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人文文化试析论文

2022-07-03

摘要:自本世纪初我国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学人文文化试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物理学人文文化试析论文 篇1:

俄罗斯国情文化发展变化及俄语教学

【摘要】国情文化教学是近年来的热门学科,各语言学家以及教育家都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国情文化在它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和影响,文章从查找影响俄罗斯国情文化的因素入手,试图剖析其形成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分析和探讨教授国情文化课程时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国情文化教学 制约和影响 形成原因 发展趋势 对策和方法

一、引言

俄罗斯文化在中世纪曾经是各种文化中心流动的连接处,它衔接着欧、亚两洲的文化,是介于西方和东方文化的一种中间文化,致使俄罗斯文化的多重层面的产生和存在,形成俄罗斯民族独特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体系。俄罗斯的文化形态是由其地缘位置、社会机制、宗教信仰、蛮族入侵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诸多世纪以来,俄罗斯的国情文化知识体现着该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宗教生活、世俗生活等层面的信息,表达着相关的知识、思想、传统、风俗、迷信、禁忌、性格、伦理概念(如荣誉、信仰、正义、羞愧等)、民族观、世界观等。要想了解俄罗斯国情文化内涵,必须得探究引起国情文化形成和变化的根源。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二、影响和制约俄罗斯国情文化发展变化的因素

1.哲学思想的影响

哲学是关乎人的。哲学主要涉及人的内心世界、理想、价值和意义,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学问,是从人出发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哲学具有鲜明的主体价值和主体尺度的特征,不同的认识主体、不同的民族从各自不同的民族背景、生存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角度去理解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各具民族性的哲学。所以说哲学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个性的。哲学是以民族的生命实践为源泉和基础的。一个民族的哲学浓缩地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方式,民族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根据,无不透过哲学加以反映和提升。民族性差异是各种哲学形态差异的重要方面,因而也可以认为,各民族的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族哲学的差异。哲学因其民族性是多元的,它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哲学是认识和把握民族性格、民族观念文化和民族生存与生活的基本方式,是民族生活经历的“沉淀”。所以,想要了解国家的国情文化,首先要了解其哲学思想。

2.宗教思想的影响

公元988年,基辅大公为了国家利益而引进了东正教,培养出了俄罗斯人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超民族主义精神。例如,二战期间的苏联无论是在列宁格勒被围的900个日日夜夜里,还是在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俄罗斯人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都让世界惊叹。“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这些性格是宗教中“弥赛亚(救世主)”精神的体现。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在苏联文学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们可以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找到宗教的影子。

俄罗斯的宗教思想可谓是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宗教渗透着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宗教的影响不容忽视。俄罗斯是个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国家。不同的信仰造就了他们与众不同的性格和文化形成。教派思想经过千百年的渗透已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影响着生活起居等方方面面。

3.地缘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地理因素则是其中至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犹太文明》的作者们这样论述犹太文明产生过程中地理因素的影响:“诸多复杂矛盾的地理要素在迦南的统纳并容,造就了在这里成长的人们不仅具有突出的综合心理素质,而且更能适应各种生存环境。”钱穆先生也曾谈到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巨大作用,他说:“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可见,地理因素对一个民族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俄罗斯辽阔的国土、特殊的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形和地理位置等地缘极大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从而造就了独特的俄罗斯民族。俄罗斯有一句流传已久的农谚说得十分恰当:“俄国不是一个国家,它是一个世界。”这片辽阔的土地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粗犷豪迈的民族气质,他们胸怀宽广,豪爽热情,不拘泥于小节。

4.文化入侵的影响

一个国家经济的强大可以带来众多方面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其中就包括文化的侵入和扩张,这就是所谓的“强势文化”。俄罗斯就是受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文化影响至深的国家之一。例如,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社会生活,导致美国文化的侵入。例如,美国歌手占据着欧洲的排行榜,美国电影产量占世界的6%~7%,但却占据世界电影放映时间的50%,美国的影视产品,歌舞剧,爵士乐等以大生产方式大批量制造,大规模复制,辅之以商业化的包装和营销席卷世界各地,涌向第三世界国家,世界网上文化信息资源中美国资源占据80%,人们进入了因特网就进入了美国文化的环境之中。上述各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给世界各国都敲着警钟,许多国家已相继采取措施来抵制美国文化的侵入,但其负面文化的影响力却愈演愈烈,有增无减。俄罗斯也是深受其影响的国家之一。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逐渐被绝大多数人以崇拜而又排斥的矛盾心态来接受。美国的“自由化”、“民主化”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已深入俄罗斯年轻一代的内心。这些都是美国采取的一种政治文化侵入和扩张策略,它就像鸦片一样让俄罗斯的年轻一代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取向。这种文化的侵入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依托,以雄厚的资源和资金实力为保证,以其固有“上帝的选民”之姿态,向世界各个角落渗透。

