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运河申遗助阵

2022-07-18

第一篇:为大运河申遗助阵

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总结

河北省邯郸市2010至2011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总结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辖14县、1市、4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和市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成语典故之都和太极拳圣地。多年来,邯郸市始终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全市文物事业步入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特别是,2007年9月国家文物局宣布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我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高度重视,快速行动,营造氛围,强力推进,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我局就大运河保护与申报方面所做的工作及今年谋划,简要汇报如下:

一、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完成的主要工作

1、大运河保护规划经市政府公布实施

2010年年3月,《中国大运河邯郸市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经邯郸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批准公布实施。

中国大运河邯郸市运河全长101.4公里,沿线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邯郸市是运河申遗的35个联盟城市之一。该规划的通过,将最大限度保护运河遗产文物本体和环境的完整性、真实性,对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合理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规划的实施为我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申遗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2、召开大运河学术研讨会

为切实做好邯郸运河遗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邯郸市文物局于2010年3月16日,召开了邯郸运河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运河沿线的大名县、馆陶县、魏县及名城办、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邯郸学院、市直文博单位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及运河文化研究爱好者共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共收到来自文物部门和运河爱好者的研究论文和文章50余篇,经过专家遴选,于会议召开前,出版了《运河研究—邯郸》文论集。

为做好此次研讨会的前期准备工作,邯郸市文物局于2009年10月中旬,向有关县下发了通知,安排部署研讨会的内容及计划,要求有关县文物部门要积极收集与邯郸运河历史沿革和发展有关的考证及研究论文和文章;与邯郸运河有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文章;与邯郸运河有关的古照片、碑刻拓片、史料记载及佐证等研究文章。同时,为进一步加大对我市运河文化的研究力度,拓展我市运河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文物局还通过受众面较为广泛的《邯郸市晚报》及《邯郸电视报》向社会发布了召开邯郸运河文化研讨会的信息,面向全市征集运河研究的论文和文章。

与会专家围绕邯郸运河的历史沿革、运河与城市兴衰、运河与地名的关系、邯郸运河的保护现状、邯郸运河考古及申遗工作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专家们认为,邯郸运河文化遗产是我市一笔不可多得文化遗产,运河文化研究应当成为邯郸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此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运河文化的研究力度和深度不够,今后应组织更多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大对运河文化的研究,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邯郸历史文化的研究做出积极贡献。

3、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运河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市组织文物部门和有关专家,对邯郸运河文化开展专题研究,在《燕赵都市报》、《邯郸日报》、《邯郸晚报》等新闻媒体刊发介绍我市大运河历史、大运河申遗的重要意义、保护与申遗工作进度情况的信息和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4、大运河文物征集实现较大突破

馆陶县文体局发动大运河沿线5个乡镇、189个农村以及县直单位广泛征集,并投入资金20余万元用于文物征集中的奖励资金。先后共征集文物1000余件,涉及汉代、隋唐、明清时期及现代。尤为珍贵的是一尊唐代三彩蹲狮,色彩艳丽,做工精细。据省文物专家称,唐三彩蹲狮属于国家珍贵文物,在河北省境内出土唐三彩,实属罕见,省博物馆尚未存1件。

大名县文体局于2010年底,对运河沿岸散存在民间的文物进行了征集,其中碑刻12块、墓志5块、古书籍17册、陶瓷器30件、绢帛类5件,集中存放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使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5、运河考古发掘取得较大成绩

(1)古墓葬抢救性发掘。在馆陶境内古大运河沿线,建筑施工中发现的古代墓葬,县文物部门接到报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报请市局同意后,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了一批出土文物。2010年先后在公主湖文化景区、县医院建筑工地和王二厢窑厂发现古墓葬6处,共发掘出土文物23件,其中墓志铭2盒,对研究大运河历史及沿岸民风情具有极高价值。(2)卫运河河道中的文物发掘。在卫运河断流枯水季节,经常组织人员巡视河道,对在河道内拉土现象进行制止,对出土的文物及时收缴。2011年共收缴古代的船板6块、桅杆1只、渔网1张、锚链1条以及各个年代的陶片、瓷片若干。这些文物是研究古代大运河航运重要的实证资料。(3)东厂村明清皇窑遗址发掘。在卫运河沿岸的南徐村乡东厂村一带,发现专为故宫等北京城皇家建筑烧砖的官窑遗址,绵延达3-5公里。在馆陶一带民间,早就有“先有馆陶砖,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历史上记载的明成祖迁都北京烧制城砖与墙砖,即在此地。北京故宫就发现一块产自馆陶县的明代砖,上有“馆陶窑造业”字样,与馆陶近年发现的砖相同。近来发现的青砖,不少刻有“明成化六年”、“明成化十三年”等字样。在村民的院落里随处可见皇城砖的踪影,有的砌成墙基;有的砌成门台;正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大运河沿线文物点保护采取了新的措施

