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行为电子商务论文

2022-04-19

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原因·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直接造成了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泛滥互联网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它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相伴而生的则是阻碍网络的种种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竞争行为电子商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竞争行为电子商务论文 篇1:

电子商务环境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判析

网络与电子商务环境下,各种新型的经营方式层出不穷,诞生了一批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这一方面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发掘和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在整体上促进了社会福利的增加,这是新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建设成果的体现。但是在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的经营模式创新过程中,也伴随着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准确判定这些竞争的性质,并及时有效地依法阻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通过对竞争行为的目的和性质的分析归纳,从而确定几种在网络与电子商务环境下典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原因和判断依据,并以此为范例规划在新型电子商务模式下,判断竞争是否合法和正当的理论依据。

一、正当的竞争行为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竞争是市场的发动机,不正当的竞争行为最终损害竞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之一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竞争机制使得市场资源按照最有效的方式配置,竞争使得商家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竞争也使得商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开发出新的市场需求,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交易成本。总之市场经济中竞争行为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优胜劣汰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可以说,至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发现比市场经济更好的经济制度。而坚持市场经济就意味着将促进竞争作为市场的基本准则。那么,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所带来的好处应该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因为只有知道竞争的优点才能判断正当竞争与不正当竞争的区别,从而从法律上禁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正当竞争。这一价值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一条中有明确的体现,“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法。”并且要求“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那么,什么是公平的竞争,什么是公认的商业道德?准确理解这些重要的概念或者价值判断对我们理解网络环境下的竞争行为很重要,因为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经常面临的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型竞争行为。

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山东省食品进出口公司与山东山孚日水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案》中认为:“对于竞争行为尤其是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规定的行为的正当性,应该以该行为是否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作为基本判断标准。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活动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它要求人们在从事民事活动时,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用善意的方式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在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意义上,诚实信用原则更多的是以公认的商业道德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商业道德要按照特定商业领域中市场交易参与者即经纪人的伦理标准来加以评判。它既不同于个人品德,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公德,所体现的是一种商业伦理。经济人追名逐利符合商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但不一定合乎个人品德的标准;企业勤于慈善和公益合乎社会公德,但怠于公益事业也并不违反商业道德。特别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要求的商业道德必须是公认的商业道德,是指特定商业领域普遍认知和接受的行为标准,具有公认性和一般性。即使在同一商业领域,由于是市场交易活动中的道德准则,公认的商业道德也应当是交易参与者共同和普遍认可的行为标准……”从这一判决中可以看出对于企业来说,其诚实信用和商业道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标准,应该是一种商业伦理。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历史较短,尤其是网络经济更是刚刚发展。那么何为网络经济环境下的诚实信用和商业伦理则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完善的标准。

(一)正当的竞争行为将促进市场的进一步竞争

如果某一竞争行为的目的或结果是最终限制或破坏竞争,这种竞争便可能是不正当的。这一原则在一些法律条文中有所体现。例如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尽管从短期看消费者似乎得到了好处,但从长期看,这种行为将使竞争对手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而被迫退出市场,最终使市场的有效竞争被抑制或者破坏,导致竞争不足。竞争不足的后果便是市场垄断,垄断者抬高商品价格,从而整体上损害社会福利。另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规定,“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不得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第七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账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对方单位或者个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贿论处。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可以给中间人佣金。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第十五条规定。“投标者不得串通投标,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投标者和招标者不得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公平竞争。”这些都是禁止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产权法制度尽管从短期看似乎是限制竞争的法律制度,但是从长期看是有利于竞争的,因为只有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企业才愿意在资金和人力上向知识产权产业投资,从而促进这些领域的积极竞争和发展。

(二)正当的竞争行为是促进社会福利增加而不是损人利己

如在前面的最高院的判例中所认为的,追逐名利符合企业的商业伦理,不能因为企业追逐名利便认为其是不道德或不正当的竞争。但如我们前面讨论的,市场经济允许企业通过竞争手段追逐名利,但是其根本目标是通过这种竞争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增加。如果企业的竞争行为仅仅使得自己获得名利但是却损害了整个产业发展和社会福利,那么这种竞争便是不正当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通过这种行为的竞争尽管在短期可以给竞争者带来额外利益,但其竞争行为却没有给社会福利带来贡献,即其利益不是因为提高了社会福利而获得的回报,而是强行将竞争者的利益转移到自己手中。如果这种行为不加以制止,那么其他企业也将不得不采取相同的竞争手段,而这些竞争手段的目标都不是通过竞争来提高社会福利。所以,法律上必须严格禁止这种竞争行为,否则会出现经济学上所说的“竞次现象”,即如果不采取同样的甚至更为严重的不

