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教学高中语文论文

2022-04-25

摘要: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一个比较独立的教学内容,它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优秀诗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诗歌之美,拉近了诗歌同学生的距离。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诗歌鉴赏教学高中语文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诗歌鉴赏教学高中语文论文 篇1: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探讨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语文学习和高考备战中,学生和教师在这一部分也倾注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最终取得效果却不尽人意。本文将对此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和探究。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的诗歌鉴赏教学。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从课本知识到考试练习,一直都接触诗歌鉴赏,然而在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心中,所有一切的准备不过是为了更大程度地取得高考语文试卷上这类题目的高分。所以相应的诗歌鉴赏教学和学习便因为这个目标而具有功利性。在日常的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对于诗歌内涵的真正了解和把握,同时,做题技巧经验的一味传输也使得学生对诗歌鉴赏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虽然,很多学生在做诗歌鉴赏题目时,能够很快写出貌似规范标准的答案,但都缺乏自己的思考,对于诗歌真正蕴含的思想和意境一知半解,一旦诗歌类型和题目问法稍有改变时,便无从下手。这样急于求成、功利性的教学与诗歌鉴赏题目考查的初衷背道而驰。

2.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处理试卷中的诗歌鉴赏题目时,教师大都一味地修正和规范学生提出的的看法和观点,以求最大限度地接近标准答案,获得高分。整个流程一直都是老师在发挥主导作用,向学生传授标准的解析和自己的见解,不注重学生自身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被外来的知识所压抑,久而久之,学生便懒得去思考,进而逐渐丧失诗歌鉴赏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直提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一点也应切实落实到日常的诗歌鉴赏教学之中。

3.局限于课堂的诗歌学习范围。当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仅局限于课本和试卷上的内容,限制在课堂学习的时间里。一些教师为了能够使学生获得高分,通常会研究出题人的心理,然后再找类似的篇章供学生练习。虽然这样能够更快地掌握考试规律,但是,不可否认,这样大大局限了学生认识诗歌了解诗歌的范围,使得诗歌学习变成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让学生失去了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更不会在课下自主地拿出时间来了解相关的知识,做更深的探索和研究。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而然地将阅读品味诗歌只作为一种应付考试的任务和老师强加的作业,而忽略了诗歌其中包含的美。

二、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解决策略

1.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热情。日常的诗歌教学以课本为基准进行适当的拓展,开阔学生诗歌学习的视野,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较为着重的探索,注重培养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同时,科学合理协调课程安排,辅以相应的练习和指导,及时修正学生在诗歌认识方面的误区。但要注意不要盲目地否决学生的答案,重视其中存在的合理性,以便学生对诗歌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灵活地应对考试。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诗歌的了解阅读到诗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一直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诗歌的讲解和观念的灌输,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自我思想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热情,应尝试做出有效的转变。比如,在诗歌学习之初,先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经历。课上学生讲解,教师补充。在进行诗歌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的探索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共同完成知识的整合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阅读诗歌,了解诗歌并获得更深的理解。

3.让诗歌融入学生生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诗歌鉴赏绝不仅是对了考查学生对这一首诗歌在几个方面的认识和把握,日常的诗歌学习也绝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题目,这样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我国优秀诗歌的了解,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和水平,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然的,诗歌鉴赏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书本,学生诗歌学习的过程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而应努力地将诗歌融入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在学校生活中,學校、教师可以积极在课余时间举行相应的诗词大会,并通过朗诵、歌唱、表演等形式对诗歌进行呈现,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诗歌所蕴含的美。同时,鼓励学生重视诗歌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其中的奥妙,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诗歌艺术,传承中华文化。

培养诗歌鉴赏能力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成绩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还能肩负起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重担。因此,要及时地发现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改正,从而不断推动诗歌鉴赏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李勇

诗歌鉴赏教学高中语文论文 篇2: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心得

摘要: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一个比较独立的教学内容,它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优秀诗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诗歌之美,拉近了诗歌同学生的距离。而高中语文教师也应该在平时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教学实际来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寻找有效提升诗歌鉴赏教学效果的途径,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是一类非常有实践特点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分析诗歌,帮助他们形成基础的诗歌审美,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也要善于从多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使其掌握诗歌分析方法论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所在,在掌握更多优秀诗歌的同时提升诗歌鉴赏课的教学效果,而作为教师也应该适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现状