馆陶县对大运河沿线文物点采取挂牌、立碑、建标志物的保护措施。先后矗立了驸马渡遗址碑、黄花台遗址碑、古永济渠遗址碑、古永济城遗址碑、古清渊城遗址碑等。

大名县文物保管所对大名段运河沿岸的遗存点制作了科学系统的电子和纸质档案,系统的记录了遗存点的各项数据资料。

大名县文体旅局文物旅游科和县文保所组织人员,深入民间调查和挖掘大运河沿岸蕴藏的深厚文化、及两岸民俗,收集一手资料,研究运河文化。

7、开工建设了卫运河博物馆

结合大运河保护,在馆陶县公主湖文化景区,开工建设了卫运河博物馆,总投资4000万元,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采取“6+1”模式,即1个临时展馆和6个主题展馆。6个主题展馆分别是:历史变迁馆、民俗馆、名人馆、魏徵文化馆、黑陶馆、乔十光漆画艺术馆。目前,主体建筑基本完工。

二、2011年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的部署,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积极有为、力求先进的思路,结合我市大运河保护的实际,我市对下一阶段的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精心谋划。

1、加大研究力度,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和价值,丰富运河申遗理论成果,为保护与申遗工作奠定夯实基础

大运河申遗是为了文化遗产的更好保护,申遗不是目的,申遗是更好保护文化遗产的手段。只有文化遗产本体—中国大运河得到很好保护才能顺利进行。所以,就大运河工作,不论从申遗角度来说,还是就文化遗产自身而言,保护都是第一位的。因此,究明中国大运河的主要保护内涵是搞好保护的前提。

大运河文化已经纳入邯郸文化脉系,并作为邯郸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市在2010年召开邯郸运河文化学术研讨会、出版了《运河研究—邯郸》文论集和《中国大运河邯郸》专著的基础上。2011年,邯郸市文物局利用去年省局拨付到位的国家大运河保护基金80万资金,将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目前,这部分资金已经下拨到馆陶县、大名县、魏县文物部门,要求对上述县征集与运河有关的石刻、墓志及古旧图书、历史文献,并对此开展研究,文物局将出版研究成果,以进一步丰富邯郸运河文化的内容,扩大其外延。并适时召开一次高规格的邯郸大运河学术研讨会。

同时,文物局拟根据运河考古规划,对我市古运河故道、大名府故城遗址、水利工程重点保护区等区段进行考古调查,并选择重要地段进行考古发掘,以研究其古运河的年代及其分布情况,配合国家与大运河相关的基本建设,进行抢救性发掘,以高清大运河邯郸段的“家底”情况,要尽可能多的取得并掌握保护对象的基础资料,从而为研究研究、保护与申遗提供基础性的依据。

2、夯实基础,公布相关遗迹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及邯郸市对运河沿线历史遗迹进行的初步调查,文物部门已经初步完成了遗产点的筛选工作。我市的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起步于2007年11月,经过广大文物工作的辛勤工作,截止2010年12月底,高质量地完成了田野调查的实地调查工作,并于2010年4月顺利通过了河北省文物局专家组的验收。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遗存点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我市城市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强市的需要。为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0年8月,邯郸市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目前邯郸市的申报工作基本结束,届时,我市将选择大运河沿线较为重要的文物遗存,公布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切实加强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3、抓住重点,力争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有重大突破

今年,我市运河保护与申遗的重点主要抓好馆陶县的工总。

2011年馆陶县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思路是:“坚持‘一个结合’(文物保护和文化挖掘相结合),狠抓‘三大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的馆陶县大运河生态保护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的馆陶县大运河沿线文物点保护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的馆陶卫运河博物馆项目),全面推进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 具体措施:

(1)以大力实施馆陶县大运河生态保护项目为重点,推动大运河原生态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主要是结合河务管理部门,突出抓好三件事:(1)从卫运河最南端馆陶县徐万仓村开始,建设漳、卫河汇合处标志性建筑1座及附属设施,建设其它设施和标志物。(2)在卫运河沿线搞好生态植被建设,保护好现有大堤。卫运河大堤内外建设宽500米、长40公里的防护林带,植树180余万棵,重要地带铺设草皮。(3)建设、加固卫运河大堤,建设沿线相关设施,修复闸口、码头和渡口。

(2)以大力实施馆陶县大运河沿线文物保护项目为重点,确保历史遗存不被破坏。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是搞好12个文物点的环境整治,规划重点保护地带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进一步修复和完善道路、标志牌等各种设施。这12处文物点分别是:(1)古永济渠遗址。已立标志碑,主要是搞好渠道整修、文物保护,建设相关设施。(2)古永济城遗址。已立标志碑,主要是研究遗址轮廓,收集各种文物,建设相关设施。(3)古清渊城遗址。(4)东厂村七十二皇窑遗址。主要是搞好进一步的勘探,发掘和保护文物,建设相关设施。(5)要庄村兴福寺。主要是对现有的滚龙柱等罕见文物进行保护,并在现有2亩左右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修复古建筑,完善各种设施。(6)黄花台遗址。主要是修复原有设施,尤其抓好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发动细菌战的遗址修复建设,建设纪念馆。(7)驸马渡遗址。(8)南馆陶基督教堂。(9)范筑先纪念馆。(10)王占元宗祠。(11)孙庄村斗姥宫。(12)刘齐固村刘氏宗祠。

(3)以大力实施卫运河博物馆建设项目为重点,不断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总投资4000万元的馆陶卫运河博物馆,已完成2000万元,再投资2000万元,2011年5月1日完成物品征集及布展前期工作,10月1日前开馆。目前,已征集馆藏物品1200余件。6个博物馆布展工作推进小组,正分头撰写陈列大纲,为布展工作做准备。

(4)以硬化责任机制为重点,形成保护大运河遗产的强大合力。(1)抓好责任分解。相关乡镇与县文报部门签定大运河保护责任书,将大运河保护工作纳入乡镇的年终工作考核内容,并对在大运河保护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2)进一步健全工作队伍。完善县、乡、村三级大运河保护网络,明确专人管理,建立人员档案。(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全年开设文物保护知识培训班4次,人数不少于300人,确保县、乡、村三级保护人员培训一遍,发放统一证件。(4)加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的宣传,并录制馆陶大运河电视片,在电视台播放。

三、问题和建议

1、资金缺口大

馆陶县是邯郸境内大运河流经最长的一个县(约75公里长),承担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任务较重,实施的工程和项目较多,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较大。但馆陶县是省级财政贫困县,资金缺口比较大,需要上级部门的资金扶持。

2、加大保护力度,建立运河申遗法制支撑

依照国家关于加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出台大运河(邯郸)保护管理办法,使我市的大运河保护与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第二篇:国家公务员最新时事:大运河申遗成功江苏段遗产最多

时事政治:这两天,在卡塔尔的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像世界杯一样精彩。“运河迷”们像等待球赛的结果一样,期待中国大运河在赛事上成功冲过终点线。

昨天下午3点多,从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传来好消息,经过8年努力,大运河终于圆梦,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加上随后入选的“丝绸之路”(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稳居世界第二。

8年申遗路

2006年12月,大运河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大运河申遗正式启动。

2007年9月,“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在扬州挂牌成立。

2009年4月,国务院牵头大运河申遗工作,正式建立省部际协商机制,标志着大运河联合申遗上升为国家的意志和行动。

2012年3月,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省部际会商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大运河保护和申遗2012-2013年行动计划》,重申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倒计时表。

2012年6月,完成申报遗产点段的“四有”基础工作,即有保护标志,有保护区划,有保护管理机构,有遗产档案资料。

2013年1月,正式申报文本送达世界遗产中心。 2013年9月,大运河申遗迎接国际专家现场考察、评估。

2014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决定中国大运河是否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是一个大跨度的线性文化遗产项目,其包括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三条河流,涉及沿线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市的27段河道和58个遗产点,河道总长1011公里。