正当竞争行为,企业就会在市场中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甚至被淘汰。因此防止“竞次现象”也应当是工商机关的任务。

(三)正当的竞争行为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和交易成本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如果法律上不对这些行为加以禁止,那么企业就不得不全部依靠私力来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而侵权方由于没有法律的禁止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商业秘密,其结果便是双方不断进行围绕保护与刺探商业秘密的“军备竞赛”。这会增加各方的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降低经济效率。

(四)正当的竞争行为有利于保护经营者的投资利益

一方竞争者不恰当地利用对方投资利益的行为有时也会被认为是不正当竞争,例如在知识产权领域我国对数据库的保护主要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行为来实现的。竞争对手没有经过数据库所有人的同意而使用其数据库的行为有时会构成不正当竞争,因为数据库所有人对该数据库有资本的投入,如果他人可以免费自由使用,投资人将无法通过销售其数据库收回投资,从而抑制其在该领域的投资活动,这将最终损害这一领域的经济发展。所以法律上对于这种不正当利用他人投资利益的竞争行为是否定的。但是应该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借光”行为都是不正当竞争,因为有些“借光”行为会促进竞争而不是抑制竞争。例如在商标法领域,一般认为对比广告是一种正当的竞争行为,尽管进行对比的经营者实际上是通过被对比的驰名商标在推广自己的商品,从而借用了该商标的知名度和广告投资。又例如,在某一地段的一家饭庄经营很好,后者在这一地段开一个同样风格但是名称不同的饭庄,一般后者不被认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尽管后者是借用了前者的成功信息吸引顾客,实际上借用了前者的投资利益。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由于这种竞争行为总体上是促进竞争的,而不会抑制竞争,因而是合法的。

(五)正当的竞争行为有利于消费者利益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福利,而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判断便是有利于消费者利益。尽管由于消费者在信息或者知识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完全判断某种经济行为最终是好是坏,但是以消费者的利益作为判断标准还是重要标准之一。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五千元。”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这些规定都是与保护消费者利益这一直接目标相关。

以上我们分析了判断一项竞争行为是否正当的一些标准或者观点,这些标准或者观点同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网络环境下的某项特殊行为是否正当。《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了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某一项具体的行为属于这十一种中的一种,便可依据具体规定判断其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这十一种行为不能穷尽市场上所有可能的不正当竞争。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又有一般性规定,即其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对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判例中认为:“虽然人民法院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但同时应当注意严格把握适用条件,以避免不适当干预而阻碍市场自由竞争。凡是法律已经通过特别规定作出穷尽性保护的行为方式,不宜再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规定予以管制。总体而言,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法律对该种竞争行为未作出特别规定:二是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确因该竞争行为而受到实际损害;三是该种竞争行为因确属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而具有不正当性或者可责性,这也是问题的关键和判断的重点。”

二、网络环境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以上我们分析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尤其是不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第二章所明确列举的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如何判断其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的依据和理论。在网络环境下既有这些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也经常发生其他情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使得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理论和依据变得更为重要。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几种在网络环境下较为突出或者特别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诋毁名誉形式的不正当竞争

由于网络作为新媒体的充裕性,竞争双方往往都掌握着一定资源的网络媒体,那么在竞争过程中通过媒体发布不利于对方的信息便是时常发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环境下,一些企业利用绝大多数用户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不丰富,同时又对所接受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安全以及个人隐私等问题比较担心等情况,散布不实信息贬低竞争对手,从而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

例如在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云网无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案中,法院认为“云网无限在新浪网上发布的背投广告中含有‘在中国,每四笔网上支付就有一笔通过云网完成’的表述,点击该背投广告后链接进入云网无限网站登载的对比广告称其他在线支付系统的日成功交易笔数小于1万笔、无实践经验、交易成功率低和服务承诺为9:00至18:00,对于上述背投广告和对比广告使用相关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评判其他在线支付系统服务情况所依据的事实,云网无限应承担举证责任。云网无限提交的该公司荣获企业用户最满意的在线支付平台证书以及招商银行个人银行部等银行部门出具的文件,仅能证明云网无限具有比较丰富的运营经验,且在特定银行网上支付领域成功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处于领先位置等,不能证明涉案背投广告和对比广告使用相关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评判其他在线支付系统服务情况所依据的事实,云网无限对此应承担举证不能之责任,故本院认为涉案背投广告和对此广告内容存在不实之处,

