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探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早在毛泽东《论新阶段》的中已提出,如今,学术界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普遍认可的观点。本文论述了国内学术界近十年马克思中国化研究的基本情况,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基本内涵和基本经验三方面做了探究,以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1]。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探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探究论文 篇1:

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学理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8)

摘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原则,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进行准确解读是非常必要的。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实质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问题。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不仅是话语权力与话语权利的统一;同时它也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建中要把握好一元指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高校;理论分析

话语权问题是当今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术语。网络社会来临,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导思想的权威地位遭遇到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也受到国内社会转型、利益分化、价值观念变迁的冲击,特别是在思想汇集地的高校,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西方学术思想大行其道,马克思主义话语的权威性被质疑。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塑造和知识渴求阶段,倘若马克思主义丧失了高校的话语权,学生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西方话语权霸占主流课堂并充斥头脑,那么高校学子所担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将难以实现。因此,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三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告诫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不能丢弃,否则就会犯历史性错误。因而,对马克思主义主义话语权研究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议题,而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研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的深化,而且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目前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成果颇丰,但大多集中于课堂与校园生活等具体实践层面,关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内涵、理论本质及与其他话语之间的关系尚存模糊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内涵

从语义学看,话语权是由“话语”和“权”组合而成的。社会变迁和人类认识发展,话语权概念也形成了不同语义。有学者把国外的话语权流派概括为三大派别:以福柯等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的话语权观,以葛兰西等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观,以萨义德等人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的话语权观,①这三大派别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但总体而言,这些话语权观都体现出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概念在学界并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依其指导地位而拥有控制、引导或规范社会的权利,②有学者指出话语权强调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识形态主导权。③还有学者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解为马克思主义依据其影响力、传播思想形态和价值观念而获得政治认同。④学者们考察视角不同,对话语权的解读也各有特色。作者认为,考察概念,要从语义学出发,继而在其历史演变和视阈转换中把握概念的发展逻辑。对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理解,也应如此。从“权”来看,它包含“权利”和“权力”两种含义,权利有多种语义,从法学讲,是合法性正当权力和利益;从政治学讲是指普遍价值。话语的权利就可理解为从制度上获得了话语的授权;话语的权力则可理解为对话语支配的能力和程度。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应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即话语权的二重性来把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就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资格”,换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资格”或“资质”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建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何以可能的问题。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有效性使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获得了合法性,从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两个维度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和保证。从理论形态看,马克思主义作为知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客观规律的揭示,对社会主义现实路径的构建体现出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彻底性。从实践形态看,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尽管在一些国家遭受了挫败,但这并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失败,却从另一方面证明了马克思主義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那些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建设实践相结合,没有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导致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成就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不动摇的历史实证。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有效性使马克思主义话语获得了指导地位的资格,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则应理解为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运用能力及运用程度,它体现了话语权的本质。即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构建中发挥着对社会思潮和社会舆论的引领、规范能力或影响,在国家意识形态层面起到主导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二者辩证统一,不可割裂。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的实践表达,因此,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利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力的辨证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话语的理论本性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理论解读,首先要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马克思主义拥有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不同于一般人文社会科学的鲜明特征,即它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权利与权力的统一,它内在地包含着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价值旨归与知识形态的统一。目前人们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模糊认识,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不是科学理论,只有政治性,没有真理性,于是,想当然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宣传工具、宣传口号,就是假大空的代名词。这是用意识形态性消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否定。在高校中这种观点尤为盛行,甚至有学者在课堂上传播这种错误认识,借此“兜售”西方学术话语,企图用西方学术话语取代马克思主义话语,灌输给学生所谓科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虚化。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获得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资格问题,而马克思主义话语资格正是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一种理论能否成功获得话语权,关键在其理论的科学性。没有科学性,理论就不能彻底,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才能被广大民众认同,才能在社会思潮中引领、影响其他社会思想,才能在社会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邓小平同志曾说,我相信,世界上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历史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对人类文明产生过如此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奠定了理论前提和理论自信。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则让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获得了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因为马克思主义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它就把为无产阶级服务、为人类解放作为自己理论所担负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点,也是理论价值旨归。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阶级性,超越了一切剥削阶级话语权的片面性和空想性。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才能实现彻底的革命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反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工业时代的理论学说,如今社会早已进入后工业时代,社会流动取代了阶级对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土壤,已经过时了。这种论调在马克思去世的一百多年里多次出现,但直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在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⑤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经实践检验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实践中逐步实现其话语权的。实践不断提出问题,马克思主义正是将基本原理与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马克思主义既是理论形态又是实践形态,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始终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底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历史经验的理论总结。历史多次告知我们,不能为了发展而放弃继承,没有底线的发展、放弃四项基本原则的发展最终会葬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同时也不能为了继承,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话语权而不依据历史语境去发展马克思主义。继承是为了更合理更科学地发展,而发展也是更高层次上体现继承。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理论要始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把马克思主义话语,在新的历史语境中,与新的传播技术、与人们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对理论进行修正、丰富和发展,赋予马克思主义话语时代内涵,从而保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活力。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建设的关键