1.应试教育的教学特点相对显著

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中,高考是每一个学生和教师都绕不过去的话题。为了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多学生和教师在语文的学习和教学中都还是比较注重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很多教师在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重点会向学生灌输一些自己的既往经验和诗歌的内容。然后,将诗歌的艺术手法以及语言表达特点向学生进行重复的高频率灌输,让学生被动的进行学习。在教学结束之后,也会让学生以专项练习或者课后练习的形式,进行大量的习题演练,在做题的过程中将课堂上的内容不求甚解的生搬硬套。这种应试教育教学特点相对显著的情况,其实不利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取得实效。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很多学生看来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是一项非常枯燥的学习内容,因为很多的古典诗歌深奥难懂,还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泛读、精读、精讲、解构然后教学总结这样的教学流程,教学手段相对枯燥,学生并不能够通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学习来体验到诗歌本身所蕴含的美感与丰富的哲理,如果学习过程让学生倍感枯燥,那么培养诗歌鉴赏兴趣自然无从谈起。

3.重内容而轻素质

虽然我国一直在倡导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也已经深入渗透到了教学过程之中,但是面对高考的压力,教师和学生依然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认为学生只要能够了解诗歌内容、作者生平、诗歌出处以及诗歌中的表达手法就可以了,教学过程比较注重对于诗歌内容的了解,却不太注重对于学生诗歌鉴赏综合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重内容而轻素质的现象比较普遍。

2、优化诗歌鉴赏教学效果的手段

1.改变教学思路,培养综合素养

在实际的诗歌鉴赏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对诗歌鉴赏有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要看到诗歌鉴赏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而不只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诗歌内容。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改变教学思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方面,注重通过教学让学生养成属于自己的鉴赏手段和鉴赏思维。

2.增加课堂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因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诗歌鉴赏方法,并且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诗歌鉴赏方法论,让他们会理解、会分析、也会欣赏。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和积极讨论的氛围,其实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积极的开动脑筋,通过大量的探讨和思考感受诗歌鉴赏的趣味。我们以人教版高二语文中的课文《滕王阁序》末尾的诗歌《滕王阁》为例,这首诗歌作为整篇文章的结尾,主要是为了呼应文章中的内容。在进行这首诗的鉴赏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初就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这首诗歌主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诗歌是怎样和文中的内容相呼应的?”然后让学生在对诗歌进行泛读之后在课堂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组讨论,教师从旁听取讨论结果的同时,能够结合学生的回答和理解,适当的对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这个过程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思维能力,也能够通过积极愉悦的课堂讨论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深化鉴赏理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之后,教师就要用多种手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鉴赏实践,来进一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还是以《滕王阁》为例,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詩歌评论。也可以选择同类型的诗歌以写诗评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的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语言总结和表述本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诗歌鉴赏方法的掌握,从而进一步让诗歌鉴赏收获更好的成效。

结束语: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诗歌鉴赏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魅力的同时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诗歌鉴赏的方法论。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反思,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来解决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让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真正收获实效。

参考文献

[1]官丽娟.试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心得[J].新课程(下),2017(08):132.

[2]刘玉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心得[J].学周刊,2015(08):189.

福建省漳州市龙文中学 363005

作者:林巧玲

诗歌鉴赏教学高中语文论文 篇3:

初探新时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摘要:教师必须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践的创新实现诗歌鉴赏课的多元化发展。有效地提高诗歌鉴赏课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现状,探讨了新时期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课的教学方法期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研究

在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新课改的大面积实行下,高中语文的教学已经发生了较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明显不同的新变化,逐渐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放在教学主要地位,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完善以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实现了新时期下新型进步。