云网无限发布上述广告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在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三际无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案中,法院认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是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本保证,经营者在市场竞争当中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以谋取市场竞争优势。百度网讯、百度在线与三际无限均系网络服务公司,相互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因恶意系贬义词,且危险系指有遭到损害或者失败的可能,故如使用恶意或者危险对同业竞争者的产品进行描述,应当具有充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在本案中,三际无限开发的安全卫士涉案版本以及网址为www.360safe.com的网站将超级搜霸和搜索伴侣描述为恶意软件,将超级搜霸描述为低危险级别,将搜索伴侣描述为高危险级别,将超级搜霸和搜索伴侣描述为强制安装、浏览器劫持、干扰其他软件运行和无法彻底删除等,且如按照安全卫士涉案版本提示进行操作可以在默认情况下删除超级搜霸和搜索伴侣或者使用专杀工具删除超级搜霸。但三际无限并非经合法授权的网络安全监督管理者,其无权擅自认定‘恶意软件’,且其并未提交充分证据以证明超级搜霸和搜索伴侣存在恶意或者危险之处,包括证明超级搜霸和搜索伴侣存在强制安装、浏览器劫持、干扰其他软件运行和无法彻底删除等情况,故三际无限之行为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属于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从而构成不正当竞争。”

以上的案例中都有经营者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散布一些不利于竞争对手的信息,来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者商品声誉的行为。这些行为由于不是真实的信息,对消费者有误导或者欺骗作用,因此除了增加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成本之外不会带来其他利益。法律如果不对这些行为加以禁止,则会导致双方都不得不采取这样的竞争手段,其结果便是增加了双方的交易和经营成本,损害消费者的知情权,从总体上降低了社会福利。

(二)篡改或者覆盖网页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网络技术环境下,通过篡改或者覆盖其他经营者的网页来获得利益的行为也是一种常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不正当竞争者通过计算机程序对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某种干预。当安装这种程序的计算机用户在浏览他人网页时,不正当竞争者的相关信息或者内容便由于其程序的运行而增加或者覆盖到所浏览的他人网页上。由于这种程序的安装往往是计算机用户的自愿选择,使得在判断这种行为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时有些困难。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这种类似的经营行为经常发生,例如给手机提供保护套的行为,给平板电脑贴膜或者提供保护包装的行为等。笔者认为,这种用户自愿下载程序而对一些经常浏览的网站网页进行修改或者覆盖的行为应该被认为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因为首先,这种行为是利用他人投资的行为,即在他人投资经营的网页上附上自己的内容或者广告,实际上是占用了他人的网页资源,改变了投资人对网页的期望,造成了对投资人的损害;其次,这种行为除了抢夺了原网页的资源外,并没有其他方面的贡献,即这种行为并没有在经济效率上作出贡献;第三,这种行为对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几乎没有或者非常有限,因为对原有网页的覆盖或者改变只是用另外的广告信息加以替换,并没有带来额外的服务:第四,如果对这种行为在法律上不加以禁止,则会使得网站经营者对其网页内容的控制能力减弱,并同时会增加用户计算机的负担。

在北京珠峰万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珠峰万维科技公司)因侵犯著作权和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中,法院认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在市场经营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不得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珠峰万维科技公司和珠穆朗玛网络公司未经许可,利用mysearch软件在搜狐公司的搜索页面上增加了包含8848网站在内的搜索导航条和具有广告性质的缩略图及其他非本网站信息。搜索导航条的增加导致访问者在搜狐公司的页面上能够轻易地访问8848网站及其所链接的网站,极易引导或带走搜狐公司网站的访问者,损害搜狐公司的商业利益。缩略图的增加容易导致搜狐公司的网站系统运行缓慢,且可能使搜狐公司的搜索页面排序受到影响,降低搜狐公司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质量和声誉。鉴于珠峰万维科技公司向互联网用户提供mysearch软件的行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对搜狐公司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且不利于互联网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其行为构成对搜狐公司的不正当竞争,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三)干扰他人程序功能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由于计算机程序具有功能性,并且经常都在用户的同一台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下运行,那么不同计算机程序之间会产生功能上的干扰或者竞争。而有关计算机安全与防病毒程序的问题则更为突出,因为计算机安全与防病毒程序在程序运行中相对处于较为底层的位置,在计算机开机运行的时候,首先开启的是系统程序,然后便是安全与防病毒程序,再次是各种应用程序,那么如果安全与防病毒程序认定某种应用程序是属于病毒或者安全有问题的程序,那么它就可以阻止或者妨碍该程序的运行,这使得安全与防病毒程序提供商具有一定的优势或者特权。这种优势或者特权有时被用于妨碍竞争者的产品或者服务上,就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因为这种行为使得其他计算机程序无法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运行,造成了市场进入的困难,阻碍了有效的竞争,所以一般认为是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例如在北京搜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诉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法院认为:“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各种不同的拼音输入法软件在技术上并非如同各种不同的操作系统软件必然相互排斥。而是如同各种不同的文本处理软件、图片播放软件、音频播放软件及视频播放软件等,完全可以在同一计算机中同时存在且同时运行,相关经营者只需做到使自己的拼音输入法软件不与其他软件冲突即可,其相互之间的竞争应通过经营者各自努力提升自己软件的性能和完善服务来实现。在本案中,被告腾讯科技公司的涉案‘QQ拼音输入法’软件在个性化设置的过程中,采取诱导的方法使用户倾向于不选择其计算机中已有的涉案‘搜狗拼音输入法’软件,导致用户计算机中已有的涉案‘搜狗拼音输入法’软件的快捷方式被删除,被告腾讯科技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构成不正当竞争,依法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四)深链接产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根据万维网的技术协议,网页之间可以实现链接。这使得用户浏览网页变得十分方便。因为可以在不同网页之间自由跳转而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但是利用这种链接技术也会产生不正当竞争问题。即有些网站经营者不是自己制作内容而是通过这种链

