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

2024-06-23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精选10篇)

篇1: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之探索

近年来,我国各种各样的数据库层出不穷,对数据库的开发、数据著录的格式、数据库的管理等数据库建设方面的问题均有不少论述,但对地方文献专题文献数据库的建立却稀有涉及。地方文献是以一个地区为记述范围且反映本地特色的文献资源,是了解和研究某一特定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历史与现状的主要情报来源。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的研究更离不开地方文献的支持。图书馆要想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已是当务之急。如何根据地方文献的自身特点,将那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资料建成适合用户需要的特色数据库,更方便研究者的使用,则是图书馆人不可忽视而需要共同探讨研究的问题,笔者拟就此谈几点看法。

1地方文献数据库应建成全文、摘要、题录三种形式并存的库

地方文献是关于一个地方的全部资料,不仅其内容涉及一个地区的历史、现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历史遗留等各个方面;著述形式也有方志、专著、期刊、族谱、地图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记录等新老成员;文献载体更有印刷型的书籍、缩微品、录音制品、录像制品、机读磁带、磁盘、光盘等众多品种……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就是要将这些不同来源、不同内容、不同著述形式、存于不同介质的原始数据存于同一库中综合使用。面对内容如此广泛、形式极其多样的地方文献,如何将其内容适度地呈现给用户,如何让使用者更快、更多地了解地方文献信息,这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1.1 地方文献数据库中部分文献应建成全文式的

目前各种专题数据库的数据录入大都以书目数据为主,只对文献的特征、主题、分类等做一般著录。实际上,从用户角度来看,他们更需要的是全文数据显示,以便直接获取原始资料。

在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地方文献不再仅仅以书籍形式出现,而更多的是发表于各种各样的报刊上,散见于各种各样的会议文件之中,甚至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商业宣传品里,地方文献和其它文献一样力求以更快速度、引人注目的方式向社会传播。这部分文献大都以简短精要的论文形式出现,建成全文数据非常可行。再者,论文型的文献比较零散,不仅分布在不同的媒体介质上,而存贮地方文献的媒体介质本身又不全是地方文献的收藏范畴,若全部收集地方论文材料的原载体有一定难度,也不适宜,故这部分论文文献有必要建成全文数据,让用户直接获取原文、及时了解最新信息。

1.2 地方文献数据库中部分文献应建成摘要式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的载体不断发生变化。地方文献在以传统的印刷书籍占据主角时,更多的非书资料正逐年增加。这部分非书资料虽然内容繁多,但其本身的检索使用都较方便,故不必要建成全文数据。然而非书资料仅从外表又看不出其具体收藏内容,故需要对原始文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加工成文摘或提要式录入,以向用户简要介绍文献的.主要收藏内容,建成摘要数据库供用户选择使用。当然摘要式文献部分还应向用户提供原文献出处及其收藏地,以便用户及时找到原文,尽快获取所需信息。

1.3地方文献数据库中部分文献应建成题录式的

地方文献是有关某一个地方的一切资料,除我们常看到的白色文献外,一些单位的半机密资料数据或机密文件等灰色文献或黑色文献亦是地方文献的收藏对象。这部分资料不便于广大用户公开查阅,需要使用的用户可以同有关单位联系,根据具体的使用办法及注意事项查阅,所以只提供题录比较合适。为便于用户查找获取原始资料,题录式数据须注明具体的收藏地或收藏单位。

再者,地方文献中除图书、杂志、报纸、手稿等常见资料外,还有图片、画片、表格、票据等资料,这部分文献一般从其名称即可知其内容,没有必要建成全文或摘要。建成全文型也困难,故也可建成题录式数据,并准确注明其收藏地。

地方文献数据库应建成全文、摘要、题录三种形式并存的交叉信息混用库,尽可能将数据库建设得全面、深入、贴近用户,而又易操作可行。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随时检索到自己所需要资料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2 地方文献数据库应建成学科分类、地名归类、著述形式等多途径检索的库

地方文献库具有涉及内容广泛、时间序列较长、且资料来源复杂、贮存方式多样等特点。要将这些不同来源、不同途径、存于不同介质的原始数据归于同一库中供用户综合使用,须对其内容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划分和揭示,给用户提供多条检索途径,以便用户能从不同角度查找自己供所需资料。

2.1建成具有学科分类检索功能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方文献数据库应属于专题文献数据库,但因其文献内容广泛而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文学、历史、地理、人口等多学科范畴,故又具有综合性数据库的特点。打开一个学科综合的数据库,广大读者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依学科分类来检索文献。

不同的用户一般都有自身的研究领域,而且对该领域的文献最敏感、知识分类也最熟悉。为使用户能快速了解自身学科范畴的文献资料,并能较全面地浏览某地区在该学科领域的科技发展新动态,地方文献数据库必须依据学科专业来组织文献资料,分门别类地显示文献信息,实现按学科分类检索的功能。

学科分类检索功能主要是指依据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其特征,将成千上万种文献划分开,按照科学分类标准,将容文献编排类目,各分其类,数据库系统能按类提示文献息、提供文献线索,便于用户寻类索文、触类旁通。用户同可按学科分类的次第性,逐次寻找类目,查获数据库内含有关文献。

2.2 应建成具有地名归类检索功能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虽然学科分类检索能满足人们检索文献的一般逻辑思维方法,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学科、新科技不断涌现,学科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强、而学科分类是属于一种先组式的检索体系,只能单维地提示文献特征,对文献的专指度跟不上交叉学科的发展,在反映新学科、新成果方面也总是滞后,给用户检索新的科技信息增加了不少困难,也降低了文献的检全率、检准率。因此有必要实现按地名归类检索的功能。

地名归类检索功能主要指依据文献所属的地区,将文献划分开来,按地域区分和隶属关系。将库容文献各归其地。这样可避开文献的学科分类,按地域提供文献线索,便于用户以地寻文、鸟瞰全貌。

地方文献都是以某一地区为记述范围且反映本地特色的,这些共同的地方特色,体现为文献的区域性。对研究地方特色的用户来说,他们更注重地方文献这一“区域性”特征,地名归类检索功能也正是满足了用户按地名揭示和组织文献的要求,用户不仅能以地名作为检索口,查检某一具体地区的有关文献资料,并能较全面地了解该地区的总体概况。

