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2022-09-11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反思,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在教学中十分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1 充分发挥阅读的自主性

学生“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了阅读教学课堂的主人。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想学习的可能性,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权利。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作者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们知道,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在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才在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得到最大发挥。这样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而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也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这样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这样就能激发创新的兴趣。从而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2 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气质都不一样,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语文课正是师生个性自由驰骋的领域,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独立自主地感悟。

学生在阅读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感悟,必然会有些不同,带有浓重的个性化的倾向。因为,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即使对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甚至同一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里,对同一课文的感悟也会有差异。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学生独立自主的感悟,是正常的、健康的、可喜的,教师要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的,正是学生这种不同的阅读感悟。这种个性差异的阅读感悟,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 激发和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首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给每个学生以平等。没有主体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谈不上平等、民主。既然没有民主,那学生的参与就不是主体参与,而是被动、消积地参与,这时候的学生还能有自己的见解吗?例如,我们一位老师上《麻雀》一课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发生的整个事件中,老麻雀是勇敢还是胆怯呢?在学生说自己的观点时,有一位不爱发言的学生举起了手,老师立即叫起了他,并用鼓励的目光注视着他,对他的回答老师给了充分的肯定。在学生说了自己的观点后,老师也说了自己的观点,并强调老师的观点并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只要我们思考过就是好的。真正体现了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

其次,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还表现在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特长。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去衡量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如课文《龟兔赛跑》的教学过程,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许多见解:乌龟怎么能和白兔赛跑,这是不公平的;白兔怎么会在路上睡得那么死,要等乌龟爬到它才醒来,这不大可能。教师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再次,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求异、求新。要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必须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促使学生努力寻求独特认识、感受。如课文《落花生》教学中,老师并没有象以往一样引导学生学习花生的默默无闻,不炫耀,不张扬。而是提出了一个辩题:“当今社会,你想做象花生那样默默无闻,不炫耀,不张扬的人还是想做象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善于表现自己,张扬个性。”学生兴趣大增,讨论之声顿起,有的学生说要做像苹果那样的人善于表现自己,很自信。有的学生说既想有花生的品质,也想有苹果的勇气和自信,花生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是苹果的自我表现和推荐也是值得赞赏的。可见,学生的理解远比老师教他的丰富而深刻,最重要的是他已经思考过了。

4 真诚尊重学习的选择性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真诚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从根本上讲,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创造性的劳动过程,创造性越高,学习的效果应当越好。自主选择是一种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的体现。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就应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初读课文时,我们往往要检查一下学生是否真的读通了课文,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和同伴一起来分工朗读课文,有时还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最难读的句子,或者挑一个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来潜心品读……把读的选择权充分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深读课文时,我们要启发学生去提炼课文的主线,然后开门见山地提出研读专题,以便学生充分地展开有选择性地学习。此时,我们可以把学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研读的质量。如教五年级《桂林山水》这一课,我在和学生一起提炼了课文主线后,出示了研读专题:你喜欢漓江的水,还是喜欢桂林的山呢?请你说说自己的理由。然后老师就让学生分小组有选择地学习课文,喜欢桂林山的就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喜欢漓江水的就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因为学生阅读的是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然非常投入,学习效果也就出来了。

学生们进行阅读时,学习活动愈是自主,那么阅读的过程就愈是反映学生的个性,就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我们教师就必须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条件去自主探索,去读书研究,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

摘要: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反思,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在教学中十分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注重发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并重视学生的体验,真正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

关键词:阅读,自主,感受体验

上一篇:细晶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盘条质量问题改进下一篇:“无纸化办公”时代书法教育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