接技术将自己的网页内容链接到其他的网页上,使得其用户在浏览其网页时。通过链接而随意调用被链接的网页内容。其中最典型的一种链接方式便是所谓的深链接(deeplink)。所谓深链接是指通过链接技术而链接到某一网站的某一特定网页或者内容而不是仅仅链接到该网站的主页上。这样某些网站就可以通过这种技术而将他人网站上的内容链接过来使用而不需要自己再创造这些内容。深链接可能会产生不正当竞争问题,主要理由是:第一,深链接行为是利用了被链接网站的投资,属于不劳而获的行为;第二,深链接行为使得被链接的网站用户流量受到损失,并且往往跳过了一些重要的广告或者商业推广内容。使得被链接的网站遭到经济损失:第三,如果不对这些不正当的深链接行为进行禁止,那么网站投资者所期望的利益会被瓜分,其结果可能是网站都倾向于链接其他网站的内容而自己不投资创建内容,结果将使得这一经济领域的投资越来越少。因此,一般情况都认为这种深链接可以构成不正当竞争。

在北京金融城网络有限公司诉成都财智软件有限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上诉案中,法院认为:“在当今的互联网上,网站之间相互设置链接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经营方式。虽然目前对于网站之间相互设立链接问题尚没有具体的法律规范,但在IT业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如果未经双方协商或得到许可,擅自对他人网站制作、发布的信息实施链接是违反行业规则,并被普遍反对的。由于互联网经济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其通常也被比喻为‘注意力经济’,一个网站所吸引的访问者越多,给其带来的相关经济利益就越大,所以经营者均努力通过制作精彩、独特的内容以吸引访问者的注意力,并使访问者记住发布这些内容的网站。而这些独特的内容一旦被他人直接链接,访问者通过设链网站看到的内容已不能准确反映出制作者的身份,从而导致访问者误认,而这种误认的必然结果将是设链网站访问者增加而真正的内容制作网站访问者减少,最终使被链网站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作为企业法人的网站经营者,建立网站都是为了追求一定的商业目的和获得商业利益,为建立和维护网站运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存在和发展,经营者必然要在智力、财力等方面作出投入,如果允许这种投入的结果被他人无限制的随意使用,不仅对作出投入的经营者是不公平的,从长远看,也会对互联网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危害,因此对互联网上的链接行为进行合理、适当的规范是十分必要的。网站经营者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和公平竞争的法律原则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

责任编辑:邢淼

作者:吴伟光

竞争行为电子商务论文 篇2:

如何规制网络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

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产生的原因

·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直接造成了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泛滥

互联网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它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可,相伴而生的则是阻碍网络的种种问题。网络环境下进行的经济活动往往无法可依,由于法律本身具有局限性,它是滞后的,短期内网络经济环境中产生的问题无法可依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所列举的不正当行为中对其只做了原则性规定,这就直接导致目前网络经济中竞争秩序混乱的状态。从另一方面来讲,合法的正当竞争行为无法得到保护和鼓励,而违背公平、诚实信用等交易原则的行为得不到规制,受害者就得不到法律上的救济,从而破坏了网络环境的良性竞争。

·网络经济中所利用的技术因素为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提供了便利

网络的发展使交易的界限被打破,当网络被当作信息传输的媒介使用时,它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工具。数字化信息是互联网经济的平台,由于其易于修改和复制,难以确认其合法来源和归属,一旦出现法律纠纷问题,信息的合法性和主体性难以确认。网络的特性使网上的种种违法行为在瞬间完成,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不易留下痕迹,风险较低,成本低廉,收益较高。同时这种开放性和虚拟性也增加了确认网络环境中不正当竞争行为主体的难度。技术为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实施者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难以被规制的特点使其中的参与者有恃无恐

