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整洁行动评估

2022-06-25

第一篇:城乡整洁行动评估

关于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

中峪乡人民政府

关于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2010——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全爱卫字[2010]1号)以及《沁源县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沁爱卫字[12]号)关于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游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我乡2010——2012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

一、制度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高五增”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我乡转型跨越发展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行动目标

总目标:通过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宣传健康环境理念,着力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力加强城乡特别是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机

制,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全乡群众的卫生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通过开展3年的整洁行动,到2012年末,我乡力争达到以下具体指标:

——全乡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以上。

——中峪村形成完善的排污、排洪暗管道,其他五村要有排污、排洪的主渠道。

——中峪村建设一个达标的农贸市场。

——全乡群众生活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以上。

三、进度计划

按照上述目标,各村、各单位要按照方案要求,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展工作,逐步建立各项设施和制度的运行管理机制,完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制度,到2012年末达到方案目标。

四、行动内容

(一)集中开展清理整治活动。重点清理影响环境卫生的死角,保持卫生整洁美观。在农村、农场清除各类积存垃圾,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清理柴堆、粪堆、坑塘,搞好室内外卫生。

(二)改善乡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保障乡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提高乡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完好

率,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逐步实现垃圾、污水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三)加强乡镇和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垃圾清运设备和中转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步骤、有重点、有规范地建设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开展村庄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垃圾、人畜粪便等统筹清理、收集和处理。

(四)做好重点场所、行业、铁路、公路和内河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升乡村市场规范化水平,促进农村市场整洁有序。加强学校、施工工地、流动人口及农民工聚集地、畜禽养殖场和畜禽散养密集区、卫生院的管理。加大农村餐饮业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强化公路沿线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

(五)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大力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按照国家农村改厕项目要求,落实责任,加快实施步伐,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农村新建住房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沼气池建设等项目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加强乡政府所在地、公共场所、卫生院及中小学、旅游景区(点)、公路沿线等区域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工作。

(六)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重点行业的老

鼠、蟑螂危害控制达标工作,降低城乡病媒生物密度,逐步达到国家标准。

(七)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乡村供水和排水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加大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实施“门前三包”制度,建立村庄清扫保洁机制,逐步开展农村垃圾处理。

(八)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活动。传递健康信息,弘扬健康文化,使群众了解环境与健康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要高度重视,将整洁行动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在政策、资金上予以保障。实行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条块结合,逐级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各地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确保落实。

(二)部门合作。要按照职责分工,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协调各有关部门,确定每年工作重点,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建立规范的信息统计、数据汇总、资料收集工作机制。

(三)宣传动员。广泛深入宣传报道,营造社会氛围,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发扬爱国卫生传统,开展义务劳动日活动。组织妇女、共青团员和青年投入到整洁行动中来,

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机关干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整洁行动。

(四)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城乡卫生文明创建等各类活动载体,积极推动卫生文明乡村、单位在整洁行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及时树立一批先进典型。

(五)舆论监督。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作用, 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建立群众参与监督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 梳理和整改,努力提高群众对整洁行动的满意度。

(六)考核评估。乡爱卫会负责制定考核评估办法,并组织对各村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定期公布行动进展和绩效情况。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第二篇:乡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乡镇党委、政府对市检查组王主任一行莅临我镇检查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就我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开展情况向大家做以简要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乡镇位于××市东南30公里,总面积80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全镇人口6.2万人,耕地6.03万亩。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文明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2010年4月被市政府批准为省级备案的市级电光源工业园区,连续多年保持河南省百强乡镇行列。2012年2月,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11乡镇办(一类)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考核第一名”、“2011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镇”,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市县各项工作先进乡镇行列。

今年以来,根据《2010-2012年河南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和市、县《2012年城乡环境整洁行动方案》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作为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加强宣传,责任推进,加大投入,紧紧围绕“搞好卫生、美化环境、提升形象、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强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洁行动。通过行动的开展,乡镇镇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第三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

城乡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反映了政府的管理水平、社会精神风貌和文明进步程度。近年来,尤其是我市通过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环境卫生是一项涉及面广、动态性强的社会系统

工程。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市城乡环境卫生状况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部分农村和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脏乱差”现象还存在。同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新型传染病的入侵,以及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等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给环境卫生工作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更好地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XX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二、行动目标

