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学习理论在《乙酸》一课教学中的应用

2022-09-10

从学习论的角度讲, 有效教学被界定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在教育心理学里, 有效学习即有意义学习。 有意义学习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据此提出如下著名的命题:如果我不得不将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原理还原为一句话的话, 我将会说“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也就是说,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 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 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

《乙酸 》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三章 “ 有机化合物” 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中的一课时,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在《乙酸》一课的教学中我始终用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的各个环节, 即利用旧知学习新知这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策略,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这里所指的旧知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的, 它包括:学生的生活基础、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认知方式、学生的能力层次、学生的情感状态等等。

下面, 笔者从引课激趣、优化实验、把握反应机制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一下有意义学习理论在《乙酸》一课教学中的应用。

1引课激趣

孔子曰:“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推动学习的动力, 带着兴趣学习, 枯燥无味的知识就会变得生动有趣, 被动的学习也会变得主动。

在《乙酸》一课教学中, 首先, 笔者从“同学们听说过宋朝著名的宰相寇准吗? ”这个问题开始, 连续问了几个学生听说过、了解些、不确切、想知道的问题:“你们知道他是哪里的人吗? ”“寇准在评书中常常被叫做什么呢? ”“你会写醯字吗? ”“为什么山西人被称作老醯呢? ”这几个问题都与学生的知识积累、认知水平相匹配, 既让学生跳一跳, 够得到, 又戳中学生兴奋点、疑惑点,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其次, 从醯的含义自然过渡到生活中的食醋, 再从醋的汉字书写讲述到 “杜康酿酒、儿子酿醋”的民间传说, 水到渠成地将乙醇在一定条件下能氧化成乙酸这个重要的知识点印入学生的心中, 为学生后续学习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埋下了伏笔。 最后, 介绍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 《齐民要术》一书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 书中共收载了22 种制醋方法, 从酿醋的历史角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2优化实验

我国著名化学教育家傅鹰曾说过:“化学是实验的科学, 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 ”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 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细节来优化实验:

(1) 原来教材制备乙酸乙酯装置图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是无色的, 优化实验后我预先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收集乙酸乙酯后, 震荡该试管, 溶液红色变浅或无色, 颜色上的变化便于让学生分析出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之一:吸收乙酸。

(2) 原来教材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 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未做任何处理, 优化实验后在装有3-5ml饱和碳酸钠溶液后的试管外壁贴一彩色不干胶细条, 让不干胶细条的上沿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结束后在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收集到产物的试管外壁再贴一彩色不干胶细条, 让不干胶细条的上沿与试管中最上层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在一条直线上。 震荡试管, 借助两条不干胶细条可以清晰观察到试管中原来分两层的溶液高度有明显变化: 下层溶液升高, 上层溶液降低, 便于学生分析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收集的液体成分及物理性质; 同时也便于学生分析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另外两个作用: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3) 在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结束后分析饱和碳酸钠溶液作用前给出下面几种物质的物理性质表格:

优化实验的目的是:先让学生产生“老师为什么这样做”的质疑, 再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结合教师提供的数据信息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旧知储备去分析推理, 最后自然而然地得出实验结论。这样既符合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知方式, 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逻辑思维、信息提取加工和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实验、 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证明自己对反应过程的推测是否正确, 进而使学生掌握科学严谨的化学实验学习方法。

3把握反应机制

酯化反应是乙酸最重要的化学性质, 教学的关键是使学生掌握酯化反应的机制。 这里笔者采用了类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知识水平上已经掌握了乙酸的酸性, 知道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那么首先请学生猜测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中的水是怎么形成的? 乙酸和乙醇可能的断键机制有几种? 学生会回答出两种可能的断键机制:一种是酸脱羧基中羟基、醇脱羟基氢;一种是酸脱羧基中氢、醇脱羟基。 这时介绍同位素示踪法, 用O-18 标定乙醇中的氧原子, 发现反应后它存在乙酸乙酯里, 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自然就得出了酯化反应的机制是酸脱羧基中羟基、醇脱羟基氢这一结论。 这时, 再类比中和反应机制, 强调酯化反应不是中和反应, 当然羧酸不能脱羧基中的氢原子了; 同时请学生结合旧知判断酯化反应属于哪种有机反应类型? 最后, 让学生结合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深刻体会官能团决定有机物化学性质这一观点, 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乙酸》一课的教学, 笔者深刻体会到有意义学习理论对教师在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引导学生科学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教育科研实践中, 笔者将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加强自身教育理论学习, 跟上新世纪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摘要:本文从引课激趣、优化实验、把握反应机制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理论在《乙酸》一课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有意义学习,乙酸,教学

上一篇:司法警察处置庭审突发事件初探下一篇:城市规划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