化机构设置, 实现划小后的以分支局为基本经营组织的区域化管理模式。基于这一机构设置, 资源配置部门按照划小核算单元的管理要求, 实施分支局资源下沉和资源使用效益评估工作。为实现各相关支撑系统与标准机构的统一对接, 4级机构设置必须实现在经营管理系统中的集中化设置, 落实各级管理机构的数据源头, 确保数据源的唯一性。在标准化的4级机构之下, 近年来营销管理推行的网格化管理, 建立了网格和网格单元5、6级机构。

为规范4级机构的设置, 将4级机构设置权限集中到省公司层面, 分公司对4级机构没有维护权限。而分公司在5、6级管理层级中利用资源信息与地理区域的对应, 把城市分割成了不同网格层级, 最大的分割是按城市行政区域的划分, 最小的层级可以精确到每一个住宅小区甚至是每一幢建筑物。

网格管理模式已在各客户群经营管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网格可按照客户分群划分为政企网格、商客网格、校园网格和公众网格。这些网格可与地理区域建立对应关系, 也可按照客户划分逻辑在地理区域之上建立逻辑网格, 形成营销单元。网格作为最末级的营销单元进行管理, 其组织管理在MIBOSS系统中, GIS网格系统中不建立网格, 仅对网格进行区域范围调整。其中公众网格通过地理区域划分形成, 在GIS系统上形成无缝覆盖。在网格下细分网格单元, 网格单元在资源GIS系统划分, 通常网格单元设定为小区或同一接入设备覆盖下的建筑物群。至此, 可建立一套规则清晰, 逻辑层级明确的多级机构管理模式。

(2) 理顺各类网络资源与各级经营管理单元的关系是支撑方案中的核心问题

网络资源系统与MIBOSS建立增量接口表, 定期从MIBOSS系统中更新最新机构数据。之后便要解决科学合理如何建立网络资源与分支局、网格、网格单元的一对多关系。

在网络资源系统中, 用于业务接入的设备所在局站、综合配线箱、光网络箱均进行了GIS定位管理, 在GIS网格系统中按照地理区域上进行划分的网格单元、网格通过GIS位置信息将这些放置点内的DSLAM、AG设备、PON-ONU设备、FTTH分光器、社区接入交换机等用户接入设备与网格建立了关联关系, 进而向上归属到了对应的分支局、区县 (销售中心) 。之后需要解决多分支局共用的大局站下DSLAM、PON-ONU接入设备以及政企用户和公众用户共用的设备如何划分的问题。

针对对区域中心机房内放置的DSLAM及PON-ONU设备覆盖多个分支局的场景需要引入分摊比例系数, 将设备端口按照比例系数分摊到覆盖的多个分支局内。针对存量认领用户锁定的区域, 由MIBOSS系统送分支局所属用户数据, 资源系统根据用户与资源的对应关系计算设备对应多个分支局的分摊比例。针对按照资源认领的区域, 则按照末梢分线盒与分支局对应关系计算多个分支局的分摊比例。这样就解决了多分支局共用的大局站下DSLAM、PON-ONU接入设备资源划分的问题。

而针对政企用户和公众用户共用设备的场景, 根据政企、公众用户管理划分的不同模式, 政企与公众资源的划分可采用两种方案。一是对产业园区、专业市场、商务楼宇等三类物理特征明显的客户在网格GIS系统中建立物理网格单元、网格, 物理网格单元与资源一一对应, 可以实现政企客户与资源自动匹配。而政企和商客中临街商铺、规模类客户和连锁类客户不单独建立物理网格单元, 则通过认领客户与资源对应关系, 将这类资源在分支局中所属资源中进行端口级筛除。另外针对现网中对全球眼、政企光纤、WLAN的网络承载采用专网模式的场景, 则可通过在资源系统中进行属性筛除, 将此类资源从对应的网格中剔除或划入政企网格内。

按照以上关联和分摊筛除的处理, 实现了符合责权利统一原则下的网络资源划入对应的经营管理单元。

2、以高效可靠为目标构建一套完备的支撑能力和管理制度

(1) 网络资源系统的相关功能实现

为支撑划小相关管理要求, 必须基于现有的支撑系统进行功能改造。网络资源系统应开发的功能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是主数据维护和管理功能。二是各相关系统接口, 三是数据质量管控的辅助功能或工具。

第一部分功能包括划小所需的各类资源设施在资源系统中GIS定位功能;GIS系统中网格、网格单元划分管理功能;网格与分支局关联管理;设备资源分摊管理;设备属性管理;报表统计展现及审核功能。

第二部分功能包括资源系统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内部接口包括资源设备子系统与GIS网格系统接口、GIS网格系统与资源报表子系统接口。外部接口包括资源系统与MIBOSS系统接口、资源系统与EDA接口, 资源系统与汇聚平台接口。

第三部分功能包括设备落网格完整性检查工具和报表、设备GIS系统完整性检查和位置稽核工具、GIS网格用户完整性检查工具等。

(2) 网络资源成本核算统计报表生成流程主要步骤

一是统计基准时间前由本地网组织各经营管理单元与网络资源管理人员共同确认网格、网格单元的地理区域划分及资源归属关系, 划小核算系统生成原始数据表。二是由MIBOSS系统将存量用户与核算单元对应关系送资源系统, 资源系统计算设备分摊比例。三是资源管理系统根据原始数据表、设备分摊比例、上月折算基础表进行数据处理和完成报表生成工作。四是本地网进行数据审核。五是报表数据送各核算系统和汇聚平台接口。

(3) 划小资源数据质量管控制度

划小资源中的核心是网络成本数据准确, 因而必须对划小相关的资源数据质量进行严格管控。资源数据质量包含两个维度, 一是基础资源数据准确, 二是资源关联数据正确。

首先只有基于高准确度的用户资源数据, 才能完成网络、用户、成本的关联核算, 因此要求宽带用户端口准确率应达到97%以上。如果用户资源数据存在较大误差, 这一核算数据关联模型的数据可靠性可能直接导致网络成本报表数据受基层经营管理者质疑, 造成划小经营核算工作受阻。宽带用户端口准确性管理必须建立一套与宽带业务开通、维护流程紧密结合的动态管理机制, 才能避免资源数据反复集中清理的现象。这一工作的开展情况是划小网络成本核算的前提基础。

