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安全生产“三率”

2024-06-26

农机安全生产“三率”(精选八篇)

农机安全生产“三率” 篇1

一、当前农机安全生产“三率”状况分析

近几年来,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通过认真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 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组织开展拖拉机无牌无证专项整治活动和严厉打击农机安全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及加强联合执法工作等措施, 建立健全“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支持、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工作机制, 在农村营造了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广大基层干部、农民群众、中小学生的农机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 农机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农机安全生产“三率”有一定的提高, 有效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是, 由于农业机械分布在广阔的农村, 监管面广、管理难度大, 农机安全生产“三率”还是普遍偏低,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以南宁市为例, 近3年来农机安全生产“三率”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知, 近几年来, 农业机械上牌率约65%、检验率约50%、持证率约40%, 农业机械拥有量逐年增多, 但驾驶操作人员参加学习培训没有能跟上, 持证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三率”偏低, 给农机安全生产带来较大的事故隐患。

二、农机安全生产“三率”偏低的原因

(一) 农民群众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农业机械拥有者和使用者的主体大多是农民。目前, 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他们对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理解不够, 对农机安全生产知识的了解不够。因此, 农民群众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普遍比较淡薄, 对农业机械执行牌证管理的有关规定不理解, 自己购买农业机械后就投入使用, 不愿意进行注册登记, 不愿意参加安全技术检验, 不愿意参加驾驶操作技能学习培训, 不愿意接受管理。这是造成“三率”偏低的最主要原因。

(二) 农业机械牌证管理费用偏高、农民负担偏重。

目前, 多功能拖拉机注册登记费用约6000元 (购置税约5000元, 交强险700元, 检验、检测、喷字喷漆、粘贴反光标志、牌证费等约300元) , 多功能拖拉机年度安全技术检验费用约1100元, 手扶拖拉机注册登记及年度安全技术检验费用约300元。据调查, 南宁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自用率约70%, 即70%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投入生产作业没有直接的经济收入, 既没有直接经济收入、又要花费不少的使用成本和管理成本, 农民负担显然偏重。

(三) 农机安全监理监控不到位。

农机监理人员偏少, 农机安全监控难以到位。就南宁市为例, 全市现有市县两级农机监理人员140人, 乡镇农机管理人员264人, 全市共有102个乡 (镇) 、1715个行政村、6458km乡村道路、89万hm2田间场院。如此巨大的管理空间, 每个农机监理人员平均负责监管拖拉机848台、机手312人、乡村道路46km、田间场院6357hm2, 仅靠农机监理人员进行监控难以监控到位。因此, 无证驾驶、无牌行驶、不参加年检等严重违法现象不能从根本上消除。

(四) 拖拉机产品目录管理不规范。

目前, 手把式拖拉机基本上是动力部分、行走部分、装载部分三分离, 由农民根据需要分别购买组装而成, 而我区的拖拉机产品管理目录不能适应目前状况, 致使部分手把式拖拉机因某些参数不符合产品目录要求而无法进行注册登记, 使这些拖拉机置于牌证管理之外。

(五) 基层农机安全监理网络不健全。

乡镇农机站撤拼到农业服务中心后, 乡镇级农机管理人员不能专心从事农机管理工作, 有些地方的农机安全建立管理网络不健全, 致使基层管理工作不能到位, 制约农机安全监理“三率”的提高。

三、提高农机安全生产“三率”的对策

(一) 进一步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农机安全意识。一是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 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做好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定期组织开展宣传活动。二是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深入农村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采取召开机手会议、给农机手上农机安全生产知识课、组织宣传车下乡巡回宣传、组织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建立健全农机安全宣传教育进入农村的长效机制, 在村民流量较为集中的地方, 设立固定的农机安全宣传栏, 打造农机安全宣传教育主阵地, 通过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录像光盘等方式, 不断提高农民的农机安全意识。由村委会主任、治安员、农机安全管理人员, 负责对本村有农机违法行为的驾驶操作人员和违法农业机械进行管理和教育, 形成各村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新局面, 实现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在农村经常化、制度化。四是把宣传教育深入学校, 把农机安全知识学习和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内容, 推动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农村, 农机监理人员要深入学校给学生上农机安全知识课, 农机部门与教育部门配合共同印发各类农机安全读本, 真正使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和农机安全知识深入人心, 家喻户晓。

