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讨论

2024-06-26

中学数学课堂讨论(精选十篇)

中学数学课堂讨论 篇1

关键词:课堂讨论,探究,评价

一、中学数学课堂讨论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讨论的内容过于肤浅

一些教师设计的问题浅显, 缺乏思考性、启发性, 实在没有讨论的必要, 只是为了彰显课堂所谓的生动活波, 彰显自己是课改的新课.学生针对什么问题展开讨论, 直接决定了讨论的质量和效果.仔细审视课堂讨论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发现, 一些问题根本没有必要讨论, 一些问题虽有一定思考性, 却没有争议性, 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本来意义.在小组合作讨论中, 真正具有认知矛盾和思维的冲突, 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并不多见.

2. 讨论时机不对

在平时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在出示问题之后, 马上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这种做法其实是欠妥的, 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 一个问题的解决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 学生刚刚接触到一个新问题, 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就让他们讨论, 无异于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 讨论时机的把握对讨论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当学生产生“徘徊”的心理状态时.由于这种心理状态的作用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 希望从别人的发言和交流中得到启发.所以, 此时适时组织讨论效果往往非常良好, 这种心态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课堂回答和情绪反馈中察觉到.

3. 讨论流于形式

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几个围在一起就是合作交流, 就是课堂讨论.课堂上, 课桌两两相对, 或三张相拼, 学生按教师的安排成四人小组或六人小组进行小组讨论, 然后教师听取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整个讨论过程看似合理, 但是教师是否关注结果得到的过程?学生是在尝试合作分析解决问题, 还是仅仅将问题的结果共享?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 看似学生在自主地学习, 实际上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互动, 试问又怎能带给学生收获?只有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了碰撞, 从学生身上取长补短, 对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讨论方能达到效果.

二、基于中学数学课堂讨论的几点建议

1. 讨论前, 精心准备

教师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要为讨论提前做好准备, 首先, 充分了解学生, 包括学生的认知水平, 以及所学新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生长点,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合理的组建讨论小组;其次, 研读教材, 理清新旧知识内在的联系.合理的设计讨论问题, 问题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内容, 也是课堂讨论的有效载体.讨论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课堂讨论的关键, 它直接关系到课堂讨论的成败, 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教师也应该明确讨论要求, 教师的这些准备工作是课堂讨论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

2. 讨论时, 合理的引导和调控

很多教师认为, 学生讨论是学生自己的事, 这时的教师由讲课时的紧张状态进人一种相对松弛的状态, 站在讲台前袖手旁观, 不肯走下讲台深人到学生当中去.实际上, 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时, 教师的责任不但没有减轻, 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 对小组学习的过程作必要的指导, 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以便及时点拨;还要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由于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进入讨论环节之后, 学生的讨论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新的问题, 或是偏离正题, 所以教师在整个讨论的过程当中要做好调控, 切实地加以引导, 既要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又要保证讨论的目的性.

3. 讨论后, 适时进行总结和评价

讨论中进行适时的总结和评价是很关键的一步.一直以来许多人都提倡及时总结, 其实, 有时候马上总结可能适得其反, 正好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可以选择延时评价, 即在学生讨论后找个适当时机进行评价,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评价, 教师可以表明自己的观点, 若学生还不能理解时, 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 切莫急于求成.对于学生创新性的想法, 则要及时给予鼓励、评价, 通过讨论结果获得静态的知识固然是重要的, 但是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所养成的思维品质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也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总之,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学会合作, 而合作则需要有效的交流和讨论, 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悉心研究教材, 围绕教学目标, 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创设条件, 让学生在讨论中做到思考、交流与反思相结合, 不流于形式, 从而使它发挥最佳效果, 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赵玲.如何让数学课堂中的讨论更具实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08 (11) .

[2]冯玉华.“讨论”数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中学数学, 2008 (10) .

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论文 篇2

【摘要】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讨论组织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自己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组织展开及课后反思方面,结合教学的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实施初中数学课堂讨论。

【关键词】数学学生课堂讨论有效

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来实现的。课堂讨论组织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实施讨论呢?下面就个人的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和做法。

一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

每个数学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一样,对课堂的关注点不一样。就算同一堂课,所设计的讨论问题肯定也不一样。

1.主题紧扣

课堂讨论问题的设计应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明确的研究任务,使讨论有方向,有价值,切忌讨论问题太大、太空、太简单。

叶圣陶先生说过,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使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掌握重点,弄清难点,达成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一轮船在港口A测得小岛S在北偏东75°方向,向正东航行至灯塔B,在B处发现小岛S在东北方向,若港口A距离小岛S为200海里,求港口A与灯塔B的距离。

在教学这道例题时,问题一出,学生纷纷根据方向角画图,画完图,却不知该如何解问题,此题的解决方法由于有悖于以前常用的方法,学生感到有难度,此时笔者抓住时机出了下面4个小问题让他们讨论,再全班学生进一步交流:

(1)图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三角形?

(2)解斜三角形的通法是什么?

(3)在这个斜三角形中总共可作几条高?

(4)作哪条高构造的直角三角形可顺利准确地求出AB的长?