美国有位学者指出:“计算机技术的伦理问题似乎成了90年代和90年代后的主要问题。总的来说,由于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许多行业在社会和道德方面的确正在经历一个艰难时世。尽管美国正步入信息时代,然而社会不总是考虑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社会成本问题,简而言之,技术常常比伦理学理论发展得快,而这方面的滞后效应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危害。”人类社会的任何一種巨大的力量,如果不受一定的道德约束,它可能被滥用。正如网络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那样,如果不被规制将被当作一种谋取不义之财或者是一种损人利己的手段。由于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行业在社会和道德方面正经历一个艰难时期,网络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正处于这样的情况下,越是道德水准下降,越是层出不穷。

规制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原则

·政府的适度干预是应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重要价值理念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市场的自发调节固然很重要,但市场的自由并不意味着政府的缺席。政府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干预,尤其对于网络经济更应该如此。网络在自由主义者的眼中是自由的,然而自由并不是完全的,而是有条件的,要在政府的适度干预之下。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排除所有外界控制并不能换来经济的繁荣。正确的价值理念应该是将网络经济的自由置于某种自觉的控制之下,这样才可能带来健康的繁荣。是否应当干预网络市场竞争,干预到何种程度,如何干预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

1、有效的干预必须适度。

从本质来讲,网络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延伸,网络市场交易主体的竞争行为是作为现实市场的延伸而存在的,法律规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目的在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竞争的有效进行,以便市场主体有更自由,更广阔的竞争空间。对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干预应当从促进网络经济发展、维护交易秩序的角度出发,要进行适度干预。

2、有效的干预必须多元化。

我国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三个立法目的,一是规范市场竞争,二是促进有效竞争,三是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网络经济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还涉及到道德伦理,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在对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规制的时候应该协调多个方面的价值以达到平衡。要突出网络经济便捷高效的优势,鼓励高科技开展的有效竞争,同时要打击网络虚拟造成的损害消费者和经营者的不正当行为和先进技术手段引发的不正当竞争。

3、有效的干预必须协调。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政府强制力的体现。有位著名的网络学者曾经描述了约束人类网络市场行为的四种因素:法律、规范、市场、代码。具体展开来讲就是指国家制定的法律、自发的行为规范、市场运行的规律和技术构建的代码。国家制定的法律体现了国家和政府的意志,社会规范体现的是民意的结晶,市场自发调节着资源的配置和权利义务的平衡,代码是网络市场运行的基础,是网络市场竞争行为的基本规则。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干预要协调好这四个方面的关系。

·技术和法律的双向规范是应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重要路径选择

1、网络经济行为的进行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支持。

传统不正当竞争行为借助网络载体在网络市场中弥散,影响了网络市场的竞争秩序。互联网是现代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网络市场空间的虚拟性使其产生、运作和发展都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撑。网络市场的交易更多体现了技术化特征,甚至许多规范网络交易的行为规范直接套用了技术规则。例如:《电子签名法》第十一条,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该数据电文的接收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该数据电文的接收时间。这直接导致网络经济交易的行为更多显现出技术化的特征,许多规范网络交易行为的行为规范都直接套用了技术规则。

2、在经济活动中,有个外部性市场缺陷的问题,这是技术无法解决的,此时就需要一种途径——通过法律和规范来控制技术。

所谓外部性,是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在此是指网络经济中,网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给其他相关主体造成的多付出的不必要的成本。例如:《电子签名法》第十五条,电子签名人应当妥善保管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电子签名人知悉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已经失密或者可能已经失密时,应当及时告知有关各方,并终止使用该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如果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技术和法律必须双剑合璧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网络经济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硬法和软法相结合是应对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重要建构思路

所谓的硬法,是指由国家制订、实施、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规范,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大量存在,对市场竞争秩序的破坏是客观的,因此需要与现行法律法规相结合,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构建规制体系,这也是政府行为的体现。

所谓的软法是指由自发的行为规范、市场运行的规律和技术构建的代码共同构成的,这体现了竞争秩序的治理需要政府、行业协会、消费者以及经营者等多元主体的配合。从另一方面来讲,要在业内形成良性的潜规则。

规制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具体法律措施

·立法角度——立法与释法相结合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该条款是原则性规定,在实务中已经被用来处理域名抢注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第7条明确了此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域名纠纷案件中,对符合本解释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构成侵权的,应当适用相应的法律规定;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第四条、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在实践中应该将这种做法推广开来,运用此条款来处理视框链接、设置元标记等其它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在法条中加入一款适用于网络不正当竞争之类的规定。以上是从立法角度来说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立法体例上采取的是列举式,在该法第二章明确规定了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采用欺骗性标志从事交易行为、强制性交易行为、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压价排挤竞争对手行为、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誉行为、串通勾结投标行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里面的经济活动的新形式曾出不穷,超出了这十一種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在司法实践中超出这十一种以外的行为一般不易被认定为违反了该法的规定,难以用该法进行有效规制。因此反不当竞争法要想在网络环境中适用就必须做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对于该进行扩大解释还是修改法条而言,两者都不应该偏废,这样既能维护法的稳定性,又能适应网络不正当竞争层出不穷的现象。