当今世界西方话语的强势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在资本和技术力量的支配下,西方话语不断“入侵”欠发达国家。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引入资本和技术的同时,也引入了西方话语,我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得代表先进技术的西方学术话语几乎“攻陷”商界、学界甚至大学讲堂。西方话语推动我国逐步形成文化多种样态并存的格局,从社会发展的视野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意识形态领域也应实行多样化,恰恰相反,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思想必须实行一元化,即一元指导,这同样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一元主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话语主导权。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我国的根本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才能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方向,才能坚持党的领导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才能维护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堅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一元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原则问题。它要求在宣传和传播中,特别是在一些事关国家利益的重大原则性和理论性的问题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牢牢把握话语主导权。

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一元指导并非排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否则将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和排外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宝贵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才能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中国的烙印。而国外哲学社会科學的优秀成果,也是人类知识宝库中的瑰宝,中国文化可从中获取有益滋养。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是多种文化样态并存的社会。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既需要有引领其他文化的主导话语,也需要其他文化话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与坚持文化样态多元并存是统一的,二者共存于我国社会文化领域的统一体中,马克思主义的主导话语引领其他话语,决定着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但同时在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下,我们的文化领域也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高校作为知识精英云集的地方,也是各种思想交锋的舞台,更是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对话的平台。尊重与宽容是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与其他理论话语构建平等关系的基本原则,因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主导性正是在与世界多元话语的对话中才得到巩固和发展。通过与多元话语进行交流和碰撞,马克思主义话语可不断汲取其他话语的积极因素,丰富自身的话语体系,提升自身话语的生命力。否则排斥异己,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容易形成教条主义与形式主义,导致僵化。所以,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现问题就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问题,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就要既坚持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一元主导地位,又引导好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对话与发展。

注释

①汝绪华.话语权观的流派探微[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 (1):19-23.

②张骥,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而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163-168.

③张国祚.关于“话语权”的几点思考[J].求是,2009(9):43-46.

④王慧星,李克钦.话语权的重构——论经济全球化境遇中的意识形态弱化问题及其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4-6.

⑤[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1.

基金项目:2015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反思与重建——高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1091-23215019)

作者简介:袁方(1969-),江苏泰兴人,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发展。

作者:袁方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探究论文 篇2:

近十年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早在毛泽东《论新阶段》的中已提出,如今,学术界对这一命题的研究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普遍认可的观点。本文论述了国内学术界近十年马克思中国化研究的基本情况,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基本内涵和基本经验三方面做了探究,以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1]。

关键词:近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研究;述评

自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迄今为止八十余年,学术界和理论界在这一命题研究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本文论述了近十年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中国化研究的基本情况,即从2010年到2020年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是指其源起何处[2]。目前学术界较流行的观点是“俄国十月革命说”“李大钊言论说”等。这些观点并不存在谁对谁错之分,只是研究角度不同。早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大钊就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并且很感兴趣,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他所写的《青春》,从理论上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思想。回国后,他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给广大劳苦大众,希望能成为大众改变自己命运的武器。他先后写了一些经典著作介绍马克思主义,比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在这些著作中,闪烁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十分容易能找到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的政治与经济方面的观点踪迹[3]。由此,“李大钊言论说”是站得住脚的,是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因此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起点的发起者。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构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生、发展的科学依据。马克思主义源于西方,能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必然有它的逻辑道理。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构成了马克主义中国化的三重逻辑。