5.社会和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1845-1929)是喀山语言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俄罗斯语言学家中第一位使用“民族世界观”(миросозерцание народа) 术语的学者。1929 年发表论文,阐述了“语音、语法和文字对人的世界观及情感的影响”(Виноградов,1963:15-17) 。这些观点为20 世纪的俄语语言学研究增添了不少“人文主义”色彩,并对苏联时期的语言学尤其是心理语言学研究产生过一定影响。施坦塔尔(1823-1899)提出“将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与语言形式原则在民族心理学范围内加以具体化”(戴成,2001:32)。“新语法学派”(младограмматизм)主要代表人之一保罗特别推崇个体心理主义,他认为“只有个体的语言才是现实,而现实又是心理的”。在他看来“世界上有多少种独立的语言,就有多少种个体”“说话人所使用的所有语言手段都是以各种概念组粘合而成的复杂心理构型的形式,储藏在无意识之中的。”(Алпатов,1999:102)他从语言个体心理形成的角度来阐释语言世界观理论。卡拉乌洛夫为代表的心理学专家以“说话的人”的“民族心智”、“民族意识”为对象,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探索语言个性、言语个性、交际个性特点以及“心智空间”、“文化的语言”(包括“定型”、“先例现象”等)、“思维语言”的特征和运作机制等为语言世界图景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代表性的著述有他的《俄语与语言个性》(1987) 、《俄语语言个性及其研究任务》(1989) ;什缅廖夫主编的《语言与个性》(1989);索罗金的《作者形象的心智构拟》(1997) 、《民族心理语言学导论》(1998);扎哈连恩科的《民族先例语句的某些特点》(1997) 、《先例语句及其在篇章中的功用》(1997);古特科夫的《先例名与社会行为范式》 (1996);克拉斯内赫的《虚幻的现实还是现实的虚幻》(1998) 、《民族心理语言学与语言文化学》(2002) 等等。

社会文化既表现在思维层面,又可在个体的行为层面得到表达,它建立在具有普遍性的、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上,基于共同的刺激-反应模式,保证了民族文化共同体内部各成员在交际过程中对特定语境下的交际行为有共同的心理定势和稳定的心理联想。

三、俄罗斯国情文化教学涉及的内容

影响俄罗斯国情文化的因素存在于方方面面,其发展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吸收旧知识的同时不要忘记研究和探讨新的国情发展动态。国情文化课程根据其特点涵盖以下七个方面内容的教学。

(1)地理文化方面。重点讲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山脉、矿产等资源。(2)历史文化方面。主要介绍俄罗斯的历史、重大政治事件及所涉及的相关人物。(3)政治与经济方面。涉及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经济、主要城市、经济文化区等内容。(4)科技教育方面。涉及前苏联及俄罗斯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成就,教育改革、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等诸方面的著名的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5)文艺与体育方面。俄罗斯是文艺大国,在文学、绘画(油画)、音乐、舞蹈(芭蕾舞)等方面造诣颇深,体育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很大,如:冰球、足球、国际象棋、艺术体操、游泳等等,这些都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俄罗斯国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史上出现过的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音乐家、画家、舞蹈家、体育健将等等,都是我们在学习国情文化知识时需要重点了解和知道的。学到这些知识就可以打开与俄罗斯人交流的话题,引发他们的交谈兴趣,会使交际事半功倍。(6)民风民俗方面。主要包括受到宗教信仰影响下形成的风俗习惯和民间禁忌等方面的知识。俄罗斯是信教国家,多种教派思想深入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介绍这些内容可以避免交谈时发生误会和不愉快,避免尴尬或交际失误。(7)礼节礼仪方面。指在交际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文化,包括自我介绍、访问、做客、迎宾、赞扬、致谢、告别等。

四、结语

语言国情学一直处于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国情文化课教学是提高俄语水平的必要课程。在进行国情知识的讲解时,首先需要弄清形成和影响国情文化变化的因素,结合俄语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俄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凡跃,略论哲学的民族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2.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3.史云燕,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宗教情结及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J],文化与教育,2009 年第3期。

4.赵鹤梅,浅析地理因素对俄罗斯民族的影响[J],理论学1.高职院校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关系习,2007年第3期。

5.杨可,俄罗斯民间童话与俄罗斯民族个性[J],中国俄语教学,2002年第11期。

6.刘永红,论俄罗斯文学的救世情怀[J],80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7.李光照,论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大众文化传播[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第8期。

8.彭文钊,俄罗斯语言文化学:源流与发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第7期。

9.李茜,俄罗斯文化语言学发展阶段简介[J],世纪桥,2009年第6期。

10.马福珍,苏晓棠,试析《大纲》指导下高职俄语国情课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1.杨仕章,语言国情学在中国[J],外语学刊,2003年第1期。

作者:毛海云

物理学人文文化试析论文 篇2:

《中学物理教与学》样态、主题与趋势研究(1998—2021)

摘   要:自本世纪初我国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面反映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整体样态,运用Bicomb、CiteSpace、VOSviewer等可视化分析软件,对1998—202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转载的3889篇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呈现近二十余年来我国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主题、数量特征及其类群结构。研究认为,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物理学科育人的理论与途径、中学物理知识与测评研究、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指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四大领域;中学物理教与学未来研究将在课程标准、教材修订与使用、考试评价,以及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学习进阶与深度学习、高阶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方面持续聚焦。

关键词:中学物理;物理教与学;研究主题;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自本世纪初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迄今已逾二十载。我国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全面反映我国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学术成果与本土特色,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展开分析,可视化呈现20余年来我国中学物理教与学本土化研究的整体样态,并根据其数量特征、类群结构特征呈现其关键主题及发展趋势,以期提供有益启示与参考。