·执法角度——部门设置与配套制度建立

目前,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机关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缺乏专门性,难以适应频繁多发的网络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行政执法机关,强化行政执法的力度。

1、组建独立委员会。

可以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争议处理机构,由工商行政部门牵头,会同其他相关部门组成独立委员会,负责具体事情的裁判处理。因为行政程序比司法程序要更有效率。独立委员会的性质是临时性委员会,当出现网络经济不正当竞争案件时,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就组成临时调查处理小组,以便具体案件的及时处理。

2、加强日常监管。

行政执法机关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执法队伍,要对网络经济加强监管,做好事前监督和事后审查。日常监管的加强使得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实施者有所顾忌,从总体上降低不正当行为实施的频率。

3、完善鼓励投诉制度。

行政执法机关要将行政执法向网络环节逐步延伸,加强宣传使人们了解商业和网络经济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大对网络经济中的虚假宣传、侵害他人商业秘密,特别是网络假冒、网络中的商业诽谤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投诉,让不正当竞争行为无处藏身。

·救济方式——公权力与自我保护相结合

鉴于很多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在民事领域,在处理法律纠纷时应以民事审判为主,刑事审判为辅;应以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救济手段为主,还可以增加一些新型的制裁方式,比如:道德信誉谴责和技术制裁。

由于网络中的不正当竞争损失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它所追求的也仅仅是经济利益的补偿。因此,网络经济中反不正当竞争案件的管辖目前是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确定,具体是根据当事人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性质来确定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权利人对自己自由竞争权利的关注程度,决定着反不正当竞争工作的进展,权利人要搜集证据、对侵权人进行指控、确定惩罚尺度。要培养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公民主动去寻求救济。公民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能有效地遏制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行业协会

所谓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一种民间性组织,它并非政府的管理机构,行业协会通常有八项职能,代表、沟通、协调、监督、公正、统计、研究以及狭义的服务职能。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容小觑。针对网络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网络经营者可以联合设立一个监督网络经济的行业协会,对网络经济中产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严格监督,维护行业信誉,鼓励公平竞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具体而言,有以下两个方面:

1、统计监督职能。

行业协会可以定期对本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发布结果,使网络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无处躲藏,给消费者敲响警钟,起到一个警报器的作用。

2、协调服务职能。

行业协会可以根据统计,研究的情况设定一个内部规则,统一规制行业行为,对进入网络经济领域的商家进行资格审查、签发证照,如市场准入资格认证、发放产地证、质量检验证、生产许可证和进出口许可证等等,以此来促进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

·国际合作

由于网络具有特殊性,网络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一部分是国际间的,这就需要国际合作,联合打击。在立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网络的特殊性,对别国的立法经验加以借鉴。例如:美国犹他州颁布《数字签名法》,欧盟委员会提出的《欧洲电子商务方案》,国际条约方面如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制定的《统一域名纠纷处理规则》,中国可以有选择地加入一些国际条约。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法学院)

作者:何萌

竞争行为电子商务论文 篇3:

浅议网络经济中的反不正当竞争

【摘要】20世纪末的信息革命一直延续至今,它不断推动着经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工业社会向网络社会、传统经济向网络经济的过渡。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的一个极具竞争代表性的主要形式。在这个大背景下,本文仅以有限的篇幅阐述网络经济新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提出一点法制浅见,希望能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与时俱进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网络经济;不正当竞争行为;消费者;合作

一、网络经济概述

网络经济(Internet Economic)一词,最先由美国网络经济学家约翰·弗劳尔(John Flower)在其著作《网络经济》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网络经济意味着数字化商业时代的来临,消费者行为出现改变。我国经济学家乌家培认为,网络经济是类似数字经济、知识经济、智能经济等等称谓一样,仅从某一个特定方面来反映经济特征的信息经济的一个别称或特称。狭义的网络经济就是基于互联网、以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经济形式;广义的网络经济就是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所引发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型态[1]。本文认为,互联网仅仅是最底层的技术手段,网络经济则是一种上层的新经济形式;是利用互联网这种技术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它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主体的活动范围大幅度提高,交易选择权得到充分扩展,交易过程也更加简便直接,但也驱使产业创新与协调更加深度化和专业化,交易缺陷更加隐蔽,竞争更加激烈。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1亿,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39.9%。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中最重要的形式,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它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如EDI、Web技术、电子邮件等共享非结构化商务信息,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从主体来看,电子商务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模式:企业对企业(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消费者(B2C:Business To Consumer)、个人对消费者(C2C:Consumer-to-Consumer)、企业对政府(B2G:Business-to-Government)[2]。实际上,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扩充的概念,它属于网络经济的框架,但会随时因为信息技术的革新而产生新的模式。一言以概之,电子商务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以及未来其他科技手段,实现商务活动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过程。