(二) 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通过创建“平安农机”, 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 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农机安全生产长效管理两大机制, 构建源头管理、执法监控、宣传教育三大防线, 做到落实创建活动与农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创建活动与促进农机化健康发展相结合、创建活动与农机监理规范化管理相结合、创建活动与农机合作组织建设相结合等四项结合, 实现农机安全事故防范措施有新突破、农机安全监管能力有新突破、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和农民群众安全意识的提高有新突破、农机安全技术检测装备和农机驾驶人考试技术装备建设有新突破、农机监理队伍建设有新突破等五大新突破, 使农机安全真正形成“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支持、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管理工作机制。

(三) 形成管理合力, 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公安厅、农机化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桂政办[2007]163号) 的有关要求, 农机部门要主动与公安交警、安监、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 开展联合执法, 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管, 严厉打击拖拉机无牌无证行驶、无证驾驶、不参加年检等农机安全违法行为, 为农机安全生产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

(四) 建立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制度。由于农业机械大部分主要从事农田作业, 每年的使用时间约为3个月, 因此, 要改变原来按使用年限报废的规定, 尽快制定农业机械按技术条件状况报废的具体办法。同时规定按要求注册登记、参加年度安全技术检验的农业机械报废更新时给予补贴, 有效促进农业机械牌证管理。

菏泽市农机安全监理三率调研报告 篇2

根据农业部、省农机办《关于开展农机安全监理“三率”调研的通知》要求,为全面深入了解全市农机安全监理“三率”的实际情况,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局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乡镇、村庄、农机合作社等,通过召开座谈会、典型调查及个别谈话等方式,对近几年全市农机“三率”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全市农机安全监理“三率”基本情况

至2010年底,我市拖拉机保有量138485台,挂牌28751台,驾驶员累计在册数67053人;联合收割机保有量10436台,挂牌8175台,驾驶员累计在册数5022人。通过对调研数据认真梳理分析,我市2005年-2010年拖拉机挂牌率分别为38%;6.92%;

8.95%;11.87 %; 16.11%; 20.76%。2005年-2010年拖拉机年检率分别为 65 %;99%;97 %; 98.3 %; 99.2 %; 92.6 %。2005年-2010年拖拉机持证率分别为 78.8 %;80.2%; 85.3 %;86.1%;89.1%;92.8%。

我市2008年-2010年联合收割机挂牌率分别为 81.2 %;73.9 %; 78.3%。2008年-2010年联合收割机年检率分别为 92 %; 91%; 90.5%。2008年-2010年联合收割机持证率分别为 90.9 %; 92.2%;90.6 %。

二、存在问题

(一)农机执法范围较狭窄,而农机活动范围和区域偏大。

农机执法受法律法规的限定,而法律法规规定的农机执法范围较狭窄,而农机实际活动区域大,不仅活动在田间、场院而且活动在乡村道路,而农机执法不能上路,严重影响执法效果和执法的力度。

(二)执法环境不宽松。县乡党委政府片面强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限制农机正常执法,个别县不准农机出门执法,只能坐等上门办理,导致机手自动接受管理的自觉性差,使办理者寥寥无几。

(三)因统计的方式方法问题,造成实际应该管理与统计数字保有量相差较大。一是80年代计划经济时代,县区及乡镇农机部门为多要平价柴油指标而虚报拖拉机保有量,从而造成了统计数字中拖拉机保有量的虚假基数偏大;二是相当一部分农业机械达到报废标准而没有报废,使一部分多年不用常年搁置的拖拉机仍在统计数字之列。

(四)农机监理机构不理顺。农机监理机构有行政执法职能本应列入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但实际上多数县区农机监理机构是差额单位或自筹自资单位,我市共九个县级

农机监理站,仅有三个全额单位,其他六个均为差额单位,再加上我市经济欠发达,工资很低,基本生活费都无法保障,严重影响了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执法力量薄弱,执法手段弱化。我市共九个县级农机监理站,而10人以下监理站有四个,个别站监理人员虽然较多,但由于工资较低,多数也是在编不在岗,实际坚持在一线的监理人员也较少。同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农机部门的执法区域被限定在田间、场院,对在乡村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农机执法人员无权查纠,使执法手段弱化。