可以说,地名归类检索功能为“区域研究”的用户提供了一张地图似的资料检索途径,使他们对地方文献一目了然,广域的地方文献从而成为更具体的地方文献。

2.3 应建成具有著述形式检索功能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名归类检索已是在学科分类检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用户的查检途径,亦是在综合性数据库的基础上,体现了专题性数据库的检索要求,但对地方文献的不少用户来讲,学科的交叉渗透、地域的临界相关往往正是他们研究的焦点,这时候前述两种检索子系统都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而著述形式则成为他们查找资料的第一入手点。地方文献数据库如能按著述形式组织文献,即实现按著述形式检索的功能,满足更多地方文献用户群的需求。

著述形式检索功能主要指依据文献的著述形式,将文献划分开来,如:地方志、地方史、地方报刊、地方年鉴、地方名人、地方论文、地方档案、地方图录等等,按著述形式的层次关系,依次设立子目,如:地方志层次下可分综合志、专门志等,将库容文献各归其位。

关于地方文献据库究竟应如何建成学科分类、地名归类、著述形式等多途径检索的库,数据库的检索系统又如何构建,笔者另有专文“地方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建立之设想”详细论及,在此不再赘述。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是一项探索性工作,究竟建成一个什么样的数据库才是最适用的、用户最满意的,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这里的几点设想,不求同行赞同或采用,只求抛砖引玉。

〔出处〕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

篇2: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

1.1 数据源方面 在地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其价值体现于“唯我独有”,具有区域性、真实性、权威性、史料性、综合性等性质。经过图书馆长期科学、系统的加工、整理,已成为广泛、连续、系统的信息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内容又源源不断地增加,这些充足的资源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1.2 人力、物力方面

大中型图书馆有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学识水平,掌握一定的文献管理知识,对计算机操作得心应手,同时具备较强的处理信息资源的综合能力,能够对文献资料进行提炼、归纳、整序和分析比较、综合演绎,地方文献工作人员更是“本地通”,熟悉本地区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及人物及事件等各方面情况,能够胜任建库工作。在物力方面,大中型图书馆普遍引入了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开通了Internet等网络,具备数据库发展的条件。

1.3 技术方面

当前全球信息服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支撑信息服务的数据库技术时时面临新的挑战。大中型图书馆的技术力量都比较雄厚,可对数据库的技术、设备进行论证,选择、设计好硬件、软件的系统环境,制订从建立、维护到应用的一整套规范标准和制度,并及时吸取、运用国内外相关的先进技术,保证数据库的有效利用。

1.4 用户方面

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是进行区域研究不可或缺的资源。我馆地方文献部接待的读者遍及各行各业,有农民、学生、学者、领导者、建设者,地方文献数据库建成后,网上读者还将不断增加。

2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工作流程

2.1 调查论证

开发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首先必须考虑拟建数据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用户需求和市场前景,可根据馆藏特点,结合社会当前的热点,来决定专题的开发方向。同时,尽管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但不排除其他机构或地方已有相同数据库开发的可能,因此,建库前要认真调查,避免重复建设,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保证开发的产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2.2 地方文献资料工作

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前期必备步骤,是地方文献资料工作,即指以每一条地方文献信息为单元的收集、整理工作。由于地方文献中非正式出版物多,载体类型也多,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不仅隐含在这些文献中,从而使资料整理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就需要我们熟悉了解馆藏,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挖掘本馆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源,把分散在图书、期刊、报纸或其它类型载体中的地方文献资料提炼出来,进行分类、整序、挑选、查重、审核,最后确定将哪些文献收入数据库。

2.3 著录标引

过硬的数据质量及良好的兼容性、共享性是网络环境下数据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规范、标准、科学的著录标引是数据库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因此,著录要采用标准化的机读目录格式并严格遵循文献著录原则,标引则多参照《中图法》和《汉语主题词表》。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文献的史料特征十分明显,读者往往从特定的事物、人物、时间、地点的角度检索,用现行的《汉语主题词表》来标引地方文献,将有相当部分的文献不能被准确地表达其主题概念,因为该表没有带地方特点的反映内容主题的词汇,故进行主题标引时,除抽取表中已有的主题词,还应根据文献的特征,直接从中选取有检索意义的、符合读者检索习惯的词汇,增加关键词标引。总之,结合各馆的实际情况和地方文献的特点,在建库前制定具体的著录标引条例和细则,使建库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是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应遵循的原则。

2.4 上网传输

有了高质量的数据库,还需要实现传递网络化,使建成的数据库流动在网络上,真正成为人类共享的知识。1月湖南图书馆在全国图书馆界首开先河,其“地方文献长廊”网页正式上网运行,下设“湖南地方志”、“地方报纸重要信息索引”、“湖湘人物”、“湖南地方文献”等21个子栏目,数据总量为107MB。这是目前图书馆网站少有的、专门以地方文献为主题的网页,值得各图书馆参考和借鉴。

3 当前地方文献数据库的类型

3.1 标准化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

书目数据库是文献开发和其它类型数据库建立的基础,是地方文献业务工作自动化的必要前提。目前,大多数省级图书馆没有馆藏地方文献书目,即使一些地方文献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图书馆,也没有建立完整的、系统的地方文献书目体系,更遑论全省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故而应把建立高起点、标准化的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摆在首位。

3.2 独具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

地方文献中隐含的信息资源既丰富又分散,面对汗牛充栋的纸质文献,读者往往难以查找、识别,花费了大量时间却收效甚微。图书馆不能满足简单的书目型数据库的建立,应根据本地的特点,分析本地地方文献中的多种知识信息资源,确定专题范围,把分散在不同文献中的富有价值的相关信息提炼出来,按一定的体系加以组织编排,建成有浓郁地方特色、稳定实用的专题数据库,其内容可涉及地方史志、年鉴、人物、自然资源、优势产业、人文地理、民族概况等。

3.3 高质量的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

篇3: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内容设置了五大系列九大模块, “现代媒体艺术”与“美术鉴赏”作为重要部分被列其中。现代媒体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和教师积极引导, 互动交流, 激发潜能, 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独特的、超时空的观念, 使美术鉴赏教学多元化, 更好地适应学生认识发展和身心发展的需要。

如今, 现代媒体艺术和美术鉴赏教学已成为重要课题, 但两者的整合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开展得还不够, 因此, 对选取这一课题的研究, 旨在解决如何更好地恰当有效地把现代媒体艺术应用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

一、多媒体美术鉴赏教学尝试

多媒体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且要求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多媒体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可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激情顷刻间变为形象画面, 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还可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 为学生理解美术、创造美术、展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