其次要求网络资源GIS定位数据准确, 网格划分关联准确。划小网络成本核算是基于网络资源在GIS地图上的定位数据, 通过在GIS系统中划分网格、网格单元, 建立网格与经营核算单元的对应关系, 实现资源与经营核算单元的关联, 因此网络资源在GIS上的定位数据准确性将直接影响经营核算单元中的网络资源划分是否准确。这一数据的稽核校准工作量与网格、网格单元的划分数量密切相关, 网格划分受经营管理的精确化管理影响, 在城市区域的趋势必然越来越细, 因此网格区域的资源放置GIS数据核对工作量也将越来越大。这一工作通常应由网络资源管理专业和网格管理的营销人员共同协作完成。

为减少现场勘查和数据核对的人工量, 可通过提供辅助核查工具协助完成。辅助核查工具包括用户落网格完整性、设备落网格完整性检查工具、设备GIS位置稽核工具。其中用户落网格完整性检查应与CRM用户数据进行完整性核算;设备落网格完整性检查应检查市级、区县级网络资源总量一致率。设备GIS位置稽核工具通过设备关联地址与GIS建筑物标签匹配度检查, 可以将GIS位置偏差较大的设备扫描出来, 辅助资源管理人员进行调整。通过多个维度的数据核查, 实现资源与网格关联完整准确率达到99%以上, 进而实现资源与经营核算单元的准确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划小各系统接口数据准确性核查:在网络资源划小核算实现方案中有多个系统接口, 多个系统间需进行数据同步处理, 必须充分考虑各系统数据同步周期设置, 加强数据同步检查, 尤其是核算的前置数据部分。避免在最后报表审核环节才发现问题, 层层追溯核查, 影响报表数据按期发布。

(4) 经营管理单元与网络资源的协同互动动态管理

在划小中的网络资源划小核算中必须考虑经营核算单元和网络资源的协同动态管理工作。经营核算单元的变化周期一般应控制为半年, 但仍需考虑每月调整时的数据调整流程, 确保机构调整与数据划分调整同步。可设定机构调整的关键点, 一是报表生成周期后的分公司机构申报调整时间点, 二是报表基准数据生成时间点。考虑机构调整后的资源网格调整和资源认领确认周期需要, 两个关键时间点间隔一般控制在两周左右。

网络资源可发生的动态管理主要有工程新建、网络缩容、资源调拨时的资源变更, 应按照资源动态管理流程时限内及时完成系统数据更新。对划小相关的资源数据维护, 资源管理系统应记录其操作日志, 划小网络资源成本核算出现异常波动时可查询追溯。

三、结合建设与业务发展规律将网络资源核算为网络资源成本, 促使经营管理者以成本的视角去管理和运营网络资源, 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接入网建设中各类接入模式下端口综合造价成本有所差异, 因此应按照不同接入模式设定不同的端口成本单价。端口成本单价按照每端口建设成本及折旧期核算后设定。

接入网建设后网络资源一次性投放到市场后, 随着业务营销发展, 一段时间后这批网络资源才能被业务占用, 因此网络效益评估通常是在建设后的3个月或半年后。这一时间周期因素针对新建和扩容情况有所不同, 对入住周期长、入住率低的新楼盘尤其明显。所以在网络资源成本核算时应考虑设备新增扩容的端口变化, 不能简单的直接按实际在网端口计算, 而对新增端口引入时间维度折算系数, 既能避免网络扩容与业务发展的时间周期差异导致成本突增, 又鼓励最小经营管理单元积极开展闲置资源盘活。可设定新增一个月内的设备端口资源按照30%折算, 投入两个月内的设备端口资源按照70%折算, 三个月后恢复成100%, 对于退网拆除或者缩容的端口不按照时间进行折算。折算的时候, 考虑存在分局内有很多设备, 可能存在同时新建扩容和缩容拆除的情况, 不以整个分支局的总数据进行折算, 而应按照分支局内的放置点清单为维度进行时间折算。对于旧网络的正常缩容, 按照在存量数据中直接减除, 不需要进行折算或按比例折算两种模式处理。根据折算规则, 追溯前三个月的放置点宽带资源端口清单, 提取计算各月新增资源数据, 计算3个月的累计到达值, 即为折算端口数。最后按照计算折算端口数和端口成本单价为经营核算单元的当期网络资源成本。

四、结语

网络资源 篇2

1.【长城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网络资源调度员】 - 大学网

2.提高网站流量的方案?

3.【深圳市拨浪鼓网络资源机构】 - 大学网招聘

4.怎么写校园网的需求说明书?给篇范文

5.【北京电信通云事业部】 - 大学网招聘

6.学习远程教育心得体会

7.计算机系统安全论文

8.【郑州容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大学网招聘

9.【北京全球万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大学网招聘

整合出版信息资源 篇3

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出版内容资源系统建设的不同步以及采用技术及标准的不同造成的,因此出版信息资源亟待整合,以实现出版业跨平台全文库信息系统建设。

传统出版信息资源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出版信息资源系统建设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重保存轻服务。例如,出版社在图书的编辑加工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随着图书出版活动的完成而积淀在出版信息资源系统中,不能为今后的出版活动所充分使用,也不能与其他出版社、新华书店等实现信息的共建共享,亦不能为读者提供附加的服务。

二是“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各类出版活动所产生的数据,大都散落在单位和个人手里。保存这些数据的信息资源系统和其他的信息资源系统基本上是不关联的,更谈不上有关出版信息资源系统的硬件资源、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整合,致使许多部门重复获取本来已有的数据。

三是国家对出版信息资源系统的整合缺乏宏观的规划和指导。目前国家对基础性、公益性出版数据共享的投入明显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数据交换标准体系和强有力的共享服务技术支撑体系。在国家层次上缺乏宏观管理与协调,缺乏配套政策、法规体系的有力保障。

四是对版权和商业机密缺乏有效的保护、监督措施。由于缺乏版权保护制度和技术强有力的支持,对有关保密的问题也没有详尽的措施,使得许多出版单位不敢进行出版信息资源的整合。

五是缺乏对出版内容资源深层次的揭示。传统出版信息资源平台,大多数只是一般的出版物外部特征数据的归档,再加上一些简单的分类和索引,在内容揭示上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文摘等等,出版物内容和内容之间没有深层次的关联和揭示,没有从元数据的层次进行基础层面的揭示。也就是说,出版信息资源系统不仅要揭示文献的参考关系,更要揭示概念的参考关系。