申遗成功

最长、最古老的大运河终获认可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汇总

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shishizhengzhi/

电话010-51657188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有法国米迪运河、加拿大里多运河、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等共7条运河申遗成功,一大部分是近现代的工业遗产。中国大运河迥异于它们的独特个性符号便是漕运,即财富和文化经由大运河集中、流动、再分配。 我国的遗产专家认为,大运河申遗,是更高层次的保护。

据了解,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活态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最终列入遗产范围的大运河遗产分布在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市。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共58处遗产,河道总长度1011公里。

大运河申遗“点段申报”

大运河以贯通南北、长达1700余公里的京杭大运河为主体,不过,在组织申遗的过程中,国家文物局正式确认大运河申遗不是“全线申遗”,而是“点段申报”,一些城市虽然有大运河流经,但并没有作为直接申遗点进行申报,而是作为后续申遗点来进行。以江苏徐州为例,尽管大运河流经徐州,但目前还不符合申遗条件,所以,这次大运河江苏段没有徐州市。据介绍,大运河沿线其他城市也在努力,作为后续申遗点,按世界遗产的标准加强管理,今后作为扩展项目进行申报。

【辅导】国家公务员考试面授课程|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络课程|一对一课程|国考用书|YY公开课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汇总

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shishizhengzhi/

电话010-51657188

第三篇:山西分校+面试+热点预测+中国大运河、中哈吉丝绸之路申遗成功+游济刚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中国大运河、中哈吉丝绸之路申遗成功

 热点概述

2013年9月,在河南省洛阳市首阳山镇洛河滩里,暴雨冲出的水沟内发现一艘深埋地面4米以下的木质古船。沉船所处的位置距离现在的洛河河道不足50米,船身最宽处3.2米,总长度大约17米。根据史料记载,这艘沉船所处的位置,正是隋唐大运河漕渠的故道。新华社发

中国大运河,贯穿中国南北的华夏民族的血脉;丝绸之路,东西方贸易大通道,乃至东西方文明沟通和交流的象征。昨天,这两大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和第33项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已达到47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意大利。

昨天,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大运河、丝绸之路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此次申报成功,表明大运河、丝绸之路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中国政府为保护这些珍贵遗产付出的艰苦努力,得到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际专业咨询机构的一致认可。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多哈会议发言中表示,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是史无前例的遗产保护过程。大运河的申遗使世界遗产的保护理念在中国大运河沿线8个省(市)、1.7亿民众中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而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贸易之路、对话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进一步增进了中国和哈、吉等中亚国家的传统友谊,成为新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各国和平对话、共同发展的新纽带。

他表示,大运河、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以后,中国政府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有关要求,继续为大运河、丝绸之路珍贵文化遗产提供最好的保护,并将继续团结各利益相关方,进一步巩固跨地区跨行业对话和协调机制,深入探讨巨型线性文化遗产,尤其是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模式,“让蕴含丰富精神内涵的大运河流淌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再次绽放灿烂的光彩。”童明康说。

1 / 3

华图山西分校

游济刚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 相关评论

@单霁翔 故宫博物院院长论评:大运河和丝绸之路项目至少从六个方面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知:过去是保护文化要素的东西,今天是保护人和自然共同创造的遗产;过去只保护那些静态的遗产比如长城等等,大运河是流淌的,还在使用的,让人们认识到活态的遗产也要保护;过去保护的是一个点、一个面,比如一个桥、一个塔、一个古建筑群、一个历史村镇„„这次是一条线,并且是上千公里的线;过去保护的是古代的、近代的,如今要保护当代的,今天中国的水利、交通部门为了改造大运河,对大运河新做的那些加强功能的贡献,仍然是未来的遗产,人们认识到要为未来保护今天;过去保护宫殿、古建筑群、寺庙等纪念性建筑,今天大运河、丝绸之路沿途的那些民间民俗的工业遗产、老字号、乡土建筑等都将得到保护;过去保护的是物质要素,今天大运河、丝绸之路带来的是非物质要素保护的观念--这两项成功申遗的文化遗产将带来世界文化遗产领域人们认知的革新。

 模拟题

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大运河项目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谈谈你的看法。

 参考解析

大运河和丝绸之路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印记,它记录了我国时代发展的变迁,在历史上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运河的开通加快了我国南北货物间的自由流转,丝绸之路则让我国的丝绸等物品可以传播到西方,加强了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贸易联系。历时8年,克服重重困难,申遗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尊重和重视,通过加快申遗的步伐能够保护这样一些历史印记,让其得到很好的传承。