1、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现状

1.1课堂教学时间分布不当,诗歌鉴赏时间较少

诗歌文体涉及的文言文词语、写作文体、修辞手法以及包含的情感较为广泛,在对诗歌进行鉴赏的过程不仅是咬文嚼字的学习,更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美学审视,它要在通过判断、推理以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心思想进行进一步的情感研究以及诗歌价值的感悟。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课堂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对诗歌鉴赏的环节安排较长的时间,只是要求学生在固定时间内简单的陈述诗歌的主要内容,并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下简单的了解大纲要求的多种密集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式严重缩减了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的感受时间,使学生只能了解到诗歌的表面,难以投入到诗歌内部,导致学生不能深度领悟到诗歌中的深厚意蕴和韵味,阻碍了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发展。

1.2师生教学身份不当,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弱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从学生出发,将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诗歌鉴赏课的特征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方式研究与创新,高效率的提高教学水平,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点接受情况仍然处于形成与完善的阶段,每个学生在学习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学生个体在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对诗歌的鉴赏结果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中,不能简单的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而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诗歌鉴赏课,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相对弱化,将教师作为教学的绝对领导者对学生进行知识点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的思路基本沿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发展,难以突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固化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诗歌鉴赏视野的开拓以及能力提升。

2、新时期高中语文诗歌鉴贯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2.1以诗歌的意向为教学切入点,呈现出清晰的课堂教学安排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内涵,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清作者在写作时的思路,从诗歌的情感和价值上理解其中包含的涵义。与散文、小说、说明文等文体不同,诗歌在形式上缺乏明显的故事结构,而且文言文的运用特点也使其语言较为简练而且表现出跳跃性,再加之诗歌创作的既定规定,诗歌的情感表达和内涵较为隐晦,这就导致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价值中有较大的难度。通过语文学习经验的积累,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能够接触到诗歌的意象,学生在正确把握诗歌意象的前提能够对诗歌有更加深度的理解和情感内涵上的把握,便于学生在诗歌鉴赏上的学习与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课的教学中要以意象为教学切入点,通过较为浅显易懂的诗歌知识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诗歌的意象,并在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析诗歌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逐步过渡到对诗歌内涵的分析中,从而使学生有步骤的、有铺垫的进行到诗歌的深层学习中,避免教学进度过快形成学生在知识接受上的困难。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归园田居》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讲解“晨兴"、‘带月”、“夕露"等意象的具体含义,使学生能够理解陶渊明在田园中的悠闲、怡然自得的心情,从而感受到作者的轻松、愉悦、悠然的心理。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讲解诗歌中的多种常见意象,使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积累,从而能够在接触到新诗歌时更快地把握到诗歌的基础基调。

2.2讲解诗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诗歌主题的把握度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教学主体,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动参与到诗歌的鉴赏学习过程中,从而自发的进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保证诗歌鉴赏教学的效率。诗歌鉴赏的过程体现出较强的主观性,由于学生个体在生活经历以及性格的不同,会导致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结果有较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教师要尊每-个学生的想法与观点,不设置严格固定的标准鉴赏答案,对学生主动讲解诗歌创作的背景,使学生对诗歌的产生环境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联系诗歌的创作环节以及作者本人的经历对诗歌进行全面的内容分析和情感把握,从而发散自身的学习思维,以开拓性的眼光看待诗歌鉴赏内容,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蜀道难》诗词时,教师首先要介绍李白的生平经历,并对蜀道难的创作背景进行大致的讲解,使学生了解该诗词的创作环境,能够理解作者写作时所处的地位以及内心的心理感受,从而从作者的角度对诗歌进行重新学习与分析,能够更加全面的对诗歌进行学习与鉴赏,掌握诗歌的中心主旨。

结语

诗歌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文体,通过对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可以通过以诗歌意象切入教学、讲解诗歌创作背景以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及想象力等,使学生对诗歌的中心主旨有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并在学习中学到丰富的诗歌知识点,进一步推动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洪涛.借助群文阅读优化高中语文诗词课堂[J].天津教育,2021(24):122-123.

·[2]雷雯涓.跳跃式联想在高中古诗词意境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J].天津教育,2021(24):168-169.

作者:冯海娟

上一篇:中医医院护理学科建设论文下一篇:现代思维模式当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