出版信息资源整合模式的分类

可分三类:一是原始文献资源整合,即在某数据库检索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电子资源情况与不同的系统自动建立适当链接,从而可以从不同的数据源获取原文信息。二是元数据整合,此方式是目前开放数据常用的一种整合方式,具体方法是通过各种元数据收割技术从原始出版单位那里收割元数据,收割的元数据带有原始出版物链接。将所有元数据集中供用户统一检索,如果需要原文通过原文链接获取全文信息。三是虚拟整合,构建一个虚拟整合服务器,用户由统一界面向虚拟整合服务器发送请求,由虚拟整合服务器按照一定配置向合适的系统发送请求,虚拟整合服务器将合适系统返回的结果按一定模版进行解析,并将最终结果返回用户。

出版信息资源系统整合的策略

在新闻出版总署统筹规划下,制定出版信息资源数据共享政策法规,完善数据共享管理体系,将各部门、单位积累的数据纳入国家数据共享统一框架,开展共享技术与标准和政策法规研究。完善版权保护法规体系和共享数据收费价格体系。具体策略是:

1.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多种信息资源共享方式。对国家拥有、产生和国家投资产生的出版数据纳入到“完全与开放”共享管理体制,对各出版单位投资产生的数据纳入到“平等竞争”市场化共享管理机制。

2.国家可考虑通过建设国家级出版数据中心群和出版数据共享网,保障出版数据更新和共享渠道的畅通。

3.国家需加强对出版数据质量和标准的管理,特别是对新型出版物形态出版格式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

4.借鉴国际上数据整合的技术和经验。 如世界数据中心(WDC)和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的标准和经验。

5.探索好的盈利模式,使数据共享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网络出版资源 篇4

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信息库[1],网络资源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对全专业网络资源和信息服务资源的有效管理,建立跨专业的、面向客户的资源模型,形成企业共享核心资源信息库,并提供相关应用服务,为业务开通、运维保障及资源运营分析提供支撑,服务于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及企业经营管理[2,3]。

随着企业信息化综合体系建设的逐步推进,企业对生产运作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临柜5分钟”要求业务资源是否满足能快速确认;装维工单的时限考核要求业务能快速自配;工程投资控制和效益后评估的加强、资源满足率、待装工单及时解决率等等,都对资源管理系统和资源资源管理运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更进一步做好资源管理的运营工作,使之能与企业高效运作的要求相适应,汕头网络资源中心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着手构建资源管理内部运作体系。

2 网络资源管理内部运作体系的构建(Construction of an internal operation system network of resource management)

2013年下半年以来,汕头网络资源中心确立了“管好、用活、创新”的总体工作方针,围绕“优化流程、细化规范、落实要求,提升资源运营水平”这一工作重点,通过对中心承接的工作职责进行整理和对承接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后,形成以月度数据分析结果为依据,进行资源预警分析、资产盘活、资源调配,并依据盘活、调配后的网络状况对建设需求、建设方案进行审核,对建设项目的数据进行确认、验收再进行业务配置的主要工作流程,同时将带宽型和接入型业务待装驱动的调配流程与主流程衔接并建立了日常工作中对异常数据即时发现和处理的异常数据收敛机制及确保资源数据准确的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与梳理出来的工作流程相适应保障各环节工作能够承接落地,汕头网络资源中心还对中心原有的架构及班组职责进行调整,将原来由35人承接的资源管理及业务配置工作改成由21人承接,其余14人则负责预警分析、资源调配、资产盘活、需求审核、工程会审和月度检查等工作。优化后的班组架构和职责分工,将资源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统一在同一班组,形成“以管带用,以用促管”工作模式,提高了资源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细度,稳步提升资源数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同时通过加强预警分析、盘活调配工作,使资源对前端的支撑触点前移也更突显出“提高资源运营效益”这一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的地位,更利于进一步做好市场需求服务工作。汕头网络资源中心逐步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资源管理内部运作体系。

为明确体系中各节点的工作职责,规范各节点的工作,中心还对各节点的工作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和规范,确保各项工作能按规范和要求均能落实到位。

3 运作情况及成效(Operation conditions and effects)

3.1 加强异常数据稽核、月度检查和通报考核,稳步提升资源准确率

运作体系中的月度检查与考核节点经过近一年的异常数据稽核和半年来的月度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共下发整改通知书181份,已按要求完成整改167份(截止2014年6月),稳步提升了资源系统数据的准确率,网络资源数据与现场一致性从2014年1月份月度核查所得的87.99%提升至2014年7月省公司组织的现场检查所得的94.64%,按单施工率从2014年1月份月度核查所得的85.57%提升至2014年7月省公司组织的现场检查所得的95.31%。现在每个月资源中心会在网运分析会上做资源问题分析、会下发一份《网络资源中心工作通报》;每季度向网运部提交对各责任单位的资源考核指标完成结果,这些工作很好的激发了各相关责任单位对现场资源数据一致性管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起资源数据准确率逐步提升的通路。

3.2 做好月度资源分析,及时解决资源预警

依据运作体系中预警分析节点的要求,做好对分析简报中的预警清单进行分析,制定解决方案,优先考虑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和调配现网低占用率资源来解决,并以金平区为试点,通过与金平区有关的管理和实施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后,制定具体可行的确认、计划制订、实施和结果反馈机制,确保预警能得到及时解决。

2014年上半年,汕头网络资源中心结合网络资源现状、做好现网资源分析,将部分PON箱、接入网的空闲资源进行合理再利用,通过下发资源应急调配单,调配解决了部分资源预警问题,共对61个资源预警的局站进行资源优化调整,为分公司节约成本87.84万元。

3.3 加强建设需求审核,更快更精准的服务前端

依据运作体系中建设需求审核节点的要求,主动向分公司要求在网发需求系统增加“资源审核环节”,配置专人负责各区县的建设需求审核,使资源管理运营的管理触点前移,从工程建设需求提出就开始发挥资源管理的作用,更快更精准的服务前端需求。

自配置专人负责需求审核以来,共审核需求282张,从源头规范了局站的命名和标准地址信息,统一了同一局点的业务接入方式,通过审核业务放号所需的整体配套资源,还规避了建设后仍不具备放号条件,浪费投资等问题。

同时通过可利旧资源和临近可接入资源的确认、现网资源调配等方式,共退回建设需求单21张,盘活宽带资源33线、窄带资源112线,节约投资源198684元,而且更快速的满足了前端业务放号需求。