二、互联网美术鉴赏教学尝试

21世纪, 以网络为媒体的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最广泛、最快捷的资源库。这无疑为美术鉴赏教学提供了最便利的条件。只要点击打开一个个网页, 五彩缤纷的世界就充满了学生的视线。面对这个神秘世界,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网络交流是自主学习非常重要的方面, 它是美术教学的延伸, 在教师指导下开辟BBS论坛很有必要, 它具有即时交互即时反馈功能, 可在指定的论坛位置上发表评论、观点, 或用E-mail的形式将评论作业发送到教师电子邮箱、班级邮箱。使美术鉴赏课堂发挥最大效能。

三、现代媒体艺术与美术鉴赏教学有机整合的作用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标志。以往要上好美术鉴赏课, 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 配以教师大量的口头讲解, 而学生对这种乏味的鉴赏课则持不欢迎的态度。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 由于具多样性、新颖性, 灵活多变的特点,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可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如欣赏《用心体味建筑之美》之布达拉宫美景, 可放《青藏高原》的背景音乐, 加上动情入境的解说录像, 逼真地展现西藏湛蓝的天、多姿的云、雄伟的山和美丽的布达拉宫。同学们深深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意境中, 对西藏产生新奇与向往, 激起浓郁的学习热情, 迫不及待地想到那块神圣的土地去感受那里的气息。

2. 直观形象, 化难为易。

有些课文重点、难点分析只凭教师枯燥的讲解, 学生则感到乏味, 认识也很肤浅, 利用现代媒体教学巨大的表现力, 通过感知的直观的形象、色彩、线条、明暗等手段, 引发学生审美的直觉感受, 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潜移默化, 渗透德育。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由于存在鉴赏教学“专业化”的倾向, 造成“只重视美育, 忽视德育”的现象。现代媒体的应用, 为在美术鉴赏课堂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学生在纯洁、高尚内容的感召下, 会不知不觉、自然而然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如欣赏《中国现代美术》之《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作品时,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作品图像投在大屏幕上, 配上和缓的音乐制成音画效果, 再加上老师朗读配音更形象地概括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雕塑作品“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胜利渡江”、“支援前线”、“欢迎解放军”等内容情景一幕幕浮现在学生眼前。革命战争年代, 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 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通过教师进一步讲解引导,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对有骨气的革命英杰产生无限敬仰之情,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再如鉴赏德拉克洛瓦《自由领导人民》和毕加索《格尔尼卡》这两幅外国名作, 学生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见过的层面, 往往对作者和作品的历史年代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 理解起来十分困难, 这时网络就成了很好的帮手。让学生通过Google搜索引擎, 输入作者的名字, 这样就可以查到大量与作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更多的作品或有关侵略战争影像片段, 再结合教师的讲解创造一种激昂、拼博、奋进的战斗情境, 使学生对画家和作品会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 获得较好的德育教育。

现代媒体艺术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二者有机整合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信息化发展, 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它对培养探究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施展的平台,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 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篇4: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

【关键词】湖北;民国文献;编纂出版

【作者单位】李明杰,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瑞龙,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湖北省民国文献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编号:15ZD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一方面,时局动荡,战争频仍,先后爆发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另一方面,近代西方学说大量涌进,新与旧、中与西的各种社会思潮交汇在一起,形成了著述兴盛、流派众多、百家争鸣的新局面。由此,民国文献显示其独特的价值。近年来,随着对民国文献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继国务院2007年提出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之后,国家图书馆又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1],开始对民国文献开展全国文献普查、海外文献征集和整理出版工作。

湖北在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辛亥革命、“八七”会议等历史事件以及近代工业、文化事业的发展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对于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的保护与利用,有利于我们铭记历史,吸取经验与教训。有鉴于此,笔者对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的编纂出版情况做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一、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编纂出版的数量分布

所谓“民国文献”,指的是1912—1949年在我国境内形成或首次出版的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票据、海报、传单、手稿、档案等特种文献[2]。本次调查的对象为1980年后湖北地区的出版机构编纂整理与出版的民国文献,即以编纂类的文献出版物为主,包括汇编或选编的一次文献,也包括二次文献(如书目、名录等)和三次文献(如方志、年鉴等)。笔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共检索到湖北地区的出版单位29家,利用收藏相对齐全的国家图书馆“文津检索”系统,对这29家出版机构出版的民国文献情况进行统计,剔除未编纂出版民国文献的机构,编纂出版的民国文献总计为752册,各出版社编纂出版民国文献的具体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

笔者仿照《民国时期总书目》[3]的分类方法,对调查所得的湖北地区编纂出版的民国文献进行分类,各类型文献的数量分布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湖北地区编纂出版的民国文献虽然分布比较广泛,共涉及20个方面,但主要集中在文学类和历史类两大方面。

二、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编纂出版的特点

1.编纂主体与选题的多样化

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的编纂主体及组织形式多样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编纂。如力平编的《1919—1949中国大事辑要》、吴剑杰编的《辛亥革命在湖北》、章开沅编的“辛亥前后史事论丛及续编”等。(2)学者合作编纂。如龚古今与唐培吉合作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史稿》等。(3)个人与机构合作。如张军编著,中共武汉市委党史研究室、武汉市新四军研究会编的“鄂豫边区革命史研究丛书”;刘明汉主编、湖北省冶金志编纂委员会编的《汉冶萍公司志》等。(4)收藏单位编纂。如武汉市档案局(馆)主编、各区档案局(馆)合编的《武汉城区特色档案图集》等。(5)研究机构与其他机构合作编纂。如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武汉博物馆组织编译的“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与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合编的“武昌首义文库”,湖北中医药大学与湖北省卫生厅中医处合编的《湖北医学史稿》等。(6)编委会编纂。如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所编的“武汉近代史料丛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暨武汉市委员会所编的《湖北革命实录馆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等。

