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

2022-09-1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扩大, 中国股民数量在不断的增多。近几年尤其是2013年财政部所组织的会计监督检查却发现, 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会计师事务所都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通过会计信息作伪来偷税漏税、操纵利润, 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下降。这不仅影响了侵犯了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氛围。所以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频繁爆发的情况下, 相关政府部门如何更科学的履行监管职能是当前各利益相关者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障, 我国市场经济环境才能够得以净化。

二、会计信息质量的理论概述

(一) 会计信息

1. 会计信息的概念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具体地说,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产生的, 为会计管理和公司管理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它包括:反映过去所发生的财务信息, 即有关资金的取得, 分配与使用的信息, 如资产负债表等;管理所需要的定向信息, 如各种财务分析报表, 对未来具有预测作用的决策信息, 年度计划, 规划, 金额等, 会计通过信息的提供与使用来反映过去的经济活动, 控制目前的经济活动, 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

2. 会计信息的作用

会计信息对于公司、投资者以及政府部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 会计信息能够帮助公司决策者了解公司生产经营的全面情况, 公司决策者可以根据详细的会计报告发现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有意识的采取措施, 提出决策以改善和优化公司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效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了解当前所投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态, 这对于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最后, 会计信息有助于政府部门对公司进行监督和调控。

(二) 会计信息质量的界定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颁布的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公司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即公司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要具有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即时性、可比性等特点。

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中包含了上市公司的经营状态和发展空间, 是相关政府部门监督和管理以及投资者投资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2013年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的相关规定对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全面的会计监督检查。在此次检查中发现, 很多上市公司都存在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很多上市公司为了能够向投资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展现出良好的一面以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和满足政府相关监管要求会伪造会计信息、延长会计信息的披露时间或者是有意识的隐瞒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 不仅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还扰乱了市场秩序。

(一) 存在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现象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利润造假。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通常要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所以为了自身利益, 上市公司常使用多提多摊的手法, 将原本不属于本期的成本费用列入到成本费用名目中以达到偷税漏税等非法目的。再是盈利预测作伪。上市公司在进行上市并募集资金是会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进行预测以吸引投资者, 激发投资者的投资欲望。而一些上市公司则在盈利预测上弄虚作假, 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二) 存在人为因素导致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时间与公司的股价波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上市公司不能及时的发布会计信息,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会大大降低, 这就会给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以及自身的投资规划造成阻碍。甚至还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人员会利用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差来进行内幕交易以获得违法利益, 这不仅直接侵害了投资人的合法投资权益, 同时也是上市公司触及法律底线, 违法乱纪行为的直接表现。

(三) 披露内容充分性有待提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帐簿, 并保证其真实、完整。”而第四条中也指明“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是在实际的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 仍然有上市公司对公司应该依法公开的会计信息进行选择性隐瞒, 一般是隐瞒对公司不利的信息, 以此来误导投资者。

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包括了内外部会计信息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公司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一) 内外部审计管理结构不完善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是受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部门监督和管理的,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也指出公司内部应该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来保证公司财务会计管理的质量。在公司内部审计管理结构上, 虽然大部分上市公司都相应国家法律法规的条例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但是由于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仍然是对公司管理者负责且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与政府审计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对接渠道, 所以尽管上市公司建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也不能完全杜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造假行为。

(二) 公司存在违法违规操作

上市公司内部存在违法违规操作是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随着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残酷, 为了能够在资本市场上筹得更多的资金以供企业发展, 上市公司必须要时刻保持发展的“良好”状态才能够获得投资者的青睐进而实现公司资本的不断积累。因此,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上市公司为了能够在表面上让投资者看到投资的“希望”就会选择歪曲真实的会计信息或者是有选择的披露会计信息, 从而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是这直接导致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降低, 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

