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苹果产业的现状

2022-08-16

第一篇:静宁苹果产业的现状

赴甘肃省静宁县学习考察苹果产业建设的报告

10月13日至17日,**县组成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团长,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团长,县委办、政府办、财政局、农业局、果业办及12个乡镇(管理区)党委书记为成员的党政考察团,赴甘肃省静宁县就苹果生产、管理、销售、技术服务等进行了考察学习。

考察团一行受到了静宁

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乡镇的热情接待,先后在静宁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铎、县委常委路韬等领导的陪同下,深入静宁县李店镇常坪村山地果园示范点、治平乡胡家塬果园示范区、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通达果汁静宁分公司、城川乡东山梁果园示范区、鼎元纸制品有限公司、工业品公司纸箱厂等地进行了现场考察。随后,考察团全体成员与静宁县有关领导和部门工作人员举行了座谈会,在认真听取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的详细介绍后,双方就苹果产业发展和扩大教育合作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大家踊跃发言、畅谈感受,加深了相互了解,建立了良好友谊。这次考察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时间紧凑,既使全体考察人员亲自感受到了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也使大家深受启发和教育、深受震撼和鼓舞,进一步深化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为全县坚定不移地发展山地苹果产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静宁县基本县情

静宁县位于甘、宁两省(区)交界处,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中线重镇,素有“陇口要冲”之称。312国道和平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比较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传说中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建县已有多年的历史。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静宁,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曾在界石铺宿营,策应红

二、四方面军北上,完成了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全县总面积219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392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2319个村小组,总人口48.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97万人。全县海拔1340米—2245米,年均气温7.4℃,无霜期159天,日照时数2252小时,年均降水量423.6毫米,可靠值285毫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静宁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a产品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和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认证四张国家级名片,红富士苹果被评为“中华名果”、“中华金果”和奥运特供果品一等奖,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苹果二十强示范县、全国教育、文化、科技、经济林产业先进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体育先进县。,全县生产总值16.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5亿元,财政总收入596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34万元,财政总支出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79.5元。全县有5000多人参加高考,其中二本上线2319人,超过了甘肃的高考状元县——会宁县,成为静宁在甘肃省又一张靓丽的名片,真正实现了穷县办出了富教育、强教育的目标。

二、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主要做法

静宁县苹果产业建设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探索起步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至1987年)、示范推广阶段(1988年至)和产业化经营阶段(至今)。目前,全县果树经济林总面积达7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7.6%;其中苹果总面积60万亩,挂果面积30万亩,红富士品种占总面积的95%以上,全县户均果园面积达7.4亩,人均1.6亩,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发展格局。,全县农民人均从果品中获得纯收入89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2%;今年预计人均果品纯收入13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4.8%,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0%,收入5万元以上的约占20%。全县先后有14.5万人依托果业脱贫。静宁县发展苹果产业的做法,有关领导介绍时将其概括为“五动”,即行政持续推动、干群协调联动、项目和典型牵动、科技推广驱动、建办龙头拉动。结合一路看、一路听的情况和考察人员的感受,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突出主导地位,行政持续推动。静宁发展苹果产业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学习了我们陕西延安、礼泉发展苹果的经验之后起步的,与陕西、山东等苹果老产区相比,应该属后起之秀。静宁人经过探索总结后,认准了果品产业这条路,并且毫不动摇地走了下去。特别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静宁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果品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来抓,倾注全县之力,凝聚全民之志,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做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始终不变调

、不松动、不停步。县委、县政府根据苹果产业发展阶段,及时作出一系列促进果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夯实目标责任,从严督查考核,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推动了苹果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二)精心谋划布局,突出规模经营。静宁县县长陈铎说:“通过多年来发展苹果产业,最大的体会就是一个产业的提升靠的是规模效应,没有规模就谈不上产业

,小规模小效应,大规模大效应。”也正是认准了这一“制胜法宝”,静宁县在苹果产业发展中,突出规模经营,精心谋划布局,在做好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整村整乡的扩大面积。,农业部将静宁县划定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后,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全力加快苹果产业面积扩张,每年以5万亩速度大上苹果。以来,甚至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扩张。静宁的目标是,到2012年,实现适宜区全覆盖,全县果园总面积达到80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达到2亩左右,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3000元,龙头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20%,建成全国优质果品大县、全国果品出口创汇基地。

(三)依靠科技支撑,主攻质量效益。苹果产业在上规模的同时,静宁县坚持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做到了“三个突出”,即突出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应用,突出广大果农的技术培训,在精管理、细服务上做文章、求效益,有力地提升了果业生产效益。坚持把果树栽植与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同步走,现在每家果农都至少有1名技术人员。“一年定杆、两年重剪、三年拉枝、四年挂果、五年丰产”的幼树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和“树形改良、测土配方、均衡施肥、保肥节水、综合防治、单果管理”等挂果园提质增效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果园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盛果期果园最高亩产达1.2万斤,商品果达到95%,优果率达到60%,亩收入可达3万元。静宁县瞄准国际高端市场,全面加强产品和基地认证,先后建成30万亩绿色果品、3000亩良好农业规范(gap)和3.8万亩出口基地,基地认证面积达到34.1万亩,占全县果园总面积的49%。与此同时,静宁县积极参加各类重大农产品展览节会,持续加大果品营销力度,使得静宁苹果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不仅畅销国内大中城市,而且走出了国门,先后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成为甘肃省果品直接出口创汇第一县。

(四)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升级。静宁坚持走“以农业产业化支撑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有效整合各种农业项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按照“放水养鱼、藏富于民”的思路,尽最大可能减免各项税费,支持和帮助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带动产业整体优化升级。通过招商引资办龙头、吸引民资办龙头、扶持能人办龙头等方式,不仅有力地延伸了产业链条,加快了地方特色工业发展,而且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逐步形成了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产业体系。目前,静宁县已建成了通达果汁、常津公司、恒达纸箱等40多家贮藏营销型、包装配套型、加工增值型龙头企业,年贮藏能力达15.8万吨,加工转化能力7万吨;发展各级各类协会组织33个,初步形成了种苗繁育、技术推广、贮藏增值、加工转化紧密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静宁全县一半以上苹果可以就地贮藏,实现了季产年销,确保了高价出售,有效规避了苹果集中上市带来的市场风险。

(五)坚持典型引领,实行干群联动。静宁苹果从起步到现在,走过了20多年艰辛历程,也同样经历了曲折和反复。据治平乡党委书记介绍,1988年全县苹果发展起步时,该乡胡家塬作为全县的示范点,发展的500亩苹果曾经是静宁县的一张名片,让当地群众尝到了甜头,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胡家塬发展苹果的成功经验在全乡、全县大面积的推广以后,由于大多数群众认识不够,果树栽了毁、毁了栽,几经反复后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这也是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静宁始终将典型引领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不懈的抓点示范,建成了一大批苹果产业“万亩乡”、“千亩村”和果品收入“万元户”,在反复算账和深入宣传下,“以果兴农”的方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拥护和支持。目前,全县已建成7个果园化乡镇、60个专业村及一大批示范户,这些典型有力地促进了苹果产业由点上突破向面上拓展的跨越。就在我们考察途中,静宁北部苹果发展缓慢的乡镇用大轿车拉着干部群众也到南部乡镇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在发展苹果产业过程中,静宁各级干部勤学苦练、埋头苦干,深入田间地头,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以良好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与配合。在静宁考察每到一处,无论是县级领导还是乡镇、部门领导,无论是行政干部还是专业人员,向我们作介绍时,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在苹果产业建设方面,个个都是行家里手,对苹果生产管理的各项技术都十分娴熟,这足以看出静宁县各级干部在推进苹果产业建设中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付出的艰辛努力。有这样一批干部做支撑,有全县群众齐参与,静宁苹果产业能够做大做强可想而知。

三、考察启示

(一)必须坚定发展山地苹果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静宁县与我县同属黄土高原地貌,同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县年平均气温8.1℃,年均降水量520毫米,可靠值474.2毫米,日照时数2332小时,三项指标均高于静宁县,特别是降水量高出静宁县100-190毫米;无霜期142天,略少于静宁县。我县山地果园多处于海拔1300-1600米之间,而静宁县苹果园处于海拔1340-1800米之间。以上物候指标对比表明,我县多项指标都优于静宁县,也就是说,我县的气象条件较静宁更适宜于发展苹果。静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成就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在类似我县这样一个相对于我市南部塬区而言的高海拔、低气温、少降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可以发展苹果,而且能够生产出好苹果。因此,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紧盯建设二十万亩山地有机苹果基地县的目标,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把苹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项骨干产业来培育,努力做大兴果富民这一惠民“蛋糕”,全力加快产业富民进程。