1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数据来源

对某一研究领域学术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通常是获取该领域研究前沿样态的可靠的便捷途径。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辑出版的复印报刊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以下简称《中学物理教与学》)是我国唯一的中学物理教育领域二次转载全文资料汇编,具有样本覆盖范围广、转载信息全、遴选标准高等特点[1],能较全面地反映我国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整体样态。本研究选取近20余年来(1998年1月—2021年11月)《中学物理教与学》转载的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相关论文作为研究对象。其具体获取步骤为:第一,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获取历年转载论文题目、作者、期刊等信息,该数据库尚未更新的但已转载论文的信息则通过查询纸质《中学物理教与学》期刊获得;第二,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通过人工检索的方式逐一搜索、查询所转载论文信息,以获取该论文的具体题录信息,包括题名、作者及单位、发表期刊、关键词、摘要、发表时间、主要内容等;第三,导出转载论文信息文本数据,剔除信息不全、短评广告等非研究性文献信息后,最终得到3889篇有效的《中学物理教与学》转载论文,作为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样本文献数据(以下简称“样本文献”)。

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通常学术研究都需回应“研究什么内容”“研究得如何”“趋势如何发展”等问题,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亦不例外。知识图谱是在图书情报科学领域近年来兴起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将信息科学、应用数学、信息可视化技术、共现分析等相结合,呈现具体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前沿内容及领域知识结构等的方法[2]。本研究运用共现分析系统软件Bicomb2.0[3]、CiteSpace软件[4]、VOSviewer可视化图谱制作软件[5],可实现关键词共现分析、突现词分析,并生成可视化图谱。此外,还使用SPSS 23.0、Excel 2016等软件辅助分析,使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整体现状、关键主题及其发展趋势得以直观呈现。

2    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知识图谱

2.1    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提取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是绘制某一研究领域知识图谱的必要前提。运用CiteSpace软件对3889篇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样本文献进行关键词提取,共得到关键词750余个,截取其中词频阈值大于35的高频关键词共24个,并计算其中心性,如表1所示。

2.2    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趋势图谱

分析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主题的演进趋势利于发现本领域研究热点的变迁。运用CiteSpace的突变词探测(Burst Detection)功能,生成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突现史图谱,能够反映出1998年到2021年间我国中学物理教与学领域研究热点的突现演变情况。限于篇幅,本研究仅呈现近五年中学物理教与学领域研究突现热点关键词,主要有核心概念、教学研究、核心素养、物理观念、学习进阶、物理思想、科学思维、深度学习、创新、教材、大概念、单元设计、高阶思维、实验教学等,如表2所示。

2.3    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对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进行关键词共现,可有效分析该领域的发展动向和热点主题的聚焦程度。运用VOSviewer分析词频,得出中學物理教与学领域词频最高、范围最广的关键术语,以时间发展顺序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时序图,如图1所示。该图至少反映了两方面含义:一方面,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初中与高中的物理教学、教学设计、物理实验、物理概念与规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等关键领域;另一方面,中学物理教与学领域新兴研究主题趋势是在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学习进阶、深度学习、科学思维、大概念、单元设计、高阶思维培养等方面延伸,这与表2所示内容高度一致。

3    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关键领域与趋势

通过关键词中心度等指标分析中学物理教与学领域相关研究,利用VOSviewer软件生成的聚类密度主题图如图2所示,具有子群密度、结构、相对位置等固定的特征。该图以不同颜色呈现出四个不同聚类的关键主题领域,关键主题之下的相关子主题分类呈现,颜色相同区越明亮代表聚类主题密度越大,表明该领域相关研究主题的受关注程度越高。

基于对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基本情况、趋势图谱、共现网络图谱和聚类主题密度图谱的分析结果,以及对相关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文献进行深入阅读,笔者将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关键主题领域归纳为“中学物理学科育人的理论与途径”“中学物理知识与测评研究”“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和“指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四个方面。

3.1    中学物理学科育人的理论与途径

该主题领域包括“物理教学”“物理现象”“中学物理”“高中物理课程”“物理教师”“物理学家”“物理教育”“原始物理问题”等高频关键词,分别从学理和实践层面展开对中学物理教与学的研究。

世纪之交,一场以发展学生素质的物理教学大讨论成为我国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奏曲。从中学物理学科育人作用看,中学物理能发展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科学思维品质、思想品德[6],而探索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显著作用[7]。从物理教学实现育人的途径看,可以通过物理教学中学生完整的知识建构来提高问题解决能力[8],可以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9],可以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有效的生态化物理教学[10],用体现“活”物理的原始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物理能力[11]。模型建构的探究教学方法可提升学生对模拟化物理模型和理想化物理模型的学习成效[12]。应当注重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探索与发掘,如美育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培养科学求真等价值观念,深刻体会科学思想与体会科学发现乐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3]。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发掘教材中育人元素,引导学生深度体会教材内容所承载的育人功用[14]。未来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背景下,持续深入研究物理学科教学参与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与颁布,是二十余年来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关键节点。如《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在原有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其理念、目标、内容、评价等维度均有较大变化[15],引发了近年来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与学研究热潮。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与教师专业素养息息相关,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物理教师专业素养的相关研究颇受关注。有学者指出,中学物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呈非线性、螺旋性、动态性等特点[16],物理教师教学研究关键能力应包括质疑与反思能力、创新思维、理论应用能力等[17]。诚然,当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相关研究取得了系列进展,但绝大部分研究限于概念探讨或质性分析,而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的实证研究较少,这将是未来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此外,在未来“5G”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IT技术对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教育实践的支撑性研究,如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移动学习等支持下的育人模式及教法的变革研究,也将成为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新兴领域。