理论逻辑:科学的理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3],党拿起这一武器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创造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奇迹。党为什么这么能,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因为它是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世界的科学真理,包含整个宇宙的真理。它的社会更替规律,是人类社会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其从自然界、社会界、人类思维三个维度揭示了世界的规律,这些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改正世界提供了科学方法。

实践逻辑:改造世界的武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理论的初衷就是改造世界。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指导思想。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把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为国家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顺利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找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实行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为国家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动力。十八大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中国、强大中国、复兴中华民族永恒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要勇于肩负起历史使命,善于发展与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取得新的胜利。

价值逻辑:人类的自由解放。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的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主义永恒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为广大人民谋福利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救劳苦大众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蕴含的价值观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马克思主义能被中国共产党所接受,并确立为指导思想,为广大群众所掌握,作为变革中国社会的现实力量。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为本,社会各界人士不分性别、种族、强弱、贫富,在人格上一律平等,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国家保护。过去,赶列强、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与解放;今天,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为了中国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中国化,是因为它的价值原则与广大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相一致,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特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呈现出显而易见的逻辑特征,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普适性、人民性、开放性,是其最主要的逻辑特征。这些逻辑特征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保持真理性又具独特性。

普适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真理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元素相结合的结果,它必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必然能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顺利开启,历史与现实皆证明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真理,普适性自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逻辑特征之一。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阶级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程中,无不受人民利益的驱动,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而建立的政党,如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國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都贯穿始终。人民性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人民立场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阶级特征的体现。

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性特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开创以来,近百年过去了,不但没有终结,而且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向前发展,这与其理论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它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完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就是开放性理论,开放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的必然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内涵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价值就是指导实践,这是它在诞生一百七十余年后的今天依旧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密匙。从它指导实践改造中国的维度来把握它的科学内涵,是每个马克思主义者需做到的。

在实践上,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谈的是作用。它需要与国家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一具体实际是指变化着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条件,这些条件结合的越充分,它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好。若不顾这些现实条件,死搬硬套、照抄经验,必然导致功倍事半甚至是失败。那么,具体发挥的是什么作用呢?一是变革社会的作用。革命的成功、改革开放的推进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变革与发展。二是促进人的发展作用。变革社会不是最终目的,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始终把人的利益与发展摆在核心位置。其次,马克思主义能中国化不是强加的逻辑,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一是中国社会的需要。变革社会需要这一理论的指导,党成立之前,一些仁人志士尝试过用其他理论指导中国的事业,结果均失败了,当党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事业时,胜利不断刷新。二是马克思主义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古代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体现[4],在传统文化中就有辩证法的基因,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促进了中国人民掌握与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时代课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内涵,简而言之,就是理论观点、理论体系;具体而言[5],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化条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观点与科学理论。研究这一理论内涵,掌握理论知识,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谈的是逻辑,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对马克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过程的逻辑把握,是这一历史过程的规律性呈现。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事业的各个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开拓性成果[2],这些成果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既包括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阶段性理论成果,也就是前所述是狭义部分,还包括获得这些理论所进行得各种探索与尝试,形成不同体系的各种观点。学术界还论述广义和狭义的关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是狭义的基础,广义是探索的全过程,狭义是对探索成果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涵因实践的多样性而呈现丰富性,实践创新没有完成时,理论创新只有进行时,任何个人、组织都不可能穷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的具体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将其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中,推动中国文化创新与发展,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这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原因。古代老子的《道德经》中蕴藏着大量辩证法道理,老子认为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辩证法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中国文化基因里,因此,西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能同我国辩证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辩证法。改革开放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自觉运用,改革开放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发展者,必须用批判思维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国优秀文化的内涵,使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人用传统文化中的小康阐述中国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提出了分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第二步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是将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与时俱进的全球治理理念。