(六)农机报废制度不健全。由于国家至今没有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拖拉机更新报废制度,导致许多老旧拖拉机长年闲置在家不用,而这些拖拉机既不符合挂牌办证条件,也不能得到及时报废,但仍在拖拉机保有量统计数字之中。

三、措施与建议

(一)尽快理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由于农机监理机构具有行政执法职能,行使执法权力,理应理顺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尽快将农机监理机构定为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使机构定性与行使的执法职能相一致,以解除监理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健全完善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增强基层农机安全监管力量,着力解决目前基层农机安全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

(二)进一步完善农机监理法律法规。农机执法不能仅限制在田间、场院,因为农机活动范围不仅在田间、场院,而且活动在乡村道路,遍及整个乡村,为此,要根据农业机械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机执法领域,明确农机监理机构对乡村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的安全管理职责,授予农机监理部门具有相应的安全检查权、行政处罚权,从而达到对农业机械的全程监管。

(三)纠正、改进统计工作的方式方法。针对统计数字只增不减的实际情况,要及时纠正统计数字中不当、失真的统计结果,不断改进统计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和统计工作质量,为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和科学管理提高可靠的数字依据。

(四)尽快建立农机更新报废制度。将年限过长、已不能正常使用但仍在统计数字之列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尽快报废;将尚能使用但安全隐患大、技术状态差已不能挂牌办证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尽快更新报废。

农机安全生产“三率” 篇3

农机数量多、“三率”低, 农机事故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害不容忽视。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安全生产, 但是由于相关法规不健全、措施不完善等仍制约着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农机“三率”的提高。

(一) 农机安全监理执法难, 操作难。虽然很多县市区建立了拖拉机及驾驶人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路查权仅限于乡村道路, 并且需要交警配合, 但是公安部门警力不足, 上路行驶拖拉机的违章现象难以及时查处。所以, 农机监理部门在实施拖拉机、乡村道路动态安全管理工作中, 存在着很多难以操作的困难。

(二) 农机监理工作量大, 人员编制、财政经费不足。工作面宽量大, 人员不足, 管理工作难以到位。农机监理装备差, 工作经费不足, 影响了工作开展。

(三) 源头管理力度不够。农机监理手段弱化, 硬件设施不完善。多数单位农机技术状态检验靠人工操作, 检验工作随意性强。考试设施不齐全, 许多单位没有考试场地, 没有专门的考试车辆, 安全性能、车况不明是一大安全隐患。

提高“三率”的对策

(一) 切实加强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帮助解决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特别是对各级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职能要结合国情和农机安全管理实际, 以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其法律地位, 促进农机安全管理走向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轨道。

(二) 认真解决农机监理工作执行难的问题。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县、区农机监理部门对在乡村道路范围内行驶的拖拉机实施安全监理, 弥补了公安交警警力不足, 在强化全局安全管理责任的同时, 也加强了农机安全监理。各地政府部门应从保护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实际出发, 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安全监理执法的可操作性和农机安全监理水平。

(三) 及时解决机构编制、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农机监理人员如着便装执法, 会影响农机安全管理的力度和执法的严肃性, 况且,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农村农产品加工机械的安全检查、事故处理等均属农机监理范畴。所以必须统一监理服装, 配戴标志, 带齐证件。农机安全管理需要很大投入, 但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 农用车移交公安交警管理, 监理收费项目明显减少, 收费标准明显降低。因此,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农机安全管理装备的投入, 增加专项经费。

(四) 建立农机安全管理责任制, 定期开展农机驾驶人员“安全日”活动, 扎实搞好农机安全路检路查及专项整治等, 有效地遏制农机事故发生。

农机安全生产“三率” 篇4

上牌率、检验率和持证率是衡量农机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标准。目前, 全国拖拉机“三率”低, 一些机具得不到安全检验, 安全技术状态没有保证;一些拖拉机操作手未参加培训、未取得法定驾驶操作证书, 安全意识不强;一些地区黑车非驾大量存在, 农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增多,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 农业部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即以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主线, 以提高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为重点, 完善规章制度, 严格依法监理, 加强体系建设, 强化宣传教育, 大力推进农机安全监理方式转变, 努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安全发展。并第一次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 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三率”水平力争达到70%以上的目标。