(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的思路不动摇。要认真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既不急功近利、盲目冒进,也不瞻前顾后、裹足不前。要充分借鉴静宁县发展苹果产业的经验,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全力加快我县苹果产业建设步伐。一要充分发挥山地梯田优势,按照“近村、近路、近水源”的要求和“三类地、三类农户不栽”的原则,做好选地、定户工作,确保苹果产业起步好、站得稳、走得远。二要大力推广挂果园大改型、强拉枝、有机肥、网覆盖“四大关键技术”和幼园修剪、拉枝、追肥、间作、灭鼠“五大基本技术”,全面提升苹果生产管理水平。三要坚持典型带动、效益驱动,把培养典型作为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完善“三长办点”机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批不同生产阶段、不同类型的苹果专业村、专业户和示范园,用身边的典型引领带动苹果产业发展。四要认真借鉴静宁县砾石覆盖、等冠扩盘、孔填秸秆等节水保墒的好经验、好做法,立足水保措施,积极引进推广旱作农业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大果园集雨水窖建设力度,尽最大努力化解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必须坚持产业化发展的理念不动摇。一是要优化布局,扩张规模。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支持和帮助基础好、有积极性的乡镇村组率先发展,以建设苹果产业万亩大乡(镇)、千亩产业带和专业村、专业户为抓手,推动苹果面积迅速扩张;要围绕实现“一业致富”的目标,适度把握农户规模,倡导户均栽植苹果10—20亩,人均3—5亩,进入盛果期后,户均年收入达到4—5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二是要健全体系,优化服务。要结合我县苹果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尽快建立和健全“五大体系”,即技术服务体系、苗木繁育体系、贮藏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防雹减灾体系,努力形成种苗繁育、技术推广、分级包装、贮藏增值、加工转化紧密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促进苹果产业健康成长。三是要扶持龙头,延伸链条。要按照工业化理念推进苹果产业建设,遵循《**县山地苹果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全面推广苹果生产管理集成技术,做到各个环节环环紧扣、有效衔接,不断提升果品产量和质量。要积极扶持建立一批与苹果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断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提高产业效益和附加值。四是要加强营销,打造品牌。要充分借助“刘**将军故里”和“中国革命红都”的特殊政治优势、地域优势和品质优势,加大对所产苹果的包装和宣传力度,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打响叫亮“**南岭苹果”品牌,以品牌赢得市场。

(四)必须坚持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不动摇。任何一项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行政强力推动都是必不可少的。静宁县发展苹果产业也经历同样的阶段,行政推动也是其获得成功的宝贵经验之一,即使是发展到了目前的水平,行政推动仍然是县上抓苹果产业的主要措施。我县苹果产业有着近30年的发展历史,特别是双河乡南岭苹果最为典型,这也是**能发展山地苹果的最有力证明。之所以苹果产业几经周折后,没能发展成长起来,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持之以恒地狠抓实抓。以来,我们抓住全市“苹果北扩”的战略机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苹果产业确立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主导产业,经过近3年的艰辛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县苹果产业建设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今后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全县上下务必将苹果产业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紧盯目标不动摇、强化措施不松懈、科学发展不折腾”的要求,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抓落实。要切实强化行政推动各项措施,全面推行苹果产业建设目标责任管理,进一步调整优化扶持政策,加强领导,严格考核,明确奖惩,努力推动苹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肉牛产业的现状与展望

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们消费能力显著提高,以役用为主的牛逐渐退出劳动力的历史舞台,成为餐桌上大量消费的优质食品。目前,牛肉消费需求强劲和牛肉供应短缺,导致价格迅速上涨。据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统计,2012年我国人均消费牛肉4.2 kg,牛肉消费量552.4万t,排世界26,存栏约6 500万头,牛肉产量554万t。美国农业部预测2013年中国肉牛存栏数将下滑到2011年以下水平,至4 630万头,这大致相当于每28人一头肉牛,而美国是每11人一头。国内牛肉供应已经无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然而当我们的目光聚焦到肉牛提供肉源不足的这一现状时,却忽略了奶牛这一有着巨大潜力的肉源的行业,在肉牛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奶公犊一向是中高档牛肉的生产原料,我国相对滞后,主要依赖进口,奶公犊的科学利用是弥补中高档牛肉缺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我国,奶公犊传统处理方式是出生后直接卖给药厂抽提血清,只有极少数用来育肥牛和小牛肉(小牛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肉类,一般主要来自于荷斯坦公犊牛)的生产,造成了牛肉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牛肉供应短缺和奶业波动的现状,使奶公犊资源的利用逐渐成为政府和研究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奶公犊牛产业将在未来中国传统乳业和肉类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相应的奶公犊牛饲料饲养以及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则对我国奶公犊牛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1 国外奶公犊牛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利用奶公犊牛生产高档小牛肉作为终端食品消费的国家,主要在欧洲和北美,据统计,欧盟有45%牛肉来自奶牛群,英国80%来自奶公犊与淘汰奶牛,美国30%来自奶牛,日本牛肉55%出自奶牛群,其中80.3%出自奶公犊(陈宁,2008)。在西亚以色列等国肉牛产业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国内肉用牛占16.1%,奶公犊牛和淘汰奶牛占45.7%,大约10%公犊牛出生后被转到育肥场,在6月龄、体重220 kg时出售(罗晓瑜,2012)。小牛肉生产主要是以奶公犊牛利用为主,同时也有一些其他品种,如奶牛和肉牛杂交的后代、肉用牛专用品种安格斯和利木赞等。

1.1 欧盟小牛肉生产概况

在欧盟,奶公犊牛主要用于生产高档小牛肉,前3位生产国分别是荷兰(150万头)、法国(140万头)和意大利(80万头)。2008年欧洲共出栏580万头小犊牛用于高档小牛肉生产,共生产了806 000 t胴体,欧盟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耗1.6 kg小牛肉,最大的消费国家是法国(4.4 kg)和意大利(3.6 kg)。利用奶公犊牛生产小牛肉产量最大的国家是荷兰,其次是法国(Sans,2009)。荷兰利用月龄6-8个月的奶公犊牛生产的高档小白牛肉占市场份额50%,其他50%来自淘汰奶牛肉和少量肉牛专用品种提供的牛肉(张越杰,2011)。

1.2 北美小牛肉生产概况

在北美,利用奶公犊牛生产小白牛肉仍然是美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大概能够带来7 亿美元的收益,同时,小白牛肉生产相关的产业链,如犊牛和乳品加工副产物贸易等能够为美国奶牛业带来2.5 亿美元的收益。美国小白牛肉生产地主要为印第安纳、密歇根、纽约、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和威斯康辛等州,

主要生产模式为家庭犊牛肥育场,每个家庭大约饲养250 头犊牛,他们购买体重约为100 磅(45 kg)的犊牛,主要为荷斯坦,饲养18~20 周,体重达到475~500 磅(215~227 kg)时屠宰。

2011年,加拿大1 235个农场饲养了235 037头奶公犊牛用于生产小牛肉,魁北克省占52%,安大略省占45%,其余3%来自内阿尔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其中,30%是全乳饲养生产小白牛肉,约5个月龄体重达到182~205 kg出栏屠宰;70%用于生产小红牛肉,经过6-7月龄体重达到272~319 kg出栏屠宰(Greter,2012)。

1.3 奶公犊牛的饲养和福利制度

欧盟国家和北美等对小牛肉需求量较大的国家,其奶公犊牛生产利用已经专业化、研究系统化,形成了十分完整的全产业链运作。以欧盟和北美为代表的奶公犊牛生产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日增重在屠宰日龄时普遍可以达到1.25 kg以上,各国农业部或生产协会都制定了一整套犊牛的饲养管理规范、屠宰标准、胴体和肉质评定。

奶公犊牛饲养的福利不仅仅体现在对饲养环境的要求上面,欧盟和北美等国家已经相继出台了奶公犊牛饲养标准细则,涵盖动物营养、疾病防治、动物行为和运输条件等要求。以加拿大为例,其先后在1994和1998年出版了关于奶公犊牛饲养的实施细则和福利审查手册。

1.4 奶公犊牛屠宰分割

北美肉类加工协会出版的肉类购买指南和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出版的小牛肉的胴体和分割标准对小牛肉的屠宰分割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规定,包括分割部位名称、产品编号、各部位重量范围以及条形码等相关内容。