3.4 加强会审参与力度,提升网络建设的合理性

依据运作体系中方案、设计会审节点的要求,做好资源信息的完整性、规范性、准确性的审核,结合现网资源情况把关工程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审核设计单位对资源中心在建设需求审核环节所提出的意见的承接情况,更好的发挥资源管理在网络建设和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例如在2014年汕头波分网络扩容一期工程技术方案底会上,资源中心在结合了光缆跳接数量、接头损耗以及日后的维护,建议将【信息—汕樟】节点段落的光缆路由改为:【信息—珠池—鸥汀—汕樟】;修改光缆路由后,【信息—汕樟】节点间的光缆路由长度由原3km变为17km,需同时将原配置的短距离光板改配为长距离光板。

经上述优化修改后,能充分发挥环的光通道保护功能,满足日后业务多样性

解决了网络安全性问题,避免光纤资源和通道资源的浪费。

以上建议得到网发部肯定,并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得以实施。

3.5 加强异常工单、待装工单的及时处理,支撑市场业务发展

依据运作体系中异常数据发现处理和待装调配节点的要求,做好对异常工单、待装工单情况的记录、整理和分析,摸清真实原因和实际存在的问题,以点带面,组织做好类似问题的整治,制定问题源头的管控机制,建立问题及时处理渠道,使得异常工单数量逐月减少,2014年的待装工单总量相比2013年也大幅减少,有效支撑了业务的快速开通和业务发展,节约了网络投资与建设成本,提升了用户感知,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

4 结论(Conclusion)

网络资源转让协议 篇5

甲方(出让方):

乙方(受让方):

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持有的网络资源关键词《*******》转让给乙方持有的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以资信守:

一、甲方同意将自己合法并独立拥有的《*******》关键词转让给乙方,乙方同意接受,并认可甲方为此资源所做现有的全部包装资料。

二、《*******》关键词转让总价格为(大写)---------。在甲方按照乙方要求完成*******数据时乙方须在*******个工作日内向甲方支付转让总价30%的预付款,余70%在转让过户手续完成后一次付清给甲方。

三、在甲方收到乙方按照本协议第2条支付的全额转让费的同时向乙方交付关键词《*******》的全部资料,乙方同时获得该关键词的所有权,成为合法持有人。

五、所有变更手续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六、在过户期间所产生的手续费用由乙方承担。

七、《*******》关键词转让程序完成,甲方即失去持有人身份及有关权益,同时乙方获得该关键词的全部所有权和支配权。

八、违约责任: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违犯本协议,则向对方支付壹佰万元(¥1000000元)违约金。

九、本协议与国家法律相抵触时,应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修正。遇有司法认可的不可抗力因素时,协议自行失效。

十、本协议未尽事宜或产生异议,双方应首先本着互惠互利、友好协商的原则进行协商另行约定,并以备忘录或附件的形式体现。如发生纠纷并不能协商解决,任何一方可诉讼於属地法院或仲裁部门进行司法解决。

十一、本协议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签字须双方当面同场签署。双方应急在网上签署的同内容协议,作为正式面签协议的附件,双方共同认可,但必须以当面签署的协议为准。

十二、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章:乙方签字(单位公章)

电话:电话:

地址地址:

年月日年月日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研究 篇6

【关键词】 网络资源;信息资源;信息保存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时时刻刻都在网络上发布、浏览、查询信息。这种信息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复杂的,容量是庞大的。这些信息是文化的痕迹,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动态性特点,这种信息的生命周期却是十分短暂的,据相关机构统计,一个网页的平均生命周期仅有44天,如何高质高效安全稳定的保留这些具有潜在价值的网络信息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视。

一、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需求分析

网络信息虽然形式多样、内容繁杂,但它仍是一种数字信息,同数字信息一样必须依赖众多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机制才能为人们所利用,所以在保存网络信息自身数据的同时,与其相关的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机制也应一并保存。这样网络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就必须满足以下需求:

1.网络信息原始数据的保存。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短和存储量庞大的特点,限定了网络信息资源的保存必须采用冗余备份的方式保存。由于现在网页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有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内容,其数据模式又大多是服务器/客户端模式,许多内容多是采用服务器请求调用的方式获取,很容易在保存的过程中,只是保存了信息的绝对连接或服务器请求命令。当再次打开保存后数据时很可能就会无法显示。这就要求在保存信息过程中必须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完整的采集下来,并保证保存信息能被准确完好地读取。

2.网络信息动态联系特征的保存。网络信息具有传统信息所没有的动态性特点,网络信息从类型角度看,多是由脚本数据,表单数据,函数公式,链接数据,数学模型组成,其功能和表现形式多为导航,工具选项,交互式表格等。其显示的内容多根据访问网页第一时间浏览者的需求由服务器动态生成的,并非传统数据一成不变的。换句话说不同的人在网络上查询相同的信息可能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但又都是正确的,它反映了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信息正是现代网络信息的关键所在,比原始信息更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信息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保存是网络信息的难点,而这些信息的丢失将导致网络信息的灵魂消失。

3.网络信息属性的保存。网络信息的属性包括:出处,时间,作者,来源,性质,类别,关键字等等。通过这些信息的保存能追溯相关信息的来源与历史,确认信息的真实、可信和完整性。同时,可通过此种方式针对现代网络信息进行信息查重、内容校验、身份认证、版本演变、知识产权认定。所以,保存网络信息的属性,对于真实、完整地保存网络信息是十分必要的。

4.信息类型与处理标准的保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标准,新类型,新模型不断涌现,同时,旧的标准也在不断被替代,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多样性,在进行保存的过程当中,不同时期的网络信息中的信息编码、字符格式、网络标记、体系结构、压缩方式、加密算法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是不同的,要确保在一定时间跨度上不同网络信息的可识别和解析,就必须记录保存当时网络信息资源的信息类型和处理标准。

5.网络信息管理机制的保存。虽然,网络信息被保存了,但这些信息的使用原则是不相同的,这决定于网络信息的属性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机制,比如: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信息安全机制、保密等级机制、屏蔽原则等等。这些是网络信息鉴别分析、合法使用的前提,是网络信息资源存储的可持续进行的基础。

二、 网络信息资源保存过程

1. 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面对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首先要划定信息收集的范围。通常情况下各国采集与本国有关的重要信息,范围条件包括:服务器的物理地址在本国;由本国组织、公民创作拥有;国家顶级域名;使用本国官方语言;研究价值;公众的关注度等。根据范围条件通过专门的采集软件对网络资源综合地进行采集。此外网络信息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对于已采信息一段时间间隔后需要重新采集,以保证数据的连贯性。实践中可以发现有的网站内容更新较稳定,很少时时更新,更新周期较长;而有些网站特别是新闻网站,跟新速度极高。所以针对于不同的网络信息资源信息更新的时间概率应采用不同的间隔标准。