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的编纂主题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既有反映社会经济生活全貌的综合类编纂成果,如“武汉近代史料丛书:武汉民国初期史料”,也有反映某一方面情况的专类编纂成果,如政治类的《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组织史资料》“湖北新民主主义革命丛书”《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经济产业类的《孝感市财政志》《浠水县金融志》“孝感市烟草志丛书”《汉冶萍公司志》“荆门电力工业志丛书”《裕大华纺织资本集团史料》《湖北应城石膏矿志》,军事类的《武汉抗战史料》“武汉会战日方资料丛编”《沦陷时期武汉的政治与军事》“恩施抗战文化丛书”《武汉解放战争史料》,司法类的《宜昌法院志》,方志类的《湖北省志》《武汉市志》《东西湖区专志》,文化艺术类的《湖北文化艺术教育志》《中国话剧百年图文志》“‘老武汉’丛书”《武汉抗战文艺史稿》,出版类的《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商务印书馆百年经营史》,新闻类的《武汉近代新闻史》《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卫生类的《湖北医学史稿》《协和医院志》《恩施市中心医院志(1941—2011)》,教育类的《武汉大學百年名典》“武汉教育志丛”《崇阳县教育志》,宗教类的《归元禅寺志》《湖北省志·宗教》,交通建筑类的《武汉铁路百年》《中国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史》,档案类的《湖北革命实录馆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历史珍档:湖北省档案馆特藏档案集粹》《武汉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武汉城区特色档案图集》,等等。

2.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专题性

民国时期湖北地区发生了许多对中国近代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例如,辛亥革命在武汉爆发;中国共产党在湖北地区先后建立了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江汉行政公署、鄂豫行政公署等革命政权;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一度成为全民抗战中心,武汉会战是抗日正面战场的一场重要战役。与这些重要历史事件相关的文献编纂成果,在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的编纂成果中占很大比重,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专题性。笔者择其要者,列举了湖北地区编纂出版的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专题相关的民国文献(见表1—表3)。

nlc202309090305

3.密切配合社会形势的发展

笔者将湖北地区编纂出版的民国文献的数量按不同年份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图3。

图3显示,1991年、2003年是两个出版高峰年。经分析,1991年为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2003年恰逢华中师范大学百年校庆。这两年民国文献编纂出版数量的猛增,与文化教育界的相关纪念活动有关。而自2010年起,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的编纂出版数量总体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也与2010年后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共建党90周年、华中师范大学建校110周年、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节点有密切关系。出版峰值年与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节点高度吻合,反映了民国文献编纂出版的一大特点,即紧跟社会形势的发展,密切配合政府周期性的舆论宣传工作,“向历史致敬”。

三、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编纂出版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编纂类型与文献来源的不平衡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启动以来,民国文献的整理出版已经形成了六大系列:民国时期文献资料丛编,对日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丛刊,民国时期珍稀档案、日记、手札文献,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革命历史文献资料丛编,目录、图录、索引系列[4]。对照这六个系列,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的编纂类型较多地集中在革命历史文献资料丛编和抗日战争文献史料丛编两大系列,其余四个系列由于文献数量或受众的限制,仅有少量出版或未有出版。已出版的文献,多属档案与图书类编纂成果,期刊、报纸类的文献编纂成果偏少。档案文献编纂也存在文献来源单一的问题,主要以日记、书信为主,其他诸如调查报告、地图、会议记录、照片、电文、合同、契约等档案类型则很少。

2.编纂主题与学科范围的不平衡

湖北地区民国文献编纂成果涉及的主题很广,但是分布并不均衡,以下三类占了较大比重:一是专志类,包括地方志、机构志、事业志等。一般由专门的编纂委员会编纂,如《湖北省志》《协和医院志》“荆门电力工业志丛书”。二是党史、革命史文献。一般由党政机关组织编纂,文献收藏机构与学者也有参与,如《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历史丛书”。三是文学作品,包括各类选集、总集以及丛书等。内容涵盖诗歌、小说、散文,如《鲁迅大全集》《徐迟文集》等。这三类编纂成果,或是有稳定的编纂力量作为组织保障,或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宣传教育的重点,或是市场有保证的“常销书”,所以编纂频次和成果数量较为可观。相比之下,学术性较强尤其是专业程度较高的主题或学科领域,则存在不少空白,编纂成果十分有限。

3.编纂题材地域分布的不平衡

民国文献的编纂出版,实际是对一个地区收藏的民国文献的整理与保护。与其他地市相比,武汉市作为省会城市,是湖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文献资源丰富,编纂力量集中,因而编纂规模最大,数量也最多,可谓一枝独秀。从内容主题看,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新闻、建筑、交通、工业、外交、文艺、教育等各个方面;从文献类型看,有史志文献、档案汇编、图集等;从篇幅看,有丛书、多卷本,也有单行本。而像黄石、宜昌、鄂州、咸宁、襄阳等地区,除了党史、革命史类的题材涉及民国文献编纂,其他题材鲜有涉及,编纂数量也严重不足。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些地区就没有可供整理与保护的民国文献,相反,每个地区都有它独有的民国文献资源,一样需要编纂和开发利用。

4.传统出版物与电子出版物的不平衡

据调查,30余年来,湖北地区编纂出版的民国文献中只有极少数既有纸质本也有电子书,如崇文书局2006年出版的《恩施市烟草志》《新洲区烟草志》,而绝大多数只有纸质本。这反映了出版单位对文献编纂类出版物市场定位认识的不足,导致传统出版物与电子出版物的失衡。实际上,对于编纂类的民国文献出版物来讲,以少量印数的纸质本配以电子书的方式是最佳方案。因为一方面,编纂类的文献具有史料性、资料性强的特点,面向的主要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献收藏单位,普通读者对这类文献的需求并不大;另一方面,对专业研究人员来讲,在学术研究中可能只需要引用文献中的某部分内容,其他内容未必需要,而多册、多卷本的纸质图书定价较高,这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电子书低廉的价格和个性化的内容检索服务,正好可以满足某些专业研究人員的这类需要。再者,数字化之后的民国文献也有利于长期保存。

四、建议与结语

民国时期纸张的寿命只有50—100年[5]。目前,民国文献普遍出现了严重的老化或损毁现象,有的一触即碎,无法使用。为避免出现文献历史的“断层”,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民国文献进行抢救性保护,而民国文献的编纂出版是整个“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的一部分。它不是哪一个地区或哪一家单位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因此,必须有意识地从国家整体层面来推进它。对于湖北地区来讲,民国文献的编纂出版应针对以上种种失衡的问题进行调整。在编纂类型上,既要有一次文献的汇编或选编,也要有书目、索引等二次文献的编纂,以及志书、大事记等三次文献的编纂,以适应不同的文献需求;在文献来源上,除了图书、报刊,还要注意对原始档案(如政府公告、会议记录、合同契约、调查报告、书信、日记、电文、照片等)的编研和揭示。出版社应加强与档案馆、图书馆等文献收藏部门的编纂合作;在编纂主题上,应避免过于倚重文史类的选题,力求全面反映民国时期湖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在地域分布上,应加强湖北省各地政府部门对民国文献编纂整理的组织和规划,使民国文献的编纂出版工作系统化、规模化和常态化;在出版形式上,应注重开发民国文献数字出版物,在满足读者个性化文献信息需求的同时,也能实现民国文献数字化保存的目标。

[1]周格. “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初成规模[N]. 中国文化报,2014-09-14.