美国小牛肉质量等级依据梯形结构和肉质,主要包括:特级(Prime) 、优级(Choice)、精选级(Select)、标准级(Standard)和实用级(Utility);产量等级:无。加拿大现行犊牛胴体分级由加拿大食品检疫局(CFIA)制定,胴体重在180kg以下的犊牛肉根据肉色、肌肉度和脂肪覆盖度共分3等10级,为A

1、A

2、A

3、A

4、B

1、B

2、B

3、B

4、C1和C2。

欧盟犊牛肉分级标准主要有肌肉颜色、胴体形态和脂肪覆盖3个指标,肌肉颜色以分值作为评判标准,其中1-10是评判白牛肉,11-13评判粉牛肉。胴体评判主要分为6级,针对肌肉组织的主观评定,包括S(Super-超级)、E

(Excellent-优良)、U(Very good-非常好)、R(Good-好)、O(Fair-一般)、P(Poor-差),其中每一级又分为3级。脂肪覆盖程度用数字1(Low-非常少)、2(Slight-少量)、3(Moderate-适中)、4(Fat-丰富)和5(Very Fat-非常丰富)表示,分值高则脂肪厚。

澳大利亚小牛肉按照热胴体重是否超过150 kg,分为轻型小牛肉和小牛肉两种,其中轻型小牛肉又具体分为不超过40 kg和不超过70 kg两种,小牛肉热胴体重70.1~150 kg。按肉色分为V

1、V

2、V

3、V4和V5。

其屠宰加工后的副产品,如脂肪和脂肪酸、肠、骨头、角和蹄等在医药、食品、化工和轻工纺织等领域都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2 国内奶公犊牛产业的生产现状

2.1 国内奶公犊牛产业的生产方式

我国奶牛品种主要是中国荷斯坦牛。我国没有权威的奶公犊统计数据,如果按成年牛60%、繁殖率70%、繁殖后代性别比率50%及犊牛成活率95%的比率计算,

奶公犊产量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97.5万头,2007年约298万多头。

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对2008和2009年全国奶公犊利用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奶公犊的利用途径是育肥和提炼血清。曹兵海(2009)对全国范围内奶公犊牛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在包括奶牛主产区的23个省(区)获得了395个样本(奶牛养殖场、小区、户),其中有效样本192个,结果显示:

1)奶公犊牛的肉用利用率为69%(其中育肥利用率为54%),抽提血清利用率为31%。同时,还有部分犊牛出生后直接宰杀卖肉或卖给牛贩子等。

进入2013年,奶公犊牛饲养规模迅速增加。以黑龙江省为例,现有奶牛养殖场、小区及养殖户出生后的奶公犊牛90%进入育肥生产领域,但生产方式比较粗放,经过30个月左右的饲养周期,体重达到500 kg左右时以育肥牛出售,终端产品牛肉没有细分。

2.2 国内奶公犊牛产业的生产水平

目前,我国国内奶公犊牛生产水平非常落后,与成熟的欧美发达国家奶公犊牛生产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但是我国也已经具备了奶公犊牛产业发展的基础。

2.2.1 拥有较大的奶牛生产群体

据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统计,2011年全国奶牛存栏1 440万头,按此数据推算,我国每年大约有300万头以上的奶公犊牛产生。

2.2.2 生产技术体系初步完善

我国在200

7、2008年初步完成了奶牛和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在各主要省市完成了首席科学家和实验站的设立,围绕奶公犊牛生产的相关科研试验已经陆续开展。

2.2.3 国家政策和资金

政策方面,农业部在2003年第一轮《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制定并实施了《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全国奶业发展规划2009-2013》等若干关于支持奶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资金方面,2008-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38亿元;2013年,农业部加大对奶源建设的投入,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资金从5亿元增加到10亿元。

2.2.4 专业化企业

2009年4月8日,神泽集团正式成立,是中国首家按照欧盟最高标准从事小牛肉一体化生产、屠宰、加工和销售的企业,以满足中国和欧洲市场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因此,我国奶公犊牛产业已经具备了市场需求,国家政策资金支持 、完善的科研体系和产业化基础,起点较高。

3 肉牛产业发展的未来

按我国农业部和欧盟专家对奶量分析的数字折算,到2030 年,中国能繁母牛存栏将达1 500万头以上,以每年60%繁殖率、85%成活率,其中50%是公犊牛计算,届时将有382.5万头奶公犊牛出生。因此,充分利用我国奶牛资源,利用奶公犊牛进行牛肉生产具备良好的物质基础。

3.1 良种繁育

良种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物质基础。目前,国内外采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MAS),直接从DNA分子水平上反映种间差异,不受环境、发育阶段、组织等影响,稳定可靠,多态性好,因而在家畜育种中被广泛利用(李娜,2012)。据统计,我国先后引进20余个肉牛品种,杂

交改良牛约2 000万头,500 kg体重的育肥牛屠宰率58%~61%,净肉率48%~50%,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自主育成夏南牛、延黄牛和辽育白牛3个肉牛新品种(牛志,2011)。

虽然我国牛品种很多,多年的育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我国良种繁育工作仍然面临着:主要肉牛品种育种思路不清晰,自主培育种牛机制不完善、地方牛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能力不强、缺乏肉牛杂交改良规划等问题。

3.2 国家、行业标准

饲养标准中肉牛营养需要是肉牛饲料配方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合理利用饲料、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和实现科学化饲养的基础(伊涛,2010)。目前,主要有美国 NRC(2000)肉牛营养需要量、英国 ARC 肉牛饲养标准和法国 INRA 肉牛饲养标准、中国肉牛饲养标准(2004)、日本肉用牛饲养标准(2008)。虽然现在肉牛生产可参考的饲养标准已经提供了比较详尽的内容,但是与生产实践的距离还是很远,特别是在基层养殖户中,有些养殖户甚至用肉鸡料饲喂育肥牛,因此,如何将饲养标准在肉牛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还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花大量时间进行推广,同时通过实践数据的反馈提高和修正饲养标准,如2009年英国更新饲养标准,对肉牛维持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都进行了大幅度上调。目前,我国利用奶公犊牛生产牛肉,其饲养标准还处于空白阶段,因此,要借鉴国外已有相关饲养标准,通过目标产品定位,即利用奶公犊牛生产什么样的牛肉,开展相关试验研究,提高我国肉牛产业化饲养标准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这方面,日本的和牛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随着进口牛肉贸易自由化,为了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牛肉,日本更加重视脂肪杂交。

我国先后在2003年7月和2011年12月颁布了牛肉质量分级的农业行业标准(NY/T 676-2003)和牛胴体及鲜肉分割国家标准(GB/T 27643-2011),来指导和规范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牛肉产品的生产。2008年6月,农业部“948”项目和中法肉牛合作项目支持完成的“中国肉牛追溯系统”为我国生产可追溯牛肉进奥运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受制于我国牛肉产品的消费传统和消费水平的制约,目前市场上由规范的肉牛屠宰加工企业生产的牛肉仅占15%左右(王国桂,2006),同时,尚没有一套完整的犊牛肉分级系统,无法正确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如何生产和选购优质小牛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食品加工、安全产生的的各个环节,要吃得明白、吃得安全和营养,对牛肉产品的详细说明有利于牛肉产品的销售和增加牛肉需求。在美国,同样是700磅(315 kg)重的优级和精选级胴体的价格差为每头0~140美元,因此,肉质评级体系可以使肉牛生产者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通过评级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借鉴GMP、HACCP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推行我国牛肉生产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以提高我国牛肉生产水平、牛肉质量及市场竞争力(高峰,2002),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牛肉产品,对促进肉牛产业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牛肉生产的相关部门,包括政府、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要引导消费者对牛肉营养价值认识的不断加深,牛肉生产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将市场细分,开发新产品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喜好,在关注牛肉产品本身消费的同时更要关注其产品相关的“文化附加值”,积极拓展和提高肉牛产业链的整体价值,培养消费者对国有品牌的忠诚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未来肉牛市场的竞争将是十分激烈的,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牛肉生产企业的有力竞争,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3.3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肉牛产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人均拥有的成熟土地资源0.21 hm2,仅为澳大利亚(25.16 hm2)0.8%;人均水资源2 292 m3,仅为加拿大(98 462 m3)2.3%(武英耀,2009),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我国约有 0.87 亿 hm2草地沙化、退化、盐渍化,水资源生态严重短缺,我国有 18 个省区、30%国土、60%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李季,2009)。而肉牛饲料中粗饲料饲喂量占80%左右,如果接近美国的产量,实现年产1 000万t牛肉的目标,仅肉牛产业每年就需要大约18 250万t粗饲料,因此,肉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和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要坚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的18亿亩耕地红线 ,确保我国粮食产量安全,从国家政策层面对自然资源进行了保护,也间接地保护了肉牛产业发展必须的自然资源。

