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如何助推首都建设发展

2022-09-10

近年来, 北京市在促进文化消费方面的探索, 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整体文化消费呈现良好势头, 总消费占比、综合消费指数等均位居全国前列。2015年, 北京文化消费规模上升至近900亿元, 位居全市服务性消费前三位;市民文化消费的时间、货币支出大幅增长, 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592元, 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达7.7%;文化消费结构呈现多重转变, 发展型、智能型文化消费占主导地位, 娱乐型、享受型、消遣型的精神文化消费所占比例逐渐扩大。

但对标国外经济发达城市、对标全国文化中心定位, 北京仍有较大差距和不足, 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仍需创新破解:消费总量仍然不足, “井喷”现象未能如期而至, 按发达国家文化消费占总消费30%左右估算, 北京潜在消费量应在2500亿元以上;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文化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不成熟;文化消费易被挤压, 受住房、养老、医疗等方面消费支出影响, 不少居民文化消费还“不敢花”。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北京高端文化人才荟萃, 各类文化机构集聚, 消费人群庞大, 资源基础雄厚, 市场辐射力强, 在促进文化消费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任重道远, 需要坚定“久久为功”的思想, 构筑促进文化消费快速增长的科学体系和长效机制:

理论与实证并用, 系统深化文化消费相关研究。目前, 国内对文化消费的系统统计和科学监测尚处于“空窗”阶段。在丰富和深化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首都特色的文化消费理论研究的同时, 北京有必要将文化消费列为经济运行的重要衡量指标, 并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文化消费统计监测体系, 加强统计、监测、考核。首都文化消费的“晴雨表”, 重在“三大机制”, 即建立细分行业、典型企业的数据监测机制, 推出文化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数机制, 完善由第三方实施的消费者评价和反馈机制。

政府和企业并联, 共同加强文化消费引导力度。文化消费非刚需, 要着重深化引导工作:一是搭建平台, 持续办好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 建好综合性文化消费引导服务平台, 激励多方参与, 实现共同受益。二要创新支持, 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由补贴文化产品生产者为主转向补贴文化消费者为主。三要精准促进, 实施行业分类精准引导, 针对影视、艺术、阅读、动漫等不同细分领域, 建立分类引导促进机制, 实施更精准的扶持。

供给和需求并举, 以结构性改革激发消费活力。相比其他领域, 文化产业“供给创造需求”更为明显。要加大北京原创、北京特色、北京品牌的, 有显著社会与艺术价值, 有市场号召力的文化产品的扶持力度, 打造文化消费精品。一方面, 突出加强内容创作。特别要把文化IP的开发利用和文化消费促进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新兴消费, 引领跨界消费, 发展粉丝消费。

整合和挖潜并力, 加快释放文化资源市场价值。北京集中了全国最丰富、最优质的文化资源, 但缺乏系统性、整体感和统一的文化形象, 而且表层的文化消费资源日渐减弱。要系统梳理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脉络, 分类整理、有机整合已有文化资源平台, 打造标准统一、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文化信息资源库。

全面拓展文化消费空间阵地。北京文化设施人均数量国内位居领先, 但与发达国家世界城市相比差距仍大, 且设施分布不均影响消费实现。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 统筹公共文化、文化产业以及其他产业领域资源, 积极扩大文化消费的设施场所和空间。支持有条件的公共文化场所, 在保证公益性服务的前提下, 开放空余空间并吸纳其他文化服务业态, 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鼓励传统实体书店等文化产业经营单位, 创新空间资源模式, 丰富经营业态, 打造多功能的消费空间。

会和经济效益并重, 做好文化消费价值引导。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 要坚守社会效益, 导向不能偏、品质不能降。当前, “网红”经济催生了众多直播平台, “主播频频出位, 平台屡屡被罚”;不少谍战影视剧不尊重历史, 造成不良影响, 需防止产生畸形文化消费倾向。要利用市场机制推广有社会效益的优秀文化产品,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建立“双效统一”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评价机制, 把市场认可度、社会贡献度作为评价和支持文化消费项目的重要依据;依法严厉打击文化侵权行为, 惩处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行为, 维护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文化市场秩序, 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上一篇:106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临床分析下一篇:浅谈提高幼师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