一出现上面四个问题,学生兴奋异常,思维活跃,画的画,算的算,议的议,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参加了讨论、交流,教师作为参与者,也主动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对学生的认识不断地起促进和调节作用,最后学生终于惊喜地发现:过点B向AS作高和过点S向AB所在的直线作高,都因为无法准确地求解而宣告失败,只有过点A向SB所在的直线作高才能顺利求解,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2.难易适当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处于学生之两区(最近发展区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外时,教学难以有效进行;当教学之内容处于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之内时,教学是没有效益的;当且仅当内容处于其“最近发展区”时,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因而教学的起点应当是学生群体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群体在教师启发或合作的氛围里能解决的,是在学生群体能思考的最近发展区域内。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生畏、无从下手,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问题太易,三言两语就可解决,便失去了讨论价值,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的问题应注意难易适中,采取“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这既有助于唤起学生讨论的欲望,也有助于鼓励学生奇思妙想,促使学生不断地将“最近发展区”转换为“现有发展水平”,不断地创造新的更高水准的“最近发展区”。

3.取材新颖

新颖的内容能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会产生钻研的动力。有意义的课堂讨论必须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新颖的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课堂讨论合作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

二课堂讨论的组织展开

1.组织讨论的形式

合理的组织形式是课堂讨论成功的前提。

(1)形式要构建搭配合理。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参与。

课堂讨论主要有集体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形式。集体讨论比较适合于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或争议较大的问题的讨论。它具有人多面广的特点,有利于集思广益,并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小组讨论要根据所讨论的实际情况,有时集体讨论与小组讨论交替进行。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应该考虑是否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思维互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否能通过讨论促进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任务要分工落实明确。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一旦对学习有了较明确的目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据此,我们在组织讨论前应给学生以明确的分工,给每个小组下发课堂讨论记录表,由组长负责记录,其中组长是由组员轮换负责。然后由各小组组长组织组员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其他的同学认真倾听,在此基础上自由讨论,攻克难点,组长要认真倾听,清楚地记录每位组

内成员的观点,并最终整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讨论前除了有明确的分工外,还必须落实相应的讨论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发言,并善于做一个虚心的倾听者,在倾听中认真思考、分析他人的长处与不足。良好的讨论参与者不仅要积极发言,而且必须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接纳他人的正确意见,宽容对待他人的不同意见。

(3)关系要调节处理融洽。“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自然会积极配合教师开展课堂讨论。伟大的教育家罗杰斯是这样给教师定位的:“教师是可供学生合理利用的灵活的学习资源,一位真诚善良的帮助者,一位潜能开发的促进者,一位学生作出独立思索和自主决策的咨询者。”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讨论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讨论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2.掌握讨论的时机

能否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直接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和效果。

(1)控制讨论的时间和次数。课堂讨论是思维相互碰撞的行为。各种思想、观点和看法相互碰撞,才能实行“能量转换”,迸发出更多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看法。而足够的讨论时间是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保证。

进行课堂讨论不能只留于形式,追求讨论的次数,而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分析、讨论、说说思考的过程和依据,还要让学生质疑、问难,各抒己见,真正起到课堂讨论应有的突破重点、难点,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所以课堂讨论一般以每节课2~3次,5分钟左右为宜。有些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讨论时间,学生言犹未尽,便草草“鸣金收兵”,效果可想而知。

例如,在执教《有理数的加法》这一内容时,学生必须掌握一些有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方法,教师如果教条式地将方法搬给学生,学生当时记住了,以后却不能灵活应用。如何引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教师:计算①31+(-28)+28+69。

教师:如何解决这道题,能发现什么简便的方法吗?请大家小组交流,总结有怎样的规律。

学生1:将28与-28先相加和为0;31和69相加和为100。

学生2:谁与谁相加和为1。

通过讨论,相互描述解题方法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在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时,可以将具备以下条件的数结合在一起相加比较简便。

学生3:①相加得0的数;②几个数相加得整数;③同分母或容易化为同分母的分数;④符号相同的数。

通过讨论、交流、举例、再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进而得出结论。学生在今后的计算中,能够灵活地使用这些自己探讨出来的简便方法,提高了运算的效率;同时也使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得到了很好地培养。 (2)选择讨论的切入点。把握好课堂讨论引入的最佳时机,把好钢用在刀刃上。讨论的时机应选择: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围绕教学重点组织讨论,往往能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体会,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认识更深刻;②扩展深化时。某些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接受能力予以扩展和深化,拓宽视野,发展思维;③巩固总结时。若对课堂讲授内容及时展开讨论,让学生一起回顾总结,互相交流体会,则可有效地使知识变成学生思维的产物;④教师的提问出现“卡壳”时。由于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常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一时难以回答的情况,这时教师不应立即解答,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运用集体智慧、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3.恰当讨论的总结

在教师的角色中,教师的总结者角色是其重要角色之一。教师对课堂讨论的总结,有助于学生科学判断标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1)适度引导。课堂讨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教师应及时了解课堂讨论的进展情况,要适度参与和引导,离开了教师的调控与引导,课堂讨论将会变得杂乱无序,教师应当处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平等中的首席。做一位课堂讨论的顾问和参谋,把握好课堂讨论的走向。

例如:梯形面积等分

问题1:如何作一条线段将△ABC的面积一分为二?(适当过渡)

生1:作中线!

师:对!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CAD和△CDB等底同高,所以面积相等,这样的线段有三条。

问题2:如何作一条线段将梯形ABCD的面积一分为二?学生画图,独立思考,然后交流讨论,形成方案。

生1:只需要作出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即可(此为方案一)。

师:为什么呢?