日前, 农业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提高拖拉机“三率”的通知》, 进一步细化了“十二五”期间拖拉机“三率”目标任务, 今后还将对各地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到2015年底, 北京、上海、浙江、湖南、重庆、贵州、新疆、大连等地“三率”水平将达到85%以上, 其他省 (区、市) 相应的也将达到70%以上。《通知》要求各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及其安全监理机构应因地制宜,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三率”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 明确工作目标, 细化工作任务, 落实工作责任, 进行目标考核, 努力保证实施效果。各地要将提高“三率”纳入各单位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 对“三率”偏低的地方进行重点督导检查, 同时要注意总结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和好做法, 以多种形式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调动各方面工作的积极性。

农业部强调各地要充分认识提高拖拉机“三率”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提高“三率”作为强化安全监管、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拖拉机牌证管理工作, 安全监理人员要重心下沉, 深入田间场院等场所, 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监督检查, 加大对无牌无证、不按时参加年检等违规行为的治理力度。进一步优化程序,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采取上门服务、登记备案、集中检验、争取财政资金免费发放牌证等措施,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为农民办理牌证提供便利条件。严把拖拉机检验发证关,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标准和拖拉机号牌、驾驶证、行驶证证件农业行业标准, 严格治理超标准办理牌证的现象, 严禁跨行政区域办理牌证业务。协调安监、公安、交通等部门的力量, 发挥农机合作组织和乡镇农机站等乡村基层组织的作用, 实行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措施, 形成治理无牌无证工作的合力, 严厉打击黑车非驾。

农机安全生产“三率” 篇5

本刊讯2010年8月10日, 全省农机监理站长学习座谈会在乳山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农机“三率”经验, 推动全省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省农机办侯英忠副主任到会讲话。乳山、齐河、莒县农机局分别就抓好安全整治、力促农机“三率”提高作了典型发言, 会议还组织参观了乳山市农机监理服务大厅和乳山市兴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

会议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地根据全省农机局长学习座谈会精神, 进一步加大力度, 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力促“三率”水平提高。一是继续将提高农机“三率”作为整个农机监理工作的主攻方向。把“三率”整治工作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认真学习推广典型经验, 总结上半年整治工作情况, 找出存在的问题, 分析查找原因, 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整治措施, 把“三率”整治工作融合到农机监理的各项工作中, 实施重点突破, 努力实现农机“三率”在去年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 夯实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础。二是坚持依法行政, 进一步规范牌证管理工作。各级农机监理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和责任意识, 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 严把农业机械登记、检验、考试和发证关;要加强对牌证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认真落实省办紧急通知精神, 立即对辖区内已挂拖拉机号牌的“运输型拖拉机”进行检查清理。三是进一步丰富“平安农机”创建内涵。及时总结“平安农机”创建经验及做法, 树立典型, 以点带面, 推动整个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特别要重视农机合作组织安全示范单位的创建, 力争在创建质量、水平和数量上再上新台阶。四是做好农机安全宣传工作, 筑牢安全生产首道防线。要着力抓好《山东农机化》杂志的宣传发行工作, 推进杂志发行平衡稳步发展。五是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年”活动, 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六是提高农机监理装备建设水平。

农机安全生产“三率” 篇6

一、用好宣传法宝, 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抓农机安全, 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 这里面既包括县领导, 也包括农民群众。正如该县农机局长柴延河说的:挂牌办证业务上不去, 主要是各级干部群众认识不到位, 宣传不到位。从2006年开始农机局就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化”宣传, 局长负责向县领导、各科局宣传, 副局长负责向乡镇领导干部宣传, 一般人员负责向农民宣传。“永远记住自己是一名农机人, 时时刻刻把宣传农机挂在嘴上”已成了该县农机管理人员的共识。

二、用好服务法宝, 争得农机手信任和支持

新形势的发展, 要求农机执法人员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坚持管理和服务结合。齐河县的做法是:“以服务促管理, 用优质服务促进农机‘三率’水平提高”。