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本质体现出经济对交易效率的追求,它促使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更加效率的发生,尤其我国在网络经济领域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极不完善,这也滋生了近几年来电商混战、不正当竞争愈演愈烈的乱象。如何通过制度化的设计来引导网络经济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是摆在政府面前一个重大课题。二、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的新形式

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列举规定了十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中四种属于限制竞争行为,另外七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分别包括混淆行为、贿赂行为、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低价倾销、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诋毁商誉行为。(一)不正当竞争行为在网络环境下的异化

1.混淆行为

仿冒他人网站域名、站名、LOGO、页面风格等,非法使用他人注册商标、LOGO搭建网站或者将其作为网页的一部分,擅自盗用他人品牌介绍、图片、视频等资料,达到混淆视听、增加浏览率、误导消费者的目的。

2.虚假宣传行为

利用互联网监管漏洞匿名身份信息、虚假陈述商品或者服务,用虚假资质执照照片夸大自身信用度,违法使用比较广告、诱饵广告、荐证广告、进行广告、隐性广告、强迫广告等手段进行广告宣传,非法利用推手鼓吹商品或者服务,达到夸大商品或者服务质量,欺骗消费者,排挤其他竞争者的目的。

3.诋毁商誉行为

非法雇佣推手恶意散布诋毁竞争对手的虚假消息,恶意制造竞争对手的负面新闻,采取数据、调查、网页展示等手段恶意诋毁竞争对手的商誉,非法雇佣推手与竞争对手恶意交易并给与差评,达到贬低他人抬高自己,诱导消费者选择自己的目的。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利用计算机技术入侵竞争对手非开放性网站,拦截、偷窥、非法监测竞争对手的网上交易,利用木马等手段盗取竞争对手密码、信息、邮件,利用网络监管漏洞与竞争对手匿名虚假交易骗取情报,达到盗取竞争对手商业秘密,破坏竞争秩序的目的。

5.商业贿赂行为

过度赠品,附赠超出商品本身价值的赠品,变相低价销售,扰乱价格秩序。

6.不正当的有奖销售行为

用巨额奖品、奖金诱惑消费者,导致消费者偏离购物的本意,忽视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质量,掩盖产品瑕疵,抛售低劣产品。

7.低价倾销行为

为争夺市场以其本身财力为后盾、中长期低价抛售正常商品,以达到挤占商品利润空间,排挤其他竞争对手,霸占市场的目的。(二)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

1.恶意抢注、盗用、模仿、篡改商业标识为域名

利用知名商品谋求不正当利益,不但侵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名誉,更严重干扰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欺骗消费者,破坏信用秩序。

2.抱怨网站

即在他人公司或商标的域名之后故意加上谩骂或丑化的文字,通过该域名低毁、取笑对方,以达到不正当竞争的目的。

3.跨国域名、三级域名冲突

跨国域名的冲突来自于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触网,它可能不具备恶意抢注的要件,但也是衍生不正当竞争的一种不良现象;三级域名冲突若为主观故意,实际与传统的混淆行为异曲同工,都是以混淆视听、为目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4.网络链接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些网站利用文本、图片或者视窗等网络衔接方式,擅自把一些知名企业、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组织等网站冠以“友情”、“官方”等标签在其页面上进行衔接,以暗示消费者自己与被衔接者有关,以使自己在同类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

5.搜索引擎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利用埋字串技术(指将他人知名标示、文字等作为标签或者关键字写入自己网页的源代码中供搜索引擎抓取,当用户使用搜索引擎时,被抓取标签或者关键字的网页便会优先显示)挤占商业机会,侵占其他竞争者的合法商业权益。

6.通过与搜索引擎服务商联合、甚或是贿赂干预搜索结果,争夺网络搜索垄断地位,以获取机会利益,排挤其他竞争者。

7.软件开发和流氓软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利用反编译技术手段破解、盗取其他竞争者的软件并加以更改冠名推行,强行或者隐秘为用户安装软件或者插件,强行或隐秘为用户删除同类竞争软件或者插件,以此获取商业优势及不正当利益。三、国外对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一)国际条约对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定