总目标是:通过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宣传健康环境理念,进一步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大力加强城乡特别是农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推动环境卫生管理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卫生意识、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通过开展3年的整洁行动,到2012年底,力争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6%;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

——城市未达到管理规范标准的农贸市场减少一半;

——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10%,完成600个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提高15%;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10%。

三、行动内容

(一)集中开展清理整治活动。在城市重点清理影响环境卫生的死角,保持市容和社区卫生整洁美观。在农村清除各类积存垃圾,平整道路,疏通沟渠,清理柴堆、粪堆、坑塘,搞好室内外卫生。

(二)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市政环境卫生设施的完好率,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逐步实现垃圾、污水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三)加强乡镇和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镇垃圾清运设备和中转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步骤、有重点、有规范地建设村镇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实行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开展村庄整治,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农村垃圾、人畜粪便等统筹清理、收集和处理。

(四)做好重点场所、行业、铁路、公路和河流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升城市农贸市场规范化水平,促进农村乡镇农贸市场整洁有序。加强学校、车站和城中村、施工工地、流动人口及农民工聚集地、乡镇与集市、畜禽养殖场(小区)和畜禽散养密集区、卫生院、中小型水厂以及旅游景区(点)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大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餐饮业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强化铁路、公路和河流沿线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

(

第四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宣传页

文峰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知识宣传问答

一、生活垃圾都有哪些种类?

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二、生活垃圾的危害有哪些?

生活垃圾的主要危害有:

1、侵占地表:生活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可以破坏地球表面的植被,不仅影响了自然环境的美观,而且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甚至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

2、传播疾病:垃圾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病菌、病毒、寄生虫等的滋生地和繁殖地,加上借助老鼠、蚊蝇等病媒生物的携带传播,可导致传染病流行,严重地危害人身健康。

3、污染土壤和水体:垃圾渗出液可改变土壤成分和结构,使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大大下降。垃圾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有机污染物和有毒的重金属等,在雨水的作用下,它们可被带入水体,会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影响人们饮用水安全。我区某村就曾经因为生活垃圾污染村内自备井,饮用水大肠杆菌超标数百倍,而导致数十人发生腹泻。

4、污染大气: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地方臭气熏天,有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气体向大气释放,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多达 100多种,其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所以, 对待我们的垃圾, 不能继续采用传统的方法, 全堆在一块儿, 扔到自然界中。那样做是不负责任的, 说不定哪一天, 我们也成了垃圾污染的受害者。

三、常见有害垃圾及其危害是什么?

有害垃圾包括塑料、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常见的有:

1、塑料:如塑料袋、塑料包装、快餐饭盒、塑料杯瓶、电器包装、冷饮瓶等等。危害:难以分解,破坏土质,填埋后可能污染地下水,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

2、电池:如钮扣电池、充电电池、干电池等。危害:钮扣电池含有重金属汞,充电电池含有重金属镉,干电池含汞、铅和酸碱类物质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3、油漆和颜料:如建筑、家庭装修后的废弃物。危害:含有有机溶剂的油漆可引起头痛、过敏、昏迷或致癌,并且是危险的易燃品;颜料中多含重金属,对健康不利。

4、清洁类化学药品:地毯清洗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地板打蜡剂等化学药剂等。危害:含有机溶剂或大自然难降解的石油化工产品,具有腐蚀性,对人体有毒;杀虫剂中,约有50%含致癌物质。

四、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的意义是什么?

开展农村清洁工程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保障。其目的开展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探索建立“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卫生保洁制度,实现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五、农村改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预防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保护群众身体健康;

2、提高肥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3、改善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是小康生活不可缺少的卫生设施;

4、移风易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六、什么是病媒生物?常见的病媒生物(即四害)有哪些?常见的病媒生物能传播哪些疾病?

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常见的病媒生物主要有苍蝇、蚊子、老鼠、蟑螂,俗称“四害”。 常见病媒生物可传播下列疾病:

1、老鼠能传播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

2、蚊子能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等。

3、蝇类能传播痢疾、霍乱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肠道传染病。

4、蟑螂主要传播病毒性肝炎、伤寒、寄生虫病。

七、消除病媒生物(四害)什么时间好?