在新时代,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激活传统文化,让其释放出生机与活力,生产出滋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养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要秉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满足人民美好的精神文化需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研究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在哪个历史阶段弄清了实际、认清了现实,党的事业就取得成功。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现在我国国情是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国情又呈现不同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情的把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践车轮滚滚向前,社会历史条件构筑的中国国情必然是不断变化的,从变化的实际去认识与把握人们的实践活动,才是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此,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人们都要学会研究实际情况,多角度把握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这样,才算认清了国情,才能推动实践活动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成功,改革开放的40多年,我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这都得益于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成为源头活水,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

(二)把实现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他们以生动的社会实践、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断推动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中国共产党因人民的需要而诞生,必然是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马克思主义是党执政的思想根基,必然凝聚了人民的需要、期盼,否则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尽管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内容各不相同,但其政治立场都是一样的,即站在人民的立场,目的也是一样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正因为如此,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得到了人民的认可,拥有巨大威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凝心聚力、开拓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奥秘所在。在发展马克思主義的过程中,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核心位置,融入其发展过程,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现人民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要推进人民利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统一。

(三)坚持党的领导,保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艘巍巍理论巨轮要行稳致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能够在理论迷雾中辨别方向,引领前行,续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生机活力,永葆人民性。脱离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必然在中国迷失方向,人民的事业必将蒙受损失,甚至招致失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带领人民不断推进的,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断开辟其发展的新境界。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不是自封的,而且历史与人民的选择。在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救民于水火的真经。中国人民选择了党,党自觉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党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引领,不断开拓新境界,化腐朽为神奇,创造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的传奇。为此,要始终坚持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导,保持其发展的正确轨道。

四、结语

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让人惊叹不已,它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引领了时代、引领了实践。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有责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其在中国永放真理光芒。

参考文献:

[1]张富文.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1.

[2]赵芳.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1.

[3]黄晓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J].党史文苑,2009(8):22-23+26.

[4]辛国安,陶传友,赵小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5):5-10.

[5]张晶晶.再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J].现代职业教育,2020(14):130-131.

(责任编辑:张咏梅)

作者:何相君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探究论文 篇3: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来支撑,为新时代的中国发展提供方向引领。而作为青年马克思主体的大学生是未来大厦的主要建设者,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感,才能保证大厦建设得毫厘不差。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也面临着发展的现实挑战和历史机遇,需不断引领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认同,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

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世界、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性真理,其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拥有无可替代的指导性地位。新时代当代大学生将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不仅需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需要坚定科学的思想指导。只有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充分融入大学生的血液骨髓中,才能坚定中国方向不偏移,确保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顺利实现。然而在目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深受各种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包裹的大学生也难免会对马克思主义认同规律等产生相左的理解。因此,为了避免一些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社会意识形态错误性诱导,仍需不断坚定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同,以应对实现民族复兴大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涵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主要包含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态度两个维度,实质上这两个维度亦是马克思主义与大学生的关系状态。首先,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内涵,需摆脱思维方式上的实体主义,从关系思维出发[1]。从前者思维方式出发,马克思主义的特性既可以包含大学生对其认知,但非必然包含;大学生的各种特性亦都不必然包含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其次,在关系思维中,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包括认同主体和客体,主体既可为大学生亦可为大学生群体,作为认同客体的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单从主体中的个体出发,会存在对狭义或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同的认同关系。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实态势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特点

第一,系统性。系统性特点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以及认同过程中的中介因素三个方面,表现为三者在大学生认同周期内相互作用后形成的系统性存在。首先对马克思主义而言,其知识体系十分丰富,不仅囊括了本真的马列主义,还包含了依托其创造性发展的中国化成果。对大学生而言,在社会化领域日渐成为系统性的个体,在生物领域其肌体也已完善并为社会存在奠定了基础,在精神领域可独立思考并趋向稳定。对中介因素而言,包括了教师、教材、教育环境等复杂因素,共同建构起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中介系统。最后在上述各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主体对客体认同的系统性存在。