3.2    中学物理知识与测评研究

该主题领域包含“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匀加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强磁场”“物理试题”“物理习题”等高频关键词,表明研究者对中学物理知识规律与相关试题的研究也颇为关注。

教科书是最常用的重要教学资源之一,对促进学生发展至关重要。教材编写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我国课程标准与教材呈现出“一标多本”的特点,对二者的一致性研究可为提升教材编写质量提供重要参考。凸显科学思维,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相比以往课标的一个显著特征,有研究者通过对“人教版”新高中物理教科书研究发现,该版本教科书能够较为全面地呈现各种物理思维方法,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我构建知识,通过栏目、旁批等突出思维培养[18]。也有研究发现,我国教科书在科学本质表征数量的维度覆盖度方面更加广泛,内容的明确性逐渐增强,但准确性有待提高[19]。从教材中涉及的实验看,我国高中教材设计的物理实验内容广而浅,建议适度提高实验内容深度,尤其在验证性与探究性学生实验方面应予以加强,以使物理实验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20]。不难发现,我国物理教科书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但大多涉及的是2017年及以前的版本,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后相应的物理教科书研究偏少。

此外,测评与试题研究也一直是学者、教师关注的另一重要议题。高考物理试题不仅具有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人文性等特征,也具备导向性、激励性特征[21],而且能够考查学生的问题意识、评价意识、联想意识、迁移意识、特材意识、替换意识、综合意识等[22]。新高考背景下,高考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考查与课标要求的一致性问题尤其重要,而试题内容与课标要求水平方面可能存在偏差[23]。从“减负”背景下来看教材习题难度,已有研究表明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所编习题无论是数量或是难度方面,均不是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增加之主要原因[24]。此外,基于学业水平测试和考试评价的研究,无论是研究文献的数量还是质量,近年来均有大幅度提升。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列举。总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测评、高考试题研究是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领域热度不减的主题,未来研究也将在这些方面持续聚焦。

3.3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

该主题领域包括“物理实验”“演示实验”“平面镜”“打点计时器”“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自制教具”等高频关键词,反映出中学物理常见的几何光学、运动学和电磁学实验研究颇受关注,演示实验和创新自制教具也备受青睐。

一方面,演示实验因取材便捷、内容新奇、使用灵活、形式多样、现象直观等特点[25],对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品质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长达数十年物理实验及其创新实践过程中,我国学者经多年研究,发展出不同体系的本土化研究成果,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26]。实验探究教学要求实事求是,坚决向虚假的探究说“不”,客观处理实验数据,合理处理探究教学中的不可预测因素[27]。物理实验需要精心设计与改进,应该通过物理实验的訓练、归纳、探究、应用等方式改进物理教学[28]。物理实验教学中所运用的组合法、移植法、缺点列举法、逆向构思法等实验创新方法,对物理实验改进与中学生创新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9],如共振演示[30]、摩擦力演示实验[31]、电容器演示实验[32]、电流做功与能量转化关系的演示实验[33]、简易偏振观察仪制作与演示[34]、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实验的改良[35]、自制微动力发电机[36]等。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应更加“生活化”,并融合STSE教育内容选编物理作业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37],物理实验能力着重表现在实验操作、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及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结果表达及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38]。对于物理实验评价,有研究提出转纸笔测试的传统评价方式为操作测验评价,以提高实验能力评价的准确性[39]。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涉及物理实验难点问题的攻克、创新实验设计、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等多方面,而未来研究将进一步关注在物理实验的评价中如何测评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如何在实验中考查“立德树人”的元素与物理学科全方面育人的效果,以及如何相对独立地将物理实验考评结果合理纳入合格性考试、等级性考试之中。

3.4    指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

该主题领域包括“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学习进阶”“深度学习”“创新”“课程标准”“高阶思维”“实验教学”等是近年来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反映出指向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颇受学术界关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40]。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成为近年来中学物理教与学研究领域讨论最为频繁、热度最高的话题之一。表面上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即课程目标,是对物理教学过程及课程内容的指引,但其同时也蕴含着对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全方位认知,对基础物理教育教学条件之判断,以及对当下学生整体素养状况评估与未来社会对学生发展需求的预测[41]。物理教学中如何体现物理课程价值的要求,需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的真实性与科学性,可以通过原始物理问题提高學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2],物理教科书编写可从思维方法、思维条件、思维取向三方面组织教学内容[43]。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需从教学逻辑、知识本质、学科思想、科学方法等维度重构教学设计思路,用全新的设计思维优化教学,发挥其链接教学实践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桥梁作用[44]。

作为近年来物理教学研究的新兴热点领域,学习进阶、深度学习、高阶思维培养等主题受到广泛关注。学习进阶强调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能力的共同进阶,注重物理知识的部分与整体的联系[45],注重科学概念教学内容的整合,厘清“阶”的产生原因及其教学策略[46],促进学生经历从科学模型进阶到思维水平进阶的升华过程,最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47],借助有支架、有设计的教学活动可有效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48]。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是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49],深度学习不仅针对学生,与之相关的深度教研也是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学得进、想得透、用得出”[50]。中学物理教与学未来研究将持续关注学习进阶、深度学习、创客教育和高阶思维等方面,将更进一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物理学科育人的新理论、新途径与新方法。

参考文献:

[1]马亚鹏,张海龙.我国中学物理教育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基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学物理教与学》(2011~2015年)转载论文的分析[J].物理通报,2016(09):13-15.