[2]张铁. 从版本学视角谈民国文献的保护[J]. 图书馆建设,2010(5):22-25.

[3]北京图书馆. 民国时期总书目[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1997.

[4]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EB/OL]. http://mgwxbh.nlc.gov.cn/bhjh/mgwxbhjh/,2016-08-14.

[5]焦雯. 民国文献抢救保护刻不容缓[N]. 中国文化报,2011-03-13.

篇5:建立地方年鉴数据库初探

(一)

地方年鉴是一种系统汇辑该地区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纂且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按其收录信息的范围,可分为综合性年鉴和专业性年鉴。它除了具有工具书的收录广泛、编排系统、查阅方便等,还具有信息密集、资料权威、专业性强、反映及时、连续出版、功能齐全等优点,被誉为“集万卷为一册,缩一年为一瞬”。正是基于年鉴的这些鲜明的特色,对于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事件、最新动态、最新进展和准确翔实的数字统计资料、当代人物和书刊论文线索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反映着当地区前进的步伐,发展状况,具有战略指南的作用。它可为各级领导了解和熟悉情况,研究制定规划和进行决策提供全面、权威、精确、新颖的信息和依据;为政治宣传、文化交流、经济发展提供丰富信息;是科研、教学有学术价值的参考工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地方年鉴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聘请专家撰写,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2.按专业分册出版,集中反映当地支柱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决策、参考、指南等信息咨询作用;

3.由国家级出版社正式出版;

4.突出新意,资料性强,规范化,能达到科学性、思想性、资料性的统一,集史实性、信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全面系统、翔实地介绍当地一年来在经济、社会和农业各方面的发展概况;

5.提供各种事实、概况和统计数字等动态性信息,以数据形式为主;

6.各分册独立出版,内容不交叉重复。

(二)

系统地开发利用地方年鉴,首先要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机读目录数据库是控制和处理文献信息一个极其重要的现代化手段,是信息时代文献书目信息存贮和利用的必然要求。它以检索迅速,存取便利,既方便复制,又可以远距离传输而赢得社会各界用户的青睐。机读目录数据库是文献工作自动化的基础,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先决条件,只有先建立相关文献的数据库,才有可能实现各项工作的计算机化,并通过计算机和数据库高效、细致地揭示相关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针对地方年鉴的特点,可按分册建立数据库。每个专业数据库根据年鉴的数据特点可建立3种数据库形式:事实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书目数据库。建库语言采用Turboc(2.0版)或Foxbase(2.1 10版)+关系数据库语言,由于后一种语言具有编程方便,结构简单,界面友好等优点,常作为编制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工具。系统运行在PC、XT、AT等386以上型计算机上。

数据库类型具体说明如下:

1、事实数据库。数据库的记录内容为数据信息,此种数据库为事实数据库。事实数据是年鉴的一大特点,而且占有绝大部分篇幅,也是年鉴的重要内容。建立此种数据库可提供事实数据,满足对此方面检索的需要,为制定本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提供全面、权威、精确的信息和依据,为政治宣传、文化交流、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发展服务。事实数据库与书目数据库同属于参考数据库,它的作用即是提供参考性的数据信息,另外,对于数据可进行运算或排序等相应的处理。

2.全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即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著作日期等数据的数据库,另外还有形形色色的诸如乐谱、图像、语言(音乐)等数据库。在年鉴中文字部分占极小的一部分,但字字均具有检索意义,为此不能只做书目信息。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数据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参考指示性的书目信息已不能满足读者多层次的信息需求,而全文数据库有其它类型数据库不具备的优点:时差为零,数据一经入库即能被读者全文利用,这一点是全文数据库最显著的特点;避免了二次加工人为的差错;读者可通过检索直接得到全文;简化了文献情报工作的建库工作;数据的更新剔旧简便易行;利于电子图书馆的建设等。因此,全文数据库提供给用户的是原文的全部数据,而且它能根据用户的需要编制二、三次文献或索引书目等高质量的信息,它的优点完全适用于年鉴的特点,由于它在信息化的社会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年鉴的进一步开发打下了基础。

3、书目数据库。它是把一本图书、一篇文献的.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记录在计算机载体上,按著录条例进行规范,成为一组书目数据。它可提供诸如题名、著者、分类、主题等多方面的检索途径和编制各种目录数据,它只能揭示文献的有关信息,以及收藏的地点等,起到参考指示的作用。在年鉴的数据库建设中,此类数据库是最基本的信息存取方式,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广泛。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此种数据库在进一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方面已显示出它的不足之处,因此在年鉴建库中要重质量不重数量。

(三)

系统开发前后有许多工作要做:

1、加强数据库质量建设、在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数据录入时要力求准确,宁繁勿简,并定期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次录入多次输出的功能,才能使数据库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对人员的要求。一般图书馆上机人员都是在职培训之后上岗工作的,对于现有系统能维持现状,如果让其搞开发可能有困难,为此应加强人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

3、重视用户教育。一个系统的开发成功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需经一段时间的用户培训方能达到开发者的目的,因此向用户普及数据库知识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有条件的图书馆可编制用户手册。

4、利用数据库产品加强对其宣传报道,增强其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 孔燕 高校图书馆年鉴的收藏与利用 山东图书馆季刊,(1)

2 范青等 年鉴---信息时代的宝贵资源 图书馆论坛,1996(4)

3 周士虎 试论建立大规模的全文数据库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1996(3)

篇6: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

随着萍乡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无论是领导决策、教育科研,还是国情、乡土教育都需要有充足的地方文献资源来支持加之地方文献载体各异、学科多样、使用困难,只有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地方文献需求。

1.2有利于全面、系统地开发利用萍乡地方文献

萍乡历史上有“江南大器”刘凤诰,著名学者、诗人文廷式,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一块红色土地。厚实的文化底蕴承载在丰富的地方文献中,采用现代数字技术将其组织成数据库,可使文献的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

1.3有利于缓解利用文献与保存文献之间的矛盾

将地方文献数字化,可充分利用数字化文献重复性好、检索快速、查找便捷等特性,一般服务中不使用原始文献,这就能缓解利用文献与保存文献之间的矛盾,延长了原始地方文献的使用寿命。