生2(补充):分成的两个梯形等底同高。

生3:我还有一个方法,取DC的中点G,连接AG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E,则S梯形ABCD=S△ABE。取BE的中点H,AH即为所求(此为方案二)。

师:好!这名同学运用梯形的常见辅助线,把梯形的面积平分问题转化为三角形的面积平分问题,体现了数学的转化思想。生4:我发现在方案一中取EF的中点H,过点H任作一条直线与AD、BC相交即可(此为方案三)。

师:很好!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4(补充):以前做过的证明题中有这样的辅助线作法,可以得到△MHE和△NHF全等。

生5:我发现点H就是梯形ABCD的中点四边形的对称中心,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是方案三的特殊情况。

师:你的发现很好,看到了此问题的本质。课后同学们可以再深入研究,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在讲解梯形面积等分问题中,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能集思广益,方法多样。

(2)及时评价。有效的课堂讨论需要评价手段的支持。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讨论,总结、反馈讨论的内容,使他们从教师的反馈中获取信息、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教师的反馈要准确到位,要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给予评价,使他们在以后的讨论中能减少错误、提高效率。同时,要区别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在强调准确性的环节可以适当多纠错,一般情况下让学生多开口、少纠错。此外,教师在进行反馈、评价时,不仅要关注讨论的结果,更要关注评价的过程,尤其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三课堂讨论的课后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诺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1.课堂讨论记录表

课堂讨论记录表是课堂讨论的最真实反映。所以教师通过在课后对这份表格的观察,能够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如何。不仅可以做出对学生在课堂讨论的一个中肯评价,还能够让老师反思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及组织展开。帮助教师纠偏补过,在以后的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增强有效性,使教学相长。

2.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针对课堂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这也恰恰是课堂讨论的核心内容。作业反馈的好与坏,就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课堂讨论的效果如何。

反思,通过信息反馈得到思考,以上两种反思都能比较客观地说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使课堂教学走向有效。

总之,课堂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并实现自我教育的好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是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改变以往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堂讨论的新思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苏〕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黄翔.数学教育的价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崔允漷.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J].中小学教材教学,(2)

[4]俞正强.教学应该发生在恰当的地方[J].人民教育,(11)

数学课堂因讨论而精彩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讨论式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202-01

一、讨论式教学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主要以老实讲为主,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会在课下进行大量重复练习,这种枯燥式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被动性。然而,在讨论式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讨论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加上初中数学知识难度的提高,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引入讨论式教学,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增强了,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讨论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交流,学生面对相同的问题,可能会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当面对问题时,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讨论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让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交流,会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让课堂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风采,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讲授数学课的时候,让学生之间进行比较激烈的交流,对于比较难的问题,通过团队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所以,讨论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难题,不会仅仅依赖老师,而会主动去向其他同学求助,相互讨论,共同思考并解决问题。

五、讨论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所谓讨论式教学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将讨论嵌入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有一定的适用性,所以教师将讨论式教学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时,应从以下方面考虑其应用。

1、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

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运用,而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如果老师直接枯燥地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很容易就失去兴趣。所以,在将讨论式教学引入初中数学课堂时,教师应对讨论的问题进行精心安排,不能太深奥,也不能太浅显,最好能够贴近生活实际。教师应选择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讨论内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讨论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轴对称、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让同学之间分组讨论生活中所遇到的对称物品,然后让每组同学列举,看哪组同学列举的最多,并指出每个图形的对称轴。这样利用贴近生活的例子进行讨论,从而引入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会满怀好奇心,并充满兴趣地去听这节课,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机,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在接受知识点时有点吃力,对所学内容有争议,或者是遇到了大家都感兴趣的内容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点,并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小组讨论后如果仍有问题,那么老师再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了解问题的本质。教师应把握好课堂讨论的时间,不能让时间过长或过短,提高课堂的效率。时间过长会影响整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时间过短,学生之间未充分交流,一知半解,达不到讨论的效果和目的,白白浪费时间,流于形式。例如,在学习抛物线 y=ax2 +bx+c的图形时,教师讲完时就要给学生时间,让学生之间讨论并根据a、b、c的取值不同,分别画出y=ax2 +bx+c的图形,这样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会更加牢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讨论时机,使学生能够集思广益地去解决课堂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教师要掌握好讨论形式,发挥主导作用

讨论式教学并仅仅是一种形式,一种摆设,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时间,进行有效的讨论。老师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要发挥好主导作用,确定恰当的讨论形式,从而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要使学生全员动起来、全员参与。然后教师要对讨论的内容提前设定,使学生能够对要讨论的内容进行预先思考。另外,教师要仔细记录好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授课时进行一一解答。一次成功的讨论,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能够认真思考,确定好的讨论主题,并选择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讨论形式。而且,教师要把握好讨论方向,引导学生按照主题进行讨论。例如,在学习“概率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对于一个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然后让各小组成员进行抛硬币试验,每组抛30次,并分别记录正反面的次数,求出出现正反面的概率;最后,将各小组的结果进行累计,求出总的正反面发生的概率并对结果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通过同学之间的重复试验,加上对问题的讨论,我们就可以得出概率的不确定性,以及大量重复试验后概率的趋于稳定性。通过讨论式的学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容易。

为了更好地发挥讨论式教学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及目的设置讨论话题,并把握好讨论时机与时间,对讨论方向进行控制,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乐趣所在,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找到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才能使初中数学课堂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1] 董彩君.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普陀教育,2007(9).

数学讨论型课堂初探 篇4

课题:逻辑连接词.

课堂类型:讨论课.

方式:4个人一组, 预习, 交流讨论.

要求:在发挥每个人积极性的同时, 注意课堂纪律.

1.课堂讨论

西红柿是水果或不是水果!请用数学逻辑学的思想来论述这句话是否正确, 为什么?