[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02):242-253.

[3]崔雷,刘伟,闫雷,等.文献数据库中书目信息共现挖掘系统的开发[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08):70-75.

[4]李杰,陈超美. 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第二版)[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7:2-4.

[5]Van Eck, N. J. , Waltman, L. Software survey: Vosviewer, a computer program for bibliometric mapping[J]. Scientometrics, 2010, 84(02):523-538.

[6]续佩君,杨帆,秦晓文.中学物理教学发展学生素质的基本内容[J].学科教育,1998(11):32-33.

[7]邢红军.高中物理探索性实验的设计理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9,19(09):32-35.

[8]郑青岳.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根本措施[J].课程·教材·教法,1999,19(05):41-46.

[9]朱铁成.物理教学发现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5,25(09):66-69.

[10]张伟,郭玉英.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生态化物理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6,26(05):59-63.

[11]邢红军.原始问题教学:物理教育改革的新视域[J].课程·教材·教法, 2007,27(05):51-57.

[12]王晶莹,张跃,张洋.中学物理教师对科学模型教育认识的实证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2):93-105.

[13]乔通,邢红军,胡扬洋.论物理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1):91-95.

[14]廖伯琴.课程标准与教材修订(二)——如何在教材中凸显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物理教学探讨,2020,38(02):1-5.

[15]廖伯琴,李洪俊,李晓岩.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及教学建议[J].全球教育展望,2019,48(09):77-88.

[16]翁崇涛,郭长江,冯杰,等.论中学物理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建构[J].物理教师,2014,35(01):70-73.

[17]郭雅洁,桑芝芳.浅论中学物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结构要素[J].物理教师,2016,37(08):72-77.

[18]魏昕.物理教科书在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发展方面的特征[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0(11):9-12.

[19]张雪,张静,姚建欣.物理教科书中科学本质表征变迁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07):106-118.

[20]廖伯琴,左成光,苏蕴娜.国际中学科学教材实验内容难度比较——以高中物理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04):23-29+108.

[21]林雷.从近年高考物理试题谈新课标的命题原则[J].物理教师,2004,25(12):39-41.

[22]舒建宏.破解开放性试题的七种意识[J].物理教师,2004,25(02):23-24+27.

[23]王焕霞.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8):60-66.

[24]廖伯琴,罗军兵,马兰,等.高中物理教材习题难度国际比较[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11):1-4.

[25]顾江鸿,李春密.物理演示实验探究化结构要素的建构[J].物理教师,2019,40(04):2-5+15.

[26]赵力红.新时期自制教具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物理教学,2017,39(07):13-19.

[27]吴存华.向虚假的科學探究说“不”——以“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08,37(08):90-93.

[28]朱晓波.改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初步探索[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5(02):49-53.

[29]朱红.科学实验的若干创新技法[J].物理教学,2013,35(11):52-54+34.

[30]邢红军,陈清梅.一个妙趣横生的共振演示实验设计[J].物理教师,2001,22(11):25.

[31]李冬裕,何益民,伍林弟.自制多功能摩擦力演示实验教具[J].物理教师,2013,34(11):52-53.

[32]周鹏,张德启,李新乡.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性教学案例——“电容器与电容”教学设计[J].物理教师,2008,29(04):16-18.

[33]梁原.电流通过纯电阻与非纯电阻时,能量转化关系的演示实验[J].物理教师,2005,26(03):29.

[34]王来元.简易偏振观察仪[J].物理教师,2008,29(03):27.

[35]陈希.利用DISLab对“测定直流电动机效率”实验的改良[J].物理教学,2009,31(08):22-23.

[36]王太军.低成本物理实验之自制“微动力发电”演示装置[J].物理教师,2015,36(06):57-58.

[37]朱铁成,张晶.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0(01):62-64.

[38]王焕霞.物理实验能力表现标准的开发研究[J].物理教师,2019,40(10):35-37+42.

[39]邢红军,靳萱,赵洪慧,等.物理实验操作测验与纸笔测验的比较研究[J].中学物理,2019,37(12):2-4.

[4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41]于海波.试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逻辑[J].物理教学探讨,2021,39(03):1-3+8.

[42]林钦,陈峰,宋静.关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2):90-95.

[43]李正福,谷雅慧.论物理核心素养视野下的科学思维教育内容[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2):97-102.

[44]邢红军,童大振.聚焦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生命之源——以物理高端备课的研究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9(09):61-66+72.

[45]魏昕,郭玉英.与学习进阶相适宜的科学探究课程方案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3):139-143.

[46]张玉峰.基于学习进阶的科学概念教学内容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1):99-105.

[47]张静,郭玉英.从模型进阶到思维发展:物理建模教学设计与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2):113-118.

[48]张萍,Ding Lin,贾泽皓,等.物理例题教学创新策略及其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11):122-127.

[49]任虎虎.结构不良问题解决: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J].物理通报,2018(12):20-23.

[50]张世成,倪志锋.深度教研成就深度学习——以“电生磁”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2019,37(24):25-27.