1.4有利于萍乡高专馆藏特色的形成

篇7: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

经过多年的收集,萍乡高专图书馆“特藏库”已有相当数量的地方文献馆藏,加上编制《萍乡市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的进一步调研,地方文献种类涵盖了地方史志、民间文学作品、地方文学刊物、地方个人著述等,地域上覆盖三县二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2.2 具备建库的技术条件

萍乡高专图书馆拥有一批图书馆学、计算机技术的专门人才,他们有丰富的文献情报工作经验和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开发管理数据库的专业能力。该馆基本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并且可望在两年内建成一座占地面积为 ! 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在现有硬软件的基础上做些补充,必能满足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的需要。

2.3 具备建库的保障经费

篇8:读写结合之误

然而,许多教师只是跟风随潮,实质上并没有真正认识读写结合之原理,以致教学中出现了不少读写结合之谬。

[读写结合之误一]有形无神,空泛结合

教师已读的课文中的某段、某法是很好的写作范例,但教师看不到这范例的核心所在,仅凭感觉让学生进行模仿,这样的读写结合法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心中没有“迁移目标”。如不少教师教学《少年闰土》都出现相同的环节:请读下面两段内容,画出描写人物的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又,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学生画好后,教师让学生读,自己归纳:“十一二岁的少年”,这是写人物的年龄。“项带银圈,头戴一顶小毡帽”,这是写穿戴。“紫色的圆脸”,这是写外貌,写出了脸形脸色。“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这是写动作。“他见人很怕羞”,这是写性格。同学们,你们看,多简练的描写啊,三言两语就勾画出一个健康、灵活的少年的形象。请大家再读课文的这两段,留心作者描写人物的这些语言。

下面就请大家模仿这样的写法,写班上同学的外貌,不写名字,读后让大家猜一猜,如果能猜出来,那说明你“画”得很像。

这样的读写结合是为难学生啊!平心而论,就是让老师自己写,也未必能写好,更何况学生才读六年级呢?这让学生仿写什么?哪篇课文描写人物不是从“外貌、穿戴、年龄、动作”等方面去写的,老师的归纳算什么指导呢?所以课堂上学生写出的外貌基本上都是:“他有着乌黑的头发,圆圆的脸蛋白白净净的,大大的眼睛,和一张爱说话的小嘴……””他长着方方的头,大大的嘴巴,笑起来眯成一条线的眼睛……”这些算什么个性化的特征呢,而且与从读学写又有何联系呢?教师可这样指导学生,写人物的外貌其实是与人物的身份、环境、生活习惯紧密相联的。因为身份和生活环境,所以他头戴一顶小毡帽;因为是忙月的儿子,又生活在海边,所以是紫色的脸;因为地方习俗,所以项套银圈。因为是海边少年,又是忙月的孩子,具有这样的特征,才会有这样的描写。所以,写外貌也要结合人物的生活特征、生活环境来写。就算将这些外貌描写的依据都告诉了学生,也未必就可以让学生模仿着写,因为写眼前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同学难度过大,这里不适合这样的读写结合。如果教师一定要进行读写结合的话,那也应该是给课文中的“我”画像,而不是给同学画像。因为文中的“我”,正好可以从身份、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上进行对比描写,可以把闰土的外貌描写作为参照,这样就有的放矢了,而且是写想象的,自由空间大,给学生极大的对比想象空间,学生能放开写,压力就小多了,兴趣便也来了。而写身边的同学,则是现实的活生生就在眼前的人,而且同学了六年,第一印象与新鲜感早就没了,让学生怎么写得好!鲁迅写的也是第一印象,看人外貌第一印象最有感觉,一旦熟悉了反而变麻木了。所以,这种读写续结合,是给孩子写作的打击。

[读写结合之误二]有形无情,生搬硬套

有些课文描写的内容在生活中可以找到相似的原型,似乎是曾经有过的相似的生活,因此作者生动的描写刻画很能打动教师的心。于是,教师便急于让学生仿着写,以期望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四年级上册《猫》一文的教学,课文把老猫和小猫的特征写得活灵活现,值得好好学习。因而教师就抱了一只小动物——宠物狗,放到讲台上,让学生观察并自己选择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这样的读写结合看似有趣热闹,但也是无法达到写的目的的。因为虽然有了“形”——宠物狗,但这形与学生是有距离的。《猫》之所以写得生动,那是因为作者与猫长期生活在一起,那种感情是从小到大积累起来的。大猫的古怪与小猫的淘气,都是一起生活后的发现,一时的感官观察是观察不到的。在这样的情形下,学生只能模仿形、作者的表达句式,却无法真正地从内心里悟到作者表达手法的精妙,从读中学写的应用只能生搬硬套。这样的读写结合也是不妥的。如果让学生自己去选写家里的小动物,也未必能结合好,有些孩子就不具备感情基础。

再如教了《梅花魂》中赞美梅花的内容,让学生学着赞美秋菊、青松、绿竹等,学习了《鸟的天堂》大榕树的静态描写,让学生写身边的大树,那些抒情、赞美的语言,学生是无法模仿的,作者那种久于内心的情感和由衷的感叹是长期积习而成的,你让学生突然间就要这样表达,他哪来的根基,当然只能生搬硬套了。

[读写结合之误三]貌合神离,机械模仿

很多的“从读学写”,是需要教师事先做些研究的,在抓住核心的“神”后再让学生去仿写,才会有效。然而,实践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也没有对读写结合进行深入的思考,以为看着别人的样子模仿着用就是读写结合,教学中许多的读写结合往往是貌合神离的。如在网上有位教师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把鲜活的诗句或文章里割下来成为僵硬的仿句材料,让学生做机械死板的仿写,这种刻意做作的模仿秀是多么的无趣。我们教学生仿写,首先要学会分析句子的明示信息与隐含信息。”

如:在山的那边,是海!用信念凝成的海。

造句:在______,是()!是______()。

要求:每一句话的()内必须是同一个名词。

生:在学校围墙外,是马路!是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

教师对这样的模仿已经很满意了,殊不知,学生写出的句子与要仿的句子差了十万八千里。如果学生写出的是:“在学校围墙外,是路!是用知识铺成的通往理想的路。”那才算是有了神似。

在我们的课堂上,这样貌合神离的机械模仿式读写结合也不少,如一位教师上《狼牙山五壮士》时,在大屏幕上打出段落: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g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hǒu)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g)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qí)岖(qū)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shī)体。