1) 收到信息的甄别:采集的数据还要进行替旧和查重,替旧主要是在数据的再次采集的过程中发现数据较以前有修改,就记下修改信息并将信息更新为现有信息。查重是指在网页的采集过程中,网络信息的网址虽然不同但其内部的内容却是一样的,对于这样的信息,只需要记录简单的网址信息,而不需要记录全部的网络信息了。

2) 甄别后信息的数据分离:在确定了要保存的信息资源后,数据还不能马上保存,还要进行数据的分离。从资源中分离出信息原始数据、动态联系特征、信息属性、信息类型与处理标准、信息管理机制。这是因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不仅仅只局限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本身,还包括这些网络信息资源形成的规则与机制。而且这些信息资源的规则和机制的价值往往远高于信息资源本身的价值。

2.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级保存原则与介质选择。面对不断变化迅速增多的大量网络信息,完全保存是不可能的,即使已经进行了划定范围采集其数据量的庞大也是难以想象的。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对网络信息进行,稳定高效安全的信息保存是十分必要的。对将保存信息依据研究价值、保存时效、数据位置的信息进行分级保存。比如:研究价值越高、保存时效越短、数据位置越趋近于普通用户主机的数据需要进行归档级的数据保存。采用专用的服务器集群保存,为数据集成做初步的数据保存,并在适当的时机对相应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得出的规则进行永久保留,并应用到相应的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采集框架中;研究价值高、保存时效长、数据位置趋近于服务器的数据一般采用分布服务级。根据数据的物理位置选择最近的符合网络信息资源保存框架协议的分布式服务器进行保存;研究价值低、保存时效短、数据位置越趋近于普通用户主机的数据可以采用鏡像级的数据保存。对于这类数据可采用只在附近的分布式服务器保存文件内容的方式;研究价值低、保存时效长数据位置趋近与服务器的数据可采用链接级。主要通过服务器集群记录相应数据资源的网络链接,并形成统一的查询目录,也可将目录分类或分布保存;研究价值低、保存时效长、数据位置越趋近于普通用户主机的数据可以采用检索工具级的数据保存。采用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搜索引擎进行检索,可将检索指向相应的服务提供商,不保存相关数据,只记录服务提供商。

3. 实现查询访问与管理。对于保存的数据其数据量和复杂性是十分巨大的,必须在消除数据的异性异构后,进行相应的分类,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分成若干个相互独立的数据集合体,并对信息进行目录化管理,并建立统一的语义分解查询接口,以便提高相应的查询效率。在资源访问上,通过统一的语义分解查询接口可实现对不同分布数据的访问,同时针对访问的内容和所具备的查询权限进行匹配,否则只能访问标题类目。

网络信息资源是一种文化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保存是一种社会公共事业,它结构体系的复杂程度、信息的庞大程度以及增长速度远不是一个企业、一个联盟所能承受的。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将这个体系构建起来。首先就是统一的体系标准,应由一定级别的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形成统一的采集标准、保存策略、保存标准、分布原则、分级原则、权限划分,责任关系和合作框架,并形成相关法规,并从组织上保证法规的贯彻执行。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篇7

1 因特网的信息资源

1.1 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 (下面简称网络信息资源)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信息资源包括用于网络信息组织、管理和传播的软硬件设备、人员以及网络信息内容, 狭义的网络信息资源则指网络信息内容。本文所论述的网络信息资源仅指狭义的概念。

从字面上讲, 网络信息资源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具体地说就是指经数字格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载体中, 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加以利用的信息资源。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指放置在因特网上的信息内容集合。

1.2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与传统信息资源相比, 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出许多新的类型和特点, 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复杂等。这给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下面从5个方面来分析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特点。

1.2.1 内容丰富, 数量大

网络住处资源内容十分广泛, 包罗万象, 几乎涵盖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数量巨大, 增长迅速。上至宇宙, 下至地理, 只要你想得到的内容, 都能在网络上找到, 其中大多数是免费提供的。每天网络上发布的各种语言的信息不计其数, 没有人可以全部浏览。

1.2.2 多媒体、多类型、多语种, 传播范围广泛

网络信息丰富多彩:文本、数据、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声音等, 应有尽有。宽带技术广泛使用后, 从网络中下载音乐、找网络游戏、下载电影都轻而易举, 人们能通过不同类型的载体来认识这个世界。此外, 各种语种的信息都可以在网上获得, 一条信息发布到网上只需数分钟便可以传到地球的其他地方, 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通过网络, 可以了解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

1.2.3 信息构成复杂, 缺乏管理

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机构数不胜数, 信息的发布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 信息格式不统一, 质量上良莠不齐, 没有“把关人”, 缺乏必要的管理。网络上不仅有所需要的有用的信息, 也有许多垃圾信息、违法信息, 缺乏必要的管理, 对未成年人十分不利。所以, 需要过滤、甄别、筛选, 对未成人上网给予积极的引导。

1.2.4 交互性强

与传统的媒介相比, 交互性是网络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传统的媒介的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 而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过程却是双向的、互动的。人们有了查询的意愿后, 可以主动上网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还可以向网络输送信息或通过网络与别人合作一项工作。网络信息资源使不同国家的人真正凝聚在一起。

1.2.5 分散性和动态性

信息分散存放, 纷繁无序, 可随时修改, 动态性和时效性强, 尤其是新闻类的信息, 可能过了几个小时, 甚至是几分钟, 这条信息就经过时了, 网络中信息更新或淘汰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媒体。

2 网络信息资源的宏观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赖于存在的因特网是一个松散、没有专门机构进行集中管理的网络, 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自由发展模式:自由连接, 自由发布信息, 自由扩展, 自由增加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等。是自由发展造就了因特网, 从而也最终形成了网络信息资源, 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问题 (有关内容已被广为讨论, 在此不再赘述) 。为解决这些问题, 将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导向更合理的未来, 采取一定措施对网络参与者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与控制并辅于相关的技术手段势在必行。