1. 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建设。

两年来, 该县从强化五项学习入手, 提升队伍素质, 通过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学习、讨论活动, 提升农机监理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强化政治学习。二是强化业务学习。三是强化政策法规学习。四是开展励志成才教育。通过学习既拓宽了工作思路、又提高了开拓创新能力。

2. 加强规范化建设。

一是制度建设规范化。县农机局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以制度规范行为, 以制度提升服务水平。二是监理业务规范化。以牌证核发、驾驶员考核审验、农机安全技术检验、农机事故处理为重点, 进一步制定完善了相关工作程序。根据行政执法的需要, 率先实行了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的行政执法文书。在规费收缴方面, 实行了收费标准公开上墙, 统一使用财政部门非税收入票据。完全实行了监理规费“收支两条线”及“票款分离”, 使监理规费收缴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基础设施规范化。率先建起了集牌证办理、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机服务大厅, 在配备了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照相机等先进办公设施的基础上, 还在全市第一个引进了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测线, 改变了过去安全技术检测靠眼看、手摸、耳听的做法, 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可信度和机手对检测的认识;四是服务行为规范化。先后多次邀请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精英对监理站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规范了执法程序。

3. 更新理念, 执政为民。

2007年开始, 齐河县开展了集中进村服务;首先是由村里宣传发动, 告知相关政策和集中办证或年审时间;其次是安排中队带着表格、复印机、照相机等设备到村委会上门服务, 实行填表、检验、挂牌、照相、身份证件复印等工序一站式完成。一般只需2~3天, 监理内业把证制出来后, 监理人员将证送到农机户手中。热情周到的服务, 得到老百姓欢迎, 监理人员每到一村, 农机户都提前准备好, 开出车等监理员上门, 现在每村挂牌率都达到95%以上。

三、用好安全网络法宝, 确保农机管理体制长治久安

浅谈如何提高农机“三率” 篇7

1 争取政府支持, 保障工作开展

1.1 农机安全生产纳入政府考核目标

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作为考核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 是保证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切实把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到政府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考核, 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充分认识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1.2 建立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机安全管理体系

争取政府行文, 明确职责分工, 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级”管理体系, 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促进农机“三率”提高。

1.3 落实农机监理人员的经费保障

县级农机监理机构属于全民事业全额拨款单位, 长期以来, 由于许多县级农机监理机构增人不增财政拨款, 而且农机监理收费标准和项目不断的降低和取消, 人员工资不断的提高, 单位负担增加, 入不敷出, 不利于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依据法律法规对农机监理机构的定性和权力责任的确定, 农机监理机构属于管理机构, 代表政府行使职权, 应当纳入到参公管理事业单位, 实行统筹发放, 稳定人员, 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

1.4 建立完善联动机制, 加强农机道路交通管理

由政府牵头, 建立长效机制, 协调部门配合, 齐抓共管。加强与公安、交通、安监、质量监督、保险、法院等部门的协调配合, 加大监管力度, 严厉打击“无牌、无证、未年检”拖拉机、收割机上道路行驶、转移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加强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联合执法, 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集中治理一批上道路行驶的“三无”车辆, 为农机监理机构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促进农机“三率”提高。

1.5 争取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农机监理机构的基础设施和监理装备的资金支持

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是完成监理工作任务的物质保证, 加强农机监理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有利于提高农机“三率”, 保障农机作业安全的目的。

2 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促农机“三率”提高

宣传教育能让农民朋友和农机手遵纪守法, 懂得不入户、不年检、不办证的社会危害性, 从思想上消除办理农机牌证无所谓的错误观念, 农机监理机构要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逐步推进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形式的制度化、系列化、科学化、多样化, 促进农机“三率”提高。

2.1 建立健全农机安全教育制度, 坚持驾驶员安全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相结合

把驾驶员的安全教育贯穿于整个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在培训和考试过程中对学员进行安全教育;在年检审核过程中, 采取上安全教育课、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农机事故警示片等形式, 现场对广大机手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检查过程中, 坚持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把对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使之充分认识到“三无”和违法违章作业的严重后果, 自觉纠正错误, 心服口服地接受管理。

2.2 农机安全教育系列化

将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农机安全生产注意事项、农机事故案例分析等制作成一系列的宣传展板, 印制一系列的宣传材料, 广泛进行宣传。