教师让学生画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让学生读后表演,再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让学生学着写:在学校操场上,小林同学______,小华在一边投掷,他______,小东和小楠两人_______。

像这样的读写结合,都是很糟糕的练习,在写法上进行机械的套用,学生并没有真正动脑筋去模仿,教师又满足于貌似的表达。而到真正的写作中,没有一个经过这样读写结合训练的学生会真的那么去写,也不可能这么去写。这就白结合了,最终还是不会应用。

[读写结合之误四]既非从读学写,也非以写促读

读写结合的目的,常常是从读的材料中获得新的写作之法,或是通过写作促进读的深入,或写作得到启发,或阅读理解得到深入,更好地领会课文。但在实际的读写结合教学中,常常出现既没有从读中学到写法的结合练习,也没有从写中促进读的深化理解的结合练习。写仅仅是课堂里的动笔而已,既然专家说课堂上一定要动笔,于是就动笔,如此而已。如《少年闰土》的教学,教师让学生续写(想象写):三十年后,“我”与闰土再次见面,“我”与闰土会说些什么话?会怎么说?这本是一个非常好的以写促读的练习,但是,教师知道要这样教,却不懂为什么要这么教,把这个任务打在屏幕上,就让学生自由写了。结果学生写出来的就是自己当下想当然的。这样的读写结合,既没有促进学生去思考课文,从课文的内容去想象将来的情景,也没有让学生从读中学习怎么写的方法,让学生写作有新的知识点的摄入。这样的读写结合,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里动动笔而已。如果教师能提示学生从课文中读出闰土父亲到我家的情形,思考人物的身份与生活之后再写,那么,学生的写就能促进阅读的深入了。

篇9: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促进地区出版物资源共享

摘要:由于人们的消费观念转变,近几年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各地也纷纷打造出各自的旅游特色品牌,而作为地方特色的重要文献支撑,地方志在推动地方旅游文化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主要阐述了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将对地方旅游业发展及文献研究带来很大推动作用,并对数据库建设提出了一些初步设想。

关键词:地方志;旅游文化;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7-0135-0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时候,除了考虑瑰丽的自然风光外,更多考虑的是旅游目的地的民族文化特色。特别是在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各地的文化特色、民风民俗更是成为了吸引游客眼球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地方特色旅游拉动的地方经济增长,也让人们看到了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的前景,然而说到地方特色,必定需要能证明这些“特色”的物证来丰富地方旅游的内涵,而地方志则正是这些“特色”的重要文献支撑。以铜仁市为例,作为“中国西部名城”,铜仁市除了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外,诸如思南花灯、玉屏箫笛、傩戏等独特的民族风情也彰显出她浓厚的人文历史积淀,而地方志中所记载的曲谱、面具、图谱、建筑、史料等,则为铜仁市大力开发“傩戏之乡”、“箫笛之乡”、复原古城建筑提供了重要的文献支持。

一、地方志在地方旅游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1.铜仁市地方志目前收录情况。铜仁市历史文化悠久,拥有许多能够反映本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从目前收录的情况来看,仅铜仁学院图书馆就收录了铜仁市地方文献1 600余种,其中图书1 200余件,期刊46种,梵净山碑林原件294幅,物件20件,光盘39种,报纸43种,此外,铜仁市各县(区)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943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收录地方文献860种。以傩文化为例,在铜仁市现已由各地图书馆收录的地方文献中,其中以“傩”作为题名的地方志就拥有38种(德江县图书馆4种,江口县图书馆1种,思南县图书馆1种,铜仁市图书馆8种,职院图书馆4种,学院图书馆20种),而拥有傩文化记录的地方志则更多,而作为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傩文化专业博物馆——东山傩文化博物馆则更是拥有1 000余件展品。

2.铜仁市地方志对铜仁市旅游发展的价值。近几年,铜仁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出台了《铜仁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十一五”规划》,并将“梵天净土·桃园铜仁”作为铜仁市的文化旅游形象,大打“文化旅游”品牌,大力开发铜仁古城、大明边城、思南县思塘镇古建筑群等,并通过央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江傩堂戏、思南土家花灯、铜仁赛龙舟等,并专门开辟以特色文化为主导的风景名胜景区——德江乌江傩文化风景名胜区、玉屏北侗箫笛之乡风景名胜区、万山夜郎谷风景名胜区等,促使铜仁市旅游经济利益得到了迅猛发展。可见,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不言而喻,以地方志作为依托,不断开发出的具有铜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俨然已经成为了铜仁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当然,铜仁市地方志在铜仁市旅游方面的影响也并不仅仅是为开发旅游景点提供了史料依据,它里面所记录的很多诸如曲谱、脸谱等相关内容,更可以推动旅游相关产品的开发与设计,由此带来的就业机会也会相对地减缓现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同时,由于对曲谱、面具等特色资源的推广使用,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认识甚至喜爱铜仁市地方文化,从另外一个角度保护和发展本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建设设想

1.地方史料数据库。近几年各个地方纷纷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文化旅游”,突出的主要是“文化”二字。地方特色文化的形成必定与其地方历史发展、宗教信仰等息息相关,因此地方史料数据库的建立,就是以各地图书馆、方志办所收录的地方文献史料为基础进行整理分编,让读者通过该数据库可以很快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例如,游客可以通过该数据库很方便地了解诸如傩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关于与“傩公傩母”相关的神话传说等。

2.地方民族宗教志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由各地民族志、宗教志作为主要内容,以各个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作为补充,将所有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完善,可大大方便游客了解当地民族风俗习惯,就铜仁市为例,铜仁市汇集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28个少数民族,各个少数民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以及各自的图腾崇拜,其中,再以傩文化为例,它的诞生本身就源自于原始民族对神明的崇拜,并以此形成了自己的祭祀传统,拥有自己专门的傩仪、傩式、傩祭等,这些都可以分类后,以文字、图片等方式建立形成民族宗教志数据库。

3.地方名胜志数据库。名胜志数据库应当是在地方志旅游数据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数据库,首先将本地方的名胜以目录形式展现,再在其子目录中分别有针对性地将该景点名胜的历史背景、特色活动、收费情况、旅游地图、乘车路线、目的地周边住宿、饮食文化等收录其中,方便游客直接了解当地旅游资讯,同时也可让旅游管理部门通过对比,更加有针对性地改进旅游服务项目,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4.地方名人传记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介绍本地著名人物,可分为历史名人、文化名人、名人学者、文娱明星等,通过介绍他们,丰富本地旅游文化内涵。在铜仁市,伟大的革命先驱周逸群、“双百”英雄旷继勋、“西台四杰”的田西麓、李同野、肖重望、敖宗庆,“石阡三杰”的成世■、徐培深、张海澜,书写“颐和园”匾额的严寅亮、鸦片战争时期的抗英名将杨芳等,他们的名字将铜仁市照耀得熠熠生辉,他们的事迹让无数人景仰,各地游客也因为这些名人的事迹而仰慕他们的英名,必定希望来到英雄生活的土地,感受他们生活的场景。