设计及操作原则:启动学生心理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介入, 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更高的层次.只言片语, 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问题提示:

(1) 什么是命题!命题有可以分为哪几种?

(2) 什么是复合命题?复合命题有哪几种?要用到哪些关键词?

(3) 如何把简单命题连接成复合命题, 如何把复合命题又还原成简单命题?

(4) 数学中如何判断各种复合命题的真假?

设计及操作原则:教师不能暗示学生答案是否正确, 否则教师会将答案变成自己的独白.一旦教师表明自己的观点学生就很难提出自己的看法了.可以做些鼓励性的反映, 哦……有可能, 我懂了……等表明自己知道了, 因为不同的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层次不同, 对一些数学概念的表述可能不准确或观点不明确.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话将学生的意思重新表述或总结, 明确他的观点, 让下面发言的学生有的放矢, 教师力求点到为止.

2.课堂小组比武

(1) 第一轮.

每个小组写出两个是命题的语句, 两个不是命题的语句 (必须不同于书本和参考书) !是命题断断真假!

(2) 第二轮.

小组A给出两个命题, 指定另外一个小组B给出否命题!判断真假并说明理由.

(3) 第三轮.

小组C给出两个命题, 指定另外小组D给出其用“或”、“且”连接的复合命题!判断真假并说出理由.

(4) 第四轮.

小组E给出两个复合命题 (一个用“或”连接, 一个用“且”连接 (可真可假) ) , 指定另外小组F将其还原为简单命题!并说出复合命题的真假及其原因.

设计及操作原则:教师善于沿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启发, 充分利用他们具有竞争意识和性格可塑性强等特点, 营造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教师不仅要耐心启发还要善于启发, 不要让一个站起来的学生轻易地坐下, 站起来就要享受一次成功, 多一次成功就多一份信心, 由简单问题入手, 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所持态度的合宜性, 对讨论气氛的形成至关重要.讨论中学生的回答往往是不完全的, 但许多发言中潜藏着正确的种子, 至少是真理的一部分, 应当从学生发言的不完整性中找出好的因素, 鼓励学生做出更准确的回答, 容许他们思想自由发展, 通过全班的激烈争辩逐渐逼近客观正确的回答.

游戏规则:

第一轮:最慢者、有抄袭书本或者参考书者为失败者.

第二~四轮:回答不出对方问题者为失败者, 如果对方小组回答出了则出题者为失败者!

课后小论文题目:飞着的箭是运动着或者静止着!

请用数学逻辑学的思想来论述这句话是否正确, 为什么?

讨论课中的学生的参与程度关系到课的成效.在教学中, 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参与氛围, 使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热烈、兴奋、和谐、无焦虑的氛围中, 显然会更有意义.这种意义主要以能够对学生产生心理环境上的渲染为标志.团体动力理论认为, 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置身其中始终起着引导与策划的作用, 其真正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学习中的参与意识.并且对课堂讨论气氛的整体控制是讨论课成功的关键.为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和兴趣, 可以采用思维控制法、知识控制法.现代心理学认为, 知识难度要略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 知识教学才具有力量, 才有吸引力.思维控制法中“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 这个‘最近发展区’比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略为超前.”因此教师对学生思维的控制应该使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层次发展.其次, 在讨论课设计中要适当“留白”.讨论课, 尤其是对抗性讨论课, 避免只关注讨论活动的外显, 热衷于学生活动的数量、类型、频率、组织方式, 强调活动的知识含量、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活动的经历与体验价值等, 而忽略学生在活动中的思考成分, 应注重给学生自由伸展思想的领地, 避免活动节奏过于紧凑而缺乏反思时间.例如, 在对抗性讨论中, 或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滞留不前时, 教师可以宣布“暂时休庭”.教师也借此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经过短短几分钟的思维碰撞, 学生马上各个跃跃欲试, 向教师急呼讨论开始, 讨论再度进入一个新的高潮.

数学讨论型课堂首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 讨论型课堂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第三, 教师、学生都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有利于学困生的提高.总之, 讨论型课堂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增强了其学习信心, 使学生的人格发展更加完备.

参考文献

[1]吴晓义.国外积极课堂气氛形成理论:团体动力理论[J].教育情报参考, 2008 (3)

[2]李晓文, 张玲, 屠荣生.现代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中学数学课堂讨论 篇5

小组讨论是高效课堂中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的核心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我们老师们经常感觉自己的课堂“小组讨论”不尽人意,听公开课、优质课这些高质量的课时,也会发现课堂讨论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讨论流于形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对课堂教学没有多大帮助;小组讨论参与率低;讨论时间控制不好等。小组讨论的无效,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这也是我们许多一线的教师所困惑的,究竟如何使小组讨论更有效,怎样开展、什么时机开展小组讨论?下面结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指导学生学会讨论

教学生学会讨论,要做到两点:一是让学生会表述自己的思想;二是让学生会倾听别人的述说。我们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也是导致小组讨论无效的关键。为此,我在开展小组讨论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三条:一认真倾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三听后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关系 在小组讨论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只有保证独立思考时间充裕,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深入,才能从容地组织语言,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有条不紊的叙述自己的想法,有理有据展开讨论,讨论也才会深入有效。因此,讨论前,一定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要思考后再发表意见,可以要求学生把想法写下来,再进行交流,最后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既保证了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思考、参与的机会,又保证了交流合作的质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讨论中得到发展。

