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2022-09-11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有效性不强,即教育效果不明显。很多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投入了很大人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效果来说是甚微的,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领导体制,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供组织保障

有效的领导体制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根本所在。高职院校可尝试建立直线职能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即在党委领导下有一名副书记兼副校长分管,并下设学生处、学工部、团委、院系党总支、德育教研室等相应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统一教育和管理学生,取得教学和管理育人的良好效果。这有利于保证党委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的有机结合,保证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合理、信息畅通、反馈及时,避免了多头管理、相互扯皮等现象,可有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2加强队伍建设,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人才保障

2.1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聘配备工作

建设好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把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选拔到高职学生思想工作队伍中来。这支队伍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拥有深厚的知识底蕴,还应具备一种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状态。

2.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是加强队伍建设的关键。要建立日常培训、职业培训和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日常培训的重点内容为政策、文件学习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着重提高辅导员政策水平和处理日常事务能力。职业培训的重点内容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培训。专业培训重点内容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着重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

2.3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发展建立政策保障

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地位和待遇,关心这支队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多渠道的较为宽松的分流发展空间,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动态中实现稳定,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立与“学分制”和“自主择业”相配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有效的运行机制

3.1改革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贴近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要与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奖学金评定、困难生工作等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可亲可近。加强“两课”建设,是巩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必须构建一种“走出课堂、面向生活、注重实践”的综合性、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

3.2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坚持三个原则:坚持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学习和贴近学生生活;坚持关心学生的主体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思想教育工作双向互动、平等交流。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建立师生一对一、面对面咨询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咨询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就是把学生与老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老师以专家的身份为学生提供成长成才的咨询,学生要求咨询是一种个人主动行为,体现主动,体现需要。老师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含或隐含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笔者认为这种思想教育运行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符合学生思想个性化,独立性强的特点,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从过去的普遍教育的层次推进到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心理层次。

3.3改革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要占领网络阵地,拓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首先,要充实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组织专家制作一批思想性强、教育性强、趣味性强、适应性广的信息资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把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引向“立体”,由“单色”引向“多色”,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其次,要健全网络管理体制。高职院校要对形形色色的信息进行“过滤”、“把关”,加强校园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再次,要利用网络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可以走进网络去了解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自己的诉求,师生通过论坛、网络、邮件、留言等方式进行沟通。这种互动性、引导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真正提高教育实效。二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培养良好的校风、学风、干部作风。3.4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的奖学金测评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提供激励机制

首先,测评内容要全面,包括德行表现、学习成绩、体育锻炼成绩等,学生思想政治表现要作为首要条件纳入奖学金的测评标准。其次,测评方法要科学、公正,要具有导向性。再次,测评程序要公开。奖学金的测评方法、程序、结果要在班级、院系和学校逐级公示,接受同学的监督和评议。从实际实施情况来看,将德育成绩科学地纳入奖学金测评,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思想教育变为主动的参与思想教育。

4构建社会、家庭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三维互动的育人环境,为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环境保障

4.1构建或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约束和规范、感染熏陶和相互激励作用。高职院校应建立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环境;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实千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组织环境;建立平等、互动、开放、有序的学习环境;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学生评价环境;建立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诚信、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立服务性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环境等途径来构建和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4.2发挥良好家庭环境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学院通过召开家长会、辅导员定期与家长联系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发挥了家庭教育在思想教育中积极作用。

4.3优化社会环境

全社会都要关心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良好社会环境的创建需要政府的主导,倘若没有政策的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的建立就不可能成为现实。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相配合,形成顺向合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一定会有大大提高。

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从组织领导体制、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育人环境等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对策

上一篇:色彩课程自主学习培养艺术类中职生意志品质的实践研究下一篇:探析化工教学中仿真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