冬春两季灭鼠效果最佳,夏秋两季灭蚊蝇效果最佳。

八、如何做好病媒生物的环境治理?

1、防鼠的环境治理:搞好环境卫生,杜绝鼠类的食源、水源和隐藏筑巢的条件。

2、防蚊虫的环境治理:翻盆倒罐、平洼填坑、整治沟渠、减少积水、安装纱窗设施。

3、防蝇的环境治理:垃圾处理----卫生填埋;粪便处理----改良厕所;环境卫生----清理孽生场所物质。

4、蟑螂的环境治理:封六缝:对墙壁、地板、门框、窗台(框)、水池和下水道等处的空洞和缝隙应用油灰、水泥和其他材料加以堵塞封闭。堵三眼:堵塞沟缝孔隙。尤其要注意堵塞水管、煤气管道、暖气管等管道通过的孔眼。

九、常见病媒生物防制方法有哪些?

主要是物理防制和化学防制相结合。常见方法如下:

(一)鼠类:1.投放毒饵 2.用鼠夹捕杀 3.粘鼠板 4.鼠笼捕鼠法等。

(二)蚊虫:1.清除各种废旧杂物 2.翻瓶倒罐,清理积水 3.适时烟熏或喷洒化学杀虫剂。

(三)蟑螂:1.粘捕和烫杀 2.喷洒药物等。

(四)蝇类:1.喷洒药物 2.利用毒蝇绳等。

十、春季易发的传染病有哪些?都有哪些特点?应注意哪些事项?

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日,临床上可有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较显著,少数患者可有鼻衄、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或腹泻等轻度胃肠道症状。症状消失后,仍感软弱无力,精神较差,体力恢复缓慢。

流脑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春季气侯冷暖不定,是流脑的多发季节。人们对流脑普遍易感,但小儿患病比较多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烦躁、颈强、恶心、呈喷射样呕吐,部分病人皮肤黏膜可见出血点或瘀斑。因流脑初期表现很像感冒,往往不被人所重视,所以千万不要视流脑为感冒,以免延误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接触、飞沫等途径传染。初发时,体温可达38℃—40℃,头痛、咽痛、食欲不佳、全身不适,1—2天后以耳垂为中心,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邻居或同学中多有患病者。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传染力极强,多见于婴幼儿,因本病疹点高出皮肤,如触麻粒,故中医名麻疹。早期发热、咳嗽、不安、流泪,眼结膜充血。2—3天后,有90%的患者可在口腔内找到典型的麻疹黏膜斑。

水痘 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传染性较强。小儿传染上水痘病毒后,要经2—3周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先发烧1天,然后有皮疹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初起时皮肤变成米粒至豆子大的圆形或椭圆形水泡,周围有红晕。3—5天后,水疱渐干燥,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经数天—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

对于以上传染病,应该注意:1.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不要过早脱去冬衣;2.勤通风,多喝水,多吃水果;3.加强锻炼,少到人口密度大的地方;4.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5.及时按时打预防针。

第五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宣传标语口号

1、全乡(镇)人民紧急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2、实施环境整洁行动,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3、坚持科学发展,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4、开展城乡环境整治,促进乡(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掀起城乡环境卫生整洁高潮!

6、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7、全民参与,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总体战!

8、整治城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9、人人关爱城乡环境,全民参与综合整治!

10、消除 脏、乱、差,创建 新文明!

11、投身城乡环境建设,争做城乡文明公民!

12、改善城乡环境,建设现代文明!

13、说文明话,行文明车,走文明路,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14、搞好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城乡环境质量!

15、文明出行,守法诚信,关爱他人,爱护环境!

16、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公路沿线:

整治城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环境 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 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 集镇政府:

整治城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加强环境治理,创建文明乡镇 改陋习,讲文明,树新风 整治村容村貌,改善农村环境

整治环境人人参与,清洁卫生家家受益。 乡镇村庄:

为小家,为大家,搞好卫生人人夸 人人讲卫生,户户树新风

你我多一份爱惜,村庄多一份清洁。 清洁乡村,美化家园

注:各乡镇要刷写永久性墙体标语,在标语右下方注明“某某乡镇宣”字样

上一篇:撤乡建镇成效展示下一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