(三) 客观的操作风险影响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出现虽然大部分是上市公司管理者为了公司利益而铤而走险, 罔顾法律权威, 但是同样也有客观操作风险会导致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近年来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 但是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却没有明显的提高。所以虽然客观的操作风险出现概率较低, 却无法完全否定其存在性。而另一方面则是会计相关软硬件设施出现的问题,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大多是通过网络, 互联网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会给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带来风险。

五、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 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要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可以从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两个层面着手。准则用以提供信息披露的标准和规范, 而制度则强化惩处措施,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作假的成本。在会计准则建设上, 应该进一步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 保证信息质量。在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上,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应该在惩处措施上实现强化, 尤其是要给投资者提供维护切身利益的渠道, 确保投资者在利益受损的情况下能够有法律法规行维权。所以在现有的信息披露制度中应该引入民事责任,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

(二)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积极性

要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单纯依靠上市公司本身是难以收获成效的, 应该从外部角度着手, 完善业绩评价机制, 以此来带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积极性。完善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机制就是要打破以往单纯以财务指标作为衡量上市公司业绩唯一指标的模式, 通过将自愿信息披露作为其中要素的方式来激发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动性。所以我国可以在这方面着手, 在相关法规上允许上市公司采取一些激励手段, 将经理人的切身利益与公司进行捆绑从而确保经理人在职期间能够对公司信息披露负责, 能够自愿披露会计信息并保障信息的质量。

(三) 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审计管理结构

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审计管理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而要维护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就必须要依靠政府审计机关作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靠山”。政府审计机关应该要联合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对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进行更广泛的监督和控制, 尤其是要借助互联网构建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与政府审计机关的对接渠道, 让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切实的发挥作用, 同时也给予上市公司双重的审计压力。

(四) 强化外部审计监督力度

要解决上市公司主观上的违法乱纪行为必须要在法律法规的完善上强化惩处力度, 提高上市公司违法乱纪的成本。很多时候之所以上市公司会出现会计信息作伪的情况并不是出注册会计师的本意, 只是受公司或是会计师事务所管理者的裹挟而已。所以企业会计准则要强化对违法乱纪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给予严肃惩处。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力度才能够更好的从源头阻止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作伪行为。

(五) 采取多重保障措施

对于导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出现问题的客观风险, 上市公司应该设置多重保障措施, 既不能完全依靠企业内部审计, 同时也不绝对信赖会计师事务所。而是要让这些机构共同发挥作用, 彼此印证, 从而在上市公司没有任何主观违法思想倾向的情况下, 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为广大的投资者和政府审计机关提供真实、客观的会计信息。另外, 上市公司还应该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层面进行强化, 减少会计违法行为的出现, 为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驾护航。

六、结论

从微观层面上来看,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失真不仅会掏空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 破坏上市公司的信誉, 给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同时也是在损害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从宏观层面上来看,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我国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秩序, 同时也是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权威的挑战。所以政府机关和上市公司必须要切实的重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 致力于通过公司内外部审计机构落实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摘要: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时效性以及内容性等方面探究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发现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质量上存在信息失真、信息不及时以及信息不充分等问题。然后本文系统的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结合问题与原因给出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对策, 以便于促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督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外部审计

参考文献

[1] 董文华.论企业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J].现代营销 (下旬刊) , 2015 (10) :52.

[2] 胡丹丹, 司玉娜.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2) :69-70.

[3] 王婷婷.浅析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企业导报, 2015 (15) :35.

[4] 呼阳春.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18) :62.

[5] 胡子木.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5 (33) :59-61.

[6] 高娜.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0) :156.

[7] 李玲.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5 (21) :77.

[8] 陈芋彤, 石成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 2015 (36) :40..

[9] 刘晓蓉.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5 (22) :3-5.

[10] 张明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与对策[J].时代经贸, 2015 (17) :23.

[11] 肖玲.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规范建议[J].企业导报, 2015 (05) :96.

上一篇:照明工程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对策下一篇:浅析管道工程施工机械的适用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