2.3 农机安全教育科学化

制作农机安全教育宣传视频、幻灯片、电教片, 编制安全短信通过“平安农机通”平台进行宣传。

2.4 农机安全教育多样化

充分利用办牌办证、年度检验、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举办安全法律法规培训班、电视、广播、宣传车、事故图片展、板报、散发宣传材料、平安农机通信息、农机化网站、悬挂横幅等宣传手段, 加大对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

3 持续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 促进农机“三率”提高

农机安全检查是提高农机“三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展农机安全检查是最为直接且行之有效的, 安全检查要有连续性和长期性, 不能间断, 长期的安全检查形成一个高压态势, 既能保证农机作业安全, 又给不入户、不年检、不办证的有机户一种震慑, 促使他们参加入户、年检、办证。安全检查要作为日常工作的常态化, 要成立专门的安全检查组, 长期深入到辖区内乡镇、村户、田间场院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不漏边角, 边检查边治理, 边宣传边教育, 各乡镇农机监理员协助检查。加强对夏秋两季农机作业机械的安全检查, 查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牌、无证、不年检年审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持续开展农机安全检查, 形成强大的执法氛围, 使无牌、无证、不年检等违法违规现象逐渐减少, 逐步建立农机驾驶人的行为规范, 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4 提高农机“三率”与支农惠农政策相结合

依法将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拖拉机报废更新等支农惠农政策与农机“入户、办证、年检”结合起来。采取措施, 加强对购置补贴的农业机械管理, 从源头上消除“不入户、不办证、不年检”现象;争取农业机械用油补贴, 采取符合农村及农民生产实际情况的农机田间作业燃油补贴政策, 建议将燃油补贴直接与农机管理相结合, 只有入户、年检、办证等手续齐全的才给予办理, 有效提高农机“三率”。争取尽快落实拖拉机报废更新工作, 建立拖拉机报废更新机制, 出台拖拉机报废更新法规, 制定拖拉机报废标准, 明确报废主管部门, 规范拖拉机更新报废程序, 适当实行财政补贴, 鼓励拖拉机报废更新, 并建立可行的拖拉机报废回收制度, 加强对拖拉机“不入户、不年检、不办证”的管理, 提高农机“三率”, 从而有效遏制安全隐患, 促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良好发展。

5 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组织的作用, 促进农机“三率”提高

各级政府以及农机部门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建设资金投入, 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 鼓励和引导农机户加入农机合作组织, 加强农机合作社的管理和指导, 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的作用, 加强合作社内农机驾驶人的安全宣传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 提高安全意识, 检查督促合作社内农业机械参加“入户、年检、办证”, 提高农机“三率”。

6 加强农机监理执法队伍的素质教育, 提升为民服务意识

进一步加强农机监理执法队伍的素质教育, 改进工作作风, 转变服务态度, 规范执法行为, 提升监理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 打造一支团结务实、业务过硬、纪律严明、行为规范、服务高效、开拓进取的农机监理队伍。

6.1 强化业务培训

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新知识、新法规、新标准的学习, 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技能培训, 深刻领会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要点, 提高监理人员的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 切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6.2 强化服务意识

加强思想教育, 转变执法观念, 牢固树立“文明监理, 优质服务”的意识, 提高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 真正做到便民服务热心、解释政策耐心、排忧解难真心, 营造和谐的执法氛围。

6.3 强化应急能力

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提高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针对工作中的特殊情况, 探讨工作技巧, 交流化解矛盾的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6.4 强化安全教育

组织学习安全生产常识, 进行安全作业培训和安全警示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规范操作流程, 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6.5 强化内部监督

深入检查执法人员工作纪律、着装、仪容仪表、业务流程、文明执法等, 及时掌握执法人员工作状况, 规范执法行为, 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打造一支团结和谐、素质过硬的农机安全监理执法队伍。

6.6 强化工作作风建设

强化作风效能, 规范办事程序, 建设一支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农机执法队伍。

提高农机“三率”的思路与对策 篇8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宣传不到位, 农机手法律意识淡薄。各级农机部门对农机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还不够, 致使农机手和部分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 认为自己买拖拉机只是用于农忙季节的田间作业, 在自己家门口拉拉庄稼、收收种种, 是一头不吃草的牛, 又不经常上路, 不需要参加培训、考试、办证、入户挂牌和年度检验。