三、处理好开展小组讨论的时机

教师要合理选择小组讨论的时机,因为不是什么内容都需要小组讨论的,否则小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在课堂上什么时候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最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是小组讨论有效的关键。我认为可在以下几个环节处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1、在学生疑惑时开展小组讨论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怎么办?我认为,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相互启发,共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

2、在概念模糊时开展小组讨论

3、当一个人无法完成时,或思考、探索有困难,需要互相启发时开展小组讨论

4、在揭示特征或规律时开展小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总结、探索、揭示规律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5、当新授之后运用新知识判断、解答实际问题时开展小组讨论

6、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开展小组讨论

“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需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

策略和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恰当、适时地进行引导、启发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能是等待、观望,或者只干自己的其他事情,要深入到各小组当中,了解学生讨论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对讨论中有争议问题,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启发、点拨。

五、动态地编排讨论小组

讨论组的编排要注意动态性,编排形式要经常变化,要打破固定不变的结构,打破有的学生在组内起控制作用的“态势”,给每位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我们可以采用同桌讨论;可以采用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小组的成员也可以流动,比如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女生交换,第三组和第四组的男生交换……要经常变换小组成员,不断地给小组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更多学生的观点。

数学课堂讨论的点滴体会 篇6

关键词:课堂讨论 和谐 三会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为此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然,课堂讨论还应注意讨论的问题应有多种解决途径,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加以指引、点拨,讨论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避免一问一答的形式,如何防止两极分化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中学课堂提问现状及讨论 篇7

一、对中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

为了切实了解中学课堂提问的现状与问题, 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问卷于2009年5月28日在徐州市第三中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三个班级的133个学生中进行。调查问卷在上课期间发放, 在进行问卷调查前, 告知学生问卷采取匿名方式, 本问卷没有正确答案, 问卷结果仅作为研究数据, 不对其产生任何影响, 以得到较客观的数据。10分钟后, 问卷收回, 除一张空白问卷和两张有漏选项的问卷外, 另外130张调查问卷为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如下:

1. 如果知道问题答案我会主动回答问题。

2. 老师的问题太简单不值得回答。

3. 老师的问题太难, 我不会回答。

4. 老师的问题太枯燥。

5. 老师没有给我足够的准备时间。

6. 如果老师给我足够长的时间, 我可以回答得更好。

7. 如果回答错了, 我感到不好意思。

8. 我很在意老师给我的评价。

9. 老师很少评价我的回答。

1 0. 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对我很重要。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仅49.3%的被调查者在知道问题答案的前提下能经常或总是主动回答问题;33.8%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过难或者过为简单;32.3%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的提问无聊而枯燥;而73%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没有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准备问题;65.3%的被调查者认为如果教师给他们足够长的等待时间, 他们会做得更好;64.6%的被调查者都很在意教师对自己回答的评价;73.9%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对他们来讲很重要。

二、对调查中几个项目结果的讨论

1.“如果知道问题答案我会主动回答问题”

调查表明, 49%的被调查者在知道问题答案的前提下能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 仅13%的被调查者总是能够积极地回答教师的提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并不积极, 有一大部分同学对教师的提问失去了兴趣。其中反映出的问题大致包括:教师的有效提问少, 问题的难度控制不当;问题不明确, 启而不发;问题缺乏逻辑性;问题单向, 缺少互动性;问题过于收敛, 缺乏发散性。也就是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提问策略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在教学的同时, 兼顾关注学生的情感,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没有深入研究课堂提问技巧, 提高提问质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诱发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应答, 师生协作, 构成课堂动态应答链, 进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式, 有时教师提问只是为了调控和管理班级, 有时教师提问的主要是展示性问题, 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不大。因此教师需要对提问的类型、提问发生的情境、提问的语言、提问对后来的学习或其他相关活动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反思, 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美国学者Wi l e n为教师的有效提问提供了九点建议作为基础。具体如下:

(1) 设计提示教学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

(2) 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

(3) 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4) 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

(5) 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

(6) 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

(7) 回答问题时, 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8) 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

(9) 鼓励学生提问。

这九点建议告诉我们如何设计有效提问、如何有效地展示问题, 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提问目的,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最终达到学科教学的目的。

2.“老师没有给我足够的准备时间”

调查表明, 74%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教师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等待时间,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 没有一个被调查者认为教师总是能够给予自己足够的等待时间。由此可见, 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课堂上教师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太短, 并希望改变这种现状。

等待时间是指发问和答复之间的间隔。等待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回答的质量和学生对待问题的态度。一般情况下, 当等待时间只有一秒钟时, 学生将无思考的余地, 回答的质量难以保证;而将时间提升至三秒钟时, 学生的回答相对延长,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参与, 回答的准确率也有所提高, 学生的自信心也增强了。由此可见, 足够的等待时间能够保证提问的效率, 提升学生的自信, 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但在我国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等待时间过短。面对发问后等待中沉默的学生, 教师们似乎感到不安, 这短暂的数秒显得尤其漫长。统计数据表明, 我国大部分教师的等待时间都不超过一秒, 然后指定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一秒钟之内不能回答, 教师就会自己给出正确答案, 或者指定其他学生回答。然而, 提问后, 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理解问题, 回忆相关信息, 组织答案, 甚至是鼓足勇气举手回答。学生的反应速度、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 有些学生需要更多的等待时间。当等待时间过短时, 这些学生就会因为困难而被迫放弃思考。