3.4 营养研究

肉牛养殖发达国家对于肉用犊牛的营养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01 年在犊牛营养需要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出版了奶牛营养需要(NRC)第七版,但是很显然犊牛的营养策略受研究经费所限制,并不是最佳营养需要(Amburgh,2005),NRC(2001)关于体重低于 100 kg 的犊牛营养需要是根据 100~150 kg 体重青年母牛生长需要量推算的(云强,2010)。

蛋白质是经济动物在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研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虽然国外科研工作者对犊牛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展开了许多研究,但是研究结果并不一致,Roy(1980)和Luchini(1991)认为出生 8~10 周龄犊牛料中粗蛋白质(CP)含量应为 16%~18%,而Leibholz 和 Kang(1973)认为犊牛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为 15%时,可以与 18%蛋白质水平获得相同的增重效果,只是氮沉积较低。

由于我国奶公犊牛产业刚刚起步,生产水平还比较低,相应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在近几年大量展开。1991年,我国针对后备奶犊牛的营养需要陆续展开研究;2000年以后,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刁其玉老师为代表的团队(张蓉,2008;李辉,2008;张乃峰,2008;张卫兵,2009),从营养的水平、来源、模式以及添加剂等对后备奶犊牛展开了相关的初步研究,同时部分研究者(张召兄,2007;王文奇,2006;李伟,2010)开始从奶公犊牛营养角度出发,围绕着奶公犊牛的生产利用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研究结果更多趋向于高蛋白质犊牛料体现出较为良好的生长性能。

受生产力水平、居民消费能力和习惯的制约,我国奶牛和肉牛产业都没有对利用奶公犊牛生产牛肉进行深入研究和生产应用,目前,我国并没有奶公犊专用饲料和相应的提前断奶技术,因此,奶公犊养殖者不能对规模化养殖奶公犊进行设施投资。

第三篇: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取得的上述进展,主要不是政府产业结构政策推动的结果,而是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和市场改革取向的深化提高了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一方面,“九五”期间我国经济的基本态势由需求不足转向了需求过剩,商品的普遍过剩迫使企业调整生产结构和进行技术升级。另一方面,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全面系统推进,增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不仅能够对产业结构进行增量调节,而且能够通过破产、兼并、合并等方式进行存量调节,从而能够实现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较快调整。

尽管“九五”期间过剩经济的运行态势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但是,由于受到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的约束,三次产业的结构性偏差没有得到有效调整,第三产业因受到政策性进入的限制发展仍然相对滞后;1994年国家指定的主导产业(机械电子、汽车、化工和建 筑)在“九五”期间虽然得到了巨额财政资金和大量优惠政策的扶持,却未能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也没有能在国民经济中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其主要原因也在于政府的过度保护政策(包括关税、进入限制和高价格)使它们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的压力和由竞争引起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动力。此外,产业发展与科技发展的体制性分离、科技开发与运用的制度性问题,也制约着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从上述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除了在市场机制尚在形成中的改革开放初期,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调整农、轻、重结构的政策)效果比较显著外,在以后的全部时期里产业结构政策推动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作用十分有限。产业结构政策推行20多年来,长期困扰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失衡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加强“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的政策目标没有能实现,政府重点和着力扶持的主导产业仍然没有摆脱“幼稚”状态,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升级慢等问题依然大量存在。相反,没有能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强力保护、较早和较彻底地摆脱了行政计划干预、引入市场机制的产业,却往往能够快速发展,稳步地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家电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实上,产业结构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不仅在国内存在争议,在国际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以产业政策创造经济“奇迹”著称的日本,对产业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日本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在完成一项有关日本产业政策研究课题后郑重声明:“参加本项目的全体人员都认为,除了战后初期有限的短时期外,高速增长基本上是通过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价格机制和旺盛的企业家精神的作用取得的。……,甚至也许可以说战后主要时期产业政策的历史,是民间企业的首创精神和活力,不断地否定政府控制性直接干预意图的过程。”(注: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版,第535页。)显而易见,日本经济学家这种结论与我国产业结构政策实践的结果也是基本吻合的。

有专家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失效的原因作了具有开创性的分析,认为政府不具备推动结构调整、升级的动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和执行政策)和能力(政府不能判断所选择的产业结构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地实施产业结构政策是造成产业结构政策失效的深层原因。因此,在市场机制已经形成并比较完善的条件下,由市场机制取代政府产业结构政策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是产业结构有效调整的基本途径。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尽管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不断开放的过程,但中国的产业结构政策整体上仍然是在封闭或准封闭的环境下推行的。如果说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那么,“入世”作为外在的强制因素,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而且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结构的构成和资源在不同产业间的配置。

1.入世对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空间的影响。一国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是管理贸易,包括采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限制同类商品的进口和用财政补贴、政府出口信贷等方式鼓励出口;二是优惠措施包括政府投资、优惠贷款、优先满足政府扶持的产业引进技术、进口原材料对外汇的需要等。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条件下或者在能够得到发达国家包容的开放经济条件下,(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实施的政府主导下的产业发展战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于冷战的需要,基本上采取了容忍和包容的态度。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西方开放,西方国家也出于同样的考虑放纵中国。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开始大肆指责这些国家和地区搞不公平竞争,并以种种借口进行经济制裁。)一国能够运用这两种政策工具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发达国家不再包容并转向关注经济竞争和要求严格执行世贸组织规则的今天,管理贸易和优惠措施等产业政策工具的运用都将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管理贸易看,WTO的一系列规定基本上取消了各成员国独立的贸易政策权。在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框架下,中国已不可能用高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和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各种非关税保护也受到了严格限制。在失去管理贸易政策工具的情况下,以发展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结构政策相当程度上也就无法实行。同样,在WTO的框架下,各种旨在扶植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优惠措施也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施行的空间。因为WTO的国民待遇原则,要求各国政府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如果政府选定产业内的所有内外资企业为扶植对象, 不仅超出了政府财政等资源的承受能力,而且也失去了扶植的意义。如果选定部分内资企业为扶植对象,则又违反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可见,入世极大地限制了产业结构政策施行的空间,导致产业结构政策效应大大弱化,具有歧视性和倾斜性的产业结构政策将趋于无效。入世对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弱化,意味着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功能的增强和市场配置资源主导地位的确立。政府应尽快适应这一变化,及时把政府的产业政策功能由直接培育产业转向为产业的合理布局创造有效、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上,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和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市场价格的作用,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入世后的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1)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将加快。当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它们在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含量的信息产业、第三产业的同时,逐渐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相对滞后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向海外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完成工业化之后,也开始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它们在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将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其它发展中国家转移。当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势必有力地促进中国的产业重组。一方面,中国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大量廉价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使得中国日益成为外国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理想场所;另一方面,入世后中国政府要履行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依据世贸组织的规则

和章程,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法律和制度环境,逐步取消对外资企业在融资、销售市场和经营领域等方面的各种限制,使外资企业享受到国民待遇。外资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条件的改善,将有力推动外商投资规模的扩大,加速外国产业向中国的转移,从而引起中国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

(2)产业结构的布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模式已经由单纯的国家间的产业分工转化为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并存。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主动融入全球化经济,这就使得中国不仅能够根据本国的资源优势,参预国际产业分工,而且能够深入到国际(主要是跨国公司)产业内部组织生产,参预在整体上处于劣势而在产业链条上仍具有比较优势的某一产业的生产和竞争。因此,国际产业分工的这种变化必然导致我国在产业结构布局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同技术水平的产业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并存。同时,参预国际较高层次产业内部的分工,也为我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奠定了技术和管理基础。