1.巴黎公约是反不正当竞争国际保护的主要规范

巴黎公约第十条之二将不正当竞争界定为在工商业活动中违反诚实商业惯例的任何竞争行为,但将商业的诚实性之含义留给各个成员国的法院或行政执法机关去决定。

2.TRIPS第三十九条规定

在确保巴黎公约(1967)第十条之二规定的反不正当竞争的有效保护的过程中,成员国应当依据本条第1项、第2项保护未披露的信息,以及根据第3项保护向政府及其机关提交的数据。由此,TRIPS认可了巴黎公约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并明确将保护商业秘密和数据纳入了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范围,但没有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定义。

可见,在国际条约中,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仅为原则性的法律指引,诚实信用原则是不正当竞争行为最主要的界定标准。(二)其他国家对反不正当竞争的规定

1.澳大利亚的《贸易行为法》明确其立法目的是为防止反竞争的行为以促进竞争和效率,为消费者或作为购买者的经营者在价格、质量和服务上创造更大的需求,并确保消费者或作为购买者的经营者在其与生产者和销售者进行交易时的利益不受损害。

2.匈牙利在其1996年《关于禁止不公平市场行为和限制竞争的法律》中,将竞争者、所有市场行为人、消费者以及公共利益和竞争,都纳入了保护之中。

3.德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04年开始实施。新法第二条明确了“竞争行为”及“竞争者”等概念的定义[4];第三条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性条款:“不正当竞争行为,即如果足以损害竞争者、消费者或其他市场参与人而对竞争造成并非轻微的破坏的行为”;第四条到第七条分别列举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广告等其他特殊不正当竞争行为。从立法目的上看,德国的新反不正当竞争制度更加强了对消费者的保护。

4.瑞士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条列举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清单,而在第三条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外的没有列举的,则在第二条中对不正当竞争进行了界定:“具有欺骗性或者以各种方式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该规定被认为是瑞士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石。可见,瑞士亦是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指引的。

5.法国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律的发源地。最初,不正当竞争的规定是作为法国民法典1382条的侵权行为一般性条款处理不诚实的商业行为。在法国,不正当竞争行为一般是无市场优势的小企业实施的损害特定竞争者或者消费者的行为,它仅是侵犯私权的行为,且对整个竞争秩序和体系不会造成根本性的损害。四、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路(一)扩展现行法律规定,增加网络经济专章,明确监管权责

我国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是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一般性条款,即我国的不正当竞争就是指经营者违反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这条规定主体单一[3]、内容粗糙。第二章所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保守传统,缺乏成熟的执法调查程序,使得处于网络经济环境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惩罚。法律的滞后性暴露了大面积法律漏洞,没有法律法规作为依托,监管部门又存在着交叉等无法监管的情况,这就导致了网络不正当竞争频发,市场失序经济也会失灵,最终受损害的不只是竞争参与者、消费者,更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资源并尽快完善立法,增加独立的网络经济章节对新形势予以覆盖,再结合监管制度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是现阶段网络经济下反不正当竞争法制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二)立法目的中应体现保护消费者及合作理念

通过国外对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规定不难看出,其对竞争行为的规制中除了保证自由市场最大化外,还十分强调对消费者的保护。但竞争法中的对消费者的保护是不同于在消费者保护法中给与的保护的。前者是行为法,而后者则是主体法;前者通过禁止消费的权益受到损害来保护消费者,后者则通过肯定的方式保护消费的权益;消费者在竞争法中既是受害者也是充当经营者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的第三人[4],而在消法中却与经营者处于对立的关系。竞争法所应体现的保护消费的思路应该是通过排除对消费的现实危害或危险来保护消费者利益或者使其受益。

合作理念是对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的深化。竞争机制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但过度自由的竞争就会导致市场失灵、效率下降、经济退步,所以才需要政府之手在宏观上予以监控和调节,合作理念最早由经济法学家刘文华教授在“结合论”中概括[5]。反不正当竞争法归根结底是一部协调行为的法,竞争中的合作本质上会进一步提高竞争的实力,同样在监管中也一样需要合作机制。五、结语

网络经济的发展空间还在持续扩张,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也会随之涌现,在这个信息化大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尽快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以覆盖现有的网络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并在概括性条款中保持一定前瞻性,加强监管制度的完善,充分做到权责分明监管到位,保障我国网络经济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乌家培.网络经济及其对经济理论的影响[J].学术研究,2000,(1).

[2][美]爱德华·J·迪克.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学[M].杨青,郑宪强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郑友德,范长军.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具体化研究——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完善[J].法商研究,2005.

[4]刘继峰.竞争法中的消费者标准[J].政法论坛,2009.

[5]刘文华.东吴大学法学院建院九十周年庆暨“海峡两岸企业并购与公平交易法学术研讨会”的讲话[Z].2005.

作者:邓微

上一篇:我国法律性质研究论文下一篇:消费信贷立法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