第二,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也反映出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以往只是重点单个地点的保护,比如一个桥、一个塔、一个古建筑群,这都是一些静态的文化传承,而大运城是我国唯一一个仍然在使用的文化遗产,这反映出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由静态到动态,由单点保护到点、线、面综合保护的一个发展思路。

第三,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之后,在这一大背景的感召下,能够加强社会各界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掀起认识、研究、保护、传承文化的热潮,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得到修缮。

2 / 3

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

第四,申遗成功必将引导并推动沿岸城市文化品位提升,改善沿岸民众的生活环境和品质。环境改善之后可以衍生出与之相配套的旅游项目,对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沿途城市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当然,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的是,在当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道路交通状况已然今非昔比,高速路网建设,铁路线路覆盖,使我国物品的运输速度直线提升,然而大运河是典型的内陆水运,运力和速度严重受限,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货物运输能力,但是显得杯水车薪。

针对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我国更应该加强相关的保护工作,我认为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对于沿线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摸排、调研制定出科学的保护计划,将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紧密结合。既改善了当地环境,又能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要加强专项资金的审计,尽快保障专项资金发放到位,尽快启动保护工作。在政府专项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相关领域,政府可以给与一些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

第三,要加强宣传,要让人民群众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大家传承文化的意识。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山西华图公考研究中心 游济刚 2014年6月22日

3 / 3

第四篇:为大运添彩 为党旗增辉

陈徐波

2011年4月23日,为了配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的成功举行,同晖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党支部全体成员以及田东的六个党支部一起参加了“迎大运、讲文明、共建和谐社会”活动,此次活动由深圳市盐田区田东社区综合党委在碧桐海菀楼下举办,倡导学礼仪知礼仪懂礼用礼,为成功举办大运会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大会活动上,党支部宣扬“你给力、我给力、你添彩、我添彩、和谐家园更精彩”的口号,严格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要做礼仪规范的学习与实践者,自觉、系统学习礼仪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知行合

一、身体力行,为此,还进行了全体党员全场签名活动,并安排各个党员去指挥交通、进行城市环境清洁、给来往市民发放《礼行深圳》书本等一系列的公益活动,将文明礼仪融入市民心中,与市民一起创造和谐环境、共建文明城市。

中国是礼仪之邦,崇德尚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晖首饰党支部一定会通过自身学习实践礼仪规范的成果、生动具体地传递文明理念、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带动身边的人学礼用礼,形成“学文明礼仪、做文明市民”的良好社会风尚,为迎接大运会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第五篇:优质交通保障为大运会增光添彩(图)

转贴自:发布日期:2011-8-25 11:35:00 ——发车60785辆次,载客358051人次,车辆运行总里程2719169公里

一场为期12天的大运会,对于交通保障来说,考验的却是一场关系全市交通系统的整体组织、协同与管理能力。面对种类繁多、调度复杂、场馆分散等困难,面对客流量巨大,疏导、接待任务繁重,无从借鉴的抵离交通服务等全新考验,市交通运输委通过建立科学高效运作模式,全面启用智能化管理,细化各项保障方案,无论是开、闭幕式交通组织,还是每天的各项赛事交通安排,以及城市公交运行管理,都做到了精准、快捷、顺畅,为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闭幕式当天下午,接送运动员的大巴在大运村整装待发

深圳大运会交通保障服务从8月5日正式拉开序幕,为近2万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媒体人员等提供抵离、比赛、训练、观赛、采访、开闭幕式等多方面的交通服务,涉及服务场所108个。截至23日,据市交通运输委赛事交通服务总调度中心统计,大运交通保障服务共发车60785辆次,载客358051人次,车辆运行总里程2719169公里。赛事期间公共交通系统运送比赛观众149.3万人次,开行9466班次公交车(含地铁),各场比赛观众实际平均25分钟疏散完毕。交通保障实现了精准、安全、高效、智能的目标,为大运会增添了不一样的精彩。