2.1 网络法规的建立

利用法律的力量解决网络信息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调整信息活动中的各种社会关系, 规范和约束人们的信息行为已成为全球呼声。信息法律通过规范网络活动来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 解决矛盾, 达到疏通信息渠道、保护信息产权、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交流的目的。以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为例, 由于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极大的自由度, 给网上知识产权保护带来困难, 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网络信息的正常交流。因此, 完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受到各国关注。美国在《N II:行动计划》这一纲领性文件中十分强调网上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的保护, 英国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委员会知识产权工作组的最终报告以及台湾资策会制定的《多媒体节目著作权法修法建议》都是有代表性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法规。这些法规明确了网络信息产权保护的范围及信息利用者的义务和规范, 促进了网络信息交流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2.2 建立健康的网络伦理

网络伦理指在网络信息活动中被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和应遵守的道德标准。由于网络信息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网络伦理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一些专门的研究组织纷纷成立, 并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有的机构或组织还制定了约束网络行为的“网络守则”。健康的网络伦理有助于人们正确回答诸如“应在网上发布何种信息”、“如何复制网上信息才是正当的”、“可否在网上窥探他人的隐私”等类的问题, 从而推动网络信息资源的健康发展。

2.3 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的使用是控制网络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如开发特殊的网络软件用于过滤或删除含有黄色、暴力、种族歧视等不健康内容的网络信息, 利用防火墙、电子密钥等技术保护信息安全等。因特网在技术方面存有的缺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安全、利用及其它方面都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但它本身是现代高技术的产物, 许多问题还得靠技术的手段加于解决。

3 网络信息资源的微观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的微观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把握需求, 合理组织、协调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般由具体的政府部门、网络信息机构、公益性机构或企业等组织负责实施。

3.1 基层组织

网络信息资源整体上的混乱与无序并不说明它缺乏任何形式的组织, 而是说它已有的组织程度对满足各种信息需求还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Internet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了许多信息查询工具 (或服务功能) , 它们对网络信息资源构成了一定程度的组织手段。如A rch ie可自动地查询FTP服务器, 将其中的文件索引创建到单一的、可搜索的数据库中。该数据库就是A rch ie所能查到的所有服务器中文件目录数据的索引。用户只要给出希望查找的文件类型及文件名, A rch ie服务器就会指出在那些FTP服务器上存放着这样的文件。然而最神奇的还是WWW系统, 它是一种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查询工具, 能够将位于全世界Internet上不同地点的相关数据信息有机地编织在一起, 使用户能够在Internet上查找已经建立的WWW服务器站点 (Site) 所提供的信息资源。WWW把各种类型的信息 (静止图像、文本、声音和影像) 天衣无缝地集成起来, 并提供图形界面下的快速查找, 使用同样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与Internet上的其它服务器对接。但是, 上述工具所提供的主要是方便地浏览网上信息的手段, 并不能提供从茫茫的网络信息资源汪洋中迅速找到特定信息的方法。搜索引擎正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产生的信息查询工具, 它对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二次组织的作用。

3.2 搜索引擎的二次组织作用

搜索引擎 (Search Engine) 是一种在互联网产生后伴随着网上用户快速查询信息的需求而产生的能提供网上信息查询服务的系统, 即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其工作原理是以自动或人工的方式收集Internet中的信息资源并提供一条检索途径。概言之就是将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做一完整的集合、整理、分类, 从而便于用户能轻易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不同的搜索引擎可能会有不同的检索界面, 不同的侧重内容,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就是它们都有一个庞大的索引数据库。这个索引库是向用户提供检索结果的依据, 其中收集了因特网上数百万甚至数千万主页信息 (网站和网页信息) , 包括该主页的主题、地址、包含于其中的被链文档的主题, 以及每个文档中出现的单词的频率、位置等等。为了获得这些索引信息, 每个检索工具都配备有自动检索程序 (Robo ts或Sp iders) , 随时都会顺着超文本之间的链接跟踪网上新加入的主页、节点, 为其建立索引, 并送回集中管理的索引数据库。可见, 搜索引擎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作用十分明显, 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网上信息的控制, 在逻辑上序化和优化了网络信息资源, 为充分开发利用这种资源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可能。

3.3 更高级的组织形式

目前的搜索引擎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是在建立资源索引时针对性不强, 面向大众的资源覆盖面广, 而面向科学技术的则相对非常少;另外, 检索结果中包含大量相关性很小的内容, 用户必须花大量时间进行剔除, 检准率很低。搜索引擎所能达到的组织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针对学术性资源的专业性较强的深度信息需求。而且, 网络中的各种检索系统虽然功能十分强大而易于使用, 但它们对资源不具有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 对网络信息资源更高级别的组织仍然需要图书情报机构在信息分类编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美国图书馆界的许多单位已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 典型的做法是用机读编目格 (MARC Fo rmat) 来组织和整理网络信息资源。

在我国, 一些图书馆和情报单位利用搜索引擎筛选网上信息资源, 在交通、军事、医学等领域建立了专业性的网络信息资源主题指南。

因此, 根据条件和需要, 对因特网上某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组织、整理和有序化的资源重组, 建立为特定用户群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指南系统, 是提高管理网络信息资源能力的有效方式。

摘要:在介绍网络信息资源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 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网络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曹树金, 罗春荣.信息组织的分类法与主题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0.

浅谈网络信息资源整合 篇8

1 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

对于信息资源整合的概念可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 从狭义方面讲, 它是指将某一范围内的, 原本离散、多元化异构的、分布的、信息资源通过逻辑的或物理的方式组织为一个整体, 使之有利于管理、利用和服务。广义的信息资源整合概念, 就是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 把无序的资源变为有序, 使之方便用户, 它包含了信息采集、组织、加工以及服务等过程。

2 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意义

2.1 可以解决信息资源分散性与读者信息系统需求综合性的矛盾

在当今科技的发展形式下, 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散程度是让每一个信息资源的整合研究者都感到头痛的问题。网络信息资源中需要整合的部分信息全部分散于成千上万的网页和网站里面, 怎样找出有用的信息, 找到符合信息资源整合和用户需求的信息成为一种相当艰难的问题, 而在已经找到的信息中整合出对用户有用的信息也是一项复杂的事情。但是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就是得到这些信息一并提供给需要的用户使用, 这使得必须分析用户的需求特点, 一是信息需求内容的综合化;二是信息需求的全方位发展。这就要求信息资源整合研究者整合出完整和内容全面的信息, 解决用户对信息资源需求的综合性和信息资源分的分散。

2.2 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实现信息的增殖服务

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全球联网的互联网, 高速快捷的传输方式, 使得生活在不同地方的用户得到全球公开的平等的信息资源使用权利。网络平台的提供使每一个信息的发布者和信息的使用者得到最近的交流方式, 这些方式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使得信息的增殖服务成为现实, 创造了规模化的收益和社会效益。