(3)入世将使中国产业由均衡发展转向非均衡发展。入世后,中国在赢得更加开放的国际市场的同时,也要向世界其它国家开放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将融为一体,国内竞争力也直接表现为国际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均衡发展各产业部门,构建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为在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资源劣势产业因缺乏竞争优势很难具有自生能力。如果盲目发展这些产业,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延缓经济增长速度。相反,集中稀缺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参预国际市场竞争,则可以分享到更多的国际分工利益,创造更多的社会剩余,积累更多的资本,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因此,加入世贸组织,不仅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而且客观上规定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中国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资源优势所在,共同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一定技能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在产业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有的学者在强调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主张运用关税、配额、出口补贴等贸易政策手段和信贷、补贴、税收优惠等产业政策手段保护和促进幼稚产业的发展。认为如果没有国家的保护和扶持,“即使将来资本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所要求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面对国际寡头垄断市场也将很难发展起来。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夸大了产业结构政策施行的空间和政府执行产业政策的能力。如前所述,在相对封闭的经济时期,政府施行产业结构政策的空间较大,但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却微乎其微。加入WTO后,在政府推行产业结构政策的能力受到了WTO规则极大的限制、独立的产业结构政策难以在一国范围内施行的情况下,再由政府主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更不可能取得成功。(2)对资本积累重要性的认 识存在偏差。资本积累固然不能自动导致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不建立起能够最有效、更快积累资本的产业结构,需要大量资本支撑的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更不可能建立和发展起来。如果把稀缺的资本资源用来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幼稚产业,不仅幼稚产业因缺乏盈利能力影响资本的积累,而且优势产业也会因可用资本被挤占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进而不能提供更多的剩余,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就会因资本积累不足而受阻。(3)对比较优势产业战略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目前我国资源状况的约束下,突出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能够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本支持,而且能够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因为比较优势既

存在于产业间,也存在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内部的产业链上。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布局产业结构,也能形成技术水平不同的、多层次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会因技术断层升级受阻。也就是说,比较优势战略内生的具有促进产业升级的积累和转换机制,随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不断累积,比较优势不断变化,原有的竞争优势产业或产业环节将被新的、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环节所取代,产业结构也就逐步地向高度化方向演进。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具备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双重功能,政府的产业政策的作用主要是根据经济增长过程中必然出现各种资源比较优势变迁,促进产业结构的渐进升级。今后,除了为数极少的关系到国防安全的产业和“市场失效”的公共产品、自然垄断产业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外,其它产业都应该推向市场。对于幼稚产业,国家也不宜在加入WTO的缓冲期内,再度大规模地动员稀缺的国内资本予以扶持,而是引进充分竞争的市场结构,促使幼稚产业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提高其自生能力。如果有些产业在关税保护期结束之后仍未能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就应该进行产业转换,由它们自己在市场中寻找和转入具有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部门中去。

参考资料也有一些!

第四篇:我国宠物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宠物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09年05月23日

摘要:目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宠物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一个庞大的宠物产业链。当然,同其它任何一个新兴产业一样我国宠物产业也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宠物及宠物产业相关内容概说的根蒂根基上,对我国宠物产业发展的近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切阐发,并结合实际,从建立健全宠物产业法律法规;加强行业监管;培育主干企业,提高竞争力;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提出有效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宠物产业的良性发展。

 要害词:宠物;宠物产业;宠物食物用品



 Abstract:At present, compared with US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our country pet economy starts late, but develops rapidly and has initially formed a huge pet industry chain. Certainly, our country’s pet industry has many problems need solving urgently, which is similar to any other new industry. The paper has analyzed in-dep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ed problems of our country’s pet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outlined something about pet and pet industry. Meanwhile, this paper proposes a series of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industry. as follows: formulate and perfect the pet indus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 profession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cultivate the mainstay enterprise,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train the specialized talented person and so on.

 Key words: pet ; pet industry ; pet food and thing



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宠物经济在中国悄然兴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正视。围绕着宠物而产生的一系列生产、发卖和办事等已经无可置疑地以一个新兴产业的面貌出现了。时至今日,宠物产业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商机无限,被业界广泛称为新兴的“向阳产业”。认真阐发一下不可贵出,宠物产业的迅速崛起首要源于以下6个方面的原因:熬头,人平易近生活水平的提高。根据规律,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3000 到8000 美元之间,宠物经济就会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已经超过、达到或者即将达到这个水平。第二,计划生养政策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第三,不雅念上的转变。目前,随着居平易近休闲、消费和情感寄托方式的多样化,城市居平易最近几天益把宠物当作自己的伙伴。第四,人际关系的复杂。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发展竞争压力加大、人际关系相对于淡漠。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面临很多烦恼、困惑,然而又找不到适当的抒发对象。第五,展览自我,寻求价值认同。很多人把养宠物当作时髦和身份的象征来展览个性自我,以期得到别人的价值认同。第六,祈愿生理。一些宠物除了本身的标致、可爱外,还赋有“吉祥物”的文化内涵和平易近众生理。例如:平易近间有乌龟能够“趋利避邪”,象征着长寿以及“水能生财”的说法。由此可以预感,宠物产业必将成为我国国平易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繁荣经济、扩大就业做出重大的贡献。





一、 宠物及宠物产业



(一)宠物的界说

 就目前而言,宠物通常为指具有一定经济根蒂根基的家庭或者个人乐于饲养并为之消费的能够满足人类一定需求的且富有生命力的动物等。从一样平常生活中较常见的狗、猫、鸟、鱼到外形比力奇异的蜘蛛、蜥蜴、乌龟等都是人们广泛饲养的宠物。宠物消费群体首要包孕富豪族、丁克族、单身族、落日族、稚童族五大阶层的人物。



(二)宠物产业

 1.宠物产业的界说

 一般而言,宠物产业是指围绕着宠物而产生的一系列生产、流通、发卖和办事等经济产业链。其内涵首要涉及“宠物赚钱”和“赚宠物钱”两部分。“宠物赚钱” 包孕宠物买卖、配种以及繁殖等交易。“赚宠物钱”包孕宠物寄养、美容、医疗、婚葬以及有关宠物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一系列商品发卖和办事[1]。

 2.宠物产业的内容

 (1)宠物养殖业和经营业

 宠物养殖是宠物交易的根蒂根基。专门的养殖基地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投入,还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及相关经营办理来支撑。养殖成本高,资金周转周期长,行业开始的一段时间比力艰巨。从目前情况来看,天下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养殖场数量并不多;养殖宠物的数量多、精品少;养殖的品种单一,大多数宠物市场和宠物专卖店还是依靠个人饲养为主。宠物经营在很多中小城市也首要以花鸟市场的形式为主,有的处所宠物交易甚至处于“地下”状态,难于办理;而专业化的宠物专卖店只在少数大城市才有。相信随着宠物养殖业本身发展所带来的生产资本的降低以及消费者对宠物质量档次追求的提高,宠物养殖业与宠物经营业的发展将十分迅速。这可称为“宠物赚钱”。以下部分可称为“赚宠物钱”。

 (2)宠物食物业和用品业

 与宠物养殖相比,宠物食物业和用品业的生产以及发卖要灵活很多,在全般宠物业中其所占比例较大,职位地方也比力凸起。与国际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宠物食物、用品市场起步较晚,大部分起步于20百年90年月,但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宠物食物、用品、皮球等生产企业,绝大多数是平易近营企业,其中发展得比力好的,如成都好主人宠物食物,上海三美宠物用品等已在国内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又如创建于1970年的上海忠青宠物链条有限公司是国内熬头家专业生产和发卖宠物链条的中外合资企业,自1980年承接大批量定货后,近年来又与德国、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关系,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销合同签约率100%[2]。此外,浙江平阳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宠物用品生产基地。

 (3)宠物诊疗业和药品业

 宠物诊疗业是陪同宠物饲养而出现的一门新兴行业。宠物诊疗和照顾护士等行业专业性都是比力强的,尤其是医疗系统,它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并且还要配备必要的医疗器械等硬件设施。对刚起步的国内宠物业来说,这方面无疑是落后的,目前在我国少数大中城市宠物医院已为数较多,但证照齐备、设备及医疗条件达标、上档次的较少;中低档次的小诊所较为普遍;很多宠物医院在主营医疗业务的同时还兼营宠物、宠物用品和食物、宠物寄养、宠物美容等。随着宠物饲养的更加普遍,今后宠物诊疗业势必会有一个迅速的发展过程。

 据业内人物先容,外洋由于喂养宠物的人群比例比力大,需求较高,技术水平和查验手段也随之提高;而我国宠物相对于较少,对专门药的要求较低,宠物药生产和查验手段也比力落后。外洋的宠物药品是比力专业和规范的,而国内往往人畜混用,同时,宠物药品价格不属于政府定价范围,不牵涉大部分人的利益。因此完全铺开,实行市场调节价,暂无任何监管措施。目前,国内专门生产宠物用药的厂家不多,仅有长春、广西、成都和湖南的少数厂家,并且这些厂家都不是专业的宠物药公司,而是在生产其它兽药产品的同时兼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药生产已经不能顺应宠物市场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迎合消费者生理的宠物药已迫在眉睫。很显然,宠物药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利润空间极大,宠物药品业这座金矿有待发掘,原有生产兽药的厂家可以考虑进军宠物药市场。