适当延长等待时间, 能够延长学生的回答, 降低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概率, 得到更多可能的答案, 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适当延长等待时间还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心理暗示:“这个问题很重要, 老师在等待我的回答, 我要认真思考, 积极回答。”因此教师应根据问题的类型, 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把大部分问题的等待时间控制在3~5秒范围内, 较难问题适当延长至5~10秒。

3. 老师很少评价我的回答

调查中发现, 28%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很少评价自己的回答, 仅30%的被调查者对教师给予他们回答的评价感到满意。现实中, 有些教师忽视了提问后的评价, 并不在每个学生的回答后给与评价。仅对部分学生的回答评价, 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 不利于体现教师的示范作用;有些教师不注意评价的艺术, 评价直白, 忽视对回答错误学生的鼓励, 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 甚至讽刺挖苦, 极大地打击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教师虽然重视肯定的评价, 但总是一成不变地评价“好”“很好”“不错”, 虽然这样的评价可能会让学生一时感觉良好, 但长期来看, 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 进而忽视教师的评价。

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回答正确与否的反馈, 更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 肯定的评价比否定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青少年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犯错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教师在课堂上应减少些抱怨, 多些宽容;多给学生鼓励, 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对于错误的回答, 教师不可冷言相对, 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对提问进行总结时, 教师如能引用学生的正确答案, 可能会得到比直接评价更好的效果, 同时还能及时强化所学知识。评价时, 教师也可以用手势、表情等更加形象地传达自己的评价, 注意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瞄准数学课堂,开展讨论创优 篇8

一、营造适合讨论的课堂环境, 加强学生参与讨论的意识

1.物理环境的营造——合理使用教室空间, 科学安排座位。

讨论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活动经常按照成对或小组的形式组织, 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和任务小组成了教师注意的核心。因此, 教师在安排座位时需要注意:座位空间的安排既要方便学生交流, 又要方便教师对讨论进行及时的指导与监控。如下图, 在讨论时我会安排两人一组的“一字”型;四人一组的“口字”型;或者是6人一组的“马蹄”型;又或是8人一组的环形。

这样的安排使小组成员能够围成一圈并且相互靠近, 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平等交流, 互利互补, 不仅提高了小组活动效率, 而且促进了每个成员的全面发展。

2.心理环境的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融洽、民主的课堂氛围是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畅所欲言的前提。 教师要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学会放下老师的架子, 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人际沟通, 以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为学生创造安全且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以宽容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 支持和尊重不同学生所持的不同见解, 调动学生之间展开热烈争论, 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

二、精妙设计讨论问题, 提升讨论的价值

1.符合 “最近发展区”原则。

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师要促进学生发展, 必须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系统上进行发展, 而学生的课堂上的认知系统, 就成为他们以后逐步提高的“最近发展区”。 因此, 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是切入到学生认知系统中的问题, 使学生有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的愿望, 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 如教学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 出示:1套书12本, 每本24元。 一共要付多少元? 学生列出算式:24×12=? 生1:24×10=240 (元) , 24×2=48 (元) , 240+48=288 (元) ;生2用笔算的方法。 对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一知识点, 如果单凭老师讲解, 学生只能记住笔算的算法, 而对于为什么要把两次乘积分上下两层写和为什么第二个积的末尾数要与十位数对齐的算理就不太明白。 于是我针对这一知识的特点, 紧紧抓住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他们根据情景、旧方法、新算法三者之间各部分关系展开讨论, 在经过思维的碰撞、交流后, 讨论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原理, 从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样的问题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 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考虑了学生的学习基础, 富有思考的价值。

2.要有一定的梯度。

教师要设计一些阶梯式的问题, 形成提问的坡度, 做到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层层递进, 步步深入,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这样递进关系的问题组, 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激发学生讨论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时, 教师依次设置了一系列问题:①能不能直接相加? 为什么? ②分母不同就是什么不同? ③分数单位不同, 不能直接相加, 那么怎样才能相加? ④怎样通分? 教师合理安排了问题的坡度, 使学生在这四个问题的探讨中, 思维发展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不仅理解了异分母分数相加需要通分的道理, 而且能自己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从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科学引导学生讨论, 点燃思维的火花

1.在引导中督促。

比如, 我在上《认识平行》一课时, 全班分小组都在展开紧张而热烈的讨论, 我也参与到第三小组的讨论中。 这时, 第五小组的戴科同学忽然涨红了脸站了起来, 既生气又委屈地大声报告:“周老师, 沈新程说从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两个戴科! ”全班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面面相觑, 甚至有人低声笑起来。 我这才从第三组的讨论中回过神来。应该怎么办?我在暗暗问自己, 但心中依然没有对策。 我转过头去, 发现沈新程正龇着嘴, 眼睛都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伏在桌子上假装看书呢!一副干了坏事后洋洋自得的样子!好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他很自命不凡。 这时我灵机一动, 何不借助集体的力量, 我慢慢地说:“如果经过直线外一点能画两个戴科的话……”出乎意料, 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那经过直线外一点也能画出两个沈新程! ”风波就这样轻易地被化解了, 再没有一个人偷笑或议论。 大家又投入到刚才的讨论中了。 这时, 我偷偷看了看沈新程, 他也完全收掉了刚才的顽皮嘴脸, 像个泄了气的皮球, 老老实实地坐在位子上听别人发言、记录, 不时自己主动举手要求发言。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2.在引导中推进。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 进一步了解为什么确定长方形的大小只要确定一组邻边的大小。 教师设计了猜一猜:哪个长方形大一些? 一开始有学生认为一边长5厘米的图形比一边长3厘米的图形大。 这时, 我引发学生思考:“只知道一条边, 能比大小吗? ”学生积极展开思索, 随着探讨的深入, 很快有学生发现:只知道一组对边的长度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还要知道另一组对边的长度, 才能比较大小;结果有三种可能。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又呈现3种情况后, 在讨论中明确:一个长方形只知道一条边, 是不能确定大小, 至少要知道2条边。 于是又引发问题讨论:“长方形有4条边, 知道哪2条边才能确定长方形的大小呢?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 进一步明确: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图形中的不同的2条边, 数学上称之为“邻边”, 就能确定长方形的大小。 这样的设计, 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思考, 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理解由一维到二维的推进, 促使他们在思想碰撞中获得知识, 有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中学生物课堂的有效讨论 篇9