2.3 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

真正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 突破信息资源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 建立数字信息资源的协调化、集成化体系, 解决有限的信息收藏和无限的用户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 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3 网络信息的组织管理

在网络资源的整合研究过程中, 要求信息资源工作者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检索、组织、研发和对用户的提供使用。这几个过程组成了信息资源整合的大致步骤, 每一个步骤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过程中都不可缺少, 在这些过程中要求我们对每一个步骤都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处理, 从而整合出对用户而言有使用价值的网络信息资源。

3.1 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

在网络环境下对网络信息的检索过程中, 不仅要对检索课题、检索目的进行细致的规划、分析, 提取关键字、关键词, 而且要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和关键字进行分析, 参考相似课题的检索方法、检索结果的查准率、查全率, 分析检索到信息是否满足检索课题的需要。所以说检索是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的重要过程和前提, 在现实生产、生活中, 对检索课题的需要是非常杂乱的, 而这些课题所对应的只是同一个网络环境, 这是多对1的关系, 所以要求在检索过程中不是硬性要求在这一网络环境中检索出所有符合检索课题的信息, 但是根据经济学的“二八”原理, 对于检索课题, 检索工作者应该从20%的网络资源中检索到80%的有用信息和关键信息, 而其余的部分考虑经济学的关系, 应该从简而行, 这就要求检索工作者对这一课题首先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 把课题的关键部分, 作为检索课题的核心部分提炼出来, 对检索课题在网络环境中的分布, 资源的充盈情况进行大致的掌握, 从而掌握检索的方向和大体上的步骤。在网络环境的检索中, 检索方法和网络数据库的格式有很大的联系, 在成千上万的网页信息中, 想检索到有用的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是很严谨和认真的事, 要求检索者有很深的专业知识和负责的态度, 在链接结构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在利用搜索引擎的时候, 从网络资源的三种使用形式区分开来:

3.2 对用户的提供使用

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步骤中, 这一步是整个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的起点也是归宿。整个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是为了用户的使用, 而也是以用户的使用目标作为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在用户的使用方向中, 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网络中有序的信息、新闻资源、联机数据库、数据仓库。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用户在网络环境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 全部是经过信息整合工作者加工过的、整合过的, 具有资源和规范化、便捷化的信息。其类型不是很重要, 它们的生成原理全部可以通过信息整合的步骤完成, 类型的不同主要是整合的次数和深度不同而已, 在网页上看到的信息只是信息资源整合后的二次资源, 而数据库、数据仓库、工具书就是三次资源了。

网络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交叉性研究领域, 它与数据库、人工智能、信息系统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 它也为这些学科领域带来了新的研究内容。我们要借助这些领域已有的理论和时间基础, 结合知识工程, 面向对象等领域的方法, 解决其中的关键技术和专业问题, 改善网络资源的现状, 建立信息资源整合机制。由于网络资源的多元化, 现在的网络资源的取决都由用户决定, 随着技术的发展, 信息用户总是要求在同一个地方查找到大量的、可以对比的信息资源, 这就要求网络资源向有序化、规范化的发展, 由传统的多站化向一站化的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在信息爆炸式发展的今天能够在信息资源的提供使用这一领域得到认定。在未来的发展中, 社会需要系统的、完善的信息整合方法的出现, 并且在广大的信息处理、整合领域得到很好的发展, 让网络环境中海量的信息在人类智能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挖掘、企业信息门户中得到更好的、广泛的运用。

参考文献

[1]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1.

[2]何蕾.Web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技术研究及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2) .

[3]邹嘉麟, 陈家训.Web信息资源整合系统的模型和方法[J].计算机工程, 2004, (6) .

[4]傅丽君.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研究[J].科技资讯, 2005, (11) .

[5]查先进.信息分析与预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8.

[6]张琪玉.情报语言学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7]黄如花.网络信息组织模式的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 2002.

[8]毕强, 等.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9]赖茂生, 王延飞, 赵丹群等.计算机情报检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3.

[10]黄如花.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体育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研究 篇9

1 体育网络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网络体育资源数量虽然呈增长趋势,但因其整体的无序化,内容组织程度不高,各数据库间不能实现跨库检索,给用户造成越来越重的负担,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必然会浪费用户的时间影响用户对数字资源的兴趣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给广大科研、教学人员的信息检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整合体育网络信息资源有利于保存各类体育信息。体育网络信息传播途径相对开放,分布广泛,更新周期短,信息连接、信息地址、信息内容随机可以变动,信息资源的更改、消亡都是难以预测的。对体育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保护各类体育信息,以防流失大量的体育信息,对有效的应用体育信息提供了便利。对体育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可以提高体育信息的专指度,用户能在浩瀚的网络信息海洋中快速有效的一站式检索出各自所需的体育信息,在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因此研究与解决网络信息资源整合问题十分有必要。

2 体育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

所谓的体育网络信息资源就是用微缩型和非印刷型的介质把用电子资源数据形式来表示的信息存储在一起,然后利用网络通信,把体育信息在计算机终端上显示出来。为了便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检索、管理和使用,可从不同的角度把体育网络信息资源划分为多种类型。

2.1 按类型可分为

数据库资源、会议信息、新闻资源、电子出版物资源、体育赛事资源、体育组织资源、体育教育资源以及体育网上产品与贸易。

2.2 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可分为

音频信息、图片信息、图表信息、动画信息、文字信息和视频信息6种。文字信息在网络中占的比重最大,文字信息与其他几种形式结合起来的多媒体信息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图表可以将枯燥的数字具体和形象化;动画是对静态图片的发展;而音频可以对文字信息进行有力补充,增强现场感;视频兼有图片、动画和音频信息的优点。这种划分方式揭示了不同信息形式的特点。

2.3 按管理信息内容类型分为

体育政务信息、体育人才信息、体育科技信息、体育教育信息、大众体育信息、体育产业经济信息、运动训练与竞赛信息、体育社区信息管理、民族传统体育信息等。

2.4 按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划分

正式出版体育信息、半正式出版体育信息、非正式出版体育信息。正式出版信息是指受到一定产权保护、信息质量可靠的信息;半正式出版信息是介于正式出版与非正式出版信息之间的一类灰色信息,这类信息没有经过正式的出版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产权的保护;那么剩余的那些信息量大、随意性与流动性强,但是无法控制和保证质量的信息称为非正式出版信息。