本届大运会,市交通运输委牵头组成了由机关处室、直属单位公务人员以及供应商(运输、场站企业)、安保人员和交通志愿者参加的“1+7+6+44+47”交通服务团队架构,包括1个总调度中心、7个调度分中心、6个交通服务团队、44个场馆交通经理团队,47个非竞赛交通服务场所服务点。共投入大运交通服务人员9556名,投入各类专用车辆2455辆。服务团队为近2万名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技术官员、媒体人员等提供专用交通服务。

开闭幕式现场疏散均比承诺少用20多分钟

深圳对国际大体联承诺,开闭幕式运动员从现场疏散不超过50分钟,而大运交通保障团队仅用了27分钟就完成了开幕式现场疏散任务,仅用了26分钟就完成闭幕式现场疏散任务,分别比承诺时间少23分钟和24分钟。根据国际大体联的要求,运动员至比赛、训练场馆时间不超过60分钟大运交通保障服务正式启动以来,运动员到各场馆的时间均未超过60分钟,全部做到了安全、准点。

运动员在大运村有序上车

本次大运会开幕式在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举行,距离大运村约45公里。开幕式交通保障需要从大运村等9个远端集结点,将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技术官员、FISU大家庭、注册群体、赞助商、有组织观众和部分国内外嘉宾共约16000多人往返运送参加大运会开幕式,运送距离长、集结疏散难度大。经过交通服务团队的精心组织、反复演练,最后精准、安全、快捷地完成了开幕式交通保障任务。大运会闭幕式举办地世界之窗距离大运村40多公里,23日晚交通保障团队投入210辆班车,圆满完成了3300多名注册群体的运送任务。

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

大运交通服务正式启动19天来,未发生一宗安全责任事故,未发生一起注册群体乘车延误事件,未发生一起注册群体有效投诉事件,圆满实现了“安全、准点、可靠、便利”的目标要求。三个“零”的背后,是交通服务团队精确制定组织方案的结果。去年底开始,市交通运输委就按照“及早启动编制、不断细化调整、保持动态更新”的原则,多方征求意见、实地考察测试、反复论证修改,编制了内容全面、科学合理、实操性强的各类政策和方案,包括确定交通运行模式方案、选定了大运会场馆间交通线路,覆盖所有比赛/训练场馆、交通口岸、官方饭店及指定接待饭店。

为确保大运交通服务精准到位,交通服务调度中心从4月起至8月间,共组织开展了多次交通服务运行综合实战演练和3次开闭幕式交通服务综合实战演练,提高了交通服务各项运行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

四大难题各个击破

深圳大运会交通保障相比北京奥运会和广州亚运会,存在一些不同的困难,主要有四个方面:人员规模不确定,住地、场馆、口岸分散,赛程变更较为频繁,交通管制政策宽松。

针对这些难题,市交通运输委交通保障团队主动对接各客户群主责部门,获取人数变化的第一手信息,根据注册群体人数规模,对相应客户群体分配的运力作出调整,及时落实新增运力的补充及管理,自5月份完成车辆招标后,根据调整需求不断补充运力。同时为实现注册客户群居住地至绝大部分场馆行驶时间在60分钟以内的承诺,多次组织车辆对场馆通行线路进行踏勘,研究制定了367条交通服务线路。

大运会期间,因赛事变更以及各服务人群需求变化,频繁导致交通服务班次变更606次,增加670班次,临时取消688班次,对交通服务调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交通服务团队在接收到赛程变更信息后,根据各项目出行规律,连夜编制班车运行计划,最快时间将调整后的班车时刻表反馈,确保了交通服务质量不下降。

为保证赛时交通服务运行万无一失,市交委编制了分类运行方案和交通服务应急预案,同时规划了多个赛时应急车辆囤积点,确保赛时15分钟内可调配各应急车辆囤积点的应急运力到达覆盖范围内各交通服务通道,对事故或故障车辆实施应急救援。

交通调度响应时间大幅缩短

市交通运输委赛事交通服务总调度中心

本届大运会共有交通服务场所108处,分布在全市8大区,距离大运村最远比赛场馆为63.4公里,给交通调度带来了很大挑战。交通服务团队通过科学高效的调度,将T3用车提前预订时间从交通服务标准规定的6小时合理处理,大幅缩短预约服务时间,最短处理T3预约服务时间仅为10分钟,积极改善了T3服务。

赛事期间,大运会交通服务调度中心严格按照原运行计划准点、安全开行各班车,按照相应服务标准提供T1/T2服务。同时根据赛时具体情况科学调配资源,灵活处理交通服务需求,实现了“安全、准点、可靠、便利、优质、高效”的目标。