一、课堂讨论的作用和意义

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就某一问题互相交换观点和看法, 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 最终达到共同理解, 以及求同存异。

教育家哈里·麦克多斯认为:课堂讨论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新的看法和动力”, 会使学习任务完成得“更自然、更有效”。课堂讨论引入得适时、恰当, 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生机和活力。有效的课堂讨论能使课堂反映出民主、和谐、宽松、张扬的教学氛围, 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求知的欲望、表现的欲望。在探究过程中个性才能逐渐形成, 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 思维层面方式相互补充, 学生有不断经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 使之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步形成和完善。讨论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是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 是体现学生主体化学习的途径, 也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核心——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判定课堂讨论有效性的关键在于三维目标在课堂中的落实

(一) 正确把握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 知识具有奠定性作用, 离开了知识的习得, 谈不上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力和素质是在知识的掌握、建构、内化、运用的活动中铸就的。正如有的学生所言, 能力不过是内化了的知识的综合体现, 而素质则是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和升华。学生学习过程是构建知识的过程, 同时也应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过程。知识、能力、态度三者是有机结合的整体, 要把能力的培养和态度的发展溶于学习知识过程中。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 有效的讨论必须紧紧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进行

1. 知识目标方面:对问题的有效讨论需要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课堂讨论通常情况下只安排几分钟或十几分钟, 这几分钟成效如何,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讨论内容的选择, 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之前, 必须悉心进行讨论题的设计。

首先, 组织讨论之前, 教师必须悉心研究教材, 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 越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特别是生物中的一些概念, 光靠教师的讲解和简单的下定义, 学生不但印象不深, 而且对概念的认识也较肤浅。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节中, 光合作用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若直接问“什么是光合作用?”后让学生自学讨论, 这样, 太笼统, 难理解, 对概念的认识也较肤浅。若能放手让学生通过进行自主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后, 讨论: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什么?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吗?并归纳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化的特点等, 就能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 学生对其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 掌握更加牢固。

其次, 要悉心研究学生,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 要是课堂讨论能够有效地展开, 教师还要了解学生, 同时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合作学习者, 在合作中有效地交流和思考, 必须要求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有充分的了解, 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这样才能有效地设定学生发展的目的, 确定引导学生实现发展的措施。如在进行“血液循环的途径”这部分知识教学时, 出示血液循环模式图, 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 讨论说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本途径以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相当一部分同学一片茫然, 随意乱猜,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前面已学的心脏的结构等知识有所遗忘, 因此不能达到在讨论中交流, 在交流中升华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 应在新课之前设计对相关知识如心脏的结构等的复习,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准备。

2. 能力目标方面:生物新课程要求学生在能力方面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 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能力、综合演绎及初步创新的能力。课堂中问题的讨论起着重要的穿针引线的功效。在对问题的讨论中, 学生既可表现自己, 又可接受他人的评判并评判他人。在这种合作学习中, 既掌握了知识, 又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设计讨论题是三维目标中能力目标能否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

讨论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价值, 要把握一定的难度、梯度。如果问题太简单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和轻视心理, 有“轻而易举之感”, 造成学生思维肤浅, 不善于动脑分析问题, 不利于学生求知的意志和品格的形成。如果太难, 不符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会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 感到束手无策, 产生畏惧情感。这样的讨论是没有价值的无效的讨论, 不利于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讨论题, 讨论题要面向全体学生, 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从而培养各种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解读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图解后, 出示以下问题: (1) 你能比较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异同点吗? (2) 它们的实质和关系如何? (3) 如何才能提高农作物的总产量? (4) 如果给你一个大棚种植农作物, 你将怎么做?这样的问题不至于使学生“坐在地上摘桃子”或“搭梯子也摘不到桃子”, 而能够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前两个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后很快达成共识, 而后两个问题学生回答百花齐放, 有的说农作物增产要延长光照时间, 加大光照强度, 增加二氧化碳量, 松土、施肥。有的说可以合理密植, 间种套作。还有的说要生物除虫, 保护环境。关于大棚种植问题, 有的学生提出要从低成本高效益想办法。有的提出向大棚内充氮气或减少氧气量能降低呼吸作用,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想法等等。通过这样具有一定层次、难度的问题的讨论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由浅到深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演绎、初步创新等能力, 有效地实现能力目标的落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的认知过程必然有情感伴随, 只有以情为动力, 以知为依据, 做到情理交融, 相互促成, 才能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 所以设计讨论题时既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又要积极有效地创设问题情景, 培养学生情趣, 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讨论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通过讨论, 大胆质疑, 勇于探索, 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发挥, 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 这样的讨论才是有效的讨论, 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愉悦的讨论氛围,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互学互助的团队精神, 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 要知道一点点的鼓励, 一些掌声, 对学生都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期望, 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这些对讨论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这一章节中, 先让学生对我国的森林资源进行课前调查, 课上就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会不会破坏森林?我们应该怎样更有效地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通过调查、讨论, 激发了兴趣, 积极地参与, 并能独立思考和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 思维活跃, 讨论气氛非常热烈, 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 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而且还从中受到了教育, 也使三维目标的教学得到了落实。