 (4)宠物办事业。

 我国宠物办事业首要包孕:宠物寄养、宠物美容、宠物摄影、宠物婚介、宠物殡葬、宠物网站、宠物培训、宠物保险等,宠物办事业的兴起促进了宠物办事的专业化和系统化。

 ①宠物寄养

 据了解,首都宠物寄养已成规模。其开展宠物寄养办事始于1999年,主如果为了方便人们外出。目前首都大约有十多家这样的宠物医院开展宠物寄养办事,送来的宠物必须要有康健证才能入住,还要有已注射预防针和狂犬疫苗的证明,否则拒绝采用。

 ②宠物美容

 目前在我国少数大中城市,一些宠物美容院提供的宠物美容办事甚至不亚于人类美容,包孕使用的宠物专用香波、宠物浴盆、宠物专用热水器、专用美容台等。一个全套宠物美容包孕洗毛、洗耳、剪脐、修指甲、修毛等,根据宠物体形、品种价格纷歧,全套下来一般不低于100元,市场前景较好。

 ③宠物摄影

 因为青春、生命无法永远,人们总喜欢把美好的瞬间定格,于是各种摄影工作室便红火起来。宠物经济迅速崛起也拉动了宠物摄影。当主人与宠物长期相处时就会产生深厚的情谊,但宠物迟早会“离开”。为了留下永远的记忆,宠物主人通常会选择较为专业的宠物摄影室来为自己的宠物拍影留念。

 ④宠物婚介

 近年来,重庆、南京接踵出现了“宠物婚介”。据南京某店老板先容,很多宠物主人想为爱犬留下后代,却苦于找不到相匹配的同类犬。据悉,来相亲的均为各种名犬,程序是先登记,再拍照,留下档案。最后,当婚介成功后“婚介所”要收5%的中介费。

 ⑤宠物殡葬

 宠物殡葬业在外洋是一个成熟的产业,据调查,在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宠物殡葬可以提供包孕火化、灵柩、宠物墓地、宠物标本,甚至还有专为宠物办事的宝刹,宠物殡葬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据统计,沿海一些发达经济城市如上所述海每一年丢弃的宠物尸体大近万个,至少有30%的宠物主人有宠物殡葬的需求[3]。

 ⑥宠物网站、宠物培训学校、宠物保险、宠物保姆等

 现代生活的富厚多彩以及宠物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要得一些新兴时髦行业接踵进入宠物产业中来,如:宠物网站、宠物培训学校、宠物保险、宠物保姆等。相信,随着宠物爱好群体和宠物产业的逐步壮大,还会有更多的行业不停加入进来。



(三)宠物产业发展的3个阶段

 宠物产业的发展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低级阶段是以单纯饲养、顽耍为主,这一阶段只能看作是饲养动物;中级阶段则是在饲养的前提下,对动物进行训练、医疗和适度保健,让宠物生活得更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欢乐;而宠物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则是在完善的配套办事业,包孕医疗、美容、保健、服饰、婚配、寄养等方面辅助下,宠物能更进一步容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与宠物的交流中获得更高层次的享受[4]。根据这一标准来判断,目前我国宠物产业总体上还处于低级阶段。但正以惊人的速率向中级阶段迈进。





二、我国宠物产业发展的近况

 当前,我国宠物产业发展近况呈现出:区位特征显著、市场成长迅速、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等特点。



(一)区位特征显著

 我国的宠物经济带首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开放和发达的沿海、沿江、沿边地区以及天下各省会大中城市,内地发展还相对于迟缓。宠物市场首要分南、北两个市场,可以说中国南北方宠物交易市场的连续稳定发展,是促进中国宠物业繁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中国未来宠物业的长足发展。

 北方宠物市场的繁盛带在东北部地区,以京津地区和东北三省最为凸起,东北地区尤以鞍山、沈阳、大连、哈尔滨四地为最。为了促进宠物的交流与推广,这些处所每一年城市陆续举办天下性大型犬展活动,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和好评,为推动我国北方犬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南方宠物市场的繁盛地主如果成都、广东两地,成都是天下最大的货源地和繁殖基地之一;广东省尤其是南部海域大沥狗市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宠物批发地。此外上海的宠物市场也是天下宠物集散地和批发地之一。

 同时,广东和天津是我国两大不雅赏鱼繁殖基地;广东和浙江成为我国两大宠物用品生产基地。



(二)国内市场迅速成长,速率惊人

 随着我国居平易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不雅念上的转变,饲养宠物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宠物消费也随之形成规模,同时展现巨大潜力。尽管各大城市政府都执行了严格的宠物饲养限制条例,实际宠物量近年来却有增无减。首都、上海、广州、重庆和武汉被并称为“中国五大宠物城市”[5]。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用于进行宠物交易的“花鸟市场”,稍大城市的“花鸟市场”规模和数量会更多。花鸟市场是城市中宠物饲养和交易的首要场合。

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首都登记注册的宠物狗有50多万只(实际上在大城市中给狗登记上户的比例占30%),并且仍在以每一年8%的速率增长;上海约有70万只,每一年在宠物经济上的花费更高达6亿元;深圳目前已登记的宠物狗5万只、宠物猫3万只。每只犬每一年入户、年审、防疫、狗粮等费用超过5000元,其宠物经济年产值也高达5000万元,并且每一年将以1000万元左右的速率攀升;在杭州,每一年从市场购买的宠物大约有5.5万只;武汉有宠物的人家约有9万户左右[6];在经济不甚发达的辽宁养狗数量超过20万只,宠物业也发展很快,业已形成生产、繁殖培育、流通产业链。据粗略估算,天下宠物犬只的拥有量大均在1000万以上,如加上猫、鸟等其他宠物,天下约有1亿只。近年来随着宠物消费需求的不停扩大、投资需求的旺盛增长以及利润的丰厚,围绕着宠物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有关的宠物消费,如:宠物美容、宠物训练、寄养、摄影等正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宠物产业。据估计目前中国宠物经济的市场潜力至少达150亿元人平易近币,且呈快速增长趋势。专业人士预测,到2010年我国至少有宠物1.5亿只,其产值有望突破400亿元[7]。如此迅速的宠物消费需求,标志着人平易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不停前进。

 面对这样一个潜藏着巨大商机的宠物市场,国际闻名宠物饲料品牌纷纷登陆中国市场。2001年首都进口宠物食物的发卖额约为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作为欧洲熬头宠物食物品牌1994年进入我国市场的法国皇家(Royal Canin),目前在国内高档宠物食物市场占有率已达到50%以上,近年来发卖额的平均增长速率超过30%,依附专卖店和宠物用品店的发卖渠道优势仅2001年发卖收入就达到4000万人平易近币[8]。主打中低档市场首要发卖美国宝路(Pedig-ree)及伟嘉(Whiskas)品牌的爱芬食物(首都)公司,首要走超市和大卖场的路子,2003年的发卖额已达到2000万元人平易近币,目前已经占据了我国至少60%的市场份额,成为宠物食物市场最大的赢家。据了解,与爱芬一样主推中低档宠物食物的泰国大江集团正准备将其产品引入中国,在此之前,大江集团已经在我国建立了数十家经济动物和饲料工厂,转型生产宠物食物非常方便。迄今为止,进入我国大陆的外洋宠物商品品牌已有几十个。综合来看国内宠物市场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宠物量的增长,中国的宠物行业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

(三)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市场前景广阔

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和我国宠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宠物用品的生产企业和正在形成的产业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始建于上百年90年月的成都“好主人”是国内熬头家专业的宠物食物生产企业,在国内已拥有较高的知名度,产品畅销国内外;首都的爱芬食物公司是目前天下最大的宠物食物生产商。广东水族产业依附继承传统和开拓立异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成为世上最大的不雅赏鱼基地。据水产专业人士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广东,不雅赏鱼水族产业已经容纳了近20万人就业!养殖平面或者物体表面的大达10多万亩,年产不雅赏鱼(含鱼苗)数百亿尾,并由此兴起了水族器材厂家上千家,全般产业年产值合计超过10亿元。很难想象,一只极品的金鱼也会卖到8万元,而罗汉鱼王则有过88万元的天价。目前天下各地的不雅赏鱼和水族器材60%~70%来自广东,广东已成为世上最大的不雅赏鱼养殖和水族器材产销基地。其不雅赏鱼和水族器材远销世界各地;温州平阳的宠物产业基地发展迅速,从2000年以来生产的“狗咬胶”等占全球宠物产品市场总量的60%以上,年产值约6亿人平易近币[9],成为亚洲最大的宠物饲料和用品生产基地。精美的平阳宠物用品已远销泰西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宠物用品品种也从最初的“狗咬胶”等几个简单品种发展为七大系列、五百多个品种,宠物用品已经成为温州平阳一大支柱产业。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宠物用品的出口是大有潜力的。