(栏目编辑    李富强)

作者:王太军 赵梓丞 赵红艳

物理学人文文化试析论文 篇3:

也谈教学立意的理解与实施

关键词 教学立意,概念,实施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近年来,教学立意的研究成为历史教学界研究的热点。教学立意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定位有着直接的联系,学者们的研究应“接地气”,不能为标新立异,从高深莫测的视角分析教学立意的内涵,对一线教师造成误解。探讨教学立意的概念与操作,应结合一线历史教育的实际,从利于一线教师的理解与未来的教学实施出发,才能使理论上的研究给一线的教学以启迪。

“立意”本是画论用语,即通常讲的“构思”,“指画家在落幅前对所要表现的对象进行周密的思考,其中包括主题思想的体现、构图布局、笔墨色彩、画格气韵等,这一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①目前该词多用于建筑、绘画、文学创作等。在绘画中,“意”指画家对于描写对象观察、体验之后,在头脑中所形成的主题思想以及如何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主题。②在文学中,“意”是指文章的宗旨,立意包含两重意思:“从文章分析角度看,它是指文章的基本思想;从写作环节看,它是指确立文章所要表现的基本思想的过程”。③

这里探讨的教学立意的概念,与绘画、写作、作品分析中的立意内涵有所区别。从绘画来说,立意是绘画创作的中心,它贯穿于整个绘画过程中,画家的立意,不仅确定了绘画的主题,甚至连大体的内容也通过立意做了构思。此即人们常说的“意在笔先”。在文学写作中,立意“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判断在文章中的体现。在写作过程中,立意起着主脑和统帅的作用,它是文章的核心……整个写作活动都必须围绕立意的充分表现而起作用”。④教学中的立意与绘画、写作中的立意在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意”的内涵上大体相似。现在进行的是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确定了学生学习应达成的课程目标与学习内容,是教科书编写、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课标要求的达成是教师教学立意的基础。教师的教学实施,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课程评价之间的环节(目标—内容—实施—评价)。

由于各地教师水平的差异、学生素质的不同,因此,教师在理解课标要求、教科书内容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当教师依据各自不同的对课标、课本的理解以及各地不同的学情,他们所确立的教学立意自然会千差万别,体现了自己对教学主题、教学内容的不同认识。所以,在教学中,虽然课标、课本内容是固定的,但每位教师有着自己的立意,有着自己对该节课教学主题、内容的不同解读与理解。因此,教学立意是教师自己确定的教学主题,是他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师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具体材料的取舍、教学环节的安排,均应利于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立意。教学立意在“意”的内涵上,强调的是主题、宗旨,即该节课教学的宗旨或指导思想,而非教学内容。教学立意是一种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有高、低之分,新颖、平淡之别。如果把教学立意等同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时,意味着教学设计第一步是设计教学内容,而非教学目标,这違背了教学设计的常识。将教学立意视为教学内容或者概念,其教学出发点还是以教科书为本,忽视了课标在教学中的地位。立意不等于学生学习内容,而是指导教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的指南。

教学立意的概念与内涵非常简单,如果把它搞复杂了,反而不利于一线教师的理解与操作。笔者认为,所谓教学立意,就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它包括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教学内容结构的构思设想等。

教学立意的确定是为了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深入、清晰的认识,从而根据学情构建适当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轻松。

如果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应首先根据课标要求与具体的学情,确立教学立意的主题;其次是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具体的教学目标;第三,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目标,去梳理本节课的线索、结构,围绕教学的重点、关键点,设计课堂教学的层次;第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线索、结构,去查找相关资料,设计教学问题、具体的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实施。在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不难看出,合理、准确的教学立意起着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的作用,它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决定一堂课堂教学品质的高低、价值大小、教学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故没有立意……教学目标就很难有高品质的达成”。①教学立意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前备课,确定教学目标,开发教学内容。

教学立意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有学者认为:“教学立意对历史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对教学目标的整合与凝练。”②就是说,教学立意是抽象层次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理解令人困惑。教学目标是可以检测的、具体的,学生在一节课学习中应该达成的目标,不属于抽象层次。教学立意则不同,它是一种教师在抽象层面上的,对教学主题思想的构思与设想,是为教学目标合理定位服务的。

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应有教学立意,这是上好课的关键。但是教学立意不会空穴来风,其确立是建立在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的基础上。仅根据课本,教师如果想确立合适的教学立意,几乎不太可能。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教学立意的确定先于教学目标的设计,只有先定好教学立意,才能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的重心。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将本节课的教学立意定位为课本知识点的落实,这样的立意就很低,从而造成教师的授课很难有什么创新,学生也很难受到真正的历史教育。

有学者认为,某课的教学立意只能有一个,③提出这样的看法匪夷所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读,估计作者是从写作的视角看,因为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立意。但是教学不等于写作。由于各地学生的学情千差万别,一线历史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教师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自然大不相同。因此,设计出的教学立意与教学方案自然丰富多彩。这可以从近年来《历史教学》杂志上刊载的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中看出来。如果认为某课的教学立意只能有一个,意味着全国的某节历史课的教学只能有一个声音、一种形式,势必造成千人一面的局面。即使对教师个人而言,由于所带的不同班级的学生水平的差异,教学立意也应该不同。“一堂课一个中心”的提法本身没错,但有学者理解出现了偏差,误以为某节课只能有一个中心。①其实该句话是指,在具体某节课上只能有一个中心,当教师改换其他班级授课时,可以根据学情进行新的授课,新授课也只能有一个中心,两个中心可以不同。立意不同,教学中心的内涵是不同的。