3 构建适合体育网络信息的元数据

网络信息类型有很多种,元数据格式也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如果想整合体育网络信息资源,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适当的元数据,而且还需要让元数据格式结合体育网络信息独有的特点。都柏林核心元素集的15项元数据集既包括电子资源重要的检索点和超文本链接信息,也包括有关电子资源的描述性信息,是用户通过目录检索、阅览最终电子资源的有效手段与桥梁。

4 体育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层次归纳

整合信息资源是以各类信息资源的分布性、异构性和自主性为基础的,运用各种技术和手段将各种信息资源集成在统一的利用环境下,保证检索可以一步到位,为用户节省大量的精力及时间,使得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对网络体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对信息资源整合的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下面三个层次。

4.1 表现层的信息资源整合

为分布式存在的多样化的信息源(例如各种数据库、检索系统等)提供逻辑组织和引导而进行的整合称为表现层的信息资源整合。因此,表现层的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根据字顺、学科主题及资源类型等逻辑主线,排列并组合各式各样的信息源的链接所形成的“信息地图”。如果链接资源被录用,那么这些资源都是满足一定的标准,且大多数通过了人工选择。因此,这些资源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关联。

4.2 应用层的信息资源整合

对信息的内容和易用性所做的整合称为应用层的信息资源整合。首先需要获得对象资源数据以及元数据,然后再利用统一的操作界面,就可以透明的访问各类资源。通过中间访问层的构造,共享并交换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是一种最经典的做法。

应用层的信息资源整合是利用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和数据源来运行的,隐藏了各信息系统间的异构性,却没有彻底消除。而在实际生活中检索信息资源时,常常会遇到由异构性引发的问题。若想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应对元数据层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

4.3 元数据层的信息资源整合

从信息资源组织的来源出发,彻底的整合信息资源称为元数据层的信息资源整合,是一种具有最高整合程度的整合方式。

把统一的元数据格式运用在整个信息资源系统上,就在各信息系统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同构。而因为各信息系统间的相互操作所引起的,有异构性的各信息系统间通过机制转换形成的形式上的一致性称为形式上的同构。无论是事实上还是形式上的同构都是现阶段元数据层的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从这两种信息资源元数据层的整合方式来看,各个信息系统在整合后形成的信息资源体系中可以有一个统一的“面貌”,还可以在事实或形式上统一内部信息资源的组织形式。从而明显的降低了由各信息系统的异构性所形成的不良影响,几乎实现了整合的无缝化和统一化。保证了检索功能无论是在单个的信息系统上还是整体的信息资源系统上的基本一致。

5 结语

浅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篇10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 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 技术管理时期, 信息资源管理时期, 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 产生新的社会需求, 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式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1 网络信息资源含义及特点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之前, 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概念的理解。从广义上理解, 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 这既包含信息本身, 也包含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从狭义的理解, 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 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 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 这都是限于信息本身。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 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种趋势。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成为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信息集合。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 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新的内涵。网络信息资源以数字化形式记录、以多媒体形式表达、以计算机磁介质或光介质存储, 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简而言之, 网络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

1.1 存储数字化

信息资源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 使信息的存储、传递、查询更加方便。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 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 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1.2 数量巨大, 增长迅速

CNNIC一年两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以其权威性著称。从本次报告中可以看出, 截止到2013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IPv4地址数量为3.30亿;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1844万个;网站数量达到了320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3, 406, 824M。

1.3 表现形式多样化

网络信息资源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 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 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 包含的文献类型从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文献信息索引到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

1.4 传播方式的动态性

网络环境下, 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 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种的流动性非常迅速, 电子流取代了纸张和邮政的物流, 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 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 都只需要短短的数秒钟就能传递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

1.5 以网络为传播载体

信息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 以虚拟化的状态展示。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 而不必过问信息是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的。体现了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的处理, 使得资源有序、高效、集中的被利用。这其中包含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系统管理和远程管理三个部分。

2.1 规划管理

主要指对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工作和相关人员、项目等管理。这要求统筹规划、协调控制, 有效防止重复建设。同时制定信息资源建设的统一标准, 并深入研究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理论, 保证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专业。还要精心组织信息资源开发过程, 保证信息资源具有使用价值。

2.2 系统管理

主要指网站开发维护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 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方式、手段, 来对网站系统及其包含的信息资源的管理。

信息资源系统管理核心是信息资源库的建设。由于信息资源库的建设成功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 因此系统管理人员首先要对所有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分布式的建设和集中化的管理, 以保证可以为资源使用着提供一个信息完整、内容充实、查询方便、利用高效的信息资源库。

另外, 由于网络信息数据和技术的更新速度巨大变化, 需要系统管理人员加强对资源的更新采集和维护工作。对信息资源长期、持续的进行收集、整理, 不间断地对数据库进行修改、维护和完善, 确保数据库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完善。

2.3 远程管理

主要指对通过授权并采取远程控制的方式, 使得部分用户具有对信息资源进行部分管理的权限。这种方式对大型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鼓励资源使用者积极参与信息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可以集合多人的力量, 共建出资源信息丰富、资源利用率高的网络信息资源体系。

3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⑴网络信息资源是众多信息的集合体, 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和存放信息。如果没有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 这些信息将不会经过严格编辑和整理, 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将大量充斥在网络上, 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信息世界, 给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带来了麻烦。因此对广泛收集的资源进行鉴别和分类显得尤为重要, “去其糟粕、留其精华”是信息资源管理中所需要达到的最理想的形式。

⑵面对巨大的网络信息资源, 想要快速、准确、高效地找寻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必须利用到网络检索工具。目前网络上可使用的检索工具基本属于通用型检索, 存在着检索范围较小、功能单一、准确率低的缺点。当然检索工具也如烹饪一般, 众口难调, 无法一一满足, 但我们可以在信息资源库建设的初期, 就注意信息资源分类的准确性, 同时提供高效的检索策略和协议, 支持全文或多类型的检索, 以支持多种不同需求的检索, 便于资源使用者尽可能方便快捷的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⑶如前所述, 网络最大的优点是共享与开放。然而正是共享与开放的特性, 给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带来了难题。为了保证网络信息资源的安全, 需要完善信息资源系统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 健全规章制度。同时要运用安全防护技术设备、设施和工具等实施多方面集合保障, 加强对网上信息的实时监控, 强化对网络的安全漏洞扫描和入侵检测, 实现对信息网络设备和数据的全面控制, 确保信息网络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陆履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开放新模式下一篇:昆明翠湖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