(四)宠物产业内容的不停富厚和完善

 虽然我国宠物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但由于市场广阔,空缺点多,潜力较大,商机无限。因此,宠物产业发展一开始就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发展迅速,宠物产业内涵不停富厚和完善。不仅表现为宠物交易、宠物食物和用品、宠物诊疗与药品等传统行业内容上的强劲拓展态势,还表现为新兴行业的层出不穷。如:宠物美容、宠物寄养、宠物培训、宠物保险等,这标志着我国宠物市场发展已不停走向成熟。宠物产业的迅速昌隆,为富厚人平易近精神文化生活,拓宽就业门路,引领人们致富,动员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国平易近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相关人物测算,宠物及宠物用品的流通和办事业的利润率在200%以上,估计2008年中国宠物食物和宠物用品市场的发卖额将超过60亿元人平易近币,因此会不停地吸引着大量的闲散中小资本的进入这个领域。





三、目前我国宠物产业存在的问题

 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完整有序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宠物产业还存在诸多问题。

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

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服衡导致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比力系统的关于宠物饲养方面的法律法规。目前仅有首都、上海等少数城市出台了宠物犬的限养办理办法,并无专门针对宠物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而现行的几部相关法规中有关宠物饲养方面的划定也很难在中小城市实施,很多地区的“养犬允许证制度”只是一纸空文。“无法可依,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现象在宠物饲养中较为普遍;在宠物犬的办理上也是很不统一,各本能机能部门在实际的办理过程当中,由于分工不明确、协作不到位,往往造成办理杂乱和办理真空。宠物产业急需相关的政策法规的保驾护航。如果政府的工作滞后将会给宠物产业的康健发展带来阻碍,势必会导致宠物产业的畸形发育,给政府以后的办理带来很多不便。



(二)宠物交易有顺序杂乱,环境污染严重

 目前,我国还没有比力规范的宠物交易市场,具备发卖允许证的宠物经营单位不多。很多小城市甚至没有正规固定的宠物交易市场,基本上都是处于“地下”交易的方式。这样的交易不仅使国家税收流失,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环境的严重污染。据了解,地下“交易”多位于城区内部,环境不封闭,易污染河水及周边居平易近环境,影响居平易近生活和市容卫生;由于缺少检疫监督和其他办理措施等,不能及时有效地对宠物、排泄物、污染物以及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易造成上市宠物间疾病的交叉感染;没有遮阳、保暖及其他根蒂根基设施,极易造成上市宠物因受冷热环境影响而死亡。



(三)宠物食物用品无标准

 目前,我国宠物食物用品生产国内标准不统一,产品的质量和价格诸多因素无法比力,因此对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双方都构成了巨大的利益风险,由此产生的胶葛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整合和行业总体的协作,随着宠物饲养数量的不停增加,这类问题必定会影响到宠物产业的康健发展。



(四)施宠举动不当,激发社会问题

 宠物的举动直接受到宠物主人举动的制约。由此而产业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是因为宠物饲养人对宠物的监管不力造成的。目前因施宠举动不当而激发的社会问题首要有:熬头,扰平易近和伤平易近现象严重。宠物的叫声,尤其是夜间的叫声严重影响了社区和周边居平易近的正常生活。据调查,2004年广州市犬类投诉案件4000多起;宠物对饲养人及他人工制造成的伤害也时有发生。据《首都市伤害调查——儿童意外伤害报告》指出:动物咬伤已排在对儿童非致命伤害的第二位。首都每天约有30个儿童被咬伤,其中80%是宠物犬,另据首都市卫生防疫部门统计,首都地区每一年城市发生大约2万件恶性犬伤人事件,且多为自家犬所伤。此外,由此而造成的邻里关系紧张、官司、争议等层出不穷。第二,市容环卫办理压力大。宠物随地大小便严重影响了市容及环境卫生。据统计,我国至少拥有1亿只宠物,因此而产生的污染物每天就达3万吨;一些宠物主人喜则宠、厌则弃,造成大量流离宠物的出现,严重污染了市容卫生,风险了大众安全;宠物死后,很多人将宠物尸体随意处理,要么将其仍进垃圾堆或者自行掩埋,要么干脆直接仍进河里,从而污染了河流水质。第三,人宠共患病率增加。在我国,人与宠物同居一室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人与宠物的过度亲密以及卫生知识普及率低,极易造成人宠共患病的发生,如大家所熟知的禽流感、非典和狂犬病等。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以来,天下狂犬病的发病人数大幅度上升,每一年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人数达800——1000万。目前,发生的狂犬病病例95%是由犬引起的[10]。



(五)宠物医院不规范

 近年来,我国宠物医院随着宠物饲养数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多,在首都、上海等大城市一部分宠物医院具备较完善的医疗条件和美容保健办事,而其他大部分以及中小城市刚起步的宠物医院,基本情况是:证照不全、医疗条件简陋、设备简单、用药不规范、档案不齐备、超范围经营;同时,在业人员资质较混杂、乱收费、高收费等现象也较为普遍;此外,宠物饲养者和医疗者因疗治收费和疗治效果而发生的胶葛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无疑对宠物产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

(六)主干企业缺乏,竞争力不强

 首先,在天下现存的4000多家宠物企业中,固定资产在1000万-5000万元的大中企业只有10%左右,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占90%。这些企业经济实力不强、技术水平落后、开发能力低下、资金分散、产品单

一、规模小、效益低,不可能形成主干生产力量。其次,本土企业的品牌意识、质量意识不强,导致品牌缺失、产品质量没包管、竞争力不强,这就造成了几乎我国全般宠物附属品市场都被洋品牌占领的尴尬境地,本土品牌在国内几乎没有生存空间。未来市场竞争中,有无自己的品牌以及品牌战略的优劣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可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最后,知识产权得不到保障,造成立异机制难有突破,同时严重影响了我国宠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形象。因此,培育主干企业、打造本土品牌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当前我国宠物相关企业急待解决的大问题。



(七)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 目前,我国宠物产业的各个行业都缺少高本质的专业人才。有关数据表明:天下大部分城市宠物行业的在业人员中,经专业培训的人员不足15%。比如我国宠物比赛的裁判大部分是从外洋请来的专业人物;国内训犬师的缺乏造成很多犬只缺乏训练管教,激发了如犬只伤人、扰平易近等问题;繁殖培育师的缺乏要得犬只本质偏差,军犬和警犬基地每一年都不得不动用外汇从外洋进口犬只,而一只纯种犬的价格相当于数吨粮食;宠物专业办事,尤其是医疗办事,多是由原从事下层兽医的人员担当,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宠物美容业中拿到宠物美容资格证的美容师极少。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影响了我国宠物产业在国际上的职位地方和声誉,很多原产中国的宠物品种,评价标准却由异国制定。如:鉴定师的缺乏致使锦锂由日本人品头论足,而纯种沙皮狗的标准则由英国人说了算。



(八)宠物文化供给滞后

 宠物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宠物文化供给的迟缓发展不同步,相对于滞后。目前,我国涉及到宠物的书籍、电视等文化传媒产品还相对于匮乏,更为严重的是质量低下。以影视期刊为主的宠物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中国宠物消费群体的总体水平。宠物消费缺乏积极康健的正确引导,盲目消费、豪侈、攀比、跟风现象较为严重。相关宠物社团缺乏与平易近间宠物消费的沟通和接洽,宠物举动较为散乱。目前,宠物兴起带来的各种负面的社会反映,大都是来自消费者的消费文化本质所带来的消费举动方式的不当。



四、我国宠物产业良性发展的对策

 任何产业的康健发展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积极引导以及各相关利益主体、举动主体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宠物产业也不例外。



(一)制定和完善宠物产业的法律法规

 宠物产业的康健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正确引导和支持。在明确分工、相互协作、积极引导宠物产业康健发展的原则的前提下,我国各本能机能部门应联合制定相关的完备的法律法规。熬头,制定《中国宠物产业办理规范和实施纲要》,首要包孕:宠物交易市场、办事市场、宠物医院、宠物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监管制度。第二,依据我国国情研究制定《中国宠物食物和用品标准》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处所标准。第三,制定针对我国宠物医师、美容师、训导师、繁殖培育师、鉴定师等的《中国宠物专业在业人员资质考核标准》。经由过程以上法律法规的制定,确保我国宠物产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