5.地方图片、曲谱、族谱、年鉴数据库。该数据库也是地方志旅游数据库的重要数据库之一,它主要是以图片等方式展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图片、曲谱等相关内容。以铜仁市为例,诸如侗族的花灯小调《花鲜》、玉屏麻音塘的《装联圣尊》、《开坛扣师》等十七场傩坛戏唱词、石阡茶灯唱词《采茶歌》等录入数据库,甚至还可以将这些唱词、曲谱以音频或视频方式录制下来,放入后面将要介绍的“地方文化试听库”中,并将两个数据库相关内容做好数据链接,也让游客更为直接地了解地方特色文化。

6.地方特色产品数据库。游客到了旅游景区旅游,购买纪念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地方特色产品数据库,则可在这方面给游客们带来便利。该数据库主要是介绍本地相关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特色产品,将本地特有的特色产品以图片等方式展示出去,例如傩戏面具、民族服饰、手工制品等,并配以文字介绍,吸引游客目光,同时还可以通过该数据库激发创业者去创业,生产周边产品,最大程度地发掘本地旅游资源的经济潜能,甚至可以联合淘宝等网络购物平台,直接为游客提供真正原汁原味的特色产品购物渠道。

7.地方志、旅游文献研究成果数据库。仅从CNKI目前统计的结果来看,以铜仁市的一个旅游关键字“傩”作为关键字检索,可检索到5 716条数据,再在结果中以“旅游”作为关键词检索,检索到644条数据,截至2009年,贵州更是研究傩文化最活跃的地区,论文数所占比例最重,约占该类论文总数的13.12%[1],且论文篇数每年都在增长,尤其是近五年增长速度极为明显。由此可见,将地方志与地方旅游联系起来研究必定会成为更多人的需求,因此建立地方志、旅游文献研究成果数据库,能更好地方便研究人员探讨地方志与旅游文化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该数据库,同时,更好地为地方旅游业发展服务。

8.地方文化视听数据库。相对于文字,视频、音频则可以更加直接地让游客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当地风景的美好、当地特产的鲜美,因此地方文化视听数据库,主要是上传一些与本地旅游资源相关的视频、音频,例如铜仁市对外宣传的宣传片,“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录制视频,野马歌唱家乡的歌曲MV,傩戏、花灯、滚龙等特色节目的视频、音频,铜仁市历史图片展,玉屏箫笛制作过程视频等,作为宣传资源,为读者提供在线观看、下载等服务。

三、建设地方志旅游数据库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地方志一般涵盖了地方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民俗民风、方言特点、气候地理等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无论是从时间、空间、主题范围来说,覆盖面都非常广,因此,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就有了其必要的意义:(1)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可以有针对性地将本地具有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文献信息提取出来,加以整合,并通过互联网实现数据共享,从而达到宣传旅游资源、丰富地方旅游资源内涵的目的,方便游客更快更准地了解本地基本信息和旅游特色,最大程度地激发游客的旅游热情;(2)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可提高地方志的使用率,提高地方旅游业发展,进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学术效益,并因此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志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然后通过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对图书馆地方文献进行自动化管理,更进一步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3)建立地方志旅游数据库,可促进地方志与旅游方面的学术研究与学术成果资源共享,更好地促进本地旅游资源的相关科研工作的发展,同时也通过这些科研成果,更有利地促进地方旅游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地方志旅游数据库的建立无论是对地方经济发展、文献研究价值、旅游资源开发与宣传等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可能会面临诸如地方志的搜集、资金短缺、数据格式规范、地方志版权归属等方面的问题。地方志的搜集向来都是地方志工作非常重要的部分且具有长期性,它需要地方志工作者不断深入各地各区,甚至是各家各户搜集、整理、购买,且现在由于出版业的迅猛发展,地方志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如何统一数据的录入格式,如何进行资源发布等,都将是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卢川.论地方志旅游价值的开发与利用——以明清荆州地方志为考察对象[J].孝感学院学报,2012,(3).

[2]于天乐,秦红.关于建立地方旅游数据库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3]赵国荣,赵冬梅.山西省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探索与实践[J].晋图学刊,2012,(5).

[4]展春岚.我国傩文化文献研究的质量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3).

篇10:建立地方志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初探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知识经济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己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有效地开发、利用地方志中的文献信息资源,把原书本式的地方志建设成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码式文献(即电子版地方志),这将极大地提高人们对地方志的利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

1 地方志在社会主义双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志书看作是资治致用之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地方志的编纂工作,自80年代以来,全国各省都成立了修志机构,有10多万人投入了修志。编纂社会主义时期第一代新方志,湖南是全国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也是当前成果较多的省份之一。洋洋3000万余言的《湖南省志》的84部分志已出版发行56部;各地编纂的地市县志已出版发行141部。这一代新方志的出版,是湖南省自清康熙三年湖广分省以来最浩繁的文化建设工程,也是一项实现为现代社会经济服务的系统工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地方志作为一种资料性著述,已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发挥了有益的作用。新方志是经过考证,能反映地方社会科学、文化、经济、人文地理、物产、矿业等多方面的系统性资料,这些资料可供自然科学工作者进行教学和科研之用。我国很多重大的科研成果都得益于地方志资料。当代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帧将方志中有关植物分布、花开花落的变化、大河冰冻的记载收集在一起,找出了物候变化的规律,写成了著名的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可以说,在为有关科学研究提供资料方面,地方志是一座内容丰富的文献宝库,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地方志可以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实行正确领导提供借鉴。

2 如何建设计算机地方志数据库

湖南地方志经过十几年的编纂、出版、绝大部分已出齐,只有少数地方志因资金或其他方面的困难亟待出版。为实现地方志资源共享,我们应该重视地方志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是文献工作自动化的基础,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先决条件,只有先建立相关文献的数据库,才有可能实现各项工作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并通过计算机和数据库高效、全面、系统地揭示相关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上一篇:icu专科护士工作计划下一篇:新疆双语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