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的文化理论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研究

摘要:大学英语是本科教育中覆盖面最广的课程之一,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加深,对人才的英语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希望教师能够“主动适应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新要求,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新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到目前为止,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研究内容主要在教师学习、教师知识、教师自主等方面。有关教学能力的研究,思辨性研究居多,即使有实证研究,也很少从社会文化和人际互动视角研究教学能力,忽略了教师教学能力在社会文化和人际互动中的体现以及发展。鉴于此,本研究旨在调查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和提升途径,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处于何水平?是否存在人口统计学差异?2)大学英语教师如何在与人或社会文化物质的互动中提升学科教学能力?学科教学能力(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即Shulman意义上的“知识”,融合英语知识、运用能力与教学能力。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内,人的学习被认为是发生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一种动态的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符号工具和活动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因此,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师学科教学能力,不仅是传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是主要体现在了解学生学习、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六个方面,也是本研究的六个维度。本研究从文献阅读出发,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确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某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师为问卷发放对象,选取其中三位老师为研究参与者,观察他们整个学期的课堂实践后,进行教师访谈。另外,通过目的抽样方式确定了学生问卷对象,问卷包括量化题和论述题。教师问卷的量化问题包括能力发展现状和能力提升方式,通过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的总体水平以及是否存在个人变量(性别、学历、教龄、职称和师范/非师范专业)的差异。借助SPSS 22.0分析工具和质性数据分析方式,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和三角印证。中介、内化、最近发展区和动态评价是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体现在提供有效的中介资源(包括自己),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使之有利于教学实践,运用动态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内化知识。大学英语教师的能力提升途径在于充分利用中介资源(物质或人),突破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益于动态评价方式,促进知识内化,从而提升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和讨论,研究发现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处于中上水平,即使学生问卷的数据总均值低于教师问卷的数据总均值。有趣的是,比较两种不同来源的数据,明显发现:六个维度中的较低平均数都落在与学生相关的维度上,这也与课堂观察到的数据相吻合,师生或生生互动欠缺,有违社会文化理论中强调的活动和互动。男教师和女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差异主要在教学反思能力维度,但是无明显差异;学历变量层面,各维度的结果呈现一定趋势,但是无明显差异:博士学历教师在六个维度中均得分最低,另外在了解学生学习、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三个维度中,随着学历的升高,得分明显呈下降趋势;不同教龄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各维度确有特点,但无明显差异:5至10年教龄教师在六个维度中均独占鳌头,另外在学科知识与技能、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三个维度中,随着教龄的增加,得分呈下降趋势;调查对象的职称集中在副教授和讲师,有意义的是,副教授在每个维度的得分都超过讲师,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最有意义的变量是师范/非师范专业出身,该变量的学科教学能力差异显著值是五个个人变量中最小的,说明内部差异最大,师范专业出身的教师在六个维度中的得分均高于非师范专业出身的教师,而且在教学反思能力维度有明显差异。关于大学英语教师的能力提升途径方式,主要受到四方面的中介调节作用:可利用的物质文化,于己有用的社会活动,有意义的他人和反思型的自我,这些中介工具的协同作用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积累与内化。本研究具有两方面的研究意义:一方面,从社会文化理论出发,充分发掘大学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丰富了理论的概念与运用;另一方面,研究结论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和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社会文化理论;学科教学能力

学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3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Teacher Competence

2.1.1 Research on teacher competence abroad

2.1.2 Research on teacher competence at home

2.2 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2.2.1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English 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2.2.2 Research on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2.3 Sociocultural Theory

2.3.1 Mediation

2.3.2 Internalization

2.3.3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2.3.4 Dynamic assessment

2.4 Research Correlating Sociocultural Theory with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2.4.1 Theoretical research

2.4.2 Empirical research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Data Collection

3.2.1 Participants

3.2.2 Instruments

3.2.3 Procedures

3.3 Data Analysis

3.3.1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data

3.3.2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Chapter Four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4.1 Curr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4.1.1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4.1.2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4.2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4.2.1 Recognition of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4.2.2 Mediation in the approaches to developing their pedagogical content competence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5.4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CES

Appendix Ⅰ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MA Program

Appendix Ⅱ The Questionnaires for Teachers

Appendix Ⅲ The Questionnaires for Students

Appendix Ⅳ Questions for Teachers’Interview

Appendix Ⅴ Classroom Observation Schedule

上一篇:法制论文提纲下一篇:新准则变动下公允价值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