(二)建立规范化的交易市场及交易有顺序

 熬头,合理选址,建立规范化的交易市场。一方面,通常在综合考虑市政规划、交通、卫生等的前提下,一个城市应选择在交通便当、水源充足、环境优美、无公害、无污染、不易扰平易近的处所,建立该地区独一的有规模、上档次的宠物交易市场,这样既有帮助于省市间宠物良种的流通,也有帮助于集中监管。另一方面,促进场内硬件建设。设立专门的检疫室、市场办理办公室、交易室、消毒室、通风设施及排水排污处理室等部门,为宠物交易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第二,完善宠物交易有顺序监管等软件建设。对凡入场的宠物及交易举动人进行卫生消毒,出示“准养证”及“免疫卡”共进行登记,各相关办理本能机能部门对交易市场实行封闭办理。入场交易者必须严格遵守交易有顺序并按划定交纳入场费和相关办理费用;禁止宠物随地大小便,禁止场内大声喧哗、争斗,实行文明交易。确保宠物交易的有序进行。



(三)制定宠物食物用品统一标准

 依据我国国情,制定我国宠物食物用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处所标准。对产品的质量作出明确划定,实行最高限价政策,加强对相关企业的监管力度,避免恶性竞争,确保宠物食物用品业的康健发展。



(四)制定养宠办理办法

 规范养宠举动应从以下几燃点手:熬头,实行“低收费”、“高处罚”和“罚人不罚宠”的办理原则,约束养宠举动人的不当举动,加强宠物主人的责任感。第二,划定养宠区、限养区和溜宠活动时间。在重点限养区,居平易近个人申请养宠必须获得相邻四户以上居平易近的同意,住多层住宅的应征得本单元半数以上居平易近的同意。第三,建立流离宠物收容中心;宠物尸体处理应采用以下办法:一是火化;二是化学处理,做成标本;三是深埋,必须包管深埋达2米以上且远离居平易近区。第四,经由过程普法宣传,教会居平易近如何科学养宠,提高居平易近养宠常识和个人本质。



(五)加强对宠物医院的监管力度

 宠物医院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关办理部门及宠物医院自身的改进。熬头,制定宠物医院办理办法。宠物医院必须证照齐备、具有专业医师;具有固定的营业地点并应距宠物饲养、交易区1000米以上,不影响周边居平易近的正常生活;具备相关法律法规所划定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宠物医院在对宠物进行疗治时应为宠物建立详细的病历,开处方药。针对无照经营、无证行医、坑骗消费者的非法宠物医院及相关责任人,要峻厉打击。情节严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第二,对那些医疗设备简单、条件简陋、相关制度不健全的宠物医院,要求其限期整改,预期还达不到标准的,取消其经营资格。第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宠物医疗在业人员的专业本质及办事本质。加强对宠物在业人员的定期培训,经由过程进行技术交流、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提高在业人员的职业本质和办事本质。同时,加强对宠物专业人员的技能审查,周全彻底检查在业人员的本质,确保在业人员的合法性。第四,加强宣传力度,对查处的违规举动予以充分暴光,维护宠物医疗行业的良好形象,促进宠物医疗业连续康健发展。



(六)培育主干企业,提高竞争力

 宠物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向阳产业,有着光亮的前景。因此我国宠物相关企业应该捉住机缘,着手培育主干企业、打造宠物知名品牌、保护知识产权,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熬头,坚持政府扶持和企业自身苦练内功两方面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对宠物产业的投资力度,促成主干企业的形成。一方面,政府经由过程资金和政策的扶持,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为企业的快速成长创造了优越的发展平台和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自身技术改造,降低生产资本,提高产品附带加上值;引进先进的办理理念和办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实施人才化战略,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才优势。第二,实施共赢战略。经由过程强弱联合、弱弱联合建立共生共赢关系,提高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大企业作为共赢关系的龙头企业,可发挥起自身的强大实力和技术优势,对外不停开拓市场,采用大宗定单,转而向中小企业进行采购,而中小企业则经由过程集体协作的方式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的产品和办事,从而作为一个共赢战略整体,降低生产资本,提高专业化分工协作,实现规模经济。第三,进行品牌定位和战略性谋划,打造本土品牌。依据我国国情及处所特色,建立宠物附属品品牌、延伸品牌、推广和维护品牌等。从而树立品牌意识和办事意识,维护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敏感的察觉出市场需要啥子样的产品,针对需求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与国际知名品牌竞争时,我国宠物用品企业可以依托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优势,从而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甚而进军国际市场。第四,保护宠物产业中的知识产权。针对各种发现专利如:产品的外不雅和生产使用设备等加以保护,有帮助于激活产业内的立异机制,同时也有帮助于参与国际竞争。



(七)培养宠物产业专业人才

 熬头,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培养宠物产业专业人才。经由过程各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改变高等农业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传统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增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并与社会发展衔接的相关宠物课程,系统培养有关宠物医疗、美容、训练、经营、摄影、繁殖培育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第二,加强对宠物产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利用社会资金创办宠物美容、宠物摄影等对社会人员开放的技术培训班,并经由过程合格证书的形式控制培训质量。第三,加强对宠物专业人才的资质考查办理,确保宠物产业专业人才的质量。第四,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与不同地区间、国际间同行业的交流互助,相互沟通有无、互惠互利。



(八)发展康健和谐的宠物文化

 熬头,利用各种现代传媒,鼎力大举发展与宠物相关的文化传媒产品。第二,普及宠物的科学饲养知识和完美和谐的宠物与人的文化不雅念,确立适合我国的宠物消费文化。第三,引导康健正确的消费趋势,促进康健和理性的宠物消费。第四,建立相关宠物办事社团,并经由过程开展各种诸如:博览会、博览会、比赛、文化交流等活动,建立和协调同宠物消费群体社团的各种接洽活动,促进全平易近参与办理,富厚生活,繁荣宠物文化。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康健保障在宠物行业兴起之中更加康健和谐。



 结语

 我国宠物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向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率惊人;问题虽多,但随着外在制度的积极引导和宠物产业本身内在的自我完善,宠物产业一定会成为我国国平易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在诸如:促进家庭和睦、扩大就业岗亭、解决“三农”问题、稳定社会有顺序、繁荣国平易近经济、构建民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其强大的社会效应。





 参考文献:

 [1] 乜瑛.杭州宠物办事业市场调研报告及深度阐发 [J]. 市场研究, 2006(3):3.

 [2] 单东.宠物产业:一个很有前景的产业[J]. 特区经济, 2003⑹:42-43.

 [3] 廖青兰.产业链条参差不齐,宠物经济跃跃欲试 [EB/OL].[2007-05-26]. http:///xb/ShowArticle.asp?ArticleID =2049

 [5] 李丹.宠物产业扫描[J].中国科技财富, 2005(7):71.

 [6] 苏艳娜,孙鹤.国际宠物食物市场与中国宠物食物产业发展展望 [J].世界农业, 2004(2):29.

 [7] 辰言.宠物经济:未来最赚钱的行业之一[J].沪港经济,2006(4):17.

 [8] 丁琳. 外资食物大佬抢滩中国宠物食物市场 [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 2003(2):12.

 [9] 张维维,王忠才.平阳宠物食物产业的可连续发展对策[J].经济论坛, 2007(4):34.

 [10]秦少青,田荣福,潘云峰. 我国宠物产业存在的问题 [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4):62.

第五篇: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第三产业是除第

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亦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又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及去年中共中央关于“十五”国民经济发展的建议,再次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明了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道路。深刻认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抓住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机遇,对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深圳华强北商圈LED广告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分看好。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九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也提出了《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在继续发展批发零售贸易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等新兴产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健全资产评估、业务代理、行业协调等中介服务;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等等。各级地方政府,据此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第三产业的计划、方针、政策,使我国第三产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更多产业专题

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与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九五”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使第

一、第二产业转移出大批富余劳动力。加上人口自然增长使新的劳动力不断增加,“九五”期间前四年全国从业人员共增加2639万人,第三产业吸收了其中的81%共增加2136万人,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为顺利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

“九五”期间, 随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和住房消费各项政策的陆续出台和落实,我国住房旧体制基本被打破,住宅建设尤其是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商品房个人消费不断扩大,有力的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本文只是依照个人的见解有感而发。有关于或类似第三产业的一些内容,如广大读者有什么不满之处,还请见谅。如想了解更多广告资讯,广播专题的材料信息,请资讯广告买卖网了解查询!

以上来自广告买卖网(http://)

上一篇:金秋艺术节活动总结下一篇:济南市环境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