智能交通保障大显神威

大运会期间,智能调度系统累计智能调度29724车次(含演练),载客146181人次、T3预约322车次,车辆运行总里程125万公里,智能信令任务下达21万次,同步响应竞赛变更信息发出的交通保障任务100余件,在大运交通保障工作中大显神威。

为提高大运会交通组织保障工作效率,降低现场调度劳动强度,市交通运输委研发出一套闭环智能调度系统,大运智能调度系统在国际大型赛事上首次实现了计划精准编制,同步响应竞赛指挥部(MOC)变更需求,同步向驾驶员、随车志愿者智能下达调度指令,同步向场馆交通经理布置接送班车的交通保障任务,同步实现不同群体在客服终端轻松查询交通班次信息及变更信息,同步实现应急处置等功能的有效协同。

大公交体系给力绿色出行

大运期间,绿色出行后大量的个体交通转移到公共交通上,全市日均公交客运总量达到930万人次,但城市交通依然运转顺畅。这得力于大运会前深圳市已初步形成了大公交体系,较好地保障和支撑了绿色出行。

为确保大运会期间市民与观众出行顺畅,大运会前,我市三家公交企业新购置的3493辆公交车全部上路。同时,市交通运输委制定了《大运会公共交通保障实施方案》,“一场馆一方案”,对41个大运比赛场馆、3个备用比赛场馆暨26处场馆(群)的公交保障做了详尽安排,确保观众25分钟内疏散完毕。针对坪山体育中心、大运中心、七星湾等3处目前无公交配套的大运场馆,新规划大运临时专线4条,新规划了11条场馆至地铁站的大运公交专线。

截至8月22日,市交通运输委累计出动赛时场馆公交保障现场执勤人员5789人次,发送公交车辆9466班次,疏运观众1492958人次,其中常规公交累计输送观众624687人次,轨道交通输送观众868271人次,圆满地完成了赛事期间观众出行需求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服务目标。

市交通运输委负责人解读大运交通保障服务——大运交通保障经验将成为城市交通宝贵财富

大运会已圆满落幕,大运交通保障队伍是否也功成身退?23日,市交通运输委负责人表示,大运交通保障服务虽然结束,但其为城市整体交通管理带来的提升才刚刚开始。“大运交通保障既是服务大运会,更是提升城市整体交通管理水平的一次大练兵。大运交通保障经验将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宝贵财富!”

建立了完善的城市应急交通体系

“城市正常运转,交通是基础。正因为此,作为交通主管部门,我们不能只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而应该站在全市的高度来看问题。”市交通运输委负责人介绍,大运交通保障给了交通运输部门一次在全市范围进行交通组织的演练机会,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育了一套完善的城市应急交通体系。

深圳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每年都有不少大型活动在这里举办,比如高交会、文博会等,大量国内外来宾短时间内聚集深圳,这就对深圳的交通运输组织能力提出了考验。另一方面,每个城市都有可能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比如不久前的日本大地震和核泄漏,韩国首尔大火,莫斯科地铁爆炸等。在这些大型活动和突发事件中,最首要的任务是人员疏散。“这次大运交通保障不仅让我们创造了一套科学、高效的运作模式,也锻炼了队伍,储备了应急运力,这套指挥调度体系和保障队伍,今后随时可以搬来应用,成为一套完善的城市应急交通体系。”

此外,大运交通保障还将为今后的春运带来新的运作经验。深圳每年春运人数达八九百万人次,此次大运交通保障在运力集结、场站储备、智能化调度与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全新的高效模式。“我们会把这套经验应用到明年的春运中,可以肯定地说,明年春运组织一定会比往年有极大提升。”

锻炼了善于协作乐于奉献的交通队伍

“这次大运交通保障是依托所有普通的交通运输人员完成的,他们表现出的团结协作,以及任劳任怨、恪守职责、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城市交通队伍勇敢善战的保证,也是这座城市的精神财富!”这位负责人告诉笔者,通过此次大运交通保障服务,他看到了很多让人感动的人性光辉,也对全市的交通队伍更加充满信心。