如何确立教学立意,其具体的步骤有哪些?这是许多历史老师的困惑。其实,教学立意的确立本身非常简单,一般步骤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与具体的学情,并结合对教科书文本的分析,在反思中去确定教学立意。

下面我们以高中必修三文化史为例予以说明。许多历史老师认为,必修三涉及的知识难讲,究其原因,除了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有欠缺外,与教师的教学立意定位不明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课标对本课做了这样的要求:“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为什么历史课会学习“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学生在文化史中学习物理学的重大进展,不是要学习物理理论的具体的定义、运算和应用,这是物理老师的工作。细读课标,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科学发展中的历史地位,认识相对论、量子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这才是历史课所关注的。

就学情而言,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他们已学习完历史必修Ⅰ和必修Ⅱ,有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经典力学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初步掌握了史论结合等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此时学生尚未学习量子论和相对论知识,这些内容本身的专业性较强,认知难度大,也是历史教师知识素养中的软肋。

在课标与学情的指导下,再来分析课本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涉及物理学、生物学、数学、化学等方面知识。课本内容依据课标编写,课文以陈述记叙的手法为主,对相关背景知识介绍过于简化,对物理科学发现的社会意义介绍不足。本课内容对于加深认识本单元内科学与技术关系,理解课本中科学革命与思想解放、文艺发展的关系具有促进作用。本课还与必修Ⅰ、Ⅱ有关内容相联系,学好本课,利于加深对科学革命与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通過学习近代历史上物理学的进展,理解物理学或者说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是这节课的教学立意。在这一立意下,我们试着分析该课中经典力学的历史影响。经典力学的建立,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是该节课应考虑的内容。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点。经典力学的建立,传播了理性的思想,它把科学和神学分割开来。根据经典力学,上帝创造了世界,但世界是按照经典力学的规律被安排得有条不紊。这种观点冲击着基督教在西方精神世界的统治,并影响西方人看待自然界和上帝的态度。从此,基督教在精神世界中的统治不再是一手遮天。牛顿经典力学开创一个理性的时代,让人们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进而人们认为,自然界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人类社会也有自己运行的规律。经典力学对自然科学的影响,课本着墨几无,这也是历史教师不熟悉的内容,自然不是历史教学所应关注的。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思路,应围绕经典力学的社会历史地位以及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社会意义来展开。

当然,《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这节课的教学立意,还可以从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的角度去分析、确定。这种定位,对教师的自然科学知识要求较高。

教师在教学立意时,可以从学生能力培养、情感陶冶、历史观塑造、历史知识的理解、线索结构的梳理把握等角度出发,思考教学立意的方向。归纳起来,教学立意的视角主要有三个方面,即知识的理解、学科技能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1.知识的理解

对知识的理解是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升华的前提。从该视角确立教学立意,是一种最常见的立意视角。这种立意强调对历史概念,对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评价等的理解,形成明晰的认知结构。学生只有把基本的历史要素串联起来,融会贯通,才能进一步形成对历史的认知。例如,北师大版必修三第16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中涉及的许多历史名词、思想观点,对学生来说相对陌生并易产生误解,如“人文主义”“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知识即美德”“善”等等。因此,教师可以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核心概念、名词、观点视为教学立意的前提。这种设计侧重点不是知识点或者概念的掌握,而是将“如何理解”视为教学的核心,以此确定教学结构。

2.技能的培养

技能的培养和形成不能急于求成,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教师要知道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应当培养学生的哪些技能,再根据课标内容的要求,分析本节课技能培养的方向,然后确定教学立意。

例如,在必修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专题中的第二课,课标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这里课标明确指出本节课技能培养的核心是比较技能,因此教师应反思:什么是比较?比较技能的要求有哪些?需要针对怎样的要素,才能开展具体的比较?根据课本内容,能否顺利达成课标比较技能的要求?需要补充哪些材料、如何补充这些材料?一线教师在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时,常见的错误是什么等。这样的反思,有助于教师将比较技能的培养落在实处。

历史学习不是为了记住某一历史评价或结论,而是要通过对各个历史事件的抽丝剥茧,找到它们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历史学习所应拥有的各项技能。教学立意应把学生的发展摆在首位,立足于学生会学,形成个人发展的多种能力。立意侧重于技能培养,是课程改革给予老师的时代要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角度进行教学立意,不能依靠口号式的鼓动,而应把学生带入到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中。进入这样的情境,离不开具体的历史资料。只有通过历史资料所构建的场景,学生才能体会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出现那样的历史事件的必然性;才能体会当时的人们为什么会作出那样的选择;才能理解当时发生的历史,站在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

我们以必修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的第一课为例,课程标准对此作出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教科书叙述的重点应在于思想历程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应是阻挠重重、艰辛痛苦的,因为“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也还并没有从与世界隔绝的封闭状态中惊醒过来,向中国以外的世界睁开眼睛。对传统典章制度的自信,对古老声名文物的自诩,对近代科学知识的无知,对世界大势的蒙昧,都在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束缚着人们的思想”。①