第二,复杂性。系统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认同的复杂性。此外,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知和价值倾向形成的两阶段中也存在着复杂性。在认知阶段,大学前的课程教育仅仅是基础性教育,并未涉及深层次的系统性知识;而至大学阶段,依据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规律,两学年的课程教育使得主体的认知体系由零散走向系统。在价值倾向形成阶段,基础教育时期主体对客体的认同目的大多怀有功利之心,价值倾向并不明显;而至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态度则日趋分化。总之,无论从认知过程还是价值倾向形成过程,复杂性伴随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全过程。

第三,层次性。层次性的特征既包含了主客体的层次性,也包括了认同过程的层次性。从主体而言,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高有低,认知程度有深有浅,认同程度有完全、部分和从不三种情形。从客体而言,马列主义和由其创造性发展的中国化成果为两个层次,在每一个层次内部依据不同指标又划分成更为细致的不同层次。从认同过程而言,从零散认知到系统认知,认知提升的每一个过程均存在着层次性;在价值倾向出现分化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态度转变和坚定的层次性。

第四,动态性。动态性的特征既体现在大学生的动态性,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态性,还包括中介因素的动态性和大学生认同过程的动态性。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认知和认同水平伴随着身心发展以及社会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动态的发展过程。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自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时至今日已逾200余年,围绕着马克思所提出的最本真的原理,结合时代的发展特征已经形成了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新成果。正如习近平所言,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2]。在认同的动态性发展中,大学生对理论的认知水平呈现由浅入深,认同态度由功利到分化、由缺乏判断到日渐赞同进而转变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动态性发展。

(二)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历史机遇

第一,交互性拉近认同距离。自媒体的信息强交互性为强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提供了新契机。借助自媒体工具,个体可以即时分享自身思想价值观念,吸引对价值观念认同或一致的个体参与集中进行交流,不断强化彼此认知水平和认同倾向。大学生马克思认同亦可在这样的强交互自媒体时代得到放大,增強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二,圈群化凝聚群体认同。个性化的生活在脱离现实生活的网络世界中更加活跃。网络世界中的社会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人们形成对某一价值观念的强烈认同后,便在自媒体世界中形成了如同现实生活中的交际圈,通过这一交际圈个体发布价值认同观点,不断形成观点和意识的认同和凝聚。因此,借助于新媒体所形成的圈群可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同。

第三,灵活性丰富教育手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可以借助形式丰富且灵活的新媒体平台得到进一步凝聚和加强。例如,官方媒体通过抖音、微博、微信等平台设置官方账号,通过正能量的视频、文章等讲述最真实的故事,形成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实挑战

第一,全球化冲击认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态势,在全球化过程中伴随着国家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正是在这一背景中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现代自媒体技术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到多样化的内容,正进一步抢占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逐步削弱甚至侵蚀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传统权威式的马克思主义筛选、传播机制在全球化时代也日渐式微,新型传播工具极大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把关和监管能力,主流意识传播过程中夹杂着些许充斥着反社会意识形态和域外国家糟粕文化的“噪音”,呈现主流与噪音并存的特征。

第二,多元化冲击认同。文化多元化在全球化浪潮中被进一步增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情感的认同。接受的文化越多元,主流情感认同越弱化。自媒体工具正不断加剧着这一现象,一方面在大学生群体中甚至出现了部分数典忘祖、崇洋媚外的个体。另一方面,在多元化背景下,对主流价值认同的弱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凝聚力逐渐被削弱,大学生固有的马克思主义情感认同和执行认同在多元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下渐趋错位。

第三,去中心化解构权威。在自媒体的冲击下,每个个体都能形成一个媒体,随时发布自己的状态信息,而每一个个体连接便形成了信息效应的倍增。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对权威信息进行解构,传统主流媒体所凝聚的绝对核心力量日渐消弭。正是在自媒体不断“去中心化”的时代背景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倾向受到的干扰因素日渐复杂,在复杂因素的诱导下,使得本就对马克思主义认知处于懵懂状态的个体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认同感的下降、边缘化,从而不断冲击和挑战着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引导策略