三、有效讨论的组织形式

讨论的形式有小组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一般常用分组讨论, 合作学习的形式。如何编组最有效?当然小组成员越多, 汇集起来的知识、见解和经验就可能越多。但不是小组成员越多一定越好, 因为小组人数越多, 部分成员就很少甚至没有机会发表见解;可以将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作适当搭配, 根据讨论问题的大小和难度分不同的组。2人至4人为一组的, 适用于内容浅显, 综合性小的问题讨论, 6人至8人为一组的, 适用于较高难度, 综合性高的问题讨论。全班性的大集体适用于某一专题的问题讨论。如果条件许可, 按人数能将桌子围成圈则最好, 这样更能营造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专心倾听, 并对其谨慎地作出反应。所谓谨慎反应, 是指教师尽量少讲话, 把更多的讲话时间让给学生, 这样学生从讨论中获益较多, 另一方面, 当教师不得不对小组作出评价时, 应做到客观公正, 不带有偏见和个人感情色彩。教师在此过程中, 虽然少讲话, 但要密切关注学生讨论, 对讨论进行是否切题和讨论的事实基础等适时予以分析和评价。在讨论过程中的某些环节上, 教师可以适时地介入讨论, 并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有创新的见解和想法, 并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还可适时地做简短的阶段小结, 明确当前面临的问题, 这既帮助学生概括出已走过的轨迹, 预示下一步讨论的方向, 又教会学生讨论的方法。

总之, 新型的学习方式需要合作, 而合作则需要有效的讨论和交流。有效讨论的各环节的安排要遵循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教师必须悉心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 讨论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落实进行, 讨论的组织要科学、合理、深入, 使教学借助于“讨论”让学生全面深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 而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主要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有效的课堂讨论的各环节安排要遵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讨论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的落实进行, 讨论的组织要科学、合理、深入, 使教学借助于“讨论”, 让学生全面深入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使课堂教学真正实现“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物,课堂讨论,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迎春, 汪忠.生物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1

[2].生物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师大出版社, 2002.9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师大出版社, 2002.4.第一版

数学课课堂讨论的艺术 篇10

一、选择好讨论的内容, 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

课堂讨论的内容, 一般是通过教师命题来引导学生认识探索和解决问题, 并启发学生思维的, 因此, 教师选择的内容是否妥当, 直接关系到是否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组织讨论必须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 越要让学生去主动学习, 只有学生积极参与, 进入角色, 才能学有成效。例如, 我在教一年级下册“跳绳比赛”时, 已知小红一分钟跳了90下, 小明一分钟跳了94下, 若小亮获得是第二名, 他跳了多少下?学生绝大多数能说出小亮可能跳91下、92下、93下, 却遭到部分学生的反对, 这时教师可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小亮跳90下, 究竟能不能获得第二名?让每位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弄清知识点。

二、准确把握课堂讨论的时机

教师课前除了要有目的地安排课堂讨论之外, 常常还要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组织讨论。常言道:“机不可失, 时不再来。”所以教师要准确地把握机遇。

1. 当学生产生疑惑的心里状态时

在课堂教学中, 有时学生的回答并不如你所愿, 这时, 教师就要灵活机动地设计思维陷阱, 让学生产生一种“疑惑的心里境界”, 在这种情况下及时组织讨论, 学生的兴趣高涨, 讨论激烈, 效果很好。例如, 在教“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时,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分数, 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 不含其他的质因数, 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时教师就灵活出示, 问能否化成有限小数, 同学们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于是教师当场用9÷12验证得0.75, 能化成有限小数, 此时同学们对自己刚才的想法产生疑惑, 这时组织学生们讨论:为什么它的分母是12也能化成有限小数呢?学生们通过讨论明白, 原来不是最简分数, 它实际上是, 因此这个分数也有范围的, 必须是最简分数。

2. 学生主动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

现在的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 敢于标新立异, 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可以提出一些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一定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认真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我在教完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化简时, 一位同学提出:“既然比可以化简, 为什么乒乓球比赛时不把16:8化简2:1呢?”这个问题提得好, 此时教师应及时让学生从要领的本质和现实问题出发展开讨论,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灵活设计课堂谈论方式

课堂教学中, 教与学的活动和信息交流随机多变, 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需要、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讨论的方式。目前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方式主要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三种, 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地设计好讨论的方式。

同桌讨论比较常用, 它适于动动脑筋互相启发一下能得出结论的问题。

小组讨论最常用, 它比较灵活, 每个同学的都有发言的机会, 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或课堂上突然碰到的“冷场”可采取这种方法。

全班讨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很常见, 它是教师为解决重难点问题, 或遇到容易争议的问题, 由教师提出来, 大家即席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发展其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使课堂充满民主气氛。

四、及时进行课堂讨论的总结

在讨论中, 学生对问题会积极地思考、分析和争论, 但学生们最关注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见解表现出来的态度。因此, 当学生们汇报讨论结果时、教师要及时地评定和总结。总结时既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分析, 充分肯定正确的意见, 又要作出科学的总结, 从而使学生澄清模糊认识, 树立正确概念, 更有利于掌握好所学知识。

上一篇:室内管道网综合设计下一篇:农机安全生产“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