(二) 农机户对管理有抵触情绪。目前, 纳入牌证管理的农业机械主要是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联合收割机的“三率”都在99%以上, 但拖拉机的“三率”不高。拖拉机主要夏秋两季使用, 使用时间短, 闲置时间长, 机手往往心存侥幸, 只要躲过了三夏、三秋这段时间, 就可以节省一笔费用。另外每年三夏、三秋期间, 迫于抢收抢种压力, 农机部门往往对这类拖拉机只督促办理手续, 尽量不罚款不扣车, 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农机违法现象发生。

(三) 农机执法仅限于田间场院等农机作业场所, 制约职能发挥。对在道路上从事运输的拖拉机无证驾驶、无牌行驶、脱检、超速超载、违法载人等违法现象, 存在监管的盲区。《道交法》实施后, 农机执法只限于田间场院、农村道路, 公安交警部门有权但警力有限力不从心, 对县乡公路上的拖拉机的管理出现真空, 影响了农机“三率”的提高。

(四) 农机执法缺乏强制措施, 安全执法装备不足。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农机执法人员在执法监管时, 仅限于对违法行为人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整改、拒不整改的才予以处罚, 拒不停止使用的才扣押车辆, 行政执法缺乏可操作性和强制性。执法装备和人员不足, 面对量大且分布于广大农村的各类农业机械无能为力。

(五) 农机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完备。按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2]30号) 强调:“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管机构的支持保障。”而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 许多乡镇农机站撤销, 其职能并入农业服务中心, 导致农机工作没有专人管理, 很多的乡镇都是一人兼数职, 不能专心负责农机执法工作, 使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出现断档;村级农机安全协管员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基层农机安全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二、思路与对策

(一) 强化宣传教育, 营造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要把宣传教育作为农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 广泛宣传, 大造声势, 采取流动宣传车、发放《平安农机倡议书》、《致机手的一封公开信》、《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图册》等宣传材料、组织事故案例展览、举办培训班、利用简报发布信息等形式, 深入乡村, 大力宣传农机安全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安全操作知识, 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促使广大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自觉主动办理牌证手续, 接受农机管理, 提高“三率”水平。同时, 要通过广泛宣传, 赢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为农机部门依法实施农机安全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二) 加强合作, 加大对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支持力度。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加大对镇村的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力度, 形成政府主导、农机牵头、部门合作、齐抓共管的社会化管理机制。要积极协调与有关部门的关系, 争取公安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开展农机、公安联合执法, 加强对无牌无证上道路行驶的农业机械的监管。要尽快通过立法等方式出台相关规定, 赋予农机执法人员在道路上对违法农机的检查处罚权力, 强化农机执法力度。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对农机监管工作的支持帮助, 解决困扰农机安全工作的经费不足、技术装备配备落后等实际困难, 为开展农机安全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 加强监管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机“三率”水平。要强化服务意识, 带着感情执法, 牢固树立农机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 实实在在为农机手服好务。农村无证无牌车辆较多, 加强基层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尤为重要。要进一步开展社区农机监理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建设, 努力健全镇、村监管服务体系, 实现重心下移, 服务基层, 使农机安全监管服务无缝隙, 全覆盖。要发挥社区农机监理服务中心和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作用, 进村入户开展服务, 进行安全检查, 消除安全隐患。要发挥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组织的作用, 提高机手参加年检、挂牌的积极性和安全生产意识, 有效提高农机“三率”水平。农机安全协管员和机手熟悉, 可利用早晚时间随时为机手提供服务, 要重视发挥其作用, 宣传农机法律法规, 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环境。

(四) 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要深入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活动。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 加强事故隐患排查, 严格查处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超速超载、违法载人以及使用伪造、变造牌证等违法行为。要认真落实监管责任, 强化执法检查, 充分发挥农机执法中队的作用, 开展重要农时、重点环节和关键区域的安全监管, 组织深化“打非治违”行动, 使专项整治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常态化, 保持农机安全生产高压态势, 有效预防和遏制农机事故。

上一篇:中学数学课堂讨论下一篇:心理危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