四个版本的教科书把叙述的重点放在了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主张上。例如,人教版把本课的课题设为《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文描述简洁,思想变化的艰难历程被隐藏在了“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三个子目中。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似乎是一夜之间就为近代西方思想所代替,难以使学生深入到历史的情境中,体会“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的艰难性。课文大篇幅介绍了不同时期各阶层、各派别的思想主张与功绩:《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翔实的专著。”“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①从这些叙述来看,褒扬这些知识分子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创造了“第一”或“之最”,这种表述与课程标准要求的达成存在着差距。如果一线老师看不到这样的差距,仅根据课文进行教学立意,要想使学生能够体会近代中国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经历的漫长的坎坷道路,感受近代史所赋予国人的使命感,进而达成较高层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立意,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教师能够深入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段历史,学习这段历史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历史教育将使学生受到怎样的情感体验、思想启发?等等。教师应围绕让学生体会到近代中国在思想转变过程艰难性的历史反思出发,考虑如何运用材料,营造一种历史氛围,让学生能够回到晚清时期,感受清朝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状态,进而认识到时至1895年,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依然是中国转型的巨大障碍。只有进入历史的情景,感受近代以来变革所遭遇的重重阻挠,才能感悟那些革命先辈冲破封闭的文化藩篱的勇气,为寻求救国救民出路所做大无畏牺牲的历史意义与价值。这样的教学立意,起点就会比较高。

如何确定教学立意,具体方法有哪些?侯桂红老师已做了初步的探讨,把教学立意确定方法定为三种,②笔者基本赞同。如何运用好这三种方法,鉴于侯老师的分析尚显粗糙,在此仅做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是分析、细化课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每一点基本有两句话,其中第二句话是课标制订者预设的核心要求,也是培养學生学科能力的着眼点。分析课标时,一定要仔细思考第二句话的内涵。例如,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课标内容标准规定“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这里的“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我们进行立意透视的关键。鉴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内容晦涩难懂,因此,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进而辨析其特点,就是这节课的教学立意。如果本着课程改革的能力培养要求,这节课的教学立意还可以定位为:通过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当然,具体怎样的学科思维能力,还需要教师结合学情仔细分析。

第二,将教科书中的现成标题或观点直接定为立意。这是一线教师常见的做法。

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如果课文能够准确反映课标的宗旨,利于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这一方法也是可行的。运用这一方法时,教学立意的核心是知识的理解。由于理解技能是学生领会历史知识,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基础,所以,从理解技能培养的层次出发,将教科书中的现成标题或观点直接定为立意主题,不失为一种便捷的方法。当然,教科书中的现成标题或观点应能够反映本节课的核心。

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涉及的汉字、书法、国画和京剧等内容,学生在初中和高中的美术课、音乐课上都有所学习和接触。没有涉及的内容,课本也有详细的介绍,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如果只是掌握知识点,学习这节课可以不需要老师。但如何通过学习,学会欣赏中国的古典艺术中的文化特征与历史因素,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仅靠阅读课文表面文字是难以做到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度的梳理、分析。该课文题目是“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面对题目,教师应首先想到:中国古代的书画与戏曲艺术的魅力是什么?如何理解?是艺术魅力还是文化魅力?显然,对于历史教学而言,艺术欣赏不是我们的任务。如果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视角,思考古代的书画与戏曲艺术的魅力,并以此为本课的教学立意,那么,具体课文涉及了哪些艺术形式?为什么中国古人重视书法?国画类型、题材打上了古代读书人怎样的思想与思维特征?是什么因素造成清代戏剧的繁荣?这一系列问题,就成为备课需要考虑的关键。

第三,教师依据个人知识见解与丰富的经验学识去确定。这一方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

教学立意的高低,直接受教师个人学识、眼光、见识影响。它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一定的史学理论、扎实的历史知识,还要求教师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等。从历史专业知识的角度讲,不少一线教师对历史知识的积累相对较薄弱,许多教龄很长的教师,其拥有的历史知识也多是对旧教科书内容的烂熟于心。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作支撑,又不愿意学习、更新知识,这些教师的教学常常照本宣科,甚至出现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等情况。这样的教师素养,导致其教学立意的格调不可能有多高。

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本课课文篇幅较短,内容属于思想史、哲学史,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大多数的教师以及学生而言,都很陌生。并且,课本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介绍,是隐含在哲学家思想的叙述中,学生难以理解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的内涵。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而教科书没有对“人文精神”下定义,在课文中采用的表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与“人文精神”能否等同呢?因此,本课学习的第一步就落在对概念的理解上。只有对基本的概念、哲学家的思想主张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在充分考虑学情,了解各位哲学家的思想主张之后,即在为学生搭建了基础知识的桥梁之后,去思考如何去提升教学的层次。

如果教师知识素养扎实,熟知人文主义深刻发展的历史,在教学立意上可以将早期西方人文主义、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定位为本节课的主题。这样一来,什么是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主义?为什么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如何理解“美德即知识”?为什么说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这些问题就成了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思考的核心。拥有渊博的知识,很容易理清本节课发展的线索——智者学派把眼光从自然界转向人和人类社会;苏格拉底关注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则进一步把眼光扩大到人类社会,强调人的智慧,鼓励人独立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果教师受哲学发展史知识的限制,可以降低教学的深度,将早期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概况,定为本课的教学立意。

教学立意贯穿于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表现在设计的构思阶段。如果教学立意新颖、有一定的深度,符合学情,这样的立意能够决定课堂教学成就和感染力,有助于课标要求的达成。许多一线教师对教学立意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多是偏向于课本内容,或把教学立意等同于教学目标甚至是教学内容。因此,从可操作性层面深化研究教学立意的内涵与实施,具有时代的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陈志刚,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

于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作者:陈志刚 于萍

上一篇: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论文下一篇:安全防控计算机管理论文