对于大运会的整体运作来说,交通保障是联系上下游的核心环节,上游是城市安保、抵离接待、赛事指挥、媒体中心等部门的指令,下游是向各交通运输供应商、公交企业的任务分解,而与此同时,市交通运输委交通服务总调度中心下面,还下设了7个调度分中心、6个交通服务团队、44个场馆交通经理团队、47个非竞赛交通服务场所调度点等。面对这些繁多的指令与执行,快速反应能力与部门协同能力非常关键。“整个大运会下来,我们交通人的协调沟通能力与协同作战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与提高,这对今后交通工作的开展是一个巨大的促进。”

另一方面,大运交通保障团队每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敬业、细心和专业,也将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服务面貌,重塑交通运输队伍形象。“这10多个日日夜夜,我听到、看到了大量的感人事例。有利用业余时间自己悄悄去做义工的机关公务员,有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晕倒在岗位上的调度员,有为了一个承诺连续9个小时等人的司机„„他们都是我们交通队伍里最普通的员工。他们表现出来的家园意识和奉献精神,将影响到整个队伍,带动更多人。”

开创了智能化交通管理新局面

针对此次大运会保障点多、分散、线长、面广等特点,市交通运输委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调度系统的特点,利用GPS先进定位及跟踪技术,结合短信、3G技术,与开发单位共同研发出一套集车辆运行计划编制,自动调度、车辆运行及线路监控、T3类贵宾车辆预订、赛事变更响应、短信任务通知、实时信息查询发布、决策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闭环智能调度系统。

“智能总调度中心设在市交通运输委大楼,但整个赛事期间,总调中心都比较安静,说明整套系统运行正常,基本没有出现问题。”市交通运输委负责人介绍,智能调度系统连接着7个车辆调度分中心、100余个场馆酒店末端调度点,近万人的队伍,5千余辆车。每天数千次的出车任务,都通过这个系统进行调度,要确保每天的运行正常有序可控,其对精准和快速的要求不言而喻。

“这套交通智能调度系统今后将广泛应用到日常管理上,开创我市智能化交通管理的新局面。”这位负责人表示,智能系统首先将整合全市的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运的GPS平台,将全市交通运力的相关数据和运行监控都逐步接入统一的智能管理系统。同时,对大运会前新投放的2011辆新能源车进行全面的监测,对其运行、充电站、事故率、使用效果等进行记录,建立一套新能源车的基础数据,为我国今后开发利用新能源车积累第一手资料。此外,全市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将全面录入管理,今后,我市所有道路交通设施的维护管养,将通过这一平台快速实施。

“非常感谢司机们,你们是‘梦之队’”

——新任世界大体联主席加利安为大运会交通保障团队题词

大运交通保障工作得到了大运会来宾的高度评价。包括新任世界大体联主席加利安在内的大运会贵宾、技术官员、运动员、游客和观众,纷纷以题词、签名、写信的方式向交通保障人员表示感谢。

新任世界大体联主席加利安为大运会T

1、T

2、T3分中心交通保障团队题词:“非常感谢司机们,你们是‘梦之队’”。他还在亲笔签名之后,亲手画了3辆小车分别代表T

1、T

2、T3交通保障团队,并特意写上了

一、

二、三的大写中文字。

8月10日,举重项目技术委员会(CT)主席助理致电香蜜湖技术官员交通保障调度分中心,转达该主席对其专用分配车辆驾驶员连荣鹏的认可和赞扬,该名技术官员甚至要求只坐连荣鹏师傅开的车。

8月12日,驾驶员何先荣多次接送波兰乒乓球项目主席更换工作服、折返酒店和场馆间,何先荣兢兢业业的优质服务获得了项目主席的称赞,项目主席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世青赛纪念服赠送给了何师傅。

8月16日,五洲宾馆车队为艺术体操项目主席提供通勤服务的驾驶员张丰,收到一张特殊的名片,在名片的背面,这名来自瑞士的项目主席写到:“For the best driver in Shenzhen Mr. Zhang!(给深圳最优秀的驾驶员张先生)”。

8月17日,五洲宾馆车队为健美操项目主席提供通勤服务的驾驶员刘政,收到一封项目主席米歇尔先生亲笔书写的感谢信,信中写道:“我很欣赏刘先生的善良和友好,他的奉献精神和他的专业素养!我真诚地感谢刘先生一直以来守时工作,从而能让我更好地完成我的工作!”

上一篇:网购的发展与培训下一篇:我的一天日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