(一)优化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中介因素

中介因素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发挥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优化中介因素可以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首先,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水平。思政教师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现有基础上进行科研创新的人。在大学期间,思政教师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路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出对现实世界的科学性指导,更体现着追求共产主义无产阶级对全人类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一特点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思政教师之间的关系,思政教师在大学教师中不仅是作为高深知识的占有者,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解读者和传播者以及实践性的验证者,在大学生思考与行动的过程中起到指向作用。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以往僵硬的教条主义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的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一成不变的文字,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可以得到检验的,并且不断发展的先进的思想开放体系。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环境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科学的先进理论需通过优秀的教师和教学实践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并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自身认同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从而不断坚定自身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3]。其次,充分挖掘思政课教材价值。思政教材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是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核心载体,在编写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性和极大的包容性,教材中高度概括和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内容是解释和回应社会问题的最佳答案[4]。教师可以通过大学生感兴趣的以及关注度较高的社会现实问题上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来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学术参与度以及理论认同感。最后,发挥课堂和网络空间的互补功效。一方面改革思政课堂变理论讲授为师生研究探讨,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会让当今习惯多元化学习的大学生产生理论接受疲劳,这就需要我们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思政教师需要探索新的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不断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生态,如今的网络环境中需要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剔除西方自由主义的功利思想渗透,加强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提升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感染性

列宁指出,任何科学的意识形态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这是无条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若在新时代继续延续自身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5]。只有科学地总结过去、把握现在、引领未来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被大学生所认可并接受,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思政教师循循善诱的一个过程。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而前途是光明的,思政教师需要明确这一点并将这一点认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思政教师只有切实满足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和学习的群体性需求,解决群体社会生活问题并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实际的生活中呈现出来才能得到大学生的积极践行。从自媒体的视角切入看马克思主义研究,大学生的认同过程是由教育者自身的教学能力、教育内容质量的高低以及教育过程的最大参与程度三个维度构成。就一般层面而言,马克思主义认同与认同内容以及教育者两个维度呈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以及发展性三种核心样态。在自媒体的时代背景中,从原生样态特点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交叉性与超越性两种再生样态,并随着时间的发展在实践中显现出了科学性与感染性的特点。因此,我们需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大学生中的传承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理论创新,同时还需要在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与发展,在保持理论自身科学性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最大化思想渲染,进而最大化地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程度。

(三)强化自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导向性与凝聚力

伴随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自媒体多元化带来的来自各方的非主流意识的冲击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核心地位,尤其需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这个正在进入意识形态领域过程中的群体导向性和凝聚力。在自媒体向着多元化方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认同在发展过程中所接触的外部客观因素发生了显著变化,来自四面八方的非主流意识文化形态对原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冲击日益明显,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将马克思主义认同纳入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发展是一个可行的路径,这样可以更好地应对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道路上在意识形态领域工作中所遇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同时可以提升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认同过程中的所体现出的导向性与凝聚力。一方面,我们需要在马克思主义认同中深入融合更多更全面更广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元素,在实践中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倡大学生学习继承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以提升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实践中的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各方在利益层面需要充分协调来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同服务,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需求层面,多方面、多渠道地凝聚社会不同群体的共同的信念来作为支撑,从而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认同工作对大学生群体导向性和凝聚力。

四、结语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体现了大学生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认知关系和态度关系,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过程中呈現出的认同特点以及机遇与挑战,从整体来看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因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引导策略应该遵循其特点、机遇与挑战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引导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向好发展[1]。

参考文献:

[1]胡海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9.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8(16):6-13.

[3]潘旭阳.自媒体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的机遇与挑战[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0):37-39.

[4]林雯.自媒体时代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研究:[J].高校学刊,2019(2):163-168.

[5]郑志康,雒新艳.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35-41.

(责任编辑:张咏梅)

作者:王子敬

上一篇:儒商经营理念儒家文化论文下一篇:新媒体时代民间文化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